第一篇:河南省增设超限证审批点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河南省增设超限证审批点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豫交路政〔2011〕14号
各省辖市交通运输局(委),厅直属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超限运输行政许可审批工作,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对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的行政管理,杜绝非法超限运输车辆擅自行驶公路行为。同时方便车主就近办理《河南省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以下简称《通行证》),提高工作效率,现就增设超限运输车辆网上行政许可审批点及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强化管理、规范流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行政许可法》、原交通部《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交通部令[2004]10号)、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运输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09]527号)、原省交通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实施行政许可的通知》(豫交路运[2006]13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加强对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的行政管理。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方便快捷、安全畅通”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办理行政许可手续,公示审批结果。同时要加强行政许可卷宗管理,严格按照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做好《通行证》的领发、登记和保管,按时做好卷宗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二、增设网点、方便办理。以18个省辖市交通路政管理机构为依托,增设18个超限运输车辆网上行政许可审批点,方便车主就近办理《通行证》。各省辖市网上审批点主要负责对超限运输车辆的现场检测、初审、网上申报和对经许可的超限运输车辆发证工作。
三、延伸服务、提高效率。各省辖市网上审批点作为交通运输系统的窗口单位,一定要加强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对重点企业可采取集中审批和上门服务的方式办理。厅行政服务大厅和各省辖市网上审批点节假日要安排值班人员,增加工作时间,为车主办理《通行证》提供便利。
四、落实责任、严格监督。各省辖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治超文件规定,强化对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行为的行政管理,加大对非法超限运输车辆擅自行驶公路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于未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批准在公路上擅自行驶,承运人涂改、伪造、租借、转让《通行证》或不按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许可的时间、路线和时速行驶公路进行超限运输的车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河南省交通行政处罚裁量标准》的规定进行行政处罚。同时建立非法超限运输车辆《黑名单》制度,实行网上公示,纳入《黑名单》的车辆限时内不得办理《通行证》。并建立信息抄告制度,将非法超限运输车辆信息抄告公安交警、运管等部门依法处理。
二O一一年三月一日
第二篇:关于印发《河南省生育证管理办法》的通知[最终版]
关于印发《河南省生育证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2-06-1
1来源:省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与信息处
豫人口〔2012〕13号
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南省生育证管理办法》的通知各省辖市、县(市、区)人口计生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省人口计生委研究制定了《河南省生育证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2003年4月15日印发的《河南省生育证发放管理办法》(豫计生〔2003〕35号)同时废止。
二○一二年三月十四日
河南省生育证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户籍在本省的中国公民和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法人和其它组织。
第三条 实行生育证制度。生育证是育龄夫妻合法生育的凭证,持有生育证的夫妻方可生育。
第四条 生育证的发放管理应坚持依法、公正、公开、高效、便民。
第二章 生育证的登记和审批发放机关
第五条 一孩生育证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登记办理;二孩生育证由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办理。
批准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生育第二个子女的须报上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批准县处级(含副县处级)以上干部生育第二个子女的须报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六条 生育证审批发放机关应成立生育证审批小组,负责二孩生育证审批工作。
第七条 生育证登记、审批机关应健全生育证申请受理、登记、审批、发放等管理制度。
一孩生育证申请的受理、审核,生育证的登记、公示、发放、归档和二孩生育证申请的受理、初审、上报、公示等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二孩生育证申请的复核、审批,生育证的发放、案卷归档等工作由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
第八条 生育证由女方户籍所在地发证机关办理。
第三章 生育证的登记和审批发放程序
第九条 合法结婚且无子女(含亲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的夫妻要求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经相关单位核实的《一孩生育证发放登记表》;
(二)夫妻双方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结婚证(再婚的还需提供原离婚判决书或调解书、协议书、离婚证)及复印件;
(三)夫妻近期2寸免冠合影照2张;
(四)乡级(含乡级)以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门出具的女方孕育情况检查证明。
第十条 对要求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在接到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予以办理。对符合生育条
件、材料齐全的,给予登记,发给生育证;对需要补正材料的,应书面一次告知当事人;对不符合生育条件的,不发给生育证,并书面告知当事人。第十一条 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应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经相关单位核实的《二孩生育证审批表》;
(二)夫妻双方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结婚证(再婚的还需提供原离婚判决书或调解书、协议书、离婚证)及复印件;
(三)夫妻近期2寸免冠合影照2张;
(四)县级以上(含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门出具的女方孕育情况检查证明;
(五)符合《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关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
1、经鉴定确诊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应提交省辖市级(省直管县)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组织的鉴定结果。
2、经鉴定患不育症,合法收养一个子女后怀孕的,应提交民政部门发放的收养证、县级以上(含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组织出具的不育症鉴定证明。
3、夫妻双方系归国华侨或回本省定居的港、澳、台同胞,身边只有一个子女的,应提交市级以上(含市级)侨务部门发放的归侨证和公安部门出具的在本省定居的证明。
4、夫妻一方为六级以上(含六级)伤残军人的,须持有军人伤残证。现役军人应提交所在部队出具的证明;退出现役的,应提交县级以上(含县级)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是烈士独生子女的,应提交烈士证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独生子女证明。
5、夫妻一方连续从事矿区井下采掘作业五年以上,只有一个女孩,且继续从事井下采掘作业的,应提交矿区劳动人事部门、井下作业基层单位出具的证明和本人继续从事井下采掘作业的保证书。
6、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应提交原离婚判决书或调解书、协议书、离婚证,另一方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未生育证明。
7、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应提交夫妻双方父母所在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相关证明。
8、农村居民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的,应提交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该夫妻只有一个孩子且为女性的证明。
9、农村居民男到有女无儿家庭结婚落户,并赡养其父母的,应提交男方入赘到女方家庭结婚落户的公证书。
10、农村居民在深山村定居五年以上,并继续定居的,应提交村委会出具的证明。
11、农村居民夫妻双方为少数民族的,应提交双方均为少数民族的证明材料。第十二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申请办理二孩生育证的,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对材料齐全的,报送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
对需要补正材料的,书面一次告知申请人。
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需调查取证的审批时限可延长至调查完毕之后30日内),对符合生育第二个子女规定、材料齐全的,发给二孩生育证,并由夫妻双方各自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分别公示;对需要补正材料的,书面一次告知乡级生育证登记机关;对不符合生育条件的,应将材料退回乡级生育证登记机关,并书面告知理由。乡级生育证登记机关应及时将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审批结果送达申请人。
第十三条 经批准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退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已领取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及其它奖励后,方可领取二孩生育证。
第十四条 生育证应由发证机关准确填写,加盖钢印和印章后方能生效。
第四章 生育证的使用与管理
第十五条 生育证由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分统一印制,免费发放。一孩生育证发放登记表、二孩生育证审批表由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统一设计。
第十六条 生育证分为农村居民(一孩、二孩)、城镇居民(一孩、二孩)两大类。
农村居民生育证适用于夫妻双方均为户口登记地址在村委会,本人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分配责任田(地)资格的农村居民。
成建制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受到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之日起五年内的,可以按农村居民申请办理生育证。
城镇居民生育证适用于夫妻一方或双方具有城镇户口的城镇居民。
户籍原在城镇后转入农村(因依法结婚从城镇转入农村除外)的,以及所有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按农村居民办理二孩生育证。
第十七条 已领取生育证的夫妻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发证机关对其作出相应处理:
(一)符合法定生育条件妊娠十四周以上的妇女实施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不予批准;已领取二孩生育证的,注销其生育证。
(二)以不正当手段取得生育证的,注消其生育证。
(三)溺婴、弃婴、虐待婴儿致残、致死的,不再发给生育证。
第十八条 持生育证妇女分娩后,应在分娩后1个月内向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报告生育子女情况,生育证由生育对象保存。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应在每月1日前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本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上个月份人口出生情况。
第十九条 当生育证有效期为:上12月1日至下1月31日。持证人在生育证有效期内不能生育的,应在4月底前凭原生育证及孕育情况证明到发证机关申请换发下一生育证。
第二十条 生育证在有效期内遗失的,应及时向发放机关报告,由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出具证明,经原发证机关核实,补发生育证。
第二十一条 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发放生育证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 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于每年7月底前逐级向上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书面报告上生育证的发放情况。
第二十三条 发证机关对生育证发放登记(审批)表、调查证明材料、生育证发放登记底册、未使用的生育证要按分类、建档,由专人统一管理。二孩生育证材料应一案一卷,长期保存。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每年应检查生育证的登记、审批、发放、管理情况。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所称“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指事业单位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的工作人员。
本办法所称“独生子女”是指独生子或独生女(无同父同母、同父异母、同母异父或收养的兄弟姐妹);夫妻未生育而只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其子女视为独生子女;夫妻合法生育或收养两个及以上子女,而现只存活一个子女,且子女死亡时女方未满49周岁的,现存活子女视为独生子女。
本办法所称独生子女夫妻“双方父母”属再婚的,应包括其亲生父母和继父母。
第二十五条 流动人口生育证的办理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2003年4月15日印发的《河南省
生育证发放管理办法》(豫计生〔2003〕35号)同时废止。附件:河南省生育证管理办法
第三篇:养殖证有关问题及解决意见
一、尚未编制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县(市、区)或不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内的水域、滩涂如何发证登记?
水域、滩涂是具有多重使用功能的国土资源。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域、滩涂资源,协调排他性使用功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同时更好地保护弱势的养殖使用功能,保证养殖水域、滩涂稳定和养殖业发展的基础,《渔业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对水域利用进行统一规划,确定可以用于养殖业的水域和滩涂”。因此,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的主要依据。
但现实中,确有一些县(市、区),如西部和部分城市郊区,水域、滩涂面积少,水产养殖业比重很小,专门编制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成本太高,操作性不强;或者有些特殊水域滩涂目前还难以明确纳入规划,如深海、山区溪流、工矿塌陷区等。对此,《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以其他形式确定可以用于水产养殖业的水域、滩涂”也属于本法适用范围。因此,使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以其他形式(如决议、纪要、批复、综合经济发展规划等)确定可以用于水产养殖业的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也应当发证登记。即在特殊区域从事养殖生产是否发证登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决定。
二、水域滩涂养殖证应当发给谁?
《水域滩涂养殖证》(以下简称《养殖证》)是养殖权人依法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的用益物权凭证。根据《办法》的有关规定,核发养殖证分两种情况:
一是申请并获准使用国家所有的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的,养殖证应当发给提出申请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是以家庭承包方式或者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民集体所有或者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的,养殖证应当发给承包方。
三、养殖发证登记工作如何收费?
《办法》第二十条规定,颁发养殖证,除依法收取工本费外,不得向水域滩涂使用人收取任何费用。这里的“任何费用”是指在养殖发证登记工作中发生的诸如受理、审查、调查核实、公示等办公性费用。
养殖发证登记工作经费应当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但水域滩涂使用费、测绘费等不属于办公性费用,不在此例。
四、如何办理初始登记
(一)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的个人或单位(或者发包方)提出申请,填写《水域滩涂养殖证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面积在3公顷(含3公顷)以上的国有水域、滩涂需要提交一式三份“水域、滩涂界至图”,其中一份粘贴在《申请表》第2页,并附有关材料递交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后1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书面审查和实地核查。
(三)符合规定的,应当将申请在水域、滩涂所在地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0日;不符合规定的,书面通知申请人。
(四)公示期满后,符合下列条件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核发《养殖证》。分二步:
第一、将《申请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水域、滩涂界至图”盖“**省、市、县养殖证骑缝章”,以下简称“骑缝章”),在“同级人民政府审批意见”一栏盖人民政府公章或“人民政府养殖证专用章”(以下简称“专用章”),并注明审批同意时间。
第二、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同意的,在《申请表》上在“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系统”进行“初始登记”录入(“审核发证日期”同《申请表》上的审批同意时间),打印《养殖证》,粘贴“水域、滩涂界至图”(盖骑缝章),盖人民政府公章或专用章。同时,打印《水域滩涂养殖权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粘贴“水域、滩涂界至图”(盖骑缝章)。
(五)通知申请个人或单位领取《养殖证》(携带居民身份证、工商登记证或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验明身份或单位名称后,请申请人(或法定代表人)在《申请表》中“申请人领取证件记录”一栏签字(不能代领),并注明时间,即可核发证件。将《申请表》和《登记表》等有关材料编成《水域滩涂养殖登
记簿》(以下简称《登记簿》),一年成一册,存档备案。
五、《申请表》填写注意事项?
发证登记机关应将《申请表》电子文本公布在本级人民政府或渔业行政主管机构网站,或将已印刷的表格放置在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便于养殖者获取,并给予必要的政策咨询和填写解答。
第1页“水域、滩涂地理坐标及四至范围”一栏,如有测绘机构出具水域、滩涂界至图,应填写经纬度,例如:东至: N 30°60'20“ E 120°40'10”。如测绘机构出具水域、滩涂界至图,按照手绘界至图,应填写明显地标物,例如:东至:国道***号西侧,西至:*****河东岸。如果水域、滩涂形状不规则,有多个测绘点,只填最东、最西、最南和最北4个点的坐标或地标。
第2页“图号”是指测绘机构出具水域、滩涂界至图或手绘的水域、滩涂界至图编号。
第2页“测绘机构出具水域、滩涂界至图粘贴处”。要求使用国家所有的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的,应提交一式三份具有测绘资质机构出具的水域、滩涂界至图,一份粘贴此页上(加盖“养殖证骑缝章”),当地个人申请使用水域、滩涂面积在3公顷(含3公顷)以下的,可以用手工绘制图;使用集体所有的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的,应提交承包经营合同复印件三份(并出示原件)。考虑到《养殖证》银行抵押的要求,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应全部规范使用测绘资质机构出具的水域、滩涂界至图。
第3页“水域滩涂养殖证编号”为系统自动生成,发证登记机关经办人员待信息录入和证件打印后,按照系统生成的编号填写。
六、使用“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系统”录入,如何修改和删除养殖证录入信息?
每个县级、市级、省级发证登记机关都有一个单独的用户名和密码。对于同一机关,“养殖证信息管理系统”与“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系统”的用户名相同。如果用户名下发后3个月仍未使用,系统将锁闭此用户名,要重新启用。需要重新启用或者新增用户名(主要是指行政区划变化)的单位请联系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信息处(010-59193085)。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只有录入本级信息的权限,一旦提交后,没有修改和删除的权限(其中,打印后不能再删除,只能修改),修改和删除需要报上一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具
体规定如下:
向上一级部门申请处理,申请必须以公函形式,说明修改和删除的理由,如果已经打印证件应附上。上一级部门应在收到申请公函,并审核无误后,再进行修改和删除操作,不得擅自删除和修改。
“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系统”具有操作监控功能,将记录所有删除和修改操作,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按规定进行删除和修改操作。
七、《养殖证》打印注意事项?
《养殖证》打印使用“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系统”和专用防伪纸,不使用该系统和用其他纸张打印证件无效。
《养殖证》为普通A4打印机横向打印,打印前注意将系统中打印方向调整为横向,建议使用预览功能,并注意放入打印机专用防伪纸的正反和上下方向。建议先使用其他纸张试验后再进行打印,尽量减少打印错误和浪费专用防伪纸。
八、《登记表》如何打印和归档?
该表在“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系统”中使用普通A4打印机纵向打印,使用普通A4空白纸,打印前注意将系统中打印方向调整为纵向,建议使用预览功能。
依据《办法》相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登记簿,《登记簿》由《登记表》组成,每形成一册,登记簿封面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自制,登记簿为重要档案材料,应有专人负责妥善保管,防止遗失、损毁和篡改。
九、水域滩涂养殖权期限如何核准?
水域滩涂养殖权属于用益物权。用益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他人的物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其期限需由使用权人向所有权人申请批准或协商确定。由于养殖水域滩涂类型多样而复杂,所有权人既有国家又有农民集体,统一规定养殖权期限不具操作性。在办理发证登记工作中应按以下原则核准水域滩涂养殖权期限。
1.使用农民集体所有或者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水域滩涂的,水域滩涂养殖权期限应与
承包合同有效期一致。
2.使用国家所有的水域滩涂的,水域滩涂养殖权期限的核准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颁布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批准的使用期限为依据。因此,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贯彻中央稳定渔民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精神,按照保持长期稳定的要求编制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十、原《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换新版《养殖证》,如何办理?
《办法》规定:“本办法施行前养殖水域、滩涂已核发养殖证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即不得以施行本办法而强制收回或者换证,同时要做好登记工作。但如果权利人提出换证申请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受理,并按规定进行发证登记。
原《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换新版《养殖证》,工作流程基本与初始登记相同。养殖权人必须填写申请表,补充有关信息,交回原《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如果对申请材料的书面审查合格,可以不再进行公示,直接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核发养殖证。同级人民政府同意核发的,应先将“养殖证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原养殖证信息注销,然后在“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系统”进行初始登记的录入,打印《养殖证》,同时打印《登记表》,并通知申请个人或单位领取《养殖证》。换发证件的《登记表》同样汇总编入当年的《登记簿》。原《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应及时销毁,不得外流和继续保存。
十一、如何办理变更登记?
变更内容只变更《养殖证》的养殖权人与养殖权人地址(例如,养殖权人为个人的,“姓名”和“个人住址”改变;养殖权人为单位的,“单位全称”和“单位地址”改变),其他内容不能变更。
水域滩涂养殖权人须按规定向原发证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填写《申请表》,并提供法人、组织资格证明或个人身份证明(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一份(并出示原件)等材料。原发证登记机关审核无误后,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审核同意的,在《养殖证》中“变更登记”页进行变更登记(应手工填写,并盖人民政府公章或专用章),为保证纸质证书与系统内证书数据和《登记表》内容保持一致,在养殖权人申请变更时,经办人应将变更内容登记到“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系统”中“变更登记”栏和原《登记表》中(盖人民政府公章或专用章)。
十二、如何办理期限延展?
水域滩涂养殖权人在水域滩涂养殖权期限届满60天前应向原发证登记机关办理期限延展手续,办理期限延展重新填写《申请表》,并提供法人、组织资格证明或个人身份证明(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一份(并出示原件)等材料。原发证登记机关审核无误后,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审核同意的,《养殖证》“期限延展”页进行登记(应手工填写,并盖人民政府公章或专用章),在原《登记表》的“期限延展”栏填写延展内容(盖人民政府公章或专用章),同时在“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系统”中“期限延展”栏填写延展内容。
十三、如何给证件丢失的养殖权人进行证件补办?
养殖权人需要在市级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刊登遗失声明,写明养殖证编号,持有者等详细信息,公告失效。第一种情况是原《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遗失,直接按照换证程序办理(参考问题十)。第二种情况是新版《水域滩涂养殖证》遗失,原发证登记机关在验明养殖权人身份或单位名称后,报同级人民政府重新打印证件,在补发的《水域滩涂养殖证》中“备注”一栏填写补发时间和经办人,相同信息也填写到对应的《水域滩涂养殖权登记表》中“备注”一栏,均盖人民政府公章或专用章。
十四、如何办理注销登记?
办理水域滩涂养殖权注销登记时,应填写《申请表》,原发证登记机关收回原《养殖证》(如已经丢失的应先办理挂失,参考问题十三),在原《登记表》“备注”栏填写注销内容(主要包括注销时间和理由),盖人民政府公章或专用章。同时在“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系统”中进行“注销登记”操作。
第四篇:公路超限超载运输问题及对策研究-20171106
公路超限超载运输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作者:王 健
摘 要
伴随运输经济的快速发展,超限超载成为严重危险我国公路运输的重大安全隐患,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机动车超载不仅会对道路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磨损,加剧相关基础设施使用寿命的损耗,更容易导致车辆失控引发交通安全事故,从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基于此,本文在结合大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公路运输超限超载的危害进行全面的总结,特别是以安徽省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公路运输超限超载产生的原因,并深入解剖安徽公路运输超限超载在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针对安徽省的具体情况,对公路运输超限超载的治理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提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公路运输;超限超载治理;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I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road transport industry, road overload problem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by the whole society Pan concern.Overload transport not only undermines the road network, accelerates ground damage, triggers traffic accidents and disrupts the transport market order, resulting in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damage.In view of this,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overrun overload transport phenomenon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research, analyze the causes of overloading and overloading, and put forward the target orientation and governance of overrun transportation.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overloading and overloading of expressways in expressway, and then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verloading and overloading of highway, and expounds the highwa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overloading and overloading transportation in Anhui Province.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work inspiration of overrun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overloading and transportation of highway in Anhui province Some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road transport;overrun overload;problem;countermeasure II
目 录
前 言..............................................................................................................................1
一、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现状..................................................................................2
(一)安徽省公路运输超限超载治理的科技手段............................................2
(二)安徽省公路运输超限超载治理的舆论宣传............................................2
(三)安徽省公路运输超限超载治理的联合执法............................................3
(四)安徽省公路运输超限超载治理的计重收费工作....................................3
二、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存在的问题......................................................................4
(一)源头治理不到位........................................................................................4
(二)法律规定存在漏洞....................................................................................4
(三)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和法律意识不强........................................................5
(四)没有形成政府主导和部门协作联动的治理格局....................................5
(五)科技应用和信息化建设滞后....................................................................6
(六)短途超限超载问题依然严重....................................................................6
三、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对策..........................................................................6
(一)加强源头的监管力度................................................................................7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7
(三)坚持政府主导和加强协作联动................................................................8
(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8
(五)加强科技应用和信息化建设....................................................................9
(六)加强舆论及规范引导..............................................................................10 结论..............................................................................................................................10 致 谢............................................................................................................................11 参考文献........................................................................................................................1
前 言
道路的建设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道路建设以公路运输业的新姿态呈现出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西部大发开稳步推进,道路网愈加密集,道路建设技术越加成熟,公路运输的便捷性更加刺激了公路运输业的繁荣。然而,由于我国运输市场监管机制没有健全,管制力度还不够,公路运输业的诸多问题仍旧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特别是公路运输超限超载问题成为制约我国道路运输业的发展的重点,它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损耗和交通安全的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1]。为了使这个难题得到解决,我国各个交通部门共同联手不断加强超限超载治理力度,不断改善交通运输体系与制度。自2004年6月以来,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交通部、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共同合力对我国普遍存在的车辆超限超载问题统一进行管理整治,并特别制定了严格的行动指导方针,要求做到依法治理、宣传到位、源头把关和责任追究四点。为响应国家号召,安徽省一直以来不断对公司、工厂的货物运输进行严格管制,尤其是从2008年开始,安徽省政府为解决车辆超限超载问题再次加强整治力度,提出了合理的治理建议,并由安徽省交通厅等部门负责具体工作落实[2]。
目前,关于公路运输超限超载问题的研究比较多,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是相关专家与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表面层次或是关于某一技术应用系统的开发,基于政策和具体实施层面对超限超载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献还很少。本文在结合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安徽省超限超载问题为研究实例,对其公路运输超限超载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与总结,最后有针对公路运输超限超载的巨大安全隐患,从经济、管理和技术方面提出具有实施性的公路运输超限超载的治理措施,并根据策略调整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最终创造出一个安全有效良性发展的运输市场环境。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补充完善公路运输超限超载的理论成果,而且从实践层面为安徽省乃至全国顺利治理超限超载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帮助。
一、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现状
(一)安徽省公路运输超限超载治理的科技手段
现如今,科学技术发展很迅速也很先进,网络资源较为丰富。建立一套健全的综合的车辆超载监控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各种机动车营运状况进行统一实时监督管理,还可以实现车-车主,车-车之间的智能互联,实现信息共享。作为具有现代技术的监控平台,可以显示涉及到的所有机动车载重与实时速度的过载数据信息,也可以对数据和图像进行同步管理,及时警告车主车辆超速或超载,对于收到警告而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的车辆有相关部门负责惩处。除此之外,该平台还能记录包括机动车登记注册、养护维修、运输线路、载货数量与来源等一系列丰富的数据信息,真正的实现信息监控全面化智能化,做好“源头治理”。由此可见,建立并使用此平台对公路运输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是大有裨益[3]。
公路运输管理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经济的制约,与沿海城市相比,安徽省的公路运输管控还存在不少的差距。当前,安徽省的公路运输管控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公路超限检测站点布设数量有限、分布密度太小,车辆超载智能监控手段落后,路面流动的稽查队人员有限,执法过程中人工稽查力度不够,导致没有布设限速的路段超速现象时常出现,短途运输车辆超限超载的现象比较严重等问题。为此,安徽省治超工作领导组拟定利用新技术,建立并完善“互联网+”的机动车监控的全省治超联网系统。在全省各市进出口和车流量大的重点路段布置机动车超速超载自动检测系统,强化监控指挥功能。利用超速超载自动检测系统实时抓怕车辆的超限超载行为以及其他动态数据,并向交通管理中心及时反馈所捕获的实测数据信息,由控制系统加以处理。
(二)安徽省公路运输超限超载治理的舆论宣传
为了加强道路安全保护工作,全面推进“四个交通”建设,让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真正做到“宣传到位”,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安徽省交通运输局和综合行政执法局共同联手,开展“路政宣传月”的主题活动,利用多种宣传途径和渠道,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道路安全保护知识的普及,为树立全民交通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起市民的热烈反响[4]。在这活动过程中,市治超办、城管、公路局等部门也积极参与,在莞深高速收费站、高速服务区等人流密集、车流频繁的路段或聚集地开展相关的执法宣传活动。为让宣传效果更加深入民心,各部
门出动大量人员,在此期间共有44名执法人员参加,19辆次车辆出勤,共计发出1200多张宣传单页。在宣传形式上更是丰富多彩,如在公路附属设施上张挂横幅、在人流或车流汇集地发放宣传单页,还有进行现场座谈会与现场答疑等各种方式,多花样的宣传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些保护公路及其他道路基础设施的相关知识传达到过往车主和市民群众之间。另外,2015年5月15日至31日,交通运输局和综合行政执法局还将治超执法宣传标语利用公路附属的可变情报板进行24小时全天候轮播,宣传力度非常大。
(三)安徽省公路运输超限超载治理的联合执法
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的权责,同时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本身复杂性较大,故而若要有效治理车辆运输超限超载问题,就需要各部门联合执法,确保各种针对性政策与措施的可行性高效性,从而实现全面高效的治理。为了更好地实现联合执法,安徽省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采用“固定+流动”的方式对超速超载的违法行为加大检查力度。加大超限超载的检测站点覆盖面,促进超限超载检测的机动化与自动化水平,同时为了有效避免超限超载车辆避站绕行、短途驳载等恶劣情况出现,增加流动稽查[5]。自从2011年实施巡检新方式以来,路面的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避战绕行现象得到有效抑制,治理效果颇为显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治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要归功于实现充足的准备。为了保证工作达到预期成效,政府在成立流动巡查小组前,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工作开展方案,积极组织个基层单位以及镇街部门采用多渠道多路径开展宣传工作,大力度大范围的的将车辆超限超载的危害宣传到位,想广大群众普及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的目的和意义。与此同时,邀请并组织相关法制专业人士和纠风处理部门进行实地指导、监督,种种充分的事先准备工作为流动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执法创造良好环境。此外,安徽省在新方式的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统一领导、密切配合的治理原则,并把“五不准”和“十条禁令”作为流动巡查小组的行为准则,时刻准备着应急预案,防止公路“三乱”案件的发生。
(四)安徽省公路运输超限超载治理的计重收费工作
机动车超速超载的根本问题还是经济问题。从经济入手治理公路运输超限超载是安徽省的又一重要治理手段。依据交通部《关于收费公路试行计重收费的指导意见》(交公路发〔2005)492号)的要求,为实现治理效果高效化的目的,安徽省着重研究制订收费公路计重收费方案,从根本上消除车辆超限超载获取的非
法利润[6]。“计重收费”方案自从试行以来,很大程度地减弱车主利用超限超载获取非法利润的驱动型。因而使得中度、重度、严重超载的车辆明显减少。特别是后经安徽省政府决议,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货车计重收费从2011年10月20日零时起正式实行。
二、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存在的问题
(一)源头治理不到位
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如何从根本处入手,从根源上遏制超限超载运输泛滥的行为,这也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工作的一个特别的难点[7]。尽管目前我们己经制定一些超限超载运输源头治理政策和措施,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首先汽车生产厂家根据客户的要求,在车辆说明书上任意标定载质量,同时安徽省不少从事运输的企业任意改变车辆外廓尺寸,如增加钢板,增大车辆装载量。目前,安徽省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和高速公路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此方面的监管职责,导致非法改装、小车大标的现象非常严重。其次,砂、矿产等货物生产单位分散在山区、河道旁,区域分布广,点非常多,执法部门人员、车辆等力量不足,很难实现全面的监管。正因为对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源头上没有监管到位,超限超载运输治理的压力向路面转移,造成路面治理压力巨大。
(二)法律规定存在漏洞
尽管全国治超方案在罚款标准上予以细化,但这只是从国家层面出发做出的一般性规定,只能作为一种标量或参考标准,而不能作为用作执法判据,同时国家下发的治超方案处罚方式比较单一,在车主人群中的接受率较低,也不具备直接用作执法依据的条件;另一方面,治载治超涉及部门多,利益关系大,各部门的法律依据不尽相同,联合执法没有基本的法律保障,短期或许可以运行,但往长期看,只会沦为名存实亡的机制。同时,现行相关法律还不够健全,存在一些法律盲区和漏洞。无法很好解决暴力抗法、不法“车托”等问题。而在立法之初,依据定量原则将违法行为划分为行政违法和刑事犯罪两大类的同时,却又没有很好地将两类违法行为紧密无缝的衔接,致使某些违法行为没有办法明确划分归属
与刑责追究,只能够从轻处罚施以行政违法犯罪。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对违法行为的约束力度,也在某种程度上少数执法人员为“以公谋私”的滥用自由裁量权行为创造了“可乘之机”。同时,“换罚制度”和短期刑制度存在削弱处罚的力度的因素,也会破坏执法权威性。最后,行政机关作出的某些处理决定在相应的执行措施和手段上现实条件不成熟或不允许,也会造成不少的违法行为难以杜绝。所以,只有加快完善各项法律规定,各交通运输法律法规的尊严也才能得以最大程度体现,各部门的执行力度和效率才能够保证。
(三)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和法律意识不强
目前,安徽省高速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执法队伍总体文化素质偏低,多以专科甚至专科以下学历的人员,而且有不少人员是历史、数学等专业毕业生,正规高等大专以上院校法律专业毕业的执法人员少之又少[8]。此外,在2010年,安徽省高速公路执法权实行改革,实行执法与企业分开,从此,高速公路经营单位不再处理高速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问题,相关治理执法权改由高速公路管理机构掌管,这导致当初在高速公路经营公司任职的大部分文化素质较低的工作人员进入了到执法队伍中来,降低了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部分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法律意识不强,不能正确地使用执法自由裁量权,导致管理相对人不能正确对待,例如同样的车辆、运载同样的货物,在不同的地点,罚款金额竟然不相同,管理相对人必然会追究,导致双方发生冲突,影响了高速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的执法形象。
(四)没有形成政府主导和部门协作联动的治理格局
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工作涉及政府的众多部门,要想实现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工作的高效性还需要省市县镇各级政府机关的合力。根据《安徽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的有关规定,超限超载运输治理格局为以政府为主导,联合多部门共同协作,其中涉及经济和信息化、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农业、水利、国土资源、财政、价格、监察等各个部门 [9]。然而,目前高速公路治超管理中并没有形成《条例》所规定的治理格局。高速公路的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工作仍由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承担,而这两大部门由于缺乏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很难对高速公路超限超载运输行为的进行有效治理,从而出现导致超限超载运输行为屡禁不止,反复出现的情况。
(五)科技应用和信息化建设滞后
不可否认,新的科技手段将更大程度促进并提升交通管制。当下,安徽省也在某些关键的路段布置了超限超载动态检测设备,但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却少有装置,执法人员在高速公路开展超限超载运输治理时,还在使用随车携带的动态磅,人工称重。该检测一是费时费力,容易造成高速入口堵塞和发生交通安全事故。二是该检测设备的误差率大,司机为了减少称重量,经常采用走S形,影响检测效果。如果将超限超载动态检测设备安装在高速入口,那么就很容易实现车辆不停车就能检测出是否超限超载运输,如果查出涉嫌超限超载运输,系统不会打开收费站入口拦杆,这样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就不能进入高速公路。
(六)短途超限超载问题依然严重
自从2004年,执行“严把源头关”以来,绝大多数的煤炭、钢材等大型企业几乎没有发出超限超载车辆,在布有监控装置的国省道以及其他高等级公路上也基本不存在超限超载车辆,但是监控并不是全方位覆盖,仍旧禁止不了短途超载车辆上路行驶,而短途超载车辆具有难发现、难检测的特点,成为治超工作的重难点。特别是在工地从事运输作业的工程车,专门用来短程拖拉土石沙矿等货物。且经常在夜间出动,个别熟悉路段的“老司机”,早已对逃避监管熟门熟路,甚至和路面稽查人员玩起“捉迷藏”,打时间差或是避开检测站点。种种原因都给治超工作带来一些困难,因此,要实现超限超载工作的有效治理短途治超仍然需要继续强化。
三、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对策
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工作不是突击作业,而是一项长期的道路交通安全保持工作。保持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工作始终不放松,是高速公路设施的完好和交通安全的前提与保障。为此,必须综合利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等多种手段,标本兼治,多管齐下,让超限超载运输无处可逃,彻底消除货运公司与驾驶员的依靠超限超载运输多赚钱的想法,使超限超载运输有路难行、有车难开[10]。按照“力度不减弱、机构不松散、责任不改变、措施不放松”的原则,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开展高速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工作,建立一个健康的、标准的、公平的、有序的
安徽省货运市场,保持合格的汽车生产、使用规范,保障安徽省高速公路的交通秩序,其主要措施有:
(一)加强源头的监管力度
本质上说,超限超载运输是一种过渡的使用公共产品的行为。超限超载运输实行源头治理,其成本和所花费代价要远低于超限超载运输的路面治理,加强超限超载运输源头治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也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的根本办法。高速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部门要想尽办法,联合地方其他部门把超限超载运输堵在源头。首先要加强监管车辆来源,保证汽车从厂家生产出来就是合格的,严禁对私自改造车辆,严禁自改车辆上路,加强对汽车的检验。质监、工商等相关部门务必依法保质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对车辆制造、改装、销售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不合格的车辆出厂。对于非法改装和组装的企业,按照国家、省等部门制定的标准进行处罚,各地、各部门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打击违法改装、组装汽车的企业。公安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发放行驶证等证件。农业机械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农用机械进行登记,发放证书。交通主管部门要严格发放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驾驶人员从业资格证、车辆营运证,对于改装、组装等非法增大核定载质量的车辆不得发放有关证件。其次,要加强货物的来源管理。对于货运的主要来源单位要进行全面梳理和筛选,加强监管,确保监管率达到98%以上。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货物来源集中地或大型货物中转集散地布设超限超载运输监测点,强化巡查。严厉打击违法为超限超载运输装载货物的行为,各级超限超载运输管理部门要与所辖地货运单位、企业和运输公司签订责任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实行连带责任,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管用的办法。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以安徽省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实际需求为依托,在国家相关法律框架下,科学编制“十三五”期间公路超限、超载治理问题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和规章,合理安排立法计划。对不适应现在超限超载运输治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要予以修整、调整或撤销。组织开展《安徽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等法规的立法后评估,为下一步修订完善奠定基础。法律法规和规章要加强部门合力共同应对解决对超限超载运输治理问题,同时也要职责分明,严防个别部门推卸责任。
例如,高速公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交通安全,高速公路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路政管理。所以高速公路管理机构与高速公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依据法定职责,加强合作。各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凡是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的,一律不得进入高速公路,从被动执法逐步转变为主动出击。
(三)坚持政府主导和加强协作联动
政府要加强安徽省高速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的管理制度建设,加大超限超载运输治理的资金投入,增加超限超载运输治理执法人员,为安徽省高速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安徽省高速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工作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安徽省各条高速公路要建立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且各小组要建立健全定期沟通联系机制,协调解决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之间的联系,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同时定期与经信部门、工商部门、质监部门等进行超限超载运输治理行动,形成强有力的一股执法力量,使超限超载运输违法行为无处可逃。高速公路入口实行计重的收费站点,虽然实行的是计重收费,但不能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也要积极地开展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工作,将超限超载运输拒绝在高速公路之外,坚决禁止不准通行。
加强上下联动。省级高速公路超限超载管理部门要与各地市、各条高速公路超限超载管理部门联系起来,加强指导和检查。要经常组织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超限超载运输治理联合行动,以定期和不定期打击高速公路超限超载运输行为。
加强区域联动。超限超载运输跨行政区域比较严重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超限超载管理部门要与地方政府建立合作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协同配合,打击超限超载运输违法行业。同时建立相互通报制度,对于无牌、闯卡、逃逸的车辆,要及时通知相邻的行政区域超限超载运输治理管理部门,以便及时拦截违法车辆,打击其嚣张的气焰。
(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需要从入职人员开始。严格执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落实执法资格管理,把好执法人员准入关、学历关和上岗关。注重抓好新进执法人员上岗前、换岗人员工作前、新法律法规巴施前的“三前”学习教育,全面开展现有执
法人员“三年轮训”,集中开展执;大练兵和岗位练兵活动,努力推进基层执法人员职业化水平[11]。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等单位要注重对执法人员教育和培训工作,要以专题讲座、培训测试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高速超限超载运输治人员的业务水平,做到严格掌握政策、坚持原则、依法办事,进一步强化服务,识,提高服务能力,改进服务水平。要对超限超载运输治理法律法规条款进行浦理,建立健全自由裁量权制度,加强对超限超载运输治理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并对以罚代管、乱收费、乱罚款等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查处,督促超限超载治理机构和执法人员严格执行超限超载运输治理执法“五个不准”、“十条禁令等相关规定,严格依法执法。
(五)加强科技应用和信息化建设
随着车辆越来越多,单靠人力来治理高速公路超限超载运输行为已不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超限超载运输治理要及时更新治理的手段和设备,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超限超载运输治理的效率[12]。只靠借助劝返、卸货、罚款等事后式的处理手段实现高速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有效治理是远远不够的,而更应该建立一种综合信用评价体系,将超限超载运输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建立网络共享平台,进一步遏制超限超载运输行为,对货运司机进行内在的自我约束。创立全国超限超载运输数据库,数据库可记载超限超载运输的单位、车辆和驾驶员,根据超限超载运输记录的次数和程度评定信用等级。
建立高速入口动态检测设备,当前高速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主要还是依靠执法部门在收费站设卡检查。这种方式不但费时、效率低,而且还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并且不能全面展开,不利于高速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全面治理。故而,可以在高速公路入口进行车型分道,专门建设货车通道,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手段,设置超限超载运输动态检测设备,结合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实现不停车预检与实时监控,提高检测效率也解放相关部门的人力资源。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车辆是否超限超载运输,在入口处实现高速公路无超载车辆,及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也实现了道路设施行驶的保护。建立超限超载运输治理联合数据库系统,使高速路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经营单位收集的超限超载运输数据实现共享,并实时进行交换,建立起完善的超限超载运输治理系统。
(六)加强舆论及规范引导
正确的舆论引导是获得为社会各界关心、理解和支持政府工作的重要手段。安徽省高速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工作要实现顺利推进与实现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一是积极与媒体合作,大力宣传超限超载运输治理法律法规,向广大司乘人员宣传宣传高速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危害性,以及高速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的目的与意义。二是通过利用高速公路的附属设施、可变情报板做宣传、在服务区发放传单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车主,尤其是货运车司机更清晰地认识到超载超限运输的潜在危害,对高速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工作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对重点源头企业、货物装载场等场所,组织召开重点超限超载运输企业座谈会,与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得企业的理解与支持。五是要设立公开举报电话,激发广大群众对超限超载运输行为的举报热情,并给予举报有功人员一定的奖励。
超限超载运输的外部成本则主要表现为通过不断的降低运输价格来取得市场,扰乱交通运输市场的秩序。安徽省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货运价格信息发布系 统;对各中小企业建立的运输企业联盟,政策要给予支持;避免企业之间为了抢 夺运输市场,竞相压低货物运输价格,恶性竞争。要强化交通运输业的诚信体系 建设,对于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运输车辆,给予表彰,对于多次违法超限超载运 输、企业和货主严格实行“黑名单”制度,不予年审,直到吊销执照。让不超限 不超载的运输车辆有路走、有钱赚,让违法超限超载的运输车辆无路可走。
结论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公路运输超限超载治理进行实例分析和总结,发现安徽省公路运输超限超载治理存在的问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政府领导部门联合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没有落到实处;治超执法队伍专业素质欠缺,现代化监控手段与技术应用不足;应对恶意干扰执法的措施不当等。除此之外,安徽省没有形成部门联动、省市县区统一的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治理网络与格局;安徽省公路运输超限、超载治理的法制体系不完善。为此,安徽省需要从以下几点着重入手改善治理局面:要加强相关法律建设,健全相关的法制体系;深化道路运输行业管理体
制改革,以“三严三实”精神建立治超长设机构;应用并创新公路运输超限超载技术手段;继续加强“宣传到位、源头治理”;加强治超执法队伍建设等。
致 谢
转瞬间,已过四年,这四年的大学生活仍历历在目,犹如昨天。毕业在即,回首四年的大学生活,有挫折,有辛苦,但是更多的,我收获了理论,收获的实践经验,可以说我的大学过的很充实。在准备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从搜索资料,看文献,学习毕业课题的相关理论知识,这一个过程中,我学习到很多,也体验了很多科研过程中的辛苦。现在我完成毕业论文之际,除了有研究课题带来的疲惫,更多的是充实,欣喜和感激。
本学位论文是在XX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才得以顺利完成的,导师学识广博,治学严谨,从选题到答辩的每一步,都离不开XX老师悉心的指导,他指导我的论文的写作方向和架构,对本论文初稿进行逐字批阅,指正其中缪误之处。导师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辛勤工作、任劳任怨的态度,使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终生受用,在论文完成之际,在此特向X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
总之,此次论文的写作过程,我收获了很多,即为大学四年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再次感谢我的大学和所有帮助过我并给我鼓励的老师,同学和朋友,谢谢你们。
参考文献
[1] 黄薇.浅谈我国公路运输超载超限问题[J].北方交通, 2016(12):152-154.[2]李俊胜.浅谈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超限运输车辆的监管职责[J].科技尚品, 2017(4):250-250.[3] 霍志朋.东莞市公路运输超限超载问题的综合治理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6.[4] 王龙江.云南省公路车辆运输超限超载治理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 2016.[5] 杨荣博.关于治理公路运输超限超载的几点建议[J].交通世界, 2016(30):124-125.[6] 王苏琳.浅谈公路货运超限超载运输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J].科研, 2016(10):00164-00165.[7] 王瑞丽.公路运输超限超载治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 2015(24):94-95.[8] 黄飞.简要分析公路运输治理超限超载现状及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 2017(6).[9] 万永军.浅谈超限超载运输对农村公路的危害及其治理对策[J].农家科技旬刊, 2017(6).[10] 李俊胜.浅谈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超限运输车辆的监管职责[J].科技尚品, 2017(4):250-250.[11] 舒驰.多方联动 协同共治 着力构建超限超载运输失信惩戒大格局——解读《关于对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J].中国公路, 2017(5):22-25.[12] 赵历.公路超限超载分析及长效治理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14):178-180.
第五篇:河南省农民工就业情况及面临的问题
河南农民工就业情况及面临的问题
1-8月份河南农民工外出打工人数基本稳定,外出的行业特征、地区特征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农民工就业状况相对稳定,工资水平有所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农民工数量基本稳定
自去年发生金融危机导致部分农民工返乡后,各级政府积极应对,采取各项有力措施,确保农民工就业,随着各种政策效应的显现,1-8月份河南农民工外出数量没有出现大的波动。春节过后,农民工陆续外出,2月、3月份月末在外从业劳动力数量环比分别增长5.4%、11.8%,4月与3月相比基本持平,月末在外从业劳动力数量仅下降0.1%,伴随夏季收获季节的到来,5月持续了上月的下降态势,月末在外从业劳动力数量环比下降5%。6月份之后,特别是自7月以来,珠三角、长三角出现用工复苏的迹象,外出打工人数呈现回升的趋势,到本省打工人数相应减少,到外省打工的人数相应增加。抽样调查显示,8月份外出从业人员3116人,与7月份相比增长0.2%,占就业劳动力的比重为27.3%;到省内打工的人数为1249人,到省外打工的人数1961人,分别比7月份下降2.3%、增长1.8%。期内返乡人员占外出从业的比重为2.9%,基本与上月持平。
受金融危机、季节性因素等的影响,1-8月份,每月期内返乡人数有起伏,并渐趋稳定,8月河南期内返乡人员占外出从业的比重为2.9%,基本与上月持平。
农民工工资水平回升
据农民工监测调查,2009年第一季度外出务工人员平均月收入1190元,比2008年的1271元下降6.2%,第二季度外出务工人员平均月收入1349元,平均月收入1341元,与2008年相比增长6.1%,外出从业人员的月收入水平开始出现了回升迹象。工资的回升,一方面是由于目前部分地方用工供不应求,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是基于农民工劳动时间的延长。
农民工外出面临的主要困难
1、就业来源渠道单一
目前,农民工外出主要依托亲缘关系,老乡带老乡依然是当前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重要途径,据调查,69.4%的农民工外出靠亲友介绍或帮带,24.3%的通过自发方式外出,有组织外出的仅占3.9%。这主要是因为靠亲缘就业成本低且成功率高,同时也与农民工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少、对社会职业中介机构诚信的认同感低有关。
2、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
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劳动力外出就业过程中的竞争性更强,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已成为农民工外出务工谋生的重要条件之一。文化程度低造成目前农民工在城市就业难,寻找工作难,而参加培训人员的比例较低,直接影响外出的就业方向,加上培训的单一性和时间短等特点,使其从事的行业和工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从事的行业相对集中在技术含量低、对劳动力技能要求不高的行业。二季度调查显示,在外出从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者占79.8%,未参加任何职业技能培训的占58.4%。从行业分类看,6月末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员从事制造业占38.2%,建筑业占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4.7%,批发和零售业占7%,住宿和餐饮业占6.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9.7%,其他行业占10.2%。
3、社会保障普遍缺失,维权意识淡薄
受用人单位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农民工认识不到位、缺乏劳动风险意识和损失补偿意识等的影响,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农民工没有享受到与本地居民同等的社会福利,尤其表现在医疗保险、失业保障、养老保险等方面。第二季度调查显示,单位或雇主给农民工上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比重仅为6.8%、9.4%、6.0%、1.9%。与2008年底相比,除养老保险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外,其余均有所下降。
另据河南陕县调查,目前在除去自主就业的农民工以外,被调查农民工与用工单位和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只有10%;工作岗位有较为严密的劳动安全防护措施的不到两成;近八成的人因为费用太高而不去正规医院看病。发生工伤事故,不少企业推卸法律责任,甚至强迫劳动者签订“生死免责”条款。发生工伤后,单位不提供医疗费用的占不到17.7%。
虽然河南农民工就业情况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但目前农民工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还要针对农民工外出面临的困难,下更大的力气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一要继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二要强化就业服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服务平台,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提高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信息化水平,为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提供有效服务和保障,确保劳务输出的有序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三要完善社保机制,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随着经济的回暖,各种促进农民工就业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伴随目前珠三角、长三角用工的复苏,河南农民工就业状况会继续好转,外出人员的数量会有所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