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的审议意见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对我市经济软环境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审议,会议认为:
近年来,市政府在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使全市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冷静分析当前形势,客观估价我市软环境建设,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执法水平有待提高,“三乱”现象依然存在,个别单位利益至上等。经济软环境建设是加快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为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促进全市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本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强经济软环境建设的决议》,下步市政府要切实抓好《决议》贯彻落实,认真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教育、引导为重点,营造和谐向上的舆论环境。万事人为本,治理经济软环境关键在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增强经济软环境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切实加强对全市经济发展形势和经济软环境建设的宣传,积极开展“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大讨论,逐步使国家公务人员树立起亲商、爱商、护商的服务观念,以及环境就是经济资源的发展观念,努力形成全社会“人人都是软环境,事事关系软环境,处处体现软环境,时时关心软环境”的氛围。二是以规范、快捷为重点,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精减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推进政务公开,落实服务承诺。要充分发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作用,加强协调调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关心企业和投资者的生产和生活,做到想其之所想、急其之所急、解其之所难、帮其之所需,为他们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对重大投资项目要实行领导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报批、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是以诚信、践诺为重点,营造宽松优越的政策环境。诚信是一个地区“发展经济的通行证”。要加强信用政府建设,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对制定的优惠政策坚决兑现,对承诺的事情坚决落实,以取信于投资者,给他们一个稳定、诚信、宽松的环境感。要进一步放宽政策,对外来投资者,在不违纪不违法的前提下,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切优惠条件都可以谈,外地能够利用的一切优惠政策都可以用。四是以学法、守法为重点,营造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要加强对国家公务人员特别是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的学习,努力增强法制观念,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坚决克服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野蛮执法和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要充分发挥监察机关、经济软环境投诉中心和行政效能监察中心的作用,严肃查处各类破坏经济软环境建设的违规行为。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欺生排外、敲诈勒索、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等不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为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法制环境。
第二篇:2005年全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意见
2005年全市经济发展
软环境建设工作意见
(征求意见稿)
2005年全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六届十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纪委第八次全会的部署,紧紧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努力营造文明、健康、有序、宽松的发展软环境,为各类经济主体和创业者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和条件。
一、基本原则
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有限政府”的原则。进一步改革行政管理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不该管的事情交还给企业、市场及其他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
(二)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改革行政方式,规范服务行为,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
(三)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切实把政务公开作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审批和收费 1
项目,都要将审批的条件、权限、程序和收费的依据、标准等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坚持强化监督的原则。充分发挥专门监督机构、新闻舆论和社会群众的监督作用,强化对行政决策、执行环节的监督,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二、工作任务
今年全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重点工作是:
(一)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1、认真落实机关效能建设的各项制度。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着重抓好“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和“AB”岗等制度的落实,切实解决“办事难”的问题。(责任单位: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部门及有关行政、服务部门)
2、切实加强“一个窗口对外”的审批服务机制建设。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和增强行政服务中心及其他统一受理窗口的服务功能,理顺工作关系,优化行政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责任单位: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委编办及有关窗口单位)
3、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大力推进网上审批工作,逐步实现通过电子网络开展交费、办证、咨询、投诉等服务,为人民群众和各类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责任单位:市行政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和有关行政
许可机关)
4、全面推行公开办事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开内容,丰富公开形式,完善公开机制,健全公开监督保障制度,提高公开工作质量。重点是进一步深化和规范市级政务公开工作,在水、电、气、公交、通信、邮政等公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责任单位:市政务公开办、效能办)
(二)营造宽松开放的政策环境。
1、进一步清理政策性、规范性文件。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出发,认真清理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性措施,该废止的要坚决废止,该完善的要尽快完善。(责任单位:市法制办)
2、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取消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完善审批方式,加强后续监管,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监控机制,防止行政审批中的不正之风。(责任单位:市委编办、法制办、行政服务中心)
3、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和措施。重点抓好中央和省、市出台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的落实(责任单位:各级各部门)
4、健全督查保障机制。加大对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和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督促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切实解决“政策落实难”和“中梗阻”问题。(责任单位:各级党委、政府督查部门,效能办)
(三)营造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
1、依法规范行政行为。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强化依法行政意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杜绝行政行为的随意性、无序性,保证合法性。(责任单位:各级行政、执法部门)
2、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严肃查处利用职权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问题,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责任单位:市纪委、监察局、纠风办)
3、严格规范收费行为。根据《行政许可法》确立的审批“原则不收费”制度,对现行收费项目进行一次再清理、再精简,并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纠正和解决“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责任单位:市物价局、财政局、纠风办)
(四)营造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
1、进一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深入开展以整治食品安全、非法采血和单采血浆,保护知识产权为重点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进一步规范药品、农资、房地产、汽车、建材、通信产品及服务、价格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责任单位:市经贸委、发计委、药监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及相关监督管理职能部门)。
2、严厉打击违法经营犯罪行为。打击骗税、骗汇、走私
及伪造、倒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涉税犯罪活动。(责任单位:市国税局、地税局、公安局、口岸办、外管局)
3、整合规范“四项制度”有形市场。认真抓好建设工程招投标、国有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四个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建立统一服务平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地为群众和企业服务。(责任单位:市政府办、监察局、市行政服务中心、经贸委、财政局、建设局、国土局、交通局、水利局、卫生局、国投公司)
4、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深入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和“共铸诚信”活动,促进各类经济主体和投资者依法诚信经营。(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工商局、人行)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要建立健全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把发展软环境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并把工作任务具体分解到部门、科室,落实软环境建设与专项整治责任制;有关责任单位要搞好组织协调工作,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强化监督检查。各级效能办要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软环境建设和专项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保证专项整治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一是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员和新闻单位对软环境建设情况和专项整治工
作进行视察和监督。二是开展明查暗访,对有关部门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查纠。三是在12月底前组织社会各界,采取无计名投票和明查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评选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十佳”单位。
3、组织专项整治。继续下大力气解决制约和阻碍经济发展的“四难三乱一多”等问题,今年要把“落实政策难”问题作为专项整治的重中之重来抓。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将制定“政策落实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方案的部署和要求,认真组织专项整治,力求在解决部门“中梗阻”问题上取得突破和实效,保证政令畅通,促进政策落实。
4、严肃责任追究。认真办理群众投诉,及时纠正和查处各种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违法违纪行为,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情节轻微的,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和诫勉谈话;情节较重的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行为实行效能告诫的暂行规定》进行查处,并选择典型案例予以通报或曝光。对于监督、查处不力的,要追究领导的责任。
三明市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00五年四月日
第三篇: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达县檀木镇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
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经济软环境发展建设的精神,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推进我镇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结合我镇实际,就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全镇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突破口,以投资者安心、放心、称心、满意为标准,以提供最优良的秩序、最优质的服务为目标,创建“重法制,讲信誉,高效率,优服务”的发展环境,营造全社会和全镇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和“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增强经济发展综合竞争能力,为推动和促进我镇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全镇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解放思想,形成共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扫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从解决观念和意识问题入手,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
(二)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确立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府部门主抓,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调,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网络。
(三)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从机关单位、政府部门实际出发,抓住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软环境的突出问题,根治痼疾,重点突破,带动全面,优化整体环境,坚持以科学发观引领大局,以点带面大力优化整体环境。
(四)标本兼治,注重治本。从严厉整治现实问题入手,纠建并举,完善制度,研究和解决从源头上治理软环境的体制、机制和措施,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制度。
二、整治重点和工作目标
全镇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要突出以下8项重点:
(一)畅通政令渠道。重点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顾大局,各行其是,部门和小团体利益至上,政令不畅等问题,达到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二)转变工作作风。重点解决机关纪律松驰,作风松散,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效率低下,服务不优等问题。
(三)规范执法行为。重点解决办事不公、有法不依、违法行政、越权执法、滥用权力、野蛮执法等问题。
(四)遏制违纪行为。重点解决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以及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报,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问题。
(五)加强诚信建设。重点解决不讲诚信,不讲商德,不按合同办事,不践行承诺,道德失范,言行不一,坑商骗商,损毁投资形象等问题。
(六)整顿经济秩序。重点解决搞地方保护主义,搞不正当竞争,行业垄断,暗箱操作,制假售假等问题。
(七)强化检查监督。重点解决软环境建设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渠道不畅通、监督措施不落实、查处问题和责任追究偏宽偏软等问题。
(八)推进政务公开。重点解决行政审批项目过多过滥、政务公开透明度较差、服务承诺信用度较低等问题。
三、方法步骤和主要任务
全镇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2012年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调查研究和准备阶段。
由镇纪委牵头,组成工作组,分别到企业及社会各界调研,广泛听取关于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宣传动员阶段。
召开全镇软环境集中整治动员大会,部署2012年软环境建设工作任务。
(三)整治问题阶段。
各单位要对照软环境建设工作的重点问题严格整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整改效果。
1、健全镇软环境建设工作机构。成立镇软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议,检查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重要问题。领导小组成员要各司其职,主动配合,形成合力。镇治理软环境办公室作为长期工作机构选配业务能力强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发挥监督检查、查办案件、调查研究、综合指导、反馈信息等职能。成立投诉举报中心,设在镇综合办公室,专门受理企业、投资者和人民群众投诉举报问题。
2、实行软环境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各部门、各村要按照镇委、镇政府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找准软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制定和完善软环境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把软环境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落到负责领导和承办部门,狠抓跟踪落实,确保软环境建设工作不断深入。
3、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切实按照“公开、透明、高效、信用”原则,把政府重大决策及办事内容、办事程序、审批权限、审批时限、办理结果、收费标准向社会公开,提高政务公开的层次和水平,集中在镇政务大厅办理,一站式服务。
4、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合公安机关深入开展严打斗争,重点打击经济犯罪、侵财犯罪活动。确保投资者经济安全、人身安全,创造人民群众满意、投资者放心的良好治安环境。、加强清费治乱减负工作。集中治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行为,减轻企业负担。整顿各项收费,规范收费行为。结合年审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进行清理,实行收费公示
制度。加强对农村税费制度改革试点后减轻农民负担的监督检查。
6、加强机关思想作风建设。把软环境建设工作与全镇开展的“学、做、创”活动和“转变作风树形象,营造最佳软环境”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机关和部门工作作风转变,促进软环境建设工作的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四)检查总结阶段。
1、由镇治理软环境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相关部门组成专项检查组,分别对政令畅通和政策执行情况、行政执法部门公正执法情况、涉及企业“四乱”行为等方面进行专项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
2、召开全镇软环境建设存在问题情况通报会,对通报存在问题,解剖典型事例,提出整改意见并向有关企业和群众反馈情况。
3、召开全镇软环境建设工作会议,总结软环境建设工作情况,通报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在巩固成果、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下步工作做出部署,确定工作重点,推动全镇软环境建设工作 不断深入。
四、组织领导
全镇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由镇委、镇政府统一领导,成立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作为全镇软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机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办公室),作为常设工作机构,负责软环境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
2012年9月18日
第四篇: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心得体会
当前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好坏已经成为地区之间经济竞争、形象竞争和社会竞争的焦点问题,谁在软环境建设上落后,谁就会在竞争中败北。这里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就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及相关问题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与市委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形势相比,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关于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制度或政策措施不健全、不完善;三是存在工作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四是一些政府部门职能转变不到位,还没有真正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五是一些政府部门服务质量不高,有关要求服务的一些规定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甚至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六是一些行业存在不正之风;七是一些部门执法不规范;八是信用环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些问题表明,我市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全力塑造招商、亲商、富商的人文环境。要开展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起“抓软环境就是抓经济发展。抓经济发展必须抓软环境”的意识,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软环境治理的良好格局。
(二)深化改革,强化服务,努力打造优质、高效、文明的政务环境。政务环境是打造区域经济发展软环境优势的重要标志。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二要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三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和加快发展电子政务;四要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五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三)依法规范行政和司法行为。倾力创造公正、严明、安全的法制环境。首先是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必须找准服务经济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其次是公、检、法、司部门要切实做好企业周边环境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依法维护投资商的合法权益和民营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再次是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和司法体制改革。四是纪检监察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严肃查处破坏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违纪违法案件。
(四)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大力营造优惠宽松的政策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吸引域外资金、技术、人才和引进大项目的重要前提条件和有力保障。要不断制定、调整和完善更宽松、更开放、更优惠的经济发展政策,狠抓政策落实,不折不扣地执行、落实、兑现各项政策;明确重点,准确把握产业导向,对投资者一律实行平等待遇。
第五篇: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初探
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初探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 软环境建设
[论文摘要]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今后的发展成也在环境,败也在环境。、加强和深化软环境建设工作之路任重而道远,只有聚集全社会力量,真正把政府职能工作做好、做到家,并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社会风尚,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才能构建开放文明的和谐社会环境。
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大量事实证明,哪里环境好,哪里就会形成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就会形成优势明显的“洼地”效应,就会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哪里环境不好,不仅外地投资者望而却步、难以光顾,就是本地经商者也会纷纷“出逃”,各种资源也会大量流失,必然导致发展停滞。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在客观评价计划经济体制下诸多弊端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在适应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在一些领域或地方,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经济发展,除它本身先天所具备的自然资源和条件外,软环境建设的先进或滞后,直接决定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因此,探究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对策和措施,对于促进和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就显得格外的迫在眉睫,加快制定和落实具体的政策和办法,营造良好的地方经济软环境,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一、软环境的范畴
从概念上说,环境是一个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一般来说,自然条件主要属于硬环境的范畴,社会条件主要属于软环境的范畴。软环境就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资源,是一切有利于调动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有利因素。
二、当前经济软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级地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治乱减负的指示精神,把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作为推动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全国经济发展软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对取得的成绩,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国经济软环境治理工作力度还不够大,成效还不够明显,经济发展环境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些人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二是工作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和办法,出台的政策措施也得不到落实,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得不到惩处,一些部门和单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重复检查等问题屡禁不止,严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损害了投资商利益。
三是有的单位部门利益至上。想问题、办事情,考虑部门利益多,考虑整体利益少,有的为了部门利益不惜牺牲整体利益。
四是少数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特权思想严重。态度生冷横硬,工作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
五是不诚实、不守信。有的地方、部门和企业信用意识不强,信用度很低,招商时好话说尽,项目到手后不兑现承诺,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这些问题和现象严重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形象,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三、软环境建设的概念
从软环境的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到,软环境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既深遂,又复杂。那么,相对于经济发展软环境来说,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就构成了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因此,经济发展中的软环境建设就是充分利用政府公共职能,调动社会各个层面的积极因素,整合地方资源和人力,全方位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四、如何抓好经济软环境建设
(一)营造良好的地方经济软环境,必须加强和提高对软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1.抓好软环境建设,是践行“和谐社会建设”重要思想的体现。
和谐社会如何建设?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通过发展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抓好软环境建设,就是要营造开明优惠的政策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把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引进来,把我们自己的企业和人才留住。因此,抓好软环境建设的目的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出发点是一致的。抓好软环境建设,是提升地方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需要。经济的竞争不仅是企业的竞争,也是政府间的竞争,是政府作风和工作效率的竞争,实际上就是软环境的竞争。软环境的好坏,是检验地方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标准。软环境好,就能把人才招来,就能把项目留住,反之,软环境不好,办事效率就不高,吃拿卡要成风,就会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抓好软环境建设,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
一些公职人员手中拥有审批权、执收执罚权,而且这些权力在原有的体制下很难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这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权钱交易和以权谋私的行为,严重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抓好软环境建设,正是营造一种廉洁、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规范执法行为,让腐败行为,不公平的行为或滥用职权的行为失去滋生的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好软环境建设,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治本措施。
3.抓好软环境建设是推动和促进硬环境建设的需要。
强调软环境的重要,并不是说硬环境不重要。软硬环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把硬环境比作骨架,软环境就好比灵魂。离开骨架,灵魂就没有着落,没有灵魂,骨架也会失去生命。只有二者俱佳,才能富有生机和活力。
(二)正确理解软环境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和促进作用。
1.闭关锁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过去盛传外商进入中国国门,不仅怕高关税,更怕数不清的公章和扯皮;企业立项审批历时数月甚至数年;修改报批文件资料多达数百万字;经办人员被踢皮球式地来回折腾等等。像这些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悲剧不能再在今天上演。
2.文明开放、服务周到的软环境就象“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为投资者提供一流的投资环境,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工作效率”的宗旨,把投资商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准则,尊重投资者的意愿,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改进服务的方法和服务水平,努力做到“零缺陷”服务。
(三)搞好经济软环境建设的对策
1.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招商引资的竞争已经体现在经济发展环境的竞争。谁在治理环境上用力多,谁就会成为成功者。因此,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估价我们的发展环境状况,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提高生产力和不抓经济环境治理就是失职、抓不好经济环境治理就是不称职的观念,从事关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治理经济发展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
统一思想,把经济环境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来抓,痛下决心,万众一心,加大措施力度,努力营造最佳的经济发展环境,为资本的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为投资者兴业提供良好平台,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在本地热土上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2.加大工作力度,着力解决经济发展软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
治理经济发展环境任务非常艰巨。目前,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有的积累已久,有的是体制机制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工作原因造成的。对这些问题,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鲜明的态度和积极的解决措施。要按照优惠的政策、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服务的“四优”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以铁的手腕和铁的纪律,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环境的大改善促进经济的大发展。
(1)要进一步强化中心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快发展是地方政府的大局和共同的任务。各级各部门都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经济建设服务。认真改进自身的工作,研究支持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努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当部门利益与经济发展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做到小道理服从大道理,以大局为重,使本部门、本单位和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更加自觉地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只要有利于经济建设,该放权的放权,该变通的变通,真正做到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帮企业之所需,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
(2)要加大查处力度,坚决制止“三乱”行为。治理经济发展环境,要把整治“三乱”行为作为重点,动真的、干实的,确保尽快见到成效。各级各部门成立相应机构,建立健全投诉快速反应机制,集中受理各种投诉案件,监督各级各部门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管住自己,管好班子,带好队伍,永远不做对不起人民的事情。若发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行为,要严惩不贷,决不姑息。
(3)要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按制度办事,可以做到难点不难,热点不热。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努力做到通过建立一项制度,规范一方行为,狠刹一股歪风。要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压缩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通过抓好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部门行为,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软环境不宽松的问题。
3.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整体合力
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领导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实行领导挂帅,分工负责,集中治理。各级督查机构要发挥职能作用,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跟上督查,督促各级各部门改进工作,推动经济发展环境的有效治理。
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和经济综合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努力为经济发展搞好服务。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的浓厚舆论氛围,努力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经济环境治理的良好局面。
总之,软环境建设工作形形色色,涉及方方面面,加强和深化软环境建设工作之路任重而道远,只有聚集全社会力量,真正把政府职能工作做好、做到家,并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社会风尚,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才能构建开放文明的和谐社会环境,只有我们的大环境好了,才能共同迎来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的春天。
参考文献
[1]《软环境建设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分析》胡广鹏,《兰州学刊》2005(5)[2]《重拳整治窗口单位,优化发展软环境》陈仲文,《四川党的建设》2005(7)[3]《创建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软环境》陈兴发《现代企业》2005(5)[4]《经济软环境的监控机制研究》魏口《经济论坛》2005(8)[5]《优化发展软环境实现市域经济新跨越》罗海清《中国乡镇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