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贫困山区市场化的培育与发展
贫困山区市场化的培育与发展
李林
贫困山区经济如何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贫困山区培植良好的发展机制,推进贫困山区经济持续增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走市场化道路是拉动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贫困山区之所以长期陷于贫困,人们关注更多的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环境恶劣和自然资源短缺;二是资金短缺和人口素质低。鉴于这一认识,政府有计划的扶贫行动更多力气花在改变自然环境、注入农产品开发资金和改善人力资源状况方面,这些措施不可谓不必要。但是,在这几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过程中反映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投资效率不高。扶贫一开始就被认为是政府的一种非市场行为,造成了只讲公平不讲效率、只问生产不讲销售、只强调开发不考虑市场,结果要么该开发的产品没有开发出来,要么开发的产品变不了商品,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脱贫的出路问题。笔者认为:如果不从战略上改变扶贫方式,应用市场机制,即便投资力度再加大,也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调节的作用与力度日益加深,范围日趋扩大,贫困山区市场化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缓解贫困的首要问题。
二、贫困山区市场化培育与发展的现实困难
(一)市场观念淡薄,思想不够解放,对外开放意识较弱。贫困山区所在地的县(区)、乡(镇)政府大都思想解放程度不高,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把扶贫攻坚仅仅定位于政府行为范围内,仅仅满足于加大投资力度,没有注意应用市场行为的思路。另一方面,贫困山区对外开放意识较弱,投资环境不优,经济外向度较低,导致山区农村市场培育与发展严重滞后。
(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不强,市场信息不灵,风险很大。
(三)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很低。临沧贫困山区多数是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很低,多年来形成的依赖性和惰性思想,使他们难以形成组织观念和共识,加之贫困山区农户零星分散,缺乏集中经营的前提条件,以户为单位的家庭经营基本满足于自给自足,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低,停留在产品而非商品的水平上;同时,由于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户籍制度等限制了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使得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更低。
(四)农业产业化严重滞后。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市场化的基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推进农业市场化。但是贫困地区,特别是山区的农业产业化尚未最终建立,产业结构单一,与一般的农村地区相比都显得严重滞后,市场规
则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农户还没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这无疑加大了贫困地区农业市场化的难度。
(五)贫困山区农村城镇化水平低,更谈不上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水平是贫困山区市场化培育与发展的关键因素,贫困山区的集镇化水平低,形不成一定的农村集贸市场,农产品卖不出去,农民增加收入、农村经济发展就成为一句空话。近几年来,虽然山区农村小城镇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无论建设规模和速度都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造成了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六)基础设施、交通设施相对滞后。临沧许多贫困山区农村还没有真正解决好“三通”问题,天干通,雨季阻,农产品运不出去,变不成商品。另外,在贫困山区市场化培育与发展中,还受到诸如贫困地区传统支柱产业基础还不十分牢固、后续产业较弱、骨干企业不多、科技和教育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素质较差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发展山区农村经济,应该立足于贫困山区的实际情况,正确认识山区农村市场化的现实困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切实可行的策略。
三、加快市场化培育,拉动贫困山区经济发展
要在贫困山区培植良好的发展机制,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的选择和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引入市场机制。
(一)引入市场机制,首要的任务是在贫困山区广泛传播市场的观念。要贯彻“治贫先治愚”的原则,让贫困人口接受、认同并采纳市场的意识,真正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贫困山区人口对市场观念的认识有一个渐进和适应的过程,要通过对脱贫致富道理的讲解和形象的对比宣传让贫困人口树立起符合时代的新思想,逐渐接受市场化观念,培养市场化价值取向,树立起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勇于求新求变。
(二)应当把扶贫投资的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结合起来。政府一方面要不断加大扶贫力度,继续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三通”;另一方面,要逐渐把扶贫的政府行为转变为市场行为,创造条件,使在大市场背景下,商业主体愿意去贫困地区投资或扩大对贫困山区农产品的需求。三是加强农村集贸市场和区域性配送中心建设,抓好城乡市场网络工程建设,培育一批农产品批发龙头企业,扩大农家店商品经营和服务范围。
(三)以扩大农产品需求为手段,用需求拉动贫困山区经济发展来缓解贫困。现在的贫困县大部分以农业为主或是纯农业县,要彻底改变贫困山区经济状态,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建立新型的市场化反贫困机制,才能解决“饱而复饥,温而复寒”的状况。必须转变消费观念,扩大城镇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
(四)以降低交易费用,改善交易效率,提高分工水平为目标,进行市场化制度变革。贫困山区囿于环境,其从事交易所需要的交易费用较高,如运输费用高,加工成本高,融资成本高以及其他人为的费用高,使其竞争力弱,进入市场壁垒高,导致交易效率低,从而形成一种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因此,必须降低交易费用以提高改善贫困山区的交易效率和分工水平,进行市场化制度改革。政府应把扶贫资金的一部分用于提供技术服务、信息服务、降低加工成本、降低运输费用等,使贫困山区的产品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五)以改变和改善投资环境为诱导,吸引商业化投资,发展贫困山区经济。贫困山区大多投资环境十分恶劣,政府要优先考虑改善投资环境,建设一批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使投资商有“立足”之地;另一方面,在目前情况下,可考虑在贫困山区设立农产品市场特区,以吸引各种商业投资,包括外资参加的返贫行动;政府可通过放宽政策,广开资金筹集渠道,通过资金、设备、专利、人才、技术等入股方式,在贫困山区建立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
(六)以农产品市场化为突破口,在贫困山区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来促进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一是要
培养有地区特色和优势的主导产业,政府要全方位强化引导,组织和扶持力度,建设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化、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基地,走“市场牵龙头(企业),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路子。二是要进一步提高多种经营水平,同时加快高科技、高附加值农业新品种的培养、引进和推广,增强科技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先导作用,把农业区划逐步引入集约化、市场化的轨道,使农产品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三是要抓住“农产品转向买方市场”的机遇,不失时机地引导农民发展市场农业。
运用市场机制在贫困山区培育市场,重塑贫困山区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农产品市场的需求,拉动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临沧贫困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作者为云南临沧市委党校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第二篇:行业协会市场化改革与转型发展
行业协会市场化改革与转型发展
我国行业协会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进程中建立起来,在30多年的建设发展中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力量,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基于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进一步转型发展新的形势要求,行业协会也面临体制优化、面目归真、治理完善、效能提高的进一步市场化改革和规范发展问题,这实际也是行业协会由建立到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次新的转型。转型的目标在系统治理上,是行业协会由传统的体制机制向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和治理机制转变;在行业协会特质要求上,是由传统的行政依附型向行业“自组织型”转变。转型的实质是行业协会性质和功能表现的市场化、民间化回归,要进一步适应市场环境,实现符合现代社会组织特征和治理规范的真正的自治管理、自律发展。
行业协会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精神和目标原则
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要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发展”,明确了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向。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明确了改革发展新的体制目标。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提出“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明确了改革的现实突破口。新一届中央政府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转变要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相协调,“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成为真正履行“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社会职能的独立社团法人。
市场化,一方面是指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强调改革的过程性和按照市场体制目标对改革的实际推动;另一方面是指按照市场原则办事的现实状态和要求,强调要尊重市场原则、按市场规律办事。市场化正是以建立市场体制机制为目标,改革在动态过程和静态结果两方面的统一。行业协会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精神是要求行业协会组织治理和作用的发挥要与我国市场化进程总体保持一致;改革的目的是要使行业协会作为现代社会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貌更加清晰、治理更加科学、发展更具活力、作用更为广泛;改革和转型发展的目标任务是要使行业协会真正独立于政府行政体系之外,通过管理制度改革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相协调,实现自组织管理、自律发展。
行业协会转型发展应当具备相关科学思想借鉴
行业协会转型是市场化改革的一种探索,必须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把握正确导向,在推进中取得科学思想借鉴。
一是企业转型的质量效益观。企业转型主要是与以往粗放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相比较,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从重速度、重规模向重质量、重效益转变;从低要素成本、高资源环境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方式与战略转变;从制造产品主导市场、适应市场向制造与服务全产业链新的经营模式转变;从主导生产的非理性主体向具有高度市场认知能力的智慧企业和品牌转变;从在结构环境中过剩、不合理和非成长性定位向结构合理定位的成长型转变;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品牌的低端向高端转变等。企业转型给我们的启示核心之处是升级发展对质量效益的追求,推动行业协会转型发展应当深刻汲取、积极借鉴。
二是市场原则的精神价值。市场的素质禀赋决定其内在精神原则,是推进行业协会转型发展的核心借鉴。
去行政化。市场是资源配置中以价值为基础、价格为导向、供需平衡为调节取向的一种自然机制,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灵验、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基于我国历史和现实国情,去行政化在我国市场化改革中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具有突出意义。资源配置的一只手是看得见的政府调配,另一只手则是无形的市场调节。党的十八大强调“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要改革现行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切实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在发挥市场决定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效率为先。市场资源配置最大的优点是实现供需直接对接和实现平衡中运行方式的高效率,体现低成本、自然调节的最大效益。效率为先是市场化改革的基本价值观。
主体多元,竞争公平。市场化的前提是主体多元化。现行基本经济制度明确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各种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主体多元化运行格局的维护必须以公平、公正为保障,实现公平竞争下的整体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尊重个性,组织和运行体系开放统一。多元主体、公平发展原则下的市场体系必须是统一和开放的,各种要素自然和自愿结合、自由流动,经营者、组织联合者自主决策、自担责任,组织体系在开放中统一,在统一中开放,实现各相关主体在市场体制机制下的协同发展。
诚信与信用秩序法治化。市场经济基于其内在原则和运行特点,要求主体行为必须契约化、信用化,以法制化作为保障。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往往称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信用履行和法制保障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三是现代社会组织的本质属性和发展取向。现代社会是公民高度自治、政府有限作为、社会力量和谐有序发挥,充满协商、对话与妥协的多元共治社会。现代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中独立于政府、企业之外的第三方公共事业主体,具有公共性、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等本质属性和特征。
特质稳定、面貌清晰。社会组织保持独立性质,目标取向与政府、企业有明显区别。
高度自治。社会组织是社会特定领域“自组织”化的结果,按照共同意愿形成,具有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在法制条件下遵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组织”化运行准则。
构建和谐、广泛协同。现代社会组织在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中产生,自身必须做到功能目标明确,发挥构建社会和谐、促进协同发展的积极作用。
组织执行高效化、手段现代化。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结构趋于扁平化,分权集权相统一,组织执行职业化、高效化,制度管理常态化。资源管理中对现代人力、知识、技术、信息条件具有现代社会发展最前沿的要求,服务方式和作用富有时代特征。
与外部条件保持协调和有机统一。现代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在广义上还应包括外部监管制度和政策保障的和谐、统一与现代化。现代社会组织治理和运行发展必须借鉴现代社会一切文明方式,彰显现代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
行业协会转型与企业转型的区别
企业是配置生产资源创造价值,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取得盈利的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则是配置行业组织资源,通过自律服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体。行业协会市场化改革不是要为营利而直接搞市场运作,而是要借鉴市场原则、彰显市场精神,提升服务行业、企业和协助政府的质量效益,通过转型展现现代社会组织应有的面貌。推动行业协会转型发展,就是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坚持去行政化,坚持会员主体自愿结合、自治管理,坚持效益导向,坚持公平竞争、共同发展。要在转型中进一步弘扬组织诚信,建设法治环境,完善自律机制,实现真正的“自组织”化管理与发展。
行业协会转型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是建立转型发展新体制。这是行业协会实现转型的基本前提和保障。包括两个层级的体制建设问题,要靠政府和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社会力量共同推进。
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系统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是一个制度体系,包括国家层面对社会组织的监管体制、政策层面对社会组织发展发挥作用的支持体制、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体制、社会组织作为特定社会主体的治理体制和运行管理体制五大基本方面。这五个方面的制度系统建立,才标志着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系统完成。
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分项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中监管体制、支持体制、合作体制等,体现为政府监管的优化和政策环境的改善,应以政府为主导推进建立。而治理体制、运行管理体制等应在改善外部环境、加强外部监管的同时以社会组织为主体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系统建立目前缺项很多、差距甚远、过程艰难,行业协会在实现转型中要积极配合前三个分项体制的推进建立,更重要的是要切实推进自身改革,解决好自身问题,要按照市场化原则,以“自组织化”为目标积极推进内部治理的自我完善,按照现代社会特征和治理要求自觉建立科学的运行管理模式。
二是以管理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通过推进政社分开实现行业协会传统体制机制向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和治理机制转变。基于历史生成条件不同、体制实施的现状不同,我国行业协会目前存在不同类别及相应的特点和问题,发展实际处于一种混合状态。但行业协会转型的目标要求是统一的,是要由行业协会自建立之初的传统体制机制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和治理机制转变,任务是在市场化原则指导下以体制转变为核心,倒逼、培育和铸建现代社会组织本质特征,实现符合市场化要求的体制机制统一规范。
通过去行政化推进政社分开。“脱钩”是实现政社分开的基本途径,是在管理制度改革中使行业协会脱离政府业务部门的直接管理,取消行业协会行政职能、级别、编制、现职公务人员兼职和与政府合署办公,变常态化的财政支持为竞争下的政府购买服务与项目支持,还原行业协会本来面目。“脱钩”一方面要解决行业协会在传统体制下的行政依附问题,使政府与社会组织职能分离、性质独立、面貌清晰、权责明确,使目前那些仍然作为政府部门附属物的行业协会真正转变成为独立履行社会职能的行业社团法人;另一方面是要解决行业协会自身机制与活力问题。要通过管理制度改革和新体制的建立凸显行业协会自身性质和现代社会组织治理面貌,突出行业协会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自主性,实现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治管理、自我服务和自律发展。
配套建立有利于行业协会自治管理和有效发挥作用的保障体制。鉴于我国市场环境的发育程度和行业协会自身发展的成熟程度,监管体制、支持体制和合作体制等保障性制度必须在推进政社分开、实现“脱钩”中及时和配套建立,这是行业协会市场化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事物发展系统性、完整的实际体现,是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
改革要考虑国情,注意防范风险、稳妥推进
改革必须正视国情,慎重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推进建立新模式中,外部监管和必要的服务保障必须保持和及时跟上。在“脱钩”中“配”的问题如不能同时解决,“脱钩”实际就变成一种破坏。
改革的意义是要去除体制中不适应市场化发展要求的弊端,建立更为先进科学的体制机制。“脱钩”的意义在于通过体制松绑促进协会自律发展,而不是为限时完成所谓改革任务搞“一脱了之”,对既有体制进行简单废除。
从治理有效性上看,“双重体制”在目前并未完全失去其存在的理由。在法制不健全、行业协会发展尚不够成熟的现实条件下,现行“主管”在一定意义上起到的是法律替代和“挡风墙”作用,改革中监管缺失将会导致行业协会在管理上直接出现危险。失去外部监督一是行业协会有可能因此变成“家天下”,广东等地的“脱钩”已有实证;二是有可能成为西方敌对势力的利用工具。如一位老同志所说,行业协会是我党“直属经济部队”,听党的话、做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的事,可不能就这样简单地“不要我们了”。在党建、人事、外事、宣传出版物以及对重大事项、重要人事关系的监督检查和服务保障等方面,行业协会与政府一直保持着必要的联系,完全割断将可能引发社会风险、政治风险。
确保改革的有效实施必须做到保障在先。推进政社分开,一是要实现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二是必要的外部监管和服务保障必须同时跟上,社会的配套改革也要相应协调进行。要考虑监管的需要和行业协会对改革的实际承受能力,自顶层开始进行系统科学设计,使监管体制、支持体制、合作体制、组织治理体制等在推进改革中配套建立,切实体现中央领导提出的“保障在先”。
慎重、系统把握“脱钩”中的关键问题。一是协会的党组织关系落位要保持有利层级;二是针对产业体系的系统维护慎重处理好协会间的代管关系,尊重事业单位在产业体系中的作用;三是保持政策延续,处理好协会资产方面的条件支持。改革要有必要的成本,不能因改革使行业协会失去生存、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劳动保障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也要按照政策延续性妥善解决;四是在人事方面确保不因脱钩出现监管缺失;五是在资产的界定和处置上要考虑协会生存发展和事业贡献的实际需要;六是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和立法要相应及时跟上。形成与“脱钩”相配套的必要保障体系,改革的初衷才可能实现,行业协会“优先发展”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甚至是反话。试点是新模式的现实演练,必须做到“脱”、“配”相济,配套措施如不能及时有效建立,莫说有利于行业协会将来的发展和发挥作用,眼下的“脱钩”试点也将无法真正开展。
行业协会自身要做到积极适应改革,有效应对改革
管理制度改革对目前处于完全双重管理体制下的行业协会(例如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行业协会)、初步去行政化的行业协会(例如国务院国资委受国务院委托联系的行业协会)以及已经“脱钩”的行业协会等不同类别的行业协会,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各类行业协会都要按照改革的精神、针对改革的实施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把握转变选项,作不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工作准备。但就整体而言,管理制度革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在推进行业协会市场化改革和转型发展中,行业协会自身的观念和机制转变最为关键。行业协会要从主观做起、从现在做起,极适应改革、有效应对改革,同时要在整个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中扮演好角色,体现好现实的责任担当。在推动自身改革方面,要按照现代社会组织治理体制和运行管理体制要求,高举行业民主旗帜,切实完善行业协会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的作用,加强秘书处制度化、职业化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强自我监督约束机制建设;要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提高承接政府职能转变的能力,认真规划好主业,提升核心功能,以核心业务的品牌化实现行业协会整体能力和形象的品牌化;要结合登记管理制度改革相关要求切实管理好设立、变更等自身重要事务。在转型担当方面,要结合体制改革精神进一步自觉体现作为。要继续为企业、行业和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服务;要结合形势把握企业、行业转型发展要求,在观念转变、战略规划、标准制定、政策推动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做好对企业、行业的转型诊脉,发挥服务引领作用;要努力提升行业软实力,大力推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行业诚信发展和企业品牌建设,为实现行业协会自身改革和行业、企业改革与转型发展同步提升作出应有努力。
总之,行业协会市场化改革和转型发展是一项历史性、系统性任务,要坚持辩证唯物史观,正视客观、尊重实际,坚持科学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改革的实施要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考、辩证施治,政府和行业协会共同努力,确保改革稳妥进行和转型的有效推进。唯此,改革目的才能真正实现。
第三篇:试论物业管理市场化改革与发展
试论物业管理市场化改革与发展
自我国市场经济推行以来,社会经济的各行各业都逐步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不断的更新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物业管理作为新兴的行业也随经济的转型产生、发展并不断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而完善自己。在发展的这二十五六年中,物业管理的发展也伴随着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有的甚至矛盾激化产生社会矛盾,既严重阻碍了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又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物业到底该走什么样的路一直是物业企业和相关专业人士非常关注的问题。从物业管理这二十多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更新观念、与市场并轨、引入竞争机制、改革创新、树立品牌是当今物业管理企业健康顺利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
一.物业管理的发展过程来看它对社会发展的利益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过程比较明显,从最早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福利房到后来的市场化的商品房,从物业管理的空白到从国外引进并建立发展,从房地产和物业的一体化到主见的权责清晰,从物业与居民矛盾的层出不穷到各自行为逐渐规范,从法律法规的空白到如今物业专业法规的出台,从物业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到不断摸索的成长,在这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逐渐成熟、逐渐规范的发展态势。但是,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新的发展必然也会伴随新的问题出现,我们研究物业,目的就是为了对其有一个清醒地认识,一方面它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支持的作用,要肯定其在国家宏观经济中作用,积极支持它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认识和发掘存在的问题,未雨绸缪,当面临这一类的矛盾时能从客观、全面、法律的角度认识处理问题。
(一)物业管理的优势:
发展物业管理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资料显示在社会中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重工业是400个岗位,轻工业是700个岗位,服务性行业是1000个岗位,物业管理分属第三产业,而如果将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在国民经济中提高到40%左右,全国就可以增加1亿左右的就业机会,这对社会经济是一个相当可观的就业数据[1];发展物业管理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成立物业管理企业壮大了第三产业阵营,为来城务工人员、各地闲置人员提供了很好的从业机会;发展物业管理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社区服务质量,增长建筑寿命,改善居住环境方便人们生产生活都有积极的作用;物业管理的保安队伍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的紧密结合,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社区秩序,对防范刑事犯罪,防止可能发生的火灾、燃气泄露、爆炸等恶性事故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居民创造了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发展物业管理,从安全角度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安全居住。
(二)物业管理现存的问题和矛盾:
1.对物业管理的认识模糊,思想观念落后:我国传统的房屋管理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封闭式答理体制,房屋答理与住户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由于长期受此影响,人们对物业答理的性质、内涵、重要性等方而还没有真正的理解和认识。而且社会对新的物业管理认识不足,居民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答理者的思维方式也未完全跟上,故从政府到业主到企业,观念都有待进一步更新提高。国际上的物业管理已经运行了一个多世纪,在英文中“物业”与“房地产”和“不动产”
是同译,即为“real property”或者“real estate"。按专业概念,物业管理是指物业管理经营人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按照国家法律和答理标准及委托合同行使答理权,运用现代科学和先进的维修养护技术,以经济手段管理物业,从事对物业及其周围环境的养护、修缮、经营,主要为使用人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使物业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传统的物业管理内容包括对物业治安防卫、清洁绿化、对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以及对各种费用的代收代缴等,多数依然单纯依靠手下方式进行答理,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终导致效益差,入不敷出。从物业管理企业费用结构构成来看,物业管理收费构成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为物业的保值与增值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包括物业管理公司的设备更新、维修、绿化工具、保安设施等;管理人员为自己创造的新价值,即各类人员的工资、补贴、奖金、福利等支出;税金;物业公司合理的利润四大方面。物业管理的具体费用支出一般包括:人工费;办公费,包括办公场所的固定资产及其维修、折旧费、以及交通工具、办公用品等;公共设施的更新、维修、保养费,包括通讯、消防、给排水等更新维修;小区清洁费用的支出;小区绿化费用的支出;保安费用的支出;公共水电费的支出;保险费的支出,包括物业公司自身则产保险及各种责任保险的费用支出等等八个大的方面。清晰物业费用管理的主要内容,便可以在用统筹的眼光审视物业所收取的各项费用,以达到公平、公开的目的。
2.物业管理市场化程度还较低,开发商和城市拆迁遗留问题给物业管理带来风险。一方面开发商为销售,越权给购房者做出物业管理承诺,成为日后物业管理纠纷的根源。另一方面一些物业管理公司盲目承接物业,没有重视如房屋质量、面积缩水、规划更改等开发商造成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代人受过,从而造成业主对物业管理不满,甚至拒交管理费,给物业管理带来非常不便。物业公司与开发商的关系很多时候权责不清,大部分物业管理企业是从房地产开发企业派生出来的,使许多人习惯于把发展商当主宰,而把物业管理公司当附属品的认识,这种建、管概念不清,权责不分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事使物管从属于、依附于、受制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如果开发商重视物业管理工作,对物业公司予以有效的配合和有力的支持,物业公司工作会做得非常轻松,但会缺乏应有的危机和竞争意识,平时工作就会懒散,造成居民抱怨;反之,如果开发商在规划、设计、施工阶段留下隐患,在房屋交付使用后一些缺陷会逐渐暴露出来,引发业主对物管的不满,或开发商违法抽调管理费或侵占公共利益,都会给物管工作带来问题。同时,在物管运行机制上,公平公开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开发公司开发的项目大部分是交给属下的物管公司管理,这不仅不利于物管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很容易侵害业主们的利益。拆迁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拆迁单位为达到尽快迁移安排原居民,把降低物业管理收费作为拆迁条件,拆迁户入住时,经常为物业管理费收取和定价争论不止,这样拆迁单位无形中把风险转移到了物业公司身上,使物业管理企业陷入困境。物业管理公司在获得管理服务权利的同时,一份沉重的责任也随之而来,物业管理公司仅凭自身的力量杜绝或解决因意外事故产生的纠纷,可谓杯水车薪。小区内人身安全、消防、治安等等责任己经远远超过了一个物业管理企业能够承担的范围,为避免今后不必要的纠纷出现。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应购买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和公众责任险,对于分散风险和避免纠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物业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健全,物业管理人才缺乏,物业管理企业经营活动不规范。从统计数据看,有关物业管理的投诉呈上升趋势,目前约占房地产投诉的50%以上。由于法律责任不清,权利界定不清晰,司法机关在调解和处理问题时缺乏法律依据,致使物业管理中产生的大量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影响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许多物业管理企业对业主要求的多,而自己却做得少,在商品房住宅区的物业管理中,个别企业更是巧立名目,乱收费,多收费,少服务,质价不符,引发住户的不满,以押金、罚款等等不正当手段强制业主服从管理,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缺少明确的权责关系,使矛盾不断激化。现行物业管理的委托基本上是由开发公司与物业管理公司协商解决,一部分的开发项目都由开发公司签订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没有经过业主参与,致使企业缺乏竞争意识。另外,我国在物业管理立法比价缓慢,1994年以来,建设部等国家部委(局)虽然单独或联合颁发了《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物业企业财务管理规定》、《住宅共用部位共同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关丁物业管理企业代收费用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物业管理企业资质试行办法》、《物业管理委托合同示范文本》、《业主公约不范文本》、《前期企业管理协议示范文本》等行政规章或行业规范。2003年6月《物业管理条例》作为专业法规终于出台,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物业管理的法律,也是我国到日前为止除《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外仅有的两部房地产法之
一。按照《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业主直接享有的权利主要有:依据合同对物业服务的接受权;对召开业卞人会、制定修改业主公约、业主人会议事规则以及对物业管理有关事项的建议权;业主入会的参加权和投票权;业主委员会委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业主委员会工作和物业管理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小区内物业共用部位、设施设备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的监督权;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相关权利等[3]。这就为我国现行物业管理提供了一条模式,即成立业主委员会,住区权利由居民共同享有,是一种民主化的、公开化的模式,无疑为不堪矛盾涌起的物业与居民关系展示一条好路。
二.物业管理改革与发展对策
(一)树立品牌意识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好的物业管理品牌,不但促进了房地产的营销,也进一步开拓了企业在市场的份额,优秀的品牌则代表着某种商品或服务具有较高的质量、性能和效用,也同时使得其在市场中能够占有较大的份额,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万科品牌”、“中海品牌”、“金地品牌”、“招商品牌”等品牌的产生,不仅促进了相关企业所开发房地产产品的销售,同时也使得这些企业在全国房地产市场、物业管理市场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市场竞争之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些品牌效应的产生,使得其在全国各地房地产市场及物业管理市场占有较大份额。品牌是高质量产品(服务)的持久作用升华而成的一种企业信誉,是品质的象征,是企业经营理念的一种浓缩,是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志,品牌形象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的是无形产品、无形产品没有可依附实体,其中产品品质、功能的体现比有形产品更需要借助品牌形象、企业形象来实现。物业管理企业有塑造优质品牌的得人独厚的优势,她最接近人众,最了解人众的心理及需求,而且其周到的服务能立即为人众所感受,很容易在住户心目中树立起和谐的形象。
(二)建立物业市场的有效机制
物业管理市场化与传统房屋管理模式相比有其明显优势所在:两者介入的时间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物业管理,传统模式采用的是在小区竣工、交付使用后方才介入管理模式,由此造成的是物业先天不足,对一些项日建设期间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束手无策;而实行市场化运作的物业管理实际上是房地产开发的延续与完善,在房地产开发建设、流通、消费、使用的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化下,物业管理作为房地产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必须提前启动、全程介入、贯穿到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各个阶段中去。计划经济时代物业答理是行政性、福利性、多级多头的答理模式,普遍存在机构臃肿、人员繁多、管理混乱的现象,是一种“小而全”的组织模式,基于市场的物业管理专业化使人型设备得以使用,企业人员减少,素质相对提高。日前物业管理服务价格高,消费者难以接受,其主要原因就是成本投入过高,可以由机器从事的生产都是由人工生产的,所以劳动生产率低下生产成本高。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企业可以降低服务价格,大型设备的使用,生产效率的提高,人员随之精简,工资支出会节省、管理成木也会下降,又由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服务水平的上升,物业管理的成木会有效降低,服务价格会随之下降。
根据物业管理企业的专业内容,可将其分为两大类:管理性的项目公司和生产性的专业公司。管理性的项日公司以其所管的物业项日的资料为信息资源,作为其赢利的手段,又可分为对营利性物业如写字楼、商业大厦等的管理公司和对消费性物业的管理公司;生产性的专业公司,是以其所提供的劳务和生产为营利手段的因其所提供的服务内容的区别可划分为:清洁公司、配送公司、绿化园林公司、家政服务公司、搬家公司,维修养护公司等等。一些新的观点认为:物业管理是有关物业设置和使用全过程的专业化管理,其主要任务是协调、控制物业管理中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这与国外目前流行的设施管理Facilities Management观点基本一致。这种观点认为:在物业管理形式上,存在广义性和狭义性区别,而广义性观点,实际上体现了现代物业管理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即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一方面产生了知识密集型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管理型群体或机构(如国外的F'M公司、FM公司);另一方面,则产生了劳动密集型的、专业服务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劳务型群体或机构(如清洁公司、保安公司、绿化公司)。同时,管理型群体的业务活动中,也不断涌入大量的非房地产管理的业务内容(如物业区域内又通、治安、环保等有关客户工作及生活环境管理的内容)。由于我国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速度较快,上述服务的规划与延伸往往难以跟上发展的需要,从而造成了大量的住宅区附近没有完善的生活服务。因此,物业管理机构提供这些服务就显得非常必要和有益。在我国,物业管理机构以管理物业为主,兼而开展多种经营服务的“一主多副”思路,应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物业管理服务模式。
三.结语
物业管理工作是一项平常、琐碎而又非常辛苦的工作,物业管理公司必须打破传统观念,树立市场竞争的服务意识,得到业主的认可,不断完善机制,吸纳物业管理专业人才,才能在以后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下生存发展壮大下去,才能创造出知名的品牌企业。
第四篇:浅析贫困山区畜牧业发展
浅析贫困山区畜牧业发展
专业:农学姓名:龙慧
贫困山区一般具有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居住分散、经济落后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草山草坡面积大、农副产品丰富,剩余劳力充足的状况,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况且,畜牧业投资小、周期短、销路好、见效快,符合千家万户的生产利益要求。因而,它对于增加贫困山区农民收入,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对于贫困山区如何发展畜牧业,使其成为一个支柱产业,这是一个值得实践与探讨的问题。这里,笔者试从分析大悟县畜牧业现状入手,来谈谈贫困山区畜牧业的发展。
黎平县地处湖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处,是云贵高原的一个贫困山区县。55万人口,1950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山多田少。,农村人平纯收入600元左右。建国以来,特别是“七·五”以来,黎平县畜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受到旧的传统观念和习惯、落后的生产方式、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现仍未摆脱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束缚。主要特征有如下几点:
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依赖着种植业生产的发展。黎平县历来对猪禽的生产较为重视,可从两个方面数字说明这一点。一是把猪牛羊禽的饲养量按牛单位折算,猪禽分别居第一位和第三位。二是在畜牧业产值结构中,猪禽分别居第一位和第二位。而猪禽的发展快慢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种植业提供农副产品的多少。四九年,粮食生产水平低,年产4.4万吨,牲猪年末存栏只有2.5万头。五七年,粮食产量达到五十年代最高水平,产量11.22万吨,牲猪年末存栏达到该年代最高水平,为9.6万头。五八年至六一年,三年自然灾害使粮食由10.33万吨下降到七万吨,牲猪年末存栏也从7.8万头降到2.6万头。七o年至七二年,粮食产量过15万吨大关,牲猪年末存栏也过10万头大关。八o年至二00一年,粮食产量连年上升,由14.9万吨上升到20.4万吨,牲猪存栏也由13.2万头上升到24.8万头,为历史最高水平。因而畜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种植业的制约。
二、畜牧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重偏小,宏观控制难以实现。大悟县是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人平只有七分耕地,单纯靠粮食就是绣出一朵花来,也只能解决温饱,但发展畜牧业的潜力却很大。一是草山草坡面积大,有天然草场124万亩,据测算可载畜8万个黄牛单位,而目前只利用了60%。二是饲料来源广,大悟县是全省三大花生生产县之一,年产农副产品等饲料5亿公斤,但实际用于养畜的只占47%,在农业结构中,种植业产值通常占农业总产值的60%左右,畜牧产值只占30%左右,所占比重太小。而在畜牧业内部,只重视粮食畜禽的发展,忽视食草畜禽的发展。按牛单位计算四九年食粮畜禽与食草畜禽之比0.44:1,八五年为2.57:1,九0年为1.26:1,与当前耕地面积与草场可利用面积之比0.51:1不相称。
对于农业结构,大悟县采取了一些措施予以调整,但由于生产力低下,经济落后,综合素质差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难以达到目的。
三、千家万户饲养、小群分散经营、传统的饲养观念和方式未摆脱,出栏率、商品率低。大悟县畜牧业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这种千家万户饲养,能利用各自的有利环境、剩余劳力、农副产品、残剩食物、简便畜舍等生产出小量的畜禽产品。但是,传统的饲养观念和方式未摆脱,大多数农民还是“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养鸡下蛋换点油盐钱”的生产观念。饲养方式多采用,喂猪“一瓢水,一把糠,一篮菜”,耕牛全靠稻草养命,养鸡“白
天自找食,进笼一把谷”。因而,长期以来,牲猪出栏率未超过75%,商品率未超过80%,耕牛出栏率、商品率均未超过10%,山羊出栏率、商品率未超过50%,家禽出栏率、商品率未超过20%。
四、畜禽品种杂乱差。大悟县畜禽品种主要来源于江汉平原一带,由于农民的科学养畜水平低,畜禽乱交乱配、近亲繁殖,使畜禽品种普遍存在“杂、乱、差”的现象。品种低劣,导致饲养时间长,生产性能低。出栏一头250斤左右的肥猪需要一年多的时间饲养,耕牛个体象驴子,山羊长得象狗子,鸡蛋象麻雀蛋。
五、草山草坡面积大,自然牧草丰富,但利用少,浪费大。大悟县山场宽阔,各类草场毛面积124万亩,可利用面积109万亩,其中万亩以上的连片草场有37处。草场年亩产鲜草695公斤,平均14亩载一个黄牛单位,可载畜8万个黄牛单位,而实际只利用了60%。其原因主要是成片草场多分布在高山、远山区,而牲畜又多集中在村庄周围放牧,放牧半径小,群众又不懂制作青干草喂畜的技术,而在十月份后,牧草已老化,被砍回家当柴火烧掉了。
六、畜牧产品销售半径小,流通渠道狭窄。大悟县畜禽产品主要是内销,外销很少,而且是个体商贩占了大头,商业、外贸部门的主渠道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以外销量最大的牲猪为例,八三年外调量为32897头,八五年下降到转自:http://9693头,九二年后一直徘徊在2万头左右,只占牲猪出栏数的10%左右。从牲猪内销看,个体屠夫垄断了牲猪收购市场,压价压秤赚黑钱,农民养猪一年,不如屠夫杀猪一天。
七、畜牧部门基础差,服务功能低。八0年以后,大悟县畜牧业防、繁、管、治机构相继建立起来了,基层技术人员为千家万户服务,对畜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由于县财政投入低,政策性收费又难以收起,导致正常工作难以运转,技术人员外流严重,诊疗设备一直停留在原有水平上,服务功能较低。
二、大悟县畜牧业的现状,是贫困山区畜牧业的缩影。因此,在发展山区畜牧业上要针对山区的现状特点,确定发展方向和方针。在制定措施上,要充分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在发展要求上,必须逐步实行四个转变。一是农民的养畜观念要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意识转变到现代商品生产的意识中来。二是从小农经济的封闭式生产方式转移到科学性、商品性生产方式上来。三是从一家一户的个体效益转变到千家万户的规模效益上来,并逐渐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起来。四是从当前的生产初级畜产品转变到深度加工上来。
〈一〉根据资源特点合理区划、布局,重点放在潜在优势上。根据不同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划分若干自然经济小区,发展不同项目和品种。
1、城镇郊区:交通、能源、信息等都比较发达,人才、技术、资金条件都较好,市场对肉蛋奶需求量大,应重点发展生猪、奶牛、禽的饲养及畜禽产品加工业等。
2、低山丘陵区:农业较发达,人平耕地面积较大,农副产品多,应重点发展猪、水牛、禽等畜牧业。
3、中山、高山区:山高人稀,居住分散,交通闭塞,农业落后,但草山草坡面积大,牧草丰富。重点发展牛、羊、兔、鹅食草动物,可建立肉牛、奶牛、肉羊、草禽等基地。
〈二〉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重点放在发展草食动物,走种草养畜的道路上。过去,一讲到发展种植业就单一抓粮,发展畜牧业就单一抓猪。而牲猪发展的好坏与粮食的丰欠有密切的依赖关系。因此,要保持畜牧业的稳步发展,就必须重点放在发展食草动物上。这是因为,一方面食草动物对粗饲料的转化率是食粮动物的五倍以上,成本低、饲料报酬高。另一方面,山区有广阔的山场,有充足的饲草资源。发展食草动物的数量多少,要以草场载畜量的多少来定。在荒山荒坡水源好,土层厚的地方可人工种植品种优质,产量高的豆科牧草,种草养畜既可提高养畜饲养水平,又可提高载畜量。http://
〈三〉在发展千家万户饲养的同时,重点放在建设资源相对集中的规模畜牧业上。畜牧业具有投资小、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适合农民目前的生产要求。如果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以发展较快的养畜专业户和专业村典型引路,一定能调动千家万户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应发展规模畜牧业。如在连片草场的地方建立食草畜禽场,在城郊区和低山丘陵区建立食粮畜禽场。适度规模地集约式经营有利于提高科学化和商品化生产程度。
〈四〉改良畜禽品种,重点放在提高畜禽产品率上。畜牧业与种植业一样,品种问题至关重要。要改变长期形成的畜禽品种“杂、乱、差”现象,提高单位时间内的繁殖率、出栏率、产肉率、产蛋率。就必须引进优良品种,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推广经济杂交。
〈五〉处理好畜牧业与它业的关系,重点放在发展生态农业上。在山区,发展畜牧业往往与种植业发生矛盾,如与种植业争夺面积,人畜争粮的矛盾等等。处理好这些矛盾,必须在合理区划,统一制订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走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增值的道路,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首先是处理好牧林关系。在山区,往往会出现放牧与兴林,种草与栽树之间的矛盾。可在树间种草,分区轮牧解决这一矛盾。这样既可保持水土流失,又可以“以短养长”,还可以用畜粪肥林,以牧养林。
其次是处理好牧粮关系。主要是表现在种草与种粮、人畜争粮的矛盾上。解决这个矛盾主要是在满足人们食粮的基础上采用种草养畜和种粮养畜。种草养畜可以超出种粮两倍以上的效益;种粮养畜,如种玉米作鸡饲料、种大麦作猪饲料等等。在紧张的地方可套种间作。
〈五〉优化外部环境,重点放在增强社会服务功能上。发展山区畜牧业必须把投资、技术、物质、品种、饲料、防治、加工、销售、税收等方面配套起来进行,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基础上,从产前、产中、产后上搞好服务,使畜牧业生产有一个优化的外部环境。
〈六〉建立相配套的畜牧业产品深加工企业,重点放在市场竞争力上。畜牧业的发展,能不断地丰富畜禽产品,要使它打入国内国际市场,并有较长的寿命,就必须进行畜禽产品深加工,兴建成配套企业,生产罐头、香肠、奶蛋制品、皮革制品等产品。加工企业的建立既能增加国家和人民的收入,又能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
第五篇:对贫困山区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对贫困山区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贫困山区县,技术可以引进,资金可以引进,但惟独人才难以引进。众所周知,现代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没有高素质的人才,我们经济与社会建设很难得到可持续发展。出好人才,教育是关键,贫困山区县办好“强教育”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保障。贫困县如何办好“强教育”是老百姓的期盼,也是摆在县委、政府面前的大课题。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对贫困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些思考。
一、贫困县教育现状
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制约,贫困县教育基础薄弱,基本教育要求得不到满足,教育质量、规模和师资都处于较低水平,结合我们永和县发展情况,我认为贫困县教育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
一是师资队伍结构失衡。首先是年龄结构失衡。我县从2003年至2007年连续5年未招收教师,2008年补充30名教师,2009年启动特岗教师招聘工作,我县又招聘教师106名,共补充教师136名,新补充教师占到全县教师总数的近20%,46岁以上教师260名,占到全县教师总数的近30%。这样全县老教师与新教师占到全县总数的一半以上,而年富力强,教育经验丰富的占不到教师的50%,特别是25岁至35岁教师全县不到100名,教师年龄结构严重失衡。其次是
教师学历层次低。从表面看,我县教师学历达标率较高,但除近3年招聘教师外,其余好多都是后取学历,小学阶段教师起始学历达中师毕业的占不到35%,农村小学仅为12.2%,其余均为民办教师转正,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初中阶段教师起始学历达专科以上的占30%,高中阶段起始学历达本科以上的占18%。
二是管理水平低。学校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者必须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充分运用学校的物力、财力等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由于贫困山区县受自然条件限制,新的理念常跚跚来迟,再加上财力、物力的匮乏,调动教师积极性难度非常大。目前贫困山区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首先重结果,轻过程。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教育部门考核学校时看考分,学校考核教师进也是看考风,也说是前几年最流行的一句话“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为好猫。”于是管理者就将目光盯在了考风上,重终端结果,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致使出现了“素质教育喊得铺天盖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甚至有些教师为了取得好成绩不择手段,搞些弄虚作假的事情。其次是以粗放式管理、保姆式管理、金钱激励式管理为主。贫困山区县管理者管理理念落后,学校管理经常采用的传统的粗放式管理、保姆式管理、金钱激励式管理。粗放式管理,学校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导致学校管理混乱,纪律松懈;保姆
式管理,不能很好地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一切都靠制度来约束,管理缺乏人性化,容易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金钱激励式管理,为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对于超工作量、教学成绩突出、学校安排份外事情等都予钱挂钩,这样一开始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时间长了就会使教师们一切“向钱看”,反而影响教师积极性的提高。就我们永和县来说,农村学校大都采用是依然是粗放式管理,县城学校多数是保姆式管理,有个别学校经常采用些金钱激励的办法。这些都说明我们的学校管理者,管理理念陈旧,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三是素质教育发展水平低。素质教育最基本的思想是“两全”思想,即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但贫困山区县素质教育实施情况如何呢?我们首先要看课程开设情况,实施素质教育最低要求是开全、开齐课程,拿我县县直小学来说,从课程表上看,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音、体、美等有,甚至卫生、法制课也有,但实际情况吧,可以说除语文、数学之外,其余多数是形同虚设,各小学都把重点放到了经常统考的语文、数学上,其它课都要为语文、数学让路。再如现在中小学的写字课,以前不搞素质教育时,各校三年级以上学还写毛笔字,但现在呢?我们有视察学校时没有见过一所学校开设此课程,这是我国的国粹,但仅仅是因为不统考而取消了。
课程开设不全、不齐或是形同虚设,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据了解,教育部门在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时,群众对学校英语课意见很大,认为好多学生在考上重点高中或上了大学后,其他功课都可以,就是英语水平不如别的地方的同学,这些是老百姓从表面上看到而反映出来的。我们作为领导干部应通过表面分析本质,这主要是我们还是搞得“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发展水平太低,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差。
四是教育设施设备差。我县各校教育仪器、图书配备大都是“普九”时配备,仅是低标准达标,“普九”过后,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距离标准化“八配套”要求差距还很大,据统计全县中学仪器应有286154件,现实有117415件,短缺168739件;用房应有23529m2,现实有3780m2,短缺19749m2;实验设施应有2166件,实有224件,短缺1942件。六是高中新课程改革所需设施设备难以到位。根据《山西省普通高中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要求,对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学校,提出了三类不同要求,其中第三类是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但永和中学教学设施设备情况很难达到要求。
五是教学质量低。贫困县教育质量低是贫困县教育工作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拿我们永和县来说虽然近些年中高考成绩逐年攀升,2009年高中达线14人,今年达线36人,2009年中考达重高线18人,今年达重高线27人,虽从纵向上比,是有所发展,但无论是达线绝对人数,还是达线率在全市还处于下游水平。
总之,由于师资、教育教学设施、教学质量等因素,影响了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造成了家长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们处出求学,近两年虽有所好转,但并没有根本解决。优质学生的外流对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二、发展对策
贫困山区县可以说“穷根富本”都在教育,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加快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贫困县现状结合自己在贫困县工作实践,我以为只有采取如下措施,才能促使贫困县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保证。如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原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孔宪铎先生曾提出过“要以父母之心办教育”的观点,我认为提得非常形象具体,他说“办教育不是钱的问题,是重视程度的问题,是人心问题,为人父母总是将家里的钱精打细算,先留下孩子上学的钱,然后才考虑吃穿住用。”要是我们县委、县政府也能以“父母之心”办教育,教育焉有不兴之理。坚持教育优先就要强化政府对教育的职责,义务教育办学的主体是政府,县级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办好县域内所有学校,而不是一两所重点校或示范校;坚持教育优先要在资金使用上首先考虑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县在教师工资发放上坚持统一筹措,统一发放,在财
政紧张时其他人员的可以缓一缓,但教师工资必须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在其它资金安排上也要优先保证教育,如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改革资金、“两免一补”资金等做出预算;坚持教育优先在项目安排上要首先考虑教育,贫困县教育设施落后,但其他设施也不先进,教育设施,卫生设施、城市公共建设等都是摆在政府眼前的大事,但我们在考虑项目安排时必须保证教育项目先上。
2、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一个好教师能带好一班好学生,一个好校长能带好一个好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针对贫困山区县教师队伍现状,我们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虽然进行了好多次,但实际上改革并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队伍现状,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打破教师的校籍管理,实行全员聘用制,破除人才单位所有制。一是教师不再有校籍,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学校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严格考核,核员管理。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制定教职工量化考核办法,变过去单纯注重考试结果的终端管理为过程管理。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结构工资制,改变教师职业终身制、铁饭碗、大锅饭的思想观念。二是打破校长职务终身制,积极推行校长聘任制、任期制、职级制,建立学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形成“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
出、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新机制。三是核编控岗,清除在编不在岗的人员。
②优秀师资智力资源打破校际壁垒,县域流动。贫困县优秀师资匮乏,要改变过去把优秀教师固定在一所学校,由国家的教师变成了一个单位的教师的状况,实现优秀教师区域内的共享,让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在更大范围发挥作用。一是组织优秀骨干教师组建对口支援自愿团,定期到农村巡回示范,从管理、教研和课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示范,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和经验交流,带动乡镇学校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建立骨干教师下村走教制度。送教下乡,把城里的优质课搬到农村的课堂上,三是通过县域内示范学校与普通学校结对子的方式,选派具有带教能力的优秀教师到普通学校定期任教。四是对长期坚持在边远落后乡镇工作教师实施特殊津贴。提高边远学校教师待遇,鼓励教师扎根农村。在职称评定上,为鼓励优秀教师到乡镇及边远村民小学任教,同样条件下应优先考虑其职称晋级:在福利待遇上
③加强师资培训。充分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多种远程教育形式并举,:坚持全员培训和骨干培训相结合,岗位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学历培训和技能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④想法设法留住优秀人才。优秀教师外流是我们贫困县
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如何留住优秀人才,我想一是要提高待遇,待遇低是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设臵一些骨干教师奖、教育功臣奖等办法,体现多劳丰酬,让优秀教师能得到更多的安慰,由于我们贫困县财力、物力非常有限,造成我们在物质激励方面所能做的工作是非常有限的,但在精神激励方面是无限的,只要我们运用得当,是能起到一定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各类学校要为优秀教师提供发展平台,让他们事业有成,打造成全校名师、全县名师、甚至是全市名师,让教师们能感受到成就感,这校对留住优秀人才会有积极意义的。
3、科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根本目的。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加强管理。针对贫困县现状,管理要做到:一是管理权力下放,“管人的不用人,胜仗的不管人。”是造成教育管理体制不顺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实行科学管理,首先要放权,实际上就是要给校长手上多放些“人权”,真正的实施校长聘任制,学校选用教师让校长说了算,这样校长在管理时才能更具有权威性。二是各级领导要提高服务意识。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领导都要树立“领导即服务,管理即服务”的思想,工作重心要下移,要能及时的深入一线,解决广大师生的实际困难。三是要严格依法治教,要严格按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如要求学校必须开
全课程、开足课时,学校实行平行分班,在对教师的管理上实行目标量化管理等。四是在管理的各个层面都要渗透以人为本的思想,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管理中仅靠制度是很难让教师心悦诚服的,各级管理者要设身处地的为教师着想,做到“刚柔”相济,这样才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五是要注重学段之间衔接的管理,我们永和县小学阶段教育在全市处于上游水平,小学毕业生在参加外出考试时成绩都非常好,但到了初中后成绩下降就很快,通过分析我认为关键是没有抓好两个学段之间的衔接管理,小学阶段多是采用的保姆式管理,学生到校学习的每个环节都有教师督促,但上了初中后对学生采取的多是松散式管理办法,学生学习主要靠自觉,这样给学生造成了不适应,学生学习的系统性是非常强,一旦学生有了这种不适应,学习一时跟不上,就会步步跟不上,从而严重影响了初中阶段教育教学成绩的提升。因此,在学校管理上必须重视学段衔接的管理。
4、进一步提高“普及”程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贫困县之所以穷,关键是缺乏人才,尤其是一线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根本就是要提升“两基”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提升“两基”水平首先要解决的是群众的思想问题,要使广大人民群众能更深刻的认识到教育工俄重要性,在农村
调研时,我发现农村学生失学的最根本原因并不是贫困,尤其是新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以来,因贫而失学的学生很好,多数是因为厌学而造成的,其实孩子是否上学,家长是关键因素,广大农民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是让孩子能“鲤鱼跳龙门”,吃上“公家”饭,如感到孩子升学率无望后,就会带领孩子打工或是回家务农,因此,宣传动员工作必须做到持之以恒,并且强度应不断加强。其次是提各升农村的办学质量,提高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广大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不能只是一味的死教书,教死书,要尽量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的愉快,生活的愉快,感受到学校集体生活的温暖,特别是对一些差等生更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解决目前就业压力的重大举措。贫困县事业教育起步迟,发展速度慢,尤其是我们永和县当前发展职业教育难度还很大。首先要解决好基础设施问题,国家要求到“十一五”末,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致为1:1,能否完成招任务,关键看校舍能不能容下这么多的学生,因此,做好职业中学改、扩建工作刻不容缓。其次是职业中学要以就业为导向,市场为龙头,科学设臵专业,要多结合本地实际,开设好红枣、小杂粮、农产品深加工等专业,为本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教育落后是贫困地区之所以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教育发展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希望。作为经济尚欠发达的贫困县,要办好“强教育”,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我们坚信,只要按照全科学发展观要求,形成全社会对教育的发展的真正关注,只要我们的国家管理体制和社会运行机制都积极地为教育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贫困县教育定能走出困境,实现科学、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