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与伦理不相容(本站推荐)
科学与伦理不相容吗?
什么是科技伦理道德?
尽管伦理和道德往往被认为是同一个概念,但它们有着细微的差别。自从有了人类,伦理道德问题就产生了。
科技伦理道德是指如何使伦理道德规范运用到涉及科技活动的现实具体问题的规范问题,它的目的在于探讨如何使道德要求通过科技活动的行为规则与行为程序得以实现。
科技伦理道德分为两个部分:职业伦理道德和社会伦理道德。前面关于科学精神、科技越轨行为等的讨论实际上从科学作为一个职业的角度狭义地论述了科技的伦理道德。本章将要讨论的是科技的社会伦理,也就是科学家在科技活动应当如何和怎样承担社会责任问题。
近代以来的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在结构上与古代科学截然不同的特点,它不仅含有纯思辨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也包含着有目的性的实际的行为,这些行为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等。这种科学研究中的行动与人类其他行为一样,只要是行动,则势必就要与一个关涉行为后果的“责任”的概念相联系。也就是说,我们讲科技伦理,并不是指科技成果本身有什么伦理,而是指科学研究、技术探索过程中的伦理,更是指科学研究应用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领域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当科学家成为社会职业角色之后,他的社会道德义务就开始显现。因为科学已不再是探索自然奥秘的个人目的和唯一目的,它成为了满足社会经济、政治等需要的一种工具,更直接地为科研活动的组织者(例如国家)和赞助者(例如企业)服务。无论从研究手段还是从研究目的来看,科学家的行为都和其他人的行为一样,时刻处在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之下,受制于社会的普遍道德规范和标准。
一、科学研究与伦理道德的冲突表现
(1)转基因动植物的研究
转基因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争议,这些矛盾主要集中在基因食品上。目前全球对转基因食品主要持两种态度,一种是以欧盟为代表,全面禁止转基因食品;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部分禁止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的危害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论断,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争论的重点在转基因食物是否会产生毒素、是否可通过DNA蛋白质过敏反应、是否影响抗生素耐性等方面。对转基因食品的人涉及范围较广的各种利益集团,从绿色和平组织到农场主协会到基督教会等等,他们的反对意见集中在三个方面:1
第一,转基因违反自然,因而是有害的。支持派则反驳说,现今的各种庄稼早已不是原始品种,否则人们吃的蔬菜就该跟动物吃的草一样。
第二,植物里引入了具有抗除草剂或毒杀害虫功能的基因后,它们所提供的食物对人体是否安全?对这一点,支持派强调,迄今为止并无够资格的研究机构发现转基因食品危害人体健康的证据,但他们对长远的影响还只能作推论,一时难以取得全面的证据以服人。
第三,过于勿忙地推广转基因植物是否可能影响农业和生态环境?推广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可能助长农民过量使用除草剂,从而使一些非主要作物受到伤害甚至灭绝。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一直把这类非主要作物当作补充食物或作为饲料。美国渔类和野生动物管理署已发现有74种植物品种受除草剂影响而濒临灭绝。
总之,对于转基因食品我们必须持谨慎态度,尽量不去食用。去年,同是武汉地区的高校华中农业大学的两种转基因水稻获得农业部的批准,并在湖北地区试种植,由此引起社会巨大的争论。我不禁要问人们的健康被置之何地了?有关转基因的立法工作应该加强,这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2)克隆人
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之后代的过程.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含义是无性繁殖。克隆技术是对人类伦理道德的巨大挑战,其主要争论主要是以下方面:
1.生态层面,克隆技术导致的基因复制,会威胁基因多样性的保持,生物的演化将出现一个逆向的颠倒过程,即由复杂走向简单,这对生物的生存是极为不利的。
2.文化层面,克隆人是对自然生殖的替代和否定,打破了生物演进的自律性,带有典型的反自然性质。与当今正在兴起的崇尚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基本文化趋向相悖。
3.哲学层面,通过克隆技术实现人的自我复制和自我再现之后,可能导致人的身心关系的紊乱。人的不可重复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个性规定因大量复制而丧失了唯一性,丧失了自我及其个性特征的自然基础和生物学前提。
4.血缘生育构成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为什么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几乎都反对克隆人,原因就是这是另一种生育模式,现在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备受关注,就是关注一个情感培育问题,人的成长是在两性繁殖、双亲抚育的状态下完成的,几千年来一直如此,克隆人的出现,社会该如何应对,克隆人与被克隆人的关系到底该是什么呢?
5.身份和社会权利难以分辨。假如有一天,突然有20个儿子来分你的财产,他们的指纹、基因都一样,该咋办?是不是要像汽车挂牌照一样在他们额头上刻上克隆人川A0001、克隆人川A0002之类的标记才能识别。
6.可能支持克隆人的人有一个观点:解决无法生育的问题。但一个没有生育能力的人克隆的下一代还会没有生育能力。你自认为优秀,可克隆出的人除血型、相貌、指纹、基因和你一样外,其性格、行为可能完全不同,你能保证克隆人会和你一样优秀而不误入歧途吗?在克隆人研究中,如果出现异常,有缺陷的克隆人不能像克隆的动物随意处理掉,这也是一个麻烦。因此在目前的环境下,不仅是观念、制度,包括整个社会结构都不知道怎么来接纳克隆人。
7.根据信息克隆生物有早衰性,“多利”也是,因而已逝世。
(3)大型工程与环境方面
经济急速发展的今天,各个城市各个地区都在飞速发展建设,全国性的大型工程也陆续上马。这些工程对环境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因此这也是关系到科学与伦理道德的事情。比如,我们的三峡工程,我们的大西线工程等等。一般情况下,大型环境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大型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二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三是对水资源的影响;四是对国际环境的影响。
(4)科学技术与个人隐私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生产、学习、生活的便利,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各种社会、伦理等各方面的负面影响。个人隐私的泄露问题是科技发展带来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保护个人隐私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01年,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机问世,有人利用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机偷拍他人的隐私活动,更有人将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机带入公共浴室进行偷拍活动,使个人隐私的获取变的容易了,而且获取途径隐蔽。此事件一度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争论,是否该限制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机的使用。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对办公室的监控手段得到提高,企业可以通过摄像头监控员工在办公室内的一切行为;也可以通过安装监控软件,对员工的一切电脑操作进行监控。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量的个人信息出现在互联网上,有些网站通过自动信息采集软件在互联网上搜集个人隐私信息,或通过人们提交的隐私信息,形成个人隐私信息数据库,如九帮网其首页上宣称可以在九帮网上搜索到900多万条个人信息,500多万条公司信息,100多万条关系途径。
(5)科学技术与考古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考古学带来了春天,许多技术应用于考古,为更多的考古带来了可能性,可是当我们应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把古人的尸体古人的陪葬品重新翻出来研究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这本身是不是违背了伦理道德呢?
也许我们现有技术也用于保护古人遗迹的工作中去吧,至于那些过度的研究,我看能省也就省了吧。
(6)科学技术与现代武器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仅常规武器而且战术和战略核武器都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 军事战略也相应发生决定性调整。一般说来, 在20世纪初做出重大应战决策要几个星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要几天, 现在往往只需几个小时。80年代以来, 美苏核战略开始发生质的变化是和军事科技的迅速发展分不开的。现代化的武器系统, 是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的武器系统, 愈先进、愈精密的武器就愈需要电子元器件, 愈依赖电磁波来提供对其外界的作战能力。电子战具有国家总体战略的性质。以电子战为中心来构成新的国家战略—电子国防的可能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很快产生出来。信息战在海湾战争、索马里冲突、海地入侵、波黑介入、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前者先进的电子探测的得以快速准确地敌军目标,制造计算机病毒则造成伊拉克军事通讯的瘫痪。在海地,利用电子战进行各种方式的心理战,瓦解了对方的士气。在索马里精心策划美国飞行员受严刑拷打的镜头在全国优先新闻电视公司反复播放,蛊惑人心制造舆论,为政府撤出美国驻索马里的维和部队创造有利气氛。在波黑战争中进行了一系列的电子战试验。此外信息的介入使军事情报工作进入了新天地。
二、协调发展科学技术与道德伦理
为了协调科学技术与道德伦理,我觉得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社会伦理责任,克服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强化社会伦理责任,包括科技工作者、政府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伦理责任。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多是受政府、企业集团和组织资助的,也就是说,科技工作者成为社会职业角色,科学已不再纯粹是为了探索自然奥秘,它成了满足社会经济、政治等需要的一种工具,更直接地为科研活动的组织者和赞助者(政府和企业)服务。科技工作者一方面以发现和发明造福人类,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政治和军事控制。无论从研究手段还是从研究目的来看,科学家的行为时刻处在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之下,受制于社会的普遍道德规范和标准。科技伦理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的问题,而且事关整个社会的道德取向和价值规范,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前途。这就要求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不仅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客观公正地提交科研成果,更应该对某项即将诞生的科研成果所带来的社会后果进行充分评估,向公众说明其科技成果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公众应当享有广泛的知情权。
2.建立完善的法律
保持科技与道德协调发展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要进行两项立法:①立法律之“法”,即行政立法;②立道德之“法”,即自我立法。法律是强制性的规范,约束人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道德则是非强制性的规范,也是一种立法,以人类特有的内驱力的激励,达到自我觉醒和自我约束。道德和法律,一是“自律”,二是“他律”,二者缺一不可。
法律侧重在于惩恶,而道德侧重于劝善,防患于未然。从事科技活动的专家,违规或失范的行为大多不属于法律管辖的范围,要靠本人的自省自律和公众舆论的谴责去克服、防止和净化。但我们看到,由于道德规范的非强制性,它只能解决人们在科技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当有人偏要反其道而行时,其规范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了。如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基因技术必然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福利,但是,也必然有人以基因技术为恶:如根据基因组工程学,达到治病的目的,也可以利用此技术使人致病,更有甚者,有些国家正准备或正在研制基因武器,如果使用这种武器必然产生可怕的后果。像这类问题仅靠道德是解决不了的。道德的下限就是法律,当道德的力量不足以律己或律人时,就不得不依靠法律的威严,通过立法禁止。
第二篇:科学伦理
科学这项古老而年轻的事业,自从它诞生的日子,便注定要无法脱离孕育它的母胎——人类心灵持久的冲突——向未知世界奋勇进发的探索欲和归向鲜活心灵敏感的责任感之矛盾。
科学生于古希腊,与人类的早期理性觉醒同时,和最初的哲学同义。严格说来,古希腊时期的科学并非现代科学的定义,而是是雏形。据笔者浅见,现代科学的起始,是弗朗西斯培根,他最早表达了近代科学观,阐述了科学的目的、性质、发展科学的正确途径,首次总结出科学实验的经验方法,归纳法,对现代科学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他认为建立科学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方法是达到目的之手段,科学的目的是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支配自然,“达到人生的福利和效用”,即“知识就是力量”。
于培根的基础上,笔者自己总结的科学的定义是:对世界规定性的分界领域的分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的生活和生产,充斥着科学的力量,然而随着世界的变化,科学技术与古老的伦理日夜产生着冲突与调和,“科学伦理”适时而出。
科学伦理是上文所述之科学与“经过反思的道德”即伦理(黑格尔语)的结合。笔者以“克隆人”为例加以说明。“克隆人”是科学中的复杂工程,是所有伦理课题中,最饱受争议的问题,它涉及到人的本质、存在、意义,这些伦理学中最基本也是最终极的内容。前几日,一加拿大男子称自己通过精子捐献成为了上千人的父亲的新闻一出,世界舆论一片哗然,人们争论不休。这比“克隆人”更温和的事件都如此牵动人类敏感的神经,何况“克隆人”真的出现?人们经过反思,会问:“他的父母是谁?他是否有自我的意识?他是否拥有人权?他在法律上是什么地位?他触犯法律,是否会与自然人一样承担法律责任?他是否有思想,他是否有道德?”等等。这些问题尚且仅是以“他”被克隆出来为题设。
伦理者,人伦也。伦理的核心是“人”。如何为“人”定位?这需要科学的探索,通过人类运用已知的科学和技术,探索“世界的规定性的分界领域”,比如以理论物理的能量、时空,与天文地理各“界”的领域的知识的交叉结合,产生的宇宙论和世界观;生物化学的理论科学和实践科学、医学、药学等庞大的理论技术系统,对人体的研究,得到的知识外证世界和人的关系,从而确定人的本质、地位、存在和意义。这也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历史,前人的思想法则不断被扬弃的过程。但是在得出一个普世真理之前,“克隆人”这个以“人”为核心,以科学为助力的课题的激烈争论,将会无休止的继续下去。
科学伦理如同其母题目——伦理,是一个运动着的矛盾,它是人类对外求知和对内自觉的一对反向箭头,一直背道而驰。古希腊哲学的“本原”之争,经历了水本原、“无定”、气本原、逻各斯和数本原,火、土、气、水“四根”以及“种子”和原子论的各自为政,单纯的世界的“分界领域”的割裂探索的茫然不确定性,不可避免的与注重伦理,要求“认识你自己”,追求内在人格统一目标的苏格拉底一派正面遭遇了。经过长期的斗争和调和,基于早期科学和伦理各自本质的不同,古代科学衰落了。古希腊之后接近两千年,文化繁荣的西欧也有惟理论和经验论,基于各自的伦理信仰和目标相互对立的派别和思想,但是大体的世界观的统一性已经磨合融洽,在与伦理的结合中,没有出现古希腊科学的衰落,在较为稳定的基础上,推动了人类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的自身的认识。
一名严谨而热情的科学工作者同时也应当是一名熟悉科学伦理历史和发展规律的历史研究者,如此,无论面对何种课题、项目,才会以对人类自身的深切关注的自觉努力,在或宏大无俦或精微细致的科学研究中,以对人类命运的高度负责之精神,去做好每一项实验,每一步计算;而非为短暂的名誉地位之追求,或急功近利的成果之取得,马虎大意,甚至自欺欺人。如此,培根所言“达到人生的的福利和效用”的科学目的才有望实现,“知识才是真正善美的力量”。
第三篇:伦理与礼仪
礼--------举手投足之间
【心中伦理礼仪·修养自内而外】
伦理和礼仪涉及到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身边的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又不可或缺。它渗透到每个人的骨髓里,是无论人种、不分国籍的普及。也许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各自不用的规范和程度,但是它们在历史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特征是不能磨灭的。人与人交流感情,事与事维持秩序,国与国保持常态,都需要伦理礼仪的约束。所谓“伦理”,就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所谓“礼仪”,则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
【网络开辟蹊径·伦理面临冲击】
电脑的广泛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电脑网络社会,一些新的伦理难题不可避免。例如个人隐私、知识产权、公共信息安全等问题都面临极大地挑战,人们对网络的信息判断是依靠对一组数字或符号的识别,人与人的交往变成人机之间的交往,人们之间互不熟识也能交往,很容易冲破道德底线。人的姓名、性别、身体状况、家庭状况、财产状况、社会生活背景资料等等都受到了很大威胁,病毒、黑客等也成为网络可怕的敌人,而网络中同时存在着无数的信息垃圾,岂不说网上数十万个色情网站,也不说那些传播诸如“法轮功”之类歪理邪说的网站,就说一些网站将名人的毛发、艳星的指甲等诸如此类的东西也搬上网络,网络正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仓库,久而久之会不会演变成垃圾站呢?网络上不道德的行为处处可见,正蚕食道德领域,应当发人深省。
【学习文明礼仪·提高文化修养】
礼仪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实际生活中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讲礼仪的基础是提高个人的素质。随着社会的进步,讲礼仪将越来越流行。这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要形成这种礼貌文明之风,关键是要提高人的素质,人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后,讲礼仪才能顺理成章,否则,就是建在沙滩上的高楼,只有样子,没有实际用途。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大到从外交礼仪到用餐礼仪,小到从接物递物到乘车行路,都需要进行细致的学习,礼仪的基本要求就是尊重他人,方便他人,所以在学习中也要善于记忆,才能运用自如,变成自己终身受用的文明行为。
【礼仪渗透生活·生活改变礼仪】
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及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往往会使
人们在交往中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熟悉和掌握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处。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会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的恰到好处。总之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礼仪一旦形成,就有一种相对独立性。我们今天的礼仪形式就是从昨天的历史中继承下来的,有不少优秀的还要继续传承下去,而那些封建糟粕,则会逐渐被抛弃。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礼仪虽然相对来说较稳定,但它也毫不例外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社会交往的扩大,各国民族的礼仪文化都会互相渗透,尤其是西方礼仪文化引入中国,使中华礼仪在保持传统民族特色的基础上,都会向更文明更实用的方向发生变化。
伦理礼仪,是大千世界亘古不变的道理,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和“润滑剂”,学礼仪有利于文明生活的日益完善。有时候,一句粗话会损害一个人的自尊心,就可能引起纠纷,甚至对簿公堂;而一句抱歉往往会淡化许多问题,化解许多矛盾。人需要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受人尊重会使人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礼仪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之间接触交流的时间大为减少,人际隔阂也很容易产生。如何得体地表现自己的内涵,展现自己的礼仪,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也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
关于伦理与礼仪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然而现今我国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却存在着明显的缺失,大学生的文明修养和文明行为令人担忧。本文作者分析了引起大学生礼仪失范的原因,对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和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 礼仪教育 礼仪修养
所谓礼仪,就是用来约束自己、尊敬他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通过特定的行为、语言等表达自己对别人尊重、理解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受历史传统、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发展等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关系为主要目标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也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和技巧。中国更是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著称。在古代,“礼”更是曾经与“法”共同成为社会调整的手段,礼仪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之一。但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却让人难以乐观:校园内各种不知礼、不懂礼、不守礼、不文明的现象经常出现。笔者认为,在新的时期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现状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同样,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较之中学生、小学生的差别也应并非仅仅体现在年龄、学问上,而更多的应该体现在个人修养、文明礼貌等方面。但当前国内很多高校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现状却令人堪忧:衣冠不整、迟到早退、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攀折花木、践踏草坪、张口骂人等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在食堂打饭不排队,在宿舍大声说话、听音乐、玩游戏影响他人休息,在图书馆、自习室手机铃声大作或大声说笑,情侣交往搂搂抱抱过分亲密,在网上论坛攻击谩骂他
人等情况比比皆是。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大学生对上述不文明行为非但没有正确的认识,还将其标榜为“有个性”、“张扬自我”的表现,对于不文明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体现了在价值观方面的扭曲。
二、大学生礼仪失范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造成当代大学生礼仪失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位
礼仪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准则,虽然其也包括了思想意识方面的内容,比如礼仪知识、尊重他人的观念等,这些都需要达到一定的年龄才能从内心真正理解和领会。但文明行为的教育却是可以从小进行的,而且这种行为习惯一旦习得也就很难改变。而我国的家庭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普遍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使得独生子女增多,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小孩,很多家长都将子女奉为“掌上明珠”,更出现了许多“小皇帝”、“小皇后”。独生子女的成长较之多子女的家庭本身就缺少了分享、谦让、关爱他人等体验,不少家长更是对子女过分溺爱,对于子女的生活条件关心的多,更多的关注于对物质需求的满足,对于其人格完善关心的少。另外,由于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更多的关注于子女的学习成绩,对于礼仪教育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错失了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机。
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对于礼仪教育的缺失也是造成学生礼仪失范的重要原因。尽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就提出了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但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虽然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实行扩招,高等教育从过去的“旧时王谢堂前燕”的精英教育开始转变为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大众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生 走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但这只不过将过去的“能否上大学”式的应试教育变成了“能否上重点大学”,更将学生本应在高考时感受到的竞争压力提前到中考乃至小学升初中阶段,因为只有考上重点初中,才更有可能考上重点高中,考上重点大学。这就使得“应试教育”进一步下移和提前,在对于青少年进行人格养成和礼仪教育的关键阶段,学校更多的把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上,从而进一步延误了礼仪教育的时机。
在走入大学后,莘莘学子经过十多年寒窗苦读之后,认为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很多学生不能适应从中学的“逼我学”到“主动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误以为大学只是中学阶段的简单延续,满足于考试成绩的及格,忽视了对自己人格的完善和修养的提高。等到了高年级则更多的把时间花在考四六级、考研、求职等现实目标,对于礼仪修养更是无暇顾及。
2.社会现实的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价值主体和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和伦理观正经受着从有序到无序再到重新建构的过程中,过去占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烈冲击,传统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各种新思潮的挑战。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对他们极易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不及时加以正面引导,容易产生价值观念的扭曲,造成是非观、荣辱观的偏差,甚至产生种种反社会的行为。
3.自身修养的缺乏
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不少大学生功利思想较为严重。在大学期间,他们更多的关注于考取各种从业资格证书、英语证书,关注于拿毕业证、学位证,关注于找到条件优越、报酬优厚的“好”工作,将金钱作为衡量自己人生价值的唯一尺度,忽视了自身道德素质和礼仪修养的提高。有的甚至认为,讲文明礼貌是“傻”、“俗”,而大大咧咧、出言不逊、满嘴脏话、不敬师长是“酷”、“帅”,是“新潮”、“不拘一格”、“不拘小节”。
三、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如上所述,由于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以及不注重自身修养,导致了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普遍缺乏,礼仪修养不容乐观。而大学生礼仪教育又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有助于加强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他们及时化解孤独、空虚等心理问题,提高自信心,促进身心健康;其次,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在走上社会后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下属之间的关系;最后,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养成。
笔者认为,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德育体系,加强大学生品德修养,将“尊重他人”作为一项基本要求置于德育体系的重要位置。文明行为是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不管体现为何种形式,礼仪的核心内核在于“平等”和“尊重”。如果缺少了内心的尊重和敬意,任何外在的礼仪不过是“虚礼”而已。中国古代传统的礼仪教化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基础上的,而现代礼仪首要的应该讲求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因此,作为礼仪教育的根本,应当在大学生中大力提倡“尊重他人”的思想,将“尊重教育”作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2.全面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开设专门礼仪课程
礼仪修养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伦理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与道德、宗教、习俗、民族等关系均十分密切,因此决不能将礼仪教育与个人修养割裂开来,就礼仪谈礼仪,而应该全面对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改变大学生“有知识无文化”、“知书不达理”的现状,真正实现“腹有诗书气自华”。同时,有条件的高校应考虑设置专门的礼仪课程,利用课堂普及礼仪知识、加强礼仪训练。
3.构建全员育人的良好礼仪教育环境
高等学校肩负着育才兴国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境。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文明的倡导者,在礼仪教育方面理应率先垂范。因此,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任课教师,无论是教学管理人员还是后勤服务人员,都要认识到自己在礼仪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不断提高自身的文明修养,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有人、服务育人
“伦理”一词,原指人与人之间微妙复杂而又和谐有序的辈分关系,后来进一步发展演化,泛指人与人之间以道德手段调节的种种关系,以及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应当遵循的道理和规范。
可将伦理定义为:伦理是对人的社会关系的应然性认识。
第四篇:企业文化与伦理论文
从食品安全事件看公司伦理
摘要:
本文旨在挖掘国内市场上有关企业存在的伦理问题,特别是对有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食品行业近年来曝光的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本文目的在于从当代食品安全事件入手,了解当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展现出的伦理表现及潜藏的企业内在价值观和文化导向。并深入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以及如何引导企业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与伦理。
论文中,通过查找当年的资料首先对三路奶粉事件进行概述,并通过2013年以来的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列举,阐述食品安全对人民生命,生活的重大负面影响以及其中蕴涵的伦理问题,并探讨企业文化与伦理与食品安全事件的内在联系。其次,通过查找相关企业伦理的文献,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企业存在严重伦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最后,结合一些国际案例探讨如何分别从内在和外在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发生违背伦理的企业行为。
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我观察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大量的企业为追逐利润而暴露出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不仅引发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而且激化了社会矛盾。作为研究者,我们在谴责无良企业违背伦理道德伤害人民的同时,应当冷静下来深入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思考对策以帮助引导企业重新走上正确的道路。关键字:食品安全
企业文化 伦理道德
目录
1.“三鹿奶粉”及近年来国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2.食品安全问题的重大影响
3.食品安全问题与企业文化,企业伦理的内在联系
4.企业存在伦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5.结合国际案例阐述如何引导企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6.结语
7.参考文献
8.致谢
2008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由于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调查确定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三鹿牌部分批次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12月23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三鹿集团破产。这便是震惊全国乃至世界的三鹿毒奶粉事件。
曾经食品行业的龙头老大,拥有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三鹿集团在人民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下土崩瓦解。三鹿奶粉事件不但使婴儿奶粉,而且也使中国的奶粉乃至食品的声誉受到极大的影响,引发了社会的热议。对于三鹿奶粉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处理结果进行回顾和反思,有助于我们吸取经验教训:
造成毒奶粉事件的外在原因是政府监管部门失职。由于食品监管制度正处于过渡时期,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得食品安全监管上存在缺陷。另外,质量监督与卫生监督两套功能重叠的机构和队伍,管理上混乱,权责不清,也给不法企业带来可乘之机。
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利益的驱使。为通过价格竞争迅速抢占中国贫困农村市场,三鹿集团使用化学物质三聚氰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此举超越了企业道德底线和法律准则,以野蛮的逐利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以严重的违法行为危害社会。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市场经济的利益驱使很多不法商人和企业唯利是图。对利益的考量大于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已经成为某些企业发展的定势思维。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却忽视了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消费者食品危机意识淡薄也纵容了不良企业的违法行为。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消费者食品危机意识不强,致使很多本可以避免的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三鹿毒奶粉的成因很大程度上是食品行业安全问题的通病。企业内部价值观的扭曲,外部政府监管的无力,加上消费者维权能力的薄弱都使得近年来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
地沟油 :不法商人将餐厅排放至水沟中的膏状废油捞取后,经过滤、加热、沉淀、分离等程序,提炼成为“食用油”,再以低价转卖给餐馆。地沟油内含致癌物质、细菌、病毒、重金属,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染色青豆:中国湖南公安查获不肖商人,将黄豆浸泡在有毒化学液体、色素和防腐剂中,加以增重并染色伪装成高价的青豆贩卖。
黑心染色馒头:上海盛禄食品的“染色馒头”事件,超过保存期限的馒头,回收绞碎后再当成原料进行制造。并且使用大量的食品添加剂(食用色素、蜜糖精、防腐剂),伪装成玉米馒头、杂粮馒头。毒生姜:湖北省宜昌市工商所执法人员在一座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内查获近1吨“毒生姜”,专家称等于在食用慢性毒药。在生姜的种植使用不得用于生姜的剧毒农药“神农丹”„„
可以看出以上列出的几个典型问题食品无一不是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甚至已经威胁到了生命安全。从毒奶粉到地沟油,无良企业将大量添加剂,重金属甚至有毒的化学物质掺杂在食物中,卖给普通市民食用。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到耄耋之年的老人都笼罩在问题食品的阴影中,婴儿成了大头娃娃,出现结石甚至夭折,老人生命垂危,青年的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还出现了各种怪病,绝症……这些人工制作的食物极大地损害了人民大众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危害了作为民族未来的婴幼儿的生命安全,可以说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走到了一个极端位置——漠视生命,自断未来。造成如今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企业伦理道德的丧失,企业文化导向的扭曲。
何谓企业伦理道德?所谓伦理,就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做人的道理,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人际之间符合某种道德标准的行为准则。而企业伦理(又称为企业道德),则是企业经营本身的伦理。不仅企业,凡是与经营有关组织都包含有伦理问题。只要由人组成的集合体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在本质上始终都存在着伦理问题。一个有道德的企业应当重视人性,尊重生命,不与社会发生冲突与摩擦,积极采取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尽自己的努力承担社会责任。生厂商应对消费者负有不生产并且不销售不安全产品的社会责任。事实上,不生产并且不销售不安全产品的社会责任虽然完全正确,但只是一个最基本的伦理准则,只适合于少数为了挣钱而根本不顾他人死活,毫无社会责任感的厂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一社会责任就显得过于简单,而真正是社会责任是企业以消费者的利益为重,为其提供安全健康的商品。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伦理道德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是企业没有树立起正确,健康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将利润视为唯一追逐的目标,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不择手段,包括用化学药品,甚至是有毒物质做出低成本的商品等等,完全忽视了企业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的伦理道德——诚实守信原则。商业活动最重要的便是诚信,以诚待人,如果连商业信用都丧失了还如何让消费者相信你?因此要想屹立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要坚守诚信原则,在诚信与利益不可兼得时放弃部分利益,或者采用正当手段去争取应得的利益。
食品安全事件所暴露的企业道德伦理的缺失,也向全社会发出了预警信号。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企业伦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加大企业伦理道德的建设,使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解决。
《史记 货殖列传》感叹道:“天下熙熙,皆为利驱;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因此,造成企业伦理道德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利润的追逐,外部监管的不利使得企业很大程度上依靠自身的企业文化,企业伦理来指导生产活动。其次,道德的缺乏使得商家不再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生产产品而是急于求成,心态浮躁,以一种金钱至上的心态主导企业行为。因此,树立正确的道德伦理观是当代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以高标准要求自身产品杜绝食品安全问题。这不仅是消费者的希望,同时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那如何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种优良的企业文化?
对于这个问题主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来引导:
首先,外因是解决问题的条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却也由于速度过快遗留了许多问题。马克思曾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对经济基础的反映。当今食品安全问题反映出企业伦理道德的丧失,其实归根结底是经济制度的不完善,经济发展的过快产生的负面影响,所以完善经济环境是重塑企业价值观,从基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必经之路。完善经济环境首先要完善政治经济体制,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一是完善政治经济体制, 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监管部门的作用,“把好关”。食品安全事件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监管不利,如果监管部门能及时查出三鹿的毒奶粉,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婴幼儿受到伤害。其次,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 增强立法和执法的公正性必不可少。企业伦理与法律的关系密不可分, 伦理建设要有法律建设保驾护航。商贩作假如此猖獗很大程度上也在于犯罪的成本太低,惩罚不严,导致企业有恃无恐,所以道德的形成是以法律为保障的。法律法规的完善能很大程度的约束企业行为。
最重要的便是企业自身的伦理道德建设,即内因。内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三鹿毒奶粉事件后,整个奶制品行业都陆续查处三聚氰胺的使用,使得奶粉行业受到极大地打击。但是,北京三元乳业却一枝独秀,多次严格的审查却能始终保持良好的记录,这是为什么?还是企业文化的力量。如果企业没有诚信,以消费者的利益为中心的理念,最多就是生产出勉强合格的产品,而无法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所以,企业伦理道德必修要强化理念。诚信 既是一种行为, 也是一种道德观念。观念的确立是行为的基础。企业的行为, 最直接的支配因素是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因此, 要建立企业诚信, 首要的工作就是确立诚信的道德理念, 把企业诚信作为企业道德、企业家道德、员工道德建设的首要理念, 广泛宣传、推广、落实。企业应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发展战略,并对员工进行伦理道德培训,形成一种以社会利益为重的企业价值观,使得企业从高层领导者到基层生产员工能从思想层面上形成道德准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追逐利益并没有什么错,错的只是追逐利益的方式。利益是不能凌驾于道德伦理之上的,企业唯有树立起这种观念才能得到消费者的信任,从而获取更大的利益。
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中国独有,它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太成熟所以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我们只是暂时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忽略了承担社会责任。随着思想的进步,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政府的积极引导,企业会逐步形成符合伦理道德的价值观,违背伦理的企业行为会逐渐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等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曾经出现过,所以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会逐渐好转,企业会觉醒,重拾诚信,勤奋,脚踏实地的精神,自觉遵守伦理道德。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冷静下来,积极思考如何能引导企业走上正轨,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叶陈刚,经济学系列——《公司伦理与企业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李成军,李玉峰《企业道德案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4.百度百科
杜
莹,刘遇春,牛习昌《中国企业伦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致谢:
通过撰写此次的课程论文,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体验了正式写论文的过程,对我的查找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尽管存在许多不足,对问题的分析不够完善,缺乏新意,但仍是我心血的凝聚。其次,通过撰写论文让我对当今中国企业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同时我又充满信心,希望能尽我所学做出一点贡献。尽管前路漫漫,但我坚信困境是暂时的,就如食品安全问题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终将消散,我们只需积极引导。
所以,感谢老师给我此次机会去撰写论文,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也感谢老师这一学期的倾囊相授,生动的教学让人印象深刻,受益匪浅。还有同学们的各种支持与帮助,让我能很快适应论文的撰写。
第五篇:企业文化与伦理论文
企业文化与伦理
论文
学
院 专
业 年
级 姓
名
20**年月日 浅析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以百度为例
摘要:2016年是互联网的融合之年,各类传统行业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互联网行业发展十分迅猛,但整个互联网行业目前处于一种紧张状态,鱼龙混杂,竞争激烈。百度公司由于医疗广告推广业务被推上风口浪尖。企业管理中应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使企业优势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得到发挥。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百度,裁员,企业文化
一、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现状
谈到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就不得不先了解一下我国目前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情况。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2015年年底,中国网民的比例接近50%。而从全球大环境看,2013年全球网民数为26亿,2013年比2012年的增长率为9%,中国网民数稳居全球第一。2013年中国的网民数是第二名美国网民数的2.9倍,但美国网民比例为83%[1]。前面提到,中国在2015年的网民比例接近50%,从比例来看,中国的网民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今,2016年是互联网的融合之年,不仅各类传统行业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原本活跃在市场中的企业也逐步实现与世界接轨,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在互联网发展如此迅猛的时代,不断的有新的互联网企业黑马诞生,比如借着互联网成功营销的小米科技,仅用6年的时间已经成为年手机出货量近8000万的全民知晓的公司;于2014年9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团也已经成为庞然大物;2015年是互联网发展的腾飞之年,不仅有资本支持,使得企业获得融资,更有国家支持,提出“互联网+”口号,促进市场发展。
而就在最近,魏则西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身边很多同学都在讨论这件事情到底责任在谁。而与之相关的百度公司被推向了风口浪尖。下面就通过此 事件分析百度公司的发展状况和公司文化。
二、百度和Google 魏泽西事件发生后,在社交网络平台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评论“十五年前中美两个搜索引擎几乎同时起步,如今一个研究量子计算机可行性,自动驾驶,研发AlphaGo,另个则在研究卖广告贩假药送快餐,一个开发了Android系统,另一个开发全家桶,一个挑战了人类智力的上限,另一个挑战人类道德的下限。”[2]于是借用了后者的搜索引擎搜索了一下两家公司创立的时间,Google于1998年创立,百度于2000年创立,二者并没有差多久,不禁引人深思。显然,这段话的描述并不客观,百度公司并不是像这段话形容的那么不堪,百度公司也是很重视人才培养的,因为在去年暑假的时候我参加了百度和中科大联合举办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夏令营,筛选了全国60多所高校的200名大学生参加,可见百度公司在创新创业方面积极响应了国家政策。在夏令营期间,百度公司负责提供许多资深工程师做讲师给我们讲解当今互联网的潮流,介绍公司的部门新产品来激发我们的创业创新意识。在夏令营结束之后很感激百度公司能够提供这样的平台,对现在的我影响也很大,想在毕业后进入百度公司。而反观Google一直宣扬“不作恶”的企业宗旨,但是事实却不是其描述的那么美好,就于2009年,Google的广告部门为了利润,主动帮助卖假药者规避其公司的合规审查,使得大量假药、非法药物广告网页长时间充斥其搜索页面。该案最终由FBI负责调查。最终,于2011年,Google停止辩护,交了5亿美元的罚款,又另交了2.5亿美元作为对股东的赔偿金[3]。这个事件让高利润的美国医疗广告迅速降温。
前面这些旨在说明事物都有两面性,在一件事情发生之后,不能让一时的偏见干扰自己的判断。如今,类似的事情发生到了我们身边。以下就该事件从两个方面分析百度公司目前的发展:
(一)、盈利手段。如果把百度和Google提供的搜索引擎服务比作高速公路的服务。同样是高速公路,百度的盈利模式是靠建收费站赚钱,假如零售价1元1千米,如果你想少被骚扰,可选8元10千米的超值套餐。Google则靠在高速公路旁边放广告牌赚钱。后者提高收入的方法为,拓宽、保养路面,让单位时间过的车更多,更多人看广告,则其广告牌就更值钱。百度和Google本质上都是商业公司,而公司就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这一点无可非议。但关键是一个公司 想要有长远的发展,一定不能为了赚钱而牺牲用户的利益。搜索引擎广告收入是眼前利益,相比之下,Google比百度的高明之处就是前者的眼光更长远,百度在广告推广业务方面做的近乎杀鸡取卵。Google将目前靠广告收入用来维持那些现在看来赔钱的项目,但实则深谋远虑,比如占领了智能手机和设备大部分市场的Android操作系统。
(二)、应对重大事件。在百度公司因“百度医疗广告推广业务,与魏则西的不幸病逝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个问题,接受有关部门联合调查之后,官方联合调查组的结论为:“百度搜索相关关键词竞价排名结果客观上对魏则西选择就医产生了影响”[4]。今年5月10日,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向百度的员工发布了内部信,号召大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李彦宏发布的内部信中,他谈到百度应该在三个方向进行整改[5]:
(1)重新审视公司所有产品的商业模式,是否因变现而影响用户体验,对于不尊重用户体验的行为要彻底整改。
(2)在产品功能和业务运作上尊重用户意见、建议反馈机制。
(3)完善现有的先行赔付等网民权益保障机制,增设10亿元保障基金,充分保障网民权益。
我的理解是:(1)从用户身上赚钱要考虑到用户的感受;(2)为了尊重用户的感受,需要找到得到用户反馈的途径;(3)给用户造成了损失,就要赔偿,这些钱从广告推广业务利润中来。
李彦宏强调:“这些个措施,也许对公司的收入有负面影响,但我们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因为我相信,这是正确的做法!是长远的做法!是顺天应时的做法!”[6]我想,李彦宏的表态恰恰印证了之前许多人对百度所持负面看法的根源,也印证了大家对百度的普遍观感,之前的推广业务的做法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全面的了解一家公司,我也一样,公众都会以自己看到的事件来评定一家公司的优劣,公众看到百度的推广业务做的很没底线,做了很多伤害公众利益的事情,就认定这家公司很没道德。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百度的其他业务和贡献在此时被许多人忽略了,就譬如在第一部分提到的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这样的举措。
因此,如何去评价一个公司的好坏,不是一家之言,也不是在负面事件发生 后,大家被负面事件干扰后不理性的评价能够形容的,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在互联网上都可以发表言论,但网络上的舆论会影响许多没有全面了解该公司的人,最终在短时间内使之成为众矢之的。但是,再大的公司都会在某个时期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即使是庞大如阿里集团,其支付宝应用因被曝光频繁申请调用拍照、录音权限后上传数据的问题,在前一段时间也是被公众质疑过。在百度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之后,百度搜索引擎有一周左右时间都处于连接缓慢的状态,据说是行业竞争对手的攻击所致。可见,整个互联网行业都是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下,虽然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但是鱼龙混杂,竞争激烈,要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就只好不断反思,遇到问题及时解决,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三、面临互联网企业裁员带来的问题,企业文化和伦理应发挥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条件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企业特色精神财富。企业文化由三个层次构成,分别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包括:企业硬件设施、硬件环境、厂容、厂貌等方面。[7]制度文化包括:企业组织体制、规章制度、纪律,等等。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核心层,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等,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中,企业精神对员工影响最大。[8]现代社会活动中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员工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对企业信任度都比较低,工作中易产生不安情绪。这些情绪被带到工作中将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甚至让企业人才流失。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就以自己的经历来分析互联网企业的状况。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明年面临就业和升学的选择,在去年就得知很多关于互联网企业就业的负面消息,不禁让我对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担忧,感觉互联网行业的冬天要来了。虽然在第一部分中对描述了互联网行业发展十分迅猛,但是行业发展迅猛并不一定就是就业形式好的前提,在第二部分也说到整个互联网行业目前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下,虽然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但是鱼龙混杂。行业发展迅猛,但竞争激烈,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许多新的创业公司出现,也有很多初期创业公司在拿到风投融资就开始烧钱,招聘时许诺的工资很高,但是考虑到当前行业的竞争情况,如果单单是在烧钱,而公司没有良好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建设,很快就会面临被购并或者破产。从去年开始,互联网公司纷纷进行裁员或缩招,国外IBM、微软等老牌科技巨头不能幸免,国内搜狐、华为都进行人员调整,BAT 招聘力度也有所放缓,特别是看到阿里校招大幅缩减,百度暂停社会招聘,腾讯暂停外包招聘,但打出的理由同样是互联网寒冬一系列的消息,自己深切感受到了寒潮的来临。
互联网企业裁员的原因各式各样,有的为了消除臃肿、有的为了收紧开支、有的企业业绩不佳等等。而相同之处在于企业都在控制员工规模。一种说法是互联网行业在急剧扩张后产生泡沫,随着资本市场新股上市热潮的降温,许多科技公司市值开始回落,最终市场泡沫有可能破灭,互联网寒冬将至;还有一种说法是企业裁员是一种聪明的做法,有利于缩减开支,找到并强化自身优势,使企业能够发展更长远。无论真实原因是什么,裁员已成既定事实,整个互联网行业高度紧张。[9]裁员分为两种:合理性裁员和简单性裁员,前者主要由于公司之间的购并或战略的重大调整,一些重复性位置或已经失效的部门将会减少;后者是公司考虑短期绩效而采取的以削减开支为目的的裁员,这种情况在互联网行业尤为普遍。前者不考虑公司的长远战略目标,通常会给每个部门设一定的裁员比例或一刀切。表面上看,短期内确实减少人工费用,降低成本,但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危机。对于企业而言:
(一)、面临的是一笔不小的裁员成本。比如前一段时间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裁员约200人,以后预计每年裁5%,已转正的员工,公司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的年终补偿,外加2N+1(N表示工龄,计算结果单位为万元)的离职补偿。裁员需要算后账,如裁员补偿费、提供给被裁人员的就业指导、被裁人员福利保险安排等,公司都需要处理妥当,稍有不慎容易发生法律纠纷,如果遇上大幅裁员,公司裁员费自然水涨船高。
(二)、面临人力资本流失。虽然裁员减少一些职能,但企业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做事方式,管理效率和经营风格没有大幅改变,而企业对获得和培养人才的投入将付诸东流,尤其是技术精湛的员工出走,直接削弱企业运作效率。一旦经济回升,马上面临重新招人,企业会陷入循环,这些资源流失到社会,甚至跑到竞争对手公司中。
企业发展潜力和员工提升空间、企业文化都极大影响员工忠诚度。在《管理概论》课程中学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其中指出,人的低层次需要满足以后,就不再是一种激励力量。当满足员工的基本物质生活后,他们更加注重自身个性 化发展,对企业发展前景尤为看重,渴望与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能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和归属感。如果在员工被裁前后进行安抚补偿,想必为时已晚。我最近投了不少家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实习生岗位,在HR面试时,除了问一些学习上的问题之外,还会问一些关于求职意向的问题,问我还投了其他哪些公司,觉得他们公司和其他公司相比有哪些优势。很明显,这是在考验我的诚信和是否对该公司很了解。因此现在许多企业在招聘期会以忠诚度为导向;员工任职期则重点培养忠诚度,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只有这样,员工才会忠于企业,把企业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四、总结
2016年是互联网的融合之年,各类传统行业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原本活跃在市场中的企业也逐步实现与世界接轨,将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互联网行业发展十分迅猛,但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目前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下,虽然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但是鱼龙混杂,竞争激烈,员工流动性很大,因此行业发展迅猛并不一定就是就业形式好的前提。即使是BAT企业也不能很随意的在行业中肆意妄为,否则不管是哪个企业都会被推上风口浪尖。通过第三部分分析不难看出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企业管理中应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做好企业文化战略定位,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使企业优势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得到发挥。参考文献:
[1]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EB/OL].中商情报网,2014-7-21.[2]微博评论,检索时间,2016-05-10.[3]谢勇《“不做恶”的谷歌,并非天生有道德》[EB/OL].TIME WEEKLY, 2016-05-10.[4]《国信办联合调查组结果》[EB/OL].观察者,检索时间:2016-05-15.[5]张枭翔.《李彦宏内部信反思百度价值观:如果失守,离破产只有30天》[EB/OL].澎湃,检索时间,2016-05-12.[6]《李彦宏内部信强调用户至上 牺牲收入在所不惜》[EB/OL].凤凰科技,2016-05-10.[7]陈洪玮.企业文化管理对企业绩效作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8.[8]辛杰.企业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领导风格与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的作用[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16(6):30-39.[9]龚进辉.《互联网公司裁员潮来袭 波及员工忠诚度》[EB/OL].搜狐科技,201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