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做好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救助工作的同时
在做好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救助工作的同时,我们采取了多条腿走路的办法,对普通高中贫困生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救助。除了争取财政投入外,动员各学校建立“减、免、奖、补”资助体系,在预算外收入中划出3—5%用于资助贫困生工作。各社会团体、企业、机关、广大群众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通过捐款、开展“1+1”、“手拉手”结对子等多形式、多途径开展救助活动,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1月10日,教育部资助普通高中贫困生调研组来沧后,我们将有关情况作了汇报,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得到了调研组的肯定和采纳。经教育部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中央财政安排彩票公益金3亿元,对中西部地区县镇和农村普通高中特困生进行资助,每生每学年1000元,弥补了国家在普通高中助学政策方面的空白。我市有1917人享受资助,目前正在履行有关程序。
2007年开始,我市建立健全了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为高等职业学校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国家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为贫困生提供国家助学金,为中等职业学校中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部提供助学金。目前已下拨资金2061万元,已有30名学生获得每人8000元的国家奖学金,有473名学生获得每人5000元的国家励志奖学金,3444名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和25422名中等职业学生获得了国家助学金。另外,2007年继续实行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为341名贫困大学生提供了180.75万元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全部由财政贴息,为他们解决了在校期间的经济困难。
第二篇:贫困生救助工作会议纪要
贫困生救助工作会议纪要
本纪要及所有涉及会议的资料,都上传在QQ群91259135中,各校会计可自由加入该群。纪要请给校长汇报后,保存于贫困生救助的档案袋内,不得损毁
1、成立专管小组:各校成立校长任组长的“***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小组”,成员包括分管副校长、分管主任、各班主任、具体分管人员,超过10个班级的学校,班主任不必列名单。名单发到zhuyoujiaoban@163.com邮箱,或者上传到QQ群91259135。用Word或Txt随意。
2、重新认定贫困生:可在以前认定的基础上,加以补充认定。但要跟家长说明白了,本次行为只是认定和建档,不一定会发救助金。贫困生认定一定要认真负责,卡实责任,将来各种救助对象一般都从这次认定的名单中产生,务必重视。本次认定,不给比例,符合条件,就应认定。贫困生认定范围一般掌握:城乡低保家庭(低保户必须要到民政部门开具证明信,标明证明信的编号)和低保边缘家庭学生、三峡移民学生(需要有移民证复印件)、残疾学生、孤儿、单亲困难家庭学生、学生本人或家庭有重大疾病和变故的学生等,对参战及伤残军人的子女要适当优先,管理小组要深入学生家庭和村居调查了解,确保不漏掉一个贫困学生,也不虚报不符合条件的学生。本次认定工作,应包括前些日子已经认定的学生,但有可能有增加。认定结束后,各校要按格式填写“烟台市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名单”,是Excel表格。先填写以前认定的,资料要补充完整;再填写本次追加的。
3、档案管理及建设:学生本人需提出申请,填写《龙口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登记表》,如果本次统计的贫困学生名单包含在前段时间基教科“2009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金”发放范围内,则直接可用“龙口市爱心救助学生登记表”。申请表上学校和村居委会印章齐全,专柜存放。档案需长期保管,即使学生离校,也不得损毁。
4、资金发放:资金的获取和发放,都需要记账。认定后,教办接到资金后,各校要登记台帐,发放时,也要登记台帐,并及时结出余额。本项工作不是会计负责的,则需在贫困生需要资金(当然他账户中有资金)时,向会计提供名单和金额,由会计到教办联系款项,款项到手后,及时发放,完善手续,并登记帐务。
5、贫困生资金的使用,按以前的渠道使用。当学生因毕业等原因离校时,其账户尚有结存,则要写出书面报告,连同结存资金上交到教办,教办统一上交到上级部门。
6、重视学生资助宣传工作,对一些救助贫困学生的突出事例要加大宣传。每学期各校至少上报一篇关于救助贫困学生的活动、先进事迹等的宣传稿件或者影像、图片等,发到教办邮箱。
以下是教体局计财科吕科长的重要讲话(与我们相关部分),请认真学习
吕科长讲话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按照省和烟台文件要求,市教体局设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资助工作。目前,我市在高校、中职、普通高中、义务教育阶段都建立起了健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各级各类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全覆盖,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因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关心和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下面我介绍一下我市对家庭经济因难学生的资助体系:
在高校阶段,……。在中职阶段,…… 在普通高中,……
义务教育阶段,我市全部免除义务教育学生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民政部门的爱心救助资金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小学平均每人每年救助150元,初中平均每人救助300元。
由于以上资助政策的实施,各类资助资金的及时足额发放,全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了有效救助。
本学年,根据上级要求,各校均要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长效机制,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设立专门机构和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资助工作。在各类受助学生的资格审核方面,各班主任和学生资助工作部门及学校分管领导要分口把关、责任到人。具体要求:
1、要确保学生资助工作不跑偏,救助资金真正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班主任和分管人员要深入学生家庭和所在村居调查了解,确保不漏报,不谎报。,2、要保证学生资助工作的各种档案材料完整和报表数据准确,从学生申请到资金发放签名表,签字手续齐全,专柜存放。重视对各种救助贫困学生的先进事迹的宣传。
学生资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细致的工作,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公正的态度,努力把工作做到家长社会都满意。
第三篇:垫江县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救助实行办法
垫江县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调整完善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的通知》(渝财教„2008‟23号)精神,为充分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让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主要是指国家实施的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及贫困女童免作业本。同时,还包括扶贫、社会捐赠等其他救助。
第三条 实施原则:
(一)坚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动态管理的原则;
(二)坚持“客观、公正、公开、公示”的原则;
(三)坚持以国家资助资金为主,扶贫、社会捐赠等其他救助为辅的原则;
(四)坚持协作配合的原则:救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由教育、财政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实施配合。教育部门要严格把握政策,做好资助对象的资格确认,建立信息档案,数据汇总分析和日常管理监控等工作。财政部门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监督落实情况。扶贫、民政、公安、监
-1-察、审计等部门及乡(镇)、村社、社区居委会共同协作配合实施。
第二章 资助范围对象及标准
第四条 享受范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特教学校,其他学校附设小学、初中部及经批准的社会力量办小学、初中学校。
享受对象:孤儿、残疾学生;建卡贫困户、残疾户、低保户、军烈属贫困户、单亲贫困户家庭子女;父母患重大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造成生活困难的学生。享受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必须是上述范围内的寄宿生,享受贫困女童减免的必须是上述范围内的在校女生。凡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的学生家庭必须符合扶贫部门认定的低收入或绝对贫困标准。财政供养人员子女、城镇及农村比较富裕家庭寄宿生,不属于资助对象。
第五条 已接受扶贫、社会捐赠等专项救助的学生,原则上不能重复享受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及贫困女童减免。
第六条 资助标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小学生每生每天补助3元,初中生每生每天补助4元,学生每年在校天数均按250天计算,即: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375元/生.期,初中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500元/生.期;贫困女童免作业本费小学15元/生.期,初中25元/生.扶贫、社会捐赠等其他救助按具体政策和捐赠单位、个人等意愿确定标准。
第三章 申报及审核程序
-2-第七条 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按学期申请、评定、发放。每学期开学15天内,各学校将寄宿生总数花名册及时上报教委计财科,教委依据各校实际寄宿生人数下达资助指标数到各校。各学校评定人数要严格控制在下达到校的资助指标数内,不得突破指标降低标准扩大面,不得减少指标提高标准缩小面。规范评审程序,严格按程序公开、公平、公正评审。
第八条 评审程序
(一)公开信息。学校通过有效、公开的途径公布资助信息,内容为:政策要求、资助条件、名额、申请办法、审批程序、监督措施和申诉程序。资助名额由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请示校领导组织召开相应会议,并结合学校建立的贫困学生数据库情况,分解落实指标到各班级。
(二)申请。凡申请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和贫困女童免作业本费的学生或家长,必须向所在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困难学生享受资助申请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原则上只递交一次申请给班主任,但每学期必须参与本班的民主评议,如已脱贫,当期应予以取消享受资格。新增对象和返贫的学生再次享受时应重新如实填写申请表并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送交班主任验审。
(三)审查。建立由学校领导、班主任、班委会组成的评审小组,对受助对象进行民主评议,并将经民主评定的享受学生编制成册,校长审定后在资助平台进行申报。
(四)公示。将审查后拟资助的学生名单在学校或贫困生所在的村委会、居委会进行公示,公示必须说明申请人享受生活补助费的条件理由,并注明举报电话,受理单位。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公示期内对有重大异
-3-议的受助对象,学校应及时查实处理。不符合条件者,应予取消。
(五)核定。县教委、财政局对贫困生档案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按规定下拨资金到学校。学校填写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发放签章名册
第四章 资金管理及发放程序
第九条 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及贫困女童减免资金由县财政分批次预拨或一次性拨付的方式直接拨付到相关学校,学校必须进行明细核算。
第十条 学校在收到县财政拨付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贫困女童减免资金及扶贫、社会捐赠等其他救助资金十五个工作日内,必须按规定程序将资金发放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贫困女童免作业本费原则上是在开学缴费时免缴,然后同领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一起完清手续。扶贫、社会捐赠等其他救助按当时资金文件要求执行。各学校向受助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费,必须以现金方式按标准公开发放到人(可分班进行),不得所有学生平均分配,不得重新制定标准扩大发放面或当成奖学金发放,不得以实物形式发放、不得抵扣任何费用。发放的现金须经学生本人或学生家长和校长在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生活补助发放签章名册上签字确认。
第十一条 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要按本室的职能职责协助、督促学校财会室工作人员与享受学生及家长及时完清手续,并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发放给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扶贫、社会捐赠等其他-4-救助资金视其要求发放。
第十二条 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措施,严格控制学生及学生家长乱支乱用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及其他救助资金,促使学生及学生家长按规定标准和规定用途使用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及其他救助资金。
第五章 资料上报及档案整理
第十三条 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负责资料上报及归集整理。第十四条 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应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求及时将相关报表、工作总结上交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并完善更新贫困学生数据库。
第十五条 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应按以下要求及时归集整理资料,制成专卷,在每学期结束前,上报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验收销号后返学校存档,以备检查审计。
(一)总封面(横向)
第一排: 学校名称(单位公章全称)
第二排: 年 季学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档案资料 第三排: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 第四排:二○一X年X月X日
(二)档案目录
(三)内容
1.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救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总结;
-5-2.当期上级部门下发的相关管理文件和相关贫困学生认定办法,资金管理办法;
3.当期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贫困女童减免等资金文件及财政拨款的进账单或收款收据复印件;
4.发放公示说明(公示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效果); 5.学校分解指标到各班级的会议记录;
6.班主任组织班委会评定的会议记录及班级上报学校审核的评定名册;
7.发放汇总统计表(学校入账的支出汇总复印件); 8.发放名册(学校入账的支出名册复印件);
以上资料先后顺利不能变动,并按综合文书档案整理要求进行整理,形成专卷。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救助的申请书另装订成册,以备核查。
第六章 监督管理及责任追究
第十六条 各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要建立健全贫困学生数据库及其他档案资料,并实行动态管理。贫困学生数据库中的贫困学生原则上按本办法第四条“享受对象”范围的在校学生确定进入数据库,监护人或学生本人的通讯信息必须真实准确,贫困情况必须登记详实,要有证件、证明可查。进入数据库的贫困学生每学期必须按要求更新。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随时抽查学校救助落实情况。
第十七条 县财政、教育、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每年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及贫困女童免作业本费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县学生-6-资助管理中心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
第十八条 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及贫困女童减免等执行工作中出现重大问题,造成社会影响的,将追究学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对克扣、贪污、挪用、挤占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及贫困女童减免等的单位及个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由县财政局、县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与其他实施细则和文件不相符时,以本实施细则为准。
二O一二年二月十三日
第四篇:关于资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资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资助农村
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保证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县成立由文教局、财政局、纪检委组成的资
助贫困生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筹措资助资金;确定学校受资助名额和具体资助形式;保证专项资金及时支付;建立贫困生档案库;组织有关学校进行申报工作等。
2、有关学校在校长领导下,由专人负责资助贫困生工作,并成立由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负责贫困生的申请和初审,研究拟定受资助学生名单和资助形式。
二、资助对象及方式
1、资助对象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未入学或已辍学的学生。符合下列情况,品学兼优的贫困生优先资助:
1)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残疾学生及少数民族学生。
2)父母一方死亡、离异的单亲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孤儿学生仍按有关规定执行。
3)经民政部门确认的农村低保或农村特困救助范围的家庭子女;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子女。
4)因受灾、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子女等。
2、资助贫困生的方式主要包括免杂费(包括免贫困寄宿生住宿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等。具体资助方式按贫困生家庭经济状况,选择全部或部分项目进行资助。
三、资助申报、审批程序
1、贫困生每年核定一次。申请资助的学生一般于每学年开学初,由本人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填写《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申请表》,并向学校提交由所在村(居)委会出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
2、学校评审小组对申请资助的学生有关情况进行认真审核后,按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程度排序,提出贫困生资助名单和资助形式,在学校和学生家庭所在村(居委会)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受资助名单、资助形式和评审公示情况上报县资助小组审核确定。
3、县资助小组根据财力、本地地域之间差异和各学校上报贫困生情况,制定全县资助贫困生的实施方案,并确定资助名单、资助方式和补助标准,同时通知有关学校。
4、学校通知受助学生填写《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领取表》,并由学生及其监护人和班主任签字确认,学校凭资助金领取表到县资助小组报帐,县于10日内将资助资金划拨到受资助学校。
5、县资助小组要对全县资助贫困生情况进行逐人登记造册,填写《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表》,同时建立文本和电子档案报市资助小组,市资助小组将全市情况汇总建立电子档案后报省资助小组备案。
四、帐户与资金管理
1、资助资金实行专帐、专人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截留和挪用。
2、免杂费、免费提供教材的资金原则上不发给学生本人。用于免杂费的资金由学校集中使用,用于补充学校公用经费;用于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资金要集中掌握,用于购买教科书;补助贫困寄宿学生的生活费原则上由学校集中掌握,也可分月发给学生。
五、监督和检查
1、受资助学生名单、资助项目和金额应在学校校务公开栏公布,全县受资助学生应在县教育局政务公开栏和有关媒体上予以公布。建立受资助学生电子档案,并报省、市教育、财政部门备案。
2、县资助小组要建立贫困生档案库,按实行动态管理,对贫困生学习生活、家庭经济情况等进行定期巡查,建立跟踪问效机制。
3、要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资助资金用于最急需的贫困学生。对于弄虚作假,骗取国家资助资金的,要严肃处理。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本办法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寄宿生资助暂行管理办法
中心学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寄宿生资助
暂行管理办法
为保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的通知》)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一、资助对象和责任
第一条资助对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符合下列情况,品学兼优的贫困寄宿学生优先资助:
1、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残疾学生及少数民族学生。
2、父母一方死亡、离异的单亲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孤儿学生仍按有关规定执行。
3、经民政部门确认的农村低保或农村特困救助范围的家庭子女;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子女。
4、父母一方因残疾而没有经济收入。
5、因受灾、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子女等。
6、其他原因
二、资助方式
1、资助贫困生的方式是补助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
2、补助寄宿学生的生活费,小学生每生每天补助4元,初中每生每天补助5元,学生每年在校天数均按250天计算,即小学生每学年按1000元补助,初中生每年按1250元补助。
三、管理机构与职责
1、成立 管理工作小组。中小学校负责研究制定资助贫困生资助规划,管理各校资助资金,对各校资助贫困生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保证专项资金及时支付到学生手中;建立贫困生档案库;组织有关学校进行申报工作等。
2、各学校在校长领导下,由专人负责资助贫困生工作,并成立由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负责贫困生的申请和初审,研究拟定受资助学生名单和资助形式。
四、资助申报、审批程序
1、贫困生每年核定一次。申请资助的学生一般于每学年开学初,由本人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填写《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申请表》,并向学校提交由所在村(居)委会出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
2、学校评审小组对申请资助的学生有关情况进行认真审核后,按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程度排序,提出贫困生资助名单和资助形式,在学校和学生家庭所在村(居委会)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受资助名单、资助形式和评审公示情况上报县资助小组审核确定。
3、学校通知受助学生填写《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领取表》,并由学生及其监护人和班主任签字确认
4、中小学校对全县资助贫困生情况进行逐人登记造册,建立文本和电子档案。
五、帐户与资金管理
1、补助贫困寄宿学生的生活费原则将资金发放到学生手中,也可分月发给学生但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备案,严禁挤占、截留和挪用。
六、监督和检查
1、受资助学生名单、资助项目和金额应在学校校务公开栏公布,全县受资助学生应在县教育局政务公开栏公布。建立受资助学生电子档案。
2、校资助小组要建立贫困生档案库,按实行动态管理,对贫困生学习生活、家庭经济情况等进行定期巡查,建立跟踪问效机制。
3、要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资助资金用于最急需的贫困学生。对于弄虚作假,骗取国家资助资金的,要严肃处理。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4、中心学校要对各学校资助贫困生情况进行检查,对资助工作开展好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于问题突出的,要予以通报批评,性质严重的,将追回中央和省专项补助资金,并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5、各单位要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对资助工作监督,中心学校及时对各学校监督与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