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宜居城市 打造魅力资兴
建设宜居城市 打造魅力资兴
资兴市城市建设发展纪实
近年来,资兴市委、市政府围绕“两城建设,郴资融城”的城市发展战略,以开展“城市提质攻坚大会战”、“城市管理提质年”活动为契机,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胆魄,大手笔、大气派架桥修路、扩街盖楼、完善设施……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城市综合功能日臻完备,市民居住条件不断提升,最佳人居环境芳姿凸现。站在千佛塔之巅放眼四望,眼前的一切让人耳目一新,林立的高楼取代了昔日低矮破旧的平房,宽阔笔直的马路抹平了昔日的泥泞与曲折,绿色渲染的现代化公园毗邻而接,山与水的交融勾勒出了一幅精美绝伦的画卷……一处处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一座座塔吊直指云霄,就像一支支如椽巨笔,浓墨重彩地描绘着资兴最新最美的图画,酣畅淋漓地记录着资兴快速前进的铿锵步伐。自“十一五”以来,资兴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建设上始终践行科学发展观,按照“精致、典雅、独特、生态、宜居、宜游”的城市建设特质和建设独具魅力山水名城的要求,高标准规划、高速度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益经营,拓城、造市、增绿、添景,使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居环境极大优化,城市品位和形象显著提升,实现了郴资融城,大幅度拉开了城市框架,建成区面积拓展
1到22平方公里。
科学规划,依托功能分区,勾画城市发展蓝图
始终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科学、超前、权威”地谋划资兴的发展。围绕“南延西进,北提东优”的城市发展方向定位,立足资兴山水融城的城市特色和魅力,实行“专家为主、依法运作、群众参与、反复论证”的决策模式,按照“便民、利民、乐民”的要求,统筹谋划城市各项建设,充分体现科学性、超前性、时代性和综合性,突出地域性、彰显高品位,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执行一道令”的要求,严格落实规划确定的“四线”,增强规划的权威性、稳定性,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紧紧围绕“一主二线三圈多片”工作思路,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2009年-2020年)修编,同时完成东江湖旅游文化主题公园规划、东江行政组团概念性规划、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公交专项规划、城市环卫专项规划、城市绿地规划及新农村建设规划,确保了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性。进一步明确了东江新城的城市性质和战略地位以及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城建问题,为把东江湾打造成为资兴的“城市客厅”和“旅游名片”提供了科学依据。新修编的城市规划区总用地面积203.1平方公里,总规控制用地34.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30.52平方公里,唐鲤东组团用地21.4平方公里,设计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28万人。
科学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按照“建设全国一流县级城市”和“打造独具魅力的山水名城”的建设思路,全力推动以“山水宜居”为核心的精品城市建设。近三年来,累计投资达10.8亿元,新修铺张城市道路面积26万平方米,完成人行道升级改造6.9万平方米。2011年,启动城市提质攻坚大会战,安排项目重点11个,其中城市道路提质工程4项,投入资金达3亿多元。先后完成了资兴大道、晋宁路、阳安路提质改造、城区防洪、给排水、天然气管网、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抓好了东江大道拓宽改造、华润A厂运煤通道、车站南路、高山东路等道路建设;启动了东江镇东滩组、何家坪组等城中村改造项目;统筹推进了房地产开发、保障性安居工程、城中村及棚户区改造,大力提高了城市现代化综合服务功能和环境质量。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了一大批高品位的房地产项目在东江湾拔地而起,水岸豪庭、金康广场、碧水云轩二期、旺角龙庭、拉菲山庄、宏景小区、汇源名坻、中泰广场、鸿都商业城等已全面开工,锦绣东江、桂园山庄、湘中城市广场等部分开工;立足和发挥东江湖、小东江、东江湾、百里丹霞等独特的山水优势,进一步加强沿江风光带、湘南植物园建设,推进了秀流公园扩容提质和狮子山森林公园、青鲁塘公园规划建设,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13%,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整体提升。
科学管理,创新监管模式,营造整洁有序环境 我市在城市管理中突出和谐的城市管理理念,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和人性管理。创新提出了“前臵设防、重心下移、全面提升”的城市管理思路。前臵设防,控违源头化。尽可能实施未建先止、未为先止、未违先止三个关口到位,从源头上解决城市管理难的问题;重心下移,管理网格化。实行路段管理责任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并按照路段管理要求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进学校、进门店”三进活动,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由单一部门管理逐步向全社会“共建、共管、共享”转变;全面提升城市品味化。创建市容示范路晋宁路、资兴大道及郴州大道资兴段,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提升整体城管执法水平,实现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开展了以“和美资兴、幸福家园”为主题的演讲、摄影、书法、歌唱等一系列比赛,进一步激发了资兴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启动了“城市提质管理年”活动,重拳出击,强化综合环境整治,开展了全力打造示范路、集中整治占道经营、集中整治占道经营、规范工地渣土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已建设大型广告牌17块,文化墙700米,取缔煤坪1个;统一设计安装门店招牌115块,整顿汽车修理厂16家,钢材销售加工店6家,治理车辆乱停乱放60余辆次,查处违章车辆45辆次。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岁月匆匆,弹指间沧桑巨变;征程不悔,发展中高歌猛进。资兴,这座充满生机、活力与希望的魅力之城,五年的时间,发生了日新月异的跨越式转变,刷新了美丽的城市4
梦想;正如一个美丽的青春少女阔步走来,带着独特而辉煌的生命色彩!
第二篇:贵州遵义汇川区打造宜居城市建设美好家园
贵州遵义汇川区:打造宜居城市 建设美好家园
贵州遵义汇川区本着‚科学统筹谋划,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着力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味,确定了‚拓展北部,改造旧城,发展集镇,建设新村‛的工作思路,强势打造全国宜居城市,建设美好家园。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城市发展坐标
科学规划谋发展。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作用,立足‚三高‛(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坚持‚四性‛(合理性、超前性、配套性、特色性)和‚人为本、居为先、产发展‛原则,彰显红色旅游和遵义民居特色风格,切实做到规划一片,建成一片,成熟一片,见效一片。完善机制促发展。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强化规划的行政法规效力和监督规划方案的落实,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使规划编制和修编逐步走向程序化和制度化。近年来,区财政投入资金300余万元,编制完善了片区修建性详规、控制性详规和城市景观设计,完成了全区交通网络规划和小城镇建设规划,使城市建设工作有章可循。
精细管理助发展。初步建立一体化运作的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有效整合现有城市管理力量,做到管理目标明确、责任到位、整体联动、提高效能。一是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调度会议,研究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加强沟通联系,形成管理合力。二是建立城市管理竞争激励机制。实行部门工作实绩与奖惩挂钩,对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和管理部门予以表扬、奖励,对工作开展不力的管理部门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三是建立突发事件预警应急机制。遇到突发事件,城管、建设、工商、交通、公安等有关部门快速反应、相互协调、相互联动,及时解决问题。四是启动‚数字城管‛管理新模式,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与协调。平安创建,筑牢城市和谐稳定防线
建立宣传长效机制造氛围。立足‚三抓‛,开展宣传工作。一抓入户率。按照‚街不漏巷、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定期召开‚平安创建‛和全区综治工作会议,对平安建设工作进行再宣传、再安排,再部署,不断进行强化,大力提高入户率。二抓知晓率。不断丰富宣传内容,扩大宣传广度和深度。通过永久性宣传牌,公益灯箱广告、选派宣传小分队进村入户等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三抓参与率。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建立排查整治长效机制促和谐。一是强化政治安全隐患清理排查工作。加强情报信息网络建设,建立相应奖惩机制,对@轮功等邪教组织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摸清重点危安人员真实情况,建档立卡,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工作,严防从事任何不法活动。二是强化社会安全隐患清理排查工作。发挥好群防群治力量,建立健全基层治安防控网络,形成大联防加小联防的格局。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深入开展
打击‚两抢一盗‛、毒品专项斗争,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强化信访安全隐患清理排查工作。建立区级信访矛盾协调指挥中心,建立矛盾纠纷信息预警机制和综合法律服务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四是强化公共安全隐患清理排查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开展安全生产、交通、消防等专项整治活动,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民生建设,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完成了高坪、北关、团泽等薄弱学校改造,正有序推进上海路小学、市府小学修建,优化充实了城区教育资源,进一步解决了进城务工子女就学问题,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继续推进团泽职教中心建设,力争遵义职校申报全国1000所示范中等职校成功,逐步优化教育结构。正在精心准备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等场馆建设的前期工作。
实施住房保障工程。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建设力度,积极推进茅危房改造工程。目前新舟三区经济适用房、高桥水泥厂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以及遵义磷肥厂廉租房已全面开工建设,其中经济适用房约17.1万平方米,廉租住房约2.2万平方米。实施好1400户农村茅危房改造。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抓好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监督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社区卫生院建设进程,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
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改善城乡医疗卫生状况。积极推动创业就业。建立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基金,完善了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海尔配套工业园、061基地闲置厂房等资源建立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目前,已经有18家企业入驻该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解决了200余名返乡农民工就业或创业。
绿色工程,增加城市环境生态要素
抓好节能减排工程。稳步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有效解决农村用能问题和养殖粪便污染环境问题。2009年,区财政将投入50万元修建沼气池2500口。如董公寺镇金星村依托养殖场修建200平方米大型沼气池将解决50户农户生活需要。加大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整治力度。组织区内12家规模以上水泥生产企业实施了节能减排和环保达标技改工程,由以往的旋风除尘和水磨除尘改为过滤式脉冲大布袋除尘,大大地降低了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同时,完成了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能耗企业——富国铁业有限责任公司炼铁生产线的关闭工作。
抓好环境绿化工程。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果木林、水土保持林,恢复植被,增强水土涵养能力。抓好造林绿化,完成天保工程封山育林5000亩以及退耕还林验收不合格的4000亩和荒山造林不合格的5270.3亩进行补植补造和树种结构调整。结合10万亩风景林补植补造和‚四在农家‛绿化美化示范点建设,完成义务植树及社会造林20万株。开展好长春路以及小街小巷绿化亮化工程。
抓好环境整治工程。启动董公寺垃圾中转库及公厕,泗渡、板桥垃圾中转库、人民路中转库、水果市场中转库建设工程。完成珠海路公厕建设工程。加大大街小巷和城郊结合部环境整治力度和市政设施维护力度,确保市容环境干净整洁。
人文素养,奏响城市文明和谐乐章
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宣传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抓好未成年人教育阵地建设,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深入开展‚整脏治乱‛和‚公民道德工程——‘满意在汇川’主题创建活动‛;大力普及文明礼仪,努力提高全民素质。办好市民学校,加强市民教育,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积极发展公益文化事业。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面免费开放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加快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启动完成高坪、泗渡、板桥、团泽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60户。积极开展深入农村、社区、部队、工地放映电影工程公益性活动。
大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加大‚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争取力度,不断完善城市和农村社区体育健身设施。打造城市社区体育‚亮点工程‛,同时结合‚四在农家‛创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断深入开展,在农村大力开展参与性强适合农村特色的群众体育活
动,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健身活动。认真筹办第三届‚多彩贵州‛中国•贵州•遵义‚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掀起新一轮全民健身高潮。
第三篇:怎样建设宜居城市
《人一生要去的100个地方》这本书根据《美国国家地理》和《中国国家地理》权威推荐和新浪网调查结果,选取了100个最具人气和旅游价值的地方,通过文字,图片和版式设计的有机结合,让读者在色彩绚烂的阅读空间里,体验到这100个地方的自然和人文魅力。看完不免想起一个有趣的问题,什么地方是人们终身最愿意生活的地方?作为一名××人,我衷心希望我的家乡××市成为最适宜居住地方,成为每一个××人的理想家园。
近几年来,围绕打造一个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现代化城市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统筹协调,深化改革创新,全方位推进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城市功能、城市品位、人文素质都有了明显提升。在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的基础上,2006年又分别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生态市、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等荣誉称号。但今后一个时期,人们对生活质量内涵的理解将逐步提升,资源能源缺乏、环境容量文秘杂烩网饱和、环境承载力脆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制约矛盾也将逐步显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我认为××市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还要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让××成为一个更安全的城市。一个城市的安全状况,代表着这个城市的形象,关系到这个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市要建设现代化城市、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城市,就必须以安全作为保障。随着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市民的生命价值越来越受到珍视,城市安全越来越得到重视,今年4月初,我市全面部署开展了平安镇、平安村(社区)、平安企业、平安家庭、平安医院、平安学校、平安道路、平安景区、平安工地、平安市场、平安场所、平安保税区、平安港口等13个方面的系列平安创建活动。但是仍然有个别区www.域和单位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放松了安全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格格不入,这种违背科学发展观、违背以人为本原则的行为,是与我市城市形象极不相称的。
让××成为一个更公正的城市。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必然随之产生。在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拆迁等方面,保持公正性往往是对城市管理者的考验。我们必须要能够为所有的居民提供包容性的公正居住环境,不管是穷是富,无论是老还是少,每个人都有权居住在在这个城市,有权享有体面的居住环境、清洁的水、卫生、交通、电力以及其他服务。同时,城市管理各项政策整体性的公正、平等,以及尊重和及时回应市民对城市管理政策的合理诉求,也同样不可或缺。在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服务、交通管理、公交服务、市政管理及服务,以及流动人口的管理等等诸多方面还应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异,同时要加大对城市特困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以及对弱势群体的照顾、关怀。所以,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地配置各种城市资源,公平、公正的实现“人人公平享有”的目标是我市建设者和管理者面临的任务。
让××成为一个更舒适的城市。如果我们换位思考,很容易可以想到一个中国普通市民可能的遭遇:堵车烦、看病难、上学贵、房价高、水发臭……遇到这些事情怎么能让人高兴得起来。目前,我市已经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光荣称号,而且还在积极申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但在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城市交通环境、城乡绿化、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对照市委黄钦书记在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的“中等城市格局全面形成,城市综合功能和城乡一体特色明显增强”这一目标要求,下一步,我们仍然要以完善城市功能、彰显城市个性、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着力增强城市的要素集聚能力、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追求。“人一生要去100个地方”,但人的一生能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生活便捷、舒适宜人的地方就足够了。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相信××市一定能建设成为一个更有内涵、更富魅力、更具活力,最适宜人居的城市。
第四篇: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岳阳市委、市政府历年来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城市园林绿化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人居质量不断提升。2006年,岳阳市迈入国家园林城市的行列。2009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社会效益,全面落实“秀美岳阳”的奋斗目标,按照“提速、升级、增效、惠民”的要求,从2009年开始,岳阳市继续开展了规模宏大的城市绿化建设活动,近两年城市绿化建设和提质改造投资近3亿元,城市绿化维护管理手段不断改善,城市绿化景观质量明显提高,城市绿地功能日益完善,城市绿化面貌显著提升。
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人居质量,岳阳市委、市政府将城市绿化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大城市园林绿化投入,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力度,着力扩大城市建成区内的绿地面积,均衡城市绿地分布,让最广大的市民以最低成本分享城市绿化成果,为此,市风景园林局于2009年着手对《岳阳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修编,经报请市政府同意,《岳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工作委托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组织编写并于2010年3月通过评审,该规划在规划期末,岳阳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3.02㎡,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1.22%,最终将岳阳建成为理念先进、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滨水景观、特色明显、生态宜居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构筑“城在林中,街在绿中,人在园中”的城市绿色环境,《岳
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修编为城市划定了“大绿线”,也为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以规划为基础,我市近两年先后完成了巴陵广场、金鹗公园南大门、北大湖水景公园、羊角山种质博览园、李家冲游园、火车东站广场等公园绿地建设,完成了建湘中路、巴陵东路、青年中路的道路绿化建设,近两年新增城市绿地30余万平方米,组织开展了2009年冬季、2010年春季城区植树活动,动员城区各级政府,驻市各单位参与城市绿化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城区各级政府在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及庭院开展了栽植以市树杜英、市花桅子花为主体,兼顾香樟等乡土树种的植树活动,整个植树活动共计植树20余万株。
自进入本世纪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绿化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9年底,岳阳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1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了8㎡,岳阳也以其骄人的园林绿化成绩,是湖南省第二个迈入国家园林城市的行列。但是岳阳的城市园林绿化也还存在横纹色块过多、硬质铺装多、草皮面积多、乔木数量少、绿化水平不高等问题。2009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复查专家组在对我市进行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后,就这些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为此,在2009年3月,市风景园林局将2009年定为“提质年”,着手对我市城市绿地进行以增量补绿为主题的提质改造。4月份,经报请市政府同意,市风景园
林局将岳阳大道、金鹗路、南湖大道、洞庭大道、南湖广场、桥西游园、青年路立交桥绿地纳为第一批改造范围,到国庆节止,第一批提质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同年国庆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市政府专题会议又研究城市绿化提质改造工作,作出了我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绿化提质改造工程,将金鹗西路、岳荣路、巴陵路、岳东路、北港路、城东南路、琵琶王立交桥等多条道路纳入提质改造范围,总投资约2亿元。城市绿化提质改造工程按照乔、灌、花、草有机结合的原则,合理配置植物,着力打造城市生态廊道和斑块,构建稳定的城市生态群落,特别是在背街小巷、横纹色块和主次干道两侧补植乔木,增加绿量。到目前为止,我市城市绿化提质改造工程共栽植各类乔木6万余株,栽植各类灌木20余万株。
第五篇:建设宜居城市经验交流
建设宜居城市经验交流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宜居城市
建设宜居城市,离不开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融入城市”的要求从几个方面探索和实践:
一、用发展产业、管理城市的理念,设计规划农业。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有机结合,对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发展规模、产业布局进行全方位规划,使其融入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与环境建设、城镇建设、社会建设协调一致。
二、利用现代工业、科技的装备,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增产,成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三、建立以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支撑体系,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提倡物质的多次重复和循环利用,形成循环经济。
四、注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清洁、干净、绿色生态农业,建立人与自然、城市与农业和谐的生态环境。以生态农业进一步净化城市的水质、土壤和空气,使农业区域成为城市的花园和绿色生态屏障。
五、努力扩大有机和绿色农产品生产比重,通过生物技术来大幅度替代或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确保农产品供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