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南平三中2013-2014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这是你在初中阶段的第一次正式考试,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让我们起航,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风光。你会惊奇地发现你非常棒:学习自信,见解独特,想象丰富„„动笔吧!仔细审题,冷静作答。愿你们在答题中有一种快乐的心绪漾动,我们也期待着和你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默写(10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②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③,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④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⑥子曰:“,可以为师矣。” ⑦学而不思则罔。
⑧《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的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论语>十二章》中,表示既要广博的学习,又要有坚定的志向;既要多提问题,又要多想当前的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曹操《观沧海》一诗中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蝉.鸣(chán)黄晕(yūn)酝酿(...liàn....ɡ).须臾(yú)B、收敛.(liǎn)聒.
噪(ɡuō)短暂.
(zàn)嘈杂(cáo)C、颤.动(zhàn)延.
续(yán)痕.
迹(hén)论语(lùn)D、曾.
经(céng)宽恕.(rù)抑.
扬(yì)应和(hé)
3、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熬过信服分岐各得其所B、委屈瘫痪感概喜出忘外 C、央求摒息轮番整妆待发D、匿笑沐浴祷告花枝招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学习丧权辱国的中国近代史,使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5、下面情境中,用语符合生活实际,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A.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并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精心设计了一则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B.小王得知丢失的文件有着落了,高兴地对电话那边的报信人说:“非常感谢,明天我将于百忙之中专程前来取回并当面致谢,请您恭候!”
C.他见老朋友的气消了,还答应留下来吃饭,高兴极了,连忙对外屋喊道:“母亲,先把饭煮了,然后去买些酒菜来!”
D.目不识丁的奶奶坐在孙子床头,边缝衣服边唠叨叨说个不停:“你学习这样无恒心,一曝十寒,到时候三好学生评不上,多丢人现眼„„”
6、仿照例句,再写出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2分)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让人。语文是,让人。
7、名著导读。(3分)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变小了。”是冰心的诗集《繁星》《》中的“小诗”。诗集是冰心在印度诗人《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她以宣扬著称,内容主要包括对、、的歌颂。
8、在班级开展的“语文,就在我身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中,要求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完成以下任务。(7分)
①大量积累成语并在语文实践中正确使用成语,这不仅可以让言语简洁明了,而且还能使语意准确得体。请你依据以下分类,按要求在横线上各写一个不同类型的成语。(3分)数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生肖成语___________季节成语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的歇后语,你知道吗?(2分)
八仙过海——哑巴吃黄连——③以下对联适用于什么行业或什么场合?(2分)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巧手度处,天衣无缝;匠心裁来,长短合身。()
二、阅读(40分)
(一)现代文课内阅读(10分)散步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和话,就象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
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
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9、给下列句中加粗字注音。(2分)
①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②后来发生了分歧()。
③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④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10、第⑦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1.第⑧段中画线句子反映了人物________品质,体现了________的家庭关系。(2分)12.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体现了初春的景物特征?(2分)
13、如何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2分)
(三)课外阅读(15分)每朵花本应芬芳
①一些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个自己孩子有趣的片段,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要说自己孩子的趣事,做父母的都是几箩筐也盛不完啊。
②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女儿的姥姥根本对付不了她。有一天,这位妈妈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这位妈妈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女儿,故作严肃地对女儿说:“你要是不乖,等会儿妈妈回去,一定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不吱声了。这位母亲暗自高兴:“哈哈,一定是被吓唬住了。”没想到,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我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哦。”多可爱的妞妞啊!众人都笑翻了。
③另一位孩子的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不,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想了想,告诉他:“那是因为我们太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儿子说:“但是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转。”说完就在原地转起了圈圈,一连转了十几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了下来,晕晕乎乎地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多伶俐的孩子啊!众人笑得东倒西歪。④一个孩子的爸爸接了茬。那天,带四岁多的儿子骑车出去玩,骑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仲秋的雨,打在身上,已带有丝丝寒意,慌乱之中,赶紧拿出雨衣穿上,怕儿子淋雨,所以,用雨衣将坐在后座上的儿子挡了个严严实实。儿子躲在雨衣下面,两只小手将雨衣撑起一角,高兴地大叫:“洒水了,天上洒水了!”多乐观的孩子啊!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
指。
⑤又有一位孩子的妈妈讲起了自己儿子的趣事。她的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午睡的时间到了,幼儿园老师让孩子们上床睡觉。可是,她的儿子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老师问他,为什么还不睡觉啊?这小子看着幼儿园老师,一本正经地回答:“我是来幼儿园学本领的,不是来睡觉的。”多幽默的回答啊!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⑥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爱,那么搞笑,那么温暖。孩子使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快乐!
⑦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讲述。我想到了我的儿子,今年已经读高中了,即将迎来人生中最重要、最艰难的考试——高考。一天二十四小时中,除了睡觉和吃饭之外,其他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他甚至连和我们说句话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了。而我们,因为害怕打扰他学习,在家里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的。我的儿子,在他年幼的时候,也是充满童趣:活泼、调皮、可爱、搞怪,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笑和温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生活突然变了,变得如此沉闷,如此压抑,如此不堪!
⑧我忽然明白,每一朵花都本应芬芳、灿烂,是我们自己先掐灭了孩子的天性,也掐灭了自己的快乐啊!
⑨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原文有改动)
14.选文中年轻的父母们共讲了四个有趣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5.选文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16.请在选文中找出一处侧面描写的语句,写在答题卡上。(2分)17.选文结尾句“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18.如何理解选文②段中两处加点词语“颜色”的意思?(2分)19.读完选文,你内心必定有所触动,那么请选择一件你的童年趣事,把它简要写下来。(3分)
(四)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练习。(15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0、解释下列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与友期行()(2)相委而去()(3)下车引之()(4)入门不顾.()
21、翻译句子:(4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2、“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
23、《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是由南朝宋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2分)
24、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
三、写作(50分)
真好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吹麻滩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七年级语文 答题纸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默写(10分)
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④__________________ ⑤⑥
⑦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32分)
4、()(2分)
5、()(2分)
6、语文是让人语文是让人(2分)
7、名著导读。(3分)
《》、、8、(7分)
①(3分)__________ _____ _ _______________
②(2分)八仙过海——哑巴吃黄连——③(2分)()()
二、阅读(40分)
(一)现代文课内阅读(10分)
9、(2分)①()②()③()④()
10、第⑦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1. ________________(2分)
12.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体现了初春的景物特征?(2分)
13、如何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2分)
(二)课外阅读(15分)
14.选文中年轻的父母们共讲了四个有趣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5.选文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16.请在选文中找出一处侧面描写的语句,抄写下来。(2分)17.选文结尾句“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8.如何理解选文②段中两处加点词语“颜色”的意思?(2分)
19.(3分)
(三)(15分)20、(4分)(1)()(2)()(3)()(4)()
21、翻译句子:(4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是由南朝宋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2分)
24、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
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默写!(10分,一题1分)谁家新燕啄春泥青山郭外斜
何当共剪西窗烛老骥伏枥
随风直到夜郎西温故而知新思而不学则殆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B
3、D
4、C
5、A6、有比喻,1分,句式整齐,1分。
春水泰戈尔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1空0.5分,共3分)各显神通有苦说不出 理发师或理发店 裁缝或裁缝店
(一)散步
áoqíshàlín 景色描写。(1分)美好的景物烘托了一家人和谐、美满。(1分)尊老爱幼(1分)亲密和谐(温馨和谐、和谐美满)(1分)
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的起着水泡。(答出两点即可)(2分)
“我”和妻子尊老爱幼,人到中年,肩负着赡养父母,抚养孩子的重任,在家庭、社会里都充满了使命感。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这句话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意思,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关键词:尊老爱幼、赡养老人、抚养孩子、责任、使命)(2分)
(二)14、(1)两岁半的宝宝误解妈妈的话。(2)不到三岁的男孩戏说地球转动。(3)四岁多的儿子雨中作乐。(4)上幼儿园的孩子午睡时趣语。(要点:故事中的人物和中心事件,四个故事每个1分,共4分)
我是一个善于倾听,善于反省、关注孩子成长的人。(答出两点即可,2分)众人都笑翻了。(众人笑得也是东倒西歪。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答其中任何一个即可)(2分)
17、深化主题、升华情感;(2分)
18、(1)母亲对女儿的教训、斥责、教育(1分)(2)女孩认为是物体的色彩(1分)
19、示例:小时候,爸爸出远门要回家了。给家里打电话,妈妈说:“给宝宝买点东西回来。”我一听大喊:“不行,我还要点南北。”妈妈听了笑出了眼泪。(不能与原文重复、语句通顺、童年时候的事)(3分)
(三)陈太丘与友期
20、约定丢下、舍弃拉回头看
21、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来,陈太丘便独自先走了。当他走了之后,他的朋友才赶到。你和我父亲约定时间是中午,中午了你不到达,就是没有信用
君:对对方的敬称;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3分)
23、《世说新语》(1分)刘义庆(1分)聪明、机智的孩子。(明理,有礼,有信)(1分)
第二问两个角度评论都可以,要点:不可得理不饶人或不可求全责备,言之有理即可。(1分)作文
一类卷:45—50分(中心明确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充实)文字整齐 二类卷:37—44分(中心明确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文字整齐
三类卷:30—36分(中心基本明确思想感情较真实健康内容比较具体)文字整齐四类卷:21—29分(中心不明确思想感情不够真实健康内容空泛)文字整齐 五类卷:20分以下(文不对题内容失真)文字整齐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28分)
(一)默写(12分)
1.桐花万里丹山路。(《韩冬郎》
2.,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4.??,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5.为人性僻耽佳句。(《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6.,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7.诗中“万籁”的意思是??。(2分)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点出了出游的时间、地点及环境
B.颔联点题,营造了幽雅宁静的意境。
C.颈联抒写了诗人恍若隔世的观感。
D.尾联寄托了诗人追求清静隐逸的情怀。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6分)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上文作者是(朝代)的著名文学家(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的意思。(2分)
以我酌油知之。
11.作者用生动的故事向人们阐释的深刻哲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6分)
九石①弓
齐宣王好射,悦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试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②而止,皆日:“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注】①石,重量单位,一石为120斤。
②关:同“弯”,指拉满弓。中关,指弓只拉了一半的弧度。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1)齐宣王好射(2)中关而止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不是大王所能够使用的吗 B.除了大王还有谁能用这张弓?
C.难道大王不能使用这张弓吗 D.莫非只有大王能够正确使用?
14.齐宣王之“悲”在于(2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3分)
我们身边的辐射
①最近一段时间,因受日本9.0级大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一时间“谈核辐射而色变”,辐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
②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辐射是无色、无味、无声,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但可用仪器来探测和度量。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是西弗(Sv),1西弗(Sv)=1000毫西弗(mSv)=1000000微西弗(μSv)。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下表列出了放射线不同强度照射对人体的影响:
照射剂量
(单位:毫西弗)?对人体的影响
小于100?对人体没有危害
100~500?没有疾病感觉,但可引起白细胞数量减少,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
600~1000?出现各种辐射疾病
2000~4500?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至 6 周内死亡
③从上面列出的数据可见,小于100毫西弗的放射线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实际上,人类是生活在放射环境中的,人类的生活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放射线。人所受的放射线包括天然放射线和人工放射线。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例如,太阳光等宇宙射线,人体内的钾-40,岩石、土壤和水中都存在放射性物质。此外,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看电视、坐飞机、抽烟也会产生放射线。具体说,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每年约为0.25毫西弗,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 2000千米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每年的辐射照射剂量为0.5~1毫西弗。
④ 日本的核辐射让人惊慌,平时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辐射源却很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例如,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的建筑材料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的燃煤造成空气污染,佩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品对人体也有严重的损害。在日常生活中,医疗辐射的危害是最大的。任何方式的X线检查都是有损受检者健康的,受检者都要承受不同程度辐射致癌的风险,接受的剂量越大,受辐射致癌的风险越高。在生活中,很多人觉得CT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往往半年甚至3个月就做一次。事实上,这些检查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的伤害。CT等检查是利用X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的原理进行检查的,而X射线也是核辐射的一种。有统计数据指出,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几百次X线胸片。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研究结果估算,以一个1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会有350人可能因照射X线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
(选自《百科知识》20xx年第4期,有改动)
15、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当照射剂量是2000~4500毫西弗(mSv)时,人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2分)
16、根据文意,第④段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2分)
A、因为 所以 B、虽然 但是
C、如果 那么 D、尽管 也要
17、“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一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8、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运用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4分)
19、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
B、任何剂量的放射线辐射对人体都是有危害的。
C、不佩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品,可以防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D、任何方式的X线检查都是有损受检者健康的,做CT检查还可能诱发癌症。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17分)
民工父亲的“幸福”
①刚搬进新房的一天,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从猫眼里往外看:一个生疏人。他的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眼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我警戒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问道:“你找谁?”只见那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哆哆嗦嗦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递过来,用一种近似乞求的语气说:“同志,我是在您住的这片小区干活的民工。我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②“什么事?你说吧?”我推开他递过来的香烟,一脸怀疑地看着他。
③见我态度缓和,他一冲动,脸涨得更红了,语速急促地说道:“是这样的,我的儿子马上就要放冷假了,他就要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我了。孩子说,他想亲眼看看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的美丽房子。我想,孩子来了后,我能带他到您家看看吗?屋子盖了很多,可我从来不知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形,我很难对孩子说明白。”这位民工一口吻把话说完,然后,一脸企盼地看着我。
④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是为了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真是一个心细的父亲!我点头答应了。
⑤他见我爽直地答应了,冲动地说:“谢谢!谢谢!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头脑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认为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民工棚…今天,我可碰到大好人了啊!”这位民工的脸上满是喜悦,眼神里也荡漾出一种快乐。
⑥几天后,他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那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皮肤漆黑,身材硬朗,还有一双很亮的眼睛。见到我,小男孩有一种怯怯的神情。
⑦父子俩套上我递过来的鞋套,警惕翼翼地迈着步子。也许是第一次踩木地板,他们的步子迈得格外的轻缓。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牢牢地握在一起,两人的眼光中有一种摇摆的拘束。做父亲的似乎在尽力显示出一种干练和成熟,只见他边弯下腰,边对儿子讲道:“叔叔家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所在的建筑公司盖的。当时盖这栋楼房时,我负责砌墙,你别小看了这砌墙的活,必需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你看,这面墙上本来还留有一个洞口,为的就是运送砖块、水泥便利,待房屋建好后,再将这洞口堵上,哦,对了,我的中级工测验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⑧他竭力地想向孩子刻画出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细节,让儿子感受到自己在城里工作的情景。儿子听了,不停地看着他的父亲,眼睛里吐露着一种骄傲和自豪的脸色,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瞬间直了很多。
⑨一会儿,这对父子看完了我的新房,他们几乎是一步步挪着退到门边向我离别。忽然,这位民工父亲一下子牢牢地握住了我的手,激动地说:“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进进城里人家,感受到了一种城里人家的温热,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睛里一片晶莹。
⑩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略、普通的事,只不过让这对父子进了我的新房看了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冲动。就这一下子,我觉得,我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间隔拉近了很多。周遭氤氲着一种温暖。
(11)、父子俩互相扶持着下楼,只听到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屋子,城里人住得真舒畅,气质高雅,假如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您盖的这么好的屋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种爱慕和憧憬。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不要乱想了。我想,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了,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12)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
20、通读全文,说说民工父亲的“幸福”指什么?(写出两点即可)(4分)
①
②
21、文中的“我”对民工父亲的态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的变化?(4分)
→? →感动
22、联系上下文,揣摩第⑦、⑧段划线句,父子的两次握手,意味有什么不同?(4分)
“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牢牢地握在一起”:
“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
23、结合上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将第12段孩子要说的话续写出来。(60字左右)(5分)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9分)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
材料二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
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1)材料一的图画,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4分)
(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2分)
(3)联系两则材料内容,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写一句话,概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3分)
三、写作(40+2分)
24、请以“那曾感动我的画面”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
1、不得套用阅读中的材料。
2、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学校名等。
参考答案:
7、大自然的一切声音;(2分)
8、C(表现诗人的怡然自乐)(2分)
9、北宋,欧阳修(2分)
10、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以、酌、之)(2分)
11、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2分)
12.(2分)(1)喜爱?(2)? 停止
13.(2分)B
14.(2分)被大臣们的美言所惑,没有自知之明
15.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2至6周内死亡。(2分,意思对即给分)
16、B(2分)
17.不能删除。“主要”一词表明天然放射线大部分来自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三个方面,但不排除来自于别的方面的。若删去,说明天然放射线只来自这三个方面,与事实不符。(3分,意思对即给分)
18.画线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说明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4分,说明方法2分,表达作用2分)
19、B(2分)
20、示例:①父亲终于实现了带孩子看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的愿望。②父亲感到自己能进入城里人家,感受到一种城里人家的温暖。③父亲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别人的尊重。④儿子为父亲感到自豪和骄傲,父亲感到幸福。(4分)
21、起先“警惕”、“一脸狐疑”(不信任),后来“恍然大悟”、“点头答应”(理解),最后感到“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距离拉近了许多了”(感动)。(4分)
22、第一次握手,写出了父子俩刚进“我”家里时那种拘谨、不安、扭捏的心理,并表现父子相互间的鼓励与安慰;第二次握手表现了孩子为父亲而感到自豪和骄傲。(4分)
23、示例:“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我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您在城里盖好的房子,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5分)(内容3分,语言2分)
综合运用:
(1)①时间的确定②习俗③雨水增多,滋养谷物生长④农民进入农。旷时节(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4分)
(2)冬至吃饺子习俗的来历。(意思对即可。2分)
(3)示例:二十四节气不仅归纳了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而且和人类的农人安排、民俗活动等密切相关。(内容正确,2分;使用关联词语,1分,共3分)
第三篇:2013-2014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13—2014学第二学期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全卷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运用(24分)
1.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10分)
⑴《送灵澈上人》中写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情景的诗句是:
⑵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
⑶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州西涧》)
⑷《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⑸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
⑹《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⑺,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2.请根据拼音在下列各句中括号内填写合适的词语。(4分)
(1)不必说碧绿的cài qí(),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2)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qí dǎo()的钟声也响了。
(3)那是中华民族rân rãn zǎi gē()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4)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yì fân tián yīng()。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人看中国人用筷子感到不可理喻。....
B.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C.勤奋与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的天才。[来 ....
D.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4.下列句子中语病修改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把“解决并发现”改为“发现并解决”)
B.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关键”一词太绝对,要把“关键”改为“重要因素之一”)
C.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句中“阅读”一词与 “精神实质”不搭配,应改成“阅读《公民道德规范》并领会其精神实质。)
D.因特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人们难以接受。(事实上,不是“诱惑”“无法”,而是“现代人”“无法”,将“无法”一词移至“现代人”之后。)
5.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组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二、阅读(46分)
(一)孙权劝学(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但当涉猎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蒙乃始就学 ....
C 即书诗四句孤常读书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蒙辞以军中多务 ....
7.翻译句子:(4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分)
8.文章详写孙权劝学的过程和鲁肃与吕蒙的对答,而略写了吕蒙是如何学习、如何进步的。为什么要这
样处理呢?(4分)
(二)望洋兴叹(9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
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
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9.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以:()至于:()
10.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A.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见闻少,并看不起伯夷的义的人,起初并不相信。
B.我曾经看见过少年孔子的事,看不起伯夷的义,我现在开始不相信了。
C.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见闻少,并看不起伯夷的义的人,我现在开始不相信了。
D.我曾经看见过少年孔子的事,看不起伯夷的义,起初并不相信。
11.从河伯前后态度的变化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4分)
(三)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0分)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2.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和“他并没有先‘说’”中的“说”的不同含义。(4分)
13.为表现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选取了什么材料加以表现?请用一句话概括。(3分)
14.“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些话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3分)
(四)最好的老师(17分)
(1)当汤普生夫人站在五年级学生面前时,她撒了一个谎。像绝大多数老师一样,在第一次面对学生时,总是告诉孩子们,将对他们一视同仁。
(2)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比如,汤普生夫人就很不喜欢坐在第一排那个名叫特德的小男孩。汤普生夫人注意到这个孩子很乖张,与其他孩子合不来;他总穿着一身脏兮兮衣服,似乎从未洗过澡。他的学习也很不好……每当汤普生夫人的目光落到特德身上,她就会不由自主皱眉头。
(3)一天,校方要求汤普生夫人必须阅读班上每个孩子的档案。她把特德的那份抽了出来,放在了最后。然而,当她读到这个孩子的评语时,她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4)一年级的老师这样写道:‚特德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作业整洁而优美,很有礼貌……总是给大家带来欢乐。‛二年级的老师写道:‚特德很优秀,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但这孩子很不幸,他妈妈的病已到了晚期。家庭生活对他而言,将是一场考验。‛三年级的老师写道:‚妈妈的死给他很大打击,虽然他试着尽最大努力,但他的父亲对这些毫不在意。如果不采取措施,那会毁了他的。‛四年级的老师写道:‚特德对学习不感兴趣,他孤僻内向,没有朋友,有时还在课堂上睡大觉。‛
(5)直到这时,汤普生夫人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她为自己感到羞愧。圣诞节来临,孩子们都送来了精致、漂亮的礼品,煞是惹人喜爱,特德也送来一份,不过是用一张包装食品的旧褐色包装纸包裹着的。如果在从前,汤普生夫人会不由自主皱一下眉。而现在,汤普生夫人却感觉心中沉甸甸的。
(6)当汤普生夫人把特德的礼品打开时,她感到一阵心痛。里面是一只缺损了的人造水晶手镯,和一只装着小半瓶香水的玻璃瓶。在孩子们的嘲笑中,汤普生夫人当即把手镯戴上,惊叹道:‚多美的手镯呀!‛随后,她又把特德送的香水洒在手腕处——汤普生夫人的举动止住了孩子的笑声,全场鸦雀无声。
(7)那天放学以后,特德一反常态待了很久,仅仅为了和汤普生夫人讲一句话。他说:‚老师,今天你的样子,和我妈妈一样,她常常像你那样,闻我送给她的香水。‛
(8)孩子走了以后,汤普生夫人哭了至少一个小时。从这天开始,汤普生夫人的教师工作多了一项内容,用不同的方式鼓励、诱导孩子们。汤普生夫人对特德给予特别的关注。现在,只要和他在一起,他的思维好像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她越是鼓励他,他的反应就越敏锐。
(9)学年结束时候,特德已经成为班上最聪明孩子中一员。不过,汤普生夫人‚一视同仁‛的诺言始终没有兑现——从前,特德是她的‚弃儿‛,现在则成了她的‚宠儿‛,一年以后,她在自家门缝发现了一封信。是特德写的,在信中,特德告诉她,她是他一生中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
(10)六年过去了,汤普生夫人收到特德的第二封信,他写道,他已经高中毕业,在班上名列第三。转眼又是四年,汤普生夫人再次收到特德的信。特德说日子很艰难,但他顽强地抗争着,很快他就要以最优秀的毕业生身份离开学校。第二个四年过去后,一封信又不期而至。不同的是,这一次特德的署名稍稍长了一点,前面冠以医学博士的字样。虽然特德每次来信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每次他在信中都会对汤普生夫人说同样的一句话:你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故事还没有结束。就在那年春天,汤普生夫人又接到一封来信。特德说他遇上了一个好姑娘,并且快要结婚了。他想知道汤普生夫人愿不愿意在他结婚那天,坐在新郎母亲通常坐的那个位臵上。当然,汤普生夫人答应了。
(11)就在那一天,汤普生夫人特意戴上那只缺损了的人造水晶手镯,喷上那只玻璃瓶里的香水。他们拥抱在一起,特德在汤普生夫人耳边轻轻说道:‚谢谢您对我的信任,汤普生夫人。是你让我意识到自己很重要,并明白了自己的确可以非同一般。‛
(12)汤普生夫人含着泪花,大声说:‚你错了,特德。你才是那个教我意识到自己很重要的人。在未遇见你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怎样教我的学生。‛
(13)此刻,一股暧流淌过了在场每个人的心田。
15.文章第1段说汤普生夫人“撒了一个谎”,为什么这样说?(3分)
16.看了学生档案后,“汤普生夫人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她为自己感到羞愧。”请根据文意回答:特德的问题在哪里?汤普生夫人为何会感到羞愧?(4分)
17.自从汤普生夫人给了特德特别的关注以后,她一共收到特德五封信,这些信在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6分)
18.第6段和第11段,两次写到汤普生夫人戴手镯和喷香水,分别体现人物怎样的内心情感?(4分)
三、作文(50分)
当你身心疲惫准备放弃时,请给自己一个坚持的理由;当你身处困境孤独无助时,请给自己一个微笑的理由,当你驻足巅峰傲然得意时,请给自己一个冷静的理由„„
请将题目“给自己一个的理由”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要写出真情实感。②要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附加题(10分)
这一天,她正跪在那里虔诚地向上帝祷告,姥爷闯了进来,吼道:
‚上帝来了!老婆子,着火了!‛
‚什么?啊!‛
姥姥‚腾‛地一下从地板上跳了起来,飞奔而去。
‚叶芙格妮娅,把圣像像下来!
‚娜塔莉娅,快给孩子们穿衣服!‛
姥姥大声地指挥着。
姥爷则只是在那里哀号。
我跑进厨房。
向着院子的厨房被照得金光闪闪,地板上飘动着闪闪烁烁的红光。
雅可夫舅舅一边穿靴子,一边乱跳好像地上的黄光烫了他的脚似的。他大喊:
‚是米希加放的火!他跑啦!‛
‚混蛋,你放屁!‛
姥姥大声申斥着他,出手一推,他几乎摔倒。
染坊的顶子上,火舌舒卷着,舔着门和窗。
寂静的黑夜中,无烟儿的火势,如红色的花朵,跳跃着盛开了!
黑云在高处升腾,却挡不住天上银白的天河。
白雪成了红雪,墙壁好像在抖动,红光流泻,金色的带子缠绕着染房。
突突、嘎吧、沙沙,哗啦,各种各样奇异的声音一刘奏响,大火把染房装饰成教堂的圣壁,吸引着你不由自主地想走过去,与它亲近。
我抓了一件笨重的短皮大衣,把脚伸进了不知道是谁的靴子里,吐噜吐噜地走上台阶。
门外的景象实在太让人震惊了:火蛇乱窗窜,啪啪的爆裂声和姥爷、舅舅、格里高里的叫喊声响成了一片。
姥姥头顶一条空口袋,身披马被,飞也似地冲进了火海,她大叫着:
‚混蛋们,硫酸盐,要爆炸了!‛
‚啊,格里高里,快拉住她,快!
‚哎,这下她算完啦……‛
姥爷狂叫着。
姥姥又钻了出来,躬身快步,两手端着一大桶硫酸盐,浑身上下都在冒烟。
‚老头子,快把马牵走!‛
姥姥哑着嗓子叫喊:
‚还不快给我脱上来,瞎拉,我都快着了!‛
格里高里用铁锹铲起大块儿大块的雪往染坊里扔着。
舅舅们拿着斧头在他身边乱蹦乱跳。
姥爷在忙着往姥姥身上撒雪。
姥姥把那个桶塞到雪堆里之后,打开了大门,向跑进来的人们鞠着躬:
‚各街坊邻居,快救救这大火吧!
‚马上就要烧到仓库了,我们家就要被烧光了,你们也会遭殃的!
‚来吧,把仓库的顶子扒掉,把干草都扔出去!
‚格里高里,快!
‚雅可夫,别瞎跑,把斧头拿来,铁锹也拿来!
‚各位各位,行行好吧,上帝保佑!‛
姥姥的表现就像这场大火本身一样特别好玩。
大火好像抓住了她这个一身黑衣服的人,走到哪儿都把她照得通亮。
她东奔西跑,指挥着所有的人。
1.全书中,外祖母平常主要表现为慈爱、忍让、宽容、聪明、善良。选段展现了她不同平常的什么特点?请列举选段外能印证这一特点的另外一个情节。(3分)
2.为了突出外祖母的形象,选段主要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3分)
3.以孩子的眼光描述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选段谈谈。(4分)
一、基础积累。
1.⑴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⑵闲敲棋子落灯花。⑶野渡无人舟自横。⑷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⑸凭君传语报平安。⑹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⑺夜发清溪向三峡
2.菜畦祈祷任人宰割义愤填膺
3.A
4.B
5.示例:一颗飞鸟嘴里跌落的松籽,竟能苍然扎根于高山巨岩之中;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海洋一样的湛蓝的花;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在枝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海洋中似的自由遨游。
二、阅读
6.A
7.读书人(有才能有志向的人)分别几天,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
8.文章围绕“劝”字展开,因此详写劝的过程和劝的结果,略写学习的过程。
9.以为到了
10.A
11.河伯开始的时候自满自得,后来见到了广阔无边的北海,知道了自己的浅薄,感到惭愧。(2分)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不要满足现状,要开拓视野,增长见识。(2分,大意即可)
12.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有吹嘘、自诩的意思
13.选取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
14.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及谦逊的人品
15.因为她告诉孩子们,将对他们一视同仁,可事实上她很不喜欢特德。
16.由于家庭的变故,特德的成长受到很大的影响,由一个好学生变成“问题”学生。自己不了解学生,对学生心存偏见,缺少主动关心。(特 德本是一位优秀的学生,只是母亲的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加上父亲对他又不闻不问,以致他破罐子破摔。汤普生夫人为自己不了解特德的真实情况就歧视他而羞愧,她为自己对学生有偏见、成见而缺乏关爱之心而后悔。两种答案都可,意思对就行。)
17.①内容上,表明了老师的教育是成功的。反映了特德自从得到汤普生夫人的鼓励和关爱后,找到了自信,获得了新生,成为出类拔萃的学者,遇上了志同道合的爱人的过程,从而说明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及关心、鼓励是何等的重要。②结构上,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意思对即可)
18.第一次:给特德以心灵的安慰,同时提高他在同学心目的地位,恢复他的信心。
第二次:表达了汤普生夫人愿意以母亲的身份参加特德的婚礼,表达了汤普生夫人对特德的爱,流露出了自己和特德的母子之情。
附加题
1.选段表现了外祖母果断、刚强的特点。(1分)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情节还有用隐忍宽容的态度面对外祖父的毒打、在儿子和丈夫为争夺家产爆发的争斗中挺身而出保护儿子等情节。(2分,一个情节即可)
2.一是正面描写外祖母在救火现场的语言、动作;二是通过外祖父、舅舅等人怯懦、素手无策的表现反衬外祖母;三是通过救火现场的情景描写来渲染烘托。
3、用孩子的眼光描写悲剧性的火场,却充满了情趣和幻想的色彩,不显得过于沉重和悲哀。(2分)比如“各种各样奇异的声音一刘奏响”“大火把染房装饰成教堂的圣壁”“ 厨房被照得金光闪闪,地板上飘动着闪闪烁烁的红光” 等描写(1分),生动而真实的再现了火灾现场(1分)。
第四篇: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你一定行!(10分)
lónɡdōnɡ táoqì zhènɡzhònɡ zīwèi fùɡài
()()()()()
xìnɡɡé wéiqiánɡ ɡūdú xùnchì yǐnshuǐ
()()()()()
二、比一比,再组词。要看清楚哦!(5分)
侍()砍()耍()劲()脾()
诗()吹()要()颈()牌()
三、给多音字组词。想清楚哦!(6分)
jiǎo()zhé()pínɡ()
jué()shé()bǐnɡ()
四、补充下列词语。(9分)
调()()山()()如鼠 群()()首
()()功劳 照()画()望()成()
我还能写三个这样的词语:、、五、选择正确词语填写在()里。(5分)
呼唤 叫唤
⑴ 小猫十分贪玩,任凭主人怎么(),还是不肯回家。
⑵ 挨了打的小狗不停地(),听了让人痛心不已。
奇异 神奇 奇妙
⑴ 大家都被日月潭那()的景象吸引住了。
⑵ 猪笼草能够吃虫,真是一种()的植物。
⑶ 我们爱听老师讲那()的故事。
阅读积累与运用(30%)
一.阅读文段,完成下面练习。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huohé)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优)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pínpíng)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zízhí)。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划掉文中括号里错误的读音或汉字。(2分)
2、找出一个描写猫注意力非常集中的词写在括号里。()(2分)
3、用“ ”画出写猫很乖的句子。(2分)
4、找出描写猫贪玩的句子抄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5、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猫十分尽职?摘抄有关句子。(2分)
6、用“~~~”画出本段的中心句。(2分)
7、用“非……不可”写一句话。(2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有一天早晨,荷花池里的鱼儿猛地一跳,溅起来的水花落在荷叶上。一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好看极了。一个孩子欢快地叫着说:“你们快来看哟,那荷叶上滚动着的水珠多美啊!简直像一粒粒珍珠呀!”
水珠听了,得意地对荷叶说:“看看,都是我给你增添了光辉。人们来这里,不都是来看我的吗?” 荷叶微笑不语。
太阳升高了,水珠被蒸发掉了,荷叶上只留下一块块泥印。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2分)
近义词: 欢快()反义词:增添()
2、请在横线上给短文加上适当的题目。(2分)
3、你能仿照“简直像一粒粒珍珠呀!”这句话的写法写一句话吗?。(2分)
4、当水珠得意地夸耀自己时,荷叶为什么微笑不语?(3分)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吧。(3分)
6、文中
这句话我最喜欢。因为:(4分)
第三部分:习作(35%)
一. 小练笔:“东莞因你而文明”,你作为东莞的小学生,你打算怎样为东莞加分?(50——100字左右)(5分)
二、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它们当中有许多是人类的好朋友。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观察到的有条理、具体地写下来,希望能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五篇:初中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20分)
1.为加点字注音。(3分)
猝不及防()精神虐杀()处处炫耀()
2.下列各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在错别字下方作标记,并在每组右侧的括号内改正。(2分)
(1)人情事故 望洋兴叹 索然无味 怨天尤人()
(2)大动肝火 为富不仁 展露头角 花枝招展()
3.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学而不厌 言简意赅
含辛茹苦 泯然众人矣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B.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C.经过严谨的论证和长期的测试,董事长心血来潮地决定:新产品于下个月投放市场。
D.十年不见了,老李激动地对我说:“我俩真是有缘啊,这是我们第三次萍水相逢了!”
5.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2分)
删除号:换用号:
增补号:调位号:
(1)通过近一阶段的实习,使我充分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成功的关键。
(2)北京市将努力提高生态环境,以保证“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
6.古诗文默写。(5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2)双兔傍地走。
(3),病树前头方木春。
(4)王勃用旷达的胸襟开创了赠别诗的新境界,体现在他的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便是那千古流传的名句:。
7.诗歌简析。(2分)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这首诗虽然只有28字,却如同一篇小记叙文,有人有事,有情有景,有时间有地点。诗中最能表现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感的一个字是。
(2)仿照下面给出的“具体时间”,写出作品中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点”。
具体时间:春天的一个傍晚 具体地点: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
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8.本文选自,主持编写者是南朝宋文学家。(2分)
9.解释加点词语。(2分)
(1)后贼追至(2)遂携拯如初
10.翻译句子(从以下两句中任选其一,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打“√”)。(2分)
(1)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2)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11.起初“有一人欲依附”时,华歆为何“难之”?(2分)
12.你如何“定华、王之优劣”?原因何在?(2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问题。(14分)
自我有记忆开始,家就是一张笨重的积满油腻的木桌,一碗拌着焦黄猪油渣的酱油饭,一杯用过期折价的奶粉冲调成的牛奶和一只好大好大的冰棍箱。让很多人费解的是在这四壁空空的家里,我居然也能顺顺利利地长大,顺顺利利地代替了母亲常年用的那根光润的竹棒。小巷里人们不再听见那日日重复的青石板上有节奏的叩击声了。人们常年见到的就是我——一个丑女孩,每天搀着一个盲姨娘从小巷深处缓缓地走到巷口。
……
开始的时候,我很满足于自己那由肮脏的板壁、熏黑的碳炉、简单的饭菜构成的生活,我总是极自豪地倚在极为疼爱我的母亲身边,总是极自由地吃那令小朋友眼馋的永远吃不完的冰棍……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感觉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同学异样的目光,老师分外的关切,时刻提醒着我:我,是一个瞎子捡来的女儿;我,拥有的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家。
我开始沉默,开始回避所有的同学,甚至我开始厌恶我的家。我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也不再从母亲卖冰棍的那条路经过。那段时间,除了几顿饭之外,我几乎整天泡在教室里,只是为了在那个卑微的家里少待些时间。有人向她问起我,她依旧满面春风:“莉学习忙呢!老师赞她有出息呢!哪会在家耗时间!”除了我,谁也不可能看出她心中深深的落寞。
时问飞逝,终于,在中考过后的一个月,我接到了县城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住进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县城一中了。
临行前,我穿上了母亲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硬扣下的钱购置的连衣裙。当我看见穿衣镜中颇具城市少女风采的“我”时,我终于下了决心,转向母亲,吞吞吐吐却又异常清晰地说:“妈……您……以后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为什么?”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您……”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轻轻推开:“我去帮你弄点好吃的,食堂少油,老师笔记《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我有些哽咽,但我什么也没有说。
……
母亲果然遵守诺言。每月由一位早年已住进城里却经常回乡的老婆婆帮我捎来一些营养品及生活费。坐落在小巷深处的那个家似乎与我完全隔绝了。我开始淡忘了家门前圆润光洁的石凳,那门上锈迹斑驳的门锁,甚至淡忘了黄昏后母亲倚在门旁殷殷的招呼声。这样的日子平和而又迅速地溜过去,一直到我临近毕业的那个学期。
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
当老婆婆将一包鸡蛋和五十元钱塞给我时,我床对面的一位室友发话了:“莉,你妈对你多好,毕业聚会把她请来,你优秀的成绩定会让她感到光彩!”
“哦!……这?”我迟疑了瞬间,“我妈太忙了。她……抽不出空。你瞧,连带东西都一直别人帮忙,哪有时间呢?”那刻,我惊异于自己说假话如同说真话一样。
送老婆婆出门时,我感激地对她说:“您这三年来为我操了心,让您受累了。”
“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考得真的很好?”
我点了点头。
“造孽!”她竟长叹一口气,“你……你妈怎么那么死心眼!”
“怎么回事?”我突然有点紧张。
她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出校门,然后拐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
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
13.从原文中选出三个能够体现“我”对小巷深处的家、对盲母的感情变化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方框中,与“悔悟”合在一起,组成对于选文内容的精炼概括。(3分)
悔 悟
14.从第5自然段中(省略掉的段落忽略不计)两个加点的“终于”,可以读出“我”当时怎样的心态?(2分)
15.文中加横线的语句与上文中的哪句话相照应并形成对比?请在原文中用“ ”标志出来。(2分)加横线句中加点的“并已磨得又光又亮”可否删去?为什么?(2分)
16.画“ ”的句子很值得关注,从全文看,那刻,“我”说假话如同说真话一样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词语简要回答(答案不超过4个字)。(2分)
17.仿照选文例句的写法,运用形象思维,选择具体有代表性的事物并加上恰当的修饰语,写一段话,写出在你心中对家的印象或理解。(3分)
例句:家就是一张笨重的积满油腻的木桌,一碗拌着焦黄猪油渣的酱油饭,一杯用过期折价的奶粉冲调成的牛奶和一只好大好大的冰棍箱。
(三)阅读课外短文,回答文后问题。(16分)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刘燕敏)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母亲:老师都说了些什么?母亲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
“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家的路上,母亲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他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母亲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她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母亲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跟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18.简要概括全文内容。(3分)
19.“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
20.(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请发挥想象把孩子未说完的话续写出来。(3分)
21.在母亲影响下,儿子的内心世界在不断发生变化。请从文中找到最能体现这种变化的一处神态描写,用横线标志出来。(2分)
22.文中母亲的语言质朴感人。请在文中用“ ”任选一处,并作简略的品味。(3分
品味:
23.你赞成文中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吗?如赞成,请简述理由;如不赞成,请为文中的母亲提一条建议。(3分)
三、写作(40分)
补全题目中的空格,成为自己的作文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如果需要出现人名、校名,请用“××”代替。
题目:想起,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