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学科教材与课例分析

时间:2019-05-15 04:55: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舞蹈学科教材与课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舞蹈学科教材与课例分析》。

第一篇:舞蹈学科教材与课例分析

舞蹈学科教材与课例分析

1、什么是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因素体现为音乐(舞蹈)教育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系列化教材等。教学内容是学校教学活动中实质性最强的因素,它是由一定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所组成的体系,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它既包括以教科书为主的图书教材,又包括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来源于生活的现实教材;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又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教材可分为有形的(物质的)和无形的(精神的)。

2、{教学程序}

①教师的:教的程序通常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教学反思、听课、评课等。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组成教学基本程序。这一程序的逻辑点是备课,终点是学生成绩的评定,中心环节是上课。其中,备课和上课是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关键。

学生的:通常包括预习、上课,参与课堂练习、复习、作业和系统小结等基本环节。学生的学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②教学程序特征: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有序性和连贯性、开放性和多样性、宏观调控性和统一性等特征。

3、教的程序:备课

教学程序的逻辑起点是教师的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定的目标要求,能否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是否切合实际。备课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也可以说是教学艺术的案头设计。备课是教师依据《音乐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有关内容,结合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形成以课时或课程内容为单元而编写的、供课堂教学之用的具体方案,其中包括教案和说课方案。

备课步骤有:no.1分析音乐课程标准和研究音乐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和音乐教科书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它为音乐教师备课提供基本材料和指导方向。钻研教材是为了掌握教材和正确处理教材,这是备课的核心,也是搞好音乐课堂教学的根本。钻研教材分熟悉和掌握2阶段。熟指教师要反复聆听、演唱、演奏教材中的歌曲、乐曲,熟悉教材的指导思想和内容,理解教材的审美教育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对教材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表现手段等有全面、正确的理解。)

no.2调查了解学生,进行学习者分析(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调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及特点、学习初始能力、学习风格等,才能有针对性上好每节课。包括7方面。A学生年龄、性别、生理、心理、心理发展状况,进入变声期的状态b学生个性心理特征,业余爱好与特长、智力发展程度、思想状况及一般的学习情况c对音乐课兴趣和态度、目的和方法,对音乐审美情趣、审美爱好状况d已掌握

no.2调查了解学生,进行学习者分析(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调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及特点、学习初始能力、学习风格等,才能有针对性上好每节课。包括7方面。A学生年龄、性别、生理、心理、心理发展状况,进入变声期的状态b学生个性心理特征,业余爱好与特长、智力发展程度、思想状况及一般的学习情况c对音乐课兴趣和态度、目的和方法,对音乐审美情趣、审美爱好状况d已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尤其是原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及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情况e对教师的态度f对参加课外音乐活动、家庭音乐活动和接触社会音乐活动的情况g班级的学习风气、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的状况)

no.3查阅相关资料,创造性地选择与组合教学材料和汲取教学经验no.4确定教学目标及对应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表述必须科学、规范、明确、具体,它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归宿。教学目标应从学习者出发,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来设计的目标要求及目标水平,是可观察和可测量的教学行为的表述。)

no.5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前者就教学内容而言,后者就学生的掌握程度而言。)no.6进行任务分析(a.分析学生的起点的能力;b.分析使能目标和其他支持性条件;c.写出结果类型和课的类型)

no.7设计教学组织形式(a.课堂桌椅空间形式b.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全班、分组、个别}组织形式)

no.8合理安排教学方法no.9设计教具、教学媒体等

no.10设计教学过程(a.教学方案中的教学过程<导论——开场白或开场活动;主体——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结束语>b.说课方案中的教学过程<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的思路>及说清教学板书设计)

no.11板书设计(为了突出重点、难点,理清学生学习思路,提高教学质量;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和发展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no.12教学反思(是对课时计划完成情况的总结,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估)

4.上课时教师展开的教学活动过程是什么?

一堂课通常由导论、主体、结束三部分组成。

A导论

(1)导论的功能:导论通常指导入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先导。巧妙设计导课环节就像歌剧中的序曲,乐曲中的前奏一样重要。

(2)常用导入的种类{故事导入、问题导入、谜语导入、生活经验导入、电教手段导入、律动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利用旧知识导入、利用生动实例导入、直观教具导入、绘画导入、动画导入}

B主体部分(它是教学的主要部分,即根据设计的程序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不同的教学内容,会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也会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模式采用的程序是不同的)

C结束部分(它是在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或活动时,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形成系统,以达到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

a结束部分的功能①强调知识、技能技巧的重点,概念和规律的关键及概括所学知识的结构②引导学生回忆知识、技能技巧形成的过程,接受新知识技能的思维方法;对完成各种类型的练习,实验操作,回答问题等进行小结、评价;使所学内容和已有知识结构紧密联系起来,建立知识系统③重申所学知识、技能技巧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④设计悬念,促使学生思维活动延展延伸,并可以此来诱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创造性⑤检查或引导学生自我检测学习效果,及时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

结束教学方式的分类、结束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自身素质,而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活动、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对象也决定着不同类型的结束教学.B常用的结束类型(归纳式/比较式/练习式/活动式/系统归类式{结束}/系统归类总结——包括讲解、列表、图示{法})

5.结合舞蹈(上课——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①感知阶段(教师通过示范,借助实践练习、生动语言,引导学生在感知阶段获得感性认识。学生通过观察、模仿,由感知开始,然后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②理解阶段(学生通过理性认识、理解。教师须反复引导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向理性转化。让学生理解动作内在动律、要点及名称)

③巩固阶段(教师须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引导学生变化练习,进行深刻领会,反复记忆。且在复习的同时应结合学生和实际情况,提出新要求,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记忆,保持并深化知识与技能)

④运用阶段(在掌握好所学知识、技能后可运用到实践过程中,例如在舞蹈中的即兴创编,创新)

6.音乐教学过程性要素包括哪些因素?

教学目标(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是教师顺利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及教学技术等)、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过程展开和实施)、教学反馈(评价)是师生双方围绕教学活动进行信息传递的交换活动。

7.教学模式的含义、特点

含义:把构成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叫做教学模式。它是建立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思想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一种教学范型。

特点:优效性、直观性、操作性、开放性、针对性

8.音乐教学模式

含义:在一定的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为实现特定教学目的而构建的、具有相对稳定而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具有可操

8.音乐教学模式

含义:在一定的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为实现特定教学目的而构建的、具有相对稳定而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范型。

分类:A以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依据的音乐教学模式分类

Ⅰ.情感模式以感知美、体验美、理解美、表现美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eg参与——体验模式、情境——陶冶模式

①理论基础②教学目标③操作程序(为情感唤起、定向激趣阶段——情感深入、感知体验理

解阶段——情感外化、创造阶段)④实现条件⑤评价Ⅱ.行为模式(它是以动作和心智的技能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eg示范——模仿教学模式、辅助教学模式

①理论基础(讲授示范模式是历史上最古老的,使人类经验得以产生和传递的基本模式之一,也是创造活动的基础;是指教师有目的地把示范技能作为有效的刺激,以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使他们通过模仿,有效地掌握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②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一些音乐舞蹈技能)③操作程序(定向-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迁移)(1)定向阶段:教师对技能示范有效的刺激学生相应的行为反应,使他们通过模仿,有成效地掌握技能的操作原理程序。

(2)

应。

(3)参与练习阶段:由教师指导,学生经过模仿,纠正,重复,改进形成正确的技能反自主练习阶段:学生基本掌握动作要领,加大学生活动量,自主练习。

(4)迁移阶段:对模仿进一步深化,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于新的学校或进行创造性活动。Eg通过老师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先学习傣舞的基本手位/脚位;通过老师的讲解示范后,学生在脑子建立定向练习后,同时配上肢体的参与;最后分组练习,激励学生)④实现条件⑤评价

行为-辅助教学模式(定向-辅助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应用)

(一)Ⅲ.认知模式(是以发展学生智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eg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复习旧课,注重新旧知识的结合}、引导-发现教学模式{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

学生独立活动}、自学-指导教学模式、探索-创造教学模式)探索——创造教学模

式(结合实际舞蹈教学展开)

1、理论基础: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能力和创造

能力。

2、教学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音乐舞蹈兴趣,提高学生感受,创造美得能

力和创造性思维。

3、操作程序

(1)准备阶段:教师设问或学生自问,提出问题把握特点;

(2)分析探索: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把握问题阶段。教师指导学生从多角度

分析问题的重点、关键、建立解决问题的框架、顺序;

(3)创造解决:学生在这一阶段充分利用创造性思维,提出独特的观点,并用

聚合性思维加以综合集中,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9.当代教学评价改革的国际特点是什么?

1、重视发展,弱化选拔,评价功能发生转化:当代课程功能以从原来传授知识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及身心品质的综合发展;

2、关注个体差异,评价指标多元化:尊重个体差异性和独特性,必须以评价指标多元化为

前提条件;

3、注重发展过程,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传统教学侧重关注评价结果,注重总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而新课标教学评价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10.舞蹈艺术教育学:它是研究舞蹈艺术教育的实践及其理论的一门学科。舞蹈艺术教育学作为舞蹈学、艺术教育学相结合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结晶,乃是一门交叉的独立学科,它研究整个舞蹈艺术教育全过程中的教育特点和规律,注重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从而全面指导舞蹈艺术教育的实施。

11.舞蹈艺术教育的本质:普通舞蹈艺术教育是以舞蹈为审美媒介进行的一种艺术教育,它通过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运动能力和感知能力,从身体官能感觉“悦目健体”到直觉体验的“悦心悦意”,再到理性解读的“悦志悦神”,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陶冶心灵,完善人格,培养创新意识,使教育者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12.舞蹈艺术教育的特征:普通舞蹈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存在着自身的特征,舞蹈本体特质决定了普通舞蹈艺术教育具有情感性、主体性、愉悦性、引导性。

13.舞蹈艺术教育的功能有:

㈠审美教育的功能

①舞蹈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从教育任务看,美育的任务是为了构建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舞蹈等艺术是人类“按照艺术规律,根据人们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对生活进行概括、提炼、加工、想象的一种创造性反映”②舞蹈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最佳方式③舞蹈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有效手段。例如课程内容不仅有舞蹈欣赏、还有舞蹈集训、民舞、芭蕾舞、现代舞和舞蹈创编等,在表演形式上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歌舞、组舞、歌表演等

㈡非审美功能

①育德功能(对培养青少年一代高尚的思想情操、树立正确世界观,既是潜移默化,又是旷日持久的)②益智功能(不仅可健体,也是一种增强智力手段)③健美强身功能(对人健康有益,且舞蹈艺术教育还可以按照人体自身身体发育规律和标准规范尺度,从而增进形体美得协调发展。)

14.普通舞蹈教育学与专业舞蹈教育学的区别

1、学校舞蹈教育包括:学前、小学、中学、职业学校、高校、特殊教育学校中的舞蹈教育。

2、普通舞蹈艺术教育和专业舞蹈艺术教育区别之处:

(1)两者都包括舞蹈艺术教育理论和动作技能教育实践;

(2)两者的培养目标不同

(3)两者的教育对象、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标准等方面不同。

3、普通舞蹈艺术是整个舞蹈教育的基础,在舞蹈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15.舞蹈课程性质

普及性舞蹈教育,指让每位学生获得舞蹈教育,并面向全体学生。

基础性的舞蹈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1)舞蹈艺术教育同姊妹艺术一样是学校基础教育

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基础课程;(2)舞蹈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健身,而且可以育德,对学生在德育方面的教育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旷日持久的;(3)舞蹈艺术教育有益增强学生智力;(4)从舞蹈艺术教育与体育教育同是以人的身体运动作为教育入门的教学形式来看,舞蹈教育的体育效应是最直观的,通过舞蹈各种技巧训练,可使学生身体各部分的骨骼和肌肉得到均衡协调发展;(5)总之舞蹈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它是一门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课程。

第二篇:教材分析课例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和检测,本人特以三年级的第八单元教学为例,试析一下三年级的语文教材和相关课例。第八单元的内容我主要是按照“教材概况-教学目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这几个环节来分析的。

一、教材概况

第八组共有4篇课文,其中《可贵的沉默》《给予树》《七颗钻石》为精读课文,《掌声》为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是围绕“爱的奉献”来组织的,一个“爱”字贯穿全组课文,每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人间真情,诠释了爱的美好与伟大。本单元的各个环节的安排都体现了爱的专题,都是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爱的无处不在,例如:导语告诉学生:爱就在我们身边。例如:爱是给公共汽车的老奶奶让出自己的座位,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向遇到困难的小伙伴伸出温暖的双手等等,爱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爱。再如:口语交际也是围绕“献出我们的爱”来交流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关爱的故事,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运用整合的教学思想,围绕专题来组织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关心别人,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2、生字目标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掌握并积累本组课文的生字新词,并能够学以致用。

3、体会本组课文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三、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在语言环境中加强词语的积累及运用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认识词语。

2、在感情朗读的过程中,通过与词语的反复见面,加强对词语的掌握。

3、在阅读理解,交流感受的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运用词语,加深对词语的感知。

(二)抓住课文关键词句,结合课文插图,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例如:《可贵的沉默》一课中,可抓住“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这句话中的异口同声这个词,“又是一片肯定的回答声”。“他们骄傲地举起手”。“有的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以及“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前排的孩子都回过头来往后看,几个男孩子索性站了起来„„”这个句子,还有后面的“教室里寂然无声”,“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等等,如果课堂上能够抓住这些关键词句让学生体会理解,再结合课文插图的直观表象,学生能够很自然地想象出当时的场面,从而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给予树》一课中“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句子“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这时“兴高采烈”可以和“沉默不语”一起来理解,这是买完礼物后哥哥姐姐和金吉娅完全相反的神态,哥哥姐姐们兴致很高,非常高兴,但金吉娅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一方面,她为没能给大家买到更好的礼物而难过,另一方面她也害怕妈妈的责怪。但金吉娅为什么没能为大家买到更好的礼物呢?答案在下一段,在读下一段的同时,能够及时结合课文插图,就顺理成章地理解了课文所说的话。

《七颗钻石》中,第一自然段,可抓住“所有的”“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水的重要:首先是“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说明地球上已经没有了水源,其次是“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描绘出当时地球上的状况,植物干枯了,人和动物也因缺水而面临灭绝的危险。

以及下段的“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正是因为对母亲的爱,才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对课文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可以结合课文的插图来理解。

《掌声》一课,可以抓住“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以及“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英了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通过这些句子,可引导学生体会英子的神态、动作变化,以及情感变化。

(三)讨论交流,深入探究。

例:《可贵的沉默》,这课中,让学生讨论一下:“为什么说孩子的这种沉默是可贵的?”可先引导学生讨论“没有人举手”和“没有人说话”之间的关系,通过讨论可知道没有人举手是因为他们中间的确没有人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但为什么没有人说话呢?可先让学生体会课堂气氛的变化,在回答老师关于爸爸妈妈是否知道和祝贺自己的生日的时候,大家答话声很响亮,教室里很热闹,当老师问孩子们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并向爸爸妈妈祝贺的时候,请学生找一找描述此时课堂气氛的句子,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一想,为什么大家都“沉默”了,对比之下,学生比较容易明白:因为大家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够好,感到很惭愧。爸爸妈妈都能记得自己的生日,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为自己祝贺生日,而自己却从来没有想到为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甚至不知道他们的生日。因为认识到自己做得不够好而沉默,正是因为有了沉默,才有了后来的采用各种形式为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有意义的行为,因此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通过本课学习,可让学生留心观察父母是怎样关心孩子的?

《给予树》让学生讨论交流“母亲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还有课文最后一段:“妈妈为什么说金吉娅还送给了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呢?”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妈妈通过这件事看到了女儿身上的可贵品质。在学习本课时,可让学生搜集圣诞节的有关资料或者老师给学生补充一些材料,让学生明白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快乐的节日。在国内,人们对圣诞节的重视程度不是特别高,这时教师要想方法缩小中西方的差距,尽量多的感受西方国家在节日里这种爱的氛围。对于课文中较陌生的词可直接告诉学生,如:“圣诞节”“援助中心”“给予树”等等。

另外,本单元的专题是“爱的奉献”,本课也充分体现了爱心,首先,课文的时间背景是圣诞节前夕,是充满了浓浓爱心的日子。其次,文章主要表现的是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爱,即理解和同情。其实,课文中还有几种不易发现的爱,老师要引导学生找一找。如,“母子之爱”和“手足之爱,这两种爱,是为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做铺垫的,更衬托出金吉娅对小女孩的爱的可贵。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娅的“给予”行为虽然源于好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长在这样一个“爱”的家庭氛围中也有很大的关系。

《七颗钻石》让学生讨论交流: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体会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从而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同时要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像力。

《掌声》一课,可让学生讨论交流:通过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你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明白,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从而让学生联系一下生活实际,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如果有,自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四)、感悟体会,注重朗读

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但要有层次,有方法。

(五)小练笔、每课学完以后,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小练笔。如:学完《给予树》这课,让学生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或者我们的圣诞节快到了,你准备看样过等等。

学生进行练笔时,主要尊重以下几点:兴趣第一、乐于表达;加强联系,合作交流;写实为主,想象起步;宽容欣赏,珍视童真。语文园地:

“口语交际”:主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说的时候,要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避免空泛。

“习作”:

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或他人对自己的的爱,重点是完成习作后要修改,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修改的方法,培养修改习作的习惯。

“我的发现” 编排了意思不一样、形式相同的形容词。

一、二两组主要描写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三、四组主要是描写景物及其颜色的。主要让学生认识ABB式的词语。并鼓励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日积月累

第一项“读读背背”

主要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教师可以对文句稍加解释,主要是让学生背诵。第二项“读读记记”,内容主要是本册略读课文中出现过的成语。主要是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成语,还可以在课文中找出这些成语,联系上下文大致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第三项“趣味语文”

可先让学生读一读谜面,引导学生多从字形上进行思考。学生猜出谜底后,再引导学生发现谜面中句式的特点为,如每句都有“有”和“无”,“有”和“无”前面的词语的意思相对。可鼓励学生模仿谜面的句式,再编谜底是“口”的谜语。还可以举行一次猜字謎的活动。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教材与课例分析培训心得体会

二年级数学教材与课例分析培训心得体会

12月6日-12月19日我学习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国培,观看了专家对“二年级数学教材与课例分析”的解读和介绍的视频培训。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经过对教材的疏理,让我对二年级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解决一些教学上的问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性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人教版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全套教材的知识通过讲解我能感受到教材每单元的内在联系。知道了每单元的知识串串相接,环环紧扣,哪一个环节做不好,下一环节就难以实现,所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抓好衔接,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新的课程标准由“情景图”引出“问题串”,倡导数学课堂生活化,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人教版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采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开放的“生活化“教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不仅

仅学会了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实现了数学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特点。

应该说,人教版教材色彩丰富、贴近生活、编排有新意,深受小学生喜爱。但总体看新增加了不少知识点,原有的内容也并未减少,课时数也增加不少。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我们应该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这需要我们仔细去拼读我们的教材,用好我们的教材。

总之,本次国培使我们受益特多。

第四篇:舞蹈教材

舞蹈社团

三甲庄完全小学舞蹈社团

舞动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喜欢参加。然而,由于其有较大的“弹性”,容易受到考试或者其他活动的限制和冲击,教师和学生往往不能有始有终,保质保量地坚持到底。为了给爱好舞蹈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将艺术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学校舞蹈成立了舞音乐社团,现将音乐社团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秉持以尊重个性,张扬个性,提倡个性,发展个性为中心,围绕“让艺术走进校园,走进班级,走进每一个学生”的主题活动,利用课余时间打造丰富的校园音乐文化环境, 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教育目标,为广大同学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创建和谐的校园氛围为指导思想创设新湖镇中心小学舞之韵舞蹈社团。

二、社团宗旨: 快乐舞动,有你有我。

三、社团的期初目标:

本社团初成立,首先必须是先招募全校有着舞蹈爱好的成员,建立社团机构,通过组织学习、锻炼,真正成为一支有实力的社团。因此,每周的音乐交流学习是必要的,首先第一次集体活动为教师教学基本功,第二次集体活动则由社团部社长等社员组织平时的练习,有疑问的地方再集中反馈给老师,然后共同解决,其他时间,我社室将为社员开放,为学习练习所需。

四、社团的发展目标:

社团不同于兴趣小组,兴趣小组重在学习,而社团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为了共同的目标与理想,经学校同意成立的学生团体。社团的活动空间广阔,充分发挥起社团这一阵地作用,社员可以大有作为。要培养社团社员尤其是社团干部在社团工作上,学校任务中,能自己安排时间,组织会议,相关学习和开展活动,这些全凭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对社团的组织责任感去自觉处理。

五、活动时间:

每周的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三节 六.指导教师 毕颖 舞蹈是促进学生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舞蹈教育形象、生动活泼、感染力强,是学生十分喜爱、易于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教育适合学生的发育成长,使之更好地掌握身体,便于有表情地、创造性地使用动作语言,以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舞蹈社团的活动,我们力求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等的感知更敏锐。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培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共同合作的能力。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别力。

由于本学期加入的学生较多,因此,我们将从多方面启发、开导,培养学生在形体、气质上的自我审美能力,并使学生自身体现出一种对舞蹈的热爱,从而愉快地进行训练和舞蹈。

亲爱的同学们:

孩子学习舞蹈的好处是非常多的,通过科学系统的舞蹈教学训练,它可以塑造美丽,增添魅力,锻炼体力,增强体质,磨练毅力,培养自信心,丰富想像力,促进智力,还可以陶冶心灵,培养出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舞出宝贝的气质。多年来的实践验证,学习舞蹈的孩子经过长期地、专业地、系统地训练后,她们的身体外形会向理想的方向发展。与其他孩子相比,身材更挺拔、修长、曲线玲珑,举手投足间都能表现出一种优雅,无疑学习舞蹈可以给孩子带来很多的益处。

1、优美形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经过舞蹈训练(如挺胸、抬头、收腹)能使他们站得直,形体优美,且能纠正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

2、动作协调: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通过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和谐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并且使孩子更有节奏感。

3、肢体灵活性、柔韧性:由于经常练习压脚、劈叉、下腰等,孩子的柔韧性,动作灵活性好。

4、磨练毅力: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能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练坚强意志。

5、提高身体素质:舞蹈需要一定的体力消耗,剪除练习后能促进孩子食欲、增强消化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生病机会。

6、提高合作能力和集体荣益感:舞蹈有独舞、双人舞、集体舞,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表演好,由此训练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纪律,培养了协作的观念。

7、培养审美情感:舞蹈是通过音乐、动作、表情、姿态表现内心世界,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艺术表演的熏陶,使孩子们热爱生活,并能欣赏美、体验美。

8、培养自信心:舞蹈演出能培养孩子当中表演的能力,使孩子们不怯场,表现力强,增强自信心和更好的心理素质。

9、促进智力:舞蹈是通过形体、动作、眼神来表现的,在跳舞的过程中能激发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尤其是自编自演的作品,能促进孩子智力发展。

同学们,其实舞蹈人人都可以学,只要有兴趣有时间就;掌握各部位动作训练的要领并准确做出,增强四肢与躯;重点及难点:;动作要领的掌握与表演;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教学内容提要:;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新授:地面动作训练单一动作;

1、腿部动作:;①勾绷脚②脚腕环动;

2、膝部动作:;①前吸直腿②旁吸直腿;

3、胯部动作:;① 单吸腿开胯 ②双吸腿开胯 ③单直腿开胯④ 双直腿开胯;

4、腿部动作:①踢前腿 ②踢旁腿 ③踢后腿;

5、腰部动作:①前弯腰 ②旁弯腰 ③后弯腰 ④拧腰。

同学们,其实舞蹈人人都可以学,只要有兴趣有时间就能学好。教学任务: 掌握各部位动作训练的要领并准确做出,增强四肢与躯干的力量;培养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为进一步学习步法、舞姿等站立动作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学风。

重点及难点: 动作要领的掌握与表演 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 教学内容提要: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新授:地面动作训练单一动作

1、腿部动作: ①勾绷脚 ②脚腕环动

2、膝部动作: ①前吸直腿 ②旁吸直腿

3、胯部动作:

① 单吸腿开胯 ②双吸腿开胯 ③单直腿开胯 ④ 双直腿开胯

4、腿部动作:

①踢前腿 ②踢旁腿 ③踢后腿

5、腰部动作:

①前弯腰 ②旁弯腰 ③后弯腰 ④拧腰

三、复习、巩固

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机进行复习,以巩固 学生所学知识。

四、结束:

1、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舞蹈基础知识(一)教学任务:

掌握舞蹈的概念、特点、作用、种类,了解中国舞蹈发展概况,为舞蹈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学风。

重点及难点: 常用基础知识 舞蹈概念、种类等 教学内容提要: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自我介绍。

2、提出上课要求:⑴纪律要求 ⑵服装要求 ⑶卫生要求

二、新授:

1、舞蹈的概念

2、舞蹈的特点

3、舞蹈的作用

3、舞蹈的种类

5、中国舞蹈发展简介

三、复习、巩固

四、结束:

1、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舞蹈基础知识(二)教学任务:

掌握舞蹈教学的常用术语、舞蹈记录方法等基础知识,为下一步进行舞蹈教学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学风。

重点及难点: 常用基础知识 常用术语、记录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一、组织教学:

4、师生问好。

5、介绍本节课教学内容。

一、新授:

a)舞蹈教学常用术语 b)舞蹈记录方法

3、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

三、复习、巩固

四、结束:

1、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

舞蹈基本动作技能训练

(一)教学任务:

掌握组合第一部分的动作顺序和动作要领,并熟练表演第一部分组合;培养学生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舞蹈表现力;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学风。

重点及难点: 动作的连贯表演 动作的准确性 教学内容提要: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新授:组合《舞蹈基本动作技能训练》第一部分 动作顺序:

前奏曲:团身抱膝(1×8)双手分掌至两侧,腿伸直(1×8)第一段:

[1×8] 上身立直,向前弯腰,展压胯两次。[2×8] 同[1×8] [3×8] 低头。还原看一点;仰头,还原看一点。

[4×8]向左歪头,还原;向右歪头,还原;[7×8]“1”拍头转向点,“2-4”拍头甩向3;慢转向一点,双腿向前伸直绷脚,双手两侧搭地;[1×8]左、右各绷、勾脚一次;[5×8]右腿小抬腿25°,放平;反面一次;

1、总结课堂学习情况;舞蹈基本动作技能训练

(二);教学任务:;掌握第二部分组合的动作顺序和动作要领,并熟练表演;动作的连贯表演动作的准确性教学内容提

[4×8]向左歪头,还原;向右歪头,还原。[5×8]头从前向右顺时针涮头一周。[6×8]同[5×8] [7×8]“1”拍头转向点,“2-4”拍头甩向3点,“5-8“头 慢转向一点,双腿向前伸直绷脚,双手两侧搭地。第二段:

[1×8]左、右各绷、勾脚一次。[2×8]双脚同时勾绷两次。[3×8]双脚向外划圈。[4×8]双脚向里划圈。

[5×8]右腿小抬腿25°,放平;反面一次。

2、复习、巩固

四、结束:

1、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舞蹈基本动作技能训练

(二)教学任务:

掌握第二部分组合的动作顺序和动作要领,并熟练表演组合;培养学生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舞蹈表现力;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学风。重点及难点:

动作的连贯表演 动作的准确性 教学内容提要: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介绍本节课教学内容。

3、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新授:组合——《舞蹈基本动作技能训练》第二部分 动作顺序: 第三段:

[

1、2×8]做深呼吸,同时双手从后下向上抡臂向前,身体向

下做前弯腰;上身起直,双手从两侧收回。[

3、4×8]同[

1、28] [

5、6×8]向后胸腰一次。

[7×8]身体转四点拧腰,右手四点扶地,右腿前吸腿,左手 手背抱右腿;反面一次。[8×8]慢慢躺下,成仰卧式。第四段: [1×8]吸右腿,撩直90°,勾右脚,落下。[2×8]同[1×8],方向相反。[3×8]同[1×8],动作为双腿。

[4×8]“1-2”拍,双腿在空中交叉两次,“3-4”不动。[5×8]同[4×8] 结束句:

[1×8]双腿并直,绷脚落下,起上身,收腿,双腿盘坐。

二、复习、巩固

四、结束:

1、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压腿、耗腿、踢腿练习

(一)教学任务:

掌握压腿、耗腿的正确方法并准确做出,组合动作连接流畅,训练腿的软度,胯的开度和收腹能力;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培养学生互帮互学的良好学风。重点及难点:

压腿、耗腿的动作要领 动作的准确性 教学内容提要: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新授:

1、把上压腿

①扶把的方法: 双手扶把 单手扶把

2、压腿的单一动作:

①压前腿:两腿要直,主力腿的脚要有抓住地面的感觉。②压旁腿:挺后背,收肚子,收臀部,开胯、收胯,压旁 腿下去时不能向前倾,也不能向后躺,要保持正直。③压后腿:肩要正,上身平压,收腹,膀要放端正。主

力腿一边的肩要多压一些,要强调主力腿脚抓地,开膀子亮相,挑腰。

3、耗腿的单一动作

4、组合动作:压腿和耗腿(组合顺序略)

三、复习、巩固

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机进行复习,以巩固 学生所学知识。

四、结束:

1、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

压腿、耗腿、踢腿练习

(二);教学任务:;掌握踢腿的正确方法并准确做出,组合动作连接流畅,;大踢腿的动作要领动作的准确性教学内容提要:;

三、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分前、旁、后三个方向;踢上去急速有力,收回时轻而具有控制;

2、组合动作:踢腿(组合顺序略);

三、复习、巩固;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机进行复习,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压腿、耗腿、踢腿练习

(二)教学任务:

掌握踢腿的正确方法并准确做出,组合动作连接流畅,训练腿的软度,胯的开度和收腹能力;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培养学生互帮互学的良好学风。

重点及难点:

大踢腿的动作要领 动作的准确性 教学内容提要:

三、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四、新授:

1、大踢腿: 分前、旁、后三个方向

踢上去急速有力,收回时轻而具有控制。用脚尖和脚背带动全脚。动作时后背和胯要正,腰要有意识的向上提,主力腿用力抓地,保持身体的正直和姿势的正确。

2、组合动作:踢腿(组合顺序略)

三、复习、巩固

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机进行复习,以巩固 学生所学知识。

四、结束:

1、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把杆训练:擦地及勾绷脚的练习教学任务:

掌握擦地组合的动作要领;掌握擦地组合的动作顺序,熟练表演组合;训练学生脚背、脚腕的力量,增强肌肉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学风。重点及难点:

动作准确、连贯表演

向前、旁、后擦地的动作准确性 教学内容提要: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新授:

1、单一动作: ①向旁擦地 ②向前擦地 ③向后擦地 要求:后背正直,两腿的膝盖要始终挺直,腿部肌肉收紧。重心始终在主力腿上,不要随动力腿擦出。要和地面有力地摩擦,脚尖不能离开地面,最后停在准确的位置上。绷脚的力量要从脚尖一直贯穿到大腿,胯要开,胯骨不能起伏,向前擦地不能出胯,向旁、向后擦地不能掀胯。

2、连接组合(动作顺序略)

三、复习、巩固

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机进行复习,以巩固 学生所学知识。

四、结束:

1、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把杆训练:蹲的练习教学任务:

掌握组合的动作要领;掌握组合动作顺序,熟练表演组合;训练腿部肌肉的柔韧性,训练跟腱、膝关节的弹性和控制力及后背的挺直,脚的外开;训练学生的认真、刻苦的良好学风。

重点及难点: 动作准确、连贯表演

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和全蹲 教学内容提要:

三、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四、新授:

1、单一动作: ①一位蹲 ②二位蹲 ③五位蹲

要求:蹲和起的过程要在一种内在的对抗力量中进行。下蹲时,要有强压下、被迫下蹲的感觉,起直时要有往上顶的感觉。蹲和起之间不停顿,力量必须是均匀的连贯的具有柔韧性,缓慢的蹲要起伏平稳,快速的蹲要快中有控制。蹲的过程中,后背一定保持笔直不动。

2、训练步骤:①先从双手扶把开始,然后再做单手扶把的练习,加手;动作;;②蹲的训练先从半蹲开始,再到全蹲;;③训练节奏从慢速到中速;

3、连接组合(动作顺序略);

三、复习、巩固;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机进行复习,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四、结束:;

3、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4、布置作业;把杆训练:蹲的练习;教学任务:;掌握组合的动作要领;掌握组合动作顺序。

2、训练步骤:

①先从双手扶把开始,然后再做单手扶把的练习,加手的 动作; ②蹲的训练先从半蹲开始,再到全蹲; ③训练节奏从慢速到中速。

3、连接组合(动作顺序略)

三、复习、巩固

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机进行复习,以巩固 学生所学知识。

四、结束:

3、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4、布置作业。把杆训练:蹲的练习教学任务:

掌握组合的动作要领;掌握组合动作顺序,熟练表演组合;训练腿部肌肉的柔韧性,训练跟腱、膝关节的弹性和控制力及后背的挺直,脚的外开;训练学生的认真、刻苦的良好学风。

重点及难点: 动作准确、连贯表演 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和全蹲 教学内容提要:

五、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六、新授:

1、单一动作:

①一位蹲 ②二位蹲 ③五位蹲

要求:蹲和起的过程要在一种内在的对抗力量中进行。下蹲时,要有强压下、被迫下蹲的感觉,起直时要有往上顶的感觉。蹲和起之间不停顿,力量必须是均匀的连贯的具有柔韧性,缓慢的蹲要起伏平稳,快速的蹲要快中有控制。蹲的过程中,后背一定保持笔直不动。

2、训练步骤:

①先从双手扶把开始,然后再做单手扶把的练习,加手的 动作;

②蹲的训练先从半蹲开始,再到全蹲; ③训练节奏从慢速到中速。

3、连接组合(动作顺序略)

三、复习、巩固

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机进行复习,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四、结束:

5、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6、布置作业。教学内容:形体训练

教学目的: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教学重点:压前、旁腿 教具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1、师: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说明了一个的体态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今天,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舞蹈当中的站立有什么要求?

生:肌肉收紧,膝盖夹紧,立腰、收腹、展肩等

师:(找一名学生作示范讲解)两腿脚跟相靠十个脚趾用力抓地,两腿夹紧,大腿内侧外旋,收腹、收臀,立腰,下巴微抬,眼睛平视前方。

开音乐,学生双手扶把,按照要求训练站立,启发想象力(如: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我亭亭玉立,等)

音乐的第一遍,双手扶把,面向把杆,一位脚。

音乐第二遍,一位立半脚尖,保持状态,双手离开把杆,慢慢打开至七位,掌握好重心。

2、“蹲”组合

师: 蹲使双腿的曲伸训练,是促使大腿外开并锻炼大腿、小腿及脚上的肌肉及肌腱的,同时训练跟健的软度和力度。

找一名学生示范讲解:单手扶把(身体侧对把杆,离把约一脚远,扶把手放在身体稍前一点),脚一位,整个身体犹如被紧紧夹在两个平面当中,头上犹如重物下压被迫下蹲,但又要往上顶重物的感觉,直立时要有往上顶的感觉,这就是内在的对抗性力量。

合音乐(正、反面)要求:A、下蹲到底和往上起来的时间是一样的,并且要均匀、连贯、柔韧。B、下蹲时绝对不要撅臀部 C、下蹲时,脚跟不宜长久离地,再往上起的时候,先落脚后跟。

3、师:擦地是整个腿力量训练的基础动作,这个动作主要训练整个腿及脚腕、脚背的力量,增强肌肉的能力。

准备姿势:单手扶把一位脚,另手一位(前奏手打开至七位)

前擦地:重心在主力腿上,动力腿绷脚向前擦出,脚跟往前顶,脚跟、脚心、脚掌逐次离开地面,成脚尖点地,脚尖和主力腿成一条直线,然后按原线有脚尖往回领收回原位。

旁擦地:开始全脚着地,随着距离增大又依次脚跟、脚;后擦地:动力腿向后擦出,脚尖先走,与主力腿脚跟成;

3、压前腿(重点);师:压腿主要是训练腿的软度、柔韧性、和胯的开度,;准备姿态:单手扶把,另手一位,身体半侧向里对把杆;第一遍音乐:重心在主力腿上,两腿伸直,动力腿绷脚;第二、三、四遍音乐:由第二遍音乐开始,七位手转为;师:请一位做得比较好的同学作示范。

旁擦地:开始全脚着地,随着距离增大又依次脚跟、脚心、脚掌离开地面,脚背向外用力绷脚尖着地,收回时又一次脚掌、脚心、脚跟、全脚着地,擦地收回。

后擦地:动力腿向后擦出,脚尖先走,与主力腿脚跟成一直线,然后用脚跟带动,由脚尖、脚掌到全脚擦地收回。(合音乐,正反面)

3、压前腿(重点)

师:压腿主要是训练腿的软度、柔韧性、和胯的开度,只有腿的软度好,动作才会轻盈,舞姿技巧才会丰富。而压腿也是一个持之以恒的练习,我们只有不断地去磨它,不断的去拉它,我们才能达到一个训练的目的。

准备姿态:单手扶把,另手一位,身体半侧向里对把杆,三位脚。前奏:把外腿经吸腿后向上伸直,用脚跟放在把杆上,绷脚外开,手由一位经二位打开至七位。

第一遍音乐:重心在主力腿上,两腿伸直,动力腿绷脚外开,立腰,不动。第二、三、四遍音乐:由第二遍音乐开始,七位手转为三位,上身保持正直对准动力腿下压,用小腹去贴大腿,跨往前提垂直大腿,收去够脚背,4拍落,4拍起。

师:请一位做得比较好的同学作示范,大家可以围过来看,看看她与我们大部分同学作的有哪些不一样,她好在哪里?(同学参与观察、讨论,并纠正)(做反面)

4、压旁腿(重点)师:压旁腿是在压前腿的基础上,身体经把离向后转,换手扶把,脚在身体后面,向旁压腿时应注意用身体的后背缘去贴大腿,手去找脚背。

A、师边示范边讲解 B、学生自由练习,师依次纠正 C、合音乐,作练习准备姿态:单手扶把,后三位脚,另手一位,身体半侧向里对把杆。前奏:里腿经过吸腿向旁打开,手经二位打开至七位。注意胯部与动力腿成一平面。

第一遍音乐:手在七位,身体正,脚背绷脚朝上;

第二、三、四遍音乐:从第二遍开始,手到三位,压旁腿。(做反面)

(三)、结束短语(音乐伴奏):今天,我们进行了一些一系列的训练,可能许多同学还感到有些难度,但我相信,只要你肯练,日积月累,你终会锻炼出良好的基本素质来!

跳跃训练:小跳的练习

(一)教学任务:

掌握“小跳”的动作要领和做法,准确地进行表演;训练脚腕推地的力量,训练腿部肌肉和腹肌的力量;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的良好学风。

重点及难点: 舞姿动作的准确性

蹬地动作、空中舞姿的保持、落地时蹲 教学内容提要:

七、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八、新授:

1、介绍跳跃的种类: ①双起双落 ②单起双落 ③双起单落 ④单起单落 ⑤换脚跳

2、一位小跳

准备:身体对一点,脚一位,手一位。

动作:准备拍,一位半蹲,然后在快速直起的同时,绷脚推地跳起,在空中要直膝、绷脚,仍保持一位。落地时,先落脚尖、脚掌到全脚。成一位半蹲,再直起还原。身体始终垂直地面,跳起时吸气,落地时呼气。

3、训练步骤:

①四拍一次:准备拍ta-半蹲,1-跳起,2-落地半蹲,3-4 起直。

②二拍一次:准备拍ta-半蹲,1-跳起,2-落地半蹲。

三、复习、巩固

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机进行复习,以巩固 学生所学知识。

四、结束:

7、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8、布置作业;跳跃训练:小跳的练习

(二);教学任务:;掌握“小跳”的动作要领和做法,准确地进行表演;具;舞姿动作的准确性;蹬地动作、空中舞姿的保持、落地时蹲;教学内容提要:;

九、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十、新授:;

1、单一动作练习;

2、组合:(动作顺序略);

三、复习、巩固

1、个别练习;

2、小组练习;

3、集体合乐表演。

7、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8、布置作业。

跳跃训练:小跳的练习

(二)教学任务:

掌握“小跳”的动作要领和做法,准确地进行表演;具有良好的节奏感,能准确连贯组合;训练脚腕推地的力量,训练腿部肌肉和腹肌的力量;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的良好学风。重点及难点:

舞姿动作的准确性

蹬地动作、空中舞姿的保持、落地时蹲 教学内容提要:

九、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十、新授:

1、单一动作练习

2、组合:(动作顺序略)

三、复习、巩固

1、个别练习

2、小组练习

3、集体合乐表演

四、结束:

总结课堂学习情况。布置作业。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课例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课例

上传: 徐洪宝

更新时间:2012-5-14 14:45:00

课堂实录

师:老师请同学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一首中国的歌曲,一首中国人必须听的歌曲。(课件:播放胡浩波演唱歌曲《乡愁》)。

师:这是1992年春节晚会的现场,这首歌是根据台湾作家余光中的诗歌《乡愁》谱曲改编而成,原诗一共是四个诗节,歌曲保留了三个诗节。这首诗歌自1992年以歌曲的形式,从台湾穿越海峡来到大陆以后,就备受人们的关注。比如到了2002年,一部反映郑成功后人生活的电视片《闽南名流世家》,选取了余光中的《乡愁》作为主题曲,并且获得了当年金鹰奖的最佳主题曲奖。那么,余光中的《乡愁》为什么能引起人们如此的关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歌,大家请看大屏幕(课件:板书这首诗歌的内容,并配有音乐。),齐读这首诗。

学生齐读。

师:有人说,这首诗只有读出它的乡韵,才算将诗歌潜在的感情激发出来,这样的朗读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哪位同学试着朗读一下?

学生读。(配乐)

师:哪位同学再试一下?

生:老师,我想和刘岩一起读。

两位女同学一人一段读。(学生抱以热烈的掌声。)

师:三位同学的朗读都非常好,情感很饱满,有感染力。三位同学的朗读是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老师想,如果选一个这个世界上读得最好的人给我们读,那该多好啊。那么大家想一想,读《乡愁》最好的人是谁?

生:余光中。

师:为什么是余光中?

生:因为是他写的诗歌。

师:好,今天余光中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今年已经是76岁的高龄了,我们欢迎他给我们朗读这首诗歌。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76岁高龄的余光中朗诵《乡愁》的录音录像。)

师:余光中读得这首诗歌和我们读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有何不同啊?

生:余光中读的和那三个同学的感情色彩不同。

师:能不能具体说一下不同在哪儿?

生:那三个同学比较有激情,而余光中读的是发自内心的那种感情。

师:什么样的感情?

生:怀念祖国。

师:余光中读的确实没有我们的那份激情,但是他比我们多了一些东西,在感情上多了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我感觉他多了一种沧桑感。

师:说的太好了。确实,他比我们少了那么多的激情,也比我们多了那么多的沧桑和凝重。那他读的为什么比我们多了那么多的沧桑感呢?

生:因为他亲身经历过和祖国分离的痛苦。

师:我们可以通过文字读透文字背后的人生,大家看看屏幕上的文字,从这些文字里可以看到作者怎样的人生经历。生:可以看到小时候作者和母亲分离,长大后又妻分离,后来母亲离他而去,现在呢他又和大陆分隔两地。

师:说的很好。她说了余光中四个不同的人生经历,说明这位同学对诗歌读的很好。那么,是不是这样呢?请大家继续看。

师:(老师配合着余光中的图片对作者的人生经历进行解说。)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他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从此就开始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从祖国大陆到宝岛台湾,从求学美国到谋职香港,他再也没有回到大陆。后来在回乡梦

时候他写下了这首《乡愁》。“我二十二岁离开大陆,对这块土地讲来,曾经缺席了四十年,回来已经很晚了,早就应该回来看看了。”

师:刚才我们同学的发言,和余光中先生给我们介绍的一样。你们读的非常好,透过文字,读出作者的悲欢离合。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诗节,但是我们看到的四个画面,每一个画面都震撼着我们的人心。其中描写的别母愁、别妻愁、丧母愁、大陆愁,哪一画面都凝聚着作者一生的沧桑和难以言表的哀愁。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的16行,写出的时间也只用了二十几分钟,但是在我们读的时候发现,每一个词语都显得那么漫长,仿佛低声地向我们诉说。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再把这首诗朗读一遍,想一想刚才老师的解说和余光中的诉说,你的读法可能是不一样的。来,我们齐读。

学生齐读。

师:读得很好,读到了心灵的深处。我们在朗诵这首诗歌的时候,把其中的关键词语提出来,分类组合,重新排列,就会读出新的感觉来。我们先看第一组表示时间的词语,大家齐读一下(课件: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根据大屏幕的这四个词语,请同学们思考,作者写了四个乡愁,这四个乡愁是并列的关系,还是有所侧重?

生: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这四个乡愁是并列的,还是侧重于哪一个?

生:是并列的。

师:说说理由。

生:根据篇幅来看,每一首诗的详略是一样的。

生:我不同意她的观点。我认为是有侧重的,侧重在最后一节诗。因为“而”是个转折连词,是对前三个词语的转折。

师:你说的很好。前三个乡愁可以合并在一起,称为是什么样的乡愁?

生:往日的、从前的、昔日的、过去的……

师:也就是记忆中的乡愁。你想一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还像小的时候那样想妈妈了?想他的妻子?离去的母亲?

生:不。

师:他的母亲1964年去世,1971年写的这首诗歌。七八年之后,这种感情还会像眼前那么浓重吗?大家看一下余光中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是怎样的。(课件:在四个时间词语旁分别有四个画面,随便点击就会出现余光中对这节诗的朗读。老师分别点击前三节诗的朗读,并重复点击最后一节诗,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

师:他读最后一节诗歌的时候,与前三节有什么不同?

生:读“而现在”这节诗的心情比较沉重,并且语速也放慢了很多。我认为,过去的事情他毕竟会慢慢地淡忘,而现在却不能。

师:还有吗?再听(课件:点击画面朗读,让学生听读比较。)读最后一节诗中的“乡愁”与前三节诗中的“乡愁”一样吗?

生:第四节诗的“乡愁”读得很重、很慢,读出了它的沧桑感。师:对,最后一节诗带着沧桑,带着凝重,所以整首诗侧重于最后一节诗,那么前三个诗节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师:我们再看下面一组词语,请读一下。

生:小小、窄窄、矮矮、浅浅。

师:这四个词语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

生:叠词、形容词。

师:还有呢?

生:把所描写的对象都写的非常微不足道。

师:看这四个词语后面的词语,它所描写的事物是不是都是那么的“小”、那么的微不足道?

生:邮票、船票和坟墓确实是小的,但是海峡却不是那么“浅”。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虽然海峡浅却难以到达。

师:嗯,这个“浅浅的海峡”,海峡肯定不浅,但是他把它写的这么浅,就说明它很容易渡过,而实际并不容易渡过。那么他把这么深的海峡写得这么浅,合理吗?从地理的角度说,这海峡有100米深,这么写,不矛盾吗?

生:我觉得不矛盾。“浅浅的”是从感情的角度来讲的,是发自内心的,他希望回归祖国的感情很强烈。

师:你说的很好,从感情上说海峡是浅浅的,是能够渡过的。但现在这海峡使他和大陆天各一方,突出了有乡不能返的愁苦。看下面一组词语,请读一下。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这是一组表意象的词语。作者想家的时候,这四个词语起的作用是什么?

生:邮票是和母亲之间的来往,通过写信;船票是想念妻子的一种方式,有船票就可以坐船和妻子团聚;坟墓是他和母亲隔绝的障碍;海峡把他和大陆分隔开,充满了浓浓的乡愁。

师:根据这个同学的发言,我们发现,前两个是一样的,后两个是相同的。前两个能够沟通甚至相见,而后两个有障碍甚至阻隔。好,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课件:四节诗配四幅画面。)小时候想妈妈的时候,可以写一封书信,贴上一张邮票,这张邮票就可以把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送到自己的家乡;船票虽窄,但一张船票可以使作者乘上轮船来到心爱的妻子面前,可以相见,这两个事物都融进了作者深深的乡愁。可坟墓却不同,当作者来到母亲坟前的时候,无论怎样也不能和母亲相见了,纵然有千言万语又能谁说呢?只能向母亲深深的鞠躬。而第四个“海峡”又不相同,“浅浅的海峡”和前面的“坟墓”一样,把作者和大陆分隔开,坟墓阻隔了两个人。坟墓和海峡的阻隔程度相同吗?前者是死别,后者是生离,但却痛于死别。祖国大陆就在对岸,可就是过不去。就此,诗歌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作者对家乡像思念母亲、思念妻子那样眷恋,因此他把家乡又称为“母乡”、“妻乡”。而这“浅浅的海峡”却不能让他回去,他只能眷恋。因此,他只能像眷恋母亲、新娘那样眷恋自己的大陆,但比眷恋母亲更眷恋自己的大陆。他为什么这么眷恋大陆?

生:大陆就在对岸却不能回去,自己感到很无奈。

师:下面我们听听一位游子的心声。(课件:“我庆幸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了单薄的。我慢慢得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作者想念着那片土地上的花草树木,想念着那片土地上的历史,想念着那片土地上的文化。现实虽无法穿越,但是诗歌是自由的,他在诗歌当中写李白、写回乡梦《春天,遂想起》,(课件:板书这些诗的内容。老师富有感情的朗读,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同学们。同学们给与热烈的掌声。)

师:现在我们知道,两岸相通了。余光中也可以回来了,我们接他回家,和他说几句话,好吗? 生:您现在可以回家了,海峡变成了真正的“浅浅的海峡了”。

生:您回来以后,会发现,祖国现在变化很大,变得更富强了。

生:江南的儿子啊,欢迎你回家。

师:有人说:落叶终能归根。有传说,狐狸死的时候头一定朝向出生的山丘。草木尚且如此,动物尚且如此,人怎能忍受这种感情呢。“回来吧!”他一旦听到这个消息,他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回来。我们现在一起以目光欢迎余光中回家。(课件:余光中“回家”的录像,并配以歌曲《回家》。)

师:诗人余光中终于回来了,回到了这片土地,回到了这片满载着历史的土地,满载着文化的土地。其实我们静下来想一想,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包括我们的父母及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何尝不是在漂泊,我们都拥有着土地这个家乡,但是我们真正拥有那片历史的故乡、那片文化的故乡吗?最后,把这个问题作为礼物送给同学们,用一生去思考。

教学反思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乡愁》是一首现代诗,内容短小却含义深刻。作者是台湾作家余光中,反映的是希望海峡两岸早日团结的主题。学生对台湾一事虽有了解,但却没有亲身的体会。教学的难点是怎样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入诗歌的意境同作者一起感同身受,进而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情怀。

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极力地采用多媒体手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近作者,解读文本,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不少相关资料,有余光中的朗读、作者的生活经历、作品写作背景等。学生在一堂课上获得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了过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这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但这些资料都是由教师提供的,如果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搜索、去思考,把认为有效的信息、问题带到课堂,教师则可根据需要,挑选出有价值的反馈给学生,这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研究性学习中,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会多多弥补这一缺陷。

我在课堂上利用课件配合教学,但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我们创设的平台,促使师生、生生互动,变单一的教学为多元的教学、单向性传递为多向性传递,使学生原来的那种静态的、封闭的学习模式,改变为动态的、开放的学习方式,这才是最根本的。课后,我自己对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这节课我不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那课堂效果会是怎样的呢?

作为在教学中运用过信息技术的语文教师都应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语文教学,还是中某些方面改革了语文教学呢?其实,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学,可以不需要教室,也可以不借助于技术,但是却无法离开语言文字。我自认为,这节课的最成功之处在于,语文教学的核心却没有改变,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更好的学习了最具中国文化内涵的语言文字。通过对最具中国文化内涵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情感,这些思想和情感越珍贵、越强烈,就越能够与文学经典、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获得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下载舞蹈学科教材与课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舞蹈学科教材与课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历史学科课例分析(5篇模版)

    九年级历史学科课例分析 (选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在矛盾冲突中展开历史思维 ——法国大革命 授课人:北京市第八中学/刘天明 教师:(播放《马赛曲》)这首歌曲的名称是什么?这首......

    课例分析

    平均分的认识 教学设计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中“平均分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

    舞蹈低段课教案分析

    舞蹈低段教案 教学设计理念: 舞蹈,是一门综合的富于动感的艺术, 学校的舞蹈教学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通过训练和表演,锻炼学生身体,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动作......

    舞蹈校本教材

    舞蹈校本教材—舞之韵 学校: 姓名: 舞蹈校本教材—舞之韵 我校开展舞蹈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系统的舞蹈教学训练,塑造美丽,增添魅力,锻炼体力,增强体质,磨练毅力,培养自信心,丰富想像力,促......

    舞蹈社团教材

    舞之韵 新湖镇中心小学舞蹈社团 舞动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喜欢参加。然而,由于其有较大的“弹性”,容易受到......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穷人》教学课例.

    想象让我们飞翔 ——《穷人》教学课例 作者:姜明玲 一、教学设计 (一)、激趣入境 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穷人》,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怎样?这是一篇世界名著的作品,但由于种种原因,列......

    简易多媒体环境学科教学及课例分析

    《简易多媒体环境学科教学及课例分析》课后反思 简易多媒体环境下的识字、写字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确实转变汉字教育理念,应该认识到学习汉字,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阅读的工具和......

    舞蹈学科总结

    舞蹈学科总结 2011—2012学年度 怀来青少年活动中心 舞蹈班李静 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根据幼儿舞蹈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本学期在往年的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