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在初中开设校园集体舞蹈课的重要性
浅谈在初中开设校园集体舞蹈课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在初中开设舞蹈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是升入高中后艺术生高考的需要,是增强艺术生形象、气质和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在初中开设校园集体舞蹈课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
[关键词]舞蹈课、艺术修养、综合素质、重要性。
“今年秋季开学,全国所有中小学生每天都必须要跳校园集体舞,其中男女生手拉手共跳的大秧歌、青春的旋律,成为初中生的指定舞蹈。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教育部组织创编的《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决定自2007年9月1日起在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广。”这一消息一出台,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人们开始重新关注舞蹈,关注舞蹈课程的学习。
在人们的印象中,从幼儿园开始,学校就开设了音乐和美术课程,但舞蹈课程也只是在一些大学才有的选修课。那舞蹈是不是次于音乐和美术呢?
事实正好相反,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在远古尚未产生语言之前,人们就用动作姿态和表情来传递各种信息和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由各种声音发展成为语言和音调以后,才相继产生了诗歌和音乐。在劳动中,由于制造工具,人的手逐渐变得灵巧起来,继而又诞生了绘画和雕刻。随着人类的进化,思维能力和认识事物水平的提高,曲艺、小说、戏剧等艺术相继被创造出来。所以,舞蹈是最古老的艺术。
其实,我国开设舞蹈课的先例很早就有了。当历史走进二十世纪时,中国的资产阶级启蒙者和改良派人物纷纷走上历史舞台,他们提倡民主,谋求变法,主张废科举办新学。这种“教育救国”行为,对中国现当代舞蹈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直接的表现是在普通学校里开设新诗音乐课和体育课。与此同时,也把舞蹈列为体育课的主要内容,从而达到锻炼国人体魄的目的。
这种把舞蹈与学校体育结合的做法完全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在西方人看来,舞蹈能培养人的灵活性,锻炼人的反应速度和身体的协调性,更能训练人对于体态美感的感受力。因此,体育课里安排舞蹈的内容是十分自然的。在这
样一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舞蹈家们竭力效仿上述做法,将舞蹈与体育有机结合,在“新式”学堂传授。据记载,当时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及全国许多大中城市有不少学校相继开设了体育和舞蹈课。这一现象为校园舞蹈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
一、在初中开设舞蹈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今天的社会,舞蹈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清晨,在城市的各个
街心公园,可以看到许多舞蹈的场面:年轻人活力四射的“街舞”,中老年人随着锣鼓点的“秧歌”,节奏鲜明的“迪斯科”,矫健而流畅的“国标舞”,以及那些优美旋律伴奏中的“健身舞”。晚间,人们在剧场可以欣赏到舞蹈或舞蹈作品的演出,也可以去舞厅或联欢会跳交谊舞;节日期间还可以在公园等旅游点举办的游园活动中看到各地的民间舞蹈表演;如果有兴趣和需要,喜欢舞蹈的人还可以到各种舞蹈训练班学习芭蕾舞、民间舞、国标舞„„来提高自己的舞艺。而众多的舞蹈比赛、舞蹈综艺节目更是说明现代人对舞蹈的热爱和追崇。
二、在初中开设舞蹈课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
舞蹈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艺术活动形式,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内
容和手段。基础教育阶段艺术类课程标准中,指出了舞蹈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并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标。开展校园集体舞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形成开朗、乐观的健康个性;有利于培养健美的身体形态,发展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和韵律感,提高身体素质;有利于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引导青少年追求真善美。舞蹈是青少年十分喜欢的一项艺术活动,目前,我校建立了课外舞蹈兴趣小组,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校园集体舞活动,并且创编了一批很好的校园集体舞。但由于受到舞蹈教育资源不足的局限,还不能满足开展活动的需要。因此各地都希望,教育部门能组织创编出更多、更好的适合在中小学校开展活动的舞蹈节目,以弥补学校舞蹈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不断满足青少年对丰富多彩课余生活的要求和希望。
教育部组织创编的《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初中类就具有很大的带
头作用。其中轻松、愉快、节奏鲜明的《青春风采》,吸纳了不同民族舞蹈文化之精华,选择了富有美感的舞蹈动作元素。强调通过舞蹈的文化内涵唤起学生心
中的美感。让学生在跳动中尽情释放自己的青春热情,缓解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压力。充分展示初中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它使得男、女同学之间的交流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趣味性地将常见的生活元素与舞蹈文化结合在一起。真正达到团结合作、相互欣赏及情感交流的目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乐感、节奏感。在此过程中感受美、感受爱、感受团结、感受友谊、感受集体的和谐。
而其中的《青春的旋律》选用青春、活力四射的音乐,带给学生舞蹈美和音
乐美的体验。这种体验能增进初中生对社交礼仪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初中生大方优雅的气质和健康、挺拔的体态。《青春的旋律》在创编过程中,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年龄特征,遵循了自然、湿度和真是坦诚的原则。舞蹈动作注重协调配合和礼仪风范,上身直立挺拔,脚下起伏流畅,女同学高贵典雅,男同学绅士翩翩,同学之间表现为愿意接受、彼此默契、相互尊重。初中学生跳这样风格的舞蹈,能带给他们一种美的体验,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交礼仪文化的内涵,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和艺术鉴赏力,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参与活动的意识。
当然,舞蹈光有实践而没有理论是不够的。舞蹈艺术本身是一种文化,而不
是简单的手舞足蹈,只有具备一定的舞蹈文化素养,掌握舞蹈艺术基础理论知识和舞蹈历史发展的常识,加深对它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和驾驭舞蹈这一门艺术形式。
我校开设的舞蹈欣赏课就可以把舞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舞蹈知识与趣味相
结合,舞蹈史与舞蹈人物相结合,误导类别与作品相结合,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相结合,舞蹈理解与舞蹈欣赏相结合,舞蹈表演与舞蹈创作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欣赏、参与、模仿、品位、理解、创造的实践互动中充分认识舞蹈,走进舞蹈。
培养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舞蹈艺术,从认识舞蹈开始,走近舞蹈,理解舞
蹈以动作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领会舞蹈表现人们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的审美属性。在舞蹈创作的领域中,在了解各个地域舞蹈的风格,各地区人们的审美心理、审美意识和情趣的基础上,将对于生活现实的情感感受转化成适合舞蹈构思的“动作元素”,在参与舞蹈中培养学生的形体技能及心智技能,着重培养
肢体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和节奏乐感,还可培养学生的舞蹈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三、在初中开设舞蹈课还是进入高中后艺术高考的需要,是增强艺术生形
象、气质和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除开绘画之外,舞蹈、声乐、播音主持、戏剧表演等艺术生都要求具有良好的形体、高雅的气质。形体美是一种天然健康的美。美是建立在健康之上的,有损于健康的美不会长久,也不可能是真正的美。一个人的身材、容貌是与先天因素的遗传和后天因素的营养、锻炼以及健康状态密切相关的。
学习舞蹈形体能陶冶情操,形成愉快、积极、平和的心态;增强身体的灵活
性和柔韧性;形成高雅、健美的气质;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表现自我,增强自信心;还能使她们在音乐与动作配合中体验美,表现美,进入美的境界;增强乐感和动作的节奏感;增强腰、腿部力量,使四肢肌肉柔软,富有弹性,形成长线条,改善身体曲线,养成挺胸、收腹,收臀的正确姿势;消除身心疲劳,调节神经,振奋精神。高雅的气质美,不仅要有内在的东西,而且还要通过形体、着装来体现,这样才能达到一种内外结合、和谐统一的整体气质美。许多屏幕上的著名人士和著名电影演员,整体气质都非常好,但这种非凡的气质都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更不是专家创造出来的。气质美是心灵的外显,而训练是伟大的平衡器。如果一个年轻的女子天生丽质,但缺乏训练的意识,她的美就会有一种缺少品味之憾,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很快丧失美丽;倘若一
个容貌平平的女子,却训练有素,那么流转的时光反而会使她越来越美丽动人。
通俗地讲,气质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它通过人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
初中生正值妙龄,精力充沛,正是学习知识的好时机。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应扩大阅读面,广泛涉猎文学、艺术、社会与人生等方面的知识。要注意社会交往方面的修养,如待人礼貌大方,善解人意,谈吐自然,尊重他人但又不失去自我,举止文雅但又不矫揉做作等等。俗话说,功到自然成。当舞蹈形体训练有
一定效果后,学生独特的气质与魅力便会通过言谈举止很自然地表现出来了。
四、在初中开设舞蹈课更是新课改的要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是一
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
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中探究合作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做人的品性。
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我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坚持立足实际,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开展各种各样的选修课,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在实践中得到很大收获。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课改中最突出的就是开展特长教育。学校开设了各类选修课,以活动为载体,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弘扬个性。
舞蹈是一种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综合性艺术,舞蹈和音乐、美术、诗歌有最为紧密不可分的关系,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门艺术既有其特性,也有其共性,能具备和掌握各种艺术的知识,对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会有莫大的帮助和教益。因此,在高中开设舞蹈课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你会发现,许多奇迹能在舞蹈中产生。
[参考文献]
1、桂迎赵丹丹《舞蹈欣赏与创作》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校园集体舞基本动作与教学说明》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年
3、郭可愚《形体美》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第二篇:论幼教专业开设形体舞蹈课的重要性
论幼教专业开设形体舞蹈课的重要性
【摘 要】形体舞蹈是一种多元化的舞蹈,它是由芭蕾舞、民族舞、现代舞等组合成,是一种综合性的形体训练舞蹈,为了更好地普及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们素质修养,使人们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收腰、健胸、美腿作用,并可修身养性,增强气质、风度、仪表,使人们在工作的繁忙中摆脱紧张情绪,进入美的环境中。
【关键词】形体舞蹈 开设意义
一、形体舞蹈的涵义
除此之外形体舞蹈是形体修塑和舞蹈的结合,所谓形体修塑就是伴随音乐(一般以舒缓优美,但有时也用一些节奏感强、欢快或起伏较大的音乐)做一些针对上肢、头部、颈部、胸部、肩部、臀部、大腿、小腿、足等的修塑动作,使肌肉有弹性,线条更美,动作要求舒展,幅度适当,同时也锻炼动作的协调性,肢体的动作美感,培养外在和内在的气质。舞蹈则是不但要做动作还要表达一定的内涵,就是所谓的舞蹈感觉和肢体语言,二者结合在一起就是形体舞蹈,显而易见就是动作一定不要很复杂,但又有一定的内涵,重在培养气质,就是当别人看见你,会给人一种高雅,舒服,很有活力的感觉。
二、形体舞蹈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幼儿师范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幼儿师范院校不仅以培养成为既具有即时的应职应岗能力,又具备适应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的素质与潜能的人,同时还具有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面对着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所提出的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需求,然而发展素质教育便离不开美育,如何有效地开展美育呢?形体舞蹈课的开设就是一项有效地手段!不仅可以培养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还可以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从而达到人才的“内秀外美”。
以幼教专业为例,学生在入学之前,身体的软开度、肌肉的能力等都未得到有效地开发,但这一时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旺盛阶段。通过参加有计划有规律的形体舞蹈训练能够使学生的肌肉、骨骼、关节等各部门协调发展,使其培养出良好韵律感、节奏感和身体的协调意识,使之更有利于发展学生健康的体格。
除此之外,作为年轻人在进入青年期后还有着强烈的自我形象设计意识,通过正规的舞蹈形体训练,可以逐渐改变和矫正不良的身体姿态,塑造优美姿态和协调能力,使他们动作优美、举止高雅、仪表端正;形体舞蹈训练能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美的意识”,提高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其形成注重形体美的习惯。通过形体舞蹈训练可以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良好的身体形态和精神风貌的未来教师。
三、形体舞蹈的开设意义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很多机会来参与多姿多彩的群体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开设形体舞蹈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在以往的学习和实习工作中经常发现很多年轻人都具有很好的运动才能和音乐才能,却羞于在公开场合展示自我;更有些同学在日常学习和人际交往中会产生社交退缩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自信。而在形体舞蹈课的教学中可以逐渐改变这些现状。例如:形体舞蹈课通常采用的上课方式为集体教学,教师通过运用小组讨论法、分组练习法、情景交融等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以及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模式,形成积极友爱、团结一致的学习氛围。通过有效地形体舞蹈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专业的技术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在得到形体美的同时树立自信心和活泼开朗的个性。
形体舞蹈训练能够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舞蹈是音乐与形体协调运动的完美结合,不仅展示了人们的姿态美,更体现了人内在的心灵美。音乐能抒发人的真情实感,是心灵直接语言的艺术,它借助各种声音的表象,由听觉形象来激发人的视觉形象,使人仿如于身临其境的形态。舞蹈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它的优美姿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其通过自身的形体舞蹈训练或是在对舞剧作品等的欣赏的训练,培养出学生的良好审美情趣和鉴赏美的能力。
四、形体舞蹈的毕业生状况
幼教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面临日益紧张的工作和激烈的竞争,具有灵活的应变各种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有规律的形体舞蹈训练拥有健美匀称的形体、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端庄而又充满活力的外表和富有生气的精神面貌。同时在校期间多参与群体活动如社会实践、演出排练、教学实习等有利于学生增强自我竞争力,有利于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中保持被选择的自我实力和自我信念,从而在事业中不断获得成功。
五、结束语
开设形体训练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良好精神风貌的全能型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幼儿师范专业开设形体训练课程可根据未来职业环境要求塑造人体的形态的需要,并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改善学生的体形、体态,使其获得体形美、动作美、气质美,进行仪态美、举止美、言谈美的现代礼仪教育。最终使学生在短暂的三年时光中充分的提升自身能力,为步入社会打好基础,在未来的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斌.形体训练纲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青少年.学生形体教育.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孙国荣、余美玉.大学生舞蹈教学指导.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第三篇:关于在中学阶段开设形体舞蹈课的思考
关于在中学阶段开设形体舞蹈课的思考
形体舞蹈是近年来在社会上风行的一项以改善人的形体为指向的健身运动。是指按照人体形态机能的特点,以有氧运动为基础,在音乐的伴奏下把舞蹈训练作为改善形体的主要手段,通过人体正确姿势的培养和身体各部位肌肉的锻炼与脂肪的消耗,以在娱乐中增进健康、塑造形体、提高气质,从而达到形体美的一项体育运动。① 形体舞蹈课是音乐、舞蹈与形体练习等多艺术学科的综合。它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体育锻炼与健身的兴趣,很好地培养健美的体型、良好的姿态、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激发学生对美的领悟能力和表现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唤起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等为目标。在中学阶段开设形体舞蹈课既顺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非常积极而有效的意义。
一、中学阶段开设形体舞蹈课的意义
(一)顺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1983年北京第八中学开始倡导“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的教育方针。同时制定出一个非常完整的学校的素质教育大纲,指出学校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哪些方面的素质和怎么培养的问题。因此,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公布的时候,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意志。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②
“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与其它教育相比较,形体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和途径。它是以培养懂得美、追求美、具有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的青少年为目标,而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出色的舞蹈家。它对素质教育的开展与实施起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形体舞蹈在培养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美化形体,同时舞蹈艺术的美学也是一种提高人类思想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净化人类灵魂的教育方式。作为情感的、视觉的、造型的艺术,在提高审美能力方面形体舞蹈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少年通过体育锻炼能促进体质与体能增强,但体育课主要是通过动觉的训练增强人的体质;而形体舞蹈则通过有韵律的节奏(强弱、长短、缓急)进行肢体运动,以音乐的动感锻炼人的体能,优美的律动训练和优雅身体姿态训练,赋予每一个人挺拔、优美的肢体与高雅的气质。通过形体舞蹈课的“动手动脚”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利用形体舞蹈的自由创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等,这些都是社会人的基本素质的必须要素。
(二)有益于青少年身体发育及形体的塑造
形体舞蹈的练习,有益于青少年身体健康发育,有利于肌肉、骨骼、关节的匀称与协调发展,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体态和健美的形体,更有利于身体各个器官组织的锻炼及健康发展。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进行形体舞蹈的练习可使肌肉纤维变粗而坚韧有利,使其中所含蛋白质及糖原等储量增加,血管变丰富,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改变,使骨外层的密质增厚,骨质更加坚固,从而提高骨骼系统抗折断,弯曲,压拉,扭转的能力,加强了关节的韧性,提高关节的弹性和灵活性。①
据了解,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教育部在京做了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比2000年略有提高,不过青少年的体质监测结果却令人担忧,“在学生体质得到继续改善的同时,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却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查率也居高不下。”此次体质监测对青少年的调查主要以学校为主,其中包括了25个民族,被调研人数达到38.3216万人。在7至22岁的汉族学生中超重和肥胖率继续增加。其中城市男生的超重率达到了13.25%,肥胖率比2000年增长了2.7个百分点,这也成为城乡男女生肥胖率最高的群体。青少年体质下降是否与缺少体育锻炼和不太重视体育课有关?我国许多初高中每周上2—3节体育课,每课时为45分钟,应该说体育课的总课时完全可以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但是,现如今的青少年为何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身体及形体问题呢?
目前中学体育课程没有特色和运动量不够是导致学生肥胖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相关报道显示,不少学校在体育课的课程安排上偷工减料,该开三节的只开两节,该两节的只开一节。问及原因,有人解释说担心学生在体育课上出现意外事故。每年学校因为上体育课造成学生伤害的例子很多,学校要花很多时间与精力和家长协商,甚至打官司、上法庭,学校深感头疼不已。在已开设体育课的学校中,一部分学校由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和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的需要,平时只针对部分学生和一些固定项目进行教学和训练,也使大部分学生丧失了对体育课的兴趣。此次调查也显示出,由于学校对体育器械项目的锻炼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不少学生因为没有适合的运动而不锻炼。
由于运动量不足引起的身心受损不仅在中学生群体里表现明显,大学生群体也不乏类似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健身馆健身、改善形体线条的现象尤为突出。且参加健身的人数几乎超过人们的想象。经过调查,参加形体训练者的原因主要有几种:其一是因为驼背或者脊柱侧弯,由于长期不良的坐姿与不良的体态导致脊柱的曲度变得不好;其二因为肥胖,对体育课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或者以暴食应对沉重的高考压力,造成身体肥胖。大学生出现这种身体心理上的问题,都是长时间日积月累的,是由于在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即中学阶段没有养成一种适当的体育运动的习惯,久而久之身体发出的健康危机的信号。
形体舞蹈课的开设则可很大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它通过有氧运动的方式拉伸人体的每一块肌肉,通过优美的音乐来帮助身体的律动,达到改善人的形体线条的同时也放松了身心让大脑在运动与音乐中逐步的放松,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据了解,目前已有学校开始了形体舞蹈课的实践。北京上地实验学校在统一规定的体育课之外增加了一节女生形体训练课即形体舞蹈课。上地实验学校的体育组负责人李东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学校专门安排两位形体老师,为学生讲解形体方面的知识,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形体课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运动这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伴奏下,展现各种姿态,充分发挥感情,使学生心情愉快,缓解精神紧张。形体课上大部分时间都是集体练习,此时对塑造中学生姿态美,形体美,气质美具有重要作用。”③
(三)有益于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升
所谓综合素质,是指“人具有的学识、才气、能力以及专业技术特长等综合条件,也称综合表现力”;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是指人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社交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在体育、文艺、美术、音乐、舞蹈、语言、等方面的特长;是指人们自身所具有各种生理的、心理的和外部形态方面以及内部涵养方面比较稳定的特点的总称:它大体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外在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五大块”。②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要求和趋势,尤其是当前人类即将迈入知识经济社会,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尤为迫切。形体舞蹈训练学科本身的准确定位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健美姿态、塑造较完美的体形,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形体舞蹈训练首先有益于身体的协调能力与大脑对身体的操控能力的发展。形体舞蹈课的上课模式,不是单纯地听老师授课讲解动作要领,它更强调学生自身的实践。人们普遍有这种经验:有时候看上去非常简单的一个动作、一件事情,到自己动手作时才发现,原来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形体舞蹈即是如此,通过简单的肢体动作,达到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运动以及发展并且锻炼大脑对身体的操控性。
形体舞蹈训练可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医学研究成界已经表明舞蹈是一项对右脑发育极为有益的运动。丰富的舞蹈语汇可以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在不断的学习、模仿、表现的过程中,达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许有人会说,开发右脑可以用其它的方式来代替,如通过音乐、美术、体育等。的确,开发右脑有许多途径,但唯有舞蹈是从人体出发,在音乐中完成身、心、脑的统一行动,因此舞蹈开启思维的方式更为直接、更为有效、更为全面。形体舞蹈既是一种运动又是一种音乐欣赏,它将人对音乐的理解用肢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融入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鉴赏,通过对承载着各民族、各时代的人类文化的音乐的理解与鉴赏不自觉地学习各民族、各时代的风土人情与人文地理。学生健康的体态美与内心充实的情感世界在形体舞蹈中获得统一,这是“在玩中学”的最好注解,是单纯的音乐课或单纯的体育课所无法达到的。
形体舞蹈课还可借助我国悠久的舞蹈传统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集体协作的舞蹈也可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配合意识,加强纪律观念;还可以通过力量型的形体舞蹈来培养学生的勇敢、豪迈和进取精神。在严格的训练中,可以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中学阶段开设形体舞蹈课的建议
(一)形体舞蹈课与舞蹈课的区别 形体舞蹈课并不等同于舞蹈课,但二者又紧密联系。形体舞蹈课是舞蹈课的一种最基本的训练形式。形体舞蹈课是以普通方式对普通大众的形体训练,以健康、健美和提高艺术涵养与人的气质为目的进行的运动。形体舞蹈训练只是为了让人拥有较好的身姿,优美、高雅的气质,一种欣赏美及领悟美的思绪。而舞蹈课则是针对舞蹈演员、竞技运动员等为表演或比赛而进行训练的课程,舞蹈课侧重训练舞蹈演员美丽的外观形象和培养高超的舞蹈技巧,训练时对舞蹈动作的要求较高,动作的难度也较大,有时甚至会“伤筋动骨”。此外,专业舞蹈对练习者还要求要具备良好的体力,来适应专业舞蹈较大的体力消耗。这是形体舞蹈和专业舞蹈存在的最大的区别。
开设形体舞蹈课的宗旨并不是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成出色的舞蹈家,而是要培养出更多懂得美、追求美、具有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的健康公民。舞蹈不是少数人的艺术,她与每个人的成长、生命都息息相关。她是一种社会的文化和教育现象,美国著名舞蹈家肖恩说过:“真正的舞蹈教育也是人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将在舞蹈中得到滋养,熏陶和锻炼。”舞蹈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家、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们的共识,重视舞蹈教育,有效地发挥其功能。
(二)形体舞蹈课与健美训练的区别
形体舞蹈训练是以人体科学为基础,通过专门的徒手或器械练习,塑造优美形体、锻炼健康体魄、练习仪态仪表、培养道德品质的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锻炼过程。形体训练尽管可以借助其它项目的练习手段,但它是一个正在形成的、新的、独立的训练体系。形体舞蹈以芭蕾基础训练为基础,在形体训练中再加入中华民族舞基本的动律,可以让青少年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比方说在藏族舞中,经常会有卸胯、曲膝、挺胸的动作,这是由于西藏地区高寒缺氧,藏人呼吸快吸慢呼形成的习惯,而东北秧歌中的小步快走,则是由于东北平原寒冷的气候;再比如蒙族人善骑马,在他们的民族舞蹈中,就出现了后仰拉缰和„轮指的花‟的动作……舞蹈还是一种乐生的要素,当人们在精神上得到美的滋养和协调时,冲动便趋于平和,紧张趋于松驰,变消沉为振奋,伤感得到抚慰,喜悦的心情得到抒发,从而调整心理平衡,形成乐观、开朗、豁达的心理素质。
健美训练是一项通过徒手和各种器械、运用专门的动作方式和方法进行锻炼,以发达肌肉、增长体力、改善形体和陶冶情操为目的的运动。相对形体训练,健美训练是一个相对成熟的训练体系。健美训练包括健美运动、健美操、韵律操及各种力量练习。总而言之,形体训练的独特性在于侧重的是形体塑造,更强调相对静止的整体形象;健美训练虽然也注意形体,但其侧重点在于肌肉的发达,更强调的是动态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形体练习是健美训练中的一个基础环节。
结论
一般来讲,孩子在小学阶段时,家长比较注意其兴趣培养,会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到了初中阶段,家长则多以孩子的学业为重,兴趣小组的课程一般都在此阶段停上或减少。因此,学校在课业开始增加的中学阶段开设形体舞蹈课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缓解孩子升入中学后由于心理与生理变化所带来的压力,同时可以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塑造良好的形体,增强自信心。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的精神生活也要跟上经济的发展,否则经济也会停滞不前。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会念书,还必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锻炼相结合的习惯,要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在日后的生活中把所学的知识发挥出来。同时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良好的鉴赏能力。形体舞蹈课可以激发学生体育锻炼与健身的兴趣,培养健美的体型、良好的姿态、高雅的气质和风度,也可培养他们对美的领悟能力和表现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唤起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第四篇:在小学开设书法课的重要性
在小学开设书法课的重要性
新乐市实验小学
闫芝
一、观察能力训练《书谱》中有言“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是说细致的观察在书法学习中的重要。因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从而提高创造能力。在书法课的实践中,学生的观察对象是字中笔画的形态、书写方法、笔画位置、结构搭配等。运用多媒体可对汉字的各个组件进行分解,再组合,使学生比较直观地感受到汉字的间架结构。这种直观的观察,分散了观察的难点,提高了学生对汉字的造型能力及感悟能力。
二、记忆能力训练写字课学习中要十分注意记忆力的训练,因为记忆力训练有助于学生记住旧知识,弄清新、旧知识的联系,从而能解决新问题。所以说书法课训练学生记忆力,有助于创造能力的提高。通过训练,学生不仅可以写出美观的汉字,同时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另外,加强学生的日常练习,是提高和培养他们造型能力、记忆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思维能力的训练运用多媒体,将一幅优秀的作品和一幅劣质作品一同出示,或是将两个字动态演示,这种经常性的进行的对比练习,能极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意让学生多进行一些背临、意临的练习,让他们找出存在的差距,发挥他们的悟性和创造力,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不无裨益的。
四、动手实践能力训练没有书写 练习的书法教学是纸上谈兵。在书法教学中创作是最终目的。教师讲的知识、技能,学生必须通过书写训练才能理解、记住,思维训练也必须在书写训练的尝试实践中进行。
而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是学生的弱点。因此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是创作和创造能否成功的有力保障和重要手段。在从继承到创新,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中,学生能开拓思维,发展个性,具有独特见解,真正拥有动手实践的创新能力。重视对学生的书法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写好字,还有其重要的德育职能。第一,能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在中国书法史上,秦汉至今,名家辈出,诸体皆备。学习书法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艺术,激发他们热爱祖国文化,继承祖国文化,从而学好书法的热情。第二,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书法是我国的文化艺术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学习书法,可以使学生更明确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三,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写好字,能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享受。写字离不开临帖和创作。
学生在临帖时,首先要认真揣摩帖中字的笔画、结构,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认识到书法美的表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创作是运用自己掌握的技法来表现美的过程,这种表现具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创作,能更大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第四,能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书法的书写过程是一种劳动,而这种劳动需要观察、记忆、分析、思维、想象,不能偷懒,更无捷径,需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更需毅力,持之以恒。这种劳动技能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搞好其他功课的学习,为以后参加工作奠定基础。第五,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精神生活。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写写字,练练书法,可以作思想上的放松,精神上的调节,有利于大脑疲劳的缓解。如果平时多搞些竞赛、展览等书法活动,更可以充实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第五篇:初中校园集体舞《踏浪》舞蹈课教案
初中校园集体舞《踏浪》舞蹈课教案
(一)松滋新镇二中
付远东
一、指导思想:
校园集体舞《踏浪》是由湖北省“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中心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初中学生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青少年的思想感情,反映校园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校园集体舞《踏浪》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初中生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及舞蹈前四节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三、教学时间:
2012年12月28日上午第二节课。
四、教学地点:
老城中学
五、教学内容安排:
校园集体舞《踏浪》的前四节的舞蹈动作
六、教具准备:
舞蹈伴奏带、室外授课音响扩音器材(自备)
七、教学过程:
(一)、集合整理及准备活动:
1、胸、腰等练习,教师逐个活动;
2、进行腿部前、旁、后的韧带和肌肉练习;
3、进行其他适应性训练。
(二)、教师示范舞蹈前四节动作一遍,学生初步感受。
(三)、舞蹈前奏部分动作教学:
1——8拍:原地错步,两臂左、右侧平举;(1)2——8拍:向左向右跳步拍手;(2)3——8拍:同(1); 4——8拍:同(2)。
(四)、舞蹈主体舞段前四节教学: 1——8拍:第一节跨步伸展; 2——8拍:第二节邀请举拍; 3——8拍:第三节侧点横跨; 4——8拍:第四节踢腿上扬。
教师根据每节的舞蹈动作进行指导训练,先慢后快反复排演纠正。
(五)、合乐训练及展示;
(六)、教学拓展及小结,小结本堂课的优劣之处,向学生提出希望。
整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