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办高校的出路(下)(范文模版)
民办高校的出路(下)
据了解,教育部宣布学历文凭考试取消后,2004年7月11日,浙江省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协会专修学院分会32个会员学校开会研讨对策,最终起草了一份《意见书》,提出相关质疑。
“政策的变动只是民办高校办学者的投资风险之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办高校校长这样对记者说,另一方面,文考取消后,自考的存在势必会与民办高校争生源。据了解,文考取消后,自考市场狠火了一把。2005年北京市自考的人数达到25万。
全国自考办相关工作人员认为,自学考试涵盖学校教育以外的所有考试,开展学历文凭考试相当于把文考和自学考试并列起来,本身就是一个怪胎。
文考取消后,针对民办高校牵涉的利益之争,北京民族大学校长王碧惠显得很平静。她表示,取消学历文凭考试后,民办高校的教育资源还在,一些民办大学将开展自学考试、职业培训和与国外合作办学等新的形式。对学生来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没有减少,只是转换了一种形式。
自考不是民办大学的出路:有人曾预言,今后民办大学的市场就是自考的市场。对此,北京民族大学校长王碧惠女士告诉记者,这种观点不科学,限制了民办大学的发展。
她认为,自考是1980年当时国家考虑到“老三届”工作了十几年后,需要进行知识更新,而设立的一种考试形式。自考存在20多年来在社会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但是从教育发展的长远来看,自考已有一些不适合现代教育的一些弊病。第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自考是科举制度的复燃,她强调考生的自学,这种考试与过去的考生苦读寒窗后去考科举没有什么区别。第二,自考的存在,势必会跟民办大学争生源,削弱民办大学生存环境。第三,自考强调考生自学,是一种单纯的文化考试,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文源副研究员也认为,如果学历文凭考试学校都引导向自考助学教育,只能是一种权宜之计,长远看无异于“慢性自杀”。
王碧惠指出,停止招收学历文凭学生,既是对民办高校的严峻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在重新大洗牌过程中如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尽快明确学校定位,突出特色,借助内外力量对办学资源重新组合,则可找到切入点,迅速发展,否则将在市场经济的竞争大潮中逐渐沉没。
王文源认为,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形势下,民办高校要形成自身的优势,在借鉴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发展。引进优质办学资源,发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国际合作办学。借鉴国外贴近社会的先进办学理念,科学体制和有效机制,利用国
内学校的优良师资,教育教学资源和资金优势,壮大办学力量,扩大办学规模,开设新专业、新课程。
—北大资源研修学院
第二篇:民办高校的出路
民办高校的出路
2004年7月教育部决定取消学历文凭考试,2005年起民办教育停止招收学历文凭考试学生。这预示2005年全国民办高校要面临又一次重新大洗牌。取消学历文凭考试招生后,我国的民办教育如何发展,这是所有民办学校和我国的教育家、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民办院校发展得益于文考
文考,即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是国家对尚不具备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学生组织的学历认定考试。国家承认学历,毕业生享受国家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同等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同等待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文源副研究员告诉记者,文考的试点于1993年建立,后经教育部认可,推广到全国18个省市。至2003年底,全国有学历文凭考试机构384所,在校学生39.4万人。其中,北京有学历文凭考试机构38所(实际开展学历文凭考试教育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43所,占北京民办高校总数的45%),学历文凭考试在校学生10.7万人,占全国学历文凭考试在校生的27.2%,占北京民办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6.4%。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民办高校的发展得益于文考。”北京民族大学校长王碧惠教授对记者说,1993年前,每年招生数量都在500人左右,待到1993年实行文考试点后,当年就招800多人。后来生源越来越好,如今形成规模5000人的校园。
21世纪民办教育研究所的相关专家认为,20年来,民办高校已成长为一支建设性的力量。特别是1993年文考试点建立以后,打破了原有的政府包揽教育的传统格局,率先把竞争机制引入教育领域。12年来,民办高校正在从边缘走向前台,它在不断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催生着教育体制的裂变,促进公共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
王文源指出,对于相当一批民办高校而言,学历文凭考试取消后,面临的不仅仅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有一个事实,我们必须看到,在北京79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中,除已经进入普通高校行列的11所学校外,35所学历文凭考试民办高校恰恰是属于办学条件比较好、教育质量比较高、管理比较规范和比较有特色的北京民办高校。
政策外的利益之争
有相关办学者提出,取消文考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一些企业和个人投入巨资,依法办学,开展学历文凭考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突然取消,损失巨大。投资者权益如何保障,几年来形成的相当规模的民办教育资源如何保留,都成为现实问题。
据了解,教育部宣布学历文凭考试取消后,2004年7月11日,浙江省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协会专修学院分会32个会员学校开会研讨对策,最终起草了一份《意见书》,提出相关质疑。
“政策的变动只是民办高校办学者的投资风险之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办高校校长这样对记者说,另一方面,文考取消后,自考的存在势必会与民办高校争生源。据了解,文考取消后,自考市场狠火了一把。2005年北京市自考的人数达到25万。
全国自考办相关工作人员认为,自学考试涵盖学校教育以外的所有考试,开展学历文凭考试相当于把文考和自学考试并列起来,本身就是一个怪胎。
文考取消后,针对民办高校牵涉的利益之争,北京民族大学校长王碧惠显得很平静。她表示,取消学历文凭考试后,民办高校的教育资源还在,一些民办大学将开展自学考试、职业培训和与国外合作办学等新的形式。对学生来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没有减少,只是转换了一种形式。
自考不是民办大学的出路
有人曾预言,今后民办大学的市场就是自考的市场。对此,北京民族大学校长王碧惠女士告诉记者,这种观点不科学,限制了民办大学的发展。
她认为,自考是1980年当时国家考虑到“老三届”工作了十几年后,需要进行知识更新,而设立的一种考试形式。自考存在20多年来在社会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但是从教育发展的长远来看,自考已有一些不适合现代教育的一些弊病。第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自考是科举制度的复燃,她强调考生的自学,这种考试与过去的考生苦读寒窗后去考科举没有什么区别。第二,自考的存在,势必会跟民办大学争生源,削弱民办大学生存环境。第三,自考强调考生自学,是一种单纯的文化考试,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文源副研究员也认为,如果学历文凭考试学校都引导向自考助学教育,只能是一种权宜之计,长远看无异于“慢性自杀”。
王碧惠指出,停止招收学历文凭学生,既是对民办高校的严峻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在重新大洗牌过程中如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尽快明确学校定位,突出特色,借助内外力量对办学资源重新组合,则可找到切入点,迅速发展,否则将在市场经济的竞争大潮中逐渐沉没。
王文源认为,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形势下,民办高校要形成自身的优势,在借鉴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发展。引进优质办学资源,发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国际合作办学。借鉴国外贴近社会的先进办学理念,科学体制和有效机制,利用国内学校的优良师资,教育教学资源和资金优势,壮大办学力量,扩大办学规模,开设新专业、新课程。
《市场报》(2005年03月11日 第四版)
第三篇:民办高校的出路(上)
民办高校的出路(上)
2004年7月教育部决定取消学历文凭考试,2005年起民办教育停止招收学历文凭考试学生。这预示2005年全国民办高校要面临又一次重新大洗牌。取消学历文凭考试招生后,我国的民办教育如何发展,这是所有民办学校和我国的教育家、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民办院校发展得益于文考:文考,即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是国家对尚不具备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学生组织的学历认定考试。国家承认学历,毕业生享受国家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同等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同等待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文源副研究员告诉记者,文考的试点于1993年建立,后经教育部认可,推广到全国18个省市。至2003年底,全国有学历文凭考试机构384所,在校学生39.4万人。其中,北京有学历文凭考试机构38所(实际开展学历文凭考试教育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43所,占北京民办高校总数的45%),学历文凭考试在校学生10.7万人,占全国学历文凭考试在校生的27.2%,占北京民办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6.4%。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民办高校的发展得益于文考。”北京民族大学校长王碧惠教授对记者说,1993年前,每年招生数量都在500人左右,待到1993年实行文考试点后,当年就招800多人。后来生源越来越好,如今形成规模5000人的校园。
21世纪民办教育研究所的相关专家认为,20年来,民办高校已成长为一支建设性的力量。特别是1993年文考试点建立以后,打破了原有的政府包揽教育的传统格局,率先把竞争机制引入教育领域。12年来,民办高校正在从边缘走向前台,它在不断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催生着教育体制的裂变,促进公共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
王文源指出,对于相当一批民办高校而言,学历文凭考试取消后,面临的不仅仅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有一个事实,我们必须看到,在北京79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中,除已经进入普通高校行列的11所学校外,35所学历文凭考试民办高校恰恰是属于办学条件比较好、教育质量比较高、管理比较规范和比较有特色的北京民办高校。
政策外的利益之争:有相关办学者提出,取消文考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一些企业和个人投入巨资,依法办学,开展学历文凭考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突然取消,损失巨大。投资者权益如何保障,几年来形成的相当规模的民办教育资源如何保留,都成为现实问题。
—北大资源研修学院
第四篇:职业化培养下民办高校管理论文
一、民办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的重要意义
教育越来越普及,要求接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民办高校在我国教育体制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竞争也更加激烈。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民办高校要求有一支专业、职业化的队伍对高校的管理工作进行规范。从管理人员的角度来看,实现职业化是他们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也是适应民办高校管理发展规律的要求。
二、民办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的问题
(一)缺乏对管理人员职业化的理念
目前,部分民办高校为提高管理人员职业化的程度,开始试点实行教育职员制度,试图推进高校管理工作的发展。但是在试行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高校领导、教职工还是管理人员对于管理人员职业化都没有树立正确的理念,所以在推行工作的过程中偏离了方向。部分民办高校仅仅在对教师的学历和专业上做出要求,仅仅重视教师的发展,而对管理人员却未做相应严格要求和价值取向。
(二)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的不健全
民办高校在加强管理人员职业化的过程中没有建立或者建立之后没有完善相关机制,导致管理人员的分工不明确,管理队伍之间不规范,人员对于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更不会有所创新。
三、推进民办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强化理念
首先,转变民办学校中一部分的人员对管理人员职业化培养的错误观念,如有些人认为管理没有任何的技术要求,是一件任何人都能做好的事,也无需进行职业化的建设。另外,在学校中,对于领导决策部门来说,必须知道管理工作作为一种职业是有其发展要求和发展规律的,必须让高校的管理人员跟随社会的需求发展,重视管理人员的地位。对管理人员自身来说,也要重视自己的岗位和工作,强化职业化的理念,才能投入工作中去,提高工作质量。
(二)建立健全管理人员职业化培养的机制
一套完善的机制可以保证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权责分明,建设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更好的完成工作。其中职业化的考核制度和对管理人员的激励惩罚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定期对管理人员的职业化水平进行考核,促使他们积极学习。对考核以及管理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奖励,例如把管理职业化水平的高低与管理人员的评职称联系在一起,不仅可以激励他们主动提升管理水平,还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探索最适合民办学校的管理方式。对于工作不认真负责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惩罚,督促他们提高工作质量。
(三)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的培养要求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平随之提升。学校应当组织管理人员开展各类培训,包括上岗前培训、在职培训以及管理人员定向培训等,更新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使之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管理人员自身要加强危机意识,不断充实自我,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多阅读书籍和学习相关知识的途径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通过与同事之间进行交流,获取他人优秀的管理经验。除开专业技能之外,管理人员加强自身思道德素质的建设,增强岗位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中去。
四、结束语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虽然教学才是主体,但是对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也不容忽视。只有通过转变陈旧的观念加强理念建设,完善管理人员职业化体系建设以及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才能推进管理人员职业化培养的进程,实现民办高校的教学目标,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社会做出更好的服务。
第五篇:弱势下的土地营销出路
弱势下的土地营销出路
2013-06-09
文/柴晶 克而瑞土地运营事业部客户总监
2011年年初,上海淀山湖新城发展有限公司规划推出约1400亩土地,但日益严峻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形势以及淀山湖新城本身品牌度不高,给淀山湖新城的土地出让带来了一定影响。为此,2011年淀山湖新城加大了媒体宣传力度,对淀山湖新城的区域形象加强宣传,并特地邀请易居(中国)克而瑞信息集团参与2011淀山湖土地营销招标方案,经过长达一月之久的数轮评标过程,CRIC土地运营事业部在众多优秀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并与淀山湖新城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价值325万元的战略合作协议。
市场背景——弱势前提下CRIC土地营销顾问诞生
2010年以来,我国连续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但由于此时开发商手上的现金流量相对充裕、国内流动性过剩、投资需求较为旺盛等因素,政策整体效果相对较弱,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依旧保持表面繁荣的情形。
进入2011年,随着新“国八条”的出台,政府从限购、限贷、限价等多个角度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并把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调控目标列入地方行政官员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同时针对需求方面做出了极为严格的限制。今年以来,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量快速回落,土地市场亦得到明显降温,土地出让金额大幅下滑,各地地王现象基本消失,开发商因资金链紧张不再大规模地进行土地储备。
但在市场整体呈现弱势情形下同样也伴随着良好机遇。首先,低迷的市场环境使得不少优质土地成交溢价率明显降低,甚至出现底价成交的现象;其次,当大部分开发商处于收缩战线或者停止扩张的时候,对于手握资金的大型开发商是极好扩张的良机;最后,土地拍卖流标率的逐步走高预示着开发商保持谨慎态度。CRIC监控数据显示:全国重点城市高溢价率拿地的比率在不断走低,该比率(溢价率在50%以上的比重)从2010年11月的31.7%降至6月份的13.5%,仅高于今年3月份的7.0%,同时土地拍卖流标率则呈现逐步走高态势,开发商拿地态度趋于理性和谨慎,但部分优质又具备良好发展潜力的地块此时更得到开发商的关注,可见在当前市场呈现弱势状态下,开发商对拿地呈现出精细化的倾向。鉴于2011年上半年GDP的增速依旧有9.6%,国内经济情况良好,宏观调控政策放松的可能性较低,同时考虑到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不断加速,我们认为在当前市场整体处于弱势的背景及开发商资金压力不断加大的前提下,拿地策略的定制、拿地区位的选择以及对地块整体定位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CRIC土地运营事业部对开发商拿地前期如何制定策略、在哪些城市拿地以及对高附加值的地块发现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并根据对克而瑞信息集团及易居中国所有服务资源进行高度整合,同时结合开发商及政府实际需求,推出CRIC土地营销顾问服务。
项目概况——功能定位后土地出让计划明晰
淀山湖新城总规划面积119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为70万人,人均建设用地120平方米/人,接壤江浙两省,是上海市唯一一个与江苏、浙江两省接壤的行政区,也是上海名副其实的西大门。
淀山湖新城的功能定位为接收虹桥商务区的辐射,提升新城功能,将青浦新城建设成为服务长三角的上海西部综合性生态宜居新城;在产业发展方面,建立起以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发展方向上则体现“产城一体”和“水城融合”。
在空间布局上,新城东片是以居住为主的区域,构建配套设施完善的以多层高密度为主的居住区,居住人口7.9万人。中片是青浦区区政府所在地,主要由多层高密度为主的居住区以及行政、文化、商业等公共服务功能集聚区构成,形成鲜明的现代城市风貌,居住人口19.4万人。西片为高端服务功能集聚区,包括会议、会展、商务、商贸等功能,结合设置低密度居住区,强调生态型和特色型的开发,积极营造“滨水城市”的特征,构建良好的环境,居住人口9.9万人。滨湖片以旅游服务和特色居住为主导功能,强调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保护,兼以旅游开发,营造传统水乡古镇风貌特色和滨湖景观特色,居住人口23.6万人。
淀山湖新城预计总供地约1万亩左右,今年供地约1400亩,各片区的出让计划如下表所示:
项目实施——于需求之上提供对应服务
我们根据淀山湖新城的需求特点出发,通过土地营销策略和土地招商执行两个方面提供相应的服务。
土地营销策略服务即通过土地包装策略形成项目的整体形象,通过土地推广策略把项目的市场形象推广出去,最后制定相匹配的土地招商策略引导招商。包括土地包装策略、土地推广策略和土地招商策略三个方面: 1.土地包装策略。品牌营销作为城市土地运营项目的核心关键点,做好了区域品牌营销工作,把区域的土地价值和规划理念灌输给开发商,实现区域整体品牌营销。
2.土地推广策略。经过大众媒体、分众媒体、自创媒体筛选,选择恰当稳妥的媒体策略,使得项目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建立自身的推广渠道,打造不同与一般房地产项目的土地推广内容实现满足项目需要的市场造势。
3.土地招商策略。发挥克而瑞信息集团的城际机构资源优势和建立的开发商俱乐部,实现供应端与客户端的有效对接根据客户差异,进行通路分类,有的放矢,对不同用地性质的开发商建立不同的通路。
土地招商执行服务是克而瑞信息集团根据对土地运营项目招商执行的操盘经验,经过克而瑞的推广,使得区域新城、一级土地项目、城市次中心、现代新市镇等多个项目成功的打响了品牌,帮助一级开发商建立了与目标开发商直接对接的沟通渠道。其包括土地包装执行、土地推广执行和土地招商执行三个方面: 1.土地包装执行。克而瑞提供为土地招商执行服务的各种道具设计建议,帮助土地运营企业建立优质的推广服务基础,主要包括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营销道具设计和宣讲资料准备。
2.土地推广执行。克而瑞通过与一级开发商的沟通,确定了项目不同时期的运营推广活动,帮助项目进行推广,实现项目能与目标开发商的直接对接,主要包括专项推介会、投资沙龙和高峰论坛组织策划。
3.土地招商执行。克而瑞通过与土地运营商合作建立土地运营顾问团队,进行推广顾问服务,保证项目推广招商过程中提供优质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项目集中参观、客户深度访谈等。
我们在上述2个路径6个方向的基础上共计提供12项服务内容,服务费用按月收取,同时对各项推广服务成果进行跟踪反馈,并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推广方向。目前,淀山湖A3及A4地块已顺利出让。
项目思考——从实操中总结土地营销良方
通过对淀山湖新城及过往所操作的各项土地营销案例的整理,我们不难发现,政府已经慢慢摒弃依靠客户上门的传统招商方式,转而寻求与各个优秀顾问公司或中介机构联合招商,更有积极者为引进关注客户进入,甚至专门组织团队进行企业访问。上半年我们陪同无锡土地储备中心专程前往广州拜访星河湾集团和雅居乐集团,旨在填补无锡市场的品牌空缺。由此可见,土地供应已经由原先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进行倾斜,土地开发部门也由对前期策划定位的关注慢慢转移到后期招商推广方面。尽管如此,仔细思考下来,我们认为该类型业务仍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要引导政府部门尽量搭建可行的拿地渠道,特别在于成片地块的出让问题上,开发企业最为担心如何能顺利取得地块。如果仅通过竞拍单一渠道获取,开发商通常会拒绝参与,可建议在非住宅用地方面多采用招标方式出让,住宅用地可通过一级开发商下属项目公司参与拿地,其后通过股权转让方式转移项目。2.要引导政府部门从提高地价转向对品牌企业的追逐,特别在重要地块出让问题上。政府部门需牺牲一定的土地价值空间,来换回项目后期对整个区域甚至城市的价值提升,不要仅限于当前政府财政问题而增加项目成本,最终会将该部分转移到消费者而招致排斥。
3.要避免土地各项指标参数及限制条件跟市场脱节。由于政府的市场敏锐度及政策的应变能力相对企业较为滞后。在出让地块各项指标设定上显得过于墨守成规,遵循早期各项规划要求制定。从而违背市场发展规律,使得优质地块价值因为指标问题而导致流标现象产生。建议政府部门在出让前期进行预招商工作,了解拿地意向企业实际需求;也可以通过顾问机构进行地块价值评估,通过顾问机构对市场调研结果,及时调整地块各项条件,使地块价值上升到合理区间。4.招商客户对象要切合实际。很多政府部门意向客户名单都是前十强企业或者境外品牌企业,对自身出让项目盲目乐观,或之前定位过于超前,与自身拥有资源极不对等。建议告知政府部门地块的竞争其实就是城市的竞争,城市的竞争力决定地块的竞争力,应该通过地域性的特点多争取周边优秀开发企业的加入,慢慢提升自身价值。
总之,土地招商推广是个长期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地产投资有其偶然,但更是必然;需要冲动,但更需要理性。政府要拿出足以让有战略眼光的开发商冲动的资源和足够的耐心,吸引他们投下理性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