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生态自然观对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义
硕 士 研 究 生 课 程 论 文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
论文题目:论生态自然观对我国走可持续发
展道路的意义
学院:
专业(方向):
学生:
学号:
指 导 老 师:
完 成 时 间:
[摘要]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从提出到逐步推行实施, 也正在从实践的角度丰富和完善着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内容。生态自然观孕育了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又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了生态自然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两者相互依存, 互为促进, 不可分割。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
生态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共同难题, 也是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非常现实、迫切的问题。在研究中国可持续发展时, 必然涉及生态自然观的深层理论。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 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号召全国人民在2020 年小康社会实现之时,使我国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 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既是我国现阶段对人与自然关系反思的结果,又是深化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动力。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成先后的关系。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确认自然界先于人、先于人类社会, 把人类社会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界.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人创造环境的思想。人类要想可持续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进行劳动。人类比其他动物强大, 就在于能够利用自然规律和改造自然界。马克思认为在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 人和自然同时起作用。
二、中国主要面临的生态问题
1土地资源退化严重
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 致使土地退休和破坏, 主要表现为: 第一, 水土流失逐年加重。第二, 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影响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森林生态衰退
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是指由于人类乱砍滥伐等活动的干扰或火灾、虫害等自然因素, 使原生森林生态遭到破坏,从而使其向退化过程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
中国水资源紧张,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仅的1 / 4 , 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52005 : 中国环境危局与突围6认为, 淡水环境是我国最紧迫、最重要的环境问题。淡水环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集污染、资源和生态问题于一身, 是中国当前环境危机和集中体现。4大气污染严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2005年的报告, 在全球空气最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 中国占了 7 个。当前, 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高达2100万吨, 居世界第一, 烟尘排放量1400万吨, 工业粉尘排放量1300万吨, 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为严重国家之一。
三、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 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它以生态危机作为确立的现实根源, 用生态科学积淀理论基础, 主张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2.可持续发展: 随着生态自然观的确立, 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模式在现代人类意识形态领域萌发,“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成为学术界共同的心声。具体的讲, 就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 采取保护环境和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的方针, 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为人类提供包括适宜的环境质量在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同时还要考虑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四、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特征
人类要想谋求与大自然的和谐, 就必须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树立现代生态自然观的思想。
现代生态自然观有三个特征:
第一, 它强调了自然界的整体性。从生态学的意义上看,自然界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在这个整体中, 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而存在的。任何一种微小的局部变化都在整体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也可能引起整体的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在人与环境的这个生物圈中, 每一物种所具有的特性都是对某一特殊环节适应的结果, 没有任何一个物种能够单独生存和发展, 它们只能在大的合作背景下, 互相竞争和相互利用, 在共同维护生命、维护系统存在、促进生物圈稳定的前提下来实现自己的生存进化。
第二, 它强调人活动的能动性和人的主导地位。人不是以自然形态存在, 而是以能动的主体形态存在。在人类所及的一切自然领域, 无不深深地刻有人活动的印记, 以至今天的自然界更主要地以人工自然的形态展现在人类面前。人在与自然协调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社会属性, 由于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 因此, 人可以借助社会力量、通过有组织的活动, 把自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人可以发展科学技术, 借助科技成果为自己服务;人并不满足自然界的表面恩赐, 而是从人的需要出发改造自然。
第三, 它强调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性。人在对自然的关系中, 人的能动性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而且是一个有条件的方面。人的能动性只有当人按照自然界固有规律行动时才能显现出来。否则, 人就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与惩罚。人与人之外的自然界构成了生态系统, 人类是这一系统的中心, 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靠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人对自然有调节和改造作用, 自然界具有满足人类发展中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生活需要以及消除破坏和污染的自净功能。但是自然界的供应和承受是有限的, 所以人的能动性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 这就要求人们更深刻更普遍地认识自然规律, 更自觉更严格地按照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办事, 最大限度地减少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换句话说, 尽管人类具有主体意识, 具有改革自然的巨大能力, 但是, 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绝不能违反自然界的生态规律, 超越对生命网络的普遍联系、协同一体的依赖。传统的人类中心论那种以征服自然、剥削自然, 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求人类自身利益的价值观是完全错误的。现代中心论以人类的需要来衡量改造自然的合理性, 主张完全从人类利益的角度来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也是片面的。
五、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也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早在1992年, 中国政府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与发展报告, 系统回顾和总结了我国环境与发展状况, 阐述了我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立 场和观点;同年, 我国政府提出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明确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003年10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社会以人为主体, 以人为本位。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有三点: 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 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 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对外开发, 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产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总结
我国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遵循生态学原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1)要转变发展观念。放弃重开发, 轻节约、重速度, 轻效益, 片面追求GDP增长, 忽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要健全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 并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支持;(3)调整产业结构;最后, 发展高新技术, 促进科学技术应有生态化。
总之, 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与现代生态自然观的思想, 把包括人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看成是高度相关的有机统一体, 充分肯定人与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 倡导人类应该在促进生物圈的稳定与繁荣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运用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对整个地球的进化施加定向的影响, 使其更有利于生态平衡。人类和自然是同等重要的, 只有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和谐关系, 人类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 99 5.[ 2] 王俊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及当代诉求[ J].广西社会科学, 2 009 ,(7).[ 3]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4]黄顺基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5] 可持续性发展与现代生态自然观.吉林地质:第17卷 第1期,19 98年3月.
第二篇: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本文就是在认识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首先,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观念和哲学基础,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活动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其次,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从提出到逐步推行实施,也正在从实践的角度丰富和完善着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内容。然后,生态自然观孕育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又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了生态自然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总之,两者相互依存,互为促进,不可分割。
关键词: 人 自然 生态自然观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得到创新与应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过分的自信与片面的发展观使得人类在物质财富涌入、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惨重代价,而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恶化的生态环境对人类一次次无情的惩罚。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实现双赢,人们在不断反思探究,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生态自然观应运而生。而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必要的哲学依据。有了主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便肩负起了这样的伟大使命,那就是不仅要把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付诸实践,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完善这一主旨。
二、生态自然观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1)生态自然观并非简单回到天然自然观,它既是对人工自然观的某种扬弃,又是向天然自然观的某种复归,是更高层次上两种自然观的辩证综合。只有在生态自然中,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才会和谐共存,才能真正实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超越的统一,也才能真正达到马克思预言的那种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即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2)生态自然观并不是对一般生态科学、生态哲学或环境伦理学等的讨论和重复,而是对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等进行哲学概括形成的自然观的一种新理论形态。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生态自然界。第三,生态自然观是出于对自然观的历史研究的理性思考提出的,是对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长期、充分发展之后的一种理论总结,它产生于生态自然进入实践领域之初,因此,生态自然观对于生态自然的创建实践来说具有超前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自然观的理论研究对生态自然的实践活动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价值。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对自然界的巨大冲击带来了事关人类命运的生态危机问题。当代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人口、资源、环境三个方面。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必然结果,生态自然观正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形成,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是来源于我们对人工自然的反思及对天然自然价值的重新认识;从实践角度看,是来源于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两类自然矛盾的凸现;从人文角度看,是来源于“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延伸,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历史必然。
三、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观念和哲学基础 3.1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
(1)确立生态自然观是把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和谐的发展放在宇宙观、社会观与人生观的基础、前提和出发点的地位,弘扬与发展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天人合一”的精神,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意识基础,生态自然观使人们从思想上摒弃了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方式的“人高于自然界”、“人是自然的主人”、“人要征服自然” 的观点;认识到了以往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在现代化过程中对自然的无节制的索取,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无节制的开发利用而导致了生态危机是多么的愚蠢;认识到了只有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维护人与自然系统的平衡,才能真正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这种意识是根植于人们内心的,它是人们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基础。
(2)人类是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性因素,从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来探讨人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条合乎逻辑的思维路线。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这一发展巨系统的主动者、推动者,同时,人本身也是发展的结果。人作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存在物,其生活内容不仅包括经济活动,还包括各种生物需要、社会参与、自由时间的支配等多种方面,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人不仅要生存,还需要发展、享受等等,所有这些方面不仅要有数量上的增长,而且要有质量上的提高。不断满足人的需求,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从广义上说$是为旨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战略,其根本就是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这种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关系,是指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自身与世界构成的一种相互规定、同构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考虑人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就成为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出发点。
3.2 生态自然观要求
生态自然观要求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扩展到人与一切生命之间,把自然也作为人类道德的对象,这是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基础。
传统的伦理观只考虑人与人的关系,只是以人的利益或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终极目的,只把人作为道德的对象,只承认人的道德地位和权利。正因为如此,这种传统的伦理观也就无视自然界中其他的生命现象和生命体的存在:人只要需要,就可以恣意地砍伐和采挖#疯狂地掠杀和灭绝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其实,既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么,环境伦理学也就是人类伦理学的基础。生态自然观要求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扩展到人与一切生命之间,它认为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地球生态系统,对于整个地球生命的存在是必要的、有利的,人类有义务有责任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尊重和维护自然的权利和价值,担负起爱护和保护大自然的道德责任,破除自我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从而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人类与自然界要和谐共存、和谐发展,不能以高消费的方式对自然界进行贪婪的掠夺,破坏了自己和后代赖以生存的基础,那样就是最大的不道德行为。
3.3 生态自然观的价值取向是实践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导向
生态危机日趋严峻,迫使人们开始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生态自然观要求人们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人类不是自然界的绝对中心,人既是自然之子,又是自然之友,人和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这种注重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互利性的生态自然观的价值取向要求人类必须充分认识自然的价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地开发、利用自、与自然和谐共处,并维护和促进地球这个生命共同体的长久稳定与繁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 4.1 可持续发展充分认识到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把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限制在其再生速率的限度内,才能维护地球的生命支撑体系,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均衡,致使南水北调、北煤南运、成为不可改变的现实,极大地钳制了经济发展。另外,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扩大开放,坚持自力更生的情况下展开的,除了引进少量的资金与技术以外,主要的建设资金和近乎全部的资源是靠自己积累、自己生产的,而且所有的工业污染物都必须自己处理,不可能向发达国家那样从殖民地大量掠夺资源,而把污染物质倾倒到发展中国家,或是把高污染的项目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实行资源掠夺和生态侵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2 可持续发展充分认识到了环境承受能力的有限性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大气质量、酸雨问题、水系污染、水土流失给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国还是一个人口大国,并且人口素质较低,它将给人力资源开发带来许多困难,反过来又将影响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这必将给有限的耕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另外,许多先进的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利用自身优势进行不平等的贸易交换或生产转移,变相地掠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资源,污染我们的环境,不难看出中国环境的承受能力正在经受着极大的挑战。根治环境污染,恢复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成了我们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4.3 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到了经济发展在量上的有限性
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它包括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而且数量的增长是有限的,显然经济发展的质量的提高就成了我们的关注对象,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集团化趋势的发展,我们面临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技术垄断的强大壁垒,在技术引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对外贸易等方面遇到种种阻力。同时,世界环境问题日趋复杂化、严重化、国际绿色产品市场的普及化,竞争的激烈化以及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我们这样一个在经济、科学发展水平上与少数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的人口大国,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承担比发达国家更多,更重的任务。因此,面对世界绿色市场的巨大冲击与压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才是高质量的、可持续的。
五、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同点
5.1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相近
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它以生态危机作为确立的现实根源,用生态科学积淀理论基础,主张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模式在现代人类意识形态领域萌发,“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成为学术界共同的心声。具体的讲,就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采取保护环境和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的方针,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人类提供包括适宜的环境质量在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还要考虑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5.2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产生的现实根源相同 5.2.1 生态自然观的确立
从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可以归结为“生态危机”。这种生态危机又集中表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问题;人口问题。这些“生态危机”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使得当代人类不断的对其进行反思。与此同时,随着生态科学的进步与完善,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生态自然观的确立。
5.2.2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代文明。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人类社会活动对大自然干预的程度不同,因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亦不同。但总的趋势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亦愈深,而受到污染破坏的环境又成为社会发展新的制约。尤其是近现代,这个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各国、各级政府纷纷加大了环境保护投资,制定一系列环境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管理,同时大力开展环境科学研究,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和发展低污染、无污染的工艺技术,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人类正是经过不断反思、探究与实践才终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目前已经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普遍接受。
5.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与实施途径贯穿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5.3.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发展的必要性,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了保护环境而停止发展的观点是不可取的。第二,发展并不是单纯的指经济发展,它包含着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诸多要素。第三,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着平等的发展权。
(2)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代际公平———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必须考虑后代人的利益。当代人对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可进行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使不给予子孙更多的财富也要留下一片蓝天碧水,我们不能片面追求经济、过度开发资源、滥用环境权利剥夺后代人理应享有的发展和消费的机会,为了满足自己的幸福,而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利益。二是代内公平———即所有的当代人应该享受平等的发展权利的待遇。要求区域内部和不同区域间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公平分配和负担。
(3)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口、经济和社会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也正是基于这个层面的理解,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在《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的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界定为:“在不超出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4)共同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应该是世界各国的联合行动。地球是人类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家园,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得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以上四条基本原则的内容正是生态自然观所持的基本思想。
5.3.2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是实现生态文明,因为在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中,生态文明就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而生态文明包含的物质生产、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等层面恰恰是可持续发展构成的要素。
5.4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在理论上殊途同归 5.4.1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对生态系统特征的解释
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生命的、有一定时空范围、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并且整体、开放、动态平衡的系统。正是基于生态系统以上的特点,生态自然观理论主张把人的角色从自然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一员,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组成的统一体,人类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因子,人类与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更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5.4.2 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用实际行动来打破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环境效益,为了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而付出惨重的环境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概念中提出,不是不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何种形式、何种程度实现经济增长,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去实行,才能协调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者之间的关系,保证社会的发展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按照这样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正确规范两个基本关系:一是“人与人”的关系,要求人类应以高度民主的科学认识与道德责任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指人类与自然之间应相互适应和协同进化。在此基础上,可以把发展、公平、合作、协作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3]王伯鲁主编.科学技术教程—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1]关伯仁主编.环境科学基础教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2]黄顺基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刘超臣,蒋辉主编.环境学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第三篇:生态现代化理论对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启示
广西大学发展社会学
生态现代化理论对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启示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 姓名:徐晓华 学号:1022410123
广西大学发展社会学
论文摘要: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现代化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前进的道路上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说,有两大矛盾:一是不发达的经济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发展;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科学发展。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人类能够利用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底,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将现代化理论与生态化理论结合起来,相对于激进的环境论说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和现实的迫切性, 它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且具有强的可操作性。生态现代化理论不仅能够在制度灵活的资本主义实现“资本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在资本竞争中可以通过制度约束实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污染预防提高生态效率。因此, 该理论已经成为一种在先进的工业社会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流理论, 成为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 生态现代化理论 可持续发展 启示
引言: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由此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各国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同时,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扩大,贫困、疾病、文盲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的矛盾突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国作出正确的战略抉择,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
正文: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德国学者Joseph Huber 在1980年代首先提出的,相对于传统的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环境的改善是可以兼顾的, 这依赖于现代工业社会人类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生态效率的提高,因此现代工业社会只有经历一个生态转型过程, 人类才有可能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它致力于构建经济和环境之间新的关系框架,以便改变以前两者之间的对抗性关系,它否定经济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势不两立的局面, 对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义,即维持环境健康发展是长远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并且现代工业社会的生态转型应以经济与市场动力的良性增长为基础要索,生态现代化理论坚持预防性原则, 明确提出了实现现代工业社会生态转型的具体途径, 即科技进步、市场动力、“ 反省式” 的制度安排等, 它的可操作性表明了解决现代工业社会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它要求人类发展应摒弃传统以来人们原有的现代化观念中一些不合理的内容, 如单纯追求工业化、城市化、G D P 崇拜与增加福利、利用技术工具征服自然等等, 应把“生态化”的内涵融人到“现代化” 概念中, 实现工业社会发展从现
广西大学发展社会学
代化到生态现代化之转变, 体现发展的生态理性,而不是经济理性。
Joseph Huber认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是现代化,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转变是生态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进入高级阶段的象征, 也是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一个合乎逻辑的、必要且不可避免—“ 系统在修正自身由于忽视生态导致的结构错误”的阶段。这个阶段强调生态化和现代化的结合, 强调现代工业社会的生态转型—即生态现代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这为人类工业社会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环境问题的因素,认为科学技术是实现生态改革的关键因素。生态现代化理论强调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生态效率来促进工业社会的生态转型, 实现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和环境改的双赢,要求科学技术发展的轨道要改变方向,即技术发展的方向应是环境友好技术, 而不是先前的机械的、与自然对立的、导致环境破坏的现代工业技术。环境友好技术可提高人类使用资源和能源的生态效率,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的影响。
二.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有关讨论
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三方面,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但就中国的国情而言,人口问题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增长量大,给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以说,中国的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问题的解决,包括人口数量问题、人口素质问题和人口结构问题。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总是和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纠缠在一起:一个是环境问题,另一个就是人口问题。从环境问题本身来看,它的产生似乎同人口增长没有什么直接的和必然的联系。但是,自从8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和经济几乎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加上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给我们这个地球增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同样是摆在人类眼前的事实。发达国家作为世界环境污染的主要出口商,他们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产、生活垃圾和废物的处理不当造成的,人口增长在其中的影响微乎其微。与发达国家截然相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则是以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在增加,这使本来已经相当脆弱的生存环境受到更加严重的破坏。在这些国家中,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好似一对苦难的孪生兄弟,而这两者的关系又复杂。
“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模式。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但是,为了确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致遭受根本性的破坏,人类的选择又显得十分有限。促进经济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涵,同时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有必要明确一点,为了实现经济的增长,人类目前所采取的某些方式是不可取的,是有背于人类和地球的长远发展目标的。意识到这一点的意义在于,人类已经开始努力改进以往的不利做法,并力图去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克服种种阻力,人口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此,发展中国家已经付出
广西大学发展社会学
了很大的努力。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妥善地处理人口、资源显得更为艰巨,也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就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而言,中国已经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总体上的协调。但是,要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共进,必须改变就人口论人口、就资源论资源、就环境论环境、就经济论经济的单一倾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的长期需要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必须有利于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同时,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的本身也应该以保护和促进长期发展为主要目标。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建立起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多因素综合治理的总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生态现代化理论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启示
在发展目标确定的情况下,“理论”指明目标方向, 可以使若干分散决策主体的行动具有共同的战略目标指向。生态现代化理论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维。
现代化的工业大生产是城市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现代工业生产技术更多的是体现人类征服自然的胜利感, 而忽视了工业生产对自然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导致了人类进人发展的困境。生态现代化坚持利用科技进步实现现代工业的生态转型,这也是我国城市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 国外在工业生产方面除了推广绿色技术改造生产工艺外, 实现物质流动模仿自然系统的循环机制, 形成封闭网络循环的生态工业园已成为工业发展的趋势;在城市建筑工业方面, 主张绿色社区和绿色建筑物的建设, 如柏林1993年提出了生态现代化的更新改造目标, 对于建筑的生态更新则采取了一些环境友好技术和措施:节能技术: 在建筑立面和地板层使用优选的热绝缘材料, 减少建筑热能消耗; 使用太阳能加热水;楼梯照明和空调系统采用光电技术。节水技术: 使用来自屋顶的雨水灌溉花园、草皮和冲洗水厕; 安装节水设施:材料使用:尽可能减少塑料和铝材的使用;尽可能地采用当地的适宜材料, 减少交通和运输成本和造价;废物回收: 废物分离设备的使用。生态设计: 开展绿化工程和生态导向的院落空间更新设计, 减少社区消极空间等。结果这个项目获得了成功, 一举从先前的城市发展乏力变成了德国建筑和城市生态现代化建设关注的焦点—这也应是我国城市工业生产发展的方向, 是值得借鉴的。
我国城市应完善环境政策和规则, 通过生态化达到外在环境效果的内在成本化来促进生态现代化的实现。政府应通过实行环境质量认证、环境稽查、征收生态税等政策的控制和引导, 刺激经营者在环境友好行为方面的竞争, 从而创建生态市场, 促进城市生产、生活、建设活动等方面的生态现代化转型。城市的众多企业既是污染的制造者, 同时也是真正能够对环境保护采取措施的执行者, 因此, 我国城市环境重建的某些任务、责任的规定者和动机的产生来源也应从政府转向市场。如以资源大量消耗和产生废物为特征的现代工业经济体系是线性的, 各环节产生的废物进人自然环境, 生态效率很低。完善污染物排放规则可促使企业进行废物处理的生态市场的创建, 如有些企业对外排放的有害物质可变成其
广西大学发展社会学
它企业的生产原料, 通过构建企业之间的这种互补关系, 实现各种物质在企业间良性和循环流动既可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 也可变废为宝, 培育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城市的生态现代化除了采用适宜技术和发挥市场机制提高城市系统生态效率外, 还应强调城市社会核心公共制度的改变,包括各个层次尺度的科学技术、生产和消费、政策和政治以及市场等,应构建“反省式”的制度,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固:政府在城市发展决策中应转变角色,转换政府的角色为分的、灵活的、互动的管理方式,而不是组织严密的、命令控制式的环境管理;社会资源的整合,包括社会网状关系构建和公众参与引导两个方面。即强调制定城市规划和发展计划决策过程中应有不同利益代表者,如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政治组织和市民等的参与,保证经济和生态发展目标的协调;应构建促进各层面的社会参与的网络平台,实现社会资源的整合,以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公众参与设计制度的完善与重构,因为他们都是生态重构和改善的载体。城市每个领域和层次的公共政策整合。转变政府的中心作用,构建城市社会、政策等等的网状系统是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并且这种网状系统不仅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是必要的, 而且在区域、国家、国际级也是很有必要的。
总结: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从以上总结可得出生态现代化理论对我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一定的启示,对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发展更是有莫大的影响,城市的生态现代化通过技术进步、市场动力和社会制度约束和调节三者的作用,构建基于生态理性的网络关系,预防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构成、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对自然的损害,达到实现城市和自然关系和谐相处的目的。当然,实现城市空间结构、交通结构、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的生态现代化也是必须的,所有这些有待于人们去探索和完善之。
参考文献:
【1】 险亨俊 《现代化和生态环境》 经济参考报 2002 【2】 Joseph Huber 《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翻译版
【3】 温家宝:走科学发展道路 实现可持续发展(全文)2005 【4】 《论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5】 王东京 《城市改革与发展》
【6】 韩凌 《建立与环境和谐的新经济体制》 2001 【7】 李亚雄 《发展社会学》
【8】 《环境生态学》 中国林业出版社
第四篇:论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中文摘要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并制约人类的发展,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当今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走出生态危机是非常有必要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辩证统一关系,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并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
I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ety's progr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worsen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It has brought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for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In today's society,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o solve ecological crisis is necessary.Marxist view of nature contains is rich though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Reveals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relations of the human and the nature harmonious.It laid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has a very important guiding role for today'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Key words: Marxist view of nature;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I
论生态自然观对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打破了自然界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体系,使自然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文明一直以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其主要特征,它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丰厚成果,无时无刻不维系着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发展。然而工业文明在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也不断地破坏着自然生态系统,给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生存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近二、三十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水资源状况恶化、土壤资源退化、全球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毒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等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发生,使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这需要幵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1]。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少、环境容量小,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而生态文明建设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思想来指导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在内容上主要论述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人与自然是相互对立,相互限制的;同时,又是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必须使其达到共同发展,人与自然界才能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现阶段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使得我们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重新学习马克思的自然观思想。
马克思的自然观思想具有其丰富的指导意义,它是一种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础。马克思具体考察和分析了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并提出了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人与自然和解”[2]。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体现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这对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类社会的长久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作为理论指导。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和指导性。生态文明强调要遵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所提倡的“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伦理观是一致的。生态文明还强调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和谐性,这也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所提倡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的思路是相同的[2]。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在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思想。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只有进行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系统,才能实
参考文献
[1]陶柱标然辩证法概论新编第版,两安:电子科技人出版社,2006:88-89.[2]赵惠芬:《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 期,第127页.[3]黄建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的基本观点》,载《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 2期,第 126 页.
第五篇: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学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才能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生命与自然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然要坚持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
[1]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
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生物圈所以被称为生态圈,就是因为它普遍存在着生命现象。在整个生物圈中,森林、草原、海洋等地带有大量的生物生存,即使“死寂”的沙漠或冻土带中,也有生命存在,也分别构成了沙漠生态系统和苔藓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生态系统的活力是生态系统本身所固有的。
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的一张生命之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生态系统伪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离开了非生物各种因素所构成的环境,生物就不能生存,就无所谓生态系统;二是每一种生物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关系构成了相互依赖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命系统的生存。
其三,生态系统是组织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由外来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的输人维持。外来能量的输入及其在系统内的流动、消耗;转化,形成了生态系统复杂的反馈联系,使系统具有自我调控、保持平衡的能力。
其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系统内的物质和输入系统的能量从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循环和转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由无机元素合成的有机物质,经草食动物、肉食动物一级一级地转移,组成食物链,物质和能量从一种生物传递到另一种生物,最后被微生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和元素,再回到环境中。这种循环和转化构成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过程。
其五,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来的稳定状态,不是单纯的消极适应和回归自然;而是遵循生态规律,自觉地积极保护自然。那种认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任何干预都是破坏生态平衡的观点是错误的。当人们运用生态平衡的规律时,不必要也不可能完全不去打破生态系统的原有平衡。生态系统在人为的有益影响下,可以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的效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是生态文明。在生态自然观的指导下,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持续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2]上进行经济再生产。
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要尊重生命,敬畏自然。
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生命无所不在,从热带雨林上端离地数百尺的地方、澳大利亚的沙漠,到深海火山熔岩的缝隙,处处都有生命。浩瀚多样的生命形态维系人类的生存,也确保清洁的空气与水,这些惊人丰富的多样性如何形成?又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万物凝聚在一起维持平衡?人类实在难以尽窥其中的奥秘,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我们拆散了当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就永远也不能恢复原状了。所以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意义重大。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成分,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经济和未来的发展都是极其有利的。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3]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良药和食物,如三
七、人参、折耳根等,这些都对治疗人类的一些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最近一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药剂的研制获得突破性进展,随之带来的野生药物滥采也越来越严重,许多地方的野生中草药都濒临灭绝的危险,尽管政府出台多项措施加以制止和限制,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法纪知识的淡薄,人们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很多地方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使野生植物数量不断减少。
森林是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它对于调节气候和气温都起着极大的作用。森林是动物的乐园,是动物生活的家园,也是人类发展的保障。但是,随着人类对于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大,各地滥砍滥伐森林资源,导致森林覆盖率不断减少,全球气候变暖也是森林资源减少所致,有些动物也随着某些森林资源的消失而灭绝。因此,保护森林资源的多样性对于动物和人类都有着重要意义。
动物是人类的亲密朋友,它们为人类提供了肉食、皮毛、医药等等,动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环境的稳定、食物链的维持和人类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有一些动物已经被人类驯化为家养动物,但是,野生动物的数量还是在不断减少,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经济利益的驱动。藏羚羊生活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但是,由于其皮毛十分柔软而昂贵,因此,许多偷猎者便瞄准了这一赚钱的行当,干起了不法的勾当,无情地射杀藏羚羊,取走它们的皮毛,留下一片血色茫茫,他们还为此编造谎言,以博取购买者的同情,现在,虽然国家明令禁止猎杀藏羚羊,但是一张皮几百美元的经济利益对于偷猎者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因此他们仍然在猎杀藏羚羊。不尊重生命,不敬畏自然,忽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生态多样性是绝对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3、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1)生态自然观的价值取向是实践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导向
生态危机日趋严峻,迫使人们开始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生态自然观要求人们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人类不是自然界的绝对中心,人既是自然之子,又是自然之友,人和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这种注重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互利性的生态自然观的价值取向要求人类必须充分认识自然的价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地开发、利用自、与自然和谐共处,并维护和促进地球这个生命共同体的长久稳定与繁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2)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把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限制在其再生速率的限度内,才能维护地球的生命支撑体系,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均衡,致使南水北调、北煤南运、成为不可改变的现实,极大地钳制了经济发展。另外,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扩大开放,坚持自力更生的情况下展开的,除了引进少量的资金与技术以外,主要的建设资金和近乎全部的资源是靠自己积累、自己生产的,而且所有的工业污染物都必须自己处理,不可能向发达国家那样从殖民地大量掠夺资源,而把污染物质倾倒到发展中国家,或是把高污染的项目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实行资源掠夺和生态侵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与实施途径贯穿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1)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发展的必要性,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了保护环境而停止发展的观点是不可取的。第二,发展并不是单纯的指经济发展,它包含着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诸多要素。第三,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着平等的发展权。(2)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代际公平——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必须考虑后代人的利益。当代人对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可进行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使不给予子孙更多的财富也要留下一片蓝天碧水,我们不能片面追求经济、过度开发资源、滥用环境权利剥夺后代人理应享有的发展和消费的机会,为了满足自己的幸福,而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利益。二是代内公平——即所有的当代人应该享受平等的发展权利的待遇。要求区域内部和不同区域间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公平分配和负担。
(3)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口、经济和社会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也正是基于这个层面的理解,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在《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的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界定为:“在不超出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4)共同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应该是世界各国的联合行动。地球是人类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家园,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得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以上四条基本原则的内容正是生态自然观所持的基本思想。
5、总结
敬畏生命与自然,树立生态自然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都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6-158.[2]努力曼·依米提.维吾尔习俗中的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9,19(3): 77-79.[3].姜运菊.生物多样性—人类共同的责任.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