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学困生的思考
对学困生的思考
滑村小学闫占玖
在刚刚接触英语时,学生们对英语都充满了新鲜与好奇,心情既兴奋又激动,对于英语课上出现的一些交际用语也会经常地模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内容的加深,无论多么优秀的班级都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喜欢英语的同学热情高涨,整堂课都是他们展示的舞台,还有一部分学生脸上少了许多欣喜,有些甚至选择了放弃。这样,所谓的英语学困生就出现了。他们或沉默不语,或调皮捣蛋,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困惑与挑战。面对这样的一群孩子,我们是责骂?是放弃?还是感化?
我们四年级的佳硕同学就是典型的学困生代表之一。他学习习惯差,书写不规范而且作业经常有拖拉或不完成的现象。更令人头疼的是他上课注意力特别不集中,他总是低着头在下面,不知道他究竟在干什么;有的时候他甚至会自言自语,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他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最令人担忧的是他特别的厌学,前段时间他感冒了,他竟以此为由,近两个星期没来学校。可想而知,原本基础就不好的他,相比于其他同学又差了一大截儿。说实话,在我的内心深处是不想让任何一个学生落队的,我尽量的抽出时间给他补所缺的课,教他读单词和课文,可是他却总是读了后面就忘了前面,在我们英语的学习中单词的默写是尤为重要的,我曾经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去,足足给了他近四十分钟的时间去记几个单词,可是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他却连四个单词都记不住,当时我真是又气又急。
直到今天佳硕的英语也不见什么起色,真的是他太笨了吗?我想不是的吧,关键是他的学习习惯太差了,在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忽略了对其良好习惯的培养啊。所以我觉得对于佳硕这样的孩子首先要从其学习习惯抓起,但愿他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能够取得一定的进步。
2014.3.11
第二篇:初中物理论文:我对物理学困生成因的思考(推荐)
物理:我对物理学困生成因的思考
如今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特别是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农村初中的物理学困生成因的分析与转化工作也相应地被提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日常事务中来。本人今年恰好有机会到农村中学任教,现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及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对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内部成因进行简要的思考:
一、历史原因
农村学校受“应试教育”影响较大,过去的中学物理教学始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于扰,教师忽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讲授往往是“满堂灌”,作业训练又是“题海战术”,使本来有趣实用的初中物理变成了对多数学生负担过重的课程。
二、生源原因
由于诸多客观因素的存在,“择校热”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着广大的市场,许多农村地区的家长仍“不远千里”地把学生送到城里的名校就读以寻求优质教育资源,这些客观现象的存在大大削弱了农村学校的生源素质。
三、家庭、社会环境的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绝大多数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孩子们多数成为留守学生,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得不到有力的保障,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新课程要求学生密切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学会从身边的环境中寻找物理规律,而学校提供的学习物理的环境和空间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家长利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机会多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外出务工的家长显然在这方面无能为力。
四、教师原因
这几年来,农村初中的一些优秀教师先后被选调到城里条件较好的学校,大大削弱了农村初中的师资力量。再加上生源素质每况愈下,广大物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课堂教学还停留在过去旧的模式上,片面地强调物理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忽视物理知识的应用性,课堂教学缺少吸引力。
五、课程资源原因
新课程资源在农村初中表现不足,农村的学生由于受到生活条件的限制,对于现代科学社会发展的体验,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较,无法和城市孩子一样上科技馆和图书馆,无法利用多媒体上网查阅资料学习,见识面窄,对于课本所说的有些内容事例,感到无法理解,因而,逐渐对物理失去了信心,而沦为“学困生”。
以上是我对我对物理学困生成因的一点思考,当然,我们也相信,随着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的逐步重视,随着农村学校现代化教育设备的逐步配备,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来解决学困生的转化问题。
第三篇:浅谈对英语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对英语学困生的转化
----对钱薛霞老师的调研报告
云亭中学是一所乡镇农村中学,学生从小学开始,在学英语上存在很大的障碍:兴趣不浓,习惯不好,方法不当, 差异太大,发音不准,基础薄弱,„„;经过了初中三年的学习,在有些学生身上,这些因素没有得到完全的改进,造成了我们初三的每个班级里有些学生变成了英语“学困生”。对此我们初三老师做了种种努力,钱薛霞老师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下面就是我们初三英语调研组对钱薛霞老师课程调研的感想和体会。
一、“亲其师,信其道”思想上和学生产生亲近和共鸣。
造成英语学困生的原因分析:
①作为农村中学,大部分学生是来自农村,很多家长对学生学习重视不够。②部分学生虽重视对英语的学习,但方法不当,加之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不利于其改善学习方法。③部分学生是外地学生,在小学没有学过英语,平时又接触不到英语,这些学生来到我们学校以后,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本来就没有一点英语底子,现在,新课程的起点对于他们来说又高了一些,再加上语境、条件、基础和兴趣等多方面的原因,使他们成为了学困生。
1.钱薛霞老师施以爱心,关爱学生,使其消除自卑,增强自信,唤起学生学英语激情。学困生中大部分是由于基础薄弱、方法不当造成的,他们违纪惹事,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学好”,因而学习无动力。钱薛霞老师对这种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动之以情,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然后晓之以理,使其重新扬起“爱”的风帆,融入集体的同时,能“爱”这门课,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来,改善学法。
2.施以偏心,感受成功,激发积极性。
学困生在学习上比其他学生有更多的困难,常常表现为做什么事都做不好,因此,也很难有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也没了兴趣。钱薛霞老师转化这些学困生,就有点偏心,课堂提问常设计些简单基础问题给他们,小组讨论时让他们分担容易完成的工作,作业布置时让他们做基础题,一但他们完成了这些任务,同样也会得到表扬和奖励;课外辅导时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多种办法肯定他们的进步。通过这些措施,使他们身上的优点得到放大和肯定,从而尝到成功的喜悦滋味,使他们学习上的点滴积极性得到保护和培养,使他们逐步自信起来。
二、教学分层:面向全体,培优补差,实施教学分层和辅导分层。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会学习,做到“我要学”。钱薛霞老师为学生创造条件,激励他们懂得自觉学习,指导他们主动地学会学习。钱薛霞老师并且实施分层教学,在原班级不变的前提下,根据考试成绩和其个性心理特征、学习动机、习惯、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基础程度等各方面情况将全班学生划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A层为优等生,B层为中等生,C层为学困生。再将备、讲、批、辅、考各环节目标分层落实的教学方法。
1.学生的分层:
从入学开始,钱薛霞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内在潜力来划分学生层次。A层次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学习主动,接受能力强,潜力极大,并有超前的学习愿望。B层次的学生有一定的进取心,可是接受能力稍微差,基础不扎实,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需要老师给以一定的督促和辅导。C层次的学生学习不自觉,基础差,怕吃苦,需要教师时刻关心和督促,这个层次的学生也就是我们要大力转化的学困生群。然后再把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编排成若干小组,并设A层次的学生为组长,每位组长负责B和C层次的学生各一到两名,负责他们作业的监督和检查,课文的背诵,疑问的解答等。由于学困生在小组内会得到更多的指导,因此其英语水平也就有机会突飞猛进。
2.教学目标的分层:
学生有了学习目标,其学习成绩比较优异而且富有积极进取精神。反之则成绩较差,缺乏学习兴趣。钱薛霞老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A层次学生在全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要求他们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B层次学生重点以掌握教材内容为主,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C层次学生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使其端正态度,激发潜能。对各单元的单词、短语、课文以及练习进行了目标分解后,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钱薛霞老师对每一层次的学生出示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A层的优生每节课要求熟练地理解和掌握所有的所学内容,灵活地进行会话、复述课文,每天的单词词组听写必须 100分。对于B层学生,要求识记常用单词和习惯用语,掌握基本语法,单词词组听写必须80分以上。而对于C层的学困生,就只要求他们识记最常用的单词和习惯用语,对课文的理解只要求见其文了解其大意,单词词组听写只要能写出一半就可以过关了,不过关的,找老师或者A组的负责同学补听写。这样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课堂教学内容分层:
根据教材难易度的差异,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如每课的新单词、短语、日常交际用语,这部分内容要求每层学生都能掌握;第二类是重点知识、语言点的运用,如每课中出现的新的语言点,要求C层学生作一般理解;第三类是难点知识,对C层生不作要求。教师每节课出示各层学生的目标及任务。
4.作业分层:
在日常学习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常常被统一大量的作业所累,成绩差的学生因觉得作业太难、做不出而不做;教师却又因学生没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不悦。所以钱薛霞老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所授内容,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教材的配套练习,有的放矢地按上、中、下三个层次来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巩固发展。比如:C层学困生以抄写、朗读、记忆为主;B层通过词性变换、动词填空、复述课文等形式来巩固所学内容;A层通过写作、阅读理解训练来巩固所学知识。钱薛霞老师要求:C层的学困生选做Workbook的练习,抄写并翻译课文,作业批改时,对学困生做到全批全改,多写激励性评语;也让优秀生给学困生谈方法,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解答疑难。促使学生在相互帮助中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也巩固优生的知识,增强学习气氛。再比如,Intergrated skills中的听(listening)、说(speaking)、读(reading)、写(writing)四方面作业的处理时,对C组学困生具体可以这样要求:在听(listening)方面C组学生能听懂大意,基本抓住关键词即可。在“说”方面要C组的学生能根据语言材料进行基本的交流,理解、背诵、模仿即可。在读(reading)的方面,要求C组学生只要能把课文读熟就可以了。写(writing)的方面,要求C层次的学生必须过语音关,要会读、会念;过词汇关,要会读,会念即可。这样就可以使C层学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5.课内辅导的分层:
①课堂教学是学英语的主阵地,钱薛霞老师把课堂操练也分层。以口头对话练习为例,鼓励A层学生脱离课本,自由交谈,进行自编对话;对于B层学生,教师可对他们进行口语训练,给他们足够的表演的机会;对于C层次的学困生,则要侧重于鼓励他们敢于开口讲英语,让他们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②在课堂提问上,钱薛霞老师对不同层次学生,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调动学生兴奋、好奇的情绪和解决问题的愿望,其中对C层学困生的提问以识记单词和阅读课文为主。③在教师讲解方面,钱薛霞老师做到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对B层学生精讲精练;对C
层学生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④在课时进度方面,钱薛霞老师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目标标准,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共同内容。⑤在课堂展示形式方面,钱薛霞老师灵活多样,积极引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倡师生互动,教学情趣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课外辅导的分层:
在课外辅导方面,对学困生而言,钱薛霞老师主要是帮助他们找出学习困难的症结,教会他们可行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充分利用补差时间。而对优生来说,钱薛霞老师主要指导他们阅读课外书籍扩大他们的语法知识和词汇量,提高自学能力。
三、与时俱进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钱薛霞老师刻苦钻研课程目标和课本,花大气力来精心设计上课计划、方法和步骤。在课上尽量做到“精讲、多练、让学生多说多用英语”,有效地提高课堂质量。
要学好英语,仅仅靠45分钟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课外坚持不懈的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去练习。钱薛霞老师以听说读写为中心,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和练习活动,创设最佳学习环境,比如:平时经常给学生听录音,看影碟,看投影片,看英语短片电影。开展英语书法、朗诵、阅读理解比赛活动,让学生分组参加比赛,也可让学生参与打分,这样一来,成绩差的学困生也有机会获奖。此外,还要求学生用英语来写周作文,在批改后,将写得好的作文出在黑板报上,促使学生互相学习,让优生提高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困生在感染启迪效仿中逐步得到转化。
总之,钱薛霞老师在通过与学困生接触沟通中,确实了解学困生之后,做到让学困生自觉信任自己的基础上,坚持因材施教,不断改进教法,细心指导学困生学习英语的每一个细节,坚持下来,学困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就有了大幅度提高,班级的英语教学总体质量上升了一大段。
第四篇:对学困生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学困生自主学习有效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
萌发小课题研究的故事(问题的提出):
“老师,刘子航的课文不会背,下课还不背,就出去玩了”。“老师,闫红印数学题不会,也不问别人”。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话语传到我的耳朵里,这两名同学是我班的学困生。而且据我了解,这两名学生的家长都是年岁比较大的,在学习上根本不能给予他们多大的帮助,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加上他们自身也没有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那么对于学困生自主学习有效策略的研究,就成了现阶段我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学界对“学困生”概念的界定: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
一、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影响,造成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主要指学生的智力同学业成绩比较时,智力在标准以上但学业成绩显著低劣者。我们所说的学困生仅限于学业方面,专指那些学习困难或学业失败或偶尔有些不太规矩的学生。其
二、学困生,泛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心理水平,知识水平,情感意志等方面与同龄学生有一定距离的学生。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伴随学生群体存在,往往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也是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其
三、“学困生”指的是在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对学校学习丧失信心,从而导致学习成绩较差的那部分学生,他们的表现是学习兴趣淡薄,听课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差,学习习惯没有
养成,经常不完成作业或以抄作业来应付老师检查,旧的基础知识不牢,新的知识更加听不懂学不会,从而导致成绩下降,兴趣更加不高。如果再加上引导方法不当,往往造成恶性循环,越读信心越少,长期拖下来,就演化成学困生了。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本课题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重点,以校本教研为手段,以教研促成绩,以教研兴学校,以教研谋发展。
四、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调研活动,培养学困生对学习的兴趣。
2、通过研究,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进而让学生能主动学习
五、研究的内容:
1、“学困生”的成因及“学困生”的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困”的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个体内部因素。
2、调查分析“学困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研究转化措施
3、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指导策略。
4、学校、社会和家长如何形成合力,研究三者在“学困生”转化中的动态关系。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个案分析法:收集研究个体中的典型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其经验。
2、实验法:采用边实验边总结的方法,对成功经验进行理论化。
3、观察法:对重点对象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
七、课题研究的对象: 小学学生。
八、课题研究计划(要详细展开说明课题计划采取措施的对象、内容、方法、步骤)研究对象:三年级学生
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经验借鉴法 研究内容和步骤: 研究内容:
1、调查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其原因,研究其策略
2、通过教学活动,增强学困生对学习的兴趣
3、总结培养学困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4年9月7日—2014年9月17日)
4、在网上查询有关提高学困生自主学习的有关策略
5、制定研究方案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日—2014年10月20日)
1、通过教学中观察,掌握学困生平时学习的方法
掌握他们学习的方法,从中找到突破口,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2、运用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
3、建立互助小组,帮助他们改掉日常不良的学习习惯
4、制定小组得分制度,增强他们的好胜心,进而主动学习。
三、总结阶段(2014年11月)
1、总结课题研究材料。
2、总结学困生自主学习策略,在校园内推广
九、研究的价值:
1、呵护学困生心灵。教师引导学困生基于自己的优势,主动生成短缺的短缺知识点,从而最大限度地整合数学知识点。这样,学困生能愉快地学习数学,并由学困生转化为合格生甚至优秀生。
2、有助于学困生的发展。让学困生充分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自主学习转化为学困生的自觉行为。学困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
3、有利于教师的发展。让教师充分了解到造成学困生自觉能力减弱的真正原因,做到对症下药,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向。同时教师自身的素质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4、有利于公平教育实践。基础教育界歧视学困生的现象还有存在,忽视学困生教育的教育者也不乏其人,这种学校教育不公平现象必须杜绝。这样,学困生就不会掉队,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教育自然公平。
5、有助于社会发展。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学困生的转化,不仅可以促进学困生能转化为合格生,还可以促进学困生多向异化,为社会输送次各个方面的人才材。研究原则:
1、全面性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全体学生的发展,注意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要重视认知、技能、情感等各种目标的协同达成,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等维度考虑,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2、自主性原则
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尝试、交往、探索等自主活动中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
3、合作性原则
倡导宽松、民主、开放的合作气氛,使师生的活动处于协调和谐的状态,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多重交往中发展自己。
4、激励性原则
要求教师始终言行一致,表里一致,对儿童充满信任,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心境,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
十、研究成果
(一)、学困生形成原因的研究
(1)、个人能力素质的差异,使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明显表现出数学的思维障碍,不灵活,效率低,效果差。
①、理解语句、题意的能力非常差。数学学困生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对于语句的理解能力与同龄人相比存在差异。
②、基本概念、公式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基本概念、公式,不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③思考的表面性。由于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对一些数学概念、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缺乏深刻的理解,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也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导致思维单
一、想象力低下,其思维往往不能在原有的表象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思维。
④、过分依赖感性认识。学生的思维活动限于某一个知识点,迁移能力低,没有形成完整、优化的数学认知结构体系,概括水平低,不会多方面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的应用能力低。
⑤、思维定势。轻信于解题的经验,轻信于固定的思路,形成思维定势,不能根据新问题的特点作出灵活的反应。
⑥、学生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回答教材中叙述的问题,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读书被动,无自觉性。⑦、学习方法不当。许多学困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数学,没有把握数学对象间的相互关系,对数学对象理解不准确,只知记题型,背公式,因而事倍功半,知识极易遗忘,且经常与其他数学概念相混淆。
⑧、老师布置的练习、作业,不复习,不愿弄清所学的内容,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不能说出这些作业是哪些知识点的运用,不想寻根问底。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概念、公式,或死搬硬套,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作业或试卷。
(2)、个人在学习数学的心理上出现偏差,导致在数学学习上出现许多非智力障碍,影响数学学习,具体又有如下几种:
①、个人情感方面出现障碍,自我们感觉数学学习常常失败,有强烈的挫折感,所以不愿学习数学,在心理上对数学产生惧怕、回避。②、对数学缺乏兴趣,感觉数学枯燥无味,学习无目的,不主动,只
关心作业完成与否,而不关心学习效果如何。
③、数学学习时注意力极易分散,自制力差,害怕困难,不求甚解,畏难却步,怕苦怕烦。
④、数学学习态度不端正,他们认为数学没有用处。
⑤、把对老师的好恶迁移到数学的学习上,一上数学就从心理上抵触,讨厌数学,导致数学严重偏科。
(二)、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1、确立自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2)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目标,激发学习需要。
(3)组织学生全身心投入自主学习活动。引导、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例如:通过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增强学生自信心,从而培养学习兴趣。
(4)通过鼓励性评价反馈,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和自信的体验,在探索和成功中发展自信。在老师的鼓励声中,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培养,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有了。
2、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故事、游戏、现实生活场景都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有趣的喜闻乐见的场景引入课题,可以牢牢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生仿佛自己进入了故事情景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思维的源泉被打开,滚滚的泉水尽情地流淌。给积极的思维以强动力。在设计每节课的导入时,可根据学习内容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先导,吸引学生自觉地去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学习兴趣。(1)、变被动听为主动参与讨论
对学困生从“不让说”到“敞开说”,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让学困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教学过程的讨论。为了给他们“敞开说”创造条件,教师把前后相邻的四名学生编成一组,注意各组生源的搭配和组长的带动作用。教师思考提问,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里发言热烈、活跃,有争有论,有时教室里好像有点“乱”,但这种“乱”却一变过去学生被动听讲、课堂气氛呆板局面,特别是学困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参与意识。(2)、变个人学习为合作学习
学困生由于成绩差,总觉得低人一头,他们不愿与人交往,不愿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别人袒露,时间久了,就会出现闭锁心理。因此我们们要运用合作原理,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①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习小组,让学生共同研究、讨论问题,互相启发、互相激励。②在活动课上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一个小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计划拟定、探究研讨,共同克服困难,完成活动任务。③组织课外学习小组,课外作业让学生合作完成。④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办数学手抄报,培养他们的分工协作能力。(3)、变“要我们学”为“我们要学”
在教学中,重视运用成功原理。在组织课堂教学时,给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会,提问较易回答的问题,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方法,即以大多数学生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为教学起点,将教学目标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把学生的挫折降到最低限度,使学生有能力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把握住学困生的每一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形成“我们要学”的氛围,在每个目标层次做到快速反馈、激励评价。
(4)、适时鼓励评价,巩固学习兴趣。
要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并非易事。当我们们千方百计的使学困生的略有了一点学习兴趣时,我们们绝不能放弃,要步步为营,及时巩固。学困生在班级活动中出现问题较多,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赞扬的机会很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了解,努力捕捉学困生思想行为上的闪光点,要及时鼓励。尽管他们的成绩也许是微不足道,但是,我们们还是要及时发现,并充分的肯定他们的成绩。扬长避短,大讲他们的长处,闭口不谈他们的短处,让他们在老师的表扬声中,在同学们的喝采声中,分享到取得成绩的喜悦,努力营造一个适合巩固学困生学习兴趣是的良好氛围。
(三)、“引导学困生有效参与自主学习”的研究
1、学困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消极表现
(1)、任务应付型。表现对问题探索没有主动性,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是在外力的约束下“要我们学”而非内在的“我们要学”。如学习活动只有在老师或组长安排,督促下才去完成的。
(2)、茫然无措型。面对学习材料,学习问题,学困生表现为不知所措,无从入手。
(3)、袖手旁观型。表现为学困生在动手实践中默默无动——不动手;在自主独立探索中默默无思——不动脑;在合作交流学习中默默无闻——不倾听,默默无声——不发言。
(4)、浅尝辄止型。表现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进程中,学困生偶有点滴收获就停止了探索,停止了思考。
(5)、机械模仿型。学困生没有意识到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是“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没有意识到学习过程是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在学习进程中,学困生表现为不愿经历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不想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等待着教师或同学给出答案,给出结论。对于学困生来说:关注的更多的是数学知识“结果”而非知识获取的“过程”;他们更愿意做的是记忆与模仿,他们习惯于机械训练。
2、引导学困生有效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策略(1)关爱学困生,唤醒学困生的自主意识。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新的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主张以人为本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扮演“主角”,教师只起主导的作用。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个关键。所以要对“学困生”有一个倾斜政策,不但要给他们多吃偏饭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没有情感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困生,时
时从语言、神态、动作上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多给学困生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热情的鼓励、一个支持的暗示,都能使学困生平添一份激动,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强烈关爱和信任,从而从内心深处萌发数学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
(2)强化责任意识.引导学困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数学毕竟是抽象的,学习活动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艰苦的,并不总是快乐轻松的。我们们发现在教师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中,如上所述的“任务应付型”“袖手旁观型”的学生依然存在,因此我们们认为并不是因为学习的兴趣问题,而更多的是学生的责任意识的淡薄。要让学困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就应让学生具有明确的学好数学的责任意识。从大的方面讲,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数学的意义,体验数学的价值,明确学好数学是学生的责任。从小的方面讲,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参与每一次数学学习活动都是学生的责任。具体的说,每个学生都有收集学习资料的责任,有动手,动脑处理资料的责任,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责任,有参与交流发表意见的责任,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责任,有独立完成作业的责任,有与学习伙伴共同完成探索性学习任务的责任。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不仅凭兴趣而是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责任。当学生明确了责任后,相应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会得到提高。
(3)指导学法,为学困生提供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能力支持。新课程不但要求教师教学方法要改进,学生的学法也应有新变化,教师要帮助学困生适应新教材,掌握新学法,引导学生变过去那种死读
书为学会学习。如帮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学会读书观察;学会讨论研究;学会提问质疑;学会实践操作;学会批判创新,标新立异。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水平和能力。使学困生能学,会学,并逐步养成新的学习习惯。
(4)、课前导学,为学困生拓展学习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学困生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相对落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相应地比其它学生长,课堂教学中往往不能保证学困生有效进行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困生没有探索,没有实践操作,没有思考,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发言权,自然也不可能有效参与合作交流学习活动。我们们的做法是,课前导学,让学困生提前一天明确学习的课题——课堂要探究的问题。如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布置探究学习的任务,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由于是在课外,探究的时间与空间相对比较宽裕,学困生自主收集资料,处理信息,操作实践,独立思考等在时空上都有了一定的保证。但是,学困生在探究的方法和能力上的欠缺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特别地关注,特别地指导。我们们想的一种课前导学方案——“学习提示锦囊”导学。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习提示锦囊”的制作:教师针对学生的学情,根据学习内容设计成相应的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方案。这样的学习方案通常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几种,并装入信封,供学困生选用。命名为“学习提示锦囊”取锦囊妙计之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提示锦囊”的使用策略。我们主张让学生自愿到教师取“学习提示锦囊”,并让学生自己决定是否使用“学习提示锦囊”。让学生
自愿到教师取“学习提示锦囊”,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己决定是否使用“学习提示锦囊”,体现了分层指导,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原则。用“学习提示锦囊”的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趣味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比较感兴趣。用“学习提示锦囊”指导有利于进行个性化地引导学生学习。
我们实践表明,课前“导学”,能有效解决学困生学习时间不足的问题,符合学困生操作及思维相对慢一拍的特点。同时,提前一天明确学习任务,还能解决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存在的浅尝辄止现象,有效解决探索学习的不深入,合作学习流于表层等问题。
(5)、课堂个别“导学”,帮助学困生拓展自主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有了课前“导学”作基础,显然有助于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但是学困生的学习活动并不就是一帆风顺,水到渠成的,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还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学习障碍,还需要教师的特别关注,个别“导学”。在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又如何进行个别“导学”呢? 首先要安排时间和空间进行个别“导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教学时间,巧妙调控,挤出时间给学生个别“导学”。如在全体学生独立思考阶段,这时教师有2、3分钟时间,教师应该离开讲台,走近学困生,蹲下身子,去发现学困生的困难,针对他们的困难进行引导帮助。
其次,因人而异,掌握时机,巧妙引导帮助。对学习信心不足的,给与鼓励。一个微笑,一点抚摸,一句勉励的话对学困生都可能是信心的源泉,他们就可能产生无限的动力。对任务应付型的,提醒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是你的责任。对思维碰到障碍的,给一点提示。对学习材料不足的提供一点材料。对知识准备欠缺的,即时讲点知识,为他们顺利进行后续学习送点“炭”吧。对浅尝辄止的,提示一个问题或一点方法,如“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这个结论完善吗?”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课堂个别“导学”是对学困生最有帮助的学习指导形式,首先他做到了师生的面对面个别化交流互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其次他安排在课堂中进行,在课堂情景中即时进行辅导比之于课外离开情景的“补习”更有利于学困生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三是他不占用教师和学生的课余时间,保障师生的休息与活动时间。四是他让教师走下了讲台,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角色转换,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6)、练习、作业内容多样,促进学困生自主发展。①、分层次练习。
根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练习设计分为“选做题”和“必做题”两类。“选做题”难度较大,只要求那些中等以上程度的学生完成。首先,要求全班学生完成基础练习,然后逐步提升、增加难度。让达到前一目标的学生先踏上一步,做后一层次的练习,教师则集中精力个别辅导学困生。这样,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基础练习。难题不会做也不要紧,听完讲评再做,不会感到有很重负担,学生对这种弹性练习布置很感兴趣,各种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得,有所进步。
②、分层次布置作业。
让作业充满鲜活的个性,改变过去那种统一内容、统一格式的模式,注意学生能力差异、兴趣差异,使作业形式多样化。A、有趣的作业。
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受情绪影响很大,感兴趣的事情干得起劲,反之则消极对待。所以设计学困生感兴趣的数学作业,能激发他们的作业兴趣,点燃作业的热情。
B、实用的作业。
开放作业时空,带领学生走出封闭狭隘的课堂,学校、家庭、社区、大自然都是学生作业的空间,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使作业成为学生生活的“向导”。C、操作的作业。
适时安排操作式作业能使学困生觉得做作业是一件轻松有趣的事情。D、开放的作业。
开放性作业对学生来说既有挑战性,又能激励学生乐于学习,使学习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E、弹性化的作业
提倡因材施教,数学作业既要依据课本内容,又要看学生的志趣指向,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在作业中都拥有一片自由的“空间”,有选择的余地。每次作业都适当安排基础题、扩展题,思维训练题等,鼓励学困生向扩展题思维题“跳一跳”。让学生在“跳一跳”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学习能力,获得学习的乐趣。
(7)、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困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 激励的评价,给学困生以鼓励,给学困生以信心,给学困生以更大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中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及学困生个体的思考变化发展,要减少学生间的横向比较,积极倡导学困生自我们的纵向比较。教师要经常利用一切机会,或创造机会给予鼓励。
①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对于板演;对于学习讨论时提出的疑问等等,对于他们微小的进步,成功的表演和积极的参与,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及时体验成功的乐趣,获得学习的快乐感。
②在作业的批改中,教师要通过科学评价去点燃学生希望之火,使评价成为激励学生成长的推动手段。比如改无情的“×”“√”符号评价为热情的语言评价“你一定行” “真棒!下次会更好”“老师为你高兴,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加油啊”,这样滚烫的话语、热切的期盼,才能打动学生的心,激活学生的情,体现出评价的激励性特点。
③在单元测试中,教师在批改试卷时,对学生做错的地方不打叉,而改用打点,在发卷子前提前让他订正,学生订正好以后再把点改成勾,然后记上改正以后的成绩。这种做法告诉全体学生:学习有快慢是允许存在的,一次考试的失败并不意味着这位学生就被贴上坏的标签了。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了学生的纵向发展。对于学困生来说,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的变化、成长和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从
而极大地提高了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造就了良好的班级氛围。
十一、研究成效与反思 成效:
1、转变了观念。
长期以来,学困生转化问题就是教育界的一大难题和研究热点,尽管不少专家提出了这样那样的观点,但实际教育工作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仍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更多的心血,且成效不明显。因此,有的教师认为教育转化学困生“费力不讨好”,不如培养优生“名利双收”。通过课题研究,认识到了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性,统一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促进所有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思想。
2、提高了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减少了学困生的数量。
通过本课题研究,这些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有效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他们的课堂纪律、作业质量、学习积极性、自信心等都与以往不同。学习成绩普遍有所提高,他们的考试平均分与班级平均的差距在不断的缩小。有不少学困生已经走出了学困生行列。班级整体成绩在不断提升。更为可喜的是不但使本班的 90%以上的学困生走上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道路,而且辐射到各个年级各个班,使本校许多“学困生”得到了良性发展。3.强化了本人的教科研意识
科研兴教、科研促教,已经成为不少的共识。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科研对教育教学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
推进,本人的科研意识日益增强。在备课,讲课以及课后的总结、评价等方面已经摆脱了原有传统的做法,更加注重运用科学理论,依据教育科研方法,指导教学全过程,并且自觉地在实践之余及时整理教学经验所得和自觉学习教育科研著作。反思:
通过两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实践证明,根据教育科学方法,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研究制订出引导数学学困生有效参与自主学习的对策,就能够使数学困生的数学学业得以提高。基本解决了数学学困生转化的问题,但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探讨:
1、虽然研究数学学困生取得一定成绩,但研究的对策仅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中去研究比较单薄。学困生的出现并不单是教学内部造成的。学困生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工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通过努力,我们们可以形成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合力,但我们们无法左右社会对学困生的影响。从目前来看,社会对学困生的负面影响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学校也是非常无奈的。如何让社会发挥其应有的正面教育作用,这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
2、学困生队伍中的一部分特殊人群——先天性智力低下的学生的转化成效不很明显,如何转化这部分特殊学生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
3、做一时容易,做一世难。真正要改变学困生的学习状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久的坚持,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我们们这个社会的合力坚持。
4、限于研究者的理论修养、实践经验、能力水平;可能使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有许多局限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验证,敬请专家同仁指导。
以上是自己在课题研究中,对“引导数学学困生有效参与自主学习”的一些粗浅认识。实践证明通过对“数学学困生”有针对性的、耐心的教育,大部分“数学学困生”能够自主学习,摆脱“学困”的状态,取得较好的成绩或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学困生自主学习有效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
萌发小课题研究的故事(问题的提出):
“老师,刘子航的课文不会背,下课还不背,就出去玩了”。“老师,闫红印数学题不会,也不问别人”。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话语传到我的耳朵里,这两名同学是我班的学困生。而且据我了解,这两名学生的家长都是年岁比较大的,在学习上根本不能给予他们多大的帮助,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加上他们自身也没有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那么对于学困生自主学习有效策略的研究,就成了现阶段我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学界对“学困生”概念的界定: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
一、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影响,造成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主要指学生的智力同学业成绩比较时,智力在标准以上但学业成绩显著低劣者。我们所说的学困生仅限于学业方面,专指那些学习困难或学业失败或偶尔有些不太规矩的学生。其
二、学困生,泛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心理水平,知识水平,情感意志等方面与同龄学生有一定距离的学生。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伴随学生群体存在,往往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也是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其
三、“学困生”指的是在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对学校学习丧失信心,从而导致学习成绩较差的那部分学生,他们的表现是学习兴趣淡薄,听课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经常不完成作业或以抄作业来应付老师检查,旧的基础知识不牢,新的知识更加听不懂学不会,从而导致成绩下降,兴趣更加不高。如果再加上引导方法不当,往往造成恶性循环,越读信心越少,长期拖下来,就演化成学困生了。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本课题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重点,以校本教研为手段,以教研促成绩,以教研兴学校,以教研谋发展。
四、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调研活动,培养学困生对学习的兴趣。
2、通过研究,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进而让学生能主动学习
五、研究的内容:
1、“学困生”的成因及“学困生”的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困”的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个体内部因素。
2、调查分析“学困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研究转化措施
3、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指导策略。
4、学校、社会和家长如何形成合力,研究三者在“学困生”转化中的动态关系。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个案分析法:收集研究个体中的典型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其经验。
2、实验法:采用边实验边总结的方法,对成功经验进行理论化。
3、观察法:对重点对象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
七、课题研究的对象: 小学学生。
八、课题研究计划(要详细展开说明课题计划采取措施的对象、内容、方法、步骤)研究对象:三年级学生
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经验借鉴法 研究内容和步骤: 研究内容:
6、调查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其原因,研究其策略
7、通过教学活动,增强学困生对学习的兴趣
8、总结培养学困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4年9月7日—2014年9月17日)
9、在网上查询有关提高学困生自主学习的有关策略
10、制定研究方案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日—2014年10月20日)
1、通过教学中观察,掌握学困生平时学习的方法
掌握他们学习的方法,从中找到突破口,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2、运用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
3、建立互助小组,帮助他们改掉日常不良的学习习惯
4、制定小组得分制度,增强他们的好胜心,进而主动学习。
三、总结阶段(2014年11月)
1、总结课题研究材料。
2、总结学困生自主学习策略,在校园内推广
第五篇:对九一八事变思考
对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思考
黑暗、恶劣的九一八事件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它是什么,它是代表着日本对我国无耻地侵略。
在九一八事件的前期,就有三五个日本人通过坐火车来到了我国东北地区。由于东北很多军事装备都是通过日本买的,所以自然而然就和日本有来往,但没想到日本会对我国东北产生了兴趣,我们不知道日本想侵略东北的邪恶想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九一八前,日本已经带领一些人住进了东北,其中有几次爆炸事件发生,都是日本的烂手段,给我国的解释是在掩饰自己的恶意,对日本人的狡辩,我国的领导人员都收到消息说日本即将要侵略中国,但没有做任何准备或预防,只留意对方的举动。那时东北军队有二十万人,日本才两万多人,兵器当然是东北居多。九一八事件发生后,东北军队采取不抵抗手段,这个决定来自于蒋介石和张学良两人。就是因为不抵抗,日本人才更加明显占有东北、控制东北。侵略过程中,日本有攻打到军队,有些正义的军人不服于不抵抗的命令而去攻打日本军,我军几十个士兵杀掉了一百多个日本军,在此看了,我国军队不弱,为什么蒋介石等人那么胆小怕事呢?正因他们的一个错误选择,令我们不仅受到欺辱、而且人受伤害,地区别霸占,这些责任谁能赔偿的了。
为什么日本能轻易侵占东北?在我看来,有两点:
1、日
本的侵略野心,使用了欺骗手段。九一八事件发生后,我国南京政府有向国际申请裁决,日本制造多种事端谴责是我国的问题为由来推卸责任。即使我国有再多的证据来证明日本军的不是,他们政府那些后台也不用负责,因为他们利用军中领导来为自身抵挡罪孽、抵挡日本政府真正的野心。
2、面对日军的侵略,我国采取了不抵抗方式来面对。我真搞不懂为什么前辈们明知道东北军队是日本军队人数的几倍,还怕他们什么?因为兵器生意上的交易会断掉,难道宁愿要维护两国的交易也不顾国家的安危吗?在日本军侵占当晚,张学良已经向蒋介石报告,问该如何处理,蒋介石说要张学良看着办,蒋介石开始说采取不抵抗,如今说让张学良决定,这不是想推卸责任吗?张学良因为害怕没怎么思考就宣布采取不抵抗方式,出事后指向蒋介石,这不也是想推卸责任吗?他们两个都有责任。
对于九一八事件,应“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以往的失败,后人应该拿来当作教训。我们这些作为后辈的,应当谨记九一八东北被侵占的欺凌,不可以再让他国伤害我国领土与人民。倘若国家再让此事发生,那还对得起因为九一八事件中伟大牺牲的人民吗?最近菲律宾与我国发生黄岩岛事件,菲律宾蓄意挑起事端,引起两国矛盾,但由于菲律宾方面常违背中菲双方此前达成的关于不使事态扩大化、复杂化的共识,不计后果地不断推动事态升级,因此我国对此要做
好各方面准备。国家一定不能再让九一八事件重演历史悲剧了。虽说我国倡导和平共处为原则,但伤害到国家时,不能轻易屈服,要采取抵抗原则,敌不动、我国不动,敌动、我国不能不动。爱国就是不能让别人伤害自国。
肖灿丽
10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