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物学语言演绎生物学中的生命

时间:2019-05-15 06:4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生物学语言演绎生物学中的生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生物学语言演绎生物学中的生命》。

第一篇:用生物学语言演绎生物学中的生命

用生物学语言演绎生物学中的生命

蚂蚁自述

我是一只小蚂蚁,每天工作不停蹄。照顾完蚁后,照顾幼蚁,辛辛苦苦就这样天天过去,我何时才能解脱,我何时才能以休息,亲爱的同学,你是否也像我这样努力,没白没黑的工作和学习,却得不到蚁后的中肯的鼓励。何时我才能从作业堆里解脱出来,请你给我出出主意。

小小工蚁不要泄气,人类的座右铭不要忘记,“满招损,谦受益”,“缺乏自信要不得”,要想从作业堆里逃出来,我认为把知识运用是好注意,别看我是个不起眼的保育蚁,但是我天天动脑照顾咱的蚁后和小蚂蚁,我终身学习,一丝不苟,边学边用觉得特别有乐趣。别小看我的这个小把戏,我天天感觉不住的长知识。不信你听听我给你说仔细。咱们的蚂蚁窝建立的可是不容易,蚁后生了咱们这些消费者。转以草食生产者为食的,死去的兄弟爷们,多亏了分解者细菌、真菌才能得以安息。有时我们活动也惊天动地,甚至敢让大堤决口子。人类不是经常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吗?那可都是俺捣鼓地,人类说是俺影响的环境,实际上俺也不是故意的。为了建设一个生态的蚂蚁窝,我们蚂蚁也无法顾忌。我们的感谢生产者,是他们进行光合作用把能量固定下来的。我保育蚁利用这些知识来照顾蚁后,方知道有毒的物质也会进入蚁后和蚂蚁的身体,真可恶人类你何必喷洒DDT,也让我们蚂蚁子子孙孙跟着受毒气。想建个生态蚂蚁窝,说起来容易,建起来可真得不易。你看人家人类,建造了蓝天、碧水和青山的绿色家园,让人多么眼馋呢!尤其那迎春中学,既有书香的氛围,还充满着学习生物的气息,他们把我们蚂蚁真的研究的透彻地。历史上曾经留有我们蚂蚁家族的功绩,“项羽必死”就是我们祖先让项羽失去自信的。但过去毕竟过去,再不学习,我们将会被人类制服地,甚至蚂蚁种族也会断送的。我们说这些,是让你有所紧迫感,别忘了,自己得让自己寻求学习的乐趣。“天生我材必有用”,那是诗仙对你的启迪,你要想学习不累,不扎在作业堆里,就应该像我这样边工作边学习,边实践边努力,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或说、或写、或讲、或想,一句话,实用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有生命力的知识才是我们想学的。

第二篇:中学生物学中的关爱生命教育

中学生物学中的关爱生命教育

江苏省大丰市刘庄镇第二初级中学

摘要: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关爱生命教育是当务之急。面对频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中小学生、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我们生物学科的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在与学生一同探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时,指导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生态意识,一种敬重生命的意识。从而完成生物学科的社会价值目标。

关健词:养成脆弱热爱尊重生命坚强

一、为什么要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进行生命教育

1、生物学教学与生命教育有着广泛的联系

①、生物学教学与生命教育都以生命作为研究对象和关注对象。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②、生物学教学与生命教育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类在掌握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如何更好的生存、生活。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关注所有生命所依存的环境,尊重生命,让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生命的内涵,认识到自然界中每个生命的存在价值,进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2、生物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

生物教师的教学任务是讲授生物学科知识,和学生一同研究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的规律,其最终目的就是普及生物学知识,传播生物学知识,培养生命科学的人才,从而为整个人类社会服务。

如果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不足,对自身、对他人的生命不珍惜,那么对整个社会而言,都是一场危机。此时再去讲授生物学知识已不重要,作为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让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

3、社会问题的出现而中学生目前没有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中学生承受越来越重的学习压力,升学压力,来自学校和家庭,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和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心理脆弱,情感孤独,许多学生太累了,他们感觉不到人生的趣味。有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在遗书中写道,我在这张纸左面写下我活下去的理由,在我的右面写下我离开这个世界的理由,结果我的左面什么也没有写下,我的右面写下了长长的一串,于是他选择了死。

国家权威部门曾经做个调查,调查对象是中小学生,调查主题是爱惜生命。调查结果如下:24.39%的孩子曾经一闪而过“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15.23%的孩子有过自杀的想法,5.85%的孩子有自杀的计划,1.71%的孩子自杀未遂。每年25万人口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

国外,日本文部省说,日本学童去年自杀人数达192人,比前年增加44%,校园暴力事件也有剧增趋势。文部省的调查报告说,截至今年3月为止的一年里,有192名6岁到18岁的儿童和少年自杀,前一年的人数是133名。14%的自杀是牵涉家庭问题,7%是跟在学校遇到的问题有关。报告也显示,校园暴力事件创下2.9671万起的新纪录,较上一年高出26%。如果把校园外发生的学生暴力事件也算在内,总数达3.5232万起。

文部省官员说,压力和灰心颓丧是暴力的因素之一。但学生恃强欺弱的案件降低15%,只有3.6396万起,这是连续第3年下跌。文部省把这归功于教师受过更好的训练,懂得如何处理这类事件。

在教育环节中没有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而我国每天将近消失一个班青少年,因此生物学教师在生命教育没有走进课堂时,要勇于担当,诚如上文所说的日本教师,懂得如何处理这类事件,平时在讲授生物知识同时,进行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取向,让学生在学习生知识的同时,体验生命的艰难,使学生形成对生命敬重的态度。

4、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学生物教学要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饮食与营养、戒烟与禁毒、学习卫生、运动卫生、行为健康教育、各种突发急病的简易救治,这其中大部

分内容与考试无关,但决不可回避或忽略,这是学生生活中时常碰到,面对的问题,也是普及生物知识的过程,不能受功利性的考试影响而忽略。国家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青少年的培养,使青少年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生命价值观,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是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奠基石。

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生命教育

根据初、高中生物教学的特点,我曾这样做:

㈠在授课时使学生了解生存的艰难,爱惜生命。

在学习高二第一册《生物的生殖》,我讲到单细胞生物,在进行分裂生殖时,母体一分为二,变成二个新生命,母体消失,我和学生讨论到“死亡”问题。

在我国的文化氛围里,人们很少在正式的场合讨论到这一话题。我要学生认识到“死亡”是自然界的规律,是生命过程的最后一环,不可避免。对学生进行生死教育,使学生更加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正确认识生命的过程,积极看待生命,才知道生命承载的重担,体会生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当秋风扫落叶时,我们要做的不是叹息,而是祝福,祝福它“化作春泥更护花”。“死亡”是生命的规律。

我在讲述高二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学说时,联系自然界的实际介绍生物之间种内关系、种间关系。我和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在一片草原上,有一群老虎,老虎对小老虎说:“你要努力的跑,要比跑的最慢的羚羊还要跑的快,否则你将饿死。“在另一个地方一群羚羊也在练习跑步,母羚羊对小羚羊说:“你要跑的再快些,要比跑的最快的老虎还要再快些,否则你将成为他们的食物。”

我组织学生讨论这一故事的内涵,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⑴你对认识自然界生存斗争有什么认识?

⑵自然界生存基本规则是什么?

有学生回答说:“我认为自然界生存斗争太残酷了,每时每刻都为生命担忧,如果人类社会也这样的话,那简直没法生活了,那太可怕了,我们应当为我们生而为人感到幸运。” 我说:“我们这位同学认识到自然界的生存斗争的残酷,但如果人类社会也这样的话,那简直没法生活了,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因为人类社会中人与人虽然没有上述的斗争的残酷,但有时也存在各种斗争,也有时是非常残酷的,国家之间为了国家的利益相互战争,不是与动物的这种争斗有许多相同吗?有时人们为工作、生活、事业、感情而出现了矛盾,不是也有尔虞我诈么?我们不要认为这是什么可怕的事,我们能做的只有接受,去适应,能力范围内去改变。”

有学生说:“自然界的生存的基本规律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我们一定要做生活的强者,要不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许会被淘汰。”学生自然认识到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原则。

我问:“在草原上,老虎的单独生活对捕食有利,如果几只老虎分享一只羚羊,恐怕老虎之间的争斗又要开始了,而一只离群羚羊也无法抵抗天敌的伤害。这就是种内关系(竞争),种间关系(捕食)。”

学生在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的参与热情。

在生物界,生物具有本能的过度繁殖的倾向,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物质和生存空间,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生物间必须彼此竞争(或斗争)着,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法则。

人类也不例外,只是竞争的内容、方式、目的更复杂、更广泛。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竞争知识的同时,受到了竞争思想的熏陶,受到了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认识到生存的艰难形成正确的面对人生挫折的思想,在生活中要使自己变的坚强,认识到逆境与坎坷是暂时的,一切东西都不及生命本身更值得尊重、值得珍惜,正所谓“生命诚可贵”。

㈡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时,让学生学会爱惜生命,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常有实物观察,标本观察。

我带领学生观察人体模型,向学生讲授人体的各种器官,指出生命很神奇,但也很脆弱。当我们的任何一个重要脏器不能工作时,都会影响我们人的生命活动,严重的会造成死亡。比如肝脏,如果由于在不卫生的地方饮食不卫生的携带了肝炎病毒的食品,就可能使人患上肝炎,而影响一生。我们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一个部位的不适,都有可能造成整个机体的不良反应。任何生物都是脆弱的,我们在生活中要尽力保持这种脆弱的平衡.学生一方面要知道了人体的各大脏器的功能,一方面要知道生命是要好好珍惜。

实验是生物学的常用手段,实验中我从不随便处置实验材料,尽量节约实验材料,有时我用到青蛙、龙虾、蟾蜍、鱼、小白兔、鸽子等,根据实验室要求处理。

学生做实验时,也养成了一种节约的习惯。每一个小生命都不轻易的浪费,学生认识到每一个小生命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尊重生命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道德。

鼓励学生爱惜生命,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爱惜生命”,在生活中真正体现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

㈢了解学生的生活,宣传健康知识,强化生命意识。

我在搞调查时学生购买食品我发现学生拿出的11袋榨菜全部过期,5种食品没有生产日期,4种食品没有厂址、厂名,8种食品没有生产许可证。悲剧不是没有发生,各种由于食用了不安全的食品产生的惨痛的事件太多了,我对学生说从今天起请购买食品时请你注意他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址厂名、生产许可证、组成成份(营养成份表)。我说这种事发生在学生身上是可怕的,说明我们食品安全卫生意识不强, 我认为这种生活习惯是对自我的不负责,是生命意识的淡薄。

我们生物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进行健康教育,强化生命安全意识,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

将生物知识与生命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情智结合、文理交融的教育,在生物知识普及的同时,养成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为国家培养具有优秀国民素质的青少年,是我们生物学科老师的义务,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核心。教育的产生源自人的生命发展的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生命的发展、提高生命的质量,教育的进行也必须通过人的生命来实现。我们只有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才能完成生物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八年级生物珍爱生命凤凰教育出版社

李文颖《中学生物教学》再谈生物学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2003.12

王学凤 《教育评论》 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管宇红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上海市储能中学

第三篇:中学生物学

中学生物学

期刊时间 2002年01期

1.生物教学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张志礼

2.中学生物课的研究性学习

范国军

3.过程探究式学习

张仕频

4.“藻类植物”一节的探究式学习

徐承宏

5.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讨

王苏豫

6.国家生物课程改革试验与探究

柏海英

7.基础教育生物课程改革探索

李志丹

8.生物探究实验实施的指导方案

万建强

9.浅谈讨论式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功能

俞丽萍 2002年02期

1.高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周洪亮

2.实施开放性生物教学 应对WTO教育革命

史宏

3.STS教育与生物教学

任布君

4.改变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

徐晓芸

5.“问题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何启示

徐占胜

6.重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

许丽群

7.改教材进度 利探索创新

卢连平魏洪英

8.讨论生物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和教学策略

李其柱

9.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石进德 谢雪锦 2002年03期

1.生物学实验探究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郭光志

2.谈“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的应用 张峰 仇召美

3.综合探索创新——创造性教学例谈 张从福

4.生物教学中开展“说题”活动探析 戚富厚

5.讨论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个性化 张晓文

6.让学生拥有一颗善于发现问题的脑袋 吴建庭

7.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无子果实的成因” 邱国强

8.新教材实验教学特点及启示 冯礼明 2002年04期

1.中学生物学探究性学习成果的评定 王延福

2.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吕柏盛

3.实验型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张恒泽

4.“问题情境'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钱永勤

5.三维+动手+综合——从一份美式生物教学中得到的启示 浦彤

6.课改带来的生物课堂变化 赵玉琴

7.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尝试 李言高

8.探究性学习一例 张术良 2002年06期

1.STS教育与探究性学习关系 张文华 李会林

2.推进探究性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金伯明

3.培养问题意识 激发学生探究 林晓红 2003年01期

1.高中生物游戏教学法 童春水

2.注重实例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戚富厚

3.变式策略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邬林洁 4.生物实验教学中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张松

5.运用探究式学习法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郭宗花

6.转变学习方式 开展合作学习魏正惠

7.实施《课程标准》进行探究学习李成广 张玲

8.“我的课堂变了”——新课堂学习方式改变浅谈 林美娟

9.递进性学案设计和使用的研究 袁茂坤 2003年02期

1.对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转变的再认识 宋建军

2.引进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环境保护》课后思考 柯维奇

3.生物新教材开放式教学探究 金志秀

4.论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沙林祥

5.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尝试 陈嬿

6.生物学探究实验的命题示例 王树云

7新课程条件下讨论式教学的功能研究.谭兴云 万建强

8.一次探究性活动的意外收获 谷霞

2003年03期

1.加强学科渗透 培养跨学科综合能力 陈燕飞

2.以学生为本 活化生物教学 章红

3.出现相反的探究结果怎么办 薛桂玲

4.生物科学探究与常规生物实验的区别于联系 李志香 卢连平5.感悟新教材 金尚春

6.按照新课标 命制生物题 冉素华 2003年04期

1创新农村初中生物教学新时空.李荣万

2.用探究性学习的钥匙开启学生科学素质的大门 谭静

3.对研究性生物学实验的初步认识 宋昌平

4.生物教学中信息素养教育的尝试 胡振红

5.浅析生物学探究性实验的意义及及教学策略 燕艳 陈继贞 2003年05期

1.生物课改中应处理好的几个辩证关系及解决策略 马德海 张红丽

2.学生命题——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尝试 于国里

3.解决问题也能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成慧霞

4.高中生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 黄少旭

5.探究不等于实验 许白莲

6.生物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陈素华 2003年06期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张卓鹏

2.“问题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汪建群

3.激励学生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问“ 袁永文

4.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孙启茂 李爱华

5.规范实验设计方法 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陈行虎 赵秀芳

6.生物新教材新在何处 吴云

2004年01期

1.生物课堂教学”主体参与'的实施策略初探 徐彬英

2.生物教学中引发学生探究的策略 俞志斌

3.探究式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黄惠涛

4.巧挖课本实验 培养学生实验思维方式 孙德 5.结合实际开发生物学新课程资源 陈培豪

6.生物实验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陈楠

7.生物学学习方式的探讨 王苏豫

8.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做法 范存连

9.探讨情感目标在生物新课程中的实施 魏丽莉

10.构建生活化、活动化、多维化的课堂教学情境——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朱敏燕 任小文 2004年02期

1.对中学生物实验准备课的新探索 李世伟

2.提高探究性学习效率的实践与研究 周世杰

3.培养生物学学习兴趣的四种形式 姚笃信

4.对中学生物教学中人格教育的思考 刘向红

5.研究性学习一例 杨晓玲

6.新课标新挑战 狄贤超

7.《生物课程标准》的特色及教学方法的变革 丁钉

8.新课标生物学习评价探索 李伟 黄宏军

9.新课改背景下对生物教学评价的思考 薛广林 2004年03期

1.高中生物学科的STS教学 涂金学

2.实施素质教育之路——优化课堂教学 朱文江

3.应用建构主义思想进行生物教学 陈占明

4.如何培养学生设计和完成生物实验的能力 叶志杰

5.生物学素质教育评价方案初探 陈洪根

6.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沈瑜

7.运用各科相关知识 提高生物教学效果 梁武酉

8.务实创新 推进课程 李杰

9.当好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实验教师 陆卫忠 2004年04期

1.在生物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尝试 赵法茂

2.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林红

3.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探究 何勇

4.浅议澳大利亚的生物课程教学特色 施问华 2004年05期

1.浅谈在生物学中如何创造性开展STS教育 何荣良

2.调查类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吕柏盛

3.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自主构建知识——从两个探究案例谈起 黄建书

4.生物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案例 温新娟

5.新课改下生物作业的改革与思考 孙叶萍

6.网络环境下新课改生物实验教学整合的探索与思考 崔洪斌 2004年06期

1.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黄庆坤

2.对“差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探索 汪花菊

3.生物教学中实施快乐教育的探索 许雅芬

4.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蒋桂兰 刘中国

5.新课改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索 陈善杰

6.生物教学中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何荣江 顾凌云 2005年01期

1.生物教学中的CMO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探索 李冰

2.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生物课堂 闫朝军

3.多元智论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刘庆国

4.关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黄卫华

5.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彭胜

6.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思考 何夕林 2005年02期

1.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张红星

2.“问题情境教学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贾广磊 徐鸿雁

3.浅谈生物课教学中新素质的培养 钟建国

4.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问题探究 吴小峰 2005年03期

1.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楚尊芹

2让创新能力培养走进生物学课堂.沈琼荣

3.生物新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 朱文江

4.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观 陈福高 2005年04期

1.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生物学教学语言的思考 郭永峰

2.提高探究性学习时效性的策略 徐安文

3.新课改下生物学教学与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殷庆明 李贵玲

4.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 张海军

5.变式教学在生物实验中的运用 胡志军

6.探究发现过程 建构光合作用概念 何红英 郭凤英

7.新课改中实验课结构模式的探讨 沈忠 2005年05期

1.反思性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黄惠涛

2.生物教学中的空白艺术和新课程改革 石初明

3.生物教学中的赏识与惩罚 陈旭微

4.如何在说课中体现新课改理念 孙叶萍

5.实验中联系实际问题的例谈 石明国 2005年06期

1.生物学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分析 朱延芳

2.PBL在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尝试 刘春娣

3.在生物教学序号实施和谐教育初探 朱国梁 沈忠

4.例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设疑艺术 严晓松

5.中学生物实验设计的教学研究 秦亚平

6.新课程概念下的——“自学式、讨论式”教学实践 吴海燕

7.因地制宜利用课程资源是贫困山区课改的必由之路 任新中

第四篇:谈谈生物学

谈谈生物学

——给高一学生做学法指导

各位同学,大家好

作为生物教师,我想从生物专业和教师职业这两个角度谈谈生物科学的特点和学习生物学的方法;文科班的同学可能对这样的话题不感兴趣,撇开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这样的大原则不讲,单从最功利的角度出发,我必须提醒你们,我们的上一届,也就是现在高二的部分同学正在为自己的偏科付出代价,承受再次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压力,恐怕我还不得不指出,从今往后,我们的学校也必须习惯这样的事实:每年都会有一部分学生,在我校已学习三年,却不能取得高中毕业证书。所以,我的讲话是面对在场所有同学的。

我先站在教师职业的角度提些建议。

首先,我想说生物学是一门以事实为基础的科学。意思就是这门学科需要我们先识记事实,然后再研究这样的事实是如何形成的,及其存在的合理性。举个例子,“人的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这一事实我们首先应该接受并记住它,因为这不是一个推理得出来的结论,生命也并非恰好有46条染色体才能存活。再比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这也是一个不依靠逻辑推理而存在的事实,在其他类型的动物体内,承担相同功能的红细胞都是有核的,我们也只有把它先记住,需要我们记住的知识确实不少,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的结构、有丝分裂的过程等等,今后的学习中需要记住的基本事实也必定是越来越多。所以,我给大家的第一条建议是,在生物学科投入足够的时间,认真阅读教材,记住基本事实。

同学们可能会觉得自己遇到的问题不光是高中生物教材上出现过的,对了,高中教材的编排是默认学生已经掌握了初中的知识,而我们的真实情况是初中生物欠账太多,比如“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其性状与其内部曾经发生的受精作用无关”,再比如“运输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导管是死细胞”,这都属于初中生物学知识,这些知识的缺失成了部分同学进一步学习高中生物学的最大障碍,我们曾要求大家把初中教材带来,可是大部分同学即使带来了,也没让这些书起到应有的作用。其次,我们还需要一些生活常识,比如,“做馒头的面粉是小麦的种子磨成的”,“豆芽是大豆或绿豆萌发的”等等,这也是被默认高中生已经掌握的常识,但也确实有人不知道,缺乏这些基本常识,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曾经有一个学生拿一个不怎么复杂的遗传学问题来问我,我给他讲了一遍,他说没听懂,我换了角度再分析一遍,还是不懂,掰开了揉碎了,反反复复好几遍,我觉得已经没法讲的更明白了,但还是解决不了他的问题,我俩之间在沟通上似乎存在一种说不清楚的困难,纠结了半个小时,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四二

一综合症”造成的障碍,他的爷爷奶奶把他叫孙子,姥姥姥爷也万分疼爱的把他叫孙子,于是这孩子对自己究竟是谁的孙子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因而不能对题目中给出的个体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所以,我给大家的第二条建议是补上初中欠账,在生活中也要观察、思考和积累,丰富获取知识的渠道。

然而,只记住这些基本知识和常识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既然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那么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中就应该有23条染色体,既然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就不能像其他有核细胞一样继续合成新的生命物质,因而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就是短命的。这些结论也是事实,但这些事实已可以通过先前掌握的知识推导得出,不必死记硬背,而更要求逻辑思维能力,这一点,想必大家在学习遗传规律的过程中更有深刻体会,学习生物学,既需要大量的识记,更需要严谨的逻辑思考,所以,我们应该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不断的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我给大家的第三条建议。

第四,生物学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当理论应用在实践中时,要善于思考实践中的细节。比如,要检验表现某显性性状的小麦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用什么方法最简便呢?很多同学首先选择测交的方法,这在理论上是没问题的,但是没有考虑在实践中是否简便。小麦是自花受粉的植物,测交需要套袋、去雄、人工授粉等繁琐的操作管理,而自交就可以省去这些劳动,并能到达同样的目的,这种理论和实践衔接的问题,在设计实验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否则,你设计的实验就可能是无法操作的。

生物学还是一门实验科学,有些知识的掌握和感悟要靠动手操作来实现。比如与显微镜操作有关的题目让很多同学犯怵,不知道题目在问什么,即使看了答案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这就是因为实验操作不过关,如果你经过练习,把显微镜变成了你可以熟练使用的工具了,就像你上学路上骑的自行车,你就知道题目在问什么,也知道为什么了。我校有设备齐全的实验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资源,珍惜每一次实验课,带着明确的实验目的去操作实验,探索知识。这是第五条。

第六,学习生物学,要掌握生物学的专业术语和概念,准确把握定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的使用,不要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自创语言来表达。一方面,准确掌握基本概念是进一步判断推理的前提,另一方面,正确使用这些专业术语和概念也是表达和交流所必需的。有一个同学,自习课上讲台来问我一个减数分裂的问题,他在纸上画了一个不规则的小圆圈儿,在圈儿里画了几条线,然后跟我说:“不就是一个这个,四个这个,形成两个这个,这两个分开,为什么是两种?”一连串的话,每句当中都有数词和量词,就是没有名词,对若干不同的对象都用“这个”来指代,恐怕神仙也听不懂在说什么。他为什么不用那些专业名词来表

达呢?没掌握!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是既不能思考又无法交流的,怎么可能会解题呢?

还有,建议同学们要以教材为主要学习材料,不要过分依赖练习册上的归纳总结,如果没有对知识本真的理解和感悟,而是急功近利的热衷于那些所谓的解题技巧,就会把有理有序的认知过程变为机械记忆,结果是加重了记忆负担,破坏了知识体系,降低了学习效率,欲速而不达;还想建议大家要自己主动积极的思考,不要一有丁点障碍就去找老师或同学要现成的答案,甚至于对老师的启发诱导颇不耐烦、颇有微词;还想建议大家单纯的思考解决不了问题时不妨拿出纸和笔来做做演算„„

好了,建议就提这些,利用这一点宝贵的时间,我还想从生物专业的角度出发,谈谈如何看待生物学。

就我所知,在中学里,生物学是最容易被误解的一门学科。误解一,生物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多背多记就行。这一点,我在前面已经有所澄清,在此不再赘述。误解二,生物学在高考总分中比重最小,是个小学科。对此,我想做一个郑重更正

你知道吗? 你的眼睛是最精巧的照相机和摄像机,你的耳朵是恰到好处的声波接收器,你的心脏是最节能的液压传输装置,你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杠杆和滑轮的运作,你的每一次思考,都是神经上的电流在工作。

所以,生物学是物理学在生命体上的实践。你知道吗?

生物的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小型化工厂,但其内部反应种类之多样,变化之复杂,管理之有序,是任何一个大型化工厂无法企及的。

生物的任何简单或复杂的生命活动都最终用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来解释。迄今,已经有数十位生物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所以,生物学是化学在生命体上的体现。

你已经知道,孟德尔的成功离不开数学中的统计学。最愚钝的牧羊人都知道,“母羊生母羊,三年五只羊”,这其实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

数学是生物学的工具,生物学也曾推动数学的发展。所以,生物学博大精深,是自然科学的大综合。

生物学与文学艺术也素有渊源,你知道唇齿相依,故能理解唇亡齿寒,如果你不知道肝胆相连,又怎能领悟肝胆相照。“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有多少传世佳句和千古名篇是对生物现象的描述和提炼!

我们太应该热爱生物学了,它给数理化等自然科学以广阔的实践,是滋养文学艺术的不息源泉。

下面奉上小诗一首,做为这次讲话的结束。睁开你的双眼 端详周围世界 四季轮转 万物井然

种瓜种豆,代代遗传 生龙生凤,时有突变

舞动你手中彩笔 临摹细胞中的代谢 核酸的承诺 由蛋白质来兑现 只有捕捉到ATP的瞬变 才能跟踪元素的循环

张开你的臂膀 去拥抱那盈盈绿野 不论是阔叶还是针杉 为你供氧源源不断 与你交换的

仅是你丢弃的二氧化碳

启迪你的智慧吧 去解读沧海桑田 生命有序 学海无边 造物神奇

都记录在DNA双螺旋

张恩亚于2011年4月

第五篇:生物学谚语

谚语、俗语、成语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

2010-12-3 10:44| 发布者: 柯珲璋| 查看: 993| 评论: 0|来自: 福建中小学生在线

摘要: 蕴含生物学知识的谚语、俗语、成语大盘点。关闭广告 展开广告

叶落归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树叶落下后,其中的营养又被根吸收,比喻不忘本源。落叶中的有机物通过细菌、真菌等的分解作用,产生的各种无机营养成分又被根吸收。同时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又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由此可见,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是不断循环的。“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描述的也正是这一生态现象。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与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生物要从环境中不断地摄取物质和能量,因而受到环境的限制;另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又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要看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也要认识到生物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相反,“橘逾淮北而为枳”则说明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尤其是人类活动如砍伐森林,围湖造田,建立工业与民用设施等,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只有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保持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作茧自缚——生物适应的相对性

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蛾类结茧,能抵御不良环境,保护自身,这是一种适应性,但当遇到金小蜂时,悲剧就恰恰发生在茧上,金小蜂正是借助于茧对棉红铃虫的束缚作用,顺利地将卵产于它的体内,这样棉铃虫的“作茧”反而变成了“自缚”。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完全、绝对地适应。由于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某些特征就会变得不适应了,这是适应的相对性。

千篇一律——细胞的有丝分裂(其特点是染色体复制和均分。正常情况下,不论细胞分裂多少次,染色体数目不变,保证了亲子代遗传性状的稳定)改头换面——变态发育(胚后发育中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与幼体面目全非的自己)

一分为二——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华而不实——植物体缺少元素硼而出现的现象(缺硼时,花粉发育不良,植物虽开花,却不能受粉,很难形成种子)

时隐时现——连续分裂的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形态的变化。

吞吞吐吐——细胞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是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无中生有——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变化(绿色植物能把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糖类)根深叶茂——根吸收水和矿质离子与光合作用(根深才能充分吸收水和矿质离子,使二者最大限度地参与生命活动,保证植物茁壮成长)

瞬息万变——新陈代谢(即生物体内数量众多、反应迅速的化学变化)

川流不息——高等动物和人的循环系统,负责运送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津津有味——唾液中淀粉酶的作用(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而使味蕾感觉到甜味)

移花接木——植物的营养生殖方式(通过扦插、嫁接等方式来繁殖花卉和果树)不攻自破——卵生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幼体破壳而出,进入胚后发育)

无师自通——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即景趋性、非条件反射和本能)

六亲不认——动物后天性行为中的印随(刚孵化的小天鹅,会紧跟它所看到的第一个大的行动目标,可以不是双亲)惊弓之鸟——鸟类的条件反射。画饼充饥——人的条件反射。

开花结果——开花受粉后形成种子,种子产生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供不应求——异化大于同化(如人的甲亢)言传身教——高等动物和人的后天性行为(使个体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以更好地适应 环境和社会)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含义:这里肥主要指矿质元素,说明植物在开花期间需要吸收大量的矿质元素。春华秋实,如硼元素是植物开花结果时必需的一种矿质元素,一旦缺乏,不利于花粉的萌发,植物只开花,不结果。

说明: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飞蛾投火——自取灭亡”

含义:“飞蛾投火”是昆虫的一种先天性行为——趋性,趋性是动物对环境因素刺激最简单的定向反应,如某些昆虫和鱼类的趋光性,趋热性,趋化性等,他们都与神经调节有关。

说明:动物的趋光性也是应激性。

“有水无肥一半收,有肥无水看着丢”

说明:水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水和矿质元素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

“朵朵葵花向太阳” 这是植物的向光性,由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少,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长得快,弯向光源。

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能适应环境。

“一树之果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说明:生物具有变异性,变异普遍存在于自然界。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说明:生物具有遗传性,也借指:因果报应。

“树怕没有皮,人怕不要脸”

含义:树皮里有筛管,筛管是输导有机营养物质的,如果树皮被损坏了,筛管就被切断,根部就不能得到足够的有机营养,会“饿死”,直至整棵植株枯死。

说明:脸面是人最重要的,就像树皮对树的重要性。

“万物生长靠太阳”

即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太阳的光能必须要首先经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被固定到合成的有机物,所有的动物和人类活动所需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

大树底下好乘凉”

本意:在某种庇护下,可以很轻松地做事或得到利益。

生物学意义:在夏天的炎炎烈日下,树叶茂密的大树进行着强烈的蒸作用,水分在从叶片的气孔散失而成为水蒸气的过程中,吸收了周围空气中的大量热量,使其温度下降,从而使大树底下成为人们纳凉的好去处。

“作茧自缚”

生物学含义:适应的相对性,作茧的目的是保持自身,而因此更容易被其天敌捕获。

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生物学含义:生物有变异性,变异普遍存在于自然界。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含义:鱼儿用鳃呼吸,过滤水中的氧气,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氧,鱼离开水,就不能呼吸会窒息死亡。瓜是果实,瓜的生长需要秧苗的光合作用为其提供营养,没有瓜秧,瓜就不能生长。

物竟天择,优胜劣汰

含义: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生存斗争,包括种内斗争,种间的竞争、捕食等,谁胜谁败,谁存谁亡由自然环境来决定,来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优胜者生存,劣败者被淘汰。生物有适应一定环境的特征。

我国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只怕寸水”

含义:麦初长时,任水灭顶无伤害,因为小麦幼苗期需水多,成熟时,需水少,水多影响其生长,说明植物不同发育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要根据不同的发育时期,合理灌溉。

农谚说:锄头下面有水,锄头下面有肥

含义:是说经常松土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可能的原因是锄地松土可以增强植物的呼吸作用,为矿质离子的吸收提供更多的能量,有利于硝化细菌的活动,提高光合作用速率,有利于促进固氮微生物的活动,增加肥力,有利于抑制反硝化细菌的活动减少氮素的损失,促进植物生长。

常言说:吃胖容易,减肥难

含义:吃胖容易说明糖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只要食物中有足够的营养,就有一部分营养物质转化为脂肪贮存在皮下,使人发胖,只要还有进食,就会不断地摄取营养,就不会让贮存的脂肪氧化分解供能,只有当摄入的营养严重不足,糖代谢发生障碍,才会动用贮备的脂肪氧化分解供能,才能使脂肪层变薄而减肥。

“金蝉脱壳”

生物学含义:昆虫的变态发育。

“画饼充饥”

生物学含义:条件反射。

一山不容二虎

含义:种内斗争

狼狈为奸

含义:种间互助

鱼蚌相争,渔翁得利

含义:种间斗争

落地生根

含义:植物营养生殖,无性生殖的一种。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含义: 在生物学上它具有食物链的含意。这句谚语隐含的一条捕食食物链是:植物---蝉---螳螂---黄雀,在这条食物链中,植物是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蝉、螳螂、黄雀都是消费者,分别属于第二、三、四营养级。又有如:“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蜾蠃常捕螟蛉为食。

红花还需绿叶抚衬

含义:红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花的生长需要叶片的光合作用为其提供营养,没有叶片的光合作用就不会有红花的生长。

下载用生物学语言演绎生物学中的生命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生物学语言演绎生物学中的生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物学教学计划

    生物学教学计划 生物学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经过八年级生物上册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实际生活中与生物学有关的知识,认识生物、了解生物、应用生物,培养学生保护环境、......

    谚语中的生物学知识

    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生物的遗传 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的性状都跟亲代相似,这是生物的遗传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生物在生殖过程中,亲代把自己的遗传物质(DNA)准......

    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知识

    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知识 吴 寻 刚 1.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树叶落下后,其中的营养又被根吸收,比喻不忘本源。落叶......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教案

    精品文档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教学目标〗 1.知识: (1)简述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 (2)总结出生物科学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 2.能力: (1)利用多媒体收集相关的......

    口腔生物学总结

    生态系: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生态系。 口腔生态系:口腔正常菌从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口腔生态系。 根据固有菌丛的分布和生理学以及形态......

    生物学课堂教学技能

    生物学课堂教学技能 一、课堂教学导入技能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

    生物学小故事

    世界上鲜为人知的冷知识 1.人类全身上下,最强韧有力的肌肉,是舌头。2.张开眼睛打喷嚏是不可能的。3.憋气自杀是不可能成功的。 4.降落伞的发明人把第一次乘坐降落伞的机会让给了......

    生物学研修总结

    生物学研修日志 经过一个学期的网上培训学习,远程教育为我们这些教非所学的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老师们可以不出家门,就能与专家及教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接受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