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促进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浅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促进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xx区工商局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企业的发展,对于吸纳就业,增加税收,维护社会稳定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在企业发展中,资金短缺已成为瓶颈。如何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不仅是企业本身需要解决的课题,而且是摆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急需解决的课题。
一、我区企业融资工作基本情况
我区共有私营、个体经营者14250户,近年来,路北区工商局立足部门职能,帮助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切入点,搭建多种融资服务平台为企业解忧。大胆探索,超前谋划,结合企业年检,印发了融资需用求登记表,了解企业的融资需求及现行融资方式,对有融资需求及具备融资条件的企业进行了普遍摸底和重点调查。制作了“融资服务指南”和“融资服务手册”共计2万册,收集贷款品种44种,以宣传单、网站、短信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累计发布宣传信息3.6 万条,召开银企对接会10场(次),相继在全市和全省率先推行了小额贷款推介和商标权质押贷款,深化了动产抵押,仅2010年就为企业融资近8亿,今年以来又融资2.5亿,先后为1000多户个私经 1
营者和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树立了良好的工商形象。
二、我区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局在为企业融资服务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是,受职能所限,这些服务仅是围绕提供融资信息服务、促进银企业合作方面,深深感觉企业融资难题非一家之力能够解决,受市场经济和管理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在工作运行中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中小企业方面。一是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整体素质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企业平均生存寿命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平均为2.9年,使银行借贷风险增高。二是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可信度低,还贷意识不强,银行放贷意愿低。三是中小企业、尤其是个体经营者获取融资信息的渠道较窄,对新生的贷款品种和类型了解少,有的为图方便通过民间借贷反陷入高额的利息偿还中、以致企业无力经营。
2、银行方面。一是虽然银行相对民间借贷利息低,但贷款门槛高,审批程序严格,可贷额度低。对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杯水车薪,不足解渴。对小企业来说,却不符合银行的放款条件。二是国有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品种较少,如去年我局对商标权质押贷款首度进行尝试,在走访银行的过程中发现,全市几大国有银行均未设立此项目,仅有天津银行进行过此项目的运行。相对而言,合资或民营银行的品种较多,政策也更灵活,但手续
2依然繁琐。如唐山邮储银行的三家联保式贷款,是目前较为便利的贷款品种,虽然不需抵押物,但仍需联保方的每月财务明细报表等,中小企业财会制度不健全,往往不胜其烦。
三、破解我区企业融资难题的对策
1、从金融部门看,应积极探索金融产品和信贷方式创新,尤其是国有银行,应针对中小企业的企业特点,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研发手续简便、准入门槛低而又相对安全的贷款品种。
2、从企业自身看,应该增加自主创业的科技含量,走规范化经营、品牌化经营之路,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增强企业的社会信用度,建立透明、健全的财务制度,合理用贷,诚信还贷,营造良好的银企关系。
3、从政府部门看,一要大力引导金融部门转变经营战略,调整信贷结构,合理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二要鼓励担保公司等正规融资机构的发展,丰富融资品种,为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三要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对担保公司、银行机构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四要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对各类融资机构分散的融资信息进行整合,汇总分类后通过网络对社会公开,提高信息的公众知晓度、权威性和利用率,使不同条件的企业都可以从中选择自己适合的融资方式,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第二篇:融资租赁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
融资租赁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信贷和股权融资方式已无法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融资租赁“以融物代替融资”的方式,具有业务模式灵活、审核程序简便、后续风险可控等优点,逐步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
长期以来,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打破这一瓶颈,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已成为上至政府,下至企业关注的焦点。记者近日在由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和中国银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融资租赁年会”上获悉,融资租赁可望成为未来中小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
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经过30年的发展,融资租赁业日益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据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租赁业工作委员会会长、恒信金融租赁公司首席执行官李思明介绍,2006~2010年,我国融资租赁当年新增业务额从700亿元增长到6500亿元,公司数量从最初的三、四十家发展到近280家,业务规模也从世界排名的第23位上升到第4位。预计2011年,我国新增融资租赁业务额将达8000亿元,世界排名或将跃居第2位。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私募基金、国家主权基金等投资机构也开始在中国投资,这充分说明,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融资租赁业的健康发展,将有望部分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在会上表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信贷和股权融资方式已无法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融资租赁“以融物代替融资”的方式,具有业务模式灵活、审核程序简便、后续风险可控等优点,逐步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一批融资租赁公司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在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不少融资租赁企业十分看重中小企业这一巨大市场。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东表示:“中小企业是公司的主流客户,其中包含自然人、工商户等,服务群体更加复杂。通过这几年对融资租赁的探讨和研究,我们已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
三大难题制约行业发展
尽管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中国的融资租赁行业在风险控制、专业化、资产管理和法律监管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融资租赁企业的服务水平。
上海电气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永钢表示,该公司在面向中小企业开展融资租赁服务时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风险控制,这对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目前该公司的总资产规模虽不是很大,但是客户数量却很多,而且大部分是民企,约有1000个合同。如何控制这个风险?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十分重要。从选择厂商开始,需要根据不同的厂商所拥有的不同客户群及其不同的质量水平,进行风险管控。
第二个难点主要体现在专业化程度上。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公司需要依靠专业化管理来提升其风险识别能力、日常监管能力及拓展市场能力。因此,业务部门的设置、风险敞口体系、法物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都需具备专业化水准。
第三个难点在于融资租赁公司的资产处置能力。资产处置能力在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意义也有所不同。一家公司在创办初期可能坏账和不良资产会比较少,但3~5年后积累了一些不良资产,该怎么办?由于客户的规模较小,但数量比较多,此时资产处置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有一支过硬的团队,能够打拼到全国各地,把相应的债权收回来。
除此之外,一些与会企业还反映,价格制定、法律监管、行业自律等也是融资租赁业日后亟待加强和完善的地方。
创新服务模式破解行业发展难题
令人欣喜的是,不少融资租赁公司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摸索出了一些可供同行借鉴的经验。
李永钢与同行分享了该公司在风险控制方面的创新经验。他说,上海电气租赁有限公司一开始就和保险经纪公司设立了单独的险种——租赁一切险,而目前还很少有租赁公司使用这一方式。这种租赁一切险,就是把公司整个租赁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保险全部打包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保险,这个险种能较好地控制风险。在专业化方面,浙江汇金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俞雄伟认为,应该选择公司熟知领域的中小企业来服务,而不能包打天下,比如该公司就根据区域和特色经济做选择。同时前期要做好对行业的研究和预测,对行业的风险模式、盈利模式等要了如指掌,并对客户的现金流进行分析。
海航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小勇则建议,租赁业要和国家鼓励的产业相融合,这样才能规避风险,实现盈利最大化。如国家的主导产业是朝阳产业、新兴产业,应为租赁业坚守的行业。
德益齐租赁(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齐赣也介绍了其公司在租赁资产管理方面的经验。该公司专门设立了资产管理部,对产品从面世到日后每一年的变化情况都进行曲线分析。公司对客户进行信贷评估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客户的现金流、偿债能力以及在行业的发展情况,同时还要参考这个资产管理曲线。
本文来源于搜钱网(),欢迎分享,原文链接:
第三篇:四是全力破解融资难题
四是全力破解融资难题。如何在国家货币政策持续紧缩、原材料上涨等大环境影响下,实现陵县“4+2”产业集群的跨越发展,经信局立足职能,创新服务,全力破解融资难题。首先是发挥资产经营公司的作用,积极应对企业融资困难,目前已帮助困难企业倒贷、还贷39笔,共计还货3.2亿元,有效化解了部分困难企业倒闭风险。再就是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通过认真研究国家、省、市资金投向,努力向上级推荐项目,争取让更多的项目获得扶持资金,切实增强发展潜力,目前已为4家企业争取上级扶持资金160万元。同时积极争取企业流动资金需求纳入了全省流动资金贷款需求计划,目前第一批5家企业4.3亿元的流动资金需求已公布,第二批2家企业7000万元的流动资金需求也已上报,这批贷款将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为银企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合作平台。
三是搭建企业融资解困平台。县政府今年注入2亿元资金重新启动了资产经营公司,由经信局负责管理,重点应对今年以来的企业融资困难,帮助困难企业的倒贷、还货周转,目前已倒贷、还贷39笔,共计还贷31942万元。四是筹建产业集群信息化平台。为提高我县信息化水平,助推产业集群发展,县经信局与相关运营商沟通,已初步确定了搭建“陵县政企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方案,为全县政府机关、六大产业及重点企业提供统一的网络设备硬件和系统软件支撑平台,重点解决电子政务、产业集群项目推进、重点企业预警预测等相关问题,确保实现在企业健康稳定运行基础上的跨越发展。
◆强化运行协调,力促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构建‘4+2’产业集群,实现跨越发展‛的起始年。经信局立足职能,强化运行协调,促进全县工业经济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县工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1-8月份,全县172家规模以上企业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 4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48亿元,实现利税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1%、31.8%和32.1%。工作中重点突出了六项运行协调措施,一是强化调研分析。经信局根据国家政策和市场变化情况,每月确定2-3个调研题目,组织人员深入企业进行专题调研,并撰写调研分析报告。目前已撰写产业发展、企业用工、投资意愿、融资需求、管理创新等专题分析报告21篇,其中《陵县‚4+2‛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报告》近7万字,为我县确定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思路和目标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二是强化运行监测。为更好地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和决策服务,经信局以60家骨干企业为重点,建立定期监测制度,完善监测内容。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企业经营发展走势等内容的监测,及时反映和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及达产达效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到有限资源向重点企业倾斜,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强化政策服务。为了让企业准确了解、掌握涉企优惠政策,经信局编制了《涉企优惠政策汇篇》,免费向骨干企业发放,《政策汇篇》收录了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信息化、中小企业发展、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等七大类29项扶持内容和32份国家政策,为企业争取政策性支持提供了系统、全面的依据。四是强化企业交流。为了能够让部门了解企业,让企业了解企业,经信局按照2011年全县重点企业观摩座谈方案,逢双月份组织一次观摩座谈活动,在60家骨干企业中每次选择4-6家企业做为观摩点,先观摩后座谈,让企业根据发展实际,细找差距、深挖潜力、反映问题,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帮助企业破除阻碍加快发展的不利因素。目前已于4月、6月、8月组织了三次观摩座谈活动,对15家企业进行了观摩。五是强化融资协调。为应对
‚融资难‛,经信局充分发挥资产运营公司的作用,帮助困难企业化解融资危机。目前已帮助困难企业倒贷、还贷43笔,共计还贷4.1亿元。同时积极争取我县企业流动资金需求纳入全省流动资金贷款计划,目前第一批5家企业4.3亿元流动资金需求已公布,第二批2家企业7000万元的需求已上报,这批贷款计划将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为银企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合作平台。六是强化市场开拓。为提高我县企业产品知名度,增强产品竞争力,今年,经信局组织部分重点企业参加了第六届山东制博会、山东省产学研展洽会、首届中国国际新材料博览会、第二届太博会等各类展销会、博览会,以会展促营销,以营销带动生产、带动技术创新,扩大市场份额。
第四篇:世界各国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之道
世界各国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之道
【文章摘要】金融危机冲击下,抗击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融资难题:银行“惜贷如金”,小额贷款公司“僧多粥少”,灰色地带“高利贷”陷阱重重„„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国内66%的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
无独有偶,在美国,在欧盟国家,在亚洲的其他国家,中小企业融资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难度。比如在欧盟有13%的企业认为融资是首要问题,相比中国的66%,显然他们的解决方法有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
美国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一、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
通常,美国中小企业的长期融资额中有25%~85%来自企业内部积累。20世纪90年代中期,企业内部融资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由61.5%上升到82.8%,由此看出,美国中小企业取得商业融资的比重并不高,主要是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方式。
二、政府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配套措施如下:建立健全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规;设立财政专项基金;建立专门机构,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及援助等。
三、完善的资本市场
美国金融结构的发展直接促进了美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发达的商业银行体系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保障;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扩张,使中小企业的多样化融资渠道得以形成;多样化的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美国金融结构发展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美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企业融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发展的历史已经有几百年,一般包括契约型储蓄机构和投资性金融中介机构,其中契约型储蓄机构包括保险公司等,投资性金融中介机构包括互助基金和金融财务公司等。美国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总数占市场份额的比例一直保持在30%左右,可见,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美国信贷市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欧盟金融工程项目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一、“金融工程”定义:
所谓“金融工程为”是指利用公共资金支持中小企业,使之得到循环利用,并发挥杠杆作用,帮助企业取得私人部门的融资。
金融工程所采用的融资支持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贷款、权益融资、夹层融资以及担保。在体制融资项目框架内,欧盟委员会鼓励成员国为中小企业开发多样化的公共金融工具。金融工具而非拨款的使用,不但使公共部门能够收回他们的投资,而且增强了政府资源在引导可持续发展和创造就业方面的能力。
虽然金融工程在欧盟项目指南(2000-2006)当中受到明确的推介,欧盟体制基金会在风险基金项目上的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例还是相对较低。无疑,如果由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出资建立的金融工程公司进行投资,金融工程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会运行得更为有效率。最近,一项欧盟资助项目(2002-2004)——促进地方发展的金融工程:为地方和区域政府提供机会——由来自6个欧盟成员国的合作机构共同运作。该项目旨在向地方和区域政府以及企业发展促进机构推广最有效的创新金融工具的设计与使用,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解决金融工程资金使用的无效率问题。
二、整体性推进政府政策和融资工具:
金融工具和商业支持之外,欧盟认为还需要一个“友好的”小额信贷环境以及特定领域内支持性的公共政策,如法律和法规、福利政 策、银行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必须到位。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欧盟形成了其特有的中小企业创业投资政府支持体系。
从中小企业的前种子期(pre-seed phase)到发展壮大期(development phase),不同规模的企业可以选择不同政策组合下与之相对应的金融工具。处在前种子期的企业,风险高、投入高,往往要经历一段营业额为负数的“死亡谷地”阶段。启动企业的原始资本往往很难从正式机构的投资者以及风险投资人那里得到。商业天使(又称为天使投资或天使投资人)在这个时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中小企业可以根据欧盟所推出的高成长创新性中小企业计划(GIF),申请种子期以及初创期的风险资本基金。
当企业进入创业期,需要寻求更广范围内的融资渠道。一方面,欧盟致力于在成员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资本市场,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加入。另一方面,鼓励对中小企业的小额信贷。同时,随着企业的成长,企业逐渐从非正式的风险融资转向债务融资。为了增进银行和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欧盟委员会定期召开中小企业及银行家圆桌会议,并形成制度和备忘。当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政府担保的前提下,正式的风险资本基金也将进人中小企业资本市场。最终,为满足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中小企业趋势上会寻求上市融资的渠道。
三、来自欧盟成员国的经验
英国拥有强大而不断增长的小额信贷部门,由不同层面、不同范围的机构所构成。这些机构包括社会资本、信贷联盟、小额信贷机构以及社区发展风险资本等。这一部门早在1998年起就吸引了公共政策的关注,由此推出的公共支持措施包括支持社区发展金融机构的凤凰基金,该基金提供税收、资金以及担保方面的支持;另外,还有税收贷款用于推进私人在社区发展金融机构的投资,后者为弱势企业提供贷款。
在比利时,占大多数是公共部门经营的小额信贷机构,但也不乏公共部门与私人之间的合资机构。新成立的中小企业一直以来都能获得融资担保,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公共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这其中包括一个联邦政府机构,该机构鼓励自主创业,这种鼓励政策是失业保险体系的组成部分。另外,还存在一些地方性的更小规模的扶助项目,这些项目由非营利性机构和团体来管理和经营。
在德国,储蓄银行拥有信贷市场超过50%的份额。这些银行在不断压缩他们对小型企业以及创业群体的投资,而后者的人数在快速的增长当中,这在弱势客户群体当中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缺口。伴随这一现象的出现,自2001年开始,大量由地方性非政府组织经营的小额信贷项目相继出台。虽然政府通过担保和补贴鼓励投资者向微型企业提供贷款,但是在鼓励专门的小额信贷方面,只有小部分的公共措施能发挥作用。因此,在小额信贷市场上,仍然表现为供给不足。除此之外,德国的银行规制非常严格,专门的小额信贷机构的运行也受到约束。不过,情况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善。
总体来看,欧盟致力于帮助中小企业获得间接融资渠道,重视企业本身融资能力的培育。具体措施主要是完善、充实和发展各类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机制,以及推动定期的半官方银企对话机制;与此同时,欧盟积极为新企业及高成长性企业开辟直接融资渠道,其工作重点是完善直接投资环境、鼓励创业投资,并争取以政府少量投入带动民间直接投资,具体做法包括推动企业孵化器建设、政府有选择地入资部分创业投资基金、推广和完善商业天使计划等。
日本:政府专门成立了以中小企业为对象的金融机构
为保障中小企业融资,日本政府除了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符合产业政策的政策性贷款,还出资成立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以较民间金融机构更有利的条件向中小企业直接贷款。
目前,这样的金融机构有“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商工组合中央金库”、“环境卫生金融公库”等。它们向中小企业提供低于市场2至3个百分点的较长期的优惠贷款。
为了鼓励和规范中小企业组建合作性质的金融机构,以满足他们融通资金的需要,日本制定了《信用金库法》等法律,将信用金库的会员主要限定为中小企业或者个人,主要为其会员提供金融服务。此外,日本的企业共济制度也具有互助合作的性质。中小企业组建的这些互助合作型的金融机构在企业的融资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日本政府还以立法的形式设立“信用保证协会”和“中小企业信用公库”,向中小企业从民间银行所借信贷提供担保。日本政府还在各都道府县的商工会联合会内增设了“防止企业倒闭特别顾问室”,实施了旨在加强中小企业体制的“经营稳定对策信贷制度”。
日本的风险基金也很发达。上世纪70年代后,日本开始实施中小企业现代化政策,进一步提出了中小企业要实现知识密集化、高技术化的政策,同时鼓励政府金融机构向新兴的高技术型中小企业提供“风险投资”。目前,日本“风险企业”已达2万多家,“风险企业”已成为日本机器人的主要需求者。
另外,普通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也起到很大作用。随着资金的宽松、银行竞争的加强,20世纪70年代后,除了地方银行和专门性的金融机构如互助银行、信用金库外,都市银行也开始向中小企业开展业务,到90年代初期,向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已占其贷款总额的50%以上。
韩国:创新模式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一、“民官合作”推动中小企业融资
经济全球下,韩国中小企业面临着如何强化国际竞争力、走出国内市场的问题。为此,韩国政府改变了单边扶植政策,将政策转换为中小企业通过竞争与合作。这是一种民官携手,共同推进建立的机制,特别是加大民间机构的参与力度,充分发挥它们的资源和能力,使中小企业通过市场调节功能自主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断发展。同时,政府为了不影响民间机构的能力和自律性,不采取直接干涉的方式,而是扮演着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二、“大小企业合作”推动技术创新
自2002年开始,韩国政府与三星、浦项制铁等大企业及公共机构签订了民官合作的“MOU”计划,促进“以购买为前提的新技术开发事业”,即以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取得成功时,大企业就要购买该企业所研制的产品为条件,同时,政府向中小企业支持部分研发费用。
韩国希望大中小型企业携手合作,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参与进来,推动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寻求共赢。据了解,目前这种“以购买为前提的新技术开发事业”参与企业数已经由2007年的51家增加到69家。
同时,韩国政府计划将大中小型企业合作模式由“制度上的共赢”转换为“文化上的共赢”,共同发展壮大。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技术研发,韩国政府大力引进海外技术,并在其资金及资源方面予以援助。另外,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等也开展了各种联合的技术开发,如从2008年开始,韩国推行了国际产学研联合技术开发事业,由韩国国内外的大学与研究机构共同参与。
三、借助机构力量推进国际战略
对比中国中小企业还在为提高产品质量及科技含量,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而苦苦追寻的时候,韩国的中小企业却在国际化的道路中寻找有效的渠道,这就是类似于KOTRA(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这种非赢利性政府机构。
它为海外的韩国中小企业提供了沟通、资讯、开拓市场、促进技术转让等诸多便利,尤其是帮助尚不具备海外营销能力的中小企业打开销路。在中国,包括每年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博会”等,都可以看到该政府机构的身影。
同时,韩国政府将国外具有丰富当地经验和坚实网络的优秀民间咨询公司和营销公司指定为“民间海外支持中心”,帮助推广中小企业,寻找购买方,调查海外投资的可行性,协助技术合作。
此外,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为中小企业融资上市建立了二板市场,创新民间融资制度、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制度等都是值得中国参考和借鉴的。
尽管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非只是“中国特色”,但就中国自己来说,无论以上各种经验模式如何“看上去很美”,关键是要找寻和探索适合中国自己国情的解决之道,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金融生态,更好的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第五篇:推动文化产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推动文化产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 全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
6月14日至15日,全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张家口市蔚县召开。会上,4个设区市和10个县(市、区)就如何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作了汇报发言。今天,本报选取部分发言,摘要刊发。
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
石家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孙万勇
近年来,石家庄市制定实施了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优化文化发展环境、实施文化项目带动战略,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加强机制建设,形成文化产业发展强大合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由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直21个相关部门一把手共同组成了高规格的领导机构。二是建立项目跟踪督导机制,有力保障了项目落地。三是建立项目招商机制,一方面利用国际化平台宣传推介我市的项目,同时,自2006年以来,连续6年每年举办以文企联姻为主要形式的文化项目招商活动。四是建立考核机制,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作为考核指标列入各县(市、区)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内容。
二、以动漫和现代传媒为引领,带动六大产业板块蓬勃发展
近年来,我市培育并形成了“现代传媒、印刷出版、动漫游戏、演艺娱乐、民俗产品、文化市场”等六大文化产业板块,并把现代传媒和动漫游戏作为主攻方向,重点打造,成效显著。目前,我市现代传媒产业总收入和动漫业年产值均位列全国大中城市前十位,稳居第一方阵。
三、打造孵化培育平台,助推文化企业快速壮大
结合省会高校资源多、智力密集的优势,努力打造“创产学研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搭建文化要素聚集平台,着力孵化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有效解决了文化企业在发展初期资金短缺、规模较小、硬件薄弱、布局分散等瓶颈问题。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文化产业发展最优环境
瞄准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的目标,研究出台了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转制企业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从资金、土地、技术、人才、项目、管理、运营等诸多方面,为文化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发展动力。
加快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张家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赵占华
张家口市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绿色崛起、打造强市名城”的重要抓手,精心谋划、强势推进、狠抓落实,加快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一、顶层设计、扎实推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相继落地
按照全市确定的滑雪温泉、草原风情、葡萄(酒)品游、民俗精品、历史文化五大区域发展战略,我们精心谋划了153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总投资额达1041亿元。其中,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7个,实施亿元以上文化产业项目65个。
二、特点鲜明、氛围浓厚,文化产业项目发展形成大势
一是政策激励,龙头带动。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等8个文件,各县区也相继制定了各种优惠扶持政策。二是对接北京,优势凸显。连续在北京举办了重点招商项目发布会、与中央直属企业战略合作对接恳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今年,继“大好河山张家口、欢乐迎春嘉年华”之后,又隆重推出“大好河山张家口、欢乐消夏嘉年华”。三是健全机构,强化领导。市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兼任,确定了市级领导“一对一”分包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市级财政每年拨付5000万元文化旅游项目专项资金、1000万元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和500万元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传承项
目扶持资金和艺术创作生产基金。四是氛围浓厚,投资多元。市委、市政府做强硬环境、做优软环境,强势推进文化发展。年初,召开了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千人表彰大会”,158个先进集体和68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目前,在市、县(区)积极谋划、竞相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央企、国企、合资企业主动投资文化产业,大量私企也纷纷加入到文化产业发展大军中。
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承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赵险峰
近年来,承德市明确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总目标,围绕山庄外庙、坝上森林草原、金山岭长城三大精品板块,努力推动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
一、精心谋划,全力推动
我们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工业、农业、体育、科技等产业融合对接,着力发展文化旅游、演艺娱乐、休闲健身和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目前,大型实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大型多媒体风情歌舞诗《帝苑梦华》、丰宁大汗行宫等8个项目已建成投入运营,并取得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准确定位,多措并举
一是找准城市发展新定位,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互动。市委、市政府把以文化为支撑的旅游服务业作为整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一主导产业,大力推动和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全市文化旅游服务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二是全力保护文化根脉,擦亮承德旅游“金字招牌”。我们按照国家确定的实施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要求,把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物本体保护列为“一号工程”,还原古城风貌,恢复历史风韵,提升城市价值。三是强化党委政府主导,形成推动产业发展强大合力。市委、市政府将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列入全市重点工程,由四大班子领导分包落实,建立起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主管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套措施,一抓到底的项目推动机制。四是以项目建设年为抓手,大力推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各县区建立健全党政主要领导牵头抓总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体制机制,形成了重大项目策划
实施“文化立市”战略
唐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于山
近年来,唐山市委、市政府实施“文化立市”战略,整合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工业文化特色,打造地域文化品牌,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一、抓特色,明确一个好思路。坚持一地一品,大力推动县域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突出、特色产业和县域文化产业逐步兴起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促融合,选准一条好路径。促进文化与第一产业深度融合,提高了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和休闲功能;促进文化与第二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企业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文化与第三产业深度融合,以旅游为载体彰显文化活力。
三、重引导,搭建一个好平台。扶持民营文化经济,民营企业参与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组织项目推介招商,通过组织文化产业项目招商推介会和参加深圳文博会等不断加大推介招商力度。推动银企对接合作,分别与中国银行等3家金融机构签署了《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四、强筋骨,推出一批好项目。目前,我市储备文化产业项目143个,计划总投资1748.43亿元。一批落地项目已取得良好效益,并将在今年继续谋划启动一批,加快建设一批,巩固提升一批。
五、塑环境,健全一套好机制。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文化立市”领导小组和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二是加大投入,从2008年起每年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200万元,各县(市)区也根据财政情况设置了相应的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三是政策支持,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
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四是量化考核,已连续两年把文化产业发展列入县级党政班子实绩考核目标。
打文化牌 走特色路
蔚县县委书记 王志军
蔚县提出并实施“文化立县”战略,整合文化资源,确立主攻方向,主打剪纸、民俗、古建、生态“四张牌”,探索出一条文化产业引领转型发展之路。
一是打剪纸牌,变“文化遗产”为“文化产业”。搭建平台,使蔚县成为世界剪纸集散地和交易中心。推进创新,通过内容、技术、业态创新,使剪纸种类增多、样式革新、功能延伸、市场拓展。二是打民俗牌,以专业化的途径深挖民俗文化内涵,以组织化的方式培强民俗产业,以规模化的效应提升年节文化,变“无形文化”为“有形产业”。三是打古建牌,通过实施工程推动、申报冠名牵动、打造基地带动,变“文化包袱”为“文化财富”。四是打生态牌,增加景区内涵,编制精品线路,提升景区档次,变“自然资源”为“文化产品”。
发挥资源优势 强化品牌打造
迁西县县委书记 白春明
近年来,我县将文化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来把握,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局面。一是抓定位,强化思路引领。将文化产业发展融入三次产业发展之中,构建产品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整、市场要素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二是抓特色,强化品牌打造。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灵山、秀水、长城、栗香”的资源优势,打造板栗文化品牌、长城文化品牌、水韵文化品牌、民俗文化品牌。三是抓关键,强化项目带动。把项目作为文化产业的硬支撑,以重大项目的突破带动文化产业整体提升。四是抓推进,强化工作举措。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实施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扶持,发挥人才作用,狠抓宣传推介等。
一是“创意+品牌”,提升特色文化产品的附加值。一方面加强对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力度。另一方面,借脑引智,与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等16所高校合作,推动产业发展。二是“项目+市场”,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坚持用推动项目形式推动文化产业,用市场运作的形式来运作文化产业,引导建立了一批大型雕塑集团和文化产业聚集区。三是“宣传+效益”,县域文化产业凸显倍增效应。我县通过举办雕刻艺术节、旅游文化周、元宵文化周、古北岳祭祀大典等系列文化活动,广邀媒体,全方位宣传曲阳文化产业。
近年来,新乐市委、市政府坚持文化兴市战略,深入推进“经济强市、魅力新城、文化胜地、和谐家园”建设,着力打造“文明之源”、“创意之城”、“旅游新区”三张文化名片,文化产业成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强劲引擎。
一是坚持文化与历史引领,倾力塑造“文明之源”。通过做研究,传文明史增影响力;办节会,交天下友扬地方名;搞开发,打文化牌唱经济戏。二是坚持文化与市场对接,激情打造“创意之城”。坚持以聚集增效,做大做强创意产业;以技术取胜,做大做强印刷业;以精品立业,做大做强石雕产业。三是坚持文化与旅游融合,潜心培育“旅游新区”。精心打造以根脉文化旅游产品为支撑点,以动漫文化旅游产品为重要增长点,以休闲、度假、会展等专项旅游产品为培养点的旅游产品体系。
一是做好保护传承文章,成立了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文化资源调研组,建立健全沙河市文化资源台账和民间手工艺传承人制度,成立了民间手工艺协会、手织布协会、剪纸协会、织绣协会和各类专业合作社,促使文化产业接地气添活力。二是做好龙头企业文章,对能够形成产业的文化种类各筛选1-2家成长性强的骨干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和培育,提升文化产业辐射力带动力。三是做好园区和市场文章,大力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和市场建设,助推文化产业扩规模上水平。四是做好融合对接文章,大力发展以玻璃文化创意和玻璃艺术为主的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扩实力增效益。五是做好项目谋划文章,高标准建立文化产业项
目库,谋划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
做大规模 拓展领域
永年县县委书记 杜树杰
近年来,县委、政府积极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合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工作突破。
一是政策推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成立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建立持续增长的投资机制。二是园区拉动,做大文化产业规模。依托历史底蕴深厚的太极文化、古赵文化等,谋划建立了广府生态文化园区、佛山文化旅游景区、朱山文化创意园,近年来已累计实施文化产业项目36个,完成项目投资12亿元。三是品牌带动,提升文化产业影响。抓好300年太极传承,打造世界性文化品牌;高奏500年民族神韵,打响中国吹歌第一品牌;展示2000年文字变迁,擎起“中华摩崖石刻鼻祖”历史品牌。四是链条牵动,拓展文化产业领域。支持县内500多名太极拳师办校授拳;大力开发太极系列产品和具有地域风情的旅游纪念品,研发太极养生菜系。
自觉做到“十抓”:抓规划,坚持顶层设计、规划先行,明确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布局、发展模式和发展举措。抓内容,注重文化资源的挖掘、文化创意的提升、文化品牌的打造。抓渠道,在用好现有渠道的同时大力拓展新渠道,推动内容与渠道的结合。抓融合,加快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抓项目,立足促进融合、培育品牌、长远发展谋划实施项目。抓企业,大力培育龙头文化企业,培育催生更多的中小文化企业。抓市场,积极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培育文化消费市场,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抓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抓机制,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推动落实机制、考核奖惩机制。抓环境,大力营造“领导重视”的政务环境、“成本最低”的政策环境、“效率最高”的服务环境。会议强调,要把县域摆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分类指导,突出特色,聚集发展,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