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信息化建设中视频识别技术的应用

时间:2019-05-15 07:5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安信息化建设中视频识别技术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安信息化建设中视频识别技术的应用》。

第一篇:公安信息化建设中视频识别技术的应用

公安信息化建设中视频识别技术的应用

随着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引向深入,公安工作就是信息第一,谁先掌握利用各类信息,谁就先取得工作的主动权。本文结合剖析当前公安工作信息化应用现状,阐述了如何利用视频识别技术提升公安基础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

当前公安工作信息化应用现状

缺乏长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规划

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想把信息化建设搞好就要树立长期作战持之以恒的思想。公安机关的领导几年一调换,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尽相同,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来保证各任领导的接力运作的连续性,就难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持久发展。

基层领导干部和广大民警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足够重视

对于公安工作领域来讲,应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技术改造,是实现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是,有些领导和同志对此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信息化工作可有可无,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软任务,排不上议事日程,更没有把信息化作为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公安工作的重要手段来抓。只有当广大的基层领导和民警真正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引起高度的重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应用,才能把广大民警从传统落后的工作模式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产生巨大的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

基础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急待加强

目前基础工作信息化建设很多基础数据都是通过下级部门向上级部门上报,基层单位每年要向上级机关上报各类报表,各类数据,其中多数内容重复且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往往上级部门收到的同一时期的数据,在不同时间上报数据又有所不同。这种职能部门向下要、基层单位向上报的单向信息采集手段,极易使基层干部在繁重的基础工作中疲于应付,重量轻质、重内轻外,造成信息采集的死角、漏洞较多。

各类系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由于没有统一建设一个信息化平台,造成了公安机关各部门的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也不能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及时、准确、详细的可靠依据。各级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基本处在各自应用的水平,没有达到各警种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各类信息的应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合理有效的综合利用,还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及时的服务,也不能为一线民警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信息支持。

信息化系统如何提升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困境

目前,在公安信息系统应用上,仍为上级决策、了解情况而用,到了基层则是查询应用多而分析应用少、操作应用多而实战应用少、表层应用多而深层应用少。究其原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需求分析没有做好,不下基层作需求调研而盲目进行、不结合实战需求而搞“花架子”,造成许多工作不能贴合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突破信息化发展瓶颈,开创公安管理新局面

构建信息化建设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综合利用

公安机关需坚持“取之于基层、用之于基层”,以“给谁用、方不方便用、用的实际效果好不好”为原则,以“解决基层基础信息来源、归类、应用”为目的,搭建了由信息采集、整合、应用三层结构组成的基础工作综合信息平台。平台就是基础,只有正确运用良好的基础信息平台,才会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只有综合利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丰富信息来源基础,夯实信息化建设支撑公安信息研判

在信息建设中,信息来源应该采取自采和调采两种方式采集,可以大大拓展信息来源,有效缓解了基层的采集任务。所谓自采,就是广大民警把以往的“头脑信息”、“口袋信息”、“纸片信息”、“档案信息”以及每天实际操作工作中了解、采集到的鲜活信息及时输入信息平台。所谓调取,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技术手段,挖掘、整合、利用专业系统、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化资源共享的信息。把调取的信息经过技术处理,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平台的内容,而且确保了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权威性,最终达到研判效果。

以“绩效考核”力推信息化应用,形成全警参与的整体合力

充分发挥利用好信息化建设的优势,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牢固树立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民警深刻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同时坚持建立信息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基层民警做好基础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公安信息化建设献计献策。

信息化建设专业性强,建立民警的信息技术人才刻不容缓

一是增加人才;二是加强对现有民警的专业技术培训,让他们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且熟悉公安业务,但应该为他们提供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以提高其技术水平。三是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技术队伍。利用这支技术队伍,逐步渗透项目开发的各个领域,系统规划、功能设计及推广培训等应以公安自身的技术力量为主导,以利技术人员掌握核心技术,为进行自主开发或者自行修改创造条件。

智能视频分析识别技术与公安信息化

城市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现状

城市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作为平安城市建设、公安“科技强警”和公安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得到了国务院、公安部、各级地方政府和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已经建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视频监控系统,为快速扭转城市治安状况、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创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当前城市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正处在大规模建设阶段的后期,有些系统已经集成相当规模并投入运行,有些还在建设当中,有些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规模。而系统建成后如何应用,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则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应用的现状是仅仅各级监控中心走马观花的看看各监控点的视频,和在发生案件后刑侦部门为查找线索翻翻录像资料。这种低层次的应用对于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建设投资,或每年成百上千万租赁费用来讲,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在大规模视频监控系统中,因其缺乏对视频的智能分析,对治安事件无法实时记录和预警;长期观察监控

视频也突显了人员疲劳的局限性;而且海量的录像数据难以管理和有效查看。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视频信息情报的标准化生成方法,进而缺少利用视频信息情报指导侦查、破案的新型警务工作模式。现在视频监控的应用已融入民警的日常办案工作当中,但采用的仍然是人工的方式去浏览、排查,费时费力。

2、视频信息的跨域、跨警种共享以及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问题突出,跨系统的语言不统一造成信息成为一个个的孤岛,限制了大情报、大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应用。

3、存储传输的问题,由于要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及传输带宽的限制,不得不对视频数据进行大量压缩,不仅造成图像模糊的问题,而且视频压缩时固定压缩比的方式不够灵活,不得不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及传输带宽。

4、高效计算的问题,由于视频监控要求计算的多功能性和实时性,而视频数据的特殊性,带来计算成本的增加,需要构建统一的用于视频监控的视频计算理论和框架。

5、视频信息化情报化警务应用各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对视频内容的不理解,没有一个高效的、标准化的视频数据交换和视频情报提取的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需要对视频结构化描述及以此技术为核心的新型视频监控系统构建进行重点研究。

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在城市治安动态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属于模式识别技术的一种,它是通过设计一定的计算机算法,从视频中分析、提取和识别个体运动行为的特征,令计算机判断出这些个体进行了一些什么行为,进而可以判断这些行为是否符合某些规则,是否属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这些类型的行为是应该提醒监控人员注意的“可疑行为”,这样当计算机发现了这些“可疑行为”时就可以进行即时的报警,摆脱了人工的干预和判断,实现令计算机“代替”人进行监控,也即实现了“自动监控”或是“智能监控”。从更形象一点的角度来解释,监控系统中摄像头和视频传输技术解决了“眼睛”的问题,使监控人员能够在不身处现场的情况下通过摄像头看到现场的情景,而这一现场还由于传输技术的进步摆脱了地域的限制,甚至于可以在千里之外(通过数字网络传输视频);而智能视频分析监控技术则给监控系统加上了“大脑”,使机器能够代替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来随时监看这些视频,无须再由人工随时去监看这些视频。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广义类别

从广义上来说,除了以上的描述被定性为智能视频分析外,我们也可以把智能视频分析定性为所有运算功能,起到对视频画面进行分类,比对或识别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可以对画面进行分析,对画质进行某些优化,提供更好的画质以供监控人员观看。其中具体包括:视频分析类、视频识别类、视频改良类。

视频分析类

主要功能是在监控画面中找出物件,并检测物件的运动特征属性,例如:物件相对的像素点位置,物件的移动方向及相对像素点移动速度,物件本身在画面中的形状及其改变。根据以上的基本功能,视频分析可分为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a)周界入侵检测、物件移动方向检测;

(b)物件运动、停止状态改变检测;

(c)物件出现与消失检测;

(d)流量统计包括(人流量、车流量统计);

(e)PTZ自动追踪系统;

(f)摄像机智能自检功能。

视频识别类

视频识别类包括人脸识别及车牌识别,其主要的技术在于在视频画面中找出局部中一些画面的共性。例如:人脸必然有两个眼睛,如果我们可以找到双目的位置,那么就可以定性人脸的位置及尺寸。不过,以现有的技术来说,人脸识别系统必须在双目可视的情况下,才可进行人脸比对。其主要包括:

(a)人脸识别系统;

(b)车牌识别系统;

(c)照片比对系统;

(d)工业自动化上的机器视觉系统。

视频改良类

视频改良的主要功能是将以前不可视、模糊不清,或者是在振动的画面进行一些优化处理,以增加视频的可监控性能。具体包括:

(a)夜视图像增强处理;

(b)图像画面稳定系统;

(c)车牌识别影像增强系统。

智能视频在公安机关的应用范畴

由于近年来国内外恐怖袭击经常发生,而且用于恐怖袭击的武器也不断先进,造成公安及无辜平民的死伤也不断上升,反恐形势十分严峻,这导致公安对可应用于安全防范的智能视频系统或功能需求十分紧迫。

周界入侵检测、物件移动方向检测

周界入侵检测是利用运动目标的智能视频分析原理,在摄像机监视的场景范围内,根据监控需要和目的设置警戒区域。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入侵到警戒区域内的运动目标及其行为,一旦发现有满足预设警戒条件,则自动产生报警信息,并用告警框标示出进入警戒区的目标,同时标识出其运动轨迹。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周界防范入侵检测系统来代替红外线对射或地感线圈。其主要功能应用于围墙边缘,以防止不相关的人非法闯入警戒区域。它也可以代替故有的移动侦测系统,减少系统总体的误报率,增加系统的可信度。尤其在城市安防项目中,由于摄像机的数目过多,只能采用电子手段来减少系统对监控人员的需求量。

物体出现与消失

从视频中分析出物品的存在与否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智能视频分析功能。物品消失侦测采用区域检测对比算法来实现的。其基本原理是从固定摄像头摄像画面中提取出区域进行保存,物品状态分析服务器根据算法可以设定一定的时间周期,将与这些区域图像数据与原始数据进行比对。其具体方式为:系统根据算法把一个区域分割为多个区域,由于视频流是实时连续的,因此区域的检测和分割需要在每一帧内不停地计算,此外还要对帧间的区域进行跟踪,把不同时间的区域连接起来,从而给出正确的物品类型、状态和物品运动方向。当超过设定好的时间时,在区域物品状态发生变化之际,系统就会对消失或移动的物品进行报警。

PTZ自动跟踪

在摄像机监视的场景范围内,当移动目标出现后,用户可以手动锁定(例如通过鼠标点击来锁定目标)或预置位自动触发锁定某个运动目标,可触发PTZ摄像机进行自主自动的PTZ跟踪,并且PTZ摄像机可自动控制云台进行全方位旋转。同时,该功能还可以针对被锁定的运动目标进行视觉导向的自动跟踪,以确保跟踪目标持续出现在镜头中央。自动PTZ跟踪模块弥补了固定摄像机监控视野窄的缺点,是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所必备的功能。

功能实现过程为:主摄像机对视频监控区域的全景范围进行图像抓拍,并将抓拍到的图像传至视频服务器处理:视频服务器处理图像数据以提取目标的位置信息,对各从摄像机进行调度;从摄像机根据目标的位置信息对目标进行锁定跟踪,自动进行镜头缩放,以获得目标的清晰图像,如此一来,系统能对监控区域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并能对进入监控区域的目标进行自动锁定跟踪,而且相应速度快、精确度高。

人脸捕捉、比对及照片

比对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存在一些很明显的不足之处,如:24小时地不停工作,有太多的现场和摄像机。监控工作本来就是一件无目的性的事情,当需要调用视频的时候,监控人员要查询以往所有的录像将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而人脸检测/捕捉技术,能在一个大的背景复杂的摄像机监视场景范围内,准确检测和捕捉到人脸,并将实时存储的人脸照片或视频作为有用信号存储,再配合人脸分析比对数据库资料,这样一来,系统可短时间自动调出该人的信息。系统再根据人脸捕捉的结果进行人脸自动比对或照片比对。

智能视频的应用不足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智能视频系统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不足之处,如:

(1)场景环境要求较高,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以及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的参数设置;

(2)需专业人员指导安装才可以顺利使用实施。只有熟悉技术的专业人员才能根据经验对现场环境进行判断分析,再指导安装实施使用;

(3)用户不懂运用和操作使用。由于用户普遍对智能视频系统的认识有限,导致用户不懂此技术的运用和操作,需要较长时间的引导。

第二篇:公安信息化应用[范文]

孟建柱部长指出,信息化是提高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的重要载体,是牵动警务机制改革的重要纽带。从警务运作、公安执法,到队伍管理,全面深入的信息化应用将深刻影响到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信息化应用对公安工作具有革命性影响

(一)全面提升公安工作效率。一是全面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信息化手段与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将按照信息化的内在规律对公安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流程再造,极大地简化办事环节、优化办事流程、提高信息收集、处理、流转和查询统计速度,从而节省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全面提高打击工作效率。信息化手段与打击工作有机结合,可以从浩如烟海的动态信息中,快速筛选出有价值的情报信息,自动分析各种信息的内在联系,从而准确地发现违法犯罪线索,提高打击工作的精确度,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全面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在执法工作中全程引入信息化,可以将执法流程的各个环节强制纳入规范的轨道。信息流与业务流的统一,使执法民警只能按照设定的岗位权限开展工作,既不能越权,也不能替代,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乱作为”问题。信息化手段使各个执法环节紧密相连,在各个环节之间建立互相依存、互相监督的关系,同时信息系统还具备到期预警和超期示警等功能,能够有效解决“不作为”问题。执法工作的信息化还将为网上督察工作创造有利条件。督察部门足不出户就可对任意案件的当前资料和历史信息进行查阅检索,方便地从海量信息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民警规范执法的自觉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从根本上提高执法质量。

(三)全面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一是促进警务公开。公开和透明是现代公共管理体制建设的必然要求。信息化手段在警察公共关系等领域的深入应用,将有助于公安机关建立与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之间畅通的沟通桥梁,提高公安机关与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能力,更好地按照“及时、主动、准确、统筹”的原则,促进警务公开,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了解和理解,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信任,营造警民互动、有利于公安工作、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舆论环境。二是提升服务能力。人民警察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争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公安机关依托互联网络,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开放的网上服务窗口,整合相关警种的对外服务资源,细化、完善户籍管理、流动人口管理、出入境管理、交通管理、消防管理、互联网管理、技防管理等对外服务工作的网上办事流程,实现群众咨询、投诉、举报、建议等非紧急警务的24小时网上受理、查询和处臵,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外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方便人民群众,构建更加和谐的警民关系。

二、制约我局信息化应用的主要因素

多年来,我局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机制建设、人员教育培训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局当前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与信息化工作的巨大投入和预期目标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制约信息化应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应用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所谓综合应用,是指大型综合性应用项目的推广应用和现有信息资源的整合、挖潜、分析及研判等深层次的拓展应用。对于有特定业务属性的信息化项目,其推广应用由相应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主体明确,责任明晰。但对于综合类应用,我局至今仍未建立起相应的协调机制,没有明确的责任单位,缺乏专业的策略研究,也缺少必要的督促指导和绩效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应用成效的充分发挥。

(二)民警素质仍不能很好地适应需要。一方面,少数民警信息化意识还不强。有的看不到新时期公安工作信息化的现实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有的将信息化等同于简单的硬件投入,看不透信息化与公安工作机制变革的本质联系;有的对信息化实践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准备不足,存在畏难或盲目乐观等不良情绪。另一方面,在去年全省信息化应用技能抽查考核当中少数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技能还不能达标。

(三)应用基础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一是基础数据质量问题。2008年信息采集“百日会战”以来,各单位采集录入的基础数据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从后续的抽查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应该采集的基础信息没有完全采集上来,有些信息录入不规范、更新不及时,还有部分数据存在弄虚作假现象,无法确保数据完整、准确、鲜活。二是系统整合与资源共享问题。不同时期、不同部门建设的信息系统在设计理念、技术路线、规范标准上不统一,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困难。这些存在问题近年来虽然有所改善,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努力。三是系统的功能性、实用性问题。有的系统建成投入使用多年,设备、技术或者设计理念已经落后,不符合当前业务工作的实际;有的系统运行不稳定、响应速度慢、功能不完善、操作不方便;有的考虑纵向业务管理多,考虑基层的应用需求少等等,需要进行适应性改造。四是网络承载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还存在隐忧,如去年就曾因为过载等原因导致警综等系统的短时瘫痪,需要不断改善。

(四)应用层次仍显肤浅和单一。一是目前的应用更多停留在信息传递、查询统计、自动比对等简单应用上,通过对信息资源的综合分析研判以更好地指导各单位合理使用警力、精确打击、科学防范等深层次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二是少数实战应用项目缺乏应用广度和深度,潜在的应用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治安视频监控系统、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移动警务系统等等。三是部分单位在推广应用信息化手段的同时,不能及时对传统工作模式进行改进,墨守成规,坚持“网上网下”两条腿走路,造成“双重劳动”,如基层民警反映强烈的警综系统笔录问题、部分业务数据的统计报表问题、行政公文的审批存档问题等等。四是针对基层工作量身打造的实用、好用工作平台相对缺乏,现有信息化手段对基层民警本职工作的帮助作用不大,数据重复录入问题突出。

(五)应用机制缺少突破和创新。一是没有建立信息化应用绩效考核机制,对信息化应用成效缺乏科学的评估、合理的激励。二是保障数据鲜活完整的长效机制不健全。数据是信息化的基础,没有数据,信息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数据的采集是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不是单靠一两次会战就能够彻底解决的,必须有完善的长效机制予以保证。三是以信息化为依托的新型警务机制建设鲜有突破。信息化有自身的运作规律,其作用于警务工作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叠加。只有流转规范、程序简捷的业务工作流程,才能实现与信息化手段的有机融合。因此,警务工作信息化的过程是一个警务工作规范化的过程,是一个警务工作流程重组和再造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传统警务运作机制改革创新的过程。大多数同志对此认识不到位,缺乏警务信息化机制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全面深化信息化应用的具体措施

信息化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全面深化信息化应用,要求我们站在公安工作改革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四走出四谋划”,从组织协调、教育培训、基础建设、机制创新等方面全面入手,进一步提高认识、创新思维,人人参与、科学推进。

(一)强化金盾办的职能作用,加强信息化应用的组织协调。明确金盾办在信息化应用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金盾办的统筹协调职能。一是加强信息化应用工作的整体协调。从组织协调、策略研究、人员培训、基础建设、运行保障、督促指导、考核评估等方面,研究制定信息化应用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组织有序、推进有方。二是加强信息化应用的策略研究。根据各个时期的不同工作重点,分别从相关业务部门和专业技术部门抽调专门力量,组织专职推广应用小组深入应用一线,及时跟进项目推广进度,掌握项目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协调、督促研发单位及时跟进修改完善。同时,加强对信息化手段拓展应用方式、方法的研究,总结和及时推广先进的应用经验,促进民警实战应用能力的普遍提升。三是加强对应用成效的考核评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浓烈的信息化应用氛围。此外,还应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三定”工作,进一步厘清各部门信息化工作的职能定位,特别是当前存在业务交叉的部分信息化工作,如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等技防项目的建设管理职能问题等等,在明晰职责的基础上,促进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二)强化教育培训,推动全警信息化意识进一步提高。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全国公安厅局长(南京)会议、全国公安“金盾工程”二期建设等会议精神,准确掌握公安部、省公安厅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方向,完善我局的贯彻落实措施,进一步增强全警信息化意识。进一步强化全警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

(三)完善应用基础,增强保障能力。从当前形势看,未来一段时间内大规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既不现实、也没必要。未来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将以优化、完善、拓展、提高为主基调。一是加强信息中心等运行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中心承载能力、网络容错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业务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二是深入推进系统和资源整合共享。重点围绕指挥中心平台、情报信息平台、警务综合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加快推进系统整合,切实解决信息系统适用性和数据关联共享等问题,丰富其应用功能,提高其实战应用能力。三是进一步完善治安视频监控系统、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移动警务系统等实战应用型项目建设,进一步丰富基层单位和一线民警的实战应用手段。四是继续加强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主动将我局的信息化工作融合到全市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中和谐推进,一方面促进我局信息资源应用效益的进一步发挥,回馈党委政府、反哺社会,另一方面进一步整合社会信息资源,丰富我们的数据库,夯实我们的信息化应用基础。

(四)深化重点项目或领域的应用,切实提高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实战应用效能。一是深化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对系统实施必要的智能化、功能性改造,增强系统的实战应用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应用机制,拓展应用范围,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应有的实战应用效能。二是深化警务综合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信息系统的应用,逐步将非涉密的手工业务、纸质信息全部实现网络传递和计算机辅助处理。三是深化综合查询、综合比对查控、卡口查控等系统应用,总结一批简单实用的网上技战法在实战单位推广,不断提高民警的网上作战水平。四是深化情报分析的信息化应用,加强对各类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分析研判,既服务于决策指挥,又服务于个案侦破,推动公安工作向主动、精确、科学、高效的现代警务模式转变。

(五)积极创新,大胆变革,推动警务信息化机制建设实现新突破。一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在“三基”工程信息化量化考核的基础上,制定对各单位、各警种信息化工作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全面落实考核措施,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增强民警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建立信息采集和数据维护长效机制。总结提炼信息采集“百日会战”工作经验,将信息采集与民警的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减轻基层民警的工作负担,让基层民警真正成为信息化工作直接的最大的受益者,推动高标准信息采集工作的常态化。三是健全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机制。在确保信息安全和核心数据完整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开放查询权限,打破警种条块限制,提高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四是创新网上便民利民服务新机制。依托互联网门户网站建立网上服务窗口,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户政、车管、出入境、消防等业务,整合、移植到统一的互联网服务平台上,实行咨询、申请、办理、告知等环节的全程网上流转,开辟便民利民服务的新阵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

第三篇:《公安信息化应用》

《公安信息化应用》课程考查方案

考核方式:

(一)形式:课程论文

(二)题目:与公安信息化应用有关,参考但不限于下面的论题,• 公安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 • 公安信息网的网络基础设施 • 公安信息网的安全保障体系 • 公安信息网信息搜索与查询 • 警务地理信息平台 • 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 • 网上战法

(三)要求

• 阐述自己的应用体会

• 字迹工整,格式规范,整洁美观

• 重点突出、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条分缕析 • 标注引用出处 • 字数2000-3000字

• 参考:课件、期刊文献、公安网等

(四)时间要求

• 2011年12月23日前学习委员收齐交老师

(五)有下列问题,将视为“不及格”

• 字数少于1800字 • 主要观点、论据、陈述雷同的 • 照搬、照抄、剽窃他人论文的

(六)其他

• 论文用纸为A4打印纸。

(七)论文格式

• 论文题目

• 区队、学号、姓名,论文完成时间 • 摘要 • 关键字 • 论文正文

• 引言(前言)• 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资料

第四篇:公安视频实战应用系统设计

公安视频实战应用系统设计 公安视频实战应用系统设计

2014-06-25 00:44:00 [ 中关村在线

]

收藏文章 分享到 暂无评论

文章来源:《物联网·智慧城市》作者:曹中胜

前言:公安实战应用系统应以业务应用需求为导向,以视频监控联网建设为基础,以视频深度应用为建设目标,从中获取基础视频监控资源,提供以视频侦查研判、视频综合防控和视频指挥调度在内的多警种视频监控应用功能,以满足不同警种的个性化需求。系统总体架构

公安实战应用中,视频侦查研判以案件侦查、线索收集与目标分析为主要目标,突出视频在案件侦查中的运用;视频综合防控以视频巡防、智能布控告警为主要特点,体现事前防范的业务目标;视频指挥调度则体现视频监控对指挥调度的运用,突出视频监控的事前规划和过程中快速调用。

公安实战应用系统在公安内网、视频专网内按照业务和功能需求分别进行部署。其中视频实战应用平台部署在公安信息网内,从视频联网平台内获取基础视频图像监控资源,实现公安视频深度业务应用。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SOA架构和动态模型系统,遵循“平台+应用”的技术体制,系统逻辑架构划分为采集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展现层共五个层级。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集成架构

视频实战应用系统作为视频深度应用系统之一,它与其它各系统间均存在数据交互关系,具体系统间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视频实战应用系统与其它系统的关系

1、与GIS/PGIS 系统的关系

视频实战应用系统与GIS/PGIS系统能够实现双向对接,视频实战应用系统从GIS/PGIS系统获取相关地理信息(图层)、位置信息或者卡口点位信息、镜头点位信息等,同时能够将标注的社会资源信息、点位信息等提交给PGIS系统。

视频实战应用系统与GIS/PGIS系统对接,既能发挥视频实战图像可视化的优势,又能充分利用GIS/PGIS系统管理空间数据的特点。公安用户可在GIS/PGIS地图上展现实战业务数据,实现镜头查询、定位、轨迹回放、图上作战、视频预案等业务应用;还可获取路网、银行、网吧、旅馆等图层数据,实现技战法应用、综合研判、布控防控等应用。

2、与电警卡口系统的关系

电警卡口系统用于实时抓拍进出辖区和通过主要交通路口的车辆图片及自动识别车牌号码并形成记录。在发生案(事)件后,能够对涉案车辆布控、查找涉案车辆的行车轨迹,对案件的侦破和抓捕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视频实战应用系统与电警卡口系统对接后,可从电警卡口系统中获取卡口过车记录和卡口抓拍图片,为车辆研判、卡口分析、车技法应用以及车辆轨迹分析、车辆比对、车辆布控等实用提供基础数据。

3、与联网平台的关系

视频实战应用系统是以公安视频监控联网建设为基础,从视频联网平台中获取基础视频数据和图像数据,逐步建立以视频的分析研判为核心,围绕案(事)件处理的综合业务应用平台。

视频实战应用系统与联网平台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视频实战应用系统与联网平台的关系

4、与警务综合平台的关系

警务综合平台与视频实战应用系统是双向交互关系。视频实战应用系统的处理对象主要是案件,输出是案件线索、综合研判信息,分析研判依据是和案件相关的涉案视频、图像。视频实战应用系统可通过专用数据接口模块从警务综合平台查询案件信息,并且可将研判结果中的相关信息上传到警务综合平台。

5、与交警“六合一”平台的关系

视频实战应用系统与交警“六合一”平台对接,可从交警“六合一”平台中获取机动车登记信息、驾驶证管理信息、交通事故信息、交通违法信息等资源信息,与视频图像信息形成有效的互补,为案(事)件侦破提供综合研判数据。

6、与公安八大数据库的关系

视频实战应用系统与公安八大数据库对接,从中获取相关的资源信息,进行相关的分析、比对、研判等工作。例如从人口基本信息数据库、出入境人员数据库、机动车/驾驶人信息数据库、在逃人员信息数据库、违法犯罪人员信息数据库中获取人员信息,实现目标人员的分析比对;从被盗抢汽车信息数据库、机动车/驾驶人信息数据库中获取车辆信息,实现目标车辆的分析比对。系统特色

系统采用一站式门户设计,集成了多样化内容服务的视频警务工作,意义在于“协同、传播、方便”,并且统一门户采取单点登录方式,各系统共享用户和权限,登录一次即可在各自系统间自由登录。采用“基础平台+上层应用”的方式进行架构,利用组件动态部署技术,可根据用户需要灵活动态部署应用功能,并且平台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便于集成第三方应用工具。

系统将视频监控应用与公安业务结合,提供将视图资源转化为图像线索的能力,使视频监控系统真正具备实战应用能力。平台在提供视频侦查、视频防控、视频指挥等业务应用功能的同时,要结合公安用户特点,提供诸如案件协查通知、重点视频即时回放、长段视频分段回放等实用的细节功能。采用常规查看与智能查看相结合的模式,以达到提高视频查看速度和效率的目的。常规查看包括分段回放、即时回放、倍速播放、单帧播放、同异步播放等,智能查看包括视频摘要、视频检索、浓缩播放、视频增强、目标标注等。

系统以GIS地图为基础,结合空间信息直观地展示监控资源的分布,并提供图形化的镜头查询与操作功能,方便用户在GIS上完成监控资源的调用,同时结合公安业务应用,提供可视化标绘、可视化展现、可视化搜索、可视化研判等功能,能够在GIS上对案件进行直观的研判、比对、分析,延伸了视频图像侦查的广度。通过在GIS地图上直观展示镜头、卡口,有助于用户直接检索、查看案发地点及周边的视频录像。

系统需融合科学的、先进的、高效的智能算法,结合公安业务需求,提供出视频标注、视频检索、浓缩播放、全文检索、视频编辑、图像增强处理等多样化的智能工具,全面提高视频深度应用的工作效率,缩短反应时间,降低人工成本。采用视频智能分析技术、结构化描述技术,对原始视频建立索引,同时提供多种检索方式功能,以达到快速定位嫌疑目标的目的。

系统根据公安业务进行技战法提炼并且模型化,通过计算机语言将其传承,使普通民警、新进民警也可轻松掌握并付诸实际工作中。如轨迹分析法、区域碰撞法、落脚点分析法等技战法,有助于公安民警在不同情况下进行案件信息的快速分析研判。通过与卡口、电警、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警综、人脸等系统进行对接,实现涉案信息的关联比对分析、串并分析,并形成关键线索,协助侦查人员进行有效的案件侦破。

系统的设计需遵循现有国家及公安部标准,满足公安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标准要求,实现了平台业务数据的规范、准确与统一,便于后期与公安其他业务信息系统实现对接应用。结语

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视频侦查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切实加强视频侦查专业队伍建设”。系统要结合公安机关自身的工作规范,设计出种类丰富、合理、完善的考核统计机制,这样有助于协助公安机关建立和完善责任机制、奖惩机制等制度规范,激发侦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辅助公安机关建立专业化的视频研判队伍。

第五篇:信息化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化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应用

[摘要]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把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引入到人才队伍建设中,促进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实现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信息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引进,改革原有的工作流程,合理有效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不断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清晰的管理流程,充分利用信息化高速准确的特点,极大减少了决策时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扎实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促进企业发展。[关键词] 信息化 人才队伍 建设 应用

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专设信息机构、信息主管,配备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运营要求的自动化、智能化、高技术硬件、软件、设备、设施,建立包括网络、数据库和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在内的工作平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从内容上看,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决策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等多个方面。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在管理领域的普遍应用,国外一些先进的应用软件企业开始将关注点聚焦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首先利用应用软件进行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复杂最繁重的薪资管理,这大大降低了该项工作的繁冗程度并且提高了效率。

一、推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的重要性 信息化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牢固树立“人才队伍是企业最大的资源”的人才理念,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增强企业生命活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必须从思想上转变观念,真正树立人才是竞争之本、发展之源的思想,是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才,经营好了人才也就等于经营好了企业,企业领导的人才理念对企业实施人才战略至关重要。要学会用与时俱进的标准去鉴赏和识别人才,用与时俱进的理念去培养和开发人才,用与时俱进的方法措施去管理和使用人才,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人才队伍建设是企业经营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我们必须进一步拓展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范围,把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就是以现代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来对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即运用一些数学模型和信息管理模型,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优化控制和战略分析,从而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信息化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数据电子化。随着计算机在办公管理领域的普遍应用,国外一些先进的办公软件也被引进使用,替代了传统的单一重复工作,利用WORD、EXCLE等统计分析数据,大幅度的降低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相对比较复杂、繁琐的数据统计工作,避免人为因素而产生的数据误差,大大减少办公开支,降低管理成本。节约时间、节约纸张、节约电话费、传真费用等,减少了差错率,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借助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与管理理念结合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促进企业各机构、各部门、各员工之间的协作能力和随时随地沟通,简单、实用、开放、灵活是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实现将组织与异地的分支机构、人与人、上下级部门之间组成了网状结构,可以保持实时联系;网络中的每个人身处异地仍能及时了解和处理单位事务;即使相隔万里的多个人之间也可以同步协调工作。从而使组织内的经验、知识、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共享利用;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实现无损耗、无延迟的完美传递。

资源和知识共享将员工的经验与技术转化成企业内部资源,既提高了员工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也避免了因人员的流动而导致的工作延误。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公文流转的自动化,避免了传统公文流转时由于手工递送而带来的工作延误以及人员、时间的浪费,保证了工作能够快捷、准确的被处理。有效监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实现实时工作任务的监督与催办。明确工作岗位与工作职责,增强人员的责任感,减少工作中的推托、扯皮等现象。

二是流程网络化。网络逐步被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并且成为了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的关键应用技术,大量的网络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运而生,例如现在常用的ERP员工管理系统、远程教育培训系统等。方便快捷的更新维护员工数据,明显降低了人员信息更新的延迟性,随时可以查询所需的人员资料。实现信息有效的流通,消除了企业内部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促进企业内部人员的有效沟通,提高了员工的合作意识,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协同办公平台、关注人员沟通、流程协作、知识共享与整合,可以帮助企业的业务流程规范化、标准化、可视化管理及图形化监控,让组织内部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和角色,及时反馈问题,快速响应业务需求,保证企业信息流、工作流、技术、知识流无细缝整合和协作;从而为企业建立规范的办公流程与先进的管理理念,全面服务企业发展战略,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

三是管理清晰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组织对信息化要求的普遍提高,很多企业已经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孤立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状态,管理者需要及时的掌握最新的人力资源状况,了解员工现在的工作状态及职业生涯规划。信息集中管理、支持企业内部用户信息共享。利用信息化助力流程管理。信息化要用到流程管理,但流程管理不是为信息化而生的。流程管理的思想早已有之,只不过是借助信息化技术,有了发扬光大的机会。信息化平台也能为流程的更好执行提供知识管理功能,有利于流程更好地被执行。油田企业要打造流程化企业,应致力于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作为固化流程管理成果的手段,但也要注意不能因信息化而使流程管理走向僵化,流程优化应是油田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基本动力。

人力资源的管理较为复杂,牵扯到企业内部的每为员工,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更是如此,人力资源信息化的操作水平、建立人力资源库所需的设备等等,都尤为重要。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不光是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同时管理人员还需十分了解企业文化背景。

二、信息化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优势

首先,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整合管理资源,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开发或者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企业可以整合现有的管理资源,为其他管理系统提供基础平台。人力资源信息包括最为完善的员工信息,可以说是企业所有员工作为丰富的信息库。对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信息化管理,方便企业在进行各项查询时能及时调取所需信息。规范的员工跟踪考核制度、员工绩效考核制度以及人力资源档案制度,以确保人力资源培训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根据人才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变化,不同时期提供必要的培训,使其水平得到提升,通过级别晋升使其得到相应薪酬待遇;按照贡献大小,给予奖励提升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干工作的过程就是培养人才的过程,知识原理源于实践,从企业实际出发,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大型企业进行脱产培训,使其不断开阔视野;利用高速优化的互联网共享先进专业技术,丰富职工知识储量,增长才干;坚持开展自办培训,缓解职工“工学矛盾”,针对性的探讨生产中常见的疑难问题,促进新员工入职的角色转变,在企业尽快形成一支具有高级管理能力、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操作模式,具有发展眼光的企业管理高级管理人才队伍,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其次,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可提高管理效率。员工考勤、工资薪酬、员工信息管理等工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日常性的事务,往往要持续占据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大量时间,手工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同时,因为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一些基础性的人力资源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显得十分繁杂,并且收集到的信息不能有效的共享。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可使上级的有关信息和资料直接传递到基层,有利于管理和政策的实施。另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有助于迅速、有效地收集各种信息,加强内部沟通,加强对全系统人才队伍的实时监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加快人才成长速度。人力资源部门要善于考察和培养员工的概念能力、人文能力和技术能力,为员工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建立平等竞争的岗位竞争机制,继续广开渠道,优化参与环境,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如果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了信息化,也可以说是办公系统实现了自动化。传统的人力资源工作主要以纸和笔为主要工具,其效率较低,并且检索性较差。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和网络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主要劳动工具,无论是人员培训、岗位分析、招聘和录用资料的处理,还是面试、笔试、绩效考核,都可以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完成。无论是信息统计还是查询分析,充分的体现出信息化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优势。

最后,办公室的自动化也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关系极为密切。信息技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一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还没有建立起信息化技术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之间的有机联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些项目还缺乏一个统一、有机的结合体制,往往在处理某个信息数据时,要进行许多重复的劳动,如果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强对配套支持系统和员工素质的培训,信息化管理将会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步入一个长期、可靠的运行轨道。

三、信息化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应用

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加强理想信念、职业道德、企业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和引导员工正确认识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把自已的前途命运与企业的改革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的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组织员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等,熟练掌握岗位业务知识、岗位操作技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执行能力,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成为工作骨干和复合型人才。

建立和完善业绩与培训考核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将培训效果纳入年终考核,直接与个人奖金挂钩,充分调动员工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将“要我培训”变为“我要培训”,让“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

以高、中级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师为主体建立一支兼职教师队伍,将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时传授推广;加大教育培训的投入,在培训目标制定上融入员工的个人目标,鼓励员工“自主、业余和终身学习”;改变填压式教学模式,注重互动教学,现场感受性训练,引导新员工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和现场的生产相融合,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投入岗位;提高职业技能,加强技艺鉴定,多渠道促进技能操作人才成长。中心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在技术上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员工在线培训及考级系统

员工在线培训及考级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借助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等,制作培训课件教材资料,促进员工资源共享、交流探讨,开展多元化自主学习方式,增加专业技术知识的储备量。系统根据难度设由低到高三个级别的测试,并可以实现自动出题和阅卷功能,真正的诠释了“无纸化”办公的高效节能。结合生产工作的特殊性,缓解职工“工学矛盾”,摆脱地域的限制,利用网络平台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员工通过在线测试后,对比自身不足再做针对性学习,可达到事倍功半的学习效果。

(二)网络自主化考勤系统的应用 网络自主化考勤系统利用当前先进的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双重功能,在办公环境下安装客户端,并配备专业的指纹识别仪和高清摄像头,便捷每位员工自主考勤,撤除原考勤员岗位,避免因人为操作不当而产生的错误考勤,增强了考勤的真实性。考勤权限逐级清晰明了,部门领导实时了解员工休假、出差、上井情况,合理安排工作,消除了因休假扎堆造成的工作脱节问题。中层干部出差或其他假期审批也由纸质盖章改进成系统提交单据,中心领导只需登陆客户端审核单据,系统则自动生成对应假期符号,将流程程序精简化。对于历史单据的检索也尤为方便,无需重复浪费大量时间翻阅历年纸质资料查询,而是简单敲击几下鼠标即可完成。网络自主化考勤系统,不仅解放了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还推动信息化在员工中的应用。

成功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盲目追求完美解决方案可能导致管理模式和流程的混乱。将制度融入信息化建设,用创新个性打破老旧方式,注重信息化在人才培养中的运用、提倡多样化自主学习模式,深入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建设一流专业化管理队伍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桌面演练培训项目

中心人力资源科对进几年新员工所在岗位知识摸底,发现部分员工对于相关业务软件使用流程及操作相对生疏,未能达到熟练操作,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不能确保数据等信息的准确性。

利用“屏幕录像专家”软件开展桌面演练培训项目,促进新上岗员工熟悉岗位技能。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业务规范为标准,将“标准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等进行视频录制,方便操作生疏的员工反复观看,通过旁白讲解逐步熟悉流程,进一步强化中心内部的管理质量,强化流程操作,同时大幅度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

(四)利用中石化远程教育网自主学习

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从根本上解决培训地域性缺陷。职工可以利用中石化远程教育网来学习当下先进的专业技术、了解时事政治和健康养生等,不仅不用坐在教室担心影响工作,还能自由支配学习时间,如果因为课时内容充实无法吃透,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加深印象,增强了员工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实了8小时外的业余生活。

7月底根据《关于举办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和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的通知》,中心领导及全体科级干部通过中国石化远程培训系统在线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等11个课件,共计完成877.5个课时。

(五)微信学习更便利

手机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移动设备,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新兴网络交流工具灵活、智能、快捷、互动性强等优势,搭建多元化的生活学习的平台。中心自开办英语角以来,创建了“English Conner”微信群及订阅号,每期及时发布最新学习动态及下期主题,上传、分享英语角活动的图片、学习资料,组织职工开展互动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意见建议,从而使学习交流的方法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活泼、效果更加明显,现在近30名职工加入到该微信群,分享旅游趣事或世界新闻等,休假职工只需轻轻一点,即刻加入实时讨论,对微信型学习的创新,职工纷纷点“赞”。

下载公安信息化建设中视频识别技术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安信息化建设中视频识别技术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应用(合集5篇)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应用 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迅猛,特别是以信息化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不断取得突破,信息化技术正逐步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公安信息化

    关于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王学磊( 湖南警察学院公安三大队侦查02区队090103020004 ) 摘要:当前,世界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面对这种迅速发展的形势,公安机关必须正确......

    信息化警务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

    学习信息化警务的心得 当今时代已经发展成为了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普通人可以做得到“坐地不出门,笑看天下事”,作为信息时代下的警务管理人员更应该掌握一流的技......

    公安信息化应用技能达标考试题库

    厅机关信息化应用技能达标考试分值安排如下: 判断题10题15分 单选题10题15分 多选题10题30分 文字录入15分【每人要求打字的速度是:(70岁-自己的年龄)/ 分钟,共计10分钟时间。如30......

    浅析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5篇

    加快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是实现公安工作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信息迅速更新的现代经济社会,科技化、信息化是检验一个组织有没有战斗力......

    浅谈视频侦查技术的应用

    浅谈视频侦查技术的应用 一、视频侦查的定义和作用 狭义的说,视频侦查是指如何利用视频为侦查破案服务。其作用和目的是利用视频刻画(梳理)与案件有关的所有信息,以缩小侦查摸......

    公安信息化标语

    公安信息化标语 篇一:赠公安锦旗用语赠公安锦旗用语 公正执法 热心为民 公正廉洁 为国为民 雷霆出击 破案神速 神警雄风 罪犯克星人民英雄 英勇无畏、奋勇缉私忠于职守,为......

    公安信息化推进

    全面建设提升公安机关信息化,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公众安全能力的必然要求。1998年,公安部党委决定开展“金盾工程”建设,标志着公安信息化建设进入一个全新时代。2008年,公安部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