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说明各地在发展经济,在制定政策时须从本地实际出发。
2.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说明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根本点,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说明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人们没有遵从客观规律的结果。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防治SARS、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卫星成功发射科学上探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等等;说明在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是人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遵守客观规律的结果
第二篇:哲学原理归纳——唯物论
哲学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部分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能够体会到规律的积极意义。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三篇:唯物论的学习体会
唯物论的学习体会
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发展学说。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而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它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
通过一个学期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逐渐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是唯物论。用唯物论看世界最大的好处是简单明了,它对物质以外的东西认为是第二性的,是物质的产物。它讲究客观地认识世界,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承认世界是按自己的客观规律运动发展的。但是与其他哲学体系一样,以唯物论看世界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那么我们有必要在探讨唯物论之前首先弄清楚什么是唯物论。唯物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物质出于对物质的反应。基本观点概括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思想就在于承认物质与意识相区分,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物质世界,这个物质世界先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对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简单地说,只要承认对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这就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又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如同各种机械零件组成一个大机器,不会变化;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机械唯物论的代表人物是费尔巴哈,辨证唯物论的代表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
唯物辩证法包含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范畴。在部分国家的宣传材料以及中高等教育的哲学课程中对于唯物辩证法有如下的描述:“由于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本身抽象出来的,因而它们既是客观事物本身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认识的普遍规律,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不是一种僵死的体系,它随人类的实践运动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含义、新的范畴、规律产生出来。”
在哲学上除了唯物,还有另外一种思想与之对应那就是唯心。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旧译观念论。蒙昧时代的灵魂不死的观念和万物有灵的观点,隐含着精神可以脱离物质的臆想,是唯心主义的萌芽,哲学唯心主义是在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剥削阶级中的一部分人有闲暇专门从事智力活动的时候产生的。唯心主义可以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虚构出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人的肉体的“自我”,并把它当成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物的创造者。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者都把虚构的脱离物质的意识当作现实世界的本原,在这一根本点上是一致的,两者在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内部也往往互相混杂或交错。
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主要分歧则在于思维和存在哪个是第一性。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而唯心主义则是主张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那么我们正确区分二者之间的关系的标准就是看它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知识理解,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通过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我也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这两个哲学基本问题可以得以解决,而且进一步科学地指明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它讲究客观地认识世界,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承认世界是按自己的客观规律运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注意物质观给我们认清世界的本源和形成指明了一条光明之路。
纵观历史,人类因片面的威信唯心主义而犯下的过错,它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物的创造者,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深切的苦难。在中国,西周时代的天命观是具有初步理论色彩的客观唯心主义。汉代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是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三纲五常的封建秩序是“天”有意志有目的安排的。魏晋玄学把神秘的精神实体作为万物的本原。王弼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而“道”是“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的独立存在的精神。宋代的朱熹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创造主,“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在阶级社会中,唯心主义中的一些理论则为统治阶级所利用。它规定哲学家概括现实和利用思想资料的倾向。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唯心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把精神、意识说成物质、自然界的本原,从根本上颠倒了世界的本来面貌,因而是与宗教同样谬误的世界观。有的唯心主义本身就是精制了的采取理论形态的宗教教义;有的唯心主义虽然对宗教采取回避的、存疑的甚至反对的态度,但就其理论实质来说仍与宗教相通。因而就有了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对人民百姓宣传自己是真命天子的歪理,宣传这一切皆由天定,从而达到让人民感到无力反抗的目的,而自己则可以继续这种统治。
人类通过世代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都证明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
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我们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原则,而且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我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我们既要反对那种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提供一个万能公式的“哲学万能论”,也要反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失去价值的“哲学无用论”。当今社会变化越来越快,社会互动越来越频繁,社会组织越来越复杂,更要求我们大学生具有越来越高的社会组织和管理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重担则是由我们,当今的大学生来承担的。当今社会变化越来越快,社会互动越来越频繁,社会组织越来越复杂,更要求我们大学生具有越来越高的社会组织和管理能力。所以学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对帮助我们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帮助,这些对于我们将来的发展有着莫大的意义。
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四篇:2018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之唯物论五观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考研政治:马原凯程之唯物论五观
整个唯物论的结构就是在向我们解释什么是物质、物质的特性、引出实践的观点。唯物论是我们正式学习马克思理论接触的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员对我们的集训营学习气氛满意度超高。其他机构很多遮遮掩掩不提供,那就是集训营环境不行。
第五篇:唯物论复习教学案例
《唯物论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其中一部分,是《生活与哲学》中的重点问题之一。特别是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内容是高考的重点,也是常考点。因此能否掌握好这部分的知识对整本书的复习以及接下来高考的备考都十分重要。
【学情分析及学法】
本节课是以学生初步掌握辩证唯物论基本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复习课,一课时。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准确调动本部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题能力。基于哲学理论的高度抽象性,在学生认知规律指导下,我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具体的事例及试题让学生从中感悟做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系统掌握辩证唯物论部分的重要原理及其方法论(2)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3)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4)运用规律内容,说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的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通过学习运动与静止的辨证关系原理,使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论运动,避免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教学重难点】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教学法、课堂讨论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与板书设计有机结合,既发挥多媒体创设情境和再现生活真实的优势,又通过板书,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教学过程】
导入:多媒体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知识体系,突出《唯物论》在其中的重要性。进入复习:
一、再现基本概念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意识: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3、运动:P31
4、静止:P32
5、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二、基本原理及方法论突破(结合练习)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4.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 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6.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7.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
三、展示唯物论一般考察方法(根据高考考纲及考点突破)
1、小综合
① 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
② 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
2、单一原理
①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② 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
3、小切口
① 材料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② 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③ 怎样做到尊重客观规律? ④ 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四、分析答哲学问答题的技巧
审清设问的范围。如果要你运用唯物论分析材料,你首先要清楚唯物论有哪些哲学原理,然后按照前后顺序一个一个在头脑里过一下,看材料适用其中的哪些原理。
分清层次。答题时不应急于下笔,想清楚我答题要用几个原理,形成几层意思,然后着笔用(1)„„(2)„„(3)„„(4)„„区分开来分层表述。
原理+方法论。在答哲学题目时,应该最先呈现哲学原理,然后书写该原理的方法论,最后联系材料结合哲理分析说明。这是解答哲学题普遍适用的方法。
五、综合例题(考察学生对复习知识的运用,本题先由学生自主思考,然后相互讨论回答,最后教师点评)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实现手控交会对接
【背景材料】 2012年6月18日,载着景海鹏、刘旺、刘洋三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此次载人交会对接的成功,标志着中国人已具备了向在轨航天器进行人员输送和物资补给的能力。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随着完整掌握载人航天三大关键技术,中国开始迈向空间站时代。梦想变为现实,不仅仅需要科学与探索的精神,需要“仰望星空”,也需要“脚踏实地”。【命题角度】
“梦想变为现实,不仅仅需要科学与探索的精神,需要‘仰望星空’,也需要‘脚踏实地’。”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解题技法】
把握设问要求:(1)确定模块(2)知识限定:辩证唯物论的知识(3)设问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结合板书小结)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唯物论
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动时有规律的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反对唯心主义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始终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理论的内容实际化,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益。同时我也很重视基础知识的检查和考试方法的传授。记忆和考试也是体现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方面。另外,思想政治课要突出时代性,政治教师要有一定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及时把握重大社会时事,并巧妙穿插到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拓展教材,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