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安市通过水务发展规划
西安市通过水务发展规划 将实现“八水润西安”
更新时间:2011-12-14 17:07 来源:西安日报 作者: 阅读:200 网友评论0条
12日,西安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西安市“十二五”水务发展规划》。未来西安市将利用5到10年时间,把水利作为西安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坚持水资源节约保护,合理开发及优化配置,坚持污染防治与景观开发相结合,做大做强水务事业,恢复“八水绕长安”胜景,实现“八水润西安”的生态水利新格局。
未来10年 实现“八水润西安” 生态水利新格局
目前,西安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78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25%,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年水资源量500立方米的绝对缺水线,是全国乃至全球最缺水的地区之一。水资源配置不科学,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低,调蓄能力差。全市96座水库可调蓄水量6.4亿立方米,仅占地表水资源量的32%。地下水超采严重,再生水回用率低。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到2020年,西安将基本解决全市水资源短缺、洪涝干旱、水污染等重大问题,基本建成适应国际化大都市要求的现代水务四大体系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十大水利工程。建成“八水绕长安,九湖映古城”,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水韵长安的现代化生态型大都市。
到2020年,全市“大水务”格局成熟运行,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水务科学发展制度体系等四大体系。基本建成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大水利工程,即重点水源工程、水生态工程、防洪保安工程、农村水利工程、城镇供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和非传统水资源利用工程、节约用水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渔业发展工程、水务管理工程。
城市供水应急
将建西安市区供水大环网
未来,西安市将初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防洪减灾体系,使渭河、灞河、浐河、涝河等重点河段,城区、临潼区、蓝田县城、泾河开发区等中小河流设防达到规划的防洪标准。初步建成秦岭北麓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防灾减灾体系和防洪抗旱减灾风险管理机制,减少山洪灾害导致的群死群伤事件发生。全面建立防洪预案和水雨情预警预报及联合调度指挥系统。
在城市供水应急体系建设方面,西安市将建立多水源、多线路的网络化城市供水系统,建成西有黑河石头河、东有李家河、中有石砭峪、梨园坪的多水源供水系统,在东南郊、东北郊、西北郊、西南郊分别结合新区开发建设多座水厂,建成西安市区供水大环网,形成西安城市供水多回路的网络化互补供水体系。建立西安市水质监测中心和城市水运用中心两个为预防监督、安全评价和系统管理提供保障的管理中心。
第二篇:武汉市十二五水务发展规划
武汉市“十二五”水务发展规划
武汉市水务局政风行风建设公开承诺
以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务精神 创人水和谐环境
● 做好防汛工作,确保城市防洪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 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全面启动;汉阳六湖基本实现连通。
● 继续提高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实现中心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远城区城关镇污水处理厂确保100%运行。
● 强化排渍工作,通过加强排水设施的维护和改造,实现排水设施完好率达到85%以上,泵站开机率达100%,应急排渍抢险率达100%。
● 年内解决4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现累计解决226万人农饮安全目标。
● 继续实施“两江四岸”防洪及水环境综合整治,续建汉阳江滩二期、新建汉江江滩三期防洪及综合整治,开工建设天兴洲生态堤防工程。
●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13座大型农村排涝泵站主体工程进行更新改造,对2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 加大湖泊治理力度,建立湖泊水环境考核机制,完善落实“湖长制”,确保湖泊水环境改善和岸线保护取得新突破。
● 依法行政,强化管理,热情服务,做到行政“零投诉”、干部“零违纪”。
● 设立“政风行风局长接待日”,预约电话82853110。
承诺
本版撰文 何四平高山 祝飞
图片提供 邹幼勤 梅涛 ■“两型社会” 亮 点
●总投资158亿元的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并启动实施;
●我市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通过水利部验收,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验收的城市;
●我市被国家住建部和发改委授予“全国节水型城市”称号,成为南方丰水城市创建节水型城市的示范;
●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全世界湖泊治理的学者和专家齐聚江城,发表《武汉宣言》,武汉市政府被环保部授予特别贡献奖,市水务局被授予贡献奖;
●武汉水资源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加快了我市水环境治理进程;
●我市获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双试点城市。
江城“水文章”精彩纷呈
全市安全度大汛 百湖改妆靓都市
“十一五”期间,全市水务系统坚持以人为本,确保水务安全,着力改善民生,强化水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完善水务公共服务体系,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做好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水环境改善和水生态修复等工作,充分发扬了“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作风,以人为本,负重拼搏,全面推动和谐水务、民生水务建设,以务实的精神干出了实绩。几年来,市水务局先后被评为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全国水利系统水资源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水利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国水利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全省水利系统“四五”普法先进集体,市委、市政府绩效管理优秀单位,武汉市文明单位。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些荣誉的取得是群众对水务工作的肯定和鞭策,将激励全体水务人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让群众满意。
坚守防汛重责,确保防洪安全。
始终将防汛安全作为水安全的第一要务,确保大武汉安澜。完成长江、汉江干堤397公里和府河、举水123公里连江支堤堤防整险加固,全市堤防防洪能力有了质的提高。
今年,我市遭受近10年来最为严重的汛情,全市普降暴雨,江、河、湖、库同时持续高水位运行,面临雨洪同期、两江夹击、外洪内涝的严峻形势。水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履行防洪保安职责,发挥指挥调度机制、应急抢险机制、军民联防机制的作用,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救灾。
防汛期间,全市上堤防守人员合计1.6万余人,驻守哨棚600余个,大型城排泵站累计运行1.5万余台时,抽排量4亿余立方米,农排泵站抢排涝水16亿余立方米,共转移安置群众4.3万余人,没有发生一例因灾死亡事件,全市长、汉江干堤没有一处溃破,无一座水库出现溃坝、严重漏水等大的险情,涵闸没有一处垮塌。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降低了财产损失,取得了防汛抗洪的新胜利。
夯实水利基础,解决安全饮水。
全市农田水利建设实现连续大规模投入,先后实施“十大”抗旱补源工程、远城区15座大中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134座病险水库应急整险加固、150多平方公里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等水利工程。治理全市27万亩易旱农田,惠及53万人;完成6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中央扩大内需水利项目14个;重点实施了17个骨干灌溉水源工程建设;落实市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以奖代补”1500万元。全力推进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全市七个远城区建设完成新改扩建集中供水厂50座,转压站27座,新铺设管网到户约16925公里,日供水能力达到92.5万立方米,总投资29亿元,基本实现了“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城乡统筹供水体系,基本解决226万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
坚持人水和谐,改善滨水环境。
开展全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双试点,并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水生态试点验收的城市。实施“两江四岸”江滩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成总长26公里、总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全国最大生态亲水空间,成为国内唯一处于市中心的水利风景区,汉口江滩被评为全国人居环境奖,全国体育公园;总投资158亿元的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启动实施;汉阳六湖连通工程基本具备通水条件,六湖连通雏形将基本形成;实施“清水入湖”截污工程,中心城区40个湖泊共281个排污口实现截污,截住入湖污水量40万吨/日;全面实施中心城区湖泊水质提档升级工作,完成投资逾十亿元,16个湖泊水质提档升级;中心城区湖泊岸线固稳全面启动。
发展民生水务,推进节水减排。
加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由2003年的6.4%提高到2009年的89.8%,提前实现“十一五”目标。
节水型社会创建深入开展,节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整体节约用水水平不断提高,全市计划用水管理率100%,在武钢、神龙等重点企业,以及香格里拉大饭店、百步亭小区、湖北经济学院等宾馆饭店、小区、大专院校推广中水和雨水回用示范项目,实行全程跟踪管理服务。实施城市排水管网改造,累计改造社区排水管网714.8公里,惠及400多万居民。启动城区34条主要明渠规划,对汉阳1号明渠等7个明渠进行整治。汉口江滩“两型社会”集中展示区建设初具规模。
建设
刘晓东: 倒在防汛岗位上的“千里眼”
7月29日9时09分,市水务防汛信息中心通讯管理科科长、工程师刘晓东同志因工作过度疲劳,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倒在了自己防汛抗灾的工作岗位上,过早走完了55岁的人生„„
20年来,刘晓东的身影一直活跃在防汛第一线。为了确保防汛期间的通讯万无一失,需要特别建立一套由上千部电台、移动视频系统、视频会商系统构成的通讯系统,确保信息畅通无阻。这套系统被称之为防汛决策的“千里眼”。
刘晓东为打造“千里眼”付出毕生心血。他制定《无线电台管理人员操作规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他利用业余时间编写教材,用最简单通俗的办法,教大家操作;他在汛前对所有的防汛通信设备进行检修;他开着监测车沿着大堤监测电磁环境„„
每到汛期,老刘总是一次带一周换洗的衣服,一周后回来再匆匆换走下一周的干净衣服,“在家里心里也不安,还不如到现场去。”老刘常说。
今年7月,我市迎战两江洪峰,刘晓东连续6天奔波在各区现场,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
“勤勤恳恳做事,不慕虚荣,只期有功;坦坦荡荡为人,不计回报,但求无过。”这是刘晓东遗体告别仪式上的一副挽联,也是他无怨无悔为防汛事业奉献一生的真实写照。
金帮红:
33年“疏通”万家烦心事
每天与下水道、化粪池及臭气、蚊蝇打交道,汉阳区水务局排水队疏捞二班班长金帮红,却33年坚守这一岗位。他说,一条下水道,连着千万户,我们的劳动“疏通”了万家的烦心事。从一双手、一把漏瓢、一个泥桶这些最原始的工具,再到高压清洗、自动疏通绞车的机械作业,金帮红穿行在街巷里弄,无怨无悔地躬身苦干,作为“元老级”疏捞班班长,他熟悉汉阳主次干道上那3000多个窨井、城区方圆300多公里地下水道,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掌。
为了城市的洁净,金帮红33年如一日,下窨井、疏化粪池,与污泥、粪水、恶臭打交道。夏日里,柏油路面的高温蒸得人大汗淋漓酷热难耐;三九天,刺骨的寒风吹得人瑟瑟发抖。金帮红冬战严寒,夏战酷暑,他常说,疏捞工作再脏再累也需有人干,“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
金帮红辛勤的劳动,得到了社会的尊重。他被评为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感动汉阳十大人物”„„
高和平:
地下管网的“活地图”
高和平是江岸区水务局排水站副站长,自1982年起,他20多年与污水为伍。
高和平总是一脸的微笑、一身的朴实、马不停蹄地奔波于江岸辖区的158个大大小小的社区。
只要一下雨,高和平就与别人不一样。别人往屋檐下躲,而他不管当不当班,都往站里跑,往路上奔,往渍水处赶。在他的日历中,没有节假日。街上渍水时,高和平就成了最忙的人。这个跟地下管涵打了20年交道的人,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作地下管网的“活地图”,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活雷锋”。
高和平要求自己做到“三不三全”,即不分地域全方位服务,不分昼夜全天候服务,不计报酬全过程服务。
多年的辛勤工作赢得无数掌声。他先后荣获“武汉市劳动模范”、“湖北省劳动模范”、省“吴天祥小组积极分子”、“十佳公仆”等称号。
疏捞女工:
把脏累留给自己的“铁娘子”
本是一群爱美、纤秀的女子,却成天与污水、垃圾、废水打交道,工作忙起来还没日没夜,她们却任劳任怨:“脏了我们,洁净了大家,值!” 洪山区水务局城市排水队有一批从事排水疏浚的疏捞女职工,每天精心维护城市排水设施,清理社区化粪池,更换、修复排水井盖,面对脏臭苦累丝毫不比男同志逊色,她们是排水工作者中的“花木兰”。
当社区化粪池堵塞、排水不畅时,她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奋力疏通。遇到管道太小、疏捞工具无法疏通的情况,她们就强忍脏臭,把手伸进管道内清理堵塞物。每次疏通管道后,她们都不忘把疏捞现场冲洗干净,还社区居民一个干净、和谐的生活环境。当出现持续降雨,辖区路面渍水时,她们顶风冒雨奔波于各个渍水点,设立警示牌,揭井盖,疏导渍水,提醒行人、车辆避让。
在多年的工作中,她们始终秉承“精心服务、群众至上”的服务宗旨,把干净留给民众,把脏累留给自己,得到了民众的一致好评。
楷模
服务
服务企业开辟绿色通道
水务110进社区解水忧
市水务局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执法制度建设,落实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认真开展“一案一考评”,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清理行政许可事项,加强信息公开,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把好水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关,认真做好全市重点工程服务工作,为企业排忧解难。
规范高效实施涉水项目许可,做好项目的咨询论证、技术审查工作,为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做好服务工作,并同步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使绿色通道更为畅通,办理速度提升。
为支持80万吨乙烯工程和武石化800万吨炼油工程的建设,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冒雨查看现场,快速做出防洪设计,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市水务局积极与省水利厅、长江委等上级部门协调沟通,争取尽早通过和批复。为江北快速路、二七大桥、鹦鹉洲大桥、天河机场二通道工程、武汉城际铁路、桥孝高速公路、天然气管道穿越滠水、轨道交通3号、4号穿越长江汉江工程、武汉新港武钢江北码头等20余项重点工程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水务110联动是服务民众的重要窗口之一。多年来,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服务理念,严格践行“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服务承诺,及时、高效地办理市民群众诉求。接到电话后30分钟内赶到现场,一般问题24小时内解决,复杂问题48小时内解决。在重大节假日或重大活动前,开展水务110联动走进“千家万户”便民服务活动,现场及时解决社区居民的日常诉求。今年1-9月,共办理回复市民各类涉及水务方面的诉求2966件次,办结率、回访率100%,满意率96.5%。
科学管理,打造江滩“人民乐园”。实现网格化管理,主动发现问题,满足群众诉求;打造江滩绿色能源、亮化、管护工程,发挥了生态文明和教育示范效应;为各种社团扎根江滩做好服务,设立爱我湖泊志愿者服务基地,绿色讲坛月月开讲,开辟手语角、电影角、武术角等等。低碳婚礼、七夕文化艺术节,民族文化艺术周好戏连台。江滩已成为武汉市民光顾率最高和最具魅力的景点。
按照“以水定城”、“依水兴市”的理念,以“生态、文明、宜居、特色”的城乡发展目标为方向,保护“江、河、湖、库、渠”生态水域格局,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促进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包容性发展,努力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务、可持续发展水务的转变,力争实现我市水生态、水环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实现建设具有滨水特色的现代化文明、宜居城市和我市实施中部地区崛起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十二五”水务发展指标体系分为4大类36个指标,着力完善“四个体系”——
防洪减灾体系:
以堤防、分蓄洪区、中小河流、水库、山洪、排水排涝等方面的建设为重点。
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
以水源地保护、主城区供水、农村饮水、农田灌溉和节水型社会等方面的建设为重点。
水生态水环境保护与修复体系:
以水污染控制为基础、以水网构建为核心、以湖港整治为手段、以滨水环境整治为特色,打造生态健康、功能全面的城乡水生态环境体系。
水务综合管理体系: 完善水务管理法规制度体系;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和水务综合执法能力建设;推进水务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水务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加快水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水务信息化系统建设。
蓝图
第三篇:西安市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西安市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西安全面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加快西安金融业的发展,对于推动西安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快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2010年7月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均明确提出了要把西安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冀希以金融的发展助推西安经济的发展,辐射带动关中—天水经济区乃至整个大西北经济的发展。
为进一步贯彻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战略部署,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精神,以及省市关于金融业发展的有关要求,加快推动我市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结合国家有关金融政策法规和《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二、发展现状与机遇
(一)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西安认真贯彻国家、省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大对金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深化金融改革,努力防范金融风险,大力整顿金融秩序,不断优化金融环境,依托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金融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金融机构数量、金融市场规模继续保持西北地区首位,名列中西部地区前茅。2009年,西安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98.47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3%,比2005年提高1.7个百分点,已成为经济中的优势产业。
1、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发展框架基本形成
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健全。西安已初步建立起以数量众多的各类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为市场主体,信托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农村信用社等为补充的功能较为齐全的金融组织体系。“十一五”以来,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区域管理总部大都落户西安,并将西安作为其拓展区域业务的基地。截止2009年底,西安金融机构总数达200余家,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居中等水平。银行类金融机构25家,分支机构近1000家;保险类金融机构共有59家,其中证券公司3家,证券营业部56家;保险类金融机构共有121家,总部设在西安的保险公司2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18家、人寿保险公司11家、中介机构92家。与此同时,其他补充型贷款提供机构不断增加,为扩大西安企业融资渠道和改善融资环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金融监管体系日趋完善。“一行三局”金融调控监管体系在健全金融风险监控、预警和处置机制,实行市场退出制度,增强监管信息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处理好监管与支持金融创新的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成立了西安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了指导协调全市金融工作以及服务全市金融机构的职能,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金融工作的发展,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起到了职能部门应有的作用。
金融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为扩大企业融资渠道,丰富资本市场产品,西安在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拓展债券市场、增加机构数量、发展期货市场等方面加大了力度,基本形成了以人民银行宏观调控、银行信贷市场为主导,证券市场、保险市场以及其他融资渠道协调发展的格局。
2、金融业务迅猛发展,规模总量持续扩大
200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622.93亿元,是“十五”末的2.1倍,提前3年完成《西安市“十一五”金融业发展专项规划》确定的4500亿元的目标;“十一五”前4年年均增长20.6%,增幅居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前茅,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125.29亿元,年均增长16.2%,低于全市存款平均增速4.4个百分点。
200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866.17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提前2年完成《专项规划》目标;“十一五”前4年年均增长22.5%,增幅创近几个五年计划最高,高于“十五”平均增速5.2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2.7和1.8个百分点。
2009年,西安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13841.70亿元,是“十五”末的11.7倍,年均增长85.1%。年末股票市场累计开户数147.54万户,年均增长8.6%。2009年末,西安拥有证券公司21家,比2005年增加3家;上市总股本112.18亿股,是2005年末的2.7倍,年均增长28.7%。
2009年,西安实现保费收入122.11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8.4%,提前1年完成《专项规划》目标。其中,财险保费收入25.90亿元,年均增长23.4%;寿险保费收入96.21亿元,年均增长29.9%。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25.15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7.5%。
3、金融创新成效显著,服务质量逐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西安金融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壮大。国有大型控股银行积极推进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优化服务质量;股份制银行不断壮大,丰富了我市金融服务体系;城市商业银行立足地方,为城市居民、中小企业和城市建设提供多方面的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推开,在金融支持“三农”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证券业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保险产品种类不断增加,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金融科技水平不断提升,金融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网上支付、手机移动支付、电子充值券等金融创新服务产品,较好地满足了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4、信用环境建设不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加速优化 “十一五”期间,西安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人民银行推动、各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和工作机制,建立了西安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和西安市个人信用信息系统,银行间企业和个人征信信息系统实现全国联网运行,全市及各区县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已经形成。同时,制定实施了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债权保护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强化了金融案件的办理力度,提高了诉讼效率,进一步优化了司法环境。此外,金融机构组建了大额和小额支付系统、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人民币银行账户管理系统、银行卡联网通用系统、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等重要业务系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集中代收付业务和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为满足企事业单位、城乡居民和农民工的支付需求,提供了高效、安全、成本低廉的解决方案。
(二)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尽管西安金融业已逐步发展成为西安经济中的优势产业,但依然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地方法人性金融机构实力不强、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使金融业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成为当前西安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的障碍。
1、金融结构矛盾问题依然突出
一是信贷结构不太合理。2009年末,西安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中,中长期贷款占64.5%,比2005年提高17.5个百分点,而短期贷款则从38.5%降低到25.7%,信贷资金不断向大企业、大项目集中,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则有所减弱。
二是证券业务结构单一。从2009年西安证券市场成交额看,股票成交额占全部证券成交额的94.6%,而基金成交额、债券成交额则分别只有0.5%、0.1%,其他证券业务发展更是滞后。
三是保险业务发展失衡。尽管西安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在副省级城市和国内同类城市中居于前列,但西安的保险业务发展较为不均衡,农业保险、责任保险、产业保险、再保险等险种占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2、地方金融机构实力依然不强
“十一五”期间,尽管西安的地方法人性金融机构市商业银行进行了财务重组和战略引资,但实力依然不强,2009年末西安市商业银行存贷款占全市的比重分别只有6.8%和6.4%,占比很低。与此同时,三家证券公司中除了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实力稍强外,其余两家实力较弱,业务单一。
3、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依然不高
截止2010年6月底,西安上市公司只有23家,另有2家通过证监会审核,但在副省级城市中较为靠后。与此同时,西安上市公司总体规模偏小,盈利能力较弱,再融资能力亟待加强;债券市场发育滞后,发行份额小,市场发展相对不足;产权市场不完善,交易机构整合进展缓慢。
(三)发展机遇与挑战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近年来,中央、省政府对金融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必须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努力把金融改革推向新的阶段。2008年,陕西省委、省政府通过全国公选为十个地市配备了主管金融工作的政府领导,为确保全省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切实的组织保障。2010年全省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围绕《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围绕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3万亿元的目标、围绕全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金融发展计划,认真谋划好金融业的长远发展问题。
与此同时,西安市政府也颁布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支持金融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了政府对地方金融事务的管理、协调和服务,从而为“十二五”期间西安金融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区位优势日趋显现
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比较优势突出地表现在三个层次:世界级的旅游观光资源优势;国家级的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势;区域级的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信息枢纽优势。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10周年之际,国务院发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我市定位为国际化大都市,以此引领和辐射带动整个大西北地区,为西安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与此同时,2010年7月初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在部署未来10年工作时,更是将西安定位为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给西安金融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经济带动力持续增强
“十一五”期间,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6-2009年年均增长14.5%,不仅高于规划目标1.5个百分点,也为建国以来西安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而随着西安人均GDP进入5000美元以上时代,西安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工业化提升、消费机构升级、产业结构转型的全新时期,西安吸纳金融要素的能力明显提高,经济对金融的带动力将持续增强。
4、各方挑战依旧严峻
首先,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使得金融机构间竞争越来越激烈,截止2009年底,已有东亚银行、汇丰银行两家外资银行入驻我市,加拿大丰业银行已参股西安市商业银行,同时,还有诸多外资金融机构到我市进行市场评估,我市金融机构必须在市场化、国际化和规范化等方面提升整体素质,才能应对激烈竞争的挑战。其次,国内一些区域中心城市竞相出台各种金融扶持举措支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这也为我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目标带来严峻的挑战。此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市经济已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全面展开,和谐社会建设中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的目标,都对金融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按照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要求,依据国家、省、市关于加快金融业发展的相关意见、政策,以“建设一个中心、实现两个目标、加快三个发展、构建四个体系、依托五个着力点”为基本思路,即紧紧抓住建设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不动摇,实现把金融发展成为西安的支柱产业和把西安建设成为金融强市的目标,加快金融机构发展、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服务发展,构建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金融支持体系、统筹城乡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金融支持体系,以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健全金融体系、促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安全为着力点,全面加快金融业发展,提高我市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目标任务
在未来的五年里,紧密围绕“建设一个中心、实现两个目标、加快三个发展、构建四个体系、依托五个着力点”的基本思路,初步把西安建设成为西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金融中心,力争实现金融机构显著增加、金融市场规模快速扩大、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金融业增加值力争年均增长15%左右,在全市GDP中的比重达到8.5%左右,逐步将金融业由目前的优势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全面实现金融强市的历史性转变。
(1)做大市场规模
信贷市场:到2015年末,全市存款规模达到25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0%左右;贷款达18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3%左右;存贷比提高至70%以上;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占比每年实现双降。
资本市场:到2015年,力争上市公司达到40家左右;股权融资规模达600亿元;债券融资规模达到200亿元以上;争取建立西部开发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达到200亿元;发行信托规模达到100亿元;争取设立西部能源期货交易所。
保险市场:在未来5年内,保持全市保费收入年均增长25%左右。到2015年,全市保费收入达400亿元,力争保险深度达到6%,保险密度达到4000元以上。
(2)增加机构数量
银行类机构:在未来五年内,争取设立西部发展银行或欧亚银行;引进国内外银行类金融机构15家,设立村镇银行10家,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有所突破。
证券类机构:在未来五年内,力争新增5家证劵营业部;争取新增5家期货经纪公司;培育1-2家总部在西安的证券公司。
保险类机构:在未来五年内,吸引中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争取新增3-5家保险分公司;积极探索和努力培育1-2家总部在西安的保险公司;继续支持永安、华夏等总部在我市的保险公司向保险集团公司发展;力争新增一批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估公司等。
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在未来五年内,着重发展信托公司、风险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担保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使我市成为西部地区的投融资中心,力争有1-2家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公司;积极支持国内外有实力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并鼓励本地机构发展;加快设立西部开发投资基金,争取成立1-2家基金管理公司。
(3)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在未来五年内,努力打造以数据中心、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研发中心、呼叫中心、灾备中心等为模块的金融服务区。为提供更优质的支付结算服务,改进外币兑换、银行卡、旅行支票、电子汇兑、开立账户等服务,开发推广适合各类需求的理财、融资、结算等特色金融产品,协调推进支付领域改革;进一步加快会计、审计、律师、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建设,完善和发展证券投资咨询、保险经纪、代理、专业理财服务等机构,大力发展金融咨询、现代投资银行等各类金融中介机构;保障金融业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继续完善规范的客户投诉处理程序和快速应对机制。同时,注重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与区域经济特色产业结合,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联合设立特色产业金融创新基金。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政府组织领导
1、健全机制,完善沟通渠道。进一步充实市金融办力量,强化其职能定位,以便更有效地制定我市金融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配合协调各级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做好防范、化解和处置金融风险的工作。同时,推动西部主要城市之间的金融合作,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间的金融协调,加强与省级金融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定期召开市级金融工作联席会议和金融形势分析会,加强政府与金融部门的信息交流、情况沟通和业务研讨工作,及时研究和反馈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问题。
3、制定政策,营造宽松环境。为了进一步巩固我市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在“次级区域金融中心” 的基础上,着手出台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规划,设立“西安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完善和发展金融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向外拓展业务市场,增强我市金融业的聚合力和辐射力。
4、加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切实把金融监管作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密切配合,坚持全面监管与重点监管相结合,做好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引导,制定有力的防范、监控措施。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实施金融企业内部控制、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多层次、全方位提高防范金融风险的水平,保障我市经济金融稳健、协调、安全运行。
(二)优化信贷市场结构
1、增加银行类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加大引进金融机构的力度,引导聚集发展。加快西安金融深化和开放步伐,进一步开展对外资银行的宣传招商工作,吸引外资银行在西安设立分支机构,并落实配套优惠措施。大力促进现有的全国性银行在我市增设分支机构。制定政策措施,重点引进全国性城市商业银行来我市设立分行。紧紧围绕我市关于加快金融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为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和大西安建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与服务。同时加快银行业自身发展,提升银行业的规模和综合竞争力,重点推动西安市商业银行跨区经营,并争取用两年左右时间上市。
2、加大产业支持力度。围绕未来五年我市重点发展的八大工业优势产业、工业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建设和新兴产业培育战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调整信贷结构,着重解决特色产业发展的融资难、金融与特色产业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加大优势产业的融资力度,支持现有工业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的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我市特色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创新型金融服务与产品的对接,高度重视节能环保、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问题。在整合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专项资金的同时,落实贷款贴息、专项补助、股权投入等方式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确保金融对我市产业发展的贡献度逐年提高。
3、加大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积极促进银行类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鼓励其组建中小企业贷款中心,改进针对中小企业信贷授信审批制度,完善信用评级体系,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进行经营理念创新和业务创新,推广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链式营销和集群营销,在有效控制风险和合规操作的前提下,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同时,鼓励银行针对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信贷创新产品,争取在股权、商品权、专利权、著作权、应收账款等权利质押方面取得突破。(三)全面发展资本市场
1、兼顾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我市证券市场、期货、债券、产权等资本市场的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应在积极引导和壮大现有机构的同时,积极培育创新型金融机构,发展以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为代表的创新型融资机构,并注重风险投资公司、PE、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担保公司等新型融资机构的引进和培育,尽快完成试点并推广,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和加快我市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发展提供有效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2、鼓励企业上市融资。结合我市产业特点,进一步落实《西安市加快企业上市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我市鼓励企业上市专项资金的作用,推动支柱产业、特色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或启动上市绿色通道。采取境内与境外、主板与创业板并举的方针,建立拟上市企业跟踪管理机制,分类指导,制定科学的上市规划。大力培植上市后备资源,增加上市公司数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提升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突破。
3、大力发展债券票据融资。大力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短期融资券及城市公用设施项目债券等筹集资金。重点服务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加快集合票据业务的推广,为中小企业进行票据融资提供绿色通道,提高融资效率。同时,应做好发行的后续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促进市场有序扩容,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
4、积极发展期货市场。结合我市优势,积极培育期货市场,争取陕西苹果浓缩汁成为期货市场上市品种和申请设立西北能源期货交易所,填补期货市场空白。同时推动现有期货经纪公司的发展壮大;加强期货市场监管,加大风险防控力度,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价格风险,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稳步进行,促进我市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5、进一步发展西安产权交易中心。落实我省以西部产权交易所为中心、建立西部统一产权交易市场的机构整合步伐,健全产权交易市场,依托西安产权交易中心作为天津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OTC)会员单位的优势,争取把西安产权交易中心打造成为西部产权市场的龙头。注重扩大产权交易市场的业务范围,积极探索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产权交易和转让,规范股权交易模式开发产权交易品种,推动未上市公司股权集中托管与交易,并争取国家批准场外股份交易市场在我市试点,形成统一监管下的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报价转让机制。
6、加快新三板市场的发展。为促进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提升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整体融资能力,要在进一步完善新三板市场要素的同时,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到新三板市场上市的指导、扶持力度。同时注重对已经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进行拟在主板上市的宣传,储备资质良好的企业的信息资源,重点培养,争取企业在多层次融资平台融资,逐步解决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创新能力。
(四)加快保险业发展和创新
1、扩大保险规模,推动市场建设。强化我市在全省保险区域中心地位,大力发展保险市场,提升我市保险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稳步增加保险公司的数量和类型,规范发展保险中介机构,鼓励和支持包括民营和外资在内的各类社会资本投资保险业,实现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同时,推动保险业深化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内控机制改革,增强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能力,提高人员素质,夯实发展基础。
2、鼓励产品创新,增加产品供给。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保障和辅助社会管理职能。把发展保险业与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结合起来,鼓励保险企业创新企业年金、公众责任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商业保险业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城乡统筹保险工作开展,积极发展涉农保险,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拉动作用,继续推广设施蔬菜保险试验基地建设,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服务“三农”的农业保险框架。
3、积极探索保险资金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渠道。结合当前我市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及融资变化,探索保险资金运用于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途径,遴选一些既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的,同时又与保险资金性质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织有关部门积极建立拟投资的项目数据库,加强我市相关部门与保险集团、保险总公司的沟通协调,争取设立以交通规费等稳定收入为担保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担保资金、发展交通产业投资基金等,使之成为我市交通、能源、市政、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入保险资金的理想投资模式。
(五)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
1、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和引导涉农金融机构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为“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金融的需求。充分发挥农村新型金融组织作用,加快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组建步伐,引导现有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增加投入,做大规模。鼓励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等发起主办村镇银行,发挥其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2、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农村金融市场需求为导向,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推出各种适合“三农”特点的金融产品,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手段电子化、信息化,扩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面。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运用财政保费补贴政策等手段,推动农业保险商业化运作,扩大农村保险覆盖面。
(六)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1、加快投融资体制建设。继续发挥投融资平台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核心作用。不断改革和创新投融资体制,优化平台投资回报机制,建立城市建设项目的投资收益机制,完善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特许经营管理和投融资决策等制度,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产业化,建立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同时,加强政府信用资源的整合和分配,有效增强政府信用的运作能力,实现政府信用放大。深化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对接,不断拓展合作领域。
2、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有效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应用BOT、TOD、PPP以及融资租赁等方式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进一步提高融资成效。加强投融资平台资金管理,建立平台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统一调度和规划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降低财务成本。推行“拨改投”机制,利用规费、土地储备收益权、存量资产、国债、税收返还等多种方式,扩大平台的现金流或资本金,延长平台“资本链”,提高平台的信用评级。
(七)完善金融生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1、切实增强金融意识。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和手段,加强开展金融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大力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向社会公众提供准确的金融信息,增强公众现代金融理念,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在全市营造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和氛围。
2、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广泛开展“诚信西安”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精神。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办法,积极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形成信用约束机制,发挥信用制度在规范市场行为、防范金融风险中的积极作用。积极研究和探索建立社会基础信息中介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发展独立的资信评估机构,通过信用担保分散和化解信用风险。另外,要强化法制建设,制定规范信用体系建设的地方法规或规章,加强财政、司法、工商、税务、公安、海关及金融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积极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类金融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净化金融生态环境。
3、推进金融信息化。加强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信息联系,整合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货币政策预测、金融统计、金融稳定监测、反洗钱监测、国际收支统计以及支付清算系统的信用信息,形成一个高效的跨部门的统一信息平台,建立西安企业信息系统和个人信息系统,形成全社会共享的企业信用档案系统、信用评级机制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信用共享。建设“西安金融”网站,提供西安金融信息的一站式服务,实现金融经营、管理、服务模式的电子化、网络化和国际化。
4、培养金融人才队伍。采取引进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提高金融队伍的整体素质。利用我市高等科研院校聚集的优势,研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实现金融机构需求与高等院校培养的对接,既满足我市金融人才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毕业生就业问题。同时,选拔优秀人才到国外金融机构培训,培养国际型金融人才,制定有关人才政策,在住房、科研经费、子女教育等方面予以补贴,在所得税方面给予一定减免,吸引国内外高层次金融人才。
5、强化金融功能区建设。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基本形成以老城区传统金融商贸区为基础,高新金融创新实验区为核心,以西安金融商务区为新增长点的功能互补的金融功能服务区。重点吸引国内外等各类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代表处,及跨国公司的资金结算中心、管理中心、财务中心和国际性金融组织办事机构、各类中介机构、各类咨询机构入驻西安金融商务区,初步建成金融要素聚集、金融服务功能较为完善、商务配套设施比较齐全的现代金融服务区,以此增强整个西安金融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金融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和物化载体。
第四篇:深圳市水务科技“十一五”后期发展规划
勘 察 证 书:190186-kj 设 计 证 书:190186-sj 资 质 等 级:水利甲级 工程咨询甲级:9625008 深圳市水务科技近期发展规划
深圳市水务局 深圳市水利规划设计院 二○○七年十二月
项目名称:深圳市水务科技近期发展规划 委托单位:深圳市水务局 完成单位: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
审
定:蒋尊玉审
核:陈筱云项 目 负 责:梁萼清编 写 人 员:孟
李长兴
陈
凯
冯桂森
黄奕龙
娜
田亦毅
胡海涛
吉
海
贺陕斌
曾庆彬
冯桂森
黄奕龙 成
洁
党晨席
罗健萍
谢永超 熊寻安
江燕瑜
徐建军
目录
前言.............................................................................................................................1
1、水务科技发展回顾与面临的挑战.................................................................................2 1.1水务科技发展回顾...................................................................................................2 1.2水务科技面临的挑战...............................................................................................3 1.2.1洪涝灾害不容乐观.............................................................................................3 1.2.2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突出..................................................................................4 1.2.3水环境尚未得到显著改善..................................................................................4 1.2.4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艰巨......................................................................................5
2、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发展目标.................................................................................6 2.1指导思想.................................................................................................................6 2.2规划原则.................................................................................................................6 2.2.1坚持为水务服务的原则......................................................................................6 2.2.2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7 2.2.3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原则.............................................................7 2.2.4坚持科技创新与支撑体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7 2.2.5坚持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8 2.3发展目标.................................................................................................................8 2.3.1总体目标...........................................................................................................8 2.3.2具体目标...........................................................................................................9
3、未来水务科技主要研究发展领域................................................................................11 3.1防洪排涝................................................................................................................11 3.1.1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11 3.1.2防洪排涝的新理论和新方法.............................................................................12 3.1.3洪水灾害应急抢险技术....................................................................................12 3.1.4洪涝灾害保险制度研究....................................................................................12 3.2水资源安全保障和优化配置...................................................................................12 3.2.1城市需水量预测..............................................................................................13 3.2.2水资源保障制度研究.......................................................................................13 3.2.3水资源安全风险研究.......................................................................................14 3.2.4水资源调度管理研究.......................................................................................14 3.2.5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管理......................................................................14 3.3供水安全保障........................................................................................................15 3.3.1涉水地下管网调查和管理................................................................................15 3.3.2城区水库型水源地污染监控与安全调配...........................................................15 3.3.3深度处理工艺关健技术....................................................................................15 3.3.4二次供水保障技术...........................................................................................16 3.3.5低硬度饮用水的再矿化技术.............................................................................16 3.4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16 3.4.1城区雨洪利用的理论基础................................................................................17 3.4.2雨洪利用关键技术...........................................................................................17 3.4.3海水利用技术..................................................................................................17 3.4.4中水利用技术..................................................................................................18 3.4.5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政策建议和技术规范........................................................18 3.4.6非传统水资源利用项目规划.............................................................................18 3.5节水制度和节水技术.............................................................................................19 3.5.1节水管理制度研究...........................................................................................19 3.5.2节水器具和节水材料的推广应用研究...............................................................19 3.5.3节水信息化研究..............................................................................................19 3.5.4节水改造工程技术研究....................................................................................20 3.6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修复......................................................................................20 3.6.1水环境调查与综合评估....................................................................................20 3.6.2污水净化技术和工艺研究................................................................................21 3.6.3污泥处置技术研究...........................................................................................21 3.6.4污水厂、污泥站运行机制研究.........................................................................21 3.6.5微污染水处理研究...........................................................................................22 3.6.6河流生态修复..................................................................................................22 3.6.7水质在线监测技术...........................................................................................22 3.6.8生态修复材料的应用与推广.............................................................................23 3.6.9分散性污水处理技术研究................................................................................23 3.6.10初期雨水处理与面源污染控制.......................................................................23 3.6.11地下水环境监测及其变化研究........................................................................23 3.6.12水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24 3.7水土保持生态建设.................................................................................................24 3.7.1水源保护区生态建设研究................................................................................25 3.7.2全市范围退果还林建设研究.............................................................................25 3.7.3裸露山体缺口治理技术....................................................................................26 3.7.4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申报管理技术研究...............................................................26 3.7.5水土保持科技应用研究....................................................................................26 3.8河口、海岸带整治与利用......................................................................................27 3.8.1河口整治技术研究...........................................................................................27 3.8.2海岸带水资源开发与水环境保护......................................................................27 3.8.3河口、海湾滩涂湿地保护研究.........................................................................28 3.9水务工程建设与管理.............................................................................................28 3.9.1新型筑坝材料的应用研究................................................................................28 3.9.2新型海堤消能护面结构研究与应用..................................................................29 3.9.3堤坝防渗新技术应用与推广.............................................................................29 3.9.4土坝(堤)白蚂蚁防治新技术研究..................................................................29 3.9.5大坝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研究.............................................................................29 3.9.6大型水库水面综合利用....................................................................................30 3.9.7水务工程建设管理技术....................................................................................30 3.10水务信息化技术...................................................................................................30 3.10.1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技术研究.......................................................................31 3.10.2水务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建设....................................................................31 3.10.3水务政务和业务信息系统研究.......................................................................31 3.10.4水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32 3.10.5其它先进技术在水务信息中的推广应用.........................................................32 3.11水务标准、法规和规范建设.................................................................................32 3.11.1水务标准.......................................................................................................32 3.11.2水务法规.......................................................................................................33 3.11.3水务规范.......................................................................................................34
4、“十一五”后期水务科技重点发展领域优先主题..........................................................37 4.1防洪排涝...............................................................................................................37 4.1.1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37 4.1.2防洪排涝的新理论和新方法.............................................................................37 4.2 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38 4.2.1城市需水量预测..............................................................................................38 4.2.2水资源保障制度研究.......................................................................................38 4.2.3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管理......................................................................39 4.3供水安全保障........................................................................................................39 4.3.1涉水地下管网调查和管理................................................................................39 4.3.2二次供水水质保障技术....................................................................................40 4.3.3城区水库型水源地污染监控与安全调配...........................................................40 4.4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研究..........................................................................................40 4.4.1雨洪利用潜力研究...........................................................................................41 4.4.2海水利用技术..................................................................................................41 4.4.3中水利用技术..................................................................................................42 4.4.4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政策建议和技术规范........................................................42 4.5节水技术和节水材料推广研究...............................................................................43 4.5.1节水器具的市场管理研究和节水材料推广应用.................................................43 4.5.2节水信息化建设..............................................................................................44 4.6水环境综合治理....................................................................................................44 4.6.1水污染治理现状评价.......................................................................................44 4.6.2水环境在线监测技术研究................................................................................45 4.6.3地下水环境监测及其变化研究.........................................................................45 4.6.4初期雨水处理与面源污染控制.........................................................................46 4.6.5河流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46 4.7水土保持生态建设.................................................................................................47 4.7.1水源保护林建设技术研究................................................................................47 4.7.2数字水土保持技术研究....................................................................................48 4.7.3退果还林技术研究...........................................................................................48 4.7.4裸露山体缺口及崩岗治理技术.........................................................................49 4.8河口、海岸带整治和利用......................................................................................49 4.8.1河口整治技术研究...........................................................................................49 4.8.2海岸带水资源开发与水环境保护......................................................................50 4.9水务工程建设管理.................................................................................................50 4.9.1大坝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研究与应用..................................................................50 4.9.2大型水库水面综合利用....................................................................................51 4.10水务标准、法规和规范建设.................................................................................51 4.10.1水务标准.......................................................................................................51 4.10.2水务法规.......................................................................................................52 4.10.3水务规范.......................................................................................................53
5、保障措施..................................................................................................................55 5.1加强对水务科技的认识和宏观领导........................................................................55 5.1.1加强对水务科技重要性的认识.........................................................................55 5.1.2加强对水务科技发展的宏观领导......................................................................55 5.2加大水务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56 5.2.1基础研究以政府投入为主................................................................................56 5.2.2应用研究应多方开源.......................................................................................56 5.3加强水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57 5.3.1吸引优秀人才并保持人才流动的良性态势........................................................57 5.3.2稳定和培养现有人才.......................................................................................57 5.3.3加强后备人才队伍的建设................................................................................58 5.3.4建立健全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58 5.4加强水务创新能力建设..........................................................................................58 5.4.1提升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58 5.4.2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58 5.5加强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59 5.6加强科技推广........................................................................................................59 附表:“十一五”后期深圳水务科技优先发展研究项目.....................................................60
前言
“十一五”期间是深圳由“速度深圳”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跨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然而,由于水务事业历史欠账较多以及社会经济总体规模较大,这一时期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与胁迫仍然极为严峻。当前深圳市面临的土地空间限制、能源和水资源短缺、人口膨胀压力、环境承载力“四个难以为继”均与水务密切相关。新的发展形势对水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圳水务不仅需要化解严重的水资源危机,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积极推进防洪排涝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又要有效改善水环境恶化的局面、完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城市人居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面对这一重大挑战,必须坚持科技兴水方针,把依靠科技进步作为根本出路,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臵。为明确“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水务科技发展的方向和任务,确定“十一五”后期水务科技的工作重点,切实推动水务科技进步,依照《国家水利科技(2001-2010)发展规划》、《关于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国家环境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深圳市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深圳水务“十一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1、水务科技发展回顾与面临的挑战
1.1水务科技发展回顾
深圳市自1993年成立水务局以来,积极推进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务、可持续发展水务目标的转变,城市化水务的步伐不断加快。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深圳市水务事业迅速发展,已初步建成了现代化的城市防洪和供水保障体系,水污染防治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也在逐步步入正轨,水务改革稳步推进,依法治水取得了重大进展,深圳人民已欣喜品尝到了“水旱无忧、山清水秀”的初步成果。
伴随着深圳水务事业的整体发展,在全体水务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深圳水务科技经历了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过程,目前在水务科技研究和管理、群众性科研活动、项目开发以及科技成果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表现为:
一是形成了一支效率高、素质好的科技研究和管理队伍,高质量地完成了许多水务科技课题和项目。制定了《深圳市水务局关于加强水务科教工作的若干决定》等规章制度,使水务科技管理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是建立了奖励机制,鼓励申报科研项目,鼓励报送科研论文。通过采用对报送的论文组织汇编刊印、优秀的论文推荐发表并给予奖励以及对科研项目的成果进行评选奖励等办法,充分调动了广大水务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
三是水务科技项目研究工作全面展开,截至2006年,深 圳水务系统立项开展研究的科研项目已超100项,这些项目基本覆盖了水务规划、水源开发、城市防洪、水环境治理、城市供水、水土保持、水务工程管理、计算机技术应用等各个方面。通过科技项目研究的展开,提高了深圳水务建设中的科技含量,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四是水务科技研究水平得以大幅提高,通过重点扶持、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项目验收制度等措施,保证了水务科技投入,大大提高了深圳水务科技总体水平。
1.2水务科技面临的挑战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由“速度深圳”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跨越的关键时期。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预测,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将达到9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万美元左右,常住人口控制在900万左右,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口数量得到控制,并优化人口结构,城市化质量提高,生态环境改善,这些巨大的变化对水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市的水务现状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水务面临的形势仍然较为严峻。1.2.1洪涝灾害不容乐观
由于我市降雨和河流情势的特点,干旱和洪涝极易交替出现,加上城市化的强烈影响,更是加大了洪涝灾害的程度和范围。目前,虽经大力整治,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大为提高,但部分地区的防洪排涝问 3 题仍不容乐观,如特区外部分支流的防洪标准仅为5~10年一遇,极易受到洪灾威胁,易涝片区有66小片,面积达26.8 km2。1.2.2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深圳市是全国七大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和广东省的1/6,水资源供需矛盾极为突出。目前,通过加大境内水资源的利用和境外引水,水资源供需矛盾趋缓。但深圳市的社会经济规模较大,发展速度仍然较快,全市的需水量在未来15年内仍然难于达到零增长。而在境外引水指标难于增加,境内水源开发潜力不大的条件下,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突出,2020年的需水缺口存在有数亿m3之巨。1.2.3水环境尚未得到显著改善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我市经济建设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城市水环境保护未能与城市发展同步,水环境污染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急剧恶化。目前,全市主要饮用水源地和小(1)型以上水库水质受到轻微污染,少量水质为Ⅲ类以上,达标率为98%。河流污染严重,海湾水系、东江水系河流约80%河段水体为劣V类,珠江水系河流几乎全部河段水体为劣V类。水环境的恶化,更加剧水资源的短缺。近年来,虽经大力整治,我市水环境恶化的势头减缓,但水环境质量尚未得到显著改善,水生态修复更是任重道远。
1.2.4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艰巨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将资源与环境作为未来发展的首要问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纲要中,水土保持被纳入国家发展重点。我市城市化干扰程度远大于城市的承载力和防治力,城市开发建设和自然水土流失仍是主要的水土流失因素,其中水源保护区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任务尤显严峻。我市水土流失地域主要集中在建设项目场平工程、采石取土场、自然流失区和新辟陡坡种果区。根据2004年的普查,我市水土流失总面积为7806 ha。全市水土流失面积按行政区划分,龙岗区3477 ha、宝安区32.92 ha、特区内1037 ha;按不同流失类型划分,开发建设项目区流失面积3982 ha、陡坡种果区流失面积2527 ha、裸露山体缺口流失面积1065 ha、自然山地流失面积232 ha。与我市大开发时期相比,水土流失面积大为减少,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我市毁林种果整治、水源保护区水土流失防治、城市化人为开发建设水土流失任务依然严峻。
2、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发展目标
2.1指导思想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深圳“十一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环境、人口、资源”等难以为继的局面,使加强水务基础建设,强化政府水资源管理职能、保障城市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等成为深圳水务“十一五”期间的首要任务。因此,深圳水务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深圳水务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依法治水、科技兴水的方针,推动防洪排涝、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整治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作为深圳水务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建立政府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水务科技创新平台。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和实用的新型技术研发,努力建设以解决我市水问题、具有区域特色的水务科技创新技术体系,为实现深圳水务“十一五”发展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2.2规划原则
2.2.1坚持为水务服务的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工作方针。水务科技的发展要服务于我市的水务建设和发展,既要重视水务前瞻性、战略性的应用基础研究,也 要围绕我市水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我市的创新水务、效益水务提供良好的决策支持和技术支撑。2.2.2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
为了高效地解决我市水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集中科技力量,坚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把主要精力放在我市的“防洪排涝、水资源安全、水环境整治和水土保持”四大水问题上。集中力量重点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大,对“水问题”改善明显,符合水务发展迫切需求的科学问题上。
2.2.3坚持自主创新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发挥全市水务部门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市水利规划设计院、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和水务集团等科技人员密集的单位在创新链中的作用。密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追踪水务科技发展相关新技术,积极引进并加快在深圳的推广应用。在国家和地方各个层面,自主创新是创新型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引进技术只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快速提高部门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手段。因此,需要创造优越的条件,稳妥引进高素质人才,为科技工作提供一个自主创新、不断进取的施展本领的舞台。
2.2.4坚持科技创新与支撑体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要建设现代水务,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积极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先进科技手段,坚持不懈地用高新技术 改造水务行业,积极推进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水务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体制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水务科技力量和科研力量布局,构建新型的水务科技创新体系。
2.2.5坚持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正确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优选一批有科技优势、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以及有利于解决水务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技术和产业领域的重大项目,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取得突破。重大突破性创新要着眼于从基础研究抓起,不断形成新思想、新理论、新工艺,为水利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源泉。同时要注重加强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大社会公益科研工作,增强持续创新的能力。
2.3发展目标
2.3.1总体目标
到2010年,初步阐明城市化的水文效应、城市洪涝灾害的机理和机制,基本形成应对洪涝灾害的科技支撑,并进行储备技术研究;建立精确的城市水资源预测模型和完善的供水保障体系,实现非传统水资源(雨洪、海水和中水)开发利用成套技术和设备的突破和创新,初步建立节水型城市;研究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的新技术和新方法,8 从污染源控制、过程控制和未端控制等多个途径,提高城市饮用水安全;阐明河流水环境退化机制,掌握水污染防治的关键技术,以及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与方法,明显改善河流水环境;研究水土流失控制技术,完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制度;进一步完善水务管理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提高水务信息化水平;基本完成水务科技体制改革,形成高素质的水务科技管理、研究、成果推广队伍,力争“十一五”水务目标的全面实现。2.3.2具体目标
(1)以城市化的水文效应为研究重点,建立全市尺度上的河流Mike模型,阐明城市洪涝灾害形成的机理和机制,形成应对洪涝灾害的控制技术和管理策略,显著提高全市防洪排涝能力和控制标准。(2)建立自适应模型,准确地预测全市需水量,建立水资源保障的各种相关政策、制度体系,建立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制定水资源安全风险对策,建立多水源水资源调度模型,建立相对完备的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3)解决非传统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和开发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并建立相关示范工程,为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提供技术保障;制定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为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推广提供制度保障,显著提高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水平。
(4)建立健全节水器具市场管理制度,建立节水信息化管理应用 9 研究,开发节水管理信息和深圳节水网。制定供水管网改造计划,建立节水示范工程。建立具有深圳特色的节水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节水型社会。
(5)以饮用水源水质保障和河流水环境整治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水环境保护战略、政策与标准,建立水环境风险评价模型,解决水体生态修复的关键基础理论问题,研发一批科技含量高、应用前景广、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水污染控制与水生态修复关键技术,改善我市地表水水质,减缓地下水污染,提升我市水污染预防、控制和治理的科技水平。
(6)开展水源保护林建设研究,对技术难关进行逐一攻克、全面推广优良水源保护林工程模式,建立西沥水库等30座饮用水源水库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研究裸露山体缺口治理创新技术,以循环经济的治理理念,全面改善深圳背景山体的生态景观。开展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申报管理技术研究,提高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申报、审批比率。展开退果还林的相关政策研究,建立退果还林示范工程。开展GIS、GPS、RS等技术在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监测和管理中深化应用研究,提高我市水土保持技术管理水平。
(7)开展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技术研究,整合现有水务信息资源。建设水务信息采集系统,完善水务政务和业务信息系统,提高水务政务服务水平和水务行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建设水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水务信息安全。
(8)基本完成水务科技体制改革,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一 支与水务科技发展相适应的、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水务科技管理、研究、成果推广队伍。
3、未来水务科技主要研究发展领域
根据深圳市水务科技的发展主导方向,推动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的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以整体铺开、重点突破的形式提高深圳水务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主要在以下领域开展工作。
3.1防洪排涝
自1980年以来,我市进入快速的城市化时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地表覆盖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全市环境变化和大规模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区域原有的产汇流条件和洪水调蓄功能已经发生了急剧的改变,洪水成因更加复杂化。目前,我市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的科技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为适应未来的新形势、新要求,有必要引入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的研究。
3.1.1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
城市化是导致区域产汇流改变的重要因素,即使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市的城市化程度也较高。针对我市水文资料缺乏的现实,积极推进水文站网建设,加强基础水文资料整编和应用,在区域-流域 11 -小流域等多个尺度上研究城市化前后降雨-径流变化特征,探讨城市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和机理,以便为河流整治、水资源利用等工作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3.1.2防洪排涝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参照国外在防洪排涝方面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研究基于风险分析的防洪标准问题,防洪工程体系总体防洪能力评价方法,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洪体系的规划理论。3.1.3洪水灾害应急抢险技术
汛期堤防险情快速探测技术,各类堤防险情处理的新设备、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堤防堵口新技术和新装备,堤防抢险救灾应急方案的决策支持技术。3.1.4洪涝灾害保险制度研究
研究国内外洪涝灾害风险保障制度,分析国外城市洪灾风险参加商业保险的运作模式及其利弊,探讨我市将洪涝灾害参加商业保险的技术和制度可行性,并在未来条件许可情况下进行个别流域的试点,从而有效地分担政府风险。
3.2水资源安全保障和优化配臵
研究水资源高效管理技术,建立统一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优化水资源配臵体系,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是今后长时间深圳水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
重点研究内容: 3.2.1城市需水量预测
按照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调整变化过程的需要,对深圳市的短期(2010)、长期(2020)社会经济用水量进行研究。结合深圳市的生态特点,对深圳市的短期、长期生态需水控制性指标(生态用水量、河道维持流量、入海水量、地下水水位)等进行研究。对深圳市短期、长期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需水量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水资源长期观测机制和水平衡分析,建立神经网络模型,精确预测城市总需水量。
3.2.2水资源保障制度研究
研究跨省、市河流的初始水权分配及水权转换问题;探讨全市水资源的水权再分配,建立水量分配和水权分配机制。分析水价形成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灵活的水价调整机制和水价听证会制度。研究适合深圳水资源利用特点的经济产业政策,逐步推行“以供定需”的水资源利用制度,优化我市用水规模及其经济结构。研究和制定水市场运作模式,包括水资源量和需求量等信息的公布制度,保障水市场交易产生效益和水权流转合法公正,使水资源管理实现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完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取水许可制度。
3.2.3水资源安全风险研究
对水资源所产生的社会经济风险进行研究,建立社会经济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和风险评价模型,对不同水资源保证率下的社会经济损失进行预测。对水资源所产生的生态安全风险进行研究,建立水资源相关的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对不同水资源保证率下的生态损失进行预测。研究水资源安全风险保障对策。3.2.4水资源调度管理研究
研究“经济-水-生态”复合系统的演变机理,分析主要供水水源地产汇流特点,供水能力时间差异,掌握相关原始资料,优化全市供水水库连网系统,建立多水源调度模型;研究开发用于水资源调度与生态—经济效应评估的空间集成辅助决策支持软件。研究建立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深圳水资源调度数据库,建立可视化的水资源调度仿真系统。
3.2.5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管理
在水源地建设上,探讨安全、健康水源地建设技术。针对水体污染物来源和类型的多样性,探讨特殊污染物,特别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三致污染物”(致癌、致畸、致突变)和激素类污染物在原水中的浓度,评价特殊污染物对人体或其它生物的健康风险程度,并探讨相关的风险管理对策和有效的控制技术。
3.3供水安全保障
3.3.1涉水地下管网调查和管理
对全市的涉水管网包括原水管网、供水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等进行调研;建立涉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对各种涉水管网进行综合管理;建立建设工程涉水管网查询制度,要求在项目开工建设前要求施工单位到水务局进行涉水管网查询以免管网施工时被破坏,影响供水安全。
3.3.2城区水库型水源地污染监控与安全调配
随着深圳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原有的水库水源地逐渐进入城区范围,水源地受污染的机率大为增加。为保障水源地和水库水质安全,需要建立水源地污染源监控系统、水源地和水库水质监控专家系统、区域原水调配系统、建设水库监控和水源水质监控示范工程。3.3.3深度处理工艺关健技术
针对深圳地处高温高湿气候,在深度处理工程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生物活性炭出水存在的生物安全性和PH值下降等到水质问题,开展臭氧-活性炭工艺的生物安全性控制技术、臭氧化工艺副产物控制技术、以活性炭砂为核心的短流程深度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以形成系统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案,保证供水安全。
3.3.4二次供水保障技术
对深圳市的二次供水设施作全面调查,取得二次供水设施的全面基础数据;研究二次供水系统的区域优化和整合技术,对二次供水系统提出优化整合方案;研究二次供水单体设施优化技术、新型增压技术、安全消毒技术和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管理与监控技术;建立二次供水优化示范工程等。
3.3.5低硬度饮用水的再矿化技术
针对深圳地区低碱度低硬度的水质特点,对处理后的饮用水进行再矿化化技术研究,包括二氧化碳+石灰联用技术研究、石灰石接触池工艺技术研究、再矿化后水质的管网运行稳定性研究、开展再矿化示范工程等。
3.4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
当前,深圳市水资源严重短缺、本地水资源利用效率难以提高、对境外供水依赖性强,境外水资源引用难以再增加、境内蓄水工程调蓄能力不足,水资源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与此相对应,深圳市具有丰富的雨水资源、海水资源和污水资源,加大深圳市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研究,将可开辟新的水资源利用途径,成为解决城市水资源缺乏的有效途径。
主要研究重点:
3.4.1城区雨洪利用的理论基础
研究深圳市的表层岩性,对表层岩性进行分区,摸清不同岩性分区的分布规律和入渗性能;对全市范围内的下垫面类型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得出不同类型下垫面所占面积及其分布,总结下垫面的长期变化规律;研究深圳市降雨的时空分布和时程分配规律,研究径流量、水质与下垫面类型之间的关系及其与降雨历时、降雨量的相互作用关系,模拟计算不同区域、流域或功能区的雨洪可利用潜力。3.4.2雨洪利用关键技术
研究不同下垫面和不同用途的雨水处理技术,提出相应的处理工艺;探讨利用降雨量-历时-频率曲线推求设计降雨的方法,建立基于产流、汇流理论的雨洪收集系统的计算方法和数学模型;研究将雨洪回用于灌溉绿地、洗车冲厕和入渗回补地下水的技术;研究利用绿地消纳和利用雨洪的技术,得出不同频率降雨情况下,不同形式绿地的径流系数,探明绿地土壤对雨洪污染物净化能力;研究开发相关的自动化监控软件和硬件系统,对所收集的雨水量和管道流量进行实时监控;研究不同类型分区的雨洪利用方式,以及雨洪利用工程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方法。3.4.3海水利用技术
跟踪海水淡化关键技术,低成本淡化方法和技术,并进行技术集成和技术战略储备;调查海水直接利用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对海水用 于近海市政和居民非接触类用水的技术和设备进行试验研究。3.4.4中水利用技术
对中水利用的深度处理方法、成套技术和设备进行优化集成和消化吸收研究;对目前中水回收的设备、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评价;对中水用于绿地、河流、湖泊生态补水的可行性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进行安全评价。
3.4.5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政策建议和技术规范
制定深圳市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政策保障;研究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技术规范和导则,使非传统水资源利用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研究非传统水资源配臵的协调机制。3.4.6非传统水资源利用项目规划
调查全市雨洪利用职权资源,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研究雨洪利用项目的开发时间、空间分布,投资规模和雨洪利用量的规划,并评价雨洪利用项目的综合效益。
编制中水利用规划,建立和完善中水利用示范工程,并评价其综合绩效。
对海水利用项目进行远景规划,建立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将海水纳入战略储备水源范畴。
3.5节水制度和节水技术
开展节水技术的研究和节水材料的推广应用,创建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既是深圳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水资源短缺的客观需要,也是国家和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深圳市开展节水工作的基本要求。
发展重点: 3.5.1节水管理制度研究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节约用水规划、水资源和供水状况以及用水需求,研究全市用水计划和用水总量;研究确定单位用户的用水计划,建立并实施工业企业以工业用水定额为主的指标体系。研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实行分级累进加价收费制度。
3.5.2节水器具和节水材料的推广应用研究
根据国家的《节水型用水器具标准》和深圳市发布的《深圳市节水产品推荐目录》,对全市各行业的节水器具进行推广应用研究,提高各行业节水器具的应用率,以推动现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技术改造。开展节水示范行业工程,建立5个节水示范行业。3.5.3节水信息化研究
研究建立完善的节水信息数据库;研究建立节水信息网,加强节 水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应用管理系统;研究制定节水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推动节水技术的交流、合作、引进和消化,并形成信息网络。3.5.4节水改造工程技术研究
研究供水管网改造技术,供水管网防渗、漏技术。研究各行业的节水工艺,推广应用先进工艺。用水大户的水量平衡测试和改造相关技术研究。
3.6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修复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水污染治理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等原因,深圳市地表水水体和近岸海域的水污染极为严重。同时,伴随着地表水体质量的下降,地下水环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构建水污染防治系统工程,研究治理相关技术,推广应用生态材料,理顺水环境治理的运作机制,营造蓝天碧水美好环境,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必然要求。
3.6.1水环境调查与综合评估
调查全市水域水环境现状(包括污水总量、水质分区、各分区水质状况等)、水环境演化规律、水环境退化影响因素、污染物排放清单。对城市不同片区和区域的排水体制进行调查研究,评价不同排水体制的优劣。调查城市污水收集和处理工程(包括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等)的分布、处理能力,运行状况等,与深圳市的水 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相结合,对污水工程系统进行综合评估,优化污水系统布局。
3.6.2污水净化技术和工艺研究
对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净化技术和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调查并进行综合评估,提出适合深圳地区的污水净化处理工艺。对SPR高浊度污水处理技术、BIOLAK污水处理技术、“WT-FG”生物法技术、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等进行试验研究,并评价其效果。试验研究微絮凝过滤、浸没式膜处理、膜生物反应器、双膜处理等的效果。
3.6.3污泥处臵技术研究
研究污泥处理、处臵各个阶段的相关技术,包括污泥浓缩、消化、脱水、有效利用、焚烧、填埋等方面的相关技术;污泥浓缩、消化、脱水、焚烧的相关设备;制定污泥处理的相关地方法规与标准;研究太阳能、微波、湿式氧化在污泥加热、干化技术上的应用;研究污泥硝化的沼气利用技术和沼气利用设备;研究污泥处理技术的集成,大力研究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制定适合深圳地区的技术路线和相关政策。
3.6.4污水厂、污泥站运行机制研究
开展污水厂、污泥站运行机制研究,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精确评估污水和污泥处理成本,提出污水和污泥处理的基准价格,建立污水 厂和污泥站有效的绩效考察体系。以此类公益性事业为代表,综合探讨推广企业化运作的利弊。3.6.5微污染水处理研究
跟踪膜过滤技术,对膜过滤各种技术进行跟踪并在深圳水处理过程中进行试验研究;跟踪国内外先进的吸附水处理技术,对优质廉价的吸附材料进行引进并进行改良试验研究;跟踪光化学氧化法并在深圳进行试验研究;跟踪生物接触氧化法和膜生物反应器法、电生物反应器法,并对上述处理方法进行试验研究。3.6.6河流生态修复
研究河流生态修复的框架,探讨河流生态恢复的关键环节。研究河流生态景观,评述河流健康和河流生态的定义,建立各个区域不同时期的河流生态标准。建立适宜于我市的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评价全市河流生态修复效果。
研究河道水质净化技术包括河道增氧技术;用于改善或处理河流水质的河道旁侧工程、河道底部工程;直接向河道内投放特效菌种、高效菌种或利用特种、高效菌种直接净化河流水质的工程技术等。3.6.7水质在线监测技术
在全市已建的14个污水处理厂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建设深圳市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同时在16个主要供水水库、10条较大河 流上建设水质在线检测系统,形成全方位的水质在线检测体系。进行实验室检测、移动检测、自动化检测等不同检测方法的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水质应急检测预案研究,建立水质检测应急机制。3.6.8生态修复材料的应用与推广
推广应用包括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工程材料等水环境生态修复材料,制定生态修复材料应用推广机制。研究生态修复材料的作用机理。研究水环境生态材料的生产、培植、投放、管理技术。对新型生态修复材料进行研究,发展新型生态修复材料。3.6.9分散性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研究分散性污水处理成套技术和设施;调查全市老城区、城中村(旧村)和偏远村庄等地区的污水管网的状况,研究在这些区域建设分散性污水处理技术的可行性及相关配套技术。3.6.10初期雨水处理与面源污染控制
开发初期雨水处理技术,雨水的再利用技术和设施。研究不同城区用地类型面源污染的负荷规律、降雨-径流-污染产出关系,模拟不同截污条件下河流水质达标情况,研究面源污染对水污染中贡献,研究和开发控制面源污染关键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3.6.11地下水环境监测及其变化研究
编制地下水应急监测预案,在收集、掌握本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 和利用状况,调查、分析突发事件造成地下水环境污染以及水资源供给危机可能性的基础上,对可能形成或已造成地下水及环境污染的突发性污染事件加强监测,提出治理措施,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理,防止污染扩散;加强城市应急水资源地的勘查工作,为紧急状态下的供水安全提供后备水源地和优质地下水资源;进行地下水环境监测站网建设,完善地下水环境检测站网和监测项目,规范日常监测工作,提高监测质量,切实增强及时应对地下水环境污染和破坏等突发性事件的能力。研究不同含水层、不同区域水质退化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关系。3.6.12水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
研究污染源长效管理制度,建立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并举,以源头控制为主的长效管理制度。加快市场化步伐,研究水域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推动社会化管理,研究建立绿化养护长效管理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研究建立截污、治污设施长效管理制度。进行多元化筹资,研究水环境综合整治投融资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研究建立水环境综合整治监督管理体系,以运用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资源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3.7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全面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水源保护工程建设,改善城市山体的生态景观,保障水源安全,恢复裸露山体缺口生态环境,24 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加强裸露山体边坡稳定性和安全性,美化城市生态景观,将取得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水土保持主要研究发展重点: 3.7.1水源保护区生态建设研究
研究水源保护区的造林立地分类,开展各水源保护区不同立地分类调研。开展西沥、铁岗水库等30座饮用水源水库水源保护生态建设示范工程。研究不同立地类型造林树种选择与配臵方案。研究水源保护区营造技术。水库涨落带、滩涂(库滩地)、水库滩涂地和库岸边湿地适宜树种选配和造林技术。水源保护区低质人工林林相改造和天然植被生态修复技术。水源保护区裸露山体缺口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效益测试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3.7.2全市范围退果还林建设研究
陡坡种果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是深圳的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土地权属问题和研究经济林改造模式是研究重点。
开展退果还林专题调查和规划研究,出台有关退果还林工程的规范性文件,为组织实施退果还林工程提供法律保障和技术依据,提出退果还林的实施规划等。开展退果还林的政策研究,探索新形势下退果还林工程的运作机制和模式。同时,水土保持将重点研究退果还林地生态恢复技术,包括修复模式、植物配臵、土壤养分恢复等技术。
3.7.3裸露山体缺口治理技术
进一步研究裸露山体缺口对景观的影响程度;结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研究和开发裸露山体缺口生态恢复技术;结合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研究裸露山体缺口景观再造技术;建立裸露山体缺口治理效益评价体系、测试体系等。针对典型南方水土流失难题,专项开展崩岗治理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
3.7.4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申报管理技术研究
集成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的专家评审、审批、实施和验收各个环节的数据库,开发完善地管理系统,对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的各阶段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便于统一管理,实现现代化水保管理要求。
3.7.5水土保持科技应用研究
数字水土保持属于新课题和水土保持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目前,我国其他省市已逐渐研究和利用此项技术,主要应用在水土保持监测领域。深圳境内的水土保持工作属于典型的城市水保范畴,应针对我市各水土流失类型,研究开发城市水保动态3S集成系统。提升水土保持科技水平,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维护和生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8河口、海岸带整治与利用
深圳是一个滨海城市,海域面积达1145 km2,海岸线长达257.3 km。但由于我市河流的水环境污染十分突出,河流径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淤积严重,导致了河口水动力条件的恶化、水环境状况恶劣。河流巨大的污染物和泥沙通量,正日益成为影响近海水质和近海水体交换的重要因素。
发展重点: 3.8.1河口整治技术研究
分析河流泥沙的粒径特点,河流泥沙冲淤规律及其与降雨-径流的关系,建立河口泥沙淤积模型;调查河口水质、水生态状况,模拟水质因子在水平和垂直空间的退化特点;建立河口整治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开发改善河口水动力和水环境的成套技术。3.8.2海岸带水资源开发与水环境保护
对海岸带的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了解海水入侵情况,探讨海岸带水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探讨海水入侵对地下水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程度和机制,及海水入侵的控制策略。分析近海水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点及其驱动机制,探讨近海水质保护途径。开展近海蓄淡前期研究,为海洋水库建设进行技术储备。
3.8.3河口、海湾滩涂湿地保护研究
滩涂湿地资源作为潜在的十分宝贵的土地后备资源,同时做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在开发利用的同时,注入新的生态理念和价值取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实现“人涂”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方向有滩涂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湿地资源及变化影响因素分析、滩涂湿地工程建设中的环保措施研究、滩涂类型及其保护利用与管理问题等。
3.9水务工程建设与管理
目前,深圳市已有中型水库10座、(一)型水库65座,小
(二)型水库178座和东江供水水源工程、北线引水工程、防洪排涝水闸46座、泵站45座等一大批水务工程,根据《深圳市水务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全市将新建、扩建水源工程包括水库16座,域外引水1处;新建和维修西海堤长24.6 km,大鹏湾和大亚湾零星海堤长6.7 km,新建排涝泵站20座、扩建3座,研究水务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新技术,是水务工程建设与管理向系统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3.9.1新型筑坝材料的应用研究
研究新型防护(包括防锈蚀与老化)材料、灌浆(包括化学与湿磨高细度模数水泥)材料、防渗材料、其它能在水下浇筑的固结材料、高强度固结材料的应用和推广。3.9.2新型海堤消能护面结构研究与应用
海堤、护岸工程迎水面直接承受波、浪、潮的巨大冲击,必须采用适当的护面结构加以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海堤保护价值日益提高。在经济发达、防护标准较高的地区,对重要海堤和风浪较大的海堤宜在临海面进行凹凸插砌条石,砼四脚空心方块、六角螺母、栅栏板、异型块体、弧型防浪墙等消能并减小风浪爬高的试点研究。3.9.3堤坝防渗新技术应用与推广
开发射水法施工工艺与机具;研制高分散性、耐溶蚀的灌浆材料;堤防基础管涌机制、防治工艺与机具;完善堤坝灌浆防渗处理技术,应用水泥土墙防渗技术。
3.9.4土坝(堤)白蚂蚁防治新技术研究
研究并利用白蚂蚁的生活习性,研制蚁穴探查技术与设备,研究长效专一的毒杀剂、诱杀剂及小型蚁穴回填灌浆设备,从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研究防治堤坝白蚂蚁危害的技术和方法。3.9.5大坝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研究
研究大坝安全监测监控技术标准化;大坝TCA全自动监测系统的引进和应用;应用渗流压力观测,包括坝体渗流压力、坝基渗流压力、绕坝渗流观测等,进行大坝渗流监测技术的研究,推广GPS在水库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3.9.6大型水库水面综合利用
研究已建、拟建或规划建设的大型水库,如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和海湾水库周边的自然环境、土地利用特点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分析水体综合开发与利用方案。研究不同大型水库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探讨在大型水库开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及其管理机制;研究大型水库水体生态养殖可行性及其关键技术。3.9.7水务工程建设管理技术
研究水务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存在的原因,研究水务建设工程高效管理技术以及适时监控技术。
3.10水务信息化技术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行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十一五”后三年时间,深圳水务系统将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水务信息传输网络、水务信息采集系统、水务政务和业务应用系统、水务信息安全体系等,实现水务行业向现代水务转型、提升,提高水务行业的现代化水平。
发展重点:
3.10.1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技术研究
研究水务行业各类信息、各应用系统之间的资源整合、信息交换与共享技术、信息共享管理模式和实施方案,对《深圳市水务信息化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进行补充和完善,研究补充技术文件中没有而现实需要的内容包括数据标准、数据交换标准、软件接口标准等。3.10.2水务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建设
建设原水、污水、自来水的水质采集信息系统,河道、水库、供水工程、污水排放、自来水厂的水量信息采集系统。完善水文站网规划,建设雨量水位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水务重点地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大坝安全信息采集系统和包括水土保持信息、水政执法信息、灾情险情信息等各种信息的采集系统。研究各信息采集系统所需要的现代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和管理机制等。
3.10.3水务政务和业务信息系统研究
研究水务政务公共服务系统,为水务信息发布和涉水事务网上办理提供良好的平台。完善水务行政办公系统,解决行政办公与业务管理的融合问题,提高行政服务能力。建设包括水源、供水、节水、排水、水环境、三防决策、水土保持管理等各种业务的应用系统,实现各种水务业务的现代化管理。
3.10.4水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研究与完善中心机房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执行制度。研究信息中心数据的安全存储技术、数据备份制度、数据管理制度。构建水务系统的CA体系,确保信息交换与管理安全。3.10.5其它先进技术在水务信息中的推广应用
在水务规划、设计、施工中采用三维仿真技术,提高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C(计算机辅助施工)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RS(遥感)技术等的应用。推广应用中间插件技术,推进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开发。
3.11水务标准、法规和规范建设
加紧调研和出台一批与深圳市现有水法律相配套的水法规,完善深圳市水务法规体系。强化水行政执法网络建设,健全监督机制,制定水务突发性事件应急办法。规范水事行为,依法行政,依法治水,提高水务执法力度和执法水平。围绕制度建设和强化管理,制订出台有关水务建设的土地利用、移民安臵和生态保护等政策措施,促进和保障水务改革和发展。3.11.1水务标准
供水、排水、节水、水土保持、水环境整治以及水务行业管理和服务领域,参照标准和国外先进经验,组织起草、推动一批技术标准
文件,包括:人均用水配额、不同行业单位用水量产生污水量标准的重新核定、水生态修复相关标准的制定等。并引导相关企业积极参与或主导供水、排水、节水、水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等方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或修订。3.11.2水务法规
(1)需尽快制订的法规和政府规章(共11项)
制定《深圳市取水许可管理与水资源费征收办法》取代现行的《深圳市水资源费收取办法》:规范我市取水许可行为,完善我市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程序。
制定《深圳市水土保持条例》取代现有的《深圳经济特区水土保持条例》和市政府的《关于生产建设项目实施水土保持方案申报审批制度的通知》:该条例制订出台必将加强水务执法,可望理顺水土保持的执法管理体制,有利于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改善环境。
制定《深圳市供水用水条例》取代现有的《深圳经济特区供水用水条例》:制订后的法规将更符合我市城市供水用水现状,其实施将有力促进我市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保障城市用水,维护城市供水、用水双方的合法权益。
制定《深圳市水资源管理条例》取代现有的《深圳经济特区水资源管理条例》:对于加强我市取水管理,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立,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臵和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制定《深圳市河道条例》取代现有的《深圳经济特区河道条例》:该条例制订实施将加强河道水务执法,有利于规范河道管理,推动生态水务建设。
《深圳市水务工程管理办法》明确与实施按照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对产权、工程管理保护范围、管理内容、调度运用的原则等做出规定。
《水务工程价格管理办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规范水价的构成、分类、核定的原则以及水价的管理体制。
《深圳市建设项目用水节水管理办法》:强化节约用水。《深圳市优质管道饮用水管理办法》:强化优价。《深圳市用水定额管理规定》:强化计划用水、定额用水。《深圳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对我市排水设施的征费进行全面规范。3.11.3水务规范
需修订或制订的重点规范性文件如下:(共20项)
《水规划管理办法》实现规划编制工作法规化、制度化、科学化、具体化,为水资源在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方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统一提供科学依据。
《防洪规划同意书制度实施办法》及《防洪规划保留区制度实施办法》确定规划在水资源优化配臵和管理,在防洪管理及调度指挥等方面的法定作用,解决防洪规划中确定的防洪工程设施建设项目时有 34 被侵占的问题。
《深圳市政府洪水保险计划实施细则》明确城市居民和企业在实施政府洪水保险计划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规定组织实施洪水保险计划管理部门的权利与责任;规定政府在洪水保险中权利与责任。
《深圳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办法》:明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管理措施,管理部门。
《深圳市水量平衡测试管理办法》:明确开展进行平衡测试的要求,加强高用水工业用水量,促进城市节水。
《大中型水务工程公益性资产管理办法》:明确公益性资产的出资人代表,落实公益性支出的经费渠道,推动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
《深圳市节水技术推广应用办法》:对生活、工业节水技术推广方法做出具体规定。
《深圳市节水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对节水基金的使用做出具体规定。
《深圳市水务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奖励办法》:对奖励的原则、措施、办法做出具体规定。
《深圳市高层住宅用户供水抄表到户实施办法》:规定用户供水设施移交范围,移交办法,改造资金来源,移交前、后管理维护责任的划分等
《深圳市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办法》:通过加强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达到进一步落实计划用水,促进和推动节水工作的目的。
《深圳市河道维修养护经费定额标准实施办法》:有利于我市河道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目标的推进。
《深圳市节约用水奖励办法》:有利于加强我市节水专项资金管理。
《深圳市河道分级管理规定》:我市目前河道条例规定的分级管理过于原则和笼统,职责不够明确,为建立起责权明晰的责任体系,出台本规定。
《深圳市河道管理等级评定与考核办法》:河道管理等级的评定有利于奖先和促后,整体提高管养水平,也可以作为考核及核拨经费的依据
《深圳市跨、穿、沿河构筑物河道行政许可技术规范实施办法》:目前这一许可项目还没有具体量化的许可指标,自由裁量权过大,影响审批质量。为加强许可工作,有必要制定有关技术规程及标准,以利于日常审批。
《深圳市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办法》:适应新形势下水土保持工作需要,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规范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和行业管理
《深圳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管理办法》:适应新形势下水土保持工作需要,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验收工作
《深圳市铁岗石岩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封闭式管理实施办法》:对铁岗、石岩水库进行封闭式管理对保护目前深圳市这一最大的“水缸”,保障深圳市西部几百万市民的原水安全供给具有重要的作用。
4、“十一五”后期水务科技重点发展领域优先主题
根据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深圳市水务“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十一五”后期深圳水务科技将重点发展以下主要内容。
4.1防洪排涝
在防洪排涝方面,其优先主题为城市化的水文效应、防洪排涝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4.1.1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
研究目的和意义:了解不同尺度上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探讨城市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机理及其控制对策,揭示我市水文情势发展规律,为河流整治、水资源利用等工作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研究内容:城市化对流域和区域产、汇流的影响
城市化前后洪涝灾害成灾规律 城市型洪涝灾害控制对策 洪水灾害应急处臵技术
4.1.2防洪排涝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研究目的和意义:探讨基于风险分析的防洪标准,提出工程与非工程整合的系统防洪规划理论和实用技术,提高我市防洪安全水平。
研究内容:基于风险分析的防洪标准
防洪工程体系防洪能力评价
工程与非工程整合的系统防洪规划理论
4.2 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在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方面,其优先主题为城市需水量预测、水资源保障制度研究、涉水地下管网调查和管理、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管理。
4.2.1城市需水量预测
研究目的和意义:建立精确的自适应模型,预测我市短期(2010)、长期(2020)城市需水量,分析我市不同行业和区域需水量,并分析我生态需水及其控制策略,为城市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准备科学依据和技术基础。
研究内容:建立自适应水资源需求预测模型
探讨我市短期(2010)、长期(2020)城市需水量 探讨我市不同行业和区域需水量 探讨我市生态需水及其控制策略
4.2.2水资源保障制度研究
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水量分配、水权分配机制、水价形成机制和水市场机制的研究,建立水市场交易效益和水权流转的保障体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研究内容:建立健全水量分配和水权分配机制
研究水价形成机制及其相关水价制度 研究和制定水市场运作机制
完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取水许可制度。
4.2.3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管理
研究目的和意义:针对水体污染物来源和类型的多样性的特点,探讨特殊污染物,特别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三致污染物”(致癌、致畸、致突变)和激素类污染物在原水和饮用水中的浓度,评价特殊污染物对人体或其它生物的健康风险程度,并探讨相关的风险管理对策和有效控制技术,显著提高我市水环境健康水平,规避水环境风险。
研究内容: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体系和方法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标准
水环境健康风险控制技术和对策
4.3供水安全保障
优先领域为涉水地下管网调查和管理、长距离输水安全和多屏障供水安全应急技术三方面: 4.3.1涉水地下管网调查和管理
研究目的和意义:建立涉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涉水地下管网竣工备案制度、建设工程涉水管网查询制度,有效地保障涉水管网安全和高效管理。
研究内容:建立涉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
建设工程涉水管网查询制度
4.3.2二次供水水质保障技术
研究目的和意义:提高城市二次供水的可靠性和供水水质,保证市民的饮用水安全,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研究内容:对深圳市的二次供水设施作全面调查; 研究二次供水系统的区域优化和整合技术;
研究二次供水单体设施优化技术、新型增压技术、安全消毒技术
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管理与监控技术。
4.3.3城区水库型水源地污染监控与安全调配
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城区水库型水源地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以遏制水库型水源地的污染威胁,提高水源地受对污染时的应急处臵速度,保证供水安全。
研究内容:建立水源地污染源监控系统;
建立水源地和水库水质监控专家系统; 建立区域原水调配系统;
建立水源地监控示范工程。
4.4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研究
优先领域为雨洪利用潜力研究、海水利用技术、中水利用技术和
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政策建议和政策规范四个方面: 4.4.1雨洪利用潜力研究
研究目的和意义:
针对我市既面临水资源短缺又受汛期雨洪威胁的矛盾,以充分利用雨洪资源为核心,实现提高汛期雨洪资源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结合防洪减灾、水资源配臵及生态与环境改善,提高雨洪资源对深圳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贡献度为目的,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研究内容: 深圳市城区降雨与径流水质分析与评价;
雨洪收集、滞蓄与控制技术研究;
雨水处理技术研究;
城区绿地雨洪利用技术及其对土壤环境影响; 雨洪入渗与回补地下水技术研究;
环保型透水路面砖及其配套工艺的研究与开发; 雨洪利用自动化监控系统研究; 雨洪利用政策研究。
4.4.2海水利用技术
研究目的和意义:深圳市濒临大海,海水资源丰富,其利用按功能分可分为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综合利用等,随着海水利用技术的进步和能耗的降低,其利用前景甚至能超过工程调水。充分进行海水利用,是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措施,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社 41 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研究内容:
跟踪海水淡化关键技术,低成本淡化方法和技术作为技术战略储备;
海水直接利用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效果评价。
4.4.3中水利用技术
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城市生活水区的中水进行回用,实现污水资源化,既可降低水资源的取用量,节约了水资源,也可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减轻受纳水体的污染、也减少了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是目前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最有效的途径,是缺水城市势在必行的重大决策,可行性很强,具有重大意义和多重效益。
研究内容:
污水再生利用的深度处理优化集成; 城市中水回用的生态安全评价。
4.4.4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政策建议和技术规范
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政策和技术规范研究,可通过对这一领域范围内的国际、国外政策和标准规范的研究分析,了解国内外目前政策和标准规范研制状况及其内容、特点、水平和发展趋势,制定适合我市实际情况和技术水平先进的政策和标准规范体系,从而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准绳,明确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目 42 标,研究内容:
制定深圳市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政策保障;
研究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技术规范和导则,使非传统水资源利用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研究非传统水资源配臵的协调机制。
4.5节水技术和节水材料推广研究
优先领域为节水器具的市场管理研究和节水材料推广、节水信息化建设二方面:
4.5.1节水器具的市场管理研究和节水材料推广应用
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节水器具市场管理研究和节水材料推广应用,有利于我市节水器具市场向规范化健康发展,使优质节水器具生产企业的生产步入良性循环,最终形成产业化,以推动节水事业的发展。
研究内容:
国家节水器具标准在推广中遇到的问题; 深圳市节水器具推广策略研究;
研究建立节水器具和节水设备的认证制度和市场准入机制;
开展节水示范行业工程,建立5个节水示范行业。
4.5.2节水信息化建设
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节水信息化建设,可为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支持,提高政府决策支持水平,促进政务公开和公众服务水平,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研究内容:
研究建立完善的节水信息数据库;
研究建立节水信息网,加强节水信息的发布与交流; 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应用管理系统; 研究制定节水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4.6水环境综合治理
在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其优先主题为水环境治理现状评价、水环境在线监测技术、地下水环境监测及其变化研究、初期雨水与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河流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4.6.1水污染治理现状评价
研究目的和意义:掌握水污染治理基础资料和基础理论,摸清水环境现状,调查城市排水体制和城市污水工程,对水环境治理效果进行评估,为下一步水环境整治规划和环境治理技术选择服务。
研究内容:水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城市及区域排水体制、污水排放量调查 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评价
第五篇: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论证
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论证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更新日期:2011-6-10
6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在北京组织召开《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新型建筑材料和非金属矿五个子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专家论证会。来自行业协会、专业院所、重点企业、咨询机构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十四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规划进行了论证。部规划司和产业司参加了会议。原材料司巡视员贾银松、副司长高云虎到会并讲话。
专家组听取了起草组对规划内容及编制过程的说明,对规划进行了认真审议。专家组认为,规划贯彻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和要求,是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的具体措施,规划整体结构合理,定位准确,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