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见死不救”的思考
对“见死不救”的思考
法学12甲班
蒋诗雨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飞速提升的同时,伦理道德,某些精神层面的高尚德操,却似乎正在慢慢地与这物质时代的繁荣渐行渐远。就像《双城记》开篇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不可否认,机器的轰鸣将无数落后的东西毫不留情地撕的粉碎。但是,在我们一味追求着城市先进化、现代化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将自己的内心伪装成了一个无坚不摧的机器,遗忘了最初的怜悯与善良,看似无坚不摧,实则冷漠无情。我们用自己的双手,亲自动摇了我们努力了千万年所建成的道德石碑的根基。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痛心万分的现实!现在的我们,每天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里穿行,高楼大厦表面产生的眩光一次又一次蒙蔽了我们的双眼;每天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穿梭,汽车引擎的轰鸣一次又一次隔绝了我们对外界的倾听。正因如此,我们的视线变得模糊,我们的听觉不再灵敏。然而,眼和耳是我们心灵与外界沟通最直接的窗户,没有了这两扇窗户的清明,我们的心也开始渐渐变得封闭与浑浊,变得僵硬与无情。
所以不难理解,为何现在社会上会出现那么多道德丧失的现象,更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在别人遇到困难时选择转身离开而不是奋勇向前。“见死”却还是“不救”,似乎是对这个时代极大的嘲讽,但这嘲讽背后,却仍然蕴含着众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今天,就让我这个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来浅谈一下我自己对“见死不救”这一社会现象的看法吧。
剖析所有的事件,基本上都是三个步骤,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what、why、how)。所以要探讨“见死不救”,撇去它的定义不说,首先我们得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在危机出现时,我们会选择见死不救?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是责任感。当只有一个人面对需要救助者时,绝大多数情况下那个人都会采取各种措施对需要救助者实施帮助,这是源于人多年受到的道德和社会教育,就算有不能管闲事的心理,也很难忍受自己良心的谴责。如果自己走了,然后对方死了,那全部就道德责任就在自己身上,没有多少人能受的了这种自我心理谴责。但如果有其他人出现时,大家就会觉的,我不管,总有其他人会去管,这就导致责任的分散。人数越多,责任分散的越多,个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道德谴责就越小,越容易导致所有人都漠视救助者。
震惊全国的佛山小悦悦事件便是对此最好的证明。我想当小悦悦第一次被撞倒在地时,如果只有一个路人经过并看到了她,而恰巧她又是躺在很少有人经过的偏僻地带,我想也许这个路人不会选择无视而可能会选择采取一些救助行为。但很不幸,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不存在如果。当时小悦悦所躺的地点虽不是闹市区,但也有不少人流;经过她身边的也不只一个路人,而是整整十八个路人。这些条件要是放在平常,我想没有人会相信小悦悦会死。因为在我们普通人的认知中,一两个人的冷漠只是偶然,终究会有一个或者几个好心人的出现。所以我们不相信也不愿意相信十八个路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无视躺在地上的小悦悦,而最终救起小悦悦的,竟然是一个白发苍苍的拾荒老太。十八个,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震惊且痛心的数字。难怪事件一经爆料便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无疑是
对每一个人多年道德观价值观的冲击。我们不禁想问:我们是怎么了?我们的社会是怎么了?一个对礼义廉耻引以为豪的礼仪大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件让人无比心寒道德沦丧的事件?我想那十八个人都相继选择无视小悦悦,不能不说与责任感的分散大大有关。每个人在这种选择关头,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逃避心理,而寄希望于下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的出现,会使得需要救助的人度过难关。我们不是缺乏责任感,我们的父母老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而我们真正缺乏的,是一到危机关头就能立刻承担起责任的那份勇气。勇气不是随随便便就会产生的,也不是产生了就能马上付诸于行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见死”时内心充满了责任感与对自己不伸出援手的愧疚,却仍迟迟生不出那份破胸而出的勇气并将之转化为行动的动力的原因。致使空有满腔的救人念头,却最终都付水东流,一个个全成了行动上的矮子。
第二是真假模糊,担忧受骗。现在社会什么人都有,情侣打架,夫妻吵架,行为艺术等各种特异行为层出不穷,甚至扶老人这种在小时候常被老师表扬的优良行为现在也成了老人可能反咬你一口的恶剧,弄得人们在大街上一看见有人摔倒就纷纷落荒而逃,深怕被摔倒之人逮到之后破财又伤心。不要管其他人的闲事,这是种潜规则。现代人大都很忙,每天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当看到有可能需要帮助者时,他们很难判断这到底是某个人的行为艺术还是真的需要帮忙。比如说你看到一个流浪着躺在地上,你能判断出对方是中风还是只是在正常睡觉吗?你看到一个人靠着墙壁,手摸胸口,脸色苍白,你能确认对方是失恋还是心脏病发吗?如果弄错了贸然向前,显然会很尴尬,甚至会有被对方骂多管闲事的风险。正常人很难靠自己的知识准确判断一个是否处于需要帮助的状态,这也致使很所人在“见死”时不认为这是“将死“,而很有可能是“装死”,真假难辨的危机情况,使得很多人被动或者无奈的选择了不作为,也使得我们能够为自己“见死不救”的行为找一个看起来似乎很情有可原的借口。而这借口背后所存在的人与人之间信任感不断缺失的问题,却远比“见死不救”这一现象要来的更麻烦些。
既然说过了“见死不救’的why,接下来那便要说说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how了,即怎样能让人“见死就救”,还是无比心甘情愿的救。其实现在社会上对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的探讨,最大的分歧就在于到底要不要对见死不救立法,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见死不救,是不是应该用法律而不是只用道德舆论来惩罚他。我们都知道,道德与法律是用来规范人们言行,维持社会秩序的两种不同手段。用道德来谴责“见死不救”之人’,那肯定是毫无疑问的,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严重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但是,光靠道德来约束这种行为行不行,是否能达到足够的震慑力,是否应该使用约束力更强的法律,这种种问题便是我们争辩的焦点所在。
但就我自身而言,我还是赞同让法律与道德双管齐下,一起发挥作用。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我是一个读法学的学生,而是我们都知道,道德的约束力远远比不上法律,因为法律本身就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它具有强大的国家强制力,所以一旦“见死不救”变成了违法行为,它所带来的震慑力,是道德远远无法企及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见死不救”都要写进法律,这里还要区分一下“见死不救”的主体。如果需要救助者与救助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这样的见死不救法律不做要求。但若救助者与被救助者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可以理解为存在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例如医生与病人、丈夫与妻子,一个是职务上的关系,一个是法定夫妻关系,当存在这种关系的救助者选择了“见死不救”,那么他就应该在法律上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
然而,法律终究是一种消极引导,它能治标,可终究治不了本。对于相互之间没有关系的普通人,我们仍只能从道德层面去产生一种积极引导,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意识到“见死不救”是一种违反道德且会使内心产生无尽愧疚的错误行为,从而产生“见死就救”的勇气。可是,你我都知道,不管是立法惩戒,还是道德警示,都还只是浮于表面的措施,“见死不救”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国家安全保护和问责制度的不完善。只有国家完善了制度,法律和道德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工具,去实现它们自身的使命。但不管怎样,我还是愿意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是一样的,内心仍然充满了热血与正义感,会在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毫不犹豫的拔刀相助。“见死不救”的只是一部分人,或许我们不能改变那一群人,但是我们可以尽量让自己不要变成那群人中的一份子。道德的天平自在人心,我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为了对的起自己的良心,不是吗?
第二篇:见死不救的故事
见死不救的故事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蔡国的日子里,孔子给弟子们讲仁,讲见义勇为,发现宰予在课堂上睡觉,叫醒宰予,宰予问孔子有人落井,跳下去救死了是仁和见义勇为,不救是见死不救是不仁。孔子说可以用其他办法救。
【典故】你做的今见死不救,羞见这桃园中杀马宰乌牛。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
【释义】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第三篇:“见死不救”入罪之我见
论“见死不救罪”的设立
2009年4月,广州花都区发生一起特大车祸,一辆大货车疑拐弯车速过快与一辆摩托车相撞,摩托车被撞出十多米远,一女子拼死用身体护住怀里的孩子,路人为救伤者连拦五辆车,其中包括一辆巡逻治安车尽皆不顾而去,事故导致3死3伤;
2010年12月,福州六一北路与湖东路交叉路口附近,一位8旬老伯摔倒在人行道上。围观的五六人,没人出手。就在两名女子试图将其搀扶起来时,旁人的一句“善意提醒”,又让她们缩回了手。老人孤独地躺在冰冷的马路上,直到生命的终结;
2011年10月11日,66岁的老人龚维裘在距安徽省红十字会医院门口仅20米的地方摔倒,路人向医院求救后,医院却不予施救。半小时后,老人被120急救车送至合肥市105医院抢救,但最终还是不治身亡;
2011年10月13日,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小悦悦经医院7天的全力抢救后医治无效离世。
以上几个案例是近几年发生的,这些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也引发了大家对于“见死不救”这一现象的讨论,其中讨论最激烈的问题就是在于是否应该在刑法中增设“见死不救罪”来遏制“见死不救”的行为。根据新闻媒体的报道,绝大部分民众都支持设立“见死不救罪”,而我认为不应该设立“见死不救罪”。
第一从理论上出发,不该设立“见死不救罪”
(一),设立“见死不救罪”模糊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
对于见死不救的行为,我认为这始终属于道德问题,针对那些见死不救的人,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谴责和道德批判,同时也应该对我们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进行反思,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里,我们的道德传统和价值体系是否有所缺失,我们此时需要的不是法律,而是道德和人性,在这里法律的“他治性”无法替代道德“自治性”的作用,这种道德的“自治性”是诱导性的,不在于外在的强制,而在于内心的感化,其作用于每个人的良心,当每个人的良心接受了,道德就发挥了自己的效力。
如果要说清法律与道德之间的界限,我想引用一下富勒提出的相关理念。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中将道德分为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愿望的道德是以人类能达致的最高境界作为出发点,是指“一种善的道德、卓越的道德以及充分实现人之力量的道德”,而义务的道德
是一种最低的标准,是指“那些使有序社会成为可能或者使有序社会得以达致其特定目标的那些基本规则”。愿望的道德与义务的道德并不是对立的,愿望的道德是义务道德的一种折射,义务道德的不断上升达到了愿望道德的高度后,义务道德便在此刻消失了,正如人们在满足了吃饱穿暖的前提下才会追求艺术、美丽和享受,我们如果将道德想象成一个标尺,那么在这个标尺上会有一个看不见的指针,它标志着一条分割线,在这里,义务的压力消失,追求卓越的挑战开始发挥作用,而这个看不见的分割线就是—法律。若将“法律”二字标在这个标尺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法律所追求仅仅是义务的道德,只有义务的道德与法律发生直接的联系,即法律只是这个社会对每个人的行为提出的最低要求。在义务的道德中,我们往往使用的是“不得”、“不应该”或“禁止”等这样的否定词,同样在法律中,我们会列举出一条条事项,告诫人们不得这样做,如果这样做了会有什么样的惩罚,而不是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法律将“做什么”的自由留给了每个人,让每个人自己去探索社会和生活的价值,法律只在必要的时刻告诉人们什么不能做,这样就足够了。而在愿望的道德中我们往往会使用“应该”、“应当”等这样的肯定词,鼓励和引导人们达到人生的目标,实现生命的价值,服务社会和人民。法律不应去关心人们是否为善,法律没有办法去奖励善者,更不能惩罚不为善者;法律只应关心那些为恶的人,法律不能像宣传口号一般,号召人们要去干什么,法律的目的只在于给恶行带来惩罚。
如果将人生比作一条条宽敞平整的大道,每个人只需走好自己的路便可达到人生的终点,法律只应是大道两旁湍急的河流,只有当你故意或者不小心时才会掉落水中;法律不能成为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障碍,不应成为横在生命道路中央的鸿沟,只有你跳的够远才能跨越这道槛,这样的法律鸿沟不应该存在,法律不能强迫一个人做到他才智所允许的最好程度,法律只是法律,只是一种义务的道德,而不能成为愿望的道德,成为每个人头上悬着的一把剑。
(二),设立“见死不救罪”违反刑法中罪行法定原则
按照我国刑法学通说,刑法中的行为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刑法中的“作为”简单的讲指的是积极的行为,“不作为”是指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的情况下而不履行该义务。见死不救从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上来看都是属于一种不作为的行为,但是这种不作为行为是否构成刑法中的犯罪呢?根据我国现行刑法和有关刑法理论的通说,不作为只有在四种义务前提下才构成犯罪:第一,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义务;第二,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义务;第三,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第四,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而见死不救显然均不符合以上四种义务前提,因此也就没有履行救助行为的义务,即使这里我们将见死不救者作为负有特殊职责的警察、消防队员或者武警官兵,在面对职务和业务的要求时,如果未能履行
职责,按照法条竞合的原则,特殊法优于普通法,那么这种行为应该受到渎职罪或滥用职权罪的处罚,所以设立一个“见死不救罪”纯属多余,在法律上难以找到落脚点,违反了罪行法定的原则。
(三)设立“见死不救罪”违反了创设刑法和刑罚的本意
刑法和刑罚的设置目的是为了打击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刑法其特定性、广泛性、严厉性的特点使得刑法和刑罚的使用必须慎重,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条在“但书”部分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针对见死不救的行为,见死不救者首先在主观上不存在罪过,只是出于趋利避害的心理怕惹上麻烦,而没有提供救助;同时在社会危害性上,见死不救者的行为没有刑法所要求的那种社会危害性,不足以用刑罚来加以规制。
二从实践上出发,设立“见死不救罪”后无法实施
假设一旦真的设立了此罪,犯罪主体无疑是指那些在发现他人生命、财产安全处于危险情况下,自己有能力救助但却不给予救助的个人,我们就仅仅考虑一下见死不救罪的犯罪主体,就能发现很多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无法确定到底的谁是“犯罪分子”。
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在一条人潮涌动的马路上,一辆超速行驶的汽车将一位正在过马路的妇女撞飞,汽车驾驶员在撞飞人后立刻加速逃跑,被撞飞的妇女躺在马路上,已经不能动弹了,嘴里不时发出一两声“救命”,马路两旁的人群看到了交通事故的全过程,听到了躺在马路上哪位妇女的呼救,此时大家想到了“见死不救罪”已经生效,但同时又想到了“彭宇案”,害怕自己被那名妇女当成是肇事者,大家此时都在内心中挣扎,不过虽然会受到内心的谴责,甚至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但在看到现场也没有其他人去救助时,内心的谴责就会小很多,而且看到现场有这么多人,自己受到法律惩罚的概率非常的低,因此袖手旁观才是最好的选择,这也就是“旁观者效应”,如果这个躺在地上的妇女最后因为没有得到及时地救助而死去,检察机关在调阅现场的监控录像时发现有数百人在围观,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时,检察机关如何去确定每个围观人员的身份,如何将每个围观者予以起诉,如果只起诉部分围观人员,势必会造成更大程度上的不公平,那些被起诉的围观者在以后遇到类似事件时首先想到是逃避事发现场,不在场是不被起诉的最好保障。这样的一项法律,不仅不能改善社会风气,提高公民的道德,反而会在民众中引起截然相反的效果,民众们会更多的逃避这样的情况,以期免于法律的惩罚,像“见死不救罪”这样的法律,纵然有着种种良好和高尚的目的,但是企图通过法律手段甚至刑罚来拯救道德,最后结果只会把道德推向更加危险的边缘。
第四篇:见死不救的反义词
见死不救是一个连动式结构的成语,是指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主要形容冷酷无情,属于贬义成语。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见死不救的反义词,欢迎大家阅读。
见死不救的反义词
见义勇为、舍己为人、侠肝义胆、助人为乐、打抱不平、济困扶危、抱打不平
见死不救
【拼音】: jiàn sǐ bù jiù
【解释】: 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成语典故
【出处】: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你做的今见死不救,羞见这桃园中杀马宰乌牛。”
词语辨析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冷酷无情
造句
(1)对那些孤苦无依之人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2)见死不救,临阵脱逃,谁听了这事能不气愤。
(3)这个人见死不救,应该受到人们的指责。
(4)我们正处于涸辙之鱼的坏境里,没想到他不但见死不救,而且还把我们最后一丝希望给弄没了。真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人。
(5)人家诚心诚意地找上门请你帮忙,你怎能见死不救?
(6)他过去虽见死不救,但我不念旧恶,决定帮他的忙。
(7)看到一位老大爷昏倒在路边,我岂有见死不救之理?
(8)凡是有良心的人,都不会见死不救的。
(9)要我见死不救、隔岸观火?我做不到!
(10)见死不救的不是好兄弟,就算有理由也不行。娘的失恋了,老子就不奉陪。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闷油瓶。线性木头
(11)中国一幼童遭两车连撞,路人见死不救,幼童已死亡。
(12)这是神马!那些见死不救的人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去死!
(13)叶大哥说的是什么话啊,我是那种见死不救的人吗?到时候看吧,如果我能应付,那两名修仙者就由我来对付吧。
(14)见死不救是畜生,我跟他们不一样!
(15)这就是说,见义不为或者见死不救,不但要受到道德谴责,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16)良臣,不是咱们见死不救,实在是众寡不敌,要怪也只能怪那朱治大意中了埋伏,走吧!
(17)你明知道他那么喜欢你,你为什么见死不救!
(18)高咏认为,法律是反映大众意志的,对于见死不救这种行为,目前的法律可能确实存在漏洞,但应该运用法律对这种行为进行规范。
(19)还不过来帮忙?难道想见死不救吗?
(20)其实有这种考虑到不一定是因为国安局多不仗义,见死不救。
(21)你抚心自问,师尊可有半点待薄你的地方?你岂可见死不救?
(22)如果现在逃走就不是冯克雷了!如果对以生命为赌注去迎接朋友地好友见死不救,你们明天的饭会吃得香吗?
(23)杨杰失望的离开了,但是他在心里大骂道,果然是heishe会,见死不救见利忘义的卑鄙小人。
(24)冤有头债有主。你要杀的人不该是我!送你去远军帐的人不是我!收买你的人也不是我!见死不救的人更不是我!怪只怪你自不量力,始终没看透有些人的心!只怕你到死……也是看不透的。
(25)在理想世界里我们总感性地认为人人都是道德君子,不会高尚到见义勇为,却不会见死不救;可现实又残酷地告诉我们人情冷漠。
(26)他们在呼号:“别扔下我们自生自灭,我们被困在这里动弹不得。为什么他们不派救援巴士来?难道他们真的要见死不救吗?”。
(27)我也不知道我这辈子不是啥字,可我知道一个理儿,人,不能见死不救。
(28)我的心都凉了,我和他好象都在放弃,眼看着我们过去的七年就象个小孩子一样在我们面前淹死,我们就站在那见死不救。张一白
(29)你想死是你的自由,重点是我绝对不会让你死在我的面前,这样就好象是我见死不救似的,明天起来的时候,我会不爽的。高桥留美子
(30)唉,关老爷忠孝双全,是人人可敬的正人君子,况且,您与我家胡老爷是何等的交情!我们焉有见死不救之理?
第五篇:对九一八事变思考
对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思考
黑暗、恶劣的九一八事件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它是什么,它是代表着日本对我国无耻地侵略。
在九一八事件的前期,就有三五个日本人通过坐火车来到了我国东北地区。由于东北很多军事装备都是通过日本买的,所以自然而然就和日本有来往,但没想到日本会对我国东北产生了兴趣,我们不知道日本想侵略东北的邪恶想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九一八前,日本已经带领一些人住进了东北,其中有几次爆炸事件发生,都是日本的烂手段,给我国的解释是在掩饰自己的恶意,对日本人的狡辩,我国的领导人员都收到消息说日本即将要侵略中国,但没有做任何准备或预防,只留意对方的举动。那时东北军队有二十万人,日本才两万多人,兵器当然是东北居多。九一八事件发生后,东北军队采取不抵抗手段,这个决定来自于蒋介石和张学良两人。就是因为不抵抗,日本人才更加明显占有东北、控制东北。侵略过程中,日本有攻打到军队,有些正义的军人不服于不抵抗的命令而去攻打日本军,我军几十个士兵杀掉了一百多个日本军,在此看了,我国军队不弱,为什么蒋介石等人那么胆小怕事呢?正因他们的一个错误选择,令我们不仅受到欺辱、而且人受伤害,地区别霸占,这些责任谁能赔偿的了。
为什么日本能轻易侵占东北?在我看来,有两点:
1、日
本的侵略野心,使用了欺骗手段。九一八事件发生后,我国南京政府有向国际申请裁决,日本制造多种事端谴责是我国的问题为由来推卸责任。即使我国有再多的证据来证明日本军的不是,他们政府那些后台也不用负责,因为他们利用军中领导来为自身抵挡罪孽、抵挡日本政府真正的野心。
2、面对日军的侵略,我国采取了不抵抗方式来面对。我真搞不懂为什么前辈们明知道东北军队是日本军队人数的几倍,还怕他们什么?因为兵器生意上的交易会断掉,难道宁愿要维护两国的交易也不顾国家的安危吗?在日本军侵占当晚,张学良已经向蒋介石报告,问该如何处理,蒋介石说要张学良看着办,蒋介石开始说采取不抵抗,如今说让张学良决定,这不是想推卸责任吗?张学良因为害怕没怎么思考就宣布采取不抵抗方式,出事后指向蒋介石,这不也是想推卸责任吗?他们两个都有责任。
对于九一八事件,应“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以往的失败,后人应该拿来当作教训。我们这些作为后辈的,应当谨记九一八东北被侵占的欺凌,不可以再让他国伤害我国领土与人民。倘若国家再让此事发生,那还对得起因为九一八事件中伟大牺牲的人民吗?最近菲律宾与我国发生黄岩岛事件,菲律宾蓄意挑起事端,引起两国矛盾,但由于菲律宾方面常违背中菲双方此前达成的关于不使事态扩大化、复杂化的共识,不计后果地不断推动事态升级,因此我国对此要做
好各方面准备。国家一定不能再让九一八事件重演历史悲剧了。虽说我国倡导和平共处为原则,但伤害到国家时,不能轻易屈服,要采取抵抗原则,敌不动、我国不动,敌动、我国不能不动。爱国就是不能让别人伤害自国。
肖灿丽
10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