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工作方案
附4
2006年省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第四批)
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工作方案
为做好2006年省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第四批)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工作,切实提高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的质量,确保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现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湖北省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技术标准》(试行稿);
2、《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2—2000);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建[2005]169号);
4、《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报件的函》(国土资耕函[2005]010号);
5、省国土资源厅批准4个2006年省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第四批)入库的批复文件。
二、工作任务
高标准、高质量按时完成4个2006年省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第四批)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工作,包括初步规划设计及预算,施工图设计及预算的编制。
三、工作步骤
(一)制定工作计划。规划设计单位按照工作任务和时间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时间、人员安排等工作计划。实施单位根据需要,拟定补充测量等相应的工作计划,配 1
合规划设计单位的工作。
(二)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行文成立领导小组,成员一般包括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环保、交通、财政等部门的负责人。实施单位组织成立技术组,包括从事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及工程预算等专家及技术人员,人数应不少于三人。
(三)收集相关资料。需要收集的有关资料包括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复垦专项规划、项目区地形图、项目所在县(市)及项目区所在村的社会、经济、自然等方面的基础数据、土壤普查资料、水利区划、农业区划、水文地质资料、水资源调查和规划资料、统计年鉴等。
(四)现场踏勘。规划设计单位在当地实施单位的协助下,对项目区进行现场踏勘,踏勘时间不应少于10天。现场踏勘必须有当地有关水利、农业、专家以及农民群众的参与,形成的踏勘成果中应包括当地农民咨询意见情况、当地有关专家意见等书面材料。
(五)实地补测。对可行性研究阶段踏勘不详实的,不能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的,实施单位应进行补充测量。所提供的地形测量图及补充测量资料应能够满足规划设计单位对工程量测算的要求。
(六)选定规划方案。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拟定可供选择的规划方案,由实施单位组织农、林、水、环保、财政等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进行论证,确定规划方案和规划标准及主体工程布局。专家初步论证要以文字的形式附在初步设计文本中。
(七)公众参与。实施单位及设计单位在确定规划方案过程中必
须充分考虑项目区老百姓意愿,根据当地群众的实际需要和意见调整完善规划设计方案,在成果资料中要形成文字性的调查意见。对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经济林木、青苗、房屋拆迁、迁坟等补偿费用应有相应的依据,逐一登记造册,签字认可,公众参与相关意见要以文字的形式附在初步设计文本中。
(八)单体工程设计。按照确定的规划目标和方案,进行相关的单体工程设计,编制项目工程设计说明。单体工程的设计过程应有当地农业、水利等行业专家的参与。
(九)编制项目预算、图件。规划设计单位按有关规范、标准和要求编制项目预算与图件等内容。
(十)形成成果资料。初步设计成果资料的编制有规划文本、预算书、图册、电子文档,完成后由实施单位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后进行补充完善。施工图设计成果资料的编制有施工图设计说明书、施工图纸、施工图预算书,在当地专家、群众、实施单位提出修改意见后进行补充完善。
四、时间安排
9月27日至11月10日编制规划设计及预算
11月11日成果资料报省厅
五、要求
(一)本批项目的规划设计包括了初步规划设计、施工图设计两部分。初步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等成果必须达到部颁标准的要求;施工图设计必须达到能够指导施工的深度。
(二)项目名称、建设规模、新增耕地比例、项目区位置和范围应、地貌类型等指标应在立项批复的控制范围之内。
(三)项目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必须建立和实行课题负责人制度,并组成项目规划组、设计组、预算组,配备相应专业资格和从业经验的设计和预算人员。
(四)项目实施单位应组织人力、物力,对项目区原测量的地形图对原有沟渠、涉及到土方调配的田块等部分应按1:1000的比例进行补充测量,满足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需要。
(五)项目实施单位应做好规划设计的协调、服务工作,提前准备农业、水利、地质等相关资料,联系农业、水利的有关专家,做好规划设计的基础保障工作。
(六)初步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的成果资料包括初步设计报告、预算书、初步设计图册、电子文档,具体格式按《2006年省级投资项目初步设计及预算编制范本》(附件1)来制作。
(七)施工图设计的成果资料包括施工图设计报告、施工设计图册、施工预算书,具体需提交的成果资料按《2006年省级投资项目施工图设计及预算编制范本》(附件2)来制作。
(八)初步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施工图设计及预算编制的报件装订要求按《2006年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设计及预算编制报件要求》(附件3)来制作。
二○○六年九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2011年市级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方案[范文]
附件:
2011年市级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方案
根据中央、省预算编制改革精神,为规范我市预算编制工作,推动2011年市级部门预算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2011年部门预算编制要求
(一)实行综合预算。部门预算要如实反映部门的所有收支情况。2011年,除教育收费之外,各项非税收入都按要求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各预算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要把单位的各项收入包括一般预算经费拨款、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拨款和其他非税收入拨款(含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拨款,以及单位的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如实编列在内。
(二)细化预算项目,增加透明度。
1、预算编制细化到二级单位,凡管辖有二级单位的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必须把一级、二级单位的预算收支汇总,统一编制部门预算;
2、收入预算按财政部门规定的项目填列,支出预算项目要同时细化到项级功能分类科目和款级经济分类科目。
二、2011年部门预算编制口径
(一)收入预算的编制。收入预算包括:财政预算拨款、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拨款、事业收入(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事业单 1
位经营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其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上年结转等项目。
(二)支出预算的编制。支出预算按支出性质划分为: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事业单位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等项目类型。
1、基本支出是行政事业单位为维持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的支出。主要分为工资福利性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经济类别,各类支出细化到经济分类科目款级。
2、项目支出是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的支出。每个项目要细化到经济分类科目款级。其中属基本建设支出的项目,必须是经市人民政府审批确认或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的项目,并按具体项目填列。以上有关支出项目,属财政一般预算经费拨款的,按如下标准填报预算:
1、人员工资,按2010年的实际执行标准填报。
2、2011年部门预算的津贴补贴,对纳入规范津贴补贴发放范围的人员,按2010年执行的规范津贴补贴标准填报;对未纳入规范津贴补贴发放范围的人员,按2010年渠道和发放标准填报,其中由财政预算安排的部分,按2010年的范围和标准填列。
3、公务费,按在职人数计算,公检法司部门按2010年财政预算安排的范围和标准填列;市府大院单位2011年按人均3000元/年的标准填列;其他财政核拨经费的行政事业单位按人均2500元/年的标准填
列。
4、医疗费等支出,按2010年财政预算安排的范围和标准填列。
(三)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凡使用财政性资金在预算内采购省级集中采购目录以内(集中采购)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分散采购)的货物、服务、工程等项目,都应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四)编报单位基本情况。反映本部门(含所属预算单位)人员、房屋、车辆、设备等基本情况,基本情况编报要真实准确。
二、2011年部门预算编制时间
2011年部门预算编制时间安排,计划从2009年10月中旬开始,至2011年1月上旬结束。具体安排:2010年10月中旬,由财政局制定具体实施的方法、措施、步骤,以及布置有关预算单位编制部门预算;10月下旬为各有关预算单位编制部门预算阶段;11—12月为财政局审核、汇总编制部门预算阶段;2010年12月下旬至2011年1月上旬为市政府审批财政局上报的部门预算,并提请人大审议通过阶段。
三、各有关部门职责
市级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由财政预算及各业务部门和有关预算单位按各自职责范围组织实施。
市财政局预算科负责草拟预算编制的指导性意见,制定预算编制表格,审核、编制、汇总上报市级政府预算草案;负责汇总预算批复表格和批复说明,统一批复部门预算;监督、掌握预算
执行情况,办理市级预算调整和变更的各项手续。
市财政局有关业务科室负责对口单位具体的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初审并汇总预算单位预算建议草案。其中:非税收入的审核由综合规划科负责,其他各项收入由各业务科按职能分工分别审核;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社会保障经费和医疗费由社保科负责;其他有关行政事业经费、生产建设性支出、政府性基金收支等的审核以及监督部门预算执行、编写部门预算批复说明等工作由各业务科按职能分工分别负责。
有关预算单位(指一级预算单位)负责向财政业务主管部门编报本单位或本系统预算建议草案及相关资料,组织本单位或本系统预算执行。
四、部门预算编制程序
为保证部门预算能充分反映各方面意见,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部门预算应实行“两上两下”的编制程序。2011年部门预算编制具体程序如下:
(一)布置预算编制工作
10月19 日,由市财政局将2011年部门预算的编制工作事项布置到各有关预算单位。
(二)编制并上报部门预算建议草案
各有关预算单位根据财政部门要求和预计今年预算收支完成情况以及预计2011年预算收支的变动情况编制部门预算。部门预算从基层会计核算单位编起,逐级汇总形成本部门预算建议草案,于11月1日前按统一规定的表格样式并附文字说明报送市财政局,即“一上”。
(三)预算建议草案的审核
市财政局收到部门预算建议草案后,按职能分工由对口业务科按有关规定和标准及时对部门预算上报数进行审核,测算2011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和结合各单位的基金及其他非税收入计划,确定综合财政预算收支总盘子,提出部门预算控制数并上报市政府批准,于11月10日前将经过市政府批准的部门预算控制数下达到各有关预算单位,即“一下”。
(四)有关部门调整预算建议草案
各有关预算单位在接到预算控制数后,要及时对部门预算进行调整,于11月15日前将部门预算数上报市财政局,即“二上”。
(五)审核、汇总并上报部门预算草案
根据有关预算单位上报的预算数,市财政局对部门预算数进一步审核,形成部门预算草案,于2010年12月20日至2011年1月10日上报市政府审定。经市政府审议通过后,由市财政局正式提交市人大审批。
(六)批复部门预算
2011年部门预算市人大审批通过后,由市财政局按《预算法》要求,于一个月内将部门预算批复到各有关预算单位,即“二下”。
五、对部门预算单位的要求
1、各有关预算单位必须根据2011年本单位预算收支预计情
况和预算收支变动情况,依照部门预算表格要求,认真如实详细填列收支预算,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市财政局。对人员经费必须提供编制依据以及工资情况表(提供人员工资名册一式两份,其中一份交对口主管业务科,一份交社保科,工资名册要注明已纳入规范津贴补贴的人员),对各项业务费、专款必须附表上报安排依据及说明。
2、由于部门预算的编制是通过电脑操作的,各有关预算单位必须安排熟悉电脑操作的财会人员参与部门预算编制工作。
3、2011年有关编制部门预算的表格文件,请各部门单位登陆http:///下载。具体方法是:点击“财政电子政务平台”→“资料下载”→“2011年阳江市级部门预算表格格式”。
第三篇: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审计报告
淮 南 市 审 计 局 审 计 报 告
审文报〔2008〕23号
被审计单位: 淮南市教育局
审计项目: 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审计
根据审计计划安排,我局于2008年3月至4月对市教育局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实施中得到该单位的支持与配合,工作进展顺利,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教育局是政府组成部门之一,全额财政预算拨款单位。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教育发展规划,及组织和管理全市的教育教学工作等。截止2007年底,离退休42人,在职41人,其中:行政34人,事业7人。(一)
2007组织收入执行情况
财政安排市教育局本级预算组织收入131.5万元,主要收入项目是中考报名费、加试费、录取费及教师职称评审费等,当年实际收入175万元,增加43.5万元。(二)
2007度年预算安排情况
预算收入772.19万元,其中:财政预算内拨款666.99万元,预算外资金收入105.2万元;预算安排支出766.59万元,其中:行政经费117.3万元,待细化教育专项经费440万元,离退休经费103.69万元,教育管理事务经费105.6万元。(三)
2007预算执行情况
全年实际收入合计1646.7万元,其中:财政预算内拨款1390.1万元,预算外资金收入175万元;实际收入比预算增加874.51万元,主要是:城市建设维护费通过教育局账户下拨增加账面收入200万元,预算外收入增加69.8万元,其他收入81.58万元、因工资改革人员经费增加192.73万元,拨入专项资金增加330.4万元。
实际支出1346.07万元,其中:拨出经费471.48万元(城市建设维护费200万元,农村中小学达标建设专项购置费200万元,其他71.48万元),行政管理经费支出422.58万元,专项支出178.12万元,离退休支出180.76万元,教育事务管理支出93.13万元;实际支出比预算增加579.48万元,主要是:城市建设维护费通过教育局账户下拨增加账面支出200万元、工资改革增加人员支出192.73万元、增加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专项支出178.12万元等原因。
本年结余300.63万元,上年结余41.57万元,期末累计结余342.20万元,结余的主要原因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中有312.28万元未能在当年下拨。
二、审计评价
2007年,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教育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根本目标,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农村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强职业教育,统筹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全市教育呈现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审计结果表明,市教育局2007预算收支编制基本做到“全口径”编制,预算内外资金和经常性专项资金已纳入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执行情况和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良好,预算和决算编制基本真实地反映了预算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会计资料较完整地反映了预算执行情况及财务收支情况,财务管理制度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固定资产管理较为完善。但审计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三、存在问题
1、预算与执行需要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一是预算与决算差距较大,主要是年初组织预算对年中临时增加的一些专项资金无法测算、工资改革增加了人员支出、对预算外收入测算不够准确等原因,如2007年11月下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专项480.4万元、实际预算外收入比预算安排增加69.8万元等;二是市教育局年初预算未安排设备购置费用,但当年实际发生了购空调、一体机等共16.86万元的设备购置费;三是市财政将年初预算中安排的职教专项经费150万元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下拨,调整了资金用途。
2、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一是有些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财政部门负责管理资金,教育部门负责项目实施,资金拨付情况不能及时反馈给教育部门,影响工作的开展,如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实行县区统筹,市教育局不完全掌握资金使用的具体情况,在督导项目进展时因缺少工作抓手,难以采取有力的监管措施;二是2007年安排市教育局预算内普通教育专项经费290万元,其中71.1万元作为市教育局组织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教师资格认定、教科研、师德建设等活动经费,由于公务经费安排较少,这些专项经费中有一部分被用于弥补办公经费不足;三是扩大了教育费附加使用范围,市财政于2007年11月,将当年教育费附加322万元作为中职国家助学金下拨,不符合教育费附加“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规定。
3、教育经费投入仍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量仍显不足。我市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95128.5万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3587100万元的比例为2.65%,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要求“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二是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够均衡,2007年我市教育及其他部门教育经费总支出109334.3万元中,人员支出77756.5万元,占71.31%,公用支出28030.4万元,占25.42%,基本建设支出3547.4万元,仅占3.27%,公用经费和建设投入所占比例较低,基本上还是“保工资、保运转”状况;三是市属学校基建负债沉重,截止2008年2月底,市属学校基建负债总额为19615.8万元,仅四所省级示范学校就负债12204.42万元,其中一中3481.22万元、二中5160万元、三中1959万元、五中1604.2万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校为加快发展而过度举债,但学校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和足够的财力自我消化。
四、审计建议
1、编制部门预算应注重前瞻性与合理性,要做好预算编制的基础工作,把预算编制与单位实际有机结合,客观预测不确定因素和政策性调整支出对预算编制的影响,合理测算内各项收支,根据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支出内容,将收支完整纳入单位预算,提高预算编报质量;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完善项目支出预算,进一步细化采购预算;充分认识预算的严肃性、权威性,严格执行预算,增强预算约束,不得随意改变资金用途。
2、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建立规范专项资金管理的长效机制。市教育局、财政局、县区政府及相关学校应协同加强中小学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管理,理顺在预算编制、分配使用、资金拨付、监督检查、绩效评价等各环节的信息沟通及共享机制,建立跟踪问效和反馈机制,对资金使用情况做到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问效,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政府投资教育项目的审计一律应由国家审计机关实施,不得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同时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监督,并注重与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相结合,努力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合规安排使用教育费附加,不得随意扩大范围。
3、继续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把教育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一是在安排年初预算和年终超收分配时,优先保证教育投入,要注重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带动作用,合理配置全市的教育资源;二是要注重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逐步增大公用经费和基本建设投入在教育经费总投入中的比例,以提高我市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积极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努力消除市属学校现有债务,通过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减免银行贷款利息等措施逐步化解,同时要加强审批立项工作,合理控制新项目建设规模,避免增加新的负债。二○○八年六月三十日
主题词:预算执行 审计 报告
淮南市审计局办公室
2008年6月30日印发 共印8份
第四篇:中长期规划(工作方案)
一、企业安全生产化标准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公司各部门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进一步推动和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实现安全组织管理标准化、制度管理标准化、基础管理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档案管理标准化、安全作业标准化、信息管理标准化、安全体系标准化,着力解决安全生产“怎样做到位”的问题,切实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公司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设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作为本单位安全管理领导机构,全面领导、组织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四)具体措施
1、组织管理标准化
公司要根据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划,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公司各部门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制度管理标准化
公司要结合实际,对安全生产制度及操作规程进行修订,将安全生产指标层层分解,并与相关责任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3、基础管理标准化
公司要严格落实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及上级安全会议、安全文件精神,按时召开安全会议。
公司及时开展安全教育,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培训学习资料要建立专项档案。
公司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安全自纠自查工作,制定专项隐患排查工作方案,加强隐患治理、消除安全隐患。
公司应根据公司安全生产规划,制定各项安全生产应急预案,配备相关人员和保障设施。建立应急管理机构,明确应急管理职责。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并对演练结果结合实际进行评审,修订和完善。
公司在发生事故时应马上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及时进行事故现场处置,并按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如实地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不得瞒报、谎报、迟报。对事故查处要严格按“四不放过”处理原则进行,对相关责任人要严格追究,并将结果报相关部门。
制定完善安全考核标准,对各部门进行检查考核。
4、现场管理标准化
公司要加强现场作业管理,配备满足生产需要的设施设备,保证设施设备正常运行,明确重点部位安全警示标志,确保现场作业规范、安全进行。
5、档案管理标准化
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文件资料专门建档,由安监部设专门档案盒进行管理,保证文件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提高案卷质量,使文件档案管理工作达到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并逐步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
6、信息管理标准化
公司应根据公司GPS管理制度,配备专职GPS监管人员,对所辖车辆实施动态监管。GPS管理员每日对所辖车辆进行监控,监控及违法处理情况记录在案。
7、安全作业标准化
安监部结合企业各岗位实际作业流程,与各部门负责人一齐组织员工制定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根据实际需要持续改进,以确保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适用性,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五)工作时间
1、策划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2月)(1)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小组(2)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
(3)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识,调动全员参与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
2、实施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3月底)
全面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达标任务,根据上级部门下发的《珠海市道路旅客运输安全达标(三级)考评指标及评分标准(试行)》,逐一落实安全生产达标任务。
3、检查阶段(2013年12月)
进行企业自评,通过自评检查上一阶段工作是否达到三级安全生产达标企业的要求,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达标工作是否落实。
4、改进阶段(2014年1-3月)
改进自评中发现的还没落实到位的工作,完成三级安全生产达标企业的任务。
5、完成阶段(2014年4月)(1)完成评审和报告(2)进入审核和复查(3)取得证书和牌匾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强化安全生产的一项带有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工作,是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强化源头管理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一项基本建设工程,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上水平的固本强基工程来抓,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2、加强领导。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在形成公司完善的标准化工作组织体系。要认真研究制定标准化工作方案,认真谋划,统筹安排,明确分工,层层负责,认真实施,积极推进,要注意把握正确的引导方向,注重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注入安全工作新的生机和活力,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
3、完善措施。要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规相结合,与落实上级安全指示精神相结合,健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各个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将安全生产行为纳入法律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轨道。与深化安全专项整治相结合,把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作为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步入标准化、规范化、经常化管理轨道,切实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关。
公司各部门要加强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安全培训教育,避免发生重效益、轻安全的麻痹思想,努力实现公司在2014年完成安全生产三级达标任务,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隐患排查治理方案
(一)、工作目标 在2013年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道路运输事故发生,保持全工作平稳态势。
(二)、排查治理的重点内容
1、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企业和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及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立、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车辆、驾驶员取得有关证照情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情况,包括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驾驶人员和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企业安全经费保障,重点部位监管,应急救援预案制订和实施效果,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应急救援组织及演练情况。
3、安全基础工作情况:全员安全培训教育情况;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情况;驾驶员、车辆和有关基础台账完备情况。
4、按要求对客运车辆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安全例行检查情况;
5、驾驶员管理情况:对驾驶员违法违规和交通事故教育处理和督促其参加学习、考试情况;对驾驶员行车动态监管,防止驾驶员超速、超载、疲劳驾驶、违章操作等违法行为采取的措施及落实情况。
6、车辆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执行车辆维护检验制度,确保车辆性能符合安全技术标准,防止带病上路运行采取的措施及落实情况;车辆投保法定保险情况;安装GPS是否符合要求;例行保养制度情况。车辆配备应急处置器材和防护用品情况,安装的安全监控车载终端、标志灯、标志牌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车载现象。
(三)各重点时段排查治理重点
为保证工作顺利开展,本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时段(2013年12月底前)①企业认真制订具体排查实施方案。②抓紧整改2013年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按规定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治理任务,暂时难以完成的要制定计划,做到责任、措施、资金、完成时间,防范预案五落实,治理期间要落实责任人加强监控。
(2)第二时段(2014年1-3月)
① 根据方案,围绕春节、汛期、台风、暑季运输的特点全面开展隐患自查和治理工作,发动全体职工,查找运输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突出做好驾驶员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和反超载、超速、疲劳驾驶措施的到位,全面治理事故隐患。②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整理,根据整理出的内容,及时开展治理工作。要根据排查出的隐患,制定出治理计划、一时难以治理到位的要列入计划,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完成时间、防范措施、经费保障、防范预案,保证按时完成隐患的及时治理和防范。
③将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与开展的各项安全专项整治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素质。
(3)第三时段(3-12月)
① 做好清明节、端午节、五一等假期及“十一”黄金周安全工作。针对冬季生产的特点,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②认真总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成果和经验,针对前一阶段治理情况,对排查出的隐患治理完成情况进行逐条落实,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和要求。完善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使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三、具体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把深入开展各项专项活动作为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创造安全稳定环境的一项重大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自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创建活动作为加强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落实。
2、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健全各项专项活动责任机制,要把各项专项活动工作与其他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同考评、同奖惩。要逐级落实责任,要细化量化目标,逐级分解,环环相扣,坚持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目标任务和岗位责任制,使各项工作每一项任务都有明确指标、完成时限和基本要求,要用严格的责任制确保目标任务的落实。要根据实际情况,围绕工作目标、内容和相关措施,建立健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逐步推进工作,确保落到实处。
3、抓好宣传,营造氛围。要通过广播、会议、简报、板报、横幅、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多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对各项专项活动的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
4、加强考核,确保质量。要严格按照工作内容进行督促、检查、考核,确保工作质量。要把定期检查与突击抽查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边检查边指导,落实整改措施,扎扎实实提高工作水平。
第五篇:2013预算编制说明及通知
2013财务预算编制说明及通知
公司营运及职能各部门:
为做好2013年的预算工作,使预算工作成为2013年提高公司内控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现下达2013年预算通知,并对2013年预算项目做如下解释:
一、预算所涉及部门:
1、公司营销部门;
2、公司后勤各职能部门
二、预算相关解释:
1、“主营业务收入”部分,“其他业务收入”部分,“营业利润”、“销售利润”为公司营销部门编制内容;
2、各职能部门只编制“销售费用”部分,具体编制内容见费用项目解释;
3、本预算明细表中“2012年1-9月实际数”由财务填列,除公式项目,其他项目统一由预算编制部门填列,并对预算差异做出解释和说明;
4、各部门对于本报表不能满足填列需求的,可另外附表做本表的辅助说明表;
5、对于现有费用项目无法满足实际费用填列需求的,可与财务中心核算部沟通,选择统一费用项目进行填列;
6、各部门均以财务发送报表模板为最终报送报表(含辅助附表)。
三、预算编制和报送时间(初步确定时间)
1、2012年11月15日,为各预算编制部门第一版预算报送的后时间;
2、2012年11月16日—11月20日为财务汇总第一版预算的时间;
3、2012年11月21日—11月25日为第一版预算的交预算审核委员会审核时间; 4、2012年11月26日—11月30日为各预算编制部门调整预算时间,11月30日为第二版预算的最终报送时间;
5、2012年12月1日—2012年12月5日为第二版预算的汇总时间;
6、2012年12月6日—2012年12月10日为预算委员会审核时间;
7、2012年12月11日—2012年12月15日为第三版预算调整时间;12月15日为第二版预算的最终报送时间;
8、2012年12月15日—2012年20日为预算第三版最后敲定时间;
9、2012年12月30日前下发最终版预算,完成2013年预算编制工作。
四、本预算最终确定后,各部门均应参照预算完成本部们销售任务和控制本部门费用支出。接受公司对于未完成预算任务而进行的各项考核。对于因客观原因导致的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差异,可向预算管理委员会申请调整相关预算数据,报财务中心备案。联系人:财务中心核算部主管联系电话
五、与预算有关的绩效考核方案参照人资相应的方案执行。
财务中心核算部2012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