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委能力建设要以解决难题为牵引
党委能力建设要以解决难题为牵引 当前,部队建设发展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有的是长期积累的,有的是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带来的,程度不同地影响制约着部队的建设发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对各级党委的严峻考验。提高部队党委班子能力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研究解决部队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为牵引,不断推动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为此,各级党委班子要敢于直面挑战,迎难而上,始终保持一种“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勇气和胆魄。无论是部队建设的历史遗留问题,还是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要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想方设法解决好。解决好难题仅靠老办法行不通,创新才会有出路。要以科学理念、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为指导,从群众中聚集破解难题的智慧,加强研究论证,切实把问题矛盾找准,把对策办法研究搞透,在解决难题中求突破,在破解难题中求发展,把困扰发展的重难点变为推动发展的增长点,真正实现在解决难题中提高能力,努力做到矛盾问题解决一个,素质能力提高一步,部队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有效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架桥铺路
有效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架桥铺路
——“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调查
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
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并着力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难到位的问题,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大荔县立足其农业大县广阔的农资需求空间,以及广大农民对农业适用技术的迫切需求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引导陕西荔民公司用理念整合资源,用农资销售助推农业适用技术推广,以“政府引导、群众点菜、科技送餐、企业埋单”为基本形式,为农民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农业技术推广的瓶颈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以完善的农资销售服务促进农业适用技术推广、新成果转化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创新模式,被誉为“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契合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而且符合支持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的基本要求。最近,我们深入大荔县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已深深植根于渭北高原沃土,并在一些县区复制推广。
一、“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内涵、流程、特征及成效
(一)“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内涵
所谓“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就是大荔县的荔民科技服务模式,是“县为单元、直营联盟、连锁经营、技企结合、技物结合、密集覆盖、全程服务”的农技农资双连锁的服务模式。它是根据国家建设新农村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新形势的需要,把过去以政府为主导、以行政为推动、以农技人员为主体的传统农技推广体制、以及“110”服务体系、星火科技“12396”服务热线,同以企业为主导的市场化运作、物资与技术配套的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全天候、全过程(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三农”的一种农村科技创新服务新体系。该模式的核心是探索创立了“政府+企业+专家+农户”“四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制,通过“政府引导、群众点菜、科技送餐、企业埋单”的服务方式,实现了“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科技110”和科技培训的有机融合,把政府的推动力、企业的内生力和技术的辐射力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做到了“零距离” 服务,达到了农民满意、专家满意、企业满意、政府满意的“四满意”效果,走出了一条农业科技推广的新路子,有力地助推了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运作流程
“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服务农业、服务农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这一成功运行体制,主要得益于科学构建了农资连锁经营和农业适用技术推广这两大网络。如图所示:
“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农技农资双连锁运行流程图
一是构建农资连锁经营网络,确保农资优质价廉送到 农民手中。荔民公司在大荔县城设立了农资连锁经营总部,主要负责与供应商的联络及农资采购,并采取统一采购、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核算、统一服务“六统一”方式,向乡(镇)农资连锁经营中心店、村连锁店配送质优价廉的农资产品。村级连锁店主要负责为广大农户提供便捷服务和优质农资产品。
二是构建农技连锁服务网络,确保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及时有效地推广到农户的大田上。具体做法是,由县政府出面协调,从县农技单位选派公司需要的果业、红枣、设施农业等方面专家,经考核与双向选择后录用,公司总部组建了拥有30多人的专家团队,主要从事网上答疑、咨询、下乡讲课、田间技术指导等服务。乡镇科技特派员一般由乡镇农业干事兼任,主要搞好技术宣传与推广。村级联络员主要是分发科技资料、办黑板报、建立科技示范田,不定期召集群众举办培训会。
从调研情况看,“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农技服务网络主要有10项免费服务方式:专家团电话咨询;科技110热线电话“出诊”;网络视频咨询;专家不定期进村授课;科技报刊免费入户;黑板报农情预报;手机短信群发;测土配方施肥;建立科技示范样板田;提供果品销售信息服务。对需要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首先在示范样板田中进行试验示范,定期组织现场观摩,通过示范引领提高农民群众发展现代农业的本领。
(三)基本特点
“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注重将政府拥有的专家资源与民营企业的市场要素配置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指导作用,以“诸多农业科技免费服务”为纽带,以农资农技双连锁为主要形式,把政府的推动力、企业的内生力和技术的辐射力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机制与以政府为主导、以行政推动力为手段的农技推广体系的有机融合,为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从调查情况看,“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主要表现出四个基本特点:
一是示范引领及辐射带动功能日趋增强。2007年7月荔民公司开始创建,2008年连锁店发展到34家,2010年发展到150家,覆盖了该县所有乡镇,全县四分之一的行政村开办了连锁店、聘请了技术员,这样,不仅解决了这些村长期存在的农业适用技术推广不到位的难题,惠及了数十万农户,而且公司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2011年,该模式在渭南市实现了全覆盖,并逐步发展到省内王益区、周至、眉县、户县等地乃至甘肃等省。
二是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及高效应用日趋明显。长期以来,以政府为主导,以行政推动为手段的农技推广体系,受制于工作经费不足和交通工具缺乏,仅能推广至乡镇及行政村村委会周边区域,由行政村到自然村的“最后一公里”则难以逾越。荔民公司充分依托自身的农资营销以及农技咨询、培训、示范网络,加快了新技术新成果推广转化步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科技对农业产业的支撑作用,助推了适用技术的普及、应用和推广。
三是质优价廉的农业生产资料使农民得到更多实惠。调研发现,“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最直接的好处,不仅是把比市场价低15-25%的优质、高效、绿色、放心的农资送到农民手上,而且把方便及优质服务让给农民。
四是在科技推广及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打破原有的政府“单打一”、“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困局。为促进该模式顺畅运行并发挥更好作用,县政府专门设立了“技企结合”办公室,研究扶持政策并抓好落实,从而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运作、技企结合、技物结合,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机制,提高了农业技术推广效率。
(四)主要成效
“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经过四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使各方普遍受益。
一是以惠民利民赢得农民满意。该模式连锁经营,一方面公司直接从厂家低价批量进货,将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低价直销给农民,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主要靠低价厂家进货获取利润。另一方面,公司建立了“农民有需求、服务包满意”完善的农技咨询、培训及示范推广服务网络,及时有效地消除了多年来基层农技部门网断人散,新技术新成果难以真正落实到大田这一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瓶颈。
二是以薪酬博得专家(干部)赞赏。“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始终把农民和专家的利益放在首位。荔民公司把农资利润份额中的5%作为专家、特派员、联络员等技术人员的补助以及各种费用。该县红枣局工程师周爱英2008年4月被聘为驻公司总部专家团专家,在编辑《荔民科技报》等宣传资料的同时,经常下乡出诊、到田间实地指导作物管理及操作技术,既展示了自己的专业特长,体现了个人价值,又提高了收入,觉得日子过得很充实。
三是公司在服务农业服务农户中发展壮大。“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靠质优价廉薄利多销广覆盖的农资连锁经营,拓展了市场空间,提升了品牌效应,加速了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经过四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省内加盟店已达200多家,并在甘肃、山东等外阜市场成功导入。与此同时,荔民公司的营业额连续几年逐年迈上新台阶。
四是以实际效果获得政府肯定。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政府科技投入不足,农技单位经费短缺以及长期以来适用技术推广难以到位的突出问题,而且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促进了全县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2008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2009年升至3851元,2010年增至4660元,2011年攀升为5300元,均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和增长幅度。
二、创新探索及成功经验
(一)找准了农业科技推广中农资与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的契合点,从根本上解决了技物结合的难题
“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将农资销售和农技推广紧密结合起来,采用店面直接服务与田间技术指导融合的方式,不仅满足了农户防虫治病、播种施肥等现实需求,而且还满足了农户想方设法降低生产成本、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等潜在需求。这是基于,农作物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是特殊商品,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的农业新技术、新知识、新成果。农资特别是新型农药的科学应用实质上就是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过程。农资的这一特殊性,决定其应用和农业适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具有广泛的一致性,都是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科技贡献率。从这一共性出发,农资销售及其应用,本身就需要与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机结合与融合。该模式确定的农资农技双连锁的经营理念,较好地把握了农资使用与农业技术推广的脉搏,从根本上解决了技术推广和农资销售有机结合的难题,也从本质上消除了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制约。
(二)切准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增收致富的真实心态,挖掘了技物结合的深度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耕田种地需要科学技术已成为绝大部分农民的普遍认识,然而,广大农民又最重现实,只有其亲眼看到或亲身体验到先进技术成果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时,才愿意接受和推广应用。在推广农业适用技术、选用优质农资上,大部分农民都愿意效仿“种田能手”等有经验种养大户的做法,跟着他们一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对此,荔民公司从吸纳和培养会员入手,加大投入力度,在重点村、中心村培养并树立起一批种养能手、致富大户,带动周边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用典型样板带动村民发家致富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就是这样切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发展产业发家致富的心态,让农民亲眼看到科技入户入田的效果,并在实际耕作过程中使农民群众得到及时和实地指导,把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变成了现实,既通过销售农资实现盈利,又助推了农业科技快速普及,从而实现“双赢”。
(三)找准了发展现代农业与搞好农民科技培训的着力点和切入点,进一步加大了技物结合的力度
国内外农业生产的实践证明: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农业增产增效。而发展现代农业,又需要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从各地多年的生产实践看,搞好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及作物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将农民科技培训,农业适用技术推广融入到农资连锁销售体系之中,并将农民科技培训作为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业适用技术推广步伐的一种有效方式,切中了农民接受新知识、迫切需要新技术的要害。也就是说,该模式实行的技术培训、新知识传播和农资销售双连锁,找准了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民科技培训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科技培训的有效结合。
(四)探索了农业生产中技物结合的新体制新机制,提升了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
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是搞好农民科技培训的根本目的。然而,多年来囿于种种原因,科技培训解决了农民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题,但经济收益却不尽如人意。从近年来农民培训的实践看,培训农民需要大量的资金,按现行政策,培训一个农民国家需要补助300多元经费。按目前小麦每斤1元钱计,经培训农民种植小麦增产量超过300多斤才算产生了经济效益。从调研情况看,“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创立并推行的农技农资双网络连锁经营方式,利用农资销售、电话网络咨询、授课培训、示范观摩等有效途径培训农民,国家不花一分钱,并在实践中获得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该说是目前大幅提升农民科技培训效率的最佳体制机制选择。
三、深刻体会及有益启示
启示一:“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有利于科技成果及新技术新品种的广泛应用
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和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就是用现代科技如优良品种、先进种植制度、栽培方式等武装农业,且不断地进行创新;用现代的组织制度和经济管理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用现代科技及管理方式培训广大新型农民。该模式农资经营和农业技术推广有机结合的这种双连锁经营方式,正好弥合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较好地弥补了现行农村体制下传统农业发展所不具备的这一难题,不仅使分散管理经营的土地获得了较好的科技技术支持,而且也产生了比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有利于科技成果及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是目前我国现行农村经营制度下农业生产方式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模式尝试。
启示二:“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
该模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较好地把握和促进了信息流、物流的双向流动。一方面,该模式为广大农民提供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成果并应用于田间管理、农业生产、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为农民群众提供超前的市场信息需求动向,使群众根据市场信息需求,提前谋划,不仅引导农民及时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增强了他们闯市场、提效益、增收致富的本领和能力。此外,该模式农技农资双向流通经营方式,还加快了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合理配置了资源,使诸多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走向百姓家里,在渭南和三秦大地生根发芽,成为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启示三:“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是现行农村经营体制下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创新的有益探索
现行农村经营体制的基本特点是土地一家一户经营,农户承包地块分散零碎,不利于机械化耕作,不利于农业规模经营,也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其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难以解决现行体制下政府有钱养兵、无钱打仗,以及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而“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就是立足于改变传统的小农经营方式,有效解决了政府农技推广最终入田到户的难题,加快了农业科技推广步伐,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了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实践证明,该模式的有效运行及其规模扩大、实力壮大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不断探索、创新和改革完善农村经营体制的实践过程。启示四:“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已成为我省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有效载体
目前,我省和全国一样都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人口增加,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必然导致土地、水资源更加趋紧,需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实践证明,“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顺畅运营,加快了农业技术推广步伐,促进了大荔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充分显示了农业科技入户入田以及示范推广的重要作用,成为当地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有效载体。与此同时,该模式还积极引进生物工程、信息网络等农业新技术及管理方式,大大加快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设施栽培、节水灌溉、立体种养等农牧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了农业高新技术的组装配套能力,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目前,该模式已在我省多地复制推广,可以预测,该模式经不断实践完善,完全可能成为农村科技示范推广服务的一种有效载体。启示五:“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探索和初步实践 物联网是以电子标签和电子编码(EPC)为基础,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实物互联网络,其宗旨是实现全球实物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互通。按照今年中央提出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建设基于信息和智能化管理的农业产业系统,也就是说加快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调查中,我们听到、看到和感受到的“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就是致力于借助简单的互联网平台的信息传递,一是解决好让农民群众买到放心、用得安全、获得廉价质优的农资和农副产品;二是让农民获得及时快捷无偿优质的技术指导、新技术新成果普及应用、农作物病虫及家禽疫病预报和防治;三是在农民群众得到优质有偿服务中发展壮大了荔民公司的规模和实力。可以说,“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初步实践,具有较强的战略性、前瞻性、创新性和现实性,在物联网技术的探索、应用和实践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对我省甚至是我国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发展上的探索和实践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关于我省农村科技推广的一些思考及建议
从调研情况看,“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在省科技厅的支持指导下目前已在渭南市实现了全覆盖,并已辐射全省各地,省内加盟店已有200家,呈现出良好的示范引导和发展态势,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健全我省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水平,我们建议:
一是各级政府应重视和支持“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运行、示范和引领功能,选择当地有一定实力的涉农企业以及乐于服务“三农”的企业法人,因地制宜地进行示范、复制、推广并在实践中予以完善;
二是建议省科技厅把“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列入科技创新重大专项予以支持研究,加快示范辐射及复制推广步伐,使该模式真正成为现阶段我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水平的重要组织形式;
三是有关部门应把示范推广“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比较好的县列入全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示范县予以重点支持,使其在服务“三农”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四是应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进一步发挥“专家大院”、“110”服务体系和星火科技“12396”热线服务农业、服务农民的重要作用;
五是借鉴“大荔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以及国内外成功做法和经验,适应我省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农科教单位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六是大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发展,加大技物结合的力度,拓展技物结合的广度深度,加快形成以县为单位的“核心示范-周边带动-广泛辐射”的科技示范推广格局。
调研组成员:蔡理让 曹可清 赵子厚 李凡
第三篇:建设学习型政党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切入点
建设学习型政党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切入点
文章来源: 理论网 [作者:理论网评论员:程冠军] 发布时间:13-01-25 17:55:00 221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历史经验和执政规律所发出的时代宣言,也是摆在广大党政干部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根本就是为了我们党能够长期执政。因此,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个艰巨任务要想落到实处,见到成效,就必须以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为切入点。
我们党在长期的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一条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这就是我们始终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提高执政能力,首先要通过学习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修养。这也是我党能够长期执政、永葆青春和活力的关键所在。关于领导干部的学习和修养,自2008年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进修班开学和毕业典礼上,先后围绕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做了重要讲话,尤其是在围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讲话中,近平同志指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这一系列的讲话,可以说是用心良苦、语重心长、发人深省。
1999年9月17日,全党第一份专门讲学习的大报《学习时报》创刊,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报名,胡锦涛同志作了《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发刊词。2009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正式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从《学习时报》创刊,到党的学习型政党思想的正式提出,其间历经十年,我们可以称之为“十年之约”。“十年之约”既是一种时机的契合,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我们党为什么要在建党近90年,执政60余年的时候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其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特殊的时代背景。要洞察个中原因,我们可以重温2000年6月19日《学习时报》发表的《落日的辉煌》一文。文章发表后,江泽民同志作了重要批示,并指示复制发政治局委员参阅。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也都作了重要指示。康乾盛世时期,中国的经济水平世界领先。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对外贸易长期出超。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方发生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加速发展。但是,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却不看这个世界的大变化,夜郎自大,闭关自守,拒绝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后,竟然在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坚船利炮下不堪一击,落入受欺挨打的可怜境地。对于这场斗争,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西方列强也并不是多么的不可一世,主要原因是清朝统治者所带领的这个团队不能看清世界大势,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鸣。由于不善于学习和拒绝学习,导致大清帝国这个团队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大大下降。一个腐朽昏聩落后的团队面临一群刚刚经过工业革命洗礼的新生力量,这个团队当然会在这场殊死的搏斗中被打败。貌似强大的大清王朝之所以会轰然倒塌,其根源不在于西方列强的凶残与贪婪,而在于这个王朝的管理团队在经过长期执政之后,由于不善于学习和借鉴、不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更新,逐渐丧失了执政能力。
工业文明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就超越了农业文明2000多年。今天,一个超越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新模式——信息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时代已经来到了。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互联网已经彻底改变了当今的执政生态和执政方式。这就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升级,我们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也要不断地发展进步和升级。
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如果不善于学习,不善于把握时代大势,都难以生存和发展。西方学习型组织理论之父——彼得•圣吉提出:“二十一世纪是学习的世纪”、“不学习就死亡”。这些话绝不是危言耸听。一个学习型的政党必须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解放思想和善于接受世界先进思潮的政党,一个学习型的政党必须是一个始终保持一份警醒和一份自觉的政党,一个学习型的政党必须是一个善于不断地反思和超越自我、不断地革新和升级的政党。
(责任编辑:钟佳倩)
第四篇:以解决农民最紧迫问题为切入点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以解决农民最紧迫问题为切入点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中共湖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7年第2期 ——特别策划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解决农民持续增收最紧迫的问题
●大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紧迫的问题
●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路子,解决农民发展投入最紧迫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我省坚持从解决当前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在起步阶段着力抓好那些投资不大、见效较快、受益面广的工作,以赢得民心,增强信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续动力。2006年以来,全省各地着眼于抓基础、抓关键、抓根本,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一些农民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得到及时解决。2006年全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一、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解决农民持续增收最紧迫的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是基础,促进农民增收是核心,这是当前农民要求最紧迫的问题。我省立足于从夯实基础、改善条件、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入手,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一是加强板块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我省把板块农业建设作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重点围绕发展优质粮、棉、油、蔬菜、生猪、水产品等九大优势农产品和家禽、食用菌、蜂产品、魔芋等九大特色农产品,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种养品种,推行标准化生产,集中连片开发。从2003年起,省里每年筹措8000万元资金,支持优势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目前,全省已建成1089万亩优质水稻板块、100万亩蔬菜板块、150万亩优质柑桔板块、80万亩优质茶叶板块、50万亩魔芋板块、70万亩黄姜板块、150万亩水产板块和900多个畜牧养殖小区,促进了农业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布局区域化,农产品生产能力、质量与效益进一步提高。以加快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省里出台
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省财政每年安排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项扶持资金5000万元,由省政府担保、国家农业发展银行提供300亿元贷款,重点扶持国家、省级龙头企业。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997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2家、省级221家,实现年销售收入750亿元,上缴税金40亿元。
二是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提高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我省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省设立专项资金,组织进行农业关键技术及核心技术的协作攻关和成果转化。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提高农业科技入户、到田率。省里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乡镇构建新型农村公益性事业服务体系,2006年按每个农业人口5元的标准,对实行“以钱养事”新机制的乡镇给予补助,在2005年省财政安排2028万元补助资金的基础上,新增2亿多元。从2007年起,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个农业人口10元。
三是加强农业灾害应急机制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近年来,受地理因素影响,我省自然灾害频发,加上农产品市场波动较大,农民受到来自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的夹击。为避免和减少农民因灾损失,确保农业增产增收,我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建立起政府主导下的农业灾害应急机制。2005年,我省部分地区发生禽流感,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共投入4347万元,加强禽流感防控,全年免疫家禽禽流感4.41亿羽份,扑杀17.3万只家禽,全部予以补贴,挽回了农民的重大损失。去年中央、省两级又投入4409万元,用于禽流感防控。去年8月,我省突发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范围的稻飞虱,灾害发生面积5100万亩次,成灾面积86.4万亩,全省各地采取紧急措施,中央、省两级共投入防治资金1400万元,购置1.2万台机动喷雾器,带动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购置机动喷雾器2.8万余台,组成1.5万个机防队,迅速扑灭了稻飞虱危害,挽回粮食损失60多亿斤。2006年上半年,受市场各种因素影响,猪禽价格持续低迷。为了保护农民利益,稳定猪禽生产,省政府及时采取调控措施,省财政筹措2000万元,用于保护猪源和发展畜牧养殖小区。同时,要求省域内禽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按照双赢原则,提高收购价格,稳定猪禽市场。通过政府托市,猪禽价格迅速回升,第四季度农民养殖收入大幅增加。
四是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发展生产和转移就业的能力。我省为迅速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不断加快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大力整合培训资源,扩大“阳光工程”培训规模。2006年,省财政在2005年安排农民工转岗培训资金800万元的基础上,新增安排3050万元,完成农民工转岗就业培训80万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筹集资金1.2亿元,完成40多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不仅培训转移的,而且培训扎根的。各级各部门还加大了对农村务农劳动力的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
二、大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紧迫的问题
我省农村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县域经济欠发达。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农民群众急盼尽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以“六改五通”(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改垃圾堆放,通路、通电、通水、通沼气、通信息)为重点,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投入,强化措施,加快发展。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解决好农民的生产问题。我省是国家粮棉等主要农产品集中产区,又是洪涝、旱灾多发地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抗灾能力不强。根据农民发展生产的急切需要,我省加大了灌排工程体系建设和标准农田建设。狠抓了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2006年投资6.98亿元,其中争取国家项目投资3.44亿元,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54亿元,对列入国家规划的19座大型排涝泵站实施更新改造。狠抓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投资2.27亿元,对24个列入国家计划的大型项目实施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小型水利设施建设,2006年,全省共开工各类小型水利工程20万处,完成土石方4.16亿立方米。加大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省里筹措8亿元资金,在46个粮食主产县(市)建设1000万亩标准农田。去年以来,我省水利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6.39亿元,新增旱涝保收面积30万亩,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50万亩,新增除涝面积3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0万亩,为保障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解决好农民的出行问题。修建通村公路,是农民最关心的事情。我省把解决好农村交通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投资235.2亿元,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乡镇渡口改造和乡镇五级客运站、候车亭、招呼站建设,建设通行政村沥青(水泥)路70800公里,改造县通乡公路10636公里。其中,用于通行政村沥青(水泥)路的建设补助资金将达92亿多元。2006年,共投资45.04亿元,完成通村油路1.98万公里,投资36.32亿元,完成通乡等级油路764公里,解决了4200多个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深得农民欢迎。
三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好农民的生命安全问题。我省部分地区、尤其是血吸虫重疫区水源条件差,地下水有害矿物质含量高,地表水受污染严重,全省尚有1999.17万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解决饮水安全,是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问题。为尽快解决农民安全饮水问题,确保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省委、省政府下决心用五年时间、提前十年解决列入国家规划、拟用三个“五年计划”完成的1609.6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规划投资60多亿元,修建集中供水工程2033处,结束部分农民长期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受污染水的历史。在措施上,省里采取统一融资、财政贴息、国家以后下
拨的饮水安全工程资金逐步偿还贷款本金的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推进步伐。2006年,全省已完成投资62.95亿元,解决了近1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农民喝上了放心水、洁净水。
四是狠抓村庄环境整治,解决好农民的居住条件问题。针对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问题,各地结合省里确定的“百镇千村”建设和整治示范工程,大力开展文明新村建设。以沼气建设为主要内容,推动农户改厕、改圈、改厨,2006年全省下拨专项补助资金近2亿元,新建户用沼气池20万口,达到140万口。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小区,减少分散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实施生态家园建设工程,开展村庄绿化、清理沟渠、整治村容村貌、集中处理垃圾堆放等项工作,逐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改变农民生活习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新农村。
三、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路子,解决农民发展投入最紧迫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在解决突出问题,难点在资金筹措。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我省坚持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方针,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资金筹措办法,组织党政机关、工商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
一是构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各级政府严格按照中央确定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对农业投入“三个高于”的要求,积极建立财政对农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发挥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建设项目和落实资金投入上注重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2006年,省级财政安排各项涉农资金104.34亿元,比上年增加23.69亿元。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的作用,我省积极探索政府补助、以奖代补、财政贴息、参股经营等方式,加快农业项目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中,通过采取政府补助、企业参与、农民入股等方式,省级财政投入8000万元,带动社会投入近10亿元。对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项目,如农民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给予扶持,鼓励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同时,各级政府积极发挥各行各业、各部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力作用,加强对涉农资金的整合,努力构建新农村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在具体操作中,坚持以县为主体,以规划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采取资金性质不变、安排渠道不变、监督管理不变,分配环节与使用环节相结合、存量调整与增量集中整合相结合的办法,对不同渠道的资金,实行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资金整体效应,形成了“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的局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省里集中筹措5亿元资金,对列入专项规划的大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大型灌区建设和大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予以重点支持;筹措56亿元资金,加快农村交通建设;投入14.6亿元资金,加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及“户户通电”工程建设。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筹措
12.63亿元资金,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加强农村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等;筹措5.56亿元资金,加快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加强县、乡镇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血吸虫病防治等工作;筹措7.7亿元资金,加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扩大农村特困户救助范围等。各地还积极建立培育新农村建设投入主体机制,充分发挥农民、工商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流作用,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农村建设投入新主体。
二是组织各级党政机关为新农村建设办实事。2006年初,省委、省政府动员组织省直机关大力开展为建设新农村办实事活动,以发挥省直机关的带动作用,整合省直部门的资源,切实办几件推动农村发展、增进农民福祉的实事。省直各单位积极发挥部门优势,找准工作定位,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办实事方案,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采取过硬措施,狠抓责任落实,为“三农”发展办了一批实事,深受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欢迎。各市、县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参与、共谋发展的强大声势。
三是引导工业反哺农业。各地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积极组织工业企业对口帮扶新农村建设。宜昌市大力组织实施“百企反哺”工程,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企村联动、合作双赢”的原则,动员市域内大中型企业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结对帮扶。各企业热情为试点村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帮助试点村修公路、兴水利、搞生态家园建设、建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帮建项目达200多个,使农民直接受益1500多万元。武汉市采取“政府引导、农户主导、业主开发”的方式,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农村家园建设。他们引入福星科技集团投资5亿元,参与东西湖区径河街道办事处新农村建设,撤并分散居住的自然湾,集中建设农民新村。东西湖区通过这种方式,吸引百步亭集团、新世界集团、三江集团等企业投入16.5亿元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合并117个村湾,腾出土地6850亩,用于发展产业,走出了一条开发性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新路子。
四是号召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与乡村结对帮扶。全省各级团组织广泛动员团员、青年,实行城乡结对互助、长期定点帮扶、双向互动共赢,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团省委组织省内百余所高校学生分别与“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开展结对,有1000余大中专学生实践团队、10多万名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对口帮扶乡镇、村组;组织100个青年文明号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结对,开展扶贫助困,援建基础设施项目达90多个;开展“百名委员进百村”活动,组织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等深入农村,开展招商引资、技术支持、资金扶持、项目对接等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资金和物质支持。■
相关链接
当前要注意防止四种倾向
在1月25日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强调:农村工作的核心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发展农业产业化、开展农民培训等,应该继续抓好落实。在国家和省里加大对农村投入的同时,要切实防止建设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的倾向,防止挪用专项资金解决机关困难的倾向,防止对农业投入“上增下减”的倾向,防止违背农民意愿变相加重农民负担的倾向。■
第五篇:关于如何解决重点工程建设难的调研报告
关于如何解决重点工程建设难的调研报告
http://zx.ouhai.gov.cn/ 2007-09-26 09:38
区政协重点工程建设调研组(2007年9月24日)
根据市委关于新型城市化、工业化建设与区委关于“打造„一城四区‟,构建和谐瓯海”的发展战略,区政协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组成重点工程建设调研组。2007年8月14日组织召开了专题座谈会,会后还走访了部分重点工程和相关部门单位。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近年来重点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2005年~2007年我区共安排重点工程39项,其中省级重点项目4项,市级重点项目11项,区级重点项目39项,总投资79.14亿元。至2007年7月止,共完成投资额24.9亿元,3年期间由于郭溪前垟排洪渠、高翔路改建二期因土地、规划等原因暂停建设,共建成11项。
2007年共安排重点项目26项,计划投资11.5亿元(续建项目16项,计划6.42亿元;新建项目10项,计划5.13亿元)。2007年1-7月份共完成投资4.49亿元,仅完成计划的38.9%。进展较顺利计划完成50%以上项目有8项,未进场开工建设的项目有8项,其余10项进展缓慢。
总之,重点工程建设遇到征地难、拆迁难、进场开工难、二三产返回地落实难、配套建设难等问题与困难。
二、重点工程建设难的原因
一是陈旧观念认识的阻碍。瓯海地处城郊结合部,是温州城市拓展的腹地,省、市重点工程纷纷布落瓯海。农民土地被征的失落,土地和房屋价格的大幅飙升,征地补偿款的持续低下,为将来生活的担忧,利益的巨大反差,使被征地农民的心理失衡。当前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村民在短时间内变成市民,由于发展过快,心理素质、知识素质、就业技能等方面的原因难以适应,普遍会表现出对新的生活与就业发展环境的不适应,彷徨、焦虑,容易受不良情绪的影响。而我们各级政府在土地征用后,没有及时采取各种方式,引导被征地农民转变观念,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工程建设业主单位也没有很好兑现承诺,造成一些群众认为“政府只知征地,不顾百姓生活”,从而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一有借口就聚集人员上访哄闹。同时,对政策外利益大闹多给、小闹少给、不闹不给的错误做法,也给被征地农民以漫天要价的错误导向。同时,一些村干部借重点工程建设之机,从中获取填方、揽工程等利益,如不满足其全部要求,也往往有意阻挠重点工程建设。
现在许多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只办理工程项目的征地手续,而村集体和被征地农民返回用地的手续办理由镇(街道)、村自办,由于有关手续本身的繁琐和一些部门的作风等原因,一般农村基层干部很难办理这些手续,造成许多返回用地无法落实。甚至个别工程已竣工交付使用,指挥部也解散了,但其合法的征用手续都未办好,遗留下许多问题。同时,一些基层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存在政策处理的畏难情绪,没有及时牵头解决这些问题,随着工程一个接一个的布落建设,返回用地的历史包袱越背越重,矛盾日益尖锐。
二是宏观调控政策的趋紧。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紧缩,部分土地审批权上收中央,土地征用审批程序更加规范,管理更加严格,土地征用问题已成为我区重点工程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今年26项重点工程总用地9038亩,已批用地5143亩,未批用地3895亩。例如:中心区道路网工程527亩,西向排洪工程瓯海段758.5亩,火车站配套工程河道改造、配套道路、安置房1673亩,开发区道路网328亩,泽雅大道50.3亩,源口至林岙公路改建等土地,目前都未落实,不但影响了工程进展,甚至造成个别工程无法开工。
三是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根据温瓯政发(1994)47号文件规定,农村集体耕地征用后,可按8%的比例向村集体返回安置用地。据土地部门统计,自1994年至1999年,全区(不包括原永强、藤桥片)共征用土地6498亩,其中耕地6498亩; 1999年初土地法及有关新规实施后,我区(不包括原永强、藤桥片)共被征用农村集体土地45149亩,其中耕地29257亩,应返回用地5125亩(包括94—99年应返回用地),其中三产2134亩,已供地605亩,供地率28%;二产2991亩,已供地823亩,供地率27.52%。这些返回用地迟迟得不到落实,严重影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的妥善安置,群众十分不满。近二十多年来,一些重点工程建设有“重工程,轻群众”的倾向和浮躁情绪,主体工程上得快,配套工程建得慢,返回用地久不落实,从而出现群众不理解、不配合重点工程建设的情况。
四是政策制定执行的偏差。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效果往往是决定着重点工程建设的难易程度。
政策多变。从92年开始至现在,市和区颁发征地文件达7个之多,而主要有温瓯政发(1994)47号文件和2003年颁发的市人民政府69号令,现在中央有了新政策,省里又出台了新的实施细则,要推行征地协商制度。根据新形势出台新政策本来无可厚非,可是有些政策缺乏前瞻性,有些政策变化太快,造成政策前后不连续。
政策多头。有的用地单位为了能快点进场,私自加价补助给农民,造成同一块土地或同一区域,不同项目不同政策,不同时间不同政策,不同领导不同政策,补偿安置费相差很大,人为造成群众对一些工程项目的抵制情绪。
承诺不兑现。一些工程建设伊始,往往对当地征地农户作出这样那样的承诺,但又没有及时兑现承诺,甚至到工程竣工验收,指挥部都撤了,还未兑现对农民的承诺,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例如某重点工程征地,由于村里和被征地农户的思想抵触,被拖了4年之久,省长和市长亲自多次过问,区里和当地街道做了大量工作,村里同意与市属某部门签订征地协议,条件是要求市属某部门用100万元作为二产返回用地落实(在市府69号令规定限期内)的押金,超期限未落实每月按比例扣除,协议签订之后带回市属某部门盖章,待办理土地审批手续之后,市属某部门扣压征地协议原件,调换经办人员,否认签过征地协议,连区领导出面协调也不认帐,为此在群众中造成“政府骗取老百姓土地”的恶劣影响。
五是项目前期准备的不足。部分项目前期工作不到位,如工程配套项目考虑不足,开工后几番修改方案,擅自增加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有的边设计边施工,违反基建程序建设,对控制投资、保证质量、工期进度造成了不利影响,致使列入前期工作的大部分项目进展相当缓慢,个别项目甚至根本不能动工。例如:高翔路改建二期因前期工作不充分,暂停建设;大西洋购物中心工程桩基施工一段时间后,发现部分桩基达不到设计标高,暂停施工,重新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华中科大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在未征求瓯海区、当地街道和专家意见的情况下,个别领导拍脑袋决定,由于村里和被征地农民反对,工程拖了3年之久也没有进展;温福、甬台温铁路瓯海段由于仓促上马,铁路主线政策处理虽进展顺利,但配套工程和二三产返回用地政策处理难度较大,加上这些土地指标还未审批,存在严重群体性闹事的隐患。
六是巨额建设资金的缺口。部分项目因资金未能及时落实而不得延缓建设进度,或停工,或不能按原计划及时开工建设。有些项目原计划打算以征地拍卖出让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当前由于国家开展土地专项治理整顿,原筹措计划难以落实。同时,金融系统也因宏观调控,对投资贷款政策有所收紧,财政国投公司担保能力有限,各大银行已难以发放贷款,今年安排的26项重点工程中由政府实施19项均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例如:南塘大道(梧白段、仙岩段)需建设资金12亿元,目前已贷款7.77亿元,梧白段已全线通车,但仙岩段建设资金未落实,工程建设难以推进;温福、甬台温铁路瓯海段配套工程地方补差资金缺口很大,一期需要17亿元,目前已贷款3亿元;西山路二期改建已贷款1.15亿元。2007年还需贷款2.5亿元(开发区道路工程1亿元,茶白公路0.3亿元,南塘大道仙岩段0.8亿元,西山西路西段改造工程0.4亿元)。
七是管理体制实施的不顺。当前我区重点工程基本上由各类工程指挥部、基建办等项目机构实施,这些机构主要负责人往往是兼职的,而且身兼数职、数个工程,其工作人员是由各部门和镇(街道)抽调的,领导缺乏时间和精力,工作人员懂行的不多,往往缺乏专业知识,项目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管理,有的连工程进度计划还未制定就盲目开展施工建设。同时,我区工程指挥部、基建办等项目机构人员是临时抽调的,调动过于频繁,有些从不懂调入到刚懂就调出,以致造成人才浪费和政策处理不衔接。此外,镇(街道)分管工程的领导不懂、不熟悉业务的情况仍然存在,不利于重点工程建设。
八是部门相互配合的不够。在座谈会和走访中大家反映有关部门对重点工程支持、配合不够,有重利益轻配合倾向,特别是一些垄断部门,不管是不是重点工程,也不管工期是否紧,资金不到位连通融的余地也没有。同时大家也反映,现在部门门好进,脸也好看,可事仍难办。铁路指挥部反映目前处境尴尬:高层(铁道部和省政府)信心十足,对温福、甬台温铁路通车日期都作了确定;被征地农民不好商量,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的道理,铁路主线给征了,而配套工程和二、三产返回用地是地方的,抵触没商量;部门不慌不忙,铁路配套工程和二三产返回用地审批手续不齐全不给办理;铁路指挥部则是“油饼干部”,上压下顶“两头煎”,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九是业主自身方面的缺失。现在社会上有传闻:过去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给农民,现在政府征农民土地给老板,觉得政府为老板想得多,为农民考虑得少。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工业化、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我们不可能永远只停留在小农经济的水平上。但是,我们必须正视农民作奉献的事实和社会上一种不满的情绪,我们需要反思在征地上项目发展经济过程中有没有被人钻了政策的“空子”。因为,在温州工业用地能赚大钱已是不争的事实,办企业、上项目不如利用企业或项目批地倒卖赚的多、赚的快。以往就有人削尖脑袋批地倒卖,虽然近年来政府对工业用地管理越来越严格、越来越规范,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变相圈地现象仍然存在。有人反映,大西洋购物中心征了500多亩土地,自2003年开始以各种理由拖延建设,社会各界反映强烈,当地农民怨言颇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曾组织视察,空置了4-5年之久的工地上只见大片杂草和零星牛羊,有人风趣地形容:大西洋购物中心工地是“风吹草低现牛羊”。
三、解决重点工程建设难的建议
一是解决思想认识抵触。重点工程建设关键是政策处理,而政策处理的重点是征地和拆迁。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失去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活的最后保障。我们要运用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对土地征用工作的领导。要统筹规划好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将土地征用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补偿安置、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等结合起来统盘考虑。要充分认识到村级集体土地征用涉及到农民根本利益问题,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补偿问题,而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因此,在各类重点工程建设中,首先要考虑征地和拆迁农民的利益,考虑征地和拆迁农民的今后发展,正确处理好重点工程与农民利益的关系。重点工程与农民利益关系实质上是利益的平衡关系,只要利益关系摆平了,思想抵触也就没有了,重点工程也就好进了。为此,要做到:
强化宣传。要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被征地农民知法懂法,不仅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也要用法律来规范自已的行为;不仅要依法提出自己的合理要求,也要支持、理解政府的依法征地用地行为。
强化形势教育。通过教育,使群众充分认识到农村土地和农民的非农化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然趋势,正确认识当前经济社会转变期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克服急躁情绪和不平衡心理。
强化监控和教育转化。加强对农村个别别有用心人员的监控和教育转化工作,控制一些社会有害信息的产生与传播,防止个别人借机煽风点火,造谣滋事,集资串联,扩大事态。
让利于农民。要在法规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尽量让利于农民,让利于村集体,留足发展用地,用好发展用地,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二是确保项目要素齐全。土地指标和建设资金是重点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要素,项目前期工作也十分重要。
争取建设土地指标。近年来,我区重点工程建设受到用地指标趋紧的制约,特别是城市中心区、温福和甬台温铁路瓯海段等26个重点工程未批用地达3895亩之多。因此要分轻重缓急,逐项(分项目)争取,逐级(向市要,向省要,通过区属部门向省、市部门要,本级用地切块倾斜)要求,逐年解决,逐步到位的方法解决土地指标问题。
遵循量力而行原则。我区属于“半级财政”,根本没有充裕的资金投入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工程建设除上级拨款外,只能通过土地拍卖自求平衡。目前我区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筹措渠道单一,对财政和银行贷款的依赖性较强。一些单位在申报建设项目时贪大求多,也增大了筹资难度。因此,要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有多少米煮多少饭”,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切莫把重点工程变成政绩工程,坚决摈弃重点工程上去了,把矛盾和问题遗留下来的做法。所以,首先要严格控制重点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除少数关系国计民生和对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项目负债建设之外,重点工程建设要视财力而行,坚决取消“搭车”建设子项目;其次要健全重点工程基本金制度,拓宽融资渠道,促进重点工程投资多元化,尽快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以社会投资为主体,全面利用民间投资、企业投资、外资投资、银行投资等各种资金的开放性重点项目投资机制。
深入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全面深入的前期工作是重点工程建设既能赢得时间,又能保证实施质量及进度的有效手段,要不断提供新项目好项目列入上级建设项目,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要向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土地指标和补助资金,解决土地指标紧缺问题。在安排重点工程开工建设时,必须严格审核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切实做到项目开工条件成熟一个开工一个,项目不具备基本开工条件的,就暂缓开工。
三是破解历史遗留问题。历史遗留的二三产落实问题,已成为我区目前亟需解决的紧迫问题。要对各地反映强烈的省市重点工程建设返回用地未落实的问题,建议组织专门力量,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区级领导分块联系,制定工作计划,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较短的时间内,一个一个勘察落实,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对各镇(街道)、村原来不规范用地所遗留的问题,要本着“顾大局,解难题,办实事”的原则,分门别类,热情指导,灵活运用各项政策,帮助基层政府(办事处)妥善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今后,安排建设各类工程项目时,一定要做到工程用地与农民返回用地同时安排,同时报批,同时落实。要按照各地实情,适当调整“人土比”和土地类别,对一些村的“人土比”进行重新测算,及时予以调整,尽量与周边区域基本一致;对城市规划区内的一些镇(街道)的土地类别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尽量缩小相邻地块的补偿差距。
四是建立新型管理体制。要扬弃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从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和督查指导等方面着手进行完善。
加强重点工程队伍建设。抽调一些专业技术水平高、政治素质好的干部充实到全区重点工程一线工作。对重点工程各类指挥部、基建办等项目实施机构一般不要轻易调动人员,规定最低的服务年限,设立进入门槛标准和调出条件,以保证重点工程稳步发展。对全区各镇(街道)分管镇长(主任)要做到培训上岗、凭证上岗。完善重点工程管理制度。尽快出台《瓯海区重点工程管理办法》,对全区重点工程在建项目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进一步提高监管力度。
加强重点工程督查指导。首先,区领导要抽出一定时间和精力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和指导;其次,区重点办、区“两办”要定期、不定期组织有关项目主管部门对全区重点项目进行督查,每半年要在有关媒体上向全社会公布一次,对存在问题要及时予以处理和整改。
五是营造良好服务环境。重点工程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的实施情况都影响到工程的总体质量和进度。因此,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必须牢固树立起全局观念和“重点”意识。具体要落实五制:专人跟踪负责制、提前介入制、开辟绿色通道制、特事特办制、一事一议制。
六是严格依法依章办事。有法律规定的要依法办事,没有法律规定的要制定规范性文件确保依章办事,并保证长期稳定。
严肃处理圈地行为。目前在温州,无论是商业用地还是工业用地,都非常宝贵。因此,一些人千方百计打着重点工程、招商引资和上级领导的幌子变相圈地。对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有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个别工程和少数企业变相圈地行为多次呼吁严厉打击。因此,建议区委、区政府对已安排的工程项目进行检查,对少数圈而不建的工程项目土地要依法予以收回。
建立被征地人员保障基金。要出台新政策,确定预算内被征地农民保险、养老和就业费用支出占GDP的比例,虽然这个比例不可能象发达国家那样达到1%、2%甚至3%以上,但应不断提高逐步接近或达到1%,为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生活保障提供物质支撑。同时,还要对弱势群体进行保护,对男55岁、女45岁以上经培训与介绍后仍不能就业的征地农民,建议发放给一定的就业保障金。对弱、病、残等无法适应城市市场竞争的就业特困群体,要完善社会救济制度,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特别关注,或者干脆实行“以土地换保障”政策,提供适当的保障措施。此外,目前温州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因此要根据新情况,出台福利性质养老保险的新政策。
确保政策长期稳定。要克服政策多变,防止“老帐新翻”;要克服政策多头,防止“新帐难做”;要克服政策执行偏差,纠正光承诺不兑现,防止“老帐、新帐一起算”。即使上级相关政策有变化,我们也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保证新老政策的前后衔接,避免因此造成不必要的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