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展情况及经验总结

时间:2019-05-15 08:1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展情况及经验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展情况及经验总结》。

第一篇:山东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展情况及经验总结

山东理工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情况汇报

2010年6月25日,教育部公布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首批试点学校名单,我校成为首批试点的10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之一,参加了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卓越计划启动会。一年来,我校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及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校情,以战略的高度科学规划这项计划,密切校企联系,突出我校办学特色,扎实推进试点工作。

一、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加强政策保障

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我校作为首批试点高校及时出台了《山东理工大学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为顺利实施卓越计划,提供了政策保障。

为保证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简称试点专业)工作的顺利实施,我校成立以张新义校长为组长山东理工大学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主要负责审定和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培养方案、研究配套措施与机制、提供保障等重要事项的协调和落实工作);成立由各试点学院院长为组长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试点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的制定及教学组织实施等具体工作);成立由试点专业系主任为组长专业建设团队(负责试点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侧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改革的各项工作)。另外我校还成立由分管副校长、试点专业负责人、合作企业负责人、企业高级工程师等组成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作校企协作组,负责具体工程实践实施方案,协调落实企业工程实践教学环节。

我校进一步加大卓越计划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做好试点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等,另外在师资培训、教学用房使用、教研立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二、深化校企联合机制,共同制定卓越计划培养标准

2010年7月24日上午,我校组织召开了卓越计划校企联盟会议。山东省经信委、教育厅以及众多省内大中型企业的负责人应邀出席。会议指出,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的新机制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步骤和重点任务。建立校企联合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对于企业和高校双方都具有积极意义,对于企业来说,加强校企合作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对于高校来说,加强校企合作有助于高校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落实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工作。

在学校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统筹领导下,在教务处与各试点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小组进行协商和讨论的基础上,分别制定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采矿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3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试点专业培养方案突出行业参与、注重实践,培养适应经济社会与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富有进取精神和人文精神,面向行业和区域一线产业的“强实践、能管理、善创新”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我校机械设计制造与及其自动化专业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制定创新性的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与已有的质量工程项目(如国家级、省级、校级的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等的建设)和其它教学模式改革项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推进。特别是借鉴开始实施的CDIO教学改革的相关经验,将国际工程教育的先进教学模式——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融入教学过程,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强化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选择国际认可度高的机械设计工程师(或见习机械设计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发)、UG设计师或UG工艺师职业资格证书(西门子公司颁发)资格证书等职业(职业)证书,将认证课程列入培养计划,通过日常教学与集中培训,使学生毕业前获得1-2个资格证书,三、实行“出入制”,做好试点专业实验班选拔工作

学院以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卓越计划及有关文件精神,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充分依托我校优势特色专业和学科,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和服务山东制造业强省建设,创新我校与行业、企业联

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思想,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富有进取精神和国际视野,“强实践、能管理、善创新”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依据试点专业所在学院生源情况,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选拔一批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开放交流能力的学生,组建卓越计划实验班。

做好选拔工作是做好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的重要前提,给于学生充分时间认真考虑,保证选拔条件严格。真正把思想素质、专业素质等各方面综合素质最优秀的学生吸收到实验班来。卓越班是吸纳优秀学生的一个团体,必须制定完善的出入机制,使其实现合理的流动。已经选入但成绩表现不是很理想的可以按相关制度淘汰,最初未选但后来学习优秀并且要求进入卓越班学习的学生可以按相关制度纳入。只有这样,卓越班才始终是一个活的、动的优秀集体。

四、定期召开研讨会,积极应对新问题

我校定期召开卓越计划研讨会,重点研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举措。从我校实际出发,扎扎实实把卓越计划做好,进一步加大投入,重点做好培养计划制定、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育实践中心建设和双导师制的聘任工作。

2011年4月底,我校根据教育部高教司通知要求,对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采矿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进行了阶段性检查。我校三个试点专业中采矿工程专业为通过,其他两个专业为整改通过。

五、加强“两重一难”和双导师制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新的形势下,卓越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好“两重一难”建设,即重点做好校企联合、优化试点专业课程体系,难点是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

校企合作有利于加强社会服务职能,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我校立足山东,积极与青岛软件园、山东黄金集团、福田汽车等省内大型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培养阶段按照“3+1”模式设计教学环节,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内,主要掌握基本理论、基本设计方法、基本加工技能后,在企业实习环节一半大于44周,除阶段性认识实习外,还应参与实际产品的开发设计、工艺编制、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等全过程,并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生产工艺改造、技术革新等创新性

工作。企业技术人员和我校教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

课程优化和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人才培养设计。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革上,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邀请企业人员进行定期指导,同时改进课程的实验手段,建立课程实验的实验平台---ACM竞赛平台,所有实验和作业提交均在该平台上进行,同时对课程考试进行改革,将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作为该门课程考核的重要方面。采矿工程专业精心设计企业实践环节,学生带着事先设定的问题到矿山企业去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经企业技术人员多次交流,总结出了一套作为一名大学生快速成长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现场技术知识,并由此制订了学生跟班实习思考题。(思考题附后)

实行卓越计划双导师制有利于提高人才工程素质,有利于增强核心竞争力。成立由企校双方组成的企业培养阶段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与知名企业深度联合,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担任卓越培养计划的兼职教授,为学生讲授相关专业课程,并担任学生企业阶段培养的主要教师。不断派出年轻教师到业进行至少半年以上的实践训练,实行跟班轮岗制,接触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们,熟悉矿业各部门及岗位的工作流程及主要职责等,丰富年轻教师的工作经验,更好地为卓越培养计划的实施奠定基础

从2009年我校卓越计划提上日程到目前该工作步入正轨,卓越计划在我校的发展经历了由构思论证、积极申报到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实施等由浅入深、由不太成熟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卓越计划实施不仅提高了我校人才培养质量,还在科研成果转化、教学团队建设、教育教学理念改变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附件

学生跟班实习思考题

在所参与的实践的工种中,根据所见和所学理论知识,总结并思考以下问题:

(1)所学工种主要有哪几步具体工作(包括工作前的准备工作),每步工作所占用的时间及比例(表格、图);据你观察和了解,你对所学习工作的效率评价如何?产生效率低的原因主要发生在哪些方面?有哪些宝贵的经验?

(2)虚心请教工作人员,该工种可能会遇到哪些方面的意外情况?可否根据相关迹象预测、预知,对于出现的意外情况如何处理?

(3)通过观察和请教相关人员,该工种在哪些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导致怎样的后果?如何预防?出现事故如何处理?

(4)该工种各作业环节运用了那些仪器、设备、器材?该类仪器、设备、器材国内外是否有效率更高的替代产品?

(5)工作人员对于该工种各项工作的期望是什么样子的(或理想的情况应该是怎样?),对于存在问题如何改进或改善。

(6)该工种的前、后工种是什么?前一工种的工作质量对本工种工作的影响有哪些,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对前一工种和后面工种的工作有哪些建议?

(7)在跟现场技术与管理人员学习中,学到了哪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经验?

请在实习结束后,以报告形式形成5000-10000字左右的学习心得,注意不要讲空话。

第二篇:北京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北京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2010年6月,北京理工大学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探测制导与控制专业、飞行器设计工程专业、地面武器机动工程专业以及生物工程专业,总计5个专业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要求,经教育部和工程院专家组的审核论证,被批准首批实施“卓越计划”。

自批准之日起,我校就开始为顺利实施“卓越计划”,从理念的宣传、理论的研究、培养方案的制定、政策的制定、实施方法和工作流程等各方面开展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在“卓越计划”的理念宣传方面:

式,向全校特别是首批进入计划的相关专业进行政策宣传。

2.着手组织首批进入计划的相关专业所在学院领导和专家,学习消化教育部有关文件,学习包括CDIO在内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方案,学习兄弟院校的卓越工程师实施计划,以期整理优化课程结构,在短时间内,为“卓越计划”的实施方案制定科学、可行的培养方案。

3.积极与相关企业,特别是兵器工业集团所属相关企业,就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进行进一步交流,并就兵器工业相关专业的“能力集”问题初步交换了意见。

4.组织专家就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深入的理论研究,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关于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情况的调研及对我校相关工作的建议”,“关于国内同类院校相关教改情况及CDIO教改模式的调研报告”。

二、在“卓越计划”的整体规划方面:

委书记兼教育研究院院长郭大成主持,主管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研究生院、科研院、实验设备处、基础教育学院、教育研究院负责人,和宇航学院、机电学院、机车学院、生命学院的各教学院长共同参加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业务部门做了“关于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措施情况的调研及对我校相关工作的调研”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理论、技术上的探索,目前发展的水平,以及国内外高校的动向。

会议对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试办思路和工作现状,对卓越工程师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将要面对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对实施计划中学生选拔、1.为从全校整体上协调一致地开展“卓越计划”,我校专门召开了由校党1.教务处将“卓越计划”的启动信息通过网络和校内各种宣传和文件的形

实习经费的预算、教学编制的设置、教师的企业培训、职称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如何办好卓越工程师的试点工作提出了在招生方式、培养方案、产学研基地等方面的合理建议。

会议提出,我校国防专业的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要符合我军当前机械化与信息化并进的新军事变革思想,因此,在设置培养方案上,应适应当前的变革,增强信息技术与可靠性等相关内容的课程;在考虑培养层次上,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定位应是主要培养硕士阶段的高层次人才,因此要特别关注我校卓越工程师专业的本科阶段培养目标必须结合研究生培养方案统筹设计。

2.学校计划明年所有入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五个专业均以“卓越工程

师计划”的名义招生;建议设置培养方案时,考虑学生的出口分别为:本科毕业30~40%,工程硕士毕业40%,10~20%从事学术研究三个层次的思路;

3.2011年在三年级本科生中选拔学生进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

施“2+2+2.5”工程硕士计划;

4.建议首批进入“卓越计划”的相关专业与我校既有的“特色专业”、“名

牌专业”的专业建设结合,与相关教师的科研工作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与企业的关系;

5.将成立一个专门机构促进“卓越计划”。

6.学校已经把实施“卓越计划”写入我校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国防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任务书。在该任务书中明确规定了“以研究型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和一系列总体建设思路,即:

a)依据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求,优化培养过程,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强化科研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适于培养目标的弹

性模块化教学计划及教学质量与人才评价制度。

b)将大学生实践创新教育常态化、常规化,纳入规范的教学体系,经

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将多类型多层次的大学生实践创新教育贯穿于

基础课教学、专业基础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的各教学阶段。

c)建设可指导多学科学生共同参与的创新实践活动的教师队伍,建立

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学生、国际合作组织或国外高校与我校联合培

养学生的多种培养渠道。

三、在“卓越计划”的工作安排方面:

1.与兵器工业集团、兵器科学研究院就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全面合作在以往协议的框架内进行补充完善,并草拟相关专业的培养规范。2011年3月前完成。

2.继续培养方案细则的制定。2011年5月前完成相关专业教学计划的修

订工作。

3.支持卓越工程师计划,保证经费投入。

四、在“卓越计划”的经费投入方面:

在学校985三期的建设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部分,在2010和2011的实施计划中与“卓越计划”间接相关的投资470万元,另外调整专项业务费223万元。包括:

1.在创新实践基地上:良乡校区的5个跨专业创新实践平台(信息类、机

械类、理科类、人文类、综合性)建设经费投入390万元,宇航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基地30万元;

2.在支持创新实践活动上:支持校、市、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经费

80万元;

3.综合性、设计性课程建设:宇航学院60万元,机电学院60万元,机械

学院30万元;

4.教学团队建设:车辆学院地面武器机动工程专业优秀教学团队建设33

万元;

5.产学研基地建设:宇航学院航空航天类人才培养产学研实践基地建设

10万元。

五、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免试推荐研究生的控制数适度倾斜,以保证“卓越计划”在相关高校实施的连贯性。

2.需要行业领域的主管部门或教育部牵头,协助高校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基

地,制定政策,提供经费,确保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实践机会,确保教师能在企业获得与时俱进的工程技能培训。

3.校内人事制度上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编制、教师的企业培训和职称政策

保障。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需要相关专业专家和教师精心地编排教学内容,打乱以往的课程体系,开展系列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方法并组织实施;同时,校内广泛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需要有实践能力,热心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和大量的实验室助教,目前缺乏切实可行的相关师资的培训、选聘和激励机制。

4.建设经费上存在较大缺口。学校没有专门的“卓越计划”实施经费,目

前开始启用的985建设经费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部分的费用有限,且1.需要教育部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对进入“卓越计划”的专业每年本科生

该费用尚需面对全校17个学院,系列跨专业平台创新实践平台、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特色专业及新专业等多项不容暂缓的建设内容。

第三篇:合肥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合肥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展情况汇报

教育部高教司:

学校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以来,做了大量工作,现就主要的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1.学校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二个试点专业,今年共招生17个班。

2.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成立创新学院具体负责试点工作。召开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启动大会,首批的17家联合培养企业现场签约;按初步专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同时启动新深层次教改研究工作(培养计划结构、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系统改革)。

3.正在制定满足工程教育要求的教师政策,即通过培养(派遣教师到企业兼职)、外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和引进三个途径,提高教师的整体工程能力。

学校要求教务处(创新学院)和二个试点学院,针对上述政策要求展开调研,提出具体方案上报学校。要求人事处、教务处(创新学院)和二个试点学院联合制订新的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相对应的教师考核评价政策上报学校。

4.学校校长办公会议已提出加大试点专业的经费投入,按生均2000元/年增加投入。

学校希望教育部:

1.加大试点专业的人均拨款,以弥补学校经费的不足;

2.通过相关部委,出台校企联合培养实践中心建设政策,建立学生工程能力培养落到实处的长效机制。

3.针对学校政策、制度改革,设立部级研究专项。

合肥工业大学20101122

第四篇: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我是北京化工大学的,我们学校也有这个实验班,这个是为了培养实干的工程师而开的,出来就是干工程的,学习的话就是大学四年会减少你的课程,更多的时间会安排你去实习,积累经验,不知道你们学校是怎么安排的,反正我们学校是四年累计有一年的时间去实习,然后我们学校在向教育部申请30个保研名额(还没拿到),不过保的是工程硕士,读两年,其中有一年是在外实习的,不是普通说的学术硕士,两个其实都是研,但性质和含金量是不一样的,你可以去网上搜搜,如果你要考普通的研究生,就最好不要报,因为实习会让你没精力去复习考研的,本来我们学校很多优秀的学生都报了,我也报了,但是后来成绩好的都退出来了,那些教授也说想要的是成绩中等的(因为他们怕成绩好的到最后又去考研,人才流失)然后慢慢的,我们这个实验班就没人报了,最后连上学期挂了三科的人都去报了。。我没有说这个班不好的意思,毕竟现在很缺这种工程师,所以国家才会有这个培养计划,因为是第一年办,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好是坏,我们教授就说了失败了他们是不负责的,我当时纠结了很久,面试什么都过了,最后该签字的时候退了,不知道你的实际情况所以也不好给你意见,不过如果你有志于考研或者出国的话最好不要报,这也是我们老师的意见,我建议你去了解一下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的区别,再看你偏向哪一方面再做决定。。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

谢谢!说的很有道理!我赞成你的观点!!!就你了

第五篇:华东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华东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华东理工大学作为第一批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211”重点大学,自该计划启动以来,一直在稳步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下面就我校实施“卓越计划”的进展情况进行汇报。

一、总体概况

我校实施“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依托优势学科和产学研基础,以“卓越计划”试点工作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大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打破围墙,充分发挥专业学院的主体作用,由各专业学院直接执行培养方案,并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工程教育学系负责管理、协调和指导,同时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按照学校要求,负责制定试点专业学生培养的总体方案和实施细则,并监督实施;以实施《探索工程科技领军人才中外合作培养模式》国家教改项目为契机,充分利用国际合作与交流资源;学校各部门积极参与和支持配合。

我校“卓越计划”的目标定位是: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批面向过程工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杰出科技人才和领军人物。为此,一方面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精神和科学素养,另一方面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截至目前,我校共有7个本科专业入选“卓越计划”,分别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自动化。其中,前4个专业作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获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每个专业获得150万的建设经费;后3个专业我校将于2013年拨款专项经费150万支持建设(每个专业各50万元)。

我校“卓越计划”试点班的学生按照“志向驱动、择优遴选”的原则进行公开选拔,目前进入“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的学生人数为2010级111名、2011级189名。学生选拔在一年级结束后进行,在二年级组成试点班,并执行各专业的“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四年级半年进行工程实践,半年进行毕业设计和论文,即按照“1+2+0.5+0.5”的模式进行培养。

我校的“卓越计划”目前只在本科阶段进行,第一批试点班学生毕业后,“卓越计划”将自然延伸到研究生阶段。

二、组织管理

为顺利实施“卓越计划”,我校在2009年10月设立了专门机构—工程教育学系(我国高校史上第一个以“工程教育学”命名的独立部处级单位)。同时,为充分利用多年来在优秀生培养方面积累的工作经验,并为“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思想和理论指导,我校将原理工优秀生部和高等教育研究所并入工程教育学系。如今,工程教育学系已成为我校负责工程教育学研究、“卓越计划”组织和管理的专职机构,成为“卓越计划”的理论研究、方案设置、产学研合作以及政策分析等四位一体的综合专职培养机构,并将为进一步落实“卓越计划”的各项任务提供政策、理论和实践的坚实保障。

此外,为协调各部门间关系,有效落实各项保障措施,更好地整合各种优质资源,为我校“卓越计划”的实施做好顶层设计,我校还构建了不同层面的管理体系:

1、以校长为组长的“卓越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包括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工程教育学系主任、相关部处负责人、相关学院院长及合作企业领导。

2、成立“卓越计划”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来自学校的资深教育专家(院士、国家教学名师等)和来自企业的工程科技专家(院士和工程界知名专家)参与指导、审核培养方案及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经费投入等。

3、成立产学研合作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分管副校长担任主任,主要成员由大型企业高管组成,负责协调和落实学生的企业实践环节。

总之,我校的组织管理以各专业学院为主体,工程教育学系负责总体协调、组织和管理。各专业的“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由专业学院负责执行,并纳入教务处的统一教学管理。

三、政策措施

1.学校层面

首先,为确保“卓越计划”经费的科学管理和使用,我校制定了《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暂行)》(参见附件1)。

同时,我校也出台了学生遴选与学籍管理政策。在每个“卓越计划”的专业设立试点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志向和未来发展的定位,自愿报名,然后择优选拔,允许其它专业的学生通过转专业进入试点班(参见附件2—附件5)。

此外,为了大力推动卓越计划的实施,我校于2012年对产学研合作教育专家指导委员进行了调整(参见附件6)。

2.院系层面

各入选“卓越计划”的专业学院,结合各自特色,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典型措施列举如下:

生物工程学院在选拔过程中精心组织面试,全面考察候选人的学习成绩、外语水平、工程热情、综合素质及对未来学习人生的认识等,并在推荐硕博连读、保送工程硕士、推荐国外交换或知名企业等方面优先考虑“卓越计划”试点班学生。

药学院在学院岗位津贴中专设两个特殊任务岗,以激励从事“卓越计划”教师工作,“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均在学院党政联席会上集中讨论解决,制定了《药学院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的选拔及流进流出规则》。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对于参加基于项目学习的指导教师予以工作量补贴,学院统一资助指导卓越工程师班学生开展研究项目所需的经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对于参与“卓越计划”项目建设的团队教师,给予业绩肯定;与“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学生结对子的指导教师,优先考虑其保送研究生的名额分配。

四、培养模式

1.学校培养标准和专业培养方案。

我校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及《“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校培养标准编制要求》为指导,遵循“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制订学校层面的统一指导性培养标准和实施方案,并强调全面工程教育理念。

参与专业根据其特色制订“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主要由三大模块构成:共性工程基础知识模块,具体包括基础必修课、基础选修课等;特色专业教育模块,具体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及创新教学环节等;企业学习实践模块,包括工程基本技能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基于项目的毕业论文/设计等,具体内容见附件7-14。

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我校本着加强工程技能训练、凸显工程特色、教学科研互动的原则,以密切联合企业、培养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在具体实施中,依据“卓越计划”培养标准,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同时不搞一刀切,突出专业优势和特色。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确定了大学物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化工工艺等8门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对于大面积学科基础课程,聘请国家级和上海市教学名师授课,对于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也聘请优秀任课教师担任主讲教师。此外,对化工热力学、化工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等核心课程采取增加学分、强化实践的措施。还专门聘请工程设计院和鹰图(中国)有限公司的专家为化工卓越试点班学生开设了3学分的《SP3D工厂设计软件应用》的课程。

生物工程专业确定了“基础理论学习、科研方法训练、企业工程实践”三阶段的课程模式。

一、二年级以基础理论学习为主(包括聘请优秀师资、选用或自编优秀教材),三年级以科研方法训练为主(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将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学科竞赛等科研活动融入其中),四年级以企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将认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小设计和毕业论文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活用于实践过程)。同时在必修课中增加生物工程相关的重要设计类课程,比如生化过程自动化控制与生物反应器机械设计等;强化双语/全英文课程教学,开展微生物学、生物分离工程、生物炼制工程、生物反应工程原理等课程的双语及全英教学;增开企业课程和企业专门讲座,包括“企业GMP规范和质量控制”(16学时)、“发酵工厂设计概论”(16学时)、“企业管理”(16学时)以及8场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主讲的专门讲座;此外,还精简了部分必修课程。

制药工程专业增设特色课程《制药分离工程》和《药物制剂工程》;探索增加工程类实验及与其它专业联合开展实验;由校企专家联合编写完成了《制药工艺学》、《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物分析》等五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在“过程、装备、控制一体两翼”知识结构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以知识的可拓为依据,在原则上不增加学时的情况下,通过“删、减、并、增”优化教学内容、倡导工程驱动型教学方法等实现课堂教学由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增加《化工原理》学时数(由80学时增加到96学时);专业选修课开设《化工过程分析与开发》、《化工系统工程》等工程类课程;同时,将工程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和教材中,在《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课程中将从高分子化学合成机理的角度结合工业生产实际讲述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结构特征;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中增加高分子材料加工生产中的实例分析(如产品质量分析)等;并开设高分子合成工程和加工工程方面的课程。

环境工程专业,突出了与卓越工程师培养及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相一致的核心课程,其中重点课程包括环境化学,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分析及监测,化学反应工程,环境评价,环境工程设计等。大幅度地增加了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如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和环境评价等三门课程均分别增设了8学时课程设计。对环境工程设计进行了重新优化组合,并增加了与工程密切相关的授课内容。

代表性的若干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见附件15-16。3.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将企业项目和执业工程师考试内容纳入传统教学,强调理论应用与实际结合;加强互动式教学、双向交流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取现场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的方式。探索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探索项目、实验、设计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所有专业都注重聘请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企业教师参与到主要专业核心课程的授课当中,并与校内教师一同开展相应的课程设计教学指导工作。

比如:生物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的场所不仅仅是教室,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带领学生在学院内生物炼制微型工厂、生物发酵实验平台等试验场所,边传授教学内容边简单动手实践,寓教于动。

制药工程专业部分专业主干课程(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课程实践环节直接在企业完成,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显著提高。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启动“基于项目的学习”,采取以问题为导向,以大作业、专题研究报告、文献综述报告、研究性实验报告等为载体的探索式学习模式,通过“做中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也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实践教学环节全部在企业中完成;而环境工程专业直接安排由企业(陶氏化学公司、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和泖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设计、主讲《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概论(HSEMS)》课以及三门专业课。

五、师资队伍

1.校内参与卓越计划的专职师资队伍建设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学校从各专业选派中青年教师进入企业及工程设计院实习;鼓励和推进教师利用多种形式前往企业实际部门参与研发、工作或实习;着手调整现行岗位聘任、考核、晋升评价等办法,把工程和项目设计开发等成果都纳入考核范围。在人才引进中,我校对具有企业背景及从事过重大项目实施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倾斜。为了加快青年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我校还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参见附件17)。

为了提高青年教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学校成立了9个青年教师培训基地,其中7个与“卓越计划”直接相关(参见附件18)。

此外,各学院根据自身优势和具体条件,也出台了各具特色的师资建设措施。比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依托国家精品课程和教学名师组建了“青年教师培训中心”,并选派教师到“国际合作平台”签约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密西根大学、里海大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等国外著名大学进修学习。而制药工程专业则选派部分老师去上海医药及下属各子公司进行挂职锻炼。2011年已有4名教师在企业接受过系统培训,1名教师专赴药监局实践,4名教师接受过新版GMP的培训。同时,对承担“卓越计划”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将以工程项目设计、产学合作和为企业技术服务等方面为主。

2.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我校在精心选聘企业导师,组织其参与培养方案讨论、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论文指导之余,也为其制定了具体的管理与激励措施。如药学院,制定了企业教师推荐条件及对参与“卓越制药工程师”带教导师或实习基地的企业,给予一定金额的资助和奖励的激励政策,担任企业讲座导师并参与校企联合举办的企业讲座,将成为上药集团个人今后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条件之一。再如机械学院与上海森松压力容器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实施一系列举措培养“卓越计划”的专职教师队伍。如:从企业抽调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通的人才进入中心工作;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主任由学校派代表担任,副主任由企业派代表担任,两位主任负责中心的全面工作,并成立由企业和学校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于在中心工作表现优秀者,企业和学校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六、校企合作

1.总体情况

目前我校已与100多家大中型企业达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协议,每年召开200多位企业科技和管理专家参加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年会,并建立了194个稳定的实习基地。2011年11月,药学院更与基伊埃工程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建立联合实验室。同年,我校通过与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密切了与陶氏化学、巴斯夫、拜尔、朗盛、罗地亚等几十家跨国公司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无论是课程建设、参观和实习及毕业论文指导等方面,“卓越计划”内的学生都从中受益。其中,最具特色的运行机制就是校内外双导师制:校内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制定培养计划、定期检查计划落实,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企业导师协调学生实践环节,负责学生在企业实践活动、在企业毕业论文阶段指导,并审查学生学位论文中是否含有涉及企业技术秘密的资料和数据等。

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包括:(1)通过到相关企业的认识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环境、文化和运作模式;通过生产实习,在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指导下,了解产品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各种设备的作用等;对于毕业小设计和毕业论文,采用基于企业项目的学习方法。(2)专业核心课程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某些教学内容放在实践基地现场讲授。(3)配合“卓越计划”,聘请企业工程师开展讲座、授课,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知识;(4)鼓励教学、科研与实践互动,鼓励学校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产品,并实现其产业化;(5)重视企业培训环节,通过参观实习、企业培训等形成体系,讲究安全规范,为学生的工程实践奠定深刻的第一印象。

2.校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或基地建设的情况。

截至目前,我校共有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准建设并于2012年7月正式挂牌,它们是: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森松压力容器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前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得教育部每个中心200万元的经费支持;后2个中心,我校拟特拨每个中心25万经费支持其启动建设。

各中心工作现均已进入实际运行阶段。比如,“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制定了中心的运行机制:成立由企业和学校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年一聘,由外协部负责聘请相关专家并定期召集相关专家委员会议,对中心发展重大事项进行研讨和决策。企业将中心建设纳入企业研发与人才发展计划,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卓越制药工程师”实习培养标准、学生实习管理指南、企业讲座和带教导师推荐基本条件及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管理流程等。2008级11名学生的毕业论文环节已在中心完成;中心接收指导药学院学生实习222人次,同时企业参与了认识实习的答辩考核。再如“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2年接纳2009级毕业实习学生规模达181人。首届2010级化工卓越100班的毕业实习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

3.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情况。

企业专家和各学科专业教授共同组成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各专业发展要求及企业历来对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的经验和管理机制,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

如生物工程专业企业培养内容包括(1)企业课程:企业专家将开设3门企业规范、管理及设计相关的课程,包括制药企业的GMP规范和质量控制、发酵工厂设计概论、企业管理。(2)实践教育培养:包括认识实践、应用实践和工程实践,内容包括入职教育培训、工程基本技能训练、生物反应器设计和工艺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基于项目的毕业环节等。

再如,2011年5月至今,药学院已举办了15场企业专家讲座,2010级制药工程专业的《药物分析》已开展校企联合的方式授课。2010级制药工程卓越计划试点班的认识实习大纲、评分标准等已制定,并于2012年6月在校企双方的共同指导、考核下完成卓越班的认识实习。

七、国际化

我校坚持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师。2011年4月起,我校加大了与美国里海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美国匹兹堡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的联系,期间就如何通过中外合作的模式培养“卓越工程师”与工程科技领军人才进行了探讨,并对国际化“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展开了深入研讨。2012年10月,为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继续推进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和国际化精英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决定成立国际工程师学院(相关文件参见附件19)。2012年11月,为吸引优质资源开展中外合作与交流,提高学校声誉和竞争力,学校与诺丁汉大学联合成立了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诺丁汉高等科学院。

各学院也将国际合作办学作为促进专业国际化建设、培养国际化应用型工程师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药学院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药学院已续签双边合作意向框架协议并将于2013年上半年在我校举行双边研讨会;与英国Canfield大学达成一致意见,同意采取3+1本硕连读、3+1+2本博连读、3+1+3本硕博连读的形式开展学生交流项目。

再者,化工学院邀请法国道达尔教授协会(Total Professors Association)的教授采用全英文授课的方式来我校为本科生授课,课程内容涵盖行业背景、安全事故剖析、模型方法解析、危险处理方法等多个方面。2012年也曾先后邀请了两位法国FGL教师、1位韩国国立全北大学化工系教授和1位美国密苏里大学化工系主任为卓越班学生授课(每位开课至少16学时)。

生物工程学院也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来校给卓越班学生开设专业选修课。如 2012年3月邀请国际知名瑞典Uppsala 大学的Jan-Christer Janson 教授为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系统讲授《蛋白质分离纯化》,全程授课16学时。

而2012机械学院共有16名本科生参加国际学生交流项目,包括:5名学生参加英国邓迪大学“3+1+1”学生交流项目,6名学生参加美国密苏里“3+2”项目交流,3名同学参加德国曼海姆大学暑期语言班,2名同学参加英国格拉斯哥苏格兰大学暑期交流项目。

八、其他(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决定具体填报内容)

1.简述本校围绕卓越计划开展的其他相关工作。(1)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申请立项

2010年11月,由钱旭红校长挂帅,申请立项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工程科技领军人才中外合作培养模式》。2012年10月15日—16日,接受教育部第7专项检查组对我校试点项目的检查,受到好评。教育部办公厅以“华东理工大学积极探索工程科技领军人才中外合作培养模式”为题专刊发表《教育部简报》([2012]第50期)。

(2)积极推动专业认证工作 2008年起,我校积极参与教育部组织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先后接受了教育部组织的工程教育认证,获得了 3—6 年的认证有效期。2011 年底,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提出的认证申请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该专业首批获准认证的学校。2010年,我校与德国高校合作办学的两个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顺利通过了德国 DAAD组织的专业认证。2011年,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正式向美国 ABET 提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申请,并获得该机构的同意。

(3)组织申报工程硕士领域“卓越计划”

2012年6月,我校组织完成工程硕士领域12个专业的“卓越计划”申报工作。

2.实施“卓越计划”对本校其他专业(包括工科与其他学科门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影响。

“卓越计划”实施以来,未入选学院对培养工程型高科技人才取得共识,并在课程教学、实践训练、实习场地等方面提供了很多便利。无论是工科还是商科或文科,均对面向社会、面向行业企业需要培养人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不同程度对教学模式展开了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比如,学生的毕业选题出现了理论型向实践应用型转化的现象。

九、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

1.概述实施卓越计划以来的取得的主要成效和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

实施卓越计划以来,我校总结经验,摸索规律,取得了一定成效:(1)围绕我校在工程教育和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新问题、新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定期发布《工程教育简报》,为工程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系列的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2)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保障了实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将逐渐走向长效、稳定的双赢模式;(4)逐渐形成了一支稳定的专兼结合的具有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

然而,我校也存在与诸多兄弟院校类似的问题。例如,如何吸引和激励“工程性+精英性”的优秀生;在两校区办学的现实中如何调配教授和科研基地等优质资源等;如何更充分地调动企业参与共同培养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如何进一步细化承担卓越计划的学校教师(导师)、企业教师(导师)的配套政策等等。

2.今后继续推进卓越计划的主要思路和可能措施。今后我校将一方面加强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加大与企业合作的力度。将根据第一届试点班执行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在实习岗位中的表现,与企业共同探讨,修订教学体系及内容,逐步建立良好的运行和管理制度。

具体的措施包括:(1)按照卓越工程师计划,保证核心课程教育质量,增加企业开设的特色课程;(2)进一步整合课程体系及内容,将认识实习和专业概论相结合,分散在1、2年级完成;(3)拓宽渠道,创造机会,推送学生在化工类大型国企(如上海石化、华谊集团等)、著名外企(如陶氏化学、BASF等)中实习,完成累计一年的实践实习。同时,从微观上建立专有毕业环节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学生过程监控和毕业生信息反馈,进一步明确企业和社会对高层次工程人才的需要;建立企业教师库、企业教师学生网上评价系统等。

3.对教育部及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议。

期望国家层面制定激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相关制度,解决学生到企业实践的安全问题,为企业免除后顾之忧。也建议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工科教育的专业教师考评中突出工程背景和工程研究导向,一定程度扭转唯SCI论文的困境,提高教师参与“卓越计划”的积极性。

下载山东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展情况及经验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展情况及经验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京交通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结合国家交通领域优先发展的“高速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两个主题和学校长期服务于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形成的......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签约仪式举行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签约仪式举行 2014年04月28日 16:58:09 来源: 新华网天津频道 新华网天津频道4月28日电 4月26日天津滨海迅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迅腾国际IT教育总部)与山......

    山东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报告范文合集

    DBFQ DFDF SYY DYPT 2011年山东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报告 山东大学作为教育部首批试点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高校。自2010年6月教育部召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工作进展报告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二О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1 工程教育改革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师后备人才的必有之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交流会江南大学(2010.1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汇报 ——北京邮电大学 自2010年6月北京邮电大学被批准为第一批“卓越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近日,从教育部高教司获悉,我校已经被教育部列入第二批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再添八高校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再添八高校继天津大学去年率先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后,今年,本市还将有八所高校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工程人才实施分类培养,同时培养工科拔尖创新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作方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方案 一、 背景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作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重大改革措施已列入《国家教育中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