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计算器对数学能力的影响
浅谈计算器对数学能力的影响
四川省会理县太平片区中心小学张廷帆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器、计算机的出现,对现代数学教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标志着现在的数学教学已步入了科技信息式教学。
当前在小学四年级,就已开始了计算器的教学,将计算器引入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因为计算器的先进性,使学生的计算更加快捷、迅速、准确,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使学生初步接触高科技的先进性,了解科技发展对数学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让学生认识“数学发展科技,科技服务于数学”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都是其它计算工具所无法达到的。所以我们应该倡导学生积极使用高科技手段(计算器、计算机等)来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的学习能力。
但随着学生长时间的使用计算器,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其主要体现在对计算器的依赖性上,在教学实践中我就发现,许多学生使用计算器后,越来越离不开计算器,有的学生连一些口算题都要去按计算器,竟然还有个别中后进生,在笔算时似326
乎忘记了学过的笔算方法,通过计算器,一步到位,如计算×65。这类中后进生,他们———
21190
本身的计算能力就较低,不熟练,使用计算器后,更加失去了笔算训练的机会,使他们得不偿失。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方法,计算技巧,计算能力,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这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我认为在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但在平时的学习中,尽量还是少让他们使用为好,以训练他们的计算能力,总不能让我们的学生长大以后,也像传言中的美国教授那样,到菜市场买菜都需要带个计算器吧。计算器只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辅助工具,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辅助性工具进行数学学习,但更要注重发展他们的数学能力,防止他们对某一种辅助性学习工具产生严重的依
赖性。
第二篇:计算器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影响(范文)
计算器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影响
(1)计算器对算理教学的影响。
在初一有理数运算教学中,学生对诸如“65-23,3725”之类的计算,都愿意使用计算器来计算。图快捷也许是人的本性,因为这些都是简单的计算,按几下计算器结果就出来了,既方便又迅速,还不会出现差错。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是所谓的偷懒,反而应该被视为时代的进步。试想想,现在计算器价格非常便宜,随处都可买到,在这种情况下,谁还会用纸笔进行坚式计算呢?因此,《新课标》降低了对学生笔算能力的要求,在第二学段中将乘法限在三位数与两位数以内,而去掉了原来的三位数与三位数的乘除法,并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计算。计算器的特点是快速、准确,它的广泛使用对传统计算方法的影响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学生有了计算器就不想用笔了,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因此,我们要慎重考虑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的时间与内容,在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之前不宜使用计算器,同时对某些内容还要明确规定不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如上述的简单计算在小学阶段应提倡口算或笔算,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基本计算方法,打好扎实的基础。
有人担心使用计算器后,学生的计算能力会下降。实际上,许多资料表明,使用计算器后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会略有降低,但计算能力并没有下降。比如,在计算两个多位数的乘积或多个多位数的求和时,只要按几下键即可算出结果,绝对不会出现任何差错;而若是用笔计算,花费脑力与时间不算,结果还容易出错。同时,用笔计算这样的算式,学生并不会在计算能力上得到什么实际性的提高。
在传统的数学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计算技巧,大部分人都主张通过公式、法则结合运算技巧进行简便计算。如“用简便方法计算出2004-2002的值”,它的解法就十分巧妙,能令学生体会到解题的乐趣和数学的美妙之处。但是,这些计算技巧只能算是一种数学“杂技”,我们是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杂技演员”的。因此,若不懂得解题技巧,就无法解题,但是如果利用计算器求解,则全体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计算,只是,某些技巧也许会因此而被弱化。当然,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如果要考查学生是否已掌握这些技巧,可以对此类题目做一些修改,方法有三:一是改选择题填空题为要写出计算过程的计算题;二是将数字改成字母;三是改变题目要求,比如训练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时,可将“简便计算”改为“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等。
在数学发展史上,人们一直都在为寻找更准确、更方便快捷的计算方法而孜孜不倦,许多数学家为此也花费毕生的精力。人们先后发明了算盘、竖式计算、计算尺、对数、数表、计算器、计算机等,这些工具或方法无一不是为了上述目标服务的,诚然,这些发明也极大推动了数学不断向前发展。旧的计算方法不断被新的方法所替代,推陈出新,这是历史的规律。有学者指出:将来在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时,将极少注重代数的技巧,因为只需通过手持计算器或预编程序软件就能轻松地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因此,在使用计算器后,应注意弱化或淘汰某些传统的计算方式与运算技巧,让学生有时间思考其它更有趣、更实际的问题。
(2)计算器的使用要求运算结果多样化。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计算结果不能用近似数,要用整数、分式或根式、等表示,实际问题的计算结果也如此,除非有“精确到„„”等字句要求,才会用近似数表示。以前由于计算工具有限,这样的规定确实帮助避免了许多繁琐的计算,并且也显示了数学准确性的特点。但在如今计算器已相当普及的情况下,计算过程不仅不再繁琐,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也得到了充分保证,此时,用近似数表示计算结果是合理的,特别是在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时更应如此。鉴于此,在编写教材时,要适当加入一些允许用近似数表示结果的题目,以加强学生运用近似数的能力。
(3)计算器的使用使估算受到重视。
估算实质上是一种快速的近似计算,通过对数值作适当的扩大或缩小,得出运算结果的大致范围,最后再得出一个大致的估计值。估算在我们的传统教材中从未出现过,而现在的《新课标》却多次提到了这个问题,其中,在第一学段中就有这样一个例子:如果公园的门票为每张8元,某校组织97名同学去公园玩,带800元钱够不够?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估算在日常生活中一直被广泛应用着,同时也表明了《新课标》对估算的重视程度(在第一学段就提及了估算)。为什么估算以前无人提及而现在却受到如此之重视?仔细推敲,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计算器运用到课堂上的结果。有了计算器这种强大的计算工具,我们的大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把准确的计算工作交给计算器来做,我们的大脑只需要进行估算就可以了。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估算是以计算器作为后盾的。22估算可以给精确的计算结果提供快速检验,例如对于由按错键而得到的错误计算结果就可以用估算来进行检验。反之,计算器的使用又可以提高估算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因此,在加强计算器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估算教学,在教授学生估算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4)计算器的使用使实际问题更贴近生活。
《新课标》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并提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立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让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传统的数学教学虽然也重视应用,编写了大量的应用题,但是,许多应用题都是脱离实际、想当然编造出来的,如某应用题中有这样的条件:船与小岛的距离为103千米„„在实际生活中怎么会存在这样的数据呢?利用计算器,可以令编题者在编写此类问题时不再脱离实际,取材范围更广,也更自然。
其它学科与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素材,也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建模就是将一个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它需要有计算器、计算机软件等方面技术的支持。因此,加强计算器或计算机相关软件技术的教学,将会有利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是当今应用数学得到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5)计算器为统计等内容提供技术支持。
“统计与概率”现已成为《新课标》四大内容之一,它是通过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虽然“统计与概率”在现实生活中有广阔的用武之地,但由于它的计算量太大,在传统教学中难以付诸实施。现在终于有了计算器,特别是有了统计功能的计算器,能够完全解决统计中的所有计算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此块内容的教学。
计算器还为大数的认识提供了技术支持。例如在众所周知的国王奖励国际象棋的发明者的故事中,国王就是对“2-1”这个数额的大小缺乏认识而最终无法兑现承诺的,假若当时这个国王有计算器在手,就不会上当了。
第三篇: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作者 兰星天
摘要: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企业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才潜力的发挥;而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培育适合人才创新的企业文化也同时将有助于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企业文化在技术创新过程的三个阶段的影响,并通过研究微软亚太研究集团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得到富含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将大大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企业文化;技术创新能力;人才
引言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内容,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必须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环境,以培育企业文化为目标,以文化促进技术创新的提高。
当代企业文化的突出特征就是以人为本,以关心人、爱护人、培育人、尊重人、激励人的人本主义思想为导向的。企业能否给员工的技术创新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给员工提供一个适合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这是企业先进或落后的根本标志。
实现技术创新不仅需要一个工作场所,更需要一个文化体系。优雅舒适、和谐、宽容、充满人情味的工作环境,对人的才能充分重视,对人的价值的充分尊重,对人的善于创新充分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才能充满活力,才能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另外不仅要使员工深切地领会到有形的待遇,比如工资、福利、权利、股份、期权等,还要感受到无形的文化待遇。这来自于自我实现技术创新的成就感,社会给予的尊重、荣誉,职务的晋升,企业所烘托的个人身份等等。
实现技术创新的人不都是追求最大的工资、福利的回报。科技人员更看中的是企业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企业形象,有思想有魅力的企业老板。应鼓励广大科技人员感受和体会企业文化给大家带来的益处,树立企业文化是一种待遇的观念,有意识地设立企业文化奖,包括技术能手、科技标兵、企业功勋等奖项。面对跨国公司的人才争夺,尽快形成有利于科技人员最大限度发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已是当务之急。
一、企业文化的力量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它是指导企业员工行为的高级规则,具有明确员工的组织地位、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规范员工行为、激发员工积极性等功能。技术创新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在特定的企业文化环境之中并受其影响。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行动将发挥导向、激励、凝聚和辐射等方面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上处理不当,就可能严重妨碍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展开。因此,必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可以通过对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塑造,为技术创新主体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价值观是精神动力的源泉,是行为的支柱。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够使人焕发无穷的力量。企业一旦树立起追求卓越和创新的企业精神并获得职工的认同后,就会激发起职工自觉的创新热情和行动,从而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氛围和整体合力。
从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的文化需求来看,企业文化必须能对企业成员努力实现创新目标起积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由于任何一种技术创新行动所带来的新的行为规范总会或多或少地同现有企业文化发生矛盾或冲突,因此,企业管理者及技术创新管理者必须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清楚地了解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事先有意识地采取防范措施,做好企业文化的引导和重建工作,以免这种冲突最终转化成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实施的现实障碍。
二、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企业文化除了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功能外,还势必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任何企业技术创新都是在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约束下进行的,如果规章制度符合企业技术创新的客观规律,就会推动技术创新,反之,就会阻碍或限制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全过程可以划分为这样个阶段:构思阶段、研发阶段、商业化阶段。企业文化在这个阶段始终影响着技术创新。
1、企业文化影响新构思的产生
任何发明创造或者技术革新都来源于一个好的新构思,但是好的构思并不一定都能够实现技术创新。新构思的产生需要员工大胆想象,勇于突破常规,以及积极地献计献策,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第一步。(1)创新构想的产生需要良好的环境和实施正向激励。对某种创新思路提出批评,可能会压抑一部分人的创新积极性,企业的领导和创新的组织者对创新苗头如果妄加评论,也可能会把很有希望的创新设想引入歧途。企业员工提出了自己认为有一定价值的创新设想,不管是否被采纳,企业都应制定一定的标准,给予奖励,从而保证新构思能源源不断地涌现。(2)新构思的热情也需要维持。发动职工创新并不难,难的是能把这种创新的积极性不断引导到较高层次并长期保持下去。这除了相应的制度保障之外,还需要长期形成于广大职工心里对企业一种由衷的关爱,这就是企业文
化。企业如果做不到以上几点,员工的新构思就可能被扼杀,至少他们的积极性会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技术创新的构思。
2、企业文化影响研发管理
研发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资金投入强度、时间长短等因素,大大地影响研发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研发的企业文化氛围就在于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协同,主要是在企业内部造成一个开放、创新、合作的文化氛围,使技术创新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实现。研发管理阶段需要各部门的沟通和协调,需要多方面的信息,任何环节的脱钩都会影响研发继续甚至夭折。研发管理阶段需要有不怕失败的勇气。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使研发人员难免会顾虑重重,很可能导致研发工作难以为继。合作的文化氛围是保证研发项目成功的整合剂。在高科技企业中,由于技术本身的复杂性,技术创新完全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几乎不可能,每一项创新成果往往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也就不会有高效率、高质量的研发成果,也就不会有成功的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可以满足以上条件,促进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也可以阻碍技术创新。所以企业文化影响着研发管理。
3、企业文化影响技术创新的商业化
技术创新的商业化是指通过市场应用实现其价值。美国管理大师彼得· 德努克说过:“创新的成功不取决于它的新颖度、它的科学内涵和它的灵巧性,而取决于它在商场上的成功。” 实际上企业文化对这种成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无不将企业文化根植于运作当中,而成为其制胜法宝。文化经营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凡达到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必须依靠文化来进行管理。海尔在市场销售上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因为海尔有成功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独特风格的一种载体,通常是融于企业的日常管理、运营之中的,它看似不能在商业竞争中发挥明显作用,但实际上却形成了企业根本性的竞争优势,是一种制敌于无形的柔性武器。一个好的销售制度、营销理念,不仅有利于企业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培养忠诚顾客,使企业在获得良好的市场收益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不仅贯穿于技术创新过程的始终,而且以不同形式深刻地影响着技术创新及技术创新的持续。
三、案例分析
1、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的管理文化理念精髓
自1975年微软公司成立以来,比尔。盖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现代神话,建造了童话般的“微软帝国”,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地球现在都笼罩在比尔盖茨的光环之下。微软之所以能够在风云变幻的信息行业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无疑是由于其在技术方面一直保持着强势地位。而微软无可比拟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得益于
微软自身富含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下面的五条定律诠释了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的管理和文化精髓:
(1)IT=IQ(talents)+IP(intellectual properties)
吸引和培养第一流的人才,给他们创造一个足以充分发挥其才能的空间,鼓励创新并保护其智慧成果。
(2)E=MC2
吸纳一大批有卓越潜质的人才(M),同时缔造一个完全释放人才潜质的过程(C2):在此过程中,先进的管理方式、富于感染力的企业文化将在个人、团队之间产生一系列正面的连锁反应,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出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的动能(E)。
(3)△V ·△ P≥ α
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创新而不因循。△V和△ P 两个变量分别代表研发集团项目目标的风险度和准确度,所得出的乘积便是机构或团队发展的速度。
(4)1+1≥3
有关企业的内部交流及合作:只有在1+1≥3(或者说“多赢”)的前提下,合作才是有价值和有必要的。
(5)E-> inf(热力学第二定律)
建构一个开放的、共赢的 IT 产业生态圈(Ecosystem),和全球范围内的学术界、企业界合作伙伴协力创新,共同分享资源、经验与成果。
2、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文化的作用
从上述五个被赋予新的概念的定律可以看出,微软文化本身就彰显出一种充满想象力的创新精神。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的所有员工都能够在研发的世界里自由地驰骋,深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让微软始终保持着超乎想象的技术创新能力。
集团的每一位员工都在激动人心的创新冒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在北京、东京或是曼谷,他们都是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锐意进取、不懈探索、激情洋溢的创新团队的一部分。在一个没有天花板的空间里,员工们不仅可以创造出优化全球用户体验的产品,还可以生活在一个由文化所驱动、提供诸多个性选择的广阔社区中。
得益于独特的管理和文化机制,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已实现人员规模的快速拓展——当前,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拥有由超过3000名杰出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团队,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台北、东京、首尔、悉尼和曼谷等地,已成为微软在美国之外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研发基地。
四、结论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最重要的资源无疑也将是人才。而企业如何吸纳最精英的人才,并利用人才赚取财富,这就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积淀形成的文化。同时,企业要想在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长盛不衰,也要依赖于人才潜力的发挥。因此,如果企业能够建立与时俱进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将刺激员工的积极性和想象力,从而使企业保持强盛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成败便决定于此。
参考文献 [1] 黄华新,顾坚勇.论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科学学研究.2001,12.[2] 刘元芳.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与企业问换的耦合.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
理.2006,04.[3] 唐淑香,龙佳解.试论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09.[4] 周玉良,杜春沈.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企业文化.2005,02.[5] 徐博英.技术创新能力及其评价方法的发展变化.科技和产业.2006,11.
第四篇:浅议农村教师对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影响
浅议农村初中教师对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影响
青市中心学校 龚辉伦
(四川省中江县青市中心学校 四川 中江 618116)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教师对初中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现状,简略从保障学生反思时间,积极评价学生反思表现,重视学生反思训练等方面作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思培养;
区别于小学,初中生开始具备能够自我有意识地调节、支配、检查和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能力,在学习上和生活上有更大的独立性和自觉性,所以对初中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对于未来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农村学校,由于受家长观念,学生学习基础,教师受训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在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方面有别于城区教育,现仅从农村教师对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影响作如下粗略探讨。
一、农村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中受教师影响的几个因素。
(一)在应试教育还未完全消灭情况下,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仍然在一定阶段采用低级方式进行教师之间的博弈。
虽然现在我们能清晰地感觉到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地缩小,成长路途多样,但仍不可否认,农村作为社会“后发展”的部分,读书仍然是学生改变生活走出农门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新一轮课改的推进带来了一定压力;其次,学校对教师教绩的考核仍然以升学率、平均分为为主要评价,作为运用了千年的“苦读”出“成绩”的经验,教师们仍然不愿或者不敢放弃,抢时间成为教师与教师之间博弈的重要手段,导致农村学校的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相对较少,曾子说:“吾 1 日三省吾身”,一省所需都难,何谈三省?而其弊端在数学学科表现尤其突出。
(二)教师对学生反思表现缺乏积极评价。
个别教师为了尽快地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为了展现更多的经典题型,对学生的反思表现持漠视状或者进行讥讽。记得曾在一次共同体交流的公开数学课上,一位教师刚讲完不等式组的解法,就有学生提问,为什么不能将不等式组x153x5x象解方程组一样,两边同时相加,转化为,解得呢?或许32x4这位老师觉得会影响自己的教学进程,就温和地说“方程组的解法我不是刚刚才讲过吗?你这样做是错误的”。不知学生从这“温和”中体会到了什么,不再言语,我想他可能怕老师给他扣上不认真听课的帽子吧,学生基础知识暴露出来的问题就轻易地被放过了,一个本来值得褒扬的数学反思培养机会丢掉了,在此刻,大多学生就会认为,老师怎么讲我就怎么做,模仿比思考要轻松得多,何苦想这么多的为什么呢。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相对城区教师,农村教师受“师道尊严”传统观念的影响更大,更忌讳在课堂教学中暴露自己的不足,因此,大多教师习惯在课前对在课堂上要讲解的习题经过了反复的思考,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很少暴露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过程,更少暴露自己对反思解题错误想法,学生因此也无法模仿学习反思,造成学生反思性情景知识的缺失。
二、与之相对应,我认为作为农村学校,在数学反思能力培养中教师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一)教师尽可能多地争取学习新知识新观念的培训机会,提高自身教学素质,提升对数学反思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在学校这个小环境的博弈中采用“科 技含量”高一点的方法;同时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合理安排有限的教学课时,相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学生提供充裕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的时间,因为建构主义理论早告诉我们:学习不是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社会的建构过程,学习需要学习者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上对教师所讲的内容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其意义,教师的讲授是无法代替学生的自我反思。
(二)教师要带头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让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转化为“专业型”教师。例如,对于人教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22页第15题: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BC的中点,AEF90°,且EF交正方形外角平分线于点F,求证AE=EF.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凭自己已有的经验停留在完成此题,而要作进一步思考,当点E不是中点时结论还成立吗?若将其中的AE=EF作为条件,将AEF90°作为结论是否是真命题呢?经过此一系列的反思,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便在教学中有目的地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为学生仿效,以促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反思习惯。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允许学生“出格”、突破常规。我们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的反思表现解除束缚。如在前面所举学生提出解不等式的例子时,就不要表现出惊异的状态,这正是学生真实的想法,可鼓励其他同学参与讨论,就势引导类比方程组和不等式组解法的异同及其算理,解决了基础知识的问题,并会带动多数学同学积极进入反思状态。
另一方面,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反思方法,并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反思到底,在这一点上,南通符永平老师在引导学生反思学生错误作业时曾举有一例很具典型:
xa的),2x111A.零 B.无意义 C.a时,值为零 D.a时,值为零
22xa时,分式【错因】:粗心。什么地方粗心? 【错因】:审题不认真。不认真指什么? 【错因】:上课没记住。没记住什么? 【错因】:没有考虑分母。怎么考虑分母?
【错因】:没有考虑分母为“0”。分母为“0”又会怎样? 【错因】:因为没有考虑2x+1≠0。可2x+1≠0,又怎么了? 【错因】:因为x111
也就是 a再算一下a?
222知道了,xa而不是xa
xa0正确解法为:要使分式值为0,则应当满足2x10,所以选择 C
xa学生经过如此系列反思,我们就不用担心自己讲得不够多,练得不够多了。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洛登塔尔又明确地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的核心和动力”。所以,作为从根源上提高农村数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能力,教师要首先对自己进行必要审视反思。
[1] 张定强,赵宏渊 《论数学反思能力》
课程·教材·教法
2005年第3期
[2] 《数学》八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3] 符永平
2010年4月8日讲课课件
第五篇: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影响
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影响
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既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作指导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有效的学习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有效整合,谈谈我的一些见解。1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有价值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先让学生看汽车在公路上飞驰的录像,再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三角形、方形、椭圆形、和圆形做车轮时汽车前行的情景,这样运用信息技术有效的辅助了小学数学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了课堂,提高了教学效率。
2运用信息技术,让数学走进小学生的日常生活。
例如:在进行《人民币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先出示一段录像:小明到一个文化用品商场购物,拿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购买文化用品,营业员与其进行交易,随着画面的切换,一个欢快的童音提出质疑:“小朋友,你能认出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吗?”通过音像图文并茂在课堂上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无处不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揭示内在规律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点、线的闪烁,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来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紧接着把长方体的实物模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图,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再通过面、棱的移动,拼合等一系列的演示这样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不断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思维的一般方法,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们只有摆正信息化辅助教学的位置,合理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