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水平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模式》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08:2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水平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模式》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水平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模式》读后感》。

第一篇:《教育水平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模式》读后感

邹碧琪44号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人口的必然趋向老龄化,因此,老年人成为了被关注的人群,《教育水平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模式》读后感。研究一般社区居住的健康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是近年来的较新课题,它与对老年痴呆的研究密不可分。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在8%~15%左右,年新发率在2%~5%。认知功能减退是否发生和减退的速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综合性、难确定性。认知功能的保持和减缓其衰退也要从多个方面努力,采取综合措施。

来自北京三个社区的217位60~85岁的老年人接受了五项基本心理能力测验、感觉功能测查、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容量的测试。考察了教育水平对老年人基本心理能力的影响。研究得到:(1)从整体上看,教育水平对老年人基本心理能力的积极作用是普遍存在的,不依赖于具体的领域;分水平看,教育水平对认知功能的积极作用随教育水平的高低表现出领域间的差异,读后感《《教育水平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模式》读后感》。(2)教育水平与年龄各自独立地对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产生影响,教育水平的作用是积极的,年龄的影响是消极性的。(3)教育水平对老年人基本心理能力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以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为中介的。

结果表明,教育水平的总体主效应显著,年龄的总体主效应显著,但年龄与教育水平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从分组的相关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教育水平对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因教育水平的高低表现出领域间的差异,同时该模型还提示我们可以从更深的层次理解教育水平对基本心理能力的积极作用。

影响老年人认知能力还有其他因素,曾有报告,吸烟对认知功能的完整,继而对痴呆有保护作用。但近来的研究,在控制了职业因素后,吸烟的保护作用的显著性消失。而多人参与的娱乐性活动可能有延缓认知功能减退,进而延缓痴呆发生的作用。有假设认为,适当的活动有可能促进神经细胞间突触的形成,增加神经细胞的联系。

在一般社区老年群体中研究认知功能有几个方面的实际意义。首先,认知功能的损害是痴呆早期的重要症状之一,是痴呆的必要特征:从正常老化到测验上检测出认知功能损害,到最后确诊痴呆,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连续体,可以理解为一种渐进的累积过程。对处于认知功能减退阶段者的正确识别,尤其在一般老年人群中正确识别这部分人,可尽早发现轻度或可疑痴呆患者,进行可能的干预治疗和良好的照料,对延缓病情发展很有帮助。其次,认知功能的完整还与老年人能否保持独立生活、与老年人的预后关系很大。研究认知功能,早期发现老年人功能下降和死亡的高危人群以加强治疗与照料,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有益。

第二篇:速读速记心智潜能开发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

速读速记心智潜能开发对MCI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

孙淑凤 李秀艳* 魏秀宏 吕宏韬 索海英 李天民

(潍坊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潍坊 261042)

摘要 目的:探讨速读速记心智潜能开发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37名65-75岁的MCI老年人分成训练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MMSE得分以及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成绩基本匹配;训练组每日上午8:30~9:30,下午2:30~3:30.在专门培训老师的指导下集中训练,每周6d,持续3个月;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及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软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1个月后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训练组在字词再认方面相对于第1次成绩有明显提高(P<0.05);在数字拷贝、汉字比较与字词再认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训练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中知觉辨别及总分显著高于实验前及对照组(P<0.05);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训练组在数字拷贝、汉字比较、记忆广度与字词再认方面显著优于实验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人认知能力随时间有下降趋势,速读速记心智潜能开发可有效改善MCI老年人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 速读速记 心智潜能开发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基本认知能力

Effect to the elderly in cognitive ability about Speed-Reading Mind Potential Development

SUN Shu-feng, LI Xiu-yan, WEI Xiu-hong,etal.Abstract 0bjectiveTo explore effect to the elderly in cognitive ability about Speed-Reading Mind Potential Development.Method 37 se selected MCI old people in 65-75 years old age were divided into training group(19 cases)and control group(18 cases);The basic information is match in gender, age, years of education, MMSE score and the Raven standard reasoning test scores;Training group has been trained intensively at 8:30 am ~ 9:30, 2:30 pm ~ 3:30 under the guidance of a teacher for 3 months weekly 6d, 6 days per week.“Raven Standard Reasoning Test” and “Basic Cognitive Ability Test” software and were used to evaluate intervention effect.Results Taining group has markedly improved in word recognition as opposed to the 1st performance(P<0.05)and digital copies, Chinese comparison and Word recognition as opposed to the control(P<0.05)after 1 month;Train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before exiperi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P <0.05)in Raven Standard Reasoning Test;Train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before exiperi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P <0.05)in digital copies, Chinese comparison and Word recognition and Memory span in Basic Cognitive Ability Test.Conclusion The elderly cognitive decline over time;Speed-Reading Mind Potential Development can improve effectly the cognitive abilities of MCI older people.Key Word Speed-ReadingMind Potential DevelopmentRaven Standard Reasoning TestBasic Cognitive Ability Test前言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衰老与老年痴呆(AD)之间的一种认知功能损害,每年有10%~15%MCI可能转化成临床AD,而正常老年每年只有1%~2%转化成AD,说明MCI是痴呆的高危人群,并且痴呆缺乏非特异性治疗手段,因此早期测查、早期干预,可延缓MCI向痴呆转化,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目前有关体育健身运动间接1,2老年人的认知能力水平和速读速记心智潜能开发提高青

基金项目:山东省卫生厅资助项目(2009HZ104)

作者简介:李秀艳,通讯作者,女,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认知心理学、儿童潜能开发及社区老年护理等研究。E-mail: liuxiuyan@163.com

孙淑凤,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区老年护理。E-mail: ssf1112@126.com

少年认知能力都有所研究,但关于速读速记心智潜能开发直接提高老年人认知能力却尚未报道。本研究运用神经心理学方法对MCI老年人接受训练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探讨速读记忆法对MCI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对象与方法

2.1 实验对象

本研究对象主要来源于山东潍坊华都老年公寓(2009年3月到2009年4月从500余名

【】老年人中筛选获得)。参照perton3标准并进行相应修订共选出65-75岁之间轻度认知功能

障碍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人37名。被试均为右利手,视力(裸眼或矫正)正常、听力正常;心肺功能、血糖水平基本正常;血压正常或轻度高血压;无健身锻炼的习惯。所有对象知情并同意参加本研究,并填写健康问卷,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与健康状况等。MCI入组标准:(1)主观感觉有记忆力减退;客观检查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证据。(2)量表评价:总体衰退量表(GDS)=2或3级;简明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20~26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18分;哈金斯基缺血指数(HIS)≤4分,排除抑郁及特定原因引起的认知功能减退(AD排除性诊断法);(3)病程>3个月;(4)不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1)抑郁症(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3分);(2)脑外伤史;(3)特殊药物如改善记忆力的药物服用史;(4)头颅MRI具局灶性脑改变;关键部位的梗死,如角回、海马、扣带回,有多个(2个或2个以上)梗死灶或白质疏松病变;(5)可引起脑功能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和严重内科疾病,如肺性脑病,肝性脑病,肾型脑病,高血压不稳定期,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梗死等。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分组

用单盲设计,实验期为3个月。干预前,按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MMSE得分以及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成绩基本匹配分为训练组19名、对照组18名。两组的基本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如下表1所示。实验组进行全脑速读记忆法的训练,对照组不进行干预维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两组皆生活于老年公寓,统一的作息时间、饮食安排、娱乐活动等。

2.2.2 干预方法

实验组接受全脑速读记忆法训练3个月(该法是建立在全脑速读记忆法开发青少年大脑潜能的基础上,通过预实验重新整编设计适合老年人的训练内容和方式。利用幻灯片讲解训练要领,根据改编的《速读速记心智潜能开发教程》进行课堂式训练。整个训练过程分为四步:一健脑呼吸训练;二视觉机能训练;三节奏感知训练;四综合机能训练)每周6d,每日上午8:30~9:30,下午2:30~3:30.在专门培训老师的指导下集中训练,在整个实验期由护理员记录考勤情况。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实验组缺失1人,对照组缺失2人。对照组不练习此方法。

2.2.3 认知功能检测

2.2.3.1瑞文标准推理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aven’s Standard Progress Matrices, RSPM):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软件由上海惠诚公司购买,在实验前及实验3个月进行测试。根据以往资料及专家意见,规定18分以下老年公寓的老年人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该测验由60张渐近性矩阵图组成,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分成A、B、C、D、E五组,每组含12道题目,也按逐渐增加难度的方式排列。其中A组主要测试知觉辨别力、图形比较、图形想象力;B组主要测试类同比较、图形组合;C组主要测试比较推理和图形组合;D组主要测试系列关系、图形套合、比拟;E组主要测试互换、交错等抽象推理能力。为简化测试,开始时从图集各模块选取奇数样题,共计30题,每题1分,满分30分;实验3个月时从图集各模块选取偶数样题,共计30题,每题1分,满分30分。通过预实验同一实验对象对奇数题与偶数题的成绩没有差异性。同时要求测试环境安静,测试者情绪稳定。此测验用于进一步筛查认知功能减退的老年人;并可评价干预前后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

2.2.3.2 基本认知能力测验

采用中科院李德明教授设计的《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软件以人机对话的方式在计算机上进行。在实验前、实验1个月、实验2个月及实验3个月分别进行测试。该测验包括7部分,其中测验1数字拷贝和测验2汉字比较测试知觉速度;测验3心算测试思维效率;测验4正反字识别测试心理旋转效率(反映空间表象效率);测验5心算答案回忆测试工作记忆能力;测验6双字词再认和测验7无意义图形再认测试词记忆能力和图形记忆能力。测试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一般不允许第三者在场;主试者经专业培训并根据《基本认知能力测验操作手册》要求进行指导。测验时间30min。此测验主要用于评价干预前后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

2.2.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测试数据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用配对t检验检测各组内前后两次瑞文测验均值差异的显著性,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测均差的显著水平,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方差分析比较三次基本认知能力测验两组成绩的差异。显著水平P<0.05,非常显著P<0.01。

3.结果

3.1 纳入对象的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实验对象的一般情况比较(xs)

组别人数年龄受教育年限MMSERSPM 训练组19(18)69.06±3.29

对照组18(16)70.17±2.53 9.26±2.95 8.22±2.82 23.53±1.87 22.78±1.89 13.42±2.97 13.06±3.00 注:实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员流失,括号内数字为本实验最后测试人数。

3.2 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前后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成绩比较

训练前两组瑞文测验的各项及总分无明显差异性。训练组老年人在接受培训的3个月后,知觉辨别、同类比较及总分显著高于实验前(P<0.05);知觉辨别、比较推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前后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成绩比较

项目对照组

实验前(18)实验后(16)

知觉辨别

同类比较

比较推理

系列关系

抽象推理

总分 4.05±1.26 3.83±0.86 2.38±0.70 1.83±0.86 0.94±0.64 13.06±3.00 4.00±1.15 3.63±1.26 2.38±0.62 1.75±1.00 1.00±0.65 12.81±3.45训练组 实验前(19)实验后(18)4.21±1.03 3.80±0.79 2.73±0.73 1.84±0.90 1.00±0.67 13.42±2.97 5.22±1.30ab 4.33±1.14a 2.94±0.94b 2.00±0.84 0.89±0.68 15.33±3.83ab a: P<0.05代表组内的比较;b: P<0.05代表同次测验组间的比较

3.3 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前后基本认知能力测验成绩比较

训练前两组的基本认知能力无明显差异性。在训练1个月后即第2次测验训练组在字词再认方面相对于第1次成绩有明显提高(P<0.05);在数字拷贝、汉字比较与字词再认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训练3个月后即第3次测验训练组在基本认知能力的7个方面显著优于第1次测验(P<0.05);在数字拷贝、汉字比较、记忆广度与字词再认方面显著优于对照

组(P<0.05)。

表3 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前后基本认知能力测验成绩比较

项目 对照组

第1次第2次第3次

数字拷贝

汉字比较

心算

汉字旋转

记忆广度

字词再认

图形再认1.84±0.69 2.33±0.98 0.34±0.11 0.47±0.17 2.94±0.80 11.00±2.89 12.33±3.16 1.84±0.701.79±0.68 2.34±1.06 0.33±0.12 0.43±0.13 2.81±0.83 10.88±2.90 12.38±3.28 2.25±1.15 0.33±0.12 0.44±0.18 2.82±0.64 10.29±3.20 12.00±2.92训练组第1次第2次第3次1.87±0.491.60±0.45b1.33±0.41ab2.40±0.702.06±0.73b1.46±0.53ab 0.30±0.120.30±0.110.40±0.10a 0.49±0.180.50±0.190.73±0.23a 2.57±0.773.33±0.845.16±1.29ab 11.00±2.29 13.39±1.88ab 16.83±1.82ab 12.31±2.92 13.06±3.3315.11±2.84a

a: P<0.05代表组内的比较;b: P<0.05代表同次测验组间的比较讨论与分析

大量研究表明,人的认知能力毕生发展过程类似抛物线。成年之前和之后,认知能力分

【】别随增龄增长和下降。而通过李德明4等的研究发现认知能力的毕生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个

【】体差异性,这与吴文源把老化分为5成功老龄、常态老龄、病态老龄(MCI甚至AD)的概念相一致。而病态老龄与其他两种老龄认知能力相比在反应注意力、近日记忆力、学习能力、推理能力、信息处理与加工速度、视觉空间和结构能力以及执行功能等明显下降,而以上几方面的减退均属于老年人流体智力的减退。通过脑的可塑性研究显示,无论健康状态还是轻度损伤以后.无论儿童、成人还是老年人,脑在外界环境输入影响下均有很强的可塑性。

【】如1982年巴尔斯特和威利斯6对60-80岁老年人进行相当短的认知训练,随着训练次数的【7】增多,流体智力显著增加;我国的徐淑莲也得出过老年人的平均成绩略为超过未经训练的年轻人的结论。这主要与大脑的树突和突触具有形态学和功能学的可塑性有关,这种可塑性可以使树突产生更多的关联,形成新的、相当数量的神经环路,以致超过已丧失的原有神经元的位置,使中枢神经系统这一部位形成新的树突网络,有效补偿由于脑的老化和神经退

【】行性改变带来的神经结构缺陷8。

速读速记心智潜能开发是一种有氧读书方法,能够直接提高老年人的认知能力。通过深呼吸使身心完全放松,进入大脑α波的最佳学习状态;通过视觉技能训练,提高老年人的注意力及阅读视野;通过节奏感知训练提高老年人视觉反应速度;通过综合训练慢慢提高老年人的记忆效率(阅读速度×记忆率)。通过数字和字词训练提高老年人的空间想象和记忆能力。经过循序渐进地训练逐渐开发老年人的大脑潜能。

本实验通过RSPM发现,经过3个月训练MCI老年人在知觉辨别、同类比较、比较推理方面有显著提高,RSPM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的筛选是一种检验效率高、操作性强的工具

【9】;通过基本认知能力能力测验发现,MCI老年人经过训练之后基本认知能力7个方面都有显著提高。上述结果表明全脑速读记忆法在改善老年人记忆效率的同时明显改善了MCI

【】老年人的大脑功能。这与钟兴明10等人研究的长期体育健身运动提高了老年人的智力水平

【】以及王松涛11应用健身八段锦功法提高了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的行为干预效果相一致。

结论:长期有规律的全脑快读阅读能明显改善MCI老年人的认知能力,本实验为社区和老年公寓改善MCI老年人的认知能力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而对于全脑速读记忆法如何提高老年人认知能力的脑机制则需要FMRI及ERP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Hagberg B.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aging.Lakartidningen 2001;98(20):2457-2462

[2]陈艳玲,陈智玲.心理社会干预对老年人智力衰退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

复,2004,8(25):5271-5274

[3] Petersen RC, Doody R, Kur A, etal.Current concepts i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Arch Neurol, 2001, 58: 1985-1992.[4]李德明,陈天勇,李贵芸.认知能力的毕生发展及其分离性和个体差异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6):1288-1290.[5]吴文源.成功老龄的概念及其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2):2955-2956.[6] R J Sternberg.超越IQ[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02.[7]孙长华,许淑莲,李荣平.策略训练对改善老年人词语记忆的作用.心理学报,1989: 21(1): 47.[8]马娟.现代老年人智力的衰退与发展.心理学探新,2004,24(89):54-58.[9]庞伟,蒋玉刚,陈天勇,等.《瑞文标准推理测验》量表在老年人群认知衰退筛查中的应用.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9):906-907.[10]钟兴明,周颖杰,姚鸿恩.长期体育健身运动对老年人智力水平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2):151-153.[11]王松涛.新编健身八段锦功法对老年人只能生理年龄的影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9):7910-7913.

第三篇:英语教学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论《呼啸山庄》中的象征主义运用 On Human Nature in Frankenstein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

天鹅的涅槃——以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喜福会》中母女关系 浅析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体现 On Idioms from the Holy Bible 从就餐细节看中美儿童个性能力的差异 教师的态度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双关语的研究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宠儿》中塞斯的内心世界——黑人民族精神重塑 论《霍华德庄园》中的象征主义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论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象征主义手法—以《玻璃动物园》为例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透析王尔德的艺术人生观 论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 论《福谷传奇》中的象征

《虹》的象征主义及其生态意识

中美奢侈品消费行为差异背后的文化影响研究 “三美论”观照下的《再别康桥》英译本比较研究 论圣地亚哥性格的多重性及《老人与海》中的悲剧色彩 《孔乙己》两种英译本对比研究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金融英语术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阶级面面观 从肢体语言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欲望与死亡——对马丁伊登的精神分析 达尔文主义视角下的《卡斯特桥市长》 从《虎妈战歌》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浅析尤金•奥尼尔三部剧作中的女性形象

从简•奥斯汀作品中的礼仪看英国人的社交心理 从考琳•麦卡罗《荆棘鸟》看人性同神性的挣扎 从《绝望的主妇》看美国的家庭观

On Analysis of Jonathan Swift’s Satiric Arts in Gulliver’s Travels 从《尼克亚当斯故事》中探析父亲情结对海明威人生观的影响 浅析英语委婉语功能

论《荆棘鸟》中拉尔夫的形象 《永别了,武器》悲剧特征分析 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分析

BBC对华态度变化趋势:扫视年BBC有关中国的若干重要报道 中英现代命名方式中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

Who Is Ishmael: Kantian Philosophy in Moby Dick 论《飘》中思嘉丽的性格特征

显现的被动•隐现的自我——《看不见的人》中被动语态的身份建构功能研究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透过《飘》看现代女性对待生活的态度

从《唐顿庄园》看一战对英国庄园经济文化的影响 Redefinition of Heroism in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A Symbolic Analysis of Paradise Lost A Comparison of Color Word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 英文商标的汉译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论商标名称汉英翻译中的合作原则

试析《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畸形的爱情观

《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意识与潜意识的对抗与结合 中式菜名的英译

The Lost Generation—“Nada” in Hemingway’s “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 《一位女士的画像》伊莎贝尔婚姻悲剧的原因分析 从《艾玛》看简奥斯汀小说中的对话运用 论英语自然地理术语的汉译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美剧字幕翻译 中西广告语中隐喻比较研究 论叶芝诗歌中的女性面具

从礼貌原则角度分析电影《暮光之城》中的对白 从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看成人的心灵迷失 从跨文化视角解析商标名称翻译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 英语广告中的礼貌原则

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理论分析 论《简爱》中的经济意识

论《西游记》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以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英译本为例 论林纾翻译小说中的翻译策略

Thackeray’s Ambivalent Attitude towards the Women in Vanity Fair 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论《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的心理成长历程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New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菲尔丁小说《汤姆•琼斯》中的戏剧因素分析 论《弗兰肯斯坦》中怪物悲剧的必然性 浅谈商务合同

解析《紫色》中妇女意识的形成

A Journey through Harsh Reality: Reflections on Gulliver’s Travels 从跨文化角度看导游词翻译的词汇空缺现象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意识流技巧研究

The Impact of High and Low Context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试析托尼•莫里森《爱娃》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88 正面解读《名利场》中的蓓基-夏泼

A Comparison between Scarlett O’Hara and Jane Ey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90 浅谈电影名称的英汉互译

《我弥留之际》中的格雷马斯叙事结构 92 英文歌曲名称翻译浅析

《远大前程》中通过研究匹普对乔的态度转变来探讨他的成长经历 94 Study of English Borrowing from Chinese 95 高中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初探

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解读《吸血鬼日记》中的吸血鬼形象 97 浅析爱伦·坡小说《黑猫》的写作艺术手法 98 从《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留给世人的礼物 99 A Summary of Symbols of The Scarlet Letter 100 Analysis of the New Female Scarlett in Gone with the Wind 101 透过七夕和情人节看中西文化差异 102 排比的修辞功能在政治演讲辞中的应用 103 浅议英语语言中的委婉及其应用

西方饮食文化给中国餐饮业经营者带来的若干启示 105 A Comparative Study on Lin Daiyu and Xue Baochai 106 黑人社区的替罪羊-- 论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 107 从功能对等的理论看英语歌词的翻译 108 《名利场》中女性命运对比

英汉文化差异对英语俚语汉译的影响 110 从意象看《喜福会》的主题

从关联理论看《博物馆奇妙夜》的字幕翻译 112 论《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象征主义的使用 113 对圣经文学性之赏析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 115 从英汉习语视角看中英文化差异

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对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 11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18 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中的异化 119 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Animal Idiom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121 美国品牌中国本土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The Comparison of 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with the Western Christmas Day 123 中美大学生请求语策略对比研究 124 论《紫色》的叙事现代性分析 125 中英报刊新闻标题语言特色探讨 126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简•爱》的简和《德伯家的苔丝》的苔丝的比较研究 128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看商标名称的英译 129 英汉基本颜色词研究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英汉基本颜色词对比研究

论关联理论对旅游资料英译的指导意义 133 浅析《小王子》的象征与哲学 134 从思维方式差异看英语复杂句汉译

简析《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的女性意识 136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三次婚姻 137 国际商务合同的用词特点及翻译 138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时间观念 139 探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主题 140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及翻译

小说《小公主》主人公萨拉的性格魅力 142 维多利亚时期简爱与苔丝的不同命运 143 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语称谓语的翻译策略

The Rose in the “Heights”—An Analysis on Catherine’s Personality in Wuthering Heights 145 《远离尘嚣》中女主角的情感变迁研究

An Analysi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through Idioms 147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商务索赔信函话语分析 148 浅谈英汉禁忌语的发展

The Seven-Eighths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an analysis of “Iceberg Theory” 150 论《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主义

151 从《永别了,武器》中看战争对人性的影响 152 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回避方式 153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154 从文化差异的四维度读解中法葡萄酒文化

155 从语境视角看英译汉字幕翻译——以《梅林传奇》为例 156 概念隐喻在英语汽车广告中的应用 157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158 中小学辅导机构英语教学模式——一对一教学与小班课堂教学教案的比较分析 159 xx大学英语专业四年级英语语言实践课程的调查

160 从中国戏曲《梁祝》和美国音乐剧《妈妈咪呀》的比较看中美文化差异 161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看女性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162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人物的认知局限 163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构建 164 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Thorn Birds 165 论马可•吐温小说中的讽刺技巧 166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理解与翻译 167 语境对词汇语义的语用制约 168 论《喜福会》中女性的反抗精神

169 英语谐音双关的语义特点及其不可译性 170 析《远大前程》主人公匹普的性格成长历程 171 世纪以来英汉委婉语的语义变迁 172 口译中的简化与增补 173 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研究

174 报刊杂志词频分析与大学英语教学中词频分析的比较

175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Flower Image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176 Study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177 对英语影视片名翻译的研究

178 《喜福会》中母爱主题的文化阐释 179 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法探讨

180 An Analysis of The Call of the Wi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 181 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音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182 幽默元素在英语电影和电视剧中的翻译 183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观 184 论《等待戈多》中的荒诞与象征 185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餐具文化的差异 186 论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创作风格

187 Influence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Food 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es 188 中西方空间观对比研究

189 对黑人妇女在民权运动期间争取教育权的背景分析

190 The Same Experience, Different Life—The Comparison between Jane Eyre and Lin Daiyu 191 论散文翻译中的风格再现——以朱纯深、张培基英译《匆匆》为例 192 A Study of Humour And Satire in Mark Twain’s Two Famous Adventures 193 经典英文电影台词的文体分析

194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扭曲的人物关系 195 《傲慢与偏见》中的微观反讽言语行为

196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构建

197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of Love in Charles Dickens’s A Tale of Two Cities 198 Analysis on Humors in Short Stories by Mark Twain 199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性格分析 200 《阿甘正传》——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回归

第四篇:老年人日常活动对成功老龄化的影响

老年人日常活动对成功老龄化的影响

Effect of Daily Activities on Successful Aging in Older Adults

日常活动作为一种具有高生态效度的研究概念,可以描绘老年人生活的基本图景。通过日常活动,能了解老年人在毕生累积下来的内、外部机会和限制条件下,如何构造生活内容和框架。因此,老年人的活动方式和参与程度是各种老年适应理论的焦点,积极的参与活动被认为是成功老龄化的支柱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活动概念定义、研究方法的差异,目前有关老年人活动的研究结果众说纷纭。在我国,较为完整、系统的针对老年人日常活动及其与成功老龄化关系的研究更为罕见。鉴于此,本文在确定老年人日常活动类别的基础上,从成功老龄化的心理社会功能入手,首先研究了老年人日常活动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在将传承感和社会支持质量引入老年人心理社会功能评价体系后,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活动类型和活动多样性对老年人心理社会功能的影响,最后,本研究还分析了活动多样性对心理社会功能的作用路径和机制。结果发现,老年人的日常活动方式受到个人资源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的日常活动影响心理社会功能的不同侧面;活动多样性对幸福感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作用路径。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上海市老年人活动方式本研究整理区分出了15类老年人日常活动方式,用参加率表示的主要活动是个人娱乐活动(95.6%),家务活动(85.4%),和家人的交流活动(83.7%),社会交往活动(80.5%)。平均参与活动类别为6.47。2影响老年人活动方式的因素本研究考察了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家庭收入、教育程度、职业以及个人生活目标等个人资源因素对老年人活动方式的影响:(1)有关年龄因素的研究表明,随着年纪增长,活动多样性下降。在具体的活动类别上,高龄老人仅在家务活动、个人兴趣活动、照顾上一代、照顾下一代、有偿工作和旅游活动上表现出显著低的参与率。(2)有关性别因素的研究表明,男女在活动多样性上不存在差异。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家务活动、个人兴趣、正式和非正式志愿活动上,其中,女性更多地参加家务活动、正式和非正式志愿活动,男性则参加更多的团体娱乐活动。(3)在婚姻状态因素上,已婚的人比未婚丧偶离异的人表现出更高活动多样性。具体到活动类别上,已婚的人更多地参加家务劳动、继续教育、照顾下一代和上一代、有偿工作和旅游活动。(4)在社会经济地位因素上,高社会经济地位的老人表现出更高活动多样性,更多地参加个人爱好、继续教育、正式和非正式志愿活动、旅游等个人发展和生产性活动。(5)不同活动类型以及不同活动多样性水平的老年被试的个人生活目标差异研究表明,高活动多样性被试表现出对生活独立、经济安全、个人实现和发展以及社会价值和贡献等个人生活目标的重视;在具体的活动类别上,参加者和非参加者都在一个或者几个个人生活目标上存在差异。3老年人日常活动参与对心理社会功能的影响(1)首先发展了心理社会功能指标体系:第一,编制了传承感量表,将传承感分为三个因子,创造性、责任感和赋予感。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第二,编制了社会支持质量量表。将社会支持质量分为三个因子,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和消极互动。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2)日常活动参与对心理社会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分别以生活满意度、正性情绪、负性情绪、一般自我效能、传承感和社会支持质量为因变量,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个人因素变量影响后,除了照顾上一代,其他活动类别都对心理社会功能都有影响,但是影响方向和效力不同,不同的活动作用于心理社会功能的不同侧面。第二,不同活动多样性水平对老年人心理社会功能影响的研究发现,不同活动多样性水平的老年人在生活满意度、一般自我效能感、赋予感、工具及情感性支持上表现出差异。第三,活动多样性对心理社会功能的路径分析结果显示,活动多样性对由情绪、生活满意度和传承感构成的潜变量幸福感具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作用方式。在间接作用过程中,存在两个中介变量: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质量。本论文的研究发现描绘了上海城区老年人活动方式的基本图景,支持了老年人保持较高的活跃度和活动多样性有助于提高心理社会功能的活动理论,丰富了成功老龄化模型中关于积极参与活动的论述,指出除生产性活动外的其他活动也能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负性情绪对活动不具有导向作用的研究发现补充了情绪选择理论。本研究能在观念上帮助人们客观地看待老年人的活动,不要因为社会需要或者主观偏见而忽视、损害老年人的利益,并为社区管理者和老年活动组织者根据老年人群的特点营造活动氛围、提供活动设施提供了事实依据;同时,各类日常活动和心理社会功能关系的研究结果也可以为利用日常活动对老年人进行心理干预与心情调整提供了可借鉴思路。

第五篇:O2O模式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O2O模式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摘要]线下的实体商业机构与互联网相结合开启了电子商务新领域,开辟了新的蓝海。本文研究O2O模式对电子商务的机遇和挑战,并从线下商家、线上提供商、第三方支付平台和消费者四个方面探讨O2O模式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关键词:电子商务 商业模式 O2O模式

O2O模式即Online To Offline,融合了线下服务和线上支付的优势,为消费者和商家创造了新的联系方式,使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一模式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完美的购物体验和价格优惠,同时也成为商家推广和掘金的新形式。一般O2O电子商务模式需具备四大要素:独立网上商城、国家级权威行业可信网站认证、在线网络广告营销推广、全面社交媒体与客户在线互动。本文探讨了O2O模式对电子商务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对O2O模式潜在机遇的认识。

一、O2O模式对电子商务的机遇和挑战

电子商务以其独特的价值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独树一帜,完美地实现低成本差异化,追踪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使企业能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获得丰厚回报。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全面社交媒体的大量兴起,电子商务竞争日益激励,O2O模式成为企业竞争的新模式,重新发掘了本地化企业的商机。

(一)O2O模式对电子商务的机遇

常见O2O模式是顾客通过搜索引擎找到感兴趣的商品和服务,以线上交易的方式获取电子凭证,即线上订购后,购买者可以收到一条包含二维码的彩信,购买者可以凭借彩信到服务网点经专业设备验证通过后,即可享受对应的服务。这一模式很好的解决了线上到线下的验证问题,安全可靠,且可以后台统计服务的使用情况,在方便了消费者的同时,也方便了商家。O2O模式凭借全面社交媒体与客户在线互动,获得大量潜在消费者的关注,吸引大量消费者,并将消费潜力转化为消费体验。

(二)O2O模式对电子商务的挑战

虽然O2O模式解决了传统行业的电子商务化问题。但是,O2O模式也对电子商务提出了一个不小的挑战,其中线下消费的质量和体验成为决定模式成功的关键。由于真正消费的服务或者产品必须由消费者去线下体验,而在线平台无法承诺或保障服务质量,这对整个电子商务流程的关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那些线上迅速崛起的创业型公司而言,是通过合作还是垂直控制线下实体,从而保障消费体验的一致性,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美国发展迅速的短期租房网站Airbnb就因为线下的问题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曾有一名房客“洗劫”了房东的房间,Airbnb团队对线下风险把控的不足的同时也显示了这种模式的短板。

二、O2O模式对电子商务各环节的影响

O2O模式将影响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推动营销渠道的变革与重组。这种商业模式不仅仅是简单的线上线下平台搭建,还会影响到品牌推广、价值传递、产品创新、销售体系的设计等一切与影响消费者决策有关商务活动。

(一)O2O模式对线下商家的影响。O2O模式可以作为线下企业商业推广的新平台。对本地商家来说,O2O模式要求消费者在线支付,支付信息会成为商家了解消费者购物信息的渠道,方便商家对消费者购买数据的搜集,进而达成精准营销的目的,更好地维护并拓展客户。通过线上互动增加的顾客并不会给商家带来太多的成本,反而带来更多利润。另一方面,O2O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家对店铺地理位置的依赖,减少了租金方面的支出。O2O模式使厂商可以“原汁原味”地将产品价值、品牌形象传达给消费者,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同时,通过统一的生产销售计划,完成库存和物流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销售利润新的增长点。

(二)O2O模式对线上提供商的影响。拥有大量优势用户资源、本地化程度较高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将借助O2O模式,成为角逐未来电子商务市场的主力军。对这些服务提供商来说,O2O模式可带来大规模高黏度的消费者,进而能争取到更多的商家资源。同时,凭借掌握庞大的消费者数据资源,还能为商家提供其他增值服务。借助于各种智能终端的应用,在最大限度积累消费用户和大规模的运营网点覆盖的前提下,保证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消费服务的乐趣,最大限度的提升用户体验,在无形中进行商业服务的再推广,用户的再积累,形成商业服务的良性循环链。

(三)O2O模式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影响。第三方支付是O2O模式中实现闭环的关键,是完整产业链中负责加速资金周转的一个环节,既能够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也为线上线下企业提供增值营销服务。第三方支付不仅保证资金的安全和效率,还可以为线下行业提供定制化的支付解决方案,成功推动了线下行业的电子商务化转型。如在航空客票支付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个性化的支付解决方案,将航空客票价格实时变化与旅游服务提供商相链接,开发个性化的支付平台。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可以挖掘消费数据为企业做精准营销,另一方面对于体量较小的企业去银行贷款很难贷时,第三方支付拥有消费数据,为银行贷款提供直观的评估。

(四)O2O模式对消费行为的影响。O2O模式要求消费者理性消费。对消费者而言,O2O提供丰富、全面、及时的商家折扣信息,能够快捷筛选并订购适宜的商品或服务,且价格实惠,但是消费者要对线下实体提供服务的质量进行甄别,不能仅仅关注价格和数量,要形成成熟的网络消费理念。当前大多数消费者选择在线上进行产品或服务信息收集,对其性能参数、价格进行对比,通过网上支付并选择线上配送。而O2O模式下产品体验主要依托线下实体渠道完成,消费者会通过线下实体店进行产品体验,线上线下整合双方优势,让终端消费者的注意力从价格转移到产品、品牌、服务,从而引导消费行为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姜奇平;O2O商业模式剖析[J];互联网周刊;2011年19期

[2]陈宁;米传民;;第三方支付发展问题与建议分析[J];现代商业;2009年35期 [3]杨国强;;团购的追捧与唱衰[J];IT经理世界;2011年02期

下载《教育水平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模式》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水平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模式》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作者 兰星天 摘要: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企业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才潜力的发挥;而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培育适合人才创新......

    认知不协调对我们的影响范文大全

    认知不协调对我们的影响 认知不协调,是一个心理学上比较重要的理论,但却殊为普通人所了解。其实这个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现实的心理活动,而且可以有效地应用在教育及咨询上。......

    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影响

    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影响 白南生 李靖 陈晨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内容摘要:农业生产劳动是农村老人重要的一种自养方式,研究表明成年子女的外出......

    对中重度弱智儿童认知能力的训练

    对中重度弱智儿童认知能力的训练 采用协同教学的形式 近些年来,弱智教育迅速发展,人们对弱智儿童教育的课程设臵、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

    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影响

    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影响1.对临床工作的影响临床医学要求医生了解疾病的同时,还应从患者的社会背景和心理状态出发,对患者所患的疾病进行全面分析和诊断,从而制订有效的、......

    消极行为模式对人的影响

    心理学课作业 谈消极习惯模式对人的心理 发展的影响 谈消极习惯模式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 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认可并持守的外界对他的评价和定位,人倾向于按自我概念行事,自我......

    教学模式对课堂效率的影响

    教学模式对课堂效率的影响 【文献综述】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文献综述:由于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和深化,国民整体的文化素质不断提升,而高等教育作为其重中之重,更是在教......

    多媒体对小学生合唱能力的影响

    多媒体对小学生合唱能力的影响 石岐中心小学大信学校 陈晋宁 中小学合唱能力的高低恰好体现一个国家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纵观世界欧美日韩等经济发达国家都是合唱强国、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