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区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

时间:2019-05-15 08:2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区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区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

第一篇:科区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

科区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

为了学习借鉴人口计生信息化工作的先进经验,加快矿区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步伐,几年来,在科区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通过相互学习,相互提醒,相互交流科区计生工作经验、管理模式、操作流程的运用。在具体工作中实地操作了信息平台数据,对科区计划生育登记和流动人口管理进行了网络管理,并与兄弟单位进行了详细的交流。通过几年来使用和多次交流,普遍感到,信息化管理使计生员开阔了眼界,方便了工作,提高了准确率和工作效力。同时分析我矿信息化发展工作与实际的差距,还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学习借鉴有关单位先进经验,全面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进一步提高我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在此谈点体会。

一、综采区人口计生信息化工作主要特点介绍

宿州市直属单位为淮北市矿业集团管辖。矿区人员居住分散,以工人村为主,在镇里街道、附近乡村租房职工及家属为重点,全员纳为信息反馈人群,未婚青年应出具未婚证明。全部纳入计生信息网络管理。就综采一区而言,现有在册职工194人;其中,妇检38人信息反馈115人,男立户4人,夫妻在本矿其他单位15人,未婚青年13人,超龄8人,无配偶1人。支部书记与计生网员抓全面工作,队长保班组的政策。并且成立了科区计划生育协会,支部帮扶困难户结对子服务。计生工作已全面实施网络化管理,构建了矿与科区间人口计生信息资源共享,祁南矿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的思路和措施管理服务互动的工作运行新机制,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1、矿计生办设立了计生信息网络中心,科区设立网络终端,全矿建立了统一的计生共享数据库。纵向实现了科区、社区(居村、单位)

联网,横向实现了计生、和兄弟厂矿联网,建成了区域网,实现了数据信息共享、在线管理与服务。全矿形成了完整的人口计生信息网络。

2、利用人口信息联系平台,查询、下载矿、科区数据库信息,建立流入人员档案,对管理情况特殊的,通过信息平台不仅在内部可以直接调动人员,而且可向兄弟厂矿提交计生信息,并可对外地计生部门提交信息,还可协助公安机关查询嫌疑犯照片和个人资料,具有远程录入、变更、查询、汇总、打印等功能。由以前的人工为主改为网络为主,并实现了第一地点、第一时间,同步采集。有信息变更也可一次性操作成功。

3、新婚信息由区计生网员通过信息平台录入男女双方基础信息,矿计划生育办公室就可查询,并纳入科区管理。出生信息由接生医院出具出生医学证明,根据生育妇女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登录网络,变更新生儿出生时间、性别等信息。孕情、节育信息主要通过矿计生办开展生殖保健服务的同时进行采集。派出所在办理新生儿入户时,查验计生证件,核实新生儿父母基础信息和婴儿出生信息,核实出生情况。及时了解育龄夫妇基础信息和婚姻、孕情、生育、人口流动等个人信息,实现了信息互馈,资源共享。矿、科区可随时上网查询。矿计生办开通了信息平台,职工查询输入“1”密码“1”即可登录,查询个人资料。

4、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信息网络化给日常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带来方便。一是办理管理交接,对需要变更计生管理关系直接更改,接收单位根据提供的管理交接证明,核实后变更管理交接。二是浏览、查询和下载各类基本信息。科区基层计生人员可随时上网,按单位、住址或其他分类,浏览、查询、打印本矿及科区所有已婚育龄人员基础信息。科区可利用网络数据库基本信息打印管理服务档案,完全代替了手工书写。三是汇总各类基本数据。矿、科区可利用共享数据库,分类、分项汇总本矿、科区的各种计划生育基本数据。既满足了报表需

求,又可以对育龄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和服务。

二、加快我矿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矿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的思路和措施,结合科区现实情况,特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1、科学制定操作性强的信息化工作平台。建议计生网员应予以配置专用电脑,便于工作。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先基础,后应用”的客观规律,保证数据真实性、完整性、规范化管理。改变计生工作中存在的忽视基础性工作,缺乏统筹规划,结果只得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到处打补丁,造成了很多资料不到位,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人员调动双方单位应及时更改,并将个人档案交接清楚。尤其网员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兄弟科区的经验,引他山之石、攻己山之玉,去异求同,经常进行系统分析,抓住症结,从而确定我矿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方向,最终实现信息化带动的战略目标。

2、建立信息化管理业务强,思想好,作风硬、会管理,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团队。再好的信息化工作还是要依靠人来完成,人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工作的完成,人的能力决定着工作的效率。因此,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是决定信息化工作是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

3、架构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目前我矿基本上是单机运行,存在着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采集渠道单一和传递、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形成了信息“孤岛”现象,使信息资源在在规范管理、引导服务和辅助决策等方面还没有充分发挥效能。在解决城市与农村没有达到资源共享。另外,与计生工作相关的信息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信息“闲置”。所以加快网络建设步阀,尽早实现资源共享,是我们的即定目标.微机化管理,建议人口计生部门服务对象不再仅仅局限于已婚育龄妇女,而是将全体社会人口全部纳入视野,前瞻性

地管理人口计生工作.综上所述,几年来科区计生工作实践与探索,尝到了网络信息化的好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各级计生管理人员共同在实践与探索中不断改进,提高计划生育网络管理信息化,适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树立科学的人口信息化发展观,紧密结合矿区实际,从解决问题入手,从基础建设抓起,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以应用为导向,以开发为带动,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再上新台阶。

综采区

2012-1-22

第二篇: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

随着现代金融行业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金融企业管理运营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我国金融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财务公司通过信息化建设,有力的推动了公司管理运营、资金管理、客户服务等各方面水平的提升。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信息化也必将成为财务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财”或“公司”)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中国电力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改组成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由国家电网公司控股,注册资本金50亿元,目前拥有东北、西北、华中、华东、华北5家区域分公司和20家省级业务部,员工800余人,经营范围涵盖资金结算、存款、贷款、融资租赁、票据、贴现、债券承销、证券投资以及财务顾问等。中国电财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并始终将信息化纳入公司总体战略发展布局之中。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国电财建设完成了覆盖全公司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系统,实现了业务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主要情况介绍如下。

一、中国电财信息化总体情况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电财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以一体化平台为基础,以应用系统为核心,以保障体系为支撑”的SG186企业信息化体系。其总体内容主要包括一体化平台、业务应用及信息化保障体系:一体化平台就是建成“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公司上下信息畅通和数据共享;业务应用就是建成适应公司管理需求的业务运营、客户服务、财务管理、协同办公、人力资源、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提高公司各项业务的管理能力;信息化保障体系就是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信息管控等六个信息化保障体系,推动信息化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在一体化信息平台方面,信息网络形成了公司光纤专线和备份链路的广域专网,规范和统一了网络出口和网络安全管理,实现了公司总部、25家分支机构以及集团成员单位的网络互连。按照国家A级机房标准建设了生产数据中心和测试培训中心,使得业务数据能进行充分共享和安全管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完成了“两地三中心”数据级容灾。完成了数据交换系统的安装部署,实现与国网系统的数据级联。全面实公司核心业务系统的一体化应用集成,实现了业务间流程协同作业,人力资源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系统实现了门户级集成。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典型设计建设了企业门户,实现了分公司虚拟门户、即时通讯系统的有效集成,实现了审计系统、办公系统、内部网站等多种应用系统集成和单点登陆。

在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方面,中国电财按照“业务应用一体化、应用部署集中化”的技术策略,实现核心业务系统数据、应用大集中和综合管理系统的部署大集中。核心业务系统是支撑公司业务经营和管理的生产系统,覆盖中国电财25家分支机构,涵盖了业务运营、客户服务以及财务管理三大应用,实现了公司业务“在线运营、在线管理、在线监控”的目标,全年通过系统处理集团资金结算量超过10万亿元。推进资金结算系统建设,构建企业集团到14家商业银行的统一资金结算通道,搭建了集团统一高效的“资金池”,有力支撑集团的资金集中化管理与集团化运作。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积极推进ERP系统实施,在国网金融平台首家完成试点上线及单轨验收,顺利完成项目实施和人资、财务两个专业基础应用,实现SAP与核心业务系统、财务管控系统应用集成,初步实现“人财一体化”和“业财一体化”。积极推进协同办公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审计管理系统、纪检监察管理、企业年金管理系统的推广实施,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的首批试点或推广应用单位。

在信息保障体系方面,中国电财针对不同的体系制定了不同的建设方针和原则,并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在制定完成中国电财“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并首批通过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示范评审,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全面建设中国电财SG-ERP的工作目标与发展思路。建立了符合ISO20000国际运维标准、覆盖全公司范围的“两级三线”信息运维体系,有力保障了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基于金融行业特征和中国电财信息化的发展历程,确定了“以统一管理为龙头,集中建设与优质服务为两翼”的信息化管理管控模式。遵循“立足财务公司特征、遵循国网相关要求、借鉴商业银行标准”的建设原则,按照定时间、定人员、定方案、定措施的“四定”工作方法,开展信息化评价考核体系建设。按照“从项目中来,到项目中去”的原则,着力解决信息化项目中的关键技术、难点技术和重大问题,依赖有效的管理机制、人才组织和资金资源保障进行技术研究的构建。按照“集中统一领导、把握关键技术、发动业务部门、培养运维团队”的策略,构建信息化人才队伍,形成了层次鲜明、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体系。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电财信息化工作得到了国资委、国家电网公司、银监会、财务公司协会等上级单位的高度肯定与认可,先后荣获“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建设示范单位”,“国资委央企首批信息化示范工程”、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及二等奖、第十五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等荣誉,连续4年荣获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初步建立了一套“安全稳定、架构合理、功能完备、标准规范”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系统,有力支撑了集团资金管理与财务公司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推动信息化与业务深度融合,支撑财务公司创新发展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直属金融机构,中国电财具有独特的内外部环境。从外部环境来看,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两化融合”在金融行业的具体体现,就是要实现业务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中国电财的业务运营具有典型的金融行业特征,业务主要围绕结算、信贷和中间业务开展,服务对象限于国家电网公司及成员单位。同时作为集团的直属单位,在内部管理、组织人事、行政和审计等方面,要遵循和执行集团统一的管理要求。从内部环境来看,中国电财通过公司总部、分公司和省级业务部三级机构,直接服务于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及网省公司,向电网企业提供资金结算、信贷,财务顾问等金融服务,形成了国家电网公司统一的资金管理平台,有力的提高了国家电网公司的整体效益和资金管理效率。作为财务公司,中国电财要适应符合行业监管的信息化要求,同时与多家商业银行建立合作关系,为国家电网公司提供融资和资金管理支持,支持电网建设,成为连接集团和银行的纽带和桥梁。

面临内外部环境要求,在公司信息化建设初期,中国电财按照国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总体要求,结合公司金融行业特征,提出了“以一体化平台为基础,以应用系统为核心,以六大信息保障体系为支撑”的SG186企业信息化体系,明确了信息化发展思路:一是按照“业务应用一体化、应用部署集中化”的架构策略,自主建设应用系统;二是在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公司总部大集中模式的实现,支撑日常业务的有序开展;三是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并重,通过集中建设、分级服务的模式,实现集约化管理下的高水平的客户服务。

中国电财在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总体技术框架下,采取自主建设与达标贯标两条路线并行的技术策略,最终要建设一个既符合集团统一要求又有财务公司自身特色的信息系统。回顾信息化建设发展过程,主要分为“支撑、协同、融合”三个阶段。

(一)基础环境建设阶段,实现信息化对业务的“支撑”

以业务数据大集中和信息网络全面覆盖为标志,实现信息化对业务的支撑。在信息化建设初期,由于未建立起有效的需求管理机制,且各部门和分支机构对业务系统建设需求把握不足和配合不够,主要以信息部门为主推动信息化建设。信息部门通过主动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提高项目开发效率,加大信息化建设宣传力度,积极推动系统建设工作,取得以下成果。

业务系统建设方面,中国电财主要开展了业务运营系统的建设工作。业务运营系统(CPFBOS)是中国电财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中的核心重点内容,主要依据金融行业特征,借鉴先进金融企业成果,采取自主建设的方式,以满足公司业务需求。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目标可概括为“建设四个平台,体现四个原则,实现三个在线”。四个平台即支撑核心业务数据中心的基础信息平台、运营客户服务系统的客户服务平台、进行统一业务管理的业务运营平台和进行业务分析和决策支持的管理决策平台。2006年,中国电财自主建设了业务运营系统项目一期工程,信息化对业务的推动作用逐步显现。2007年,核心业务系统实现全部机构应用大集中和数据大集中,实现了从“应用大集中”到“当日日结”到“跨机构业务”的三大步跨越,以“数据大集中”为模式的系统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信息基础设施方面,2005年,建立了覆盖全公司的广域网络,实现了公司总部与所有分支机构网络的互联互通,公司集中式数据中心初具规模,基本形成公司“互连互通、分级管理、统一出口、安全可靠”基础网络平台,构建了坚实的信息化基础环境。

(二)业务环境建设阶段,实现业务与信息化的“协同”

以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为指引,实现业务与信息化的协同。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公司上下对信息化工作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态度上取得了一致、企业内部形成了较好的信息化建设氛围,业务需求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从以支撑业务运营向整合业务渠道转变,信息部门与业务部门各司其职,共同推动,将公司信息化建设同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强大合力,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向前发展。

在一体化平台方面,公司信息网络、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应用集成全面实现,企业门户投入试运行。在应用系统方面,不断提升和优化业务运营系统,深入开展技术架构优化工作,搭建了基于企业服务总线(ESB)的SOA系统架构,增强了对业务拓展、客户差异化服务等需求的支持能力;以需求管理办法为抓手,建立业务需求窗口期、业务需求评审会等工作机制,提升需求管理水平。推进资金结算系统并纳入国家电网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环节,成为国家电网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协同办公、企业门户、人力资源、审计管理、纪检监察等系统的上线应用,实现了信息化对公司各类综合业务的全覆盖。在保障体系方面,信息化管控体系得到加强,监控中心三期完成,完成运维体系详细设计,建立了过渡期业务系统运维模式;信息安防体系、技术研究、人才队伍、评价研究体系基本建成,标准规范体系得到全面加强。在国家电网公司首批通过信息化SG186示范单位测评并通过竣工验收。

(三)信息全面整合阶段,实现业务与信息化的“融合”

以企业信息架构管控为抓手,实现业务与信息化的融合。经过多年建设,中国电财信息化实现了重要核心业务系统的开发上线,但原有信息化建设管理方式缺乏统一企业架构约束,尤其是涉及到跨专业、跨部门、跨机构的业务需求,容易出现“局部功能最优,整体效率下降”的情况,导致需求不稳定、系统功能重复开发等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电财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式的转变,实现从项目管理向架构管控与项目群管理转变,主要做法如下。

坚持架构引领。结合国家电网公司架构管控要求,有效融合公司发展战略,协同推进公司企业级流程架构设计。构建全面和完整的企业级架构蓝图,形成以统一企业架构为依据、以项目可研为前提、以项目储备为基础的信息化建设管控体系,抓住项目可研、概要设计与架构遵从测试“三个关键点”,确保信息化项目对整体架构的遵从,从全局高度实现对信息化企业架构的管控。实现业务驱动。经过多年信息化实践,业务部门积累了一定的项目管理实践基础,具备了实现专业归口项目管理的条件。以业务为主导,建立以业务部门为主导的项目管理方式,发挥业务部门在专业和资源上的优势,实现具体项目管理工作从信息部门主导向业务部门主导转变。确保技术支撑。信息技术部门进一步加强信息化项目群管理,确保各信息化项目有效服务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充分运用架构管控手段,确保各项目推进方向与公司战略发展目标保持一致,确保项目群各项目的协调发展,对整体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控制和协调,确保各信息化项目关键路径的有序衔接与高度协同,确保信息系统之间接口标准的规范统一与高效集成。

三、信息化建设经验与体会

信息化本质上是管理变革,而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企业领导层高度重视,把握正确的方向和定位,采用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就能确保信息化取得成效,为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是明确方向定位。坚持信息化服务企业发展战略。中国电财信息化始终坚持围绕公司发展战略,不断适应公司各阶段战略目标,提出各阶段信息化建设规划并不断进行滚动修订。满足行业监管标准。高度重视信息系统风险,对照银监会《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评价和分类监管指引》要求,开展信息系统评价,公司将信息系统风险纳入公司经营风险统一管理;落实银监会《银行业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范》要求,完善公司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按照银监会《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要求,聘请国家安全权威认证机构对公司客户服务系统进行安全评测认证。满足集团主管标准。深入开展信息化SG186工程建设,与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建设步伐保持一致并达到先进行列;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达标贯标。

二是掌握科学的工作方式方法。系统建设与安全运维并重。系统建设与安全运维并重是指信息安全理念贯彻落实到信息化建设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全过程;系统建设与安全运维并重,特别是数据大集中,集中了数据,也集中和放大力风险,所以在系统建设和安全运行发生冲突时,要确保安全第一;信息安全的关键在预防,要做好安全规划和有效的防范计划;做好应急预案,组织演练是应对信息安全事件的重要措施。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核心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借鉴商业银行和同行成功经验,发挥专业咨询公司的技术优势,包括借鉴银行体系架购和系统设计思想;引入专业咨询机构,业务系统需求分析引入毕博咨询,业务系统项目监理所引入IBM公司;在业务系统项目建设前,走访中石油、中石化、华能等财务公司,学习借鉴成功经验。遵循客观规律、探索科学有效方法。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尊重规律,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包括遵循软件开发的一般规律(需求-设计-开发-测试-试运行-验收-推广应用-评估-效益分析-持续优化);在系统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如引入高水平监理,实施项目质量和过程控制;组织开展安全测评和认证,提升系统品质和客户信任度;关键阶段组织集中攻坚,短期内度过问题井喷期等。三是信息化须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要素是领导重视、业务配合、认识到位、方法科学、组织有序。没有领导层的重视,就无法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人财物资源,信息化建设只能是一纸空谈,没有广泛的员工参与,就无法保障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业务流程规范。规范化是信息化的前提,企业战略、业务和信息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业务模式决定信息系统的架构,只有规范、统一的业务流程才能转变稳定系统需求、系统功能,信息化才能推动业务管理跨越式发展。推进管理变革。信息化推广应用是一个变革的过程,但实施变革过程中会有一定时期的动荡过程。特别是大型应用系统上线前,都应该进行主动的变革管理,同时,信息技术部门应该积极改善和优化系统,各业务管理部门要加强引导、正确认识、主动适应。

第三篇:城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挑战与探索

城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挑战与探索

-------------------------

太原辦證件http:///文章来源:新浪

经济发展带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使计划生育的管理面临挑战,如何解决成为本文分析和讨论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第四篇:离退休职工自主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

离退休职工自主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5)02-000-01

摘 要 现阶段,随着“共同的事业、共同的家园”这一理念深入人心,离退休职工作为“家园”中的长辈,是组成企业文化内涵的一部分。针对离退休职工的发展变化,本文结合当前形势下离退休职工自主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离退休职工 自主管理工作 分析与研究

现阶段,随着我国人们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离退休职工日益增多,在一些企事业单位中尤为明显,怎样妥善安排离退休职工自主管理工作,已经引起企事业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离退休职工是伴随着企事业单位一起发展的核心力量,这些职工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还为新员工树立了好的榜样,单位围绕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退休金等问题落实好他们的退休管理工作,全面提高离退休职工的幸福指数与生活质量。

实现离退休职工自主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离退休职工主要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年老多病,需人照顾。这一群体多数对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企业的兴衰时刻关注着,有着难解的情结。二是有一技之长,返聘任职。这一群体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能够凭借一技之长,在企业中持续升温。三是赋闲在家。这一群体占据离退休职工的大多数,普遍具有不甘于现状,想要继续实现自身价值的心理。总而言之,虽然个别老同志有一些不正确的思想,但大多数离退休职工都具有大局意识,有着坚定的信念与理想,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不经意间影响着身边的人,并且他们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实现离退休职工自主管理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稳定发展,还能给身边人树立一个精神榜样。

二、如何推进离退休职工自主管理工作

(一)成立自管组织

为了强化离退休职工的自主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离退休职工的“余热”。构建离退休职工自主管理委员会尤为重要。根据社会团体的管理机制,成立离退休职工自主管理组织,以政治觉悟高、协调能力好、责任心强的老同志协助组织管理离退休职工,形成一套理事会的管理模式,理事会作为管理层、小组长作为执行层。同时,设置相应的管理岗位。例如,管理主任、副主任、宣传部、文体部、生活部、财务部、委员、组长以及其他基层人员,所有职位实行民主投票制。

(二)充分发挥离退休党支部中各类协会的作用

离退休党支部中各类协会必须建立完善的党内生活制度,规范离退休职工的思想方向,充分发挥离退休党支部中各类协会的职能作用。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工作:第一,落实政治学习制度。党支部从老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年老多病需人照顾的老同志实行上门教育,亲自拜访老同志,向他们宣传国家的最新的政策思想。保障老党员不留政治“盲区”的同时,协调好他们与党支部的关系,从而积极配合党支部的各项工作。第二,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支部应该坚持开展月会、季会、年会,并且一年内开展两次党课,向老党员传递国家最新的时事新闻,强化老党员的组织观念,提升党政修养。第三,落实群众联系制度。自主管理委员会与党支部应该积极落实群众联系制度,成立专门的联系队伍,频繁走访于老同志的日常生活中,及时了解并掌握老同志的思想动态以及生活难处,尽最大的能力帮助他们解决难题,使其切身感受到党支部与委员会的关心与照顾,在不经意间向党组织靠拢,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三)加强与社区沟通发挥社区的作用

离退休职工自主管理委员会应该加强与社区的互动沟通,借助社区开展离退休职工兴趣小组活动,结合离退休职工的实际情况,成立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兴趣小组,不定期的开展文娱活动,为老同志营造共同参与、其乐融融的活动氛围。通过老同志自身的兴趣与特长,定期进行文艺表演活动,不仅能够彰显老同志的文艺风采,还能丰富老同志的晚年生活,既体现了企业的精神面貌,又发挥了社区的职能作用。例如,“3?8”妇女节、“9?9”重阳节、中秋节、春节等,开展相应的节日活动,不仅能够使老同志感受节日的喜悦,还能鼓励老同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有机利用社区资源,让老同志能够在社区中完成学习、参与活动,并得到相应的关心与照顾,为年老多病的老同志提供更多的服务。

(四)加强对离退休职工的思想教育引导,使离退休职工正确认识自主管理工作

根据老党员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综合素质、岗位性质、身体状况等特点,积极引导他们发挥自身优势以及专业特长。通过调查研究、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等方式,使离退休职工充分认知自主管理的理念,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构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积极性,贯彻并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观的执行者、传播者以及引领者,弘扬祖国新风气,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社会和谐,让老同志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奉献自身的一份心力,在参与中提高自身素质。

(五)加强对自管组工作的检查,确保服务质量与过去比不降低

加强离退休职工自主管理委员会的管理工作是保障管理服务质量不降低的前提条件。因此,构建一支具有思想作风硬、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奉献精神足的管理队伍尤为重要,这样才能保障离退休职工自主管理服务工作落到实处。自管组主动开展贴近老同志日常生活的活动,充分推动离退休职工自主管理工作的开展,努力提升服务质量,用“真心、细心、爱心、耐心、孝心”去感化离退休职工,升华离退休职工自主管理的核心内涵,保障管理服务质量与过去相比只增不减。

结语:

综上所述,离退休职工要加强自身系统知识的学习,不断优化知识体系,做好离退休职工的工作,将离退休职工的知识技能全面发挥出来,为企事业单位献出最后一份心力,同时,离退休职工的管理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熟知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离退休职工的生活待遇、身心健康以及自身素质,保障管理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孙敬峰.新形势下医院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研究[J].才智,2013.32:354.[2] 贺江红.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离退休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4.36:179-180.[3] 于希富.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探索[J].石油政工研究,2010.04:68-69.

第五篇:中学生志愿者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中学生志愿者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唐燕

自1994年团中央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以来,青年志愿者行动就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奥运会、抗震救灾等各大赛事和重要活动中,青年志愿者表现出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它对社会和谐稳定、人类文明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志愿服务工作的志愿性、公益性、多样性特点,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他们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实践中,丰富了人生经历,提高了自身素养。

中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不但能提高参与社会的意识,同时也是中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锻炼环节。志愿服务活动既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也符合当代中学生的特点,它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同时,也为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

一、探索中学生志愿者教育目标,提升中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自我责任的认定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需要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引导,而志愿服务中体现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社会走向成熟的一个象征。今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我国将把志愿服务作为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情况可作为学生评优、高校选拔的重要参考因素”。这为中学生志愿者工作参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结合中学生的培养目标,对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分层引领、分级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的理解,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1.注重普及,分层引领

“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的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也要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因此在对中学生进行志愿精神教育时,既要考虑到共性目标,也要考虑到个性需要。

志愿服务精神体现的是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它通过“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促使参与者由“自爱”走向“他爱”,最终唤醒公民意识。

志愿服务的过程是改进和提高自我的过程,是先提高自身素质、再服务社会的过程。志愿者通过与他人、与社会的接触,加深对社会角色的认识,理解这一角色的社会责任感。因此,面对已经志愿加入志愿者队伍的中学生,必须强化志愿精神的教育。要充分发挥优秀青年志愿者的榜样力量,一方面在中学生志愿者队伍中加大对他们的宣传,使中学生树立行动目标,不断提升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展区、校两级优秀中学生志愿者的评选活动,明确中学生学习的榜样,使中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更有号召力。

2.关注德育,分级实施

中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可以结合高中的德育目标设置情、意、行台阶,使道德目标和志愿服务目标相结合,促进学生德育目标的达成。

高一年级重点开展习性教育,注重引导学生适应高中生活,认识自我,培养自信,学习自觉,言行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因此,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主要是让中学生形成自觉、自律的良好习惯。学校可以根据所需服务的岗位设立服务内容,安排中学生进入志愿服务岗进行志愿服务。让中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初步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督促”的自觉行为,做好“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准备。

高二年级重点开展人格教育,注重引导学生塑造健康自我,培养健康情趣,积极融入集体,做一个有科学精神与法制意识、有爱国主义情操、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因此,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主要是让中学生形成友爱互助、服务社会的意识。学校根据校内外资源确定服务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社区等的志愿服务。让中学生能走进社会,通过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进行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从而增强中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逐步形成“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高三年级重点开展生涯教育,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机遇和挑战,确立自身发展方向和为国家建设作贡献的理想,逐步成为“胸怀祖国,放n艮世界”、对社会尽责的社会公民。因此,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形成勇担责任、奉献社会的公民意识。学校提供志愿服务的各类岗位,由学生自主选择参与。让中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学会自我定位,发掘潜能,迈好成人第一步。

二、优化中学生志愿者管理机制,发展中学生实践能力

正如组织管理学家鲁西尔(Robert N.Lussier)所说,组织是由一群致力于达成既定目标的人组合而成,这群人实为组织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决定组织运作成败的关键。因此,当今的管理也将人的互动管理作为提升组织绩效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成为未来组织管理的首要任务。要使中学生志愿者工作能够有效、可持续地发展,在管理中也需要不断优化人际间的互动管理,才能真正提升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水平,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会交流互动、积累收获、民主竞争。

1.成立一支轮流参与活动的志愿者队伍。要使众多的中学生志愿者都能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保护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建设一支能够轮流参与活动的中学生志愿者队伍是必然要求。要在学校的各个班级中成立富有特色的志愿者小队,队长由学生自主推荐。各个基层团委把各个小队进行编队整合成立学校志愿者服务队,由学校团委书记或学生会主席担任队长。教育局团工委把各校的志愿者队伍进行整合,成立区中学生志愿者服务总队,由教育局团工委书记担任队长,从而形成区、校、班三级设置,多队合一的志愿者队伍构架。在建立多队合一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为了使中学生能够参加不同层面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还要运用队员轮流参与活动的机制。主要是每学期由班级的志愿者小队轮流安排队员进入学校志愿者服务队参加活动,学校志愿者服务队轮流安排队员参加区志愿者服务总队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励了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中关注他人、关注社会的热情。

2.创建一张储蓄服务时间的记录卡片。要使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得到有效评价,并让学生在活动中留下足迹,创建“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时间储蓄卡”是有效的手段。储蓄卡主要记录中学生每次参加志愿服务的活动时间与内容,把“储蓄卡”作为中学生在评优、表彰先进过程中的一个衡量标准。同时将储蓄卡与中学生18岁成人教育相结合,在开展的“岁至18岁中学生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活动中,把完成48小时以上的志愿服务记录情况作为参加成人宣誓仪式的必要条件。

3.建立一个互动互评的网络平台。利用现代化网络平台,建立一个让中学生志愿者团队公开接受社会评价的电子平台,这是协调志愿服务资源、提高学生民主意识的有效途径。一要让网络成为团队间交流的平台。每个志愿者团队都要进行网络注册,通过网页发布活动信息,交流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收获。如,在嘉定学生社团网,对志愿服务类社团进行登记注册,学生可以在“社团新闻栏”发布活动信息,在“社团互动栏”交流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点滴收获。二要让网络成为团队间民主评价的平台。由学生在网上进行投票,评出“优秀志愿服务队”和“星级志愿者服务队”。

三、拓展中学生志愿者服务项目,挖掘中学生创意潜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服务所关注的领域越来越广,中学生对志愿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在夯实基础项目的同时,还要发挥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要积极挖掘学校资源,开发服务项目;另一方面要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服务站点,不断开拓志愿服务的新领域和新内容,使中学生志愿服务项目更贴近学生、贴近时代,形成品牌。

1.设立校园志愿者工作岗。学校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微缩了的社会。因此,一要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大胆创意,确立校园志愿服务岗位。二要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结合重大节庆点和学校实际所需设立长、中、短期志愿服务岗。如,长期服务岗:“校园文明志愿管理员”、“校内节能志愿管理员”、“绿化保洁志愿者”等;中期服务岗:“小超市志愿管理者”、“行政助理员”、“校园督察员”、“校门口礼仪岗”、“餐厅志愿管理者”等;短期服务岗:“校园文化艺术节志愿者”、“学校运动会志愿者”等。通过各类岗位的设立,既促使中学生督促自我、服务他人,又给中学生自我发现和开拓创新提供了机会。

2.设立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站。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因势利导,积极动员中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围绕“迎世博”工作开展的“中学生世博公益行”创意活动,通过学生在健康、环境、卫生等领域寻找服务内容,自主设计活动项目,并以中学生社团组织的形式进行社会实践,使中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文明建设的行动中去。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建立学校与周边社区、居委、敬老院。图书馆等的共建关系。结合中学生特点设计活动站志愿服务项目,招募志愿者,并明确志愿者进行活动的时间周期和活动内容,发挥站点的育人作用。如,暑期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志愿服务项目,包括博物馆义务讲解员、居委主任助理员、治安巡逻志愿者、“阳光之家”助残志愿者、敬老院爱老志愿者、治安巡逻志愿者等。通过整合资源,建立岗站,使更多的中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发挥创意,学会沟通,展示特长,锻炼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下载科区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区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探索与实践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探索与实践 ---留守学生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近些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外出务工、经商的人们越来越多,使得他们的孩子留......

    唐山市农业信息化实践探索

    唐山市农业信息化实践探索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进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农业信息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正加速向各领域覆盖渗透。党的十八大以后,信......

    运用信息化技术创新党建工作探索与实践

    运用信息化技术创新党建工作探索与实践 --以电气人力公司区域党建工作为例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社会具有空前渗透力,影响和引导着一场新的社会变革。信息化是当今......

    高职院校信息化机构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信息化机构建设探索与实践 陈 航 (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云南·昆明650211)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但信息化机构建设相对滞后,本文就信息化......

    对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环境综合整治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王 巍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1期 摘要:一所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而教务管理......

    做好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做好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工程的成本控制与工程的造价、质量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建设单位在建设前期制定好相应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并且对其中的投资回收期......

    实践与探索

    §22.3实践与探索(1)说课教案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宗树信教学目标:1.学生在已有的一元二次议程的学习基础上,能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方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