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证人证言论文:我国刑事法庭证人作证的问题与完善
证人证言论文:我国刑事法庭证人作证的问题与完善
【中文摘要】证人证言是指知道案件真相的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向办案人员所作的有关案件部分或全部事实真相的陈述。证人证言的内容包括能够用以查清案件真相的一切事实,与案件无关的事实不能作为证人证言的内容。证人证言是一种言词证据,一方面它能够系统全面地证明案件事实,而且其证据源不易消失;另一方面,法律对作为言词证据的证言笔录的收集、保全、审查和运用明确规定一套操作规范。就证人的法律资格而言,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明确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此外,在我国当事人不是证人,证人也只能是自然人而不能是单位。就证人证言的法律效力而言,我国刑事诉讼法要求证人出庭作证的同时却给提交证言笔录敞开大门,致使实务中证言笔录在审判中大行其道。我国目前的证人证言制度在实务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第一,证人出庭率低,证言笔录替代当庭证言的现象普遍化;第二法官对证言笔录的证据能力持开放的态度;第三,证言笔录的证明力异常的高;第四,证人证言的证据能力附属化;第五,侦查人员在实践中普遍不出庭。两大法系的传闻证据规则和直接言词原则提供两种不同的规制模式,但都要求证人出庭接受询问质证。我们的改革方案应在借鉴的基础上,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证人出庭及其例外情形;第二,建立健全证人出庭保障制度;第三,适当探索强制证人出庭制度;第四,完善抗辩式
审判方式改革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证人证言 证人资格 传闻证据规则 直接言辞原则 司法改革
【目录】我国刑事法庭证人作证的问题与完善4-58-139-1
1引言7-8
摘要
第一章 一起贪污案件引起的反思
二、案例的评析和反思第二章 我国目前关于证人证言的二、证
一、案例简介8-9
三、小结
11-1
3法律制度13-18人的法律资格14-16
一、证人证言的证据属性13-1
4三、证人证言的法律效力16-18
18-2
5第三章 我国证人证言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证人出庭率
二、法官对证
低,证言笔录替代当庭证言的现象普遍化18-19言笔录的证据能力持开放的态度19-21异常的高21-2
2三、证言笔录的证明力
四、证人证言的证据能力附属化22-2
3第四章 两大法系调整证人证
五、侦查人员不出庭作证23-25言规则的不同模式25-27
31一、英美法系的传闻证据规则
三、传闻证
二、大陆法系的直接言词原则27-28
据规则和直接言词原则的比较28-31言制度的可行方案
二、目前最新的改革33-38
结论
31-3832-3338-39
第五章 完善我国证人证
一、学者们的不同方案31-
32三、证人证言制度的具体完善措施参考文献
39-40
第二篇:证人证言的效力问题
证人证言的效力问题
实务中我们常说“违纪处理难”,无非是说在很多情况下单位不能找到有力的证据证明单位的主张,于是很多单位试图找本单位的员工作为证人,用以证明相关事实的存在。那么证人证言的效力到底应该怎么认定呢?证人证言不同于书证与物证,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为此一般来讲,证人需要出庭作证,并对作证的内容承担法律责任,比如公法中刑诉就要求证人需要当庭接受公诉人或被告人的质证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但是在私法领域如劳动法,如果证人不能出庭作证,应该出示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以及写成笔录的证言签字(盖章)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当然如果仲裁庭一定要求证人出庭作证否则不予采信证言也是具有合理性的。
以上我们只分析了证人证言本身的效力,那么对于证人的范围而言则有不同的认定。如单位在发生争议以后愿意找自己单位的员工出具证言,应该说此时不管员工能否出庭作证,被采纳的几率都非常小甚至不予采纳,尤其是在没有其他实际证据支撑的时候就更难实现作证的根本目的。因为作证员工大多数还在职,与单位存在有一定的厉害关系,很可能因为受胁迫或者被诱导而出具有利于单位不利于员工的不实证言,为此,仲裁庭或法院对于只有员工证言的问题一般不予采纳。
我们提醒HR注意,收集证据不能“讨巧”,认为最简洁的方式往往是最不可靠的,还是应该注意平时的管理,加强证据意识,因为只有客观存在的事实证据才能最具有说服力。
第三篇:证人证言效力问题的研究
证人证言效力问题的研究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是世界各国诉讼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民诉法也把证人证言作为七大证据之一,证人作证对于法官查明案件事实以及保证程序公正与透明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证人的交叉询问将成为法庭审理最重要的一环,因而无论从实现实体公正还是程序正义来说,证人证言都有着不可取代的现实意义,证人出庭作证是审判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但在审判实践中因为证人证言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审判人员对证人证言效力的确认问题上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特别是案件中的单一证言,且又是影响案件定性的单一证言的认定上更是无从下手,以至于影响到当事人的权益保护,影响到法院的公正裁判,虽然我国的法律对证人证言的效力认定作了一些相关的规定,最新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证人出庭作证作了一些比较具体的规定,但只是从证人的资格、作证的程序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应如何对证人证言的效力的认定未做出明确的规定,仅有第七十八条“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质、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但该规定不具体,审判人员在审判实践中难以把握,灵活性较大,特别是针对我国现在的法官的业务水普遍较低、广大人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实际状况,法官很难依照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对证人证言的真实性作出准确的判断,以至于法官只能根据自己的法律知识、社会经验、审判实践、知识结构进行认定,甚至会出现依照自己的意愿随意地认定的现象,为个别法官营造了腐败的温床,影响了法院的公正形象。
证人证言作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能够证明案件情况的陈述,其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是一种最易受客观环境、智力水平、法律意识以及各种人为因素影响的非常复杂的诉讼证据,其真伪性较其他证据难以鉴别,所以,人民法院对证人证言进行审核及其效力确认时,不但要审查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合法性,及与本案的关联性,还要对证人的资格、证人作证的程序、与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证人的智力状况、品质、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证人的表达能力、证人作证的表情等方面综合审查判断。
一、证人作证程序的审查判断
(一)证人应出庭作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五条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并接受当时的质询……..”,依照该条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证人应当出庭作证,这是证人出庭作证的原则性规定,同时民诉法第七十七条又规定了证人不能出庭作证的特殊情况,民诉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证人出庭作证确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五十六条又对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情况作了具体的规定,即
1、年迈体弱或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
2、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的;
3、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的;
4、应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出庭的;
5、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情况。而提交书面证言只是证人确有特殊事由无法到庭的情况下采取的补救措施,是法律规定的一种例外,对当事人提交书面证言的情况必须严格掌握,必须符合“确有困难”“经人民法院允许”这两个前提条件,不然会造成证人有条件出庭作证而依据该规定提交书面证言的局面,从而使证人证言的真伪性难以判断,造成裁判不公的局面,影响法院的公信度。若当事人提交的书面证言不能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该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合法性就难以确认,人民法院应以该证人证言的作证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为由不予采信。对证人出庭作出的证言和符合“确有困难”“经人民法院允许”这两个条件当事人提交的书面证言在审查判断其证明力时应区别对待,证人出庭作证的证言的证明力高于当事人提交的书面证言的证明力,因为当事人提交的书面证言所证明的事实必然受到客观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或者是出现对己有利的事实写的多而细,对己不利的少些甚至不写,从而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事实情况,影响公正审判。既使当事人提交的书面证言同时具备“确有困难”“经人民法院允许”这两个条件,在庭审中亦应当有其他证据予以佐证,且证据之间不相互矛盾,否则该书面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除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第五十六条规定的几种特殊情况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形:
1、当事人双方对证词无异议,一致同意证人可以不出庭的;
2、已经死亡的证人留下的亲笔证言;
3、在开庭审理期间患严重疾病或行动极为不便的。但是,对确有必要到庭作证的证人,如其在短期内可以康复的,应暂缓开庭,待其痊愈或者可以到庭后再开庭审理,但须提交医院有关证人病情的证明;
4、丧失了记忆的证人在失忆前所留下的亲笔证言;
5、在开庭时已出行远方的证人,如到国外学习、工作,短期内不可能返回,或者通讯地址不详,无法传唤的证人。对于这类证人应区别对待,不能因为证人不能出庭,而造成案件长期不能审结,造成当事人的诉累,应以具体情况限定举证时限,逾期举证的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同时为了促使证人客观反映案件事实,确保法院公正裁判,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可以采用写保证书或当庭宣誓的形式进行宣誓。因为证人作证不是一种任意行为,它是一种法律行为,这也就决定了它必然应当遵循一定的法律规范和程序规则。即要求证人在出庭作证时向法庭保证绝不作伪证或作虚假陈述,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这从形式上考验了证人、设臵了一道防止证人作伪的防线,并且有助于严肃法庭的秩序,维护法律的权威。
(二)证人出庭作证的时间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四条规定“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十日内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依照该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时间限制在当事人之间协商的举证时间或人民法院限定的举证时间届满前十日内提出,且须经人民法院许可,逾期提出的,人民法院对其申请应予驳回,按该当事人举证不能处理;再者证人出庭作证应经当事人申请,我国的现行法律无明确的规定人民法院应传唤证人出庭作证,这是由证人在诉讼中所起的作用所决定的,一方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其目的是为证明其主张事实及诉讼理由的成立,是为其诉讼主张能够得到法院的支持而服务的,也是依照民诉法所规定的“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体现法院审理案件的透明度,如果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依职权介入证人出庭作证的诉讼程序,势必会弱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出现双方当事人举证责任分配不公的局面,从而影响法院的公正形象,只有符合《民诉法》第六十四条及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才依职权传唤证人出庭作证;其次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须经人民法院许可,这两个条件须同时具备,否则当事人的该项诉讼主张不能实现。设立举证时限,若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并经人民法院许可后,人民法院应当限定举证时限,若当事人在举证时限届满后不能提供证人出庭作证,由其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二、证人资格的审查判断
证人是指在法律上除当事人外能对案件提供证据的第三人。虽然我国的民诉法也把证人证言作为七大证据之一,但严格意义上来讲,证人证言应作为一种间接证据来对待,其证明效力我个人认为应低于书证、物证、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的证明力,因为其证明的事实是通过当事人外的第三人所反映的,且易受外部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证人证言应从多方考察,庭审中应与其他证据佐印证后方可采信。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民事诉讼法的该条明确了证人的范围为单位和个人,但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知道案件情况,能正确表达意志。
(一)自然人证言效力的审查 自然人作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公民,2必须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志。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第五十七条规定“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疑、推断或者评论行的语言”,自然人作为证人必须是能够独立地借助其感觉器官对案件事实进行感知,从而得出有关事实的印象和感受,且该种感知须是亲身感知,并且能够把自己感知到事实较完全的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或其他方式在庭审中反应出来。对于证人非亲身感受而使用猜疑、推断或者评论行的语言或者是听说的证言系传闻性证言,人民法院应以证人所作的证言系传闻不具有证明力为由不予采信;证人在庭审作证时不得向法庭宣读事先准备好的证词,应向法庭陈述其感受,否则该证言不予采信。
审查和确定证人资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证人生理上有缺陷的证言效力认定,有些证人虽然生理上存在缺陷,但并不影响其感知事物辨别事物和正确表达意志,如证人是聋哑人的,其可亲眼看到事物及事情的发生,其虽不能用语言表达其感受到的事实,可通过其他方式作证,盲人看不到事物,但其可听到声音,所以他们仍可凭其他器官感知案件情况,可作为证人作证,但对于该类证人应当分别对待,因为其作为证人其证明的事实受到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其证言是不完全的,应与其他证言佐印证。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限制民事行为的人作证的问题,因为我国的法律未对证人的年龄未做出明确的规定,只是说明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我们应当依照《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有关规定区别对待,证人一般情况下应是具有完全行为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因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能正确表达意志,故其不能作为证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也只能是包括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可作为证人,但期待证事实应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但其证明的事实与完全行为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证明的事实的效力是不相同的,因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证明的事实受到其自身条件的限制,应与其他证言佐印证方可作为证据使用。在具体的审判活动当中,是否需要限制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出庭作证,则应根据未成年人的身体智力发育情况或精神病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需要他们作证的案件事实的复杂程度而定。如果限制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智力发展迟缓,精神健康状况极差,或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复杂,他们不能正确理解和表达,就不能对他们的证人证言予以认定。间歇性精神病人,如果他在案件发生时精神病发作或在案件发生时精神状态正常而需其出庭作证时精神处于不正常状态,则不应准其作为证人出庭作证。
三、证人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的审查。《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并未对证人的身份做出严格的限制,你只要知道案件情况,无论你是当事人的近亲属还是无关的第三人均可出庭作证,这是证人的法定义务,但应当对证人的身份进行审查,证人首先能够证明自己的身份,如身份证、户口薄等,与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如证人与当事人有特殊关系在作证时就会夸大或缩小事实,偏袒一方当事人,甚至会出现伪证,影响案件的公正判决。与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包括提供证人的当事人,也包括对方当事人,防止出现与一方当事人有矛盾或者纠纷,而给对方当事人出庭作证,借案件审理对当事人进行打击报复的现象发生。证人与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的举证责任应在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因为证据具有完整性,及包括证人的身份、与其有无利害关系、作证的能力等,如对方当事人对证人的身份提出异议,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应举证证明对方当事人的异议是不成立的,否则即视为证人与当事人存有某种利害关系,从而影响到证人证言的效力。同时应当注意即使证人与一方当事人由利害关系,也不能剥夺该证人作证的义务,也应当允许其出庭作证,在审查该证人的证言效力时应特别注意,应与其他证据对印证时方可使用。
四、本案的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员及诉讼代理人不能兼作证人,我国民诉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因此上述人员一不列外,因此在诉讼开始前,本案的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员及诉讼代理人不应参与本案的审理,应作为证人出庭作证,履行公民的作证义务,如即参与本案的审理,又履行作证义务,其作证的意图受到案件审理的诱导,影响案件的公正裁判。
五、证人的知识层次,证人是把自己感知到事实在庭审中较完全的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因为证人知识水平的不同,其语言表达能力以不同,所以要针对不同知识水平的证人法官要有所侧重,对文化水平较高的证人要求其要把事件的表达清楚;对文化水平较低的证人只要把事情的重点表述明白就可以了,不应要求其做到面面俱到。
六、证人的来源,证人到庭作证是否系证人自愿,又无胁迫、贿买、当事人对证人作证的内容有无事先说明等问题查明,以便正确判断证言的效力。
七、证人在该纠纷中所起的作用的大小,如离婚案件中的彩礼问题,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只能提供媒人这唯一的证人来证明双方的彩礼来往,媒人系双方彩礼来往的主要见证人和经手人,考虑到其在纠纷中所起的作用,对其证言应予采信。
八、看证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如天气情况、能见度、证人位臵和距离。在天气晴好条件下能见的情况,天气恶劣时不一定可见。
九、证人在离案发现场距离较近的一般比距离较远的感受的信息多。
十、要看案件事实的强度系数,即案件事实对证人可能造成的印象程度。一件比较重大的事情,给证人留下的印象肯定比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更深刻。
(二)证人证言效力的确认
证人证言的效力认定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特别是直接影响到案件定性的单一证言的认定关系到当事人诉讼主张是否能够成立,其认定问题更加难以操作,这就要求法官不但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法官还应具有全面的社会知识及审查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不应因为证人证言易受认为、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否定其证明力,应依据具体案件的情况对其效力予以确认。
1、一方当事人提供了两个以上五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对方有异议,但无证据予以推翻的,应但确认其证明力。
2、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人证言,对方有异议,且有足够证据予以推翻的或提出异议的理由正确,证言有明显不实或不符合常理的,应确认该证言无效。
3、一方当事人提供了一个无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且无其他证据印证,应综合全案情况确认其证明力。
4、一方当事人提供了两个以上五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但其受作证能力的限制,应与其他证据相印证,如无矛盾的,应但确认其证明力。
5、一方当事人提供的的证人证言,对方当事人提出其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但无相应证据推翻的,应但确认其证明力。
6、一方当事人提供多份相互矛盾证言,且证言重叠即证言反复,法院又无法查清的,应确认证言无效。
7、一方当事人经法院允许提交了书面证言,庭审中证人又到庭作证,其书面证言与其当庭陈述相互矛盾的,应确认该证言无效。
8、证人在第一次庭审中作证庭后又反悔,在第二次庭审中又推翻其证言,如果无相应证据证明的,应对其在第一次庭审中作证的证言为准来确定有无证明力。
9、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言,对方有异议,但当庭无证据反驳,需下次开庭提交的,法院审查后,应限定举证时限,在举证时限届满仍不能提交的,对该证言应确定其证明力。
(三)单位证言效力的确认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民事诉讼法的该条明确了作证义务主体为单位和自然人,但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五条“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并接受当时的质询……”的规定相矛盾,因为证人必须是能够独立地借助其感觉器官对案件事实进行感知。而单位作为法人或非法人机构,不具有自然属性的社会组织,既没有独立的意识,也没有感觉器官,是无法认识客观事物的。它必然借助特定的自然人的生理本能对案件事实进行感知,从而得出有关事实的印象和感受。因此,单位具有证人的适格性是不科学的和符合证人的本质要求。虽然单位不能作为证人,但单位证明作为某些案件查明事实的依据,仍可作为证据使用,这就对单位证明的作证范围做了限制,1、该单位必须是现存的合法单位,非法设立或被撤销取缔的单位不能作证。
2、该单位必须在其经营的范围内提供证明,如企业须由工商行政机关出具的有关登记证明、事业单位须在依法确定的范围内出具证明、行政单位须在依法确定的职责范围内出具证明等。
3、单位出具证明材料须加盖单位公章,且有法定代表人的签名,或在法定代表人的委托下进行。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条,才对单位证明的效力予以确认。否则对单位证明的效力不予认定。
(四)有关国家机关对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所做笔录的效力问题
在诉讼开始前,有关国家行政机关依其职权对某些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除对双方当事人依法进行调查外,为查明事实还需对案外人进行调查,并制作笔录,如人身伤害案件中派出所对旁观人的询问笔录、交通事故案件中交警部门对乘坐人或者旁观人的询问笔录等。在诉讼开始后,案外人的笔录能否直接作为证人证言采用呢?审判人员对这个问题存有分歧,有的人认为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五条 “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并接受当时的质询……..”的规定,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应作为证人,履行证人作证的义务,应当出庭作证,不应把其在有关国家行政机关所作的笔录直接作为证人证言使用,而免除其作为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在庭审中若该证人不能出庭作证,将由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笔者认为上述观点不能成立,有关国家行政机关对当事人及案外人所作的笔录,是依其职权所进行的,也是在该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为查明案件事实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对于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所作的调查,因事件发生时间短,第三人印象较深刻,且受人为因素、外界因素影响较小,该笔录能够较全面、较客观的反应案件的真实情况。而在诉讼开始后与事件发生时存有时间间隔,甚至在事件发生后较长时间后,当事人才提起诉讼,有的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受年龄、智力等因素的制约,且易受人为因素、外界因素影响,使其在庭审中出庭作证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能客观的反映案件的真实情况,且有关国家机关对双方当事人及第三人所做笔录,一般情况下当事人不能直接提供给法院,而是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一条“摘录有关单位制作的与案件事实有关的文件、材料,应当注明出处,并加盖该制作单位或保管单位印章,摘录人和其他调查人员应当在摘录件上签名过这盖章……”、第七十七条“人民法院就数个证据对统一事实的证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则认定:
(一)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的规定,有关国家机关对第三人所做笔录在庭审时不应是证人证言性质,应属书证类,应依照证据认定的原则,即如对方当事人有异议,但无相应证据推翻的,应确认其证明力,务需证人出庭再次作出。
院胜坨法庭副庭长)
(作者系垦利县人民法
第四篇:书证与证人证言(范文模版)
书证与证人证言(书面式)有什么区别?
询问笔录是书证,请问为何不是证人证言?书证与证人证言(书面式)有什么区别?
书证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作为载体而存在的,并以文字、符号、图画等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文件。
证人证言则是指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向人民法院所作的能够证明案件情况的陈述,一般是以口头方式表达的,并要求证人接受双方当事人及其律师的询问和质证,对相关的作证背景作出回答,但若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也可以提交书面证言。
因此,证人证言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口头证言和书面证言。书面证言和书证确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性,但这是两种不同种类的证据,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书证是伴随着案件事实的发生而产生的,其制作过程与有关案件事实相联系。而书面证言是证人对所了解的案件事实向公安等司法机关所作陈述的书面形式表述。
2、书证的内容因其载体的特定化而固定,而书面证言则有可能因主客观的原因发生变化,这也正是法院要求书证提交原件而对故意作伪证的人进行处罚的原因。
3、书证的内容如有不真实,其后果仅是书证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但当证人提供虚假证言时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此,虽然书面证言因其表现形式的书面化而具有书证的某些证据法上的特征,但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其区别的直接后果是这两种证据在诉讼中适用不同的证据规则:书证适用有关书证的证据规则对其真伪、证据力作出判断;书面证言则适用有关证人证言的证据规则。
第五篇:简论我国刑事诉讼证人作证的制度探析
简论我国刑事诉讼证人作证的制度探析
一、证人作证制度概述
(一)证人的概念
据有关学者考证,证人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语martis和martyr,其原意是指见证殉道者的人,所谓殉道的人大部分都是有冤情的人,这些人在信仰被冲击的时候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其灵魂的纯洁则要依靠他人的回忆和陈述,而这些人就是我们现在意义上所谓的证人。从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文献中也可以看到,证人在这类事项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现代历史中对证人的理解一般分为以下几个层面:首先,证人必须是亲身感知案件事实的人;其次,证人是为模糊的事情进行证实或者厘定界限,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证人的概念,也都是以此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
和其他大部分法律都是舶来品不同,证人这一概念,在我国传统的法制文化中就一直存在,只是由于我们一直没有进行过很好的归纳和总结,导致我们无法在理论的研究上占据制高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此却进行了很好的梳理。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德国对证人做了如下的定义:凡是应该在应在法官面前陈述其对案件的感知和认识的人,而七本人又不具有其他参与诉讼人员身份的人都是证人。我们的近邻日本的法律认为,证人是指依照规定应当向法院陈述其所知的有关事实的第三者。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都在重申一个要点,那就是证人不包括当事人,仅包括向法院陈述其感官体验的案件事实的人。英美法系由于其判例法的传统,以及相关因素的差异,在证人规定上与大陆法系略有不同,他们认为,不论其在诉讼中的地位如何,只要能提供与案件相关信息的人都可以叫做“证人”,即便是被告人也可以被当做证人来使用,其所作出的证言证言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我国既不属于大陆法系也不属于英美法系(港澳台地区除外),法律上对证人的概念也缺乏明确的界定,但是理论研究和实务上更多的认为我国的证人概念和大陆法系的规定更为相似,因为我们都是采用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是密切相关的。我国证人的概念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在诉讼过程中,因知道案件的情
况并负有作证义务从而向公安等司法机关陈述的不具有其他诉讼主体身份自然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在诉讼中具有其他身份的人不能作为证人,单位不能作为证人。
(二)证人作证的意义
证人作证,是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社会必然是惩恶扬善的社会,对于一些罪大恶极而又缺乏证据难以追诉的犯罪嫌疑人,证人出庭作证对其予以指认无疑是对社会秩序的最好维护,同时证人出庭作证在我国目前对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未尽完善的情况之下,也是非常之必要的,尤其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质证权的保护上。
但是纵观现在的案件审判,但凡涉及到需要证人出庭作证的,其出庭作证的概率非常之低。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对此,国内的相关学者给出了一系列的分析,并且给出了一些列的对策分析,这些分析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正如陈瑞华教授所指出的我国目前的法学研究现状似乎正处以一种“对策法学”的研究误区。为此,笔者打算在发实证学的角度,以学者们提出的对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证人不出庭作证对策的层层剖析,尽量指出我国证人为何不出庭作证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进而分析证人到底是为什么不出庭作证,最后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二、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
证人不出庭作证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们司法审判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关的原因也有很多文献做出了很多的探讨,笔者不想继续承袭这种固有的研究路径,而是打算在实证主义法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
(一)法院不需要证人出庭作证
证人虽然也在侦查机关作证,但是那毕竟是单独作证,无法达到质证的效果,我们所谓的证人作证更多的意义上说的是证人出庭作证,这样做有助于法官更好的审查清楚案件事实真相,但是在我国的实践来看,审判机关根本不需要证人出庭作证。这是因为首先,法官在庭审前没有真正的做到与案件的隔离,其可以预先通过阅读卷宗了解案情,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在庭审时便已经有了一定
意义上的主观判断。无需再叫更多的人来阐释之前已经了解的东西;其次,我国法律中并没有关于要求当庭宣告判决的规定,在中间的这一阶段法官可以要求公诉机关提交所有的材料,而这种材料对法官的影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这使得证人出庭作证失去了实质上的意义,难以影响案件的判决。再次,由于长期以来法官一直是和公安机关以及检察机关共同作为打击犯罪的机关,法官对公诉人提交证据的信任度高于被告人所做的与公诉人提交证据不同的供述,公诉人只要宣读相关的证言笔录便可以获得法官的信任,而不需要证人亲自作证。
(二)公诉机关不需要证人出庭作证
从我国司法实践来看,公诉人在证人不出庭当面向法庭作证的情况下也可以顺利完成指控犯罪的职能,首先,大量传闻证据的使用,使得证人根本无需出庭,只要宣读证人证言即可,而法院也认可公诉人宣读庭前的证人笔录,即便被告人不认可,也由于多种因素无法得到与证人当面质证的机会。其次,检察院和法院天生就是一家,相互之间也多了很多默契与容忍,些许的证言瑕疵也不会影响到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最后,证言具有易变性,为了防止庭审出现差错,导致控方颜面或者利益受损,他们也不希望证人出庭作证。
三、证人出庭作证的改革思路
2012年3月14日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特定情形下证人可以被强制出庭作证的规定,这一规定,对于我们改善证人长期不出庭作证的局面,并进而使被告人的质证权得到真实形式都有莫大的好处,但是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证人不出庭作证除了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客观上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法院和检察院长期以来形成的在没有证人出庭作证的情形下进行判决的习惯,如何改善这一现状,笔者试图提出以下观点。
(一)建立质证权意义上的交叉询问机制
证人出庭作证在查清案件事实并发现真相,并使案件得到正确的认定,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我们也知道法律是一门追求程序正义的学问,尤其是在当下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而我们过去的研究大部分是在结果中心主义的影响下来考
量的,现在我们或许更应该在程序价值的角度来考虑这一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片面强调证人出庭作证的实体价值是不合理的。我们同样不该忘记的是我们对程序正义的追求。尤其是在大力强调程序正义的今天,以及我们在一味追求所谓的“真实”的路上有渐行渐远的趋势(聂树彬冤案的影响至今仍是我国司法进程之痛)。这种要求显得更加急迫。
(二)建立证人保险制度
在此要强调一点,本文讲证人出庭作证并不是所有的证人都要出庭作证,而是关键证人需要出庭作证,相关学者提出了对于关键证人可以建立证人保险制度,也就是在证人的人身和财产受到侵害的时候,除了可以申请国家赔偿之外,还可以保证人的人身和财产为保险标的,建立证人保险,以此作为国家赔偿的一种辅助性手段,为证人提供及时性的物质保障。这一提法具有相当的新意,但是笔者认为还应该在以下方面予以完善:在证人同意作证以后,如果证人认为其作证行为可能因触犯控诉机关的利益而害怕被追究责任是,可以要求保险,保险费用由国家支付,受益人为证人。这样便可以在经济上和人身伤害可能性上给证人出庭作证做好双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