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言广告中的证人责任一发展与协调(★)

时间:2019-05-15 11:3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证言广告中的证人责任一发展与协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证言广告中的证人责任一发展与协调》。

第一篇:论证言广告中的证人责任一发展与协调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论证言广告中的证人责任一

邓雯琳 欧新铁 吴爽

近年来,一种以消费者的亲身经历佐证商品质量或者服务效果的新形式广告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如刘嘉玲出演的SK-Ⅱ广告[1]、李丁出演的盖中盖广告[2]等。随着这类广告的日益增多,其引发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仅2006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系统受理虚假违法广告的投诉就多达5483件[3],而这类广告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特别是SK-Ⅱ消费者状告刘嘉玲[4]、藏秘排油成分曝光[5]等事件的出现,更将“广告出演者是否应为广告商品造成消费者损害承担责任”这一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而这一问题也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重点。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证言广告及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

一、证言广告与相关的概念

(一)广告的定义

严格来说,广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广告即广而告之的意思,是讯息中所明示的广告主,将商品、劳务或者特定的观念,为了使其对广告主采取有利的行为所进行的非个人的传播。[6]狭义上的广告则仅指商业广告,即由广告主付出一定的费用和代价并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形式有计划的向目标公众提供商品、劳务和观念等信息,以有效影响人们对广告商品或劳务的态度,进而诱发其行动而使广告主得到利益的活动。[7]

我国《广告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可见,我国法律将广告限定在狭义上,即商业广告。

(二)证言广告的界定

本文将证言广告定义为以促销商品或服务为目的,由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邀请公众人物或一般大众以消费者的身份,以其对商品或服务的使用感受作为证辞,证明商品质量或者服务效果的商业广告。

在证言广告中,以消费者的身份为广告商品或服务提供证辞的公众人物或一般大众,称之为证人;而在广告中,该证人作出的证明商品质量或服务效果的言辞,则称之为证言。

证言广告是广告的一种特殊形式,与一般广告相比,它具有自己的独特性。首先,广告出演者的身份形式特定。证言广告的出演者在广告中是以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者身份出现的,即以证人的身份出现;其次,证人在广告中有特定的证明行为。在证言广告中,证人提供了自己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后的切身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证言广告与明星代言广告很容易被混同。明星代言广告是指以明星作为形象代言的方式来传达品牌独特鲜明的个性主张,使产品得以与目标消费群建立某种联系,顺利进入消费者的生活视野,达到与之心灵的深层沟通并在其心中树立某种印象和地位的商业广告[8].明星代言广告与证言广告有一定的联系性,但是却不能将二者等同来看,二者有严格的区分:

第一,二者出演广告的主体不同。明星代言广告的出演者是明星,所谓明星,是指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对社会公众有较大影响的公众人物;[9]而证言广告的出演者范围要广的多,不仅包括明星,还包括一般的社会大众。

其二,广告的内容不同。明星代言广告的内容多样;而证言广告的内容仅限于证人提供对商品质量或服务效果的有利证明。

其三,广告的形式不同。明星代言广告中的明星不是以消费者的身份推荐或介绍商品和服务;而证言广告仅限于证人以消费者的身份提供亲身经历佐证商品质量或服务效果的证辞。

其四,明星代言广告中的明星是以其自身作为形象代言的方式来传达品牌独特鲜明的个性主张。因此,一般而言,广告主选用作为商品或服务代言的明星,通常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与商品或服务的某些特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10]也就是说,该代言的明星能够体现商品或服务的鲜明个性,而证言广告则不具备这一特性。

二、证言广告中证人责任理论学说及立法现状

目前,在证言广告中的证人是否应对消费者的损害承担责任及承担何种责任的问题上,中外法学家有不同的看法,并且立法上也不相同。

(一)我国相关的理论学说

在我国,学者对证言广告中证人的责任问题有多种看法,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种观点:

1.证人不承担法律责任[11]

首先,我国现行《广告法》第2条规定:“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广告活动,应当遵守本法。”也就是说,目前《广告法》的调整对象仅为广告主[12]、广告经营者[13]、广告发布者[14]三者,而真正参与广告拍摄,出现在广告受众面前的证人未被列入《广告法》的主体,不受《广告法》的调整。其次,广告是一种要约邀请,消费者看了广告后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行为是与广告主之间进行的,证人不是合同的当事人,不能要求其承担合同责任。最后,我国现行《广告法》第37条规定“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服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也就是说法律仅规定了社会团体和组织的责任,而未规定单个自然人的连带责任,证人不是社会团体和组织。因此,不能要求证人承担责任。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也大多采用了这种观点,所以才出现了消费者要求追加证人为被告的申请被驳回的裁定。[15]

2.证人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16]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商业广告实际上是一种要约邀请,在证言广告中,消费者因为证人及其证言而对商品或者服务产生信赖,并基于这种信赖而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也就是说,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过程中,要将合同的相对性规则[17]作扩大理解,把对证人及其证言的信赖视为缔约的一部分,如果证人在广告中存在过错,损害了信赖利益,导致了消费者的人身或财产等方面的损失,则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消费者享有对损失的直接费用和机会利益的赔偿请求权。

3.证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18]

商业广告是一种要约邀请,广告中对商品质量或服务效果的陈述应当视为合同条款的一部分。证言广告不同于一般的广告,证人及其证言是广告的核心,证人是以消费者的身份,以自己的切身体验来推荐商品或服务,证人在广告中的证言,应当被视为对消费者的承诺,视同为对合同要约的承诺。并且,证人在参与制作广告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知道或应当知道一些不为外人所获知的内幕信息,类似于《证券法》中的内幕信息制度。因此,对该广告商品或服务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证人应承担违约责任。

4.证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没有使用过该商品或接受该服务而称用过且效果好,或用过没有效果仍称效果显著,是对消费者的欺骗和误导,当然具有过错。若消费者因该证人的证言而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并且受到了人身财产方面损害的,可以根据侵权法的一般原理,要求证人承担侵权责任。

(二)国外理论学说及相关立法

当我们还徘徊在是否应追究证言广告中证人的责任,追究什么责任的时候,其他广告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已经对证言广告中证人的责任有了比较严格的法律规定:

1.美国。1971年,联邦贸易委员会管理广告业的一项法案将证言广告规定为“明示担保”,要求凡是证言性质的广告,必须有真人真事为证,即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的证人,无论是明星、名人还是专家或者普通人,都必须是商品或服务的真实使用者,否则按虚假广告处理。[19]美国摇滚巨星杰克逊就因证言广告不实而被处以巨额罚款。[20]

2.英国。英国的《广告标准和实践法规》中规定,对广播、电视中的证人广告要求证词必须属实,不可因此造成误解。广告主和广告公司一经要求就必须向广播局出示证词或表述的凭据。若没有凭据或者凭据不实,则按欺骗广告处理。其《交易表述法》中也指出,在商品或服务广告中使用虚假证言就是犯法,若消费者因购买和使用这种商品而受到损害,可根据民法,向为该商品作过广告而没有表述凭据的证人索赔。另外,英国还规定在医药和治疗法广告中不可使用证人或证言,在酒类广告中不可出现年轻人所追逐的名人形象。[21]

3.日本。在日本,虽然法律没有明文规定证言广告中证人的责任,但是从一些案例中[22]可以看出日本法院在处理广告中出演者民事责任的问题上,“首先是肯定了广告被害者追究出演者民事责任的诉权”[23],并未以特别法没有规定证人的责任为由而将其排除在被告的行列。“其次,根据广告中出演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出演人员的侵权责任,如果以广告为契机进行的交易行为给消费者带来比较严重的损害,而且出演者在其中起到了帮助的作用,那么可根据民法共同侵权行为的条款来追究出演者的民事责任。”[24]

4.法国。法国法律规定:电视广告必须真实,禁止任何误导消费者的陈述、画面出现,且禁止经常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露面的人用其形象或声音做广告。法国一位电视主持人吉尔贝就曾经因为做虚假广告而锒铛入狱,罪名是夸大产品的功效。[25]

另外,除了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等,泰国、欧洲等也有相关规定和判例可循。[26]

三、证言广告中证人责任定性之思考

为了更好的规范广告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证言广告问题上,应当对证言广告证人的责任做出明确的定性。

(一)证言广告中证人的虚假证明行为是一般侵权行为

本文同意将证人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虚假证明行为视为侵权行为,将证言广告中证人的责任定性为侵权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两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由此可见,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或者在法律特别规定的场合不问过错,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侵害他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及其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法律后果的行为。[27]

侵权行为分为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两类。我国法律对特殊侵权行为采取了列举的方式予以明确规定。[28]而证言广告中证人的虚假证明行为导致的侵权并不在特殊侵权行为之列,因此,该行为属于一般侵权行为,并且符合一般侵权行为的四个要件:

1.损害事实。

损害事实是指因一定的行为或实践对他人的财产或者人身造成的不利影响,包括了财产损失、人身伤害及精神损害。[29]消费者因证人在广告中的虚假证言而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在使用过程中因该商品或服务造成的人身伤害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财产损失、精神损害即为一种损害事实。这种财产损失包括了购买价款的损失和其他财产损失。对于商品或服务没有对消费者的人身造成损害的,只要其实际效果与广告中

宣传的效果不同,最低限度上,消费者也存在购买价款的损失,不管价款的多少,这种损失都是客观存在的,是消费者实际发生的费用。因此,只要发生了商品效果与宣传效果不一致的情况,损害事实都是客观存在的。

第二篇:论刑事证据中的证人证言发展与协调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论刑事证据中的证人证言

郭金夫

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中运用得极为普遍的一类证据。由于证人具有既不同于被告人又不同于被害人的独立的诉讼地位,所以证人证言对于揭露犯罪、进一步收集证据、鉴别其他证据的真伪、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 证人证言的概念与特征

1证人证言是诉讼当事人和被害人之外的第三人就自己所感知或观察的案件事实向侦察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作出的口头的陈述。其特征为:证人证言虽与被害人陈述、被告人口供同属人证范畴,但又具有不同于被害人陈述和被告人口供的特征

(1)通常较为客观。证人具有不同于被害人和被告人的诉讼地位和作证心里。被害人可能出于报复的动机有意无意地夸大犯罪事实;被告人则往往为开脱罪责而否认犯罪事实或故意编造假话;而证人由于一般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在通常情况下比较容易做到客观、公正。基于上述特点,在司法实践中通常都更为重视证人证言的证明作用。说证人证言客观并不意味着任何证人的证言均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案件情况,有时证人可能受到罪犯的威胁,害怕事后报复,或与罪犯有特殊关系而不作真实的陈述;即使证人完全摆脱不正常的心里因素,也可能因感知、判断、记忆和复述等能力的影响而作不实陈述。因此,对于证人证言仍然应进行认真的审查判断。至于与诉讼当事人有特殊关系的人如亲属、朋友和有个人恩怨的人等能否作证,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并不能免除这部分人的作证义务。但这类人员因与当事人存在特殊关系,有可能出于某种动机故意夸大犯罪事实,或者为罪犯开脱罪责。因此司法实践中在使用此类人员所提供的证言时,应特别对其真实性进行审查。

(2)证人证言不可替代。证人证言具有不可替代性,只能由知道案件情况的人作证,而不能找其他人员代替证人作证。某人或某些人了解案件情况,这是特定的和无法选择的,正是这种特定性决定了证人证言不可替代。鉴定人和见证人之所以不同于证人,就在于在鉴定和见证之前,并不了解案件情况,不具有这种特定性,因而他们可以选择和替代。证人证言不可替代性,不仅指不了解案件情况的人不能代替证人作证,还指即使了解同样案情的人也不可相互代替作证。因为每一个证人的品德素质和感受、判断、记忆、复述能力各不相同,不同证人所作的证词必定有一定的差异。在司法实践中不同的证人证言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较大的误差。因此应当使了解案件情况的各个证人分别作证,并对每个证人的证言都进行认真的核查。

(3)证人的判断和意见能否作为证据。有人认为证人证言中的推测性或判断性陈述,不可作为定案的证据使用。因为对案件事实加以判断属于司法机关的职能。况且,证人因受职业、知识和经验等限制,往往难以对案件作出准确的判断。倘若让其提供判断意见,势必发生诉讼上的立证混乱、提供偏见或预测资料的危险。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把问题绝对化,则失之于片面。笔者认为,在证人证言的形成过程中,必然包含判断的因素。证人在通过感觉器官接受了与案件有关的信息后,必然要对之进行辨别与分类,作出判断,确定刺激物的意义,最后形成概念。如果没有这一辨认和判断阶段,就不可能存在人们对事物的抽象理解而形成的印象。例如证人说看见一个穿黑衣的老头,用菜刀砍死一个戴眼镜的妇女。在此证言中凶手穿黑衣、是个老头,凶器是菜刀,被害人是一名妇女,实际上就是对数个事物进行的辨别与判断。而且,阅历较广、经验丰富和具有某种专业知识的人对事物作出的判断,通常较一般人更为准确,具有更大的证据价值。例如,同一张等高线地图,对于非专业人员而言,看到的仅是封闭和不规则的圆圈,而制图学家看到的则是生动的地形图,由此可见,证人所做的某种判断性陈述,尤其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的人所做的判断,具有较高的证据价值。

问题的关键不在与证人的判断是否可作为证据,而在于证人证言中哪一部分判断不具有证据价值,哪一部分判断具有证据价值,如何划清两者的界限。证人所做的判断性陈述,可以划分为体验性判断和意见性判断。所谓体验性判断,指证人依据自己所体验的事实作出的识别与判断。诸如凶手是老头、凶器是菜刀、受害者是妇女都属于体验性判断,此类判断显然具有证据价值。所谓意见性判断,指不是依据自己所体验的材料,或不完全依据所体验的材料,而是依据人们的知识、经验或科学原理作出的推断。例如,有一个证人陈述。在案件发生时,曾看见一个身材高大、留长发、着风衣的人快速跑出仓库,估计此人就是罪犯。在此陈述中,估计此人就是罪犯就是意见性判断不具有证据价值,因为他所体验的事实只能使他作出有一个身高、长发、着风衣的人跑出仓库的判断,不足以作出此人就是罪犯的判断。

证人的意见性判断不能作为诉讼证据,并不意味着任何意见性判断都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事实上,鉴定结论就属于意见性判断。它是由鉴定人通过对送鉴材料运用科学手段进行比对、鉴别之后所作出的书面结论。鉴定结论并不要求鉴定人对案件事实有亲身体验,而只要求他根据专业知识对送鉴材料提供鉴别意见。

二 证人资格。

证人资格,是指那些人可作为证人,哪些人不可以作为证人。它决定了证人的范围。证人资格看似简单,却是一个涉及是否有足够证人出庭作证,并保证证言的客观真实,从而顺利查明案情,正确处理案件的重要问题。所以,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1中国古代和西方各国有关证人资格的法律规定。对于证人资格,中国封建法律早就作出过种种限制。唐律规定 :“年满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皆不得令其作证。所谓笃疾指病重之人。”还规定 :“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父、夫之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匆论。”这条规定的意思是,对于谋反、谋大逆等直接危害封建统治的特殊重罪,任何人都必须作证,不允许相互隐瞒,而对于其它罪行,则必须免除亲属之间相互作证的义务,并且禁止卑幼、部曲和奴婢证实尊长和主人的罪行。这种限制是维护封建纲常秩序的必要手段,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在法制中的指导作用。

西方各国的证据法一般对证人资格不予过多限制。英美证据法认为 :作为自然人只要具备证人的四个条件就有作证的资格。四个条件为(1)有感受和记忆能力(2)有正确表达的能力(3)亲自耳闻目睹了解事实,(4)理解宣誓作证的义务。日本证据法规定 :裁判所除本法有特别规定的某些场合外,对任何人均可作为证人进行询问。法国和德国的证据法甚至允许4岁的儿童出庭作证。但也有限制性条款,如美国有些州规定:犯过不名誉罪或作过伪证者没有作证资格。西方各国有关证人资格的法律规定,对于我国学术界深化证人资格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正确理解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证人资格的规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这是我国证据制度对证人资格作出的原则性规定,也是衡量人们能否承担作证义务的唯一标准。对于这一规定,主要应从下述两方面加以理解;(1)证人只能是自然人。上述规定中所谓辨别是非、正确表达,是自然人所具有的生理和心里因素,说明我国证据制度只允许自然人充作证人。在司法实践中,某些机关单位和团体出具的加盖公章的材料,常常被当作证据使用。某些办案人员甚至认为这类材料的证明力高于普通证人的陈述。这不符合证据制度的原则与精神。证人证言是诉讼当事人和被害人之外的第三人就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作出的陈述。既然是就所了解的案件情况作出陈述,那么陈述者就必须具有感知和记忆案情的能力,具有辨别是非和正确表达的能力。显然,只有自然人才具有这些生理和心理机能,机关单位和团体是不可能具有的。再则,由证人的诉讼地位与作用决定,法律要求证人承担一定的法定义务。如证人须在法庭上接受审判员、公诉人、被害人、被告人和辩护人的询问、质证。证人如故意作伪证或隐瞒罪证,须承担伪证罪的刑事责任。上述义务显然只能由自然人承担,机关单位和团体是无法承担的,倘若让这些组织承担,实际上意味着无人承担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因把单位和团体出具的材料当作证人证言使用,从而影响诉讼的顺利进行,甚至铸成错案的屡见不鲜。因为办案人员对此存在两种分歧意见:一种认为单位出具的材料可作证言使用,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司法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另一种认为,由不能充任证人的单位出具的材料加以证明的,至于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只能说明司法机关有权向机关、团体调取证据,并不意味单位可以充当证人或以单位证明材料代替证

人证言。(2)证人必须是生理上健康、精神上正常,达到一定年龄的人。我国证据制度虽然要求了解案情的人都承担作证的义务,但对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和年幼无知的人又给予必要的限制,不赋予其作证的资格。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限制,是因为这部分人不能辨别自己行为或他人行为的性质,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倘若让这部分人作证,并加以采信,势必无法保障客观、公正、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以致铸成冤假错案。

为此:笔者建议创制有关证人资格的除外规则。我国证据制度要求了解案件情况的人都承担作证义务,但在实践中有一部分了解情况的人,由于其所承担的职权职责恰与作证义务相抵触,应考虑免除其作证义务,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则。

(1)司法人员不能充当本案证人。侦察、检查、审判人员在履行诉讼职能过程中了解到本案的情况,不能充当本案的证人。因为证人的义务是将所了解的案件情况积极地提供给司法机关。而司法机关的任务,是代表国家追究罪犯的刑事责任。

(2)辩护人不得在受委托的案件中充当证人。辩护人接受被告人有关代理诉讼的委托之后,一般要从各种渠道了解案件的情况。但在此之后,辩护人不能再作为证人就所了解的案件事实向司法机关提供证词。当然,律师及其他身份的人,如果接受诉讼代理之前就了解案件的某些事实,应积极履行作证义务,帮助司法机关查明案情,而不应接受被告人的委托充当辩护人。

(3)关于某些因职业或职责而得知案件事实的人是否可以免除作证义务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有一部分人因职业或职责而了解案件事实。例如医生了解病人的隐情,记者了解被采访人的私人秘密等等。倘若这些人员将有关情况提供给司法机关,这与其从事的职业或所承担的职责是相抵触的,直接影响到他们所应获得的某种信誉,甚至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应对之进行慎重的处理。

三 如何对待某些证人拒绝作证。

证人拒证的原因有很多,情况也很复杂,司法实践中归纳起来主要有下述几种

1封建法制残余作怪。中国封建统治者一贯奉行儒家“三纲五常”的说教,在法律上强调“父子相为隐”的原则。这种封建法制的沉淀,导致今天“人情大于法”、“亲情大于法”等观念的滋生与蔓延。某些证人考虑到自己的证言可能导致亲人或朋友的不利后果,因而不愿作证,甚至拒绝作证。

2人生观扭曲的影响。经济社会转型期,部分人拜金主义严重,无利不干,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致使起码的正义感、责任感和良知丧失殆尽。所以出现了在光天化日之下歹徒公然行凶,围观者数百,竟无一人愿出证的怪事。

3部分公民法制观念淡薄。表现为许多公民不知作证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以为与司法机关打交道没好事。

4对证人的保护不利,致使群众接受作证的消极教训。更有甚者,一些凶顽罪犯拉帮结伙,明火执仗,对敢于作证者进行残害,殃及四方,在一些地方形成恶劣的小气候,令群众丧失安全感,更不用说公开作证了。

5某些司法人员在取证的过程中,不尊重证人的合法权益,对证人缺乏耐心,态度不和蔼,这导致部分群众产生不愿同司法机关合作、对作证厌烦和抵触情绪。

6法律规定的欠缺。我国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公民作证的义务,但对证人拒证的法律责任未予规定。这使部分公民产生不履行作证义务也不会承担责任,还可避免作伪证之嫌的想法。而作为司法机关,因缺乏有关执法的依据,对证人拒绝作证也无可奈何。

7证人自身存在某些复杂的心里因素。如胆怯、羞耻、虚荣心、怕坏人报复等等。

因此解决证人拒证的法律思考迫在眉睫。由于证人拒证是由于复杂的社会因素和心里因素所造成的,所以应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手段加以消除。如进行普法教育,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办案人员素

质避免出现侵害证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严惩对证人打击报复的行为,确保证人安全等。但重要的是应制定解决证人拒证的对策与措施。为此笔者建议:

1建立对证人拒证予以制裁的制度。

根据法学基本理论,任何法律规范都应由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要素构成。尤其是法律后果,体现了国家的强制力,是保障行为模式付诸实践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法律的约束力就表现在其拥有强制手段;倘若规范与强制手段分离法律将徒具空文而已。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这一规范包括了条件和行为模式部分,但缺乏强制措施,实际上没有约束力。鉴于上述情况笔者建议法律应作出规定,对证人拒绝作证的行为给予必要的法律制裁;对于情节轻微的,可采取拘役、司法拘留和罚款等强制措施;对情节恶劣、危害极大的,可按拒证罪给予必要的刑法处罚。

2建立有关证人的刑事责任豁免制度。司法实践中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些证人因与犯罪有某种瓜葛,或提供证言于己不利,明明知晓案件情况,却担心拨出萝卜带出泥,拒不作证。例如,一盗窃犯企图入户行窃,发现屋中有人纵火杀人。该盗窃犯因怕人被追问为何出现在现场而暴露出盗窃行径,所以不愿吐露真情,后来人们怀疑其是纵火犯时,才被迫和盘托出。

为了免除证人的后顾之忧,将所见所闻彻底讲出,以利于迅速查处严重犯罪,笔者建议建立证人作证的刑事责任豁免制度。这种制度赋予证人受到一种特殊的法律保护权利,即证人因证实重要案情而提供于己不利的证词时,司法机关可以酌情减免其法律责任。

3加强对证人的法律保护制度。法律对于保护证人的人身安全应作出相应的具体规定。对于打击报复证人的应严加追究,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可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情节严重、危害较大的可比照刑法第254条以报复陷害罪论处。另一方面,法律对于证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也应作出相应规定。

四、保障证人证言的真实性,笔者建议:应认真贯彻当庭询问质证的制度。对于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审查判断,但最重要的是当庭传唤证人接受询问和质证;这种方式的特殊作用是其

他审查方式无法比拟的,因此,刑事诉讼法第47条明确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上述规定并未得到切实的遵行。司法实践中,通过当庭传询质证使错案得以纠正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由此可见,坚持让证人出庭作证,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它对于保证办案质量、避免铸成错案,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制度。

第三篇:“关键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发展与协调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关键证人”应当出庭作证

周国均

关于证人不出庭作证问题,既要探讨证人应当依法出庭作证的一般义务,又要探讨证人享有某种特权或者具有某种法定情况可以不出庭(即作证豁免)的情况,更应当探讨哪些证人不能拒绝出庭作证,并且在必要时强制他们出庭作证的情况。

笔者认为,对于强制出庭的证人可以引入“关键证人”的概念。

?一?关键证人的概念及范围

关键证人,即提供影响刑事案件定罪与量刑之证言的人,具体可以表述为:

1.涉及到犯罪构成要件方面的证人

涉及犯罪主体方面,如证人证言涉及到被告人的年龄未达十四周岁,那么,提供该证言的人,就必须出庭作证,以便接受公诉人的发问、质疑和质证。

涉及到犯罪主观方面,如证人提供的证言很可能证明被告人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特别是特殊防卫?或者紧急避险,那么,该证人属于关键证人,必须出庭作证。

涉及到犯罪客体方面,如证人提供的证言能证明被告人的犯罪性质应定贪污罪还是侵占罪,那么,该证人就属于关键证人,必须出庭作证。

涉及到犯罪客观方面,如果证人提供的证言证明被告人的行为造成的后果尚未达到定罪的程度,那么,该证人也属于关键证人,必须出庭作证。

2.证言影响区分此罪与彼罪的证人

在刑事案件中,证人提供的证言涉及到此罪与彼罪的定性,该证人就属于关键证人。尤其对于有利于被告人定罪的证人,更应出庭。

3.证言影响量刑轻重的证人

在刑事案件中,有时被告人在犯罪后有挽救犯罪造成损失的行为,或者有自首、立功的行为等,如证人提供的证言证明上述事实存在,那么,该证人就属于关键证人。

4.目睹犯罪事实发生关键情节的证人

在犯罪发生的过程中,许多情况下会有公民目睹到犯罪发生的关键部分。他们提供的证言,对认定案件某部分乃至整个案件事实有重要作用,因此,这部分证人理应属于关键证人。

5.对犯罪分子和犯罪事实仅有的知情主管人员或者是仅有的知情工作人员

在有些案件中,由于仅有的知情主管人员或者仅有的知情工作人员,即使有他们提供书面证言笔录,但不出庭接受公诉人、被害人、被告人、辩护人双方的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法官无法确认该证言的真实情况和以此作为定案的依据,更难查明整个案情。他们应成为强制出庭的对象。

? 二?关于保证证人出庭的措施

在实践中,因打击、报复证人,特别是关键证人的事件常有发生,由此,许多证人不愿或者不敢作证是可以理解的。为了保证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必须注重做到如下三点:

第一,建议通过立法规定,国家给公、检、法机关另拨专项资金,以支付关键证人因作证造成的误工费、交通费、食宿费等。在国外,德国有专门的《证人、鉴定人补偿法》,日本也有类似的专门法律。对于证人经济补偿的具体标准,应根据各地的经济情况自行制定,其中对误工费的补偿宜考虑略高于当地同类人员的收入水平。

第二,建议明确规定各地的公安机关将保护关键证人免受和排除打击、报复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并由关键证人所在的公安派出所执行。虽然《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但是,由于这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实践中无法操作。由于公安机关的派出所负有治安管理和侦破刑事案件的双重职责,且机构健全,人员较多,装备较好,管辖的地区较广,因此,交由它们行使这项职责有很大的可行性。

第三,建议明确规定,加大惩罚对关键证人及其亲属打击、报复行为的力度。在国外,对为查处大案要案起了重要作用的证人,司法机关充分估计他们可能遭致的人身及财产危险,将该证人及其家属、子女秘密转移到其他安全地方重新安家,并提供相应的安家费和办妥各种手续。

(三)强制关键证人出庭作证的强制措施

如果关键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怎么办?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主要措施:

1.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关键证人只提供证人证言,而本人不到庭接受讯问、询问、质证的,法庭不能将此书面证据作为定案的证据。简言之,通过否定这种书面证人证言的效力,迫使法庭用拘传、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让关键证人亲自出庭作证。

2.建议明确规定,对经劝导仍拒不出庭作证的关键证人,视情节严重程度采用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令其出庭作证,或处以罚款或羁押。在国外,已有这种立法例。例如,日本《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对没有正当理由而拒绝提供证言的处以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拘留。

3.建议明确规定对关键证人拒不出庭作证且态度蛮横,致拘传人员伤残者,处以刑罚。

在英国,对于具有这种犯罪行为的人,法律规定,法院可以定为“蔑视法庭罪”。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了“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诚然,从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保卫国家的政治、经济建设顺利进行方面观之,《刑法》设专条规定此罪名,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对于其他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建设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关键证人,当司法机关向他们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他们却拒不提供,即使提供了简单书面证言却又拒不出庭,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设立专门罪名予以规制。

对拒不作证和拒不出庭作证,有学者主张,应定为“隐匿罪名罪”,也有的主张定为“妨碍司法公正罪”或者“蔑视法庭罪”,还有的学者认为“在重大经济案件中,对于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知情的直接主管人员或仅有的知情人员不依法报案或者拒证的,可参照妨碍社会秩序罪处罚”。笔者认为,对证人拒不作证和拒不出庭作证,似应确定为“拒不提供犯罪证据罪”更妥。

最后必须说明的是,当享有拒绝作证权或者具有其他特殊情形的证人同时是关键证人时,应先动员他放弃拒绝作证权,主动出庭作证。如果他仍不愿出庭作证,则不应当强制其出庭作证。

第四篇:论工会工作之创新发展与协调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论工会工作之创新

论工会工作之创新

作者

张喜亮

中国社会业已站在了新的历史的起点上。这个新的历史起点就是党中央部署的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伟大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思想,中国工会工作也必须适应党的理论的发展而以理论的创新推动工作的创新。当我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这样的历史性的转折并为之而心潮澎湃的同时,笔者想就工会工作的“创新”谈谈粗浅的看法,与同志们一起探讨。

一、创新务须把握规律

创新固然是指对未来的开拓,但是开拓未来必须把握历史。所谓把握历史,就是把握事事物发展的规律。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发展的内在的本质性的规定。

研究事物的规律一方面是从事物存在的本质规定性上分析即研究事物内在的矛盾性,另一方面是从事物的历史发展变化中归纳总结其一般性经验即从经验教训中获得对事物内在本质认识。只有把握了事物的本质,认识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真正地实现创新。

那么,创新又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事物存在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环境的要求应运而生新的生存方式,另一方是事物内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了改变,矛盾双方的作用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使之出现了新的存在形式。

工会是劳资矛盾的产物,没有劳资矛盾就没有工会,劳资矛盾是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那么,工会组织的存

1在就是历史的必然,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工会是劳资矛盾的产物,是劳资矛盾的劳方的组织即工人的组织。在我国,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劳资矛盾是工会产生和存在内在本质,代表职工的利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工会工作创新主要表现在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内容的创新、维权的方法的创新以及组织效率的创新,等等。

工会工作创新的本质要求就是在劳资关系的矛盾中找到平衡点。创新工会工作不能是盲目的,创新不是任意的行为。

那种打着创新或改革的名义肆意改变工会工作的内容、方式和组织形式等做法,是完全错误的。所谓的“创新”、“改革”,也不是天经地义的正确。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看法,即无论青红皂白,只要冠以“创新”“改革”,似乎就是真理的拥有者而不容置疑。

这样的所谓的“创新”或“改革”对我们的事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即便是真理,即便是正确,也是应当容许讨论和置疑的。真理和正确是在实践中得以证实的。

创新必须是一种理性的行为,是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理性的活动。王兆国主席在全国工会领导干部高级研讨班上《坚持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会工作创新》的讲话中指出:“切实把握加强工会理论研究的重要原则”,“必须坚持从国情、会情出发”,“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坚持坚持继承和发展的统一”。那种无端地否定历史上形成的工会工作的经验的做法,不能称之为创新。

二、创新务须合法

法律是我们生活中的基本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四条规定“工会必须遵守和维护宪法,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我国的各种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工会以宪法为活动的根本准则,就必须遵守法律。

工会工作创新以必须注意不能与法律相抵触。或许有人认为,法律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其在某些方面,可能束缚了工会工作的创新。

但是,我们必须指出,这是一个原则问题。法律固然有其相对的稳定性甚至是滞后性,这是法律的本质所决定的;——这是法律的问题。

法律的问题还必须由“法律”解决即修正法律。在法律没有得到修正的时候,我们的行为必须要符合法律的规定。我们只可以在法律的原则下拓展我们的工作,这种拓展实际上也是一种创新,但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超越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这是法制社会国家治理及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超越法律的行为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

笔者以为,胡锦涛总书记对义乌市工会工作经验的批示,就是党对工会工作的认识和领导方式的创新。胡锦涛总书记批示:建立和完善工会领导的职工维权机制很必要。

或许有人对此还存在着误解:工会工作历来都是党来领导的,要工会领导职工维权机制,这是不是削弱了党的领导?是不是要工会和党分享领导权?其实凡此疑惑,纯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所指的“一些党员干部和领导班子理论水平不高”之范畴。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执政党,中国工会是党的群众工作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工会的领导是历史形成的,这是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坚持党对工会的领导和工会领导的职工维权机制,是一致的,是不存在任何矛盾的。

工会法第六条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既然法律规定了维护职工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那么,工会当然有权领导职工维权工作。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个批示,既是坚持了党对工会的领导这个基本原则,更是体现法律的原则精神。这个批示是党的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创新,也是党领导工会工作的一个创新。王兆国主席在《坚持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会工作创新》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工会理论研究是适应党的理论创新的迫切需要”。

党的理论创新了,我们工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都必须跟进党的理论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工人队伍的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当前我国工人队伍中事实上存在着不同的群体阶层,农民工业已在产业工人中人数上占有了绝对的多数。

以往我们工会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在城市产业工人即全民所有制国营企业、国有企业及职工群众集体所有制企

业,面对产业工人队伍的这种结构性的变化,工会工作也必须发生变化。在做好既要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工会工作的同时,必须关注且认真做好在其它性质企业中的职工组建工会的工作,做好农民工的工会组建工作,——真正做到“组织起来切实维权”。

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然而,我们却发现,有些地方的工会组织以做好农民工集中的企业之投资人或经理人的工作为重点,甚至采取了一些承诺不收工会经费等等条件卑躬屈膝地请求,或者以推荐其为劳动模范和联合有关部门处罚不建工会组织的企业等恩威并施的手段,迫使这些投资人、经理人同意成立工会。这样的做法或许可以实现工会的组建率,但是,多损毁了中国工会的形象,违反了基本的法律精神。采取这样的一些方法建立起来的工会,也多是难以发挥作用的。笔者认为,所有这些非法手段开展的工会组建工作,肯定不是工会工作的创新。

工会法规定,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组织;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权依法组织和参加工会。工会不是老板的组织,何以把组建工会工作的重点集中在了老板身上呢?这种做法偏离了工会的本质,也不符合法律的精神。相反,有的地方的工会却是依法在职工中广泛宣传,启发这些企业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的组织意识和维权意识,在职工的要求下帮助指导其成立工会。

工会成立以后,依法与企业主交涉工会开展工作相关的问题。这种首先在职工中宣传和启发其觉悟组建工会的一些做法及其成功的经验,笔者认为这肯定是工会工作的创新。之所以说是一种创新,就是因为在此前尤其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来,我们几乎没有了组建工会宣传和动员工作经历和经验,而工会此时所面对的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这些地方的工会组织适应了新形势,依照法律采取了宣传和启发职工组织意识的做法,取得了新成效。

三、创新务须取得实效

工作是否创新,不仅是从过去与现在的纵向比较而言之,也不仅是其它地方或单位的横向比较而言之。工作创新的关键应当是看这些新的工作内容或方法或组织整合,是不是促进了工作的发展,是不是解决了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

如果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不能把工会工作推向进步,那么,其内容再好、形式再新,也不能是真正的创新。创新务须取得实效,没有实效或者是根本就没有任何作用抑或是反作用的做法,都不能视为创新。

在深化社会经济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以后,工会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怎样适应和谐社会构建的新要求,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工会如何在企业的工作中真正地、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单位的工会就提出了一些创新做法。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工会,他们与有关专家共同开展针对一汽工会工作特点的专项课题研究,编制工会工作的流程,制定常规工作的流程图。

由此,无论工会工作人员如何被动,只要遵循这个流程图就基本能够完成相关的工作。这种做法就属于创新的范围,因为它能够解决工会工作人员变动后工会工作顺利进行的问题。他们针对当前工会工作被边缘化的倾向,积极主动地制定了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协商,共同开展工作的战略。工会工作积极融入到企业工作的体制内去,与企业的工作和发展同步前进。这样的做法也属于工作创新的范畴。

企业工会工作以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合作为突破口,融入企业整体工作中,这是一个很好的战略构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是要实现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工会工作正是职工的工作即工会的会员正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的对象,两者有着天然的联系和共同点。

比如工会做好会员的档案工作,把会员的档案增添一些劳动技能及工作履历的内容,就可以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制定劳动合同管理制度提供很好的帮助。辽河油田工会就正在着手这项工作,为将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后企业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做好准备,另外,也为工会指导和帮助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奠定下了很好的基础。

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突破口,工会工作逐步融入到企业工作当中去,一些远见卓识的工会领导同志都在做这样的探索。

这是工会工作的创新,由此将改变工会工作“围绕”大局这样自我边缘化的工作格局。工会工作不是要“围绕”大局而是“融入”到大局当中去,成为大局的一部分。其实这样的认识是对企业工会工作本质的把握。企业的大局是什么?企业的大局就是要创造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消费文化引领社会的进步。这样的大局必须要由企业的职工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劳资关系的和谐是创造这样的物质和文化的基础。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职工的凝聚力,提高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如果没有工会的工作简直就是难以想

象的。

劳资关系的问题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的最基本的问题。可以说,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由此可见,工会的工作不但不能是被边缘化的,而且是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所以说,工会工作从根本上讲,就是企业大局的组成部分。

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怎样把工会工作与企业的工作融为一体,成为企业体制内的一部分,而不是自我边缘化仅仅起到一个“围绕”的作用。设法把工会工作融入企业工作的体制内且保持工会社团的独立性,由此跳出那种“只有有为才能有位”或“只有有位才能有为”的困惑。这是一个创新,因为这种做法切实解决了工会在企业中作用的实际问题。

结束语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新世纪新阶段工会工作新局面的开创,必须与党中央的要求和国家的战略部署一致起来。党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工会工作也必须立足包括会员在内的职工,融入到党的事业、国家的建设和企业的发展大局中去。这就要求工会干部必须提高理论素养,以理论的创新推动工会工作的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创新必须把握工会的内在规律,依法行为,务须注重实效。

第五篇:论反垄断与经济民主发展与协调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论反垄断与经济民主

论反垄断与经济民主

作 者

朱春燕

摘 要:

经济民主以经济自由和经济平等为主要内容,要求市场参与者自由竞争和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垄断不可避免地产生,为了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反垄断对于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反垄断以经济民主在市场领域的要求和体现作为其主要内容,经济民主需要反垄断的规制,反垄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民主,反垄断与经济民主是对立统一的。关键词: 垄断 反垄断 经济民主 对立统一

一、垄断及反垄断的主要内容

在经济学领域,垄断是指少数大公司、企业或者若干企业的联合独占生产和市场。它们控制一个甚至几个生产部门的生产和流通,在该部门的经济活动中取得统治地位,操纵这些部门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某些生产资料的购买价格,以保证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在法律领域,垄断是在市场运行过程中,限制和排斥或控制自由竞争和公平竞争的,具有违法性和社会危险性特征的一种经济行为。具体而言:

(一)垄断是一种排斥和控制竞争活动的经济力量,这是垄断最基本的性质。

所谓排斥,是指在一定的交易领域内,垄断者使其他企业公司和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难以正常进行,从而把他们从市场上驱逐出去的行为。所谓控制,是指垄断者对其他企业公司和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约束,剥夺他

1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自由竞争的行为。垄断的排斥和控制力量,给竞争者进入市场造成困难,所以垄断必然削弱竞争的火力和效率。从这一角度讲,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对立物,是自由竞争和经济民主的否定和破坏力量。

(二)垄断代表的是一种根据某种共同利益而联合起来的社会力量,是一种有组织的联合力量。

垄断者往往采取合谋性协议,形成协议垄断的垄断形式,安排和协同行动,形成联合力量,对局外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动加以限制,以实现其稳定的经济统治。

(三)垄断者谋取经济利益,是依靠对市场的操纵和独占实现的。

垄断者通过滥用市场有利地位和过度集中的经济力量,以独占或操纵市场,形成滥用经济优势地位的垄断形式,获取高额利润。垄断利润的存在加深了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并且妨碍资源的合理配置,严重影响市场经济功能的发挥和健康发展,削弱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垄断以市场的独占地位为标志,它的弊病显而易见,它排除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公平竞争,为了市场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反垄断势在必行。“反垄断是对市场上可能产生的垄断进行控制,以及对市场上现有的垄断进行监督,防止它们滥用市场支配地位。”①(王保树:《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页)针对垄断以上的三个特征和性质,反垄断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是禁止卡特尔,即禁止企业通过订立协议的方式而排除和限制其他竞争者;第二是控制企业合并,即对企业的合并和联合进行一定的限制,以防止某些企业通过合并来限制排斥其他竞争者;第三是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力量,“企业在竞争中通过合法方式取得了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原则上可以与其他企业相同的方式参与经济交往。即是说,它们有权要求交易自由,特别是合同自由。然而,如果它们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反竞争的行为方式,那就是滥用了这种自由。私法自由的合法基础是竞争,如果竞争被排除了,自由就失去了其合法性。”①(王保树:《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页)因此,禁止企业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当然成为反垄断的主要内容之一,这被称为反垄断法的三大支柱之一。

当然,如果行政主体滥用和超越行政权利,限制、妨碍或排斥市场竞争者,包括不适当地参与市场交易,破坏公平竞争,也包括在行使规制市场职能时不适当地限制市场主体的自主经营,相对上述的经济性垄断,这种限制行为被称为行政性垄断。行政性垄断必然侵害了市场主体的合法经营权,也必然破坏民主统一的市场经济。为

了市场经济的统一和经济民主,反垄断的主要内容也当然应该包括行政性垄断。

二、经济民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市场经济的就是竞争性经济。没有竞争,市场就没有活力。竞争机制崇尚“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即竞争会淘汰失败者,壮大优胜者,从而导致企业经济力趋于集中在某些优胜的大企业手中。但是,“如果少数人手中的经济实力显著集中,它便具有威胁民主社会的危险性。”②([美] 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18页)可实行市场经济必然会产生企业经济力的集中,这就需要运用民主的方法、民主的原则来对企业的这种经济力集中加以制约。“如在经济领域内民主受到排斥,在其他领域内民主会更易于受到限制或排斥。”③(应克复:《西方民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93页)于是,市场经济对民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民主由政治领域向非政治领域延伸。换言之,经济的民主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本质上市场经济就是民主经济。可是,何为经济民主?

“经济民主是民主从政治领域向非政治领域延伸,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④(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579页)在政治领域,“少数服从多数,并保护少数”是民主的基本内涵。其中,“少数服从多数”建立在自由表达意见的基础上,“保护少数”意味着平等对待,可以说,自由和平等是民主的两大支柱。美国李普森教授也认为,民主程度就是尽可能使其人民同时获得更多的自由和最多的平等的政治制度。自由是民主的积极方面,体现着民主化的程度。民主化程度越高,自由的享有也就愈充分;平等是民主的消极方面,它说明自由并不是不受限制的,在享受自由的时候不得牺牲他人的平等。同样,经济民主也以经济自由和经济平等为其主要内容,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经济自由是指竞争者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活动不受他人强制,但是在每个市场参与者都只顾及无限的追求自己利益时,优胜劣汰,企业经济力将会过度地集中在某些优胜的大企业手中,完全的自由便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因此经济平等的存在就顺应而出。在尊重自由竞争的同时对其进行一定的限制,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平等利益,以此来限制企业经济力量的过度集中和维持有序的市场秩序。因此,经济民主是发生在经济领域的民主,它既强调市场经济对竞争者自由竞争的保护,又对经济力过度集中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在这一点上,经济民主与反垄断不谋而合。

三、反垄断与经济民主是对立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一)反垄断是对经济民主的有限限制

经济民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经济自由是经济民主的主要内容之一。经济自由是指经济活动,包括投资、就业、消费等不受他人强制。对于参与市场竞争的竞争者而言,就是要求能够最大限度追求利益的自由竞争。自由竞争和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日渐显露,经济力开始向少数大资本企业集中,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便形成了典型意义上的经济垄断。如此看来,垄断似乎是经济自由发展的必然,是自由竞争的结果。“然而,垄断是竞争天敌。”①(种明钊主编:《竞争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页)垄断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人们无法竞争,市场失灵,而且更深层次而言,它破坏和制约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届时,如果放任垄断,那么何来市场经济的有序竞争和经济的民主?换言之,经济自由并不意味着经济活动不受限制,不受限制的经济自由势必导致经济自由本身的破坏,更不可能实现经济民主。因此,为了保护经济民主,利用反垄断对经济自由进行一定的限制是很有必要的。

(二)经济民主的市场要求与反垄断的主要内容是统一的1.经济民主在市场领域的要求和体现之一是反对来自政府的不适当强制,包括不适当地参与市场交易,破坏公平竞争,也包括在行使规制市场职能时不适当地限制市场主体的自主经营。行政权力是否支配和左右经济生活,它的行使是否受到必要的控制,经济个体是否存在着自由生存空间是衡量经济生活中是否存在经济民主的要素之一。行政权力支配经济生活表现在垄断形式上就是行政性垄断,这是反垄断的重要核心之一。在行政权力支配一切的环境下,无经济民主而言。

2.经济民主在市场领域的要求和体现之二是同一行业或不同行业之间竞争主体的多元性。某一个行业、某一种产品或服务领域是否有相当数量的同业竞争者,即竞争主体是否呈现多元化是衡量经济生活中是否存在经济民主的又一要素。经济民主的这种要求表现在反垄断上就是对于企业联合垄断形式的限制,市场竞争中垄断者往往采取协议的方式排斥、限制和妨碍竞争,形成协议垄断的垄断形式,安排和协同行动,形成联合力量,对其他参与者的经济活动加以限制。禁止限制性协议、决议或者协同行为,即指经营者通过合同、决议或者协调一致的行为,共同实施的划分市场、限制价格或产量等反竞争的行为。保持市场的自由竞争和竞争的多元化,就必须依靠反垄断的力量。“没有这种竞争的多元化,就会形成规模垄断,破坏经济民主。”②(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580页)

3.经济民主在市场领域的要求和体现之三是反对经营者经济力的过度集中和对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尤其反对经营者利用自身的优势对消费者进行各种限制和强制。“如果除了优胜劣汰的自然竞争法则之外,还存在着人为的市场拒斥与排挤,就表明经济生活中缺乏民主。”③(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580页)处于劣势地位的中小企业是否能够与大企业平等竞争,是否存在着市场进退的自由是衡量经济民主的又一表现。“垄断形式是不民主的,因为它们在冲击着较小的竞争者,冲击着它们所服务的人民。”④([美] 罗斯福:《罗斯福选集》,关在汉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1页)反对经营者经济力的过度集中和对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这一要求在反垄断中的表现就是对于某些大企业经济力过度集中的制约,防止大企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损害中小企业的利益。

(三)反垄断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民主

运用反垄断法来实现经济民主的设想,源于罗斯福1938年提交议会的反垄断咨文。该咨文是鉴于以30年代危机时期美国产业复兴法的违宪判决为中心的当时的经验而提出的。“意在对经济力过度集中置之不顾,正是对美国传统民主的破坏,而走向了法西斯道路。因而,提出了为确保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民主,必须排除经济力的集中,活跃竞争的主张。”⑤([日] 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满达人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7页)这种经济民主的设想,在二战以后,成了反垄断法以国际规模广泛出现的理论基础,许多国家的反垄断法中的条文清楚地表明以经济民主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之一。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制定的《关于私人垄断和确保公平交易的法律》第1条中即规定:“本法的目的是通过禁止私人垄断、不正当地限制交易和不公平交易方法,防止事业支配力量过分集中„„促进国民经济的民主和健全的发展。”

纵观各国的反垄断立法,立法者的意图都是通过限制生产和资本的过度集中,使市场向多数企业开放,并使企业在竞争中免受各种不正当的限制,实现市场经济的真正民主。

反垄断的宗旨是反对垄断,反对限制竞争,保护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保护参与经济交往的一般企业的经济行为自由,保护一般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保护这两方当事人的自由和权利免遭享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垄断企业和寡占企业的侵害。反垄断维护中小企业的利益,防止经济力量的过度集中,维护自由公正的竞争机制,这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是非常必要,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真正的经济民主,维护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

下载论证言广告中的证人责任一发展与协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证言广告中的证人责任一发展与协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河南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论文班级:xx 学号:xx 姓名:xx论河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

    论法院经费保障制度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论谈法院经费保障制度 论法院经费保障制度 作者 吴旭萍 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在实现依法治国......

    论查阅民事诉讼档案权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论查阅民事诉讼档案权 胡睿婷 查阅民事诉讼档案是人民法院档案工作进行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人民法院赋予了当事人的一项民主权利——查阅案卷。但......

    论煤矿的环境监管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论煤矿的环境监管 论煤矿的环境监管 作者 赵华栋 摘要 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资源保证......

    论建立人大代表的辞职制度发展与协调

    公司诉 讼理由是什么?论建立人大代表的辞职制度据2002年4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人大常委会按照代表法规定,实行了代表辞职制度。近年来已接受了15名人......

    论消费者协会和人民调解的区别发展与协调

    公司诉 讼理由是什么?简析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实施的体制和格局简析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实施的体制和格局——兼论消费者协会和人民调解的区别作者:王晴消费者权益保护......

    论辩护权对侦查权的制约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论辩护权对侦查权的制约 叶 青 万世界 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是保障人权的客观需要,是一......

    论判决确认权利的移转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论判决确认权利的移转 提要: “买卖《判决书》”,从表面上看,是将《判决书》转让给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但本质上是就判决确认的权利而进行的转移。在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