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及问题分析
质量控制论文工程质量控制论文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及问题分析
要实验室质控工作是认可工作顺利进行的最强有力保证。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叙述了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如何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控工作以及开展质控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摘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问题
1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是监测工作正常进行的有力保证。进入90年代末期,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经历了统计质量控制,质量保证阶段,发展到现在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我国进行的环境监测实验室认可工作是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种体现。实验室质控工作是认可工作顺利进行的最强有力保证。一个实验室有无完善的质控体系,可直接反映该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水平。实验室在检测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具备相应的质控措施,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有效。
2)有助于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素质。通过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的实验室,要求实验人员不仅要具有精湛的实验分析技能,还要懂得具体的分析监测理论知识,熟悉各种规范、标准以满足现代监测工作的要求。实验室应通过各种程序或规定,对实验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以实现实验人员自控及管理人员监控的目的。通过组织实验分析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或参加各种能力验证及比对实验,即可帮助分析人员及时发现不足,从而不断提高实验技能,还可使其及时了解现代实验室分析方向和动态。
3)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检测水平。质控措施的有效实施同样是对实验室自身检测水平的一种挑战,是实验室检测水平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的一种过程。实验室既可以通过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措施,实现横向、纵向的比较,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实验室内的不同质控措施,不断的完善自己,使自己在持续改进中发展。
4)是获得监测数据准确性的保证。监测数据是监测部门的命脉,数据的准确有效性是对监测对象的客观正确反映。“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怕”,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就必须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质控措施的有效运行是监测数据科学性的根基。质控措施可以保证样品在整个监测过程各个环节程序化进行。有效的质控程序可以及时发现整个检测过程中的不符合环节,做到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改正,确保报出数据的准确。如果样品在监测过程中没有质控环节,即我们常说的“环节失控”现象,监测数据一旦出现问题,将是“查无出处”,那么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也就失去了保证。因此,有效的质控措施和程序是获得准确检测数据的根本保证。
2如何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控工作
1)建立行之有效的科学质控体系。由质量负责人总负责,质量控制室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各专业室质量监督员时时监督组成质量控制体系。在质控体系下,全面开展质控工作,制定质控操行手册,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盯,确实保障监测质量。
2)质控计划的制定要及时、全面。质控工作涉及到实验室工作的方方面面,实验室应在每年年初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质控计划,包括人员的培训及考核计划、质控样品的需求量及购置清单、仪器设备检定计划、参加能力验证及比对的计划等。质控工作单纯对于监测工作量来讲,的确是任务量的增加,但其作为监测工作流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监测数据生命线的保障作用。因此一份细致而全面的质控工作计划是顺利完成监测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应特别强调的事,从事质控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具有扎实的受控岗位工作经验,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质控计划。进而使质控工作顺利进行。通常要针对不同的监测任务,下达适宜的质控计划,并及时地进行科学监督,真正的发挥出质控对监测的监督作用。
3)重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当代企业的管理正逐步向人性化管理的方向发展,检测部门同样应重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原有的管理职能将逐步向服务职能转变,加之我国进入WTO后,国外的检测机构也将逐步进入我国检测市场,而国内的检测机构也会打破地域限制,参与市场竞争。面对这种形势,监测站应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对监测人员特别是技术岗位人员进行及时的培训与考核,通过培训开阔眼界、了解现状、互通有无,通过考核清楚现有实力,确定发展目标,保证检测人员能够及时更新思想、掌握新方法,了解新技术,及时满足现代监测管理的需要。
4)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质控措施。如水体监测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质控措施:①采集现场空白样,验证采样器具是否清洁;②样品加标测其回收率,以保证对复杂水体监测的准确度;③发放密码质控样,保证临近样品浓度的准确度;④保证平行样分析及测试仪器的定期校准和检定的准确性。
5)切实发挥纠正措施的作用。在质量控制实施过程中发现不符合项是很常见,也是很正常的事,如何能够及时启动有效纠正措施,杜绝类似不合格项的再次发生。认可和计量认证实验室都有具备自己的偏离纠正程序,当在质量活动中发现不合格项时应及时启动程序实施整改。如是共性问题,在整改完成后,应重视事后的人员培训及宣贯,做到举一反三,可将其列入日常监督计划,在实施一定期限内,如未发生类似不合格项,则可视为此次纠正行之有效。
3质控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使用标准溶液及标准样品。标准溶液是分析的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和可比性的正确实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标准物质的保管及使用。监测部门质控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把标准物质(质控样)分为明码样和密码样,充分利用标准物质,让其在质控工作中发挥作用。在发放标准样品时应注意同时发放统一生产单位的标准溶液,以减少系统误差给分析结果带来的影响。
2)科学管理标准物质和仪器。实验室应建立一系列程序性文件用于标准物质的管理、仪器设备的管理等。标准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因为种类多,数量少,可能不便于管理,监测站应指派专门质控员对标准物质发放等进行管理。可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库对标准物质管理,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标准物质的数量是否充足,是否失效等问题。仪器设备的统一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和定期检定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仪器设备种类多且较分散的监测站,要做到对仪器的统一管理,完善的程序及仪器管理员的责任心、专业知识及经验会保证仪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给质控工作在环境监测工作中正确定位。质控工作是一种质量管理手段,我们要通过质控工作提高监测分析质量,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有效,而不应把质控工作看成是一种工作负担,认为“质控工作是增加工作量”,“有意难为人”的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只有真正理解认识质控工作在监测工作中的作用,才能使质量控制在实际工作中真正的有效运行。
4结束语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多年来,我们把不断深化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它的正确实施会为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有力保证。环境监测站是一个高科技和人才密集的事业单位,不断完善的质量体系、高素质的监测队伍、行之有效的监测手段、科学的监测方法是监测部门立足于当代社会的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孟艳艳.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J].科技咨询导报,2007.[2]国家环境保护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3]潘文波.环境监测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体系的设想[J].污染防治技术,2006.
第二篇:浅议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管理
发表论文就找论道论文(www.xiexiebang.com)汇聚期刊,服务学术!
浅议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管理
摘要:环境监测对象成分复杂,随即多变,时间空间量级上分布广泛,不易准确测量。为了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举措。如召开质量管理者会;编写典型案例;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质量检查;建立技术考核制度;制定标准化的现场采样记录单等
关键词:环境监测 数据处理 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对象成分复杂,且随即多变,时间空间量级上分布广泛,不易准确测量,特别是在区域性、国际间大规模的环境调查中,常需要在同一时间内,由许多实验室同时参加,同步测定(例:国控、省控江河湖库的水质),这就需要各个实验室从采样到结果所提供的数据有规定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以及作出正确的结论。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程序,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仪器设备,地域等差异,难免出现调查资料互相矛盾,数据不能利用的现象,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一、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采样、运输、贮存、样品预处理、实验室供应,仪器设备、器皿的选择和校准,试剂、溶剂和基准物质的选用,统一测量方法,质量控制程序,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各类人员的要求和技术培训,实验室的清洁度和安全以及编写有关的文件、指南和手册等。
目标要求: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是达到准确性、精密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准确性:测量结果与客观环境的接近程度。
精密性: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平行性、重复性和再现性。
代表性:在代表性的时间、地点,根据确定的目的获得的典型环境数据的特性。
可比性:采样、监测全过程可比,国际间、行业间、实验室间数据可比。
完整性:指按预期的计划取得的系统的、周期性的或连续的环境数据的特性[1]。
二、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系统及其要点 发表论文就找论道论文(www.xiexiebang.com)汇聚期刊,服务学术!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系统质量传递子系统采样预处理称样消化或提取定容测定数据审核室外采样代表性完整性室内采样准确性质量控制子系统质量保证措施子系统室间性能研究检验分析方法校正标准曲线可比性加标回收试验分析标准物质统一分析条件统一分析方法分析考核样品评定实验室误差平行测定重复测定质控样测密码样、外检精密性 质量保证是对监测全过程进行技术、管理上的监督,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控制质量,保证数据的可靠可比性。提高分析的质量还得靠操作技术。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的一部分,它主要是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进行监督,包括: ①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自我质量控制的常规程序,反映分析质量稳定性,包括空白试验、校准曲线核查、仪器设备定期标定、平行样分析、加标样分析、密码样品分析、质量控制图。②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实验室之间)——由常规监测以外的中心监测站或其他有经验人来执行。
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要点 发表论文就找论道论文(www.xiexiebang.com)汇聚期刊,服务学术!
三、监测数据的误差统计处理
真值是指某一时刻和某状态下,某量的效应体现出的客观值或实际值,包括:理论真值、约定真值、标准真值。准确度是测定结果与真值的符合程度,通常用误差表示。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
误差主要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绝对误差:测定结果与真值之差。只能显示误差绝对值的大小,不能完全反映准确程度。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
(一)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又称为可测误差或恒定误差,主要由测定过程中某些经常性原因造成。在重复测定过程中会重复出现,对测定结果影响比较固定。系统误差产生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方法误差:方法本身不够完善而带来的误差。仪器误差:由仪器不够准确造成。试剂误差:试剂或蒸馏水不纯。主观误差:分析人员造成。
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用公认的标准方法与某测定方法比较,找出校正系数,进行校正消除;对仪器误差,可事先将仪器或容器校正;试剂纯度不够使用空白实验校正;建立统一的操作规程,严格的操作,可克服主观误差。
(二)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主要由偶然原因引起,数值大小不定,初看起来无一定规律性,但当测定次数增多,它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偶然误差决定了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系统误差决定了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偶然误差的消除方法:根据上述规律,测定次数越多,分析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的随机误差越小,因此,多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随机误差。增加测定次数,再减免了系统误差的情况下,其平均值就越接近于真值。
(三)过失误差
过失误差主要因工作粗枝大叶、不守操作规程等原因引起,它明显地歪曲测定结果,因而一经发现必须及时改正。
四、监测结果统计处理
离群值检验(可疑数据取舍)离群值:指明显歪曲试验结果的测量数据
可疑值: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其是离群数据的测量数据。[2]
(一)狄克逊(Dixon)检验法
适用于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离群值
1、将测量数据从小到大排列x1, x2, … xn, x1和xn分别为最小可疑值和最大可疑值
2、求Q值
3、根据给定的显著水平及样本容量查得临界值Qa
4、判断: 若Q≤Q0.05, 则可疑值为正常值
若Q0.05<Q≤Q 0.01, 则可疑值为偏离值(不剔除)
若Q>Q 0.01, 则可疑值为离群值(剔除)发表论文就找论道论文(www.xiexiebang.com)汇聚期刊,服务学术!
(二)克鲁勃斯(Grubbs)检验法
适用于检验多组测量值均值的一致性,剔除多组测量值中的离群均值;也可用于检验一组测量值一致性和剔除一组测量值中的离群值。
五、实验室质量控制
(一)基本条件:仪器正确使用和定期校正,玻璃仪器的选用和较正,化学试剂和溶剂的选用,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试剂的提纯,实验室的清洁度和安全工作,分析人员的操作技术和分离操作技术等。
(二)实验室的管理及岗位责任制
1、监测分析人员的要求:持证上岗、分析技术、实验要求、准备工作、记录、清洁安全、道德
2、监测质量保证人员的要求:熟悉、监督、检查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各项内容的实施情况、质控、质保技术
3、实验室的安全制度:安全设施定期检查(通风橱、防尘罩、排气管道、灭火器)、仪器定位、规章制度、安全(门窗水电煤气,实验室内不准吸烟、吃零食等)、消防器材定期检查[3]。
4、药品使用管理制度:专人负责;剧毒 双人管理制度,双人共同称量,登记用量;易燃易爆试剂放阴凉通风处,氰化物不在酸性环境下使用,不得在实验室大量存放,H2SO4使用,缓慢加入到水中;器皿不混用;通风橱内进行,5、仪器使用管理制度:精密仪器专人管理;培训后使用;事先检查,事后清理;安全检查
6、样品管理制度:采集、运送、保存、样品容器处理、样品登记、验收及保存
(三)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
比较实验(不同方法)
对照实验(对标样进行平行分析)加标、密码样品等(偶尔做的样品)
质控图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经常做的样品)
(四)实验室质量考核
1、考核内容:分析标准样品或统一样品;测定加标样品; 测定空白平行,核查检测下限[4];测定标准系列,检查相关系数和计算回归方程,进行截距检验
2、标准品发放:样品或统一样品应逐级向下分发
通过质量考核,最后由负责单位综合实验室的数据进行 统计处理后作出评价并予以公布。各实验室可以从中发现存在问题并及时纠正
六、总结
为了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还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举措。如
召开质量管理者会议。对在监测报告三级审核中发现的技术难点问题或容易引起纠纷的问题进行讨论,同时,以会议纪要形式作为内部技术规定,补充指导现场监测人员开展工作。
编写典型案例。及时总结典型案例的经验教训,开展针对性技术交流,举一反三防此类似问题再现。
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质量检查。在计划中,将所有质量管理活动文发表论文就找论道论文(www.xiexiebang.com)汇聚期刊,服务学术!
件化,明确质量管理目标、任务、分工、职责和进度等。在日常工作中,增强质量监督和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按程序改进并对其改进后的效果进行验证[5]。
建立技术考核制度。每季度组织一次技术考核检查,检查内容涉及新项目能力建设、监测分析方法的使用、对超标数据的质量控保证、国控、省控、地控企业废水废气监测完成情况的及时性、完整性和技术保证等。
制定标准化的现场采样记录单。为了提高监测数据与现场监测之间的逻辑性、合理性,制定标准化内容和格式的现场采样记录单。
参考文献
[1]周弛,刘波,任越等.浅谈美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J].中国环境监测,2010,26(3):45-50.[2]宋国强,谢夏青.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应用中几点问题的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2011,27(4):1-3,18.[3]贾玉成.论在环境监测中加强质量控制的几种措施[J].北方环境,2011,(11):79-79.[4]赵燕.浅谈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5):42-43.[5]李环宇.浅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J].科技传播,2010,(18):49,36.
第三篇: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分析(本站推荐)
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分析
摘要:随着全国建筑施工建设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面对新形势的袭来,建筑工程单位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并且施工技术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对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新型城市化的进程。伴随着我国建筑规模日益加大的脚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高低,将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好坏。在整个土建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各种施工技术方式,都将对整个工程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要想提高整个建筑物整体的质量,必须得采取合理的、高效的建筑技术。在施工项目管理中,要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高标准、全方位施工;严厉监督,科学管理工程,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一、加强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随着建筑行业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给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面对这种状况,土建工程的施工单位要强化施工技术的管理力度,不断提升施工技术的水平,从而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同时,城市建设的发展促使建筑规模不断加大,建筑类型也更加丰富,也需要提升技术水平,才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投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其次,在时代发展过程中,根据客观情况的改变,建筑市场出现了许多新的工种,再加上新型技术的出现与应用,这些都必须依赖于施工技术水平的改革创新才能有效实现,施工单位一定要及时改革施工技术,确保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最有效的技术保障。另外,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土建工程项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想进一步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国家生产规模的加大,促进国家的发展进程,就需要从土建施工阶段入手,不断优化施工技术,进行技术革新后,土建工程的施工难度将得到有效降低,减少施工周期,在节约施工成本的同时确保施工质量,从而为工程各方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土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对于横向和纵向钢筋整体面积大的骨架,可在基础附近将整片绑扎成大面积钢筋网片的形式,待加固后,再将其整片吊入基坑内进行安装,或采取在基础层上直接进行绑扎的施工方法。对于悬空的钢筋网片,可采取模板作支架加固、螺栓固定的方法,对于无支架固定的部位,可采用增设钢筋马凳加以支撑。进行钢筋安装应采取先安装地板,后安装立壁的形式,待各种预埋件和螺栓切实固定后,再对架空钢筋进行安装,最后进行地基基础钢筋网片的安装。
2、混凝土搅拌技术
严格依据设计、施工的基本要求科学配制统一配合比,完全保证原材料的综合性能指标后,并依据环境、气候、运输路途、运输时间等情况,及时调整原配合比的水胶比,以确保混凝土质量。应合理选择相匹配的搅拌机,制定严格、合理的搅拌制度,主要包括投料顺序、每次投料量和搅拌时间等。根据原材料投料顺序的差异,可分为一次投料法、二次投料法和两次加水法三种方式。
3、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浇筑之前,应该对钢筋和模板进行检查,以保证其具备混凝土的浇筑条件,还应确定浇筑方法的合理性。应保证混凝土下落高度小于3m,如果采用的是分层分块浇筑方法的话,应该结合钢筋的密集程度和结构的特点来决定每一层的高度。在分层高度的控制上,一般为插入式振捣器作用长度的1.25倍,如果振捣采用的是平板振捣器,则应该控制分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浇筑的过程应该尽量连续,如果必须出现间隔,则要尽量的缩短间隔的时间,以保证在前层的混凝土初凝前可以恢复施工。较注重应该经常观察和整改钢筋、模板等设备的变位现象。较大的梁体可以进行单独的浇筑,对连续浇筑无法实现的部位,应该在剪力较小的地方预留好施工缝。
4、混凝土振捣技术
混凝土振捣可采用的方法为内部振捣和外部振捣,可根据不同的结构形状、尺寸、钢筋密度来确定。混凝土的内部振捣是将振捣器械放入混凝土中进行振捣,比如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该振捣方法是比较理想的方法,其消耗的能量比较少,效果好,混凝土密实。但缺点是由于本身具有一定的体积,插入时要占有一定的空间,这样对截面尺寸小、钢筋密集的结构振捣就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它比较适宜截面尺寸较大、钢筋相对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平表面或模板的外部,使用平板振捣器和附着式振捣器。薄、长、高的混凝土构件,比如预制的T型梁、工字梁等,其截面尺寸小、钢筋密,通常使用附着式振捣器,振捣侧模和底模;而水平表面积大而又薄的结构,如板、桥面铺装等,一般使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
5、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凝结作用是水泥和水发生水化反应的结果,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初期,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构建延缓水化反应作用的基本条件,称为混凝土养护技术。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为混凝土自然硬化提供必要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一般采用的养护方法主要有自然养护、标准养护和热养护等三种方法,依据建筑工程基本情况合理选择适合的养护方法。
三、土建工程施工管理的控制措施
1、在现场施工当中,应该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施工过程要有强制性的管理措施,并有健全的施工人员岗位责任制,对引起工程质量事故,破坏产品保护的人要实施处罚。同时,要健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素质水平。有些施工单位往往避开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的监督,借领导的口头允许,钻质量管理的空子,无视现场管理人员的监督,不按操作规程办事。
2、平时注重对施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调动是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对影响施工的停水停电,积极主动排除故障,尽快恢复施工,以免造成停工损失。
3、建筑施工企业系列标准的贯彻控制,要求施工企业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现场,突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第一系统目标,即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标的落脚点也都是在施工现场。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是事故隐患多发地段,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加强工程操作的系统性推行。另外,在施工现场的改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能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为施工企业节支增收。工期的拖延或赶工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安全和成本因素。
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合同履行率,能确立企业信誉,保证企业效益。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施工现场就是直接建造土建工程的地点和为土建工程提供生产服务的场所。即劳动者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完成一定生产作业任务的场所。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建筑企业管理的落脚点。企业管理中很多问题必然会在现场得到反映,各项专业受理工作也是在现场贯彻落实施工现场管理,其首要任务是保证施工活动能高效率、及时、有秩序地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种生产技术问题,实现预定的目标任务。
结束语
基于我国目前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不高的特点,建筑工程质量得不到切实的保障,诸多因素直接对我国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切实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采取各种有效的技术措施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以期较大程度地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家坤.浅谈现代高层建筑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0,(20).[2]沈建.浅析土建项目工程建设施工中的技术管理[J].科技风,2011,(6).[3]李林祥.试析土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几个问题[J].中华民居,2011,(1).
第四篇:麻疹实验室监测与质量控制分析
麻疹实验室监测与质量控制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贵州省麻疹实验室的监测与质量控制状况,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贵州省2011年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麻疹实验室的监测数据,综合评价实验室各项监测指标。结果 2011年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数563例,采集标本670份,散发病例血标本采集率为94.7%;确诊麻疹病例49例,其中实验室确诊45例, 占麻疹病例的91.8%。;实验室血清学结果7 d及时报告率为87.5%。1起麻疹暴发得到确诊。2株麻疹阳性分离物经序列测定和分析均为H1基因型中的H1a基因亚型。质量控制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家麻疹实验室(National Measles Laboratory,NML)要求。结论 2011年贵州省麻疹实验室各项监测指标良好,具有良好质量控制体系,为消除麻疹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室基础。随着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inuated Live Vaccine, MV)免疫覆盖率不断提高,贵州省麻疹发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1]。卫生部于2006年发布《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中指出到2012年全国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不包括输入病例)[2]。目前,中国已处于麻疹消除的关键时刻,在麻疹监测系统中,保持高质量的实验室监测,是实现消除麻疹的重要内容。为评价贵州省麻疹实验室网络(Measles Laboratory Network, MLN)运转情况,保证试验结果准确可信,现将贵州省2011年麻疹实验室监测数据与质量控制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麻疹病例资料来源于2011年贵州省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全省麻疹实验室网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捕获法进行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血清学资料。
1.2 病毒分离鉴定 用Vero/SLAM(Signaling Lymphocyte Activation Molecule)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淋巴信号激活因子转染的非洲绿猴肾细胞)小管进行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MeV)分离,阳性分离物提取病毒RNA进行产物扩增,经琼脂凝胶电泳与序列测定进行鉴定。1.3 室内质控(In-house Control,IHC)血清制备与保存[3] ①收集新鲜无溶血、无黄疸、无细菌污染的麻疹IgM抗体阳性血清,56℃加热30min灭活;②离心或过滤除去沉淀物,将麻疹IgM抗体阳性血清进行倍比稀释并测定相应稀释度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③取OD值是本次实验临界值1.0~2.0倍的稀释度作为最终稀释倍数,用健康人麻疹IgM抗体阴性血清对原阳性血标本进行稀释;④用0.45µm滤器将已稀释的血清过滤除菌,分装成小管,注明日期及名称,置于-20℃保存。
1.4 质控统计方法 首先可采用“即刻法”室内质控,在获取足够数据后,即IHC质控血清进行20次检测后转入常规质控图法(Levey-Jennings)。
1.4.1 “即刻法”质控 “即刻法”只要连续3次质控血清测定值,就可得一组S/CO比值(S为IHC质控血清,CO为Cut off值)即可对第3次测定结果进行质控。计算SI上限值和SI下限值,将SI上限值、SI下限值与“即刻法”质控SI值表中的数值比较[4]。
1.4.2 Levey-Jennings 将前20次IHC质控血清的OD值计算出均值()和标准差(s)。以S/CO值作纵坐标(Y轴),实验次数作为横坐标(X轴),绘制质控图,将、、分别在质控图中标出[5]。
1.5 实验室职能考核及血清标本复核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麻疹实验室收到WHO发放的20份职能考核血清后,在7d内完成检测并上报结果;同时及时上送30份血清标本到NML进行复核。贵州省CDC麻疹实验室制备麻疹盲样考核血清,下发到9个市(州)级CDC麻疹实验室,每市在收到20份盲样考核血清后,在7d内完成检测并上报结果,同时从每市检测的疑似麻疹血清标本中,随机抽取10%~20%的标本量进行复核。1.6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分析。2 结果
2.1 血清学监测
2011年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数563例,发病率为0.141/10万;确诊49例,其中实验室确诊45例,占麻疹病例的91.8%。另外,排除病例514例,100例疑似麻疹经实验室证实为风疹。采集血清标本670份(包括采集的第2份血清),散发病例血标本采集率为94.7%;实验室血清学检测结果7天内及时报告率为87.5%。1起麻疹暴发得到实验室血清学确诊。
2.2 病原学监测
2011年共采集17份麻疹、风疹暴发和/或散发病例的咽拭子或尿液,用Vero/SLAM分离到2株麻疹阳性分离物,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及分子遗传特征和基因亲缘关系分析,均为麻疹野病毒H1基因型中的H1a基因亚型。2.3 室内质量控制 2.3.1 “即刻法”质控 对同一批号试剂,同一批IHC质控血清,前20次检测结果进行质控。判断标准:当SI上限值和SI下限值<n2s时表示处于控制范围,当SI上限值和SI下限值有一个处于n2s和n3s之间时,处于“告警”状态,当SI上限值和SI下限值有一值>n3s时,属于“失控”状态。当判定为“失控”和连续两次“告警”,本次检测结果无效。当本次测定结果为“失控”和“告警”状态时应舍去,重新检测,其他值仍可继续使用(表1)。2.4 麻疹实验室网络质量控制
2011-09,贵州省CDC麻疹实验室收到WHO盲样血清考核,在7d内完成麻疹、风疹血清标本IgM抗体检测,以满分成绩通过WHO考核。2011-11,贵州省CDC麻疹实验室以优异的成绩通过WHO及国家疹实验室现场认证。同年,上送国家麻疹实验室30份复核血清,符合率为100%。
2011年贵州省CDC麻疹实验室对全省9个市(州)级CDC麻疹实验室进行的血清盲样考核与血清抽样复核,成绩均达合格以上。3 讨论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6]。随着常规免疫接种率的提高以及近年来贵州省2次较大的强化免疫活动,即2008-12-08/14对8月龄~6岁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后续强化免疫和2010-09-11/20与全国同步对8月龄~4岁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贵州省麻疹发病率从2008年的3.11/10万[7],下降到2011年的0.141/10万,下降了95.5%,贵州省消除麻疹取得了较大进展。
2011年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数563例,发病率为0.141/10万;确诊麻疹病例49例,实验室确诊占麻疹病例的91.8%。散发疑似病例血标本采集率为94.7%;实验室检测结果7d内及时报告率为87.5%。1起麻疹暴发100%得到实验室血清学确诊;表明麻疹实验室在监测系统上的及时性和特异性指标上保持着较高的水平[8],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2011年共分离到2株麻疹病毒,对其N基因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进行序列分析,证实均为H1基因型中的H1a基因亚型,表明H1基因型为贵州省优势流行基因型,与全国其他省份流行的优势毒株一致[9,10]。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保证。在麻疹IgM抗体检测中ELISA试验简单、快速、易于操作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ELISA检测试剂本身自带的阴、阳性对照,只能证明实验是否成立,而对检测重复性、稳定性、酶标板孔间差异以及不同批号试剂差异缺乏动态观察,并且ELISA实验检测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较多,可导致检测出现偏差,因此,引入室内质控血清(IHC)对实验进行动态质控,对保证每次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意义重大。室内质控常用的是“即刻法”质控和Levey-Jennings,前20次检测可用“即刻法”质控,但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前3次检测结果对后续质控影响较大,当检测次数较小,有些极端值不一定会显示失控,但随着检测次数增多时,测定值趋于稳定,以前的极端值将“暴露”出来显示为失控[11]。完整的“即刻法”质控(Grubs 异常值取舍法)是将即刻性质控方法同Levey-Jennings质控图结合起来,在不同的时间检测IHC,快速得出20次检测数据,再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持续下去,直至更换不同批号试剂或IHC质控血清,这样才能使本实验室的变异系数相对稳定,以达到室内质控的目的。该研究中2011年麻疹IgM抗体检测“即刻法”质控和Levey-Jennings质控图都符合室内质控要求,试验结果稳定、准确、可信。
另外,实验室间的职能考核、现场认证以及血清样本的抽样复核是评价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检查不同实验室间的技术差异与能力水平,通过室间质评,了解本实验室在本地区或全国实验室中的技术水平,并找出不足和差距,有利于实验室检测水平的改进与提高。2011年贵州省CDC麻疹实验室职能考核、现场认证以及上送血清标本的复核均为优秀;对全省麻疹实验室网络的血清盲样考核和抽样复核均为合格以上。说明贵州省各级麻疹实验室网络质量控制体系建立良好,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和可信,麻疹实验室网络运转良好。为提高贵州省麻疹实验室网络质量控制水平,还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规章制度;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与校准;加强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检测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及程序进行操作。总之,高质量的实验室监测,是消除麻疹的重要保证。
第五篇:环境监测实验室规章制度
化学分析室管理规范
1、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区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实验完毕清洗双手。
2、与分析、检测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
在未经该室管理人员许可的情况下不得随意使用仪器及附属设备。
3、与分析、检测工作无关的物品禁止带入实验室,严禁在实验室内抽烟、喝水、吃食物。
4、实验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安静,随时注意地面、桌面、仪器的整洁。实验台面须每天擦拭,除配置好的试剂、移液管外,其他实验物品均放置在指定位置,不可随意摆放。地面至少每周打扫两次,并保证无浮尘、无污渍。
5、实验过程中应将滤纸、试纸等投入废纸篓中,废液倒入废液桶中。
6、实验过程中如发生安全事故,室内人员保持镇静,按有关急救措施处理,熟悉使用消防器材(如灭火器等)。
7、在实验结束及节假日期间,各实验室人员须认真检查自己所负责的电源、火源、水源、气源及门窗等安全状况,确保实验室安全。
天平室管理规范
1、天平室内应保持安静,动作要轻缓。
2、出入天平室随手关门,除放置与天平使用有关的物品外,不得放置其它物品。
3、称量前检查天平是否处于水平位置,如有异常,即时调整至水平位置。
4、称量物不得超过天平的最大载重量(120g),称量精度在0.01g以下的试剂及样品不可使用分析天平。
6、不得在天平里称量或转移挥发性、腐蚀性的试剂。
7、开、关天平要轻、缓,称量的物品必须放在适当的容器中,不可直接置于天平托盘内。
8、称量结束后,关闭天平,取下被称量物体,切断电源,清洁台面,罩好天平罩,填写天平使用记录。
9、天平室管理员须定期维护、检查分析天平,天平框内硅胶干燥剂蓝色消失后及时烘干更换。
10、在天平周围不可放置太多的样品、试剂,及时将已称量完的样品、试剂放回留样柜或试剂室内。
原子吸收室管理规范
1、分光光度室内除仪器及电脑外不得有其他无关物品存放。
2、开机前取出挡光板,开机后若不用紫外光区,关闭氘灯,实验全过程保持卫生。
3、比色皿使用完毕后,请立即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4、仪器使用时应打开比色皿盖或使用挡光杆,如连续使用中间应适当使之避光休息。
5、分光光度计务必防止洒进液体,应及时擦干净,干燥剂应定期更换或烘烤。
6、避免强电场、避开腐蚀性气体、避免与较大功率的电器设备共电。
7、样品测试完毕后,放好挡光板,关闭电源,清理桌面,盖好防尘罩,废液桶移出光度室。
气相色谱室管理规范
1、实验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安静,随时注意地面、桌面、仪器的整洁。
2、仪器开机前应确保电路、气路正常、安全,并每月进行检查,且更换气瓶后必须对气瓶进行试漏检查。
3、①气瓶存须放在气瓶柜,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严重腐蚀和损伤时,应提前进行检验。
②气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剩余气量不少于1Kp)。
4、每次开机前检查氢空仪器里的电解液是否在上下液位线内,及时进行补充。每半年更换1次电解液及吸附活性炭。
5、仪器运行时不可随意离开,结束实验时确保火焰熄灭再关闭主机、气源,最后盖上仪器防尘罩。
样品准备室管理规范
1、样品管理员仔细填写样品登记单并检查填写是否完整。
2、样品室保持清洁、无鼠害、防虫和防变质、避免阳光直射,温度保持17℃—20℃,温度50%—65%。
3、样品室应配备防火器材,以备应对紧急情况。
4、样品管理员及时检查样品储存环境,并填写环境记录。
5、样品摆放整齐规范,按储存要求做好样品的封存。
6、样品水分超过安全水分的保存温度在15℃以下,高水分粮存放在0℃以下。
7、样品管理员应将样品分类定位存放,标识清楚,做到帐物相符。
风干室、研磨室管理规范
1、实验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安静,随时注意地面、桌面、仪器的整洁。
2、实验室内除相应实验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入内。
3、样品风干、研磨结束后,及时将剩余样品及各种工具清理干净并放入指定位置。
试剂室管理规范
1、试剂领用需及时填写领用记录,试剂归还时应按照其对应编号放入指定位置。
2、对易燃、易爆、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归还时必须保证包装密实,瓶身无粘附各种试剂。
3、严禁将实验药品带出实验室外及赠与他人,剩余有毒药品应交管理员妥善保管。
实验室“三废”处理规定
实验室三废指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等有害物质。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进行,并努力减少对城市环境造成的污染,特作如下规定:
1、进行一般实验,产生较少有害气体的,应开启通风机或打开窗户,使室内空气得到及时更新。
2、对可能产生强烈刺激性、或毒性很大的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并保证通风良好。
3、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液不得直接倒入下水道,必须倒入废液桶。
4、实验室定期对废液进行清理,包括添加足够量的中和剂,清除其中的有机悬浮物以及固体淀物等。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也不得随意丢弃,待清理废液时,一并送交相关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5、在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有毒、腐蚀性、刺激性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或通风处)进行;
6、完成实验后,要清洗、整理仪器、药品,检查水、电开关
安全保卫制度
1、所有实验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实验室的安全。
2、实验人员有权杜绝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插头、插座,严禁私拉乱接,电气设备必须安全接地。
3、凡使用剧毒、易挥发物品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4、①钾、钠等易燃品注意保存,使用时远离明火,用后立即盖上瓶盖。②强氧化剂(如氯酸钾、高锰酸钾等)使用时不能研磨,否则可能引起爆炸。③强酸、强碱具有强腐蚀性,切勿使其溅到皮肤或衣服上,眼睛更应注意,应按规程进行有关操作。
5、实验室内不得吸烟、吃食物,实验人员必须掌握防火、防爆、防毒有关知识。
6、实验结束后,实验员必须关好水、电、气,将药品放回试剂室,由当天值班人员检查执行情况。
7、实验区大门及时关闭,不得将外人带入实验室,更不得私自将钥匙交给别人代管。
8、电路、水源设备要定期检查、维护,及时排除隐患,要经常检查危险品仓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