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欠发达县市农村网吧监管存在的难点及对策
浅谈欠发达县市农村网吧监管存在的难点及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近年来网吧逐步从城市普及到农村,农村网吧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逐步暴露出许多问题,给网吧管理带来新的难题。现以欠发达县市农村网吧为例,结合农村网吧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农村网吧存在的问题,探讨农村网吧管理对策。
一、欠发达县市农村网吧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磐安县是浙江省25个相对欠发达县市之一,全县辖20个乡镇,363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20万人口,总面积1196平方公里。目前磐安县共有网吧24家,其中农村网吧12家,农村网吧的生存和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城乡网吧发展不平衡。城乡网吧发展存在差距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欠发达县市而言,城乡网吧的差距尤为明显。2005年,磐安农村网吧与城区网吧的家数比和台数比分别是7:12和286:360,2006年为12:12和754:360,2007年为11:12和772:330。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已呈现农村网吧相对萎缩,并逐渐向城区靠拢,向经济发达、生活富裕、交通便利的乡镇靠拢。磐安农村上规模的“黑网吧”至今为止尚未出现,家庭式“黑网吧”也为数不多,从这个侧面也说明欠发达地区农村网吧发展举步维艰。
2、网吧规模小而散。一是投入资金和规模小。磐安城区网吧平均每家投入50万元,配置60台电脑;农村网吧投入20万元,配置30电脑。二是人员配备少。城区网吧平均每家配4至5人,其中多数网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为专职人员;农村网吧平均每家配备人员2人,管理模式为家庭式,绝大多数网吧一人身兼数职,既是管理人员,又是技术人员,还是收银人员。三是电脑配置低。城区网吧电
脑配置高,平均单机5000至6000元,更新换代的速度为2至3年;农村网吧平均单机3000至4000元,更新速度为4至5年。四是上座率低。城区网吧60%,农村网吧30%。
3、效益不佳。由于地域、区域的差别,欠发达地区网吧的收益比发达地区差,农村地区网吧的收益比城区差。从营业额看,磐安城区网吧为每月收入18000至30000元,除去成本12000至15000元,收益为每月6000至15000元。农村网吧每月收入6000至10000元,除去成本5000至8000元,收益为每月1000至5000元。从投资回报率看,投资一家网吧,城区一般4至5年收回成本,农村要7至8年,有的甚至更长。
4、上网人员结构不合理。制定网吧发展总量和布局规划,一般按照人口总量,如每万人1家网吧的标准进行总量布局规划。但欠发达县市农村地区,懂网络知识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农村大学生在外求学,真正能到网吧上网的人员在当地所占的比例很小,上网人员就局限于当地几个小年轻人,缺少发达县市大学生和工厂工人这些固定上网群体,上网人员结构单一。另外,农村网吧还存在一个季节性问题,一到学生寒暑假和传统节假日,大学生和打工人员回乡时,网吧就会出现生意兴隆的季节性景象,这也是农村网吧人员结构不合理的表现。
二、欠发达县市农村网吧监管存在的难点
1、未成年人管理难。一是网吧硬件条件制约。在城区的网吧,一般设在规划良好的街面上,随便进入的闲人,尤其是未成年人不多。农村网吧因条件限制,开设的网吧毗连住宅楼,有的网吧甚至成了农民出入的便利通道,任凭闲杂人员和未成年出入。二是网吧管理因素。农村网吧经营者一般为当地人,进入网吧的未成年人也常常是当地人,有的甚至是隔壁邻居,碍于面子不能禁绝未成年人进入。三是其 2
他上网方式少。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除了网吧可以提供上网方式外,其他如家庭上网、社区绿色上网、学校上网方式很少,未成年人上网途径只有冒险进网吧。另外,欠发达农村学生中途缀学的未成年人比发达县市多,农村地区其他娱乐方式不多,偏远乡镇网吧管理不便,等等,也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网吧未成年人管理难的因素。
2、经营管理不规范。一是人员不足。由于经营规模不大,业务量、上座率低,经营管理、网络技术、现场管理等人员能省则省,经营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二是擅离职守。如农村网吧经常出现的轮流上岗,当班人员在打游戏、看电影,当班人员临时脱岗,甚至出现“无人监管”等现象。三是管理不严。不少农村网吧经营业主、安全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和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在实际经营中偏重经济效益,疏于社会影响和日常管理,对前来网吧登记的人员只作简单登记,也主要是为了收费的需要,未能按规定如实核对、登记上网消费者的有效身份证件
3、安全、消防形势严峻。因条件限制,多数农村网吧空间狭小,座位拥挤,电线私拉乱接,消防设施不齐,存在安全和消防隐患。许多农村网吧只有一个通道,门窗紧关,通风采光不好,加上禁烟不严,空气污浊不堪,一旦出现火灾或其他危急情况后果不堪设想。另外,有些农村网吧疏于管理,一些非上网的社会闲散人员经常进入,容易诱发社会治安问题,造成不良影响。
4、监管效果不佳。一是文化部门监管力量相对不足。如磐安县9个乡镇分布有12家网吧,文化执法队伍虽然已充实到5个人,但还需要管理全县文化娱乐、音像、图书、印刷等市场,监管力量薄弱,对农村网吧的管理是鞭长莫及,力不从心,对偏远乡镇网吧的巡查没有城区多。二是部门联合监管力度不强。按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文化、公安、工商、电信等都是监管部门,有各自 3 的职能权限和分工,在网吧的日常监管中,就可能存在权限交叉、职责不清的现象,给违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在开展对网吧的联合整治行动中,把城区网吧作为主战场,常常忽视了农村网吧的监管。三是农村网吧容易结成“反整治”联盟。农村网吧一般零碎地分布在不同的乡镇,网吧之间诸如价格战、服务战、利益战等竞争不多,容易结成利益联盟。如磐安县农村网吧,主要分布在玉山和安文二个区域,执法人员到乡镇检查网吧时,不同线路、不同区域的农村网吧业主之间常常相互通气,不能达到整治效果。
三、欠发达县市农村网吧的监管对策
1、勤于“宣传”。一是宣传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加大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在欠发达县市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要根据农村特点,发动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对青少年进行宣传,将《条例》张贴到村庄、学校、班级。同时,要利用新闻媒体、乡镇村广播站和文化行政执法车辆进行定期宣传,在农村广泛宣传国家关于网吧管理的政策。二是发动社会力量监督。要充分发动当地农民的力量,尤其是发挥当地的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农村老年协会等力量进行有效监督,监管网吧守法经营,积极举报违法行为。三是树立网吧良好形象。要积极开展“星级网吧”、“文明网吧” 等评选活动,树立更多的典型形象,扩大网吧的积极影响,使人们进一步了解网吧、正确认识网吧。
2、擅于“调控”。一是宏观调控。根据欠发达地区网吧发展的特殊性,按照“分二步走”的思想在网吧进行宏观引导和调控:第一步,改变农村每个乡镇都有网吧的现状,让无法生成和发展的网吧暂时整合到较为发达的乡镇和区块,让这部分区块的网吧业先发展起来。第二步,在欠发达乡镇经济发展后,适时填补网吧空白乡镇,确保农村网吧布局趋于平衡合理。如针对磐安目前农村网吧发展的现状,布局 4
上还不具备每个乡镇有网吧,对只有靠违法经营、接纳未成年人而生存的网吧,要加大市场稽查频率和违规处罚力度,通过优胜劣汰进行治散治陋、整合布局。二是政策调控。要把好网吧准入关,严格执行最低开办标准,改变农村网吧的小、乱、差现象,促使整个网吧行业升级换代。要鼓励网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做大做强网吧企业,改造和提升现有的农村网吧的经营管理水平。要积极支持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开展连锁网吧业务,提高农村网吧的档次。三是税费调控。要在税费征缴上,城区网吧和农村网吧要分档征缴。对于城区网吧,要按规定足额征缴。对农村网吧,该减的减,该免的免。例如,2008年起,磐安县开展网吧税费调整,城区网吧税收征缴基数和税率普遍上调到位,农村网吧所有税费全部免除。
3、甘于“疏导”。一是教育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学校应加强宣传“提倡健康上网,反对沉迷网吧”的主题宣传活动,建立健康向上的校园网,把学生引导到正确使用网络的方向上来。二是设立青少年上网场所。要疏堵结合,开设网吧以外上网模式。乡村学校、文化站、图书室等场所应积极设立适合农村学生上网的电子阅览室,实行免费或优惠开放,不以营利为目的,做到有监护人监管,为学生上网提供便利。三是要用好文化共享工程。如今,我省大多数行政村都开通了远程教育,都建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有专人管理乡村的电脑。要用好用足这个资源,对学生学习上有用的,村里的电脑应尽量提供,并在村管理员和学生父母的监护下学习、利用,从而解决农村上网难的问题。
4、乐于“引导”。要引导农村网吧业主不能把经济增长点盯在“未成年人”身上,要鼓励他们通过宣传来引导更多的农民和农村知识分子上网、进网吧,要把农村网吧作为当前农民通往外界、获取知识和信息最快捷的途径。当前农村网吧,新的“客户群”不断涌现,必须 5
牢牢把握新的机遇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一,要把农村网吧作为联系农民与外出打工者和大学生的信息通道。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和外出打工者,相对欠发达县市的农村,都是佼佼者,都有掌握网络信息的本领,手机等通讯设备是联系家乡的重要工具外,他们会把最先进的联络通讯方式推荐给父老乡亲,继而用先进的、廉价的、面对面的现代通讯工具逐步取代手机等设备。第二,要把农村网吧作为农民、农村、农业的信息平台。当今,许多乡镇、农科站、农技所都相继建起了农业信息平台,将大量农业知识和市场信息通过互联网直接送达农民,鉴于农村网络设备配置以及农民本身的经济条件,各家各户自行配备网络设备短时期内难以实现,因此,农民就首选网吧来接触网络信息领域,农民对农村网吧的需求很大。第三,要把农村网吧作为农民、农村最重要的娱乐、休闲、消费和获取信息的场所。在歌舞、电子游戏、书刊等文体场所相对萧条的农村,网吧就成为欠发达农村地区文化娱乐消费的一个趋势,让交通相对闭塞的乡村也能及时了解文化科技的发展情况、接收新的文化信息,甚至通过网络购买到一些高新科技的产品,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另外,外出打工者、大学生回家后也会首选网吧作为学习、休闲的场所。
5、善于“建制”。要健全、完善农村网吧管理长效机制。一是完善网吧内部管理制度。要敦促网吧业主建立健全网吧登记、核对制度,上网人员信息保存制度,场内巡查制度,安全消防管理责任制度和险情、隐患整改、报告制度。二是完善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对网吧业主、经营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等从业人员进行岗位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加强农村网吧的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完善义务监督员制度。义务监督员要从当地农村的学生家长代表、学校教师、村庄老年协会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和离退休老干部等挑选,确保监督效果。
6、严于“监管”。要发挥文化部门的职能监管作用。一是明确监管重点。农村网吧的监管重点是消防安全和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农村网吧硬件设施方面,消防安全设施不符合要求的,一律整改好后投入经营。对于未成年人管理工作,要在健全制度的同时,严格按岗位需要配足从业人员,尤其是配足场内巡查人员,并要求坚守岗位,杜绝岗位人员上网游戏、聊天及脱岗现象的发生。二是强化处罚标准。按照一罚二停三吊证的原则,对累计三次接纳未成年人进入、一次接纳8名以上(含8名)未成年人或在规定营业时间以外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要吊销其《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三是强化日常巡查制度。农村网吧将是今后日常检查的重点,要根据农村网吧网民上网的时间特性,制定网吧检查的最低频度,着重抓好凌晨段、中午段、晚间段三个特殊时段和春节、暑假、周六日等节假日的巡查工作,并将检查任务落实到人。四是用好技术监管措施。农村网吧点多、面广、线长,用好网吧经营管理技术措施,充分利用监管平台对网吧的监控功能就能达到省人力、监管效果好的优势。在农村网吧安装“净网先锋”经营管理软件新版本后,要密切关注监控软件的在线率,发挥监控功能。五是建立农村网吧监管档案制度。如建立违法网吧“灰”名单制度,一网吧一档案制度等。
7、系于“共管”。一是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共管体系。一要发挥家庭的源头教育作用。在杜绝未成年人上网问题上,家庭的作用和效果最为明显。家庭要教育孩子,首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生活规律,发现孩子有上网吧的倾向,要及时向老师或有关部门反映,尽到第一监护人的职责。二要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要充分利用乡镇学校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学习网络技术知识。要“疏堵”结合,以各种形式向学生宣传进入网吧对学习的影响及其危害,教育学生远离网吧。三要发挥社会的协管监督作用。农村网吧义务监督员、7
农村老年协会、离退休干部等社会力量,要积极参与对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监督和劝导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二是健全部门协作机制。文化部门要积极协调工商、公安、通信管理等职能部门,经常召开工作会议,并根据农村网吧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制订适合欠发达县市农村网吧的工作措施,通过整治来提升农村网吧形象。三是要延伸文化市场监管触角。农村网吧的管理离不开乡镇政府尤其是乡镇文化员的支持。要建立农村文化市场协管员制度,充分发挥调动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参与农村网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壮大文化市场管理队伍,将文化市场监管网络延伸到了乡镇,发挥共管效果。
磐安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
二○○八年六月十五日
第二篇:浅谈黑网吧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黑网吧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信息传播、资源共享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营业为生的网吧应运而生,加之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不断增多,不少员工闲暇时都喜欢到网吧上网聊天、玩游戏或观看电影消磨时间,由此产生很大的消费群体,给网吧的存在提供了市场需求。但由于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监管和经营体制不够完善等多种原因,致使“黑网吧”逐渐脱颖而出,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
一、黑网吧的危害
首先、黑网吧”的主要消费群体是面向学生和未成年人,而“黑网吧”且有其特殊性,都没有安装安全监管软件,不受营业时间限制,大肆接纳学生和未成年人上网。而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对于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学生和未成年人一旦迷上网吧,就会丢魂失魄,丧失意志,上网成瘾,通宵达旦,夜不归宿,造成了学业的荒废,而且还千方百计地向家长说谎、骗钱、偷钱,从而导致了敲诈勒索他人财物的现象屡屡发生,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给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安定因素。其次、“黑网吧”因为无法公开营业,往往经营设施简陋,存有重大安全隐患。多数“黑网吧”场地狭小,设施简陋,电线乱拉乱接,通风条件差,基本没有消防设备,为了逃避检查,大多“黑网吧”往往仅开一扇小门,只能容一人出入。为防备执法检查,有的甚至在顾客达到一定数量后采取反锁、拉下卷闸等方式进行经营,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危害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黑网吧监管存在的问题
“黑网吧”经营场所设置隐蔽、敏感度高不易被执法人员发现,且执法程序复杂是造成打击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工商部门对“黑网吧”的整治决不手软。但现在经营地点设置越来越隐蔽(现许多网吧都从一楼或醒目的位置转移到二楼以上较为隐蔽的场所从事经营并且设置了双重铁门等),造成工商部门日常监管巡查难以发现;许多黑网吧违法经营户由明目张胆转为“地下活动”,他们在暴利的驱使下,顶风作案,和工商执法人员玩“捉迷藏”,执法人员一来“关门大吉”,执法人员一走又开门营业,给执法部门监管和查处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黑网吧监管的建议
一是加强部门联合监管。落实“谁审核、谁发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主管部门的责任。要将网吧监管落到实处,既需要有效的机制,还应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管理责任制,按“谁审核、谁发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承担各自的管理责任。二是部门联合,齐抓共管。公安机关负责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的信息网络安全、治安及消防安全的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登记注册和营业执照的管理,并依法查处无照经营活动;电信管理等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分别实施有关监督管理。
二是实行社会舆论监督。加强向社会宣传“黑网吧”的危害,让全民都参与到打击“黑网吧”当中来,随时发现和跟踪“黑网吧”窝点,建立“黑网吧”投诉举报中心,多渠道向公众发布监督电话,充分发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义务监督员、以及乡镇、街道、社区、居委会干部的作用,进一步延伸“黑网吧”信息举报网络,切实解决发现难的问题。对举报属实的,工商、公安、文化等部门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给与举报者奖励,并为举报者保密。
三是落实查处取缔机制。一经发现“黑网吧”就要立即组织查处取缔,做到有报必查,查必有果。要遵循“从严从重”原则,一律没收黑网吧非法经营设备,不得以罚代没。要定期不定期对原黑网吧查处地进行回访,以防明停暗开、异地重开、死灰复燃。对涉嫌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案件,除没收经营设备外,要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不得以罚代刑,同时,对查处的黑网吧业主,向相关部门通报,并且在规定时间内不得准予从事一切经营活动。
工商分局三举措监管“黑网吧”保障文明城市创建
4月份以来,东钱湖分局按照市局统一部署,结合辖区特点,大力开展黑网吧专项治理,采取精准化、长效化、社会化监管措施,举多方之力联合铲除黑网吧生存空间,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争创提供积极保障。
一、精准化监管,实施定向清除。通过摸底调查、发布公告、科学出击,对区域内黑网吧实施定向清除。自4月中旬开展专项治理以来,该局通过发动责任区地毯式排查、暗访踩点、走访群众、公布举报热线等方式,摸清了辖区内15家黑网吧的具体位置、规模大小和业主信息,进行了登记造册,为实施精确打击奠定基础。在调查摸底的同时,该局还通过区广电中心连续十日滚动播放关于打击取缔“黑网吧”的通告、在社区、农村商店、公众聚集处等地张贴通告等方式,对黑网吧业主进行严厉震慑,使得9家黑网吧在4.30行动之前自行断网停业。为有效破解业主的防备心理,该局采取岔开工作时间、分阶段批量集中查处的方式,在一个月时间内,发动三次大规模联合执法行动,利用午休、夜晚时间查处黑网吧3家;利用周末时间查处黑网吧3家。非常规、高强度的打击方式,令习惯与执法部门打游击的黑网吧猝不及防纷纷落马。4月30日以来,该局通过连续出击,共查处黑网吧6家,查扣主机110台,15家黑网吧全部断网。
二、长效化监管,健全查处机制。分局以此次专项治理为契机,积极健全黑网吧长效监管机制。与多个村委会、消费维权联络站、中小学建立合作举报制度,聘请村委会、维权联络员、老师家长作为黑网吧义务监督员,及时为办案部门提供案源线索,并严格执行举报奖励政策,提高群众举报积极性。与网络接入商达成共识,对技术人员在安装宽带时发现疑似黑网吧的及时通报工商部门跟进调查。通过在执法中与公安、社管部门的紧密协作,快速处置各类突发状况,有效降低暴力抗法带来的执法风险。在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整治过程中未出现明显阻碍执法的现象,执法效率得到明显提升。邀请电信等网络接入商参与现场执法,当场向其发出行政建议书,提高了网络接入商后续断网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对前期查获的黑网吧进行了逐一回访,对重操旧业的郑某等人进行了从重处罚以示公正。
二、社会化监管,争取各方支持。对黑网吧群体坚持社会化监管方针,举全社会之力合而围之。积极向区管委会领导汇报整治方案和进程,争取主管领导的支持。召开部门联席会议,明确工商牵头、公安配合、社管疏导、电信断网的部门分工,在整治过程中加强部门联系沟通,充分发挥监管合力。整治前在正规网吧、中小学校、社区、农村商店、公众聚集场所张贴黑网吧查处公告,大力宣传法律法规,营造舆论氛围,动员社会各界监督。查处现场邀请区电视台跟踪报道,提高公众关注度。针对未成年人好奇心重,易网络成瘾的特点,向辖区家长、学生印发“远离网络毒品”主题宣传手册500份,引导学生远离黑网吧。在查处过程中对6名仙居籍业主组织了集中的约谈指导,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与之签订保证书。同时向其宣传工商部门在市场准入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其从事合法项目的经营。(工商分局)
第三篇:农村基层组织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组织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邓叔明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近进一步深入和惠农政策的增加,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改革和发展中出现了各阶层、集团利益的变革和争夺,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这其中农村基层组织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现行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到,对农村基层组织能否监管到位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很大的关联。但凡对农村基层组织监管到位的地方社会稳定,信访问题少,发展较快,反之,社会各类矛盾突出,信访问题高居不下,甚至高速增长,近期笔者通过对多个乡镇的调查分析,在此粗浅的分析一下对农村基层组织监管存在的问题及一些对策思考,以供参考。
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机制的缺失或乏力,对村级监管不到位,对组级却无从监督。
一方面是有制度不执行,监督乏力不到位。如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流于形式或根本没有执行,作为乡镇党委政府也没有认真监督查处,造成村委会权力失衡,侵犯村民合法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引发出各类矛盾或群众上访。另一方面是无制度可依,规范不到位,村小组财务如何规范没有明确规定,缺乏有效监督,大量的村集体财产被少数村组干部掌握、挥霍,如一些村小组干部
利用公款吃唱玩乐,只需一张白条就可做账,做公益事业开支均可以白条、收款收据入账,甚至出现数千、上万元款项均用白条做账,群众意见很大,还有一些小组干部都喜欢挤占挪用组集体财务,时间一久,占为已有,群众对此也是非常气愤,经常为此而出现一些新矛盾和上访事件。
二、少数干部习惯了家长式作风,不喜欢受监管。
近年来,群众的法制意识进一步提高,然而与此不相称的是有少数村干部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阅历和资格,习惯于家长式作风,老子“本村第一”,老子说了算,如笔者亲身经历一件事:某村发生了洪灾,上级下拨了一笔灾款,由于资金有限,通过了村民代表评议,把灾款分配到了一些重灾户家中。后来有一农户找到支书家来问:“我受了灾,灾款为什么没有我的份?”这位支书跳出来说:“我讲的就是不给你”。那位农户立即火了,幸亏我们旁边的人当即给他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但农户多少还是带着一丝郁闷离开了支书家。还有一些极少数村干部,看到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依仗着自家房头大,经济实力强,扮演者地霸角色,鱼肉在家的老人小孩,打着为集体修机耕道、修水渠的幌子,根本不找修路、修渠所要经过的田土的农户商量,任意毁坏农户的田土,毫无补偿。为了自己从中捞取利益,把非法采洗、冶炼等严重破坏植被和污染环境的企业引进来,强行霸占农田土地,没给补偿,即使给也是象征性的给一点,你爱要不
要,群众敢怒不敢言,三、部分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或其他形式上的村务监督机构被人操纵形同虚设。
《村民委员会》第三十二条规定,村委会成员及其近亲亲属不得担任村务监督机构成员,然而有部分村却反其道而行之,村务监督委员会直接安排自己的一些亲信,更有甚者干部自己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被干部自己操纵着,成为玩偶。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群众密切关注的事项公不公布也可以,或者形式上公布一下也无所谓,重大村事务活动和财务开支应由会议讨论决定也是走过场,权力、财务失去了监督,村民看不到真相。
四、有些临时性的民间组织刚开始信誉度高,受群众欢迎,但对他们很难监管到位,由于利益驱使,到后来有可能背离群众。
许多地方的干部和群众之间总有一层隔阂,干部做得再好,群众总不信任,或许是因为前几任有个别干部让群众“彻底失望”的缘故。特别是有集体经济的村群众凝心特重,许多干部无所适从,然而村总要发展,总要做事,于是在村民中应运而生某某项目筹备委员会,某某项目工作小组等民间组织,干部不参与其中成员,但为这些民间组织创造工作环境,这样党员干部自己蛮清白,群众对选出来的这些民间组织也蛮信任。然而,现在对这些临时成立的民间组织的监管
缺少有效的制度。监管机制一旦缺失,在利益趋势下这些民间组织一有机会可能背离职责,如虚报工程量,放宽质量监督等,从承包商上捞好处,占有、挥霍工程款等等。笔者了解到,有一个不到300人的自然村,人平集资了2300元,通过了各方筹款修通了一条造价近100万元的水泥路。路是通了,可经估算筹委会主任身上还有几万元集资款就是不肯结算,拖着尾巴,死活不肯拿出来,工程款就村里欠着吧,好像与他无关一样,大有其奈我何之意。
五、许多群众对村里的事务,财务习惯于听从干部安排,缺乏监督意识。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青壮年进城务工的农民队伍进一步壮大,留守在家的大多都是一些老人和小孩。在家的小孩不懂事不参与村里各项事务,在家的许多老人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心存余悸,对村里的各项事务不闻不问,习惯于村干部说了算,干部说什么,自己做什么。至于为什么要做,怎么个做法,做到一个什么程度,他们很少追问,对干部的监督更是意识浅薄,少了群众的监督,干部在侵害群众利益方面就在所难免了。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一些思考对策:
一、进一步加大乡镇对农村基层组织的监管力度。
乡镇党委和政府是监督和管理农村基层组织的责任主体,要建立严格规范的考核机制,将党务、政务、村务办事
等各项公开制度和涉及群众参与监督的工作具体化、细节化和常态化,作为考核重要指标,充分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对群众的来信来访。要及时的介入、深入调查,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勇于严厉处置违法违纪行为,要对村组干部特别是有集体经济来源,资金较好的村时刻敲醒警钟,经常深入群众家,了群众心声,对农村基层组织的监管做到防微杜渐。
二、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延伸监管触角。
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抓住与农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容易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甚至可能产生腐败的重大事项。实行“四议两公开”即村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四议两公开”不仅是对公开制度的完善,更是对基层组织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建设的完善,从而可以避免干部的家长式作风,充当地霸行为等不良现象的工作方法。积极推行村情发布,村民点题发布,建立村务主要信息平台等做法,让群众看得懂,分得清。在村级设立纪检联络员延伸乡镇的监管触角,同时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对村小组干部或临时性成立的民间组织进行监督管理,如出现挥霍、侵占集体资产、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时,群众可依村规民约的约定诉之以法。
三、进一步完善村务监督机构,让其真正发挥好监督作用。
有些地方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看成是把村委会成员选出就万事大吉,至于其他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村务监督小组等机构成员的推选就不当回事了,即便要推选也是工作粗糙、随意性强,村务监督机构成员多数被村干部兼任或他们的亲信当任,与《村民委员会村组法》的精神背道而驰。村务监督机构负责村民民主理财,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村民代表会议可以受村民会议委托决定村里的重大事项,评议村委会成员的工作,撤销或变更村委会不适当的决定,因此村民代表、村务监督机构成员的推选尤为重要。多数地方以前的做法是,村民按每五户至十五户推选一人或者由各小组推选若干人村民代表或村务监督机构成员,但还是让热中于操纵的操纵者有可乘之机。如果把这些代表或监督成员名额让农户自由组合进行推选,那效果就会不一样,都是相互信任或有一定的利益共同体才能组合到一块,那么所推荐出来的代表或监督成员肯定会负责得多,从而也就会对基层组织形成有效的监督。
四、转变干群观念,让基层组织处在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
由于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在家留守的多数都是一些老人小孩,对村里的各项事务、财务都是漠不关心,一切事
务都是干部说了算,这样很不利于基层组织接受监督。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让干部群众转变这种思想观念,如可以在广播上、墙报上、标语上、党员、组长、村民代表会议上反复宣传、教育,激发群众热情,使群众的观念逐步转变到关心村里的各项事务上来,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关心家乡的发展,这样有利于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监督村干部办事。
五、加强奖励和处罚力度,让基层组织自觉接受监督。
在多数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村支两委班子成员的经济待遇很低,他们的工作动力只能靠党员的奉献精神在支撑,从而使相当部分村干部在实际利益少和工作负担重的压力下消减了干事激情,弱化了工作责任心。因此要建立党内关怀,帮扶激励机制,通过提高待遇留住人才。第一,适当提高工资待遇,加大激励措施,实行目标责任考核,第二,为解决长期坚守在基层的村干部后顾之忧,可结合当前的新农保工作为村干部投保,可以采用定岗不定人,村五大头由上级党委政府一年投保若干钱,不够年限卸任的由本人续交。第三,在政治待遇上,加大关怀的力度,对工资成绩优秀在群众中威信高的予以表彰。对工作出色的村干部予以提拔重用,或招聘到乡镇工作,对工作不努力,或存在贪污、腐败等现象的村组干部要敢于下决心进行严厉处置。
第四篇:当前农村网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农村网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网络已被人们所熟悉和使用时,特别是人们可以从网上很快地了解到现实世界正在发生某个事件时,人们可能认为它展现给我们的世界是一个 “比真实还要真实”的世界。事实真是这样的吗?通过对互联网特性的深入研究后认为,不管网络反映的事情有多真实,它也只是一个“虚拟现实”而已。网络是一种工具,并不是社会实境,但是人们往往以为它就是一种社会实境。
近几年来,自从网吧出现后,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网吧不好管”是各地公安机关的共同感受。“不好监管”的因素有很多:主观上,网吧自身没有很强的自律意识、品牌意识,行业经营没有形成一种自发上进的氛围;网监部门力量有限,突击式、点对点式的检查很难形成较大的管理声势,且检查的周期长,使很多网吧存在投机心理。客观上,网吧是个新兴事物,我国法律对此并没有经验可循,而国外的许多情况又与我国国情不同,不能生搬硬套地移植过来。
当前,不仅网吧业自身的发展正在受市场的分化和淘炼,政府管理部门也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这几年国务院及有关部委频频发布和修改关于网吧管理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也表现出在“摸索中前进”的特征。同时,网吧管理涉及政府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各部门之间各行其职,很难形成合力。本文试从分析当前互联网网吧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索今后加强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安全管理的渠道和方法。
一、网吧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存在消防安全隐患。虽然几乎每个网吧都标有安全出口字样,但大多形同虚设,有的安全出口完全被堵死或上锁,部分场所的疏散门设置为侧拉门;有的则除了入口以外,根本没有其他安全出口。场内的消防器材设置、维护保养不到位,从业人员普遍缺乏消防常识。还有一些网吧的前身是“三厅一台”场所,其空间相对拥挤,加上网吧内吸烟问题突出,消防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2、技术防范措施使用不到位。有些业主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没能坚持按公安、文化等部门规定的标准安装、使用防火软件和防范措施,致使网吧内上网者可以随意浏览一些不健康信息;有的业主为了方便顾客尤其是未成人上网,甚至擅自停止实施安全技术措施。
3、网吧业主、安全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不少网吧经营业主、安全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和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在实际经营中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影响,疏于管理,即使吧台对前来上网人员有进行简单
登记,也主要是为了收费的需要。未按规定如实核对、登记上网消费者的有效身份证件,不同程度存在使用临时卡和公用卡现象;少数网吧安全管理员未能履行自身职责,存在着脱岗现象,很少进行巡查,对上网人员的网上行为放任自流。有关部门在日常监管中也存在权限交叉、职责不清的现象,给违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
4、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现象严重,放任青少年超时消费。调查表明大部分的青少年反映,到网吧上网,业主从未问过自己的年龄,即使通宵达旦上网,业主也从不劝阻。有的业主为牟取利益,甚至还在网吧内出售各类烟、酒、饮料和小食品,推行“吃喝玩睡一条龙服务”,为上网者供应食品、饮料、零食和提供通宵包位(可上网可睡觉)等服务项目,使网迷可以整日整夜乐不思返。
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年龄差距使人们对互联网络的认识存在分歧。由于成年人接受和掌握网络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普遍不如青少年,这在网络问题的处理上,管理者或者家长往往存在“放纵”或“保守”两种倾向,这与青少年的实际需求不相和谐。
2、利益驱使网吧经营业户违规经营。目前网吧经营竞争激烈,致使一些业户出于营利目的,不顾法律和道德,投青少年好奇心,专搞不正当竞争。
3、对网络的监管不够规范有序防范措施和监管制度滞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执法力度不够。目前,通信、公安、文化和工商在对网吧的管理上,还不够和谐一致,公安机关强调在合法网吧安装安全管理软件,实行“一卡通”实名制上网,以高科技手段强化日常监督管理,而文化部门却要求网吧业主使用登记簿,造成网吧业主在落实安全措施和制度上的随意性,给公安机关在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和执法上造成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网监部门力量相对薄弱,对于违规经营的网吧无法及时予以查处,很难形成强大的管理声势,给这些违规经营网吧业主存有饶幸和投机心理,致使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违规经营屡禁不止。
4、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侵害的能力相对薄弱。这是造成大量青少年容易遭受“网络垃圾”侵害,难以逃脱诱惑的重要原因。
5、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健康网络阵地尚未占主导地位。目前开设的青少年专门网站,由于经费、人员、技术和体制的限制,其内容、形式等方面还与青少年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加之宣传和引导不够,尚不能真正发挥主导作用。
三、加强管理的对策措施
1、以抓上网人员实名登记和安全管理软件在线率为重点,推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上网人员实名登记是网吧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一环,把住了实名登记这个“入关口”,一方面可有效杜绝未成人上网;另一方面可以使网吧内发生的各类案件等查有实据,“过滤”掉了网吧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同时,要使网吧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程序日益规范化、制度化,对检查中发现的上网人员登记出现漏登、错登、日志保存、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要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查处,及时予以整改,确保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安全管理尤其是实名登记制度进一步落实到位。
2、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搞好网吧管理。网吧管理工作涉及文化、工商、公安等政府各部门,要确保网吧管理取得实效,必须整合各部门工作力量,实现齐抓共管局面;要加紧部门间协调配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市场的手段,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网吧,坚决取缔那些无照经营、违法经营、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网吧;要公布一批监督电话,聘请一批社会监督员,对群众举报、考核问题严重的网吧,严加治理;要加大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和对违规违法行为惩处的力度,尤其对未经批准的黑网吧,更要加大打击力度。
3、建立健全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网吧安全员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对网络监察民警和计算机安全员进行岗位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吧安全管理水平。二是建立监督检查制度。
定期不定期对网吧进行安全管理检查,重点检查不按规定登记上网消费者的有效身份证件和未按规定时间保存登记内容、记录备份,擅自停止实施安全技术措施等问题的网吧。三是建立安全防范制度。加强网吧安全管理和监控工作,督促网吧正确安装使用“过滤王”网吧安全管理软件、网络版杀毒软件,对“过滤王”网吧安全管理软件进行升级,全面落实“一卡通”上网实名登记制度。四是建立治安管理责任制度。与网吧业主、安全员签订治安管理责任状,建立工作联络关系,收集上报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治安动态情报信息,做到对违法犯罪行为早发现、早控制、早查处。及时发现和抓获违法犯罪人员,为公安机关现实斗争服务。五是严格网吧审批审核制度。按照上级机关的具体要求,从严把关,认真审核,对存在问题的网吧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未达到要求不予呈报。六是建立警务公开、群众监督制度。通过建立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网站,宣传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条例、网络安全知识、网安动态、网吧管理以及公布病毒疫情等。
公开公安机关网吧管理、审批制度、办理规程和违反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案件的处罚依据、结果,实行警务公开。定期通过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将不同时期网吧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专项整治工作向社会公开,公布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形成人人参与网吧治理的良好氛围。七是建立上网卡管理制度。加强对网吧“一卡通”实名制ID卡管理和监督检查,加大对网吧使用公用卡、临时卡的处罚力度。
4、实行网管警务公开,提高公安机关网络安全监察工作透明度。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站,向社会宣传网吧等互联网上网场所服务营业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公开公安机关网吧管理的制度、流程和处罚依据、结果,实行警务公开。公布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广泛发动群众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
5、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各种媒体力量,宣传网络的积极作用,增强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介绍和推荐适合青少年浏览的健康网站、开辟主体聊天室、现身说法等形式,让青少年深刻了解沉溺网络和在不健康网吧上网的危害。注重增强青少年的自律意识,教育青少年不沉浸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不浏览、制作、转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谩骂语言聊天,不轻易和不曾相识的网友约会,教育青少年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
第五篇:关于市农村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是农村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及技能水平,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现代意识等。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依靠开发耕地等物质资源拓展农业发展的空间日渐缩小。××市是全省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也是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农业经济区域。广大农民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体,要实现农业现代
化,就需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市农村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现有农业人口199.43万人,占总人口的75.43%。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数量呈逐年减少趋势。在全市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20—50岁占59.86%,平均年龄为35岁,呈现青壮年态势。2008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 34.45%,转移总量相对较大。但通过调查研究,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农村人力资源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为:文盲占11.16%,小学文化程度占37.59%,初中文化程度占40.44%,高中文化程度占9.3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46%,而全国以上指标分别为6.8%、32.7%、49.5%、9.8%、1.2%,文化程度相对偏低。同时,城乡人口受教育年限的差异也非常明显,2007年农村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年,比城市人口少2.8年。按照历年的增长速度计算,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要达到城市目前的水平需要25年左右。
2.农村人力资源科技素质偏低。
目前全市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共计78.36万人,占农村从业人口总数的66.28%。由于农村职业教育普及率低,农民受普通教育年限普遍偏短,而中小学教育中很少涉及农业技术知识,所以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同时,受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制约,农民普遍思想观念保守,有77.25%的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文秘杂烩网品表现出消极观望的态度,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使用。因为经营管理能力差、对市场预测缺乏前瞻性、心理素质脆弱等原因,农民筹资创办的民营企业和第三产业经济效益普遍较差,平均寿命只有3.5年。
3.农村转移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
近年来,全市外出务工农民不断增加,但其文化素质明显偏低,初中文化程度仅占66.92%。同时,在已经转移的劳动力中,有74%的人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由于缺少一技之长,外出务工者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很难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直接影响到务工收入和就业稳定。
4.低素质劳动力沉积农村。
随着各级政府对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加强,全市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人数逐年增加,但相对于农村人口的整体而言,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在文化程度、年龄结构、性别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导致越来越多的低素质劳动力沉积在农村,他们的整体特征是年龄高、文化程度低、实践技能差、素质提升难度大,已成为制约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瓶颈。
二、××市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路径选择
1.进一步增加政府投入,为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供保障。
第一,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局面,减轻农民负担,为全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促进教育环境改善和人力资本累积效应的形成;第三,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投入,从根本上摆脱农民看病难的困境,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和生产能力。
2.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科技文化素质。
教育是提升全市农村人力资源科技文化素质的固本之策。首先,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教育的基础功能,鼓励其构建开放式的就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确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其次,要建立有效的rrrw.com职业培训机制,依托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机构,采取先培训后收费、民办公助等形式,对进入非农产业的农民进行专业化培训;再次,要建立适时培训机制,根据农民需要开设课程,采取田间指导、专题报告等授课方式,形成农民终身教育模式,不断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
3.加强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思想素质。
提升农村人力资源思想素质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首先应加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积极推动和谐家庭、和谐村组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其次应充分利用电教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开展普法和道德风范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法制观念,崇尚
科学,破除陋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三应建立心理咨询机构,进行正确指导,提高农民应对风险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具备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4.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人力资源交流中提升整体素质。
市场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有效方式。因此,必须加强职业介绍机构建设,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健全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定期
统计分析和公布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推动剩余劳动力及时转移,使其通过劳务输出积累资本,通过与外界交流转变观念,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