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药包材的监管难点及解决对策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是药品的一部分,它伴随着药品生产、流通及使用的全过程,尤其是药物制剂中,一些剂型本身就是依附包装而存在的(如气雾剂等)。由于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组成配方、所选择的原辅料及生产工艺的不同,导致不恰当的材料引起活性成分的迁移、吸附甚至发生化学反应,使药物失效,有的还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所以药包材对保证药品的稳
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其质量优劣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但是,与药品质量管理相比,我国目前药包材质量管理明显滞后,监管部门在日常的监管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困难和疑惑。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监管体制的不适应
药包材企业的注册申报工作都是直接上报国家局或省局,并不经过市县两级药监部门的初审,但是日常监管工作却是市县两级基层药监部门承担,部分企业从自身商业保密的角度,拒绝向所在辖区内的基层药监部门提供完整的注册申报材料。导致有的基层药监部门对辖区内的药包材产品缺乏了解,监管更是无从下手。有的药包材企业甚至拒绝市县级药监局的监管,认为自己是在国家局取得的注册证,有什么事直接找省局,对市县局的监管不予配合,甚至百般刁难。
(二)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目前,关于药包材的法律法规仅有《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一唯一的部门规章,仅仅规定了药包材的注册管理,没有明确的生产环节的管理要求,导致了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缺乏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督检查程序和标准。如《办法》第64条第二款规定:生产并销售或者进口不合格药包材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停止生产或者进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已经生产或者进口的药包材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处理。第65条规定:对使用不合格药包材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停止使用,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已包装药品的药包材应当立即收回并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处理。但是在实际监管工作中,药监部门对药包材是否“不合格”缺乏相应的判定依据。同时,《办法》未明确对使用未经注册的或不合格药包材的医院制剂室的处罚措施,导致药监部门在监督执法中对此类情况的处理因缺乏明确依据而产生监管的随意性。
此外,与其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如对药包材的包装、标签管理以及药包材的使用管理无明确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应该对药包材做相容性试验,但却找不到相关的明确的规定。对药包材的包装标签也无相应地要求。我们发现药包材厂生产出来的药包材就用旧麻布口袋当外包装,上面手写生产单位、品名等;作为药包材这种产品更是没有任何标识。比如生产塑料瓶的企业生产出来的塑料瓶上面什么标识也没有,根本无从鉴别该产品是从哪个单位生产的、有无注册证。这种状况导致无证生产药包材的企业的取缔有一定难度,我们能要求的也仅是提供一张注册证,企业很容易偷梁换柱购进低价的无证企业生产的药包材。
(三)监管人员专业技术知识的匮乏
药包材监管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尤其对药包材检验技能的掌握更是不可或缺,但在基层药监部门,大部分是“非药学出身”,即便是药学专业出身,对药包材知识的掌握也是十分有限,平时也很少有机会参加此方面的专业培训,市场上能找到的相关书籍也很少。监管者本身知识的匮乏是导致药包材监管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技术监督手段的落后
对药包材质量的定性很多时候需要依靠专业的检测设备,而根据相关的药包材国家标准,大部分药包材检测项目较多,涉及专业性较强,要求的检测仪器条件也较高。以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为例,检测项目就有[外观]、[鉴别](包括红外光谱、密度)、[密封性]、[振荡试验]、[水蒸气渗透]、[炽灼残渣]、[溶出物试验](包括易氧化物、重金属、不挥发物)、[微生物限度]、[异常毒性]等十来项。目前,省级以下药检所还没有药包材质量检测能力,基层各项基础设施和设备与实际的监管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也制约了监管工作的开展。
(五)药包材生产及使用单位质量管理意识淡薄。
在我国将药包材纳入法制化监管的历史并不长,药包材作为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保障药品质量的重要作用也未能被药包材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所广泛认同。生产企业重经济效益,轻质量管理的现象还十分突出,导致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药包材使用单位也缺乏对所使用的药包材的规范管理,相当一部分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制剂室未制定药包材的采购、验收、使用等管理制度,更缺乏对其所用药包材的检测能力。诸如此类,也为我们的监管工作设置了很大的障碍。
解决对策:
(一)完善药包材配套监督管理法律法规
鉴于目前,对药包材生产的监管缺乏操作性强
第二篇:当前班主任工作难点分析及解决对策
当前班主任工作难点分析及解决对策
摘 要:班主任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既要负责相关科目的日常课堂教学,还要打理班级各种琐碎事项,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会有很大的工作量。而且,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是难免的。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教师应积极对当下班主任的工作难点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难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9-01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113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大部分学校的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还是传统的关系。即班主任负责班级日常的工作,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督促,学生对班主任有一定的敬畏之心,甚至有些害怕班主任,很难敞开心扉与班主任交谈,分享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有趣的事情。这种关系其实不利于班主任的日常管理,也不利于学生个人的全方面发展。当下正值素质教育推行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要注意改变这种传统的方式,创造一种新的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做到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不仅仅是师生,更是好友,可以在一起互相谈心,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学生可以向班主任提出班级管理的建设性意见。
一、做好班风和学风建设
正如校风和校纪对于一个学校的重要性一样,班风在班级中的建设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很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忽视掉了这一点,仅仅单方面的督促学生去闷头学习,学生在这种被动的压迫下,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为了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主动学习,教师要注意班风、学风的建设,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班内营造一种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竞争学习的气氛。良好班风的形成,并不是班主任一个人或者是某个学生自己就能做到的,它是通过班主任和全体学生共同努力、共同建设出来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良好的班风学风中,教师应该在接受一个新的班级时,就制定好相关的班级纪律,必要时也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警示学生。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如果在学生刚进入一个班级的时候,就对学生严格要求,让每个人都能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学习,那么在1到2个月的时间内,班内就会形成一股良好的学风。而这种学生之间制造自己营造出的氛围与班主任的强制性学习不同,班主任强制学生学习,往往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但是学生自己营造出的这种氛围,对于学生的带动力是非常强的。而且,这是一种非常持久的效果,良好的学风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二、师生之间经常沟通谈心
班主任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大家长”,除了督促学生完成平时的学习任务,教师也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生活方面遇到的其他问题,并积极的帮助他们解决。这有利于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平等的关系,打破那种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遵从教师的想法的状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在校学习,同时也帮助学生之间建立比较和谐的关系,班主任要及时与本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发现自己本班学生的优点,并进行表扬,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形成,?τ诎嗄谕?学之间产生的矛盾,也要进行积极的调节,从比较客观公正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双方之间的矛盾。很多学生遇到问题是不好意思向班主任说,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不同状况,并进行及时的疏导。例如,班内某位学生对书法绘画有着非常大的热情,但是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业的压力,不得不利用一些原本用来发展自己兴趣的课余的时间来完成日常的学习任务。这时,学生就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逐渐对在校学习失去兴趣,认为繁重的课业负担阻碍了自己的发展。这时就需要班主任进行积极的开导。班主任需要向学生讲明当下学习的任务和重点,以及学生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做如何的努力,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对于那些家长无法向学生阐明的事情,班主任要向学生解释清楚,让学生更加放心的在校学习,提高学生的在校学习效率。
三、经常召开主题班会
很多时候班内的事情琐碎而复杂,班主任可能会出现忙不过来的现象,为了及时把信息反馈给学生,班主任可以按时召开主题班会,班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一方面向学生阐明近期的学习任务,对学生某个阶段的学习进行的鼓励,或者根据某个主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提供一个展现学生才能的舞台。这种主题班会的举行,也会拉近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班主任可以召开一个关于感恩的主题班会。在班会开始时,班主任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可以讲一讲自己对于感恩这件事情的看法,或者是自己经历过一些关于感恩的事情,班主任要注意积极的引导学生,既要让那些活跃开朗的学生有表达自己的机会,也要给那些性格稍微内向的学生以鼓励,让他们更加勇敢的来表达自己。为了深化班会的主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回家之后做一件感恩父母的事情,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感恩的含义。在这一话题结束之后,班主任也可以借机对整个班级近期的事情做一个总结,并督促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来回报父母。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激励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总之,由于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年龄差距,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在与学生沟通方面出现很多问题是正常的,班主任一定不要因此而丧失信心,要坚信自己一定可以把班级打理的井井有条,在做班主任期间,一定要尽职尽责,努力解决学生遇到的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真正的担任好“家长”的角色。虽然,一个班主任管理的学生人数有限,但是要真正的扮演好好管理者这个角色,也是非常不容易的。班主任要针对班里同学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要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自信心的培养,还要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全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成琳.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7(14).[2] 刘江琳.选择最合适的角色走近学生――浅谈班主任工作心得[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19).[责任编辑 张翼翔]
第三篇:高校反腐倡廉难点及对策
高校反腐倡廉难点及对策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反腐倡廉建设面临许多新形势和新挑战,探索思考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呈现的特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对策,成为高校纪检监察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新时期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
(一)与
社会逐渐趋同
高校反腐倡廉建设与社会趋同首先表现在腐败形式、内容、手段、危害性等方面的趋同。高校随着办学自主权和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产学研结合的拓展,经济活动越来越多,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广,社会上已经出现过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在高校也时有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高校腐败与社会整体状况一样都处在腐败的易发、多发时期,特别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部位,大案要案时有发生,高校中的腐败行为在形式和手段上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从一人案发展到一案多人,“窝案”、“串案”等集体腐败行为增多;腐败的智能水平和手段越来越高,校内外人员相互勾结的腐败案件日渐增多。社会上发生的腐败现象基本上在高校都有所表现。
其次,高校处于整个社会发展之下,必然受其影响,高校的反腐倡廉建设与全社会的反腐倡廉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政府的权力运作、各种社会关系特别是利益攸关方,都会对高校的反腐倡廉建设发生作用和影响。而反腐倡廉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是围绕这一政治任务而展开,必须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随着校园内腐败的发生与社会越来越接近,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在机制体制、运转方式、执行手段、效果上与社会也越来越一致。高校反腐倡廉建设与社会廉政建设形成互动关系,社会的积极因素或消极因素均会对高校反腐倡廉建设产生驱动或制约的正负效应。维护“净土”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设廉洁的高校有赖于整个社会反腐倡廉意识和水平的提高。
(二)具有较高的行业性特征
高校消极腐败现象大都发生在招生、收费、基建工程、采购、教研经费使用和管理、学术腐败等方面,是办学自主权失范和滥用的结果,反映出学校业务、行业的特殊性。这一特点决定了高校的反腐倡廉建设必然有所侧重,在这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重下功夫,在行风、校风建设上下功夫,把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坚持纠建并举,建立纠风长效机制,建设优良的校风和行风。
(三)注重廉政宣传教育
高校是知识精英的聚集地,它在整个社会中的高尚地位和重要作用是得到群众公认的,高校的知识分子是被视为最具有民主监督意识的人群之一,所以,高校曾被称为“净土”、“精神的家园”,在受教育的层次和人员素质上,高校的确是聚集了众多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民主氛围,思想活跃、走在开拓创新的前沿,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和道德素养。因此,高校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基本形成,宣传教育合力日益显现,同时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在高校得到了较好地传播和发展。
二、新形势高校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难点
(一)监督体制存在缺陷
各高校的纪检监察部门虽然在加强对高校对权力运作的监督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想了很多办法。如主持工作的纪委书记列席党委常委会、参与对决策的监督;参与大项物资采购和工程项目建设招标,加强对学校经济活动的监督;参与招生工作,加强对招生收费的监督等。但由于是高校内设机构,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纪检监察干部的职务晋升、工作考核、经济待遇等都由同级党委决定,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要取得党政领导的赞同和支持,以及职能部门的理解,工作难免缚手缚脚,有所顾虑。有些学校(特别是一些中小型高校)领导甚至认为,学校的发展主要依赖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纪检监察部门只需虚设以应付上级的检查,投入过多的工作反而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科研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纪检部门要想进行有效监督就更难了。
(二)制度建设滞后
随着我国高校独立法人地位的确立,高校在招生录取、经费使用、项目建设、物资采购、干部聘任和职称评定等方面拥有的自主权越来越多,高校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但是我国法律赋予高校上述自主权时却对高校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没有相应的具体规定。在高校内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基本确立,但配套制度不完善,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建设滞后,招生、基建、物资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仍然不够完善和配套,薄弱环节突出,特别是实施细则、程序规定普遍不足,监管机制不健全,学校内部财务管理特别是财务监督存在明显的盲区。校务公开目录和公开指南在公开内容、操作规程、公开载体方面都有许多工作要做。
(三)如何惩处学术腐败
第四篇:神经外科护理难点及对策
内容摘要:
神经外科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专业性强,疾病种类复杂,病情变化急剧。近年来,随着神经外科领域的扩大,高精技术的应用,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我们针对神经外科的护理难点逐一分析,并制定防范对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神经外科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专业性强,疾病种类复杂,病情变化急剧。近年来,随着神经外科领域的扩大,高精技术的应用,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我们针对神经外科的护理难点逐一分析,并制定防范对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1病人危、急、重,病情变化快颅脑损伤及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病人入院时常处于昏迷状态,病情变化急剧,因此病情变化在神经外科就显得尤为重要。
1.2置管护理多,工作强度大在神经外科工作的护士都知道神经外科病人有“三多”。即:昏迷病人多、置管护理多、基础护理多。护士每日忙于大量的翻身、吸痰、鼻饲、口腔护理及留置尿管的护理;雾化吸入,气管切开护理,脑室引流管护理;就目前而言,护士工作量大而人员编制少,护理工作因繁忙而工作不到位。
1.3陪护探视多,病区管理难神经外科患者发病急,突发事件多,陪护探视多,基层医院家属自带物品多,给病人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1.4家属对患者治愈抱有期望值过大,医生及护士解释不到位,护理纠纷多,给护理人员带来了心理压力及损失,容易挫伤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1.5神经外科专业性强,学科发展迅速,对护理人员知识面和配合各项新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解决对策
2.1做好基础抢救,快速建立急救措施:①打开气道;②人工呼吸;③人工循环。
2.2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的变化,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加重或由于极度的烦躁不安突然转入昏迷,瞳孔发生改变,颅脑手术后的患者清醒后再次出现昏迷都应引起警觉,通知医生及时处置。
2.3应注意病人有无定位体征及病理特征,有无耳鼻脑脊液漏,有无伴有其他脏器损伤,如血压急剧下降应注意有无肝脾破裂及骨盆骨折等合并征。2.4医院领导要对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有充分的预见性,合理配置编制,尤其我院实行的“夯实基础护理”,使我科病床护士比例,由以前的1∶0.3增加到现在的1∶0.5,使护士有充足的人手和时间做好基础护理,也避免了因家属看护不当而致导管脱落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把以前交给由家属做的翻身、鼻饲工作都由护理人员自己动手,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得到了家属的好评。
2.5医院在病区设专门人员,限制探视,规定探视时间,发放危重症患者陪护证,限制过多人员进入病区,保持病房安静,使正常治疗及操作顺利进行。2.6由于编制到位,保证了责任护士的数量,实行小组护理,加大了宣教及健康教育的力度,配备了陪护躺椅,家属减少了自带物品,使患者真正认识到环境对病人康复的影响。2.7神经外科病死率、病残率高,护士应协助医生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情况,或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及费用问题,取得家属的理解。
2.8每张病床都有固定护理人员,负责病人的健康教育时,主动与病人及家属沟通。提高自身素质,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减少护患纠纷,从而减轻因纠纷而给自己带来的痛苦。2.9护理人员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改变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新进设备管理人员要及时组织人员学习、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具备发生故障的应急处理能力,以保证安全使用。神经外科护士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及精湛的专业技术,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遇事沉着冷静,加强重症护理,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高效。
第五篇: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管难点及对策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管难点及对策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是我国长期形成的食品经营形式。由于人文文化、消费习惯、体制机制上存在多头管理、无人愿管及交叉管理职责不清等原因,各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管工作一直是个难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管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一是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从业人员少、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但生产条件及设备较为简单,一般都是从事炒货、糕饼、酿酒、豆制品和卤制品作坊等,其生产加工是主要环节,生产的食品是否卫生,质量是否合格是监管的关键。二是小餐饮,在固定场所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和服务性劳动,向消费者提供现场餐饮和消费场所服务的经营户,多表现为早点店、小吃店、小餐馆等,提供现场餐饮和消费场所服务是显著特征,行业本质属餐饮。三是食品摊贩。一种是固定食品摊贩,指在当地政府允许或者临时指定的街巷或者其它公共场所有摊位(点)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经营者在相对固定的场所进行食品销售活动,以经营预包装为主、散装食品为次;另一种是流动食品摊贩,指以流动为主要经营形式,摆摊设点经营食品的经营户,没有固定场所,占用禁止摆摊设点的街巷和公共场所经营,不但食品的质量和卫生要求难以达到要求,而且影响交通、影响环境和城市秩序。
二、恩平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管难点
(一)大部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呈现脏、乱、差特点。食品生产小作坊大多都在农村、城乡结合部和城区的背街小巷、居民住宅区,大部分经营规模小、分布散、卫生条件差、设施简陋,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和下岗职工,文化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以谋生为主要目的,流动性比较大。消费人群主要是低收入者、学生及卫生意识差的群众。
(二)部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处于无证无照状态。《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对食品活动实施分段监管,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
1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同时,省工商局粤工商企字[2011]37号文也明确了蛋糕加工、馒头加工、制售卤菜等食品生产行业不由工商部门流通许可证。但目前,恩平市质监部门以行业未达到标准和规模,属于“小作坊”不予办理生产许可证,导致部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处于无证无照的监管盲区。
(三)政府协调分工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近日,恩市府办召开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我市糕点生产加工企业(作坊)质量安全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会议,并形成了[2011]23号《关于我市糕点生产加工企业(作坊)质量安全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会议纪要》,该会议纪要第一条关于“无证无照或证照不全的糕点生产加工企业(作坊),由市工商部门依法取缔”的决定与相关法律法规冲突。一是该决定违反了《食品安全法》中关于食品按生产、流通、餐饮分段分部门实施监管许可的规定。二是该决定违反了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长效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按照粤府办〔2007〕8号、恩府办〔2008〕38号文关于“谁发证、谁监管,谁审批、谁负责”的监管原则,工商部门负责牵头查处无须取得许可证但应当取得营业执照,或已经取得许可证但未依法领取营业执照,或已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后未按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所以,对于无证无照或证照不全的糕点生产加工企业作坊的监管,应有质监部门依法查处。
三、各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管工作做法
(一)第一种做法: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划分为食用初级农产品加工小作坊、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流通小作坊、餐饮服务小作坊四种类型,分别由农业、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分段监管。同时,对学校周边食品摊贩的监管作出了别规定,要求加强对幼儿园、中小学校周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督管理,坚决制止影响儿童、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对专门为中小学生提供餐饮服务的经营者(即学生“小饭桌”),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工商部门负责办理登记。
(二)第二种做法:一是以食品加工为主,有异处销售食品行为的食品加工企业、小作坊,如熟肉制品加工店、豆制品加工店、糕点加工店等由质监部门负责监管。二是加工食品有固定店面、加工的食品仅限于在店销售并提供就餐服务的食品店,如早点店、小餐馆等(提供简单就餐座位的蛋糕店除外),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监管。三是采取前店后坊形式生产加工食品并仅限于本店销售的食品店(餐饮服务除外),按照分段监管的原则,由质监部门负责“后坊”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前店”食品销售环节的监管。四是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内所有的食品加工经营户,按照分段监管的原则,由质监、工商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分别负责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五是无固定门店的食品摊贩,由城市管理部门负责管理。
(三)第三种做法:一是糕饼店、面包房、炒货店等前店后坊加工、销售预包装、散装食品为主的食品经营行为,由工商部门受理申请,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并负责日常监管。二是冷热饮品店、甜品店、熟食店、快餐外卖服务、干式点心(油条、烧饼、包子等简易小吃服务)和湿式点心(面条、馄饨等)餐饮类现场制售食品行为及即时加工、当餐供应的集体用餐配送企业,以及连锁集中加工、配送半成品,在各门店作简单加工后提供餐饮服务的,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受理申请,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并负责日常监管,工商部门发放营业执照。对食品生产与销售相分离的,其生产加工小作坊(如豆制品加工作坊、熟食加工场、糕点面包作坊、集中加工中西式点心外送的作坊等)由质监部门受理申请,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并负责日常监管,工商部门发放营业执照。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对无固定门店的流动食品摊贩的监管。
四、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管工作的对策
(一)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分段监管的原则。由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主要由质监部门监管,小餐饮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监管,固定食品摊贩属流通领域监管范畴和要求,由工商部门负责监管,并负责食品加工小作坊工商营业执照的核发以及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内的食品加工小作坊和餐饮类以外的食品摊贩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二)完善立法,积极促进出台地方性法规。在实际工作中,食品经营主体经营方式灵活多样,“现做现卖”、“前店后厂”等方式实质上将生产、加工、销售及餐饮等几个环节混在一起,在《食品安全法》分段监管的原则下,各部门职能不清,互相推诿,监管盲区必然凸显。各级政府虽然可以对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组织协调,但从立法效力和效果来看,县级政府出台的工作意见、会议纪要等文件效力问题有待商榷,实际操作性不强。对此,省立法部门要加强调研,积极出台地方性法规,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作明确细化的规定,如对“现做现卖”、“前店后场”的经营模式和作坊生产加工性质、特点基
本相同,完全适用《食品安全法》,工商部门既没有技术力量,又没有品生产管理经验,无法对“前店后坊”或“现做现卖”的食品加工经营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由质监部门全程监管更为妥当。
(三)严格执法监管,着力规范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行业健康发展。一是严格执法。对食品生产小作坊、食品摊贩监管“盲区”一直存在,加大执法力度,对不符合经营条件的予以取缔,对处于社会弱势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业主进行处罚,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同情和矛盾,执法难度较大,因此,各职能部门必须明确认识,依法行政,在大力提供指导和帮助的同时,对屡教不改的食品经营者,我们必须依法严查,确保辖区食品消费安全。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监管工作。根据食品经营行业特点,突出重点,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如对糕点类加工作坊,着重加强对超标准加“着色剂”、“保鲜剂”等进行监管;对早点油条小作坊着重加强对“地沟油”的监管。三是充分发挥专项整治行动的作用,职能部门的监管运行机制要适应不同的经营特点和市场运行规律。如节日期间重点加强对粮油、节日食品类的监管,夏季要重点加强对饮料制售类的监管等。
(四)政府给力,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协调组织作用。一是政府规划建设特色饮食一条街。恩平特色小食品种多样,在江门乃至广东都也有一定的影响,发展恩平旅游业,建设恩平特色的饮食一条街无疑可以成为促进恩平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且流动食品摊贩,历来是监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建设恩平特色饮食一条街,积极引导流动摊贩入场,通过采取低价出租、免收税费等优惠措施,解决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散、乱、差的问题。二是建立健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数据库。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工商、质检、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商品摊贩的普遍建档。并认真落实信息通报制度,加强数据的分析和汇总,引导帮扶和督促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改善经营条件,依法取得相关证照。
(办公室 吴炳琼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