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报业“短板”与“数字化”创新
报业“短板”与“数字化”创新
2005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预测,“未来三五年内,加快战略转型、向‘数字报业’发展将在报纸出版业形成共识”。时间过去不到两年,这个预测就提前实现,整个业界在建设“数字报业”上达成了空前共识,在实践探索中也跨入一个新阶段。
传统媒体建设“数字报业”,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待新媒体的态度,即不能把新媒体看作竞争对手,盲目排斥、拒绝,甚至敌视,而要视为相辅相成的新伙伴,与新媒体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合作共赢,共同拥抱数字多媒体新时代。对新媒体首先要“知彼”,要研究新媒体在传播、运作等方面有哪些特点,以及给媒介环境和格局带来了哪些变化。其次要“知己”,要清醒认识自身在新的媒介生态下存在哪些“短板”,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找到破解之道。
新媒体对传统信息传播模式及媒介格局的颠覆
当前,人类正在进行传播史上的“第五次革命”(前四次依次是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即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从单向传播到互动传播。它对报纸等传统媒体“我写你看”、“我播你看”的信息传播模式的影响是“颠覆性”的,受众在媒介接触中的主动性、参与性、互动性及个人偏好变得越来越强,人人都可以成为发布信息和接收信息的“公民记者”,社会将逐渐进入“个人媒体时代”。媒体成为发送资讯的空间,传媒的最大界面,将被广大受众的主动传讯所覆盖,并成为受众接收信息的基础。传媒机构必须根据受众需求的差异性,面向特定的受众群体或受众需求的特定方面,提供特定的信息与服务。
尽管这种趋势才刚刚显现,但对报纸的冲击已是致命性的,而引领这一潮流的新媒体则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拥有5000万受众的发展规模,报纸用了50年,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而互联网只用了4年。不仅如此,网络从确立“第四媒体”地位到取代广播排名第三,只用了6年(1999~2004)。有人预测,网络取代报纸排名第二,大约只需用15年左右。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未来的社会必定是一个高度数字化的社会,“数字化生存”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数字化媒体”成为“数字社会”的一个节点和人们“数字化”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传统“报”的概念和现在的其他一些媒体概念将被彻底颠覆,媒体的产品形态和行业边界都将重塑,新型的“数字内容”产业链在分化、融合中加紧构建。不仅新媒体在“数字内容”产业要争取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一些技术运营商、基础网络运营商也正在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如果报业失去新型产业链建构初期的参与机会,就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
目前,报业面临的正是这种危局。不仅原有受众向新媒体大量“移民”,广告也在此消彼长中加快“分流”。据统计,中国报纸广告已连续两年低于GDP增速,在广告大盘中的比重也由2004年的23.1%下降为2006年的15%。传统的四大媒体所占的广告份额曾经高达80%,而目前已缩至45%。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网络广告自2001年到2005年增长了7.6倍,2006年继续保持50.91%的高增幅,达到49.8亿元。预计到2008年,其市场规模将达117.63亿元。
新的媒介生态下的报业“短板”
与新媒体相比,报业在适应新的媒介生态方面存在几块“短板”:
1.厚度短板
传统报业是“厚报”模式,但与网络的“海量”相比,其信息整合能力仍不可同日而语。“厚报”的“厚”度有限,并且伴随着巨大的扩版成本;而新媒体的基本要素却是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所构筑的三个无限,即需求无限、传输无限和生产者无限,随着技术的突破和物理环境的改变,还可以做到传输无成本、复制无成本。
2.速度短板
内容的原创、公信力与品牌是报纸的优势,但媒体的基本价值链是围绕信息的采集与分发展开的。目前,传统媒体在价值链的上游——信息采集上占有优势,而在分发的灵活性、便利性、互动性及速度上则远逊于新媒体。现代社会,新闻的定义正由“最近发生”改写为“正在发生”、“即时发生”,新闻信息的生产也向现场发稿、滚动发稿的方式转变。而报纸受出版周期的限制,在时效性上比新媒体慢了“半拍”,难以满足快节奏生活方式下人们的信息需求。
3.介质与渠道短板
据统计,2005年中国手机用户已达4.4亿,相当于2005年全国日报发行总量的4倍,与全国电视用户基本持平,计算机、阅读器已达1.3亿台,新媒体在终端普及上已与传统媒体不相上下。而报纸囿于单一的纸质形态,即使办了网站和手机报,基本上也只是报纸的翻版,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没有创新。报纸如果仅满足于传统业态,就会使自己日益边缘化。
4.成本短板
传统报业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高昂的投入使报纸利润甚微。尤其是发行、印刷两项开支更是占到报业总成本的75%左右,而随着人力成本、纸张价格等的节节攀升,报业目前这种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5.体制和经营机制短板
这是报业同新媒体竞争的最大“短板”。多数报业集团还是单一的事业单位体制,没有确立企业法人资格和市场主体地位,体制和经营机制转换缓慢,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尽管党和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政策性支持,但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新媒体相比,报业仍然有许多短处和弊端。
6.资金短板
传统媒体投融资渠道及手段单一,主要依靠自身积累。而成功的新媒体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数字报业”——融合中的创新
报业要实现良性发展,就必须加长这几块“短板”。与新媒体融合是一条现实路径。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要适应数字化时代新的媒介产业规律,积极推动传播方式、营销运作、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实现报业核心竞争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战略转型。
1.传播方式的创新:平面媒体——多媒体
一是传播介质与载体的多媒体化。报纸要增强传播影响力,必须打破单一的传播渠道,将原来仅供报纸版面的新闻信息衍生为多种传播形态的内容产品,通过报纸、网站、手机、户外媒体、PDA(个人数字助理)等多种介质发布,从单一产品向多媒体产品延伸,以不同的终端对各个细分市场进行覆盖。现在很多报纸都通过网站、手机报对当日新闻进行追踪报道,或发布次日报纸新闻的提要。一些报纸还推出了“短信评报系统”,或在网上开设“博客”。媒体融合的结果就是一个信息处理平台,联接多个终端,且不断互动。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有近500名记者随时向集团网站供稿,再由网站向手机报供稿,形成信息增值链;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尝试在统一的数字平台——中国宁波网上,用不同的编辑队伍为集团媒体提供不同的产品。
二是传播内容的多媒体化。报纸影响力的增强,也有赖于在内容上突破平面媒体的限制,进行适合新媒体特点的多媒体改造,如图文、视频、音频、链接等,而不是简单地对报纸内容进行数字化平移。目前,在电子报纸的广告中,多媒体手段已被广泛运用,成为报纸广告的新卖点。
2.出版形态的创新:纸质出版——数字网络出版
技术是推动传媒业发展的动力,也是目前制约报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报业在技术创新上的目标,就是实现传统纸介质出版向数字网络出版转型。这一转型已率先在报纸的发行环节取得突破。2005年,一些报社陆续推出“数字报纸”或加入“卫星报”销售系统,网络P2P下载技术也日臻成熟,这些都标志着报刊的无纸化发行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美国《纽约时报》的网上付费发行量,已超过报纸发行量。《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的网络版订户分别超过70万和90万。国内《解放日报》等也在尝试网上发行。
从长远看,纸质形态向数字形态转换是报业发展的必然。现在电子纸技术的开发应用已在全世界取得了重大突破。荷兰飞利浦电子公司开发出可随意折叠和放置的电子纸屏幕,日本富士通实验室发布了更接近普通报纸规格的电子读物产品。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分别发布了无线接入的电子报和e-paper。
随着电子纸技术的成熟和终端的普及,无纸化的“报纸”时代将会到来。这将为报业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一是占目前总成本75%的印刷、发行成本被逐步削减,困扰报纸的时效问题也会彻底解决。二是传播内容的原创能力及内容资源的集成配置能力将使报纸在权威性、公信力上重新夺回自己的优势,并巩固作为信息传播链和产业链上游的“内容提供商”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纸质形态的“报纸”相对减少是必然的,但这不等同于报纸“消亡”,而是在一个更高级形态上的涅■再生。
3.盈利模式的创新:一元化报纸经营——多元化内容产品经营和信息增值服务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其最大特点是打破了各种壁垒,消融了媒体介质之间,地域、行政之间,甚至传、受者之间的边界。过去由不同媒体提供的业务及服务,如今可由一种媒体提供;过去由一种媒体提供的业务及服务,如今可由不同媒体提供。平面媒体、广电媒体、音像、电信网络、互联网等产业互相渗透、交叉和重组,并且信息技术的每一步发展,都在技术、业务和市场上扩大产业间融合的趋势。这必将引起媒体产业链的重构和盈利模式的转变。
印刷——发行——广告构成了传统报业价值链的主要环节,而新型媒体的价值链应当围绕内容生产——内容发布——内容增值几个环节展开,其中每个环节都包含了很多盈利点。随着报业向数字出版形态的转换,一些传统的主营业务将逐步从报业产业链上弱化或脱离,如印刷、发行等。而基于高度整合的内容产品和增值服务将成为新型产业链上的主要链条,这对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报纸营销理念必须由“二次销售”转变为“N次销售”,即除了卖报纸、卖广告,还卖品牌、卖活动、卖创意、卖服务,由单一收入来源向多元收入结构转变。此外,媒体的经营战略也必须由内部管理型向外部交易型转变,即以媒体为平台,从更高层次吸收报业发展所需要的更多外部资源,形成链接不同媒体、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市场、不同资本、不同发展要素的链状发展结构。
媒体走向深度融合,这是发展趋势。报纸准确精彩的短文或广告加二维码技术或许会成为引领读者进入浩瀚互联网信息的“导游”;从互联网海量的信息中发现的“亮点”,或许会成为网友们阅读报刊某篇深度新闻的导引;手机等移动媒体上三言两语的信息也会引发读者要阅读某报某刊的兴趣。
根据专家的判断,未来新媒体的主流形态有四个特点:主流媒体一定是新闻媒体;主流传播形态一定是大媒体融合的传播形态;新媒体的主流形态有四大技术特点:移动、便携、互动、多媒体;新媒体的经济特征是价格相对低廉,能够普及。而这正是报业在融合创新中演进的方向。
(作者: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副社长)
第二篇:数字化背景下美国报业发展研究
数字化背景下美国报业发展研究
【摘要】美国报业在近代史上一直是世界报业发展的标杆,引领着全球传媒业变革浪潮,但在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下,美国报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继而引起了行业的衰败和萎缩。在此种状况下,美国各大报纸都竭尽所能应对这一巨大挑战,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美国报业的多重危机,对我国报业来讲是个警醒,而他们的适时调整和应对之策,对我们而言也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数字化 美国报业 危机 应对措施
互联网在九十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突飞猛进地发展,新媒体的异军突起,给传统报业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全方位挑战。一直影响着全球报业及传媒发展的美国报业,则正在数字化发展冲击下经历着艰难的“寒冬”,且危机不断加深。在这场危机中,许多美国报纸由于种种原因宣布破产倒闭。2008年7月底,有着185年历史的新罕布什尔州的美国元老级周报《守护卫士》关门大吉;2009年3月16日,《西雅图邮报》发行了最后一期报纸,标志着这家有146年“印刷报龄”的日报正式告终;2010年,美国最著名的主流大报《纽约时报》宣布,将停止印刷报纸并改出网络版。近年来,美国宣布停刊的报纸已超过200家。面对如此严峻的传媒生态环境,仍然艰难存活的美国报纸开始寻求战略转机,美国报业如何实现自我救赎,在聚焦数字化背景下媒体的变革、转化和重建的同时,能否真正使正在走下坡路的纸媒重新焕发生机并日益扩大影响成为问题的关键。
一、数字时代的报纸与报业
我们在讨论传统报业的未来时,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报纸的未来。报纸究竟会不会消亡?在进入到信息时代后,网络的冲击让这种声音前所未有地强大起来。笔者认为,在讨论报纸的未来是消亡与否,首先需要确定的一个问题是,究竟什么是报纸,报纸对于受众的意义在哪里。
认真来分析一下“报纸消亡论”的说法,其实不难看出,大家讨论的问题核心是,报纸的纸质传播媒介形式会不会消失。报纸的真正价值所在,并不是其纸张的形式,而是其逐渐形成的并为社会所广泛认同的对新闻的采集和处理方法,是其新闻制成品的社会公信力和经长期培养大众的对新闻的依赖习惯。报纸对受众的真正意义在于其内容,也是长久以来形成采编方式、新闻理念以及公信力,而非只是其纸质的载体。
美国第一大报业集团甘乃特报业总裁盖瑞·沃森曾表示,你要明白我们从事的是什么样的生意。我们从事的不是报纸生意,而是信息生意。目前已经大规模进入商业销售的“电纸书”因采用了先进的墨显技术,在视觉效果上与真正的纸质书籍几无差别。据了解,在日本,已经能生产出可折叠的能反复应用的电子纸的形式,将来的报纸必然会超出现在“报纸”概念。报纸的未来不是消亡,而是以更为丰富和多元化的方式存在。
可以说,信息时代已经永远地改变了报纸产业。一张报纸的寿命可能很短,当天出版的报纸第二天就变成了没有价值的东西,但报纸上的信息经专业新闻收集者收集和编辑,可以用各种方式进行重新利用,并产生新的商业价值。
二、美国报业遭遇的危机
(一)发行量危机
上世纪90年代,整个美国报纸的发行量为6200万份,到2009年,发行量只有4350万份;美国日报的数量则由1950年的1772家降至2008年的1452家,晚报自1960年以来持续下降;2008年至少有1万5千个新闻业岗位被裁员,截至2009年4月,超过,8480个新闻业岗位被裁员。如今,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上网浏览新闻,接受电子阅读方式,可以说,在线新闻阅读人数的迅速扩张是导致报纸发行量下降的直接原因。
(二)收益率危机
美国报业的收入主要来自零售、订阅和广告三个部分,发行量的下降宣告了来自零售和订阅部分收入减少。同时,数字媒体不仅带走了传统媒体的受众,也分走了广告商的广告投入。特别是随着美国经济形势的下滑,报纸的主要传统客户零售商、房地产商、制造商身陷困境,开始大幅削减广告支出。
(三)阅读率危机
美国报纸之所以面临困境,最主要的是因为网络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通过报纸获取新闻和信息的受众减少了。一项对美国人是从哪个渠道获得新闻的调查表明,在1991年有56%的人从报纸上获得新闻,这一数字到2010年只有34%,更多的人通过网络获得新闻。因为有了互联网,很多人改变了以往花钱买报纸的习惯。
(四)公信力危机
美国报纸在过去一百年里遵照公正客观标准报道新闻事件赢得了公众的信任和尊重,但在遭遇空前危机媒体竞争趋于白热化的情况下,报业出现了各种丑闻,同时削减投入和大量裁员带来了新闻报道质量的下滑,报纸在民众中的形象不断下滑。此外,内容吸引力下降也
严重影响了报纸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报纸仍然是当今美国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但网络的普及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
三、美国报业面对危机的应对措施
(一)积极扩大读者群体
对于任何性质的新闻媒介,受众的接触与选择,都是其一切功能目标实现的首要前提。要占有市场,要赢得受众,这是媒体的必然选择。首先,关注中老年读者。他们是传统报纸最为忠实的一批受众,是跟随印刷报纸长大的一代人,读报习惯根深蒂固。同时,这一代人为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中大部分为中产阶级,年消费能力超过2万亿美元,愿意付费购买报纸。在此背景下,为了争取这一“黄金群体”,许多报纸针对中老年读者的消费需求、阅读习惯等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及时进行内容调整。其次,报纸参与教育。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能忽视潜在消费群体的培养和挖掘,报业更不能例外。如何吸引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群体,可以说是全球报业共同面临的挑战。美国报纸参与教育工程既培养了青少年阅读报纸的习惯,提高了社会的文化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扩大发行量。
(二)改进新闻运作方式
在培养全能记者、建立强大采编团队的基础上,许多报纸建立了全天候全媒体的新闻发布平台,把过去“报纸第一,网站第二”的发稿流程改变为“网站第一,报纸第二”。新闻的发布不再局限于单一截稿时间和发布载体,鼓励记者先在报纸网站或者移动网站上发布新闻,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满足受众第一时间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但网站和移动媒体局限性在于难以进行深度报道,这一缺点可以在随后的报纸上进行弥补,在第一时间爆料后,报纸随后跟进全方位的深度报道评论等,满足受众进一步了解新闻事件细节的需求,这一思路目前在美国报业已经获得了广泛认可。
(三)尝试在线内容收费
对于目前绝大多数的报纸网站,其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广告。全球经济危机的到来凸显出报业盈利对广告过分倚重的弊端,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势在必行。2009年9月,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再次高调宣布将对华尔街日报的手机用户收费。默多克在宣布这一政策的同时,称新闻是有价值的商品,因此需要购买,而不是无偿享用。默多克的一席话令舆论哗然,毕竟大家早已习惯了免费的网络新闻。他的这一举措也被认为是传统媒体网络商业模式重大变革的开始。
(四)发展地方性社区报
根据美国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美国目前有近8000种社区报,发行量约5000万份。社区报的“杀手锏”正是内容的贴近性,在报道内容上“事无巨细”,立足报道社区内的新闻,报道语言多采用讲故事的方式,生动活泼,同时强调内容的实用性。随着网络的普及,美国大部分社区报纷纷建立网站,极大地提高了社区报的传播能力和传播范围。社区论坛的开辟更为社区报的受众提供了一个在线交流的平台,对稳定报纸的核心受众起到很好的作用。正是基于对社区报发展前景的看好,越来越多的报业集团开始把兼并的目标锁定地方性的社区报。
(五)建设互助型新报业
美国一些报纸积极展开与社会力量的合作。他们的合作对象包括同行的报纸、新闻机构、通讯社、企业,甚至个人。由他们提供一些新闻内容,然后由报纸的内部专业人员进行深度加工和编辑。比如美国俄亥俄州8家最大的报纸于2008年成立了“俄亥俄新闻组织”,它们合作报道一些新闻事件,共享特稿、社论、图表和图片等。英国《卫报》编辑艾伦·罗斯布里奇认为,未来新闻业合作特征明显,他把这种报业形态称为“互助型报业”。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美国报业作为世界报纸行业的领先者,其自身的一些经验是值得中国报业认真借鉴的。笔者认为,不管是美国报业还是中国报业,只要能够真正抓住自己的核心优势,根据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进行及时和有效的变革,依然可以继续作为一种有效和影响广泛的新闻和信息载体而存在,发挥自己独到的作用。正如美国报业编辑协会主席瑞克罗德里格斯曾经说过的那样——在美国电报、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诞生之后人们已经不止一次地宣称报纸要完蛋了,但报纸直到今天也没完蛋,当前我们应该做的是调整我们自己,适应这个时代。
第三篇:谋创新 补短板 促发展
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出现三个特点:一是市场企稳回升。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在连续23个月下滑后1-2月首次回升,1-3月回升加快,达到6.2%;房地产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3.1%和54.1%,为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各种分化严重。区域分化、城市分化之外,企业和产品也在分化。三是库存问题突出。一季度,我国房地产待售面积仍然高达7.35亿平方米,大部分省区都在供给侧改革的实施方案里将房地产去库存作为重点。同时,经过较长时间的矛盾积累,房地产业的短板也日益显现,集中反映在:住宅产品结构单一,有效供给不足,融资渠道不畅,投资效益下降,工程质量提升缓慢,住房配套服务有待提高,商品房交付仍以毛坯房为主,资源能源浪费严重,绿色建筑和住宅产业化还处在发育阶段。面对这些短板,如何去填补,是我们面临的最大课题。
一、推进设计创新、更新设计理念,健全设计体系
1.更新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城市规划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的有三点:一是超强度的开发建设,恶化了居住环境;二是城市交通道路严重不足,造成交通拥挤;三是居住区建设规模过大和封闭管理区域过大,阻碍了城市交通路网的加密,道路的通达性降低,居民的公共交往受限,成为居住小区规划的短板。上述现象引起了人们对现行规划的反思。居住区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直接影响到城市的聚集和扩散。因此,将城市“路网加密,住区划小,公区开放,组团封闭”成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潮流。早在15年前,万科集团吸收国外规划经验,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上打破常规,追求创新,运用街坊式设计理念规划了深圳四季花城和武汉城市花园项目,建成后的小区尺度适宜、配套完善、安全便捷,受到居民的普遍欢迎,至今还保持着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物管服务。
我国住宅的建设数量之大,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随着住宅需求量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人们更加重视居住环境质量和物业管理质量;随着家庭结构和社区结构的变化,许多配套设施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再加上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邻里交往空间也产生明显变化,居住的私密性增加,而邻里交往减弱;随着智能化技术推广应用,产生了更先进的小区管理模式。这些变化,恰恰反映出我国的住宅需求已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发展,住宅规划设计不能固守在传统的思维观念上,必须进入到一个同步提升的阶段。人们居住形态的变化,赋予了规划设计诸多新的要素,这些要素成为住区规划新的价值取向和重要设计依据,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为人创造高品质的居住空间和居住环境。设计应该有效地发挥科技的价值,自然生态的价值、空间构成的价值、环境的再创造价值及人文价值,向市场提供多类型、多档次的商品住宅,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
2.加强住宅精准化和精细化设计创新
分析三四线城市住宅库存增大的原因,首先是不按市场规律办事,要讲供求关系、价值关系、竞争关系;其次,设计产品的同质化也是原因之一。相当于开发企业在给广大消费者提供大量品质无大差别的“布鞋”,而很少提供高品质的“皮鞋”,客观上抑制了消费,形成大量的无效供给,导致大量资金沉淀,无法周转的短板。设计粗制滥造会酿成住宅建设出现先天性的短板,难以弥补。唯有提高住宅设计的有效性和精准性,提高住宅产品供给结构的适应性,提高住宅品质的优良化水平,才能到达扩大消费的目的。
设计师要集中精力、花大力气去研究中小套型的普通住宅,通过创新和优化设计使这类住宅向“紧凑、精细”型发展,紧凑――就是不要浪费有效的面积。尽可能提高使用率,尽可能设计出更多的功能空间。精细――就是在有限的功能空间里,精打细算地处理好居住者与家具、设备、设施间的关系,尽可能提高居住的舒适程度。
精心规划,精心设计,才能保证住宅建设的质量和提升居住的综合性能;才能使住宅达到绿色低碳的标准;才能实现住宅百年寿命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抓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水平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住宅设计的引导工作。
3.创新建筑与室内装修一体化设计体系
推行全装修住宅,必须打破首先完成土建设计,再完成装修设计的传统模式。因为两阶段的设计方式,使建筑设计达不到真正意义的精细设计,也容易造成土建和装修设计的脱节,是实施土建装修一体化过程中的短板。在许多发达国家,对于居住在公寓式住宅(集合式住宅)的消费者来说,“轻装修,重装饰,重功能”是他们的消费理念。因此,住宅的室内设计以简约适用为主,基本是统一的装修标准。所以,建筑设计兼顾了室内装修设计,两者合一,同步完成,有效地避免了因装修带来的土建设计变更或因士建设计不合理造成装修的改动。这种“一张图纸、一套标准、一套人马”的设计方式,更适用于工业化装修的住宅采用,这也是建筑工业化建造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4.创新装配式住宅预制构件设计体系
我国正在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而装配式建筑要分两个阶段开展设计,第一阶段完成建筑、结构设计(还包括给排水设计,采暖通风设计和强弱电设计等),第二阶段将建筑结构设计转化为构件设计,即分解成为能在工厂预制的结构构件或建筑构件。预制构件的设计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建筑结构受力的安全性和构件安装的可靠性,而且关系到建造的经济合理性。设计是控制成本的前提。装配式建筑的构件设计必须从方案阶段入手,但是目前许多装配式构件的设计往往从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才入手,有的则是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单独委托另一家设计单位进行预制构件的分解和加工图设计。这种做法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极其不利,不仅造成预制构件种类繁多,而且会大大提高建造成本。
在建筑工业化发达的国家,这项设计是由既懂结构受力计算和构件分解,又懂构件制造工艺和装配施工的专业团队完成的。专业设计团队一般隶属于建设施工总承包单位。如日本鹿岛建设株式会社和大和建筑株式会社都配备有相当多的设计人员,长期从事预制构件的设计工作。但在我国这项设计一般是由建筑结构设计单位或预制构件制作单位承担完成的,有的则委托无设计资质的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单位完成,再由正规建筑结构设计单位审核盖章。缺少专业的预制构件设计单位,是当前实施装配式建筑的又一块短板。我们应尽快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创新工业化建筑设计体系,抓紧培养相关设计人才,组建专业的预制构件设计团队,并结合bim技术,以全新设计方法来满足未来大规模装配式建筑的需求。
二、推进融合创新,激活产业发展新动力
随着技术革新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这是建立在科技发展并不断融合基础之上的新型产业革命,将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化。
1.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基础
2.融合创新利于企业取长补短,获得内生的动力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要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协同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形成推进创新的强大合力。当前我国产业融合现象不断涌现、趋势不断增强。融合创新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
融合创新使企业跨越现有的产业边界,与其他产业发生优势互补关系,产生不同以往的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理念、运营模式。装配式建筑实际上是建筑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的典型实例,这种融合改变了建筑业的生产方式,提高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了建造成本、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使制造业拓宽了在房地产领域发展空间。两个行业的融合创新,不仅产生了完整的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而且也产生了从事建筑工业化的专门的企业和行业,这无疑会大大加速建筑业升级换代的步伐。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建筑质量的不断提升,建筑工业化逐步显现其后发优势,必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建筑产业与it产业(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在各发达国家开展多年,其目的是以信息化为支撑,推动建筑业向高端发展。借助it技术在建筑环境污染、建筑能耗控制、建筑安全管理、防灾减灾系统和治理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同时拓展出制造精密施工的建筑机器人以及智能建筑设备新业态。再比如文化创意产业和设计服务产业,两者都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消耗、低污染等特征。依靠创新,促进这两个行业与房地产业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房产新业态一文旅地产。从而改善产品和服务品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带动就业、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融合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优势。这对于补齐产业和企业的短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我国建筑围护结构中常用的保温材料的生产,主要分为生产有机材料和生产无机材料两个行业,属于同一产业不同行业。有机材料的特点是保温性能优异,但防火性能差;无机材料防火性能优异,但保温性能逊色。两种保温材料各存短板,长期不能解决!但随纳米技术和纳米微孔材料的出现,使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复合,做到优势互补,提高了材料的防火性能,改善了保温性能。生产有机材料和生产无机材料两个行业正在逐步融为一体,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产业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企业要主动运用这一模式,把握时机,在多维度的层面开展融合创新,将产业融合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锐意改革,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不断寻求新增长点和驱动力,争取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驱动、创新发展。“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第四篇:创新管理模式 推进数字化城管
创新管理模式
推进数字化城管
城市是“三分建,七分管”,随着肥西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肥西县城区框架不断扩展,城市管理工作重要性日益突显。面对城市管理内容越来越丰富,管理任务越来越繁重,管理标准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新时期、新要求。为此肥西县城管局多次调研,反复研究,选准着力点,创新城市管理机制,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改革现有的城市管理模式,推进城市管理工作信息化、数字化、精细化,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
一、肥西县数字化城管的基本概况
肥西县数字化城管项目被列为2013年县政府十件大事之一,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建设期间县人大专题调研,县领导对建设进度适时调度。项目建设经费全部由县财政负责。为确保项目顺利快速推进,肥西县城管局专门成立建设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抽调专门人员组织施工。项目从立项开始,历时不到一年时间,先后完成了方案论证、清单组价、技术参数选定和项目建设招投标、硬件设备安装、软件系统调试等工作。截止十一月底,项目硬件设备安装已全部结束。目前,正在进行视频信号、车载信号等系统调试工作,于十二月底进行试运行。肥西县数字化城管,依照住建部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标准,结合肥西城市管理工作实际,以万米单位元网格为城市管理基本单位,通过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构建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运行、监督考核体制,达到精确、敏捷、高效的管理效果,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和动态化。肥西县数字化城管指挥系统主要包括 “无线数据采集、呼叫中心受理、大屏幕监督指挥、综合考核评价、车载GPS跟踪”五个子系统,从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事件处理—结果反馈到核查结案的工作流程,基本能够实现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发现、派遣处置、指挥协调、监督评价的管理目标。
二、肥西县数字化城管发挥的作用
肥西县数字化城管建成后,对提高管理效率、创新管理模式、优化管理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实行数字化城管,日常路面管理方面的问题从发现到处置,短则只需要几分钟,长则1-2个小时,相对以前任务人工派遣、电话通知模式,将大大地缩短问题从发现派遣到处置报结的时间。数字化管理实行的是闭环运作,每个事件的处理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和相关责任人,较好地解决了以前有些问题在处理过程中推诿扯皮,倒逼问题的快速解决。数字化城管对所有工作环节责任主体实行过程督察,跟踪问效,定期通报,科学评价,有力提高了工作部门的执行力。
(二)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数字化城管引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进一步夯实了网格化管理,打破了城市管理的条块分割、信息互通缓慢的弊端,建立“四统一”指挥平台:即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统一调度、统一指挥。数字化城管技术,再造城管工作流程,创新优化管理模式。数字化城管新模式带来了城市管理技术、手段的创新,也是对传统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理念的变革,它变粗放的管理为精准高效的管理,变突击、运动式管理为可持续的长效管理,变管理主体的分散和职责的交叉为上下左右的无缝对接,变城管处置能力的低下为高效快捷,有力地解决了当前城市管理面临的难题。
(三)健全监督评价体系。数字化城管指挥平台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稽核考评,系统对每个问题以事件形式存在,实行分值量化。在系统闭环运行过程中,系统对实时办结和未按时办结的,自动计算分值。事件办理情况周小结,月统计,全部量化分值。数字化考核,提高了考核效率,保证了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性,进一步完善了监督考核工作。
(四)促进科学管理决策。数字化城管平台,对日常管理工作的每个事件有精确记录,系统可以对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统计。对管理工作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和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量化分析,为领导在管理决策中提供第一手资料,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下一步工作
(一)充分发挥数字城管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数字城管的跟踪监督、量化考核等方面的功能作用,运用数字化城管指挥平台,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二)推进“大城管”的建立。扩大城市管理工作内容,针对城市管理元素,涉及面广的特点,实现与公安、交通、供电、移动、电信和上派镇等部门信息资料共享,充实数字化城管,突破目前“小城管”的局限,为实施大城管奠定基础。
附:项目相关资料影印件。
第五篇:浅论补短板与促发展
浅论补短板与促发展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引领中国朝向全面小康目标冲刺,为补齐发展短板奋力攻坚
悄然间日历已翻过了新的一页,中国正式踏入了“十三五”历史新征程。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也是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后一个五年“收官”规划。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将引领中国向全面小康目标冲刺,为补齐发展短板奋力攻坚。
自2008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日益复杂,且面临许多新特征、新情况和新趋势,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回落、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之中。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性问题也日益突出,与中央所倡导的“五大发展理念”不相适应,与广大民众对未来发展的热切期待有较大差距。
这些难题复杂胶着,但却是未来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任务,更是“十三五”时期全国各地各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在“五大发展理念”视角下,重新审视、衡量自身存在的发展短板,才能明确未来五年的发展对策。
用“五大发展理念”重新
审视发展短板
从全国面上来看,首当其冲的发展短板,便是结构性长期失衡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这个问题,在全国很多省份都普遍存在,困扰着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动力转换。具体表现为六大失衡。
一是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衡:最终消费率严重偏低,投资率偏高;最终消费支出中政府消费率偏高,居民消费率偏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较大。
二是内需与外需结构失衡:贸易依存度相对较高、贸易顺差持续大幅度增长,外汇储备规模不断累积。
三是产业结构失衡: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资源配置效率不断下降。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竞争力弱。第二产业大而不强,重化工倾向严重,缺乏核心技术和竞争力,且耗费大量资源、能源,对环境造成了大量损害,多个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对提高经济效率非常关键的第三产业比重长期偏低,发展缓慢。
四是要素结构失衡: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占总人口比重明显下降;储蓄率下降导致资本要素供给下降。
五是城乡结构失衡:城乡一体化进展缓慢,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社会保障、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劳动力等要素还没有完全实现自由流动。
六是区域结构失衡:全国生产力布局的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生产力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之间有待衔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七是收入分配结构失衡:以市场为主导的初次分配体制不规范,劳动者报酬偏低;以政府为主导的再分配体系不完善,税收的调节力度有限,社会保障水平偏低。
结构性失衡之外,短板还有不少。
其一,体制性改革进展缓慢。在战略谋划特别是顶层设计方面,以及政府职能转变、收入分配、财税、金融、资源环境、社会保障、国有企业、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存在大量深层次的或严重滞后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体制机制痼疾与上述结构性问题相互缠绕、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
其二,创新能力滞后引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降。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自主创新体系存在重大缺陷,技术引进的“外溢效应”正在减弱,很多因素导致我无法继续在引进、模仿基础上进行创新,企业创新仍处于跟随模仿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缺失,科技创新能力难以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
其三,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增强。土地的边际增量供给已消耗殆尽,能源资源的硬约束也在日益加剧,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雾霾、饮用水污染、土壤重金属超标等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对生产形成硬约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外部性”。
其四,民生需求还未得到充分满足。普通民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改善,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教育、就业、住房、收入、社保、医疗、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及城市安全等重大民生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政府部门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在数量、质量以及公平性等方面,都应大幅提升。
供给侧改革是为“关窍”
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将有助于解决上述经济失衡,弥补发展短板。其核心和关键,是转换经济治理思路,打破需求管理路径依赖,着力从供给侧发力,进一步破除供给约束、释放增长潜力、探寻增长新动能。
近期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具体来看,以下五个方面应成为下一阶段推动供给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着力点。这对于各地理清改革思路,“对症下药”弥补短板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
第一,释放改革红利,充分发挥四大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改革对去杠杆、降成本、控风险、提效率以及经济增长的重大牵引作用。
抓实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可以有效地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切实改变国有企业财政预算软约束现状,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能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同时,重视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民企进入垄断领域,落实负面清单制度,将极大地激发民间资本活力,提升资本回报率,通过制度变革促进自由竞争,提高社会资金形成和配置效率。
未来财税体制改革应以推动税制改革为突破口,逐渐降低间接税的比重,建立和完善以居民财产、行为为课税对象的直接税税制。
全面推进金融改革,需要尽快解除金融抑制,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解决我国金融市场长期存在的结构失衡、功能不全和“金融抑制”明显等突出问题,以便更好地发挥金融体系深度动员社会资本、提高储蓄率的作用,从根本上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
考虑到淘汰落后产能、压缩企业杠杆率、清理“僵尸企业”等结构调整的力度将不断加大,过程仍将漫长,有可能造成大批国企员工下岗失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变动,不断提高工资和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低保等保障标准及其政策受益面,竭尽全力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第二,给企业更大力度的减税减负让利,发挥税收政策作为需求侧政策和供给侧改革连接点的作用。
从经济转型需要和居民诉求来看,我国的宏观税负显然偏高,仍有下调空间。从学理上讲,在经济下行期,减税是重要的逆周期调节工具。对企业、居民和政府,都是利大于弊。
尽管目前实行全面减税似乎条件并不完全具备,但针对居民个人、小微企业、成长性企业和新兴企业更大力度的减免税,坚决杜绝违法征收“过头税”,真正帮助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合理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则是切实可行和迫在眉睫的。此外,还需进一步合并相关税种,减少消费环节税负,真正为居民创业、为企业创新减税让利、松绑减负,以激发微观经济活力。
第三,更多运用市场化机制,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调整和完善产业政策,改善国内竞争环境。
在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中,核心和关键是去产能。产能过剩这一“毒瘤”一日不除,中国经济一日难以走上持续健康发展之路。从中长期供给侧角度考虑,去产能需强调行政力量与市场手段并举。
在更多运用市场化机制的同时,应将去产能与“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行业规划、政策、标准的引导和约束作用。进一步严格市场准入管理,加强产业政策的调控和引导,从源头上堵住落后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还离不开做大增量、培育新兴产业,应积极引导资源投向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推动增长方式向集约化转型。
从开放的角度看,可借助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扩大对外投资,拓展相关国际需求,深化国际产能合作,输出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产能。对政府而言,转变政府职能和政绩考核导向,也有利于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和不当干预。
此外,要做好鼓励产业升级的加法,将目前倾斜发展特定部门的产业政策,如对新兴产业实施的创新研究、环保节能的奖励措施,逐步完善成为长期、综合性和普适性的创新与竞争激励机制,避免未来一窝蜂投资而出现产能过剩。
一方面,着力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大规模技术改造投资,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进行深度融合,使更多中低端产业升级为中高端产业。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分享经济,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努力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助推实体经济尽快实现转型升级。
第四,释放创新红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技术进步,真正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转变。
实践证明,我国原有的发展动力已明显退化,再依靠简单扩大劳动力和其他要素投入来驱动发展的路子已经行不通,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加强创新,提升要素投入的综合效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因此,未来应紧紧围绕营造公平宽松的竞争环境、强化金融支持、建立市场利益导向机制、提供资金便利和税费减免、激励创新成果转化、完善科研教育体系、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人才培养和流动、推动开放创新、加强统筹协调等多方面来转变发展思路,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第五,继续释放和创造人口新红利,着重培育人力资本红利。面对当前低生育率的弊端和潜在危害,亟需释放劳动力的双重红利,通过优化劳动力配置,弥补由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生产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的趋势。既注重提高劳动力参与率,改善劳动力结构;又强调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人力资本。
通过调整生育政策,从限制人口数量转向鼓励生育与提升人口素质并重,增加年轻人口的生育率、扭转持续低生育率局面,这是着眼长远又利在当下的刻不容缓的战略性举措。加快城镇化步伐,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对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束缚,促进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动。通过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培训等措施,加大对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特别是要更加重视对活劳动的投入,激励其开展创新。
培育新动能为“补短板”加力
“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失衡、发展动力日益减弱的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诸多短板所提出的,是对“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深刻表述,也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成功发展经验的高度概括,更是对“新常态”下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和我国发展规律的全新认识,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对此,全国各省区市都应站在更高层面加以理解,并将其贯彻在各地的“十三五”规划之中。
创新发展,意味着未来增长方式将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意味着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只有靠创新才能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未来创新将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加强创新,将有效提升要素投入的综合效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协调发展,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意味着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强调协调,将有助于解决我国长期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通过弥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从中拓宽发展空间、寻求发展后劲,推动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与精神、经济与国防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实现中国全方位的均衡协调发展,从而真正推动中国向软硬实力兼具的大国迈进。
绿色发展,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核心是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把生态环保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坚持绿色发展,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推动产业结构从过度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中低端向更多依靠技术和服务的中高端提升。“十三五”时期,必须通过坚持绿色发展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来应对压力,缓解资源环境的约束。
开放发展,在新形势下有新的更为丰富的内涵。它意味着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既要巩固传统的货物贸易,还要拓展到投资、装备产能的国际合作等领域;意味着在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时,要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意味着未来的开放,要为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为国际组织提供必要的资金、人员、软件和硬件等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更加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共享发展,体现的是包容性,蕴含着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人本思想。它要求我们的发展,要涵盖全体人民,全力做好补齐民生及社会事业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通过发展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坚持共享发展,还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并且可持续的长效发展机制和协调机制,以激发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享有的积极性,推动解决民生领域的相关问题。
“十三五”时期,全国各地各部门都应当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根本引领,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全新动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位弥补发展短板,确保中国经济顺利度过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阵痛期,实现全面小康的郑重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