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制度创新加快提效率补短板
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党中央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十三五”时期的工作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是要通过优化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核心要素的供给和利用效率,提高供给质量,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部分领域社会生产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优质公共服务短缺和不均衡是当前供给侧比较突出的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成都以制度创新为重点,在提高供给侧效率、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完善“双创”推进机制,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成都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成都被国务院确立为四川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核心区域,明确了“12345”的改革总体思路①,正不断完善鼓励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加快补齐创新短板。
(一)加快打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
成都强化顶层设计、系统推进,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出台了覆盖创新创业全链条的7大类46条政策,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形成。第一,打造“双创”品牌。2015年,成功举办全国首个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搭建了“菁蓉汇”活动平台,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1200余场,促进近300家创投机构与6200余家创业企业和团队实现对接,获得意向投资超过100亿元。第二,汇聚高端人才。出台了“成都人才新政十条”,探索采用“企业提需求+高校出编制+政府给支持”的模式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开展“学业+创业”双导师培养,鼓励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2015年新增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81名、青年大学生创业者1.7万名。第三,强化金融支撑。采用“拨改投、拨改贷、拨改贴”的财政投入方式,引导社会资本聚力“双创”,基本形成了“创业投资+债权融资+上市融资”的多层次投融资服务体系。目前已联合设立7支天使投资基金,科技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已为200余家企业提供了信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二)加快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
作为全国高校院所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成都正将高校院所的技术、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第一,健全校院地技术创新联动机制。建立“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机制,打造校院地协同创新、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三大平台。与川大、中科院成都分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区共创、创新创业基金共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2015年,已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4个,10余个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加快建设,100余位高校科研人员在蓉创办领办企业。第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2014年,成都制定实施了推动科技成果“三权”改革的“成都十条”,支持高校院所对科技成果进行自主处置,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向科研人员倾斜,在蓉高校积极参与试点,四川大学建立成果交易中心,西南交大出台专利管理规定明确职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由职务发明人和单位共有,是全国分割确认科技成果权属的率先实践。同时,成都率先成立技术转移集团,整合技术、市场、资金等资源,将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三个“孤岛”串联成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015年,全市转化科技成果近1000项。
二、完善农村要素流动机制,提升城乡资源配置效率
制度梗阻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症结,成都通过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以城乡制度统筹为核心的五个统筹,建立起城乡间“地、钱、人”等资源自由流动的制度基础,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
(一)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围绕解决“地该怎么用”,成都加快农村产权改革,建立了农村各类产权确权颁证、保护、流转的全方位制度平台和体系。第一,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养殖水面经营权等农村各类产权开展全面、系统的确权颁证。组建农村产权维护法律援助中心和成都农村产权仲裁院,健全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纠纷调解体系,构建起农村产权权益维护的制度保障。成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荣获第七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优胜奖。第二,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在全国率先挂牌成立了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培养发展农村产权经纪人200余名。截至2015年底,成都农交所累计完成交易501.3亿元,居全国同类交易所首位。
(二)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围绕解决“钱从哪儿来”,从加大涉农财政投入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改革两方面同时着手,解决农村产业发展资金需求。第一,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率先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新增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政府性投资主要用于农村建设,直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均等化。2010―2015年,全市财政投入“三农”超过1785亿元。第二,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市县两级政府统筹使用耕地占用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收入以及市县两级财政资金,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对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并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户进行补贴,打破城市建设用地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城市建设的传统思路,构建起政府与农民共同保护耕地的有效机制。第三,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融资,明确了农村产权抵押担保和贷款损失的认定、抵押资产的收购、评估和处置等具体工作流程,完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防范机制。目前,全市累计实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2976笔、金额122亿元。
三、完善教育医疗管理机制,提升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
成都公共服务资源总量上较为充足,但人均占有率水平不高,地域分布不均,我们着重从创新管理服务机制着手,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一)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合理流动
在完成基层学校标准化提升工程改善硬件的同时,成都全面推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用”和民校“托管”,促进优质资源合理流动,努力缩小师资、管理水平等“软件”差距。第一,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用”改革。教师的编制、晋升、工资待遇等事项由县级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学校负责教师使用、考核等事项,教师和校长在同一学校任教达到一定年限将交流任职,业务培训、职称评定等优先向农村教师倾斜。教师实现“无校籍管理”,缩小了校际、地区间待遇差异,推动了优秀教师向基层流动。第二,全面推进名校“托管”。为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成都大力推进“名校进县城、托管到乡镇”。优质学校向被领办、接受委托管理的学校派驻执行校长和骨干教师,其数量不低于对方学校教职工总数5%。以干部教师流动为核心,“输血”与“造血”结合,从根本上推动了教育均衡化发展。
(二)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针对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成都正按照国家部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全科医生执业方式改革和“医联体”试点,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落实分级诊疗,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第一,开展全科医生执业方式改革。2012年以来,成都作为国家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城市,积极鼓励组建由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生或乡村医生等参与的全科医生团队,建立了“三平台两制度”,即政府为全科医生提供基础平台、专家技术支撑平台、规范化培养平台,实施第三方考核公示和与签约服务人数挂钩的薪酬激励制度,促进全科医生健康可持续发展,截至2015年,全市建立全科医生团队2440个,累计签约175.6万户家庭,签约率37.2%。第二,推进“医联体”试点。成都以“人通、财通、医通”为目标,初步形成了大医院托管小医院、大医院直接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紧密型医疗合作模式,以及小医院签约大医院、大医院牵头发展网络医院等松散型医疗合作模式。医联体建立了成员单位间分级诊疗制度和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以及患者会诊转诊档案,内开展远程心电判读、远程会诊、在线咨询等远程诊疗项目,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初步建立了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目前,全市19个区(市)县开展医联体建设,组建医联体4个,覆盖近百家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了分级诊疗、基层首诊负责制全覆盖。
注:
① “12345”的改革思路即一个目标(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两个通道(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军民深度融合创新通道)、三大抓手(“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科学城)、四大战略(知识产权、人才发展、金融支撑、开放合作)、五大保障(组织、政策、法治、服务、舆论)。
第二篇:谋创新 补短板 促发展
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出现三个特点:一是市场企稳回升。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在连续23个月下滑后1-2月首次回升,1-3月回升加快,达到6.2%;房地产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3.1%和54.1%,为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各种分化严重。区域分化、城市分化之外,企业和产品也在分化。三是库存问题突出。一季度,我国房地产待售面积仍然高达7.35亿平方米,大部分省区都在供给侧改革的实施方案里将房地产去库存作为重点。同时,经过较长时间的矛盾积累,房地产业的短板也日益显现,集中反映在:住宅产品结构单一,有效供给不足,融资渠道不畅,投资效益下降,工程质量提升缓慢,住房配套服务有待提高,商品房交付仍以毛坯房为主,资源能源浪费严重,绿色建筑和住宅产业化还处在发育阶段。面对这些短板,如何去填补,是我们面临的最大课题。
一、推进设计创新、更新设计理念,健全设计体系
1.更新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城市规划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的有三点:一是超强度的开发建设,恶化了居住环境;二是城市交通道路严重不足,造成交通拥挤;三是居住区建设规模过大和封闭管理区域过大,阻碍了城市交通路网的加密,道路的通达性降低,居民的公共交往受限,成为居住小区规划的短板。上述现象引起了人们对现行规划的反思。居住区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直接影响到城市的聚集和扩散。因此,将城市“路网加密,住区划小,公区开放,组团封闭”成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潮流。早在15年前,万科集团吸收国外规划经验,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上打破常规,追求创新,运用街坊式设计理念规划了深圳四季花城和武汉城市花园项目,建成后的小区尺度适宜、配套完善、安全便捷,受到居民的普遍欢迎,至今还保持着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物管服务。
我国住宅的建设数量之大,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随着住宅需求量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人们更加重视居住环境质量和物业管理质量;随着家庭结构和社区结构的变化,许多配套设施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再加上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邻里交往空间也产生明显变化,居住的私密性增加,而邻里交往减弱;随着智能化技术推广应用,产生了更先进的小区管理模式。这些变化,恰恰反映出我国的住宅需求已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发展,住宅规划设计不能固守在传统的思维观念上,必须进入到一个同步提升的阶段。人们居住形态的变化,赋予了规划设计诸多新的要素,这些要素成为住区规划新的价值取向和重要设计依据,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为人创造高品质的居住空间和居住环境。设计应该有效地发挥科技的价值,自然生态的价值、空间构成的价值、环境的再创造价值及人文价值,向市场提供多类型、多档次的商品住宅,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
2.加强住宅精准化和精细化设计创新
分析三四线城市住宅库存增大的原因,首先是不按市场规律办事,要讲供求关系、价值关系、竞争关系;其次,设计产品的同质化也是原因之一。相当于开发企业在给广大消费者提供大量品质无大差别的“布鞋”,而很少提供高品质的“皮鞋”,客观上抑制了消费,形成大量的无效供给,导致大量资金沉淀,无法周转的短板。设计粗制滥造会酿成住宅建设出现先天性的短板,难以弥补。唯有提高住宅设计的有效性和精准性,提高住宅产品供给结构的适应性,提高住宅品质的优良化水平,才能到达扩大消费的目的。
设计师要集中精力、花大力气去研究中小套型的普通住宅,通过创新和优化设计使这类住宅向“紧凑、精细”型发展,紧凑――就是不要浪费有效的面积。尽可能提高使用率,尽可能设计出更多的功能空间。精细――就是在有限的功能空间里,精打细算地处理好居住者与家具、设备、设施间的关系,尽可能提高居住的舒适程度。
精心规划,精心设计,才能保证住宅建设的质量和提升居住的综合性能;才能使住宅达到绿色低碳的标准;才能实现住宅百年寿命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抓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水平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住宅设计的引导工作。
3.创新建筑与室内装修一体化设计体系
推行全装修住宅,必须打破首先完成土建设计,再完成装修设计的传统模式。因为两阶段的设计方式,使建筑设计达不到真正意义的精细设计,也容易造成土建和装修设计的脱节,是实施土建装修一体化过程中的短板。在许多发达国家,对于居住在公寓式住宅(集合式住宅)的消费者来说,“轻装修,重装饰,重功能”是他们的消费理念。因此,住宅的室内设计以简约适用为主,基本是统一的装修标准。所以,建筑设计兼顾了室内装修设计,两者合一,同步完成,有效地避免了因装修带来的土建设计变更或因士建设计不合理造成装修的改动。这种“一张图纸、一套标准、一套人马”的设计方式,更适用于工业化装修的住宅采用,这也是建筑工业化建造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4.创新装配式住宅预制构件设计体系
我国正在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而装配式建筑要分两个阶段开展设计,第一阶段完成建筑、结构设计(还包括给排水设计,采暖通风设计和强弱电设计等),第二阶段将建筑结构设计转化为构件设计,即分解成为能在工厂预制的结构构件或建筑构件。预制构件的设计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建筑结构受力的安全性和构件安装的可靠性,而且关系到建造的经济合理性。设计是控制成本的前提。装配式建筑的构件设计必须从方案阶段入手,但是目前许多装配式构件的设计往往从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才入手,有的则是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单独委托另一家设计单位进行预制构件的分解和加工图设计。这种做法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极其不利,不仅造成预制构件种类繁多,而且会大大提高建造成本。
在建筑工业化发达的国家,这项设计是由既懂结构受力计算和构件分解,又懂构件制造工艺和装配施工的专业团队完成的。专业设计团队一般隶属于建设施工总承包单位。如日本鹿岛建设株式会社和大和建筑株式会社都配备有相当多的设计人员,长期从事预制构件的设计工作。但在我国这项设计一般是由建筑结构设计单位或预制构件制作单位承担完成的,有的则委托无设计资质的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单位完成,再由正规建筑结构设计单位审核盖章。缺少专业的预制构件设计单位,是当前实施装配式建筑的又一块短板。我们应尽快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创新工业化建筑设计体系,抓紧培养相关设计人才,组建专业的预制构件设计团队,并结合bim技术,以全新设计方法来满足未来大规模装配式建筑的需求。
二、推进融合创新,激活产业发展新动力
随着技术革新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这是建立在科技发展并不断融合基础之上的新型产业革命,将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化。
1.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基础
2.融合创新利于企业取长补短,获得内生的动力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要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协同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形成推进创新的强大合力。当前我国产业融合现象不断涌现、趋势不断增强。融合创新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
融合创新使企业跨越现有的产业边界,与其他产业发生优势互补关系,产生不同以往的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理念、运营模式。装配式建筑实际上是建筑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的典型实例,这种融合改变了建筑业的生产方式,提高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了建造成本、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使制造业拓宽了在房地产领域发展空间。两个行业的融合创新,不仅产生了完整的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而且也产生了从事建筑工业化的专门的企业和行业,这无疑会大大加速建筑业升级换代的步伐。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建筑质量的不断提升,建筑工业化逐步显现其后发优势,必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建筑产业与it产业(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在各发达国家开展多年,其目的是以信息化为支撑,推动建筑业向高端发展。借助it技术在建筑环境污染、建筑能耗控制、建筑安全管理、防灾减灾系统和治理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同时拓展出制造精密施工的建筑机器人以及智能建筑设备新业态。再比如文化创意产业和设计服务产业,两者都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消耗、低污染等特征。依靠创新,促进这两个行业与房地产业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房产新业态一文旅地产。从而改善产品和服务品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带动就业、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融合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优势。这对于补齐产业和企业的短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我国建筑围护结构中常用的保温材料的生产,主要分为生产有机材料和生产无机材料两个行业,属于同一产业不同行业。有机材料的特点是保温性能优异,但防火性能差;无机材料防火性能优异,但保温性能逊色。两种保温材料各存短板,长期不能解决!但随纳米技术和纳米微孔材料的出现,使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复合,做到优势互补,提高了材料的防火性能,改善了保温性能。生产有机材料和生产无机材料两个行业正在逐步融为一体,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产业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企业要主动运用这一模式,把握时机,在多维度的层面开展融合创新,将产业融合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锐意改革,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不断寻求新增长点和驱动力,争取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驱动、创新发展。“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第三篇:支部“补短板 提素质 树形象”方案
支部“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补短板 提素质 树形象”方案
按照党委、支部“补短板、提素质、树形象”活动方案要求,我支部积极开展各类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与各党小组党员开展交流谈心谈话,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查找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一、深刻对照,查找“短板”
对照方案要求、合格党员标准和“四有干部”标准,通过谈心谈话和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及建议,梳理汇总后为14条问题:一是对党员义务权利履行的不够;二是理想信念不坚定;三是对工作态度不端正;四是组织纪律性不强;五是工作热情不高;六是任务完成效率不高的问题;七是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八是学风不端正的问题;九是作风不扎实的问题;十是思想陈旧老化的问题;十一是原则性不强的问题;十二是对党的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刻的问题;十三是落实党员各项制度不够到位的问题;十四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积极。
二、认真学习,提升素质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问题产生的根源,结合支部实际,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
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改造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把学习作为今后的一项首要政治任务,以学习党
不干事、不担事”的问题。着力整治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按部就班、我行我素的问题。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着力整改铺张浪费行为,严禁公款大吃大喝,严禁以各种名义用公款互相宴请和安排高消费娱乐活动,严禁以权谋私。通过整治活动,把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树立新时期干部新形象,发挥好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卫士”的职能。
二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以创建“四强”型(即工作强、能力强、业务强、班子强)机关为工作目标,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业务骨干。采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和鼓励业务骨干,提高专业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支部决心在县委和局机关的领导下,扎实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弥补“短板”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努力推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三个志丹”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补短板、提素质、树形象”活动实施方案
中医院医党支部
开展“补短板、提素质、树形象”活动
实施方案
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突出实践特色,提升党员素质,激励创先争优,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补短板提素质树形象活动的通知》要求,开展此项活动。现制定甘泉县中医医院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补短板提素质树形象”活动,落实好“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开展补救措施,使每名党员成为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为中医院发展做贡献。
二、主要内容
(一)补短板。前提在找准,关键在补齐。
1、补齐理论学习的短板。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要以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党章党纪党规、党员岗位职责、先进先辈、市委县委决策部署和群众期盼为镜子,夯实理论基础,制定好学习计划,抓好集中学习,以讨论交流和实践检验理论学习的成效。
2、补齐工作创新的短板。创新方式讲党课,鼓励和指导普通党员联系实际讲党课。利用党员小书包、党建网站、微信推送学习资料,引导党员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扩大学习教育覆盖面。
3、补齐效率低下的短板。完善单位的规章制度,以先锋亮绩,党员积分管理的方式,促进党员工作办事不拖拉,用制度来规范工作和行为,达到以制度规范人、约束人、激励人的目的。
4、补齐干劲不足的短板。党员为民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明确,行为规范,无迟到早退、脱岗串岗、上网炒股、聊天玩游戏、开会看手机、打瞌睡、上班做微商、工作上不作为、状态不佳等问题。
(二)提素质。强化学习提素质。
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以“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学习党章党规、系列讲话、法律法规、现代管理、业务知识等,增长才干、增强本领,积极投身全县发展和改革的主战场。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克服纪律松弛、不守规矩等现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明底线、知敬畏,敢于担当、干净干事,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
(三)树形象。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谋事干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发挥表率作用,带头深入基层,推进重心下移,解决“一线问题”。党员要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构筑联系服务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争当为民爱民惠民、创业创新创优的岗位先锋。
三、组织领导
1.统一思想认识,将补短板提素质树形象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党支部书记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示范带动、具体指导。
2.要狠抓工作落实,牢固树立补短板提素质树形象活动责任感。以“啃硬骨头”的决心,狠抓工作落实、力求取得实效。
3.要积极转变作风,为补短板提素质树形象活动提供坚强保障。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补短板提素质树形象”专项活动为抓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甘泉县中医医院党支部 2016年4月22日
第五篇:以补小学交通安全制度
补小学交通安全制度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切实可行加强我校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工作,预防交通事故,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此制度。
1、学校务必把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纳入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并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校长为第一负责人,亲自主管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学校交通安全守法工作常抓不懈。
2、对学生教育要注重长期性和实效性。班主任要加强自身责任心,充分利用一切时机向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并与学生家长取得沟通,增强学生与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学校要定期向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常识检查。少先队要在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或实践活动内容。
3、学校要聘请交警大队有经验、有责任感的民警担任交通安全宣传员,用事故案例向学生讲解遵守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自觉遵守交通法的自觉性。
4、寒暑假及五一和十一长假来临之际,学校都要召开遵章守法、增强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为主题的全体大会,学生要制定交通安全保证书,并务必有家长签字。
5、每学期,每位学生与学校签订遵守道路交通安全责任状,签状率要达到100%,不留死角。
6、学校要经常检查校园周围的交通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务必采取有效措施预以解决。
7、学校在校园内刷写醒目的交通安全标语、口号、警句和印发资料及致家长信,并使用橱窗、宣传栏,营造浓厚的校园交通安全教育氛围。
8、要将交通安全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并编制交通安全教育教材,开展经常性的交通法制教育,让交通知识进入千家万户。
9、交通安全维护队教师、保安人员要负责清理掉校门口妨碍学生通行的违章占道行为;要在学生上学、放学交通高峰期站在校门口督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组织好学生安全通过马路。
10、非本单位机动车严禁进入校门或停靠,特殊情况经批准方可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