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基础问题
管理基础问题
决策制定管理:
1、决策管理体系不健全,没有明确的责任人对应于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决策问题,具体承担信息收集,方案思考的责任,决策制定准备不充分,随意性大。
2、决策制定拍板责任不明确,该拍板时没有人拍板,负责拍板的人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由自己拍板决定,不得不层层上报请示,白白错过了决策的最佳时机。
3、对于不同内容的决策,没有相应的分工,企业组织高层主管包揽了太多的决策责任,往往不免因为精力限制而导致决策思考不严密、论证不充分而发生失误。
4、把应该由企业组织高层主管思考决策的问题,无计划、无目的地交由低层主管思考和决策,致使因为思考问题的角度片面而导致失误。
5、没有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决策方案的讨论论证过程,用民主表决代替论证,不仅因此降低了决策的质量,而且决策制定发生了失误,还找不着具体的责任人。
6、目标体系本身不健全不完整,存在空白,使对应的岗位员工,工作没有目标导向,无所适从,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7、对不确定的事件,没有事先的思考和安排,一旦发生,不知所措,以至于一个很小的问题也演化成一个危及企业生存的大危机。
8、缺少对企业外部实际,包括市场供求变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等等的预测分析,没有事先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并为之做出安排,一旦发生变化,心慌意乱,不知所措,导致危机。
9、没有稳定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整体发展目标,决策制定所要服务的目标不明确,不稳定,决策多变,朝令夕改。
10、决策的制定,没有决策方案的设计、论证和选择,企业组织领导人和高层主管迷信自己的直觉,凭直觉,拍脑袋决策,顾此失彼,无法保证必须有的决策质量。
11、企业组织的决策权力过分集中,基层岗位员工没有决策参与权,对企业组织高层制定的决策不理解,也不支持,对决策的贯彻落实也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使很好的决策,也最终成为没有效果的错误决策。
12、决策的制定没有程序管理和决策制定过程记录,决策责任不清,出现决策失误,没有具体的人为之承担责任。
13、不重视决策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用与经营资源配置优化不相关的信息,填补和代替决策信息,使决策质量毫无保障。
14、决策人武断专横,自以为是,拿企业发展利益关联人的共同利益作赌,用拍胸脯代替全面、科学的决策分析论证。
15、决策信息传递渠道不统一,小道消息满天飞,小道消息侵袭决策信息的传递正道,给决策的贯彻落实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16、决策顾问选择不当,把佛学、道学、易学等专业的文化学者,捧为经营专家,甚至直接把招遥撞骗的风水先生、算命先生聘为企业顾问。
组织架构设计管理:
1、组织模式选择跟风照搬,不能体现自己企业组织内部不同人员之间关系的性质特点。
2、对达成企业目标的事务工作没有全面的清理,该明确责任,让具体人承担的工作,没有具体责任人,重要的工作拖成紧急工作之后,不得不让综合部门像救火队一样四处扑火,承担紧急任务。
3、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设置,不是建立在对达成企业目标的事务工作的系统清理基础上,设置多少个单位、部门和岗位,凭感觉行事,随心所欲。
4、组织结构叠床架屋,层次过多,等级严密,管理协调人员高高在上,官僚主义习气严重。
5、因人设事,组织机构蔓缺共存,该有的机构和岗位没有,不该有的却又不得不设置一个,以安置企业领导人认为不得不安置的人。
6、单位、部门工作标准中没有明确相互配合的责任,单位、部门相互之间不配合、不支持,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小团体利益损害企业整体利益。
7、岗位职责界定不清,有过相互推委,有功相互争夺,出了问题找不到具体的责任人。
8、岗位工作标准界定不全,通过随机性指令向下属员工下达的工作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员工工作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主管对下属进行考核也只能凭主观臆断。
9、岗位角色人员配置不当,一方面小材大用,造成工作瓶颈,另一方面又大材小用,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10、单位、部门之间的工作量缺少必要的平衡,苦乐不均,有的忙得昏天黑地,有的闲得无聊。
11、企业组织内部单位、部门管理跨度不均衡,级别相同、待遇相同的主管,但所承担的工作量过于悬殊。
岗位角色管理:
1、员工能力素质发展滞后,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直接成为企业发展难以突破的瓶颈。
2、没有必要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人员招聘急时抱佛踋,招聘来的人员与岗位职责要求不吻合,造成工作瓶颈。
3、迷信空降兵的作用,以高薪挖来的人才,溶入不到企业组织中来,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4、人员选聘没有科学的选择控制程序,招聘面试,没有科学的设计,面试内容与岗位职责要求脱节,用随机提问或脑筋急转弯游戏题代替面试,选择聘用的人员与岗位职责要求脱节。
5、没有健全的员工培训体系,培训组织的随意性大,培训的目的、内容、方式、讲师、教材、参与人等等,没有全面的分析和设计,花大钱找一个大腕专家来企业随便讲一讲,花钱不少,却没有解决什么问题。
6、员工来自不同的地域,教育背景、文化背景各不相同,没有企业文化培训对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方进行整合和统一,小团体林立,企业组织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7、员工培训重知识技能的提升,忽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整合和统一,企业花在培训上的投入,成了为他人做嫁衣裳。
8、外出培训,没有完整的规划,需要外出培训的没有机会,外出培训机会被少数人垄断,甚至成了少数人借机游山玩水的口实,使这种培训投入成了纯粹的浪费。漠视企业发展对员工发展的依赖关系,不重视员工的发展,没有
9、必要的员工发展管理措施,员工没有自主学习发展的内在动力,安于现状,不求上进,也缺少对企业组织的归属感。
10、不重视对企业共同愿景的规划设计,员工看不到企业发展的前途,对企业没有信心,企业组织缺乏凝聚力。
11、愿景的设计方法不科学,企业共同愿景与员工个人愿景之间缺乏衔接,员工个人的追求无法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统一起来。
12、企业组织内部上下之间,缺少平等的交流沟通。只有上司的主观意志,上司主管凭主观直觉认定有问题时,也不询问、不核实,就对下属员工进行喝斥、责骂。甚至连与下属的工作过程沟通也没有,下属员工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也不敢反映,导致下属员工工作被动,工作过程失控。
13、组织内部左右之间,员工没有达成相互理解和认同的通路,更没有情绪发泄的途径。往往因为不良情绪的积累而导致过激行为发生,直接造成企业组织内部不和谐因素的增加。相互之间也不理解、不支持,甚至相互拆台。
14、规章制度的制定,缺少与下属员工的讨论沟通,是单方面地把上司主管的意志强加给下属员工,致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制度贯彻落实困难。
15、没有科学的授权管理,员工缺少做好工作的外部资源条件支持,没有做好工作的信心。
16、权力过分集中,现场工作人员没有必要的权力,以及时对现场作业中发生的不测事件作出反应,致使一些很容易避免的损失也频频发生。
17、高估亲信的忠诚,随意授给亲信支配企业相关人、财、物权力,造成严重失误和浪费后又自怨自艾。
18、对于员工的工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考核,员工的努力和贡献,难有客观公正评价,功过不明,干好干坏一个样,员工工作没有热情和主动性。
19、员工绩效考核要素设置过于抽象笼统,仅仅依靠上司主管的个人印象打分,员工绩效考核成绩不能真正反映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和贡献的大小。
20、员工绩效考核的重点不明确,考核内容与企业发展目标脱节,为了量化而量化,把一些与企业发展关系不直接的个人问题列作考核要素,无法通过绩效考核来调动员工为企业发展努力作贡献的积极性。
21、员工绩效考核导向错位,重态度,轻贡献,吹牛拍马,只作表面文章的人得高分,踏实工作,努力贡献的人相反受冷落。
22、员工绩效考核量化考核要素设定不合理,诱导员工产生短期化行为,使员工只顾目前职责履行的过关,不求工作质量和效果的稳定提升,制约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23、员工绩效考核没有科学的量化评价标准,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变成了上司主管打压或拉笼下属的工具,员工对绩效考核不仅不支持,反而产生抵制情绪。
24、不同职类、不同单位和部门的员工绩效考核,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绩效考核成绩没有横向可比性。
25、对员工的薪酬结构没有科学的设计和规划,基础工资、奖励工资、附加工资和福利保险之间的比例不合理,企业在员工身上花了钱,员工还不稀罕,投入的相应劳动费用,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26、薪酬的核定,没有统一的制度规范,招聘时的讨价还价成了确定薪酬的依据,会讨价的不做事也可拿高薪,不会讨价的努力再多,贡献再大也难以获得应该有的回报,严重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7、薪资的发放,没有量化依据,全凭老板个人的主观意志行事,员工不知道自己工作一天或一月能拿多少钱,员工薪资的多少不能反映员工对企业贡献大小的差距,多劳不能多得,企业的劳动投入不能起到对员工为企业努力作贡献的积极性和热情的激励作用。
28、简单地实行提成制和计件制工资,企业组织相对于员工,没有必须有的凝聚力,员工的心难与企业组织融合。
29、员工薪资的发放没有让人服气的依据,不敢公开化,不得不采取秘薪的形式,尽管这有效地避免了由相互比较带来的抱怨,但也因此大大降低了工资奖金的激励作用。
30、奖金不是员工超岗位职责贡献的体现,按人头平均发给,成了一种平均化的福利,这一部分的劳动投入成了毫无作用的浪费。
31、薪资的发放时间,没有科学的规划和限定,随意性大,不仅激励作用降低,甚至导致员工的抱怨和不满。
32、重惩轻奖,只有对员工工资的扣减,没有对应的奖赏鼓励,给员工造成一种被压迫和被剥削的感觉,加大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33、员工职务的晋升没有明确的标准,职务晋升不能成为激励员工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能力素质的有效方式。
运行流程管理:
1、官本位意识严重,等级观念盛行,缺少流程管理意识,管理协调人员习惯于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管理协调人员与被管理协调人员之间关系对立。
2、没有流程管理和流程控制,企业组织运行主要依靠行政指令协调,企业组织领导人和高层主管都陷于具体事务工作管理之中,无暇顾及企业组织整体发展的大事。
3、没有统一规范的流程标准控制,单位、部门之间不配合,不支持,各行其是,员工的工作方式、工作程序、工作效果,与整体流程不对接,随意性大,企业组织组织运行效率不稳。
4、岗位工作没有纳入企业组织组织运行的统一流程之中,目标模糊,员工都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履行职责而履行职责,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该相互配合支持的事,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5、流程标准界定过粗,发生人员流动,接替人员上岗后很难在短时期内把工作做到位,甚至因此造成一个员工离岗,整个部门的工作都瘫痪的局面。
6、流程标准不全,流程责任不严,或者缺乏流程运行补救措施,员工活动无法与ERP技术对接,ERP技术运行效果不佳,甚至完全无法运行,ERP技术引进投入成了纯粹的浪费。
7、流程及流程活动相互之间的紧密连接,被行政隶属关系所阻断,导致流程结构不顺,甚至成为失去服务于企业组织价值增值和积累目标的断头流程,单位、部门的好多活动成了无意义的无效投入。
8、流程接口责任界定模糊,流程衔接不上,导致流程运行受阻,没有人承担负责,也找不到具体的责任人。
9、岗位工作标准缺少流程界定,服务目标模糊,员工不知自己的岗位工作与企业组织所寻求的四大价值的实现和增值有何联系,纯粹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员工有工作效率,却没有企业组织效益的改善和提高。
10、没有过程控制的流程运行监控和及时整改,对员工的工作,实行责任追究的秋后算账,造成损失后仍得由企业组织买单。
11、物料采购供给没有严格的流程控制,为减少吃回扣和盗损,过分依赖亲信,轻信亲信的忠诚,不仅效率低,而且漏洞多,损失也大。
12、技术管理缺少流程控制意识,技术与管理分家,脱离市场需要进行技术引进和创新,为了发展技术而发展技术,企业组织有技术水平的提升,没有经济效益的改善。
13、生产计划和生产调度建立依靠行政指令实现,没有流程控制,企业组织组织运行秩序不严,衔接不紧,波动不稳,效率不高。
14、现场管理独立于流程管理之外,重形式,轻效用,忽略了它与企业组织发展目标之间的联系,投入不能形成效益。
15、营销管理没有整合到企业组织组织运行的统一流程中来,营销策略彼此不协调,营销渠道相互挤压,营销费居高不下,但市场份额增长不大。
16、品牌创建游离于企业组织组织运行的统一流程之外,谋求知名度,忽视美誉度,用广告堆起来的品牌,仅仅是一个纸灯笼,企业组织组织运行稍遇挫折,就纸破灯灭。
17、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组织组织运行的统一流程之外实施,客户进门是亲家,出门就成了冤家,开拓了一个新市场,却丢了一片旧市场。
18、ISO9000质量体系的认证与流程管理两张皮,质量体系成了没有内容的空壳,ISO9000认证仅仅起到一个增加广告说词的作用,产品质量依旧。
19、成本管理脱离流程运行过程实施,成本控制依赖于一刀切的比例控制,该挖掘的潜力没有挖掘出来,不该节省的投入却被挤掉,反而造成更严重的低效浪费。20、成本管理没有纳入企业组织组织运行的统一流程之中,没有人对资源投入的效果负责,只有企业组织老板一个人关注投入的效果问题,企业组织组织运行过程中大量的浪费,都是视而不见,见而不理。
21、企业组织组织运行活动,没有分项的投入预算,也没有分项的投入效果的核算,都集中在一个统一的财务部算总账,致使人人都可吃企业组织整体的大锅饭。
22、没有流程的改进、提升管理,员工安于现行流程的行事方式,没有人对它的改进和提升负责,没有人想改变现有的行事方式。
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管理:
1、员工不认同企业组织领导人的价值观念,上司主管习惯于通过简单的指令进行管理,下属员工阳奉阴违,企业组织组织执行力低下。
2、没有系统完整的经营管理理念界定,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指导思想摇摆不定,影响了企业组织的稳定发展。
3、把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当作赶时髦的工具,停留在形式上,有响亮的口号和漂亮的形象,可无法起到应该有的管理作用,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只有投入,没有带来必须有的投资回报。
4、没有统一的思想理论整合管理方法,在管理方法的选择上跟着媒体鼓吹的风向走,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管理投入效益低。
5、员工思想混乱,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无所事事,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工作没有热情。
6、企业组织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紧张,内耗严重,员工的心思都用在相互算计上,无法集中精力做好工作。
7、官僚主义严重,掌握企业组织人、财、物权力的人,频频发生职务犯罪,给企业组织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8、企业组织组织内部帮派林立,相互拆台,相互攻讦,企业组织的决策,有利于自己利益实现的就支持、贯彻,反之就反对、抵制。
9、崇尚空谈,大事小事都议而不决,对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迟钝,企业组织组织没有执行力,运行效率、效益低下。
10、企业组织文化构成残缺不全,有标语口号式的价值观念的归纳,没有价值观念的理论论证,有表象层的语言、形象艺术表现,没有实体层的梳理和完善。
11、企业组织文化内部管理、外部营销和商务合作三个模块的内涵不统一,性质相互矛盾,使任何一个方面的价值观念都无法完整地贯彻落实。
12、忽视员工个人自我价值和心理需要的满足,对员工不尊重、不信任、不关怀,企业组织组织没有凝聚力,员工工作被动,得懒且懒,得过且过。13、14、企业组织组织成员,缺乏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个人英雄主义盛行,组织内耗严重。企业组织文化与企业组织的其它四个构成部分两张皮,在企业组织组织运行过程中,不能言其所想,行其所言。
15、员工意志与领导意志两张皮,员工目标与企业组织发展目标两张皮,雇佣思想严重,工作被动,仅仅为了工资奖金而工作,斤斤计较于物质利益的得失,铢锱必较,给多少钱,干多少活。
16、把权利和义务挂在嘴上,总想获得尽可能多的权利,承担尽可能少的义务,似乎员工与企业组织就是一种简单的法律关系,并且随时随地准备对簿公堂。
17、企业组织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紧张,内耗严重,员工的心思都用在相互算计上,无法集中精力做好工作。
18、高层主管之所说与之所行脱节,自己倡导的理念自己不付诸行动,在企业组织内部形成了唱高调,说空话的不良风气。
第二篇:基础问题
设计反思录一
余姚某三层联立式住宅 , 共四幢.因靠近附近居民住宅而无法使用沉管灌注桩 , 故采用筏基.其中二幢建至二层时 , 最大沉降已达九厘米 , 沉降差已超过规范规定.现已采用锚杆静压桩补强.具体数据见附图.按规范规定 , 该工程可不作沉降计算.但我们(我与浙江大学朱向荣)认为 , 低层建筑是否进行沉降计算 , 实际因素似还应包括 :
1.虽然业主一般不会提出沉降要求 , 但对于联立式住宅等高档建筑 , 最终 沉降似应小于十厘米.2.建筑物的体量.显然体量越大 , 沉降控制要求应该越严.3.压缩模量的大小与软土层的厚度.我们的初步想法是 , 较厚的流塑—软塑状软土 , 压缩模量Es 小于 3Mpa , 似仍应计算沉降.其实 , 沉降计算并非难事 , 算一下沉降总不会错的.主要困难可能还是在正式设计前 , 通过沉降计算来进行优化设计.如上述联立式住宅 , 因某些原因不能采用沉管灌注桩 , 则最合适的基础似应为箱形基础和沉降控制复合桩基(逆作法锚杆静压桩复合桩基).由此可见 , 有时优化设计反而将增加造价 , 但降低了风险.设计反思录二:对地质勘察报告的正确判读问题
不能完全排除地质勘察报告数据出错或不够全面的可能,因此存在对地质勘察报告如何正确判读的问题。现举三例试说明之。
1。勘察报告未提供各种桩型的沉降估算。路桥某二层厂房,根据勘察报告建议采用 21m长沉管灌注桩,静载试验合格。但建成后尚未投入使用,两边墙面已出现对称的贯通墙体的斜裂缝。而同一厂区采用三十余米长桩的六层办公楼则无恙。该地质监站工程师说,此地多层建筑采用三十米左右长桩较可靠。该工程设计人员事先未考虑收集本地经验,又未进行沉降计算,确乎有点象“盲人骑瞎马”了。
2。勘察报告符合规范规定,只是未建议对采用天然地基的低层住宅控制沉降。余姚某三层联体式住宅的勘察报告给出持力层的fk=80kPa,下卧层的fk=60kPa。并建议若由于靠近民居而不能打桩的话,则可采用天然基础。但建至二层时实测平均沉降已达 70mm,最大沉降差 37mm已超过规范规定。于是停下来采用锚杆静压桩按复合桩基补强。该工程设计人员对勘察报告判读失误的原因在于,未注意高档住宅的最终沉降应小于 10cm,而当土的当量模量小于 3Mpa时欲采用天然基础,仍应计算沉降以便判断能否采用天然基础。更何况该工程的基底附加压力 62.2kPa已远远超过该处下卧层淤泥质粘土的结构强度了。
3。勘察报告的数据局部出错。上海松江某二层厂房,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各土层桩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计算得单桩承载力为 500kN ; 但打完桩后静载试验所得单桩极限承载力仅为 500与750kN。于是重新进场补桩。再由勘察报告提供的双桥静力触探数据,按“JGJ94-94桩基规范”的(5.2.7)式计算得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为 790kN,确与静载试验所得单桩极限承载力相近。由此可见勘察报告建议的各土层桩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有误。然而勘察报告永远不会忘记指出,单桩承载力应以静载试验结果为准。何况勘察报告提供的双桥静力触探数据并未出错。该工程设计人员对勘察报告判读失误的原因在于,既然你为了满足业主抢进度的要求而同意先打桩后进行静载试验,那么为了规避由此而必然产生的风险,就必须采用各种方法去正确判读勘察报告提供的数据了。舍此别无良方。
以上所述的几点教训,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设计反思录三:上海地区复合桩基历史点滴 《复合桩基设计和施工指南》(龚晓南主编,2003年,人民交通出版社)第262页指出,上海地区于廿世纪三,四十年代建造了包括上海外滩沿江建筑的一系列高大建筑物,其中许多采用桩基(大多数用洋松木桩)。而当时桩基础设计计算方法是:承台下土体承受每平方米八吨,余下的荷载由桩群允许承载力承担。与近年来许多“桩土共同工作”的研究者提出的种种方法相比,上海廿世纪三,四十年代设计方法的计算用桩量是最少的。这些已稳固地站立了六,七十年的老建筑的工程实践表明,问题可能是我们的设计理论不完全符合实际。
我幸运地接触过一些老建筑数据与老工程师的经验。为了不割断历史,现将偶然收集的上海地区三,四十年代复合桩基的四个工程实例提供给同行,希望有点用处。上海沪南冷库一库,建于 1932年,八层无梁楼盖,活载为 10~15kN每平方米,片筏基础,采用 18。288m长的洋松木桩共约 650根,桩端位于 Es=3.56Mpa的粘土层。该冷库一直使用到九十年代,现已改建为旅馆。基础图与地质报告见附图。上海沪南冷库二库,六层,活载为 20kN每平方米,条形基础,采用 3.66m长的楔形木桩。使用情况一直良好。基础图见附图。顺便说,采用这样长度的短桩,现在简直难以想象。上海东海大楼(即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所在大楼),原名“迟淑大楼”,由著名犹太人哈同建于三,四十年代。六层,八十年代加二层。条形基础,采用 6.1m长的木桩。又是一个现在难以想象的复合桩基。上海河滨大楼,位于苏州河边,4.5万平方米,平面尺寸约为 19x260m。八层商住楼,片筏基础,采用2000根 15m长的木桩。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加建了三层。
复合桩基在上海地区有数十年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再加上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原软土研究室前辈们的多年默默努力,也就难怪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设计方法会产生在上海了。设计反思录四:天然浅基础沉降计算准确度
对天然浅基础沉降计算常闻异议,认为沉降计算经常不准,因此算出来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这除了有时因为竣工沉降不大而质疑计算沉降(这可能源于将竣工沉降与最终沉降搞混了),确实也反映了一个现实:即有时计算值确实明显大于实测值。同时请注意一个重要信息,实测值明显大于计算沉降的现象对于天然浅基础尚未听说过。
现举出部分工程实测数据试图说明之。
1. 上海绢花厂,七层厂房,格筏基础,计算沉降55cm,实测推算最终沉降为59cm(沉降观测近八年);
2. 上海第五服装厂,格筏基础(按七层设计,先造五层),计算沉降(按五层)约70cm,建成后三年实测最大沉降已达48cm;
3. 上海衬衫三厂,片筏基础(按七层设计,先造五层),计算沉降(按五层)72cm,建成后六年实测平均沉降已达35cm;
4. 上海康乐大楼,箱形基础,十二层,计算沉降21cm,实测推算最终沉降为16cm;
5. 上海四平大楼,箱形基础,十二层,计算沉降21cm,实测推算最终沉降为12cm;
6. 上海华盛大楼,箱形基础,十二层,计算沉降19.2cm,实测推算最终沉降为24cm;
7. 上海胸科大楼,箱形基础,十层,计算沉降49.2cm,竣工时沉降已达35cm;
8. 温州华侨饭店,条形基础,虽然采用1.2m厚的砂垫层解决地基土的强度问题,但当然不可能解决沉降问题,实测沉降历时二十年,计算沉降130cm,实测推算最终沉降为113cm;
9. 上海衡器厂,片筏基础,三层厂房,计算沉降37cm,竣工时沉降6cm,且数年后回访目测发现沉降无明显增加;
10. 上海部分浅层粉土地区(粉土厚6~9m,下卧层为软土),六~七层住宅采用天然浅基础,实测沉降量明显小于计算沉降。
由上述工程实例可知,相当部分的天然浅基础计算沉降与实测推算最终沉降还是符合得较好的。
有的工程如上海衡器厂的实测沉降明显小于计算值,原因有二:该厂房建于单层厂房旧址上,地基土已经固结;其次,该工程的基底附加压力为56kPa,小于软弱下卧层淤泥质粘土的结构强度(60kPa)。可见实测值小于计算值并非事出无因。
浅层粉土地区多层建筑的计算沉降远小于实测值一事,据《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08-37-94)》介绍,与该地区土层的应力历史对粘性土压缩性的影响有关。该规范还提供一套分别用于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欠固结土计算沉降的公式,并通过一些工程实例验算,证实计算沉降与实测值较为接近。
总之,只要掌握了土层的应力历史,计算沉降还是能够反映实际情况的。即使计算值有所偏差,也是偏于保守。因此不能说天然浅基础的沉降计算没有实用价值。比如“设计反思录一 : 软土地区低层建筑的沉降计算”所述的余姚某三层联体式住宅,若事先计算出未乘以经验系数的沉降值为45cm,那么即使经验系数取为0.5,则最终沉降还将达到20多厘米。由此就应觉得该工程采用片筏基础的风险太大,可以考虑选用箱形基础或复合桩基了。设计反思录五:中短桩复合桩基的经验与教训
海地区廿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起,多层建筑地基由强度控制,多采用天然浅基础。到了八十年代,因沉降较大影响使用,而开始注意控制沉降量;加之六,七层的住宅,其基底附加压力常超过软弱下卧层强度,于是开始另寻途径。
三,四十年代的老建筑多采用桩尖未达到暗绿色硬土层的“悬桩式”中短桩复合桩基,情况似乎都不错;老工程师又有“桩间土承担30%,桩承担70%”的传统经验,于是一些多层建筑逐步开始采用“悬桩式”中短桩复合桩基。近十年的实践,有经验也有教训。现介绍一些典型的工程实例。
1. 上海新成五金厂与肇方塑料厂,二幢六层厂房,筏基加八米短桩,桩端土为淤泥质粘土,竣工时沉降约10cm,数年后目测沉降已超过20cm。
2. 上海第二服装厂,五层厂房,筏基加八米短桩,桩端土为淤泥质粘土,竣工时沉降约20cm,数年后目测沉降已超过30cm。值得注意的是,该厂房长达80米,虽然沉降较大,但完全没有出现因沉降差引起的裂缝。而附近采用天然浅基础的厂房均有裂缝,无一例外。这说明短桩复合桩基能够调整沉降差。
3. 上海东华皮件厂,四层厂房,筏基加八米短桩,桩端土为淤泥质粘土,竣工后三年实测沉降约25cm。
4. 上海梅陇小区,六层住宅,筏基加八米短桩,桩端土为淤泥质粘土,竣工时实测沉降已达15cm。但其沉降差比同一小区内采用天然浅基础的五层住宅要小些,这可以从住宅墙面上裂缝的多少与大小看出来。
5. 上海梅陇路仓库,三层,活载每平方米 10~20kN,条基加六米短桩,桩端土为粉砂,下卧层为淤泥质粘土。竣工时实测沉降小于5cm,后期几乎未增加多少沉降量。
6. 上海岚皋路5#,6# 六层住宅,条基加七米短桩,桩端土为粉砂,下卧层为淤泥质粘土。实测推算最终沉降为4cm。
7. 上海永兴路口琴厂八层商住楼,条基加6.5.米短桩,桩端土为粉砂,下卧层为粘土。竣工时沉降远小于5cm,多年来目测,沉降也没有多少发展。
8. 上海苑南华侨新村六层住宅(三幢),十七米桩,桩端土为粉砂,下卧层为粉质粘土。实测推算最终沉降为6cm。
由以上工程可以看出,当桩端土为软土时,虽然短桩复合桩基解决了强度问题,但是沉降量还是相当大。当桩端土为上海的浅层粉土时,尽管下卧层仍为软土,但实测推算最终沉降均小于10cm,令人满意。
这与三,四十年代老建筑的实践经验似乎不同。但究其原因,首先由于未能收集到老建筑的实测沉降,因而并不能说明老建筑的沉降都较小;其次,老建筑似多位于老城区,可能其土层因为数百年旧建筑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属于超固结土。如前述沪南冷库一库,表层填土厚3.9m,其物理力学指标已接近上海的表土硬壳层,而且其下还没有淤泥质土。由此看来,部分老建筑的实际沉降量可能较小这一点还是完全可以解释得通的。
事实上,目前上海在多层住宅中经常采用的0.2x0.2x16m微型桩复合桩基就仍然是桩尖未达到暗绿色硬土层的“悬桩式”中桩复合桩基,只是桩已改为由两根八米长桩接起来的十六米长桩了。这也可以说是接受了短桩复合桩基沉降量仍然较大的教训。设计反思录六:沉降计算有关的上海地质情况简介
《浙江地基规范(DB33/1001-2003)》对于桩基沉降计算给出两个方法:“实体深基础法”与“明特林应力公式法”。
“实体深基础法”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直接套用《全国地基规范(GB50007-2002)》。但沉降计算经验系数的保证率可能只达到50%左右,且偏于不安全。见帖子“桩基沉降计算问题”。
对于明特林应力公式法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浙江地基规范(DB33/1001-2003)》第275页指出,当采用明特林公式计算地基附加应力且类似上海地质情况时,沉降计算经验系数的取值可参照《上海地基规范(DGJ08-11-1999)》。这当然是浙江地区没有长期沉降观察数据之下的临时举措。然而《浙江地基规范(DB33/1001-2003)》既不作为附录列出明特林应力公式法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又没有列出上海地质的一般情况。按说这也不算难事,顶多借上海规范来复印一下有关章节就行了。但是有一点恐怕不是每一位注册结构工程师都知道的:上海地区(不含松江,崇明,南汇等原县城)的地质情况,据《上海地基规范(DGJ08-11-89)》条文说明,可分成四种类型;而且对于其中两种类型的土层,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似乎至今也还未完全解决其偏离平均保证率的问题。如“D”类型土层的建筑,当桩尖未进入第八层粉砂时,沉降计算值可能偏小;又如“B”类型土层的建筑,当桩尖持力层为浅埋粉性土时,至少对于八层及八层以下的建筑,沉降计算值可能明显偏大,有时导致设计难以进行(这一点下文将另行讨论之)。
为了供未能得到《上海地基规范(DGJ08-11-89)》条文说明的同行参考,附图给出上海地质情况的简单介绍,以便大家参照着合适的土层选择合适的明特林解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由于无论全国地基规范还是浙江地基规范,其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均直接参照上海地基规范的数据,由此可见熟悉上海的地质情况与桩基情况,对于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就不再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仅仅按照桩长去将上海的经验系数生搬硬套到浙江来了。这也是此前一直不厌其烦地介绍上海桩基情况的原因之一。设计反思录七:“上硬下软”土层桩基沉降计算
(一)上海,杭州存在着所谓“上硬下软”土层(浙江其它地区是否存在不清楚),即6~20m左右处有一层3~10m厚的浅埋粉性土,其下又是软弱下卧层淤泥质土或粘土。现收集了上海二十幢和杭州一幢建筑的情况,见附图。
“上硬下软” 浅埋粉性土中桩基沉降计算问题,自从“89年上海地基规范”中提出这个问题后,至今似乎仍未得到完全解决。从附图的表一可以看出,影响计算沉降与实测沉降相符程度的主要因素为:基底总压力和持力层厚度。可以判断与桩长的关系不大,因为无论7~8m桩或是15~19m桩的工程,均出现计算值远大于实测值的现象。本来下卧层的厚度似乎应是个影响因素,但恰好上海口琴总厂综合楼与永兴路高层仅隔一条马路(相距30~40m),两者的地质条件基本相同,唯一的不同之处是基底总压力相差一半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下卧层厚度不是主要影响因素。当初设计上海口琴总厂综合楼的工程师就是担心软弱下卧层影响沉降而坚持采用二十余米长桩,仅仅由于实在打不穿这十米厚的粉砂层而被迫修改设计,没想到实际情况比其最大胆的想象还要好。
又根据上海口琴总厂综合楼与永兴路高层的情况,我们推论,当基底附加压力小于某一数值时,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应该另行确定。按此设想去反推手头一些有地质资料的工程,计算沉降与实测值有所接近,且偏于安全。可惜表一所列上海另外十五幢建筑的数据与地质资料掌握在编写上海地基规范的专家手中,无缘一见。
限于篇幅,杭州打铁关某商住楼的沉降计算问题将另行讨论。
顺便说,这些工程若采用全国地基规范 “实体深基础法”的桩基沉降经验系数来计算沉降,其保证率可能只有50%。附图还给出了永兴路高层与岚皋路高层的桩位图与地质资料,并给出沉降计算过程,有兴趣者不妨一试。计算结果如下:
永兴路高层 计算沉降 14.0cm,实测沉降 34.0cm
岚皋路高层 计算沉降 21.5cm,实测沉降 39.7cm
计算值太小,保证率只有41~54%。若按此计算值去决定沉降控制标准,设计人员的风险未免太大了。设计反思录八 :“上硬下软”土层的桩基沉降计算问题
(二)设计反思录八 :“上硬下软”土层的桩基沉降计算问题
(二)为了少走弯路 , 让我们共享彼此的经验与教训。
现介绍杭州地区一例位于“上硬下软”土层的工程实例:打铁关某商住楼。桩位图, 地质条件, 与明特林应力公式法计算沉降步骤见附图.该工程设计时,无论哪级设计审查均未按规范规定要求计算沉降。同时,设计人员也未收集周围建筑的地质条件,桩长与实际沉降情况(其实哪怕是现场目测沉降也可作为参考),而仍按强度控制取浅埋粉性土作为桩端持力层,软弱下卧层为18m厚的淤泥质粘土,采用0.377x11m沉管夯扩桩。然而,该工程由于是二幢六层底框夹一幢一层框架,不设沉降缝的建筑物,故最终沉降不应超过10cm。而由附图的明特林应力公式法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按“浙江地基规范”推荐的经验系数,则计算沉降达26.5cm,大大超标了。
幸运的是,由于浅埋粉性土层厚达18m,与“设计反思录七”所述上海那些浅埋粉性土层上的多层建筑相比,地质条件要优越得多,因此根据我们的经验,该工程的计算沉降可修正为12cm,且几乎可以肯定偏于安全。
不知打铁关地区在类似“上硬下软”土层的条件下,采用浅埋粉性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的已建工程,最高达多少层?实测沉降多大?请同行加以注意,对今后的设计很有参考价值。若能将数据公布出来,则功莫大焉。
要不是在工程的实际沉降方面吃足了苦头,大约谁也不会真正关心计算沉降与实际沉降之间的关系。因为即使沉降大些也很少对使用功能有较大的影响。举两个极端的例子;上海展览馆最终沉降达1.8m,温州华侨饭店最终沉降近1.2m,然而结构良好,使用至今。因此只要业主不响,设计人员很少会去关心计算沉降是否反映实际情况。
而设计审查人员的态度似乎是;只要进行过沉降计算,无论是手算还是采用如“启明星“等大牌软件计算,就不会去追究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了。这恐怕与缺少快捷的手段去复核沉降计算结果有关。
倒是房产商由于事关切身利益,对此却十分注重,只是他们尚不大清楚如何去要求设计人员在控制沉降指标的前提下优化设计。据闻有的大房产公司对他们建设的住宅小区已经进行长期沉降观测,只可惜我们看不到这些极其有用的数据。似乎此次“浙江地基规范“编写时,也未加以收集。
设计反思录九 :上海一例成功的复合桩基实践 设计反思录九 :上海一例成功的复合桩基实践
为了少走弯路 , 让我们共享彼此的经验与教训。
上海大华二村毫康商住楼为两幢五~六层底框建筑,采用0.25x0.25x20m微型桩复合桩基础,桩位图, 地质报告, 沉降观测数据见附图。
该地区在地面以下4~5m处存在有3m厚浅埋粉性土,软弱下卧层为14m厚的淤泥质粘土和粘土;另一特点是第六层暗绿色硬土层距地面仅18~19m,在上海地区属于较浅的。设计前踏勘了周围已建成五年以上采用天然浅基础的多层住宅,发现一般目测沉降均不明显,墙面也基本未发现裂缝。这说明浅埋粉性土虽仅3m,厚,但对沉降的影响还是较明显的。而同样采用天然浅基础的大华房产公司大楼(六层)与一层辅房之间却出现较大的沉降差。于是考虑到本工程为底层框架,根据以往经验,最终沉降量应控制在10cm以内,加之暗绿色硬土层埋藏较浅,决定采用桩端土为硬土层的微型桩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础。
该工程的桩数仅为同样条件下常规桩基桩数的37.4%,应该说已达到了极限,因为有两根柱下均仅布置一根桩,无法再优化了。该工程的A幢由于业主提出的总体布置要求,在打完桩后又要求整体南移500mm。由于采用的是复合桩基,故修改设计时只要求补打16根树根桩,且已完成的桩中只有9根桩作废。
该工程结构封顶后因故停工三个月,因此沉降观测数据比一般竣工时的沉降观测值更能反映沉降趋势。实测推算最终沉降为59mm和65mm,与计算值较接近。应该说这是个十分成功的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工程实践。业主对基础设计始终非常满意。
“上海地基规范(1999)”对于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桩端持力层要求是;“进入压缩性相对较低但不十分坚硬的持力层”,不过并未给出具体的数值要求。根据我们收集的一些工程实例(见附图表一),似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初步结论:对于桩端持力层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的情况,已成功的实践经验是,可取压缩模量Es小于等于10Mpa的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对于桩端持力层以下无软弱下卧层的情况,已成功的实践经验是,可取压缩模量Es大于10Mpa的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此外,若欲以坚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可采用在桩顶与基础底面之间设置褥垫层的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反思录十 :水泥搅拌桩基的沉降问题 设计反思录十 :水泥搅拌桩基的沉降问题
为了少走弯路 , 让我们共享彼此的经验与教训。
从对水泥搅拌桩帖子的点击率来看,关心这种复合地基的同行还不少。现将自己手头有关水泥搅拌桩沉降的资料选一些公诸同好。
温州某六层住宅,采用12..5m长的水泥搅拌桩,沿墙下单排布置,条基宽1.0m。地质资料为;1。粘土,厚0.7~1.2m,Es=2.9MPa;2。淤泥,厚6.3m,Es=1.12Mpa;3。粘土,厚1.0m,Es=3.5MPa;4。淤泥,厚17m,Es=1.36Mpa;5。粘土,Es=8.9Mpa。实测推算最终沉降为6.4cm。这是一例出乎意料的工程,主要是沉降量之小用现有规范的沉降计算公式无法计算的。我孤陋寡闻,不知温州地区对此经验的推广情况如何?类似工程的长期沉降观测结果如何?只是知道去年同属温州土的黄岩地区建议慎用水泥搅拌桩。
《地基处理手册》(1988年版)第424页报道,南京某小区六,七层住宅采用9m长水泥搅拌桩,地质资料为;1。人工填土,厚1.5~3m;2。淤泥质粘土,厚度大于30m,Es=2.09Mpa。使用一年半后实测沉降量10cm左右。长期观测结果未见报道。顺便说一下,《地基处理手册》(1988年版)第424页的沉降计算,是以整幢房屋条基中间的一条基础计算沉降,去代表整体的沉降计算值。这恐怕不符合规范规定,似乎有以计算值去凑合实测沉降之嫌。
上海浦东金杨新村的十一幢六层住宅,采用11..5m长的水泥喷粉桩,地质资料为;1。填土,厚0.65m;2。粉质粘土,厚0.92m,Es=4.76Mpa;3。粘土,厚0.53m,Es=3.32MPa;4。淤泥质粘土,厚2.02m,Es=2.49Mpa;5。砂质粉土,厚1.15m,Es=6.06Mpa;6。淤泥质粘土,厚14.1m,Es=1.81Mpa;7。粉质粘土,厚5.02m,Es=4.02Mpa;
8。粉质粘土,Es=6.56Mpa。由三家不同的施工队施工,结构封顶时,普遍沉降16cm,最大沉降20cm以上,且沉降率仍为1~2mm/天。以后未见长期沉降观测报道。设计单位称计算沉降为25cm,看来要超过了。以后上海地区规定水泥搅拌桩必须计算沉降,这一来等于让这种地基处理方法退出多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因为沉降计算结果多半超出25cm。而浅埋粉性土区又无法采用水泥搅拌桩。
看来,水泥搅拌桩的“罩门”还是其沉降计算问题。而且确实有失败的工程实例。设计反思录十一:浙江一例成功的复合桩基实践 设计反思录十一 :浙江一例成功的复合桩基实践
为了少走弯路 , 让我们共享彼此的经验与教训。
绍兴兴文公寓位于绍兴市区,由三幢六层砖混与两幢六层底框住宅组成。其中三幢砖混住宅采用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础,两幢底框住宅采用常规桩基础。桩位图, 地质报告见附图。
根据地质报告选用0.426x12m沉管灌注桩。而其中砖混住宅若采用常规桩基需布置253根桩。采用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础后的1#, 2#楼各布置142根桩,3#楼布置162根桩。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桩数平均为常规桩基的59%。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计算沉降约为17cm。最初还在小区边打了一根12m长的桩作为基准桩,以便进行长期沉降观测。可惜基准桩在施工期间遭到破坏,从而导致沉降观测未能进行下去。但是该工程建成数年后,无论谁到现场去,都可以发现地坪, 台阶并未因为住宅沉降而出现裂缝,这说明该工程的沉降确实不大。更明显的是,拿两幢常规桩基的底框住宅与三幢复合桩基的砖混住宅来比较,实在看不出二者的沉降量有多大区别。
该工程最大的特点是由浙江大学土木系组织了桩土应力测试,以便研究桩与承台分担上部荷载的比例关系,而且在工程竣工以后一直坚持了五~六年。最终得出的桩土分担比例约为11.9%左右
设计反思录十二 :上海二例有缺陷的复合桩基实践
上海某住宅小区与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小区某通用厂房均采用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础,地质报告,见附图。
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小区某通用厂房,六层,长达80余m。采用0.2x0.2x16m微型桩复合桩基础,布置的桩数为常规桩数的58%。桩端土为压缩模量Es=2.40Mpa的粘土。竣工时(此时活载每平方米8kN尚未施加)实测沉降达8cm,更不利的是墙面已出现裂缝。而采用0.2x0.2x8m短桩筏基的上海第二服装厂,虽然沉降达到25~30cm,但墙面始终无裂缝。由此可见金桥通用厂房的沉降差比第二服装厂大。等厂房投入使用后,沉降与沉降差将进一步加大。该工程的计算沉降为33cm,看来实测推算最终沉降很可能超出设计值。因此这项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础是个存在缺点的工程。
上海某住宅小区在设计前踏勘了周围二百米范围内的十余幢住宅。隔壁两幢六层住宅竣工三年以上,三幢七层底框住宅竣工一年以上;附近七幢六~七层住宅已竣工十年以上。发现一个规律,凡六层住宅的墙面均无明显裂缝,但目测沉降约为15cm(注意,这沉降未包含室外地坪施工完成前的实际沉降);凡七层住宅均有“八”字形裂缝。于是决定四幢住宅均采用0.25x0.25x20m微型桩复合桩基础。其中两幢底框住宅按经验本应选取10cm作为沉降控制指标,但为了降低造价,业主坚持改用15cm。布置的桩数为常规桩数的40~60%。桩端土为压缩模量Es=3.21Mpa的粉质粘土。竣工时沉降情况尚可。可是一年多后房产商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底框住宅的外墙出现由沉降差引起的典型斜裂缝。幸亏当时房价大涨,故住户也不敢抱怨了。但从结构师的角度来看,应该承认沉降较大是个不小的缺点。原因之一就是未能坚持以10cm作为沉降控制指标。
两项工程均按《上海地基规范》的沉降控制复合桩基计算方法计算,却发现计算值很可能小于实测值,于是回顾这两项工程,得出的经验之一是桩端应尽量进入压缩模量更大些的土层。如某住宅小区应采用0.3x0.3x25m桩,桩端土选用Es=6.76Mpa的硬土层;又如某通用厂房应采用0.3x0.3x25m桩,桩端土选用Es=5.76Mpa的硬土层。这样效果更好。此后的上海大华新村豪康商住楼与浙江绍兴兴文公寓等工程就是这一次反思后的成功实践。
反思的另一收获就是发现《上海地基规范》的沉降控制复合桩基计算方法另有奥妙,进而摸索出一些窍门来。限于篇幅,这一点将另文探讨 设计反思录十三 :应用“上海规范法”的窍门
设计反思录十三 :应用“上海规范法”计算沉降的窍门
为了少走弯路 , 让我们共享彼此的经验与教训。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第73页指出,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具体计算可参考上海《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以下简称“上海规范法”)
“上海规范法”于1989年通过上海市科委鉴定,1994年列入《上海市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4)》,1999年列入《上海市地基基础规范(DGJ08-11-1999)》。《上海地基规范》(条文说明)第239页还给出一个工程实例(即上海康健新村十二街坊 12#楼,沉降观测时间 2202天)的计算过程。
该工程实际布置152根0.2x0.2x16m微型桩。但以上所述两本上海规范均只给出133根桩的计算过程。我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屡次发现计算沉降有时可能小于实测沉降,于是按规范步骤计算152根桩的复合桩基沉降,并绘出桩数与沉降曲线图,见附图。
从附图可以看出,152根桩的计算沉降为101.3+38.4=139.7mm。既小于《上海地基规范》(条文说明)第264页给出的164.3mm,也小于实测推算最终沉降160mm。这并非太大问题,由于《上海地基规范》例题计算时取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1.0,若按《上海地基规范》第73页表6.4.2规定取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1.1,则可得计算沉降为150mm了。然而问题是桩数从133根到152根,仅增加19根(增加12.5%),计算沉降骤降29mm(减少20%)。如附图之图二, 图三所示,桩数与沉降的曲线太陡了,尚未见到有资料表明这个结果得到实测数据的支持。难怪两本上海地基规范始终不给出152根桩的计算结果,因为无论如何都得不出预想中的桩数与沉降曲线图。
此外,该工程上部结构总重43500kN,建筑面积2559平方米,折合每平方米重17kN,似乎超出这类住宅(采用实心粘土砖)的一般重量(每平方米重16kN左右)。若按上部结构总重39000kN计算,则152根桩的沉降为111mm,比实测值160mm小多了。桩数与沉降曲线见附图之图四。
这么一来,以往设计中所遇到问题的症结找到了:当桩端土为上海地区第五层粘土(Es<6MPa)时,计算沉降确实可能偏于不安全。当桩端土为上海地区第六层硬土时,计算沉降与实测值可能较为接近。
总结一下,应用“上海规范法”进行沉降控制复合桩基计算的窍门是:
1. 虽然《上海地基规范》第207页11.6.5条规定:“复合桩基桩数的确定,应先按11.6.4条所述沉降计算基本原则计算复合桩基中假定布有不同桩数时的沉降量,求得桩数与沉降量的关系”,并建议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取1.0;但窍门是,在实际使用时只能先分别计算常规桩数与三分之一常规桩数的沉降量,然后按线性变化假定求得近似的桩数与沉降量关系,一定不可直接求出某一桩数的沉降量;
2. 若桩端土的Es<6MPa,应考虑由窍门1得出的沉降量小于实测推算最终沉降量20%的可能性,即确定最终桩数时留点余地,或取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为1.1甚至1.2。
当然,以上计算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逻辑漏洞。由于整套计算方法是以常规桩数与三分之一常规桩数的沉降量,按线性变化假定求得两者之间任意桩数的沉降量,而能够这样做的前提是,常规桩数桩基与三分之一常规桩数复合桩基的计算沉降应经过实测沉降验证。常规桩数桩基计算沉降经过上海地区69幢建筑实测数据的验证,没有问题;然而三分之一常规桩数复合桩基计算沉降未得到实测数据的验证,并非不证自明的。好在“上海规范法”的实质仍是一种经验拟合的方法,因此上述逻辑漏洞并非关键,只要按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并留有余地,还是能够在工程中使用的。设计反思录十四 :沉降计算软件的选择与测试 设计反思录十四 :沉降计算软件的选择与测试
为了少走弯路 , 让我们共享彼此的经验与教训。
劈头就说对大牌沉降计算软件应有所选择与对其计算精度进行测试,似乎有点狂妄吧?且看下文。
《住宅科技》2001年7期文:“减沉桩设计原理及工程实践”给出一幢采用复合桩基的小高层,用“Pile 2000”软件计算,得出桩数与沉降等值线图。见附图。
由附图可发现几点不明白之处:
1.“Pile 2000” 软件的介绍称,该软件系根据上海《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的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原理(以下简称“上海规范法”)编制的。然而上海《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第80页指出,“不能用这种方法计算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因为这种算法不考虑上部结构刚度。”“Pile 2000” 软件既然能够给出建筑物由中心到边缘的沉降等值线,那就说明它考虑了上部刚度的影响。这对于设计人员当然是好事。
2.由“设计反思录十三”的讨论可知,应用“上海规范法”只能先分别计算常规桩数与三分之一常规桩数的沉降量,然后按线性变化假定求得近似的桩数与沉降量关系。而“Pile 2000” 软件能够根据桩数直接算出相应的沉降量,那就是说明软件对“上海规范法”动了不小的手术。至于引入了什么假定,不得而知。
3.从附图之图一(223根桩的最大沉降154mm)与图二(160根桩的最大沉降100mm)所示结果看,桩数多的计算沉降反而比桩数少的计算沉降大,不知是否文章的笔误?若无误,则软件计算结果有违常理。采用该文的数据按“上海规范法”计算得常规桩基沉降为133mm,复合桩基沉降为137mm。当然该文未给出全部数据,故难以判断问题之所在。只能存疑。
4.由附图之图一, 图二可以看出,对于常规桩数与复合桩基,小高层中心与边缘的沉降差分别为54mm与40mm,均远远超出规范规定的允许沉降差约24mm。由于一般在设计中,只要上部荷载与各个对应部位的桩抗力基本匹配,沉降差就应该不会太大的。因此,若“Pile 2000” 软件的计算结果未能得到实测数据的支持,则说明软件计算值可能夸大了沉降差,也就是说,建筑物中心与边缘的沉降中至少有一个是不可靠的。若在送审时将这份沉降等值线图和盘托出,虽然各级设计审查未必有力量追究其中疑问,但有这么个缺憾留着,万一有事对设计人员就是个祸胎。
由以上讨论可见对任何软件确实应该有个选择与测试的过程。选择其实可以不论,那是单位总工的事。对于设计人员来说,为了尽量保护自己,有几件事只要愿意可以很方便地做到:
A. 无论计算软件由哪级机构认可推荐,只要它说是根据“上海规范法”原理编制的,就可以先以“上海康健新村”的数据(见“设计反思录十三”附图)用软件算一下,看看结果与上海《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计算值差多少,然后就可以知道如何去修正或留多少余地了。
B. 若发现软件计算的建筑物中心与边缘沉降差超出规范规定,只要自己设计的各局部桩抗力与上部对应荷载基本匹配(当然,桩端以下土层的均匀是不言而喻的前提),就删去边缘的沉降等值线,只保留中心的沉降等值线。否则万一被认真的校审者发现,就得无休止地调整各部位的桩数,以便凑出合适的沉降等值线来。其实调整后的实际效果未必理想。
总之,设计人员或许没有选择采用哪种沉降计算软件的权利,但可以设法保护自己。没有必要去承担那种由于软件编制者不同学术观点而产生的莫名其妙的风险。对不对? 设计反思录十五:桩土分担比的一些数据 设计反思录十五。桩土分担比的一些数据
为了少走弯路 , 让我们共享彼此的经验与教训。
以往按强度为控制指标设计复合桩基时,设计人员最关心的是桩土分担比例,于是就有“三七开”,“二八开”的传统经验。现在复合桩基设计已转为同时以沉降量和强度为控制指标,但设计人员由于惯性思维首先关心的仍然是桩土分担比例。大量的实测数据已证明不存在一个固定的分担比。复合桩基设计的第一指标应该是沉降量。
然而关心桩土分担比本身并不错,因为复合桩基中的桩若布置于承台或承台梁下,则筏基底板或条基基础板的内力就应由桩土分担比得出了。但是由于现在还无法直接求得桩土分担比,因此这确实是个问题。现将收集的桩土分担比的一些数据给出,见附图。
多层建筑复合桩基的基础板内力,可根据《上海地基规范》(条文说明)第238页的假定得出:“应注意其承台与桩分担荷载关系是随荷载作用时间变化的特点,在建筑物竣工初期承台要承担较大外荷载(此时计算承台底面地基反力,可根据部分工程实测结果按经验去全部外荷载的50%考虑)。
高层建筑的基础底板的内力(当桩布置于承台或承台梁下时)则似乎尚无正式规定。虽然一般较少将高层建筑设计成复合桩基,但从附图之表一, 表二可以看出,基础底板仍可分担8~29%的上部荷载。上海地区关于高层建筑桩筏基础底板内力计算,以往有个经验公式,如下:
q=0.2x(∑ N—-水浮力)+水浮力 [引自《上海八十年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上海科技普及出版社,1994年5月)第312页]
顺便指出,《上海地基规范》第205页的假定;“当作用在承台底面的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值大于各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之和时,桩分担相当于各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之和的荷载,承台下地基土分担余下之荷载”,仅仅是根据现场小规模桩—承台试验结果作出的假定,并未得到复合桩基实测桩土分担比的证实,见附图之表一, 表二中多层建筑部分数据。即使《上海地基规范》(条文说明)第240页中作为例题的工程所在的上海康健新村,据报道共实测了两幢住宅的桩土分担比,而实测单桩反力也仅为142kN,比单桩极限承载力250kN小多了。
设计反思录十六~十八:高层桩基承台板设计与优化 设计反思录十六。高层桩基承台板设计与优化
(一)为了少走弯路 , 让我们共享彼此的经验与教训。
从论坛的讨论看,不少同行对高层桩基, 承台板基础的底板内力计算方法多有兴趣,众说纷纭。现介绍上海地区成熟的计算方法与一些工程实践。
上海地区对于高层建筑多采用桩, 厚筏基础。其实只要桩布置得合理,桩, 厚筏基础的造价并不一定高于桩, 承台基础,且施工难度比桩, 承台加反地梁要小得多,施工难度小实际上就意味着施工中不易问题。筏板的厚度可按上部结构每层折合60mm的筏板厚度估算。
《建筑结构》2002年5期文“高层建筑桩基承台板的简化计算法”指出,上海地方规范《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筒体结构设计规程(DGJ08-31)》采用的“弹簧常数法”,是将单桩简化为一个弹簧,承台板弯矩按支承于弹簧上的弹性平板来计算。该方法的关键——弹簧常数K近似地由沉降验算参数来计算。弹簧常数确定后,可用一般弹性有限元方法计算承台板内力与配筋。计算结果包括承台板单元的弯矩, 各单桩的桩顶反力与沉降量。
工程实例:上海川沙某大楼,主楼十一层,裙房四层,地下室一层,不设沉降缝。核心区底板厚达1.3m,其余部分底板厚1.1m。地质资料,桩位图以及“弹簧常数法”计算的底板内力简图, 桩顶反力及桩沉降量见附图。
由底板内力简图可以看出,最大弯矩(位于核心区)为1475kN,最小弯矩(位于裙房)为1kN,明显不合理,原因当然是桩的布置不妥。这还是先在上海申元岩土工程公司采用“弹簧常数法”计算过一次,修改桩位布置后第二次计算的结果。上海申元岩土工程公司的计算意见为:“1。底板内力分布不均匀,差值较大,较不经济,建议优化布桩并减小底板厚度;2。裙房桩顶反力较小,可进一步优化;3。由于车道板和基础底板连接位置受力及变形较复杂,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建议将车道板和基础底板脱开。”
第二次计算结果出来后,认为仍有较大改进余地,试着调整桩位, 桩长等,发现桩的工程量可减少1210立方米,底板改为900mm后可减少砼工程量375立方米,共可降低基础造价约120万元,折合总建筑面积每平方米降低92元。原拟去建议业主委托进行优化咨询,后因对方只肯支付一, 二万元而作罢。房产商为了少出十万元咨询费而宁愿多花百万元造价,这未尝不是该工程设计人员和单位的好运气。但这种好运气会一直伴随着我们吗?
下一篇准备结合一例高层桩基承台板设计介绍如何进行合理设计的体会。
设计反思录十七。高层桩基承台板设计与优化
(二)——合理的高层建筑桩基承台板设计
为了少走弯路 , 让我们共享彼此的经验与教训。
从论坛的讨论看,不少同行对高层桩基, 承台板基础的底板内力计算方法多有兴趣,众说纷纭。现介绍上海地区成熟的计算方法与一些工程实践。
上海地区对于高层建筑多采用桩, 厚筏基础。其实只要桩布置得合理,桩, 厚筏基础的造价并不一定高于桩, 承台基础,且施工难度比桩, 承台加反地梁要小得多,施工难度小实际上就意味着施工中不易问题。筏板的厚度可按上部结构每层折合60mm的筏板厚度估算。
《建筑结构》2002年5期文“高层建筑桩基承台板的简化计算法”指出,上海地方规范《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筒体结构设计规程(DGJ08-31)》采用的“弹簧常数法”,是将单桩简化为一个弹簧,承台板弯矩按支承于弹簧上的弹性平板来计算。该方法的关键——弹簧常数K近似地由沉降验算参数来计算。弹簧常数确定后,可用一般弹性有限元方法计算承台板内力与配筋。计算结果包括承台板单元的弯矩, 各单桩的桩顶反力与沉降量。
工程实例:上海凯鹏大楼,主楼二十八层,裙房三层,地下室一层,不设沉降缝。底板厚1.5m。地质资料,桩位图以及“弹簧常数法”计算的桩顶反力及桩沉降量见附图。另附上上海与浙江部分高层建筑桩筏基础底板厚度统计表。
底板最大弯矩不在核心区而在主楼的边柱,这相当合理,因为边柱受承台板面积限制,布桩只能向三个方向发展;底板最小弯矩当然在裙房。底板板面最大弯矩为2890kNm/m,底板板底最大弯矩为3060kNm/m,板面板底弯矩接近的情况是最理想的。最小沉降量86mm不位于裙房而在主楼的边柱下;最大沉降量100mm却在裙房处,这是因为左上角裙房的四根柱为了调整沉降有一根桩未布在柱下之故,看计算结果这种做法还是较合理的。核心区沉降量一般为91mm,较均匀,说明此处布桩合适。桩顶最大反力1641kN与最小反力1423kN641kN均位于边柱处,相差不大。
上部结构总重+地下室重-水浮力= 467950kN,桩群总抗力为509350 kN,于是509350 / 467950 =1.088。连地下室共二十九层结构层,底板厚度仅为1.5m,可以说该工程的基础设计较合理。
该工程的设计步骤如下:先根据上部荷载初步布桩,再采用明特林应力公式法在不考虑上部刚度影响的条件下,分别估算主楼柱与裙房柱的沉降差,当沉降差小于20mm时,即可判断布桩是合适的。该工程经数次估算沉降差后,决定裙房布桩时的桩承载力取全额单桩承载力标准值,主楼布桩时的桩承载力取九折左右的单桩承载力标准值,最后效果良好。
下一篇准备介绍带悬挑地下室的高层桩基承台板设计。
设计反思录十八。高层桩基承台板设计与优化
(三)——带有挑出地下室的高层建筑桩基承台板设计
为了少走弯路 , 让我们共享彼此的经验与教训。
从论坛的讨论看,不少同行对高层桩基, 承台板基础的底板内力计算方法多有兴趣,众说纷纭。现介绍上海地区成熟的计算方法与一些工程实践。
上海地区对于高层建筑多采用桩, 厚筏基础。其实只要桩布置得合理,桩, 厚筏基础的造价并不一定高于桩, 承台基础,且施工难度比桩, 承台加反地梁要小得多,施工难度小实际上就意味着施工中不易问题。筏板的厚度可按上部结构每层折合60mm的筏板厚度估算。
《建筑结构》2002年5期文“高层建筑桩基承台板的简化计算法”指出,上海地方规范《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筒体结构设计规程(DGJ08-31)》采用的“弹簧常数法”,是将单桩简化为一个弹簧,承台板弯矩按支承于弹簧上的弹性平板来计算。该方法的关键——弹簧常数K近似地由沉降验算参数来计算。弹簧常数确定后,可用一般弹性有限元方法计算承台板内力与配筋。计算结果包括承台板单元的弯矩, 各单桩的桩顶反力与沉降量。
工程实例:上海外高桥某办公楼,主楼十二层,裙房二层,地下室一层,且向东, 西方向各挑出7米,向北方挑出6.3米,向南方挑出5.5米,挑出地下室的顶部就是室外地坪,不设沉降缝。底板厚1.0m。地质资料,桩位图以及“弹簧常数法”计算的桩顶反力, 底板最大弯矩及桩沉降量见附图。
开始讨论基础方案时,有认为挑出地下室应沿每道轴线设置剪力墙以便承担挑出部分的荷载。但这一来地下车库简直无法使用。参照上海地区挑出地下室的经验,取底板厚度为1.0m(实际0.8m即够了)。挑出地下室最外边轴线下坚持不布桩,因为根据明特林应力公式法估算,此处一旦布桩,沉降差肯定无法控制在20mm以内。“弹簧常数法”计算结果表明,最小沉降在挑出地下室边缘(19mm),最大沉降在主楼柱下(43mm),沉降差不大。证明挑出地下室边缘不布桩的思路是正确的。桩位图上有五处在校审时被要求各增加一根桩,但从计算桩顶反力简图看,凡加桩处的桩顶反力均明显偏小,说明校审的干预并不成功。
上部结构总重+地下室重-水浮力= 162674kN,桩群总抗力为226560 kN,于是226560 / 162674 =1.392,桩数稍偏多;最大板底弯矩为1025kNm/m,最大板面弯矩为323kNm/m,相差较大,桩位布置尚有调整余地;连地下室共十三层结构层,底板厚度可取0.8m,实际为1.0m;桩顶反力除了附图标明的五处外,与单桩承载力较为接近。可以说除了底板厚度与五处布桩偏多外(这是受到外力干扰),这项带有挑出地下室的基础设计较合理。
该工程的设计步骤如下:先根据上部荷载初步布桩,再采用明特林应力公式法在不考虑上部刚度影响的条件下,分别估算主楼柱与裙房柱的沉降差,当沉降差小于20mm时,即可判断布桩是合适的。
上海地区地下室挑出最大长度的是上海启华大厦,二十四层,一层地下室,不设沉降缝,地下室挑出最远端点与主楼相距十八米,地下室底板厚二米。经过四年使用底板完好,无渗漏迹象,达到设计的预期效果。设计反思录十九:汽车坡道设计方法
设计反思录十九。汽车坡道设计方法探讨
为了少走弯路 , 让我们共享彼此的经验与教训。
对于汽车坡道与地下车库连接处的做法,上海地区的思路是,由于车道板和基础板连接位置受力及变形较复杂,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借鉴隧道沉管的变形缝做法(设一道永久埋置, 一道可脱换的橡胶止水带),将车道与主体地下室用沉降缝脱开;且无论主体是否打桩,车道一般不打桩(一层地下室时)或设置真正意义上的抗浮桩(二层及以上地下室)。所谓真正意义上的抗浮桩是指布置细而多的桩,不需要进入硬持力层,因为桩端阻力对抗浮毫无意义。常用的车道板与地下室的沉降缝节点见附图。
连续式车道的汽车坡道与主体地下室间不设沉降缝,待主体基本完成后,才从地下室出口处开始浇筑车道。另一特点是车道下设置抗浮桩,且桩端一般均达到与主体桩端相同的硬持力层。
脱开式车道和连续式车道的相同之处是,两者均在主体基本完工后才开始浇筑。浙江地区这两种方法并行不悖,但似乎连续式车道做法更多些。
其实认真分析一下连续式车道板的受力状况就可以发现其内在矛盾:主楼除非桩端持力层为基岩,均将产生沉降,且竣工后的沉降可能占总沉降量一半或更多。而车道无论是否打桩,沉降均可以认为等于零。因此车道与主体底板的连接处应该存在由于两者的沉降差导致的附加弯矩。而设计连续式车道板连接处时似乎一般并不考虑这个附加弯矩。如果说这么多工程均未见问题,那可能是因为主楼的沉降将持续多年,沉降速率很小,故混凝土的蠕变就能释放沉降差导致的附加应力;另一原因可能是车道板连接处较厚(一般为400mm),即使底面出现裂缝,只要裂缝不深到导致渗漏,一般也无法发现。
这一切说明,车道板抗浮长桩实际上只不过是为了控制车道沉降的桩,控制其不可能出现的沉降的桩。
或许有人认为打了肯定不会错,反正也就多花几万元钱。但是既然车道不沉,连续式车道连接处的附加应力客观存在,因此这些“抗浮桩”却很可能成为多花钱反而导致安全隐患的额外措施。这一切设计人员或许可以视而不见,但业主却不可不知道,否则就有点冤了。知道了至少可以要求将车道下的桩改为真正意义上的“抗浮桩”(即桩端不进入硬持力层)。
不过除非出现脱开式车道的省标,否则看来两者将一直并存下去。设计反思录二十 :纯地下车库设计探讨 设计反思录二十 :纯地下车库设计探讨
为了少走弯路 , 让我们共享彼此的经验与教训。
既然与地下车库相连的汽车坡道可以采用与主楼桩基等长的桩端进入硬持力层的桩,那么,纯地下车库当然也就采用同样的桩,只是同样改名为“抗浮桩”。其实真正意义上的, 最经济的抗浮桩应是细长而数量多的桩群,且桩端不进入硬持力层,因为桩端阻力对抗浮无用。若抗浮能力不够,为业主着想,只要造价差不多,倒宁愿加厚地下室顶板, 墙板和底板,对抗渗有利;或加厚底板面层,以便在面层中设排水沟,降低施工难度,较厚的面层对汽车行驶的磨损消耗也有利。打桩的思路,其实是借抗浮桩之名,行偷用承受竖向力桩之实。
最困难的倒是与主楼地下室相连的纯地下车库。据了解,浙江地区似多半采用与主楼等长的桩基。软土深厚的地区如上海地区,地下车库的持力层多为淤泥质土,主体的计算沉降常超过100mm以上,因此纯地下车库也采用长桩,但不一定选用同主体桩基一样的持力层,底板内力由“弹簧常数法”计算。
但若纯地下室持力层为粉性土,主楼沉降不大, 纯地下室沉降接近零的情况,似应区别对待。因为纯地下室打了桩后更沉不下去,反而导致其与主体间的附加应力加大。此时或可考虑纯地下室不打桩,抗浮必要时布置真正意义上的抗浮桩,主要依靠后浇带解决沉降差的问题。
有趣的是,纯地下室下布置的“抗浮桩”,实际上却是正宗复合桩基中的桩,因为设计人员多半不会考虑由桩去承担全部地下室重量,而是假定地基土承担地下室自重,设置少量“抗浮桩”只是为了控制实际上不存在的“沉降”。但超出水浮力的地下室重量实际是由桩与地基土共同承担的。
工程实例:钱塘江南岸某住宅小区,三幢高层住宅的地下室与大面积纯地下车库相通,地下室底面为厚达4m以上的砂质粉土,地基承载力为每平方米160kN。主楼采用40m长桩,桩端持力层为砾石层。纯地下车库也采用40m长桩作为抗浮桩,共需一千四百万余元。其实当地二十年一遇洪水水位在地下车库顶板以下1.2m处。设计单位认为应该按五十年一遇标准取暴雨水位达到室外地坪(这没有错),按此标准计算下来设置一柱一桩的40m长抗浮桩,且桩端进入砾石层。在业主组织的论证会上,立即有人指出,既然按五十年一遇标准,那么计算书中漏算了地下车库的活载准永久值以及顶板上的梁重, 柱重和底板面层重,这些漏算荷载加上后就可以不设抗浮桩。即使要设抗浮桩,桩端也根本不必进入砾石层。显然设计人员是想以此来协调主楼与纯地下车库的沉降,于是在计算书上做了点小小的手脚。按当地经验,桩达到砾石层后,主楼沉降较小,埋置于砂质粉土上的纯地下车库沉降也极小,完全可以通过后浇带解决沉降差的问题。一千四百万的抗浮桩,不是任何房产商都会毫无异议地扔下去的。
设计反思录二十一 :抗拔桩与锚桩设计体会 论坛上曾讨论过抗拔桩的抗裂验算问题。正如一份帖子所说的,编写上海地基规范的专家指出,至少在上海地区不必考虑抗拔桩的裂缝宽度验算问题,因为桩身常年在地下水中,缺少氧气。这么看,只要在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区也就可以参照上海地区的经验执行了。
但我以为抗拔桩似可分为两类,区别对待:
1. 暂时承受上拔力的抗拔桩,就是工程中常用的抗拔桩,一旦完工后上拔力就消失。如前所述,不必验算裂缝宽度。
2. 永久承受上拔力的抗拔桩,如两层或更多层地下室下设置的抗拔桩,上拔力将始终存在。对于这类抗拔桩,为了稳妥起见,似还是验算裂缝宽度更好些。也许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取大值。
锚桩其实就是暂时承受上拔力的抗拔桩,但设计荷载有所不同。上海一家大设计院总工说,他们的经验是,当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的锚桩为四根时,上拔力只按三根桩同时受力计算;对于锚桩兼作工程桩的情况,受拉钢筋的强度不宜用足,可按0.7~0.8的钢筋强度设计值计算。
设计反思录二十二 :有意思的多层住宅墙面裂缝 软土地区多层住宅墙面裂缝多半由于沉降较大引起,也有部分温度裂缝。现介绍一起有意思的墙面裂缝。
上海大华新村一幢100多米长的七层底框住宅,呈锯齿形,采用天然浅基础,由沉降缝分成四段。粉刷完成后五个月时实测沉降量为90~160mm,但由沉降缝分开的每一段的沉降尚较均匀。该地区在地面以下4~5m处存在有3m厚浅埋粉性土,软弱下卧层为14m厚的淤泥质粘土和粘土;另一特点是第六层暗绿色硬土层距地面仅18~19m,在上海地区属于较浅的。周围已建成五年以上采用天然浅基础的多层住宅,一般目测沉降均不明显,墙面也基本未发现裂缝。这说明浅埋粉性土虽仅3m,厚,但对沉降的影响还是较明显的。由此可见,该住宅的最终沉降应该不会太大。
但粉刷完成后的第四个月忽然发现墙面出现裂缝。房产公司技术人员对裂缝是由于沉降还是由于温度引起争执不下,关键在无法采取应对措施。温度裂缝较易处理,若为沉降引起的裂缝则可能要等到沉降稳定下来才可采取措施。这势必影响销售。应业主邀请去现场,首先是观察,发现墙面裂缝的位置似乎不太有规律:1。跃层墙面多为水平裂缝;2。厨房与卫生间墙面出现斜裂缝,但哪间房间有裂缝却似乎很难捉摸;3。横墙上既有斜裂缝又有直裂缝,山墙和中间的横墙都发现有;4。阳台窗下角的墙面上有垂直裂缝,且东面、西面、南面都有。
也许正因为裂缝位置较奇特,因此无论是沉降裂缝派还是温度裂缝派,均不能真正说服对方。
观察了所有出现裂缝的房间后,找到了三条规律,符合规律的墙面可能出现裂缝,不符合规律的墙面肯定没有裂缝,无一例外:
1. 只有阳光能够直接、长期照射到的厨房、卫生间墙面,才可能有裂缝,反之则肯定无;
2. 只有直接晒到太阳的横墙,包括中间单元的横墙(由于整幢住宅呈锯齿形,故中间单元的横墙才可能晒到太阳),其墙面才可能出现裂缝,反之则肯定无;
3. 无论东、西、南面,只有阳光能够直接、长期照射到的阳台窗下墙,其墙面才可能出现垂直裂缝,反之则肯定无。如中间单元凹阳台就没有裂缝。
规律找到了,再结合发现裂缝前上海恰好暴热半个多月的情况,墙面裂缝原因的结论就可以由业主自己做出。随后建议业主在每条裂缝上依次贴几块石膏饼,以便观察裂缝是否继续发展。一旦情况稳定了,可以在砖墙本身的裂缝中灌浆,重新粉刷即可。
此次经历自己也得到一个很有用的经验:在工地遇到意外情况,首先要做的不是发言,而是仔细观察,设法找到事故发生的规律。一旦摸清底细,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呼之欲出了。设计反思录二十三 :预应力管桩压力注浆的实践
玉环某办公大楼,七层,局部二层,体型较复杂。若采用沉管灌注桩则布桩平面系数超出规范规定,风险较大。改用预应力管桩又使得基础造价高出当地类似建筑不少。业主希望基础造价与沉管灌注桩基本持平。于是决定采用预应力管桩桩端压力注浆技术,在桩端持力层砾石层中形成扩大头,充分发挥该层土承载力高的优势,减少桩数,使得基础造价与沉管灌注桩持平。地质报告、桩位图、柱底荷载与建筑立面见附图。
预应力管桩桩端压力注浆后,静载荷试验结果表明单桩承载力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办公楼建成后已使用数年,情况良好,实测沉降量小于50mm。而附近采用沉管灌注桩的大楼竣工实测沉降量已达100mm以上。管桩桩端注浆基础沉降较小的原因估计是砾石层在压力注浆时,部分水泥浆压入扩大头周围的砾石层,在每个承台下桩群的桩端形成一个较大的“胶结层”,这可能对沉降有所影响。
其实该工程设计伊始,沉降计算就是个大问题。这又是一个“上硬下软”的土层,计算沉降肯定较大,而复杂的体型又要求将沉降量控制在100mm以内。该工程仅仅是为朋友咨询,故未按以往习惯进行现场踏勘、收集当地沉降数据和向当地工程师请教。但通过询问业主得知,玉环当地采用砾石层作为桩端持力层的建筑一般沉降量尚可,也有沉降较大的。不知是否与该地区土层的应力历史有关?
不过采用预应力管桩桩端压力注浆技术并非全然盲目冒险。管桩桩端压力注浆在砾石层中形成扩大头,其受力状况类似于夯扩桩。尚未听说多层建筑采用夯扩桩基础有实测沉降较大的传闻(可惜很少有数据报道)。同济大学宰金璋文“层状土中扩底桩的沉降特性研究与工程实践”指出,沉降特性却是层状构造软土地基中扩底桩的工程性能优于普通(非扩底)桩的主要方面。„„扩底短桩的沉降就近似于端承桩,其群桩沉降接近于单桩。可以根据单桩长期沉降来估计。
从概念上看,这个问题算是有了个说法,但从技术观点来看,沉降计算的难题仍未解决。可是这需要大量收集当地工程数据并分析,从而得出适用于扩底桩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来。可是现在谁还在干这种“傻事”呢!
设计反思录二十四 :多层仓库荷载折减问题
上海食品进出口公司罐头仓库,五层,活载每平方米20kN。平面图、地质报告等见附图。地质报告建议采用0.45x0.45x25m桩。附近吴淞肉类加工厂五千吨冷库(五层),采用25m桩,活载也为每平方米20kN,但沉降量较大;隔壁的可口可乐车间(二层),活载每平方米15kN,亦采用25m桩,穿堂处外墙开裂较严重,连贴面花岗岩也裂断了。由此可见以活载为主的工程,要么控制总沉降,要么控制以活载为主的库区和以恒载为主的穿堂区之间的沉降差。
由地质报告可知该地区土层属于上海地区土层基本构造类型 “C”(参见“设计反思录六”),特点是地下50m内缺少足够厚度的硬持力层,计算沉降与实际沉降均较大。因此以控制总沉降来减少沉降差绝对值的代价就太高,必须考虑上部荷载对基础的折减问题。
对于库区楼面,通过实际布放罐头垫板(1x1.2m),并留出人行通道和叉车通道,得出活载折减系数为0.8。走行叉车的穿堂区活载为每平方米15kN,按规范取折减系数0.5对于该工程肯定不行,于是根据冷库的成熟经验取穿堂区活载为每平方米2.5kN,这相当于折减系数为0.125。这是个关键的系数。此外,再考虑到无梁楼盖与外墙脱开,以活载为主的楼面和纯恒载的外墙的基础若处理不当,极易产生沉降差异,隔壁的可口可乐车间穿堂处外墙裂缝就是现成的例子。为此将每根柱下的桩与临近外墙下的桩组合在同一承台下,互相牵制,互相“帮助”。
根据周围建筑桩基的情况,并进行三种桩长的经济比较(见附图表一),再考虑施工难度,决定采用30m长桩。又选取常用的现浇无梁楼盖、升板无梁楼盖、密肋楼盖、框架预制板、现浇梁板等八种楼盖进行经济比较,见附图表二。业主权衡利弊,选中我们推荐的方案一。
该工程设计方案中平面布置出现了二个较大失误:1。布置的八台电梯应将库区分为四间,但分成四间的话堆载将减少360吨。设计时经业主同意改用六台电梯;2。电梯间和仓库之间的叉车道设计成4.1m宽,但一般要6m宽才够两辆叉车交会。经解释后业主同意修改为六米,增加面积。
该工程沉桩采用4.5吨锤,单桩平均总击数为270击,贯入度平均为30cm/10击,说明桩端土确实较软。仓库建成后实测沉降小于100mm,无明显不均匀沉降,使用情况良好。这说明该工程选用30米长桩,并配合将穿堂活载作合理的折减,很好地保证了以活载为主的建筑的沉降差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
设计反思录二十五~二十六 :高架仓库基础设计讨论 设计反思录二十五 :高架仓库基础设计讨论
(一)——有风险的基础方案
为了少走弯路 , 让我们共享彼此的经验与教训。
所谓“高架仓库”,就是指要求室内地坪高出室外1.2~1.3m的单层或多层仓库。软土地区室内地坪若采用高填土方案,由于高填土的附加沉降,地面很容易在使用中产生大量裂缝、沉陷,影响使用。故一般多采用架空板做法。其实冷库就是典型的高架仓库。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某单层高架仓库(A),室内地坪高出室外1.2m,库区活载每平方米25kN,单层库区与三层综合楼相连。地质报告见附图。由地质报告可知该仓库土层属于上海地区土层基本构造“B”(参看“设计反思录六”),其特点是地面2m以下有一层11m厚的浅埋粉性土,压缩模量Es=6.8~8.6Mpa。综合楼位置存在一片深达2~3m的暗浜。设计人员先后考虑了三种基础方案,简述如下。
基础方案一:室内地坪采用砂石垫至要求的标高,为解决高填土的附加沉降问题,填土以下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点评:仅需4~5m长的水泥搅拌桩就可进入浅埋粉性土,若水泥搅拌桩能在粉性土中成型,效果肯定不错,但水泥搅拌桩需增加几十万元费用,被业主否定。是为中策。)
基础方案二:室内地坪采用400mm高槽形板架空在地垄墙上,墙下采用天然浅基础,并且单层库区与三层综合楼的基础也连在一起。(点评:充分利用表层厚硬土层的承载力,降低造价,思路对头。但以恒载为主的综合楼恰好位于暗浜区,而2~3m深暗浜的换土垫层极易受施工因素影响。这是个风险较大的方案。是为下策。)
基础方案三:室内地坪采用400mm高槽形板架空在地垄墙上,墙下桩承台梁下设置0.2x0.2x6~8m短桩,桩端持力层为砂质粉土。(点评:这是个相当经济、可靠的基础方案。参照上海地区已有采用浅埋粉性土为桩端持力层的多层住宅成功实例,该仓库的沉降肯定很小。是为上策。)
由于设计人员对于上海地区浅埋粉性土特性毫无概念,难以理解个人经验以外的信息,最后按风险最大的基础方案二设计。建成后尚未投入使用,库区地面发现少量裂缝,而库区与综合楼连接处则出现较多裂缝,宽达10mm。估计该工程库区满载后地面裂缝可能增多,但不会影响仓库使用;最大问题在库区与综合楼连接处的裂缝是否继续发展并延伸到墙上?其原因显然是暗浜换土垫层的施工质量有较大问题,且难以纠正。
上海地区暗浜除非小且浅,否则若采用换土垫层法一直有较大风险,常用的倒是短桩加固。本工程地下存在浅埋粉性土,此乃天赐良机,若整个工程采用短桩基础,暗浜问题就迎刃而解。一般总以为天然浅基础造价最低,岂不知有时短桩基础造价甚至可能略低于天然浅基础。设计人员不愿接受自己知识范围以外的“新”事物(其实只是上海地区使用了几十年的旧事物),甘冒风险,出此下策,惜哉!
设计反思录二十六 :高架仓库基础设计讨论
(二)——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
为了少走弯路 , 让我们共享彼此的经验与教训。
所谓“高架仓库”,就是指要求室内地坪高出室外1.2~1.3m的单层或多层仓库。软土地区室内地坪若采用高填土方案,由于高填土的附加沉降,地面很容易在使用中产生大量裂缝、沉陷,影响使用。故一般多采用架空板做法。其实冷库就是典型的高架仓库。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某单层高架仓库(B),室内地坪高出室外1.3m。平面图与地质报告见附图。
该仓库分成库区和装载区两大块。库区设固定货架(平面尺寸为1.2x1.1m),货架自重0.6吨,载货60吨。每条货架排共30个货架,长66,82m。由此可得货架区对于基础的活载为每平方米27kN。装载区30吨堆货的平面尺寸为1.2x1.1m,故其对于基础的活载为每平方米22.7kN。
室内地坪设架空板(4米跨),按货架与货物对4米单向板的各种荷载组合可得活载为每平方米40kN。
该仓库的货架高14.38m。叉车举高十余米,因此对地面挠度和倾斜的要求较高。根据地质条件,决定采用31.5m长桩。这样一来,该工程的决定因素就成为室内地坪的架空板结构方案了。
初步设计的基础方案:架空板采用现浇梁板式,沿货架支座设主梁,货架荷载通过主梁、柱直接传至基础承台梁。(点评:现浇梁板距自然地面仅高一米左右,梁板浇筑后模板的拆除十分困难;且梁板一旦成型后,货架无法重新布置,这不适合市场经济要求。果然被业主否定。)
施工图基础方案:每4x4m布置一根桩,支承一根柱,柱顶放置一块4x4x0.08m预制板作为底模板,上浇筑0.3m厚的钢筋混凝土板,且单桩承台间不设双向基础连梁。(点评:一米高的柱群浇筑完后,吊车将无法开进去,每块预制模板重达3.2吨,没有吊车如何吊放?单桩单柱的定位要求很高,误差大了预制模板可能无法就位。单桩承台不设基础连梁违反规范规定。这是个风险很大的基础方案。)
修改施工图基础方案:参照单层冷库基础做法,架空层按4m间距设桩承台梁,承台梁下布置0.35x0.35x31.5m长桩,承台梁上设地垄墙,架设130mm厚预制板,上浇筑100mm厚后浇层形成叠合板。(点评:施工方便,结构合理,架空板上又可以灵活调整货架位置,只要活载不超过每平方米40kN就行。)
施工图基础方案采用4x4m单桩单柱无梁楼盖式架空板,施工难度大不说,仅长桩就比修改施工图基础方案多106根0.35x0.35x31.5m桩,桩砼量409立方米;地面板由0.38m改为0.23m,按库区面积5600平方米计算可减少钢筋砼量840立方米。若按每立方米钢筋砼800元计,修改施工图基础方案比施工图基础方案降低造价一百万余元。由此可见,单桩单柱无梁楼盖式架空板方案确实是个造价既高而风险又大的奇特基础方案。要是当时直接投入使用,恐怕会被施工单位“枪毙”的。因为该方案既要求他们在“柱森林”中靠人工抬着3.2吨重的4米见方预制板就位,又要求预制桩的就位精度不得超过100mm。其难度之高之奇,实在会成为笑柄了。
设计反思录二十七 :设计前的现场踏勘 所谓“踏勘”,愚以为除了现场观察外,尚可包括向当地技术人员收集信息。眼见为实,至少可以不用重复前人的错误,却能借鉴前人的经验。尤其到陌生地方,向当地技术人员请教是再合理不过的事,他们在那儿呆了几十年,对当地地基情况当然最有发言权。特别是质量监督站的资深工程师更是一宝,因为他们见过的工程太多了,既有成功的也有失误的,尤其是他们见过各个设计院的设计,又常听到业主的说法,心中自有一杆秤。现在介绍几项工程的踏勘时的收获。
1. 浙江余姚某住宅小区。地下20米内均为软土。业主指出仅隔一条小街的另一刚竣工的住宅小区中六层住宅均采用天然浅基础,故希望本工程也参照之。首先陪业主到那个小区转一圈,然后指出多数六层住宅的五~六层窗下角已出现“八字形”细裂缝,不注意找还真不太容易发现。但这是典型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且很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继续发展。业主认为即使外墙出现裂缝也肯定无法接受,遂决定采用桩基。
2. 上海第二服装厂。17米厚淤泥质粘土以下才是粉砂层。当时的设计中尚无沉降量控制的概念。业主认为周围的建筑没有一家打桩的,故也想采用天然浅基础。可是一圈转下来情况就很清楚了,那些建筑物外墙上均有明显的裂缝,室外地坪已明显低于周围道路,一下雨积水严重。最不好的是临街一商店由于不均匀沉降,导致街面大玻璃窗也爆裂了。拖着业主看过这些工程后,他们也只得增加几十万元打8米短桩。虽然竣工实测沉降已达25厘米,但沉降较均匀,数年后墙面仍未发现裂缝。这也是当时情况下的一种妥协。此后,隔壁的香海美容品厂就吸取上海第二服装厂的教训,改用桩端进入粉砂层的21米桩复合桩基。
3. 浙江台州路桥某商住楼。六层,呈“L”形。该地区40余米内无坚硬土层。当地质监站资深工程师介绍,根据他们多年经验,当地五、六层的工程,采用30米长桩,沉降情况均不错。于是并未按地质报告推荐的那样用22米桩,而选36米长桩。建成后使用数年,情况较理想。
4. 江苏常熟某多层商住楼。当地5~6米以下均为粉性土。业主的顾问根据南京地区经验,认为预制桩太贵,应采用夯扩桩。第一次到江苏。当然全盘接受。但当地质监站和施工队技术人员介绍,数年前几家大设计院在这儿试验夯扩桩,均发现扩大头夯不出来。其次,本地锤击桩入土很容易,且最后贯入度常高达20多厘米/10击,但单桩承载力却随时间流逝而增长明显。业主的顾问显然对常熟地区地质条件也不熟悉,最后商量下来采用预制桩,沉桩情况良好。
可是不管工程大小设计人员都要现场踏勘,十分费时费功夫,而且多半得不到具体数据。因此最希望能有一个包含当地已建工程的地质条件、基础情况、沉降数据与基础造价比较等信息的数据库,那就不用再靠个人的力量去摸索了。设计反思录三十:绍兴地区多层桩基初步调查
绍兴地区地基土表层硬壳层下的软土层厚达10~30米,其中压缩性最高的淤泥层的压缩模量仅1.4MPa。
六、七层建筑多采用10~20米长沉管灌注桩。1996年,由于某种机遇,曾试图对该地区多层建筑桩基情况作一调查,待收集到二十多份资料后发现这不是个人力所能及的。但既然当地各大设计院似未见公布自己的资料,现只能将已收集的数据按地块分类选有代表性的工程,提出来供有兴趣的同行看看。数据见表一。
由表一可见,这些工程的竣工沉降量均很小,沉降速率似也接近沉降稳定的标准(0.016mm/天),当然此时活载尚未全部施加。不过即使按竣工时完成总沉降的20%计,这些建筑的最终沉降也不过17~64mm,离公认经济、合适的最终沉降100mm还相当远。若按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理论取100 mm为控制值对上述建筑的桩基进行优化,可得结果见表二。
由表二可知,能减少用桩量36~58%,占总造价的5%左右。参照“设计反思录十一”所述绍兴兴文公寓的成功实例,从技术上说应该不存在多大问题,就是不知道这些降低的造价对业主是否有吸引力?
其实绍兴地区素有“桩土三七开”的设计传统。又曾有人提高基底土的分担比例以便减少用桩量,有成功的,也有沉降较大的。关键似在于其思路始终围绕着桩土分担比例打主意,然而即使某个比例成功了也顶多是某个局部地方的经验,换个地方或者建筑物体量变化就未必同样有效。岂不知无数实测数据早已证明桩土分担从不存在一个固定的比例,现阶段的沉降控制复合桩基设计方法正是撇开桩土分担比例问题,直接从沉降计算入手 设计反思录三十一:宁波地区多层基础的一些数据
宁波工业设计院于1989年对宁波市多层建筑浅基础作过调研(见《基础工程400例(上)》第721页)。“设计反思录一”中基于工程实践提出,不宜机械地遵守“地基基础规范”中关于可不作地基变形计算的建筑物范围规定,而宜视具体情况决定。宁波工业设计院的调研报告中有三十一例一至四层建筑物的沉降数据,可以补充说明这个问题,现摘出供参考,见附图表一。
宁波建筑设计院于1987年调查了宁波市一百二十多幢多层建筑沉管灌注桩基础的情况(见“宁波市灌注桩调查报告”交流资料)。不过当时的着重点在单桩承载力,因此一百二十多幢多层建筑中只有三十一幢住宅有竣工沉降数据,见附图表二。表二中有四幢六层住宅采用七米纯摩擦桩加条基的复合桩基,竣工沉降为185~225mm;而同一小区中另十七幢采用条形基础的五层住宅,竣工沉降达202~354mm。这与“设计反思录五”所述上海中短桩复合桩基的情况相似。表二中其余二十七幢住宅桩长13.4~17米,桩端持力层为褐黄色硬土层或粘质粉土层,竣工沉降为10~76mm。
宁波江东区王隘建筑群中的丙
1、丙
2、丁型六层住宅曾进行长期沉降观测(见“浙江第六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232页),该工程沉降量数据见附图表三。由王隘建筑群的沉降量—-时间曲线似可判断,表二所列二十七幢住宅的最终沉降很可能不会大于150mm。
宁波本地设计院在地基基础方面有着极强的科研力量和传统,宁波有本地区的桩基规范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因此以上这点数据对于宁波本地设计人员来说可能不值一哂。但外地设计人员到宁波由于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境地,在基础设计方面多半处于劣势,同时这种状况或许会影响他们对地质勘察报告的正确判读。因此上述那些对宁波本地设计人员来说属于“吃不饱”的数据,对外地设计人员也许就有点参考价值。同时也期望能引出宁波同行公布他们手头真正有价值的沉降数据来。
设计反思录三十二:杭州浅埋粉土区桩基沉降计算问题
设计反思录八”中谈到杭州打铁关地区“上硬下软”土层的桩基沉降计算问题。当查到杭州基础数据库资料时,发现打铁关地区处于杭城冲积粉砂区。冲积粉砂区与陆相粉土区可统称为浅埋粉土区,其典型剖面见附图。杭州浅埋粉土区已建成采用夯扩桩基础的工程至今应该不下数百幢,且最高达十层(省供销社商品检验楼,位于体育场路、建国路口,建成至今达十七年以上)。可惜未见沉降数据。
明特林应力公式法计算桩基沉降一个始终未解决好的问题就是,对于桩端持力层为浅埋粉土而其下又存在软弱下卧层的情况,计算沉降有时会明显大于实测沉降。有同行认为应减小沉降计算的压缩层厚度。但假定8米厚浅埋粉土(下有软弱下卧层)上建六层、十层、廿层建筑物,上海地区实践证明,六层建筑物的沉降量肯定远小于10cm,十层建筑物的沉降量可能小于10cm,廿层建筑物的沉降量与明特林应力公式法计算值相符(参见“设计反思录七”)。那么沉降计算压缩层厚度究竟应该如何取值呢?具体到杭州浅埋粉土区的情况,首先当然需要有桩基的长期沉降观测资料。温州技术人员可以对温州华侨饭店进行二十年沉降观测;宁波技术人员会对王隘建筑群作三年沉降观测;上海技术人员更是对近百幢建筑物进行六年以上的沉降观测,以至于全国地基规范的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只能借助于上海地区的数据。杭州地区应该也有这类观测数据,只是不知道上哪儿去找。然而似乎也未听到浅埋粉土区建筑物沉降量较大的说法。
既然杭州浅埋粉土区已建工程最高达十层,再参考上海浅埋粉土区桩基的经验,那么就可以对“设计反思录八”中提出的问题作一初步回答:按打铁关某工程的地质条件,建筑物平面尺寸按59x45m,采用15m长夯扩桩,八层楼的计算沉降修正值约为16cm,十层楼的计算沉降修正值约为20cm。参照杭城浅埋粉土区数百幢建筑物桩基的情况,这个计算结果很可能偏于保守。
设计反思录三十三:相邻基础的设计 论坛上曾有同行出了个题目:“相邻基础的设计”,可能由于太空泛,无疾而终。其实这是个很实用的题目。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1.采用天然浅基础的两幢建筑物基底标高基本相同,新、老建筑物之间的影响。《上海地基规范》指出,相邻基础的净距大于10m时,可略去其影响。当两者距离较近时,容易引起老建筑不均匀沉降,非常麻烦。新建筑尽量考虑桩基。已建成多年的上海建筑五金公司仓库与旧二层砖混仅隔2米左右,仓库采用预制桩,控制沉桩流水和进度,获得成功。《上海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4)》第197页介绍,上海电子商厦(七层)位于上海南京东路,东临蔡同德药店,南靠南京路,西傍灯具总店,北挨居民楼,周围有纵横交错的地下管线。采用逆作法锚杆静压桩,考虑桩间土分担30%荷载,进行信息化施工,情况良好。
2.采用天然浅基础的两幢建筑物基底标高不同,新、老建筑物之间的影响。苏州曾有工程采用单排木桩密布隔离,获得成功。现在也有采用水泥搅拌桩的。这与造价、施工场地有关。钢板桩效果不错,但拔桩时可能损坏基础。
3.由沉降缝分开的相邻基础。对于《上海地基规范》关于“相邻基础的净距大于10m时,可略去其影响”的规定,愚以为仅适用于新、老建筑物和单层建筑中独立基础的情况,而不宜推广到同一工程中由沉降缝分开的相邻基础的设计。因为若计算时略去了净距大于10m的相邻基础影响,计算结果与实测沉降可能不符;而考虑相邻基础互相影响,还不如按整体基础计算更方便,也更符合实际。如温州华侨饭店(四层砖混),由沉降缝分成三单元。二十年的沉降观测结果见附图。该工程按整体计算沉降,可得计算沉降为1298mm,与实测平均沉降量1131mm(不是实测推算最终沉降)很接近。若按三单元单独计算同时考虑彼此影响,计算过程复杂得多,且建筑物两端的计算沉降应明显小于中间沉降;而实际端部的实测沉降(1104mm)已达到中部最大沉降(1285mm)的85.4%,差距并不大。
第三篇:安全基础管理考评存在问题
安环部安全基础管理考评存在问题
1、安全文化建设,网络机构,实施方案,会议记录(专题会议)虎军
2、安全管理制度会签,文本保存。(金玲)
3、安全生产责任制,一岗双责落实情况,如何检查,如何督办
4、职能科室,作业区科级安全履职能力考评。虎军、金玲
5、风险评估管理,控制(记录完善)王伟
6、安全检查隐患台账,对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要描述清楚。(金玲)
7、应急管理建立一整套应急管理资料(培训计划及实施、演练、物资管理办法及台账、救援工器具管理及维护保养管理制度)(王伟)
8、安全对标、完善记录资料,要有痕迹。(吴成文)
9、各作业区自查,每月20日检查,完善检查表(虎军)
第四篇:基础管理
问题一 :业务接单是创造广告公司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它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业务接单是每个公司日常经营中要考虑的头等大事。目前,许多公司单纯靠老板本人和专职业务员接单,虽然能落实一部分业务,但这并不是最佳方法,一是靠老板接单,使老板整天忙碌于日常的业务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公司的发展;同时,老板直接出面,往往在操作上,特别是业务价格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和空间,导致业务接单时常出现僵局,没有退路,或者是成交价太低。二是靠专职营销员接单,公司还要支付高比例的提成费用。要知道在您公司管理人员和员工中,必定有一些优秀的人员在接单方面有他们的专长,如果带动这部分人员把专长发挥出来,将会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一开始,我们在实施这个制度时,就是用这个方法去激励一些专职业务员接单,但是根本是收效及小。
问题一的解决办法:我们公司使用积分制管理后,靠积分来激励员工参与接单,从而我们把这个积分奖励在当月实现。公司规定:凡参与接单的人员,接单成功后,按业务金额,每100元记积分1分,少于10分按10分记分,实行积分奖励“上不封顶”。并且鼓励所有的设计人员也参与到里面去;给所有的人同样的机会。通过这一方法,员工的接单积极性空前高涨,只要一有接单信息,马上争先抢着外出接单。在积分的引导与激励下,一个优秀、高效的接单团队迅速形成。
当然,实行这一方法,还必须有一些配套工作,例如,制定统一的接单说明、接单流程,对接单人员的工作能力、沟通能力进行分期培训考试。实践证明,任何一个公司,只要解决了业务接单问题,老板都会感觉无比轻松,企业效益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第五篇:模具基础问题
模具制造特点:1}制造质量较高2)形状复杂3)模具生产为单件,多品种生产4)材料硬度高5)生产周期短6)成套性生产
模具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或半成品转换成成品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和。
主要包括: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2)毛坯制造过程3)零件的各种加工过程4)生产的装配过程,包括总装,部装,检验试模和油封等5)各种生产服务活动
模具工艺过程:在模具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对于那些使原材料成为成品的直接有关过程,如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和装配等。
N=Qn(1+a+b): N---零件的生产纲领
Q---产品的生产纲领
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
a---该零件的备品率
b---该零件的废品率 生产类型包括单件生产和成批生产两种类型。
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1)技术上的先进性2)经济上的合理性3)有良好的劳动条件
编制工艺规程的步骤:1)对生产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分析与工艺审查2)确定生产类型3)确定毛坯的种类和尺寸4)确定定位基准和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5)确定各工序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公差,提出其工艺要求6)确定机床,工艺装备,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7)填写工艺文件
工艺文件包括工艺过程综合卡片,工艺卡片和工序卡片
零件的技术要求包括: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几何精度,相互位置精度;零件表面质量;零件材料,热处理要求及其他
决定毛坯形式时主要考虑:模具材料的类别,模具零件几何形状和尺寸关系 模具零件的毛坯形式:原型材,锻造件,铸造件和半成品四种
工件的安装方式:1)直接找正法2)划线找正法3)采用夹具安装 定位基准:加工时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一正确位置所用的基准 测量基准:零件检验时,用以测量已加工表面尺寸及位置的基准 装配基准: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位置的基准 定位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选择原则:1对于有不加工表面的工件,一般选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2对于有较多加工表面的工件,(1)粗基准应选择毛坯上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2)对于某些重要表面(滑道或中重要的内孔等)应尽可能使其加工余量均匀,对滑道的加工余量要求尽可能小(3)使工件上各加表面金属切除余量最小,选择工件上加工面积较大、形状比较复杂、加工劳动量较大的表面为粗基准3粗基准的表面应尽量平整、没有浇口、冒口或飞边等其他表面缺陷 4表面粗糙且精度低的毛坯粗基准的选择:同一尺寸方向上的粗基准表面只能使用一次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应尽可能选用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避免基准不重合造成的定位误差(基准重合原则)2当工件以某一组精基准定位,可以比较方便的加工其他各表面时,应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基准统一原则)3有些精加工和光整加工工序应遵循“自为基准”原则4定位基准的选择应便于工件的安装和加工,并使夹具的结构简单
加工阶段的划分:1)粗加工阶段2)半精加工阶段3)精加工阶段4)光整加工阶段 加工顺序的安排:切削加工顺序的安排,热处理工序的安排,辅助工序的安排 1切削加工顺序的安排: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基面先行,先面后孔
2热处理工序的安排:1)预先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时效和调质等2)最终热处理:包括各种淬火,回火,渗碳和碳化处理等。
3辅助工序安排:包括工件的检验,去毛刺,清洗和涂防锈油等。零件的加工精度: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影响模具精度的主要因素有:①制件精度②模具加工技术手段的水平③模具装配钳工的技术水平④模具制造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水平
减少残余应力的措施:①增加消除内应力的热处理工序②合理安排工艺过程③改善零件结构,提高零件的刚性,使壁厚均匀等。
对模具技术经济分析的主要指标有:模具精度和表面质量,模具的生产周期,模具的生产成本和模具寿命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也称表面完整性,主要包括1)表面的几何特征{①表面粗糙度②表面波度③表面加工纹理④伤痕}2)表面力学物理性能{①表面加工硬化②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③表面层残余应力
影响模具寿命的主要因素:①模具结构,合理的模具结构有助于提高模具的承载能力。减轻模具承受的热—机械负荷水平②模具材料,批量越大,对模具寿命要求越高,选择承载能力强,抗疲劳破坏能力好的高性能材料。③模具加工质量,模具零件在机械加工,电火花加工,以及锻造,预处理,淬火,表面处理过程中的缺陷都会对模具的耐磨性,抗咬合力,抗断裂能力造成影响④模具工作状态,模具使用时,使用设备的精度与刚度,润滑条件,被加工材料的预处理状态,模具的预热和冷却条件等都对模具寿命产生影响⑤产品零件状况 被加工零件材料的表面质量状态,材料硬度,生产率等力学性能,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等都对模具寿命有直接影响
成形磨削:将零件的轮廓线分解成若干直线与圆弧,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段磨削,使之达到图样的技术要求。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在加工零件时,首先要根据加工零件的图样与工艺方案,按规定的代码和程序格式编写零件的加工程序单,这是数控机床的工作指令。通过控制介质将加工程序输入到数控装置,由数控装置将其译码,寄存和运算后,向机床各个被控制量发信号,控制机床主运动的变速,起停,进给运动及方向,速度和位移量以及其他刀具选择交换,工件夹紧松开和冷却润滑液的开关等动作,是道具与工件及其他辅助装置严格滴按照加工程序规定的顺序,轨迹和参数进行工作,从而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件 数控机床的组成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系统和机床本体等 数控机床分类:①金属切削类②金属成形类③特种加工类④其它类 电火花加工特点:①以柔克刚②不存在宏观切削力③电脉冲参数可以任意调节④易于实现自动控制及自动化
模具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过程:图样分析,毛坯准备,工艺准备,程序编制,工件装夹,加工及检验
电规准(电参数)的选择原则:①要求获得较好的表面粗糙度时,应选择较小的脉冲参数②要求获得较高的切割速度,应选择较大的脉冲参数③工件厚度大时,应尽量改善排屑条件,宜选用较高的脉冲参数④在容易断丝的场合,如切割初期加工面积小,工作液中电蚀产物浓度过高或是调换新电极丝时,都应增大脉冲间隔时间,减小加工电流,防止电极丝烧断⑤对加工精度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工件,其电参数可以通过试割的办法来确定
电火花成形加工应用范围:1)穿孔加工2)型腔加工3)强化金属表面4)磨削平面及圆柱面
影响电火花成形加工速度的基本因素:1)极性效应现象2)脉冲参数对电蚀量的影响3)脉冲宽度对电蚀量的影响4)材料的热力学常熟对电蚀量的影响
快速成形加工基本过程:①前处理,包括工件三维模型的构造,三维模型的近似处理,快速成形方向的选择和三维模型的切片处理②分层叠加成形 它是快速成形的核心,包括模型截面轮廓的制作与截面轮廓的叠合③后处理 它包括原型零件的剥离,后固化,修补,打磨抛光和表面强化处理等
逆向工程流程图:样件,样件三维数据获得,数据处理,曲面生成,修整,NC代码生成,NC加工,产品
塑料模制造技术要求:1)构成塑料模所有零件的材料,加工精度和热处理质量等均符合图样的要求2)构成磨脚的零件应达到规定的制造要求3)模具应具备的功能必须达到要求4)试模和调整直至成形合格的塑件
凸模的电火花线切割工艺:1毛坯准备2刨或铣六个面3钻穿丝孔4加工螺钉孔5热处理6磨削上下两平面7去除穿丝孔内杂质,并进行退磁处理8线切割加工凸模9研磨 塑料模型腔的加工方法:1用通用机床加工2用仿形铣床加工3采用型腔加工新工艺
模具装配内容:选择装配基准,组件装配,调整,修配,总装,研磨抛光,检验和试冲等环节
模具装配精度包括:1)相关零件的位置精度2)相关零件的运动精度3)相关零件的配合精度4)相关零件的接触精度 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有:互换法(利用控制零件的制造误差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在这种装配中零件是可以完全互换的)修配法(在某零件上预留修配量,装配时根据实际需要修整预修面来达到装配要求的方法)调整法(用一个可调整位置的零件来调整他在机器中的位置以达到装配精度,或增加一个定尺寸零件以达到装配精度的一种方法)
4模具零件的固定方法:1紧固件法2压入法3铆接法4热套法5焊接法6低熔点合金法7粘接法
5控制间隙(壁厚)的方法:a垫片法b镀铜法c透光法d涂层法e腐蚀法f工艺尺寸法g工艺定位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