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信息

时间:2019-05-14 21:5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规划信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规划信息》。

第一篇:规划信息

规 划 信 息

第四期(总第338期)

苏州市规划局办公室 二○一一年三月七日 编者按:《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举办《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第二期学习培训班,我局派朱锋同志参加培训,现将该同志学习报告刊发如下,供局各处(室)、分局,各县市规划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参加《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培训的学习报告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培训班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海南省城市规划协会协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主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孙安军司长、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邱跃分别作了“《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的解析”和“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动态维护”的专题讲座。2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城市规划及相关 领域的学员参加了学习。培训中涉及的有关城市、镇控规编制、审批、修改及动态维护的相关做法和措施对于实现“需求式”规划和“过程式”规划的统一,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提高我们日常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此整理,报告如下:

一、《办法》制定的背景

《办法》的制定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背景:一是《城乡规划法》实施后对控规地位作用的再认识;二是城市规划系统依法行政工作对控规编制审批提出的新要求;三是推进城市规划行业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

1.《城乡规划法》实施后对控规地位作用的再认识 控规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伴随着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经历了探索期、法定化探索、面向管理的探索3个阶段。

1)第一阶段,探索期(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

上海在开展《虹桥开发区详细规划》时,参照美国区划技术而编制的详细规划,改变了原有“摆房子”的做法。1987年《桂林市中心区详细规划》首次启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名称,提出综合控制指标体系。同年苏州桐芳巷改造规划,探索按现状——规划——管理的要求,区分对待可开发用地和公共设施。此后,经过一系列创新实践,逐步形成了以开 发控制为核心的“控规”编制技术。1990年《城市规划法》的颁布、1991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1993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等文件相继出台,标志着“控规”编制技术框架的基本形成。

2)第二阶段,法定化探索(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0年初期)

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深圳、广州、上海等特大城市,地方政府自上而下的对既有的“控规”制度做了调整和完善。主要以深圳“法定图则制度”、《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等为代表,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赋予“控规”法律效力。同时,以上海的“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北京“单元控规”等为代表,以建设部指定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为基础,推进控规法制化建设。

3)面向管理的探索(2000年初到2008年)

“控规”在重视技术性、法制性和公共性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和强调控规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①由全方位控制转向“四线”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核心的控制,如南京的“6211”;②由局部地块控制转向区域性和通则性控制,如广州的规划管理单元控制;③规划成果由技术文件向管理文件转化。

4)小结

一方面,由于《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是依据《城市规划法》制定的,没有体现《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同时由于偏 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属性,过于强调规划编制的内容,而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审批备案、修改等程序强调不够。另一方面,《城乡规划法》对控规作出明确规定,高度重视开展控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制定《办法》是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战略部署的关键环节,是城市规划依法行政、进行规划许可的依据,是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具体体现,是城市土地利用和开发建设的基本前提。

2.依法行政工作对制定统一编制内容的基本要求 依法行政要求控规在编制、审批、修改、批后管理等各个环节统一内容、条件和程序。

3.推进城市规划行业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

在城乡规划中,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要指标,也是政府出让土地时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的核心内容。针对近年来城市规划领域出现的随意调整规划、违规调整容积率等违法、违规行为,200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着重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和实施监管,严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要求“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

二、《办法》制定的原则 《办法》制定的原则主要有3条:一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全国普遍性规定与地方细则相结合。

1.“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原则

首先是“自上而下”明确任务和要求,梳理《城乡规划法》基础规定,明确国家层面出台《办法》的基本原则,按一般立法要求确定《办法》基本内容框架;其次是“自下而上”起草《办法》初稿,客观研究判断各地控规制定工作现状水平,全面调查各地控规制定的既有做法;最后对即将发布的《办法》,“自下而上”再征求地方意见,以保证符合地方实际。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从控规的基本技术理论出发,提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规定;在符合基本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对具体操作形式、方法的规定,充分继承和包容各地的实际做法;坚持条文的每一款规定都以现实的地方工作实践为基础。

3.全国普遍性规定与地方细则相结合原则

作为国家层面的部门规章,强调控规编制内容和方法的基础性、原则性要求,以及基本审批程序和要求的规范、统一;严格区别于“工作手册”、“技术导则”或“教科书”,不追求学会《办法》就会编规划、审规划,而是依据《办法》明晰控规编制审批的基本技术和行政要求;控规编制审批的 操作层面规定,由地方通过制定实施细则和相关技术规定来实现。

三、《办法》主要内容解读

孙安军司长从控规的地位和作用、控规的编制、控规的审批、批后的维护和管理以及控规的修改五个方面,对《办法》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1.控规的地位和作用

《办法》第三条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划拨、出让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孙安军强调,要把控规作为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依据;作为批准临时建设的依据。依据控规,提出规划设计条件,并纳入土地出让合同;规划条件是否可以变更,要依据控规进行审核。项目建设实施、规划执法检查、违法违规项目的查处,都要依据控规。控规是判断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最直接依据。

2.控规的编制

1)编制主体,根据《办法》第六至十四条的相关规定,控规的编制主体是“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镇人民政府”。

2)编制原则,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当地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历史文化遗产、公共安全以及土地 权属等因素,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需要,妥善处理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3)编制依据,经批准的城市、镇总体规划,也就是说,总体规划是控规的“上位规划”;同时,要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包括城市规划标准规范,也包括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4)编制内容,“控规的编制内容是《办法》起草过程中研究和讨论的重点之一。各地对编制内容的要求存在差异。”《办法》作为指导全国控规编制内容的统一要求,专家和大多数地方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都建议只对必要的、普适的内容要求作出规定,而对带有地方性、特殊性的内容要求,由地方政府在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相关管理办法、技术规定时,再予以明确。因此,《办法》只将功能控制、用地指标、城市运行基本保障设施、“四线”作为控规的基本内容。

编制的基本内容主要是:①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②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用地指标;③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的用地规模、范围及具体控制要求,地下管网控制要求;④基础设施用地控制界限(黄线)、各类绿地范围控制线(绿线)、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界限(紫线)、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限(蓝线)等“四线”及控制要求。

5)单元规划,由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地域范围大,空 间层次复杂,地块的控规很难在总规批准后,一次性编制完成。但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等保障城市运行的生命线工程,在总体规划层面又受规划编制深度的限制,很难落地,需要通过控规尽快落实相关控制要求,保证建设实施。针对这一矛盾,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开展了单元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承接“总规”和“控规”的一个层次的规划,在总规批准后,将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划分为若干规划控制单元,组织编制单元规划,然后在单元规划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推进地块层面控规的编制工作。《办法》第十一条“编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管理要求,以及社区边界、城乡建设要求等,将建设地区划分为若干规划控制单元,组织编制单元规划”,就是在总结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开展单元规划编制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在培训时,孙安军司长指出,作为控规编制的一个工作层次,单元规划的具体编制内容和要求,以及审定的程序和形式,由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管理要求确定。

6)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不同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大多数镇的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个平方公里,在规模上可能只是大城市的一个“规划控制单元”。为了提高规划制定工作效率,镇的控规完全可以和总规结合起来编制,即把总规做得更细、更具体,把控规的基本编制内容和要求与总规 融合在一起考虑,这样可以大大缩短编制周期。根据上述原则,《办法》第十一条提出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或者减少控制要求和指标。规模小的建制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与镇总体规划编制相结合,提出规划控制要求和指标。”

7)公众参与,《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编制完成后,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30日。公告的时间、地点及公众提交意见的期限、方式,应当在政府信息网站以及当地主要新闻媒体上公告。

邱跃在培训时介绍了北京在落实该条规定的一些做法,他们通常采取座谈会的形式听取公众的意见,较少采取听证会的形式。因为座谈会没有听证会那么正式、气氛也相对比较和缓,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既不与法律相违背,同时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四、控规的审批

《办法》第十五至十七条,明确了控规的审批主体、审查要求以及批后公布的相关规定。控规的审批主体是:“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审查要求:应当组织召开由有关部门和 专家参加的审查会,并将草案、审查意见、公众意见及处理结果报审批机关;应当自批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通过政府信息网站以及当地主要新闻媒体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布。

五、批后的维护和管理 1.信息化建设

就批后的维护和管理,孙安军在对《办法》第十八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建立控制性详细规划档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控制性详细规划数字化信息化平台”解读时强调,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立控规编制、审批、实施管理、动态维护的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是提高控规管理依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并实现控规管理精细化、效率化的重要保障。

2.动态维护

动态维护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方法,既是控规编制的指导思想,又是控规实施的具体措施。动态是指控规编制和实施的状态,维护是指维护其基本原则和科学性。随着经济社会和城乡建设发展的需求,不断对控规进行深化补充、修改调整、更新完善的过程称为动态维护,为此而制定的程序、标准和规定,称为控规动态维护制度。

孙安军在对《办法》第十九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将建立规划动态维护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对 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评估和维护”进行解读时指出,对控规的“动态化”管理是及时根据城市发展实际的变化进行科学规划,动态管理的现实需要。因此,需要及时更新相关基础数据和资料,定期对规划进行评估,及时对控规中不符合实际的内容进行修正和完善。涉及地块用地性质、开发强度、三大设施、四线控制等控规基本内容时,应按程序进行控规修改。而控规基本内容之外的有关内容的调整,可以纳入控规的动态维护范畴。

《办法》第十九条是在总结北京市的经验基础上制定的。在邱跃的讲座中专门介绍了北京的有关做法,控规的动态维护已成为北京市的长效管理机制,建立了会商会办制度、专题会议制度、控规专项督导制度和控规动态更新制度等,具体有以下做法:

1)会商会办制度

在办理控规维护项目时,不论由谁牵头,均需要和其他处室会商会办,了解各方面情况,听取各方面意见。规划主管部门受理维护申请后的基本要求是:涉及调整控规事项,除明显不合理不合规、可直接否定申请的以外,必须由2个以上(至少2个)处室、分局会商会办,不允许一个人或者一个处室、分局作出决定、进行调整。会商会办处室共同就调整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对于不涉及房地产经营、不影响周边利害关系人权益、使用划拨土地的公益性建 设等项目,符合案例汇编典型案例办理原则的,依照市政府同意的动态维护方案,可由两个以上处室、分局会商办理,并负有审批责任。对于较重要不便轻易否定和较复杂又具有一定可行性的项目,案例汇编中不含有类似案列的,委托规划编制单位(主要为北京市城市规划院)对人口、用地、建筑规模进行核算,对城市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市政基础设施等专题进行论证,提交动态维护专题工作会研究。

2)控规动态维护会议

该会议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管委领导和总规划师主持,北京市规委相关处室和市政府各相关部门代表作为政府部门联审参加,参与控规编制的规划设计单位及各相关专家作为专家评议者参加(其中政府部门和专家均视具体研究的项目内容而定),纪检监察部门作为行政监察者参加。由专门处室负责会议组织和议题申报前期工作,每次参会人数在30人左右。

3)专项督查督导制度

北京市规委每月定期对上月各部门应依照控规实施办理规划选址意见书、提出的规划条件等规划审批卷宗进行督查复核,检查各部门落实动态维护制度情况。对执行不到位的案卷进行通报告知,及时提出规范要求。

4)控规动态更新制度

由于控规依法变更后的动态更新工作细致繁杂,容易忽 视,致使功亏一篑。为此,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表格予以保障。如上报批复后的登记办理、核发通知告申请单位并抄送各参与研究决策单位、通知信息平台及时登录、通知北京市规划院更新控规图纸等。

5)其他规定

北京市经过四年多有关控规动态维护的实践,完善了以下一系列的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维护方案;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维护工作程序;控规动态维护工作程序的补充说明;控规动态维护办公室收文项目办理程序说明;控规动态维护办公室收文办理分类表;控规动态维护窗口收件项目办理流程;规划编制单位中心城控规动态维护督查督导工作办法(试行);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时管理案例汇编;控规动态维护项目归档管理办法;控规动态维护委院工作衔接问题的意见;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落实《加强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通知》的意见;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监察局关于重新印发建设用地容积率指标的调整程序等文件的通知。

3.控规动态维护的必要支撑

北京市在控规的动态维护支撑体系也有专门的安排。首先,在技术路径方面,《北京市城乡规划条列》规定了北京市法定的规划包括特定地区规划和专项规划,可以作为控规补充深化的工具。其次,在技术人员方面,北京市规划委员 会内设详细规划处,专司其职,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设详细规划所,与北京市规委机关对口工作。再次,在资金保障方面,北京市规委专门设立控规动态维护费用科目,北京市政府每年专门拨款提供资金支持,2010年该项经费约为400多万元。最后,在科技信息方面,北京市规委与北京市规划院建立了委院联网的计算机综合信息处理平台,为准确快捷的数据整理统计传递提供支持。

六、控规的修改

孙安军强调,依据《办法》规定,经批准后的控规具有法定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确需修改控规的,应当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包括对修改的必要性进行专题论证,采用多种方式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必要时应当组织听证,向原控规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方可组织修改,修改后应按法定程序审查报批等。控规修改涉及总规强制性内容的,应当先修改总规。

七、控规的动态维护与控规调整、修改的关系 动态维护强调的是建立一种制度,通过动态维护的制度将现有控规中不准确、不正确、不适宜城乡发展建设实际的部分补充深化、修正完善,维护控规内容的科学性,强化控规作为规划管理工作的法规依据,进而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在实践上动态维护制度还需要开展总结评估、汇总分析、针对共性问题研究对策,控规更新等系列工作。控规的动态维 护是方法论,是多项工作的集合。控规的调整、修改只是其中的一项具体内容,是系列工作之一。

八、控规动态维护的意义

控规动态维护将传统意义上的控规修编周期优化为“恰逢其时”的“动态”,将控规覆盖全部城市、镇规划建设用地优化为“因地制宜”的动态,促进了控规管理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实现了“需求式”规划和“过程式”规划的统一,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动态维护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释放于动态的过程之中,避免了企图编制“准确、完备”规划蓝图与社会现实需求、变化冲突的折腾。控规的动态维护是科学发展观在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过程中的落实和体现。

(总工室 朱锋)

报:蒋宏坤书记、阎立市长、王少东秘书长、梅正荣副市长、申爱军副秘书长、张旗副秘书长、徐刚副秘书长;

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委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市人大城乡委、市政协城乡委、市政府综合二处、市委办信息处、苏州市便民服务中心;

送:各市(县)、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各处(室)、分局、办事处、基层单位。

共印:26份

第二篇:十一五信息规划参考

我国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及总体走向

——“十一五”信息化规划参考资料

一、我国信息化发展进程

我国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

1.准备阶段(1982——1993年)

这一时期,以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LSI)与计算机技术应用为主线,从过去的以研制计算机硬件设备为中心,转向以普遍应用为重点,带动研发、生产、销售、应用、服务等全生产链发展。为国家信息化建设作好了思想与认识准备、技术与产业准备。

2.启动阶段(1993——1997年)

这一时期,以“三金工程”(“金桥”、“金卡”、“金关”)的启动为标志,正式拉开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序幕,随即确立了“推动信息化工程实施,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各领域、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形成了推进信息化发展的浪潮。

3.展开阶段(1997——2000年)

这一时期,以“首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为标志,界定了国家信息化的含义和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提出了符合国情的信息化发展总体思路,充实和丰富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内涵。会上通过的《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里程碑。全国的信息化工作从解决应急性的热点问题,步入有组织、有计划的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正常轨道。

4.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这一时期,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标志,“建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举措,成为引领我国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国家发展计划委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信息化规划,是规划和指导全国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专项规划》全面分析了信息化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回顾和总结了我信息化建设的成就和问题,提出了“十五”推进信息化的发展方针、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目前,“十一五”信息化专项规划正在研究制定当中。

我国信息化总体走向

经过10年来的国家信息化建设,我国已初步摸索出一条符合国情、国力、国需的发展道路。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比发达国家更多的障碍和困难。但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不可改变的民族期望和国家意志。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已有较大提高,我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已有较大覆盖,我国的信息产业已有较大规模,我国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已有较大发展,我国信息化软环境已有较大改善。这一切表明,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国家的信息化的前景是明朗的、乐观的。

展望未来5~10年,我国信息化的总体走向,将具有以下特点:

1.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将日益受到政府、企业、公众的广泛重视;

2.电子政务将成为中央和大中城市政府办公的重要形式和手段;

3.电子商务将稳步发展,传统商务和电子商务并行、互补,跨国、跨区的B2B活动趋于活跃;

4.LSI(隐性语义检索)将有较大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芯片、ASIC芯片将成为一般ICT(信息通信技术)产品的核心器件;

5.超级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等前沿将有新的建树,在运算速度每秒万亿次的量级上,国产超级计算机仍将处于世界前列;

6.软件技术和产品将有长足发展,基于Linux的软件将日益挤占基于Windows的软件市场份额,国产软件及外包、代工软件产品将提升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

7.数据通信将取代语音通信成为通信流量的主流,网络通信中的多媒体、流媒体将成为广泛使用的常规形式;

8.宽带化和“三网融合”将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都以宽带传送为基础,共用宽带,“三网”将形成“业务融合”;

9.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移动电子商务/政务业务将迅速发展,3G网络及终端将成为投资热点;

10.ICT产业将继续处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前列,其发展速度仍将保持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的2~3倍;

11.信息化机制、体制、法制建设将加快步伐,完善市场规则,促进开放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打击网络犯罪将成为重点;

12.信息化人才培养规模将明显扩大,培养质量和规格将不断提升;普及信息教育将深入开展,个人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将成为求职、从业的基本条件。

(摘自“中国信息化”网站:“十一五”信息化专项规划重大课题研究)

第三篇:医院信息(规划报告)

XXX医院计算机软件建设规划

随着新住院大楼的启用,医院新购置的服务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也投入了使用,使我院计算机硬件水平上了一个台价,在3年内基本能适应我院医疗业务的发展需要。然而我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的软件水平由于多种原因,经历的过程较为复杂,数年建设下来,应用的面虽然比较广泛,系统也不断地进行修改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医院业务需要,但是整体水平不高,功能也不够完善,系统存在较多不足,在应有中问题不断,临床意见较大。要解决这个问题,医院必须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共识,才能把我院信息系统建设好。现将目前情况分析如下。

一、目前系统缺陷

1、软件提供商多,但仍然缺门诊排队系统、总务设备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以及基本停用的电子病历系统等等。

2、速度慢,主要是查询、统计速度比较慢。

3、各软件的基础数据不一致,各数据库代码也不同,数据的整合、统计就很困难,导致统计信息不全面、不准确,由于软件本身的约束,统计就较困难。

4、各个信息点孤立,虽然我们已经上了设备管理、总务管理等等系统,但由于软件供应商的不同,各系统之间的互通互联不够。

5、院长的查询功能没有跟上我院信息化建设的步骤,版本比较老,而这几年,我院新增了很多系统,院长查询不能查询的这部分数据。

二、解决途径

1、HIS系统的改进

本院原有his系统主要问题是速度慢、各系统信息孤立、连接不够的缺点。对于前者,服务器更新以后,速度已有较大提高,但有些节点还是比较慢;对于后者,在计算机中心人员充分调查分析医院现有软件使用情况、需求情况后,根据需求情况、出现的问题情况,与相关公司签订合作开发的合同,在现有程序基础上修改、开发、对系统重新整合,增加一些功能,尤其是查询功能,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有些问题不能完全解决。

2、HIS系统更换

更换系统,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适合我院使用的、先进的系统。要更新系统,我们要选的软件必须有如下特征: A.合理的流程:一个病人整个诊疗过程中的费用流程、治疗信息流程应尽可能的合理。这样能提高各环节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如何比较流程是否合理,除了让软件厂家提供相应流程的技术资料外,我们还可以看一下实际使用软件医院的门诊排队、门诊医生的门诊数量等的实际情况。

B.稳定:我们不能期望选择一个软件以后一劳永逸,系统的维护修改是不可避免的,但还是希望选择一个比较成熟的产品,这样,更新系统后对系统的修改就会少一些。

C.服务:软件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应该包括2部分,被动服务和主动服务。被动服务:就是医院发现系统存在问题,或医院有新的需求,供应商应该及时提供修改系统、增加系统功能的服务。这部分服务应该有响应时间的要求。作为医院一方,应该合理付费。主动服务:软件供应商在其他医院修改bug或增加功能以后应该及时的给本院提供相应升级。这部分服务正如微软操作系统提供的补丁,不应该向医院收费。

3、比较

上述方法1具有培训准备时间短,费用也较低,在各方面会有较大改善,但系统功能仍会有些缺陷 ;方法2能解决目前医院系统软件存在的一些问题,但调查摸底、培训准备需要时间较长(估计最快2-3个月、慢的话要半年),费用较高,肯定也会有部分不能令人满意,因此风险也是有的。

三、计算机机房建设

有了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中心机房的建设也应该跟上。目前中心机房的主要工作还是在不停修改系统、到处“灭火”,确保系统不至于瘫痪。在今后,中心机房将做好以下工作:

1、服务器和网络安全的维护:尽管新大楼的系统设计有一定冗余,但是还是存在单点故障,而且,因为有冗余,服务器发生故障能自动转移业务,所以故障的隐蔽程度更高,一旦两台服务器都发生故障后果不可想象,目前我们的维护工作在平时应该检查什么、维护什么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和方法。所以,系统集成商按合同抓紧对机房工作人员提供相当水平的培训,并且为机房提供一份日维护、周维护……计划。这样我们就能根据计划进行例行维护,作好维护记录。通过日常维护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确保医院各类统计数据的及时、快速、安全:新旧版本的软件都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查询,统计功能。在软件应用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医院领导对电脑的依赖性肯定越来越大。所以中心机房更应保证统计数据必须快速正确。

还有新版本的软件提供的很多数据,对外界来说应当是机密的。如何确保数据不外留,医院的制度是一方面,机房的控制更是重要。因此,中心机房将严格控制、规范相关人员查看数据的权限。而且,因为机房工作人员有对系统控制的最大权限,所以,更加应该遵守医院的制度规定严防数据从机房泄漏,比如一些药品信息。

尽管软件提供了很多查询统计功能,但是将来院内领导肯定要求提供一些软件不能统计的数据,对于这部分需求如果是长期的要重复使用的我们可以叫软件供应商提供售后服务,如果是临时的应当建立一个申请统计数据的制度,院长或相关负责领导批准,申请中心机房统计,这样更能确保信息不外流。

3、作好各使用者的需求分析完善系统功能:没有一个软件是完美的微软也作不到。比如,我们参观的所有软件对一些疾病的评分功能不完善甚至没有,那么在上系统以后医生提出需要一个疾病评分的功能那我们就应当及时的得到相关信息然后进行调查,得知这个评分系统应当包括那些内容,评分是怎样计算的,调查清楚以后提交给软件供应商让他们提供服务。其它的需求也应当是这样一个流程。

4、硬件维护:硬件维护是机房工作最为头痛的问题,如果想完全及时快速的进行硬件维修,就我院的计算机数量,目前的人手在故障高发时有点紧。设备科认为可以考虑外包的办法,外包的内容只包括维修不包括材料。所需的材料由机房提需求,设备科采购,然后机房领出,交外包人员进行维修,这样进货领货维修分开,流程上会复杂一些。

5、建立一个常设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联系小组,交流日常有关系统的信息,协调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和使用维护;建立一个培训小组,负责对工作站使用者的培训工作和软件知识普及工作。

6、目前我院计算机中心,缺少一位熟悉医疗业务、精通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人才,拟尽快引进,以加快我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进程。

四、远期规划

实现院内各系统的相互链接,以及与银行卡的链接等等,同时不断完善原有软件功能。管理措施上积极探索外包方式,以适应软件功能的快速发展,也使医院信息系统紧跟HIS的发展潮流。

最后,由于计算机管理,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设备科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全院的积极配合和支持。设备科在决策准备阶段采取多人、多途径考察了解,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医院对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各方面的需求情况,提高使用科室参与程度,提高决策的合理性。

南湖区中心医院 2009年8月

第四篇:信息通信规划工作管理办法

信息通信规划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信息通信业的规划工作,提高规划工作水平,实现规划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促进信息通信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的适用对象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统称各省通信管理局),基础电信企业和大型互联网企业(以下统称各企业),从事信息通信规划研究和编制的科研机构等。

第三条 本办法中规划包括全国行业发展五年规划、地方行业发展五年规划、企业发展五年规划及企业三年滚动规划(以下分别简称行业规划、地方规划、企业五年规划及企业滚动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各省通信管理局和各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总体规划的要求、行业管理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编制信息通信规划。管理、编制和实施信息通信规划,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信息通信规划工作实行“两线两级”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各省通信管理局分别负责全国行业规划与各省地方规划的编制、审查、实施,各企业总部(集团)及其下属省级分(子)公司或事业部(群)负责本级企业规划的相关工作。工业和信息 化部对各省通信管理局和各企业规划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各省通信管理局对当地企业规划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

第二章 规划体系

第五条 行业规划

行业规划是根据国家五年规划的总体安排,对未来五年全国范围内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环境、发展趋势、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以及相应政策措施等进行的描述,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配置政府公共资源的指导性文件。行业规划是指导行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每五年编制一次,与国家五年规划保持一致。

行业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上一个全国行业五年规划的发展回顾与存在的问题,未来五年的发展形势,未来五年全国信息通信业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未来五年全国信息通信业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以及政策保障措施等。

第六条 地方规划

地方规划是根据国家五年规划的总体安排,对未来五年本省范围内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环境、发展趋势、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以及相应政策措施等进行的描述,是引导省内市场主体行为、配置政府公共资源的指导性文件。地方规划是指导地方行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各省通信管理局应每五年编制一次,与行业规划保 持一致,并与所在省人民政府的各项规划紧密衔接,充分考虑地方发展的具体情况。

第七条 企业规划

企业五年规划是对未来五年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实施步骤和经营措施等内容的描述,是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企业五年规划是指导企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企业应每五年编制一次,与行业规划保持一致。

企业滚动规划是企业在五年规划基础上,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变化情况,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编制的实施性规划,每年编制一次,规划期一般为三年。

第三章 工作程序

第八条 行业规划工作程序

(一)预研阶段。在上一个国家五年规划的第4年开始规划预研工作,主要包括:提出下一阶段规划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部署预研课题。

(二)编制阶段。在上一个国家五年规划的第5年开始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包括:确定编制机构人员,研究确定规划框架思路编制方案,选聘规划编制咨询专家组;根据预研课题成果,有针对性开展深入调研,编写规划初稿。

(三)发布阶段。在本行业规划的第1年开展规划发布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按部工作流程审定后正式发布;规划发布后,组织开展规划解读宣贯工作。

(四)实施阶段。本行业规划发布后至规划期末开展规划实施,并在规划期的第3年开展中期评估工作,评估的内容包括:规划目标完成情况,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规划实施中的经验和问题,规划改进建议等。

第九条 地方规划工作程序

地方规划工作可以参考行业规划工作程序执行,并与其进度保持基本同步。地方规划在省内审定后应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地方规划发布程序由各省通信管理局根据当地情况确定。

第十条 企业规划工作程序

企业规划工作程序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企业五年规划可参考行业规划工作程序。各企业五年规划应在五年规划期的第一年经内部审定后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基础电信企业滚动规划每年经内部审定后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

第十一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地方规划和企业规划编制工作进行统筹指导,在编制过程中组织规划交流,促进各级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

第四章 条件保障和保密管理

第十二条 各相关单位应重视培养和广泛吸纳规划人才,加 强信息通信规划专业队伍的建设。

第十三条 各相关单位以规划专项经费等多种手段保障信息通信规划的资金投入,保证规划工作顺利开展。

第十四条 各相关单位对规划工作中涉密信息,要严格执行密级管理和披露权责。行业管理部门应根据保密条例的要求,对企业上报的密级资料妥善加以管理。

第十五条 对信息通信规划最终成果、中间成果的所有权、使用权等,委托研究方和研究方应在合同中加以明确。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六条 行业及企业的各项专题规划可结合实际需要有选择地编制,国家有明确要求的专题规划,应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并上报。

第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大型互联网企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行业规划编制前一年上市互联网企业市值和影响力等综合因素确定。

第十八条 各省通信管理局可根据本办法,制定本省相关的规划管理办法,以加强对省内信息通信规划工作的统筹管理。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通信规划工作管理规则》(信部规〔2001〕827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十四五”规划经验信息

“十四五”规划经验信息三篇

目录 “十四五”规划编制的三个坚持和四项重点...............1 以重大项目谋划引领“十四五”规划编制.................3 推动“十四五”规划...................................5 重大前期课题研究取得突破.............................5

“十四五”规划编制的三个坚持和四项重点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十四五”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对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我市明确三个坚持和四项重点,为“十四五”规划编制提供遵循。

一、三个坚持 1.坚持党对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市情,制定发展目标、工作思路、重点项目,进一步提振信心,激励全市人民接力奋进。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规划为了人民。

围绕“全市人民期盼什么、想要什么”,扎实做好基础设施、产业、市场等规划。

坚持规划依靠人民。

在广借外力的同时,进一步借民智、汇众力,用好本地专 家和领导干部智慧,开展好“我为‘十四五’发展规划献一策”活动。

坚持规划成果人民共享。

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围绕重大战略中的重大政策、重大措施、重大项目精心编制,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3.坚持战略思维和问题导向、目标导向 坚持战略思维。

“十四五”规划要放在国家大盘子、全省布局中去。

坚持问题导向。

认真总结“十三五”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围绕中央和省委战略部署,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

坚持目标导向。

做到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全面规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推动规划落地落实。

二、四项重点 1.成立高规格的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为第一副组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相关方面负责同志参加。

2.组建高层次、高水平的编制队伍 选优配强规划编制力量。

3.高站位、高视野编制“十四五”规划 在国家“大盘子”和全省布局中进行谋划。

4.编制具有战略性、可操作性的高质量规划 既借智借力、用好外脑,又发挥本地专家团队力量,切实提高规划的战略性和可操作性。

以重大项目谋划引领“十四五”规划编制

自“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我市高度重视,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多措并举、稳步推进,精心描绘2021 年至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宏伟蓝图。

加强领导,高位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亲自对接、亲自部署、亲自谋划“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全程指导规划编制工作,为有序推进规

划编制打牢了坚实基础。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启动早,印发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了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编制原则、工作步骤、重点环节、职责分工、保障措施以及前期重大研究课题的编制工作任务清单,扎实推进规划编制工作高效开展。

谋划项目,为后续发展做好支撑。

我市紧扣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文化旅游、生态治理等重点领域,谋划了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初步建立起我市“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库,共谋划项目379个,计划总投资约1006亿元,为全市“十四五”社会经济发展积蓄后劲。

集思广益,借力提升规划编制成果。

在完成前期课题调研的基础上,我市树立“开门做规划”的理念,充分借用外脑,委托第三方机构——省经济研究院协同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形成高质量的规划编制成果;开展了“‘为十四五’建言献策共绘发展蓝图”和“‘十四五’规划公众建言献策调查问卷”活动,群策群力编制好规划;做好与省、市“十四五”规划衔接,体现特色。

目前,我市“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及规划纲要初稿基本形成,后期将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力争我市“十四五”规划更具前瞻性、可操作性,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推动“十四五”规划 重大前期课题研究取得突破

抓好重大前期课题研究是规划编制的必要环节,是集思广益的良好手段,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意义重大。从5月份开始,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抓总、市直相关部门负责推进的“十四五”规划重大前期课题研究工作基本完成。全市31个课题中,基本结题的课题16个,提交研究成果的课题15个,为编制“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和专项规划打好了坚实基础。

一、领导重视,超前谋划。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时,明确指出“要加强前期研究,依托各方面的智库更加深入研究,注重摸清现状、发现问题、明确思路,力争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重大前期研究课题选题过程中,围绕事关发展全局的前瞻性、战略性、引领性问题,市领导亲自出题,提出了《“十四五”新经济发展路径和对策研究》等7个重大前期研究课题,结合市直相关部门的意见及“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实际,全市共确定了31个重大前期研究课题。

二、强化责任,迅速行动。

重大前期研究课题清单确定以后,市发展改革委第一时间下达了任务,明确了责任部门、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课题研究责任部门闻号奋蹄、迅速行动,加快启动前期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研究资料。《“十四五”发展基本思路研究》课题组连续八天深入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开展前期调研,基本掌握了各县市区“十四五”基本思路初步考虑和主要建议。各责任单位创新课题研究方式,注重凝聚各方智慧,采取委托第三方机构、部门自主研究等多种方式进行。

三、加强调度,统筹推进。

一是形成齐抓共管氛围。

各责任单位对照关键节点,细化压实责任,强化衔接协作,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科室主动抓的良好氛围。

二是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市发展改革委作为全市课题研究牵头统筹部门,为加强研究进展调度,及早建立课题研究工作微信联系群。各责任单位明确一名联络员及时在群里分享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三是设立课题调度台账。

坚持每周一调度、每周一通报,持续跟踪落实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四、突出转化,确保质量。

对于委托第三方机构研究的课题,各责任单位要求相关科室和人员深度参与,不能一委了之,不做“甩手掌柜”;对于部门自主研究的课题,要求务必开展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不能“闭门造车”。课题基本结题后,各责任单位组织相关科室或者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再进行修改完善,达到提交研究成果标准。为确保课题研究成果质量,市发展改革委要求每个课题在提交研究文本的同时提交进入市“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的建议、出台政策的建议、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议等转化成果,真正为编制“十四五”规划提供有力支撑。待31 个课题全部提交研究成果后,市发展改革委将在3月份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综合评选,评选结果将以专报形式向市委市政府报告。

下载规划信息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规划信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信息系统安全规划方案 专题

    目录一文档信息2二版本控制2三分发说明2 1前言10 1.1背景介绍10 1.2目标和范围10 2安全现状和需求分析14 2.1安全现状14 2.1.1×信息系统安全构成要素14 2.2×信息系统面临......

    海南省“信息智能岛”规划

    海南省“信息智能岛”规划 一、海南省"信息智能岛"建设现状与形势 (一) 建设现状 1997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南信息智能岛发展战略,并陆续出台了《加快信息智能岛建设意见》......

    如何收集产品规划的信息

    如何收集产品规划的信息? 在产品规划过程中,从理解市场、市场细分、组合分析、制定业务计划等各阶段都需要大量的市场情报与客户需求信息。 市场管理与产品规划是一套系统的方......

    农商行信息科技2015-2017规划

    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科技2015-2017年发展规划二〇一四年八月十九日 目录 第一章 信息科技发展目标、原则与实施策略 .......................... 3 第一节 总体......

    “十二五”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规划

    “十二五”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规划 (2011--2015) (征求意见稿) 一、当前形势 发布单位:中央电教馆 (一)“十一五”期间,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主要围绕为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

    学术信息服务部“十二五”规划建议

    学术信息服务部“十二五”规划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学术信息服务部保险业“十二五......

    昆明空港经济区的规划信息整理

    昆明空港经济区的规划  项目区位 空港经济区位于昆明市官渡区,昆明主城区的东北方,距主城直线距离约24公里,距呈贡新城和嵩明县城均约26公里,是城市十字发展轴中纵向发展主轴上......

    信息建设规划(样例5)

    平邑县实验小学文化路校区 信息建设规划 为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研究工作,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式,科学管理,突出工作重点,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努力提高我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