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在基层医院的护理管理中,对于护理工作的风险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对于护理风险实施良好控制才能够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以及风险控制意识,进而避免各类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本文将结合实例具体谈谈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会通过对比分析来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起到的实际作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护理管理基层医院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459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282-02
1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会以2008年-2012年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为研究对象。我院从2008年起开始实施严格的风险管理控制,在这5年间管控效果逐渐得以良好的现象。
2研究方法
2.1成立护理安全管理组织。为了让风险管理更好的得以实施,我院成立了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由业务院长担任主任,总护士长任副主任,各护理单元护士长为委员会成员。管理委员会负责对于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全面控制与监督,任务执行过程中护士长负责收集本单元护理事件的基础资料,内容涵盖:事件名称、事件经过、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效果评价。
2.2护理中存在的风险评估。护理中存在的风险主要集中表现为如下方面:①许多年轻护士或者资历较浅的护士业务水平普遍较低,不仅不具备必要的风险控制意识,自身专业水平也很欠缺;②很多护理人员存在法律意识淡薄,风险意识差的状况,对于国家明文规定的许多护理工作中的法律责任及义务范围等并不熟悉;③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相关工作制度及规范没有严格执行,对于高危病人的评估不够准确,没有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从而造成并发症的产生;④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够,查房不仔细,没有严格遵医嘱;⑤对于必要的护理记录存在很多不规范,记录不够准确及时,有的甚至没有任何护理记录;⑥与病患家属沟通时缺乏技巧,没有充分考虑到家属的感受。
2.3实施过程。
(1)共享风险管理信息。护理委员会会及时通报全院的风险事件,这些资料会在第一时间内向各单元进行公布,从而加强各部门的风险防范意识。同时,护理委员会会对于报告的事件进行评估,找出事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同时,对于潜在的风险进行及时干预。在此基础上护士长会对于事件采取进一步跟踪记录,并且对于风险干预及风险管控的实际效果进行评定,再将评定结果上报到委员会内。委员会成为会对于实施效果展开评定,如果效果不理想或者风险控制没有达到一定成效会对于事件展开二次研讨,并且制定二次风险控制对策,然而再来实施。
(2)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制度。想要让风险管理更好的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得以实施,建立健全的护理管理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应当不断完善各项护理管理制度及工作章程,针对风险管理中的各个相关环节、风险集中表现的几个方面以及管理中的薄弱点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流程,让风险管理过程更有据可循、有理可依。
(3)检测制度落实情况。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并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这些理论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需要护理人员去严格执行,这才能够让风险管理的效果得以显现。管理委员会应当定期对于各个单元的护理情况进行考察,要考核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每个单元护理事件的发生情况等,只有对于制度的落实情况有深度检测才能具体了解制度的实际效果,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于制度进行完善。
4讨论
在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及风险控制意识,通过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以及护理委员会的监督工作,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也明显有所提升。从实际数据中不难看出,随着风险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各类不良事故的发生率在明显降低,这不仅规避了很多护理风险,也提升了医院整体的专业化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护理风险管理应当一以贯之的继续执行,只有将风险控制意识渗透到所有工作人员的理念中,并且通过有力的监管来约束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这样才能够长效降低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让医院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5结语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从实际工作中我们了解到,很多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都是由于护理人员的专业化知识缺乏,对于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控制意识欠缺所致。从本文的对比研究中不难发现,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后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效率明显得到提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得到大幅下降,护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也有很大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红娟;护理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年04期
[2]田平;商玉环;姜超美;叶春花;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年03期
[3]王雪莉;孙萍;黄祥柱;陈艳;蔡艾艾;护理风险与护理风险管理的策略[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第二篇: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骨科收治的1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行护理安全管理;另选取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能有效减少骨科护理中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保证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安全管理;骨科;护理;意外事件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4-0114-01
护理安全是在护理过程中,不发生法律与法定制度允许范围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及功能的损害、障碍及死亡等[1]。近年来,随着临床护理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如何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2]。骨科患者的卧床时间长、机体功能降低,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及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等。为探讨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实128例患者实施安全管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82例,女46例,年龄18~72岁,平均(448±45)岁;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胫骨骨折26例、股骨颈骨折23例、胸腰椎骨折18例、锁骨骨折15例、髋部骨折10例、其他骨折6例;内固定治疗93例,外固定治疗35例;住院时间6~17d,平均(113±18)d。另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81例,女39例,年龄16~73岁,平均(438±44)岁。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胫骨骨折25例、股骨颈骨折20例、胸腰椎骨折18例、锁骨骨折13例、髋部骨折9例、其他骨折5例;内固定治疗89例,外固定治疗31例;住院时间6~18d,平均为(117±17)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如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早期功能训练等。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建立安全管理小组。设置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在护理工作中,由安全管理小组成员负责病区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时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并定时召开安全管理会议,以根据护理中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讨论,并制定可行的安全管理方案[3]。②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及执行骨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岗位人员的职责,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以保证护理安全,从而预防各种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③强化技能培训。科室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熟悉掌握安全管理方法,提高其护理沟通技巧及安全管理意识,严格贯彻执行,以防范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④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在护理中应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危险因素的预测,并制定合适、可行的护理方案[4]。同时进一步加强医院硬件设施的建设及完善,如厕所、走廊的扶手、消毒池、病床护栏等。
13观察指标观察护理安全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如跌倒、坠床、压疮、误吸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安全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安全管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骨科护理中[5]。由于骨科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且机体功能较低,在住院期间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及安全意外事件,从而引发护患纠纷。
本研究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34%(3/128),明显低于实施安全管理前的1250%(15/120)。表明在骨科护理工作实施安全管理有利于降低各种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主要是由于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小组,能有效保证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有效实施;而骨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及执行,使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有据可循,能更好地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而强化技能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及综合素质,能有效预测及处理护理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有利于降低各种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另外通过转变护理服务理念,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6]。
综上所述,在骨科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能有效减少骨科护理中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保证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岳春英.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25(8):726727.[2] 苏霞.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6(2):357.[3] 曹光岩.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7(3):393394.[4] 陈勇,刘静梅,刘晓瑛,等.骨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9):6011.[5] 宁万珍.骨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研究,2011,25(24):22112212.[6] 梁彩英.安全管理应用于骨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7):152153.(收稿日期:20150414)
第三篇:风险管理在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风险管理在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风险管理在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患者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160例,对80例进行风险管理,并与一般护理的患者进行对比,阐述如下。资料与策略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骨外科的患者160例,其中男102例,女58例,年龄33~87岁,平均为(45±6.5)岁。160例患者中四肢骨折患者120例,骨盆骨折患者10例,脊柱手术9例,膝关节置换术12例,髋关节置换术9例 【摘要】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骨外科病房患者的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策略: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骨外科的患者1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80例及对照组80例,前者给予风险管理,后者给予一般护理,对两组的压疮发生率、患者投诉率以及发生意外伤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投诉率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5),而观察组压疮发生率和发生意外伤发生率低于观察组的情况,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的风险管理有助于骨外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 骨外科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4-0079-02
骨外科患者由于要经过固定等方式的治疗而难以活动,因此容易造成压疮的并发症的出现,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1]。本研究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骨外科的患者160例,对80例进行风险管理,并与一般护理的患者进行对比,阐述如下。
资料与策略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骨外科的患者160例,其中男102例,女58例,年龄33~87岁,平均为(45±6.5)岁。160例患者中四肢骨折患者120例,骨盆骨折患者10例,脊柱手术9例,膝关节置换术12例,髋关节置换术9例。根据入院治疗的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80例,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作用(P>0.05),具有可比性。
1.2 管理策略
给予对照组的患者一般护理程序,如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记录,给予患者翻身、清洗、压疮部位换药等处理。对于观察组患者除上述一般护理外,给予查找护理风险以及相应护理策略。
1.2.1 查找护理风险(1)骨外科的护理知识缺乏,骨外科患者的护理需要有专业的技术,而一些刚刚参加工作的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骨科护理常识和知识,缺乏护理的经验。同时由于骨科患者往往病情复杂,并且病情变化快,初级的护士对复杂的病情很难判断,容易对隐蔽部位的伤疏忽,不能发现病情变化。(2)护理制度不够完善,科室应该完善患者坠床、摔倒等的抢救处理的流程,同时组织全科护士进行定期学习,增加骨外科疾病护理的业务知识。正确了解疾病产生风险的可能性,要有制约风险的方案。护士要做好“三查七对”,发现风险,立即上报,由护士长组织进行抢救,不得隐瞒。尤其在容易出现风险的疾病对每一个细节都要组织全科护士学习以及反复实践,并定期考核,尽量避开事故的出现。(3)缺乏与患者沟通技巧,由于就医的骨外伤患者往往事故突发,心情焦躁,容易将不好的情绪带到医务人员尤其是护士的面前。刚刚工作或初级的护士往往不能忍受些许的委屈,进而对患者态度冷淡,这样更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也不愿意积极的配合治疗,增加并发症的产生。
1.2.2 观察组护理策略(1)提高护士专业水平,定期对不同级别的护士进行不同规模的骨外科专业知识的培训,同时要开展风险抢救实践演习,并每个月进行一次考核,半年进行一次大考核。让全科护士都了解本科疾病存在的护理方面的危险因素,做好防范措施,组织大家学习,增加各级护士的业务熟练程度。(2)制定合理的制度,科室要制定《创伤骨科护理事故防范措施》、《护理人员职责》等相关制度,积极组织护士进行学习的同时进行定期考核。(3)转变服务理念,要将患者视为自己的亲人,对于患者的不良情绪要进行疏导,耐心体贴,帮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推动疾病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患者投诉率以及发生意外伤进行观察,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投诉率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5),而观察组压疮发生率和意外伤发生率低于观察组的情况,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加强风险管理为提高骨外科风险管理在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护士服务治疗的有效策略,并将该管理策略用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每个环节中,能够明显减少临床事故的出现,减少患者的生命损失,同时尽量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给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2]。要正视护理风险的存在,并清楚其有风险高、类型多、危害严重[3];同时不断增强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熟练临床技术操作,把好质量关,减少医疗纠纷,共建和谐医疗环境[4-5]。
本研究显示,经过对骨外科护理实施加强风险管理后,患者投诉率明显降低,减轻了患者的负担,推动了疾病恢复。希望通过本研究对骨外科护理的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谢张黄.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4):38-39.[2]郭灵霞.骨科护理中的风险管 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风险管理在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患者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 丁学珍,包丽丽,姜丽娜,等.骨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与策略.医学信息,2011,24(6):227.司风琴,韩红霞.老年骨科患者护理风险的理由分析及策略.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1):116-117.周海龙,发达国家和地区医疗风险管理的措施及借鉴作用.现代医院管理,2010,37(4):6-8.(收稿日期:2013-01-28)(编辑:王曼)上一页 1
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4):560-561.[3]丁学珍,包丽丽,姜丽娜,等.骨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与策略[J].医学信息,2011,24(6):227.[4]司风琴,韩红霞.老年骨科患者护理风险的理由分析及策略[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1):116-117.[5]周海龙,发达国家和地区医疗风险管理的措施及借鉴作用[J].现代医院管理,2010,37(4):6-8.(收稿日期:2013-01-28)(编辑:王曼)
第四篇: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ICU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ICU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分析其在ICU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ICU病房患者30例,另外选取在我院ICU病房工作的护理人员30名。本次分析主要是对这些护理人员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对其进行护理风险管理之后,进行分析调查,统计经过护理风险管理之后,ICU病房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结果:统计经过护理风险管理之后,护理人员在沟通能力方面、操作熟练程度方面、责任心方面等有很大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ICU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从而使护患纠纷减少,有在医疗机构推广的价值。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护理管理;ICU
ICU属于危重症患者治疗的科室,说明在ICU病房工作的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是比较大的,同时护理人员工作的安全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在ICU病房发生护患关系不和的事件多有发生。风险管理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展应对措施的,比如医院通过科学挂你的方式,将存在的风险问题认识和衡量,通过安全有效的办法,将医院的成本降低到最低。目前,在ICU病房比普通病房里发生的风险事件的概率要大,若事件没有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或许会失去生命。然而ICU病房是禁止患者家属进入的,但是其家属往往愤怒暴躁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那么ICU病房工作的护理人员只有清楚的认识到护理风险事件,完善相关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使护理人员把娃抵抗风险的基本能力,才能将护理质量提高。本次分析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ICU病房患者30例,另外还有在我院ICU病房的护理人员30名。本次分析主要是对这些护理人员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且有了好的结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分析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ICU病房患者30例,另外在我院ICU病房工作的护理人员30名。本次分析主要是对这些护理人员开展护理风险管理。这30名护理人员有14例女性,年龄处于20岁到40岁之间,平均年龄(28.62.4)岁;工作时间在0---20年之间,平均工作时间是(6.83.3)年;16例女性,年龄处于20岁到42岁之间,平均年龄(27.62.3)岁;工作时间在1---20年之间,平均工作时间是(7.01.2)年。这些护理人员的学历情况是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分别为3名、8名、9名、10名。这些护理人员中,护士长、护士主管、护师、护士分别为2名、7名、10名、11名。这些护理人员愿意配合此次分析全程的护理工程,并且愿意参与此次风险会管理工作。而30例患者中,有14例女性,16例男性,年龄处于22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51.22.8)岁。1.2 方法
对这些护理人员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之前,将30名护理人员整合成一个小组,护士长任命为小组组长,将药疗小组、质量控制、护理文书、仪器维护、消毒隔离小组进行划分,并且每个小组要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小组的工作检查情况由本组的组长负责检查监督,检查时间频率是每个周两次以上,并且每月召开护理风险管理大会,主要是将工作中发生的纠纷事件和事件原因进行归纳整理。将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缺点和存在风险及时在大会上咨询并且整改,及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控制的认识力度[1]。其次,护理风险管理的小组每周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并做相应的记录,主要是让护理人员充分意识并且负责的对待自己的工作行为。对于一些特殊重症患者,在比较重要的时间段,组长应进行相关工作质量的监督,并及时进行调整,当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改正[2]。再次,对护理记录开展严格管理。护理人员在护理记录中没有详实的工作记录以及存在的不规范现象,组长应及时告知并且整改。原因是若发生了护患纠纷,这些工作记录将会是医院的法律参照依据。ICU病房患者属于重病患者,护理人员就应该进行全力的救助,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应对和反馈才是硬道理[3]。1.3 观察指标
在护理风险管理前后,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情况和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其中内容有护理人员的态度、熟练程度、应急能力和责任心等方面。采用问卷的形式让患者评价护理的满意度,设立总分为100分。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8.0进行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的处理,计数资料实施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护理人员经过护理风险管理之后护理质量的对比,其态度、熟练程度、能力和责任心等方面大大进步,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风险护理前后护理质量的对此(分)
时间 风险护理后 风险护理前讨论 熟练程度 91.226.12 78.226.44
态度 97.467.44 82.147.22
沟通能力 94.256.31 80.214.35
责任心 92.456.77 81.254.57
应急能力 93.446.57 83.456.44 随着目前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改善,ICU病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护理人员就得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包括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护理人员的素质、工作质量没有提升,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也没有技术更新,那么无疑使护理工作出现风险事件,由此就会引发护患纠纷。本次分析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ICU病房患者30例,另外还有在我院ICU病房的护理人员30名。本次分析主要是对这些护理人员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开展研究。护理人员经过护理风险管理之后,其态度、熟练程度、能力和责任心等方面大大进步,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对于ICU病房护理工作,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从而使护患纠纷减少,有在医疗机构推广的价值。参考文献
[1]王双,l刘宁,墓恩.灰关联法用于ICU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6):446-448.[2]刘珊珊,浅谈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5(2):98-99.[3]张晴.新型规范化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91-92.
第五篇: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应晓薇
随着法制的健全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病人及家属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特别是我国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民主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第四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即“举证责任倒置”
[1],在法律上对医疗护理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CU多为危重病人或大手术后病人,病情重、变化快,需要及时合理诊治;病人无家属陪伴,自理能力差;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故在护理技术和医疗设备上要求很高。另外家属希望了解病人的治疗、用药、护理等情况,一旦有不满之处,就容易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要求ICU护士不但要有过硬的抢救技术,而且要有风险意识、证据意识,使护理行为合情、合理、合法。因此,风险管理是ICU护理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RM)指对经济损失的风险予以发现、评价,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为目的。医疗风险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消除或减少医疗风险的危害和经济损失,通过对医疗风险的分析,寻求医疗风险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2]。护理纠纷是医疗纠纷的范畴之一,护理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衡量和评价、处理、效果评价4个阶段。护理风险识别
是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连续系统地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护理风险的原因和过程。
2.1 护理管理方面 护患比例不符合规定;各项制度建立不全,落实不力;医疗用物,尤其是植入性器材管理不当;无执照护理人员顶班、签名;护生在临床实践中独立操作;清洁工拖地后或下雨天防滑标识不明显等。
2.2 护理技能方面 未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程操作,如皮试前未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没有医嘱而漏做皮试,因医嘱错误而使药物剂量与病人实际年龄、病情不符;用物准备不充分导致抢救时手忙脚乱;护理操作前解释不力、估计不足、自身心理素质和能力不够导致操作失败,尤其是有创操作;观察不及时,保护性措施不力,工作态度不严谨;心理护理不到位,病人和家属期望过高等。
2.3 护理病历书写方面 页码未标或错误;未及时记录;书写不规范,如涂改、语句缺乏条理性,观察重点不突出,评估不全面,无健康宣教,无相应护理措施,无心理状态描写及护理措施,治疗处理后未再评价,漏记、错记,甚至病情描述与医生记录不一致。护理风险衡量和评价
护理风险评价是在明确可能出现的风险后,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损失的严重性进行估计。对护理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根据护理风险发生的概率、危害程度确定风险等级,为采取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提供决策依据。不管是护理操作,药物治疗,新业务、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还是无执照护士及护生的临床实践,都要严格按职业标准、护理程序执行和防范,从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降低医院的经济损失。护理风险处理
护理风险处理是护理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预防和风险处置两方面[3]。
4.1 护理风险预防 是在识别和评价的基础上,在风险事件出现前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以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4.1.1 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 定期进行护理风险教育、法律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及证据意识。组织学习有关法律知识,熟悉护理纠纷处理中的应对方法。分析典型案例,从中吸取教训。ICU病人无家属陪护,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病人的特护记录单,因此ICU护士每做一项治疗和护理,病人每时每刻的病情变化、用药时间、疗效观察,都要详细记录。如家属要了解病人病情时,请他向主管大夫咨询,避免因护理人员解释不当引发纠纷。
4.1.2 加强护理风险监控 结合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护理程序,并采取措施保证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围绕确保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优质高效”的原则,做“我应该做的”,写“我应该写的”,改变过去那种上级制定下级执行的被动局面,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保证对服务对象有承诺就必须兑现。对于不切实际的许诺进行修订,避免潜在的违约风险责任,减少不必要的护理纠纷。实行弹性排班,在危重病人多时相应增加护理人员,确保护理安全。
4.1.3 加强护理记录的管理 护理纪录是发生护理纠纷时重要的法律文件,一旦发生护理纠纷诉讼,护理记录将被封存,不能修改。研究显示,护理记录存在许多缺陷,包括关键内容记录不全或无记载,记录不规范、涂改等[4]。我院对护理文书书写格式、内容、要求进行培训,实施护理部、病案室、科室三级管理,专人督察病历书写,对共性和重要个性问题进行汇总和分析,作为培训教材,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护理部制定一种护理表格的标准样板供临床参考,并要求不合格的病历不出科,奖励优秀病历书写者。ICU护士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完成每项操作后都要及时登记,如遇到抢救病人或紧急情况下用药,事后一定要督促医生及时补写医嘱,避免护理记录与医嘱单不符。保证护理记录单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4.1.4 提高护理业务水平,确保护理安全 通过晨会提问、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定期培训和考试,使人人掌握危重疑难病例的观察要点、护理要点及相应的处理方法。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对预期或潜在的风险能够做出评估,并将评估产生的有关风险及时告知病人或家属。通过三级护理质控和三定三不定(三定指定期、定内容、定形式的护理质控;三不定指不定时、不定内容、不定形式的护理质控查房)方法,督促检查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严格查对制度,认真交接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四肢活动情况、各种管道通畅情况。手术结束入ICU的病人,要特别注意各种管道连接是否正确。护士在接引流管时一定要认真核对医嘱单和麻醉单,防止遗漏或连接错误。正确连接后要牢固固定,防止脱落。以上各项都要做好登记和记录,防止差错发生。意识不清的病人,为防止病人意外拔管,要视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约束并加床挡,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保证各种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耗材物品准备充足。ICU的设备要专人管理,定期检查,耗材要及时补充领取,抢救药物认真交接。以免因物品不足、设备器械故障等,导致抢救时间延误或护理工作受阻引发医疗事故。
4.1.5 增强服务意识,端正行为规范 提高服务质量,转变服务观念、服务模式和服务功能,是医院走出纠纷困惑的第一步[5]。护理人员应以病人为中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守医德规范,严格执行《服务规范》《文明用语》,做到“五心”,即对病人疾苦关心,对病人服务热心,护理治疗细心,解答问题耐心,听取意见虚心
[6]。医护人员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加强与病人和家属的交流,认真对待他们提出的疑问,关心体贴病人,确保护理到位。ICU的护士不能一味依赖监护设备所监测到的客观数据,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经常巡视病人,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观感受,对病人的主观感受表示理解同情并给予安慰和恰当处理。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环境,要保持安静,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每台监护仪的报警参数,减少设备噪音,切忌大声喧哗。公开收费标准,合理收费。严格执行一日清单制度,每天按时打印清单,交于家属手中,如家属有疑问,要耐心解释,直到满意为止。医保病人使用贵重耗材,如一次性换能器、抗感染静脉导管、可来福接头等,自费的治疗项目一定要告知家属,征得家属同意并签字,以免日后因费用问题引发纠纷。
4.1.6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严格依法施护 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法规,遵守劳动纪律,做到“四要”,即解释病情要科学,签字手续要完善,执行制度要严格,说话办事要谨慎[7]。面对护理争议或纠纷时要谨慎处之,同时要吸取经验教训。不能无原则地迁就,不回避矛盾,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使他们理解护理工作的难处,尽力化解矛盾,必要时按法律程序尽快解决纠纷,避免长期纠纷给护理人员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7]。
4.2 护理风险处置 护理风险处置分二类。风险滞留指将风险损失的承担责任保留在机构内部。护理风险转移指将护理风险责任转移给其他机构,如向国外的医护人员学习,购买医疗保险等。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就是信息反馈。医疗护理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医院内病人在诊疗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均称为风险。任何临床活动甚至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所有的医疗护理程序都是风险与效益并存的[8]。通过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衡量和评价、处理、效果评价4个阶段的护理风险管理,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护理风险及其带来的损失,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9]。如通过问卷调查、护理文书抽检、不定期组织理论考试等监测护理书写合格率是否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和防范风险意识是否增强等。
总之,为提高ICU的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和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适应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应加强风险管理,使ICU护士人人树立风险意识[10]、法律意识,学法、懂法、用法,在完成繁重的护理工作的同时,时时处处树立证据意识,保留完整的书面证据,以便实施“举证倒置”,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和病人利益,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3.[2]程红群,陈国良,蔡忠羊,等.医疗风险管理的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20(7):405-406.[3] 邓雨珍.关于医疗纠纷举证责任问题座谈会召开[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2,6(5):31.[4] 王淑云,丁荣双,鞠桂芳,等.900份护理文书检查情况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75.[5] 李殿富,于志超,诸英.医院如何摆脱医疗纠纷的困惑[J].中国医院管理,1999,19(9):56-57.[6] 罗卫东.医疗纠纷起因与对策[J].中华医院杂志,1999,15(11):700.[7] 姚爱群,胡娟,何淑燕.护理纠纷后护士的心理调查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2,7(4):61.[8] 张仲明.加强医疗风险管理,确保医疗质量[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9):569-572.[9] 王淳德,郑思炳,王渠江.医疗风险管理浅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0(1):94-95.[10] 陈丽芳.加强急诊风险管理 防止护患纠纷发生[J].护理研究,2004,18(8A):1392.作者简介:应晓薇(1968—),女,浙江省奉化人,主管护师,本科,从事ICU护理工作,工作单位:315500,浙江省奉化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