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现状与对策

时间:2019-05-14 22:3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论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现状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论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现状与对策》。

第一篇:浅论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现状与对策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云南行政学院

研究生学科论文

科目浅论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现状与对策 班级

2016级校内行管班

姓名

杨海词

学号

162038

浅论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

地方政府执行力是地方政府战略方向和“战术行为”实施到位的基石,也是地方政府履行职能、行使公权力的根本。目前,地方政府存在政令不畅、执行不力的状况。要通过加强科学决策,落实责任制,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来提升。

关键词:地方政府 执行力 现状与对策

一、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现状

地方政府执行力是地方政府战略方向和“战术行为”实施到位的基石,也是地方政府履行职能、行使公权力的根本。无论多么科学的决策目标与管理目标,缺乏执行力,一则无法落实到位,二则不能让公众受益,政府的公共性与服务性更是无从谈起。政府执行力适当的意志和主张能否实现的关键,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目前有些地方政府执行力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其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各级地方党政负责人每次大会讲话都得鼓舞斗志。但很多报告与讲话通过层层过滤传达,最终很难在基层产生预期效果。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上级政策时总打自己的小算盘,“利己则执行,不利己则推诿”。在履职时也是“前有政策,后有谋略”。淋漓尽致的表现自己的利益偏好,千方百计追求新政绩,一味地玩新概念。有些地方政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很快被社会效仿,于是就出现了许多腐败奇招,比如,2013年新华网报道的“茅台酒装入矿泉水瓶子宴请官员”等新闻,就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是违反“八项规定”的“创造”。

(二)执行意识淡薄,执行能力有限

有些地方政府领导工作态度不端正,官僚主义严重,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浮躁,逃避困难和责任,布置多落实少,一些任务久拖不决,只会用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或者进行一般好找的简单方法。更有甚者采取简简单粗暴的方法抓落实。有些地方领导不注意学习,政治素质低,不能理解1 上级的意图和政策精神,对政策精神理解不透,导致政策贯彻起来“走样”、“变形”。有些地方领导知识水平有限,对中烟和上级的有关政策不求甚解,或作僵化和教条式理解,思维滞后,凭经验主观片面地理解和执行,政策的尺度总是把握不准,使是行李不能正确地体现政策目标,使政策执行不能与实际情况相适应。比如,中英提出吸引外资,有些地方政府曲解此政策,以为吸引外资就是大办开发区,因而大量侵占农田。这种大搞开发区建设的做法,结果是外商没引进来,土地却被大量闲置。

(三)执行机构组织间的沟通与协调不畅

沟通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级组织人员进行信息交流传递的过程,是对政策目标及相关问题获得统一认识的方法和手段。如果政策执行机构组织间沟通与协调不畅,就会导致政策难以执行。比如,有些地方假货泛滥,就是由于工商、公安、质监部门各自为政,没有互通情报,没有建立高效执行信息反馈机制,没有采取统一协调行动所致。环境治理目标的实现,涉及环保、财政、税务、城管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条块分割、缺乏衔接的情况也常常出现。

(四)本位主义严重影响政策执行

有些地方从局部利益出发,对国家出台的呃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凡是对自己有利的就用活用足,特别是那些易于出政绩、获取上级好感和肯定的政策,执行得及时充分,而对自己不利的就不理不睬。明明政策对头就是顶着不办或者变通执行,中央三令五申教育不能乱收费,下面就是变着法子收。国家严格控制滥征农田搞开发,他们就变征地为租地,导致国家的法律政策形同虚设,破坏了公共政策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地方政府执行力面临着市场法则、利益博弈的严峻考验,利益驱动往往消解了地方政府执行力,而尚不健全的市场机制,低效软弱的执行机制,则造成了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弱化。

二、当地政府执行力的对策

执行力实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地方政府代表当地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因此政府的职能既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建立有效政府是现代政府管理的一个个共同追求,而政府的有效性最终要通过政府的执行力来体现,需要良好的执行力作保障。无论是政府组织自身的完善和发展,还是政府各项职能的履行和实施,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则将一事无成。执行力强的政府起运速度快,办事效率高,行政成本低,社会效益好。要达到这一目标,需采取以下措施。

(一)科学决策并将决策纳入法治轨道

执行是对决策的执行,决策的还坏直接影响到执行的好坏,而领导的决策素质对科学决策起关键作用。如果地方政府领导如果地方政府领导按照信息准全原 则、可行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和民主性原则,建立严格的决策程序,科学地确定目标,拟定可行性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优选,这样其所定政策就比较科学,容易实施。对领导决策要纳入法制轨道,建立决策者责任制,明确决策者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防止乱作为现象发生。

(二)建立权责清晰的高效政府

合理界定地方备级政府职能的边界,变无限的全能政府为有限的有效政府,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对市场可以有效运作的事务,政府不包揽;企业能够自主经营的事务,政府不指手;社会可以办理的事务,政府不干预。只有这样,政府才有可能集中力量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成为行为规范、廉洁高效、执行有力的社会管理王体。正如北京市那样,将65个执法部门的“权力清单”向市民公示,明自己的取权范围和门之间的权力界限,市民可以上网查间。这样能使政府的工作更加适明,市民通过这份“权力清单”可以了解到行政机关期些能做、即些不能做,更好地对行政不作办、行政乱作为进行监督。

(三)建立奖罚分明的责任制

实行责任制,落实地方政府各层级、职级所承担的责任,制定清晰可度量、可考核、可检查的执行目标。责任制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责,给权给利都比较容易,但责任追究比较难,如何发现责任,确定责任,追究责任是问责制成败与否的关键。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行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因此“行政首长问责制”必须实行细则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在严厉约束各级行政首长的同时,能藉此激活各级政府施政的积极性。要建立监督和绩效考评制度,通过制定和公告公共政策的执行标准、执行程序、执行时效,定期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进行指标测定和民意测评,以群众认同度、群众配合程度、人民满意程度为其衡量标准,并设立行之有效的责任投诉机制,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对执行效果进行奖惩。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各级政府的执行力说到底取决于公务员的执行力,因此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考核制度、回避制度、公示制度和辞退制度,大力提倡终身学习制度,不断完善培训制度。公务员只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其执行之路才会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前进,其结果才不会背离党的宗旨。公务员单有执政为民的愿望还不够,还必须具备执行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必须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

优良的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作为公务员必须加强学习,才能吃透法律政策的精神,明确上级政府的意图,体察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的政策决定创造性而又不违背原意地在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公务员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把握政府政策的“尺度”,使政府好的决策、好的发展战略、终极标3 准不降低,基本宗旨不走样。公务员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执行政府政策的“速度”,政府的决策与计划在执行中是要讲时效的,抓住了时效性就意味着抓住了机遇。比如外商来投资,符合政策也符合要求,到政府办手续几天内能办的不给办,一拖就是几个月半年,最后,人家等不及跑了,机遇就会丧失。公务员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把握执行政策的“力度”,政府的战略与策略,制度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到位、是否打折扣、是否虎头蛇尾、是否停留在口头上,这都关系政府决策执行能否到位,政府的计划和意图能否得到贯彻执行。公务员的高度自觉性不是自发产生的,既要靠法制法规,又要靠教育、引得、灌输形成。要开展服务意识教育、使命感教育,灌输“便民为民”的思想。公务员还必须按照制度的要求规范行为,不能按各自的理解来做事,公务员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不负其使命。

(五)地方各级政府领导要树立以身作则风气

思想认识到位、积极付诸行动、领导以身作则是政府执行力的三个内在要求。提高政府执行力关键在领导,各级政府领导如果能以身示范,率先多做少说,对各项工作真抓实干,政府执行力的提高就不是一件难事。但有些地方政府领导热束于上报纸、上电视出风头。他们口号提得很响,但只限于说在口上、写在纸上、念在会上。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打纲领不如一个切买行动”。为此领导要有“公仆”思想,正确地运用行政权力,更好

地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领导百先要去除本位主义,要顾全大局,诱惑面前要有自控能力,保证权力干净运行。作为领导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必须做好,要求公务员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且不留余地,只有记样,才能得到大家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认可,树立起领导威信,做到令行禁止,作为政府领导必须带头加强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真正吃透法律政策的精神,要经常深入基层作调查研究,了解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坚持察实情,讲真话,不虚报浮夸,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原汁原味地在所管辖的地区贯彻落实。同时要关心下属,关心他们政治进步,帮助下属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他们无后顾之忧地去做好本职工作。

(六)建立电子化办公系统,简化审批程序,努力提高行政效率

建立政府执行力的电子化保证系统,电子技术可以大幅提高行政效率,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会议召开远程化、公文传输电子化、日常办公自动化、面口业务网络化,用电子政务使政府服务由传统柜台式服务向网络化服务转型,加强信息反馈,信是反满要经常化、制度化,要确保信息,沟通的广度、深度和真实度,建立并完善多居次、多功能、内外沟面、上下结合的信息控制网给,据加政策执行印适明度,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企业、社会、公众的信息不对执行的透明度,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企业、社会、公众的信息对称状态,公众、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获取政府的各种信息,从而提高政府执行力。

(七)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提高执行效益

立法健全,执法严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是良好的法制社会环境,法制环境影响社会成员对政府的理解和配合,进而影响政府本身的执行力。法制不健全会增加政府协调社会矛盾的难度,使政府每一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与实施都处在艰难的平衡与折衷之中,从而直接影响政府执行力的发挥。目前我国执行效益低下,2002年我国的税收收入1.5万亿元,税务人员100万,成本占收入的8%,美国的税收高于我国,税务人员只有10万人。成本仅占收入的2%。执行主体的会议费、接待费、小车费、电话费居高不下。因此,必须建立严格制度加以控制,社绝浪费现象,切实降低执行成本。

政府执行力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集合各方面的力量,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各级政府的优势,开拓合作领域,完善监督机制,构筑互补互动发展新格局,提高地方政府执行力。

参考文献

[1]钮菊生论政府执行力的概念、同题与对策[J].学习论坛,2012(3)[2]高放伟,论改善民生与政府执行力的提升[U].学木论坛。2012(4)[3]陈朝宗,关干提升政府执行力的思考[J].东南学术,2065(6)[4]汤金洲社会转型期政府执行力问题探讨[J],理论导刊,2011(7)

[5]莫勇液,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执行力建设的理佳探讨[J],工淮论坛,2007(3)[6]顾杰,论政府执行力建设的深层影响因素[J].中国行政管理,2008(11)[7]梁栋.提高政府执行力的责任治理及路径选择[J].齐鲁学刊,2011(6)

第二篇: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现状与对策探析

1在信息化的时代,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与法治发展程度 的重要标准之一。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建立以信息公开法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公 开制度成为一种趋势。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也对政 府的信息公开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早已被各级政府提上日 程,从 1999 年开始中央政府就开始大力推行政府上网工程,并于 2002 年 11 月 出台并于 2003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我国地方政府第一个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我 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

开条例》实施后的第五天就发生了公众诉政府信息不公开的诉讼案,这说明,虽 然经过 5 年的准备,但是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活动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本文在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概念的界定之后,深入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理 论基础。在厘清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引用最新的权威数据,通过 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途径和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情况的研究,阐述中 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描述我国取得的进步和成就,进而分析我国政府信息公 开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民主政治的深化发展,公民权利意识的逐渐增强,对打造阳光政府,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而阳光和法治都必须通过政府信息的公开来实现。2008年5月1 R,《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保障制度己经初歩确立。该条例的颁布成为社会的焦点话题,引发了广泛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三年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公民知情权得到最佳的实现,加快了公民社会的建设进程。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虽然政府信息公开取得机制初歩建立,公民参与政府信息公开意识觉醒,政府信息公丌渠道和方式不断拓展,政府运作的透明度增强等实践成效。但是还存在信息公丌的内容远远跟不上公众的需求,没有统一完备的法律制度来保障信息公开的实施、公民对自身知情权的维护意识不够强烈,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大多形同虚设,政府行政人员对信息公开工作消极倦怠应对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对策建议,为尽快打造阳光政府,公民社会提供必要的助力。

本文在吸取国内外现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从人民主权理论、知情权理论角度来分析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在阐明政府信息公丌概念的基础上,参阅相关文献,通过调查研究,归纳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我国政府信息公幵中的不足方面,来考量发达国家信息公开中在这些方面的优良做法,并总结出值得我11借鉴的地方。最后提出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丌的一些建议,推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章导论,主要分析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列举了相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阐诉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是对政府信息公丌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总休的界定,并详细介绍了其的理论基础及其与理论基础之间的关系。第三章是对我IS政府信息公丌进行现状分析,介绍了我[1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已取得的成果与不足之处。第四章介绍发达国家政府信息公丌的优良做法与对我国信息公丌的启示。对瑞典、美K和II本等发达国家政府信息公丌制度的理论进行描述和介绍,从而把先进的、迠应我WW情的国外制度和理论借鉴过来。第五M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推动我U;l政府信总公幵的一些建议。信息公开作为重要的制度安排日益得到重视。整体看, 我国政府的信息公开仅仅处于初级的实践阶段, 由于相关制度缺失, 存在着范围狭窄、渠道单

一、缺乏规范、成本高昂等诸多问题。因而要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法治化和秩序化, 需要在加强立法、整合流程、创新体制方面作出更为艰辛的努力与探索。

4政府信息公开在国家建设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积极的公正的公开政府信息是 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在行政制度建设方面努力追求的目标。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推动全国 范围内的反腐倡廉,有助于推动全国自上而下依法执政,更有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促进政府与公众合作。政府信息公开在我国实践多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

开条例》终于在 2007 年颁布,于 2008 年 5 月 1 日执行。这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升华,它标志了中国已经开始迈入政府信息公开的行列。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中华人民共 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并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探究该问题具有一定 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础研究,结合中国实情分析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 制度的现状和执行困难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方案。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理论”,阐述了政府信

息公开的内涵及意义。第二部分“当代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介 绍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历程,及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我国的实际执行情况和问题 原因。本部分主要分析了现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本身存在的缺陷,以及在该条例颁布实践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 开条例》的本身存在不足,规定的信息公开的主体不全面具体,公开的范围不明确操作 难度很大,没有规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法律责任;《中华人 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保密法》等法律规定存在着很多不协调,在现实执行 中造成了许多操作难题等。第三部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途径”,是在前面三章 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一些建议,主要包括颁布一部健全有 执行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法》;积极修改相关的与政府信息公开法律相 冲突的法律;加大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制宣传工作;建立切实可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救济 制度。这些都是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重要途径。

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增强社会认同,巩固政权稳定

3.有利于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4.有利于根除腐败

(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若干思考)

问题:

1、政府信息公开的传统文化障碍

2、政府信息公开的思想观念障碍

3、政府信息公开缺乏法律保障

4、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主义严重

5、政府信息公开范围较窄

6、政府信息的泛滥与短缺现象并存

7、政府信息公开的成本障碍

对策:

1、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法律保障

2、改造行政文化,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环境支持

3、转变观念和意识,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持久动力

4、着眼制度建设,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

5、依托现有法律,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创新

6、完善追究机制,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7、总结成功经验,创新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

8、设立权威机构,协调政府信息公开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形式与对策研究)

一、改变观念,提高政府和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的认识

(一)提高政府官员对信息公开的理解层次

(二)强化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

二、完善设施,为政府信息公开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充分发展电子化政府,实现政府信息公开

(二)进一步建设政府门户网站,将其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首要渠道

(三)建立和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

(四)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

三、严格依法,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

(一)研究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

(二)修改、制定与之配套的相关法律

四、完善体系,强化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和救济制度

(一)加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活动的监督

(二)加强社会监督体系的建设

(三)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救济制度

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

(一)积极完善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相关的立法

1.颁布一部健全有执行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法》

2.修改相关的与政府信息公开法律相冲突的法律、法规

(二)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的后勤保障工作

1.建立保密争议解决机制

2.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体系

3.建立切实可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

4.多方位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5.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制宣传工作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现状及制约因素探析

问题信息公开的质量不高,沟通渠道不畅。法律制度保障问题

建议建立电子政务平台

建立数据库政府网 建立数据库政府网实现电子化办公形成电子政务平台

2健全法制

尽快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 科学界定公开与保密的尺度 创建网络运行法规

当代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现状及问题

健全政府信息发布法制建设

1在建设阳光、透明政府过程中,中央政府应尽快出台政府信息公开法,并逐步完善这一法律。2政府发布信息的意识还有待提升。

3向公众公开信息不应仅仅局限于中央人民政府,应在各级人民政府中普及,使之成为一种常态。

现阶段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

问题:

第一, 信息公开的广度深度远未达到群众的期望和现代政府的要求。

第二, 信息公开的渠道过窄。

第三, 因为缺乏法律约束, 公开信息也呈现出很多乱象。

电子政务建设中, “重开发, 轻应用;重硬件,轻软件;重管理, 轻服务”的现象比较普遍。

(一)法律的缺失和体系的不完善

(二)观念的滞后

(三)民众对自身权利认知不足

对策:

1.规范和整合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范围、程序,配套相关的制度。

2.加强立法, 完善法律制度。从国外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经验看, 信息公开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实现取决于专门法典的制定。

3.重构观念和升华认知。

(1)矫正政府信息属于政府的观念, 树立政府信息属于民众的观念

(2)树立“阳光行政”观念。

(3)对于民众而言, 要树立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

4.增强信息公开的“硬件”建设, 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

途径:

(一)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建设

1.加大政府信息的公开力度·

2.整合政府门户网站资源,加强政府在线办事能

(二)提高公务员的政治素质,从根本上转变“官本位”的观念

(三)提高公众的政治参与,形成积极的社会监督力量1,加大教育投入

2.保障公众参与的渠道通畅

(四)对现行的相关法律做出适当的修改

1.修改《保密法》和《档案法》

2.适当扩大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法》的相关规定

(五)建立符合现行法律体系的救济制度

(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保障制度

(七)制定并出台符合我国国情的完善的政府信息公开法

第三篇: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现状、影响与对策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现状、影响与对策

金融12-1 邵君朋

201205001024 众所周知,举债权是规范的分税制下各级政府应有的财权。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及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等,地方公债已成为国家公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很大程度上支撑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虽已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分税制框架基本形成,但按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仍无权自行举债。国家长期坚持对地方政府举债的严格限制,其主要动机在于防止财力分散,避免重复建设,维护金融秩序。但尽管如此,调查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已达到相当规模,除部分合法债务外,很多债务处于隐蔽状态。这些债务长期不受预算体制与政府统计监控,难以确认和量化,这显然不利于债务的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极易引发债务风险和财政危机。因此,为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应该尽快建立地方公债发行制度,健全债务管理机制,使地方政府举债行为规范化、透明化,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

(一)债务规模现状

根据2011年6月27日发布的2011年第35号审计结果公告《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闰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和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有关债务总额分别为67109.51亿元、23369.74亿元和16695.66亿元.分别占总额的比重为62.62%, 21.80%和15.58%`.从政府层级来看:省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32111.94亿元.占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额的29.96%;市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46632.06亿元,占总额的比重为43.51%;县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28430.91亿元,占总额的比重为26.53。其中属于融资平台公司政府性债务余额为49710.68亿元,省级8826.67亿元、市级为26845.75亿元、县级为14038.26亿元,分别占总额的17.76%、54%和28.24%。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数量及债务余额也有精确数字:根据审计结果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省级、市级和县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分为165家、1648家和4763家,共计6576家。从审计报告结果来看,截至2010年底,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即债务余额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为52.25%。加上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后债务率为70.45%,近年来各地政府债和城投债发行规模详见下表。

在2011年6月市计署《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市计结里》中显示: 全国省、市、县收入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0.72万亿元,占当年GDP的27%,2010年底,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29%,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264%。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速度非常快.如果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继续增长,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就会面临失控。

(二)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现状

1、举债分散,决策不严

由于缺乏国家统一规范,各级地方政府举债决策分散,有的举债决策权在发改委,有的分散在各主管部门,有的则由举债单位自行掌握。举债主体更多地考虑如何快捷地筹集资金,在总体上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严格的可行性论证,较少考虑偿债能力和财政承受能力,也缺乏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为了举债成功,地方政府行政干预金融机构借款,对企业和个人的举债行为随意承诺和担保的行为比较普遍。近几年,为克服分散举债的弊端,某些地方政府有意通过地方投资公司打捆举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部门举债的分散程度。

2、偿债意识不强,偿债制度不健全

在偿债问题上,不少地方政府存在“能不还则不还”、“新官不理旧账”等赖账思想。地方政府通常会采取各种方式拖延或逃避债务。首先,债务拖欠已成为地方政府的常用手段,拖欠的债务也成为地方政府债务存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利用各种手段逃避或转嫁偿债义务,如频繁变换银行账号、行政干预法院公正执法等。有的地方政府为了转嫁其所属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通过破产、分立重组、合资、租赁等方式帮助地方国有企业逃避债务。再次,当债务无法拖延,不得不偿还的时候,地方政府往往从其他支出渠道临时调用资金或通过举借新债,甚至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拖欠公务员工资等方式偿债。

各级政府缺乏真正的偿债管理制度。按照要求,有地方外债和国债转贷的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建立偿债准备金。但事实上,除了一部分省市级政府建立起偿债准备金外,大多数县级政府至今仍未建立。当地方政府无法偿还对上级的债务时,上级政府往往采取预算扣款的方式强制偿还债务,造成地方预算资金更加紧张。

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

(一)、财政风险效应

地方政府债务虽然在短期内增加了财政收入,但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大规模的还本付息开销,对于财政保障能力低或财政支出刚性大、回旋余地小的地市,地方财政状况难免因为举债过多而不断恶化,严重威胁财政稳定性。东部某省份接近一半的地市政府债务余额是当地才正式收入的一半以上,地方财政步履维艰难以承受,严重影响公共服务的投入。

(二)、信用风险效应

政府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政府的很多经济活动都建立在政府信用的基础上。如果政府只借不还或拖延偿还,损害不仅是债权人的利益,更是政府的形象。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013年12月31日报道,中国国家审计署在外界期待已久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近70%,达到17.9万亿元人民币(2.95万亿美元)。如此庞大的债务规模,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风险。大量事实表明,在偿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地方增幅债务到期不能清偿使后续的政府投资项目投资、经营变得十分困难,地方政府债务的延期、拖欠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恶化了信用环境,树立了不好的模范。

(三)、效率风险效应

地方政府相较于市场经济主体融资信用高,融资规模大,也更加方便,但这也极易诱使地方政府只考虑短期收益,忽视偿还能力,出现许多重复建设,低效投资的现象,造成资源低效使用和浪费。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城市都设置了多个开发区,有些开发区功能重叠,分布密集,既浪费了开发区效益,又浪费了土地、水能、电力等资源,也加剧了政府的偿债负担。尽管近年各级政府清理了大批低效的开发区,但前期投资造成了巨大浪费。

三、我国地方政府举债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统一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

从目前的调查中看,谁都认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严重,但由于缺乏清晰可靠的债务信息,难以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我国尚无一个统一、权威的机构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管理与监督。鉴于财政部门是政府债务的直接承担者,并且政府债务的规模和融资效益都与各级财政收支息息相关,所以,建议强化财政在地方政府融资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地方政府应组织财政、审计部门,对与形成地方政府债务相关的部门与机构的债务状况进行彻底清查。对应该由地方政府负责的债务,要按照债务偿还期限划分不同档次,根据财力增长幅度制定相应的偿还激化,做好偿款资金的准备工作,在财政债务大幅度的降低之前,地方政府应严格控制新的债务增加。

今后,凡是有地方政府债务的地区,或者在财政部门建立债务管理机构,全面负责贷款的申请、资金的划拨、资金使用监督、贷款的偿还等债务管理的业务工作;或者在现有地方信托投资公司基础上组建地方政策性银行,剥离其商业性业务,将财政信用、政策性金融的融资权限集中起来,作为地方政府融资的专门机构,统一执行地方政府的投资意图。总之,所有措施目的均在于加强地方债务统一管理,保证资金有效性。

(二)、建立与地方政府债务相应的管理与风险防范机制

实行严格规范的债务投资决策机制。各级政府应建立严格的债务投资决策责任制,以规范形式明确项目负责人应承担的偿债责任。为避免决策失误,应实行决策者一贯负责制,对项目的设计,施工,生产的全过程负责到底,全面监督。对造成重大损失浪费或使项目失败的负责人,应给予处分,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建立地方财政偿债机制。地方政府应建立偿债基金,专项用于各种地方债务的偿还。敦促项目单位制定落实偿债计划,按月将资金汇入偿债基金,由政府统一负责还本付息。

健全政府担保机制。在地方政府债务中,由政府担保的债务有一定规模,增加了债务风险。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担保债务风险的防范,制定担保原则。对市场竞争性项目,财政可不予担保。根据项目的性质和特点,建立分级担保、实物担保等制度,尽量缩小担保规模。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预警系统。根据我国地方政府负债现状,研究确定相对合理的债务监控指标体系,如债务期限结构、负债率、还款率等,保证债务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确保债务规模与偿债能力相适应。

我们坚信,随着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和分级预算体制的健全,随着对地方政府债务监管的日加严格,金融市场的运行将越来越安全,地方公债的运作空间将不断拓展,并在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运行及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侯荣华:《中国财政、金融问题研究》 2004年版 [2]樊丽明 李齐云 等著《中国地方财政运行分析》2001年版 [3]樊丽明 黄春蕾 李齐云等著《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2006年版

第四篇: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成因及对策启示

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成因及对策启示

摘 要

如今中国的地方政府所担负的债务越来越多,可以说十分的危险,这不得不让很多人越来越关注,并予以重视。本文提出致使地方政府所担负的大量债务的因素就是包括了债务管理因素、经济体制、经济发展、财政体制与行政管理因素,同时找出相对的应对办法以及建议,进而防止债务数量越来越大,预防新的债务形成,减少更多地危险。

【关键词】地方债务;原因;对策

Abstract Now more and more debt Chinese local governments are responsible for, can be very dangerous, this had to let a lot of peopl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atten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actors resulting in a large number of local government debt of shoulder is including debt management factors, economic system, economic development, financial system and administrative factors, and find out the relativ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nd to prevent the debt quantity is more and more big, to prevent the formation of new debt, reduce the more dangerous.[keyword] local debt;cause;countermeasure

目录

摘 要......................................................................................................................1 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3 2 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问题................................................................................3

2.1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过于庞大,政府偿债能力有限.............................3 2.2 债务具有隐蔽性.....................................................................................3 2.3缺乏风险管理机制..................................................................................4 3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4

3.1 经济发展因素.........................................................................................4 3.2 经济体制因素.........................................................................................4 3.3 财政体制因素.........................................................................................5 3.4 债务管理因素.........................................................................................5 3.5 行政管理因素.........................................................................................5 4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对策................................................................................5

4.1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5 4.2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6 4.3 完善地方政府偿债制度建设.................................................................7 4.4 推进地方债务的发行.............................................................................7 4.5 完善相关配套制度.................................................................................8 总结......................................................................................................................10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

在我国,一些基本的建设的投资人大部分都是私人或者是政府。自从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出现以来,为了能够让经济稳步的增加,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我国中央政府的债务有11 800 亿元,此外,包括地方政府、各项贷款和公司的债权等等方式,用来募集资金。这些年以来,经济之所以能够稳步的增加,就是因为有了很多的投资建设,并且这直接导致了一些地方政府所承担的债务数额增长。因为债务的年限一般都是五年或者是三年,因为马上就要到了还款的期限,因此地方政府必须要第一时间还款,这样一来,债务问题就十分明显了。这些数额巨大的债务让地方政府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这些地方政府所承担的债务是不是会有所增长,这样的状况着实令人担忧。比如说,三年前云南省某公司向债权银行发函称“ 即日起,只付息不还本”,尽管最后撤回了该信函,没有出现违约的情况,不过融资平台偿债压力显得十分巨大。一些专业部门称,以地方政府每一年的收入来说,他们是有能力对这种违约的情况进行控制的。不过,这样数额庞大的债务,想要防止出现危机,渐渐地减少债务,那么对政府自身来说一定要看清当前的形式,找到其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问题

2.1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过于庞大,政府偿债能力有限

利用融资平台或者债券等方法负债,其结果就是完全依靠政府的支付能力。依据我国审计署2011 年发布的35 号审计结果来看,在2010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里面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举债所占比例高达69.69%,银行贷款则占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的79%。因为没有一些比较好的管理办法以及监督的办法,导致了债务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马上就要到了危机的边缘,这直接成为了我国地方债务风险的危险的雷区。

2.2 债务具有隐蔽性

这种债务重点就是隐性债务。在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里,它所占据的比例相当大,重点包含了政策性挂账债务、地方政府担保的债务、基础设施建设负债和

社会保险资金缺口等。期间,地方政府在举债时,一般都会利用一些方法让显性负债改变为隐性负债,而且把某些本来是政府承担的债务直接转嫁到银行的身上,让银行成为政府的债权人。不过它是有着相当大风险的债务,假如出现危机,那么地方政府也应该承担责任,这样一来,肯定让地方财政面临巨大的风险。

2.3缺乏风险管理机制

世界上其他国家对这样的债务问题进行控制所采取的方法就是量化,建设“线性指标体系”,形象地用“警戒信号灯”监控债务规模,同时找到很多应对的办法。如今,我国的债券有很多种、隐蔽性债务所占的比例更大,一般都是很多部门进行融资,在管理方面十分的松散,缺乏相应的监管体系,所以很难采用量化的方法进行控制,无法建立预警机制。假如说地方政府所承担的债务出现危机,那么地方政府肯定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来建设基础设施、在教育、科技等层面的投资就会减少,这让经济所处的环境日渐恶劣,百姓的生活也会变得十分的艰难,社会问题以及矛盾就是出现。并且假如地方债务风险爆发,很多政府的投资项目就会就此而终结,各种资金链条就会断裂,经济根本不可能增长,某些政府可能因为债务压力而导致破产。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3.1 经济发展因素

中国的放政府承担的债务主要原因就是当地的经济发展十分不稳定,以及各个地区的政府相互竞争导致的。这种情况在中国一些地区十分多见。而部分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城市,不但第二、三产业规模比较小, 而且产业结构单一,同时邮电通信、能源供应、交通运输、水利基本建设、工业基础设施等都不能符合经济增长的需求,科学技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更是显得十分的落后。但是因为一些同级的地方政府互相之间有着很多的竞争,而且在资金方面都无法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仅仅只能靠着举债的方式来保持经济以及社会各个事业的发展。

3.2 经济体制因素

财政投融资体制还不是很完善,致使地方政府所担负的债务不断加大。最近几年以来,中国尽管对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不过就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来看,差距十分明显。比如说,权责不明、融资渠道混乱、投资主体风险意

识差等等, 特别是地方政府缺少债务融资途径, 并且公债融资渠道根本不可行,地方政府只能是利用其他渠道进行融资, 因此建立了很多投资公司,利用贷款与担保的方法来融资, 不过这样一来风险就会增加,很容易就导致地方政府债务加大。

3.3 财政体制因素

各级政府事权、财权划分的十分不清楚。政府之间有关经济的权利划分不明显已经权利错位这种现象十分普遍,这也成为了如今地方财政债务负担加大与地方政府偿债没有相应的意识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转移支付不能很好地实施,让 地方财政收支的矛盾变得更明显。

3.4 债务管理因素

对债务的管理体制显得十分松散,而且还没有建立相关的控制体系。如今中国的各级地方政府仅仅是在各种转贷性的债务与外债有着透明、统一的管理,其余的方面还没有进行较好的管理,这让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变得十分的棘手。假如这种问题不能第一时间解决,那么当出现偿债高峰的时候,,在债务数额巨大的情况下,这直接就成为了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主要因素。

3.5 行政管理因素

政府的职能转变不合理,耽误了太多的市场职能。和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作比较,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显得时候的落后。第一,政府职能的越位现象十分普遍,对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是很到位。第二,地方政府在公共品生产与服务的方面很落后,在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与公共福利方面负债累累。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对策

要想彻底解决这一系列因债务导致的问题,那么一定深入思考对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因素以及发展的原因。本论文针对这类问题,同时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以及国际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4.1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4.1.1必须要让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尽可能的让政府职能进行转变。从而达到经济分权的目的,加强经济体制改革,这些措施乃是预防和解决地方政府债

务危机的重要方法。要想达到经济性分权,让公司能够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最为有利的方法就是对政府的只能进行转变,让市场能够更好的发展。4.1.2让经济快速发展,增加财政收入。让经济快速发展乃是加强可利用的财力,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直接办法。第一,对资源的建设必须要予以重视。如今,在我国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制度的要求下,必须让基础建设速度更快,努力的让投资有一个较好的环境,同时让个体以及私企经济快速发展。第二,必须要依法纳税,让政府的财政收入更加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第三,必须要充实财政收入,预防出现虚收空转的情况,同时必须要设立相应的管理体制,让财政收入直接可以体现出政府的调控能力。

4.2.3让经济发展的方式进行转变。一定要快速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解决实际运转当中存在的一些矛盾与问题,要大力开展建设对科学发展有力的体制,争取让经济稳中有升。要想让经济增长,那么必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并且要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同时必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所以说,只要能够积极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那么我国的经济平稳的增长就会更具活力。

4.2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

4.2.1明确界定政府间的事权划分, 分清偿债责任。一定要让每一级政府的权利与职责有着明显的划分,一定要让决策责任以及筹资责任具有一致性,一定要遵从原则,进而解决如今存在的诸多问题。决策主体至少要在原则方面对所制定与实施的公共政策成本承担相应的责任。比较明显的是,如果能够对各级地方政府的职权和责任进行相应的划分,那么不但财权和事权变得更加统一,让各级地方政府承担相应的债务责任,更是能够避免出现“侵权”,加强了偿债意识并且为举债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4.2.2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很多理论与经验都普遍以为财政支出乃是呈刚性增长的, 所以降低财政支出实不可取的办法,对其进行改革唯一的方法就是对指出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依照公共财政的相关需求,减少非必要的财政会出,把资金充分的利用到该用的地方,比如说保证政府的,以及维持社会稳定,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等等方面。在减少不必要开支、减少对国企的亏损性补贴的同时, 增加在农业、教育方面的投资,同时加快补充社会保障资金账户。

4.2.3建立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地方政府债务信息的透明乃是债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点,能够预防债务风险的出现,这也是增进地方财政保持稳定的一种有利方法。想要预防以及解决地方财政风险,一定要建立比较严格的风险披露体制,同时要求信息披露不但要包含地方政府的直接债务,同时还必须要包含或有债务, 不但要包含显性债务同时也必须要包含隐性债务。

4.2.4实行严格规范的债务投资决策责任制。必须要杜绝领导随意决定的项目取舍的做法,要让项目投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减少风险,各级的政府在使用以及管理贷款的时候,必须要依法建立审核制度,来对审核项目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进行规范。

4.3 完善地方政府偿债制度建设

为了让地方政府债务具有合理性和规范性,减少债务风险,预防债务危机,在有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必须要建设相关的制度来进行约束。

4.3.1必须要增强改革转移支付体制,健全地方税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的平衡。让财权和事权更加顺利,落实财政收支责任,并且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提升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与比重,加强地方政府财政的自主性,进而防止债务规模进一步加大,让地方政府不再依赖土地政策。4.3.2为了防止一些官员为了提升自己的职位建设“形象工程”,政府必须要制定出比较好的考核体制,并且要对投资的项目进行审核,看其是否能够对经济的发展有贡献,这样可以保障基础建设投资十分的合理,而且具有相应的必要性。

4.4 推进地方债务的发行

针对目前地方财政的困境,解决此种困境的方法不但要对债务、融资平台企业进行规范,更是要有资金方面的保障。为了能够满足资金需求,不但要必须提升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还要让融资的途径更为广泛,以便于让融资更具多元化,这才是重中之重。而发行地方债乃是很关键的渠道。第一,发行地方债是很有优势的,特别是在筹集资金方面,而且这种地方债乃是有超高的信用来帮助筹集资金;第二,对比融资平台来说,发行地方债来进行融资利用比较低的利率,这也让成本有所降低;第三,发行地方债可以在某些方面对财政行为进行规范;第四,依据我国的法律法规,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发型地方债的方法能够让债

务更加公开透明,让监管难度有所降低。总而言之,发行债券则是由更高的效率,更具公平性。

并且,此种债务融资还可以增进市场的发展。在我国,《预算法》中对政府进行的约束,尽管此法当中不允许地方政府这么做,但是可以由中央政府来代替发地方债。想要彻底的清理地方债务,仅能在地方债务显性化、财务透明与预算改革的前提下才可以实施。发行地方债也要依照相关的制度,这样可以减少风险的出现。在实际操作时,也能够进行评估,将评估的结果作为进入市场的依据。并且,要建设相应的法律法规,让信息公开透明,同时要把地方债券的交易管理规定融入到法律体系当中。

中国必须要加强实行地方债的自主发行,而并不是自行发行。要选比较发达的地区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并且渐渐地增加这些省份的自主权,尤其是在发债的规模、债券年限、票面年利率规定方面。这样做也是有很多好处所在的,第一,能够让发债地区的融资途径更为丰富,让投资建设变得更为有利,促进市场的快速发展。其次,中央政府可以代发我国中部西部地区的地方债券,来对其在规划债务方面、优化债务结构方面予以大力帮助。

4.5 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4.5.1 合理确定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在如今分税制的前提下,有关税收的各项权利以及政策的制定各项权利都集中在中央政府,而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权利小之又小,相应的财权和事权很不平衡。而在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地方政府依照想干的法律来规范各级政府的财权、事权,让权利分配更加规范,让地方政府也是有比较好的收入来源的。州政府是有权利建立税法的,而对财政的手指权利则是由地方立法机构来赋予。而我国也要学习完善这种方法,让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有较合理较为明确的划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法律来规范各级政府的权利和职责,这其中包含政府财政系统的正常运转,各级政府间事权和财权的划定, 各级预算制定、审定和执行的法律化与制度化,而且要完善与健全税收体制,规范政府之间转移支付体制。进而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有各自的权利,各自有各自的职责,互相之间不会干扰,提升政府的办事效率。4.5.2 改革官员任命及政绩考核制度。中国如今的官员的考核也只是在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方面来对其进行判定,很少有在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成本方面

进行考核,然而这种考核制度也是影响政府行为的重要因素,让地方政府没有较强的偿债意识。中国必须要淡化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经济发展考核指标,一定要坚决杜绝“政绩工程”,对地方政府的职能进行有效的转变,同时在考核政府官员以及政府的业绩体制中,融入债务管理的考核,提升地方政府对于债务的意识,让其有更强的债务管理的能力。

4.5.3硬化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预算软约束则直接让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更加弱化,让下级政府普遍产生了对上级无偿援助的预期。个人以为,必须要尽可能快速的改善中国目前中央有关管理政策多变、对地方债务的事后救助和自上而下不合理的债务豁免等状况。重点就是每一级的政府必须要制定出对债务危机进行把控的体制,要认清责任划分、管理机构、处理程序。尽可能的降低债务豁免政策,减少地方对中央无偿救助的预期,用有偿援助、延期还款等方法来应对有一定几率出现的债务危机。此外,如今中国的市场还不是很健全、银行系统还不是很成熟,还不具备对风险的掌控能力,很容易增加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救助的预期。因此,中央政府一定要严格约束地方政府的借债行为,对其进行风险掌控,对其债务总额进行严格控制。

4.5.4强化国有企业投融资的风险约束机制。如今中国国旗权利和风险机构还不是很平衡,地方政府事后对其保护或者予以补贴可能性的存在,让公司的管理人对风险更加的不重视,这也是严重影响了国企的经营效率与激励机制,同时致使公司的预算软约束,地方债务不断增加。如果想要让这些问题得以解决,那么必须要进一步明确国企的产权关系,杜绝地方政府的“父爱主义”,减少公司“政策性压力”,在健全法律的保障制度的情况下增强公司投资融资的风险约束体制,建立现代公司管理制度,让国企真正的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公司法人。减少财政风险利用“国有企业——国有商业银行——财政”的链条进行传导。

总结

我国一定要设立统一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再此之上一定要增强对地方债务的管理能力,对其进行有力监管。并且一定要加快对预算体制的改革,争取早日实现地方政府负债的显性化,让财政和债务更加公开透明,进而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过度积累而转向银行体系的压力。就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如今的状况来看,一定要加快健全转移支付机制,规划并且清理债务,对融资平台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整顿,让融资的渠道更加丰富,应利用好我国国民高储蓄率的优势,来让民间资本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想要彻底解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那么必须首先要建设监管体制,而且要对其进行健全,而且要慢慢的形成事后监管机制,只有这两个制度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才可以进一步的预防地方政府未来会出现的债务危机,让地方政府的债务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亚芬.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现状和防范对策[J].科技促进发展,2011(9).[2] 赵全厚,孙昊旸.我国政府债务概念辨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1(10).[3] 时红秀1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机制与化解对策[ J ] 1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5,(1): 31 [4] 李松森1 发行地方公债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 J] 1 地方财政研究, 2005,(8): 101 [5] 庞凤喜1 论地方财权的确立及预算法的完善[ J ] 1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5,(3): 41 [6] 苏忠林1 中国地方债务现状与改革出路[ J]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2): 681 [7] 冯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防范[J].财税研究,2010,(4).[8] 类承曜.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原因:制度性解释框架[J].财政研究参考,2011,(38).[9] 郭玉清.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目标设计与制度选择[J].天津社会科学,2009,(6).[10]王俊.地方债务的当前风险[ J].人民论坛, 2010(1).[11]孟祥松.地方政府举债与风险防控的会计学思考[ J].中国城市经济, 2010(8).[12] 包丽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3].地方财政研究,2011(11):39-43.[14] 龚强,王俊,贾坤.财政分权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务研究:一个综述[ J].财政研究,2011(7):144-156.[15] 邵宜航,刘雅南.政府激励与增长方式转变:信息不对称的视角[ 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7.致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老师,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中心的感谢!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由于我的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第五篇: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班级:

姓名:

学号:

针对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所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执行力一次最早流行于国外企业界。即企业选用合适的人去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好的能力。近些年,执行力一词逐步由企业到政府延伸。政府执行力是各级政府及其公共部门和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令和公共政策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的、系统的能力,包括理解力、判断力、结合力、推进力和纠错力。

政府执行力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迫切需要和提高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存在着政令不畅,地方政策胜过中央政策,行政成本居高不下,政府人员在执行政策任务过程中缺乏沟通协调,一些公务员的隐形不作为等主要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来以下对策。

第一,高度重视,树立大局意识。中央政令的执行力如何,事关国计民生大局,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央政府的权威,事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对于政府来说,执行力就是生命力: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政府执行力的强弱,则是党的执政能力高低的具体表现。在激励的国际竞争中,政府的执行力更成为决定名族兴衰的重要因素。广大公务员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

第二,提高政府政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近年来,国务院多次约请专家学者商讨重大规则,把基层群众代表请到中南海听取意见,同时开通“中国政府网”,及时向社会公布各种信息等,这一切实际上是将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之中。执行是对政策的执行,政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执行的好坏。首先,在政策活动中,领导者是主体,其素质直接关系到政策的质量和水平。要提高政策水平,必须首先提高领导者本身的决策素质。其次,建立和坚持严格的决策程序,是提高决策水平的必要条件。为此,在进行决策时,必须遵循信息准全原则、可行性原则、最优化原则等,实现科学决策。最后,逆序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规律,是领导决策纳入法制轨道。

第三,提高公务员素质,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政府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政府执行力的强弱。当前,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以实施《国家公务员法》为契机,坚持实施并不断完善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制度、考核制度、回避制度、公示制度和辞退制度等;大力提倡终身学习的精神,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不断完善培训制度。通过是想教育、业务培训、理论学习、都城监督,不断更新政策执行者的观念。

下载浅论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现状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论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现状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已成为一种常态。适当的举债对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然而由于管理不规范,导致了地方政府举债规......

    地方政府执行力结题报告

    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原因及提升路径研究 1.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地方政府作为国家的构成要素,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央......

    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

    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周颖南柯昕 赖安璐、黄雅芬指导教师:林洁引言: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然而,由于食品污染事件和食源性疾病的不断增加,食品质量的安全......

    民族问题现状与对策

    我国民族问题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虽然汉族人口占多数,但是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上依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也为中华文明......

    地方政府执行力是地方政府战略方向和

    地方政府执行力是地方政府战略方向和“战术行为”实施到位的基石,也是地方政府履行职能,行使公权力的根本。目前,地方政府存在政令不畅、执行不力的状况。要通过加强科学决策,落......

    餐饮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餐饮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往难得一次的“下馆子”已经逐渐成为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我们的餐饮业随着经济前进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

    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庆阳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

    企业知识产权现状与对策

    摘 要:随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也显著提高,引起全社会对知识产权现状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一些具体企业的调查分析,总结概括了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