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逃纳税人”征管状况思考
走逃纳税人”征管状况思考
“走逃纳税人”是指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擅自终止履行纳税义务并失踪的纳税人,在《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及税收征管系统中称为“非正常户”,在日常税收征管中称“走逃户”。纳税人走逃问题是当前税收征管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就此进行分析探讨。
一、纳税人走逃原因
一是纳税人经营管理不善,无法维持经营。这是纳税人走逃的主要原因。经调查,区局这几年走逃的116户纳税人中,超过60%的纳税人因为生产经营管理不善,无法继续经营而走逃。造成纳税人经营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商品销路不畅、资金周转困难、经营成本过高、企业负担过重等,使纳税人濒临破产倒闭。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纳税人从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减少经济负担考虑,多采取走逃措施,关闭经营场所,辞退职工,不会到各管理部门注销证件,如税务登记证、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技术监督部门的机构代码证书。
二是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增加了纳税人费用。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支付相应的社会保险费,这一规定虽保障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但同时也加重了纳税人经济负担。法定的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由企业承担。从平凉市情况看,全市平均参保最低工资标准为1100元,纳税人据此应缴纳的劳动保险费为每年3500元,占全年平均支付工资的20—35%,经营成本明显加大,这也是造成部分纳税人走逃的因素之一。
三是纳税人逃避纳税义务。部分纳税人因存在偷逃税款等涉税违法行为,或出现数额较大的欠税,担心被税务部门发现,受到经济处罚或承担刑事责任,而采取走逃方式逃避税务检查、缴纳税款、缴销发票等义务。逃避纳税义务,是纳税人走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针对税务机关主观故意、有目的性的违法行为。
四是逃避债务追偿。少数纳税人因为大额负债或三角债等债务纠纷,面临债权人的追讨和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短时间内又无力偿还,消耗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逃避债务而被迫走逃。
五是税收征管存在漏洞。除纳税人自身原因以外,税法的不完善及税务机关日常征管存在的漏洞,也造成纳税人可以毫无顾忌的擅自终止履行纳税义务并走逃。首先,《税收征管法》虽然明确了对未按规定注销税务登记的纳税人的处罚,但对走逃纳税人的后续追查措施未予明确,也未对税务机关是否必须追查进行明确规定。其次,税务机关难以准确预见纳税人是否走逃,无法有针对性地在日常管理中采取防范措施,往往在纳税人走逃之后才逐渐了解情况,不能充分发挥事前监控作用。再次,税收征管系统中,对于走逃纳税人易地办理税务登记虽出现提示信息,但并未设置强制回原地注销税务登记功能,税务机关缺少采取强制措施的依据。同时,如果走逃纳税人使用他人证件重新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也缺乏制约处罚手段。
二、走逃纳税人对税收管理造成的危害
一是破坏税收秩序。走逃纳税人虽然数量不多,但由此造成的社会影响非常严重,这一行为使社会公信度受到重创,严重破坏了税收秩序,影响了税法的正常实施,损害了税法的尊严。
二是造成税款流失。纳税人走逃后有两种结果:走逃之后不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走逃之后另行注册或易地注册。按照《税收征管法》规定,税务机关对这两种纳税人都应进行税款追缴和处罚,但原管辖地税务机关因种种原因无法找寻这些纳税人,使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能到位,税款的追缴也就难以落实,造成税款流失。这种流失不同于欠税,在现行税收管理制度下,纳税人形成的欠税能够追缴的可能性非常大,而走逃纳税人所流失的税款能够追缴的可能性非常小。从实际情况看,多数走逃纳税人至少有一个月的税款未结清,如果纳税人存在偷税问题,则税款流失的数额会更大。
三是导致发票流失。部分纳税人特别是个体业户在走逃时仍有剩余发票未缴销,这部分流失发票成为虚开、代开和买卖发票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隐患,对这部分流失发票,税务机关查处的难度非常大。
四是金税卡无法收回。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一般纳税人企业,一般纳税人企业走逃往往会造成金税卡无法收回,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日常管理形成一定的不安全隐患。
三、防治纳税人走逃的措施
一是修订完善相应的税收法律。在税法中增加对故意走逃的纳税人进行追究和处罚的具体规定,明确规定走逃户当事人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剥夺或限制有关当事人今后从事某些活动的权利。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使纳税人知道故意走逃不仅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而且也等于放弃了今后合法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某些资格,让这部分纳税人清楚故意走逃的代价是巨大的。
二是进行彻底追查。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尤其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现走逃迹象或已走逃时,应立即进行追查;必要时,可请求公安机关协助对其住宅等地进行追查;遇到尚未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又不提供纳税担保的纳税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四条之规定,通知各车站、码头和机场,依法阻止其出境。
三是建立有效地防范制度。税务机关应当尽快建立有效地防范制度,包括防范纳税人走逃的制度和主管税务机关和人员的责任制度。防范纳税人走逃的制度,应规定主管税务机关和人员在日常税收管理工作中,定期对纳税人进行宣传教育,对每一户纳税人特别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就其开具发票主要方向、主要客户及财产等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对其主要经营关系范围进行了解掌握。对于主管税务机关和税收管理员的责任制度,应主要规定在发现纳税人走逃后,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汇报并积极配合追查工作的义务,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料,并严肃处理瞒报、谎报或怂恿和帮助纳税人走逃和转移应税财产的行为。
四是掌握走逃纳税人的一般规律。调查了解情况看,走逃纳税人具有以下特点:法人代表多不是当地人,一旦走逃寻找难度非常大;经营场所多为租赁,很少自建,且走逃前尚欠部分租赁费;生产经营方式多为商贸类型,生产加工型纳税人所占比例不高;走逃前三个月纳税人的存货、应付账款、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变化非常大,其中,存货和资产总额迅速减少,应付账款和负债总额迅速增加。针对走逃纳税人的特点,税务机关可将上述指标设为预警指标,对于存在上述特点的纳税人,特别是存货、应付账款、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变化异常的纳税人,税收管理员应给予足够重视,加大日常监控力度,缩短监控周期,发现问题及时依法采取相应的税收保全等措施,避免纳税人突然走逃造成工作被动。
五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预防。大部分走逃纳税人在异地以本人或亲属身份重新开始生产经营,建议上级税务机关借鉴公安机关网上“追逃”的经验,对走逃纳税人进行网上追逃。一旦发现纳税走逃户,及时通知或移交给原主管税务机关依法处理,新的主管税务机关为其办理开业登记后,一律将其纳入纳税信用等级的最低一级进行管理,使其一次走逃,终身受控。对再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变换注册地或注册名的,严格加以限制,以堵塞征管漏洞,维护税法的严肃性,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大多数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逐步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依法诚信纳税的环境。
六是发挥社会综合治税作用。积极寻求地税、工商、公安及金融部门的配合,形成信息共享、相互联动;对在封闭商场、写字楼、宾馆等场所经营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和经营场所物业管理部门签订协税护税协议,实行市场准入制,通过物业管理部门加强对纳税人的监督,防范走逃问题;加速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金融机构共享信息系统的建设,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金融机构发布纳税人走逃信息,争取更多部门的协助配合,防范和打击纳税人走逃。
第二篇:一季度征管状况分析
章贡区2010年一季度征管状况分析
为落实好“信息管税工作思路,有效利用地税信息管理系统的各项征管数据,查找漏洞,强化管理。根据省局(2009)157号、市局(2009)140号文件《关于加强税收征管状况分析工作的意见》的精神,结合我局税收征管状况实际,将2010年一季度税收征管状况分析如下:
一、户籍管理分析:
1、从经济类型看,纳税人总户数年初为9388,其中企业登记户3050户、个体为6310户、其他为67户,本期为9731户,其中企业为3315户、个体为6349户、其他为67户;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展,企业登记较往年增长较快,登记类型有向企业化发展趋势。但也说明在小户管理上可能存在漏征漏管较大现象。
2、从行业纳税人状况看,本期总户数为9731户,其中批发零售业6536户、占 67.17 %,制造业564户占 5.8 %,住宿餐饮业1140户占 11.73 %,建筑安装218户占2.24 %,交通23户,其他服务397户占 4.08 %,房地产业157户占 1.6 %,公共管理、卫生业38户,文化体育、娱乐、教育业192户占 1.97 %农林业15户,计算机服务业8户,采掘业1户。从数据看,纳税人基本结构中商业结构较大,服务业发展较慢。
3、从纳税人经营状态看,正常户9251户,较上期增加164户,停业户29户,增加11户,非正常户75户,增加3户,注
销户210户,增加15户。注销户占正常户2.27%,各项数据反映我局各分局开展巡管活动正常,在管户管理基本正常,结束经营户大都办理了注销登记。
二、申报征收管理分析:
1、本期正常申报户次为16251次,平均申报率为97.3%,本期申报金额为12966.8万元,其中正常申报征收10826.38万元,门临征收1578.29万元,定额发票领用征收412.31万元,以票控税补税149.81万元,说明每月各分局催报催缴工作还应加大力度,确保申报率在98%以上,入库率100%;但领用发票补税金额占比例过大,说明“双定”营业额较低,税负空间较大,应加强行业税负调查,调整部分行业,部分纳税人税负。
2、在正常申报税款中,网上申报税款为4197.35万元,传统批扣为231.6万元,适时批扣为9.64万元。可以看出,网报及批扣所占比例只有40%,而市局要求为80%,存在较大不足,应引起分局足够重视,加大推广力度,否则年底将难以完成目标。
三、从各税目统计分析:
1、作为地税的主要税种营业税纳税户数为 2245 户,本期税款为 4782.04 万元,其中建筑安装567万元其他作业828万元,娱乐及网吧游戏等123万元,代理业19万元,饮食住宿业491万元,广告业59万元,其他服务业391万元,房地产业2189万元。反映出房地产税收所占比例较大,一旦受政策影响对我局税收任务的完成较为不利,应加强其他行业管理。而广告业户数102户
税收只59万元,税负相比较轻,可能存在管理不够情况,各分局应加强对广告业的税收征管,充分运用社会综合治税手段,发现征管漏洞。
2、本期房地产业土地增值税纳税户次101户次,征收土地增值税779.3万元,说明各分局都在进行清算,但仍有部分企业未清理到。
3、企业所得税本期纳税户 2653 户,入库税款2769.05 万元,其中住宿餐饮业121万元,制造业1421万元,建筑业366万元,房地产业591万元。从数据看,住宿餐饮业企业由于采用核定附征率征收改变了以往此类企业查帐征收报表反映都是微利或亏损征不上所得税的情况;制造业企业明显帐务较为健全,能够较为正确反映其真实赢利情况。
4、资源税本期征收10.8万元,说明资源税潜力较大。
四、从系统征管预警分析:全局未及时做鉴定户9户,南外、赣江应注意考核,未及时核定户32户,各分局都应分析具体情况,监督完成;停业到期未及时复业3户,南外、赣江应加强日常工作检查;简并征期、未达起征点中有前期欠税情况未清理,各分局应对照检查。2010年国税调整定额户187户,各分局应及时对照调整定额。
征管数据分析利用是税收工作的眼睛,也是税收征管工作的检验手段。从技术角度上看,通过运用技术手段开展数据提取、挖掘、分析等活动,应用和服务于税收管理,它不仅是税收征管的有力工具,而且也代表着税收征管的发展方
向;从政策角度上看,通过分析利用,检验各分局落实国家税收政策及税收征管办法、制度等的效果,它不仅是税收管理效能实现的过程,同时也是落实税收征管精细化与科学化的具体体现。其主要目标及职责是:评价纳税行为,检测管理工作,监控执法过程,用数据描述现状、预测趋势,为决策服务,为管理服务,为基层服务。希望各分局参照分析结果认真比对本分局本期征管工作,查找工作漏洞,制定措施,及时强化管理,强化监督,提高征管质量。
章贡区征管状况分析小组
二0一0年四月二十日
第三篇:浅谈税收征管过程中纳税人建设情况及管理
浅谈税收征管中纳税人的建账情况及管理
吉林省敦化市国税局王志莲(征管科科长)
加强纳税人帐簿凭证管理是税收征收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税务管理的重要基础。纳税人帐簿凭证管理问题,实质上是财务会计核算管理问题,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依法计征、税负公平、税收征管效率等一系列问题,是税务机关不容忽视并亟待加强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纳税人账簿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税收管理和日常检查中发现,辖区内相当一部分纳税人的帐簿凭证管理情况令人担忧,没有做到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未达到《征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经过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账簿记录经济业务与实际发生经济业务不符
纳税人为了达到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采取多种措施,其中设臵假账,逃避缴纳税款是其手段之一,发生了销售行为却不在账簿中反映核算;也有的纳税人钻国家科收优惠政策的空子,把应税销售收入记录在免税销售收入中。
(二)账簿、凭证设臵不建全
虽然为了应付检查设臵了账簿,但账簿凭证不建全,没有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设臵账簿凭证,必要的总账和明细账缺失,难以全面真实反映经济业务。
(三)账簿凭证记录内容模糊混乱
虽设臵账簿,但账簿凭证记录模糊混乱,前后矛盾,不知所云,难以正确反映经济业务,给税务机关日常管理、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带来很大阻碍。
二、纳税账簿设置存在问题的原因
纳税人账簿凭证设臵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纳税人主观意识不强
实行建账建制手续繁琐,部分纳税人对建账建制抱消极态度,产生抵触情绪,不愿建账。还有些纳税人认为经营规模太小,没有能力建账或者不必要建账。更多的纳税人认为建账后,经营情况暴露无遗,税务机关一目了然,按实交税负担重,自己无利可图,从个人利益出发,不敢建账或不按规定建账。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使得部分纳税人故意做假账,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不计或少计收入、多列成本情况屡见不鲜。
(二)税源管理部门督导不力
个别税务干部对纳税人建账政策领悟不透,业务水平较低,导致对纳税人建账宣传不够,辅导不力,监督不到位。部分干部对账簿凭证放松了管理。对纳税人反映的实际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对纳税人提出的具体困难没有及时进行解决,导致账簿凭证管理过于疏松。
(三)社会环境影响账簿管理
市场经济的调节下,各种代理记账公司兴起。纳税人请代理公司记账既省心又省钱,大部分代理公司财务人员记账时,纳税人给什么做什么,给多少做多少,不加过问,造成了大部分代理建账严重失真。社会上部分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不能适应会计业务的需要,经常出现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严重等问题,更有些财务人员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
三、加强纳税人账簿管理的措施
面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纳税人账簿设臵方面存在的问题,税务机关应依据《征管法》及《细则》、《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加强宣传辅导、日常巡查、监督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纳税人建账意识和建账质量:
(一)广泛宣传开展自查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向纳税人宣传财务核算宣传资料,召开纳税人座谈会,详细讲解会计制度对财务核算管理的规定以及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处罚规定,辅导纳税人查找财务核算问题,同时对财务软件备案。
(二)加强培训提升能力
定期对企业账务人员和税务机关的税收管理员进行培训,向企业财务人员和税收管理员发放账簿凭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规范等资料。
(三)分期开展专项检查
税务机关应对纳科建设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把账簿检查规范工作做为一项常态性的日常管理工作,经常组织源管理部门对本辖区内的纳税人分期分批进行专项检查。将原始凭证(发票)、账簿、辅助性单据、账簿登记作为重点检查内容,组织专人进行实地检查。对未按规定建立帐簿、未按规定登记银行、现金日记帐、存在核算外账户交易的、核算资料不能准确计算销项税和进项税的、不能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视同财务核算不健按规定进行处罚。而后,由税源管理部门监督纳税人整改,帮助纳税人规范建账,并对纳税人跟踪管理。
(四)强化监督以求实效
税务机关综合业务管理部门应对税源管理部门加强监督,把账簿、凭证规范管理工作列为日常绩效考核的内容,不定期对纳税人建账情况进行抽查复核,复查过程中发现税收管理员未履行职责,未按规定进行管理的,进行考核通报,按目标考核办法处理。
四、账簿检查管理中的成效
敦化市国税局从2009年起加大力度开展对纳税人建设情况进检查规范,通过一系列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一)提高对纳税人账簿管理的认识。在账簿检查规范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及管理中的漏洞,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把账簿凭证管理摆上应有的位臵,真正抓上手,深入研究在税收征管中如何提高账簿凭证管理水平的措施,促进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尽快制定和完善账簿凭证管理的相关配套制度。根据新《税收征管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细化账簿凭证管理的范围、内容,并
在现有的相关制度及目标管理中加入账簿凭证管理的要求。
(二)强化了纳税人严肃建账意识
通过纳税人自查、税务机关检、税务机关规范等一系列措施,使纳税人充分认识到账簿凭证管理的重要性,按规定建账势在必行。为纳税人敲响警钟,提高了纳税人对账簿凭证的重视程度,促使其提高纳税诚信度,督促纳税人按《征管法》及《会计制度》的要求真实、完整地记录经济活动。
(三)提高了账簿凭证的管理质量,夯实征管基础。
我局强化账簿凭证的管理,以专项检查为主要手段,一定程度的改善了辖区内纳税人账簿不健全及账簿设臵混乱的问题,虚假建账情况也得到改善。纠正了纳税人不规范的建账行为,进一步提升了纳税人涉税信息的真实度,为日常检查、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了税收管理员的业务水平
对纳税人的账簿管理和检查的过程,也是税收管理员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税收管理员检查前都要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和学习。一年下来,对账簿设臵、管理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使税源管理队伍的素质又得到了极大提升。
(五)加大了核定征收的力度。通过检查,对一部生产经营规模小,建账确实有困难的小规模纳税人进行了核定征收。并规定在以后的管理中,经过检查、规范仍达不到建账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都比照同行业、同地段、同等规模的纳税人核定其应纳税额。
第四篇:税收征管状况分析报告
税收征管薄弱环节分析报告一、十大考核指标
十个考核环节分别是税务登记、申报状况、零负申报、入库状况、收入状况、发票管理、欠税管理、滞纳金加收、查补欠税和预警评估。其中税务登记和零负申报2个指标本部门均低于得分,发票管理和欠税管理2个指标未得到满分。
二、薄弱环节分析
(一)税务登记
本环节考核重点是非正常户增长率等指标。本期“非正常户”期末累计户数户,本期发生数户,占比为%,户本期新增的非正常户中有户或有欠税、或有结存发票、或有稽查在案,占比%。
本部门“非正常户”期末累计户数为户,本期发生数为户,占比为%,户本期新增的非正常户中有户或有欠税、或有结存发票、或有稽查在案,占比%,占比都较高,故导致本环节得分较低,而且远高于占比,造成在这环节得分较低。
(二)零负申报
本环节的考核重点是零负申报增减率及年初至本期双零(零销售额,零税额)企业。本期零负申报企业从年初至本期零申报企业为户,其中销售额也为零的企业有户,占%。户企业中有户企业一年内有购票记录或有库存发票,占比%。
本部门零负申报企业从年初至本期零申报企业为户,其中销售额也为零的企业有户,占%。户企业中有户企业一年内有购票记录或有
库存发票,占比%。,占比都较高,故导致本环节得分较低,而且均高于占比,造成在这环节得分较低。
(三)欠税管理
本环节考核重点是欠税户、新欠欠税额、陈欠欠税额的增减率。本期期初欠税户为户,新欠欠税额为万元,陈欠欠税额为万元,期末欠税欠税户为户,新欠欠税额为万元,陈欠欠税额为万元。
本部门期初欠税户为户,新欠欠税额为万元,陈欠欠税额为万元,期末欠税欠税户为户,新欠欠税额为万元,陈欠欠税额为万元。本期增减率按户占比%。按新欠占比%。因此按户得分分,新欠得分分,总得分分。
三、下一步征管措施
(一)针对税务登记薄弱环节。
一是控制当期非正常户认定率。二是如有新认定企业,务必确保新认定企业无欠税无发票结存无稽查案件。三是减少新认定的非正常属一般纳税人的情况。
(二)针对零负申报薄弱环节。
一是降低新增零负申报户数。二是加强对本年以来应纳税额和销售额皆为零企业的管理。三是加强对本年以来应纳税额和销售额皆为零,且一年内有购发票记录的或者有发票结存企业的管理。
(三)针对欠税管理薄弱环节,避免新欠,督促企业税款及时入库,减少关帐日后入库税额,并且引导关帐日前两个工作日还未入库的企业,将税款缴入国库农业银行,避免因银行和国库银行之间资金两个
工作日到账问题导致的虚欠。力求不产生新欠户数和欠税额,想方设法压缩陈欠。
五月二日
第五篇:关于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的若干思考
关于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的若干思考
[摘 要]: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调节公民收入的重要经济杠杆。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可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现行个人所得税分项计征不合理,按月计征不科学,税前扣除项目不公平,公民纳税意识薄弱以及个人所得税法操作性差等。为此,应完善个人所得税立法,建立统一的个人银行账户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监管,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律机制。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 征管改革 征管机制 税收法制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调节公民收入的重要经济杠杆。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可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在征管上的缺陷,致使个人所得税税源流失现象十分普遍。据国家税务总局最近测算的一项数据表明:我国个人所得税每年的税金流失至少在1000亿元以上。其理由是: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占总收入水平的30%,发展中国家是15%。我国去年税收总收入17000亿元,个人所得税收入1200亿元。如果按照发展中国家15%的比例计算,我国去年应该入库个人所得税2250亿元。
一、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在缩小
按理说,掌握社会较多财富的人,应为个人所得税的主力纳税人。而我国的现状是:处于中间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工资薪金的阶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占全部个人所得税收入的46.4%(国家税务总局2003年年报公布的数据);应作为个人所得税缴纳主要群体的上层阶层(包括在改革开放中发家致富的民营老板、歌星、影星、球星及建筑承包商等名副其实的富人群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只占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的5%左右。有关税务机关对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评出的“2001年中国内地十大富豪”的税收缴纳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几乎没有一位富豪缴纳个人所得税。
2、全社会依法纳税的意识依然淡薄
与过去社会公众不知税法、不懂税法相反,通过近年来税务部门持
得适用的超额累进税率改为5%的比例税率。据笔者对苏北某市供电系统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情况调查发现,公司职工年终分配的奖金不论金额大小,均按5%的税率扣缴个人所得税。据扣缴义务人反映,这种做法在许多地区许多行业都很普遍。
6、个人所得税的处罚远远不能到位
个人所得税的处罚是和其违章违法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而其违章违法行为主要表现在偷逃税问题上。我国个人所得税所得税偷逃税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个人收入调节税执行期间就暴露出来,当时对各种“名人”、“权贵” 的偷逃税案件处罚不力,其负面的示范效应非常大。同时,90年代初开始暴力抗税事件也在全国范围内屡屡发生,加之法律对其的制裁也没有及时到位,使违法犯罪者更加气焰嚣张。虽然近几年执法环境对个人所得税征管有了一定改善,部分“明星”、“大腕”偷逃税行为也遭到了一定打击,但整体个人所得税征管还是“富人争相偷逃税、工资薪金万万税”。再加之能够缴得起较高个人所得税的,一般都是有一定地位和名望的,税务部门对他们偷逃税被查住的最多也是补税罚款,有的甚至任其发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事。目前在我省还没有一位因为偷逃个人所得税而被判刑的先例。
二、造成我国个人所得税难以征管的原因
1、我国缺乏缴税的传统和文化:历史原因
在我国,长期以来政府的财政主要来源不是税收,而是国营企业上交的利润,它占财政总收入的80%~90%。税收在财政中所占的比重仅在10%左右,个人所得税所占比重则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公民的纳税意识比较淡薄。而在国外,“纳税与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两件事”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税制规范及要求人人皆知。无论贫贱,只要够上条件,均需纳税。最近,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北京、上海、广州700位居民就个人所得税问题进行调查,其中有13.8%的人表示不知道个人所得税是怎么回事,一些人甚至不知道还有一部《税收征管法》。
2、没有人愿意把已经进入自己口袋里的钱再掏出来:自然原因
人天然具有经济人本性,作为理性人,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只要纳税成本大于逃税成本,其理性行为必然促使其在交易活动中钻空子,投机取巧,以竭力偷逃税款。就像有人说的:人有破坏制度而为自身牟利的天然冲动。世界上没有谁能想出更好的法子让政府不征税,同时也
民众收税的合法性都有问题。公民有交税的义务,同时也有监督政府如何使用这些钱的权力;国家有收税的特权,但也有为纳税人服务并接受监督的义务。只有当这两方面都“依法办事”的时候,社会机制才能正常运转。
6、税法界定模糊和有欠合理:关键原因
税法界定模糊导致的避税。就民营企业家而言,目前中国的税法漏洞并不足以说明他们在逃税。中国税法规定有11项所得应缴个人所得税,而民营企业家的收入在个人所得税的11项所得中哪种都不是。另外,就民营企业家而言,法律没有规定民营企业家必须在自己的企业中为自己开工资。在这种情况下,谁有权来谴责他们为什么不缴工资税目的个人所得税?因为从某种角度上说他们可能就没有法律意义上的个人所得税。另外,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代扣代缴和个人申报相结合,但并没有规定个人收入有申报的义务,这就必然导致税基削减式避税。
法律欠缺导致的逃税。例如由于个人所得税采用分项纳税,由于大多计税项目都存在费用扣除,故实行分项计税就必然发生多次、重复的费用扣除,致使个人收入难以综合计量及有效监督,最终导致税收不完全。又如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没有充分考虑医疗、教育、住房、赡养等实际支出及下岗、失业等现实情况,因此,有可能造成部分低收入家庭税负过重而使个人所得税难以如实征收。再如费用扣除标准过低,致使工薪阶层成为纳税主体,造成与调节贫富差距的愿望相背,这从客观上促使逃税情绪的产生。
三、加强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现实措施
1、完善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制。(1)正确选择税制模式,实行混合税制。突破分类税制对收入项目划定的局限性,选择实行混合税制,覆盖个人全部或大部收入。将性质相同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经营收入等劳动性所得进行归并,避免了因收入性质界定不准而造成的征纳分歧,对易于控管的收入实行代扣代缴等,既能充分发挥分类税制的长处,又能弥补分类税制的不足。(2)调整税率级距,提高边际税率。就税率水平而言,应避免过高的税率对生产、经营、投资产生抑制、扭曲作用和诱发纳税人的偷税动机。按照混合所得税制模式,我国目前仍可实现累进制和比例制两种税率。对综合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应当尽量采用具有一定累进程度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档次以不超过六级为好。可降低前几档税率,而提高后几档税率,比如可设5%、10%、15%、30%、45%、60%六档。对分类所得项目原则上统一适用20%的比例税率,但对彩票中奖的“偶然所得”应引入累进税制,使其实际税收负担不低于综合所得部分,以充分体现个人所得税法调节收入分配的立法原则及鼓励劳动
会各界的协税护税作用,形成治税合力,才能收到调节收入分配的良好效果。地税部门一方面要和工商、银行、海关、司法、房地产、证券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建立经常联系制度,互通信息,以全面掌握个人有关收入、财产的资料信息。如向金融部门了解个人储蓄存款及利息收入和资金往来情况;向工商部门了解工商登记和变更登记有关资料;向证券部门了解各类有价证券的转让及股息、红利支付情况;向海关了解居民特别是外籍个人的通关情况;向保险机构了解个人购买保险、领取保费及赔付的有关情况;向房地产部门了解房产的转让和租赁情况;向财产登记机关了解个人财产登记情况等。另一方面地税部门内部也要在制度上确定协调与沟通的具体办法,真正实现信息共享,避免各自为战的不良倾向。
4、尽快建立并积极推行个人信用制度。首先,切实实施储蓄存款实名制,建立个人帐户体制,这项举措在2000年实行,但只是初步,还很不完善。每个人建立一个实名帐户,将个人工资、薪金、福利、社会保障、纳税等内容都纳入该帐户,这需要税务、银行、司法部门密切配合和强大的计算机网络支持。其次,实行居民身份证号码与纳税号码固定终身化制度,做到“全国统一、一人一号”。第三,国家要尽快颁布实施《个人信用制度法》及配套法规,用法律的形式对个人帐户体系、个人信用记录与移交、个人信用档案管理、个人信用级别的评定、披露和使用,个人信用主体的权利义务及行为规范做出明确的规定,用法律制度保证个人信用制度的健康发展。
5、规范发展税务代理中介机构。税务代理以中介的立场,按照税法规定,客观公正地计算应纳税所得,确保纳税人诚实纳税,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害,同时还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帮助纳税人尽可能少纳税款。因此作为独立的社会服务机构,税务代理受到征纳双方的欢迎,能够发挥沟通信息和协调双方关系的作用。今后要规范税务中介机构的业务范围、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真正实现税务中介机构社会化,成为独立的专业化社会服务机构,更好地服务于双方的信息交流。
6、切实加强居民境外收入的税收管理。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外经济往来及人员交往会大量增加,税务机关应主动利用与协定缔约国情报交换的有利条件,核查中国居民在境外取得的收入,督促其在国内缴纳个人所得税,以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参考资料] [1]李光龙《个人所得税制应强调公平功能》(《税务研究》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