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2机关指导不力症结对策
机关指导不得力的主要
结症及应采取的对策
武警水电第六支队政委 韩生荣
解决机关指导不得力,基层操作不得法,经常性工作不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关键是第一个,即:机关指导不得力的问题。那么不得力的主要症结是什么呢?从贯彻《纲要》抓基层的实践来看,我认为主要结症有四个方面。一是直协调不好,机关形不成合力的问题;二是抓基层的思路不清,重点不突出的问题;三是对基层指责多批评多,具体帮助指导少的问题;四是机关干部有的自身形象差,素质低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机关形不成合力主要是机关没有健全抓基层的机制,党委抓总不够,协调不力,导致机关政出多门,司政后各行其是,各唱各的调,各说各重要,有时司政后下连队轮番轰炸,搞得基层无所适从,应接不暇,往往造成互相撞车,许多工作很难在基层落实。抓基层的思路不清,重点不突出,主要表现在工作无计划,预见性差。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基层工作是什么,怎么抓,很不明确,只是上面强调什么就抓什么,迎合某些领导的喜好,不是本单位的实际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而是搞上下一般粗,以会议贯彻会议,文件层层转发,到了基层实际上很多内容都落实不了。再就是碰到什么抓什么,抓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没有工作重点,没有具体目标,因此,看上去一些领导,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很辛苦,实际上单位效果不明显,上级领导不同情,基层也不满意,究竟抓了些什么,连自己也说不清。对基层指责多、批评多、帮助指导少,表现在一些领导和机关干部下基层发现问题少后,不问表红皂白就把基层干部训斥一顿,也不认真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果是批评归批评,问题得不到解决,基层干部还不愿意接受。另外,批评指责多了还会导致基层汇 报假情况,不敢说真话,有时出了问题也隐瞒不报。机关干部形象差、素质低主要表现在,有些机关干部对《纲要》的具体内容,基层建设的标准学习少,掌握不准,业务工作不熟悉,办事效率低。部分同志对自己要求不严,只强调基层怎么做,从不注意自身形象,松松垮垮,如果靠这些干部去指导基层,一是帮不到位,二是基层也不服气。导致机关指导不得力的问题和原因还很多。我想要解决好以上存在的问题要采取以下对策。
一、机关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指导基层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基层是部队的基础,各项工作最终都要基层去落实。因此,机关指导基层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在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统缆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党委领导,主官抓总,司政后具体负责,机关形成合力抓基层的格局。过去支队一级都成立了基层建设领导小组,被列入小组名单的人员就过问基层建设,小组以外的人员,好象基层建设与已无关。总部隋副政委在讲课中讲到支队(团)位于机关与基层的结合部,是指挥机关中最靠近基层的机关,也就是“机关的基层,基层的机关”。因此说,支队机关所一切工作,都属于基层建设的范畴,基层建设就是党委的主要工作。必须常抓常议,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贯彻上级的指示要在上下结合上做文章,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一致起来,善于把上级的原则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措施,指导基层逐项落实。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坚持基层第一,士兵至上,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想问题抓工作,办事情,少琢磨上面知道不知道,多考虑基层需要不需要;作计划,交任务,提要求,要注意部队的承受能力,尊重基层的自主权,党委对基层建设的形势要定期分析准确把握,党委成员要经常参与挂钩单位的具体工作,实行面对面的指导。
二、改进方法、转变作风、真正为基层排忧解。工作方法是解决一个怎么抓的问题,我们抓基层建设有了明确的思路不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是目标有了,具体怎么落实,怎么去实现目标,就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了。方法得当,落实的效果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则会导致效果不明显,费力不讨好的结果。比如,在指导基层上,要具体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由于水电部队的特殊性,基层中队所承担的任务都各不相同,发展上也不平衡,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党支部班子成份有新有老,因此,首先在帮扶上要分别对待,对先进中队标准要更高,要求要更严。对后进单位,要有耐心,人点滴抓起,对取得一点进步,就要给予鼓励。对处于中间状态的单位,要帮助查找不足,认真分析徘徊不前,进不了先进行列的原因。二是在具体指导中要从根本上转变工作作风,特别是机关干部到基层要放下架子,平易近人。只有这样,基层官兵才敢接近你,对你说真话,讲实情,才能真正了解掌握基层的真实情况,为有针对性地 抓好部队基层建设奠定基础。三是要主动为基层排忧解难,对于基层自身难以解决或解决不了的问题,机关要主动为其出主意想办法,积极帮助解决,要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想为基层所想,急为基层所急,充分发挥机关的服务保障作用。
三、努力提高机关干部的自身素质,树立良好形象,为基层做好表率。
机关指导基层不得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机关干部素质偏低,形象不好的问题。打铁需要本身硬,机关要对基层指导得力,就必须要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机关干部队伍。提高机关干部的素质,一是要加强学习,在党委中心组坚持每周不少于半天学习制度的基础上,同时也要组织机关干部坚持每周不少于半天的学习时间,学习要以邓小平理论为基础,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事政治、《纲要》、部队条令条例、机关业务、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学习,要通过学习,提高机关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搞好传帮带,要建立一帮一的帮学对子,通过言传身教和手把手地教来提高业务能力和改进工作方法;三是搞好培训,要在抓好基层培训的同时,对机关干部进行有计划、分批次的培训,要针对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机关干部进行培训。也可采取以会代训等形式,对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工作进行培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抓好整顿,转变作风,培养良好的素质。定期分析机关善,针对带倾向性的问题,适时进行机关作风纪委整顿,把存在的问题解决好,培养机关干部过硬作风和良好的素质;五是要经常给一些年轻干部交任务、提要求、压担子,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六是要抓机关干部的以身作则。常言说,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样子,要求基层做到的,机关必须做到,要树立机关良好的形象,去影响部队、影响基层,机关干部对基层敢于喊出“向我看齐”的口号,为基层时时处处都要做好样子,当好表率。机关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对基层实行强有力地指导。
通信地址:广西隆林县武警水电第六支队 邮政编码:533409
第二篇:销售执行不力的六大症结
销售执行不力的六大症结
执行力代表着竞争力,对于销售来说,更是如此,近期在招商中与一些企业和代理商沟通中发现,销售是执行不力的。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 销售执行不力,症结有六:
一、管理人员自身定位不清。一些管理人员在执行方面,往往把自己等同于局外人,等同于一线员工,缺乏对自身角色的认知,难以起到表率作用。在此情形下,作为下属也上行下效,从而造成执行不力。
有一位销售员由于业绩突出,而被提升为分公司经理,但职位上升了,其思想与言行却“涛声依旧”,仍然以大业务员的标准来看待自己,不能有效管理下属,不能与下属进行有效沟通,从而造成团队执行力差。
二、执行标准不具体。很多中小企业在制定销售政策或者销售方案时,制定执行标准缺乏量化与细化,以致销售人员执行时,由于缺乏量化的步骤而不知所措。某企业在安排营销人员市场工作重点时,用了“要强化渠道管理,做好铺货、陈列以及生动化等工作”,但如何做好铺货,铺货网点数量、铺货率及其时间要求以及如何做好陈列、陈列标准等,却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以致操作起来,很难规范和进行考核,造成执行力缺失。
三、刚愎自用,高估自己。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让人唏嘘不已。其实,马谡之所以遭此下场,跟其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有很大的关系。而在企业销售中,执行不力,有时也跟销售管理人员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他们总认为自己最了解市场,最了解客户,最了解顾客,以致听不得上司或者总部的意见,从而出现表面应允,背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软抵抗”行为,让执行大打折扣。
四、管理链条长。企业销售执行不力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有可能就是营销组织体系中管理环节较长,造成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等信息传递不畅,从而对政策或者方案理解有偏差,加上一些营销管理人员较为“官僚”,经常呵斥下属,造成下属有不清楚的地方,也不敢贸然去问,在这种状况下,执行起来,肯定会出现执行不到位的现象。
五、个人与企业利益产生冲突。经济学当中,有一个“激励不相容”理论: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当你委托别人为你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他的利益与你的不一致,那就别指望这事能如你所愿。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公司政策或者方案推广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时,他们就会出现或明或暗的抵抗。
有的企业一再要求营销人员推广高利润的新产品,可是赢利型产品却在市场上很难推广,不如卖老产品见效快,所以,无论企业怎么强调,他们都会进行或多或少的抵制。
六、能力原因。不论是营销管理人员,还是一线销售人员,执行不力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企业下达的指标与员工的执行能力不匹配,这样,也会影响企业销售政策的执行。
比如,企业要求营销人员大力开发新市场,开发能力强的,当然驾轻就熟。可开发能力弱的,就有可能会出现不达标的现象,企业方针政策的执行就会犹如“浮萍”而没有根基。
那么,如何强化与提升销售执行力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明白什么是销售执行力?所谓销售执行力,就是把企业制定的营销战略、营销计划、营销方案与营销细节完整执行的能力,是指把营销工作尤其是营销指标做到位的能力,所谓“做到位”,就是能够准时、按标准、以最经济的方法完成既定的目标或任务。
强化与提升销售执行力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管理人员要率先垂范。很多时候,管理人员恰恰是执行力不顺畅的障碍。因此,要想提升执行力,首先,要先强化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对于管理者来说,不是你愿意做什么,更多的是企业需要你做什么。因此,管理人员要通过自我修炼、自我约束以及企业及销售部门建章立制,来自上而下提升执行力。
第二、对企业政策与营销方案清晰。包括四个方面:
一、目标清晰,知道自身以及下属应该做什么。比如,是否清晰企业下达的各项销售指标,这些指标下属是否也知道?是否知道该怎样去具体分解?
二、标准清晰,即做到什么程度,怎么来衡量?比如,说到军人的齐步走,它包含三个意思:士兵听到命令后先迈出左腿;每一步的步幅为75公分;每分钟的步频为116步。这就是标准,企业也要制定详细、量化、细化而可执行的销售作业标准,以更方便地让销售人员去执行。
三、方法清晰,即用什么方法,采取哪些步骤来完成指标。比如,经济不景气,企业可以加快市场开发进度,增加客户拜访频率,做促销活动拉动等,来实现达标。
四、时间清晰,也就是指标要在什么时间完成,这些都要做具体要求。第三、化繁琐为简单。企业销售决策管理人员,在制定政策或者方案时,要记住一条,那就是政策的简单明了,不要为了炫耀自己水平高深,而过多地使用一些难以揣摩的名词或者术语,让下属难以理解,对于非用不可的,也要备注或者加以具体诠释。另外,执行当中,要抓大放小,要事第一,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想去做,可能什么都没有做好。要集中力量完成企业要求的“要事”,比如,市场萧条,要主动开发客户,逆向思维,学会淡季做市场等等。
第四、选对人,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管理的要义,就是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有时执行不力,很大程度上,跟指标下达给没有执行能力的人有很大关系。因此,要想执行的好,就要学学田忌赛马,懂得让合适的人,去干合适的事,而不是不考虑实际情况,盲目安排一些不具备执行能力的人,去做一些他们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执行力与执行能力是息息相关的。
第五、善于管理,学会督导和检查。下属只做你检查的事,而不做你希望他们做的事。因此,希望什么,你就检查什么。销售要想执行得力,管理人员就一定要善于检查和督导。销售管理者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检查。同时,企业及其管理人员还要把督导和检查形成一种制度,借此能够起到威慑作用,打消一些偷懒人员的念头或者想法。
第六、建立教练或导师制度。作为销售管理人员,要想方设法提升下属的执行能力,以让执行力通畅。那么,一个理想的方法就是建立教练或者导师制度。所谓建立教练或者导师制度,就是以“立法”的形式,对下属提供能力开发方面的支持和指导,目标在于提升下属的销售技术和相关能力,最终促使组织达标。但建立教练或者导师制度,不是越俎代庖,管理人员要避免自己成为“救火队长”。要通过传帮带,通过倡导“比学帮赶超”,激发和调动大家认真执行,完整达标的信心与积极性。
总之,赢在中层,赢在执行。执行要想得力,首先要从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做起。
只有找到执行不力的症结所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人员,才能对症下药,才能通过有的放矢的行动,提升销售执行力,从而提升竞争力,最终决战市场,决胜市场
第三篇:浅析司法警察警力缺乏的症结及对策
目 录
引言............................................................(2)
一、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概况....................................二、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不足的表现..............................(一)司法警察编制不足,警力配置不合理..........................(二)司法警察素质参差不齐,人员老龄化严重......................(三)司法警察管理体制不顺畅,用警制度不合理....................(四)司法警察装备较为落后......................................三、解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缺乏的对策..........................(一)充实司法警察编制,壮大队伍力量............................(二)提高司法警察素质,增强执法能力............................(三)完善各项管理机制,提高用警效率............................(四)加大装备投入力度,保障职能发挥............................参 考 文 献.....................................................1
2)3)3)4)4)5)5)5)6)7)8)9)
((((((((((((浅析司法警察警力缺乏的症结及对策
作者:宋科达 指导老师:童付章 倪伊玲
【摘 要】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警力不足问题,是当前各级人民法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在审判工作中,由于司法警察的警力不足,造成了多方面的安全隐患,也影响了人民法院的办案效率。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司法警察警力不足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真正解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问题,是一项长期的艰难任务。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缺乏的具体表现和原因,找出症结所在,然后试图科学、合理的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对策。
【关键词】司法警察 警力 症结 对策
引言
《人民警察法》第二条规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同时,《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条也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由此从法律上确定了司法警察的地位和性质。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任务是通过行使职权,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司法工作的顺利进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日益复杂,审判任务日益繁重,现有司法警察的警力已经难以适应当前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需要。因此,解决好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缺乏问题,加快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有利于确保完成日趋繁重的审判任务,有利于全面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
[2][1]
一、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概况
警力,一般是指警察完成实现工作目标任务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战斗力、对社会治安的综合控制力。通常意义上的“警力不足”,主要是指警察人力资源中数量、质量、个体能力三个方面的警员数量少,不能满足警务活动的需要。而我们所说的警力不足,还包括由于体制和队伍建设上的原因,导致用警 体制上存在缺陷,从而导致警力的缺乏,而不是指单纯的由于司法警察数量、质量、个体能力三个方面的警员数量少。因此,在探究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缺乏外在表现和深层原因时,我们应该全面、具体的对警力缺乏进行深刻的调查和剖析,从而能够科学的制定出几点解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缺乏问题的有利措施,改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现状,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不足的表现
(一)司法警察编制不足,警力配置不合理
现行司法警察的人员配置比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现行司法警察的人员配置比例这样规定:按本院在编干部总数的12%的比例进行配置。随着审判任务的日益繁重,以及司法警察职能的进一步拓展,12%的比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更何况不少基层法院还存在着司法警察配置不足12%以及“兼职法警”等问题的存在。司法警察警力配置不合理,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刑事案件的押解和值庭警力配置不足,不能达到相关文件规定的比例,庭审安全存在隐患。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司法警察在执行押解任务时,司法警察和刑事被告按2:1进行押解。如果是重大案件的被告,司法警察和刑事被告按3:1的比例进行押解。在此种押解规则下,如果遇到刑事被告数量众多,或者多个刑事案件同时开庭等情况,司法警察的人数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无法达到押解值庭规则所规定的标准,为押解值庭任务的顺利、安全的完成埋下了巨大的隐患。[4][3]
2、参与法院执行工作的警力难以保证。近年来,法院执行案件越来越多,拒不执行,暴力抗法等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在执行工作的每个环节中,都需要司法警察的参与。而司法警察担负着押解值庭任务和其它重要职能,执行用警更加捉襟见肘。由于派不出警力参与执行工作,导致执行案件一拖再拖,损害了申请人的利益,也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威严。
3、遇到突发事件,难以形成集中警力控制局面。由于社会矛盾的不断凸显,各种利益冲突加剧,加上一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时常发生阻碍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的恶性事件,威胁到了司法人员和法院财产的安全。在遭到这些突发性事件时,法院的司法警察较难形成有效警力控制局面,往往需要紧急调警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支援。
司法警察警力配置不合理,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财政拨款的局限,导致人民法院没有能力扩充司法警察编制。另一方面,某些人民法院对司法警察的作用还不够重视,认为司法警察只是后勤服务人员,没有审判权,[5]也没有办案权力,只是司法辅助人员,不是法院的“主心骨”没有必要增加编制。
(二)司法警察素质参差不齐,人员老龄化严重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警察队伍,其多项职能均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和扎实的警务技能。同时,司法警察又是人民警察的一种,其主体是要符合具有执法资格的司法警察。
目前,一些法院在司法警察录用机制上存在在一些欠缺,对于招录司法警察,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法院将进入司法警察队伍当作一种福利,由于司法警察任务较为简单,又享受警衔补贴,因此很多法院将审判业务技能比较低下的审判员,书记员转为司法警察编制,使司法警察的专业能力大打折扣;大量的军转干部也被充实到司法警察队伍,军转干部虽然作风强硬,但是对司法警察工作的适应和了解还有待加强,所以也影响了司法警察的整体素质;很多法院采取以聘任制司法警察来充实司法警察队伍,但是聘任制司法警察的待遇,编制以及执法资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法院将司机等勤杂人员当作司法警察使用,这使得司法警察队伍更加混乱不堪。
另外,由于司法警察在法律法规,警务技能,业务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训练,大部分司法警察部门没有专门的训练基地,导致学习训练脱节,影响了业务工作的良好开展。同时,很多法院存在着重视新警训练,轻视老警训练;训练大纲老套,训练走形式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司法警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司法警察队伍老龄化情况也比较严重,很多法院的司法警察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上,以某地级市中级人民法院为例,一个司法警察支队及下属五个司法警察大队共有正式司法警察38人,其中50-59岁9人、40-49岁21人、30-39岁8人,平均年龄44.5岁。现有聘用制司法警察21人,其中50岁以上1人、40-49岁4人、30-39岁15人、30岁以下1人,平均年龄35.38岁。随着50岁以上的司法警察逐年增多,以至队伍老化,已经出现断层现象,越来越难以适应司法警察工作对抗性、灵活性和机动性较强的工作特点,影响战斗力和工作效率。年纪比较大的司法警察难以适应基层工作岗位,但是审判岗位要求较高,后勤服务岗位编制有限,所以老龄司法警察占着很多编制,导致新鲜的血液无法充实到司法警察队伍中来。
(三)司法警察管理体制不顺畅,用警制度不合理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规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实行编队管理”,“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受所在人民法院院长的领导,接受所在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部门的管理”。由此可以看出,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受所在人民法院院 长和上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部门的双重领导。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上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部门往往只管辖警衔,组织学习训练等细微内容。上下级司法警察机构虽然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但实质工作中往往抓不住重点,造成了司法警察上下级之间指挥脱节,管理分散,导致了警容警纪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有的法院根据本院工作需要将司法警察队伍中的精干力量抽调到执行、立案等其它庭室工作,削弱了司法警察的力量,从而使司法警察队伍不能发挥其正常职能作用。部分法院对于司法警察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认识,派警机制不不够完善,导致在内部管理工作中漏洞百出,大大影响了司法警察的用警效率,还造成了审判工作中的众多安全隐患。另外,聘任制司法警察由于自身综合素质不强,加上管理松散,对司法警察的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司法警察装备较为落后
由于部分人民法院经费较为紧张,并且对装备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司法警察应有的装备没有得到落实,使得司法警察队伍没有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缺少强有力的装备支持,使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司法警察的装备,包括警用车辆,警械武器,安检监控设备,单警装备等等。由于当今人民法院每日刑事开庭数量比较多,且案情越加复杂,而很多法院的警车配置极不合理,押解用车和其它办案用车没有分类管理,押解用车数量也没有符合实际需要,导致押解工作效率低下,安全隐患严重。在单警装备的配发上,很多司法警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为只要手铐和脚镣等警戒具可靠,其它装备,比如无线对讲机,催泪喷射器等装备可有可无。这也导致了在遭遇脱逃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忽视单警装备让我们陷入手足无措的窘境。当然,除了司法警察自身的认识不足,更多的是很多基层法院装备比较落后,没有为每名司法警察配置完善的单警装备。在前几年发生的多起袭击庭审人员以及司法警察的案子里,主观上都是由于对安全检查和保卫工作的疏忽,但是客观上,也存在着装备落后的现状。由于安检设备的落后和警械武器配备和管理存在的诸多漏洞,导致了一幕幕惨剧的发生。
司法警察装备的落后,导致司法警察在警务工作中警力不能得到及时的指挥调动,也影响了司法警察在处置突发事件时的主动性和效率,导致司法警察的警力更加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
三、解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缺乏的对策
(一)充实司法警察编制,壮大队伍力量
针对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编制不足,警力配置极不合理这一现象是导致人民法 院司法警察警力不足的关键症结所在。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落实:
1、争取中央政法专项编制,鼓励敦促增加地方财政全供编制。目前,各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主要存在警力配置极不合理,队伍老龄化严重,年龄结构出现断层等现象非常严重,仅仅从内部协调补充警员显然远远不够。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应积极向国家人事部门申报增加中央政法专项编制,同时主动敦促地方党委、政府适当增加地方财政全供编制,招录更多的新警来充实司法警察队伍,从根本上解决司法警察警力不足问题。同时,对于具备行政事业编制的司法警察,要努力协调解决其中央政法专项编制问题。
2、招录合格的聘任制司法警察,实行专业司法警察和聘任制司法警察相结合的原则。依据是最高法院《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关于“探索改革司法警察任用制度,试行部分司法警察聘用制,理顺司法警察的进出渠道”的要求,本着公平公正,择优聘用的原则,结合司法警察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为保证聘用司法警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从应届高等院校毕业生、军队和武警退役军人中聘用。在同等条件下,公安、政法院校的毕业生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优先聘用。[6] 聘任制司法警察是司法警察队伍建设中的一项积极的探索,但是由于聘任制司法警察存在着待遇较差,素质不高等诸多限制警力有效使用的现实问题,尤其是主体的执法资格问题,由于聘任制司法警察不能配备警械和武器,也不能对相对人采取强制措施。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着力解决聘任制司法警察的待遇,警衔以及执法资格问题。
(二)提高司法警察素质,增强执法能力
司法警察是人民警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与审判工作密切相关的特定的司法保障任务。司法警察的专业技能,警务能力,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是衡量司法警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司法警察的素质直接决定警力使用的效率,只有切实提高司法警察综合素质,才能有效解决司法警察警力不足问题。因此,司法警察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素质才能适应当前的审判工作要求,怎样提高司法警察的职业素质,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司法警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理论修养。《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第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职守,清正廉洁,服从命令,严格执法。”司法警察是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队伍,其工作具有强制性,执法性的特点。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理论修养是提高司法警察职业素质的最基本的要求。首先,应该对司法
[7]警察的世界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其次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党性教育,强化司法警察的责任意识,防止司法警察队伍滋生腐败的土壤。
2、加强对司法警察执法纪律观念的教育和培养。司法警察是一支纪律部队,在警务工作行使着强制性、惩治性权力,同时由于司法警察在工作的过程中,与犯罪嫌疑人接触的机会较多,同时掌握着警械武器的控制权。在出现突发情况时,必须要服从法官和领导的命令,一旦擅自做主,很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加强司法警察的执法纪律,提高司法警察队伍的纪律观念,是司法警察警力安全运行的有力保障。
3、加强对司法警察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学习。司法警务工作是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警察也是法律最忠诚的捍卫者。为了司法警察更加完善的行使职能,必须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掌握基本的相关程序法和实体法,明确诉讼过程的运行;同时,也要针对自身岗位,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集中组织军事训练,提高体能水平,专项学习押解押解、值庭、看管和警卫等相关业务工作中的条例要求,熟悉和掌握警械装备的使用及管理。另外,也要鼓励司法警察参加学历教育,提高教育水平,以适应新时代的司法警察工作。
(三)完善各项管理机制,提高用警效率
一套好的机制,是提高一个集体工作效率的最佳方式。同样,健全司法警察管理体系,有利于保障警力更加科学有效的运行,使司法警察队伍成为真正“靠得住,拉得出,打得响”的司法力量。司法警察管理体制的建设,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入手:
1、真正落实双重领导管理机制。《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规定:司法警察接受上级司法警察部门和所在人民法院的双重领导。但是在实践中,上级司法警察部门与下级司法警察部门管理脱节,所在法院对司法警察部门却掌握着更多的控制权。针对这种管理分散的情况,要明确上级司法警察部门和所在法院的领导职责,该哪个部门管的,就由哪个部门管。认真落实好双重领导的管理机制,使上下级司法警察机构之间的指挥能够相互衔接,做到统一指挥,令行禁止,打造一支管理正规化、科学化的司法警察队伍。
2、加强司法警察的内部管理。《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要求司法警察队伍实行“编队管理”,旨在对司法警察队伍进行集中,有效的管理,确保最大限度的发挥司法警察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我们应该建立司法警察工作激励机制,推行岗位目标管理,制定详细的工作标准,明确岗位职责,细化各项工作的达标条件;完善各项奖惩制度,并将晋职、晋级与工作成绩挂钩;同时要积极试
[8]行警营式管理模式,即聘任制司法警察集中管理,形成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的准军事化管理体系。
[9]
(四)加大装备投入力度,保障职能发挥
随着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日益繁重,司法警察对审判保障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加全面,更加顺利的履行司法警察职责,更加科学的解决司法警察警力缺乏的难题,我们应该按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用装备配备标准》的要求,针对建设缺乏长期改进计划、装备管理制度欠完善、一些警用装备存在管用脱离、训用脱节等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用提升硬件配置来弥补警力不足上的缺陷。
1、持续推进装备建设,建立全面的装备体系。司法警察担负的工作日益繁重艰巨,所面临的人身危险也逐渐增大。因此,要深刻认识到只有多方面确保装备的可靠和到位,增加装备投入力度,加强科技强警,配置更加先进的装备。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从传统单一的约束性和驱逐性警械发展为具备警械、通讯、防暴、防护、安检、监控这些类型的全面装备,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司法警察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指数,才能不断提高司法警察的司法保障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司法警察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2、制定规范化操作条例,加强装备的正规化管理。为了确保装备管理,使用,包养,维修等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必须制定一项严格的规范化条例,对装备的操作和管理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警用装备的作用能够积极的发挥。司法警察部门要设置专人或者专门的小组,对装备进行日常的检查和维护,特别是对警械武器的检查和包养,确保处理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集中配发的装备,要做到进出有登记。对于司法警察个人保管的警用装备,要定期进行核查,确保装备在其控制之中,而没有流入到其它渠道或者没有随身配合。
3、加强装备的操作使用学习,确保装备能够物尽其用。要更新司法警察的训练大纲,拓宽司法警察的训练范围,将装备的操作和掌握纳入司法警察的训练中去。尤其是对于新开发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的装备,要组织统一学习,加强实践操作,确保每一个司法警察都能熟练掌握该装备的操作技巧,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运用自如。
为了顺应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大潮,解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不足问题,成了一项迫不及待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在实践中,要深入分析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解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不足这一难题,以保障审判工作的稳定有序,维护司法机关的权威。8
参 考 文 献
[1] 金川,唐长国,柳捷,冯秀成.司法警察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杜,2005.
[2] 黄素萍,杨得志.司法机关组织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杜,2006.
[3] 孙丛东.加强司法警察队伍建设[J].兵团建设,2010.[4] 唐长国,柳捷.值庭与警卫实务[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杜,2005.
[5] 金川,童付章.法院执行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杜,2006.
[6] 李堂炜. 对加强司法警察建设的思考[J].法治与经济,2011.[7] 李猛.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职业道德浅探[J].广西社会科学,2001.[8] 黄建清,季伟军.试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形象[J].上海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9] 孟琳.浅谈警队制度建设问题及对策 [J].法治与社会,2008.
第四篇:浅析农村干部工作不力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村官”工作不力的原因及对策-市纪委调研室
“村官”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直接面对群众和服务群众,是党和国家农村方针政策的具体实施者,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人,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起着很大作用。但是,有不少村干部,存在自身各方面素质不
高,能力水平有限,工作不力现象,对农村的和谐、稳定、发展不能做出积极贡献。其主要原因有:
一是文化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多数村干部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少数为高中文化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极少。在专业结构上,具有涉农专业特长的技术型、管理型干部很少,多数为经验型、资历型的干部。这就使这些村村干部在理解和落实各项农村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面临文化“门槛”和专业“肓区”。
二是年龄老化,后备干部不足。有些村多年不发展党员,年轻人又外出务工,留在家的多为“妇,老、少、病、残”,这就使村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选拔村干部呈现“矮子里边选将军”的现象,导致村干部年龄普遍偏大。
三是缺乏教育,服务和法纪意识淡薄。一是大多村干部平时缺乏政治思想学习,工作作风不实,不愿深入农家,工作浮在面上,对群众提出的要求解决的问题搪塞推委。二是一些干部因参加法律法规、党纪条规、政策规定等培训教育较少,党纪法规意识淡薄,有利用群众赋予他们的权力贪污受贿、挪用集体资金等不廉行为,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权威和干群关系。
四是待遇偏低,不能坚守工作岗位。农村税费改革后,村干部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村干部工资标准没有增加,大多数月人均收入不到500元。为了增加收入,一些村干部把村务工作做为兼职,有的外出当“小包工头”,有的常年在外经商办企业,有的举家迁出本村。群众一年四季见不到村干部,办手续、反映问题三回五趟找不到人。
五是两委不合,工作分工变为“分家”。少数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素质低,互相争权夺利,各立山头,工作上互不买帐,互相拆台,顶着干;有的村党支部书记素质差、能力水平低,工作不负责任,方式方法欠妥当或人为地给村委会主任的工作设置障碍;有的村委会主任原则性较差,责任心不强,重大问题事先不与村党支部商量,自作主张,或者先斩后奏,最终两个“一把手”越闹越僵,矛盾逐渐激化,从而使“两委”班子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下降,在群众中威信扫地。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从选好用好“村官”入手,在“选得准、留得住、干得好”上下功夫,逐步提高村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行政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廉洁高效,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高效能村干部队伍。一是把年富力强、有文化、公道正派、顾全大局、协调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推选到两委会班子中,同时,对经常出现问题,工作不力,责任心不强的村干部要及时更换。二是采取多种方式对村干部进行岗位素质培训、业务能力培训、新技术新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干部的创业能力、致富能力和组织能力,实现管理型向服务型的真正转变,成为熟悉农村工作,能为群众生产经营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三是乡(镇)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坚持标准,选拔能人,采取跟踪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四是提高村干部尤其是小村、贫困村干部的待遇,解决村干部老有所养问题,真正使村级党员干部安于农村、甘于为民、乐于奉献。五是完善村干部目标责任管理、动态考核、民主评议、选择任用等考评管理制度,量化细化考核尺度,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考评考核,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六是坚决查处村干部贪污、侵占、挪用资金和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等违纪违法行为。
第五篇:国有煤矿安全管理的症结与对策
安全是煤矿永恒的主旋律。区队、班组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和关键所在。就目前国有煤矿区队、班组安全管理现状而言,区队、班组安全管理基础薄弱是引发安全事故频发、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国有煤矿安全管理的症结
1.1 区队管理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责任心
责任心是什么?对于管理人员而言,是一种强制力的内化,在其位,谋其政,做其事,守其规。当外在的义务和规定,真正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和习惯,才能长久地产生效用。安全管理也是如此,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计划、组织、检查、反思、教育等功能来消除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在当前,我们一些管理人员真的尽到安全责任心了吗?显然没有,不然为何现场的事故频发、“三违”不断、隐患成堆,部分管理人员对现场存在的问题却司空见惯、视而不见。我们不禁要问,管理人员下井究竟去干什么?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如果连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都搞不明白,他就是一个不称职的管理干部。个别管理人员下井后不是查隐患,找问题,抓协调,想办法,而是去拣“芝麻”,丢“西瓜”,使现场问题长期存在,得不到解决。更有甚者,有个别人下井只是为了混指标,发现问题不仅不管不问不制止,而且还纵容包庇违章,走关系、拖人情替违章人员开脱责任;有的管理人员虽然去管去问,但标准不高,工作要求不严不细,敷衍塞责,水过地皮湿,既不追求过程的精细,也不管结果的质量,对安全工作的认识还依然停留在以往的层面,导致干部看惯了、职工干惯了,都形成习惯了。这样的管理何止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有多少管理者真正理解这句话深层次的含义?通过对全国各类安全事故进行剖析,惊人地发现事故的背后普遍是责任心的短缺,“责任追究要有切腹之痛”— 山西朔州细水煤矿“3.19”恶性事故发生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严肃提出了这一要求。从市长的引咎辞职到省长的记过处分,作为从事煤矿这个高风险行业的管理人员,我们没有理由在等待观望、坐而视之。
1.2 班组长现场安全管理的作用发挥不好
班组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现场安全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班组长是现场的直接指挥者,也是保证现场安全的决定因素。最近几年,我矿先后出台了班组现场安全隐患排查、现场安全保证金、优秀工班长评比等系列制度、办法,近期又出台了提高工班长津贴相关规定,加之区队制定的一些班组管理办法,对班组管理不可谓不严、不可谓不细,对班组长的待遇不可谓不高,但为什么有的班组长却依然我行我素,天马行空,在现场不仅不能履行安全第一责任者的职责,而且违章指挥,甚至带头违章作业。一次次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真实地暴露出班组安全管理的问题。首先,班组长“安全第一”的思想还没有真正地树立起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依然停留在表层上。其次,区队对班组长的培养滞后。个别区队长衡量工班长的唯一标尺是能否完成生产任务,生产现场问题再多不去纠正,工人情绪再大不去理顺,上级领导的再三强调不去交代,长此以往,工班长管理水平停滞不前,现场问题成堆,管理混乱。再次,安全管理素质不高。作为一名工班长的根本职责是什么,恐怕很少有人能回答上来。有相当一部分工班长在现场不是主动认真排查隐患,不是去管理去协调,而是只顾自己埋头苦干,至于别人干什么,干的怎样,现场安全状况如何,一概不知。公司领导再三强调,要求
正班长抓安全,副班长抓生产,目前有多少工班长能做到这一点呢?
1.3 班组职工安全行为不规范
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其行为直接决定安全效果。在矿井生产过程中,造成事故多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物(生产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一个是人(职工)的不安全行为。物的状态是被动的,人的行为却是能动的。分析我矿大大小小的事故,不难发现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职工不能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甚至不服从安全管理,违章作业造成的。更为可怕的是,大量重复的违章组成了事故的链条,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机率。事实一再证明,现场单一隐患的增多和积聚必然导致事故的发生。在看看井下的现场,安全不规范行为处处可见,安全隐患比比皆是,职工安全帽不系带,无证上岗,施工不戴防护品,迎头空顶作业,接顶不实,支柱初撑力不够,绞车缠绳乱等,这些问题看似小问题,如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事故的发生就再所难免。安全无小事,安全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细节决定成败,大家还记得去年“12.23”中东井喷事故中,操作工人肖先肃在法庭上曾说:“我在监视屏幕时发现了转井每起7注钻灌一次浆,虽然超过了规定,但井队经常发生这种情况,我认为属于违章操作,不属于异常现象,所以没给领导汇报”。在他看来,违章之事不算异常,可见违规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不违章就不能干活,不违章就完不成生产任务”,这似乎冠冕堂皇地成了违章作业的理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其实现场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很明显的,往往是“明火”,而不是隐患。问题不是藏的很深,发现不了,也不是困难很大,解决不了,而是我们部分职工惰性思想严重,对眼前的问题缺乏较真的精神,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马马乎乎,凑凑乎乎,得过且过,问题积少成多,最终酿成事故。
1.4 班组职工安全素质偏低
职工的安全知识了解多少,安全意识如何,安全生产劳动技能的高低,安全防范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安全生产的可靠程度。许多矿井虽然建矿投产多年,但是仍然有许多班组职工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靠经验办事,做习惯性的误操作,属于“经验型”的人,根本谈不上科学的安全管理。几乎所有的职工都知道“安全”2字的分量,无论谁都不愿意受到事故的伤害和打击。但为什么事故层出不穷呢?关键是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没有摆正,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换句话说,就是利益的驱动。一位职工说的好:“我下井是为了多挣钱,多拿几个奖金,如果按照安全规程措施去施工,既麻烦,又多出力”,应该说,这是职工普遍的心态。他们整天想的是如何“多拉快跑”多挣钱,安全意识非常淡薄。工作现场明明有隐患存在,但大家都不去过问和交涉,你能凑合我也能凑合,结果贻害无穷,酿成了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这些都说明了班组安全教育针对性差,没有深入性,没有在职工脑海深处刻下安全的烙印,班组长、群监网员、青安岗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2 国有煤矿安全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区队、班组自身建设
积极推行区队自治、班组自主、个人自律的安全管理模式。要从现场小事、细节抓起,积极推行“职工工作流程描述”、“管理干部现场安全环境描述”和“三违”、隐患每日、每周、每月研究、分析、总结制度。做到每变更一次工作地点,每变更一次工作岗位,工作条件每发生一次较大变化,都要组织一次工作流程或工
作环境描述,让每名职工对生产现场各个环节、各个细节做到心中有数。进一步完善值班、跟班、安全联保、现场安全隐患排查等实用性、针对性强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安全激励机制的作用,继续深入开展以“安全管理零空档、个人作业零违章、班组现场零隐患、区队安全零事故”为内容的争创安全生产“四零”竞赛活动和“十佳”工班长、“最佳”工班长评比活动,切实把“以局部保整体、以个人保班组,以班组保区队、以区队保全矿”的安全工作思路落到实处。
2.2 规范基层各级人员的安全行为
各级管理干部必须履行本职岗位的安全职责,不断提高敏锐的安全洞察力和安全技术素质;牢固树立强烈的安全责任心、责任感和安全忧患意识;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并对发现的“三违”现象进行有效制止;不论何时、何地,无论出现何种情况,都坚定不移地做到“3个一切、3个没有”,即:“一切为了安全,没有任何借口;一切服从安全,没有任何借口;一切保证安全,没有任何借口”。要严格落实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对那些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差的干部坚决给予调整,把安全意识牢固、责任心强的干部选拔上来,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要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切实使职工明白什么样的操作行为是规范的,什么样的操作行为是不规范的,不规范就要受到处罚。由于考虑到班组作业流动性大,现场条件经常变化,因此,必须建立班组安全管理标准。有完善的班组安全责任制和检查执行工作落实到人制度。根据班组生产性质不同,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比如: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自检、互检和定检制度。设立必要的原始记录。如:安全学习记录、隐患排查记录等。建立巡回检查制度。明确检查内容、检查部位、检查责任者,并纳入考核,奖罚分明。
2.3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一是要继续强化安全素质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技能。加强区队、班组安全技术培训是矿井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安全管理对培训也很重视,但有明显的局限性,为培训而培训,效果不很理想。因此,在抓区队、班组安全技术培训方面,要在主动加强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等常规性教育的同时,要借助安全活动与超常规的安全教育来努力提高职工的整体安全技术素质。积极推行“每日一题”、“每岗一题”、“每月一考”、“现场帮教”等灵活的安全活动,认真学习安全规程、施工措施及法律法规知识,并在重要安全知识方面做反复出题,反复考试,强化职工记忆,提高职工掌握安全知识的整体水平。二是强化安全教育,提高职工意识。应做到3个坚持。①坚持安全教育责任化。要明确班组长为班组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班组安全教育工作,并与其工资、奖金挂钩。②坚持安全教育科学化。安全教育要有针对性内容,要与典型事故案例相结合,不断剖析事故根源,做到举一反三。③坚持8 h之外安全教育。班组长要注意观察生产中的细节,例如:在生活上,有的职工下班后不好好休息,打牌、酗酒,在上班时无精打采,对安全工作放松了警惕,容易出事故。因此不能忽视对这类职工的教育。
2.4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是安全生产工作客观规律的要求。安全生产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保证这一系统的每一环节、每一个部位、每一个工种达到本质安全,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生产。只有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规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使安全生产得到保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要严格进行区队、班组安全考核。包括行政手段的奖惩、经济手段的奖惩和安全否决制,具有责、权、利紧密结合的特征,对促进区队、班组安全管理起重要的保证作用。各项考核应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实行公开监督,真正做到这一点,对确保职工的根本利益、人身安全有着特殊的意义。其次,落实好班组长的安全责任。区队要定期对班组长进行安全考核,对那些不重视安全生产、不能落实安全责任制、班组安全隐患多、“三违”多的,不适合从事班组安全管理的班组长要进行更换,不能留有后患。而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人,要依据规定追究责任,决不手软。再次,要强化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抓好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的落实工作。区队长、班组长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牢固树立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理念,带头坚持按章作业,按规程办事,杜绝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的发生。3 结语
要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必须抓好区队、班组安全管理,首要任务是充分发挥区队、班组成员的现场直接把关作用,切实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以个人的安全保证班组的安全,以班组安全保证区队的安全,以区队的安全保证矿井的安全。只有如此,才能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不断延伸矿井安全生产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