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带中国进入大变革时代

时间:2019-05-14 22:1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习近平带中国进入大变革时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习近平带中国进入大变革时代》。

第一篇:习近平带中国进入大变革时代

习近平带中国进入大变革时代

2014年,习近平带领下的新一届政府执政进入第二个年头,这一年的表现同样远远超乎了各界预期:反腐的势头丝毫未减,八项规定也未见松懈,国务院的简政放权力度不断加大„„可以说,这一年在深化改革上习近平也是“蛮拼的”。

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召开,当时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很悲观,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十八大后的中国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型,才过去两年多,中国却已有焕然一新之感。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新一届领导人有破有立,正在从理念到实践,引领中国进入大变革时代。

全面深改,新一届领导人动了真格

为了深化改革,在习近平主导下,先后出台了大量的改革举措。从权力和制度上的新调整,以及思路和方法的改变,我们都能看出新班子动了真格。我认为,习近平的目标不仅是两个任期,而是在规划下一个30年中国发展的蓝图——此思路在近两年的改革中已能捕捉。

现在可以看到,中央成立的各领导小组是属于政治局常委级别的“顶顶层”设计,此外还有重新设定全国人大的作用、强调落实法治并且推进司法改革。而且,新的最高权力运作改变了过去各管一块的模式,有效提高了协调性。

与此同时,新政府看到了利益集团成长带来的危害,所以这两年,特别是2014年,新政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反寡头,而反寡头最重要的方式即反腐败——这也是本届政府最令人称道的工作。目前看,习近平坚持“先治标后治本”的思路很清楚、很坚定:先大规模治标,“清场”后再建设制度。中纪委“打虎、拍蝇”成绩卓然,过去一年更是拿下数十名省部级干部,上至***、徐才厚。各地政府政风也在变化,已经为下一步“治本”扫除很多障碍。

在经济发展方面,本届政府的理念也有明显变化。中国在经济领域终于明确放弃唯GDP。习近平去年多次公开提新常态,就是接受了中速增长的现实。在随之进行的调整经济结构方面,中央的两个“遏制”政策令人称道。第一是遏制国企大扩张,过去曾出现过一些国企高管的声音和权力远远大于部长的独特现象,而这种现象现在被遏制住了。

第二是遏制地方政府债务。海内外曾很担心中国是否会爆发像美国一样的债务危机,但这种潜在的问题现在也被遏制住了。一些地方政府虽仍然有财政危机,但是中央政府有钱而不给,让地方去改革,这正成为促进地方政府改革的动力。

总而言之,十八大是中国转变的开端,两年中中央通过反腐等举措为落实各项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上已经有了三中全会定调,四中全会又明确建设法治中国。习近平2011年曾在《求是》杂志上发文说过“重在执行”,现在有了规划蓝图,接下来就是重在执行了。

执行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 行动是今天中国政治的主题。

重在执行,习近平当年的判断在今天更显正确和重要,尤其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先后召开出台改革方案后,深化改革已有共识,如何落实举国关注。

这场“执行”战争,同反腐败一样,中国输不起,而且风险、难度只会更大。因为,改革已经有顶层设计,下一步就看如何执行了。

另一方面,无论是反腐败、从严治吏,还是反垄断、反寡头,顶层设计一出来,人们期待的下一步同样是执行。有顶层设计当然很好,但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还是纸上文件,只会更麻烦,因为老百姓此时对改革的期待更高,落实执行的意义也就比以前更重要。

可以想见,如果两次全会的几百项改革举措执行下去,那就会带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中国社会。民意如流水,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共产党必须是行动党,而不是话语党,不能把改革主张停留于纸上,必须要执行。

与此同时,随着改革执行力度的增强,过去一年,中国经济新常态也在逐步显现全貌。可以说,只要进入中速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巩固住、稳定住,就能顺利避开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社会。要实现这种转变,必然要求政府和市场都要有作为。政府如何有作为呢?那就是要执行改革,好好干活。

一些官员对新常态和如何干活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在他们眼中,反腐败是和不干活联系起来的,新常态意味着不能乱作为,那就索性不作为。

这种不作为显然危害巨大。地方主管官员是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如果他们在经济下行时毫无作为,势必带来巨大损害。所以,不作为也是腐败,而且是更大的腐败。

因此,衡量改革进展如何,并不只在改革设计如何宏大,而是在于如何让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分别推出的336项、180多项改革方案实施下去。在四中全会之前,反腐败重在遏制官员的乱作为,整治一些“乱作为”的政府机构;而在2014年尤其是四中全会后,则是要整治不作为,让政府转向有作为。

要实现这种转变显然很难。

不过,习近平和李克强对改革的紧迫性认识非常清楚,在他们的改革日程表中,去年是深化改革元年,今年将成为关键年,而明年将会是决战年。所以他们在构筑宏大的改革体系同时,非常强调执行的重要性。过去一年,他们对不作为官员频繁喊话,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四中全会后的下一个目标是依法治国,将通过法律手段来治理官员和地方政府的不作为,告别GDP评比、以作为不作为来提拔考核干部,强化“重在执行”,真正避免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的改革设计停留于纸上。不过,如何让整个官员体系动起来、有作为,这是一门大学问。

要充分激活一线改革者

顶层设计有了,不作为被盯住了,下一步该做什么呢?那就是动员改革者。这些改革者是哪些人呢?

他们其实就是来自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各个层面的一线改革者。不久前,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给县委书记们上课,就是因为他深知,在推动改革过程中,一线政府、一线改革者发挥的作用有多大。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改革主体不仅仅是中央政府。中央政府是顶层设计者,在财政体制、税收、货币改革等方面是改革主体,但在更多的方面并不是主体。改革的主体还是社会,需要企业和社会组织继续发挥活力,积极创新。正如习近平所说,“好肉都吃光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这就是如今中国社会各种改革者面临的实际情况。他们要啃硬骨头,就需要权力,否则什么事情也办不成。

所以,习近平和李克强一直强调审批权下放,并将其作为改革先手棋,一口气取消和下放了600余项行政审批权。这些举动其实都是在帮助一线改革者。可以说,在一些领域,上级政府部门甚至可以“不作为”,但必须要把相关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企业或社会组织,而一旦下放,他们的活力就会激发出来,成为改革的发力部门。

而在这些“发力部门”中,一线政府的改革者仍十分重要。由于知道现实是什么,问题在哪里,他们往往是改革主体的代表者,并成为改革设计在基层领域的执行者。就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不少地方出现改革明星县市长一样,他们在基层发挥的同样是改换天地的作用。

要执行改革设计,这些一线改革者们显然是可依靠的力量,要让他们啃硬骨头,就需要充分授权和信任。对这些有担当、肯作为的一线改革者,社会不应吹毛求疵,对他们犯的一些小错误也应有所包容。在中国这样一个巨量社会进行改革,必然要触动方方面面的既得利益者,如此规模的改革,怎会不出一点小问题?只要他们能把改革尽快运作起来,执行下去,老百姓就能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在我看来,2015年的关键词就是执行。即将召开的两会,人们更应关注于执行,而非政府在今年两会又要做什么新东西、推什么新蓝图、新概念。改革蓝图已经有了,新一届领导人也在不断强调执行,政府每年有什么改革新进展,有什么新的举措要完善,将成为未来几年两会观察的焦点。

第二篇:大变革的时代说课稿

《大变革的时代》说课稿

一.教学分析

《大变革的时代》主要介绍了战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重点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改革,极大的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以后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商鞅变法打开了统一国家的序幕,起着承上(奴隶社会)启下(封建社会)的作用,这之后中国历史开始进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社会。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及难点

1.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春秋和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推广所引发的社会变革,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培养他们初步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变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2.过程与方法

以影视剧《大秦之裂变》中商鞅与秦国贵族的辩论导入本课,然后设置历史情境,让同学设身处地的思考商鞅变法的意义与必然性,锻炼同学的思考及表达能力,培养同学们的主动性与参与意识。

3.重点

商鞅变法是本课的重点,包括商鞅变法的社会背景、变法所遇到的严重阻力,特别是要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与历史作用。

4.难点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之所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是因为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引起一系列重大的变革变法。对于中学生来讲,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一个难点。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初中生,系统的历史知识比较薄弱,他们的历史常识大部分都来源于影视作品、故事书以及部分语文教材,汪汪对历史感兴趣但缺乏足够的分析归纳能力,教学应从实际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随机应变的教授。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指导同学们回忆上节春秋战国时诸侯争霸及兼并战争的情况,请同学们回顾上节课所讲的三次战争的结果,然后提出疑问:为什么秦国能从一个西部小国变成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以至于最后打败山东六国最终统一天下?从而导入我们的新课:《大变革的时代》。

2.讲授新课

①.铁犁牛耕的出现

通过铁制农具与牛耕的广泛使用来使同学们感受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表现。这一环节的处理主要采取图片的形式来让同学们比较前后的变化,接着重点讲秦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经济上兴修水利工程都江堰、政治上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②.著名的都江堰

讲述都江堰的在秦国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插入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的时候的感人故事,通过讲述都江堰的修建是的秦国获得数百万公顷的良田,极大的增进亲的实力,并简单介绍都江堰在历代王朝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商鞅变法

首先要介绍战国时期各个诸候后所开展的变法运动,如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等,但最著名、最成功的是商鞅变法,讲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成功的原因。

3.巩固小结

春秋战国时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先进农具的广泛使用以及水利工程的修建,促使土地私有化的出现,各国争相变法以实现向封建社会的过度,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成为了最强大国家,为统一山东六国打下基础。

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发展生产力,加强军队战斗力与中央集权,迅速进入封建社会并强大起来,为始皇帝统一打下基础。

第三篇:大变革的时代 教案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课型:新授课

年级:七年级

姓名:刘克习

单位:滕州市西岗中学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通过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新的制度的建立,在经济、制度方面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大变革、大发展、大动荡的特征。其中商鞅变法为下一单元第10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因而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

二、课程标准

1、以都江堰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以及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之所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因为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从而引起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变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商鞅变法,激励学生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理解改革是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崇敬;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是进步的,反之则是保守的、反动的,应该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都江堰;商鞅变法的内容以及历史意义。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在五霸争雄、七国并存的战场背后,每个国家都在致力于经济发展,以免实力不够被其他国家吞并,这就使得当时的社会经济呈现出空前的繁荣,生产力的发展又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化、社会的变革。那么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发展的标志是什么?闻名世界的都江堰是怎样修建的?而使秦国最终独霸天下的商鞅变法又是怎样的?要了解这些问题,让我们来学习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教师:首先让我们来理解课题 展示:

时代:指春秋战国时期

大变革:是指这一时期社会性质发生了剧变: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其中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教师: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第二两部分,明确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有哪些?(或者说哪些原因使当时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学生:按要求阅读课文,找出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并小组间交流意见。小组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小组2:都江堰的修筑。

教师:同学们找得比较准确。只是有一点不太确切,都江堰属于什么工程? 学生:水利工程。(不待老师进一步指引,恍然大悟)都江堰只是水利工程中最著名的一项,应该说是:水利工程的修筑。教师:同学们真的好可爱啊,是这样的。(设计意图:通过引导,让学生先明确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下一步再分析为什么说“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水利工程的修筑”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展示:

一组农具:石器、木器、青铜器、铁器

思考:假如你是当时一个农民,你会选择哪种劳动工具?为什么?

学生:(答案显而易见,笑,讨论选择铁器的原因)我会选择铁器。因为石器笨重、木器也不锋利、青铜器容易断裂,铁器锋利、挖掘深。我家的农具都是铁器。只有扬场麦子的时候用木锨,怕铁锨碎了麦子。教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好不好? 学生:好

教师:让我们用掌声鼓励他一下(带动学生鼓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不同材料的农具讨论对比,得出铁农具的优越性,使深耕细作成为可能,认识到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教师:通过阅读课文,你了解到哪些有关“铁农具”更多的知识? 学生:铁农具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学生:到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学生:《管子》一书中有关于铁农具使用的记载。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有记载说,当时的铁矿山达三十多处,有规模较大的冶铁场。

学生:铁农具的出现和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所以铁农具得到较快地推广。

教师:同学们非常细心,说得很准确。那么有关“牛耕”呢? 学生:我国最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学生:牛耕的使用,开始了以畜力代替人力的劳作,所以说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过渡: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各国纷纷兴修水利,其中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回答)都江堰 展示:

都江堰的航拍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都江堰的真实图景,让学生对都江堰的宏大规模有个具体的感受,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都江堰的兴致。)教师:通过阅读课文,你对都江堰有哪些了解?

学生:秦国修筑的、修筑者是四川郡的太守叫李冰、地点在岷江中游。

学生:都江堰的作用是“防洪灌溉”,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学生:修筑时期是战国时期。

教师:同学们能想象吗?现在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却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大诗人李白对此在《蜀道难》中发出“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感叹。秦国是幸运的,它的蜀郡太守李冰有着远见卓识、又通晓天文地理知识,而且是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官员。为解除水患,造福百姓,他深入高山峡谷,观山势、察水情,寒来暑往,日夜操劳,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且至今仍在泽被成都平原。人们是怎样赞叹李冰的? 学生:“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认为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

学生:结合“都江堰示意图”,阅读有关都江堰的小字部分,了解都江堰“防洪灌溉”的科学设计原理。

过渡: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的变化,旧的奴隶制度已经不再适应、而且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各国先后掀起了变法运动,其中最著名的是—— 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回答)商鞅变法 展示:

商鞅简介:商鞅,卫国人,又称卫鞅,公孙鞅。年轻时好学,熟悉变法理论和实践,听说秦孝公求贤若渴,于是他发奋图强,投奔秦国,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推行变法。后因功受封于商,所以又称商鞅。

教师:商鞅在推行变法令之前,为了“取信于民”,设计了“立木取信”的故事,请同学们阅读“导入框”内容。

学生:阅读“立木取信”的故事,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这一部分内容,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国家、时间、支持者、内容、作用和影响。

学生:小组讨论商鞅变法的背景

小组1: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奴隶主拥有国君给的“公田”,但是产品需要缴纳给国君。随着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的改进,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成为奴隶主的“私田”,产品不需要缴纳给国君。为了调动奴隶的生产积极性,他们把私田出租给奴隶耕种。这样,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

小组2:但是这些新兴地主虽然收入多了,却也日夜担心他们不合法的“私田”会被国家没收,他们也希望给奴隶一定的人身自由、一定的剩余,以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这些想法,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关系。满足他们的愿望,需要对社会制度实行变法。

小组3: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学生:依照课文叙述,回答商鞅变法的时间、支持者、内容、作用。

教师:把学生分为5组,分别代表地主、农民、士兵、贵族、国君,各自议论对变法令的看法。

地主组:“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太好了,正和我意。我可以好好管理和利用我的土地了。

农民组:“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我可得好好干活,多生产粮食、布帛,交了租自己剩余的多,还免除徭役。

士兵组:“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我可要勇敢作战,争取立功,就有希望改变我们家祖祖辈辈被奴役的地位了,我也有机会做上等人了。

贵族组:什么?“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懵!我们祖祖辈辈生来富贵、坐享其成多舒服哇。难道现在要我们跟那些下等人一样拿起武器去打仗?分明就是荒唐。不行,不行,坚决不行,我反对——————

国君组:听着其他组的议论,暗喜,仿佛看到秦国强大崛起的日子指日可待,就在眼前:确立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民富则国富;士兵勇敢作战,争相立功,我秦国将所向披靡、锐不可当;我也不用再白养着这帮吃闲饭的寄生虫、看他们专横了。“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可使权力集中到我的手里,加强中央集权。好!变法令越快施行越好!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发言,让学生深切认识到商鞅变法的作用,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致。)

教师:“建立县制”这一条,对后世影响深远。

教师:但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是不会甘心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的,他们又是怎么反对变法的施行的呢?商鞅又是怎么据理力争、说服秦孝公变法的呢?请同学们结合插图阅读课文中小字部分来了解。学生:阅读了解。

教师:你对哪一句印象特别深刻?

学生:(大声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教师:对商鞅变法和变法推行中遇到的巨大阻力,你有什么感触?

学生:生产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变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是会遇到阻力的。学生:要学习商鞅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还要平时好好学习,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展示:

《史记》记载“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学生:结合材料,齐读商鞅变法的作用。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长平之战为后来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奠定了军事基础,这里——————(故作停顿)

学生:商鞅变法为嬴政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

(设计意图:相信学生,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借此紧抓学生的注意力,师生配合融洽。)

教师:但是,为秦国强大立下汗马功劳的出色政治家商鞅的结局却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思考课文39页“动脑筋”。

提示: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学生: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这从商鞅变法的作用完全可以看出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最后一段,让学生明确:战国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形成,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教师:小结我国奴隶社会依次经历的四个时期。

学生:(回顾、试写、交流讨论后得出)夏、商、西周、春秋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区分春秋战国时期虽同属于东周,常连在一起说,但社会制度不同,趁热打铁,提醒学生注意。)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春秋战国时期,正是由于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生产关系的变化,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大变革的时代”。历史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变革从来不是顺利的,而是曲折的、艰难的,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历史前进的车轮终究会冲破桎梏前行的。我们当今的改革也在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阻力,我们认准了正确的方向,就要克服困难,在改革中求发展、求进步。

六、课堂检测 测试题目

一、选择:

1、被称为我国农业发展史的一次革命的是()

A、磨制石器的出现

B、青铜农具的出现

C、铁制农具的出现

D、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2、商鞅书“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其表述的思想是()

A、因循守旧

B、消极倒退

C、锐意改革

D、全盘否定

3、后人写诗称赞李冰说“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冰获此殊荣的主要原因是()

A、兴修水利,使关中地区成为沃野

B、修筑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造福于人民

C、改进生产工具,推广牛耕

D、任秦国蜀守,勤政廉洁

4、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目的是()

A、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取得争霸战争的胜利

B、为了保住贵族的地位和特权

C、为了发展生产,造福人民

D、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5、下列是一个描写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的某人发迹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了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几年后,辛勤耕种这些土地,因粮食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

C.接着,他用卖粮食得来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小地主

D.四十五岁后,他卖掉了所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后来成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测试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应题目

七、板书设计:

7、大变革的时代

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推动

二、社会的变革

————商鞅变法

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水利工程的修筑

———都江堰

八、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的改进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力需要新的社会制度来推动它的发展,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总是要损害某些阶级的利益,受到他们的阻碍,但是蓬勃的新生力量是任何阻碍阻挡不了的,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行驶的。教育学生要敢于改革,促进国家的发展、进步,这是国家的需要、时代的需要。本课中学生提出为什么封建社会叫封建社会,我想可能没讲清楚。

第四篇:大变革时代的教学设计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经济是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最根本的变革。本课上承《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下启《第8-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和《第10课 秦王扫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确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课。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欲望强烈。但是他们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历史的逻辑思维不强,看问题往往注重表象。因此在教学中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全面、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和使用。2.了解都江堰的构造和作用。

3.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2.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通过角色扮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2.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是时代的需要,要学习商鞅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之间的关系,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以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合作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的插图、图片、文字资料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编演历史剧“立木为信”的故事,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小结: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必须言必信,行必果。同时这个故事也说明让别人相信你,是人生成功的重要一步。

导入: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大变革的时代”,而生产力的发展是引发这场“大变革”的重要原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情况;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

(一)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自读)

(二)自主学习,感知基础知识 1.说出铁农具、牛耕出现和推广的时间?意义?

2.记住都江堰兴修的时间、人物,结合《都江堰示意图》分析它的作用吗? 3.记住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

4.结合《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图,分析变法的背景、目的、内容及产生的作用? 温馨提示: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依据提纲,自学教材,探索、交流、讨论。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模块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探究一:展示不同时期的生产工具,如果给你一块试验田你会选择哪种生产工具

组内讨论交流

探究二:出示材料题,小组探究 模块二:都江堰

图片展示:李冰图片、都江堰示意图、现在的都江堰,探究三:分组交流,“假如你是导游,请用简明的语言为参观者介绍一下都江堰的历史与现状”。

模块三:情境探究:一个奴隶主的烦恼

情境:我是一个奴隶主, 受封300亩。役使奴隶500个,纳贡上千斗。剩余不够我挥霍,日子长悠悠。铁器牛耕初推广,正是好时候。大家帮我想一想,如何更享受。

场景一:问题一:原来500人耕种的土地现在只需300人就够了,剩下的200人我该让他们做什么呢?我可不想让他们白吃饭不干活。

师生合作:讨论结果:恰逢铁器牛耕推广,水利工程兴修。开垦私田上千亩,不用缴税随意买。驱使奴隶开私田

场景二:问题二:我现在是越来越富有了,私田面积越来越大,奴隶们劳动强度更大了。他们怠工、逃跑、破坏工具。这可大大影响了我的收成,我该怎么办呢? 师生合作:讨论结果:把新垦土地变成私田并出租给奴隶,极大的调动了奴隶的积极性

小结:教师引导(边讲边图示):

这样看来,奴隶们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他们有了人身自由,以种田为生,所以这部分租种田地的奴隶和平民的身份也就转变为什么呢?(生:转变为封建农民。)而私田的主人也就是奴隶主则转变为什么?(生:新兴的封建地主。)这就使旧的剥削方式被封建剥削方式所取代。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社会制度发生变化:由奴隶制度转变为封建制度。

场景三:我虽然已成为了大地主,但是我的所有土地都是非法的。我是吃不好睡不好,时刻担心土地变没了。我急切盼望着私田的合法化!

师: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 展示:商鞅变法的时间、支持者、内容

讨论:请同学们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阶层,谈一谈商鞅变法给你们造成的影响。分析商鞅变法的内容及意义

讨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结论: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商鞅虽死,变法犹存!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学史今用: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你有什么启发?

启示: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

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尊崇。

我们应该向商鞅学习,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四、小结

边讲边图示:本课的题目是大变革的时代,大变革变的是社会制度,即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 板书设计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春秋时期,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

2、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秦国李冰在岷江修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二、著名的都江堰

三、商鞅变法:

1、背景:生产力的发展。

2、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3、变法的内容: 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4、变法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反思: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点明确,结构清晰,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同时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习历史的能力,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改要求。但是,本课涉及社会性质的 变化,初中生不易理解,在讲解知识点深入浅出方面有待加强。

廊坊市第三职业中学

刘会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点:咸阳南门、北门。

表演者:商鞅、兵勇、围观群众、扛木壮汉。场景:咸阳南门。

北门:商鞅坐立,兵乙手持赏金站立。

剧情:

兵甲:快来看!快来看!左庶长的告示。(围观群众上)百姓甲:咦!这上面写的什么啊?

百姓乙:左庶长告示: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赏十金。

百姓丙:这根木头顶多几十斤重,扛到北门去也不是难事,怎么会给那么多金子? 百姓甲:就是!秦国历来政令怒一,法度朝令夕改,我看这是一个圈套,不要上当!百姓乙:(对周围的群众)不然你们去试一试? 百姓丙:我去试?你怎么不去?

(兵甲看到此情景,就向另一个场景走去)

地点:咸阳南门、北门。

表演者:商鞅、兵勇、围观群众、扛木壮汉。场景:咸阳南门。

北门:商鞅坐立,兵乙手持赏金站立。

兵甲:禀告大人,围观的人好多,但没有人敢扛木头。商鞅:传我的命令,把赏金加到50金。兵甲:大人有令,赏金提高到50金。

百姓议论:这新左庶长,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旁白:这时,从城外走来一位壮汉,看到许多人围在南门前,于是他走到跟前。壮汉:你们在议论什么呢?

百姓甲:大人有令,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赏金50金,你信吗? 壮汉:那我就去试一试!管它呢!

(壮汉扛着木头走一圈到北门,群众跟上)

商鞅:好!好!你能够相信我的命令并执行我的命令,很好!来人啊!赏50金。(壮汉双手接上,喜洋洋下场)

百姓甲:天哪!真的赏他50金?

百姓乙:看来,这新左庶长说话算数,说到做到,以后我们要听从他的命令了。百姓丙:真后悔!我怎么不去呢!(集体下场)

旁白:这就是“立木为信”的典故。商鞅通过这一做法,树立了威信,取得了百姓的信任,在秦国开始推行变法。

第五篇:进口葡萄酒进入“中国时代”

进口葡萄酒进入“中国时代”

20年前,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极少,一些中国人将红葡萄酒兑可乐来喝,将白葡萄酒与七喜混饮。而今天,进口葡萄酒依托多品牌、多产地、多口感以及灵活的经营方式,正在大肆抢滩中国市场。中国无疑成为世界上最“热”的葡萄酒市场,国际葡萄酒业有这样一句流行语:不在中国,就在去中国的路上。

国产酒与进口酒将平分秋色

近两年来,中国的葡萄酒消费保持着25%~30%的年增长幅度。2011年,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额已达450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

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惊人表现不仅为国产葡萄酒提供了发展空间,也吸引了大量进口葡萄酒的涌入。进口葡萄酒每年的扩张速度高达50%,其市场份额直追国产酒。目前,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已占到30%左右的份额,而在5年前,国产葡萄酒还占据着国内超过90%的市场份额。

“国内葡萄酒企业注重卖产品,而不是品牌的塑造和葡萄酒文化的培育,这就给了进口葡萄酒施展拳脚的空间。短期内,国产葡萄酒还能在市场中保留一些‘主场’优势,但随着进口酒的不断涌入和文化推广效果的显现,3年~4年内,我认为将出现国内葡萄酒与进口葡萄酒平分秋色的局面。”著名葡萄酒专家、国家级评酒委员郭松泉在接受《华夏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共进口644万箱葡萄酒,较上年同期的560万箱增长15%。同期,我国葡萄酒行业累计产量27.91万千升,同比仅增长6.8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

波士顿咨询集团的统计表明,中国海外旅游人数已经占到全球的8%,2013年将成为全球第二大海外旅游客源输出国。其中多数目的地为欧洲和美国,从而使更多人受到西方美食美酒文化的熏陶。预计到2015年,中国人每年平均消费的葡萄酒将达1.9升。

凶猛抢滩中国市场

法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智利、意大利和美国为中国进口葡萄酒的主要产地。2002年~2011年,平均每年从上述6国的进口量占中国葡萄酒进口总量的90%。

无论就出口量还是出口额而言,法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均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2011年,中国约从法国进口葡萄酒11.79万千升,同比增长74.15%;进口额为7.06亿美元,同比增长108.26%。

美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走势一直非常稳健,从2002年的820千升一路增长至2011年的13000多千升,足足增长了15倍;总额从2002年的100多万美元一直飙升至2011年的6200万美元,增长了60倍。

多年来,智利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散装葡萄酒供应国之一。据智利葡萄酒行业协会统计,2011年,智利对中国的葡萄酒出口额为6526.6万美元,同比增长74.6%,这一数字占到中国散装酒(2升以上容量)进口总量的35%。与此同时,对中国瓶装葡萄酒出口额达350万美元,同比增长53%。

意大利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对意大利的葡萄酒进口额增长80%。

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额增长了32%,达1.81亿澳元。中国已成为澳葡萄酒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

就数量而言,西班牙是中国的第二大葡萄酒输出国。根据西班牙葡萄酒市场监督委员会的数据,2011年,西班牙葡萄酒对中国出口量增长56%,出口额翻番,达7800万欧元。

2011年,新西兰葡萄酒对中国的出口额由2010年的2013万美元增长至3296万美元,增长64%;出口量也由2010年的2317千升提高到3440千升。此外,南非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异军突起,2011年瓶装葡萄酒对中国出口增幅达80%。

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三个国家的葡萄酒对中国的出口上升明显,除了地理优势外,也与其年轻而富有活力的葡萄酒业发展及有力的推广不无关系。

教育性品鉴拓市

以定期举办品鉴会的形式进行原产地文化交流,对消费者进行专业的葡萄酒文化教育,是目前进口酒引导消费群体认识并接受葡萄酒文化所普遍采取的重要手段之一。

新西兰葡萄酒行业协会主席PhilipGregan认为,中国葡萄酒消费者在葡萄酒品尝和选购方面的知识匮乏,这对于新西兰葡萄酒生产商来说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他介绍,新西兰已经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举办了5年的葡萄酒品鉴会,鼓励当地的经销商、媒体、餐饮负责人和消费者前来参加活动。该协会计划未来拓宽活动种类,以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针对消费者的活动,并逐步扩展到中国其它重要城市。

ASC精品酒业不仅是中国大型的葡萄酒进口商,也是中国最大的葡萄酒教育机构之一。2006年5月,英国葡萄酒与烈酒教育基金会(WSET)授权ASC为中国第一个WSET培训项目提供者,该公司在中国设有分公司及办事处的26个城市均可提供葡萄酒教育。“中国学习葡萄酒知识的速度令全球葡萄酒界吃惊。”ASC首席执行总裁沈品同说。为此,该公司每年都会举办大型葡萄酒展会,让消费者得以品尝世界知名葡萄酒的美妙,以此让更多不了解葡萄酒的人能

够因此爱上葡萄酒。

AltruisticBoutiqueWines(ABW)是一家在香港和北京均开办分支的精品葡萄酒进口商,主要从美国加州进口高端葡萄酒。该公司CEO首席执行官RaiCockfield称,葡萄酒教育与其经营密不可分,尤其在中国消费者对于新世界葡萄酒缺乏了解的时期。为了推广美国精品葡萄酒,ABW已经在香港举办了数次主要推广活动,并计划在上海和北京举办。

市场面临重新洗牌

与进口葡萄酒市场的迅猛增长相伴而来的是进口葡萄酒贸易商的急速增加,几年前中国葡萄酒进口商才800家,2011年已接近4000家。对此,桃乐丝是最早大力投资中国市场、建立经销网络的国际葡萄酒公司之一,桃乐丝集团总裁MiguelTorres认为,中国进口葡萄酒大军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迅速扩张之后,或将面临一次重新洗牌。“我担心的是,进口商不断增加将导致市场供应过剩,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地方公司只运营了两三年,便退出市场,其它国际化公司在中国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我们认为,未来两三年,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将面临一次重新洗牌,将更有利于专业葡萄酒公司的发展。”

桃乐丝的观点也得到了保乐力加、CASTEL、三得利、帝亚吉欧、ASC等进口酒经营企业的认同。“随着市场逐步步入正轨,我认为,中短期内进口葡萄酒贸易会迎来一轮合并整理,让增长过热与过度膨胀的市场冷静下来。”中国三大进口商之一的上海美夏国际酒业(Summergate)副总经理IanFord表示。

从葡萄酒进口市场的统领地位看,海外进口商与中国进口商、经销商的平衡已发生转移,诸如中粮这样的大型国企正充分利用他们现有的经销网络提供进口酒。“估计现在外国供应商在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所占份额不足15%,而十年前该数字接近50%。此外,与经销、零售相关的合资企业数量也在增加。”桃乐丝集团总裁MiguelTorres说。

由低端向高端转移

根据海关的数据,2011年,中国葡萄酒进口总量为36.16万千升,同比增长27.6%;进口金额13.93亿美元,同比增长80.9%。中国散装酒首次呈现下滑趋势,表明进口葡萄酒市场正在由低端向高端转移,也说明中国人在葡萄酒消费量上升的同时,也更注意品质。

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的数据表明,中国市场对澳大利亚葡萄酒的消费量在稳步上升,而高端产品的增长尤为显著。2011年,中国对10澳元/升以上的澳洲葡萄酒消费量属全球之首,中国市场20澳元/升~50澳元/升的产品进口增幅达50%,单价2.49澳元或低于2.49澳元的瓶装酒进口则下降了16%。

“随着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者对葡萄酒了解的不断深入,他们将逐渐按照自己的口味、爱好来选购那些能保证市场长期供应的葡萄酒。”IanFord认为,5年之

后,来自新世界国家的主流葡萄酒品牌有望成为中国市场最受欢迎的进口葡萄酒品牌。

美国DezanShira&Associates顾问公司总裁ChrisDevonshire-Ellis认为,从口味上来看,中国消费者比较倾向于口感顺滑、中等酒体的红葡萄酒,赤霞珠、美乐和西拉混酿都比较受欢迎。一款口感顺滑、果香浓郁、中等酸度的葡萄酒与许多中式菜肴都能完美地搭配。但中国消费者不喜欢高度葡萄酒,酒体浓厚、酒精度高达15度~16度的葡萄酒很难有市场,12.5度~13度的葡萄酒较为适宜。在炎热的夏季,霞多丽、灰比诺和长相思等品种都比较畅销。当然,中国人也比较偏爱甜型酒,如冰酒、波特酒、托卡依(Tokaji)以及著名的苏特恩甜酒。

下载习近平带中国进入大变革时代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习近平带中国进入大变革时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已进入利益博弈时代

    中国已进入利益博弈时代中国已进入利益博弈时代。这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要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均衡的机制。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最大的成......

    中国制药业进入战略营销时代

    中国制药业进入战略营销时代 药品降价、药品招标、反商业贿赂、53号令------,面对国家对医药行业的一系列整顿,再加上6000家药厂,严重同质化竞争,许多药企已步履维艰,有的药厂甚......

    2011年中国进入红歌时代100

    2011年中国进入“新红歌时代”,全国各地掀起唱红热潮。为了给爱好红歌的朋友,以及有意愿参加红歌会的朋友们提供音乐支持,专门搜集整理了一批新红歌曲目,供大家参考。 001、《......

    中国进入休闲度假时代(最终5篇)

    中国进入休闲度假时代 王家洛、房晓/整理/文 2010-08-03 编者按:2010年7月31日,由峨眉山市旅游局、峨眉山市文化体育局、峨眉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蓝光文旅主办的“大美峨......

    中国成长型企业进入管理软件替换时代

    中国成长型企业进入管理软件替换时代 若干年来在所谓“ERP普及风暴”之下,中国的企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现在,企业该为盲目的听风就是雨付出代价了,大量的管理软件因为不......

    进入大学时代(精选5篇)

    进入大学时代 ——从高三走入大一的过程 希望能帮到你的学长 上海电力 20092426 说句实话,每一届的大一新生,除了极个别的人外,没有多少人对自己的学校,对自己的专业,对自己今后......

    培训进入领导力时代

    培训进入领导力时代 2009年对于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在迅速战胜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第一次在全球经济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有关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对全......

    反恐进入后拉登时代

    反恐进入”后拉登时代” 历经十年艰辛,牺牲无数平民及军人的生命,耗费数以亿计的资源……本·拉登,这个全球恐怖主义的象征性人物,最终没能逃过美国人的枪口。拉登之死,对全球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