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现浇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
近年来,在工程实际施工方面,出现现浇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或大或小的现象,导致现浇楼板结构质量问题出现较多,因此,应加强对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保护层控制的总体思路在于严格控制钢筋及模板平面位置、几何尺寸;控制钢筋与模板的距离,并使钢筋、模板及相应的固定设施形成一个整体,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避免破坏钢筋、模板的整体性,从而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在控制范围内。针对现浇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施工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楼层模板、支撑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及稳定性,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尺寸进行支模,楼层结构模板支模完成后,由施工技术人员用水准仪按楼层标高控制点检查模板面平整度(±5mm),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须整改完成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钢筋绑扎完成后,施工技术人员须用水准仪按原控制点在结构剪力墙柱纵筋上抄出标高控制点(一般为楼层结构面标高+500mm),并做好明显标记,再次按此控制点拉线复查、调整模板面标高和平整度。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泥工操作人员严格按此控制点拉线尺量检查控制混凝土面标高。
3、钢筋加工安装时,混凝土现浇板的底部钢筋,按梅花形把与设计强度相等的混凝土垫块(@≤800)放置于下部受拉钢筋底部。对于双层双向钢筋现浇板的上部下层钢筋,采用预制混凝土马凳(强度等级同楼层混凝土、高度按设计板厚计算)支撑(@≤500),上下两层钢筋连同马凳用扎丝绑扎牢固(图三); 对于下部为双向钢筋、上部为附加钢筋的现浇板,沿分布筋方向增设直径≥10mm的钢筋,与上部附加钢筋用扎丝满扎,再采用钢筋马凳(@≤500)与其焊接,稳固支撑上部受力钢筋,防止现浇板上部钢筋及马凳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位移。
4、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木工、钢筋工必须派专人现场跟班,随时检查模板及钢筋位移情况,发现有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及时校正。
5、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150±30),如果坍落度过大,将直接影响混凝土表面标高的控制。混凝土浇筑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或临时搭设的跳板上,避免直接踩在绑扎好的钢筋上,防止钢筋变形、位移。
第二篇: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混凝土结构中受力钢筋的位置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钢筋保护层过大或过小都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利影响。现行的砼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砼结构设计规范,为确保砼构件的承载力和耐久性,把保护层厚度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要求在结构验收时必须提供保护层厚度实体检测结果,作为结构验收的依据之一。从我站监督工程的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检测情况来看,钢筋保护层控制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现浇板负弯矩筋及墙、柱纵向受力筋的保护层合格率较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一、管理措施:
1.仔细审图,准确掌握各个构件的保护层数值;
2.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和管理,加强技术交底、钢筋制作安装的检查工作; 3.制定控制每类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有效措施;
4.加强成品保护,合理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减少钢筋绑扎完成后工作面作业人员数量;
5.监理单位加强验收及旁站,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二、技术措施:
(一)楼板负弯矩钢筋保护层控制:
1.应在负弯矩钢筋端部设置直径不小于A12的通长钢筋马凳,中间部分设置纵横间距不大于800mm的小马凳,马凳高度应根据板厚加工准确,马凳支腿应焊接牢固; 2.为防止钢筋跑位及弯钩朝向不一致,在弯钩下方应绑扎A6钢筋一道;
3.在楼梯通道等频繁通行处应搭设临时简易通道,砼浇筑时应铺设临时性施工活动跳板,避免钢筋受到踩踏变形;4.浇筑砼采用“后退法”,严禁采用“前进法”,倾倒砼时要尽量减少对钢筋的冲击;5.在浇筑砼时,派专职钢筋工进行护筋,发现钢筋被踩踏或支撑件移位时,及时进行修整;6.严格控制板厚尺寸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二)墙、柱钢筋保护层控制:
1.检查墙、柱纵向受力钢筋的位置是否准确,如有位移应及时校正; 2.柱、墙的箍筋、拉钩的加工尺寸应准确且应绑扎牢固;
3.柱、墙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纵横向间距不大于1m的垫块控制保护层(一般采用环形塑料垫块); 4.墙、柱纵向受力钢筋均应采用直径不小于A12的限位钢筋防止钢筋位移(每层宜在中部和端部设置2行,间距不大于1m)。
第三篇:板底平整度和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1
工程概况。
楼板板底平整度控制的可靠措施
1.标高控制
首先建立准确的符合要求精度的水平控制网,只有有了准确而符合规范要求精度的水平控制网才能进一步控制好模板的平整度;轴线、模板线(或模边借线)放线完毕。水平控制标高引测到预留插筋或其他过渡引点,并办好预检手续。先从水准点在柱上引测1000水准线,根据设计层高,计算模板底或模支撑系统顶部标高,并测引,做好标高。
2.模板支撑系统搭设
严格按模板施工方案进行搭设支架,支架的支柱(可用早拆翼托支柱)从边跨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安装,同时安装钢(木)楞及横拉杆,其间距按模板设计的规定。需要装双层钢(木)楞时,上层钢(木)楞间距一般为40-60㎝,支架搭设完毕后,要认真检查板下钢(木)楞与支柱连接及支架安装的牢固与稳定,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认真调节支模翼托的高度,将钢(木)楞找平。搭设模板支撑体系,最上层直接支撑模板排骨方木的钢管一定要用顺直钢管,肯顶部标高准确。跨度较大的按规定起拱。底层施工注意支撑系统基础要夯实,垫木连接成整体,以防下沉。沿顶撑高度每隔1500mm设纵横钢筋拉杆,并设纵模剪力撑。一层楼板的顶撑要支在坚实并有排水措施的基土上,顶撑下垫50mm厚木板。
3.排骨方木安装
排骨方木材质要求钢度要好,用老木,并在安装前用木工压刨机进行加工,使其规格尺寸一致。安装时间距无效,密度合理,不得使用有翘曲的排骨料。
4.模板安装
选择厚度均为一致的模板和支撑模板的木枋,这样保证模板的底部平整;在支搭水平模板前先根据水平控制点用拉通线或测设水平的点的方式将水平的模板都控制在一个高度后进行临时固定;检查整个模板的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的再进行整改,符合要求后进行最后固定。对不够整模数和模板和窄条缝,采用拼缝模板或木方嵌补,但拼缝应严密。模板用钉子钉牢,平模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尽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底标高,并进行校正。
5.检查
(一)检查模板表面平整度和模板支撑体系的牢固度刚度及模板顶面标高,确认达到要求时方可浇筑砼。
钢筋保护层措施
一、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芜湖市保定建设有限公司》(WHBDQB-2004)
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
5、《民用建筑物抗震构造图集》(99G304)
二、水泥砂浆垫块
水泥砂浆采用1:2水泥砂浆制作,严格控制水灰比,一般“手握成团,落地即报”为宜。选择一块平坦的场地,下面平铺一层吸水性较强的纸张(比如报纸),将搅拌均匀的水泥砂浆均匀摊铺于基层上,按照设计规定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抹平,用木抹拍实,切割成50×50见方的小块,然后覆盖养护。垫块制作完成后浇水养护7D以上具有足够强度后方可使用。
用于柱等竖向构件上的垫块,应在制作时预先插入钢丝。
不同规格的垫块严禁混放,应按规格分别装袋,并做明显标识,以免误用。不得使用其它材料如石子等代替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应垫在主筋下,间距不大于1m,三、撑铁
撑铁板用于支撑板的上部钢筋,保证其位置并在浇筑时不致被踩踏移位,形式有“八”可适当加密。
字形、“L”形等。撑铁的间距一般为1000*1000间花布置,可知适当加密,并保证板45°角内的负筋叠加处有足够支撑。撑铁的下料高度为“板厚-钢筋保护层*2-上、下部钢筋直径”,撑铁应支撑在下部钢筋上或垫块上。“八”字形撑铁脚长度应不小于5d且不小于撑铁高度的1/2。
撑铁最小直径选用表 板厚(cm)≤12 直径(mm)6 梁双排筋之间可用Φ25钢筋作为撑铁。钢筋砼墙钢筋之间用拉钩定位如设计没有明
四、绑扎注意事项
1、基础:
(1)钢筋网(筛底)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注意相邻(2)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设置钢筋撑铁或混凝土撑脚,以(4)独立柱基础的钢筋网双向弯曲受力,如图纸没有规定绑扎方法时,其短向钢筋应(5)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的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的直径,以便连接。
述,一般间距600间花布置。
绑所点的铁线扣要成八字形绑扎(左右扣绑扎)。
保证上、下层钢筋位置的正确和两层之间距离。筋变钩应朝向下。放在长向钢筋的上边。
2、柱:
(1)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钢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3)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部分,必
3、梁与板:
(1)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飘梁则箍筋接头在隔一根相(2)有180°弯钩的钢筋弯钩应向上,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形柱应(3)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 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下,(4)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5)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6)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L-板的(7)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留(8)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4、注意事项:
(1)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2)钢筋骨架吊将入模时,应力求平稳,钢筋骨架用“扁担”起吊,吊点应根据骨架(3)钢筋骨架绑所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发(4)钢筋定位:划出钢筋安装位置线,如钢筋品种较多时,应在已安装好的筋在下,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
1)搭接长度的未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2)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未端应做弯钩,II、III级钢筋可不做。3)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I级钢筋的未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4)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规定,受力钢筋绑扎接头的搭
筋时,铁线和要想到成八字形绑扎。须要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收分准确。
互成梅花式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必须将全部钢筋相互交点扎。
为45°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应小于15°。
其余做法与柱相同。
特别是雨篷、挑檐、阳台等县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
中-中跨度)。
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
外形预先确定,骨架各钢筋交点要绑扎牢固,必要时焊接牢固。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筋的未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
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0.7倍。
5)受接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及设计的规定。(4)柱子箍筋接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模板上标明(5)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件时,应事先考虑支模和绑扎的先后次序,宜制定安装方
五、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1)成型钢筋、钢筋网片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防止压弯变形。(2)成型钢筋不准踩踏,特别注意负筋部位。(3)运输过程注意轻装轻卸,不能随意抛掷。
(4)成型钢筋长期放置未使用,宜室内堆放垫好,防止锈蚀。
(5)楼板的负筋绑好后,不准踩在上面行走,走浇筑砼之前一定保持原有形状,并派(6)绑扎完楼板钢筋后,及时搭设人行马道,防止下道工序施工时直接踩踏负筋上,(7)装电线管、水卫管线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碰动钢筋。保证钢筋间距、位(8)浇筑砼过程中,安排专职钢筋工值班,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后及时修复。各种型号构件的钢筋规格、形状和数量。案。
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使负筋产生位移及变形。置、保护层始终符合设计要求。
第四篇: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措施
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措施
(一)管理措施
1.认真做好图纸核查和技术交底
施工前,针对不同的工程部位,根据设计图纸及现行施工技术规范,确定正确的保护层厚度,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对钢筋加工、模板安装、砼浇筑等相关班组操作人员都全员、详细交底到位,开展现场讲解和操作示范,明确施工工艺和合格率控制要求。
2.严格执行检验制度,落实改进措施
强调保护层的重要性,提高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按照班组自检、上下道工序班组交接检、项目质检员专检的检查程序实施质量检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每一个构件浇筑结束后,及时进行保护层检查,分析总结存在问题并整改完善:
3.严格执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度
每类构件施工前应上报首件施工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批复后实施,首件工程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总结,对需完善的工艺、注意的事项等进行讨论、交底、明确,确保后续施工的工程质量。
4.严格落实经济奖惩措施
项目部制定保护层厚度目标控制奖惩制度, 及时开展检查考核:对工程实体总体保护层厚度达到95%以上的予以适当奖励,对低于85%的予以处罚。
(二)技术措施 1.控制钢筋绑扎及焊接的质量
加强钢筋制作工艺控制,保证钢筋骨架定位准确,必要时增加架立筋,确保钢筋骨架的稳固性。单层钢筋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双层或多层钢筋间必须采取可靠支撑,对易于偏位的钢筋应作有效的固定,防止在混凝土浇筑时发生移位。骨架安装工艺要合理、科学,骨架安装完成后,要对骨架位置尺寸进行认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纠正处理。对结构复杂的构件,合理安插主、次筋的位置,并注意施工顺序,避免出现钢筋挤占保护层的情况。
2.控制模板制作、安装质量
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必要时进行专项设计验算),无明显变形,模板平整度应符合要求,确保模板制作规范,安装位置准确,固定及限位措施到位,避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涨模、移位现象。
3.控制垫块制作、安装质量
(1)垫块采用专业厂家生产的标准混凝土垫块,强度要求不低于主体混凝土强度,形状要求与模板应成“点接触”。
(2)根据构件情况合理布置垫块,分层、交错布置,纵、横向布置间距一般不大于100cm,现场根据情况垫块的间距适当加密。
垫块设置采取专人负责和专人检查验收制度。要避免垫块设置的数量不够,导致钢筋移位变形或垫块被压坏的情况。垫块应合理、准确地绑扎在受力钢筋上,固定要牢固,不得出现垫块倾斜、下垂现象,防止在浇筑过程中发生位移和滑落;垫块绑扎尾丝一律朝钢筋骨架内侧按倒,严禁向外伸入保护层内。混凝土浇筑前全面检查垫块,如有缺失或损坏,及时补充更换。
(3)垫块用量做如下要求:桥梁立柱每断面不少于6个;预制板梁箱梁、现浇箱梁、桥梁墩帽、桥面调平层、挡墙等构件每平米不少于4个;
4.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
混凝土浇筑过程设置专人指挥。安排专人检查固定模板的风缆、支撑以及钢筋移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整。不得随意在安装好的钢筋上踩踏,严禁混凝土输送泵管直接放在钢筋骨架或网片上进行浇筑,杜绝振捣无序或振捣棒触及钢筋、模板及垫块。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振捣密实并加强后期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
第五篇:钢筋保护层控制施工方案
钢筋保护层控制施工方案
钢筋保护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保护层宜采用定型塑料卡具,保证砼在允许偏差范围内,使之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具体执行下列可靠措施以保证钢筋的位置:
一、钢筋制作:
必须严格按照GB50300-2001和GB50204-2002的验收统一标准和质量验收规范施工,做到钢筋调直、钢筋切断、钢筋弯钩、箍筋、钢筋连接、钢筋的下料长度、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都要符合规范要求。各钢筋检验批符合验收统一标准达到合格,这是保证钢筋位置的首要条件。
二、钢筋安装:
1、构造柱:要使构造柱的钢筋切断位置准确,在砌马牙槎时,应沿墙高每500mm设置二根φ6mm水平拉结钢筋,与构造柱钢筋绑扎连接;砌完砖墙后,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整修,以确保钢筋位置及间距正确,然后即可支模浇筑。
2、圈梁:圈梁钢筋绑扎完后应加垫水泥执块@1000mm左右,以控制保护层厚度。
3、为避免钢筋骨架外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
4、基础钢筋绑扎:基础四周两根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中间部分每隔一根,呈梅花绑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要成“八”字形(或左右扣绑扎),以免网片歪斜变形。基础配有双层钢筋网时,应在上层钢筋下面设置钢筋撑脚式混凝土撑脚,以保证上下层钢筋间距和位置的正确。现浇基础柱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缩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后保证柱筋位置正确。
5、柱子钢筋绑扎:下柱柱的主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便和上层柱钢筋搭接后能保证上层柱的钢筋位置。柱筋控制保护层可用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绑在柱立筋外皮上,间距一般为@1000mm,钢筋保护层控制施工方案
以确保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正确。
6、墙钢筋绑扎:墙钢筋应逐点绑扎,于四周对称进行,避免墙钢筋向一个方向歪斜,水平的绑扎接头要错开,在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塑料卡,以控制保护层厚度。当墙配有双排钢筋时,在双排钢筋之间应绑@8~10mm拉筋或撑铁,其中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以保证两排钢筋间距正确。墙模板合模后应对伸出的钢筋进行一次整修,宜在搭接处绑一道临时定位横筋,浇筑砼时应有人随时抽查和修整,以保证竖筋位置正确。
7、梁钢筋绑扎:弯起钢筋与负弯矩钢筋位置要正确,主梁与次梁的上部纵向钢筋相遇处,因一般钢筋直径通常比较大,梁顶面钢筋保护层不易控制,故可将梁的上部纵向筋下压20~30mm,但不能超过30mm。梁底水泥垫块间距@600~800mm。梁侧壁用带铁丝的水泥垫块或塑料卡绑在梁筋外皮上,间距@1000mm。
8、板钢筋绑扎:面层钢筋之间须设钢筋支架,以保证上层钢筋的位置正确。对板的负弯矩筋,每个扣均要绑扎,并在主筋下垫砂浆垫块,以防止被踩下。特别对雨蓬,挑沿,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的位置,在砼浇筑前进行检查、整修保持不变形。着重在混凝土浇筑中设专人看管并负责整修钢筋。
9、楼梯钢筋绑扎:底板钢筋绑扎完,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并垫好砂浆块。
钢筋保护层通常采用制水泥垫块垫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可以控制保护层的厚度。预制水泥垫块必须用1:2水泥砂浆制作,厚度为板15mm,梁25mm,柱25mm,而且垫块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方可使用,确保保护层的厚度。垫块应布置梅花形,其相互间距不大于1m,上下双层钢筋之间的尺寸,可绑扎短钢筋或设置撑脚来控制。
三、模板安装:
必须严格按照GB50300-2001和GB50204-2002的验收统一标准的质量验收规范,做到模板用料、模板及支架的承载力、稳定性、刚度的设计及施工方案符合施工规范、模板各检验批必须符合验收统一标准,达到合格。模板安装尺寸达到要求,才能保证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尺寸符合施工图的要求。如构件尺寸超标,钢筋保护层控制施工方案 钢筋骨架尺寸不准,保护层厚度也不能满足要求。
四、混凝土浇捣:
浇筑砼时应注意钢筋的位置,随时检查模板是否位移,螺栓拉线是否松动、脱落,是否胀模、漏浆,浇筑砼时应有专人值班,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浇筑砼应注意振捣密实,防止振动使钢筋位移。浇筑悬臂板时,应注意不使上部负弯矩筋下移,当铺完底层混凝土后,应随时将钢筋提到设计位置,再继续浇筑。根据混凝土浇筑方案,在板面上搭设马道和浇筑平台,防止施工人员站在负弯矩筋上,破坏了钢筋的正确位置。操作人员也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上,以免踩塌,使钢筋发生位移。采用手推车运送砼时,倾倒砼时不要用力过猛,避免重压和碰撞,造成钢筋位移或歪斜。在整个砼浇筑中,各工种都要设专人加强对钢筋、模板、螺栓、预埋件的看管、修复,防止走动。
浇筑砼时,对于板筋特别是负筋的保护层,严禁劳动车和人在上面行走,同时派专人监护,对于在施工中造成有负筋位置发生变化,必须在浇筑砼前修复好,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加大检查力度,在浇筑砼前,检查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在浇筑砼时,要进行旁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钢筋保护层的检测按下列方案进行:在基础工程验收,结构工程分层段验收及主体工程的验收时,由项目部提出检测申请,填写申请表,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由县建筑材料试验室现场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项目部根据检测报告的内容进行需要整改或不整改的决定。
钢筋保护层控制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