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公司绩效审计实施办法(试行)[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23:5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公司绩效审计实施办法(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公司绩效审计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篇: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公司绩效审计实施办法(试行)

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基层单位绩效审计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监督、审核基层单位年度财务绩效指标的真实完整、合规合法性,鉴证、评价基层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夯实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委派财务负责人业绩考核依据,全面落实年度业绩考核制度,促进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依照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基层单位绩效管理制度(试行)》和《委派财务负责人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绩效审计,是指集团公司审计监察部门或外聘审计中介机构对基层单位年度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财务绩效指标的真实完整、合规合法性,以及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等所进行的审查、鉴证和评价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基层单位,是指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作为绩效审计对象的分、子公司。

第四条 绩效审计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审计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二)定量审查与定性鉴证、评价相结合;

(三)发现问题与即时整改相结合。第五条 审计结果主要应用于以下范围:

右结束,其中审计每个基层单位的时间为3-7天。具体时间由审计监察部根据各基层单位资产规模、业务复杂程度等情况适当安排。

第九条 审计组按照审计实施方案进驻被审计单位,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上,对具体审计项目进行实质性测试。

第十条 审计组根据测试结果,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包括以下内容:

(一)被审计单位名称;

(二)审计事项及其期间或截止日期;

(三)审计程序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

(四)审计结论;

(五)审计人员姓名和审计程序执行日期;

(六)复核人员姓名、复核日期和复核意见。

第十一条 审计组依据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被审计单位整改。

第十二条 审计组依据问题审查及整改结果,编制审计问题及整改情况汇总表;依据审计结论,编制财务绩效考核指标审计认定表、财务工作质量鉴证评价表、资产负债表审定表、利润表审定表。

第十三条 审计组依据审计结果撰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一)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二)审计实施情况;

第三章 审计内容 第一节 资 产

第十八条 货币资金审计包括对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审计:

(一)现金审计包括:

1.盘点库存现金,编制现金盘点调节表,核实账实是否相符; 2.现金日记账是否序时逐日逐笔登记,并做到日清月结; 3.现金支出是否经过逐笔审核批准,并按规定使用; 4.是否定期盘点库存现金;

5.现金收支事项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坐支现金、大额现金支出、白条抵库等现象;

6.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反映是否准确、适当。

(二)银行存款审计包括: 1.银行账户开立是否经过批准;

2.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授权与经办、经办与记录、记录与审核是否分离;银行票据是否由专人签发,票据保管与印鉴保管是否分离;票据的领用是否经过批准并签收;

3.银行印章的使用、保管是否形成牵制,支票的登记、保管责任是否落实;

4.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是否定期核对,是否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否存在长期、大额未达账项;

5.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否序时逐日逐笔登记,并做到日清月结;

3.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反映是否准确、适当。

(四)其他应收款审计包括:

1.其他应收款业务是否真实、准确并经过适当审批,有无挂账费用;

2.借出款项及金额是否合理,有无随意出借资金现象; 3.催收、清欠是否及时;

4.坏账准备计提及坏账损失处理是否合规; 5.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反映是否准确、适当。第二十条 存货审计包括:

(一)存货核算方法是否适当,存货计价是否真实、准确;

(二)货到票未到存货的估价与核算登记是否合规;

(三)存货的验收、保管及领用是否存在相应控制;

(四)是否建立、执行存货定期盘点制度,有无账实不符现象;

(五)积压、毁损、变质存货是否及时核查并报废核销,核销手续是否完备、合规;

(六)存货购进及转出账务处理是否准确;

(七)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反映是否准确、适当。第二十一条 长期股权投资审计包括:

(一)投资是否经过批准,投资审批程序是否合规;

(二)盘点或函证长期股权投资,分析账户余额的变动情况;

(三)投资及投资收益的计价及帐务处理是否准确、合规;

(四)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合规;

(一)无形资产是否存在,购臵或取得手续是否合规,计价是否准确;

(二)无形资产摊销和计提减值准备是否合规、准确;

(三)无形资产的处臵是否合规、准确;

(四)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反映是否准确、适当。第二十五条 长期待摊费用审计包括:

(一)核算内容是否合规,会计处理是否准确;

(二)摊销政策是否合规并保持一致,摊销期限的确定是否合理,摊销金额是否准确;

(三)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反映是否准确、适当。

第二节 负 债

第二十六条 短期借款审计包括:

(一)借款是否符合预算并经过适当审批;

(二)借款用途是否合规,归还是否及时;

(三)核算是否完整,借款费用是否合理;

(四)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反映是否准确、适当。

第二十七条 应付款项审计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的审计:

(一)应付票据审计包括:

1.票据的签发、到期付款手续是否合规;

2.是否设立票据登记簿,并定期对账、专人复核; 3.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反映是否准确、适当。

与相关成本费用项目分配是否合理、准确;

(四)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核算依据是否充分,计算是否准确;

(五)“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内容是否全面、完整,是否存在应列入未列入本科目核算的职工薪酬类成本费用项目;

(六)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反映是否准确、适当。第二十九条 应交税费审计包括:

(一)税费计提依据是否正确,适用税率是否恰当合规,计提金额是否准确;

(二)税费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否合规、准确;

(三)税收返还的会计处理是否合规、准确;

(四)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合规、准确;

(五)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反映是否准确、适当。第三十条 长期借款审计包括:

(一)长期借款是否符合预算并履行审批手续,借款用途是否合规并经过可行性研究;

(二)归还是否及时;

(三)核算是否完整,借款费用及账务处理是否合理、正确;

(四)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反映是否准确、适当。第三十一条 应付债券审计包括:

(一)发行债券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合规;

(二)发行债券与支付债券的会计处理是否合规、准确;

前和延后开具发票、确认收入现象;

(三)收入核算是否完整、准确;

(四)在利润表上的反映是否准确、适当。

第三十五条 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审计包括:

(一)收入的分类确认、核算方法是否合规;

(二)收入项目审批手续是否健全;

(三)收入是否真实、合法,核算是否准确、完整并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

(四)在利润表上的反映是否准确、适当。

第五节 成本费用

第三十六条 主营业务成本审计包括:

(一)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是否符合规定;

(二)成本项目归集、计价是否完整、准确;

(三)人工成本支出范围是否符合规定,分配与计价是否准确;

(四)成本发生与主营业务收入是否匹配,是否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有无提前或延后核算成本支出的现象;

(五)成本支出是否真实,原始凭证是否合规合法;

(六)在利润表上的反映是否准确、适当。第三十七条 税金及附加审计包括:

(一)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计提依据是否合规,适用税率与计提金额是否准确;

(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原始凭证是否合规合法,抵扣是否

(一)会计科目设臵和使用是否合规;

(二)会计凭证编制是否及时、规范;

(三)账簿登记是否及时、规范、完整;

(四)财务报表编制是否及时、完整、准确;

(五)会计交接是否合规;

(六)会计档案管理是否合规;

(七)会计岗位设臵是否科学合理,职责权限是否明确,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

(八)会计稽核作用发挥是否充分;

(九)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到位;

(十)是否建立并执行财务分析报告制度;

(十一)其他需要审计的内容。

第四章 审计责任

第四十二条 审计监察部应当统筹绩效审计工作全过程,对审计工作的计划与安排、组织与培训、检查与督导、验收与评价效果负责。

第四十三条 审计组应当按照绩效审计实施方案要求,认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忠实履行审计职责,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充分获取审计证据,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对审计结论的合理、恰当性负责。

第四十四条 被审计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审计工作,按照要求充分提供审计所需要的财务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完整性负责。

1.2.3.4.5.

第二篇:大学绩效审计实施办法

兰州大学绩效审计实施办法(校审计字〔2011〕16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绩效审计工作,优化配置资源,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和《兰州大学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绩效审计,是指审计处依据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校内各单位资源使用、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活动。

第三条 审计处依法独立开展绩效审计工作,也可与社会中介机构合作或聘请有关专业人员参与。

第四条 绩效审计应着眼于解决问题,立足于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促进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对被审计单位是否正确履行经济管理职责并且经济、有效地执行有关经济政策进行审计;

(二)对被审计单位实现既定经济目标的程度及影响进行审计,为学校提供绩效评价意见;

(三)对被审计单位在资源使用、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以整改提高。

第二章 审计立项

第五条 选择和确定绩效审计项目应遵循重要性、时效性、增值性和可行性原则。

(一)重要性原则。所选项目对学校事业发展影响较大、社会和师生员工关注度较高;

(二)时效性原则。选择项目应围绕学校当前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介入时机适宜;

(三)增值性原则。所选项目在管理和效益上有改进的空间,审计成果的可利用程度较高;

(四)可行性原则。选择项目时要考虑被审计单位的配合程度、审计实施的可操作性。

第六条 审计处根据实际需要,既可将绩效审计单独立项,也可将绩效评价作为财务收支、经济责任、建设工程、专项资金等其他审计业务的重要内容。

第七条 审计处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学校内部管理的需要以及审计力量的可能性,确定绩效审计项目,列入审计工作计划,报主管校领导批准后实施。

第三章 审计内容

第八条 绩效审计的内容包括预算执行绩效、专项资金绩效、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对外投资绩效、校办企业经营绩效等方面,也可根据实际需要拓展绩效审计范围。

第九条 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审查预算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偏差及原因;

(二)分析和评价预算支出效益、资金使用和财务管理情况;

(三)审查预算单位的绩效管理措施及执行效果;

(四)评价二级预算单位的预算考核情况;

(五)其他需要审计的内容。

第十条 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是项目资金安排和使用情况,项目管理和实施情况,项目绩效目标及完成情况。

(一)项目资金安排和使用情况。审查资金预算安排及到位情况、资金使用和结余情况,分析项目资金预算的合理性、拨付的及时性以及专款专用、跟踪监管的措施。重点审查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截留、挪用及损失浪费情况;

(二)项目管理和实施情况。主要审查项目立项、批复、实施、管理、完成、验收等情况,分析管理制度的健全情况及执行效果,评价项目实施程序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

(三)项目绩效目标及完成情况。分析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评价项目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在评价项目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关注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第十一条 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分为建设工程投资绩效审计和大型仪器设备投资绩效审计。

(一)建设工程投资绩效审计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立项、实施和运行效果。

1.项目立项情况。审查基建工程投资立项的程序和手续,分析投资决策程序和结果的合法性、科学性和效益性;

2.项目实施情况。审查项目施工、设备、建材的采购招标程序,分析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投资等情况,评价项目建设、管理、使用、监理、审计等单位沟通协调的有效程度;

3.项目运行效果。评价项目运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是否符合可行性研究报告、概算等立项文件的预期目标。

(二)大型仪器设备投资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立项、采购程序、调试验收、管理制度、运行状况、综合绩效等方面。

1.审查设备购置立项、采购招标、调试验收的程序是否合法合规,相关手续是否完备; 2.审查是否建立健全设备运行管理制度以及执行效果;

3.分析设备运行次数及开机时间,在教学、科研等方面产生的作用和成果,综合绩效是否达到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立项)书的目标。

第十二条 对外投资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立项、项目管理、投资效益等方面。

(一)项目立项情况。审查项目决策程序的合规性,评价可行性研究的科学性;

(二)项目管理情况。审查项目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评价项目管理部门对项目活动的监督管理情况;

(三)项目投资效益。评价项目投资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是否存在因决策或操作失误而导致的损失和浪费问题。

第十三条 校办企业经营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是企业经营活动及经营绩效。

(一)企业经营活动。审查企业经营决策的合规性,评价经营活动的合法性;

(二)企业经营绩效。审查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分析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非正常盈亏的原因,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第四章 审计实施

第十四条 审计处应在实施绩效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单位或者项目组送达审计通知书。如有特殊情况,经审计处处长批准,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绩效审计。

第十五条 在绩效审计过程中,如果发现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组的财务收支不实或者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规问题,审计处可中止绩效审计并启动其他审计程序。

第十六条 被审计单位和项目组要积极配合审计工作,按时提供相关资料,对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作出书面承诺,不得拒绝和阻碍审计人员依法履行审计职责。

第十七条 审计人员可以采取查阅、观察、访谈、咨询、抽样、函证、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审计取证。

第十八条 审计组实施审计后,应将审计报告书面征求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组的意见。

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组自接到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意见;10日内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为无异议。

第十九条 审计处按照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提交的审计报告进行审定,出具绩效审计报告。

第二十条 审计处将绩效审计报告等结论性文书报送学校党政领导,同时发送被审计单位及有关单位。

第五章 审计评价

第二十一条 绩效审计评价应遵循重要性、客观性、准确性和谨慎性原则。

(一)重要性原则。从绩效分析角度,对影响绩效的重要问题进行评价;

(二)客观性原则。在审计查证的基础上,依据评价标准,对相关事项发表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

(三)准确性原则。审计评价应措词恰当,表述清楚,审计结论要有事实和依据的支持;

(四)谨慎性原则。审计评价应稳健谨慎,对超越审计范围、依据不充分、难以定性的的事项不予评价。

第二十二条 按照科学性、客观性、先进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选择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一)法定标准。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准则、有关政策和文件规定的标准;

(二)技术标准。主要包括国际标准、国家制定的行业技术标准;

(三)经济标准。主要包括经济指标、工作任务、历史最好水平、行业最好水平等;

(四)参考标准。主要包括预算、计划和合同规定的标准,公认的业务惯例和民意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制度、绩效目标、历史数据和历史业绩,专业机构和专家的意见等。

第二十三条 绩效审计评价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评价方法,具体包括比较分析法、成本效益法、因素分析法、专家评估法、公众评价法等。

绩效审计评价时可根据各项目的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一种或多种评价方法。

第二十四条 绩效审计的定量评价以结果导向分析为基础,围绕绩效审计评价内容设置评价指标,逐步建立系统、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十五条 对实施周期较长的跨项目,可根据管理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阶段性评价。主要对被审计项目的完成进度、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项目效益与预期目标的偏差情况等进行考核与评价。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被审计单位按照《兰州大学审计结果运用管理办法》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对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改落实,并将整改落实情况书面反馈审计处。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试行)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试行)

为逐步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责任与绩效挂钩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指导意见的通知》(陕政办发[2009]24号)、陕西省人事厅财政厅关于印发《陕西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暂行意见》的通知(陕人发[2008]253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试行)。

一、指导思想

实施绩效工资与规范事业单位津贴补贴相结合,清理和规范县乡两级各事业单位现有的津贴补贴,规范津贴补贴项目和绩效工资标准,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逐步建立注重实绩、突出贡献、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实施范围

绩效工资的实施范围:按照国家规定执行了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事业单位中的正式工作人员。

三、绩效工资水平

1、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水平,按白人劳发[2009]171号文件执行。

2、非义务教育学校、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参照义务教育学校的方法确定绩效工资水平。

3、财政定额补贴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年人均绩效工资水平,由单位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有条件的参照上述办法执行。

4、实施绩效工资后,取消事业单位现行的年终一次性奖金和执行的津补贴项目。

四、实施办法

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在规范津补贴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按照“分类、放权、搞活、考绩”总体原则,科学运用调控措施,合理核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全面搞活内部分配。

(一)总量管理

1、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县人劳局、财政局根据单位正式工作人员总数和年人均绩效工资水平确定绩效工资总量,并将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按经费供给渠道及方式核拨到各单位。各单位在考核分配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人劳、财政部门核定的总量标准,不得突破上限控制。

2、各乡镇、各主管部门要加强所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的管理指导、综合平衡、监督检查,要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本系统、本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各乡镇、各主管部门在审批所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内部分配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单位类型、人员结构、岗位设置、事业发展、经费来源等因素,既要适当拉开差距,避免平均主义,又要加强调控,防止收入差距过大。

3、绩效工资总量随同级公务员规范后津补贴标准的调整而调整。涉及人员及岗位变动,由主管部门报县人劳局审批,并经财政局核准后予以调整,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基数。

4、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分两步进行,其基础补贴仍按原办法随月发放,奖励津贴按月核定基数,由财政局拨付到单位,再由单位考核发放到个人。

(二)内部分配办法

事业单位在绩效工资总量内,自主决定本单位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绩效工资可分为基础补贴和奖励津贴两部分,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补贴和奖励津贴比例为7:3,其它事业单位基础补贴和奖励津贴比例为6:4。基础补贴由单位按照岗位层次确定标准,最高岗位等级与最低岗位等级标准之比原则上不超过2:1;奖励津贴由单位根据个人实绩贡献情况确定。

事业单位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办法,须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或广泛征求职工意见,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单位主管部门批准实施。

事业单位在其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出台前,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的可按参照同级机关公务员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标准发放;其他事业单位有条件的,也可参照执行。

(三)实行工资专户管理

绩效工资纳入工资专户管理,工资专户建立按照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办理。

五、政策规定

(一)原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资构成中津贴比例按国家规定高出30%的部分,在核定绩效工资时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绩效工资实施后按单位内部绩效工资的分配办法执行。

(二)在国家统一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前,在实施绩效工资时,对离退休人员发放一定的补贴。离休人员补贴发放办法仍按原有关规定执行。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或部分由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补贴标准,由单位参照同级机关退休人员补贴水平执行。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由单位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

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了退职手续的人员,其补贴标准按本单位同职务退休人员补贴标准的80%确定。

(三)实施绩效工资后,除国务院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及原人事部批准设立的津贴补贴项目继续执行外,我省市制定的非改革性津贴补贴项目不再执行。

六、经费来源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所需经费,按单位类型不同,分别由财政和事业单位负担。由财政负担的经费,按现行财政体制和单位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负担。

七、组织实施

(一)加强事业单位推行绩效工资工作领导。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各乡镇、各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要以实行绩效工资工作为契机,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加强考核工作,完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要及时研究解决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妥善处理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二)加强监督检查。县人劳局、财政局会同纪检监察、组织、编制、审计等部门,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按规范程序和要求进行内部绩效工资分配、资金来源不规范、突破绩效工资总量的单位,坚决予以纠正,并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维护收入分配政策的严肃性。

八、执行时间

我-----单位从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实施后,原比照公务员执行津补贴的相关规定停止执行。

第四篇:山东省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试行)

山东省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试行)

(鲁劳发[1994]63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技术人才的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职业技能开发,实现职业技能鉴定的社会化管理,准确鉴定劳动者的技术(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工人考核条例》和劳动部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职业技能鉴定是对劳动者进行技术等级和技师、高级技师(以下统称技师)任职资格的考核(考评),确定其技术等级和任职资格。

第三条 职业技能鉴定实行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

(一)省劳动厅综合管理全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制定有关规定、标准和鉴定办法;审查批准建立省和市地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鉴定指导中心”)和省直部门、省属单位职业技能鉴定站(以下简称“鉴定站”)。

(二)市地劳动行政部门综合管理本地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负责审查批准本市地建立鉴定站,并报省劳动厅备案。

(三)鉴定指导中心是事业性机构,在劳动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指导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管理上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

(四)鉴定站具体实施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鉴定,在管理上实行站长负责制。

(五)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以下简称“考评员”)对被鉴定者进行技术等级或技师任职资格的考评鉴定。

第四条 职业技能鉴定的对象为全省已到法定年龄需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所有劳动者。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机构和实施机构。

第二章 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 省劳动厅成立省鉴定指导中心,其主要职责是:

对全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具体实施考评员的资格培训考核;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有关问题的研究和咨询服务;推动本省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依据国家的职业分类体系、技术等级标准(或省颁技术等级标准)和考评条件,建立全省各行业(工种)统一的试题库(或进行命题)和考评标准。

第七条 市地鉴定指导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按照省和市地劳动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和省鉴定指导中心制定的全省统一的鉴定内容、方法、程序,组织实施本市地有关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为本地区的鉴定站提供咨询服务;推动本地区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第八条 具备职业技能鉴定条件的部门、单位,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建立鉴定站。鉴定站分为两种:即技术等级鉴定站和技师任职资格鉴定站,其中技术等级鉴定站按照本办法第九和第十条规定的权限范围分别由省或市地劳动行政部门审批;技师任职资格鉴定站由省劳动厅审批,报劳动部备案。

(一)建立鉴定站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与鉴定工种(专业)、等级、类别相适应的考核场地以及符合国家标准的考核、检测设施;

2、有专(兼)职的管理人员和考评员;

3、有完善的管理办法。

(二)申请建立鉴定站的单位,对照上述条件,按第三条规定的管理权限,向省或市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由相应的劳动行政部门发给《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明确其鉴定的工种(专业)、范围、等级和类别,并授予标牌。

第九条 鉴定站应面向全社会服务,对所有需要确定技术等级和技师任职资格的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在目前,尚未完善各项政策和运行机制的情况下,结合工人技术考核的有关规定,暂按以下管理范围划分:即省鉴定站负责省属单位、中央驻鲁委托地方管理单位和省劳动厅批准考核鉴定单位从业人员的技术等级和技师任职资格的鉴定。某些特殊工种(如饮食服务行业诸工种和家电、化验、计量、质量控制工种)的高级工和出国务工人员的技能鉴定以及高级技师任职资格的鉴定,必须到省鉴定站进行鉴定。

第十条 市地属鉴定站负责本市地除第九条规定的鉴定工种、类别外的初、中、高级工技术等级的鉴定。

第十一条 鉴定站的职责:

(一)在省或市地鉴定指导中心的指导下,按有关规定,经相应的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组成鉴定委员会(小组),具体实施技能鉴定:

(二)负责鉴定中的各项具体工作(如人员的登记、造册及考场的编号、成绩统计等)。每次考核鉴定完毕,向批准建站的劳动行政部门写出鉴定报告;

(三)制定严格、完善的鉴定工作纪律和工作章程,负责落实;

(四)接受批准建站的劳动行政部门和上级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鉴定指导中心和鉴定站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政治思想好,热爱本职工作,不谋私利,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办事认真、细致、公道,敢于大胆管理;

(三)熟悉业务,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四)组织纪律性强,服从分配。

第十三条 省鉴定指导中心对同级鉴定站和市地鉴定指导中心、鉴定站实行业务指导。

第三章 鉴定的组织与实施

第十四条 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时,由单位集体或个人向鉴定站提出申请,经鉴定站签发准考证后,按规定的时间、方式进行鉴定。

第十五条 全省各级有鉴定站对有国家级技术等级标准的工种实施技能鉴定时,由省鉴定指导中心从国家(或省)所建立的试题库中提供试题。在尚未完善试题库前,由省鉴定指导中心会同本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进行命题,经省鉴定指导中心审查批准后,由相应的鉴定站组织考试(考核)。

各工种试题要符合国家的职业分类体系和技术等级标准,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应基本覆盖该工种的全部内容。试题包括“应知”、“应会”两部分,其中“应知”部分一般以笔试为主,“应会”部分则进行现场操作,亦可根据某些工种的特殊要求而采用其他(如答辩)的形式,此项考核可单独组织,也可结合生产进行。“应知”考试题型一般包括填空、判断、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计算(或作图)等形式;“应会”考核一般给定某些条件(如考核物品的规格,操作标准等)和技术要求,采取现场操作、模拟操作或答辩等形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第十六条 具体实施鉴定时,“应知”部分由鉴定站管理人员进行监考,阅卷由考评员负责,试卷采用百分制计分;“应会”部分由考评员根据拟定的评分标准进行操作或答辩的现场评判,亦以百分制计分。“应知”、“应会”两项均满六十分为合格。

第十七条 职业技能考核要有详细的考核记录。“应知”部分应对每一题目定出评分标准,考评员阅改后要签名;“应会“部分应根据考核内容划分为若干款项和细目进行现场评判,或针对答辩内容备好各类抽签回答的问题进行现场答辩,评判人员评判后亦应签名备查。

第十八条 技师任职资格的鉴定,由省或市地(其中技师由省或市地,高级技师由省)鉴定指导中心组织鉴定站进行鉴定。实施鉴定时,依照国家规定评聘技师的工种(岗位)范围、任职条件,对照申报鉴定人员提交的有关材料(有关学历或技术等级证书,本人技术革新、发明创造、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排除重大事故隐患等技术成果与工作业绩证明,技术总结或课题论文资料等),对申报者的任职资格进行评审鉴定,具体方法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技师、高级技师文件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各鉴定站应制定严格完善的考场纪律,参加考试(考核)的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对违犯考场纪律的,应视情节轻重进行惩处。

第二十条 鉴定站必须认真遵守劳动行政部门关于职业技能鉴定的规定和办法。

第四章 考 评 员

第二十一条 鉴定技术等级的考评员必须具有高级工、技师或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资格;鉴定技师职务任职资格的考评员必须具有高级技师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第二十二条 考评员必须由鉴定指导中心进行资格考核,鉴定技术等级的考评员,省属单位由省劳动厅核准并颁发考评员资格证书和带有本人照片的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胸卡,鉴定技师任职资格的考评员要持有省或市地劳动行政部门核准并颁发的考评员资格证书和佩戴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胸卡。

第二十三条 鉴定站在取得鉴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聘任相应工种、等级或类别的考评员,聘期一般为二至三年。经相应劳动行政部门批准,采取不定期轮换、调整考评员的方式组成鉴定委员会(小组),其组成人数为:鉴定初、中级工的5-7人;鉴定高级工的7-9人;鉴定技师的13-15人;鉴定高级技师的15-17人。

第五章 证 书

第二十四条 《技术等级证书》和《技师合格证书》、《高级技师合格证书》是证明劳动者技术水平和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有效证件,是劳动者就业、上岗和对外劳务合作以及用人单位确定其待遇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五条 《技术等级证书》、《技师合格证书》、《高级技师合格证书》由劳动行政部门核发。

(一)《技术等级证书》由省、市地、县(市区)劳动行政部门核发:其中县级核发县属单位初级证书;市地级核发市地属单位初、中、高级证书和县属单位中、高级证书(本办法规定的特殊工种高级证书除外);省级核发省属、中央部署单位和省劳动厅批准考核鉴定单位的证书。

(二)《技师合格证书》由省或市地劳动行政部门核发,其办法按鲁劳培字〔1987〕513号文件规定办理。

(三)《高级技师合格证书》由省劳动厅核发。各市地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将高级技师评审材料汇总报省鉴定指导中心,经其组织鉴定站评审鉴定后,由省劳动厅发证。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工人考核条例》,保证上述证书核发的严肃性,不得越权发证。

第六章 经 费

第二十六条 单位或个人申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均应按照规定缴纳鉴定费用。其收费标准由省劳动厅会商省财政、物价部门,按照财政部、劳动部财工字〔1992〕68号《关于工人考核费用开支的规定》和省财政厅、省劳动局鲁财工字〔1992〕107号《转发财政部、劳动部〈关于工人考核费用开支的规定〉的通知》做出具体规定。

第二十七条 职业技能鉴定费用支付项目是:组织职业技能鉴定的场地使用、命题(或审题)、阅卷、检测及原材料、能源、设备消耗。

第七章 罚 则

第二十八条 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对本地区的鉴定指导中心、鉴定站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 对违反政策、规定,弄虚作假造成不良影响的鉴定指导中心、鉴定站,视情节轻重由劳动行政部门作出下列处罚:

(一)宣布鉴定结果无效;

(二)通报批评;

(三)罚款;

(四)吊销其《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同时收回标牌。

上述处罚可以同时并用。

第三十条 对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员,视情节轻重,由其所在单位根据人事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并停止其工作;考评人员如有上述行为者,由劳动行政部门收回考评员资格证书和胸卡。

第三十一条 伪造、仿制、滥发和越权填发《技术等级证书》、《技师合格证书》、《高级技师合格证书》的,除由劳动行政部门宣布其所发证书无效外,还应视情节轻重,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对主要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对其中通过滥发证书获取非法收入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没收其所非法所得上缴财政,并处以非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劳动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试行湖北省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

湖北省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试行)

湖北省 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根据《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中办发(1999)20号)、《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暂行规定》(鄂发(2001)2号)以及有关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试行)。

第二条 经济责任审计是新时期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有效措施,是完善干部监督机制的重要环节,是纪检、组织、监察、人事、审计等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本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和上级部署,认真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第三条 县及县级以上党委应当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健全联席会议制度。

党委分管干部工作的副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纪检、组织、监察、人事、审计等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各级纪委负责牵头协调相关工作,各成员单位应当加强协作配合。

第四条 纪检监察机关的主要职责是:受理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应当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问题,及时向审计机关反馈处理结果;向审计机关提供被审计对象需审计核实的涉嫌经济违纪违法的有关情况;对阻挠、拒绝、妨碍审计实施以及打击报复陷害审计人员的责任人,依照党纪政纪规定予以追究查处;对下级机关贯彻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履行经济责任审计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协调解决经济责任审计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

第五条 组织人事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研究提出经济责任审计委托计划;向审计机关送达审计委托书,提供需要审计核实的有关情况;研究运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及时向审计机关反馈运用情况;对下级部门贯彻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履行经济责任审计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协调解决经济责任审计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

第六条 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责是:根据组织人事部门委托,依法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向领导小组和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及委托部门报送审计结果;向纪检监察机关及时移送审计查实的严重违纪违规问题和审计发现的经济案件线索;指导下级审计机关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下级机关贯彻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履行经济责任审计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七条 各级应当设立经济责任审计机构,配置与审计任务相适应的人员。

审计机关应当依据批复的编制,严格按照条件从内部选调或向社会招考录用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并加强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应及时调整。

审计机关应每年根据委托审计任务量计算审计成本费用,提出经济责任审计经费预算报告,报同级政府审批后,由财政专项拨付使用。第二章 审计管辖与权限

第八条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实施。

(一)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党政领导干部,省直党政部门、群团组织和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由省委组织部委托省审计厅实施;

(二)各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由市、州党委组织部门委托同级审计机关实施。党政正职的经济责任审计,需报省委组织部和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三)各市、州、县、区党政部门、群团组织和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由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委托所在地审计机关实施;

(四)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由对其有管理权的党委组织部门委托同级审计机关实施,该审计机关也可以根据委托,授权被审计对象所在地的审计机关实施;

(五)各单位(部门)内部管理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由单位(部门)内部自行组织实施。

第九条 根据工作实际,省审计厅可以将其受托的县、市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事项授权被审计对象所在市、州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审计机关可以抽调下级审计机关人员,组织符合条件的社会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如有特殊需要,可以聘请其他专门机构的专业人员参加审计。

第十条 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任期内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的,应当安排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于下列情形之一的,组织人事部门一般不委托经济责任审计:

(一)被审计对象任职的单位已经被撤并,有关当事人无法找到;(二)被审计对象失踪、死亡或者已不在国内定居;(三)被审计对象已经离开岗位一年以上;(四)被审计对象已经被纪检监察部门或者司法机关立案调查;

(五)被审计对象已经被提拔或者任用到可能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独立、公正进行的岗位;

(六)其他情况。

第十一条 审计机关对于审计查出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进行处理处罚。如果被审计对象的组织管辖与所在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不一致,对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违纪违规问题的处理处罚,应由有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管辖权的审计机关进行;经有管辖权的审计机关授权,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机关也可以直接进行处理处罚。关联法规: 第三章 审计实施程序

第十二条 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实行计划管理,体现“积极稳妥,量力而行,保证质量”的原则。每年年底,由党委组织部门提出下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建议,经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确定。纪检监察机关需要委托审计的,一并提交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确定。纪检监察及组织人事部门需要临时增加委托审计任务的,可提请领导小组审定,或报经党委、政府主管领导批准。

经济责任审计立项计划经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确定后,应明确写入《联席会议纪要》。

第十三条 审计实施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审计机关根据《联席会议纪要》编制审计工作计划。党委组织部门承办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审定表,向审计机关送达审计委托书,并抄送被审计对象及其所在单位。

(二)审计机关选调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组长一般由审计机关分管领导担任,必要时由审计机关主要领导担任。

(三)审计组对具体审计对象及所在单位进行审前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审计机关审计方案准则》的要求制定审计实施方案。重要审计对象的实施方案应征求委托部门意见。

(四)审计机关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并抄送被审计对象。被审计对象及其单位应当做好准备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五)审计机关有关领导应带领审计组进点并召开进点会。对市、县党政领导和重要部门领导审计时,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有关领导及联络员应出席进点会。进点会的主要内容是,向被审计人及所在单位提出有关工作要求,通报审计实施安排。(六)被审计对象及所在地区单位在审计进点5日内向审计组提交与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资料。并对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做出书面承诺。

(七)实行审前公告制度。审计机关在审计进点时,向被审计对象所在地区单位发布经济责任审计公告。公告内容包括:被审计对象姓名职务、审计组人员组成、审计内容及期间、联系电话、意见箱设立地点及审计纪律等。(八)审计组按照审计方案依法独立实施审计。

第十四条 被审计单位应提供的与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资料是指:

(一)被审计对象个人任职期间的职责范围、任期主要经济任务和目标、履行经济职责的做法、完成经济指标任务情况、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遵守廉政纪律规定情况;(二)被审计对象所在地区单位的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统计资料、经济工作总结、会议纪要、经济合同(协议)、本级制定的经济政策规定和内部管理制度;(三)其他需要提交的资料。

第十五条 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发现或者接受举报掌握被审计对象的重大问题或线索,应当作为审计重点进行查证核实。如果与经济责任审计无关或超出审计执法权限的,应当按有关程序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十六条 审计结束后,审计组在法定期限内征求被审计对象及相关单位意见,向审计机关提交审计报告,代拟审计结果报告。第四章 审计内容与范围

第十七条 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围绕领导干部所负经济责任的相关事项确定审计内容。主要包括:

(一)任职期间所管辖地区的财政收支、相关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二)重大经济项目投资的合法性、效益性;

(三)根据需要核查有关经济指标的真实性和变化情况;(四)贯彻执行国家重要经济政策法规情况;(五)重大经济事项活动决策程序和效果;(六)本人遵守廉政规定情况等。

党委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侧重于审计任职期间的经济决策和宏观经济管理情况。

第十八条 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当重点选择以下单位进行:

(一)政府财政、税务、计划发展、经贸、城建、国土、交通、水利、民政等部门;(二)党委或政府机关财务和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三)分管或联系的部门或单位;(四)相关驻外机构;(五)相关重点企业;(六)其他相关部门。

第十九条 党政部门、群团和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当根据干部管理部门的具体要求,围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关联事项确定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一)任期内所在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款管理、关联单位经济往来的真实性、合法性;

(二)任期内所在部门(单位)固定资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暂存暂付款、预算外收入、设备购置、工资福利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

(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重要投资经营事项的决策程序及效果;(四)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经济政策、法规情况;(五)个人遵守廉政规定情况等。

第二十条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时间范围: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以本届为审计时限。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一般以三年为审计时限。任期超过三年的以最近三年任期为审计时限,重大问题可以适溯其他和延伸其他相关单位。第五章 审计方法

第二十一条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当根据党委、政府和委托部门要求,采用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相结合、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相结合、全面审计与延伸调查相结合等多种方法进行。

第二十二条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审计机关在制定审计立项计划时,应当将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事项统筹安排,避免重复审计;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中,应当注意收集和保存与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资料,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资料库;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应当充分利用以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结果,已经过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除进行必要的补充审计和取证外,一般不重复审计。

第二十三条 审计机关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可以参考、利用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资料和审计结果;根据审计工作需要,可以组织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地区的国家审计机关人员或者所在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配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承担具体审计事项。

第二十四条 为缓解换届选举时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过分集中的矛盾,党委组织部门应适当安排领导干部任中审计和审计,以减少离任审计时的工作量。

第二十五条 审计机关审查被审计的领导干部遵守廉政规定情况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从所审计的单位、事项的财政财务收支中掌握领导干部执行廉政规定的情况;(二)采取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实行审前公告、征求意见等方式,了解相关情况;

(三)审前与相关部门沟通,对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转交的有关线索和审计过程中了解的重要情况进行核查。第六章 审计结果及运用

第二十六条 审计机关应及时向领导小组和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及委托部门报送审计结果报告,向纪检监察机关及时移送审计发现的严重违纪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线索。

各市、州审计局对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报告及相关资料,在报送本市、州领导小组及党委、政府有关领导的同时,还应报送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委组织部。

第二十七条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一)审计依据。包括实施该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法律法规依据和委托、授权等依据。

(二)审计基本情况。包括被审计对象及其地区(单位)的基本情况;实施审计的范围、内容、方法和审计过程情况。(三)审计结果。包括审计方案中所列审计内容的查实情况。审计查明的情况与被审计对象任期工作目标及任期前情况的比较。被审计对象及其所在地区(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廉政规定的主要问题。

(四)责任确定。对领导干部所在地区(单位)违反财经法规问题,划分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被审计对象直接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失职、渎职的行为等应当划分为直接责任。直接责任以外的领导和管理责任应当划分为主管责任。

(五)审计评价。审计评价应当紧紧围绕被审计对象的相关经济责任进行,与其不相关的经济责任不评价。应当依据审计报告所列的事实进行评价,审计证据不充分的事项不评价。审计评价应当既反映被审计对象经济工作业绩,又反映执行财经法规和廉政纪律规定方面的问题,避免相互矛盾。应当以写实的方式进行,既要明确、具体,又要客观公正。一般性问题可以不评价。(六)必要的审计建议。

第二十八条 纪检监察机关应当从以下方面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一)作为对领导干部追究责任的一项依据。对审计查实的违纪违规问题按规定应该对领导干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其他处理的,应当进行处理、处分,追究相应责任;

(二)作为查办经济案件立案的一项依据,对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经济案件线索应当予以受理;

(三)作为对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相应规定措施的参考依据;

(四)其他利用形式。

第二十九条 组织人事部门应当从以下方面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一)作为领导干部考查任用的参考依据。

(二)作为领导干部教育管理的一项依据。根据审计结果情况,对工作平庸,有一般性问题的,应当给予谈话教育;对问题较多,但够不上党纪处理的,应当予以警示诫勉。

(三)作为领导干部考评、评先表模的一项重要依据。(四)应当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情况列入干部考核档案。(五)其他利用形式。

第三十条 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应将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情况及时反馈审计机关。

第三十一条 组织部门应采取一定的形式向被审计人所在地区(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或扩大到单位中层负责人反馈审计结果情况,提出有关要求。如果以会议形式反馈,必要时可会同纪检监察或审计机关参加。

第三十二条 试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选择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有典型意义的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布。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在相关结论性文书生效后,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部门联合提出建议,也可以由其中一个部门单独提出建议;

(二)部门提出的建议报经领导小组批准或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审定;(三)领导小组办公室按批准或审定的公告形式,负责组织实施。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按照《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中办发(1999)20号文件),并参考本办法实施。

关联法规:

第三十四条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中,本办法未予详尽的从其原有的相关规定。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3年3月1日开始施行。

下载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公司绩效审计实施办法(试行)[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公司绩效审计实施办法(试行)[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