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前教育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毕业论文
邯郸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以邯郸市某幼儿园大班为例
学
生
徐艳朋 指导教师
年
级
2008级 专
业
学前教育 二级学院
教育学院
邯郸学院教育学院 2012年6月
郑重声明
本人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王伟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如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的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各种后果,直至法律责任,并愿意通过网络接受公众的监督。特此郑重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徐艳朋
2012 年 6月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以邯郸市某幼儿园大班为例
摘 要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因素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在学前儿童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表现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以邯郸市某幼儿园为研究对象),观察总结问题行为儿童的行为特点与问题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影响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相关因素,探究儿童问题行为形成原因并针对各种因素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为预防学前儿童行为题行为提供借鉴。
关键词 幼儿园 问题行为 教育对策 学前儿童
I Preschool children's problem behavior : its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Taking Handan city as an example of a kindergarten Xu Yanpeng
Drected by Lecturer.WangWei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uses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factor analysis, survey research, on preschool children's behavior problems in preschool children living and learning in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the thorough investigation and study(in a kindergarten in Hand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bservation and summary problem behavior of children's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and behavior problems of the main manifestations, analysis of effect preschool children's problem behavior factors related to children's problem behavior, explore the causes for various factor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preschool children's behavior problem behavior to provide reference.KEY WORDS Kindergarten Problem behavior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Preschool chi
II
目 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前言...............................................................1 1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研究和具体表现..............................2 1.1国内外学者对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2 1.2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具体表现..............................2 1.3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估..................................3 2研究方法..........................................................3 2.1被试........................................................4 2.2研究步骤....................................................4 3 调查结果及分析...................................................4 3.1观察结果...........................................................4 3.2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5 4 讨论.............................................................7 4.1异常的亲子关系..............................................7 4.2家园教育不一致..............................................8 4.3问题家长对幼儿行为问题的直接影响............................9 4.4教育者之间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冲突..........................9 5建议.............................................................10 5.1采用家庭治疗法改善亲子关系.................................10 5.2深入家园合作,一致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10 5.3教育者规范自身,树立正确的榜样.............................11 5.4幼儿园老师提高专业素质,预防及矫正学前儿童问题行为.........12 6结语.............................................................12 参考文献..........................................................13 附录..............................................................14 致谢..............................................................16
前 言
儿童问题行为一般是指对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障碍的行为和在情绪方面的异常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为过度、不足或不恰当的行为,它妨碍着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社会行为问题(如攻击、破坏、说谎、过度反抗或任性等);不良习惯(如习惯性吮手指、咬指甲、活动过度、注意分散等);生理心理发展问题(如偏食、厌食、抑郁、冷漠、焦虑、口吃等)、小儿自闭症等。
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发展和变化,家庭结构与教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儿童的问题行为也较以往明显增多。研究表明,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在 10%—30%之间,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正因为如此,我国1996年施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保健工作。”200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则 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成人对儿童行为问题的正确应对,将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因此,从儿童的行为问题出发,来研究家长及教师的应对心理,探讨成人应如何发挥在对待儿童问题行为自身的作用?并设计一份适合教师及家长的正确教育对策,是一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工作。1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研究和具体表现
1.1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研究
problem behaviors,behavior disorders,即问题行为。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儿童问题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1.1国外学者对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
儿童的问题行为,自从 1928 年威克曼开展研究以来,一直受到西方学者的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H.C.Lin-dgrem)为代表。比较经典的林格伦的定义为:从广义上讲,问题行为是一个术语,它指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干扰学生和班级集体发挥有效的作用)。或者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
1.1.2国内学者对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
国内学者对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问题行为是指那些阻碍儿童身心健康、影响其智能发展,或是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如学生中常见的学业不良行为,攻击性行为,逃学等等。国内外学者们对“问题行为”的理解与定义并无本质差异,只是在表述上有的更为具体。“问题行为”之所以缺乏一致性的定义,主要是学者们各自的研究目的、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不同;另外,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问题行为的衡量标准也不统一(关于儿童问题行为的定义本文不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只在对该含义进一步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以邯郸市某儿园大班为例进行调研)。
1.2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具体表现
儿童的问题行为,或称行为问题,是指不被社会所赞同,影响儿童健康发展的行为,如攻击性行为、吸烟、酗酒、撒谎、多动等等。问题行为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问题行为对自己和他人产生不利影响。二是问题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而不被人们所接受。三是问题行为或轻度或重度地偏离于同龄人的正常行为。儿童问题行为(Behavior Disorder),是指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超越相应年龄所允许偏离正常范围 5%-15%的非正常行为。包括儿童在行为和情绪方面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各种违纪行为和神经症行为.儿童行为问题直接影响儿童学习的效能、技能的获得及社会适应的良好程度,有些还可能成为成年期精神疾病的根基。
前儿童问题行为的表现大致归入以下三大类:
1、行为不足。指人们所期望的行为(良好行为)很少发生或从不发生。如:一个6岁的小男孩贝贝基本不和他人交往,不管身边有谁和他说话,都不看一下你的眼神,一个7岁的小女孩宝宝不会自己吃饭、穿衣服等。
2、行为过度。指人们所不期望的行为(不良行为)发生太多。如:5岁淘淘是一个弱智的小朋友,游戏中经常去抢别人的玩具,不给就会突然去拧小朋友的手或胳膊,7岁梅梅是一个自闭症并伴有精神障碍的小朋友,经常有揪自己的头发、撞头自伤行为等。
3、行为不当。指期望的行为在不适宜的情景下产生,但在适宜的条件下却不产生。如:6岁的雷雷会将上手工课用的固体胶放到嘴里吃,5岁的沙沙会在欢庆“六一”联欢会上大哭不止等。
1.3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估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估标准虽然没有统一,但可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考虑:
(1)统计学标准。在普通儿童中,其行为在统计学上显示为常态分布.在常态曲线上,居中的大多数儿童行为属于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视为异常。也就是说,某儿童行为与其所处年龄阶段的正常状态相比,若明显不同于同龄人的一般行为则可以看作是问题行为。显然这里的“问题行为”是相对的,它是一个连续变量,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越大,则越不正常。以统计数据为依据,确定正常与异常的界限,这种判断方法多以心理测验法为工具。例如,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是筛选儿童“问题行为”的常用量表。
(2)发展标准。着重对儿童的个体行为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即与儿童自身行为发展相比,若较长时间存在行为发展上的退步现象,则可能预示着问题行为的出现。
(3)环境适应标准。在正常情况下,儿童的行为是与家庭、学校、社会的合理要求相符的,若严重偏离了行为规范则属于问题行为。
(4)运用有关规章、制度、条例、守则、规范去进行鉴别,看行为“出轨”的程度①。
2研究方法
①尹秀艳.浅析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估及其对策,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10(6):248-252 2.1被试
本研究采取整体抽样法从邯郸市某幼儿园六个班中抽取四个作为实验班,共计幼儿120名(男63名、女57名)。
2.2研究步骤
本文主要采取观察法和问卷法,分两步对幼儿及其家长,老师进行调查。
2.2.1观察法
根据前人对幼儿问题行为的研究,参考相关研究资料,征求专家和老师的意见,将被试班级的幼儿进行编号并制成表格,采用观察法对被试幼儿进行观察,在为期两个月的时间里,对幼儿表现出的问题行为的天数和频率进行记录,包括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攻击、招惹、破坏、说谎,孤僻、厌食偏食、交往退缩和任性等行为,并对一天中多次出现者或连续多天出现者进行着重观察。观察期结束以后
根据记录结果将被试幼儿分成四个等级:从不(出现问题行为的天数比例≤20%),偶尔(20%≤出现问题行为的天数比例≤50%),经常(50%≤出现问题行为的天数比例≤80%),总是(80%≤出现问题行为的天数比例)。对后两个等级的幼儿进行深入研究。
2.2.2问卷法
在幼儿园老师的协助下对“经常”,“总是”级别幼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验证观察结果及其原因的分析探究。
3调查结果及分析
3.1观察结果
观察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邯郸市某幼儿园幼儿观察结果统计
人数 在总人数所占比例 从不 21 17%
偶尔 62 52%
经常 27 23%
总是 10 8%
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从具体表现上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社会行为问题,如说谎、攻击、咬指甲、注意分散、活动过度等;生理心理发展问题,如偏食、厌食、抑郁、焦虑、口吃、小儿自闭症等。其中表现说谎行为的占17%,其中表现攻击为的占3%,其中表现咬指甲行为的占11%,其中表现注意分散行为的占19%,其中表现活动过度行为的占6%,其中表现偏食厌食行为的占19%,其中表现抑郁为的占2%,其中表现焦虑行为的占4%,其中表现口吃行为的占7%。
3.2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老师的协助下共发放问卷37份,返还有效问卷37份,通过问卷数据的统计以下为问卷所得结果:
1.问卷调查结果与观察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也就是说“经常”、“总是”级别的幼儿其家长在接受问卷调查中反映的数据和我们观察数据大致吻合,说明这些幼儿中大部分存在问题行为。
表2幼儿在家庭中问题行为的表现状况
级别划分 数量 比例
从来没有 11%
偶尔 9 24%
经常和总是 65%
表3幼儿园老师的反映情况
级别划分 数量 比例
没有 8 22%
偶尔 17 46%
多次反映 12 32%
2.调查问卷的3-15题主要针对被试幼儿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问卷结果如下:
表4幼儿的亲子关系状况
项目 经常能花时间与孩子陪同学习,游戏的家长
比例
12%
经常和孩子一起友好地
交流的家长
18%
在孩子犯错时能采用正确教育方式的家长
9% 由表4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大多数家长很少与自己的孩子沟通交流,能时常陪同孩子游戏、学习只占到12%,结果显示被试家长当孩子犯错时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这样家长与孩子之间很容易形成不良的亲子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话将会使孩子产生问题行为。
表5家园的合作的交流状况
被试家长与幼儿园联系频率 项目 比例
很少 56% 偶尔 23% 时常 21%
被试家长对“家园合作”的态度
家、园产生分歧的处理情况
项目 比例 积极配合 12% 没时间 36% 不了解 28% 没必要 24%
项目 比例
沟通、解决 18% 不了了之 31% 各行其是 51%
从表5所示可以看出被试家长很少和幼儿园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进行交流沟通,大部分联系是为了了解孩子在园的状况;对于家园合作,只有12%的家长愿意积极配合学校,64%的家长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配合,24%的家长对于家园合作仍存在不认可的状态;当家、园在教育上产生分歧时只有少部分家长愿意和幼儿园通过沟通来解决,绝大部分家长面临问题示选择退缩,各行其是;在这种状况下家园合作很那展开,更容易产生家园教育不一致,这对于幼儿产生问题行为由重要的影响。
表6问题家长不良行为调查
项目 自身存在酗酒,说脏话,说谎,暴力等行为的家长
比例
89%
87%
在教育上存在错误教育方式的
结果显示绝大数被试家长或其爱人存在吸烟,酗酒,说脏话,说谎,暴力,专制,等其中一些或某些行为,一部分十分严重已经形成习惯很难改变,更糟的的是大部分家长在孩子面前不会节制,甚至一部分家长认识不到自身问题对于幼儿的危害,87%的家长在教育上存在错误的教育方式,出现溺爱孩子,过度保护,支配,干涉孩子日常行为,消极暗示,施加暴力等现象。家长示幼儿最好的老师,当家长出现问题示一定会对幼儿造成影响,“问题家长”导致“问题儿童”。
表7 关于教育者教育一致程度的调查
项目
教育者在对幼儿教育上能达
成一致的
教育者在幼儿教育上产生分歧时能
通过交流达成一致的 比例 22% 11%
表7结果表明被试家长在对幼儿家庭教育中往往很难达成共识,长生分歧之时缺乏合理的方法解决,更由表5可以看出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之间同样存在分歧而得不到解决。家长,教师都是而又重要的“塑造者’,当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老师在教育方式和思想上存在分歧时,会使幼儿不知所措,对事物的判断产生混乱,所以在行为表现上也会出现混乱,久而久之便会形成问题行为。
4讨论
通过对邯郸市某幼儿园为对象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影响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若干原因
4.1异常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对于幼儿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幼儿身心健康的良好保障。在我的调查中出现问题行为的幼儿大多亲子关系存在异常,或是父母过于溺爱或冷淡,异常的亲子关系是幼儿问题行为的导火索,通过调查报告分析看出被试幼儿中的部分幼儿与其父母存在异常的亲子关系。
总结起来可以分为5种不良亲子关系:(1)干涉型——缺乏主见难独立:干涉型家庭是一种常见的不良亲子关系,这种不良子关系在调查中占23%。有的家长甚至对孩子的学习、健康、前途等过分担忧。但是,由于过分保护,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差,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由于习惯依赖父母,他们做事没有主见,犹豫不决。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沮丧,甚至焦虑不安。(2)期待型——胆小畏缩少自信:中国父母往往对孩子以支配的方式进行教育,称为期待型亲子关系,这种不良子关系在调查中占26%。这样的父母对孩子虽有爱,但常以严厉、顽固、强迫的态度或禁止、命令的方式来监督孩子。用过高的期望要求和监督孩子,孩子容易变得敏感,性格胆小畏缩,缺乏自信,独立性差,做事缺乏主动性,不善与人交往。他们情绪不稳定、易自卑,严重时甚至出现抑郁症状。(3)溺爱型——任性自私不礼貌:这种亲子会使孩子习惯高人一等、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形成任性自私、不懂礼貌、缺乏同情心等不良的性格特征,这种不良子关系在调查中占19%。在人际交往中,他们缺乏责任感、不懂得关心别人,难以交到朋友,逐渐孤僻离群,遇到不满容易导致攻击报复等反社会行为。(4)忽视型——消极冷漠爱自闭:这种家庭只养不教,容易导致孩子性格冷漠消极、孤独自闭,人际关系敏感,难以交上朋友,这种不良子关系在调查中占21%。这样的孩子对家庭和社会产生敌对心理,甚至受到不良社会团伙的引诱,成为问题儿童。(5)矛盾型——逆反焦虑易强迫:矛盾型的家庭,常表现为对孩子的管教态度缺乏一致性,同一行为有时斥责、禁止,有时却宽恕、勉励,这种不良子关系在调查中占11%。这种不良子关系在调查中的几种表现:例如父亲严厉,而母亲放纵,父亲斥责子女时,母亲却来阻止。父母双方都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统一教育目标和计划,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保持一致;其次,对孩子的表扬与批评要有一贯性,不能自相矛盾;最后,不要将家庭的纷争、摩擦、矛盾迁移到孩子身上。
4.2家园教育不一致
有的教师将幼儿教育等同于幼儿园教育,忽视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特别是行为问题较严重的幼儿家长的教育方法指导,导致家园教育的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致使幼儿无所适从,损害幼儿意识行为的统一性,从而产生新的行为问题。
4.2.1家园教育不一致的危害
(1)使成人的威信降低,影响家园教育效果,家园教育的不一致,使得孩子对成人抱有怀疑的态度,成人的说法不一,破坏了成人在孩子眼中的形象,降低了成人的威信,也影响了教育效果。(2)影响孩子自立能力的发展,家园教育的不一致会影响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如孩子在幼儿园刚刚学会吃饭,回到家后家长却又开始违反,使得孩子在幼儿园掌握的本领得不到进一步锻炼和巩固,而对家人产生更强烈的依赖感。久而久之,会影响孩子学习的注意力与积极性。(3)容易使孩子行为缺乏自控能力,遇事不明是非。幼儿的自控能力是从小培养并发展起来的,期间需要成人帮助与支持。家园教育的不一致,常常是孩子在家在园两个样,在幼儿园时听话,回到家里却为所欲为。如果成人没有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就可能导致孩子不能明确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更谈不上有意识地纠正自己的错误,控制自己的行为了。由于孩子对是非的判断标准往往取决于成人的态度,当成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不一致时,孩子就会模糊的认为胜利的一方是对的。久而久之,会造成孩子是非模糊、观念不清的不良后果。
4.2.2家园教育不一致的表现
(1)对于“兴趣班”,“特色班”的家园分歧。由于国家倡导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应成为儿童素质教育的重心。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指标及教师、家长难以摆脱“标准化”的思维方式,与社会上的“高学历热”交织成了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网。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成为了各种 “兴趣班”“特长班”的代称。然而,家长的内心又是矛盾的。当问及一位家长,她正为是否要报幼儿园的珠心算而苦恼。她说:“幼儿园发通知下来,这学期珠心算兴趣班开始报名了。我看许多家长都让孩子去学珠心算,她们都说是为小学做准备。如果不让孩子去学珠心算,是不是会影响到以后的小学学习呢?”(2)关于知识灌输与能力培养、人格发展的家园分歧。面对越来越多的小学从一年级就开始有厌学的倾向和跟不上学习的现状,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都在忧虑和反思:幼儿教育的问题到底在哪儿?是儿童在幼儿时期没有做好知识的储备吗?其实不然,其原因在于家长的高期望值加剧了对幼儿的“知识灌输”行为。这对处在幼小衔接关键期的大班孩子来说毫无益处,他们过早地“被”带入知识灌输的编织网中,而他们的人格培养和社
②会交往等能力的发展却往往被忽视。幼儿园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幼儿的能力培养和人格发展培养方面,比如生活自理能力、规则意识等方面。家园在知识和能力的选择上,出现了失衡。幼儿园希望家长在培养孩子能力上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合作,但是家长却呼吁幼儿园多教孩子拼音、数学、汉字等知识。对此,笔者询问了一位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她说:“班上有这样的现象,有些孩子在学前学了很多汉字,对于一年级的知识就不是很感兴趣了,有些孩子还会说,怎么这么简单。但是也有些孩子连基本的字都不认得,读书很吃力,很有挫败感。但是对于那些乐观、自信的孩子,不管他们有没有知识的积累,在学习上都能积极主动,接受知识很快,读书兴趣浓也很浓厚。”可见对幼儿能力、人格的培养才是最主要的。
4.3问题家长对幼儿行为问题的直接影响
0~6岁时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庭因素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父母在儿童出生以后,不仅是儿童的养育者、监护者,还是儿童的模仿对象,也是儿童依恋的对象,更是儿童精神家园的缔造者和守护者。可以说父母的家庭教育观、教养方式、性格、文化程度等因素都会对儿童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些家长自身便存在言行上的错误行为便会直接导致幼儿相似问题行为的出现。
4.4教育者之间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的冲突
幼儿对于事物缺乏正确判断能力,他们便会以教师和家长为榜样,然而家长之间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的不一致,以及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教育冲突会使幼儿不知所措,对事 ②张满清,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存在的教育不一致问题及策略初探,科教文汇,2001,08 物的判断产生混乱,所以在行为表现上也会出现混乱,久而久之便会形成问题行为。教育孩子,家长一定要有共识,如果不能“双剑合壁”,孩子尽管能够适应,但成长多会有阻力。年轻的父母夹杂在孩子和老人之间,有时候难于处理老人的意见。父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祖辈,也可以用一种委婉的方式跟祖辈指出对孩子溺爱的不良影响,从而使祖辈也能够比较理智的对孙辈进行教养活动。如果一方观念和方式与另一方发生冲突,可以先不说对错,先听一方的意见,避免让孩子看到争吵,否则孩子会有这样一个概念,大人们都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事后父母爷爷奶奶再来分析商量利害,把意见统一,然后再去教育孩子。只要这两者协调好,做到有机的结合,取长补断,缩短祖辈与父辈之间的距离,做到以祖辈家长为主,父辈家长为辅,形成强大的合力,给孙辈以全面、有力、完整的家庭教育。
5建议
根据前人一些经典方法和对策,结合本文个案观察研究结果(以邯郸市某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得出相关教育对策和方法建议:
5.1采用家庭治疗法改善亲子关系
所谓家庭治疗是指以整个家庭对象而实施的心理治疗,它认为一个孩子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或某个症状的出现与家庭交往模式、家庭结构有很大关系。通过对“父母教养方式调查表”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情感温暖理解与幼儿行为问题的发生成反比,过分干涉与幼儿行为问题无显著关系,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与幼儿行为问题的发生成正比。情感温暖理解的方式如孩子遇到困难能鼓励支持,经常与孩子做游戏或出去玩等,可以减少幼儿行为问题的发生;而对孩子采取惩罚及拒绝否认如当着别人的面打或训斥孩子,常因自己心情不好迁怒于孩子等,会影响孩子行为的正常发展,使行为问题增多。
要改变孩子的某种病态的现象或行为,可以通过改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养育态度,建立健康的教养结构,从而使孩子所表现的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趋向健康发展。
5.2深入家园合作,一致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
家长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教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帮助家长分担一些家长鞭长莫及的问题,并将幼儿在幼儿园的异常举动及时反映给家长,家长也应以正确态度接受教师反映并关注。幼儿园要定期邀请家长来幼儿园参观教学活动并要定期为家长开设学习会议,指导正确的教育方式,分析家长在教育存在的问题,此外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工作献计献策。
家园合作保持家园教育一致性的若干方式:(1)坚持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幼儿园是专业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应帮助家长认识到自己同样要实施科学的幼儿教育。目前,因为社会大背景或个人认识经验的影响,许多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目标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不能简单地迎合家长的需求,而要坚持向他们传递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如:请家长了解小学教育的特点和课程设置标准,理解幼儿和小学两个阶段孩子的发展和学习的不同特点等,明确小学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不同目标和方法,了解优质幼儿教育的评价标准,从而建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2)加强个别化的教育。每个幼儿的特点不同,教育的方法也要有所区别。因此,重视个别教育,要求教师与家长更好地合作,实施一致的教育。教师要与家长共同分析幼儿的情况,紧扣孩子的特点,制定不同发展目标和家园合作的策略,如家庭成员要统一行动,教师在园加强针对性培养等,从而使家园一致的教育有了明确的目标,家长有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为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提供具体、有力的支持。这是家园共育中的核心价值所在。(3)积极回应家长的要求。家园合作可以及时解决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当幼儿园满足了家长的实际需求时,家长与教师合作的愿望和热情会更高,态度会更积极,效果就会更显著。如:有家长反映,孩子在家特别爱看电视,家长制止但效果不大,担心孩子的眼睛会近视,许多家长请老师帮助解决。教师及时回应,开展了“爱护眼睛”的主题活动,请眼科医生介绍科学用眼知识和护眼措施,指导孩子和家长一起设计和实施护眼情况记录表,对看电视时间、学习时的坐姿、看电视后的护眼措施等情况做好记录,对记录结果进行统计,互相交流好的经验,并评选出“爱眼好宝宝”。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双向互动,使家长体会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必须与幼儿园密切配合、保持一致的重要性,形成教育的合力,取得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良好效果,让家长感受到最有效的教育是家园合作一致的教育。
5.3教育者规范自身,树立正确的榜样
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这不仅是遗传基因的作用,而且是父母的性格、感情、行为、语言等多种心理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表明,家长没有心理健康问题,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比例就比较少;而家长自身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则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竟高达60%。这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孩子的行为问题与其父母心理健康不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行为,必须先从父母自身做起,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的言谈和行为是心灵的声和形,孩子会在耳濡目染中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例如,父母在饭桌前、电视机前的种种谈论,对某些不正之风的痛心疾首,对周围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的赞扬,对不良行为的谴责,对邻居的热情帮助,待人谦虚礼让等,都会在孩子心理产生影响,父母切不可忽视这些生活细节,琐碎小事。孩子纯洁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最容易接受光辉形象的感染,也最爱听故事。父母要向孩子多讲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童年、少年时代的故事,给孩子多读一些名人传记,以崇高的人物形象之感染孩子。此外,父母要做孩子行为习惯的表率。平时家庭中的琐事,父母要以身作则并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作息时间有规律,家长有良好的业余爱好,不要打牌,玩麻将成瘾,切忌浪费时间„„这些都是“小事”,然而,孩子的行为特征就是由这些家常小事而点点滴滴塑造起来的。
幼儿是一张白纸,会呈现什么内容,教育者影响是主要因素,所以在幼儿出现问题行为时,教育者应当从自身角度去反省自身言行对幼儿的影响,是否树立了正确榜样,是否对幼儿起到了正确引导作用,是否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了健康的环境。
5.4幼儿园老师提高专业素质,预防及矫正学前儿童问题行为
教师也要提高专业素质掌握相关知识与教育方法,对待问题时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有时,教师可采用宣泄法——鼓励幼儿表现其情感,如通过情绪角、游戏宣泄出某种感情。对待他们的不良行为,不要只是惩罚,而采用逻辑后果法教育。如幼儿争抢玩具,他只能看着其他孩子玩,失去了一次他参加所喜爱活动的机会,就是一次逻辑后果。
6结语
幼儿行为问题的研究是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课题结合幼儿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对幼儿的问题行为进行科学的调查,对幼儿社会行为问题、不良习惯和生理发展中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研究,建立个体档案,并根据调查结果研究出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着重对普遍存在班级中的幼儿行为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努力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积极进行预防干预,使幼儿心理朝着健康、快乐的方向发展,从而为其它行为问题的研究打开一条通道。
参考文献
[1] 卢玉玲.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解读[J].文汇报,2010,(5):56-62 [2] 杜秋贞.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家庭教育[J].科教文汇,2006,(1):75-78 [3] 王力斌.浅谈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预防与治疗[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5):33-36 [4] 李学兰.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9,28(09):91-95 [5] 胡敏.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1,(4)[6] 吴楚琼.幼儿行为问题家庭成因的个案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8,(06)[7] 左志宏,席居哲.父母对幼儿行为问题反应偏向的原因及影响分析[J].幼儿教育,2007,(04):66-69 [8] 杜燕红,张安让,史彩娥.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M].河南:大象出版社,2009 [9] 刘全礼.儿童行为塑造及行为问题矫治[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 [10] 李雪荣.儿童行为与情绪障碍[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1] Bergeron L,Valla JP,Breton JJ,et al.Correlates of Problem behavior in the Quebec general population of 6to8-year[J].J Abnorm Child Psychol 2008,28(1):47~62 附 录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调查问卷
尊敬的家长: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完成这份调查问卷。本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的形式,我们保证对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严格的保密,请您据实填写。
1.您的孩子在家里是否有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怒、说谎、爱骂人、语言障碍、自私、自卑、攻击、招惹、破坏、孤僻、厌食偏食、交往退缩和任性等一些或其中某些行为:
A、从来没有 B、偶尔有 C、经常有 D、总是出现
2.幼儿园老师是否向您反映过您的孩子在园中曾出现过上述行为: A、没有 B、偶尔 C、多次反映
3.您会花一些时间听小孩子说话,陪陪孩子做功课、玩游戏吗? A、经常 B、偶然会 C、没时间 D、从不做
4.您经常和孩子一起友好地交流孩子在学校的事情吗? A、经常 B、偶尔交谈 C、几乎没有交谈 D、从不交谈
5.孩子犯错误,您一般使用下列哪种方法有效?(多选)
A、打一顿 B、不理 C、罚站 D、减少零用钱 E、不让他做喜欢的事情F、增加作业量 G、关在家里不许出去 H、严厉地口头批评 I、坚持说服教育,对孩子从不惩罚 J、其他
6.您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主要是谁在起作用?
A、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合作 B、家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C、学校是教育孩子的主要机构,负主要作用
7.您是否经常和幼儿园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
A、很少,工作忙时间少。B、偶尔,老师先给家里打电话,反映孩子在园情况。C、经常,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8.您对于家园合作的态度:
A、家园合作很重要,积极配合。B、想配合,但没时间。C、对家园合作了解较少,不知道怎没配合 D、在学校,老师对孩子负主要责任,家长很难起到作用。
9.当您与幼儿园在一些教育问题上发生分歧事您会:
A、积极和幼儿园沟通,解决分歧 B、尝试沟通但得不到解决,任其自然 C、互不相干,各行其是
10.您对幼儿园开办的一些“特色班”的看法:
A、对孩子有好处,积极配合 B、不了解,学的多就学 C、没用,其他同学都学只能从大流了
11.您或您的爱人是否存在吸烟,酗酒,说脏话,说谎,暴力,专制,等其中一个或某些行为?
A、偶尔有 B、其他人说有,自己察觉不到 C、时常不经意表现出来 D、已经养成习惯很难改掉了
12.您是否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以上行为?是否会影响到孩子?
A、没有过 B、也许有过记不清了,应该不会 C、有过,孩子还小不懂事,没事的 D、形成习惯,难以克制,是否影响孩子没考虑过
13.您在教育孩子事是否存在一下现象(多选)
A、溺爱孩子,从不责罚 B、过度保护,帮孩子打好一切 C、支配,干涉孩子日常行为,都是为你好 D、消极暗示,由于生气对孩子错误评价,如“你真笨”等 E、施加暴力,不打不成材 F、不存在以上现象
14.您怎样看待“隔代教育”?(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孙子、孙女的教育): A、满意,节省自己的时间,而且他们照顾孩子让我很放心 B、不满意,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得当,尽量避免
C、有不满意的地方,但为了让他们获得带孩子的快乐,还是让他们经常接触孩子
15.您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是:
A、丈夫和妻子一致 B、不一致丈夫说了算 C、不一致妻子说了算 D、谁说了都不算
16.当您和其他家庭成员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发生分歧时您会怎样解决: A、交流,沟通达成一致 B、很难达成一致,不了了之 C、各行其是,互不干预 D、谁对听谁的
致 谢
我上大学至今,在邯郸学院度过了将近四年的时光,虽然不敢说得了邯郸学院的真谛,但她给我打下的思想烙印是深刻的,长久的,难以磨灭的,在自己身上总抹不掉她的某些气息。
我永远感谢大学精神对我的熏陶感染,是她给了我一种追求知识、追求真理、追求弄个清楚、活个明白的不懈动力。在这次的论文创作中,就深刻的体现了大学精神对我的鞭策,不断的查找有关资料,不断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都是追求真理的表现。
我永远留恋大学中的那种氛围:充满着理想,充满着灵气,充满着青春的活力。扑面而来的新知识、新理论使我的头脑免于僵化,活力四射、才华横溢的朋友同学使我的心态积极向上。当我的论文创作出现瓶颈时,当我感到压力时,这种轻松向上的氛围能够及时的排除我的阴霾情绪。
我永远珍惜在大学中形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在一切人际关系中,最纯真的关系莫过于师生关系。老师总是把最美好的东西交给学生,从不嫉妒学生的成功,也从不企求学生的回报。我要尤为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在撰写毕业论文期间的工作自始至终都是在指导老师全面、具体的指导下进行的。这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此,谨向导师王伟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世界上最平等的关系莫过于同学关系,它很少沾染功名利禄的俗气。
大学四年,我得到过很多学友和朋友们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望我们的同窗之谊永远长存!
第二篇: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干预读后感
儿童青少年的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及其干预矫治是心理学多个分支学科,包括发展心理学、发展病理学、学校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学术领域,尽管这些不同的学科分支在研究视角、方法和重点各有侧重和区别。近年来,研究者比较一致地认为,问题行为大致可以划分为内化和外化两类。内化问题行为主要涉及情绪方面的困扰或者失调,如抑郁、焦虑等;外化问题则是指行为的失调,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品行障碍、攻击以及过失行为。
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非常复杂。根据发展系统理论的观点,问题行为是生物、认知、人格等多个水平的个体因素与家庭、教养、同伴、学校、社区等多个水平上的背景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结果,但不同类型的问题行为又与特定的危险因素相联系。学前期是个体问题行为开始出现和初步发展的时期。
虽然与童年期,特别是青少年时期相比,学前阶段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都相对较低,但是对于这一发展阶段问题行为的科学研究和干预矫治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因为,一方面,个体的问题行为具有连续性,早期的问题行为会增加个体日后适应的困难。同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干预矫洽,一些问题行为会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转化为习惯性或者“慢性”(chronic)失调。另一方面,发展早期的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相对简单,因而有利于干预矫治并取得成效。
对于教师而言,幼儿游戏中的干预是教师参与幼儿游戏并对幼儿游戏施加影响的行为,老师在介入幼儿游戏时,常常由于对幼儿及幼儿游戏的分析和解读不够,干预时机不准,干预方式与方法运用不当等原因,给幼儿游戏带来干扰,从而使得幼儿游戏中的干预异化为干涉,为了维护教师游戏干预行为对幼儿游戏的正向推动作用,提高幼儿游戏中教师支持性行为的有效性,教师在干预时应注意深入观察幼儿游戏,解读幼儿游戏行为背后的原因;应结合幼儿游戏的现实情境,正确把握介入和把握时机;在幼儿游戏干预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方法。
在日常游戏活动中,我们教师常常总是希望孩子“正常”地游戏,一旦出现了偏差,就习惯性的想要“纠正”而其实在幼儿游戏行为背后,通常隐藏着他们对游戏的理解,如果教师仅仅凭空主观判断,就生硬介入,肯定会影响游戏的后果,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建议或提出质疑,将问题抛给幼儿,来引起幼儿的思考及对游戏的调整,运用适当的提示,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当然,针对不同类型的游戏情境,教师还需要灵活把握,选择恰当的干预方式与方法。
总之,通过本文的学习,使我更加深刻的感到:正确的把握干预幼儿游戏的时机,关系到教师干预的实际效果,干预的时机正确,可以帮助幼儿拓展游戏内容和层次,提升游戏水平,反之,可能会抑制幼儿的游戏。
第三篇:《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干预》读后感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干预》中既对国内外有关学前儿童问题行为领域的最新研究范式、理论观点、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阐述、辨析,同时根据实践工作者的要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案与干预技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干预》读后感(一)
今年我接手的班级是有着46个孩子的学前班,他们大多只有五六岁,天真无邪、活泼可爱。通过上学期的观察,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如遇到困难很少找同伴帮忙而更多的是找老师,遇到矛盾时往往也是攻击对方或是向老师“告状”,这足以显示他们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缺乏。我甚至还发现一些所谓“不合群”的孩子,在游戏和学习等与他人互动的环节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有时甚至还会产生孤僻暴躁等极端情绪,这种现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使孩子性格上产生缺陷,并贻误一生。这些问题一直困扰我,但我却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样方法去更好的解决。
有幸在学校借到了《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干预》这本书,真真切切解决了我的实际问题。
1、针对孩子兴趣,增强教学活动吸引力。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且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对感兴趣的东西会投入极大地热情,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将表现出消极情绪。所以,在对孩子进行合作教育的时候,应该找到孩子们的兴趣所在,在活动展开之前有意识的调动孩子合作的兴趣,或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不同的活动、新花样渗透合作教育思想,增强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这样以来,孩子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通过情景导入记忆也更深刻,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2、采用小组评比奖励制度,激发集体荣誉感。
在教学中展开某项合作活动的时候,采用小组评比奖励制度可以调动孩子更积极快速的进行合作。例如: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上每组的编号,在表现好或完成任务的小组下面打五角心,且说明如果有不听话,不守规矩的孩子将会擦掉此组一个五角星,最后五角星最多的小组可以得到一定奖励。这样一来可以激发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孩子们因为怕自己组的星星被擦掉,所以会很听话的进行合作,也因为想得到更多的星星使得孩子们都积极地投入到合作活动中,活动会因此开展的更加顺利有效,使他们的合作能力得到更好地锻炼,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多为集体为他人着想的思维。
3、小组搭配时注意能力互补,友谊搭配。
在搭配合作伙伴时也是有讲究的,在培养优秀的孩子同时,也不能忽视能力弱的。让能力强的孩子与能力差的孩子合作,可以促进后者的能力发展,也可以以强带弱,促进合作的共同完成,不然将会造成能力强的孩子越来越强,而弱的越来越弱。同时,多让孩子与自己关系要好伙伴搭配合作,效果会远远超过与关系不好的伙伴合作。
4、孩子合作出现问题时,不急于干预。
孩子在合作时经常会发生争执冲突或向老师告状甚至哭脸,这时老师对孩子冲突的介入,一定要建立在认真观察、成熟慎思的前提下,一定不能一看到冲突发生就立马冲上前去批评,过早的干涉会剥夺孩子在合作中自己处理冲突的机会与能力,容易使孩子产生消极情绪而影响活动的继续并且容易滋长孩子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往后容易一遇到问题就习惯找老师。所以,在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能急于干预,要先“看一看,等一等”,在确认需要干预后,要先关切的询问活动。
针对我班孩子相互合作的问题,在下学期我要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产生的问题及反思及时记录下来,这就是我对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干预》读后感(二)儿童青少年的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及其干预矫治是心理学多个分支学科,包括发展心理学、发展病理学、学校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学术领域,尽管这些不同的学科分支在研究视角、方法和重点各有侧重和区别。近年来,研究者比较一致地认为,问题行为大致可以划分为内化和外化两类。内化问题行为主要涉及情绪方面的困扰或者失调,如抑郁、焦虑等;外化问题则是指行为的失调,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品行障碍、攻击以及过失行为。
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非常复杂。根据发展系统理论的观点,问题行为是生物、认知、人格等多个水平的个体因素与家庭、教养、同伴、学校、社区等多个水平上的背景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结果,但不同类型的问题行为又与特定的危险因素相联系。学前期是个体问题行为开始出现和初步发展的时期。
虽然与童年期,特别是青少年时期相比,学前阶段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都相对较低,但是对于这一发展阶段问题行为的科学研究和干预矫治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因为,一方面,个体的问题行为具有连续性,早期的问题行为会增加个体日后适应的困难。同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干预矫洽,一些问题行为会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转化为习惯性或者“慢性”(chronic)失调。另一方面,发展早期的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相对简单,因而有利于干预矫治并取得成效。
对于教师而言,幼儿游戏中的干预是教师参与幼儿游戏并对幼儿游戏施加影响的行为,老师在介入幼儿游戏时,常常由于对幼儿及幼儿游戏的分析和解读不够,干预时机不准,干预方式与方法运用不当等原因,给幼儿游戏带来干扰,从而使得幼儿游戏中的干预异化为干涉,为了维护教师游戏干预行为对幼儿游戏的正向推动作用,提高幼儿游戏中教师支持性行为的有效性,教师在干预时应注意深入观察幼儿游戏,解读幼儿游戏行为背后的原因;应结合幼儿游戏的现实情境,正确把握介入和把握时机;在幼儿游戏干预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方法。
在日常游戏活动中,我们教师常常总是希望孩子“正常”地游戏,一旦出现了偏差,就习惯性的想要“纠正”而其实在幼儿游戏行为背后,通常隐藏着他们对游戏的理解,如果教师仅仅凭空主观判断,就生硬介入,肯定会影响游戏的后果,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建议或提出质疑,将问题抛给幼儿,来引起幼儿的思考及对游戏的调整,运用适当的提示,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当然,针对不同类型的游戏情境,教师还需要灵活把握,选择恰当的干预方式与方法。
总之,通过本文的学习,使我更加深刻的感到:正确的把握干预幼儿游戏的时机,关系到教师干预的实际效果,干预的时机正确,可以帮助幼儿拓展游戏内容和层次,提升游戏水平,反之,可能会抑制幼儿的游戏。
第四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因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因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因及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留下了成千上万的儿童在农村留守。全国妇联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的留守儿童已过两千万,并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这是一个庞大而不可忽视的群体。留守儿童的现状及走向不仅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影响,而且关系到国家明天的发展。因此,留守儿童的现状应引起广泛的关注,他们面临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否则其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
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学校的关爱、社会的关爱。他们逐步被父母“遗弃”,被学校“遗弃”,也被社会所“遗弃”。因而对他们的监管、教育处于一种“真空”状态,继而导致许多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滑坡、人际交往出现障碍、良好思想树立出现危机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缺失
1、缺乏沟通和引导。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务工,致使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亲子间沟通中断,互动缺失,是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的直接原因。有些外出务工父母即使想要好好教育子女,但终因天各一方,而对留守子女的教育陷入“鞭长莫及”的境地。有些外出务工父母连与子女的基本交流都没有,更何谈对子女的引导、教育与关心。据我校调查,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子女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联系,使得父母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思想的变化,从而对其缺乏必要的关爱与引导。
2、以物质的满足取代精神的安抚。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被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父母的亲朋好友取代。据调查,祖父母、外祖父母平均年龄为59.2岁,56%的年龄在60岁以下,出现隔代教育力不从心的状况,祖辈的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对孙辈的监护仅仅从物质生活方面予以满足,这难免会走向一个极端:他们对孙辈过分的溺爱,使得留守儿童变得娇生惯养。即使是在父母面前,这种情况也会发生,父母对留守子女因为照顾不周,而深感愧疚,为了补偿孩子,他们就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这种以物质的满足代替精神上的安抚的方式,将孩子一步步推往悬崖,一不留意孩子就有可能掉进深渊。
3、受委托者的放任与漠不关心。而委托他人监护孩子则出现了另一种情况:受委托者更多的是对留守儿童的漠不关心,持一种放任的态度。有的由于留守儿童太调皮,他们根本管不了,也有的害怕管多了会受其父母埋怨,总之,他们的监护也只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长此以往,留守儿童的胆子大起来,有些甚至可以为所欲为,肆无忌惮。总而言之,家庭教育的缺失,给留守儿童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不力,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价值取向的扭曲;无限制的物质满足,行为规范上的放任,精神上的漠不关心,使孩子变得功利起来,表现出个人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家庭教育缺失也引发了一系列更严重的后果,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成长中缺少倾述和求助的对象,导致他们不愿与外界接触或是接触甚少,因此很多儿童表现得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又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学校教育欠缺
农村留守儿童不仅缺少家庭教育,学校对他们的教育状况也不容乐观。因而出现了一下情况:一是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成绩较差,二是农村留守儿童失学率居高不下。
1、家庭学习监管角色的缺失导致成绩较差。长期留守的儿童由于见不到父母而产生强烈的思亲情绪,导致他们上课思想抛锚,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而在家中,他们的祖辈由于年纪大,文化程度不高,有很多甚至是文盲,他们即使想对孙辈的学习给予帮助,但难免也要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泥潭。或者由委托人监管,受委托者为对其监管下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持漠不关心的态度,他们认为只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就已经尽到了监护职责,至于学习方面则事不关己,听之任之。由此可见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根本得不到必要的监督和辅导,学习自觉性和兴趣感大大降低,学习成绩下降也就不足为怪了。有关调查显示有47%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有41%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有10%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好,仅有2%的学生成绩优秀。调查中发现,95%的监护人没有参加过家长会,15%的监护人有时辅导孩子学习,仅有5%的监护人会和老师联系。平时,留守儿童最苦恼的事是“作业不会做,不知问谁好”、“功课跟不上,没有人辅导”。
2、“唯分论英雄”,评价体系导致教育不平等。虽然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但是“唯分论英雄”的应试教育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以分数评价学生优劣,以分数论教师水平之高低的状况也没有得以消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差等生的态度难免显得粗暴,特别是对差生中那些不服从管教者尤为突出。体罚学生的情况在所难免,且学生不忍处于这种地位,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这也为留守儿童面临的学校教育的第二大问题——失学率高埋下了祸根。留守儿童在家受到的监护力度不够,在学校又受到老师的冷落,于是他们逃学,旷课。再者,有的留守儿童受到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产生“读书无用论”思想,他们认为不读书也能挣钱,于是纷纷离校外出,走上了漫漫打工路。学校对此没有适当的措施也无能为力,有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个个离开校园。另外,应试教育的现状,促使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对其德、体、美、劳的关注,致使留守儿童思想散漫,体质下降,不服从管理,自以为是。因而,留守儿童的升学率也不容乐观,留守儿童上高中的几乎微乎其微,留守儿童的现状也很难改变。
三、社会关爱不足
社会关爱的缺失,社会教育的欠缺,使留守儿童傍徨在社会的边缘。留守儿童在行为规范、思想修养等方面出现了严重偏差。
1、乡土秩序的混乱。如今的乡土秩序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井然有序。大量的人口外移,乡土秩序越来越由以往那些被社会排斥的街头小混混所把持。他们缺乏必要的管制,为所欲为,严重扰乱了乡村的正常秩序。缺乏对事物正确判断力的留守儿童难免受其影响,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良好人格的形成着实令人堪忧。他们在情感方面只求索取,不思付出,不知道如何感恩回报,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无情,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小小年纪就染上了吸烟、酗酒、赌博、小偷小摸等恶习,在行为方面放任自流,违反学校纪律,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无形中给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2、安全链接的中断。留守儿童年龄均不大,作为一个弱势群体,自我保护意思薄弱,留守儿童都处于身心未成熟时期,对于突发性事件缺乏必要的反应和应变能力,不能在突发状况下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护自己。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学校,家庭之间的安全链接被迫中断,使留守儿童极易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诸如留守儿童被拐卖的现象并不罕见,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留守女童被强奸的恶性案件。另一方面,由于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监管,他们的自身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逐步沦为街头小混混,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而不可忽视的群体。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参与,紧密配合,协力推进。政府是主导,可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教育监护网络,确保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因而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对留守儿童的生存和成长都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各方需明确自身职责,共同协作,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展开:
一、明确政府责任。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在政策层面上采取措施,确保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这是政府的使命所在。具体来说:
1、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建议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国家和各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工作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部门工作规划,置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之中。要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与各级政府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结合起来,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各项权益保护列入纲要实施的监测评估体系,让各级政府重视和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把留守儿童工作作为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保证教育公平。增加教育财政投入,加大农村中小学基础实施建设,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逐步实现全部免费,从受教育机会上确保留守儿童都要有学上。
2、推进政策的配套完善。要进一步落实、建全有关法律、法规,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等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落实政府应担负的责任。要积极推进与农民工相关的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和住房、教育、卫生等相关法律政策,促进城乡、区域、部门之间相关政策的衔接与配套,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在流入地和流出地都能平等分享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
3、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新建(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和食堂,让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在学校,是解决留守儿童一系列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尽最大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
二、明确家庭责任。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一代。
1、转变教育的责任观念。家庭的教育不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还会间接影响学校和社会给孩子的教育。缺少家庭教育的孩子往往是走向失败的,父母都有责任将自己的孩子教育好。
2、学会心灵的沟通。关心留守孩子,要从“心”开始。父母要走进孩子的“心”去,去了解他们心里想些什么,需要什么,还有他们的道德行为表现如何等等。父母不但要当好父母,还要当好孩子的朋友、知心的好朋友。现代发达的通信给我们带来沟通的便利。长期在外的父母应充分利用电话定期和孩子进行沟通,对其进行教育。此外,还要多和家里的监护人、学校电话联系,及时、准确地掌握孩子的各种情况,这有利于对孩子及时教育与帮助。
3、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活到老,学到老”。孩子要学习,父母更要学习。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工作之余有机会的还是要积极学习,不断提高。现在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父母们要跟上时代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掌握现代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是很重要的,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尤其重要。在难得的相处时间里,孩子对父母的行为举止印象是十分深刻的。
三、明确学校责任。培育新一代新人,教育是关键。学校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应担当“主角”,因为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1、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在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学校扮演的角色很重要,原来由家长承担的那部分责任在一定程度上转嫁给了学校,因此学校要承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重责任,学校要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从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向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全面发展上来,提高教师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让学校成为孩子们所喜欢和留恋的场所。
2、培育健康的心理素质。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建议农村中小学配备专业的心理老师,或对老师进行相关心理指导培训,使他们有能力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定期聘请有关专家为学生讲授青春期健康知识,通过老师与学生对话,帮助学生坦然面对成长的烦恼。对遭遇挫折或困难的孩子及时给予心理抚慰,特别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孤僻、胆怯、冷淡等心理,以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教缺失。
3、健全完善的留守儿童档案。通过留守学生档案,学校一方面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分类教育管理,加强对留守孩子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另一方面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联系和沟通,通报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督促家长更多关注孩子成长让在留守儿童身上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4、架起家、校畅通的桥梁。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一是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深入学生家庭,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家庭联系卡,利用现代发达的信息通讯技术,形成家长联系制度。除此,学校还可以利用春节、假期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进行家访或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充分交流,形成合力效应。)
第五篇:学前教育网络学习-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作业
浅谈观察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教师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一、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
1、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活动要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包括创造丰富的物质环境,为幼儿与物质环境互动提供前提和基础;在幼儿缺乏或需要某些学习资源时及时地提供给他们等等。例如,在一节“做客”的综合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互动,我为他们准备了做客故事里的毛绒动物的手偶,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仿真玩具、娃娃家的餐具等等),通过这样的支持,幼儿的学习活动开展地很顺利。
2、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活动要提供心理上的支持。首先是指教师对幼儿的关怀、尊重和接纳的态度,对幼儿自发的探究活动、新异的想法和发现的支持、肯定和鼓励;还有对幼儿的问题、困难和需要的敏锐的把握,对幼儿想法和感受的倾听与接纳等等。幼儿由于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自我表达能力较弱,对其自身状态的把握能力也较差。所以,他们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更需要教师的鼓励。蒙台梭利说过,要将自己的眼睛训练得如同鹰眼般的敏锐,观察到幼儿最细微的动作,探知到幼儿最殷切的需要,并支持他们具有积极意义的需求,达到与幼儿间的沟通。在一次的区域活动中,我注意到龙龙在建构角里将积木垒高时遇到了困难,龙龙将头转向我,眼神中在向我寻求帮助。我走过去,蹲在他的身边,轻声对他说:“龙龙不要着急,搭积木时要专心,慢慢搭”龙龙得到鼓励后再次尝试垒高,最后他终于成功了。
二、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合作者。
教师要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去,共同促进学习活动的不断延伸。《纲要》提出,要关注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出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要求视“教”为教师与幼儿的合作,而非教师仅凭主观意志,单方面主宰的活动。视幼儿为平等的合作伙伴,而非被动的接受灌输的容器。因此,当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时,必须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经验、认识水平、个性特征等,应随时根据幼儿的反馈调整计划、活动内容以及自己的教育行为,只有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和发展水平产生的课程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三、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
教师作为引导者,要以玩伴的身份参与活动,帮助幼儿发现问题,持续不断的探索,更好地引导幼儿。例如在“小熊的帽子”的语言活动中,当老师提出“小熊的帽子不见了该怎么办?”时,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怎么想办法,于是老师引导幼儿想一想自己的东西丢了该怎么办,很多小朋友很快就想出了各种办法。可见,教师在幼儿活动中作为一个正确的引导者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在幼儿活动的三种角色都离不开观察,什么是学前儿童行为观察?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在对学前儿童的行为了解 的基础上,对他们的个性、需要、兴趣等不同方面的了解,以便调整教育行为和教育策略。观察在学前教育中有很多的功能:
1、有利于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教师通过观察,可以了解每个儿童有着不同的发展速度和不同的学习方式。针对儿童的不同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教师可以因人而异,采取有效的措施。
2、有利于了解儿童的心理需要和经验的获得。教师通过观察儿童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可以了解幼儿的心理变化。例如,乐乐每天上幼儿园都很开心,但这天早上乐乐入园时一点也不高兴,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精神,老师通过观察知道了他的变化,于是找机会和他聊天,后来知道了他因为他睡醒时妈妈已经上班了,没有像以前那样和他说再见,所以他生气了。老师引导他下次早点起床,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和妈妈说再见了。乐乐知道方法后心情也好了起来。
3、有利于有效的指导教育活动。
4、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之,观察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手段之一,它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处理很多实际困难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