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利用微机监测设备分析、处理信号设备疑难故障实例(大全)
利用微机监测设备分析、处理信号设备疑难故障实例
一、道岔故障
1、某站,上行进站、下行出站信号机经常莫明其妙关闭,由于故障发生在瞬间,难以判断故障范围。利用微机监测设备,查询非正常关闭信号报警信息,首先获得上行进站、下行出站信号机非正常关闭信号的时刻,再用微机监测设备提供的“站场回放”功能查询,发现是该站6/8号道岔多次瞬间失去表示,而且与列车经过有关,这样就把故障范围缩小到道岔表示单元电路的室外部分了。经故障处理人员到现场检查,系该道岔X1、X3线在箱合蛇管处磨损造成断续混线所致。
2、某站值班员汇报5/7#道岔反位操纵不到位。值班员同时反映出现了故障电流,但是,故障处理人员到场进行单机试验,转辙机电气特性均达标。通过微机监测模拟量曲线显示功能,再现当时的5/7#道岔动作电流和道岔启动电源电压曲线综合分析得知: 5/7#均为四线制双机牵引道岔,单机试验时故障电流达标,而双机同时出现故障电流时因电缆线路压降增大,导致故障电流减少从而使得道岔密贴不了。
3、12#道岔扳不动故障,通过微机监测道岔动作曲线显示功能,再现当时的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原因是故障电流小。可是,维修工区说当天作过道岔检修,故障电流为何仍偏小?查阅当天的道岔12#ADQJ的动作记录,证实计表人未操纵过道岔,亦未做任何试验,确认是一起漏检漏修造成的故障
二、轨道电路故障
1、自闭轨道电路“闪红轨”曾使某段自闭设备故障率居高不下,无微监设备前无法弄清真实情况,也就很难找到闪红的主要原因。某站在2001年的18天内“闪红轨”达42次,影响行车2次,闪红时间均是3~4秒。通过微监的模拟量曲线功能观察自闭电子盒功出、滤入电压变化曲线及测试波形,发现了该段普遍存在的模拟电缆造成阻抗失配的问题。(有关文章详见18信息有绝缘自动闭塞轨道电路模拟电缆盒内移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四、信号电源屏故障1、2002年3月3日,某段维修中心检查微机监测报警信息,发现某站有大量控制电源超标报警信息,再使用微机监测远程实时测量功能,测得控制电源电压21V,立即通知信号工区检查,原来是控制电源电容脱焊,控制电源上并联的甲电池组也过放,引起得地控制电源电压过低。信号工立即处理,防止了必将发生的信号故障的发生。
五、控制台、人解盘故障
1、某站在进行跨越正线长调车时,进路上的咽喉道岔轨道道路不能正常解锁,采取区段人工解锁措施也不能奏效,导致两趟旅客列车分别机外停车和站内正线停车的一般事故,信号工区到场后,汇报故障原因不明。局中心通过微机监测设备提供的“站场回放”功能查询当时的车站作业情况,跨越正线长调车时,车列冒进了区间,是造成咽喉道岔轨道道路不能正常解锁的直接原因,回放信息也证实值班员采取区段人工解锁措施(ZRJD亮,相应的人工解锁盘按钮按下)。要求该段派出技术人员现场查证不能人工解锁的真实原因,经查,系用于区段人工解锁的按钮接点接触不良所致,信号维修人员为推卸检修不良的责任,谎报故障原因不明。
六、电缆故障
1、某信号工区,在一次“天窗修”前,用微机监测系统调阅有关设备测试数据,发现大部分信号电缆对地绝缘有为零的记录,便利用“天窗修”机会积极查找设备隐患点,最后查明原因是1DG送端变压器箱内电缆中的一芯接地,经轨道电路交流127V、220V电源造成大部分信号电缆对地绝缘有为零,换上备用芯后,隐患排除。
七、联锁电路故障
1、某站多次反映单机通过,出站列车进路最后一个区段不能正常解锁。通过使用微机监测的历史开关量查询功能,检查电路的动作时序,系18信息自动闭塞分区轨道电路占用响应时间超标造成的不解锁。(有关文章详见《向18信息移频自动闭塞区间发短列车时进路末岔轨道电路不能正常解锁的原因分析》)
十一、车站值班员操作错误故障1、2002年1月20日某站,检查运统46电务检修作业登记消记信息发现,25天内值班员登记轨道电路不解锁达48条,到底存在什么问题?经微机监测再现,因闭塞分区占用响应时间超标造成的不解锁6次,其余均是车站调车人员和调机作业没有按照6502操作办法进行导致的不解锁。我们把信息通报运输人员,使其明了不解锁原因,使用人员知道了原因,也就知道怎样操作。
2、2002年1月20日凌晨,路局调度所通知:“某站进站信号发生故障,造成某次通过列车晚点”。经调用微机监测记录数据进行数据回放,该次列车进入接近区段已达十余分钟后值班员才办理通过进路,在此之前,一直没有办理通过进路的操作。我们将此情况上报路局,经路局追查,造成通过列车晚点的真正原因是:凌晨值班员、助理值班员均打瞌睡,没有及时办理进路所致,值班员为推卸责任,谎报调度所:“信号开放不了”。以往,此类情况发生后,信号人员累死累活永远也查不清楚、说不清楚,心里不但没底,还要背隐瞒故障原因的“黑锅”。
十二、其他疑难故障1、2002年1月2日,彬江站K779道口发生火车与汽车相撞事故,事故调查过程中道口工称:道口信号常报警,无法使用而关闭了道口信号设备。通过彬江站微机监测设备再现,确认道口信号此时运用正常。通过再现也证实道口信号电路确实存在误报的隐患,可以说:如果没有微机设备,电务难脱干系、必背黑锅,同时,隐患也找不出来。既不利于使事故责任者接受惩罚,对铁路运输而言也解决不了存在的隐患。
2、一段时间反映管内道口信号故障率较高。我们统计所有道口信号发生故障信息,同时根据故障登记的时间再现相邻站微机监测信息。发现了大部分人都忽视了的站外调车、电力停电、列车停时过长,轨道车在道口信号接近控制点来回运动等造成道口信号频繁“误”报警的情况。不仅查清了问题,为路局制定道口信号使用办法也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第二篇:微机监测系统在信号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分析
※※※※※※※※※ ※2009级
铁道信号
※※※※※
※ ※ ※ ※※ ※※※※
微机监测系统在信号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分析
姓 名 学 号 院、系、部 班 号 完成时间
电气工程系
2012年12月21日
摘 要
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是铁路重要的行车安全辅助设备,是铁路装备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及时准确地诊断信号设备故障,本文探索了运用微机监测诊断信号设备故障的一些方法,即根据信号设备运用中的实时参数、动作曲线、日报表等有关信息,观察参数和波形图的变化趋势,比较正常值与非正常值的关系,以正确判断运用中的信号设备是否发生故障,从而达到控制故障发生,确保行车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 微机监测 信号设备 故障诊断 动作曲线
Abstract
Railway computer monitoring system is important safety equipment for railwa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railway equipment.To timely and accurate diagnosis signal equipment failu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using microcomputer monitoring diagnosis signal equipment failure of some of the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real-time signal equipment using parameters, action curve, and o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daily reports, observing parameters and the change tendency of the wave figures, more normal and abnormal value in relation to a correct judgment of whether using signal equipment failure, so as to achieve control of faults, ensure safety purposes.Key words: Micro-computer monitoring Signal equipment Fault diagnosis Action curve
摘 要..............................................................2 Abstract............................................................3 引 言..............................................................5
一、微机监测系统简介..............................................6
(一)、系统原理...............................................6
(二)、系统结构...............................................6
二、微机监测下的信号设备常见故障..................................8
(一)、分类...................................................8
(二)、信号设备故障原因.......................................8
三、利用微机监测系统进行故障分析的方法............................9
(一)、微机监测数据分析的原则.................................9
(二)、微机监测数据分析内容与要求.............................9 总 结.............................................................10 参考文献...........................................................11
引 言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跨跃式发展,铁路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正逐步由人工或半人工化管理模式向智能化管理模式过渡,这就要求铁路管理部门必须要有一套非常完备的监测系统能够全面、深入的在信号设备、线路使用状况、车辆运行状况以及行车环境这些方面进行连续跟踪、及时记录、有效分析,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并能迅速解决问题,保证列车行驶安全。在此情况下,微机监测系统应用而生,该系统在网络通信的基础上将传感器、现场总线、数据库、软件工程等技术与现场设备运行状态融为一体。信号微机监测系统作为铁路行车安全监测设备,是信号技术向高安全、高可靠和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标志之一。也是提高信号设备维护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它能实时、动态、准确、量化地对信号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反映信号设备的运用质量、结合部分设备状态,并对状态信息进行储存、重放、查询、报警,对于防止违章作业,分析判断故障,尤其对分析发现潜在性故障、瞬间故障和间歇性故障提供重要的手段和依据,对确保运输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微机监测设备作为电务故障诊断专家,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为数据分析,掌握监测数据与设备状态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时发现信号设备故障隐患,预防故障发生提供了可能。信号故障与故障延时是反映信号设备安全运用的重要指标,如能有效地控制并减少设备故障的总量,故障延时总量就会随之减少。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并积极处理信号故障就显得十分必要。运用微机监测手段可以了解故障发生的原因、性质,并利于指导故障的处理。
一、微机监测系统简介
(一)、系统原理
微机监测系统由上层监测设备(铁道部、铁路局)和基层监测设备(电务段、车间、车站)两部分组成,用以监测本单位管辖内各车站信号设备运行状态的网络系统。
微机监测系统应用计算机和信息采集机实时监测各种信号设备,监测对象主要是模拟量监测和开关量监测。模拟量包括:轨道电路电压、道岔动作电流、电源屏电压、电缆绝缘电阻和电源对地漏泄电流等。开关量包括:控制台按钮和表示灯状态、关键继电器状态、灯丝状态、熔断状态和道岔表示缺口状态等。
以TJWX一2000型信号微机监测系统为例来说明其原理。TJWX一2000型微机监测系统采用现场总线(CAN)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及软件工程技术,能实时动态、准确量化地反映信号设备的运用质量、结合部份设备状态,并具有状态信息储存、重放、查询和数据逻辑判断功能。当电气特性超标或违章作业进行局部节点封连时,均可以按照等级及时报警。同时,由于对设备的运用状态能做到“心中有数”,“超标报警”,超前防范,防患未然,能使设备运用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科学地指导现场合理维修,避免“过剩修”或“漏检漏修”,保证列车行驶安全。
(二)、系统结构
TJWX一2000型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由车站系统、车间机、电务段管理系统、上层网络终端,以及广域网数据传输系统五部分组成。
车站系统是微机监测系统的最基本单元,主要负责数据的采集、分类和处理,实现信号设备的实时监测和人机对话。它包括站机、采集机、机柜、隔离转换单元等。站机作为一个车站的集中管理设备,集中处理各采集机采集的实时信息,并将信息进行显示和存储。同时,站机为操作人员提供人机接口,根据对信号设备监测的结果,实现车站作业状态及设备运用状态的实时显示和各种数据的查询功能。
车间机用于管理和查看所管辖车站的数据。车间机具有终端的所有功能,以终端方式连至监测系统,以人机对话方式查看管内站机的所有数据,并能显示网络通信结构拓扑图和通信状态。
电务段管理系统是电务段管内各站的微机监测数据和网络通信的管理中心,是微机监测网络系统的中枢部分。它包括一台服务器和若干台终端、打印机等外部设备以及一些通信设备。
上层网络终端具有终端所有的功能。它以数据终端方式在电务段服务器上登陆,连至电务段监测网。上层终端可以通过专线或拨号随时联网。
广域网数据传输系统把车站系统、电务段系统及上层网络终端连接起来。广域网数据传输系统完成IP数据包在各计算机间的传输,它包括路由器、调制解调器集线器等。路由器完成lP数据包的寻径和转发。调制解调器实现实现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相互转换,使传输信号与通信线路相匹配。集线器用在电务段局域网中连接各计算机。
二、微机监测下的信号设备常见故障
(一)、分类
铁路信号设备的故障总体上可分为电路故障和机械故障。电路故障分类按照设备的功能和故障的性质及现象进行分类,常见故障有:进路系统故障、信号复示器故障、解锁故障和信号点灯故障及其它故障如闭塞设备和供电设备故障等;机械故障有道岔故障、转辙机故障等。
(二)、信号设备故障原因
(1)材料不良,包括元器件变质、制造工艺缺陷。
(2)维修不良,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差等造成。(3)违章作业,主要是从事信号维修工作时不遵守章程。
(4)外界原因,自然界的影响、车及施工的影响、其他因素影响(如因线路长时间没有列车或调车车列通过,造成轨面生锈,使轨道电路分路不良)
三、利用微机监测系统进行故障分析的方法
(一)、微机监测数据分析的原则
掌握技术标准。作为维护人员应了解信号设备正常工作的电气参数,在查看微机监测采集的各项数据时,应掌握管内信号设备的类型及技术标准,电气特性要求,以便及时发现电气特性不达标的设备。
把握数据变化。除查看各项数据是否符合技术标准之外,还要观察数据的波动情况,电压(或电流)的波动幅度有多大、曲线的波动是平滑还是陡变、波动情况出现的频率及当时站场的状态等,依此判断设备是正常波动还是出现了问题。
(二)、微机监测数据分析内容与要求
重要设备状态。计算机联锁、列控中心、CTC、智能电源屏等电子设备。要求查看设备状态,若出现异常,及时对设备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电源屏输入、输出电源。查看外电网电源、电源屏各路输入、输出电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24时内电压及电流曲线有无异常波动。
站内轨道电路接收电压。查看轨道继电器电压是否符合调整表要求和该区段接收电压波动情况。
区间轨道电路发送、接收电压。对 UM71区间轨道电路的轨道输入电压或 ZPW-2000A 轨道电路的主轨出电压和小轨出电压曲线进行查看,以及查看两次分析时间间隔内的发送与接收电压日曲线。
道岔动作曲线。每日查看每组道岔的所有曲线,一次动作曲线正常不能代表本组的所有曲线都正常。将每组道岔集中检修完毕后,将正常扳动良好的道岔动作曲线设定为参考曲线,分析时将道岔定、反位曲线和设定参考曲线进行比较,查看动作电流的大小和动作时间的长短有无明显变化。
电缆全程绝缘。值班人员每日在微机监测上对电缆全程进行一次全测,对全程小于 1 MΩ 的电缆进行记录,并报告工长组织处理。信号机点灯电流。查看 24 小时内日曲线,其数值符合标准,曲线无异常波动。
总 结
信号微机监测是电务安全的“黑匣子”,是信号维修技术的重要突破,是信 号维修体制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系统能实时动态、准确量化地反映信号设备的运用质量、结合部设备状态,并具有状态信息储存、重放、查询和数据逻辑判断功能,当电气特性超标或违章作业进行局部节点封连时均可以按照等级及时报警。这对于防止违章作业,分析判断故障,特别是对瞬间发生或时好时坏的“疑难杂症”故障,或结合部难以界定的复杂故障的分析处理提供了重要到的手段和依据。微机监测系统对信号设备的故障诊断提供了一个很有用的技术手段,利用该系统观察每日各信号设备的电压或电流等曲线可以直观的发现是否存在问题,并找出故障的可能原因。实时监测信号设备的状态,提供了铁路行车的安全性。
参 考 文 献
[1]《现代铁路远程控制系统》刘晓娟 郑云水 编著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2]《基于数据挖掘的微机监测系统故障诊断研究》 张炜 硕士学位论文 [3]《运用微机监测诊断信号设备故障》 张世林 期刊 [4]《利用微机监测处理设备隐患二例》 高义生 期刊
第三篇:信号设备故障案例
信 号 设 备 故 障 案 例
为了提高信号维修人员处理设备故障的业务技能,缩短故障延时,减少对运输正常秩序的干扰,我们收集编写了《信号设备故障案例》手册,供信号技术管理和维修人员学习参考。这是首次将一些典型故障案例收集汇编成册,希各单位在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过程中,注意收集资料,踊跃提供典型案例,以便今后定期汇编。
1、某站15#为单动液压提速道岔。操纵动作正常,定位表示正常,反位无表示
原因分析:
A、首先,来回扳动试验观察。发现芯轨小表示正常,尖轨反位小表示无,判定是尖轨表示电路故障;
B、用MF14型万用表在分线盘对尖轨的X1、X3、X5线测量交直流电压,发现X1、X3和X3、X5间交流电压为110V,高于正常值(60V),而无直流电压,基本判断为室外经二极管的表示电路开路;
C、到室外继续查找,此时应注意15#道岔为定位2、4闭合。先在尖轨XB1箱合内测1、2号端子电压,有100V左右交流电压,继续量7、12号端子电压,仍为100V交流电压,说明ZYJ转辙机内表示电路无故障,再到SH6转换锁闭器的HZ24电缆合处量7、12端子电压,发现交直流电压为0,可判断XB1至HZ24的电缆断线,此时可借用临时线或备用芯线来判断是那根芯线断线。经确认XB1箱12号至HZ24的12号端子的电缆芯线断线,更换备用芯线恢复。
提示:故障修复后,应及时修复故障电缆,确保备用电缆完好。
2、某站10/12#道岔定位无表示
原因分析:分线盘测试有交流110V左右电压而无直流电压,判断为室外开路故障,室外检查后发现故障为12#-B机TS-1接点受潮结冰,接触不良,更换接点恢复。提示:转辙机内部应保持干燥,否则,设备内部潮湿,冬季天气寒冷,极易造成转辙机内部接点结冰接触不良。
3、某站1/3#道岔操定位后无表示
原因分析:电务人员接到通知后到机械室,观察继电器状态,3#道岔芯轨B机无表示,分线盘上测量有交流但无直流电压,另一人立即赶到3#B机,在HZ-24内测试有电压,经检查,机内TS-1-11#接点接触不良(银接点脱落)。更换后恢复正常。
4、某站14#道岔(为内锁闭道岔)操反位不到底
原因分析:观察控制台电流表显示2.5A,室外检查道岔已密贴,转辙机速动爪已落下,经检查自动开闭器检查柱与柱孔卡死(缺油)。动接点因检查柱卡死而未能转换,造成道岔到位后电机空转。检查柱注油后恢复。
5、某站18/22#复式交分道岔操纵不到位
原因分析:观察控制台电流表显示2.5A,判断为室外机械故障。经检查道岔不密贴,电机空转,尖轨根部活接头处抗劲大轨缝顶死,道岔操不到底,造成道岔无表示。松动尖轨根部螺栓后,故障现象消失。
6、某站1/3#道岔反位至定位操不动
原因分析:同时按下控制台总定和1/3#道岔按钮,道岔反位表示灯不灭,检查室内1DQJ不动作,3DG SJ落下,说明原进路未解锁,但由于光管表示灯坏,白光带不亮,看不出未解锁,造成道岔操不动。由于处理过程忙乱,导致故障延时过长。用人工解锁办法使3DG解锁,道岔操纵正常。
7、某站444/446#道岔(为内锁闭道岔)转换不到位
原因分析:来回操纵该道岔,确认定、反位均无法转换到位,控制台电流表有较大电流,室内分线盘测试X1-X4、X2-X4有直流200V左右电压,X5-X4、X6-X4无直流电压输出,判断为A机动作,B机不动作(双机牵引AT型道岔),检查发现2DQJF接点在四开状态,第2组接点支架断开,继电器接点架与衔铁销子折断,更换2DQJF继电器恢复正常。
8、某站2#道岔发生挤岔事故
原因分析:发生挤岔事故后,检查轨面锈蚀严重,且有一层氧化层,现场测试2DG受电端BZ4二次侧有交流电压15V、楼内分线盘有交流13.5V电压,用0.06Ω分路线短路(轨面未打磨),BZ4二次侧有9V左右电压,轨面打磨后,测试BZ4二次侧有2V电压,判断2DG轨道电路存在分路不良现象,为“压不死”区段。
提示:
(1)发生挤岔事故后工区监测设备不能用,不能提供有效的数据;(2)轨道电路存在分路不良现象,由于车务方面未登记,电务也未作为压不死区段管理。
9、某站13/15#道岔不能定位
原因分析:操纵道岔(ZD6转辙机)后,控制台电流表显示1A左右电流,定、反位均无表示,室外检查发现转辙机转动正常,道岔不动作,打开防尘罩发现密贴调整杆与动作杆连接的鸭嘴处老伤断裂,造成道岔无法动作,更换后恢复。
提示:分流、提速后对道岔杆件、角钢的老伤裂纹检查要重视、要仔细,防止机械联锁失效。
10、某站22DG红光带(设备为25HZ相敏轨道电路)
原因分析:在分线盘测量发现送端电压正常为220V,而受端电压只有7V左右,甩开分线盘受端端子,电压明显升高,判断为室外半短路或半开路。在测量受端扼流变压器时,发现电压有波动,经仔细检查,最终发现受端扼流变压器线圈的中心引出线到中心连接铁的固定螺丝松动,造成了轨道电路半开路,使送到室内的电压下降。
提示:该站是电气化改造工程中新开通的车站,工区值班人员对25H相敏轨道电路不熟悉,造成故障处理延时过长。室外送、受端之间的连接线、导接线松动也可能出现上述情况。
11、某站3DG红光带(设备为25HZ和ZPW-2000叠加轨道电路)原因分析:值班人员接通知后,用MF14型电表进行测量发现,送受电端都有电压,分别为220V和100V左右,当时判断为室内器材不良,经更换室内多样器材后,发现故障仍旧存在。后经段技术人员指导查找,用频率表进行测量,发现所测到受端电压为移频1700HZ的电压,而25HZ的电压为0。后到室外进行测量,发现在受端变压器箱内经过隔离器WGL-T后,电压无输出,初步判断为室外该隔离器坏,经调换隔离器后,轨道电路工作正常。
12、某区间为ZPW-2000设备,8630G﹑8644G同时红光带
原因分析:楼内测试8630G的JS轨出1与轨出2电压无电压,分线盘接收端电压几乎为零,甩开分线盘端子,测试电压无变化,说明故障在室外,依据电缆配线图由接收向发送端逐点测量查找,查到区间电缆合F-35HF4发现9#端子电缆芯线断线,该端子电缆为8630G的JS用,当电缆断线时, 其两个区段8630G主轨和8644G小轨的接收都受到影响,故造成两个区段同时红光带。
13、甲站至乙站区间电路为ZPW-2000设备,下行倒改方向后,列车反向运行,从甲站8609G至乙站下行区间全部红光带
原因分析:因为反方向时,从电路上设计为占用8609G,则8609G至乙站下行区间所有区段红光带,从现象可知必是8609G轨道继电器落下,首先判断轨出1与轨出2电压,经查轨出1正常而轨出2电压偏低,约为60~80mv。8609G的小轨受雨天道床漏泄影响,其小轨轨出较低,造成8609G红光带,从而导致乙站方向8621G红光带,8621G红光带导致8633G红光带,以此类推,直至影响甲站至乙站反向区间所有区段红光带。
14、某站微机联锁设备、智能电源屏、25HZ轨道电路开通不久,下行端道岔区段轨道电路全部红光带
原因分析:
A、按经验此类故障点绝大部分是电源屏内轨道电路有一束电源断电或断路器跳闸,就先检查了PZWJ-40/380/25信号智能电源屏内轨道电路
1、轨道电路2的220V电压、局部电源
1、局部电源2的110V电压均正常,观察所有的二元二位继电器均在吸起状态。
B、检查时发现微机联锁机第213#采集板上所有轨道电路采集红灯常亮(实际上由于所有DGJF在落下,采集板采集到DGJF的下接点是正常的),以为是微机联锁的故障,先是换采集板、又是换CPU主板,再是进行A机、B机倒换,时间过去了2小时30分钟故障依然存在。C、最后仔细翻阅了图纸发现显示器红光带的接通条件用的是轨道复示继电器接点(二元二位继电器的第一组上接点为轨道复示继电器JWXC-340提供励磁条件),再检查轨道复示继电器发现全部在落下状态。测试零层(轨道架)的D4-1KZ电源端子没有24伏电压,发现该端子焊片线头没有夹紧接触不好,造成打火后烧断
15、某站为微机联锁设备,在办理T748次Ⅱ道通过时,ⅡAG发生红光带
原因分析:经微机监测回放,发现该区段电压正常,但联锁机信号校核错误:校核提示同为“0”,即继电器上下接点都不接触。由于联锁机A、B机采自继电器的不同接点并且采集线独立,电线路混线及同时断线的可能性不大,判断认为继电器不良,更换继电器后仔细查找发现ⅡAGF继电器内部不良(内有脱落的断头簧片)。
16、某区间为18信息移频自动闭塞,当区间信号机出现灯光转换的时候,会出现瞬间闪红灯,其中T2077信号机在灯光变换时,偶尔使D1G出现2秒钟红光带
原因分析:根据电路分析:可能为D1G接收盒驱动的GJ(UJ)、GJ(LJ)在转换的瞬间,由于这两个继电器为JWXC-1000型,没有缓放时间,瞬间造成GJF(LUJ)(JWXC-1700)落下,从而导致 D1G的GJF落下,GJF落下使1LQF落下,使D1G出现2秒钟红光带;当LUJ吸起后,GJF吸起,1LQJ吸起,D1G红光带消失,电路恢复正常;针对上述分析,上级批准后,在接收盒驱动的GJ(UJ)、GJ(LJ)的1、4线圈两端并接电容,使其具有一定的缓放时间,解决了该问题。
17、某站214 DG等五个区段雨天出现红光带
原因分析:用万用表在分线盘受端端子测量,214DG等五个区段受端无电压,再测量送端电压发现轨道220V电源保险熔断,更换后又断,判断为室外短路故障。经查找发现,214DG送端变压器箱内送端电缆图实不符,各多出一芯电缆,原因是送电端电缆一头拆除埋在地下,另一头还接在箱盒端子上,拆除的电缆未甩尽,下雨后造成电源接地并混线。提示:工程施工完毕,配线一定要二头都拆除彻底,电源要甩净。日常测试不能流于形式,测试结果要认真分析。
18、甲站上行离去区段全部红光带
原因分析:乙站(在甲站上行离去端邻站)QZ2架SQF1A断路器跳起,当时甲站(乙站)S1LQ(S1JG)、S2LQ(S2JG)、S3LQ(S3JG)同时出红,乙站工区将QZ2架SQF1A断路器合上后以为处理完了,不知道甲站S1LQG也出红,甲站也误认为故障在本站(甲站与乙站间上下行各有二个信号点),等甲站找到故障点0922G的小轨电压没有后再通知乙站,乙站再去检查才发现QZ3架SQF1A断路器也跳起了,从而导致故障延时较长。
提示:区间点电源不在同一架,故障反映在本站,原因在邻站是经常发生的故障,因此对此类故障要按图分析查找,双方配合以免造成故障延时过长。对需邻站提供条件电源的设备应列表,做到心中有数。
19、某站下行三离去(1761G)出现红光带
原因分析:经观察由对方站供电的站联继电器全部落下,初步判断为邻站站联电源未送出,分线盘测量该端子无电,确定为邻站站联电源存在故障,通知邻站测试分线盘电源端子无电压送出,邻站ZG1-42/0.5整流器(35架1层)1A的熔断器遭雷击打坏,造成站间联系电路无电出现红光带,更换后恢复。
提示:与上例故障原因类似 20、某站全站轨道电路红光带
原因分析:雷击后,全站轨道电路红光带,经查找为电源屏(闸刀屏,88年上道)RD4(30A)瓷保险被暴雨雷击熔断,造成电源屏GJZ220无输出,全站轨道电路红光带,更换保险后恢复。但28022次出站后发车进路不能解锁,28024次到达后接车进路也不能解锁,经查无KZ-GDJ解锁电源,进一步查找发现:轨道监督继电器(GDJ:JZXC-20000)也被雷击击坏,造成KZ-GDJ解锁电源无输出,从而接、发车进路不能解锁,更换继电器后恢复。
21、某区间为ZPW-2000设备,甲站X1JG(2037G)红光带,同时造成乙站2049点(为X1JG前方一个信号点)通过信号机点红灯 原因分析:经对甲站2037点的发送盘、接收衰耗盘测试(发送盘电压正常, 接收衰耗盘轨入846.8mv,轨出1-663.1mv,轨出2-49.9mv,正常应为110mv左右),通过测试发现接收衰耗盘轨出2电压不正常,导致X1JG(2037G)红光带,同时造成乙站2049G的XGJ不能吸起,T2049通过信号机点红灯,更换甲站2037衰耗盘恢复。
22、某站T0788通过信号机跳红灯时好时坏
原因分析:经对接收衰耗盘测试,发现小轨参数有变化(轨出2:70mV,标准110-130mV),调整至120mV后恢复正常。
提示:要重视小轨电特性测试,发现不良,要分析原因,及时调整,雨天调整后还要注意晴天残压测试。
23、某站2168G红光带时好时坏。
原因分析:室内测试发送端电压正常,受端电压轨出1为160mV, 轨出2为70mV(未故障时轨出1为350mV, 轨出2为90mV),但一时找不到故障点,将主要设备更换一遍,故障未恢复。在故障查找过程中发现本区段一端T2154点信号机往T2168点方向第13个接头处水泥枕前后轨面电压变化较大1.5→0.9V,拆卸水泥枕扣件(水泥枕为一星期前工务换轨同步换上)后,故障消失,受端电压正常,测试接受衰耗盘轨出1为660mV, 轨出2为120mV。
提示:确认送端电压正常后,应等距离逐段测试轨面电压,观察其变化情况。对换下的水泥枕督促工务采取措施,防止又用到其他区段。
24、某区间为ZPW-2000设备,B2G红光带
原因分析:经测B2G轨出1与轨出2电压偏低,从分线盘上测得发送端电压正常,而接收端电压偏低,所以能确定为室外传输回路衰耗过大,从接收端轨面向发送端测电压,测到发送端第三个补偿电容时,发现电容前后电压无变化,经查是补偿电容接触不良。
提示:ZPW-2000区段发送端第二或第三个补偿电容开路会直接造成红光带故障,站内股道补偿电容开路,易造成机车信号掉码,在日常维修工作中要引起特别注意。
25、某区间为ZPW-2000设备,某站下行三接近(X3JG)红光带 原因分析:从室内测试轨出1电压170MV,去室外查找,在发送端第5只补偿电容附近轨面电压明显下降,甩开电容后红光带消失, 室内测试轨出电压上升到350MV,因此可判断为电容半短路所致。
26、某区间为ZPW-2000设备,某站上行三接近(S3JG)、上行二接近(S2JG)同时出现红光带
原因分析:测试S3JG和S2JG的发送盘功出电压分别为130V左右,但测试S3JG接收衰耗盘时发现轨入轨出无电压,再从分线盘测试也无电压,可以判断故障在室外,经查找为区间电缆合F12HF4--上行三接近(S3JG)接收端扼流箱间一根4芯电缆中的两芯混线,造成S3JG无电压,导致S3JG和S2JG同时红光带。
27、某站为电化区段的25HZ轨道电路,SBJG发生红光带
故障现象:经检查发现是SBJG受端l0A保险熔断。更换后,当有列车通过时,保险明显弯曲变形,列车再次通过时,保险烧断。
在查找故障过程中发现,当有电力机车从邻站开出时,SBJG两根钢轨的电流发生很大变化,一侧的电流一直保持在15A,另一侧钢轨的电流随着列车运行的不断接近,电流由20A逐渐增大到85A,SBJG受电端一次侧电压由20V增大到270V,保险开始变黑弯曲,继电器室内该继电器响声异常。
原因分析:为保证相邻两线间的轨距,工务部门在上下行线的两条内轨间加装了绝缘轨距杆,因长期受列车顺向冲击力的影响而发生磨损,当磨损到一定程度时,磨损和过流造成轨距杆短路,牵引大电流将绝缘击穿。当有车从忻口站开出压入SAJG,回流沿着虚线所示方向一部分走上行线,一部分进入下行线SBJG,由于回流的单边增大,造成SBJG受端扼流变压器单边输出高电位,冲击保险,造成保险熔断。
提示:将该轨距杆拆除,工务采取其它方法保持轨距。因此,不能只停留在检测站内轨距杆,要加强对区间及所有可能造成回流不畅或不平衡的处所进行检查、测试。
28、某站SB信号机无法开放 原因分析:工区人员试验SB向正、侧线的进站信号均不能开放,但引导信号能开放,在开放信号的过程中测得分线盘端子有电压,但信号机无电压,利用引导信号回线代LUH线信号可开放,初步判断LUH线断线,进一步查找,测得室外第一方向盒至SB绿黄回线LUH电缆断线,更换备用芯线设备恢复正常。
29、某站SⅡ、S4出发信号不能开放
原因分析:通过排列进路观察继电器动作情况,皆为11线LXJ前电路动作正常,分析造成SⅡ、S4LXJ不吸起故障原因应在11线后的同一点,经测试查找为11线上的下行总辅助按钮(XZFA)第二组接点接触不良,调整恢复。
30、某站上行出站信号绿黄灯信号开放,前行列车出清S3LQG区段,时有发生S3LQG红光带保留,出站信号绿黄灯不能变为绿灯显示(进路白光带正常)
原因分析:出站信号绿黄灯不能变为绿灯显示,观察继电器动作情况,由于列车出清三离去区段,S3LQJ不能吸起所致,测试S3LQJ电压只有8V左右,对照原理图查找,发现电化局在施工时配线错误,与原理图不符,原理图标明复示继电器线圈并联后二台串联使用,实际运用有三台复示继电器,施工人员简单地将每台复示继电器线圈并联后三台串联使用,造成继电器端电压低,有时导致S3LQJ不能可靠吸起(临界状态)。
31、某站XⅠ出站信号跳起
原因分析: 2526次原计划进Ⅱ道,临时改进4道,取消上行Ⅱ道接车进路,在最后一个区段没有解锁时就几乎同时按压SLA和X4LA,在进路没有排出的情况下又按压SLA,造成接车进路变成X4发车进路,但信号不能开放(2526次在区间里,方向电路不能倒过来),后又盲目取消上行接车进路取消不掉(应取消X4发车进路,恰巧X4A内表示灯不亮看不出始端为X4),接着故障解锁,误把下行I道发车进路上的6-10DG解锁掉,使XI信号跳起。
32、甲站SF开放信号,1346次机车接不到码造成停车。原因分析:因上行端邻站(乙站)设备为已开通新设备,而甲站还是老设备,乙站施工计划中明确反向机车信号停用到甲站开通止。恰巧甲乙站间上行线电化封锁施工,1346次从乙站下行线反向运行接受不到机车信号,而值班员又忘发命令,造成1346次机外停车。
33、某区间为ZPW-2000设备,下行三接近X3JG发送盒进行N+1发送试验时,发现N+1发送LU码时无低频信息。
原因分析:
(1)在N+1转换后,发其他码时正常,说明转换的共用电路正常;(2)HU、HB、UU、UUS、U码低频试验,电路正常,而LU码低频电路在HU、HB、UU、UUS、U码电路的后面,因此可判断故障点在U码至LU码编码电路之间,此部分电路接LXJ2F、LUXJF的第二组前接点和TXJF的第二组后接点,用MF14电表借KF电源测量,发现LUXJF的第二组前接点不好。更换LUXJF继电器,故障消除。
34、某站为微机联锁设备,机车出清6/8#道岔渡线时,8-12DG、6DG轨道区段不能正常解锁
原因分析:机车由Ⅱ道往下行线调车,机车出清6/8#道岔渡线时,8-12DG、6DG轨道区段不能正常解锁。电务值班人员到行车室,确认轨道区段白光带保留,但电务和车务值班人员不会解锁,错误使用进路解锁解锁不了,后等段去人采用了区段故障解锁才处理好,造成延时过长,影响很大。
提示:要掌握计算机联锁设备的几种常用解锁方法。
35、某站微机联锁联机同步片刻后就脱机,连续几次联机后都出现上述情况,当时B机为工作机,A机为备机;维修机中提示为主机同步通信窗口内无备机呼叫。
原因分析:接到故障通知后,领工区人员立即赶到现场,认真了解情况后,仔细观察A机柜面板上的表示灯,各种表示灯显示正常(当时正在联机状态),同时进行各部数据的测试;总线5V电源为4.93V、驱动12V电源为11.76V、采集12V电源为11.93V。上述电源数值为正常状态。为了能观察到故障时表示灯的显示情况,决定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联锁A机的面板上,最后终于发现为A机瞬间“死机” 造成备机脱机。
造成脱机的主要原因有:
1、电源电压不稳;
2、通信有强的干扰;
3、STD层板块不好。
针对上述分析,首先重新启动A机,然后联机,但在同步片刻后联锁A机又脱机;最后更换了CPU板,机器再重新联机,同步后还是脱机;测试发现总线 5V电源偶尔瞬间降至4.70V后,又升至4.93V,当低于4.70V时,机器便死机,于是判断为总线5V电源盒不好,更换其电源盒后,再测试电源稳定为4.96V,联机待同步后,A机再没有脱机,微机恢复正常使用。
36、某站S进站信号开放后,列车占用ⅡBG后,ⅡBG白光带灭灯,同时下行3道列车正常信号发车,出站后进路不能解锁,且控制台沪端上下行道岔全部无表示
原因分析:经查,当上行进路内方ⅡBG有车占用时,11架控制电源24V降至5V,DBJF落下,但道岔总表示和分表示继电器仍吸起。原因是11架另层控制电源KF双熔丝不良,因全站道岔表示复示继电器和轨道复示继电器在11架上,故造成进路不解锁和道岔无表示,更换后恢复正常(该双熔丝为SR2-A型)。
37、某站为计算机联锁设备,SⅡ出站信号跳红灯
原因分析:通过观察,造成SⅡLXJ落下条件的所有继电器状态未变化。进一步检查发现SⅡZXJ33接点去微机的配线(SⅡLXJ取样用)在接口架D3--18端子处焊头碰外壳,产生SⅡZXJ落下的错误信息,造成微机误判SⅡZXJ↓,导致SⅡLXJ↓信号关闭。
38、某站下行进站信号不能开放
原因分析:某站在试验引导总锁闭,按钮复原后,进站信号不能开放,经试验整个咽喉道岔不能扳动。查找测试KZ-YZSJ-H电源没有,故障原因是接口架3排1架D7-14端子(KZ-YZSJ-H电源)接触不良。
39、某站控制台表示灯无显示 原因分析:车站值班员在排列进路按压始端按钮后,控制台表示 灯灭灯。值班人员检查测试电源屏供电正常,电源已送出,打开控制台门测试发现JF24(5A)保险熔断,保险合不上。经检查发现,下行接车按钮的表示灯泡(HJ-4型)在按钮内发生转动造成短路所致
40、某站站电化施工开通后,上行正线发车进路司机反映道岔区段掉码。
原因分析:经分析掉码区段为1DG,首先,检查QMJ动作正常后,调高了入口电流,但问题未解决。测试发生端闭环监测低频电压正常,于是把精力集中在配线检查核对上,经查QMJ内部配线正确,核对侧面配线时发现1DG和9DG侧面外部配线(G1-8组合)交叉,后将组合侧面配线02-
7、8与03-
7、8互换,通过测试和添乘检查,设备正常。
第四篇:铁路信号设备故障因素及处理分析
铁路信号设备故障因素及处理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出行的需要。铁路系统迎来了巨大发展的同时人们对铁路系统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铁路建设中信号系统的建设则是保证列车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往往其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列车运行安全和运输效率的高低。本文介绍铁路系统中常见的信号设备故障类型、信号检测技术、处理措施及原因分析。
关键词:铁路信号设备故障 故障类型 诊断技术 处理措施 铁路信号设备故障类型
铁路信号系统由大量、多种机电设备组成的复杂信号系统。因此其故障类型往往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模糊性、随机性和组合性等特点。由于故障现象和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和偶然性,所以诊断故障也具有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特点。按性质来分信号故障类型可以分为如下三类:人为信号事故、非人为信号事故、信号故障。铁路信号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故障信号因其多样性、复杂性和偶然性,为故障分析带来极大不便。因此当信号系统出现故障后,如何能快速、准确、及时的判断故障类型和部位,必将为快速排除故障,保证列车正常高效运行带来方便。因此信号故障诊断技术应运而生。故障诊断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造成铁路信号系统故障的原因大致有设备失修故障、产品质量故障、维护不当造成的人为故障、自然灾害造成的设备故障等。铁路信号设备故障处理技术的诊断方法可分为:传统故障诊断技术(即现场故障诊断技术)、基于信号处理法、解析模型法和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法。其中传统信号故障诊断技术指维修人员根据故障现象、设计图纸、设备说明书以及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的现场分析处理和诊断设备故障。常用有逻辑推理法、优选法、比较法、断线法、校核法、试验分析法、观察检查法、调查研究法、逐项排除法、仪表测试法等。铁路信号设备故障因素分析
3.1 设备系统可靠性 铁路系统关系到国民经济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因此其对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极为严格。因此铁路信号产品的研制、生产、使用、验收过程中管理规范性引起广泛关注。影响信号系统可靠性主要因素信号系统标准少、规范简单、指标不全等。信号系统可靠性是一个从信号系统研发到生产再到使用、维护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其可靠性涉及到产品从研发到使用整个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因此如何制定信号系统由研发到生产再到使用和维护整个过程的可靠性标准和指标至关重要。
3.2 电气化条件对信号系统的影响 信号设备属于弱电系统而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属于强电系统。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具有电压高、牵引电流大等特点,且电力机车在牵引过程中设备整流和换相往往会产生大量谐波。当信号设备与这些设备共同使用时,如果处理不当牵引供电系统往往会对信号系统产生较强的干扰。这些干扰大致可分为感应式、辐射式、传导式,且不同信号设备对干扰的反应也不同。因此对于不同信号设备采取的抗干扰措施也不尽相同。
3.3 电缆电源对信号系统的影响 铁路信号系统属于一级负荷,往往采取双电源供电网络供电。信号电源一般由自动闭塞电力线路和贯通电力线路两路电源供电。两路电源互为冗余,故障时相互切换,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3.4 外部因素对信号系统的影响 铁路系统是一个跨度很长,环境复杂的系统。而列车的安全运行避免不了对外界环境的检测尤其是对一些恶劣环境的检测如:强风、暴雨、大雪等等信号的检测。因此信号系统检测设备复杂且设备环境复杂条件恶劣。这些不利因素往往也会影响工作人员对信号系统的正常维护。因此外部环境对信号系统影响很大。对于这些环境恶劣、条件复杂地区信号设备一定要选用可靠的、智能的和具备一定容错能力的信号系统。铁路信号设备故障的处理措施
4.1 建立健全信号维护制度 信号维护人员应保持通讯畅通,以便运行人员随时联系。除此之外维护人员应每日将自己工作地点事先通知车站值班人员和电务段调度人员,以便出现故障时及时处理。
4.2 信号设备故障维护制度 当遇到信号设备故障时应积极组织故障修复。对于一般故障,维护人员应在联系登记后,会同值班人员对事故信号进行试验检查修复,修复过程应查明原因、记录处理过程及结果。对于严重设备缺陷,当危及行车安全时,若不能及时排除故障应尽快联系值班人员登记停用设备,然后查出原因,尽快排除故障,恢复使用。如不能判明原因,应立即上报。听从上级指示处理。
4.3 重大列车事故时,信号设备处理制度 对于运行机车出现重大故障如脱轨、相撞、颠覆事故时,维护人员不应擅自处理信号设备,应先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报告电务段调度。
4.4 现场维护工作制度 对于发生影响行车的设备故障时,信号维修人员应对接发列车进路排列状况,调车作业情况,控制台的显示状态,列车运行时分,设备位置状态以及故障现象登记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中,作为原始记录备查。结语
随着高铁技术发展和我国对铁路建设的巨大支持,我国在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和可喜成就,有些技术和研究成果已跻身世界前列。我们仍存在发展时间短、技术设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铁路信号系统的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发展的可靠性需要更多的制度安排和技术支持。因此我们应不断需求最优组合方案,以实现铁路信号系统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哲.浅谈铁路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J].科技信息,2010(05).[2]单志荣.浅谈减少铁路信号设备故障的措施[J].科技创业月刊,2010(12).[3]杜洁.基于故障树技术的铁路信号设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实现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第五篇:设备故障与事故处理
设备故障与事故处理
设备故障的含义是设备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因某种原因失去了规定功能或降低了效能时状态。
故障处理是在故障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故障原因和性质,提出对策,占时的或较长时间的排除故障。
重复性故障采取项目修理、改造或改装的方法,提高局部(故障部位)的精度,善整机的性能。对多发性故障的设备,视其故障的严重度。采取大修,更新式报废的方法。对于设计、制造、安装质量不高,选购不当,先天不足的设备。采取技术式跟换元件的方法。因操作失误,维护不良等引起的故障,因由生产车间培训、教育操作工人来解决。因修理质量不高引起的故障,因通过加强维修人员的培训、重新设计或改进维修工夹具、加强维修工的考核等来解决。总之,在故障处理问题上,应从长远考虑,采取有力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加以根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设备事故的含义是设备故障所造成的停产时间或修理费用达到规定限额者为设备事故。事故处理要遵循“三不放过”原则,即:1 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2 事故责任者鱼群暂未受到教育,不放过;3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企业生产中发生事故总是一件坏事,必须认真查处原因、妥善处理,是责任者及群众受教育,制定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演,绝不可掉以轻心。
在查清事故原因、分析责任后,对事故责任者视其情节轻重、责任大小和认错态度,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触犯法律者要依法制裁。对事故隐瞒的单位和个人,应加重处罚,并追究领导责任。
如:磨床MYT1300,主要问题出现在主轴上,主轴产生偏差及震动将会导致零件加工出现问题,不能正常工作。但在处理过程中我们不可轻易拆下主轴,因为主轴是磨床加工中心的主要部位,若是拆装过程中涉及到装配精度。若装配精度达不到要求将成为废铁。所以在处理故障过程中我们在没特殊情况下不可拆主轴,要首先检查主轴上的螺钉是否出现松动等问题。
修理(方式、定额、使用工具与检具等提案)
一、设备维修方式
设备维修方法具有维修策略的含义。现代设备管理强调对各类设备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就是强调设备维修应遵循设备物质运用的客观规律,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维修资源,达到寿命周期费用最经。
(一)事后维修,事后维修就是对一些生产设备,不将其列入预防维修计划,发生故障后或性能、精度降低到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时再进行维修。采用事后维修策略可以发挥主要零件的最大寿命,使维修经济性好。一般范围有: 1)对故障停机后在修理不会给生产造成损失的设备;
2)修理技术不复杂而又能及时提供备件的设备;
3)一些利用率低或有备用的设备
(二)预防维修
为了防止设备性能、经济劣化或为了降低故障率,按事先规定的修理计划和技术要求进行的维修活动,称为预防维修。有以下几种方式:
1.定期维修
定期维修是在规定的时间的基础上执行的预防维修活动,具有周期性特点。它是根据零件的失效规律,事先规定维修间隔期、维修类别、维修内容和修理工作量。我国目前实行的设备定期维修制度主要有计划预防维修和计划保修制两种。
(1)计划预防维修制 1)按规定要求,对设备进行日常清扫、检查、润滑、紧固和调整等,以延缓设备的磨损,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2)按规定的日程表对设备的运行状态、性能和磨损程度等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整,以
及及时消除设备隐患,掌握设备技术转台的变化情况,为设备定期思念过期修理
做好准备;
3)有计划有准备地对着背进行预防性修理
(2)、计划保养制
1)根据设备的特点和状况,按照设备运行小时等规定不同的维修保养类别和间隔期;
2)在保养的基础上制定设备不同的修理类别和修理周期
3)当设备运转到规定时限时,不论其技术状态如何,也不考虑生产任务的轻重,都要严格地按照要求进行检查、保养和计划修理。
2、状态监测维修
(三)改善维修
二、定额
设备修理定额是指编制设备修理计划的依据。正确制定设备修理定额,能提高修理计划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设备修理定额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
1)修理周期定额。它是按设各使用时的主体零部件磨损规律,而制定的修理问哺期时问标准。也是指相邻两次大修理之间的间隔时间。
(2)修理复杂系数。复杂系数是用来表示设备修理的复杂程度和修理工作量的假定单位,它可以用来核算企业修理组织的规模、修理工作的劳动量以及修理工作所需的备件和材料等依据。
(3)修理工时定额,是规定完成设备修理所需要的时间标准。通常是用一个修理复杂系数所需劳动时间来表示。
(4)[修理停歇时间]]。是指设备停机修理起,到修理完成重新投入生产为止的全部时间。
设备修理停歇时间定额可按下式计算:
T=((G.F)/(M.H.D.K))+ TO 式中:T―设备停机时间(天);
G―每个修理复杂系数的钳工工时定额(时);
F―修理复杂系数;
M―每天工作班次;
H―每个工作班的时间(时);
D―参加修理人数;K―修理工时定额完成系数(与修理级别有关);
TO―附加停机时间
(5)修理费用定额。是指为完成设备修理所规定的费用标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可按修理复杂系数为单位来制订定额。
其公式为:G = D总N +∑(Cg.Ca)+ D总J
式中:G-----单位修理复杂系数修理费用定额
D总----单位修理复杂系数总工时定额
N----每小时工资费、工资附加费、辅助工资等
Cg----单位修理复杂系数各种材料消耗定额
Ca----各种材料单价
J------每小时分摊的车间经费
(6)备件储备定额。修理同备件储备定额,制订的原理、方法与物资储备定额基本相同
三、使用工具与检具等提案
机械制造行业设备维修用量、检具及仪器主要有以下三类:(1)机床检验用量、检具;(2)状态监测及诊断用仪器;(3)热工及电力监测用量仪。
一、设备维修使用工具与检具的主要内容
1)根据本企业设备构成情况和自己承修的设备范围,合理地选择配备通用量、检
具 仪器的品种、精度和数量;
2)按设备修理计划要求,及时办理修理专用工具的订货,以保证修理工作的需要;
3)建立管理制度和住址机构,做到正确保管、定制检定和维修,以及时向使用部
门提供合格的量具、检具。
二、选择和配备通用量具、检具的原则
1)根据本企业主要生产设备构成的品种、规格和数量,选择经常使用的量具、检具及仪器,编制量、检具分类明细表,结合设备维修的实际需要陆续购置;
2)所用量具的测量范围,以满足大部分设备维修检测及备件制造的需要为原则。对于价格昂贵且本企业不经常使用的量具、检具及仪器,可向外企业租用或外委检测,以节约资金;
3)选一量具的精度等级,应根据被监测设备或零件所容许的公差决定。
三.量检具管理制度要点
一般,企业设备维修用量检具由机修车间工具室负责管理。存放精密量检具的库房,应能适当控制温度和湿度。存放大型平板、平尺的地方,应有起重搬运的条件。量检具管理制度要点如下。
①严格执行入库手续,凡新购置或制造的量检具入库时,必须随带合格证和必要的检定记录。入库后应规定存放点和方式,并涂防锈剂。
②建立借用和租用办法。对企业内部单位实行低价(折旧费+维修费)租用,对企业外部单位实行正常价(折旧费+维修费+利税)租用。对机修车间内部实行借用,必须办理借用和租用书面手续,写明损坏后应赔偿。
③高精度量检具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负责使用。
④对借出和租出的量检具,归还时必须仔细检查有无失灵或损伤。如发现问题,应送专门检定部门维修检定合格后,方可正式入库。
⑤按有关技术规定,定期将量检具送计量检定部门检定,不合格者经维修检定合格后方可继续借用或租用。对磨损严重且无修复价值者,经有关技术人员鉴定,主管领导批准后报废,并及时更新。
⑥建立维护保养制,经常保持量检具清洁,防锈和合理放置,以防锈蚀和变形。工具室负责人应定期(至少每周一次)检查维护保养状况,奖优罚劣。
⑦建立量检具账、卡,定期(至少每半年一次)清点、做到账、卡、物一致。如发现有的量检具租、借出后长期未归还,应及时催促归还。如发现有的量检具丢失,应报告主管领导人查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