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关键
农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关键
陈庆立 副局长 全国人大办公厅
内容提要:现代化的本质不仅是经济与科技的现代化,也不局限于所谓的理性现代化,而应是以法制现代化为核心的社会现代化。“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为民本,本固民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而建设小康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在农民,所以实现农村现代化便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同样,没有中国农村的法治化,没有农民的法治化也就没有整个中国的法治化。制度的法律化是现代国家进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制度现代化的本质是法制现代化。所以,农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我国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焦点与关键。
关键词:现代化 农民法律意识 关键
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几代人的不懈追求,也是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奋斗目标。本文拟先论证现代化的本质是制度现代化,进而提出制度现代化的本质是法制现代化。在这个理论前提下,结合我国现代化的中期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分析我国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小康社会是全方位的,是包括物质、经济、法治等在内的综合发展的社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一直致力于建立民主和谐的法制化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过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多年的摸索和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农村的法律和制度体系,但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城市与农村的法制化进程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农村的法制化进程明显落后于城市,已成为中国法制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其中又以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与农村法制化推进缓慢表现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法制现代化的关键就不仅是正式制度的建立健全,而是以法律意识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的改善,所以如何加强农村的法制化进程,实现农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已成为当代中国法制化的当务之急。
一、理论前提:现代化的本质是法制现代化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但人们对于现代化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有的学者强调现代化是人类经济福利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高度发达(R·R·帕尔默和J·科尔顿),有的学者则认为现代化是人类理性发展的新阶段(A·R·德赛)。当然,经济、物质、技术水平和人类理性本身的高度发达都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但这些并非现代化的关键。
1.现代化与制度现代化
经济、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并不必然都是现代化的社会,典型的例子是海湾一些国家,这些国家的人均GDP水平和人们的物质福利水平都排在世界前列,但他们仍处于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他们的高收入、高福利都是建立在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上。人类理性的高度发达也不是现代化的根本,因为人类理性不能靠理性自身来把握。
现代化的关键是社会制度的现代化。人类经济福利、科技水平的高度发达,人类理性的进步,是人类现代化的外在的、直接的表现,而这些成就和进步,只有在现代化的制度体系中才能取得。正如塞缪尔·亨廷顿明确指出的,现代化意指社会有能力发展起一种制度结构,它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挑战和需求。M·霍尔朋在《政治发展的速度与代价》中也深刻地总结道,现代化包含着人们用以组成其社会一切制度的变革,即包括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知识的、宗教的和心理的制度在内的变革。可见,从本质上而言,现代化的进程就是社会制
155 度的现代化进程。
无论是科学技术的创造和发明,还是科学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都需要一个与其相切合的条件和基础,需要一个内在机制,这个机制就是制度。从古至今,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是都能推进生产力的发展(如中国的四大发明),生产力的发展也并不是都要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17世纪的荷兰和英国的先后崛起并没有工业和农业技术上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引进先进设备低效使用的例子也随处可见。其中原因是生产力系统除了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外,还包括制度要素。
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能动因素是人,而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由制度决定的。李斯特1841年通过对西方诸国经济史的对比考察指出:“历史还教导我们,个人的生产
①力大部分是从他所处的社会制度和环境中得出来的。”中国在西汉时期就发明了牛拉双铧犁,一拉就是两千多年没有多大变化,其深刻原因,就是没有建立一套有效地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
西蒙·库兹涅茨指出:“生产能力的提高是建筑在先进技术基础之上,并且进行先进技
②术所需的制度上和意识形态上的调整。”不难看出,先进技术是生产能力长期提高的基础,而先进技术所需要的制度则是基础的基础。
2.制度的法律化
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其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制度,都需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是由法律的特性所决定的,也是由法律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所决定的。法律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结合体。重要的、主要的制度在现代国家都已经或必将法律化。所以,制度现代化的核心是法制的现代化。
就法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来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它的长期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民主、法制、效率、活力四者是以法制为中心的,这是因为民主政治是法治政治。高效的体制必须法制化。法制是民主和效率的调节器,增强政治体制的活力有赖于法制。政治体制活力的源泉在于公民、公务人员和政治领袖的信心、智慧、创造力、积极性。法制则是开发这些活力源泉,并使它们持久奔流的基本前提。法制不仅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以法为根据和先导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法;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只有用法的形式加以确认,才能巩固和推广。
再谈一下法与经济制度的关系。现代国家的经济制度通常都要通过法律来确认和维护,在普遍实行市场经济的现代国家,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已成为一种共识。在道德、行政、法律等众多的规则中,法律规则是最具有权威性和强制力的规则,因而法律就应得到最大多数的尊崇。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过程,实质上就是经济法治化的过程。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主体的确立需要法治化,市场经济的存在需要法治化,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法治化,市场经济的管理需要法治化,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法治化。
从法律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我们不难看出,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社会法治化,说到底其实就是法制的现代化。
二、农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关键
现代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每个国家都会设立自己各个阶段发展的战略目标,有中期的也有长期的,这一个又一个目标的实现,就是现代化的进程,也是一个国家高速发展的文明进步的标志。①②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98页。
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发现与反映》,载《现代经济学论文选》第二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4页。
156 1.我国现代化的中期目标是小康社会的实现
我国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确立了分三步走的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从长期来看,我国现代化的目标是国民经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从中期(21世纪头20年)来看,是小康社会的实现。
“小康社会”的概念是邓小平首先提出来的。小康目标的提出,经过党中央领导集体和理论界的研究论证,是一个科学的设想。这一设想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得到了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的充分肯定;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上它得到具体化,并确立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 “从新世纪开始,我们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在小康社会理论问题上的历史贡献就是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法制现代化是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所说的小康,不只是一个解决生存性物质消费的小康,未来的 “小康社会”,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生态等在内的全方位、综合性的社会发展概念。
如前所述,民主政治是法治政治,高效的体制必须法制化,法制是民主和效率的调节器,增强政治体制的活力有赖于法制。从现代化是制度现代化和法制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我国小康社会的目标,其核心正是法制现代化。我国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的事实是有目共睹的,而如何完善发展精神文明,使之不阻碍乃至促进物质文明的继续高速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从这个大处着眼,我国现代化的途径就必然是以法治来促进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3.全面小康重点在农村:法制现代化要走群众路线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必须加强和完善农村的法制建设。只有农村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有基础和保障。没有农村的法制现代化,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是不完整的,甚至都不能称为现代化。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迫切要求加快法治进程,走上“自上而下”推进法制现代化的道路。新的法律不断颁布,电视中法制频道和节目的收视率不断提高。然而,流行于普通百姓之中的观念依然是“打官司”就是在“打关系”。后发展国家法制现代化选择政府主导的道路是理所必然的,但是,这个“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必须调动参与现代化过程的绝大多数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起来,才能最终实现。中国的法制现代化之路没有广大老百姓的参与,尤其是没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参与,永远只能停留在上层和表层,而无法走进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
4.农村法制现代化的关键是农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 从依法治国的主体看,农业和农村法制建设在影响着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国9亿多农民是依法治国主体中最庞大的群体,所以农业和农村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党的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问题,而中国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即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民主化和法制化。
据初步统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已经制定并颁布了20多部农业和农村经济方面的法律,国务院颁布了40多部农业行政法规,同时,地方人大和政府也制定了一大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初步形成了以《农业法》为核心的农业法律体系 157 框架。这些法律、法规涉及农林牧渔各业,涉及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涉及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初步做到了有法可依。
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农民、农业和农村也被卷入了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发展市场经济是我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是,反观目前我国农村的法制现状,我们不仅为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担忧,也为农村法制现代化的发展担忧。
这种担忧不是对法律制度建设的担忧,而是对人们法律意识的担忧。因为从立法的角度来看,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较完备的农业法律体系,但是“徒法不能自行”,只有法律法规,而人们没有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还是会不遵法、不守法。那么法律法规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农民法律意识落后,所以,这个法律体系往往被人们规避或扭曲,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当前我国农村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历史传统的禁锢,农民的法律意识较淡薄。也许我们还能举出更多存在的问题。如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村法制教育困难重重,法律服务缺乏支持系统;由于文化背景的影响,农民不知法、不懂法、不守法等等,实际上所有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归于农民法律意识的薄弱。
法制是民主和效率的协调器,也是民主和效率的助推器。农民法律意识的薄弱,阻碍的不仅是农村法制现代化的进展,同时也抑制和影响着农民积极参与生产和生活、积极创新谋求发展,整个农民阶层的信心、智慧和创造力都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阻碍了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用以界定、规范和协调人们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经济制度”由“正式约束(正式制度)”和“非正式约束(非正式制度)”两部分组成。正式制度是人们自觉地、有意识地创造出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和规则,从宪法、各种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各种政策规定、实施细则,最后直到个别交易活动的个别契约。非正式约束则是指一个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社会文化传统和行为规范,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等等。诺斯在理论上说明了非正式约束对于实际的制度变迁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实际制度变迁过程总是正式约束变化与非正式约束变化的统一和互动的过程。从长期来看,个人行为的非正式约束决定着正式约束的演变,即使一个经济体的正式制度结构有了整体性的改变,其实际结果如何也要取决于新建立的正式制度同那些只能
③逐渐改变的非正式行为规则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变化。非正式约束的状况及变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正式制度变迁是否顺利乃至成败。
新制度经济学的上述理论,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我国农村法制现代化的关键不是完善立法、改变正式制度,而是通过普法、法制宣传教育和加强农村中小学法律教育等方式来实现农民法律意识的转变,改变农村的非正式制度。这是由于我国的农村社会是处于长期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自给半自给经济为特征的农村社会,先进的工业文明对农民、农村的影响要小,而落后的封建传统对农民、农村的影响要深。所以以法律意识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的状况和变化,是我国农村各种正式制度顺利施行的关键所在。当我们采取“自上而下”的现代化模式,通过立法在较短的时期内建立起一个较完备的农村法律体系后,接下来更重要、更困难的现代化,就是走群众路线,使“自上而下”的立法能够“下”得去,并通过培养和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智慧,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互动。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法制宣传教育尤为重要,它是一项政府主导、适应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参与,才能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我国的“五五”普法已全方位启动,并与“十一五”规划同步实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它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这个互动真正动起来了,我们的现代化才能最终实现。只有农业和农村法治建设的进程加快了,整个依法治国的进程才会加快;只有依靠政策和法制解决好农 ③
D.C.North,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eta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158 民问题,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才能加快现代化的整体进程,从而大大提高整个依法治国的整体水平。
当然,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者的互动仅是我国现代化的形式要件,仅仅是我国现代化的一个新的起点,现代化的进程仍需要我国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辛勤工作。但是,没有这个互动,没有这个起点,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恐怕更加漫长。
参考文献:
[1] 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2]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3](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4] 李蕊《农村法治建设与现代法律意识》,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三期。[5] 戴健林《中国农民的法律心理:一种本土化的解释》,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1998年第二期。[6] 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版。[7] 刘炳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8]《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9] 刘振伟《万世根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4月1版。[10] 李萍《依法治国重在制度建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1月1版。[11] 潘维、贺雪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6月1版。
159
第二篇:科学技术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
科学技术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
当今世界的竞争,其实质是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把发展科技列为本国战略重点,在我国,只有实现科技的飞跃发展,才能保障其他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说科学技术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
20世纪初发生的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核心的科学革命,先后在能源、材料、信息、生物技术等领域,引发了持续一个世纪的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命,到20世纪末,一些发达国家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再一次启动了人类社会新一轮的现代化进程。历史生动地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由科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引发的,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的发动机。
马克思说:“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的锐利武器,具有内在的革命性。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只有在科学技术发生革命的前提下,社会生产力才会发生革命性的飞跃。从人类文化发展角度看,在人类科学技术实践中产生的科学文化,如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提倡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鼓励质疑、尊重实践、崇尚创新等,对人类文化发展则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形成了今天我们熟知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等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正是科学技术内在的革命性,透过其生产力和文化双重属性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启动了人类社会几次现代化进程。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华民族陷入积贫积弱、备受屈辱的悲惨境地。自洋务运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技术救国试验,到“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提倡“科学救国”;从废除科举制度、实行包含科学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新式教育,到提倡“教育救国”;从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提出“欧化”、“西化”等模仿西方社会模式的“现代化”口号,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成为中华民族志士仁人苦苦追求的目标。
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新中国,对旧中国实行了彻底的改造,使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与自主的国家,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政治和社会基础。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新中国就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体系、科学技术体系和国防体系。“十年**”使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改革开放带来了科学的春天,为我国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到20世纪末顺利实现了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当今,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按照邓小平同志“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全面实施了科教兴国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创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传统意义的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经济社会向工业经济社会转变的过程。今天的现代化概念,对发达国家来说,主要是指从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演化的过程;对于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是指其加快发展,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纵观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可以说,科学技术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推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早在1963年,周恩来总理就指出:“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大发展。”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国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时
也高瞻远瞩地指出:“科学技术要走在前面”,“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一论断深刻地揭示了现代化的实质,对于我们认识科学技术在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而正确制定我国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50年进程中的科技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充分认识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要走在前面”,“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些重要论断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一是要优先发展科学技术。在以资本和资源为发展基础的工业经济时代,提高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和适应大工业生产要求的创新效率,保持关键技术和制造工艺的领先,是企业应对剧烈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是国家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在知识经济时代,以最新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是最为重要的战略性基础资源,是决定生产力水平的首要因素,科学本身是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擎,高新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将不断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科学和教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知识基础成为企业、区域乃至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平台。如同工业经济时代对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一样,对科技与教育的投入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为重要的公共性战略投资。
二是要全面认识科学技术对现代化进程的深刻影响。目前,国际学术界对现代化的理解,认为现代化包含生产社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城市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元化等方面。尽管这一理解带有西方价值理念的痕迹,但认为现代化不仅包含经济发展,而且也包含社会结构变革、民主与法制建设、文化发展等诸多内涵,是社会的系统演化这一观点,还是有借鉴意义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将对经济、社会、文化以至政治等方面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将不断提高,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将为维持和改善我们的生存发展环境,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主要的支撑,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杠杆;科学文化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精神文明的基石;科技实力将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国与国之间政治实力较量的关键和基础,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主要因素。
三是要正确理解何为“科学技术要走在前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学技术走在前面不但是指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要适度超前,更重要的是要求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自近现代科学产生以来,科学本身就一直是国际化的,科学知识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国内领先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流动,技术创新与转移成为超越国界的活动,填补国内空白将成为过时的概念。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只有具有国际竞争力,才能真正走在前面。
现代化的基本内核和动力源是科学技术。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现代化,进而推动政治、社会、文化和人的现代化。基于对典型国家的现代化基本指标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科学技术对现代化的作用强度平均达到62%以上,但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这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我国科技社会的发展程度及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约为它们的三分之一,主要差距是人均R&D支出低、大学普及率低和人均教育经费低、每百万居民申请国内发明专利数低。低水平的科学技术水平导致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缓慢。
因此,我国在科技发展推进现代化道路上面临的主要任务是:①在科技自身的发展进程中,面临着科技转移和科技创新的双重任务。②在科技经济方面,面临着发展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双重任务。③在科技文化的建设方面,面临着发展近代科技文化和构建现代科技文化的双重任务。④在科技体制的建设方面,面临着开展技术创新和科学创新的双重任务。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是,到建国100周年前后,全面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使国家创新体系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我国综合竞争力中最具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整体水平跻身世界强国行列。在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精神的今天,明确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引导我国广大科技人员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努力奋斗,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才能真正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而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要走在前面——试论科学技术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路甬祥
“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周恩来选集》下卷 “科学技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 张云霞
第三篇:浅析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
浅析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
摘要: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革的转型时期,积极进行现代化农业建设,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建设起步晚,所以还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存在很大差距。本文从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市场化机械化信息化
一、现代化农业建设概述
1.现代化农业建设概述
现代化农业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现代化农业建设是指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代新型农民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此外,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着眼于促进农民增收,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
2.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七大基本特征
一是生产过程机械化。主要通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各环节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者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 1
效率。
二是生产技术科学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先进科技不断注入农业的过程,不断完善农业的基础科研、应用科研及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贡献率的过程。
三是增长方式集约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方向转化,意味着农业增长方式要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在投入边际效益递减,外延扩大生产余地变小的情况下,把增产的基点转到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四是经营循环市场化。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之一是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在资源的配置上,行政手段退出与市场功能发挥,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生产的目的上,产品自给自足的消亡与纯粹用于商品交换的转换,是现代农业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发挥”和“转换”的量变过程,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趋近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的商品率如果达不到较高程度,农业现代化就“化”不起来。
五是生产组织社会化。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各部门、各环节要与社会相关部门、市场主体有机联系起来,在形成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的同时,又促进农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六是生产绩效高优化。我们所要的农业现代化,是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生产绩效如何,就成为检验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可一票否决。
二、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我国经济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统分结合经营体制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向不相适应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并日益突出出来,因此也促使我国农业进行改革。如建立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创新农业招商引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建设高效生态农业。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主体,也是现代化农业建设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而现阶段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市场化水平低,使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乏力;农业科技推广缓慢,虽然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已意识到农业推广的重要性,加大了对其投入的力度,但这种形势依然严峻;农业机械化程度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农业信息化建设滞后,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发展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三、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对策
1.选聘大学生村官
选聘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具有农业专业背景的毕业生到农村任职,为现代化农业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大学生有较好的文化理论基础、活跃的思维、容易接受新事物,特别是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大部分具有农学专业背景,他们投入到广大农村中,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知识,带领农民掌握新技术、调整经营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有利于发挥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立体作用。
2.完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血液。因此,政府应加大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力度。
3.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是我国顺利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必要条件。我国应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紧紧抓住机遇期,大力推经农业现代化建设,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转变财政支农观念;按照加大农业投入的要求,多渠道筹集支农资金以提高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水平。
4.提升农业市场化水平
市场化经营不但决定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水平,影响到能否有效应用先进科学技术,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业的生存,还关系到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应大力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加快建立农业保护体系,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扶持和保护力度,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建设。使我国农业真正走上市场化规模化生产道路,是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
5.加强农业科技推广
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关键是解决人、钱、事和责、权、利结合的问题,要建立健全县、乡、镇三级服务网络,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装备,强化推广机制创新;坚持以科学技术带动农业发展;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6.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为继续提高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我国应该改变农机装备结构,实现转型升级;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加强对资源、能源、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法制建设,发挥农机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能作用;加强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保障;大力推进农机化技术创新,促进农机装备优化升级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普及。
7.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做一项产业来发展。众所周知,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发展最迅速、科技含量最高、利润率最高的产业之
一。发达国家50%以上产值来源于信息业,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做产业来发展。
8.发展低碳农业
“在今年两会热点的民意调查中,‘低碳经济’这个词今年首次进入人们视野”。很显然,低碳经济是今后中国经济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农业的发展必须要走低碳之路。其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并降低农业发展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维持生物圈的碳平衡,其根本目标是促进实现碳中性,即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与通过人为措施吸收的二氧化碳实现动态平衡。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国农业不仅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要满足工业原料不断加大的需求。因此,必须改造农业,走现代化农业之
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生产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工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使我国农业现代化达到更高水平,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第四篇:现代化档案材料
青岛市现代化学校相关档案材料
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认识问题
各学校没有把对档案材料的整理过程当做学校各方面工作的一次梳理、提升的过程。在准备档案的过程中有学校教务处或档案室老师整理,只是档案材料的堆积,材料不齐全、不系统,不能很好的及时解说、介绍、渗透学校办学理念,分管的领导干部对档案材料比较生疏,需要的材料不能及时找出来,出现问题互相推诿,没有团队意识,不能灵活迎检。
二、面上问题
1.档案材料准备思路不对,仅仅准备指标中比较明显的几个材料,应该将学校整体工作根据24个指标进行分门别类整理出来,展示学校亮点、特色工作。
2.只准备文字性材料,没有梳理过程性资料。3.档案盒目录、标签要统一规范。
三、各指标具体档案准备及存在问题
B1:①办学理念在学校目标、校风、校训、管理、教育教学和办学特色等各个方面均得到充分体现。在校长访谈、学校一切计划、总结、活动安排中都会详细询问。
B2:①校园环境文化有特色,校长熟悉环境文化的设计,做好解说,体现学校办学理念。②有鲜明的校风、教风、学风,在校长访谈、学校一切计划、总结、活动安排中都要有所体现。③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各种师、生的校园文化活动,每一个活动都有活动方案及过程性资料的梳理积累。
B12:社会教育资源丰富并得到充分利用,①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学生的研究报告。②志愿服务,社会实践④综合性实践活动,⑤.落实海洋教育课程,积极开展丰富的海洋相关知识教育。有学生过程性资料,学生作品。这五个方面要求记录详实,扎实有效。
问题:综合实践:个别学校没有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不能逐年修订,有的学校已提供方案没有学生过程性资料②研究型学习,存在学生过程性资料少,没有实施方案③海洋教育造一些比较高深的资料,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更没有学生过程性资料,就是造档案。③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材料都比较少。
B13:①德育活动能够贴近实际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并符合学生成长需求。提供每一项德育活动的详实的过程性资料,比如计划、活动方案、图片等。②学生行为习惯符合《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从进校门起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学生素质,比如学生座谈、课间交流、信息技术考核过程等,从学生秩序、礼仪、精神风貌等观察。
问题:很多学校不会解读指标,没有将学校开展的一些德育活动提供给出来。
B14:①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关活动、资料。②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个性化培养机制健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均有成效。与B11中培优模式资料可通用。②与国内外优质学校建立姊妹学校,通过外派教师、接受国际学生以及合作办学,承办国内外交流活动,建立长期、稳定、有实质性合作项目的校际合作关系,有合作计划、规划。
B19:局属学校、区(市)所辖中小学80%(含80%)以上学科均有教师分别获市、区(市)以上教育教学荣誉称号得满分。
问题:荣誉称号需要分门别类整理,教师获得荣誉称号的比例没有计算,有不达标学校。资料同B7称号整理。
B20:①制定到2015年,干部、英语教师、其他学科教师有过国外培训、交流经历的有关计划。高中不低于15%、30%、10%,初中不低于10%、25%、10%,小学不低于10%、20%、5%,根据百分比计算本校出国交流人数,安排到2015年干部、英语教师、其他学科教师达到要求。
①有明确学校、合作项目。②或经过有资质的外籍教师进行为期不少于50小时(不少于10天)集中培训的比例,得10分;每降低5个百分点扣1分,扣到6分为止。
问题:①没有做出出国交流的计划,有出国交流计划的学校也是不够详细,具体到与哪个国家、那个学校进行什么方面的合作交流 ②对怎样积极利用国内优质资源没有规划、没有实质性合作。
四、专用室应注意的方面
(1)卫生室:卫生器材要齐全,身高、体重、视力等项目三年曲线图;卫生室教师的听课记录:从卫生角度(教室采光、学生个人卫生、用眼情况等)进行听课记录;诊断床要求白色床单以及方便上下床(避免有障碍物)。医疗器材根据标准配备。
(2)心理咨询室:室内环境清新、舒适,摆放几盆花,写一些温馨的标语,让学生感觉比较舒心。相关材料、记录要齐全;咨询室的位置安排要合理(远离校长室、教导处、卫生室等)。
(3)实验仪器室:仪器摆放从0号仪器开始,依次是1号、6
第五篇: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定义:
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内涵:
1.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状态。
2.教育现代化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的转化。3.教育现代化是一种教育整体转换运动。4.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目标:
(1)教育的普及化:教育的普及化要求有较高的教育普及率和较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2)教育的终生化:教育的终身化要求具有终生教育的体制和条件。(3)教育的个性化: 教育的个性化强调要培养既全面发展又有个性特长的创造型人才。
(4)教育的国际化:教育的国际化要求加强与各国的教育交流,具有教育国际交流的能力。
(5)教育的信息化:教育的信息化要求在教育领域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保证扩大教育规模,为教育终身化、个性化和国际化提供保证。指标:
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 基本特征
(一)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用自然经济的传统教育观来看,教育并不是社会再生产体系中的一个内在环节,而不过是“文化人”的社会点缀。自然经济的非经济核算的通病,与传统教育耻于经济效益分析及自命清高的痼疾相辅相成。现代化教育打破“教育是非生产部门”的陈腐观念,从教育--专门劳动力的投入--产出这一关系的角度来把握,把教育纳入社会再生产体系的内容结构之中。现代化的教育观认为,教育能生产出人的劳动能力,教育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组成部分,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因此,现代化教育无论在数量上--发展规模和速度上,还是在质量上--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上,都要和现代生产的要求相适应。
(二)现代化教育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只有开放系统才可能走向有序(进化),封闭系统只可能走向无序(退化)。一个社会系统只有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能量、信息,才能得到进步与发展。现代化教育的开放性表现在:①教育向全体劳动者开放,打破小学--中学--大学这种单一纵向的学校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更多地向企业、向社会招生,更多地通过纵横交织的渠道来扩大教育场。②对受教育者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向实践效益开放,向社会经济效益开放。③教育经费来源从围家财政单一渠道向多渠道开放。除义务教育阶段外,国家无偿性的财政拨款,将逐步改为有偿的价值补偿。学校是智力资源密集的场所,应该是信息吞吐量最大和流动频率最高的地方。教育要做到“三个面向”,就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实行开放办学。开放式办学就是在信息上与外界交流,有吸收也有输出。怎样实现:
1.更新教育观念
要真正实施个性化教育,我们首先要辩证地去看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应吸收其精华,摒弃其糟粕,树立竞争、开拓、创新的价值观。只有这样,家长和教师才能在活动中自觉地鼓励教育对象的个性发展,为他们营造一个有利于个性张扬与发展的环境,这是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其二,正确地看待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种种现实原因,人们对个性发展存在着一些偏见,担心由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出乱子。因此,须解除这种疑虑,认清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懂得鼓励人的个性发展虽有一定的风险,但不能因噎废食,关键是怎样引导,怎样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其三,认清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诱发人的创造力,不断完善教育对象的人格。2.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培养人的蓝图,学校是否具备办学特色,能否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个性化教育的课程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要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优化课程体系须做到:一要突破传统的单
一、平面的课程结构为多维、立体式的课程结构。对各课程之间重复、交叉的内容进行归并,陈旧的内容删除。二要加强课程的实践性,体现学以致用。充实活动课,加强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三要加强课程的可选择性,增加适合不同学生需要的选修课。四要加强课程的“校本开发”。目前,中小学已实施新的课程计划,新课程计划把学校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类。针对各地差异和实际情况,课程管理体制重心必须下移,学校课程开发亟待解决。3.改进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个性化教育的主渠道。教学过程是体现个性化教育的中心环节,实施个性化教育必须改革课堂教学,逐步建立学校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体系。探索最优化的个性化教育的课堂教育模式,须做到以下三点。一要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价值取向,善于利用学生的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疑点,引导学生生疑、质疑,以激活思维,善于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创设各种新颖的针对性强的问题情境。二要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需要,如采用问题教学与探究式教学,满足学生求新求奇的心理,让学生在自我实现中探索世界,发现真理。三要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教师应转变角色,由单一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知心朋友、指导者、合作者,应实施民主化教学,确保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8] 4.完善物质条件
物质条件是完善个性化教育的基础和保障。为此,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个性化教育需要一大批有个性的教师,“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教师永远是一个个性,一个鲜明的个性,独具一格的个性。”因此教师的个性品质必然影响教育过程,学生的个性往往或多或少地带有教师的个性的痕迹。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积极引导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国家应建立起适应与当今时代发展的教师管理体制,严格教师聘任制度,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以确保教师队伍的质量。二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教育,加大教育投资,把钱用在刀刃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先进的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等。三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它表现为学校的“综合个性。”[9]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是一只无形的手,对生活于其中的成员的个性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国际的例子
最典型的要数美国的个性化教育。它的个性化主要特征是在教育中重视个体的独立意识、自信心、反抗精神以及多种能力的培养。强调家庭、学校、社区都要努力创造条件让个体充分发展这些能力,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造就有活力、有创造性的个体。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非常注意平等地对待孩子,经常与孩子讨论他们成长中的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家长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不替孩子作决定,因而孩子从小就不完全依赖父母。家长很注意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肯定孩子的独立精神和反抗行为。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课堂教学方面,鼓励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多疑、多思、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