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转化
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转化
一、我国基础教育定位于 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定位于“现代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动因是什么?是主观 的臆断还是客观的必然?
对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不能离开三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背景。这就是: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区域性发展的极不平衡,以 及多元文化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的民众心态。
首要的核心问题是我国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性调整。中国半个世纪以来,产业结构经过了多次调整,逐步从以农业为主的结构体系转向以工业为主的结构体系;从不完整的、破碎的结构体系转向基本完整的结构体系;从严重依赖国外资本及国外要素投入的结构体 系转向建立在民族工业基础上的结构体系。
其次是中国发展极不平衡的区域性特征。这种不平衡发展,不仅表现在东部、中部、西部的区域性发展差异,而且在区域内也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极不平衡。这种区域性发展的差异导致贫富差距以及发展观 的差异。
再次是多元文化与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的发展环境。目前中国同时面对工业化社会、信息化社会的建设任务,使得原来应以历时形态依次更替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在中国的嬗变和演进中转化为共时的存在形态。加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多元文化的背景,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使我国现代化发展 进程面临极为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条件。
面对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要高扬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加快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形成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民族凝聚力之魂,教育必须首先实现现代化发展, 这是历史的必然。
二、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 根本标志及基本特色
基于对“现代化”的核心在于发展、超越的理解,基于对现代教育本质的把握,我们将“教育现代化”内涵界定为: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与现代社会经济、政 治、文化发展变革相适应的教育形态的变化演进。
这一内涵的界定含有三个基本命题:在空间上,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整体上的深刻变革的过程(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在时间上,教育现代化是 一个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过程,这是一个渐进的积累过程;在发展动力机制上,教育现代化是伴随区域性经济、社会、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不断调整、更新、定位的过程。
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标志及特色,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我国基础教育战略地位的确定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障。”正是基于教育在解决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矛盾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基于基础教育对一代人的一生具有的重要奠基作用,基于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再就业能力、培养受教育者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从“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到将基础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从而实现了基础教育战略地 位的根本性转化。
一是将基础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味着地方政府在制定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将教育与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列纳 入整体发展规划。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举措。
二是将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作为建立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重要环节。基础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质,这是一个如何有效配置和利用教育资源的问题。
(二)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
教育观念的变革以及现代教育观念的初步确立,集中表现在:从长期以来仅强调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到开始真正关注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价值尺度作为思考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这正是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本质标志。正是立足于对人的发展的现代意义的思考,以人的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主题,逐步确立新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 观。在教育价值观上,变革片面强调学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确立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强调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主要目标,确立面向全 体、为了全体、造就全体的学校职能观。
在人才观上,变革以往将学生视为消极被动的“物”,重智轻德,不尊重学生人格,贬低学生价值的人才观。将每个学生都看成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理解尊重学生,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 到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
在教育质量观上,变革以学生考试分数高低作为评价教育质量惟一标准的做法,强调学生在致知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搜集处理运用情报信息的能力和发展新知 识的能力。
现代教育观是发展的教育观,通过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我们正在实现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的跨世纪超越。
(三)基础教育体制的现代转化
体制改革是教育发展中一个具有战略性的根本问题,它将提供高效运行的机制保证。如何建立一个富有活力的教育体制,是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中涉及构建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 问题。
教育体制包括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财政投入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基本方面。体制的变革实质是运行方式的变革。有学者认为,作为“社会运行方式变革”,核心是生产方式,含义包括:(1)社会的各种不同部门之间实现资源和人力配置的方式,(2)社会调整成员之间关系的方式,(3)作为文化的心理积淀的社会成员日常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俗)。这 一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
教育体制的现代转化,关键在于优化教育资源,保障系统的有效运行。基础教育的运行体制,作为自在系统,取决于与经济、社会、政治诸多方面的关系的协调,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保证国家有关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政策等指令,能系统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就以办学体制而言,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中国的基础教育形成了“政府办学为主,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共同发展新格局”,即以政府办学为主,实行办学主体多元化。不仅有国家办、企业办、集体办、个人办,也有公办民助、民办公助,还有国际教育资源的引进,以及近年来作为教育发展新模式———教育集团的出现,从而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一统的办学模式,打破了学校单一所有制结构和单一行政隶属关系的局面,形成了教育类型、层次、形式的多 样化。
有中国特色的办学体制的建立,增加了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和选择性,有利于解决教育资源不足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在不断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建立多渠道教育融资体系,积极探索利用资本市场促进教育发展的新道路。基础教育体制的现代转化,使教育的发展主动适应了我国社会先进生产力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主动适应了受教育者对终身学习的多样化需求。
(四)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时代主题及内涵的把握
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主题,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诸问题。
1.基础教育发展目标——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特别是对人的生命的关照,其中关于主体性,关于儿童生存状态与权利诸问题的探讨,恢复了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的应有本性。无论是个性发展教育、和谐教育,还是自主教育、成功教育,均在探讨如何培养有个性的人,有主动精神的人,有健全人格的人。
2.对知识观的重新审视。现代教育倡导的知识观,摈弃了传统知识观的工具价值,开始关注知识的发展价值,关注知识所具有的文化性和社会性;知识的范畴,从文本记载的知识扩展到生活实践的知识和缄默知识,从而使知识成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发展过程。现代教育的知识观,特别强调知识的获得,是个体在与外界相互作用关系中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个体与群体相互交往的双向建构的过程,因而关注知识获得过程中的理解、体验以及学习者的主动建构。
3.对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探讨。理论探讨涉及两个不同的切入点,一是对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价值功能及意识形态范畴进行了剖析,提出学校应整合、构建新的文化;提出面对经济全球化,应提升民众的文化自觉。这一分析视角主要是在理论、观念层面。二是从学校文化建设角度进行探讨,并付诸于实验研究。这是在实践层面的探讨,研究围绕五个方面展开,这就是:学生文化(学生的价值观)、教师文化(教师的教育观)、课程文化(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网络文化和学校制度文化。
4.人文与科学的整合——教育内容的反思与构建。科学与人文从分歧、对峙走向整合,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人文与科学关系处理上,从思辨层面向下延伸到实践层面。一是超越了科学主义仅对物质、技术的关注,挖掘内蕴于科学内在的理性质疑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二是在倡导科学精神的同时,倡导人文精神的培养,并使二者保持必要张力的平衡;三是防止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畸形发展,针对经济主义、唯科学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价值断裂等问题,研究德育的实效性,倡导主导价值取向,弘扬先进的人文精神,以提升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水准。
(五)基础教育区域推进与一批示范学校的形成在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中,形成了由教育行政干部、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相结合的科研群体,以前瞻性的设计思路,一定时期内集中相对优势力量的工程学方法探讨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问题。这是一种带有开发性和应用性的研究,研究在两个层面 展开:
一是区域性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推进。主要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由地方政府主持,加大发展教育的投入力度,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按照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区域性的学校规模的调整,实现区 域内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及优质教育资源的发展,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好的基本教育。基础教育的发展在规模、条件、教师队伍、办学质量、人才培养以及教育适应力等方面,达到了现阶段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初步要求。与之相伴的是,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同时深化了关于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非均衡发展问题 和关于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标体系等问题的研究。
二是对学校教育现代化问题的探讨。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如何推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发展,研
究聚焦于学校这个复杂系统中的基本要素的优化以及统整问 题。
正是经过十多年的探索、积累,中国大地上已涌现并将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具有典范性意义的学校。这些学校有现代的教育观念、鲜明的办学特色、高素质的教师群体、优化的课程与教学体系、信息化及智能化的现代水平,以及体现人文关怀的学生生存环境。这些学校以充分体现的发展性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并不断丰富着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 的内涵。
三、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面 临的矛盾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在理论层面,对“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定义、概念,对教育现代化的主体、对象,教育现代化的内容,衡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标准以及现代化发展的局限性等问题,学术界至今未取得共识。在实践层面,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时期,随着城市 化建设的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必须着力解决基础
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以及教师专业化问题。
对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这一具有战略性、全局性问题的探讨,目前关键问题是必须形成研究域。
1.真正确立现代发展观,需要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和马克思关于人的个性自由的充分的发展论断,在现代意义上进行理解和把握。
2.基础教育又必须依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来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那么,学校在“适应、冲突、互动”三种关系角色中应如何处理好学校与社会的依附性与主体性的关系?与此问题相关的是基础教育发展与市场运作规则的关系。在二者关系处理中应如何保持一个合理的张力?
3.在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中,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和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4.基础教育现代化在寻求教育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结合点过程中,在利用现代信息开发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同时,如何克服唯技术主义的工具论,把握信息网络的文化性。
5.教育的高投入与效益问题。涉及衡量学校教育现代发展标准问题,如何确立学校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要素以构建指标体系,如何处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关系等问题。
6.在某些相关制度失范的情况下,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是否存在若干局限性。
摘自:《新华文摘》2004年20期 作者:裴娣娜
第二篇: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
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特点、必要性、策略等方面对我国有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局限性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 研究综述
我国基础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在20世纪末全国85%人口所在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在多年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体制下,基础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出现了比较显著的非均衡发展趋向。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确保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使每个儿童都能真正得到尽可能的发展,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日益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对我国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促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界定
由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丰富,论者们见仁见智,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界定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针对现实中教育供需不平衡提出的,因而它首先意味着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包括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分配,也包括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间、各级各类学校间、各地区教育间的分配。另一种观点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涉及的主要是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保障问题,以及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问题。它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与-资源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还有观点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都要统筹规划,实现均衡发展;二是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三是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特别应当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最后,也有观点认为,在空间结构上,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在时间进程上,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方面拥有相对平等的入学机会,得到大致均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条件,并能够获得尽可能的发展与成长。就其实质而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涉及受教育者教育权利的保障问题,教育的民主与公平问题。具体而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在物质层面上追求优质资源的相对均衡配置,从而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条件,在就学过程中得到同等的对待与支持;在制度层面上保障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实现,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和就学机会;在意识层面上关注每个儿童潜能的最大程度的发挥,并为之提供最适宜的环境及条件。”
结合研究者们的已有观点,笔者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对教育横向结构方面的地区之间、地区内部的学校之间、学校内部群体之间和教育纵向结构方面的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配置均衡,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从而保障每一个受教育者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使每一个儿童都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二、有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特点研究
研究者们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相对的、动态的、特色纷呈的过程。
(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
随着时代的进步,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也在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实现义务教育目标而努力的时候,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内涵是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后,墓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为所有的人提供基本的教育;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进步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提
供尽可能好的基本的教育。
(二)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与教育基础的差异性,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而是使劣势地区、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向优质学校看齐,缩小教育差距,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均衡发展的目标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促使所有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从不均衡到均衡,又从均衡到新的不均衡,再到新的均衡的持续的动态发展过程
随着物质生活和文化需求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对孩子“能够上学”发展成“能够上好学校”,从过去的“有教师任教”发展成“择教师任教”。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应该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顺应人们的需求,不断确立更高更新的目标,实现阶梯式发展,螺旋上升。
(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特色纷呈的发展态势
教育个性化、办学特色化是当前国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实现教育向更高层次的均衡方向发展的要求。均衡发展不是“千校一面”,而应是鼓励学校积极创新,努力办出特色、办出个性的均衡发展。
三、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性研究
研究者认为,基于以下原因,我国有必要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由义务教育的本质决定的。一方面,促进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强迫教育,从根本上来讲,就是机会均等的教育,政府有义务合理设置学校,设置办学条件相对均衡的学校,以满足广大城乡受教育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国义务教育发展到较高水平以后提出的问题。
(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平等的问题和教育基本人权的问题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强调人权问题。人的权利就包括受教育权、发展权。我国的义务教育已经实现了“两基”,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就要求均衡发展。中国现在教育最主要的矛盾就是资源不足和需求较大之间的矛盾,这既表现在量上也表现在质上。罗尔斯对教育公平的理解有三种:一是机会公平,二是过程公平,三是结果公平。教育公平首先要解决机会均等,第二个是因材施教,能够按照学生的能力给学生以适当的教育。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是人权平等在教育上的体现。
(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平衡器和稳定器
衡量一国的教育,不是着眼于培养少数精英,而是看国民素质的普遍发展,也就是国民教育或者说是基础教育的功能。教育具有平等化的功能,它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平衡器和稳定器。也就是说,教育能够促使处于弱势状态的人群向上层流动,从而增进社会的平等,促进社会的稳定。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会使原来由经济带来的贫富分化状况进一步加剧,被剥夺了平等受教育权的人群极易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四、关于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我国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强化政府责任
基础教育的办学主体是政府,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政府无疑应该承担责任。在基本实现“普九”的现状下,政府应由过去的非均衡发展教育策略转移到均衡发展策略上来,处理好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公平之间的统筹和协调。而政府承担起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的关键政策是建立新的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财政责任体制。我国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当有责任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专项基金等手段,自上而下地承担起义务教育公共拨款的责任。
(二)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现规范化办学
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制定中小学办学标准。政府提供相对均衡的办学条件,使义务教育阶段的每所中小学都能按照法定标准,拥有大致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队伍条件,从而在义务教育领域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逐步淡化和取消国标、省标、市标以及农村和城市不同办学评估标准。比如,上海市通过布局结构调整整体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模式值得借鉴。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予以实施:(1)撤点;(2)缩班减生;(3)校舍调整;(4)合并;(5)扩大用地;(6)迁建;(7)改造扩建。
(三)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各地在基础教育阶段出现了一大批薄弱学校。这些学校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三差”、“两低”。所谓“三差”是指校舍、设备比较差,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比较差,学校的生源和社会声誉比较差。“两低”是指教育、教学的质量比较低;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比较低。当前薄弱学校改造的基本任务是:在重点建设方面给予倾斜政策的同时,大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最终实现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改善学校管理、树立良好师德、改进教育方法、培养优良学风的目标。江苏省从
2001年开始启动了“加强大中城市薄弱学校建设”工程,要求财政投入的教育经费要向薄弱学校倾斜,积极培养薄弱学校的学科带头人,薄弱学校教师福利待遇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解决,骨干学校教师晋升职称都必须有在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
(四)实施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
物质资源共享
促进图书、体育场所、劳动技能培训等教育资源在区域内流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更大的效用。利用现代教育网络建设丰富的教育资源信息库,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教育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借助信息化来缩短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比如,山东寿光市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了城市和乡村优质资源的共享。
人力资源共享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了借鉴国外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的经验,通过体制改革试点,在同一区域内重点学校和其他学校之间,对各校的校长和骨干教师进行统筹调配,实施校领导定期轮岗制度和骨干教师的定期轮岗制度,执行按照二定时比例和年限相互轮岗的制度。比如,大连市金州区政府建立了学校干部“定期轮训、定期考核、定期聘任、定期流动”制度。南京市从2000年起,首先在五县及市区部分重点学校、实验学校试行教师轮岗制度。
(五)对各种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和弱势地区采取补偿措施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和弱势地区。在我国,应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贫困地区义
务教育公共投资的分担责任,从而减轻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财政压力。
此外,国家和社会心关注各处境不利群体的受教育机会。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以切实保障所有适龄儿童的基本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六)促进教育体制的创新
教育督导体制的创新
政府要真正实行教育均衡,就必须加强对中小学的督导评估,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的办学行为。在具体的评估标准中,应当逐步取消等级学校,淡化窗口学校。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检测制度,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不断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宁波市北仑区自1990年起,每年对全区所有中小学进行一次综合督导评估,督导制度成了该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导航灯。
积极推进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招生方式改革
当前,为体现基础教育的公平公正和缓解择校收费问题压力,部分地区设计将办得较好的初中的全部招生指标或部分招生指标,根据小学在校生人数,按比例分配给附近的各个小学,按德智体择优选送(不得举行统考);完善选送程序,增加透明度,实行社会监督。同时,将重点高中的招生指标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各个初中学校,淡化学校之间的竞争。上海市招生方式改革的核心是:贯彻“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指导思想,建立和健全初中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改进考试内容、评价方式和分流方式。
五、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几点思考
从所得的文献资料来看,对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至今仍是以理论研究为主,已有的众多研究侧重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界定,对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特点、意义、策略有了较为深入探讨。相比之下,实践研究较少,缺乏具体措施上的建议。并且,已有的实践经验研究主要是区域性研究,缺乏总体性研究。
以往的研究主要从宏观、中观的层面来分析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涉及区域、城乡、校际均衡发展,但对微观层面的学校内部学生群体均衡发展研究不够深入,反映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片面性。
国外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从广度和深度上达到了一定水平,成果颇丰。与国外研究成果相比,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
国外积累了许多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措施方面的有益经验,对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有着积极的借鉴价值。但从我国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国外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践经验方面的研究较少,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第三篇: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论文
摘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特点、必要性、策略等方面对我国有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局限性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 研究综述
我国基础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在20世纪末全国85%人口所在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在多年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体制下,基础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出现了比较显著的非均衡发展趋向。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确保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使每个儿童都能真正得到尽可能的发展,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日益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对我国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促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界定
由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丰富,论者们见仁见智,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界定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针对现实中教育供需不平衡提出的,因而它首先意味着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包括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分配,也包括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间、各级各类学校间、各地区教育间的分配。
另一种观点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涉及的主要是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保障问题,以及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问题。它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与-资源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
还有观点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都要统筹规划,实现均衡发展;二是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三是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特别应当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最后,也有观点认为,在空间结构上,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在时间进程上,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方面拥有相对平等的入学机会,得到大致均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条件,并能够获得尽可能的发展与成长。就其实质而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涉及受教育者教育权利的保障问题,教育的民主与公平问题。具体而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在物质层面上追求优质资源的相对均衡配置,从而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条件,在就学过程中得到同等的对待与支持;在制度层面上保障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实现,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和就学机会;在意识层面上关注每个儿童潜能的最大程度的发挥,并为之提供最适宜的环境及条件。”
结合研究者们的已有观点,笔者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对教育横向结构方面的地区之间、地区内部的学校之间、学校内部群体之间和教育纵向结构方面的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配置均衡,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从而保障每一个受教育者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使每一个儿童都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二、有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特点研究
研究者们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相对的、动态的、特色纷呈的过程。
(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
随着时代的进步,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也在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实现义务教育目标而努力的时候,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内涵是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后,墓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为所有的人提供基本的教育;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进步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好的基本的教育。
(二)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与教育基础的差异性,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而是使劣势地区、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向优质学校看齐,缩小教育差距,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均衡发展的目标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促使所有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从不均衡到均衡,又从均衡到新的不均衡,再到新的均衡的持续的动态发展过程
随着物质生活和文化需求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对孩子“能够上学”发展成“能够上好学校”,从过去的“有教师任教”发展成“择教师任教”。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应该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顺应人们的需求,不断确立更高更新的目标,实现阶梯式发展,螺旋上升。
(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特色纷呈的发展态势
教育个性化、办学特色化是当前国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实现教育向更高层次的均衡方向发展的要求。均衡发展不是“千校一面”,而应是鼓励学校积极创新,努力办出特色、办出个性的均衡发展。
三、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性研究
研究者认为,基于以下原因,我国有必要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由义务教育的本质决定的。一方面,促进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强迫教育,从根本上来讲,就是机会均等的教育,政府有义务合理设置学校,设置办学条件相对均衡的学校,以满足广大城乡受教育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国义务教育发展到较高水平以后提出的问题。
(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平等的问题和教育基本人权的问题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强调人权问题。人的权利就包括受教育权、发展权。我国的义务教育已经实现了“两基”,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就要求均衡发展。中国现在教育最主要的矛盾就是资源不足和需求较大之间的矛盾,这既表现在量上也表现在质上。罗尔斯对教育公平的理解有三种:一是机会公平,二是过程公平,三是结果公平。教育公平首先要解决机会均等,第二个是因材施教,能够按照学生的能力给学生以适当的教育。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是人权平等在教育上的体现。
(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平衡器和稳定器
衡量一国的教育,不是着眼于培养少数精英,而是看国民素质的普遍发展,也就是国民教育或者说是基础教育的功能。教育具有平等化的功能,它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平衡器和稳定器。也就是说,教育能够促使处于弱势状态的人群向上层流动,从而增进社会的平等,促进社会的稳定。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会使原来由经济带来的贫富分化状况进一步加剧,被剥夺了平等受教育权的人群极易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四、关于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我国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强化政府责任
基础教育的办学主体是政府,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政府无疑应该承担责任。在基本实现“普九”的现状下,政府应由过去的非均衡发展教育策略转移到均衡发展策略上来,处理好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公平之间的统筹和协调。而政府承担起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的关键政策是建立新的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财政责任体制。我国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当有责任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专项基金等手段,自上而下地承担起义务教育公共拨款的责任。
(二)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现规范化办学
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制定中小学办学标准。政府提供相对均衡的办学条件,使义务教育阶段的每所中小学都能按照法定标准,拥有大致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队伍条件,从而在义务教育领域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逐步淡化和取消国标、省标、市标以及农村和城市不同办学评估标准。比如,上海市通过布局结构调整整体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模式值得借鉴。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予以实施:(1)撤点;(2)缩班减生;(3)校舍调整;(4)合并;(5)扩大用地;(6)迁建;(7)改造扩建。
(三)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各地在基础教育阶段出现了一大批薄弱学校。这些学校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三差”、“两低”。所谓“三差”是指校舍、设备比较差,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比较差,学校的生源和社会声誉比较差。“两低”是指教育、教学的质量比较低;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比较低。当前薄弱学校改造的基本任务是:在重点建设方面给予倾斜政策的同时,大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最终实现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改善学校管理、树立良好师德、改进教育方法、培养优良学风的目标。江苏省从
2001年开始启动了“加强大中城市薄弱学校建设”工程,要求财政投入的教育经费要向薄弱学校倾斜,积极培养薄弱学校的学科带头人,薄弱学校教师福利待遇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解决,骨干学校教师晋升职称都必须有在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
(四)实施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
物质资源共享
促进图书、体育场所、劳动技能培训等教育资源在区域内流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更大的效用。利用现代教育网络建设丰富的教育资源信息库,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教育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借助信息化来缩短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比如,山东寿光市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了城市和乡村优质资源的共享。
人力资源共享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了借鉴国外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的经验,通过体制改革试点,在同一区域内重点学校和其他学校之间,对各校的校长和骨干教师进行统筹调配,实施校领导定期轮岗制度和骨干教师的定期轮岗制度,执行按照二定时比例和年限相互轮岗的制度。比如,大连市金州区政府建立了学校干部“定期轮训、定期考核、定期聘任、定期流动”制度。南京市从2000年起,首先在五县及市区部分重点学校、实验学校试行教师轮岗制度。
(五)对各种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和弱势地区采取补偿措施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和弱势地区。在我国,应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分担责任,从而减轻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财政压力。
此外,国家和社会心关注各处境不利群体的受教育机会。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以切实保障所有适龄儿童的基本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六)促进教育体制的创新
教育督导体制的创新
政府要真正实行教育均衡,就必须加强对中小学的督导评估,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的办学行为。在具体的评估标准中,应当逐步取消等级学校,淡化窗口学校。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检测制度,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不断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宁波市北仑区自1990年起,每年对全区所有中小学进行一次综合督导评估,督导制度成了该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导航灯。
积极推进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招生方式改革
当前,为体现基础教育的公平公正和缓解择校收费问题压力,部分地区设计将办得较好的初中的全部招生指标或部分招生指标,根据小学在校生人数,按比例分配给附近的各个小学,按德智体择优选送(不得举行统考);完善选送程序,增加透明度,实行社会监督。同时,将重点高中的招生指标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各个初中学校,淡化学校之间的竞争。上海市招生方式改革的核心是:贯彻“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指导思想,建立和健全初中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改进考试内容、评价方式和分流方式。
五、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几点思考
从所得的文献资料来看,对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至今仍是以理论研究为主,已有的众多研究侧重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界定,对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特点、意义、策略有了较为深入探讨。相比之下,实践研究较少,缺乏具体措施上的建议。并且,已有的实践经验研究主要是区域性研究,缺乏总体性研究。
以往的研究主要从宏观、中观的层面来分析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涉及区域、城乡、校际均衡发展,但对微观层面的学校内部学生群体均衡发展研究不够深入,反映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片面性。
国外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从广度和深度上达到了一定水平,成果颇丰。与国外研究成果相比,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
国外积累了许多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措施方面的有益经验,对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有着积极的借鉴价值。但从我国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国外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践经验方面的研究较少,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第四篇:我国外交根本原则
根据邓小平理论相关内容解析我国外交根本原则 邓小平理论——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2.和平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4.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
5.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我国外交为之奋斗的基本目标。
解析:
要坚持邓小平的外交思想,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于一切国际事务,我们都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在总结我国长期外交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是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做好对外工作的行为准则。只有全面贯彻落实这一政策,才能不断开创我国对外工作的新局面,才能保证我们的对外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
要把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首先要把握这一政策的宗旨。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同样是对我国外交政策宗旨的阐释。
把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还要把握各方面的政策要点:
(1)观察和分析国际问题,处理国际事务,都要坚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
(2)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侵略和扩张政策,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3)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两大趋势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方向发展。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尊重世界的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5)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6)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7)广泛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充分发挥中国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中的作用。
(8)永远不称霸。
第五篇: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建议
本框题内容涉及人大和其他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内容较陌生,在教学中要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运用调查方式等,感悟、体验、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涵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我国人民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决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务的。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针对本班学生在学案中反映出来的比较突出和集中的问题,以问题的形式陈列出来。
1、什么是国体?什么是政体?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1)国体
国家的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体决定着国家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决定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
(2)政体
国家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3)关系
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谁掌握国家政权就由谁决定组织和运用这种权力),政体反映国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和运用过程能够体现统治阶级的性质及其内部不同阶层的关系)。
2、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国体: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政体:我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关系: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国体)决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决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
3、国家机构一般由哪几部分构成?
国家机构: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
教师点评:国家机构一般由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组成。不同国家在具体设置上有所不同。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并同其他国家机关共同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
4、我国的中央机关有哪些?它们是怎样的关系?
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民主集中制
6、什么是民主集中制?它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含义: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②表现:
第一、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负责,受人民监督。
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对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法予以罢免。
这表明我国权力机关具有广泛的民主基础,体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统一。
第二、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教师点评:这表明我国权力机关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各国家机关分工实施,各司其职,国家机关之间存在着权力制约和监督。既有利于权力机关在民主基础上集中统一行使权力,又有利于其他国家机关在集中指导下依法行使民主职权。
第三、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表明我国中央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各地方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分工实施。体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统一。
7、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他的地位、基石、内容各是什么?它有什么优越性?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地位: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国家的一切权力归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1)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2)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3)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4)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照搬西方的议会民主制?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建立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3)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4)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联系大量政治生活实际,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