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整合营销传播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整合营销传播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摘要:经济体制的改变,全球化的发展和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国特色的整合营销传播。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不断的完善,和谐社会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的扩大,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将对整合营销传播的发展带来了更广泛的前景。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发展过程中在广告、公关、法律法规等方面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关键字:发展前景、整合营销传播、挑战
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变成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于此同时,广告也渐渐转变,先是20世纪70年代的现代广告理论,接着是20世纪90年代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中国整合营销传播形成和发展的大环境中包含许多影响因素。近20年来,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经济,对世界对全球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就是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另外,泱泱大国孕育着五千年的历史,也孕育着深厚悠久的文化。近代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战争的屈辱史,以及特殊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洗刷,西方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以及运用也出现了它的“中国特色”,期中不乏一些弊端。首先,崇尚节俭是我国传统民风和民族意识的一个方面, 人们一向以节俭为荣, 以挥霍为耻, 这种意识和心理表现在消费行为中就是精打细算, 在购买商品时, 注重产品质量、讲究经久耐用, 花钱较慎重, 即使高收入的人也非常注重积蓄, 以备子女上学、就业及婚嫁之用。这就是为何中国领导人急于采取各种政策刺激消费,然根本上还是要使中国人从价值观上撼动那些“枕边金”。作为企业,要从精明的中国消费者口袋里掏出钱来何其容易。其次,中庸之道是调整人们之间和人与社会的行为标准。在消费行为中就表现为向多数人“看齐”, 希望自己的行为被他人和社会认可。这就是为何我国有许多的企业家缺乏自己的独特风格,许多企业缺乏自身独特价值观与文化,整合营销传播理论难以得到创新,只能一再外借的根本原因。
这些因素造成了中国整合营销传播的诞生和高速发展。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竞争,就是由于有了市场经济才造就了竞争,有了竞争才出现了价格的竞争,质量的竞争、科技含量的竞争,以及认知上的竞争形象上的竞争和品牌上的竞争。这才有了整合营销传播。
我想谈谈整合营销传播在中国能够继续大发展的基于。
首先,第一个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第一个就是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以求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样一种指导方针为整合营销传播的发展带来了需求。企业间能以一种更加和谐的方式来面对竞争,品牌也一样。
第二,关于经济全球化。由于经济全球化造成的世界的扁平化,促使我们这样一个全球的环境中更多的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我们知道中国的企业更多的要走出去,也有更多的外国企业要引进来,走进来。在这样一个进一个出的时候,整合营销传播产生的作用不是简单的走进来和走出去,而是一种“融合”。中国的企业将更多地与外企合作,品牌将会出现合并,以至于少数大品牌独占鳌头,立于业内不败之林。这需要更加广泛的整合营销传播的帮助。
第三,新媒体的出现。随着买方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广告人士愈来愈擅长运用各种方式将产品和思想灌输于消费者心中。广告充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像一个捉迷藏的精灵,游荡在各个角落,或大摇大摆,或趁虚而入。
曾有一门畅销书叫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黑莓手机就利用这一畅销书来推广自己的产品。由于黑莓手机所特有的技术,使得它在数据传输方面领先一步,人们相信黑莓手机可以帮助自己提高工作效率。他们将黑莓手机DM(direct mail)广告做成书签,并且印上第八个习惯等词语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当打开这个书签,就可以看到黑莓手机。实际上,使用黑莓手机也许真的就是高效人士的第八个习惯。
这还只是新媒体在中国应用的方面之一。
另外,电视节目冠名等等广告形式变得普遍起来,似乎任何大众媒体只要想的话,都能从广告代理商那里拿到钱。其中不乏成功的例子。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蒙牛就成功地利用了这一国家级的大事,为蒙牛拿到了“国家宇航员专用牛奶”这一响亮称号,这一创新之举一下子打开了蒙牛的全国市场,从此蒙牛的销售额一举攀升。
最近几年,广告人又有新把戏,从电影《大腕》、《十面埋伏》、《手机》到《天下无贼》,隐性广告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在《天下无贼》中,惠普笔记本、诺基亚手机、宝马汽车、嘉士伯啤酒、微软、MSN、长城润滑油等十几个品牌物品都成为里面的道具,画面里不时闪现一些品牌的商标、产品名或人物背景中隐藏着的宣传海报等等,这些都是制片人、导演与企业之间商定好的隐性广告,商家、制片人都获利,观众也没有损失,这一广告仗打得漂亮。因此,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完善,随着和谐社会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的扩大,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将对整合营销传播的发展带来了更广泛的前景。
然而,总的来说这个机遇是大有挑战的,发展中的前进也不免出现一些弊病,我们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关注并且改正。
整合营销传播在中国,无论是对于学术界还是对于企业界都是以项从西方传来的较新的理论。只要将国内的教科书与国外的系列书籍进行对比,就不难发现国内不论在思想理论还是在实践操作手法上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别。国内的业内人士倾向于将旧理论重新叙述,只是简简单单地将媒介、广告、营销、公关等等联系在一起,即将各种推销产品的手法按一定的比例加以运用,来卖出产品,博取消费者的青睐。国外的学者虽然也是本着提高销售额和投资回报率的目的,但是他们有着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和实战标尺,并且伴随理论与环境同进退,随环境而变化的特点。
一、广告未来应该变得更加灵活
我们看国外广告,特别是那些在国际广告节上获奖的广告,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能跳出商品本身,不拘泥于商品,但又能在准确把握商品的某一个性特征,非常生动、形象地展示商品魅力。它们许多都风趣幽默,诙谐搞笑。相反,中国广告则有些拘谨,它总是习惯于抓住商品的某一特点,然后将这一特点用非常实在、非常直接的方式展现出来,很难超越商品本身。
如葛优做的江中牌草珊瑚含片的广告:“嗓子干痒,得吃草;嗓子痛,还得吃草。草珊瑚含片,新款,江中牌的,含着真舒服。新款江中牌草珊瑚含片。”叫明星吃草,对于中国广告来说,已经算一大创新了。可是中国广告如果总是拘泥于不断强调产品特征和重复品名,那中国广告永远落后于世界广告之林。做药品广告,就一定要通过推荐者把某种药品的功能、疗效一一说出来吗?再如洗发液的广告,似乎只有通过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才能烘托产品的品质。
二、公共关系中的中国特色危机公关
若干年前,有人想讹诈杨森制药公司,故意将杨森止痛片的标签贴在氰化物上,致使7人死亡。得此消息后,杨森公司当即决定,全部收回市场上所有的此种止痛片,并采取平息措施,使市场平息下来。渐渐的,新闻减少了,人们也就渐渐淡忘了这件事。
在中国,情况是怎样的呢?伊利前独立董事俞伯伟说过,“在处理危机的时候,在中国的企业花在监管等上级部门的人力、财力和精力远远大于花在媒体身上的。”
我们不禁心怀疑问,为何中国企业不把经历放在安抚消费者情绪,赢回消费者信心上,而要花功夫在政府的上层呢?其实,中国企业对这些部门花的力气不是要求它们发表一个正面的说明,而是希望它们保持沉默,这才是最终目的。
如果没有来自监管部门的声音,在企业沉默和回避的态度中,很多事情是可以不了了之的。因为来自监管部门的声音不管是对于消费者还是媒体都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而对监管部门而言,目前监管都是由当地政府部门来主导,在当地注册的知名企业一般都是纳税大户,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地方保护主义让某些部门有意无意对这些企业“宽容”一些。
有记者说,质检部门会定期抽查,但是如果公司和他们有不错的关系,他们就一般不先对外通报,让企业先自我检查、整改。之后再作检查,如果合格,那就没事了。”
且不说中国许多法律不完善,相关成分检测及标注规定尚未实施,连商品检验管理分属多个部门,包括卫生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及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等。只要相互推卸一下责任,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中国自古就有官官相护之说,只是这回换成官商相护。都说公关为文明服务,若不加以规范,公关反而害了文明。
三、害羞的裙摆——中国整合营销传播之法律法规
在我国, 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及其调整变化对我国企业的整合营销传播活动具有较大的影响。与美国的政府不干预主义和发展自由经济相比,中国的方针政策直接关系到市场供求情况。例如,国家规定要鼓励和限制某些产品或产品发展的规模,都会对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一方面规范了企业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束缚了企业的自由运作、自由发挥, 使企业缺乏创新能力。
中国企业因此只能带着不完整的裙摆,跳着尴尬的舞姿,生怕会在中国的经济大舞台上走光。而在营销传播和公关方面,并没有专项的法律予以规范,只有广告有专门的《广告法》。
因此,我认为中国在相关政策法规方面因在细节上更加严谨,在文化上适当放松。这才不悖改革开放的初衷。
虽然我国初步掌握并实际运用了整合营销传播手段,并且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实践缺乏整体构思与策划,往往是各种营销传播手段同时动用,然而整合不够。就学术界而言,整合营销传播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有待于大力开拓。
参考文献:卫军英,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与实务,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6 菲利浦。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孙丽辉.,中西方企业营销比较研究,当代经济研究, 2000
(美)唐。舒尔茨,整合营销传播,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竺培芬+胡运筹,整合营销传播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美)汤姆。邓肯,整合营销传播:利用广告和促销建树品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何春晖,中外公关案例宝典,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美)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第二篇:浅谈西餐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长沙新东方烹饪学院
浅谈西餐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西餐是世界三大菜系之一。世界三大菜系是指以中国烹饪为首的东方菜系,以法国烹饪为首的西方菜系,以土耳其烹饪为首的中东菜系。可见,西餐在世界烹饪中是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是世界菜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烹饪艺术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我国西餐业的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在我国30多个省市中都有西餐企业,60%以上的地级城市也有西餐,西餐业的网点发展更是到了像云南丽江、西藏拉萨、宁夏银川等偏远地区。我们发现:与中餐相比,西餐发展速度更快,触角更长,遍及全国各地,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西餐的多样化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
西餐这种业态一旦出现,即显示出多种多样特色,从高档到中档到抵挡,西餐中便餐、茶餐同时出现,多种业态在西餐企业中发展,每种业态都有相当一部分的消费群在追捧,使西餐的消费出现了多层次、多品种的局面,表现出十分活跃的生命力。
西餐美味
三、西餐消费呈枣核形,高低差距不大
西餐的枣核形消费是指价格低的西餐不太多,特别是昂贵的也不多,都集中在中间的层面,高低差距不大。这个消费特点说明消费群体相对集中和稳定,西餐业定位在对西餐有追求的消费群体上,这种准确的定位给经营者带来了高效益,带来了稳定的客源,也给其管理带来了方便。
西餐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让大多数中国人逐步接受西餐还要归功于肯德基和麦当劳进入中国市场。肯德基和麦当劳用它自己特有的现代经营方式和理念很快在中国推广了西方饮食文化方式。
随着国际化的发展步伐,“地球村”的理念已经走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心里,各国生活方式的交融让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西餐的快速发展,使得西餐业出现求贤若渴的状态,对于求学于西餐专业的学生更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好机遇。长沙新东方常年开设一年制西式烹调专业,为西餐行业的发展培育专业人才。
西餐行业已经成为热门高薪行业,未来5年西餐大厨社会需求量达到100万人,就业前景好。
长沙新东方烹饪学院
第三篇:营销传播方式
《致青春》和《天地英雄》营销传播方式
电影营销一直是中国电影行业中薄弱环节,最开始的中国电影运作一直是条块分割,制、发、放、体系互不统属,电影从上市到退市,发行到放映系统各自独立、孤军作战;利益分配等原因使电影营销仅停留在“一发了之”的水平和阶段。中国的电影营销存在着很多缺点和不足,而中国的电影营销又势在必行,因此选择营销的传播方式对一个电影的宣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以《致青春》和《天地英雄》这两部作品为例来讲:
近年,每部青春文艺片上映,总有一两句经典文艺台词,游走于各大媒体;总有一两首耳熟能详的歌,成为K歌时的集体狂欢。我想我是个重度的“青春多次消费者”,热门文艺片都一部不落地买票支持;荷尔蒙被一次次地刺激起来,一轮轮怀念过去幻想未来。这种对于让人们为回忆买单的消费体验成了营销传播方式方式的新鲜途径。
赵薇导演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三天票房已经过亿,首日票房超过了中国票房神话《泰囧》,延续了“青春文艺片”的票房奇迹。
要说起致青春,我只能说我喜欢这部电影跟赵导没多大关系。青春,它是个永不腐朽,令人追忆的话题,但凡有点文艺倾向的人,免不了要花钱去品味下。喜欢上影院看电影的人,原本就是支持票房的主力军——不是70后、便是80后,再就是一些开始谈恋爱的小90后们,也就是我们这一代。《致青春》点燃了他们内心的一点小火花——70后去祭奠青春,80后是去怀念青春的,90后则是假装怀念一下。所以,与其说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段故事本身吸引我,不如说在我还没看电影之前,它已四面八方地多次靠近我,被我认识。这种熟悉的感觉,来自于事先多次不知不觉甚至下意识地“参与”,成为整个电影预热环节的营销传播方式的一环;在这种参与之下,买票入场已经不是单纯的娱乐,而是一种营销传播方式中对前期参与的验证和完成。,它主要是以一场高调的身体力行式的方式来进行营销宣传。当看到微博上疯转着“有一种感情叫赵薇黄晓明”的时候,营销传播方式的体验参与就已经开始了。
这个段子出自鲁豫《说出你的故事》。在片中,赵薇重走青春路,黄晓明拄着拐杖赶节目为赵薇庆生。短短30分钟里,赵薇和黄晓明的所有互动细节都被照片和文字记录下来,制成了长微博:同喝一瓶水,接过水瓶拧盖子,深情注视,赵薇的手轻搭黄晓明的膝盖,黄晓明忍着脚伤公然抱起赵薇,由这段视频被衍生出来的文字极其煽情,然后再被很多加V微博原创发出。在电影宣传初期,几个含#有一种感情叫赵薇黄晓明#的原创微博中,@新浪综艺转发13194次,@精彩电影转发9917次,@壹周猫眼秀转发4082次,这3个十级到百万级的微博文案完全一致,可以基本假设为同一营销传播方式推广出口投放的产物。再加上赵薇生日时,当事人黄晓明祝赵薇生日快乐并同时“致青春”的微博,共转发52359次。热火朝天的百度赵薇吧中,有些粉丝仿佛带着哭音发帖:“我们这里是三线城市,团购买《致青春》的票能否计入票房?在线等答案”。赵薇从《还珠格格》时代起积累的粉丝群体,在网络上发动了强大的攻势。
4月16日上午9时,电影上映前的前十天,王菲主唱的《致青春》通过电影官方微博@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movie在微博上首发,转发超6万。天后亮嗓也是营销传播方式的一种手段虽然不是新鲜的但毕竟也起到了作用,再次引起大家对电影的关注。众多王菲粉丝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转发这首歌,将电影潜在受众从赵薇的年轻粉丝群体扩展到王菲更为广阔和深厚的粉丝群中。
通过电影上映后的反响,我可以说《致青春》这部电影作品在前期的营销做得非常好,当然,我不否认致青春这个故事本身对70、80、90后的影响,故事本身对广大影迷的吸引加上后期的不断炒作,使我们了解的不仅仅是这部小说作品本身,而是将它附注与生活的导演赵薇,通过一段陈孝正与郑微在现实生活中的缩影将这个主题凸显在观众的眼前。
下面就讲一下电影《天地英雄》,这部作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当《英雄》狂卷2002年内地票房的时候,另一个”英雄”也正在打造之中。其制作水准并不逊于《英雄》,这就是《天地英雄》,然而本片并没有出现“英雄”后浪推前浪的神话。相反的却是票房失利,口碑不一。其原因是一方面,民族文化的缺失影响电影质量,另外一方面,由于和《英雄》在影片题材、宣传声势、营销手段等方面有着太多惊人的雷同之处,缺乏自身的商业品牌,导致本片投入为《英雄》的1/3,票房收入却仅为后者的一个零头,回报率亦难成比例。
何平始终不承认自己拍的是一部武侠片,而是一部史诗动作片,有意要让《天地英雄》与众不同,尤其与《英雄》不同,但宣传造势与评论上着力并无引起关注,凭借导演一嘴之力,未免声小力单。
《天地英雄》前期策划缺乏主动性,这部与《英雄》几乎同时开机的作品,缺乏通盘的优化营销推广方案,该片从拍摄到后期制作一直保持低调,许多记者想打探消息都无功而返,片方的解释是,哥伦比亚公司参与投资的大制作影片,整个运作手段都是国际化操作,所有的宣传计划都要根据影片上映的档期制订。然而《天地英雄》仅仅到快上映时才开始慌忙造势,包括新闻热点、首映和严防盗版,处处都体现出手忙脚乱,甚至不少炒作有东施效颦之嫌。
结合这两部作品的成功与否,不难发现,一部作品的营销传播方式对作品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致青春》,它采取的是一种很常见的营销传播方式,借助现在网络力量对这部作品进行造势,通过一些大众关心的话题来提高粉丝们的关注度,从而达到很好地宣传效果。而《天地英雄》,导致它失败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商业品牌双重缺失,它没有自己的营销方式而是选择与英雄类似的宣传,这导致它的宣传效果没有达到很好地反响效果,再加上它的前期策划缺乏主动性,在整个拍摄都保持这神秘,没有透露丝毫的消息,到后来的慌忙造势,整个过程都缺乏很好地运作。
第四篇:代工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中国代工企业的现状分析
劳动与社会保障1班200919681015 薛梦代工企业在我国通常成为“定牌生产”或“贴牌生产,其基本形态是受托生产方按委托方(品牌拥有者)的委托合同进行产品开发和制造,产品使用委托方所拥有的商标,并由委托方销售或经营的合作经营生产方式。据统计,全国服装产业中代工企业是整个产业的主体,企业数占到总数的80%,代理外国品牌或进口国外品牌的国内服装企业占总数的8%,自有品牌经营企业仅占总数的10%,其他行业也差不多如此。
代工企业的出现不仅促进了我国出口贸易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为推动自身价值链的跃迁并实现本国制造业产业的成长和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然而,当不少经济学专家们坐在研究室里高谈阔论中国经济已经回暖的时候,代工企业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生存还是毁灭?”从2006年开始,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备受关注的佛山利达、东莞合俊、崇高国际等一大批代工企业,或老板自杀,或企业倒闭,或陷入越做越亏损的泥潭。在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曾经为中国经济的腾飞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中国代工产业链是否已经走到了末路?在这场难以为继的全球代工链条上,中国代工企业该走向何方?
影响代工企业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1)自主创新能力。因为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都是相对劳动密集的简单生产环节,而不是技术和研发相对密集的创新性活动,因此,缺乏资助创新能力的代工企业只是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一个随时可以被替代的生产组装车间。(2)自主品牌。自创品牌与代工相比,在研发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而承担更多的技术风险,在销售阶段需要直接面对众多的终端消费者,因而承担的市场风险也很多。面对这些风险,基于趋利避害的特性和不具备做自有品牌的条件,代工企业很少涉足自创品牌。但是,如果没有国际品牌的支持,代工企业的投资有可能暂时闲置,蒙受损失。(3)利润水平。通过代工生产,工资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迅速成为低技术产品甚至中高技术最终产品的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在这方面,中国的表现无疑是很突出的。代工企业可以较快地从传统低技术生产领域进入到复杂的中高技术生产领域,但是由于跨国公司的严格控制和企业自身资源不足的双重约束,代工企业很难拥有自主技术能力和自主品牌,因此在全球初级产品价格飞涨而制成品价格下跌时,代工企业的利润不断变薄。数据显示,自主品牌的利润率都在35%以上,但是我国一些加工贸易企业获得的利润只有1%~2%。无可厚非,代工企业必须转型升级,提高组织学习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开发自主品牌,重视生产要素质量的提升,开拓自主的国内、国外市场,才能够在未来的市场上创造自己的精彩。
第五篇: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前景
进入21世纪以来,轨道交通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挤、保护环境等方面均显示出积极促进作用,已日益成为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战略举措。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需求剧增,城市轨道交通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的国家。截至2008年底,中国已有10个城市拥有共29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其中北京、上海各8条、广州4条、天津2条、大连、长春、南京、重庆、武汉、深圳各1条),运营里程达到771公里,年客运总量达22.1亿人次。2008年,中国在世界地铁排行榜(按地铁运营里程排名)中位列第三位,仅在美国和日本之后。并且上海、北京进入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前十位,分别以237公里和200公里列在第七位和第十位。截止到2009年5月底,上海市轨道交通线路日均客运量为341万人次,承担了24%的公共交通客流量。而据北京交通委透露,目前北京市轨道运营线路日均运营380万人次,承担了19.24%的公共交通客运量。
自2008年下半年爆发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以来,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开始筹建轨道交通,在中国各大城市掀起了一股“地铁热”。截至目前,约有27个城市正在筹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其中22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获得国务院批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广州等15个城市共有约50条,1154公里轨道交通线路在建。至2015年前后,北京、上海、广州等22个城市将建设79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2,259.84公里,总投资8,820.03亿元。
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面临巨大的挑战
事实上,这并非第一次在全国出现地铁热。为防止全国地铁建设“一哄而上”的局面,历史上国务院曾两次叫停地铁立项。而促成此次地铁项目大量获批的机遇显然与金融危机不无关系。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从短期看能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保证中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
然而轨道交通由于自身特点,使得其建设和运营的难度大于其它公共交通项目。再加上中国轨道交通起步晚,经验不足。因此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资金不足
众所周知,被称为“天价工程”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巨大,通常建设一公里的地铁线路隧道方式需要投资近5-6亿元人民币,高架方式需要投资约3.5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大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主要采用政府主导的负债融资方式,建设资金来源于财政投资和国内外贷款。
在实际运作中,这种轨道交通负债融资模式面临越来越大的财政压力。因后续资金缺乏而中途下马的地方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不乏案例——上世纪90年代中期立项的青岛地铁、重庆一号地铁因缺乏资金,使工程半途而废。
缺乏好的盈利模式
发展轨道交通不仅仅在轨道建设上是一个“无底洞”,其盈利模式更是世界性难题,往往会给当地财政造成巨大负担。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已运营的轨道交通在2008年收入35个亿。但是需要返还的利息就高达28亿,收入仅够支付利息。银行贷款的本金如何归还,还是个未知数。目前上海地铁没有一条地铁线真正实现盈利。而北京地铁自2007年10月7日票价下调为全线统一票价2元后,平均每人次亏损额约1.25元,其亏损完全由政府埋单。
客运量比例不高
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城市大多有比较成熟与完整的轨道交通系统,并且其轨道交通所承担的客运量占城市公交运量的比重达50%以上,有的高达80%。
东京大都市圈有280多公里地铁线,轨道交通系统每天运送旅客3000多万人次,担当了东京全部客运量的86%。再看纽约,其市区地铁共27条,长443公里,提供通宵服务,到内城的客运有80%采用包括地铁、市郊铁路在内的大容量交通工具。
而在中国轨道交通最发达的两座城市——北京、上海,分别承担了24%、19.24%的公共交通客流量,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运营效率低下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轨道交通企业已经按公司法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由于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诸多建设和经营运作性事务仍需要政府参与决策处理,政府部门往往倾向于管的过于细致、具体。因此在实际运作中仍存在政企不分的现象。这种直接的行政管理方式将大量精力耗费在内部管理事务上,导致运营效率的低下。
此外,由于轨道交通具有准公益性,没有经营业绩的压力。因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企业没有依照审慎的商业原则,对技术、设备的选用更多侧重安全、技术先进性等方面考虑,对后期的运营费用以及投资回收等方面关注度不够。轨道交通投入运营后,对成本费用控制、运营效率提升等方面也显得动力不足。
管理能力不足
国内的轨道交通建设企业目前的管理现状大多还停留在完成政府交办的任务,企业自主经营的意识和理念相对薄弱,内部的资源分配更多是依赖习惯和经验,对于资源投入的领域与公司长远发展的关联性以及投入回报收益等方面关注相对较少。因此,企业化的运作方式是国内的轨道交通企业未来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需要重点改善的领域。
三、世界上轨道交通运营模式
从全球来看,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由于其投资巨大,但又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各国政府为了解决融资压力以及后续持续经营问题,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总的来说,各国实践存在着“国有国营”、“公私合伙”、“国有民营”以及“民有民营”四种模式。
国有国营
由政府负责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所有权归政府(主要是地方政府而非中央政府)所有,建成后的运营。该模式对财政补贴的依赖程度较高,政府负担较重。但目前仍有不少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如:纽约、巴黎、汉城)仍采用该种模式。
公私合伙(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PP)
PPP模式泛指任何一种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为提供产品或服务而建立合作关系的统称。这种模式下,由政府与民间资本共同出资设立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建成后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香港地铁是广为人知的公私合伙的成功案例。在中国PPP形式主要为BOT(Build-Operate-Transfer)。深圳四号线地铁和北京四号线地铁均采用了BOT形式。
国有民营
该模式是指轨道交通线路完全由政府投资建设,建成后委托私人企业负责运营管理。该模式下政府具有资产所有权,不干涉企业运营,同时负责监督、规范公司的运营,以确保轨道交通的公共福利性质。运营公司只有使用管理权,承担专业化的运营职能,采取商业化的运营模式实现公司盈利。新加坡地铁则为这一模式下的成功案例。
民有民营
该模式则是指由私人集团投资兴建,并由私人集团经营,政府监管的投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政府没有财政压力和风险,可以解决轨道交通投资领域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激发私人投资者严格控制建设和运营成本。由于地铁建设营运的独有特点和土地归政府所有的属性,“民有民营”模式仍处于探索的阶段。
四、企业化运作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港铁启示
港铁“物业+地铁”的业务模式的成功运营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我国众多城市在建设轨道交通时表示要借鉴香港地铁运作模式。然而埃森哲通过对港铁运营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发现,“物业+地铁”的业务模式只为港铁提供了成功运作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也就是说并不是具备了“物业+地铁”的业务模式就能确保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也并不是具备了地铁票价的制定权就能保证地铁运营的盈利。
事实上,港铁总收入中,以2009年上半年为例,车费收入占据64.04%,车站商务及铁路相关收入占19.15%,租务、管业及其他收入仅占16.80%。而且其车费收入高的原因也并非港铁对自主定价权的滥用。作为香港公交的主力军,香港地铁承担了40%以上的香港公共交通出行量,而票价一直偏低。2007年12月还因“两铁”合并带来的协同效应宣布减价优惠,每年为市民节省车费约6亿元,单程线路票价最多下降8.2元,降幅达35%之多。
因此内地的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企业应该认识到,企业化运作的方式和理念才是港铁模式成功的精髓。企业化的内涵是追求效率,通过精细化管理在保证公众的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提升企业运作绩效。
埃森哲观点
埃森哲认为,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的关键在于轨道交通企业应具备企业化运作的方式和理念。由于轨道交通的准公益性,使其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不可能与政府完全分离。如何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模式是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和必然趋势。
宏观层面:
理顺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企业与政府的管理界面。也就是说政府要减少对企业日常运作的干预,从大包大揽的管理方式转向通过合理的治理结构以及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具体来说,政府与轨道交通企业之间的管控关系应按照《公司法》和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在公司治理结构下界定、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政府首先应履行宏观管理的责任,负责审订本地区轨道交通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其次,政府仍需继续保持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为轨道交通的发展创造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再者,通过任命轨道交通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并委派外部董事和监事,实现对轨道交通企业的管理及其资产运营状况的监督。
此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政府的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应与轨道交通企业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明确约定相关业绩评价的考核指标。在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的基础上,政府通过董事会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真正做到出资人(政府)的利益、企业的利益以及企业员工的利益结为共同体,从而有效激发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后,各城市政府可以考虑放开站台和地下通道沿线商业开发。这样不但充分利用了城市地下空间,减少地面拥挤,方便数量众多的乘客,也有助于地铁公司实现盈利。
微观层面:
有了合理的政企分工及激励机制,轨道交通企业是否能够承担自身职责并发挥主体作用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埃森哲在这一领域的经验,我们认为,国内的轨道交通企业应从优化业务模式,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建立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提升自身的内部管理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着手进行变革。
·从建设转向运营管理
随着地铁建设的进程,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铁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可以预见未来的十到二十年之内,多数轨道交通企业工作重点将逐渐从建设转向运营管理,如何实现轨道交通运营的网络化、规模化、集成化是上述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2005年上海地铁成立了申通咨询公司,专门研究线路网络化之后组织、管理、运营的基础工作的标准化与专业化的规范建立。随着标准化规范体系的建立,上海地铁原有运营公司体制机制得到整合,并将运营公司消耗成本最大的维修部门单独从运营公司分离出来。
运营公司不再承担维修与更新设备等生产作业环节,只需专注于客运业务本身,实现了前后台分离。此后前台专注于提供高效优质的客户体验,而后台则专注于维护、更新设备、控制成本费用等总体营运系统的运作效率。前台和后台的分离有助于各自绩效责任的界定。不同的绩效目标导向则引导前台和后台关注提升自身绩效的关键成功因素、并通过合理的指标设计促进前后台的合作。
·增加客运量、开发新业务
要解决地铁票务收入与地铁运营费用的差距,可以通过提高地铁票务收入,逐步提升其在企业经营业绩中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轨道交通所承担的客运量比例偏低,轨道交通在客流量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企业与政府应共同携手,通过与地面交通更好的无缝衔接,城市整体交通线路的合理规划,以及地铁站点多功能化来探索增加流量的途径。
另一方面,可以借鉴香港地铁“物业+地铁”的模式,在地铁线路设计阶段则应考虑配套的地铁沿线地产开发、地铁商业等业务的开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地铁配套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和经济回报。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成功的将乘客转换为顾客,开辟新的收入来源,还能吸引更多的乘客,进一步提高票务收入。
·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对于国内的轨道交通企业而言,其专长更多是地铁建设和地铁运营的本业。虽然国内很多城市轨道交通主体在建设和运营核心业务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其对商业资源运作模式的了解、商业运作的技能、专业团队的建立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内的轨道交通企业对于如何以企业化的方式运作,对于管理出效益的理念和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建立内部激励机制
企业化的运作方式需要轨道交通建设企业首先明确自身的发展诉求和经营目标,并以此为源头,建立起从公司的发展战略到每年的经营计划、预算并最终落实到每个单位、部门、员工绩效管理体系的闭环,从而确保所有的部门及员工都是围绕公司的共同目标在努力,并辅之以有别于传统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和奖惩、分配体系以充分激励员工。
http:///story/001031050/?prin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