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回到起点_医药分开的再思考
回到原点:“医药分开”的再思考
施轶
摘要: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提出建立“医药分开”的卫生制度,经历了六年的探索和实践,至今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解释,统一的模式。本文拟对政府建立“医药分开”卫生制度的本意和目标深入分析,讨论国内主流“医药分开”模式之利弊,试图为“医药分开”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医药分开;目标与模式,问题与建议
一、政府建立“医药分开”卫生制度溯源求真。为了方便讨论,笔者把以往医疗机构医药不分的模式称之为“医药一体”模式。
1、“医药一体”模式的由来及其主要特点。
“医药一体”模式从新中国成立就开始了,它是实行供给制的军队医院模式的改良。当时国民大多极其贫穷,物资匮乏,为了让多数国民看得起病,国家把医院隶属公立,并规定医院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而医院的人员支出主要由政府供给,部分由医疗收费和药品购销差额补偿。
2、政府要求建立“医药分开”卫生制度的背景和希望解决的问题。
2007年十七大召开,政府明确提出要推翻原有“医药一体”模式,说明这个模式已经不适合当时国情、民情。2007年《社会蓝皮书》主编李培林教授说:“涉及到民生问题,“看病难、看病贵”被排在第一位”。这无疑给政府工作施加了巨大压力甚至是敲响了警钟,民生问题解决不好,有可能演变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国家安定。通过医改,中央希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简单说就是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1][1]。而 “医药合一”模式被认为是造成“看病贵”重要原因之一。
3、政府要建立“医药分开”的卫生制度的目标。中共十七大提出建立“医药分开”的卫生制度,但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医药分开”的卫生制度并没有更详细的阐述。事实是,2007年1月召开的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当时卫生部党组书记、部长高强关于“医药分开”的讲话,既是十七大“医药分开”的前导和铺垫,也可以视作“医药分开”的目标的官方解释:“医药分开”的实质是改革医院“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政府财政对医院给予相应经费补贴,并实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切断药品收入与医院的经济联系。”
[2]
二、“医药合一”模式成为“看病贵”重要原因的分析。“医药合一”模式本是为低成本保障国民就医而设计,怎么会成为“看病难、看病贵”重要原因?笔者作如下分析:
1、“医药合一”模式造成了药品费用占医疗总费用比例(以下称“药占比”)不断攀升。医疗劳务价格在“医药一体”模式中,被设计成低于成本价的福利方案。而改革开放以来,药品的生产、流通渐趋市场化,随着药品升级换代,高档药品的广泛使用,药品费用增长很快,“药占比”不断上升,“约占到医院总收入的50%—60%......其它国家药品费用占的比例一般是在20%上下”,群众很自然就把“看病贵”的责任归咎于“药太贵”。
2、“医药合一”模式促使医院大量使用高价药品。计划经济时代医院依赖政府投入维持运转,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医院的投入越来越少,而“医药合一”模式强制执行低于成本的医疗服务价格,无法支撑医院的经济运行,于是,通过销售更多更贵药品获得收益,成为医院维持正常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通过销售药品,医院不仅有15%的免税批零差的利润,还可以向供应商要求比批发价更低的供货价。通过“多用药,用贵药”,医院能得到更多的经济收入。
3、“医药合一”模式引导医务人员“大处方”行为。计划经济时代医务人员的个人收入只与个人职级相关,而且主要由政府提供。改革开放以后,政府一方面对医院投入减少,另一方面允许医疗机构把收支结余的一部分用以奖励医务人员的劳动。因此,医务人员为了取得更多报酬,希望医院有更多的结余,在行为上,趋向于配合医院大量使用高价药
[3]品的引导。更糟糕的是,药品供应商及其“医药代表”为了更多的推销自己的药品,以各种方式向医务人员示好,努力影响他们的处方行为,不断推高药品支出。
4、政府治标式的管理,成为医疗费用上升的推手。“药占比”不断上升,群众意见很大,引起政府高度重视,行政部门开始对医院“药占比”进行考核并与奖惩挂钩,这本是一件好事,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降低“药占比”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却没有真正解决“大处方”问题。因为医生降低“药占比”不完全是通过推行“合理用药”方法,更多的是以大量增加例如CT、彩超等低成本非药品项目的使用来实现,结果是药占比下降而药品费用没降,总医疗费用上升得更快。
三、目前我国“医药分开”的基本做法和配套方案。“医药分开”在不同地区做法不同,从现在中国各试点单位的情况看,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
1、把药房(主要是门诊药房)从医院分离出去。医院不再有自己的门诊药房,而由药企承担药房服务,药企在院外或院内建立药房,也有医院把药房委托给药企经营,是一种比较彻底的“医药分开”,从根本上切断了“医院”与药的联系。
2、实行药品零加成。医院药品服务方式不变,但药品以批发价销售,直接让利给病人,从内容上切断医院与药品利益上的联系。这种方式相对简单,病人和医务人员比较容易接受,而且不涉及人事变动,实现“医药分开”难度小。
3、药品收支二条线。药品收益全部上缴财政或政府指定机构,由相关部门以某种规则对这部分收益重新分配,一部分可能会用于公益性医疗,一部分会返还医院,用这种方式切断药品收益与医院的直接联系。
因为“医药分开”,医院在药品中的收益大幅减少甚至完全没有,为了保证医院经济的正常运转,必须有所补偿,主要有二种途经,一是由政府通过财政补偿,二是通过调高医疗劳务价格,比如诊疗费,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等,以及增设收费项目,如处方费等解决。目前看,实施财政补助比重较少。
四、中国“医药分开”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国家不断推进医改,各级政府、医院不遗余力地实践“医药分开”,问题是基层医疗实体无法回避“医药分开”引起的医院经济运转上的问题。“医药分开”形式多样,问题也有所不同。
1、最大的问题就是群众没能在“医药分开”中得到更多的利益。因为政府财政投入很少,医院在药品中的利益损失还得在医疗中补回来,以至总的医疗费用下降不明显,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用较小。
2、“医药分开”的所有模式,都是重在切断医院与药品的利益关联,而对医务人员与药品的利益关联,没有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大处方仍在不断上演,淡化了“医药分开”的效果。
3、医院在药品中不再有收益,医院获取利益方式转向更多地向病人推介各种高额诊疗项目,与使用高价药品不同,一般高价药相对优质,而手术、治疗项目都是有创的,这种过度医疗可能后果严重。
4、为了保证医院经济的正常运行,很多地区把药品利益向医疗劳务收益转移,因为医疗项目过于繁杂,一些医疗劳务价格的变动不合理,有跟风涨价的嫌疑。
5、在“医药分开”的三种基本模式中,第三种模式在本质上并没有切断“以药补医”机制,而前二种模式尽管从形式上做到了“医药分开”,但实际上还存在第一种模式有要求药企按一定比例或数额向医院上交利润的情况,第二种模式也有要求药商给医院低于批发价(有时是招标价)的进价而赚取差额,形成藕断丝连的格局。
五、国外“医药分开”举例与借鉴
“医药分开”在国外的情况有所不同,商业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欧美国家与东亚国家差别很大,欧美国家医和药分得早分得彻底而顺利,而东亚国家分得迟,结果有所不同。
1、德国实行严格的医药分开,提供了诊疗方和治疗方之间的监督,可以避免医生滥用处方权与药商串通牟利。德国医院药房只为医院的住院患者提供药品,社会药房为在私人诊所或医院门诊部门看病的患者服务。大量的社会药房集中了占德国从业药师总数的82.0%以上的药师;医院药房的药师仅只占3.1%左右。由于门诊和住院严格分开,保证了转诊渠道畅通,也杜绝了医院滞留患者获取利益的可能。
[4]
2、日本实行医药分离过程很长但做得很成功,主要是三个方法:
1)强制全部国民加入的“国民健康保险”,如今个人承担费用已降低到30%。
2)通过大幅提高诊疗报酬,日本的医生成为纯粹的诊疗师,医生实施诊疗,填写诊疗卡,换取相应的收入。
3)药店从医院逐步剥离,并由政府来规定药品的基准价,缩小药价的差额利益,让医生在药品买卖中无利可图。
3、韩国的医药分业经历坎坷而且后遗症比较多,从1998年3月到2000年11月,政府与医师会、药师会、市民团体之间的数次协商不能意见一致,2000年12月医生们开始罢工,甚至有超过90%的医生参加,医疗体系瘫痪。迫于压力,政府三次给医生涨工资,并增设了处方调剂费,同时也提高药师的收费以防止他们罢工。而药品调剂费被认为是联系医药利益的另一种形式,并不能控制药品的过度使用
六、关于开展“医药分开”的思考和建议
1、医改要“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
[6]
[5]
病难、看病贵”问题”,实行“医药分开”卫生制度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是解决“看病贵”的有效途经之一。
2、实行“医药分开”应该从根本意义上去设计方案,而不是为形式而做方案,提高医务劳务价格有其合理性,但要减轻老百里姓的医疗负担,药品利益向非药项目平移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机制的改变,后果常常是利益方会努力在新政策下得到更多的利益。
3、“医药分开”只是解决“看病贵”问题的一个方面,只有从“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角度,整体设计医疗机构的制度,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配合政府的财政投入和支付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达到解决“看病贵”的问题,才能让群众满意。
4、必须十分重视医务人员与药品之间的利益关联,否则“医药分开”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分开,必须采取严厉的措施,让医务人员在药品利益面前自觉绕道而行。但必须同时解决医务人员取得合理的报酬的问题。
5、在开展“医药分开”过程中,要看到国内医院巨大门诊量的现状,顾及病人、医务人员长期形成的诊疗习惯,从方便群众,方便医疗角度解决“如何做”的问题,直接照搬国外药房外设模式可能并不合适。
6、药品管理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在“医药分开”后以提高非药项目价格的方式来弥补也是不妥的,应该有更科学的方法。
7、充分发挥药师在新药推介、引进方面的作用,避免“医药分开”后临床用药停滞不前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http:// [2] 《高强部长在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 [3]周介吾.我国“医药分开”相关政策研究及可行性政策的探索,《经济论坛》总第474期
[4]清华大学医院药剂科“德国医药分开对我国医药分开的一些启示” 2012-12-08 《中国医药报》
[5] 蓝建中.“日本是如何做到医药分开的”, 2012-02-15 《半月谈》
[6]李松花.“韩国的“医药分业”介绍”,《中国卫生经济》第28卷第8期(总第318期)
第二篇:北京公立医院医药分开将于年内实施
北京公立医院医药分开将于年内实施
今年上半年,北京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将正式公布,在试点医院探索推进“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并建立财政价格补偿调控机制、医院法人治理运行机制等,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市医改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日前召开。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做上述表示。
群众负担三年减50亿
韩晓芳介绍,北京自2009年启动新一轮医改以来,全市医疗卫生经费投入489亿元,国家部署的和本市自行确定的共260项医改任务全部落实。医改三年,北京通过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直接为群众减轻就医负担50亿元以上。
同时,个人医疗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已从三年前的30.5%降至24%,城乡个人就医负担比例较三年前平均下降20%以上,市属大医院次均住院费用十年来首次下降,次均门诊费用三年来首次下降,基层诊疗人次占全部诊疗人次的比重从5%提高到42%。
今年,北京医改工作将进一步推进。韩晓芳表示,北京市正加紧研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顺利的话应该在2012年上半年就会出台,试点出台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会得到缓解。
财政保障医院公共投入
为了解决医院以药养医的问题,在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方面,政府将负责对医院的基本建设、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等方面给予公共财政补助,其费用由财政全包,这样保障了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同时,在传染病、精神病、中医等医院投入上予以倾斜。
据介绍,2010年8月起,北京率先在门头沟区医院开展改革试点,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多元监管和目标考核、建立新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使位居全市区县医院“末流水平”的该院发生巨大变化。韩晓芳表示,从目前来看,试点效果还是不错的,管理水平和效益、质量都有提高,且患者就医负担减轻。
第三篇:回到教育的起点反观当前的教师角色
回到教育的原点反观当前的教师角色
身为教师,我们应该对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为一旦我们忘记自己的使命,卸掉自身的责任感,我们的教育行为就会随意、没有前瞻性。乌申斯基认为:“教师个人的榜样,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一种非常有益的阳光。”从中可见教育者的个体行为与教育方式对受教育者的巨大影响力。那么让我们回到教育的原点审视、反观我们当前的角色。
首先,让我们回归教育的初衷:到底要培养怎样的学生?现代教育理念倡导的是重视“人”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使我们的学生不仅学有所长,而且也要有丰富的心灵世界、健康的体魄、坚强的品格、艺术的情操,更重要是努力培养我们的学生在以后的人生中有力能获得持久的幸福感。言传不如身教,如今我们的一言一行是否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呢?
接下来,审视一下我们每天的生活:每天教师早早来到学校,看着学生打扫卫生,督促学生上早自习,忙着备课,紧锣密鼓的批试卷、查作业,然后上课,看着学生跑操,中午班主任看着学生吃饭,任课老师监督学生上午读,之后,检查学生的午休状况。趁学生休息时间我们继续备课、批作业,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接着,拖着疲惫的身子继续上课,下午放学后,还有一部分老师要看晚自习。通过细数我们的日常行为,我们不妨将教师的角色进行定位:
角色一:无私的奉献者。教师的兢兢业业,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启示着学生无论学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都要勤勤勉勉,努力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价值。老师的身教感动着学生,所以很多演讲稿里学生都会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赞美老师。但是无私奉献者的背后也有很多的隐忧:这种拼命三郎的教师形象是否促成了当前源源不断的高考复读大军?对于现代人们因为工作导致的身体亚健康甚至是“过劳死”有没有潜在的影响?教师应该具有奉献的精神,但是凡事有度,超出度的法则去谈无私,便具有极大的功利性。老师们每天尽职尽责,反过来却告诫自己的学生:当老师太累,以后干什么也别当老师。其中的讽刺意味使“无私奉献者”这一角色大打折扣!
角色二:其它角色的缺席者。教师是教育工作者在学校里的角色,除此之外,他们在家里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妻,上有老,下有小。然而当前教育行业中仍然奉行的“舍小家,顾大家”的观念淡化了教师在家庭中妻子、母亲、女儿等等的角色,教师是主角,其它的都是配角。经常有很多老师在回答学生时说:我承认自己是一个好老师,但不是一个好妈妈。许多报告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的演讲稿提到教师为了批改作业,提高毕业班学生的成绩,无暇顾及自己两三岁的孩子或者年迈的老母亲。我们干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使我们的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有能力获得持久的幸福感,那么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反观我们自身是否拥有?当我们横下心来把弱小的孩子放到父母家里,一周才去看他一次,反复看到孩子渴望妈妈的眼神时,我们幸福吗?我们借学校事务繁忙,把久病缠身的老父亲扔给姊妹们照顾,当我们看到老人像一块朽木一样瘦骨嶙峋的躺在病床上时,我们忍心匆匆离开吗?除了父母之外,等到孩子走向社会,陪伴学生最长的是老师,长期以往,老师给学生造成的“其他角色缺席者”印象根深蒂固,内化为一种理念就是为了成就自身,必须要心无旁骛,亲情、爱情、友情可以列为其次。一个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用薄情寡义做基石,当他有一天成就自身的荣誉时,他会由衷的感到幸福吗?他的这种快乐会持久吗?现在很多在大学多少男男女女,在校园里情深意重,而到毕业时却劳燕分飞?因为从孩提时,老师一言一行已经启发着他一个人的事业比什么都重要。而一个人心灵干瘪,情感体验缺失的人成就越高,有时社会危害性越大,现在高智商犯罪已经屡见不鲜。一个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成为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以后学校每进来一名新教师,他都给那位教师一封信:“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看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所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只有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与算的能力才具有价值。”人性舒展的教师不仅爱学生,还要爱父母,爱孩子,爱朋友,这样的爱才圆润,不偏执。上初中的时候,我们一位英语老师,她家就住在学校家属院里,每到中午和下午放学以后,她经常抱着自己幼小的女儿到校园里,来到池塘边,把女儿嫩嫩的小手轻轻放入水中,任凭她的小手丫在水中滑动......这一幕很多年还会时常在我眼前浮动,温暖着我的心灵。这位老师教学成绩也很突出,她认真的老师角色加上温柔的母亲角色,让我们感受到其实这个世界可以美得丰富,爱得全面。
角色三:不爱运动,健康体魄缺乏者。一个人想要精神饱满,必须拥有健康的体魄,而健康的体魄源于对运动的喜爱以及长期不断的体育锻炼。一位气色红润,精神抖擞的老师,易于调动起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变得更加积极、阳光。而一位经常显露出疲惫神色的老师,容易给人造成消极的心理暗示,从而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现在各个学校,老师中积极利用课余时间锻炼的人,少之又少,男教师做的稍微好些,有时会聚在一起打个篮球,但女教师中积极利用课余时间锻炼身体的,可谓凤毛麟角。有一调查曾显示,在学校里男教师的受欢迎程度要略高于女教师,我觉得这与男教师喜欢运动有一定的关系,学生都喜欢玩,当他们跟老师在一起打球、游戏时,心理上就会贴近这些老师。再就是,爱好运动的人大都拥有健康的体魄,而这种气魄带到课堂,老师激情澎湃,挥洒自如,学生深受感染,情绪高涨。经常会听老师说:本来周末打算出去玩一下,结果忙了一周累的浑身不想动弹。我们的身体不是铁做的,繁重的工作,需要我们拥有健康的体力来支撑。毛泽东、邓小平、老布什等等这些政界名人之所以能够指点江山、日理万机,跟他们酷爱体育运动,拥有健朗的体格是分不开地。所以为了我们的身体,为了更好的工作,为了在学生中树立一种健康、积极的形象,为了我们从此更好的生活,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加强锻炼,不断舒活我们的生命气息。
通过反观我们自身的行为,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教育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为人一天师,我们的一言一行就可能对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们也要尽量成为那种人;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幸福、快乐,我们也应该使自己变得幸福、快乐。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教师的压力大,工作繁忙,老师无暇顾及家人,没有时间锻炼身体也是形势所逼。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努力抽出业余的时间来享受生活,感受温情,走进大自然,让阳光绿叶沐浴心灵,让强健的体魄激励人生,让我们的灵魂更加丰满,让我们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形象更加健康。此外,作为教育制度的制定者,也应该深入一线,观察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真实的生存状态,从而制定出更具前瞻性、更富人性化的教育策略,因为唯有人性化的教育机制,才能培养出具有人性的学生。为了学生,为了我们共同的明天,让我们更智慧的审视当下的状态,不断完善自我,快乐着、运动着,幸福着!
第四篇:三农问题 再思考
领导人不懂得农民不懂得穷人 就不懂得政治
-----温家宝
19日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回到自己的母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看望师生,参观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后,他在该校作了长达50分钟的即兴演讲。
当晚8时34分,温家宝走进地大西区教一楼第二阶梯教室,200余学子全体起立鼓掌,掌声和欢呼声持续约半分钟。晚上约9时30分,演讲结束,温总理和前排学生握手,所有师生起立鼓掌。温家宝以祝贺地大登山队登顶珠峰为演讲开场白。温总理说:“今天的新闻联播播出了我们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珠峰登顶成功的好消息,我向他们表示祝贺。这告诉我们,不畏艰苦和挫折,一定能到达光辉的顶点;而且,这也是我们的传统。”
温家宝说:“我在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学习了近8个年头,很早就想回学校看看。我本想准备演讲稿的,但想着,回家跟家人谈话不需要准备演讲稿,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温家宝说,他在担任领导工作后,还一直关注地质问题研究。他上大学的时候,就一直很关注二叠纪和三叠纪的界限问题,这是一个古生物的问题。“刚才,参观了学校的一个实验室,现在用新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感到很高兴。”
“2008年,在接受《科学》主编布鲁斯-艾伯茨的采访时,我说过,要是我不从政,很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地质学家。” 温家宝说,地质学不是一门简单的科学,是一门深奥博大的科学,需要有志青年为它献身,需要有志青年利用地质学造福祖国,造福人民。只要有人类存在,只要有地球存在,只要人类发展,只要地球变化,地质学就不会枯竭!温家宝说,从政后,没有忘记对科学发展的关注,仍在思考地球发展方向。对于地球科学的发展,在冰岛考察火山和地热时,与学习地热的学生座谈时,讲了地质科学发展的六点方向。
一是地球科学应研究地球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还应包括天体。二是地质构造,特别是板块变化对地球带来的变化。三是矿产资源和能源,特别是需要新的实践和理论。四是地质灾害防治是涉及人类利益的重大问题,应该做到有效预报、预防和治理。五是现代科学在地质学的应用。六是地质科学要开发新领域。
温总理举例说,在内蒙古煤田勘探时,发现钼矿与煤共生,大型煤矿的成长中很少见的。煤层气的发现和开发,在我国起步较晚,开发实践比较落后。一次在巴厘岛与奥巴马总统会谈时谈到,美国的煤层气开采与使用技术成熟,煤层气开采已经到了实用的地步。我国具备煤层气开发条件,对开采技术应用和管道输送要求很高,我国在矿产和能源方面要不断探索新的实践和理论。
他说:“这告诉我们,矿产和能源上不要只局限在书本知识,要不断探索。”
温家宝说,“1960年,我在校期间,很热爱地质课程,除书本外,还曾钻研过河流走势变化和力学原理,还有北方磷矿成因。在工作之后,我还自己研究地质力学。作为科学工作者,思维应该是开放的,而不应是禁锢和封闭的,要只承认规律和真理,不屈服于任何权威”。
“一所学校最重要的,是要倡导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青年学生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这是最宝贵的。”
温家宝说,“在母校的学习,使我养成了从不迷信权威的习惯,遇事总是要问一个为什么,通过自己,探寻追求真理的脚步。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是母校教给我的。现在,许多老师、同学也是这样的。地球太大、宇宙更大,自然处在变化中,人类和社会存在发展,要不断地探索,这才是科学精神。” “今天,我们学校登山队登上珠峰了,相信地质工作也会登上高峰,母校又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
温总理讲起自己的学生生涯,读大一时,他一进校就生病了,需要隔离。生病期间,不能去上课,他还是认真钻研。那一个学期,加上最难的结晶学在内,每门课程仍然得了优秀。
从那以后,他坚持锻炼,刮风下雨都没间断,从开始争取4小时上课、到后来8小时上课时间,一直到大学毕业,脱掉了病痛这顶帽子。
参加地质工作,就要跋山涉水。在祁连山工作,常常是带一个馒头,一路上遇到柴火就捡起来,在山上烤馒头吃;没有柴火,晚上回住地,吃一碗面条、一个馒头。参加工作后,生活条件艰苦,恶劣环境下,他告诫自己,人要有愿意吃苦、而毫无叫苦的精神。只要努力,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总会进步。
温总理说,当时他从来没有测过遥控点,每一次,都是爬到设定地点,做好素描,填好图,定好点。有时,下山还要背一包石头回住地,累得不能坐下。在工作的时候,曾经有过几次危险经历:在祁连山主峰,夜遇暴雨,深夜搬了三次家,总是先转移设备和数据资料,之后才是自己的生活用品。
“还有一次是在过疏勒河时,走到水中间,突遇河水暴涨,水流很急,我紧紧抱着牦牛的脖子,半个身子已经浸泡在水里,这样过河。”
温总理说:“跟大家讲这些,我是想说,吃苦可以锻炼人,不仅磨练一个人的性格,而且能造就一个人的精神。对于任何工作,能担起来就勇敢的担起来,不怕任何困难,甘受任何打击和委屈,把工作做好,不把困难丢给别人。这种精神也是母校给我的。”
不懂得穷人 就不懂得政治
“上大学后,我开始思考社会、思考人生。除学好专业外,还大量阅读历史、哲学、经济等方面的书,一心想着为人民做点事情。”
温总理说,作为一个热血青年,想得最多的,是要和人民在一起。母校给了这样的环境和条件,1963年、1964年在湖北、河南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经常到农村参加劳动,吃在老乡家、住在老乡家。假期到农村去,和农民生活在一起,吃一样的饭、睡一样的炕,利用这样的机会了解群众,认识他们的思想、感情,学习他们的品质。
在地质队工作时,交了许多农民和牧民朋友。当时看到他们为了买瓶酱油、买点盐要跑很远的山路,拿几个鸡蛋到地质队换钱,他就下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民,这是最根本的,为国家和人民献身的人生观也是在母校期间形成的。担任领导职务后,走遍了全国的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矿山、油田,住过山村、下过矿井。工作繁杂时间不多,但在周末还是下乡视察,觉得和人民在一起非常亲切。温家宝说,这些年,实行了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免除了农业税,结束了推行2000多年的皇粮国税,建立了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
他说,一个领导人不懂得农民,不懂得占全国大多数的穷人,就不懂得政治,不懂得经济。一方面推进经济发展,一方面要努力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的目标。“同学们在学习时,一定不要忘记树立远大理想,把今天学习与今后工作结合在一起,练就本领,将来更好地为人民工作。母校培养了我,铭刻在心,牢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用自己的工作成绩回报母校。努力做一个永远让母校记得的优秀学生!”
过去政府欠农民欠的太多了-----温家宝
人民网北京3月9日电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消息,8日下午,温家宝总理看望政协经济、农业界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河南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董事长宋丰强在发言时称:“实践和事实证明,党中央、国务院果然没有让农民朋友失望,两年来农民收入保持了高增长。”宋丰强说,去年两会,他见到总理时说,当年农民的“九盼”已经变成了“九喜”。
对此,温家宝说:“这些年,我们在农村实行强农、富农和惠农的政策,农村的面貌、农业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对于“九喜”,温家宝坦言:“我不这样看,我认为过去政府欠农民欠的太多了。”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称,今年两会前,宋丰强根据自己的调研和追踪发现,在当前农村的好形势下,农民朋友又有了新愿望、新期盼。他把这些愿望总结为新“九盼”:一盼粮食“九连增”,二盼进城扎下根,三盼土地不强征,四盼收入再提升,五盼技术送上门,六盼有病能看成,七盼养老有保证,八盼校车放心乘,九盼乡村环境美。温家宝听后说,在朝着现代化目标迈进的时候,特别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农业现代化,“三化”不仅在口头上,而且在实践上,都要认真完成。
温家宝特别强调说:“中国经济出问题,很有可能出在农业上,对于这点不可掉以轻心。我们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扶植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在任何时候,都毫不放松的抓好三农。”
链接:宋丰强总结的“农民九盼”
2010年3月4日,温家宝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经济界别和农业界别的联组讨论会,听取八位委员的发言。宋丰强排在第五位,他发言的题目是《农民增收与“九盼”》。具体来说,“农民九盼”就是一盼党的支农惠农政策保持稳定并继续下去;二盼农业补贴标准继续提高;三盼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再提高一些;四盼农资价格跌一点;五盼学到实用的农业技术;六盼学到进城务工的一技之长;七盼创业有门路;八盼由农民合作社带领闯市场;九盼融入农业产业化链条。(中新社)
第五篇:以终点为起点思考
葛文山(英语特级教师)
“以终点为起点思考,”这是斯蒂芬•科维(Stephen R.Covey)的一句名言,他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25位最有影响力的美国人之一”。终点思考,就是先想好目的地,再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有所不同的是,只不过是从终点开始,反方向朝着起点去思考和计划。
一、终点思考,找准方向
对于正在思考人生方向和职业规划的青年老师来说,从终点思考,从起点出发,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每一个青年英语教师都应该做自己人生的设计师,问一问自己,60岁时我哪里,在干什么?50岁呢?40岁呢?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现在应该怎么做?用这种“终点思考”方式,来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一个人的志向,折射出他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是决定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的大小。
而终点思考有助于我们明确我们的志向:60岁时的你,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是一个身居高位的政府要员,还是一位“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人民教师?
有了目标,我们才会抵制得住成长路上的其他诱惑,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才会经受得住清贫和寂寞,再苦再累,也感觉充实。例如,国家督学李希贵在回忆自己的成长之路时,就提到过这样的一个曲折的经历:
大学毕业后,大概在四五年的时间里,我那些比较要好的同学大
都跳出了学校,有的下海经商,有的做起了公务员,而且一个个都做得十分出色,我也有些按捺不住了。可是,在进行“终点思考”后,我发现,这些终点目标并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下海经商最好的结局是挣了花不完的钱,衡量你的成功与否也往往是看钱的多少。但是,自小家庭的熏陶、长大后儒家的影响,都让我不可能把赚取大把的金钱作为自己最终追求的目标。既然如此,我何必下海?而做官呢,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凭自己的个性、气质、背景,我都不可能成就什么大事业,虽没在官场体验,但作为旁观者也略能看开一二。“终点思考”让我冷静下来,我开始在校园里潜心于教育教学。
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目标。没有目标如同驶入大海的孤舟,四野茫茫,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走向何方。只有树立了目标,才能明确奋斗方向,犹如海洋中的灯塔,引导你避开险礁暗石,走向成功。
二、终点思考,精确定位
做教师,商人、公务员还是公司白领,这是职业的大规划。在选择做教师之后,我们还要再做一些小计划。根据能力大小、性格特征和价值取向,青年教师老师还可进一步细化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
是做一个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的“教书匠”,或是一个善于发现、敢于创新的科研型教师,或是一个呕心沥血、任劳任怨的班主任,还是一个用心沟通、用情管理教育行政管理者呢?青年教师还可以用终点思考的“5个W”思考模式,对自己的教育生涯做进一步的规划。
先从问自己“最想做什么”开始,然后顺着问下去,共有5个问题:
⑴What do I want?(你想做什么)先检查一下自己职业发展心理趋向。在不同阶段,我们的和目标会有所调整,有时甚至是完全对立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增加,目标会逐渐固定成型。
⑵Who am I?(我是谁)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对自己有一个清醒认识。不同的人格特征适合从事不同的职业,约翰·霍兰德将其分为六种职业性向或类型:实践性向、研究性向、社会性向、常规性向、企业性向、艺术性向。每一种职业性向适合于特定的若干岗位。
⑶What can I do?(我能做什么)对自己能力与潜力,进行一次全面总结,一个人职业发展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他的能力和潜力。对于自己潜力的了解,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认识,如对事的兴趣、做事的韧力、临事的判断力以及知识结构是否全面、是否及时更新等。
⑷What can support me?(环境允许你干什么)环境支持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包括当地的人事政策、规章制度、职业空间等;人为主观方面包括同事关系、领导态度、亲戚关系等,两方面的因素应该综合起来看。
⑸What can I be in the end?(最终目标是什么)在回答上面四个问题之后,就能综合分析出对职业目标有利和不利的条件,不断缩小职业目标的选择范围。
三、终点思考,统筹规划
一般来说,教师职业生涯分为: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高原期和超越期。在不同阶段,教师表现出不同的专业发展特征。超越期
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最佳阶段。能进入这个阶段的老师,一般任职25年左右,知识水平、业务技能、经验积累教学实绩等都达到了巅峰状态。
终点思考,能够让青年教师总揽全局,统筹规划,使职业规划更具全面性和前瞻性;能够让青年教师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和突出问题,稳步推进,重点突破;能够让青年教师心存高远,往更高一层次上拔高自己的职业定位;能够让青年教师看到名教师们所共同具有的成功要素,未雨绸缪,早做准备,早点模仿,缩短专业化成长的周期。
名教师身上的素质和能力就是青年教师努力的终极目标。在做教师职业规划时,可以把这些终极目标分解成多个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落实到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其他阶段中去,各个击破,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最终走向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
在教学上,没有一个成功是偶然的。一个教师之所以能成名成家,这与他平时的日积月累是分不开的。通过终点思考,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在教师职业发展的哪个阶段,都要坚持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1.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将为教师的终生发展奠定下扎实的基础。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教师基本功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板书和语言上了,内涵将会越来越丰富。
2.终身学习的能力。要给学生一桶水,教师不但要有一桶水,而且还要有源头活水。青年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容和结构,还要学会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拓宽知识的来源渠道,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灵活驾驭教材的能力。新课程对教材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教师“用教材来教”。青年教师要学会研究教材,分析局部内容在整体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取舍。
4.从容的教学组织能力。课堂教学不是照本宣科,一成不变地执行教学计划和讲解备课笔记。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一些出人意料之外的“突发性事件”,没有一点的教学组织能力,很难从容应对。
5.清晰缜密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叙述语法概念或进行逻辑推理的时候,需要教师能够用流利、准确、通俗和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是教师的语言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6.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教好学生,教师要学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优点与缺点,在备课中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上要学会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和主观能动性。
7.教学反思和质疑能力。从教师职业生涯的一开始,新教师就要培养经常反思和大胆质疑的习惯,坚持不懈地写好每节课的教学后记。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语重心长地对青年老师讲过:“不要懒惰,不要强调自己忙,一定要拿起笔写东西,从一节课写起,从点滴小事写起。认真写三年教案,未必成为一个优秀教师;认真写三年教学札
记,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说不定还写出一个教育专家来。”经常质疑,以写促反思,这是许多老师走向成功的经验之谈。
8.抓住“关键性事件”的能力。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很可能会出现一些关键性的事件和人物,会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关键性事件,可能是学校或地区的重大教育改革,一次公开课或评优课活动,或是一次培训和研讨活动。关键性人物可能是教师身边的学生、同事、领导,也可能是某个热心的专家和家长。这些“关键”,往往是青年教师发展的一个好契机和转折点。
结束语
教海无涯,生命有限。终点思考,给了我们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让青年教师看清了自己主攻的方向。但是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不是迟迟不肯出发,就是出发之后中途又犹豫不决,或者眼瞪眼地看着时机与自己交臂而过,永不再来。仔细想来,错误的造成,很大程度上在于没有进行“终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