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奶制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探究
我国奶制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探究
物管1201班 李馨 0121218730128 乳制品供应链是以乳制品为研究对象,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奶源采购开始,经乳品企业加工生产到经销商、配送商把乳制品转移到超市、商场、食堂等终端店铺,最后售给消费者的将奶农(或牧场)、乳制品加工企业、经销商、配送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型。乳制品供应链经由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不同的环节和组织载体构成的,协调着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利益需求,其最终目标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在奶源供应的阶段。奶农到厂家的距离,冷链非常重要,这是保证奶制品新鲜的第一步。从供应链角度讲,生产企业 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关系,包括上游的奶 农和下游的物流、零售等才能保证奶制品的新鲜可靠。一种是从农户手中直接收集原料奶;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会有相应的挤奶站、奶厅,以便集中农户进行挤奶,收购原奶。目前我国有接近80%的原奶都是以这种方式获得的。另一种是自营牧场,自营牧场通常情况下是由企业自身对草地、奶牛和原料奶进行全方位管理,自己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体制自行管理养殖奶牛,自己种植饲草。
在乳制品生产的阶段。目前国内有很多的生产加工企业,这些企业都具有先进的设备。据2008年数据显示,尤其是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龙头加工企业,有9家企业只占全行业比例的1.25%,而销售收入却占全行业的50%以上。在技术上,我国稍具规模的加工企业都纷纷从荷兰、瑞典、德国等国家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挤奶器、无菌加工设备和包装线。因此可见我国国内的生产加工阶段具有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在成品的运输配送阶段。首先会有几种不同的销售渠道。一种是传统的销售体系即经由经销商将成品运送到零售商由其销售给客户;另一种是新型的超市、连锁配送等网链形式;还有一种是直销,即加工企业直接和消费者接触,对于这一类的销售渠道有送货到户、学校、机关、酒楼等。针对不同的销售渠道就有不同的物流配送方式。根据企业的资产、地理位置等各方面的不同,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也会采取不同的配送方式,比如,自营、外包或两者结合。不管采用哪一种配送体系,在整个供应链上至少会有一个大型的配送中心。三元企业在北京就有一个大型的乳品配送中心,对几个生产基地的产品进行统一配送,负责全国各个地区的整车配送,以及北京市各种销售渠道的配送任务。
在过期奶、问题奶的回收阶段。回收没有得到充分地重视。在各个超市、零售店里,过期奶并没有及时地下架,下架后也没有及时运回加工厂,这导致了原来还有残余价值的过期奶最终失去价值。随意倒掉没有价值的劣质奶会污染环境,因此,奶企需要很好的销毁劣质牛奶的设施。
乳制品供应链因为其极具特殊的中心产品而有其特殊性。乳品业的一体化程度是最高的,因为乳制品的源物质是具有生命体的奶牛,奶牛的生长受到自然条件、喂养方式等的影响,所以生产过程中具有波动性、可控制性、不可预见性。乳制品供应链涉及环节是最多的,涉及第一产业畜牧业,第二产业食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流通物流服务业,从原料供应商到终端用户的作业复杂,乳制品具有鲜活性,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都需要谨慎的处理和控制。该供应链在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对保质期、卫生条件、存储条件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比如,它要求运输时间短,要求全程进行冷链控制,要求奶源、包装物、产成品等具有极高的卫生条件和质量标准。鉴于乳制品保质期短、具有鲜活性等特点,乳制品加工企业对于产品的回收和处理应给予高度的重视,迅速的乳制品回收处理能够提高品牌的地位,降低浪费减少对社会的污染。
奶业产业链结构
下面,我将以我国的三鹿奶粉事件以供应链风险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
“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是一起典型的严重食品质量安全危机。据事后估算,需要召回的问题奶粉总量超过1000吨,涉及退赔金额7亿元以上,而患者的索赔评估在39亿元左右。2007年底三鹿在全国的销售额达到100亿元,品牌价值149亿元,总资产16.19亿元,负债3.95亿元。问题奶粉事件后,品牌价值荡然无存,算及退赔金额,三鹿集团已经严重资不抵债。2008年12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三鹿集团破产。“三鹿事件”后,许多国家限制对中国乳制品的进口,这直接导致自2008年10月份起我国乳制品出口量的骤降。根据海关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乳品出口达到13.5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57.28%,其中奶粉出口超过6.2万吨,同比增长201.5%,“三鹿事件”爆发后,我国奶制品出口贸易严重受挫,2008年中国出口乳制品 12.1万吨,同比下降式大量涌入国内市场,2008年进口乳制品35.1万吨,增长17.4%,乳制品进口额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8%。国产奶粉相对积压滞销,导致不少乳品企业停产倒闭,奶农效益下滑。
我国奶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致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其主要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奶源供应、乳品加工、市场流通。乳品行业是比较特殊的行业,不仅产业链长,而且环节多,涉及了第一产业(农牧业)、第二产业(食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分销、物流等)的纵向延伸,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影响整体供应链的质量安全,并最终影响到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在三鹿毒奶粉事件发生后,除了相关企业直接的利益损失外,整个链条以及链条之间的企业主体、产品结构、相互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严重影响了乳制品的消费,消费者趋向寻找乳品替代品或者进口乳品,由此引起的食品安全信任危机,将笼罩着整个产业链条。从供应链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三鹿失败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不合理的产业链结构无法建立有效的质量追溯系统
奶牛养殖是整个奶业产业链中的基础和核心环节,由于养殖厂发展投资规模大,见效周期长,当我国乳品业进入高速发展期,面对激烈的竞争,这种见效慢的投资成了乳品企业的巨大负担。由此,三鹿集团率先采取了“轻资产”策略,提出 “奶牛下乡,牛奶进城”的经营模式,即奶牛卖给农民,农民再把奶卖给三鹿。为了解决收奶问题,在奶农和乳企之间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奶站,各散户奶农的奶都通过奶站最终被集中至三鹿各家工厂。这些奶站或者由乳企直属,或以加盟形式存在,位置比较分散。这样,就形成了“奶农-奶站-乳企”的奶源供应模式。“奶牛下乡,牛奶进城”某种意义上正是成本最小的扩产改革路径,即将养殖的负担分散给广大奶农,企业集中财力、物力进行乳制品加工。这种轻资产的经营模式由于将养殖负担分散化,企业轻装上阵从事高附加值乳品加工生产,解决奶源不足问题的同时使得企业效益迅速增加。但这种急功近利模式的采用失去了奶源的品质保障。由于当时养牛利润远高于种地,养牛农户的激增使得供应链前端迅速膨胀,而相应的配套信息管理措施却没有建立起来。另一方面,奶牛由奶农散养的这种家庭作坊式的养殖方式,不但造成了奶源的分散,而且各个农户由于受生产方式、经济因素等的制约,缺乏对奶牛的健康状况,产奶的卫生指标以及饲料的安全控制,导致原奶质量参差不齐。
三鹿集团在企业运营上采用所谓的“产品联合”模式,即全国各地以加盟经营或者分部形式,建立分厂,这使得产能和规模迅速扩张,在河北省11个地区,三鹿都有分厂,加盟者享有三鹿品牌,三鹿集团收取地方工厂的利润。产品监察上,三鹿仅仅是派驻厂人员监控的模式。实际运作中,这种监督方式并不能掌管工厂生产,所以这种监控模式作用有限,甚至可能有驻厂监督人员与分厂利益联合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的风险。这种模式使三鹿迅速扩大了规模和占有市场,同时的代价就是无法控制的产品质量。数目庞大的奶农和迅速发展的分厂和加盟商,逐步形成了两头大、中间小的供应链结构,作为核心节点的奶企,却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直接导致了监管的困难。当发生危机时,又很难快速准确定位危机的源头,给危机应对造成了困难。由此可见,不合理的供应链结构,加之沟通渠道不畅,许多信息难以收集、传递和及时处理,上下游信息共享不够,食品追溯管理缺乏现实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持,造成产业链连接不紧,难于管理和监督,这是引起供应链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2、畸形的利润分配无法保证信息的透明
从我国奶业发展状况来看,目前虽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但并没有合理的产业链利润分配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从整个产业链分析,奶源供应环节的投入约占70%,整个奶业产业链的加工环节占20%,流通环节占10%,而从利润分配来看这三个环节的利润分配比例为:1:3.5:5.5。可见,奶牛养殖环节的投入和利润分配严重倒置。与国外奶农自建加工厂、上下游利益一体的模式不同,中国乳企与奶农分属两个利益体。中国奶业产业链是由加工企业主导的,乳企和奶农之间往往通过奶站连接。虽然我国正在积极倡导发展农民基层合作社,但是,目前已经成立的合作社都是单纯的生产领域的合作社,由于合作社没有进入加工和流通领域,入社的社员无法分享到产业下游环节带来的超额利润,因此,农民缺少入社的正向激励,他们对于成立合作社积极性不高。可见,乳企和奶农之间的直接利益连接机制并没有真正形成,加之“农户-奶企”这种松散的结构,无法使农户避免机会主义倾向,难以控制农户在短期利益驱使下的不规范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奶站或乳品公司很难及时发现奶牛或牛奶的问题。这种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局部利益和行为经常与供应链系统的目标不一致,无法保证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共享,相互合作,使供应链系统性能降低、效益受损。
3、检测标准滞后、产品名目繁杂
供应链前端奶农多以分散家庭养殖为主,质量和数量不稳定。这种生产方式的分散、落后性,使奶业供应链上的原料供给难以做到数量与质量上的标准化与规模化。同时中间环节过多,加上企业竞争展开的争夺奶源行动,客观上降低了原奶的监测标准。可以看出,对于本来链条内部产生的风险没有加以严格控制,而仅仅依靠国家标准和职能部门的监控,这种方式的滞后和被动性,都难以取得有效的防范风险效果,客观上反而加剧了食品质量风险问题。检测性应该是链条内部产生的检测、监控,而不是单独依靠外力作用。
4、产业链缺乏时效性
由于乳品的易腐性和不耐储藏性决定产品在流通销售中需要全程的冷藏,除了超高温处理的产品和奶粉外,乳品都需要低温冷藏。如巴氏杀菌奶,该类产品对流通环节要求较高,需要有健全的冷链系统,运输全程使用温控冷藏车,销售环节需温控冷藏等,若略有疏忽则严重影响质量。目前大型的乳品加工企业一般由奶站来收购鲜牛奶,从原料奶被挤出到运往奶制品生产车间的多个环节,其质量控制几乎完全依赖奶站。农户与奶站、大型奶站与小型奶站、奶站和乳企之间却没有严格的专供契约关系,合同定制也较为简单,只规定了原料奶价格和质量。中间环节的增多,延长了集奶中转的过程,势必影响牛奶的新鲜度和质量水平。
三鹿事件后,也暴露了管理体制中危机应对的一些问题。三个月的安全监管失灵,使得危害不断扩大。作为责任企业,三鹿接到投诉后,没有立即响应消费者,而是采取层层上报的机制,问题向上移,决策向下走,导致危机响应速度缓慢。
5、信任危机
对于食品供应链来说,信任是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也是获得质量可靠食品的重要保障,从整个奶业供应链内部来说,整合程度低,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只是单纯的买卖关系,缺乏必要的利益联结机制。此外,奶源基地多数是地方政府和奶农投资建设,乳品加工企业投资较少或没有投资,在这种松散的利益联结机制下,一旦奶业终端产品价格低迷,乳品加工企业就会把市场风险转嫁给奶源基地和奶农,损害奶农利益。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消费市场受到的冲击也波及到乳品行业的上游,一些企业停产整顿,其奶源基地养殖场及签约农户的鲜奶滞销。这种上下游企业之间有限的信任度,从而造成整个产业发展的不协调、不稳定。
综上对三鹿奶粉事件的案例分析可知,三鹿集团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逐渐发展成我国奶业中的大型支柱企业,然而发展的过程中,过于急功近利,片面追求规模、效益,却忽视了产业链条的建设,尤其是质量安全方面的投入不足。物流建设方面,链条内部的检测不严格,原奶收购的多重环节的设置又缺乏时效性;信息流建设方面,企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却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信息监控与风险防范体系,长期扭曲的上下游利益关系导致产品质量相关信息的不透明性,并由此导致不断的恶性循环,企业间不但没有建立起相互的信任,而是面临风险相互推卸责任,进而在发生奶粉危机事件后,严重的后果导致整个链条的崩溃。
乳品供应链条较长,其间的每一个环节对乳品质量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应重点管理乳品供应链上各个环节,消除乳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隐患。下面,我对奶制品供应链风险防范给出几点建议:
1、奶源管理方面
在奶源管理方面,要提高人们对奶源生产的重要性的认识。生产企业对奶源质量的控制力度不够,这是牛奶质量事故频发的最根本原因。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厂商与奶农的利益分配失衡,导致奶农铤而走险。而三鹿为了尽可能占有奶源,不得不降低奶源的要求。而在原料奶检验问题上,企业掌握着话语权,因为目前实施的标准主要是企业自己制定并掌握。就这样,问题奶源流进了生产企业的工厂。当前奶业发展中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构建生产、加工、销售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合理的原料奶定价方式。这样才能够保证奶农积极性,从根本上保证奶源的安全性。
在奶牛养殖区范围内建立奶源基地,保障每一头奶牛都有隶属的基地。奶牛的所有权仍属于奶牛的养殖户(奶农),奶源基地是为乳企实行对奶牛养殖过程和挤奶过程监管的机构。奶源基地负责监管并记录奶农从奶牛养殖到挤奶的全过程,奶源基地受到政府部门严格的管理,它必须有合格的经营许可证,没有资格和权利对于那些挤出来的生鲜奶进行调奶。收购的原奶由乳品加工企业或该企业委托的部门进行运输储存的业务。这样更进一步地杜绝了奶农或其他人在挤奶之后进行调奶,同时也为原奶的质量和及时运输作出了保障。
2、成品配送方面
在成品配送方面,增大在直销、流通卖场这两种渠道商的销售数量,减小由经销商、代理商这种传统的销售渠道销售乳制品的方式,可以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直销、流通卖场这两种销售渠道的物流一般都是由成熟的乳制品加工企业、第三方物流或连锁的流通企业负责的,他们都具有齐全的物流作业的配套设施设备,有非常先进的物流作业水平。通过经销商、代理商这种渠道销售产品时,此时物流成本有很大的降低空间,因为,在这一批产品的销售链上可能经过几个供应商或代理商,从而因商品在不同的经销商中转手而增大了运输和储存成本。通过这种渠道销售产品时,可以采取两种方法降低成本:一是提高终端店铺预测信息的准确性,并迅速地将这些信息传递给上游经销商,以便经销商再将整理好的需求信息传递给乳制品加工企业;二是在交易过程中实行商流、物流的分离,即商物分离,从而减少了商品在逐级的交易过程中的停滞时间,以使乳制品加工企业能够有效地进行配送,少走冤枉路。
食品质量涉及生命安全,国家应该加强对于物流层面的监管,出台冷链物流运作的国家标准,减少因物流操作不当引起 的食品安全事故。而在企业层面,要 与物流供应商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
3、零售商销售方面
从奶源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对奶制品的质量都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而销售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企业控制力最为薄弱的环节,此环节做不好,前面都是无用功。超市要求物流商提供完整的温度记录,物流商才会要求企业提供完整 的记录。一层一层往上推,冷链物流才能保证节点交接的完整性。
4、不合格奶制品的回收物流方面
在不合格奶制品的回收物流方面,要重视回收体系的建立。自从欧洲的倒奶事件后,很多国家就非常重视乳制品的回收问题。对于不合格的、没有价值的劣质奶要进行及时的销毁,要进行高温焚烧。如果没有焚烧设备,要将其埋葬,千万不能随便倒进池塘、水沟等以防造成二次污染。然而对于一些尚有价值但是已经不能为人类所用的乳制品要回收加以利用以降低乳制品加工企业的损失。乳制品的回收利用价值还有待开发,它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因为如果过期的乳制品能够加以回收创造出不同的价值,这样就会大大降低乳制品加工企业损失的风险。
5、建立以乳制品为核心企业的合作联盟
以有实力的食品加工企业为核心,作为这个联盟的主导者,努力在上游培育组织化的农产品生产机构,建立农产品和原材料的供应基地;在下游形成稳定的分销渠道,有固定的流通商和零售商;而这个伙伴联盟要通过契约关系来维持,契约要对食品 质量做严格规定,并明确归属各方的责任与利益。这 种紧密的伙伴联盟将会受到共同利益的有力约束,从而建立有效的保障措施并进行信息共享,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6、建立质量追溯系统
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多信息源、多平台、多节点乳制品质量追溯平台,此平台收集企业的溯源单元追溯编码信息。企业、监管者、消费者可以通过此平台,实现乳制品的溯源查询,从而了解产品有关的质量安全信息。为消费者提供食品追溯信息查询平台,增强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度;为政府提供食品追溯信息监管平台,提升政府对食品质量的监管能力;为企业理清食品安全责任提供技术支持,提高了其产品的诚信度。
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乳制品存在质量问题,通过乳制品追溯查询到乳制品来源,将情况反映给相关机构。每一级销售方和物流环节检查分析问题原因,若非本环节责任则将投诉转发上一级经销商,直至乳制品制造商。同时根据追溯结果清点可疑产品,退回存在问题的产品。乳制品制造商对导致异常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确定相关的生产批次,若问题出在原料供应商,即将情况通告给相关负责人;若问题在于本环节,则确定责任人;确认从这些生产批次中发售出去的所有乳制品,向下游供应链成员通知问题的性质以及有问题的原材料批号。同时根据可能存在问题产品的范围决定撤回成品;通过追溯系统,搜索使用了问题原材料的成品批次记录信息;确定需要召回成品的包装箱和物流单元;对库存中的包装箱和物流单元进行清点;确认销售方,并提供关于需要清点和返回的产品的信息。乳制品原料提供者对导致异常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确定相关的生产批次,若问题出于本环节,则确定责任人;确认从这些生产批次中发售出去的所有乳制品原料;向下游供应链成员通知问题的性质以及有问题的原材料的批号。
第二篇:区块链-风险管理
区块链
分布式数据库和集中式数据库
计量最基本的就是一张表,我们叫二维表。所有表都有1个表头,我们叫它每个字段。比如说学生就是姓名,然后年龄成绩等。如果我们是一个购物的表,表头就变了。它可能不是你的姓名,可能是你的代号,后边你在交易的时候,那我是一个账本,要有1个基本的比值的量有多少,然后如果是交易的商品,假设就是商品的名称,有价格,在这个表就会记录你的交易。这个表构成了最简单的数据库。数据库有两种,一种是集中式的,一种是分布式。
集中式
集中式有一个中心,所有的库都在中心上,比如淘宝购物都是集中式的,我们每一个人都登陆数据库,比如说我们购物,秒杀的吹风机,秒杀的库假设有2个,大家都会秒,一秒进去啪就没了,然后就会减一减到第二。大家可能偶然的情况下,你秒的时候还有,回头你付款的时候就没了,这个是什么,大家同时进入这个中心库的时候,他是每减少1个就会减一减一,但是大家在瞬间,速度特别快的时候,你觉得买到的时候,其实没有买到,然后在后边延迟支付的时候,他就会计算到了,就会按时间排,第一个人就会买到,第二个人买的,后边的人开始说买到其实没买到,这个有误的瞬间,这是集中式的。
优势
1.数据库的好处是不太会发生这种乱,他会按照顺序来的。2.集中式数据库必须有一个中心的管理者,这就叫集中式或者中心式的,或者我们叫它中心化。
集中式等于同时集中操作这个库,但是往里写数据的时候不是同时操作,实际是有时间间隔的,这个时间间隔非常非常快,但是计算机采取的时间来算,也许你比他快,但我先采集到他,你可能网速慢了点等等,可能就这一瞬间你就没有抢到
分布式
分布式出现的背景
1970年代,那个时候的存储容量非常小,一个库在加上存储的速度很慢——就是分布式数据库。我把数据分布在所以的点上,每一个人的机器上都有你的一个数据库,这样数据分散了,这个中心库的压力就小了然后我存取的时候就往我自己的库里边存取,别人也存取。
问题
同样是称重机,是两个,那我在我的库中有两,他的两,就是我同时取,最后他还要集中在这个数据库的时候,怎么处理同时相互的状态,因为是每个的数据库,单独的调取,去写的话就非常慢,如果同时的情况下呢,他就会有冲突,这么多人,肯定有冲突。所有这种实时的功能就很弱,这样在分布式数据库现在就有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是并发控制(并发控制就是同时操作的时候怎么去控制这些数据库),并发控制就是现在不能解决的问题
但是他也有一些应用,有些数据我采集了放在那里不需要实时的控制,然后我们也没有很多人同时要去操作,他还是有用的。
这样曾经在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数据库快速发展起来的时候,他有一段热潮的时期,你突然出现了可以解决原来集中式数据库问题,就炒作了一段。他应用有,但仅局限这样的局面,他的并发控制是无法解决的,再有一个效率比较差。
未来的现状
现在随着半导体的发展,使得我们的存储器,外存的存储器如优盘、可移动硬盘发展越来越快,速度也越来越快,所有这种问题就越来越小了。再加上现在有什么云空间(云空间其实是远程的一个服务器的存储空间,通过网络传过去的),我们看到数据库的发展,从最开始的数据库,到后来的数据仓库等等一些概念的发展,我们现在就不谈这个了。
区块链 原理
刚才我们讲了发展这么多年的过程中基本上是集中式的数据库逐渐的发展,这样带来的金融的发展变化都是中心式的。区块链了出来了,区块就是我们前面分布式数据库的一个想法,所有有人说他就是一个账本,刚才我们讲的数据库其实就是各种各样的账本,最开始区块链是应用在这个币上,也可以用在其他一些方面,就有了这样的一个表。单一的表形成不了区块,一个一定是很多很多人,那我出来一个币孤零零是没有用的,所有大家都要参与到这个网上来,这个区块来,这个,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分布式的一个表,有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最后构成了一个区块,一个区块。
比特币应用
这个区块有很多很多的应用,最初的应用是比特币的应用,比特币他用了一个算法,算法挖矿机,所有人都去下载这个程序,你下载这个程序就加入到了队列中去,或者说是一个区块里去,然后大家都在这个链条上待着,就等于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表格,这个表格有你的ID,你随便起了一个名,你的币的数量,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东西在里边,可能你挖了一半天也没有,就是0,然后你从别人那里买了一个,后面你就有了交易,买了一个1,然后机器就做了苦力,他就要做你就挖到了。那么他怎么解决你挖到了就要记录在里面,这就跟刚才吹风机一样的,你我的机器都在同样挖,我挖到了,你挖到了,可能我们两挖出来的是同一块,因为同样的算法生成的字符串可能是同样的。那我这个叫A*,你也有个ID,你那个叫A*1,A*和A*1是同样的,怎样算是你挖到的还是我挖到的呢?他叫工作量证明,(工作量证明就是将所有的链条块去搜索一遍,看一下是谁先挖到的,这个算法有一个机制,如果我先挖到的,我向网上去传播去,让现在有点这个表加上一个字段有我的,然后你挖到的你也有传播,最后他以传播的数量来做判断,如果你传播的量比我大,你就赢了。这个我白挖了,但是这个记录在库里还是存在,但是在我的币的数量不会增加,我还是0,你就增了一个,现在是1个),他就是以这样一个来计算,所有的变利与变突破了之前我们共同去弄那个库打开的问题。
问题
但是带来了新的问题,效率问题,尤其是这个区块参与的人越多,效能就越差。因为他需要把整个的去散播完才行,然后他还要比较,这个产币是这样,我们交易也是一样的。比如说ID1和ID2做了一笔交易,做了交易之后我要付你一个比特币,付给你一个比特币之后跟刚才生成一个币的过程是一样的,他要把这个交易向网上整个区传播去,传播到所有的人员,防止后面的被篡改,他让每个人的表格之间都新增加了一个新的字段,这个新的字段就是我们刚才的交易,这样我们万一比如说我们伪造了我们自己的库,一个小子表,一查别人的都有这样一个交易,你不可抵赖,这是比特币他赖以证明的东西,这个机制他设计的强,能想出来很不容易,但是他还是有些问题,效能就是很差,所有当网络无限大的时候,他就会出现问题的,但是比特币的创造者他非常聪明,一个他的币的非常有限的,有限的在他初期运行的时候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也有,一个交易要7分钟去结算,他还是在早期,他也不在意有交易,他出币就是为了炒作的,他就是让1美元涨到现在的1万多了,就是炒作的,他就是不想让你交易的,这样就可以解释上次我讲的不适合于支付,效率太慢。
可应用的环节
下面我简单的解释支付的环节为什么不合适。我们讲现在支付的发展,区块链是颠覆金融式的,我觉得他不是颠覆,他是XX旧社会的,无论是在支付,还是在证券交易环节,都是这样的。
第一个谈支付,最早的支付就是区中心化的,因为各自有各自的银行,A银行有A银行的客户,B银行有B银行的客户,下面有很多很多的企业和个人中转企业。那么肯定都是就近的,随着贸易的发展,先是平衡贸易,A跟B之前不可能跑更远去开户,所有你会跟自己的银行去交单,早期你们学过本票汇票等等就是这样的。你会把这种支付载体给予银行,银行跟银行之间他们去??,当时肯定不能实时,比如说你交一个支票,去银行借贷后慢慢还款,所有支票的问题就是支票退单的问题,这完全就没有中心。未必,如果有个C,C跟A之前,再有个D,大家都各自的,彼此联络的,这是没有中心的。这样开始是相安无事的,做了很多很多年,后来随着贸易的范围越来越大,特别是有了跨洲的,跨城市的、跨国的,这样的非常不方便。因为在做结算的时候,A与B之前需要把所有的票证运到B的,以前是通过车,甚至直升飞机的,好贵,甚至马车也很贵,成本就很贵。后来大家就想,大家都是银行,银行之间就出现了清算所的机制,其实就是一个中心化的机制,那么在这个之间就出现了新的机构,就叫清算所,那么他就是一个中心,现在我们把彼此之间的支付、交易的信息都传给他、票据传给他就可以了。然后他来给我们做结算。所有这就是非中心化到中心化的转变。效率明显提高了,而且所动用的资金也少了,再付现金也少了。这还是最初的非电子化的阶段,当时非电子化结算需要一周,后来变为1天,到现在,特别是在中国,全球最快的,基本是实时的。美国、欧洲都没有那么快,也不是说这不对,从安全考虑,这也不是完全是错的,因为实时对安全的要求会更高。所以说中心化带来了整个效率的提高,如果去中心化像比特币这种,最后又回到最原始的状况,如果是非实时交易,是可以的,其实中心化的效率是最高的,这是我们谈到了的支付的问题。这就解释了上次我所说的支付环节是最不合适用区块链的,区块链有很多应用,支付环节又回到了去中心化的。支付最主要就是安全性和效率。我们讲区块链在安全性上没有问题,但是他比现在的中心化的安全性高到哪,其实不好说。因为同样加密的原理差不多,区块链的原理也是非对称性的,我们现在的银行加密的原理也是非对称的,当然他用了更复杂的,现在银行用的加密稍微简单一点,但是简单一点不见得安全性就低,因为也是非对称的。比特币安全性未必就高。第二个效率问题,效率在区块链实时的长宏义是很差的,刚才我们已证明,详细的数学证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证。
第二个,证券交易很多人说通过,我认为也是倒退。为什么,我们证券类的交易(包括股票、股票本身的衍生品)其实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金融衍生品,现在对于股票基本上是场内交易,衍生品类的呢是大量的场外交易。对于实时的场内交易,其实也是演变过来的。场内交易其实都是电子类的场内交易,并且更多的都是撮合交易,撮合交易就是我保单你也报单,自动撮合成交,有没有做实商其实不受影响。对于股票交易这种场内交易,我们同时去报价,这是现在的机制,如果是区块链的情况下,就是说不需要场内报价了,不需要撮合了,你们私下去交易,大家都进入这种股票的区块了,像一开始一样,我下面彼此去交易,当然安全性我们默认没有问题,交易也是无可抵赖的,但是效率依然很差。效率很低,不透明。这个的价格跟以前场外交易差不多,我们在做股票的时候是需要知道共有价或者说是时价的,是想知道第三方的报价的。这就是我觉得区块链在在做场内交易的时候是没有必要,他就是回到了非电子化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去做区块去做这个交易,现在的交易场所效率又高有透明,又便于监管,又便于投资者监督所有的市场,比起这种东西没有什么不好,虽然他是可以做,但是他第一没有颠覆,第二效率极差。
第二应用在衍生品上,要比在这个市场上要好一些。至少他可以使交易透明。因为我们现在的场外交易基本是不透明的。愿不愿意透明其实是做市商的选择,如果是坐在场外交易上,我们可以讲区块链可能会有一些改革,一些创新等等。但是谈到颠覆用不上。他可以使场外交易透明,对于监管者是好的,带来的是整个的交易透明了,然后后面的欺诈不好说,至少会好一点。但是他有一个实现的难度,实践的可行性比较差,一般的场外交易、衍生品交易流动性特别差,比如期货彼此配对其实很难,这就是做市商存在的原因。所以在衍生品交易里边,专门去设计一个机构去透明化,成本比较高,就目前而言可行性、成本问题。好处是便于管理,缺点就是成本比较高。如果监管者要求透明也是可行的。其实有很多交易并不是有很多人参与,要单独去做一个区块链表,有意义在于保留记录,便于监管,但是意义有多大,带来的成本问题。这就是我们讲区块链在整个证券市场的应用。
区块链在什么上应用最好,再保险机制上,跟担保的机制是最好的应用。但是也没有什么颠覆性质。所以现在我们用到最好是信用证,以前有很多单位骗保,现在可以去用区块链。但是区块链都不是去中心化的,其实都是中心化的,区块链是很好的,但是去中心化在整个金融的管理的效率是比较差的。举例,信用证平台发起人,平台的维护跟管理不可能是去中心化的,谁管理就形成了中心,要有一套机制来管理,这是不可能去中心化,但是这依然是区块链,区块链并不是区中心化的代名词。比如说我们区块链做了一个信用担保的信用证区块链,区块链的参与方主要的是大银行,大银行就会形成联盟,联盟做的是区块链的中心化的一个管理者,其他人来登陆上管理,这种模式跟我们现在的跨国结算模式基本是一致的。好,我们这个东西就讲到这儿。
第三篇: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摘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银行的风险程度和风险管理的能力。在我国国有商
业银行现行风险管理制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加大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和金融风险。为此,必须
创新风险管理制度,改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再造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构建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设
施,实现对所有风险准确和及时地度量、分析、防范和化解。结合当今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新
动向,在综合分析现有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特点和银行经营目标后,认为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全面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未来方向。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风险管理
1.商业银行实行风险管理的重大意义
1.1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和内容具有特殊性。一般工商企业经营的是物质产品和劳
务,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而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的是特殊的商品--货币和货币资本,经营的内容包括货币收付、借贷以及各种与货
币运动有关的或者与之相联系的金融服务。2.商业银
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所受社会经济影响的特殊。通常,商业银行对整个
社会经济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任何一个企业,同时,商业银行受整个社会经济的影
响也较任何一个具体企业更为明显。3.商业银行的责
任特殊。一般工商企业只以盈利为目标,只对股东和使用自己产品的客户负责;
商业银行除了对股东和客户负责之外,还必须对整个社会负责。
1.2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生命线
美联储主席阿兰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美国银行家》杂志世纪版(1999
年12月出版)的开篇文章《风险、监管与未来》中指出:“显然,银行之所以能
够为现代社会做出这么多的贡献,主要是因为他们愿意承担风险”。美联储副主
席罗杰 富古森(Roger W.Ferguson,Jr.)在2002年3月4日的演讲(题目是“回
到管理银行风险的未来”的)中也指出:“银行因为承担风险而生存和繁荣,而
承担风险正是银行最重要的经济职能,是银行存在的原因。”上述论断表明,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是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是否愿意承担风险、是否能够妥
善管理风险,将决定商业银行的盈亏和生死。
传统金融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作为存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中介。马克思曾明确指出:“银行是存者与贷者的集中。”但如果说在商业银行
产生的初期,它们所提供服务的很大一部分价值,在于解决双方在融资的期限、时间、金额、现金与凭证的交付等方面的矛盾和困难,那么在信息技术已经非常
发达、股票和债券等金融工具已经广泛应用、支付手段已经非常方便的今天,金
融机构提供这方面服务的价值,所占比例已经非常小了。在目前条件下,“借者”
与“贷者”之所以需要银行来作为中介,是因为银行能够更有效地管理风险,从
而克服资金融通中这一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障碍。银行监管发展的趋势也表明,银行风险才是监管当局(进而商业银行自身)关注的焦点。《新巴塞尔协议》中所提出的“三大支柱”(资本充足率、政府监管和市
场约束)无一不是以风险为核心的:银行所需要的资本量,完全根据其风险程度
来确定;政府监管是以风险为基础的监管;市场约束的关键在于使市场参与者更
多地关注银行风险状况的变化,通过保持或改变其与银行的业务关系,促进银行
稳健经营。在最近30多年以来世界各国的银行危机中,所有倒闭、被政府接管的银行,无一例外地都是因为在风险管理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从80年代美国
储贷协会危机到从90年代初持续至今的日本银行业危机,从80、90年代一直到现在仍连续不断的拉美金融危机,到刚刚过去不久的亚洲金融危机,从1995年尼克?里森因期货交易造成8.6亿英镑巨额损失而将拥有232年悠久历史的巴林银行推上死亡之路,到2002年发现约翰?鲁斯纳克因违法外汇交易造成7.5亿美元损失而使联合爱尔兰银行市值在一天之间暴跌13.7%,这些事实一再证明: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生命线。
2.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容
2.1风险管理的概念
著名的风险管理专家廉姆斯和汉斯给风险管理作了如下的定义:“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管理的目的与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一致的,通过对企业各种业务活动和资源的计划、安排和控制,尽力减少各种具有负作用的不确定事件的影响。风险管理还可理解为在意外损失发生后,企业为了恢复财务上的稳定性和营业上的活力对所需资源的有效利用,或以固定的费用使长期风险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概念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分析、风险预测、风险控制等方法,预防、回避、排除或者转移经营中的风险,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保证经营资金的安全。它有两方面涵义:一是收益一定条件下的风险最小化;二是风险一定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这两个基本目标(收益目标和安全目标)与其经营目标是一致的。
由于商业银行的风险具有隐蔽性和不可预测性,主要依靠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因此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比一般的风险管理难度更大。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银行的各项业务。各个不同的业务部门控制风险的具体做法不同、重点也不同,但是从整个银行的总体来看,其目标是一致的,即寻求最优的风险——收益组合的过程。换句话说,其目标归根到底是保证商业银行“三性”(即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原则的实施,以相对较小的风险获取较大的盈利。
2.3商业银行风险分类
商业银行风险,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一系列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风险管理就是通过过去和现有的各种信息使风险的潜在损失最小化。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按其成因可分为: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借款者在贷款到期没有偿还贷款本息,或由于借款者信用评级下降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信用主要分为道德风险和企业风险两大类。
2、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将面临市场流动性风险和现金流风险,前者是由于市场交易不足而无法按照当前交易价值进行交易所造成,后者是指现金流不能满足债务支付的需要,迫使机构提前清算,从而使账面上的潜在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的风险。目前,上述特点还未暴露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但是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向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型企业的转变,流动性危机出现的可能性加大。
3、利率风险。主要是指银行财务因利率的不利变动而遭受的风险。利率风险主要有基准风险、重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期权风险等四种表现形式。过高的利率风险将对银行的利润和资本造成很大的威胁。
4、经营风险。主要是指由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方面和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形成的风险。近年来,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尽管有所加强,但受利益驱动和相关管理人员能力、素质的影响,经营规模和经营管理控制能力不相匹配。
5、操作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人员因素、流程因素、系统因素以及外部事件引起的风险。比如业务人员操作失误、银行内外勾结、流程执行不严格、系统失灵、系统漏洞、外部欺诈、突发外部事件等。
6、法律风险
商业银行要承受不同形式的法律风险。包括因不完善、不正确的法律意见和文件而造
成同预计情况相比资产价值下降或负债加大的风险。同时,现有法律可能无法解决与商业银行有关的法律问题:有关某一商业银行的法庭案例可能对整个商业银行业务产生更广泛的影响,从而增加该行本身乃至所有商业银行的成本,相关法律有可能发生变化。在开拓新业务时,或交易对象的法律权力未能界定时,商业银行尤其容易受法律风险的影响。
7、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产生于操作上的失误,违反了有关法律和其他问题。声誉风险对商业银行危
害极大,因为银行的业务性质要求它能够维持存款人、贷款人和整个市场的信心。
三.商业银行风险影响
对银行而言,风险是可能对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事件、行为和环境,而对这种不确定性进行调节和驾驭的能力就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并非是要消除风险,而是通过对未来结果不确定性的分析预测和周密思考,以降低决策错误之几率、避免损失之可能,相对提高银行的附加价值。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不仅涉及到银行内的程序和流程,同时也涉及到银行的组织结构、政策以及操作风险的管理流程。对于机构来说,处理操作风险应该有适当的针对操作风险的政策,首先要确定这些政策,同时要把这些政策告知整个银行的人员。在这个过程当中要考虑几个方面: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治理结构,必须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向谁汇报。在一个典型的银行案例中,应有一个单独的信用风险管理机构,还有不同业务部门负责日常业务的管理,即有两个报告机制,有关日常运作,向这种业务部门经理汇报;而
有关信用方面,必须向有关信用经理汇报。在银行涉及的信息当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即获得信息的人和信息在不同层面的细节。比如董事会所需要的是一个概括性的信息,因而不可能把同样信息交给所有的人。另外,信息应当是具有灵活度的,还需要有灵活收集信息的方法。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虽有所改进,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和改革开放的进展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以下现状:
(一)传统的管理理念与科学的风险管理存在差距
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而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发达,很多企业的融资都是间接的。因此,银行的运作空间比较狭小。而且,我国银行产业主要集中在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风险是一触即发。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过分追求经营的规模,看重短期目标,把风险控制看成是业务员创造利润的碍脚石。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系统的构架还不完善
我国很多商业没有制定一套科学的、合理的风险管理规划,各银行设置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也不能尽其所能,风险管理系统仅在某个业务部门有所表现,但是就整个行业而言,它是零散的,缺乏统一管理。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程序,首先是要风险识别,然后是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应对计划,最后是对监察风险。但是在我国很多商业银行中却不是这样操作的。以信贷为例,当客户提出信贷申请时,信贷部经理首先会调查客户,收集客户的相关资料,进行初步审查。信贷经理认可后,收集的资料会送到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评估和控制风险,并将研究后的资料返还给信贷部,由信贷部决定是否发放贷款。这里只有审查和审批两个环节,从风险管理的程序看,只有识别风险和评定风险两个步骤,它没有制定风险管理计划,也没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监察。
(三)市场化风险加大
我国的金融市场已发展到一定规模,银行的资金筹集和运用已经开始市场化,这会使银行面临资金流动性或支付危机的风险。例如,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可以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资金流动性管理,但由于市场不完善和商业银行拆借行为的不规范,可能导致资金流动性或支付能力的危机。
(四)汇率及其他金融衍生品交易风险日益增大
随着各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和外汇交易的不断扩大,其面临的汇率波动也日益增大。同时,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涉入使其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
(五)缺乏风险对冲的工具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是商业银行获取收益、规避风险的重要工具,成熟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可以促进金融的创新。但是,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和证券市场目前还不成熟,它们不能为商业银行提供有效的风险对冲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向现代化迈进的脚步。
(六)盈利评价体系不完善
盈利质量,主要指银行的盈利能力是否真实有效和可持续性。因为银行是高风险的行业,过去或当下的盈利,并不代表以后一定会盈利,但其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能是可以把握的,所以本文通过对银行盈利质量指标及数据的定量分析,望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其本质内容。
一.商业银行盈利评价指标体系
(一)盈利性指标。衡量银行的盈利性指标可设定为规模增长率,资产收益率,盈利增长率三项。1,规模增长率,主要是指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规模的增长比率,在我国银行现在还是分业经营,利息收入是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所以信贷资产规模的扩充对银行是非常重要的2,资产收益率。收益除以在那个总资产。资产收益率是国际上考察商业银行的综合性指标。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近10年资产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准1%。3盈利增长率。比较直观反映银行的盈率水平,可以同比和环比来考核盈利水平的高低。
(二)安全性指标。1资本充足率。资本/加权风险资产*100%2核心资产充足率。核心资本/加权风险资产3不良率。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主要体现银行的资产质量4.拨备覆盖率。拨备额/预期损失。国外银行一般在1005,拨备没有充足,银行的盈利质量就有问题。
(三)流动性指标。一般情况情况用存款比率,现金比率和二级准备资产来衡量银行的流动性。由于公开数据的限制,这里只用存贷比率,即贷款余额/存款余额,存贷比越高银行的流动性就越差。75%的存贷比是我国监管控银行业风险确立的硬性指标。
(四)盈利能力指标。是指商业银行获取利润最大化的能力。一般包括成本收入比,非息收入,杠杆率等
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趋势
1.1风险管理是核心能力
1.2银行风险控制最新进展
1.2.1全面风险管理
1.2.2风险价值法(VAR)
1.2.3风险调整资本收益(RAROC)
1.2.4资产组合调整
1.3传统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1.4国际商业信用风险管理趋势
2新资本协议与风险管理
2.1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2.2IRB是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
2.3各地区对新协议的落实情况
2.4银行资本管理的变化
2.5中国银行如何跟进新协议
3全面风险管理最佳实践
3.1信用风险管理
3.1.1风险管理过程
3.1.2
3.2
操作风险管理
3.2.1操作风险内涵和特点
3.2.2操作风险的计量方法
3.2.3操作风险的管理框架
3.2.4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思路
3.3市场风险管理
3.3.1市场风险管理的内容
3.3.2市场风险的计量方法
3.3.3市场风险控制体系
第四篇:我国企业应加强对合规性风险的管理
文章标题:我国企业应加强对合规性风险的管理
目前,我国企业风险管理普遍比较薄弱,相对比较重视的是金融、保险等高风险行业,大部分企业尚处于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阶段。然而,近期的中航油(新加坡)事件、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发生的爆炸事故,煤矿安全事故等诸多事件,说明风险管理对企业越来越重要,加强风险管理越来越紧迫。但是,当企业认
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实际着手准备风险管理时却仍然会问:“究竟应该怎样管理风险以更好地保护我们”本文结合国际领先企业的实践和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差距,探讨目前我国企业应采取的风险管理策略。[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帮您找文章]
以立法的形式促进企业加强内部控制
针对安然、世通等财务欺诈事件,美国国会出台了《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该法案由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萨班斯和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奥克斯利联合提出,又被称作《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Act,以下简称SOX法案)。法案的核心在于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加强信息向公众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并对公司管理层提出了明确的责任要求。尤其是该法案的第404节,要求所有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备案的公司,包括在美国注册的上市公司和在外国注册而于美国上市的公司,企业的管理层需要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报告,其中,上市公司还须负责保持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
目前,受该条款影响的我国企业,主要是数十家已在美国证券市场挂牌的公司,其首要的影响主要是报告其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管理层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以确保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合规性;管理层必须每年评估并报告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的有效性;外部审计师必须对公司管理层有关财务报告之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评估结果出具审计师意见;公司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应对管理层制定和执行404条款的计划程序、发现和改进工作进行监督等。然而,更深层次的影响来源于对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巨大挑战:
SOX法案大大的改变了在美国上市公司的商业环境。对公司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强制性关注,使公司内各个阶层都涉及到一定的程序中并承担一定的责任,而且,该法案很有可能对今后数十年的商业习惯产生影响。
在法案遵循的第一年,有关各方忙于迎合法规的要求。然而,在接下来的里,企业如何设计出持续的遵循框架,形成最佳的内部控制治理结构,来帮助企业发展更加合理和有效的程序并减少总体的遵循成本则非常重要。
同时,S0X法案还将影响到公司的各项管理行为,公司的会计和财务、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公司治理等诸多方面,均将面临在萨班斯—奥克斯利时代的最优化选择问题。
可见,以立法的形式来要求企业加强其内部控制,其影响和意义是深远的。但是,与之相比较,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尚存在许多差距:尽管财政部已经颁布若干内控规范,如贷币资金、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预算、担保、成本费用、固定资产、存货、筹资等内控规范,证监会、银监会等监管机构按照行业.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发布了若干分行业的内控指引,但从整体上缺乏如COSO(美国反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那样的统一框架。也没有如SOX法案那样的法律强制性要求企业加强内部控制。
而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过分关注如何达到财务报告目标的要求,忽视内部控制的经营目标和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目标,并受限于会计控制;在内部控制的整体结构上,重视业务层面控制,忽略公司层面和信息系统层面的控制:缺乏完整的内部控制文档,以及对主要业务环节/程序/目标/风险/控制的全面分析;内部控制按传统的职能部门开展,缺乏流程观,内部控制不系统化;缺乏正式的内部控制测试方法,管理层内控报告依据不充分等。正如COSO在其《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中所指出的那样,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风险管理框架建立在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上。我国企业要加强风险管理,首先从内部控制人手,而通过立法的形式子以强化,将推动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逐步推行全面风险管理
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除了我国的金融、保险等高风险行业非常重视风险管理外,大部分企业尚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存在诸多差距:董事会和管理层对企业风险管理缺乏统一的认识或认识不够,普遍存在以内部控制
第五篇: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
摘 要
声誉风险成为近年银行业十分关注的领域,声誉风险甚至被视为“最令人畏惧”的风险。一旦遭遇声誉危机,不仅会直接损害商业银行的信誉,影响上市银行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导致银行品牌价值损失,甚至会危及银行的生存。因此,如何完善和加强声誉风险的管理成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就从从事声誉风险相关工作一年来的认识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提出若干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银行、声誉风险、声誉危机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
作者:
蔡
军
单位:中国银行业协会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尤其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更是令世人刮目相看,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松了对风险的防范,尤其是目前银行业比较陌生又特别关注的声誉风险。什么是声誉风险?根据2009年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中的定义:“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声誉事件是指引发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相关行为或事件。重大声誉事件是指造成银行重大损失、市场大幅波动、引发系统性风险或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的声誉事件。”商业银行为什么要防范声誉风险的产生?根据普华永道对多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声誉风险是他们所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就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而言,声誉风险排在第一位;就对收益的影响而言,声誉风险排在第六位。声誉危机不仅会直接损害商业银行的信誉,影响上市银行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导致银行品牌价值损失,甚至会危及银行的生存。良好的声誉是一家银行的生存之本,对增强竞争优势,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实现长期战略目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如何防范声誉风险成为了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新课题。下面,笔者就从从事声誉风险相关工作一年来的认识和商业银行的现状,对商业银行如何加强银行声誉风险管理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诱因与危害 声誉风险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有可能是商业银行内、外部风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可能是非常简单的风险因素就触发了严重的声誉风险。发生的部位可能是银行由内到外的任何环节,利益相关者也包括内部员工和外部公众。声誉风险表现形式多样,不易界定,并具有突发性、动态性和扩散性。难以通过常规的风险管理部门利用常规方法进行有效管理。如果商业银行不能恰当的处理这些风险因素,就可能引发外界的不利反映。商业银行一旦被发现其金融产品或服务存在严重缺陷、内控不力导致违规案件层出不穷等,则即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事后的危机管理,也难于弥补对银行声誉造成的实质性损害。一家操作风险事件频发的银行,会给公众一种内部管理混乱、管理层素质低、缺乏诚信和责任感等不良印象,致使公众特别是客户对银行的信任程度降低,银行的工作职位对优秀人才失去吸引力,原有的人才大量流失,股东们因对银行发展前景失去信心,对长期持有银行股票发生怀疑,进而在资本市场上大量抛售股票造成股价下跌,银行市值缩水,最终导致监管当局的严厉监管措施等。
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商业银行治理层对声誉风险认识不到位。商业银行的治理层在制定银行战略目标时更多关注的是利润,致力于解决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方面问题,对银行的声誉问题关注不够。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大多没有将声誉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没有明确专门部门或团队负责全行声誉风险管理,也没有在各个岗位、业务和业务条线上进行相应的声誉风险管理的安排,即使某些银行有过声誉管理行为,也比较粗放,科学性和规范性仍比较薄弱。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国商业银行在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在道德与合规方面的困境显得更为突出1。
(二)银行从业人员声誉风险意识淡薄。目前银行从业人员对于声誉风险的知识比较缺乏,对声誉风险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各行已着手制定相应的制度管理声誉风险,但声誉知识和风险理念仍然没有完全灌输到员工的思想中,对于声誉风险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商业银行内部各条线自上而下的行业垄断意识较强,服务意识较差,对客户的信访、投诉处理效果不佳,对新闻媒体反映的负面情况处理不及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声誉事件不断发生。
(三)对声誉风险的界定和衡量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性。虽然银监会早在一年前就发布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但定义还相对宽泛。1廖岷
《加强中国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
《中国金融》 2010年第7期
目前,对声誉风险及其危害的衡量,国际上还普遍缺乏有效的标准和手段,为声誉风险的识别、监控等带来很大的障碍,声誉风险管理基本沦为被动的危机事件处理,风险管理效率低下,作用有限。
(四)声誉风险管理缺乏长远规划。声誉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声誉风险发生后的处置,还包括声誉的建立、维持等。但目前,很多商业银行的声誉管理没有长期的声誉管理战略规划,声誉管理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前瞻性、持久性。没有长期声誉管理体系的规划,就无法谈及全面的声誉管理。
(五)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缺乏有效监管手段。监管部门对因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不善而引发的事件没有直接的监管手段。由于个别商业银行自身声誉风险管理不善而导致整个银行业负面舆情甚至群体性事件占用了大量的监管资源,监管部门只能在事件已发生或情况已恶化,进而可能导致系统性问题爆发时才能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而在此之前,只能采取舆情提示、风险提示等方式与商业银行进行协调,而不能依法要求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近期银行ATM跨行取款收费上调引发的一系列有关银行收费的负面舆情。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培育声誉风险管理文化。首先,提高声誉风险的认识要从高层做起。商业银行董事会及高管层应充分认识到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把对声誉风险的认识提高到与其他各类风险同等重要的高度,提高到能否实现商业银行战略目标上来,并以身作则,自上而下地树立全行的声誉风险意识。其次,应在全行倡导声誉的重要性,通过培训、讲座等多种方式,普及声誉知识,自觉维护商业银行声誉;第三是要把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把它纳入全面风险管理的范畴,统筹加以考虑,全面提高声誉风险管理水平。
(二)建立良好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良好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有利于维持客户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创造有利的资金使用环境,增进和投资者的关系,强化自身的可信度和利益持有者的信心,吸引高质量客户,增强自身竞争力,最大限度的减少诉讼威胁和监管要求。由于银行的各项业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道德风险,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各层次员工才有可能实施不违背银行利益的业务操作行为。同时,制定制度或规则,奖赏和鼓励那些提高银行声誉的员工,阻止和惩罚那些损害银行声誉的行为。
(三)建立和完善声誉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处理声誉风险的能力。商业银行应当将接受投诉和批评看作是与客户、公众沟通的“黄金机会”,及时分析投诉的起因、规律、相关性等特征要素,以便为业务运营提供非常有价值的风险预警信息。传统上,声誉风险管理主要采用“辩护或否认”的对抗战略推卸责任,但往往会招致更强烈的对抗活动;因此,商业银行因采用更具建设性的处理方式,要勇于承担责任,并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协商解决问题,以降低利益相关者或公众的持续对抗反应。声誉风险管理应该是建立在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公众利益基础之上,而且如果能在监管部门采取行动之前及时处理,将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提升监管部门对声誉风险的监管水平。完善的监管对规范商业银行行为至关重要,并对银行经营理念具有导向作用。制定完善的法规、建立金融企业信息系统和社会评价系统,提高监管效率,对于营造公平、透明的经营氛围、提高企业声誉风险意识、加强自律、改善公共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目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金融业务发展日新月异,相关利益人个体意识增强的环境下,提高监管效率对银行和监管当局都很重要。
(五)加强信息披露,重视社会舆论监督。首先,商业银行要保持与媒体的良好接触,因为媒体是商业银行和利益相关群体保持密切联系的纽带。商业银行应借助各种媒体平台,定期或不定期的宣传商业银行的价值理念。要加强与各类新闻媒体的沟通,及时进行信息披露,正面宣传商业银行产品、品牌及各类活动,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形象,提高商业银行的知名度、美誉度,从而提高商业银行在客户中的认可度,提升竞争力。对于商业银行的不利事件,应积极回应媒体,保持公开坦诚的态度,尽早和经常地向公众报道事实,引导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事件,避免误导公众。其次,商业银行要重视社会舆论,尤其要重视网络舆情的监测,及早发现重大舆情动向,对网上非法和过激言论,提前采取措施,第一时间予以剔除,争取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针对不良信息,通过采取公开澄清、跟帖引导、主动邀请记者深入报道等方式引导舆情,及时消除负面舆论影响。
(六)、正确处理银行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一是处理好与客户的关系。客户的投诉和纠纷如果处理不当,将对商业银行的声誉造成伤害。为此,商业银行在客户面前一定要有良好的形象,树立“顾客不一定是对的,但永远是第一位的”服务理念,保持良好的态度,及时与产生纠纷的客户进行良好沟通,权衡商业银行声誉与客户的理据,尽量求得妥善的解决方案。二是处理好与内部员工的关系。良好的声誉离不开商业银行员工的共同维护。对于涉及内部员工劳动纠纷、内部案件等类事件,应在商业银行内部统一思想,稳定员工情绪,向员工表明管理层的态度,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团结;要建立内部奖惩机制,对维护商业银行声誉做出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严惩失职或有损商业银行声誉的员工。三是处理好与股东的关系。在商业银行上市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形下,很好地处理与出资人即股东的关系,对于取得股东的理解和支持十分重要,为此,商业银行应加强与股东之间的沟通,及时披露各种消息;四是处理好与政府和监管部门的关系。政府和监管部门代表着广大公众的利益,带有第三者公正立场的角色,为此,商业银行应加强与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沟通,及时向政府和监管部门报告事件真相,从而赢得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应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2。
(七)建立一只高素质的声誉管理团队、一套高效的协调管理机制。由于声誉风险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可能发生在任何环节,利益相关者包括所有员工,难以通过风险管理部门的常规管理来实现;并且声誉风险往往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风险交叉存在、交互作用,更加难以计量和考核;虽然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初步建立了专职声誉管理的部门和队伍,但仍难以在单位内部发挥合力统筹和督导的作用。因此,建立一只高素质的声誉管理团队、一套高效的协调管理机制,将会大大降低声誉风险发生的几率。
参考文献:
[1] 廖岷
《加强中国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
《中国金融》 2010年第7期 [2] 文介平《加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思考》
《深圳金融》
2008年第5期
2文介平《加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思考》
《深圳金融》
200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