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搞好企业财务集中核算(本站推荐)
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搞好企业财务集中核算
作者:徐长征
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审计监督是现代社会主义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集中核算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有利于加强企业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建立高效、公开、务实、廉洁的企业财务管理运行机制,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本文就审计监督与企业财务集中核算进行简单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审计;监督作用;企业财务;集中核算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下的财务集中核算制度是财政体制改革的产物,在财务集中核算制度下的审计监督是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的。审计监督作用的良好发挥,促使财务集中核算有力地促进企业财政体制的改革,有力地促进政府采购制度的贯彻落实,有效的监督企业资金的使用,有利于克服和纠正企业财务的造假行为,改善并控制企业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
一、财务集中核算对现代企业的意义
财务集中核算是指在企业成立财务核算中心,在企业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设立各分公司的银行二级账户和相应财务工作岗位,以财务核算中心为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工作和实行会计监督,是现代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核算形式。财务核算集中化给企业信息的需求者带来规范、及时的财务及附注信息,为企业的决策层战略决策提供专业的财务信息,也为前端业务部门提供了服务支撑。财务集中核算工作对现代企业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适应将来更加激烈的社会市场竞争环境,提升企业整体的综合核心竞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二、审计监督的作用
(1)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审计工作在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发挥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经济监督部门应大力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外,充分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审计监督管理部门依法依规对作出处理,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其更快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注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财政资金的安全、科学和高效使用;不断加大对财政、金融、税收系统的审计力度,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决纠正某些企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不良行为;促进粗放型国有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调优结构、扩大发展、培育成长性产业的目标。
(2)监督企业经济安全运行
审计监督的重要任务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保证和促进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全面履行,维护经济安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促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防范受宏观经济波动和国有企业经营周期影响而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关注因决策不科学、不合规、管理不善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国有资产安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以及财务状凋、运营情况和内部管理模式,维护境外国有资产安全,促进防范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3)修复企业经济制度的执行过程
审计监督工作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制定科学的审计计划,充分整合审计资源,围绕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总体目标。科学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覆盖面,全面提升审计工作效能。开展审计或调查,将审计监督与保障财政预算执行结合,与保障国家扩大内需政策资金的落实结合,力争审计的理念和审计的成果进入高层宏观决策,充分发挥独立的经济监督作用。深化改革、推进问责、健全制度,为政府及有关部门修复经济制度、经济政策中的缺陷提供依据,促使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4)预警企业专项资金使用和重大事项
加大跟进跟踪审计力度,加强项目立项审批、资金使用、建设管理等重点环节的审计监督,检查执行审批程序、土地政策、环保政策和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等情况。防止随意扩大投资规模或浪费建设资金。进一步提高审计决定的执行力,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巩固审计成果。建立完善审计决定落实责任制。跟踪督促整改,并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及时告知向社会大众。
三、审计监督与企业财务集中核算
审计监督工作的进行必须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并实际落脚于宏观。要通过审计地区、部门、企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监督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贯彻执行。大力加强对审计发现的财政经济活动中具有倾向性、普遍性问题的研究,提出改进和完善政策、法规、改革措施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宏观管理。为适应审计监督工作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
审计监督部门对企业收支的全过程进行完善的监督,确保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合理、合规、合法;对企业的各个财务工作岗位进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实行全面的财务资金管控和企业中心内部控制;运用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坚持企业的财务分析通报,反馈预算执行信息,促进企业财务资金的精细化管理;实行账户集团化管理,对企业的财务资金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
四、结语
企业应积极做好自身的工作和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做好自身的审计监督工作,加强审计监督能力,搞好企业的财务集中核算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张翠艳.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责,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J].绿色财会.2011(7):18-19.[2]牟树红.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搞好会计集中核算.[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1(1):22-24.[3]郦晨斐.浅谈财务集中核算对现代企业的意义.[J].北方经济.2008(22):95-96.[4]赵国新.如何发挥审计监督作用.[J].理财.2011(4):73-74.
第二篇:电网企业财务稽核发挥的监督作用
电网企业财务稽核发挥的监督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电网企业财务稽核的会计监督已成为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电网企业的财务改革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在改革的推动下,企业的会计制度有了更高层次的发展,然而当前电网企业财务稽核在企业会计监督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些不足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强化企业会计监督,这既是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本文从电网企业财务稽核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开始入手,分析了我国现在会监督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提出了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
关键词:财务稽核;存在问题;对策;会计监督
一、引言
会计作为一个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中的比较特别的行业,扮演重要的角色,并参与到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转中。在我 国的金 融体系 中会计稽核工作 的内容与各经济主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加强会计监督,保证企业能够健康运 营,降低经 济犯 罪案件发生率,促进全 国经济 的科学 发展都非常的重要。
二、会计监督的相关概述
1、会计稽核的概念。会计稽核是会计机构本身对于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的一种自我检查或审核工作。建立会计机构内部稽核制度,其目的在于防止会计核算工作上的差错和有关人员的舞弊。
2、会计监督的概念。会计监督是指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地、综合地协调、控制、监督、督促,以达到提高信息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会计监督可分为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国家监督。
3、会计监督的重要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财经法规;2)有利于强化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
三、电网企业财务稽核的现状
1、会计机构设置不规范,会计稽核人员素质较低。电网企业的管理不是很规范,其会计机构的设置比较简单,会计人员的素质也较低。电网企业设置的会计机构的一般人员少,分工不明确,兼职超过对方。如果一些出纳兼秘书(或内勤加出纳)、资产跑腿或总账,总账管理资产管理跑外勤或者将总账交给代帐公司做,小公司通常只有少数人员负责日常行政事务、会计和资产托管等,不相容职责分离是有限的,由于总经理直接管理企业,通常缺乏专职的稽核人员。电网企业的会计业务工作不规范。公司没有建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制度。依法办事,规范核算的意识较薄弱,总经理的干预较多,因此,财务工作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业务较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企业会计稽核制度缺失。电网企业的经营方式是,其所有权和经营权大都控制在个别人的手中。这种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密不可分,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比较混乱,内部牵制、稽核、定额管理、计量验收、财产清查、成本核算、财务收支审批等基本制度,总的来说残缺不全;或者虽有其中几项制度,实际工作中从未认真执行过。企业管理者也认识到这些问题,但是依靠现有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往往无法建立健全,这种制度上的缺失既容易造成经营管理的混乱,从而滋生贪污舞弊现象等,也使稽核监督变得更加困难。
3、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者执行不得力。电网企业虽然设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但却形同虚设,不能起到实质作用,在实质的操作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往往导致其无法执行。公司管理层慢慢意识到了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一些关键的实物流转管理环节上建立了内控流程,例如采购环节,定制了严格的控制程序,通过计划、审批、比价、审价、审核、验收、复核等程序来加强采购环节的控制。但在对财务等方面的内部控制,仍然非常薄弱。管理采用单一的自上而下传递,许多已订立的管理制度,由于责任划分不明确、监督机制不完善,并不能发挥应有的控制功能,同时控制方式过于单一,多数属于事后控制,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的控制制度并不完善。
在组织机构的设立上,电网企业公司更加重视上下级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忽视对同级别部门间的协调的重要性,致使同级别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公司虽然设有会计稽核,但财务稽核的岗位职责并不明确,缺少有效、必要的内部财务会计制度,导致稽核工作不能顺利完成监督工作,形同虚设。
四、强化电网企业会计稽核的对策
1、完善会计机构,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电网企业需要大力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稽核知识水平。作为企业会计核算与监督的主体,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业务知识的高低尤为重要。针对目前电网企业财会人员素质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不能满足业务需要、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状况,应从加强会计人员学习入手,通过一定的奖惩与约束机制,进行业务培训,促进其会计人员学习会计知识和会计法规,提高业务水平。
2、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建立一套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保障。电网企业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必须做到:第一,建立健全的内部组织结构。企业管理者要明确划分组织机构内部各个岗位及其工作人员的权责,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权责明确。企业的财务部人员应该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财务的相关制度。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制定财务计划,加强经营核算管理,及时调整财务计划,积极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配合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第二,要构建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会计、出纳要分人管理,避免资金流失。还要建立规范的报销制度,加强对资产的控制和管理。第三,要规范资金运营程序,充分利用闲置资金,制定闲置资金使用计划,同时还要加强存货管理,保证公司的生产和销售工作能够很好地衔接。
3、强化内部控制管理。电网企业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和内部稽核制度,安排日常监督活动,内部监督人员有权对营运报告、财务报告等提出质疑,并通过与外界的沟通,来验证内部信息是否准备无误,日常的监督活动,需要根据职责分工,通过不同岗位进行相互检查等。定期组织专项评估,测评持续监督的有效性。设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监督整个内部控制是否顺利严格执行,定期将监督结果汇报最高管理层及董事会,并提供强化内部控制的建议。除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为了提高其执行效果,电网企业还应建立相应的惩奖机制,将内部控制侧重的品质或者特征纳入人事考评的内容之中,并将考核结果与惩奖措施相结合,如对爱岗敬业、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锐意改革,坚持准则的会计人员进行奖励,并作为晋升、晋级、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考核指标对员工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员工为了取得较好的考核成绩,必定使其行为尽量符合考核的要求,若将内部控制注重的内容纳入考核机制,并辅以相应的奖惩机制,则必将使员工的行为导向企业所期望的方向,也只有这样,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才有可能提高。
五、结论
现阶段,电网企业的会计稽核体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不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等诸多问题,因此电网企业内部稽核制度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同时也折射了我国部分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方面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林好月,内部会计稽核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J],财经界,2014(8):P150―P1
52[2] 阚冠卿 俞秀宝,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研究[J],财企通讯,2013(6):P91―P9
4[3] 张华,浅谈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稽核度的构建[J],会计师,2012(3):P70―P7
1四、财务视角下我国企业集团应如何切实加强资金管理能力
(1)我国企业集团应加强集团总部与各下属分子公司的资金预算管理能力
近年来,人们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笔者认为,我国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中,不妨引入预算管理,使二者相结合,提高企业集团的综合管理能力。企业集团的管理者可以借助预算管理确定集团可实现的资金管理目标,同时,由于预算的“先见性”,集团管理者还能在制定资金管理目标时综合考虑到集团的各种因素。此外,有效的资金管理,能够使管理者及时了解资金收支情况,有助于集团对资金进行统筹规划与管理,合理调剂资金余缺。
在具体的资金预算管理中,企业集团的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应提高对资金预算管理的认知度。企业集团的资金预算管理人员应结合集团的资金需求计划和各下属单位的资金支付申请,制定具体的资金使用计划。同时,资金管理人员还应详细统计各下属单位的资金盈余和短缺,做好各下属单位之间的资金调剂。此外,集团还应从制度入手,对资金管理预算机制予以完善,通过“制度”对资金管理的相关行为予以约束。再者,通过资金预算管理机制的实施,资金管理人员应及时考核预算与实际执行之间的差异,提出建设性措施,进行不断改革与完善。
(2)我国企业集团应对资金管理的多重模式进行有效融合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模式众多。各种模式各有特点与利弊。鉴于此,笔者建议我国企业集团应结合自身特点,探寻多种资金管理模式的融合,以实现资金管理的最佳效果。具体而言,无论是实施“资金结算中心模式”还是“统收统支模式”的企业集团,在发挥本模式聚合优势的同时,还要积极加强对各下属单位和账户的监管。结合下属单位的资金需求和经营特点,考虑对其他资金管理模式的借鉴与融合。此外,企业集团还可以通过整体银行贷款解决下属单位的资金需求,从源头上解决资金问题。还有一点,各下属单位向集团总公司上交收入时,企业集团应合理有效的管理好这些资金,确保这些资金的安全性与收益性。
(3)我国企业集团应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无论何种企业类型,若要内部管理发挥实效,离不开强有力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也不例外。首先,企业集团应积极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并积极祖师内审人员参与各种学习培训,丰富其审计技巧,提高其审计能力。同时,赋予审计部门与审计人员充分的权限,以确保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与独立性。内审人员除了要对有关资金流向的经济业务进行监督核查之外,还应对资金管理制度与流程进行监督。通过审计发现制度/流程中存在的漏洞。此外,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人员还应对各下属单位的资金支付使用情况和财务情况等进行全面、实时监控,并不定期到下属单位进行检查。以确保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高钰琪.中小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2(03)
[2] 郝鉴梁.浅谈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12)
[3] 胡爱萍,秦国华.营运资金管理评价方法研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4(10)
[4] 杨林.关于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研究[J].金融经济.2011(18)
[5] 徐强.改进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建议[J].商业会计.2014(03)
[6] 赵玉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现状审视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3(24)
第三篇: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促进干部素质提高
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促进干部素质提高
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审计监督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不断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将其作为新形势下强化干部管理监督的有效途径,取得了良好效果。三年来,我县共完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65个,查出各类违纪违规问题金额2365万元,移送纪检、司法部门处理案件8起,其中3人负刑事责任,5人给予党纪处分,2人被撤职,3人降职使用;另有5人被审计后晋升了职务。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健全机制,提高干部自觉意识审计监督,不是“搞运动”,不能“一阵风”。为了确保我县审计工作特别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干部队伍建设中有效发挥作用,我们着重抓了审计监督的长效机制建设,形成了内外结合、上下联动,全方位、多层次的廉政监督和制约机制,使全体党政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踏实当好人民的公仆。
一是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我们制订了《XX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XX县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把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长期化,真正做到了“有章可依”。
二是优先保障审计经费。我们根据审计机关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协商并联合制定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计划,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优先将经济责任审计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要求财政部门及时、足额地拨付到位,以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
三是切实加强领导与协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县委、县政府对此引起了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了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主要领导牵头的xx县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制订了《xx县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并组织县纪委、组织部、监察局、人事局、财政局、审计局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审计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做到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审计部门严格按照《审计法》和《xx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程》的有关要求,积极开展工作,突出重点,改进方法,确保审计质量,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纪检监察机关根据审计提供的线索和建议,及时查处违法违纪问题;组织人事部门结合干部管理和监督的需要,正确运用审计成果,及时调整用人计划,为我们培养、使用好干部提供依据。
二、强化措施,提高干部行政能力
我们合理确定经济责任审计的项目和时间,并建立了全县经济责任审计资料库,充分运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强化了审计监督措施,使全体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各单位一把手切实提高科学行政、依法行政和规范行政的能力。
一是合理确定审计项目。根据干部监督工作的需要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际,我们要求审计部门以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为基础,重点审计乡镇党政一把手、县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一把手任期内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情况,重大建设项目投资情况和效果,财务和资产管理等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领导干部自身遵守财经法纪的情况等。通过审计,重点检查领导干部有无滥用职权,违反规定程序做出重大决策,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有无收受贿赂、获得其他非法收入或侵占国家财产等违法违纪问题;分清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本单位、本部门经济工作和财政、财务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所应承担的经济责任。
二是合理安排审计时间。根据干部任职期限,我们明确规定,县直和乡镇党政一把手,凡任职满2年的有计划地安排审计,任职满3年的必须安排审计,连续任职5年的,任期内至少要进行一至二次经济责任审计。对任职届满退休、退线或有调整意向的领导干部及时安排审计,明确经济责任,使领导干部离任不交马虎账,上任不接糊涂班。
三是建立审计资料库。我们建立了全县经济责任审计资料库,主要用来记载和反映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存在问题及应承担的责任。组织部门根据审计结果建立了干部经济责任考评方面的个人档案,作为考察、任用干部的依据。纪检监察部门运用审计结果建立了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以此监控权力使用的动态。其他各相关职能部门也及时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利用情况进行反馈,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结果互用的综合功效,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
三、注重效果,提高干部执政水平
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关键在于审计成果的运用效果,在于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近年来,针对我县实际,我们要求审计部门重点抓好经济责任审计的三项工作,并通过审计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真正提高了我县干部的执政水平。
一是抓好乡镇消赤减债审计,弘扬正确的政绩观。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县大部分乡镇背负着沉重债务包袱,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严重问题。在对一些乡镇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发现个别领导干部不但没有认识到债务的严重性,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债务,反而盲目追求“政绩”,大搞“形象工程”、“民心工程”。我们立即下发了《关于加强乡镇消赤减债工作的决定》,要求各乡镇在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根据“一保运转,二求发展”的原则,制定消赤减债的具体规划和措施,逐步化解债务。把各乡镇消赤减债工作与乡镇主要领导提拔任用挂钩,各乡镇将县财政补助的20%和其他税收分成的30%用于消赤减债,严禁出现新的赤字和债务。要求审计部门在对乡镇党政一把手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把消赤减债的执行情况作为重中之重,予以严格审查监督。同时,我们在乡镇领导干部中大力弘扬正确的政绩观,县委书记xxx多次在各种会议上强调,还债是一种最大的政绩,严厉禁止不经长期规划和科学论证,盲目上马“政绩工程”。近三年来,通过对乡镇党政一把手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共制止“政绩工程”13项,挽回经济损失2900多万元;全县各乡镇共计化解债务360万元;提拔和重用了9名消赤减债任务完成出色的党政一把手,另有3人因消赤不力而被降职使用。2003年,我县xx乡党政班子盲目决定开发xxx旅游投资项目,乡财政将增加赤字200万元。由于审计部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及时发现了问题,在县领导的教育和帮助下,该乡停止了这一工程,并表示尽最大努力消赤减债。2004年,该乡化解债务21万元。
二是抓好重大投资项目决策审计,倡导科学的发展观。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投资项目,历来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我们本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要求审计部门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重点加强对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确保项目决策科学,管理规范,并在广大干部中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的、负责任的决策机制,防止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重大决策失误的发生。2001年,我县在县城东区新建一个xxx休闲广场,预算投资1600万元,由于没有科学的设计和规划,工程投资增加到2200多万元。一时间,社会上议论纷纷,群情激荡。县委、县政府当即决定由审计部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经审计,把广场预算规模控制在1600万元以内,并全程参与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审计监督,受到全社会的好评。近3年来,共审计重大投资项目25个,累计节约资金3100多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扩大了审计影响面,增强了审计的威慑力。2002年初,县人民政府制定了《xx县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暂行规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决策重大投资项目时,自觉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放在首位,对项目进行充分论证,科学规划,合理预算,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抓好廉政建设审计,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我县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手段,要求审计部门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重点检查领导干部是否遵守廉洁自律的16项规定,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车子、筷子、机子”问题。审计部门把审计
结果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研究出台了《xx县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紧缩开支的若干规定》:一是各乡镇和县直部门一把手手机费实行包干,班子其余成员一律不得报销手机费;二是对单位招待费确定指标,实行限额包干,超支部分除征缴解困金外还要追究领导责任;三是对公车实行定编,县直部门除个别工作量大的单位可以配两台车外,原则上只允许配备一台车。对超编的37台车一次性进行了拍卖处理,仅此一项就节约经费达230多万元,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人民群众拍手叫好。近年来,我县各级领导干部下乡坐小车的少了,坐班车的多了;下馆子吃喝的少了,回家学习的多了,树立了干部的良好形象,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前几年,我县xx乡农民多次上访,反映乡政府主要领导腐败和加重农民负担的问题,还发生过一次抗交农业税的群体事件。审计后,问题得到了查清和严肃处理,原党委书记xx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当地群众拍手称快。2004年底,县委、县政府组织“万人民主评政务”活动,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满意程度达到85%以上。
第四篇: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审计监督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审计监督的思考 作者:吕云河
来源:《财会通讯》2003年第12期
第五篇: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1982年宪法确立实行国家审计监督制度。1983年9月15日,审计署成立。30年来,审计机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为指导,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开创了中国特色审计之路,审计监督在推动改革开放和民主法治建设的过程 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家政治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进民主法治的重要工具。这30年,通过审计,直接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1.2万亿元,移送 违法违纪事项和犯罪案件线索4.2万件,提交各类审计信息和报告230多万篇,审计监督在维护财经秩序、加强廉政建设、推进依法治国、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促进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加强对中央重大经济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跟踪审计,促进政令畅通。30年来,审计机关根据每个时期党和政府 工作部署,突出审计重点,推动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围绕“双增双节”、“治理整顿”,开展了对盈亏大户企业、清理固定投资在建项目、清理整顿公司和 控制消费基金增长等审计;围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所得税分成改革等,组织对粮食行业挂账情况、所得税征收等进行全面审计;围绕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多次组织对涉及“三农”、土地、教育、卫生、社保、救灾扶贫、环境保护等资金的审计;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内需保 增长等,组织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中小企业扶持政策落实等的审计;围绕重大投资项目和重大公共事件,对援疆援藏、京沪高速、三峡 工程、西气东输、北京奥运会以及汶川、玉树、舟曲救灾重建等进行跟踪审计。通过审计,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及时反映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 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促进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完善。
(二)着力监督检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切实维护财经秩序。30年来,审计机关始终把监督检查会计信息的 真实性、合规性作为重要任务。在财政审计中,重点关注财政收支的真实性,揭露和查处虚报冒领预算资金、套取挪用财政资金、虚列财政收支等问题;在对国有金 融机构的审计中,重点关注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尤其是不良资产状况,揭露和查处违规经营、弄虚作假和内外勾结骗贷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金融信息的真 实性和可信度;在对国有企业的审计中,重点关注国有资产经营和收益的真实性,揭露和查处会计核算不规范、盈亏不实、资产管理混乱等行为,还原经济活动的本 来面目,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通过审计,有效地维护了财经秩序,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和依据。
(三)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案件线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审计机关始终坚持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及 案件线索,建立了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实行审计移送案件的跟踪和查处结果公告制度。全国审计机关移送违法违纪事项和犯罪案件线索 4.2万多件,其中一些重大案件如“五大公司”违规经营案、天津蓟县国税案、铁道部何洪达案和刘志军案、民航系统李培英案、国家开发银行王益案、股市“名 嘴”汪建中案等的查处,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发挥了震慑作用。同时,审计机关还配合纪检监察、司法机关查证了一大批重特大腐败案件。
(四)揭示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审计机关一直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作为首要任 务,重点关注和及时反映了财政、金融、投资、国有资产资源等领域以及信息、粮食、环境、社会稳定等方面一些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30年来,多次组织对金融 机构资产负债损益、境外投资、政府性债务、中央企业从事金融衍生品业务情况、水污染防治等进行专项审计,及时预警、提出建议,推动建立完善了一系列措施和 办法。
(五)加强对重点民生资金和民生项目的审计监督,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审计机关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根本 目标,重点关注和检查惠民富民政策的落实情况,及时揭示和纠正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以及在土地征用、拆迁安置和企业改制等方面可能引发的社会问 题。仅近5年,就组织涉及“三农”、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项目逾11万个,促进资金拨付到位600多亿元,并及时揭示民生政策落实中存在的困 难和问题,提出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的建议。
北京公务员考试网http://bj.offcn.com/html/kuaijiquzheng/
(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促进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的建立健全。探索建立国际上尚无先例的经济责任审计制 度。初期主要进行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离任审计、承包经营审计,发展到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后来到全面推开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30年 来,共审计领导干部近50万名,其中省部级领导干部215名;有关部门参考审计结果,对1.8万多人给予免职、降职或撤职等处分,违规事项涉及的被审计领 导干部和其他人员共8500多名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
(七)深入揭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促进依法行政和民主法治建设。在审计中,我们着力监督检查法律法规的执 行情况,坚决查处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问题,促进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和依法行政。注重揭示和反映法律法规不健全、不衔接、不配套、不适应等问 题,及时提出制定、修订法律法规的建议,推动了企业国有资产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参与了700多件法律法规的立法协调工作。积极推动 政务公开,建立健全了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从2003年审计署首次向社会公告“非典”专项资金的审计结果开始,全国已累计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2.4万多篇,特别是近几年,大力推动预算公开、“三公经费”公开、审计后整改情况公开,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八)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制度创新和深化改革。一方面着力揭示管理不严格、制度执 行不到位、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等问题,促进强化管理;另一方面着力反映体制障碍、机制扭曲、制度缺陷等方面问题,促进完善体制机制制度。2006年以来,根 据审计建议,有关方面建立健全制度4.4万多项,如审计署提出的细化预算、健全统一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提高预算执行效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改进网上 支付管理、加大对企业结构调整和铁路发展的政策扶持、健全债务管理机制等建议被采纳后,推动了财政、金融、投资、国有企业等领域改革。
30年的审计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审计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前进指南,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有效履行职 责;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全局来谋划和思考审计工作;必须坚持从维护法律尊严的高度来开展审计监 督,依法规范审计行为,推动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总结,实践检验,勇于开拓进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之路;必须坚持以人为 本,狠抓队伍建设,为审计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必须坚持“依法、责任、忠诚、清廉、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树立坚强 的意志品质,无私无畏,为审计工作科学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这些方面是30年来审计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推动审计事业持 续稳定发展。
回首30年,审计艰苦创业、尽责担当,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立足30年,审计正当而立、信心满怀,我们一定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忠诚法律、忠诚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忠实履行职责,当好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公共资金的守护者、反腐败的利剑、权力运行的“紧箍咒”、深化改革的“催化剂”,努力打造廉 洁署、俭朴署、法治署,为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北京公务员考试网http://bj.offcn.com/html/kuaijiqu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