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房屋外墙墙体渗水分析与治理(灌浆)
大唐西市屋面防水方案
【摘要】 外墙渗水是严重的质量通病,本文对墙体渗水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的关键措施,进而又对渗漏问题,提出了治理的意见。【关键词】 墙体 渗漏
压密注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建筑市场进一步规范,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大量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工程整体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但外墙渗漏问题,仍然时有发生,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已经成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中的顽症。同时,对渗漏的治理,虽然办法很多,但苦于没有良策,无法保证一劳永逸。本文将就此对外墙墙体渗水的成因、预防的措施及治理的办法进行一些探讨。外墙渗水的原因
众所周知,外墙防水一般主要依靠外墙墙体自身及外墙粉刷、涂料层以阻止室外雨水的侵入。其中,墙体自身防水是关键。由于是竖向构件,雨水能直接顺墙流下,一般并不容易渗入。造成外墙渗水的原因很多,因选材不当,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差,或是住户装修使用不当诸方面都有可能引起外墙渗漏。综合起来,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1 砖(砌块)墙体渗水
目前无论是砖混结构,还是框架填充墙结构,大量使用的是页岩模数空心砖,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实心砖,各类预制轻型墙板材料等等。保证砖本身的质量是防止外墙渗水的前提条件,因砖几何尺寸差造成砌筑及粉刷质量难以保证,因强度低造成墙体整体强度差,因气候稳定性差造成砖表面膨化、外粉开裂或脱落等等,均能引起外墙渗漏。
砌筑砂浆是保证墙面整体质量的重要材料,必须按正确的配比并保持良好的和易性。砂如果太细或是含泥量大,均会引起砂浆收缩大、强度低,雨水会从砂浆灰缝处渗入。
墙体砌筑施工质量差,是引起外墙渗水的重要原因。其中体现在几方面:一是干砖上墙,造成砌筑乃至粉刷时砂浆失水过快,引起收缩裂缝,造成渗漏;二是组砌不合理,断砖集中使用,有瞎缝、死缝;三是砂浆灰缝不饱满;四是对穿墙的洞、眼,对管线的固定与暗埋等封堵不实,留下渗漏的隐患。对空心类砖体,要特别引起高度重视,因为一但渗漏,一时会无法找出准确的渗水点,会给其后的治理带来极大难度。
1.2 混凝土墙体渗水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墙体作为外墙,一般为200mm厚,是不容易渗水的。但如果施工时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了蜂窝、孔洞,又不事先修补到位,仍有渗水的可能。大量的对拉螺栓孔,也是潜在可能的渗水点。
上部竖向混凝土墙体产生裂缝的工程实例并不多见,但因不均匀沉降、自身收缩及温度变形等原因,仍有造成开裂的可能。在地下室混凝土墙体中,收缩裂缝经常会出现。
1.3 框架梁柱与砌体结合部位渗水
由于混凝土材料与砌体材料线膨胀系数相差较大,因温度原因,造成结合部位产生温度变形裂缝在工程中十分常见,是造成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梁下塞方不实,或是柱边嵌缝不密实,均能引起开裂、渗水。
1.4 窗四周渗水
窗框四周渗水,特别是窗台两角及窗下墙部分渗水,是外墙渗水的常见通病。其主要原因:①窗洞预留尺寸不准确,造成窗框四周嵌填不密实;②窗框固定不牢、变形或与外保温系统收口处理不当,无法进行后续密封处理;③混凝土窗台板浇捣不密实,或是混凝土板厚度偏小、长度偏短,造成自身裂缝或与砖墙、窗框结合不密实,留下渗水隐患;④窗台板与窗框结合部位处理不当,造成不能保证密封胶施打质量;⑤室外窗台板面外高内低,或是倒泛水。
1.5 其他情况渗水
由于外墙立面造型的多样性,飘窗、遮阳、雨蓬已广泛使用,各种外装修材料大量使用,客观造成了渗水成因复杂化,使得这些凸出物部位的施工质量及防水处理越发显得重要。
煤气、空调、排水等管道安装打眼,均会造成外墙面破坏,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渗漏。特别是住宅工程外保温系统,如果后期安装或是使用不当,造成破坏,除引起渗水外,局部保温效果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此外,外墙基层粉刷不采用防水砂浆,造成墙体砌筑中的局部细微缺陷不能得到有效弥补,也是造成渗漏的原因之一。施工控制关键要求
外墙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是克服外墙渗水的关键,应引起高度重视。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2.1 砖砌体的施工 在确保砖本身材料进场合格的前提下,施工前应进行浇水湿润,避免干砖上墙;控制砌筑砂浆的质量,对进场的预拌砂浆要加强进场检验;加强原材料的控制,采用洁净的中砂,细度模数大、含泥量小于5%的砂,正确和控制使用外加剂;根据不同砖的特性,合理组砌,控制好灰缝尺寸和砂浆饱满度,确保砌体质量。
2.2 混凝土墙体施工
应加强对进场预拌混凝土的检查和验收。施工时,严格按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振捣,避免过振或漏振现象;必要时,安放串桶投送,防止落差过高,造成混凝土离淅,以确保混凝土均质、密实;拆模后,要及时进行浇水养护,防止开裂。
2.3 框架填充墙施工
除应按上述要求控制好砌筑质量外,还要按要求正确排放墙体拉结筋,当墙体过长或过高时,应按通病防治要求,增设混凝土构造柱及板带;当填充砌体砌至梁底或底板下时,应待下部砌体充分沉降后(一般为7天左右)再用斜砖填嵌密实;在外墙底层砂浆抹灰前沿混凝土结构与砌体接缝处铺不小于300mm宽的点焊钢丝网,对轻质材料墙体宜满铺一层钢丝网,以防开裂、渗水。
2.4 外窗部位施工
根据窗型,充分考虑外保温收口及窗边框塞缝,严格设定并控制窗洞尺寸;洞口外侧靠框边预留深5mm,宽5~8mm的槽口,以便于打胶,密封胶应均匀填满槽口,不得有缝隙、气孔等;控制好混凝土窗台板长度(一般通长布置)、厚度及标高,并保证其浇筑密实;外窗台应低于内窗台10mm左右,并做向外排水坡度,按照要求做好滴水线槽。
2.5 管洞、眼等其他部位施工
在内、外粉刷之前,应将全部临时管洞堵好,将全部预留管卡安装完毕;堵洞时,宜分二次进行,采用水泥砂浆铺浆后用湿润的标准砖补砌内侧一半洞口,待凝固后在外侧采用细石混凝土填实,表面再用防水砂浆抹一层与墙体平;预开的空调、排气等洞口,口沿应外低内高;对混凝土脚手洞、对穿孔洞,用干硬性防水砂浆加膨胀剂填塞,并留凹面,待凝固后表面再用防水砂浆补平。
对穿透保温层的洞口,其外沿均需作密封胶处理;二次装修时,要尽量避免从内向外打洞,以免造成外墙粉刷及保温层局部大面积破坏。外墙渗水的现场勘验 外墙渗水的现场勘验是进行渗水治理的重要前提,只有认真分析现场渗水的状况,查找渗水的原因,发现渗水的确切位置,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保证治理的效果。
3.1 为找出水源点和渗水点,应反复查看,认真分析,力争做到判断准确; 3.2 现场勘验时,应了解房屋的结构及构造特点。必要时要调阅相关图纸及资料,查找有无实际变更;
3.3 最好选择雨天进行勘验,如有必要,可以进行外墙淋水检查。4 外墙渗漏压密注浆治理 4.1 治理方法的比较
目前外墙渗漏治理的方法很多,归结起来,从材料和工艺上看,主要有三种:一是涂刷防水涂料及局部施打密封胶;二是墙面基层防水砂浆处理,三是墙体压密注浆。也可以几种方法综合治理。
三种方法各有利弊,比较起来,压密注浆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方法。防水涂料法,虽然涂刷方便,但时效性和可靠性难以保证,且对高层建筑,墙外施工难度较大,且难以保证施工质量,而从墙内侧涂刷,几无防水效果;墙面基层防水砂浆法,需破坏内外墙面装饰层,若从墙内侧进行,则影响用户日常生活,且原样恢复难度较大;如从墙外侧处理,破坏保温及外饰面,几乎不允许进行。注浆法的好处主要是:①直接针对渗水点进行补漏,防水材料进行墙体内部,能确保修补效果,并做到一劳永逸;②从墙内侧进行注浆,施工方便、安全;③作业面小,恢复简单,能尽量不影响住户日常生活。
因此,本文建议一般外墙面渗水,尽量优先采用注浆防水法进行修复。4.2 几种主要注浆材料
注浆材料品种较多,应根据墙体材料类型、构造特点及裂缝等情况合理选用、配制。一般有下列几种:
(1)水泥浆材
采用水泥浆材,来源广泛,施工简单,成本低,强度高,但由于其颗粒偏大,应用上有局限性,仅适用于较大的孔洞和裂隙缝的堵漏。
(2)水泥—水玻璃浆材
该材料固结强度为0.5~15MPa,固结率为98%~100%,凝胶时间30~120s。具有成本低、适应性好,尤其适合突发性漏水整治,浆液充填率又高,湿条件耐久性好等优点。其浆液特点如下:①浆液凝胶时间可准确地控制在几秒至几十分钟范围内;②结石体抗压强度可达10~20MPa;③结石率为100%;④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⑤兼有水泥浆材的优点。
对孔隙较小及裂缝宽度小于0.2mm的裂缝,可采用超细水泥浆材进行注浆。(3)聚氨酯浆材
分为水溶性、非水容性及弹性三种。该类材料广泛用于各种混凝土的渗漏水堵截。具有浆液起始粘度低,可灌性能好,适合湿作业,固化时间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等优点。固结体抗渗性k<10-8cm/s,抗挤出强度35kg/cm2;固结体抗压强度3~8kg/ cm2。
(4)环氧树脂浆材
该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价格较便宜,强度、粘度、固化时间可调节,材料力学性能良好,兼有加固补强作用。抗压强度为700~1200kg/cm2,抗张强度为70~300kg/ cm,抗弯强度300~850kg/ cm,劈裂粘结强度干缝19~31kg/ cm2、有水缝13~19kg/ cm2。
一般采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由于通常的环氧树脂粘度较大,需加入适当的稀释剂,如糠醛、丙酮稀释,才能把浆液灌入细小缝隙。特殊场合下还可加入增韧剂、促进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以适应各种情况的灌浆需要。
(5)丙凝注浆材料
是一种双组份快速注浆材料,注浆经混合后,立即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弹性凝胶,起到堵漏的作用。但由于其固化强度低,湿胀干缩,且有一定毒性,使用上有一定局限性。
4.3 墙体注浆要求
施工工序上,一般按打孔、清孔、埋设注浆嘴、试灌、灌浆、封闭孔洞程序进行。
布置灌浆孔时,应选在渗水点明显、渗水量较大的部位。孔洞的布置宜上下交错,灌浆孔不应穿透结构厚度(至少留100mm厚)。其间距视漏点情况及浆液的扩散半径而定,对混凝土墙体一般为500-1000mm,对空心砌块墙体,不受距离限制,根据漏点位置以穿透内壁为宜,且需根据被注墙体材质、厚度,分析其走向,调整浆液粘度和凝固时间,或掺入惰性材料。
注浆施工力求一次注好,对于吃浆量大的部位,要采用可连续注浆的设备。4.4 补漏施工的检查与验收
检查的方法可包括:目测、实测试验及跟踪观察、定期回访。
22墙体补漏工程完工后3d(冬季10d),进行外墙面雨淋试验,持续2小时后无渗漏为合格;如仍有渗水点,择日进行二次或多次选点注浆。
竣工的资料应包括施工方案、隐蔽工程记录、材料质量报告或检验报告、竣工报告和竣工图等。结语
房屋建筑外墙面渗漏,是各种原因造成的,涉及材料、设计、施工及使用各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不严所引起。虽然对渗漏问题的出现,可以通过注浆等方法进行处理,并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应充分认识到渗漏问题的严重性,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只要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按国家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一定能从根本上杜绝渗漏问题的发生。
第二篇:一期房屋渗水原因分析及维修方案报告2016.7.7
一期房屋渗水原因分析及维修方案报告
2016年6月中下旬梅雨季节连续20多天大雨,6月29-30日对一期所有房屋渗水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共计发现渗水224处,洋房38户79处,其中已售已交房10户11处,已售未交房1户1处,未售27户67处(其中24处为楼上业主装修破坏防水层导致楼下渗水24处);别墅54户145处,其中已售已交房16户58处,已售未交房11户26处,未售27户61处。按渗水部位分类统计为:外墙渗水96处、门窗边角渗水78处、楼板渗水28处、管道根部14处、其他8处;其中因楼上业主装修破坏防水层导致楼下渗水 24处。
经统计分析2015年6月发现的渗水经一年持续维修,外墙渗水维修成功率约70%,门窗边角渗水维修成功率约70%,楼板渗水维修成功率约85%,管道根部渗水维修成功率约95%。
渗水维修关键在于分析研究找到渗水点源位置,从渗水点源维修才能提高修复成功率,按渗水部位不同做以下渗水原因分析、维修方案、后期开发建议措施。
一、外墙渗水
渗水原因:
1、外墙结构设计由内到外依次为:自保温砂加气块——>12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外墙面砖(外墙面砖为毛面)或真石漆涂料。经分析研究外墙结构没有有效的防水层,且外墙面砖为毛面,面砖本身就有缝隙、吸水性大;再加上外墙面砖由于工艺原因擦缝不连续、不严密,形成渗水通道。一旦雨水通过缝隙或面砖进入墙体或经长时间雨水浸泡,就会出现内墙渗水现象,而且内墙出现渗水的源点不一定正对着外墙,可能向上、左、右都有可能,很难找到外墙渗水源点。
注:图片为2013年6月版实际施工图建筑施工说明
2、GRC安装时需钻孔用膨胀螺栓固定,安装GRC构件后,GRC与墙体间缝隙用结构胶密封。由于钻孔破坏墙体,形成渗水通道及GRC与墙体之间缝隙打胶不严密,导致雨水渗入墙体。
3、屋面天沟、露台四周二次浇筑混凝土与一次混凝土粘结不密实,再加上后期防水不施工不到位或防水层被破坏,雨水从一次与二次混凝土交接处进入外墙,顺梁外保温向下进入墙体,导致室内墙体出现渗水现象。维修方案:
1、在渗水范围每边扩大20cm铲除内墙腻子清理干净刷防水涂料,同时在对应外墙处每边扩大50公分刷透明防水涂料;GRC与墙体接触缝隙重新打结构胶,膨胀螺丝位置重点处理。
2、凿除外墙结构至砌块(梁、柱保温砖凿除)——>用堵漏灵堵实——>粉刷平整——>刷防水涂料——>贴外墙砖或真石漆。若是混凝土墙体渗水:钻孔——>下注浆针——>注浆——>恢复。
3、在墙体渗水上方对应屋面天沟、露台位置每边延长30cm凿除 保护层、保温层至楼板结构——>清理干净——>刷防水涂料——>蓄水48小时——>不渗水,恢复。后期开发建议措施:
1、由于外墙渗水主要原因是墙体结构设计导致,建议项目二、三期在外墙结构设计时采用常规做法即:灰加气砌块(或混凝土小砌块)——>找平层——>保温层——>抗裂抗渗砂浆层——>饰面层(面砖或涂料)。外墙饰面层建议用涂料,若用面砖则设计为釉面砖。
注:图片为2011年6月版图纸建筑施工说明
2、由于GRC安装工艺必须破坏墙体建议二、三期少用或不用GRC,改为其他装饰材料。若必须用GRC,建议安装GRC的位置设计混凝土构件,因混凝土防水效果较好。在GRC安装施工中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在保证GRC构件安装牢固的情况下,尽量减小膨胀螺栓钻孔入墙深度,打胶要严密连续。
3、在二次浇筑屋面天沟、露台四周混凝土前将一次混凝土凿毛、清理干净、刷界面剂,再浇筑二次混凝土并捣振密实,确保与一次浇筑的混凝土粘结密实。加强现场防水施工管理,全过程监督防水层施工,确保按照规范、图纸要求施工,防水层延墙上翻高度要高出屋面天沟、露台完成面30cm。加强后续施工时防水层的成品保护。建议项目后期设计在屋面天沟、露台四周及类似情况位置一次结构梁上翻30cm,可避免此类渗水现象出现。
二、门窗边角渗水
渗水原因:
窗框与窗台间混凝土塞填不密实及窗框与墙体间发泡剂施打不严密、不连续,粉刷层未压窗框形成缝隙,导致渗水。
维修方案:在渗水处扩大10cm凿除粉刷层至门窗混凝土框——>清理干净——>用堵漏灵堵实——>粉刷平整。后期开发采取措施:
加强现场施工过程管理,窗框与窗台间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塞填密实,在混凝土未凝固前不要动窗框,使混凝土与窗框握裹牢固。在施打窗框与墙体间发泡剂时要连续,且不得突出窗框,若突出窗框,要在发泡剂凝固前塞入窗框,不得等发泡剂凝固后在切掉破坏表面凝结膜。在窗旁墙体粉刷时要压到窗框2-3mm,不留间隙,窗框四周打结构胶要连续严密。
三、楼板渗水
渗水原因:
露台、阳台、屋面天沟等防水施工质量不好、或后期防水层被破坏,导致渗水。维修方案:
1、钻孔——>下注浆针——>注浆——>恢复。
2、在渗水处对应位置的露台、阳台、屋面天沟每边扩大30cm凿除 保护层、保温层至楼板结构——>清理干净——>刷防水涂料——>蓄水48小时——>不渗水,恢复。后期开发采取措施:
加强现场施工过程管理,按图纸、规范要求全过程监督防水层施 工,确保防水层施工质量,后续施工注意成品保护。
四、管道、烟道根部渗水
渗水原因:
一次结构完成后安装烟道、排水管后,烟道、排水管与混凝土楼板间空隙封堵不严密,再加上后期防水不到位。导致烟道、排水管根部渗水。维修方案:
在屋面、露台烟道、排水管四周凿除保护层、保温层至楼板结构 ——>清理干净——>刷防水涂料——>蓄水48小时——>不渗水,恢复做成锥形。后期开发采取措施:
烟道、排水管根部渗水问题关键在于后期吊模封堵工序,加强现 场施工管理,严格按规范控制施工工序。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分两次封堵,第一次封堵前要凿毛、清理干净楼板混凝土,刷界面剂,封堵混凝土要振捣密实,第一次混凝土封堵厚度宜为楼板厚度的2/3,第一次封堵后做4小时蓄水实验,不渗漏再进行第二次封堵,若渗漏则需要返工。第二次混凝土封堵要振捣密实,混凝土要高出楼板3cm,做成锥形,使其根部不积水。在屋面施工防水层时要先在烟道、排水管根部做附加层,再大面积施工,保证烟道、排水管根部防水层要高出屋面、露台完成面30cm。
五、业主装修引起楼下渗水
渗水原因:
业主装修敲除外墙及施工管线破坏防水层导致楼下渗水,多数为洋房二层业主敲除南面露台处外墙导致。维修方案: 安照以上渗水部位相应维修方案,要求物业跟踪业主做好维修,并蓄水48小时不渗水后恢复。另要求业主签订协议由于装修引起渗水负责维修到底。
六、地漏堵塞引起渗水
渗水原因:
由于树叶、装修垃圾等杂物掉落露台堵住地漏,致使露台积水流到室内,导致下层渗水。
处理方案:
要求物业跟踪装修业主及时清理掉落的装修垃圾,定期清理露台杂物,保证露台排水畅通。
七、电梯口雨水进入电梯井内
原因分析:
1、图纸设计时考虑无顶盖、半封闭楼梯间按照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只计算一半建筑面积、顶层不计算建筑面积。一期洋房按照无顶盖、半封闭楼梯间设计,只计算楼梯间1.5倍投影面积计入建筑面积;若设计成全封闭楼梯间,则每层计算建筑面积,即4倍楼梯间投影面积计入建筑面积。由于楼梯间无顶盖、无窗户,雨水直接落到楼梯间,顺台阶流至各层电梯口,小雨无影响,连续大雨会导致雨水短时排不出去进入电梯井。
2、楼梯间地面为大理石铺装,由于大理石铺装施工工艺为:半干砂灰摊铺平整——>浇水泥浆——>铺装大理石,由于半干砂灰浇水泥浆不可能完全密实,雨水由大理石间缝隙等部位进入砂灰层,经长时间雨水逐渐进入电梯井。解决方案:
因雨水进入电梯井,在底部电梯坑内形成积水,不仅要清理积水,而且电梯元器件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对电梯正常使用及寿命都会造成影响。
考虑不仅要解决雨水,还要考虑冬天雨雪结冰,楼梯台阶滑,易产生安全事故,建议楼梯间加装铝合金顶盖及窗户。
一个楼梯间加装铝合金顶盖及窗户面积约61平方米,按单价400元每平方米,一期共计19个楼梯间,共计约61*400*19=463600元。
八、地下车库、路面排水畅通
2016年6月近20天大雨天气,南方很多小区路面、地下车库被淹,我司项目地下车库、路面排水顺畅,没有出现积水及排水管道堵塞现象。这都归功项目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小区道路铺装平整度、横坡控制精确度非常高,局部积水现象都没有,雨水排水管道系统经常检查,无堵塞现象。地下车库入口2道截水沟把雨水拦截在地下车库之外,进入排水系统;车库内四周设计排水沟收集雨水至集水坑,每个集水坑配备2台自动提升泵,一备一用;排水设施设备经常检查维护,保证了地下车库持续大雨天不被水淹,正常使用,赢得业主及社会一致好评,提升项目影响力,促进销售。
第三篇:房屋建筑学3基础构造与墙体构造1
基础构造
3.1 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
3.1.1 地基的分类
基础: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上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地基。
地基: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天然地基:凡天然土层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能直接承受建筑荷载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凡天然土层本身的承载能力弱,或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须预先对土壤层进行人工加工或加固处理后才能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人工加固地基通常采用压实法、换土法、打桩法等。
3.1.2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
1、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均匀程度;
2、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3、经济技术要求。
3.2 基础的类型与构造
3.2.1 基础的埋深
基础的埋深:从设计室外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埋深不超过5m时称为浅基础,基础埋深大于5m时称为深基础。基础埋深在一般情况下应不小于500mm。
3.2.2 基础的分类与构造
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
1、刚性基础:由砖石、毛石、素混凝土、灰土等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这种基础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强度低。其基础底面尺寸的放大应根据材料的刚性角来决定。
刚性角:是指基础放宽的引线与墙体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如图3-2中的α角。凡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刚性角可以用基础放阶的级宽与级高之比值来表示。不同材料和不同基底压力应选用不同的宽高比(见教材表3-1)。
大放脚的做法一般采用每两皮砖挑出1/4砖长或每两皮砖挑出1/4与一皮砖挑出1/4砖长相间砌筑。
图3-2 刚性基础
2、柔性基础:用钢筋混凝土制作的基础。钢筋混凝土的抗弯性能和抗剪性能良好,可在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不高以及有水平力和力矩等荷载的情况下使用,为了节约材料可将基础做成锥形,但基础最薄处不得小于200mm;或做成阶梯形,但每级步高为300~500mm,故适宜在基础浅埋的场合下采用(图3-3)。
图3-3 柔性基础
按构造型式分类
1、单独基础:是独立的块状形式,常用断面形式有踏步形、锥形、杯形。适用于多层框架结构或厂房排架柱下基础,地基承载力不低于80kPa时,其材料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
2、条形基础:是连续带形的,也称带形基础。
(1)墙下条形基础 一般用于多层混合结构的墙下,低层或小型建筑常用砖、混凝土等刚性条形基础。
(2)柱下条形基础 一般多用于上部为框架或排架结构建筑,此时常将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沿纵横两个方向用基础梁相互连接成一体形成井格基础,故又称十字带形基础。
3、片筏基础:建筑物的基础由整片的钢筋混凝土板组成,板直接作用于地基土。片筏基础常用于地基软弱的多层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建筑,以及上部结构荷载较大且不均匀或地基承载力低的情况,按其结构布置分为梁板式(也叫满堂基础)和无梁式,其受力特点与倒置的楼板相似。
4、箱形基础:当上部建筑物为荷载大、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高层建筑、重型建筑以及软弱土地基上多层建筑时,为增加基础刚度,将地下室的底板、顶板和墙整体浇成箱子状。箱形基础的刚度较大,且抗震性能好,有地下空间可以利用,可用于特大荷载且需设地下室的建筑。
5、桩基础:当浅层地基土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而又不适宜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就要考虑以下部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持力层的深基础。桩基础一般由设置于土中的桩身和承接上部结构的承台组成。
3.2.3 基础沉降缝构造
为了消除基础不均匀沉降,应按要求设置基础沉降缝。基础沉降缝的宽度与上部结构相同,基础由于埋在地下,缝内一般不填塞。条形基础的沉降缝通常采用双墙式和悬挑式做法(图3-11)。
图3-11 基础沉降缝的处理方法
3.3 地下室构造
3.3.1 地下室的分类
按使用功能分: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 按顶板标高分:半地下室(埋深为1/3~1/2倍的地下室净高)和全地下室(埋深为地下室净高的1/2以上);
按结构材料分:砖混结构地下室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室,如图3-12所示。
图3-12 地下室结构示意
3.3.2 地下室的构造组成
1、墙体:地下室的外墙应按挡土墙设计。、顶板:可用预制板、现浇板或预制板上做现浇层(装配整体式楼板)。如为防空地下室,必须采用现浇板,并按防空设计的有关规定决定其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3、底板:底板处于最高地下水位以上,并且无压力作用时,可按一般地面工程处理,即垫层上现浇混凝土60~80mm厚,再做面层;如底板处于最高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并配双层筋,底板下垫层上还应设置防水层,以防渗漏。
4、门窗:普通地下室的门窗与地上房间门窗相同,地下室外墙窗如在室外地坪以下时,应设置采光井,以利室内采光、通风。防空地下室一般不允许设置窗。防空地下室的外门应按防空等级要求,设置相应的防护构造。
5、楼梯:可与地面上房间的楼梯结合设置,层高小或用作辅助房间的地下室,可只设置单跑楼梯。防空要求的地下室至少要设置两部楼梯通向地面的安全出口,并且必须有一个是独立的安全出口。
6、采光井:一般每个窗设一个独立的采光井,当窗的距离很近时,也可将采光井连在一起。采光井侧墙一般用砖砌筑,井底板则用混凝土浇注。
采光井的深度视地下室的窗台高度而定。一般采光井底面应低于窗台250~300mm,采光井的深度为1~2m,其宽度在1m左右,其长度则应比窗宽大1m左右。采光井侧墙顶面应比室外设计地面高250~300mm,以防地面水流入。采光井的构造,如图3-13所示。
图3-13 采光井构造
3.3.3 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
地下室防潮
当地下水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在 地下室地坪标高以下时,地下室底板和 墙身可以做防潮处理。
防潮构造做法通常是:首先在地下室 墙体外表面抹20mm厚的1:2防水砂浆,地 下室墙体应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灰缝必须 饱满;并在地下室地坪及首层地坪分设两 道墙体水平防潮层。地下室墙体外侧周边 要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分层回填夯实,如黏
土、灰土等,如图3-14所示。
图3-14 地下室防潮构造 地下室防水
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顶面时,必须做防水处理。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分为四级。地下室的防水方案
1、隔水法 利用各种材料的不透水性来隔绝地下室外围水及毛细管水的渗透,是目前采用较多的防水做法,分卷材防水和构件自防水。图3-15(a)。
2、排水法 分为外排法和内排法。其中外排法适用于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且采用防水设计在技术经济上不合算的情况。一般是在建筑四周地下设置永久性降水设施,如盲沟排水。使地下水渗入地下陶管内排至城市排水干线,图3-15(b)。内排水法适用于常年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但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500mm)的情况。一般是永久性自流排水系统把地下室的水排至集水坑再用水泵排至城市排水 干线,图3-15(c)。
3、综合排水法:一般在防水要求较高的地下室采用,即在作隔水法防水的同时,还要设置内部排水设施,图3-15(d)。
(a)隔水法(b)外排水法(c)内排水法(d)综合法
图3-15 地下室防水设计方案
卷材防水:用沥青防水卷材或其他卷材做防水材料。防水卷材粘贴在墙体外侧称外防水,粘贴在内侧称内防水。外防水的防水效果好,应用较多。内防水一般用于修缮工程。
卷材防水在施工时应首先做地下室底板的防水,然后把卷材沿地下室地坪连续粘贴到墙体外表面。地下室地面防水首先在基底浇筑C10混凝土垫层,厚度约为100mm。然后粘贴卷材,再在卷材上抹20 厚1:3水泥砂浆,最后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墙体外表面先抹20mm厚1:3水泥砂浆,冷底子油,然后粘贴卷材,卷材的粘贴应错缝,相邻卷材搭接
宽度不小于100mm。卷材最上部应高出最
图3-16 卷材防水构造 高水位500mm左右,外侧砌半砖护墙,如图3-16所示。
卷材防水应慎重处理水平防水层和垂直防水层的交换处和平面交角处的构造,否则易发生渗漏。一般应在这些部位加设卷材,转角部的找平层应做成圆弧形,在墙面与底板的转角处,应把卷材接缝留在底面上,并距墙的根部600mm以上。构件自防水:当建筑的高度较大或地下室层数较多时,地下室的墙体往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水混凝土的配制在满足强度的同时,重点考虑了抗渗的要求。石子骨料的用量相对减少,适当增加砂率和水泥用量。水泥砂浆除了满足填充粘结作用外,还能在粗骨料周围形成一定数量的质量好的包裹层,把粗骨料充分隔离开,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为保证防水效果,防水混凝土墙体的底板应具有一定的厚度,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防水混凝土自防水构造如图3-17所示。
图3-17 防水混凝土自防水构造 墙体构造
预备知识:砂浆和砖的建材特点 章节组成:
4.1 墙体的类型与设计要求 4.2 砖墙构造
主要知识点:墙体类型、墙体承重方式
4.1 墙体的类型与设计要求
4.1.1 墙体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1、墙体的作用:承重、围护、分隔、装饰。
2、墙体的设计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满足热工方面(保温、隔热、防止产生凝结水)的要求;(3)满足隔声的要求;(4)满足防火要求;
(5)满足防潮、防水要求;
(6)满足经济和适应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要求。4.1.2 墙体的类型 按墙体的材料分类
砖墙、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石材墙、板材墙、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块墙 按墙体在建筑平面上所处的位置分类
墙体按所处的位置一般分为外墙和内墙两大部分。
纵墙:沿建筑物纵轴方向布置的墙,其中外纵墙又称为檐墙; 横墙:沿建筑物横轴方向布置的墙,其中外横墙又称山墙。女儿墙:屋顶上部的房屋四周的墙。按墙体的受力特点分类
1、承重墙:直接承受楼板、屋顶等上部结构传来的垂直荷载和风力、地震作用等水平荷载及自重的墙。
2、非承重墙:不直接承受上述这些外来荷载作用的墙体。按墙的构造形式分类
实体墙、空体墙、复合墙。按施工方法分类
1、块材墙:用砂浆等胶结材料将砖、石、砌块等组砌而成。
2、板筑墙:在施工时,直接在墙体位置现场立模板,在模板内夯筑黏土或浇筑混凝土振捣密实而成。
3、装配式板材墙:预先在工厂制成墙板,再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拼接而成。4.1.3 墙体承重方式
横墙承重:楼板支承在横向墙上,建筑物的横向刚度较强、整体性好,多用于横墙较多的建筑中,如住宅、宿舍、办公楼等;
纵墙承重:楼板支承在纵向墙体。开间布置灵活,但横向刚度弱,而且承重纵墙上 开设门窗洞口有时受到限制,多用于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的建筑,如办公楼、商店、教学楼、阅览室等。
混合承重:一部分楼板支承在纵向墙上,另一部分楼板支承在横向墙上。多用于中间有走廊或一侧有走廊的办公楼、以及开间、进深变化较多的建筑,如幼儿园、医院等。
内框架承重:房屋内部采用柱、梁组成的内框架承重,四周采用墙承重,由墙和柱共同承受水平承重构件传来的荷载,适用室内需要大空间的建筑,如大型商店、餐厅等。
(a)横墙承重(b)纵墙承重(c)混合承重(d)内框架承重
4.2 砖墙构造
4.2.1 黏土多孔砖的类型
1、模数型(M型)系列
DMl-
1、DMl-2(190×240×90)、DM2-
1、DM2-2(190×190×90)、DM3-
1、DM3-2(190×140×90)、DM4-l、DM4-2(190×90×90)。(单位均为mm)
2、KPl型系列
KPl型多孔砖的代号为KPl-l、KPl-
2、KPl-3,尺寸为240mm×115mm×90mm。其配砖代号为KPl-P,尺寸为180mm×115mm×90mm。4.2.2 砂浆的种类
水泥砂浆:属于水硬性材料,强度高,适合砌筑处于潮湿环境下的砌体,如基础部位。
石灰砂浆:属于气硬性材料,强度不高,多用于砌筑次要的建筑地面以上的砌体。混合砂浆:强度较高、和易性和保水性较好,适于砌筑一般建筑地面以上的砌体。
砂浆强度分为七个等级,即M0.4、M1、M2.5、M5、M7.5、M10、M15,常用的砌筑砂浆是M1~M5。
4.2.3 黏土多孔砖墙体的砌合方法
砌筑要求: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内外搭砌、上下错缝
1、一顺一丁式:一层砌顺砖、一层砌丁砖,特点是搭接好,无通缝,整体性强,因而应用较广。
2、全顺式:每皮均以顺砖组砌,上下皮左右搭接为半砖。适用于模数型多孔砖的砌合。
3、顺丁相间式:由顺砖和丁砖相间铺砌而成。它整体性好,且墙面美观,亦称为梅花丁式砌法。
(a)砖缝形式;(b)、(c)一顺一丁式;(d)全顺式;(e)顺丁相间式
图4-3 常见的几种砖墙砌法
4.2.4 黏土多孔砖的墙体尺度
1、模数型多孔砖
模数多孔砖砌体用没型号规格的砖组合搭配砌筑,砌体高度以100mm(1M)进级,墙体厚度和长度以50mm(1/2M)进级。个别边角空缺不足整砖的部位用砍配砖或锯切口DM3、DM4填补。排砖的挑出长度不大于50mm。
2、KP型多孔砖
KPl型多孔砖的砌体高度以100mm(1M)进级,墙体厚度有120mm、240mm、360mm、490mm。
墙体灰缝厚度10mm,砖的规格形成长:宽:厚=4:2:1的关系。在lm长的砌体中有4个砖长、8个砖宽。砌体的平面尺寸以半砖长(120mm)进级。
三模制(3M)轴线定位,内墙厚为240mm时,轴线居中;外墙厚360mm时,轴线内侧120mm,外侧240mm。
本讲小结
1.基础和地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基础作为建筑底部重要的承重构件,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一定的耐久性能。
2.基础的种类较多,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有刚性和非刚性基础两类,按构造形式 分有单独基础、条形基础、片筏基础和箱形基础、桩基础等几种。不同的构造,其特性和适用情况也不相同,应当根据地质、水文、建筑功能、施工技术、材料供应和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选择。
3.地下室主要由墙体、顶板、底板、门窗、楼梯、采光井等组成;地下室作为建筑中较为隐蔽的组成部分,防潮防水应重点关注。
4.墙体是建筑中占主要地位的建筑构件,它的作用主要是承重、围护、分隔,很 多情况下也兼起装饰作用。其承重方案、选材和构造对建筑的正常使用、安全性、经济性和施工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
5.墙体按照位置、受力、材料、构造方式、施工方式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墙体的设计要求是: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满足热工、隔声防火、防潮防水的要求;满足经 济和适应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要求。
6.砖墙主要由黏土多孔砖和砂浆按一定的组砌方式砌筑而成,黏土多孔砖的类型 主要有模数型多孔砖和KP型多孔砖两类。砂浆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强度等级七级。模数型多孔砖墙体厚度从90mm~390mm以50mm进级,KPl型多孔砖的墙体厚度有120mm、240mm、360mm、490mm。
第四篇:建筑工程外墙渗漏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建筑工程外墙渗漏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韩 蓉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施工经验及高层建筑外墙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介绍了外墙渗水可能存在的原因及可采取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防水;渗漏;质量控制
自1998年起,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了国家要实行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的脚手架眼如未填补密实,也易出现渗水。
(三)、门窗框缝隙不密实产生渗漏。门窗框缝隙发泡剂不饱满产生缝隙,铝合金或塑钢窗框四周打胶塞缝不严,窗台未做泛水或形成倒坡,窗顶滴水线不到位,遇到大雨时,积水渗入室内。
(四)、建筑裂缝是造成墙面渗漏的主要原因,如外墙的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缝等,这是由于砌筑砂浆和易性差,收缩大,强度低,施工粗糙造成的渗漏。
(五)、由于混凝土具有收缩特性,因此在施工中产生裂缝的几率较高。若出现裂纹未被发现或未处理,抹灰质量或面砖粘贴质量不能满足抗渗要求时,外墙极易容易造成渗水。
(六)、隐框玻璃幕墙顶部与女儿墙压顶之间的不锈钢或铝合金压顶封闭不严密而渗水;隐框玻璃幕墙玻璃之间打胶不严密,厚薄不均匀,有气泡,针眼或因老化失去防水性也会造成渗漏。
(七)、屋面节点处理不妥造成墙体渗漏,屋面与外墙面联系尤其紧密,尤其是防水层的收头,变形缝和分隔缝,水落口、出入口、檐口和四根处(女儿墙根、设备根、管道根、烟囱根)等泛水部位的细部处理不当,把关不严,也容易造成外墙的渗漏。
(八)、室内靠外墙的厨房、卫生间地面未做防水或没有形成整体防水层,室内积水沿楼地面,与外墙交接处渗出。
(九)、外墙面砖镶贴不牢,出现空鼓,形成储水囊;面砖勾缝砂浆强度等级太低或勾缝不认真,形成很多毛细孔,遇到大雨时雨水会从毛细孔渗出。屋面防水涂层在墙上收头不严,水倒流入涂层内,防水涂层由于延展性不好在转角处被拉裂;接缝处嵌缝材料被拉裂或脱离粘结面;防水涂层及嵌缝材料老化,龟裂等原因引起外墙渗水。
从以上罗列的原因及统计资料不难得出结论:由于施工中未做好过程控制是引起外墙渗水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对预防和减少外墙渗漏水质量问题的发生,意义重大。
二、预防外墙渗水的措施
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们应采取不同的处理和预防措施。但问题的关键是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做好施工过程管理工作。
(一)通过淋水试验检查外墙施工质量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外墙抗渗漏检验国家没有出台相关规定。2009年5月31日青岛市建筑质量工程监督站发布了《关于对住宅工程实施外窗淋水试验现场抽检的通知》(青
建质监字„2009‟12号),其目的是:“为切实解决住宅工程外窗渗漏问题,有效预防和治理住宅渗漏通病”。其通知要求自2009年6月1日起,青岛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在建住宅工程应进行淋水抽检。工程的建设单位负责向工程所在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申报现场淋水抽检,申报前工程应现场淋水自检结束并对渗漏等隐患整改处理完毕。通知规定:外窗淋水抽检的检测报告为工程技术资料组成部分,工程无外窗淋水抽检检测报告或检测不合格的,工程不得进行竣工验收。
从青岛市质量监督站的通知文件可以看出,加强外墙防渗漏的检查验收也势在必行。在我市还未强制规定淋水试验的今天,为了预防外墙在脚手架拆除后出现外墙渗漏,施工单位可在外墙装饰施工前进行一次淋水试验。当然淋水试验应满足相应的条件,如孔眼洞已封堵完毕,封堵材料强度达到要求等。同时也建议在外墙脚手架拆除前再进行一次全面的外墙淋水试验,避免出现外墙脚手架拆除后发现外墙渗漏的情况。
(二)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的外墙渗水的防治。
在施工图纸会审前,施工单位可根据施工经验对设计文件要求的外墙墙体材料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如:设计文件要求外墙材料采用页岩空心砖。若工程竣工验收后,由于设计单位的原因造成外墙渗水,应及时报告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后实施。
(三)施工眼、孔、洞处理不当引起渗水的防治。
填堵眼、孔、洞的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材料中可加入5%微膨胀剂,以此消除填堵材料的干缩,避免形成细小缝隙、留下隐患。
对剪力墙拉杆孔眼,建议采用发泡剂填满孔眼后,再在孔眼外侧加盖塑料堵头。
(四)门窗框缝隙不密实产生渗漏防治措施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
(五)建筑裂缝造成墙面渗漏的防治措施。
如前所述建筑裂缝是造成墙面渗漏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避免此类裂缝的发生,各责任主体在施工中应严格做好地基验槽记录,确保地基承载力要求,避免建筑物地基出现较大的不均匀沉降;设计单位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型式,合理地设臵变形缝,避免因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墙体裂纹。加强施工过程管理,除严格按设计文件组织施工外,墙体砌筑材料应按《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规定组织施工,规范
通常如果卫生间采用沐浴,则其高度显然不够,一班应确保1.8m,室内厨房防水层高度应确保完成面以上300,但根据使用要求,建议其高度可根据厨柜高度以上300,因此其总高度约1.2m左右。为此,施工单位可以在图纸会审过程中就厨卫防水层上翻高度提出合理建议。
(九)镶贴面砖前应检查找平层有无空鼓、起壳、裂缝和不平整,如有应进行修整,然后用纯水泥浆(掺801胶)在找平层上满刷一遍并进行拉毛处理。在精选面砖后,可用1:1水泥细砂镶贴,镶贴时应压紧面砖并将余浆及时清理干净,面砖镶贴完毕后及时用1:1聚合物防水砂浆勾缝,勾缝完毕后用棉纱搽干净面砖,最后进行洒水养护。
总结语:以上就外墙出现渗漏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不难看出,所谓的质量通病,其实是在施工过程中没有遵循施工工艺,没有严格按照现行国家规范、规程组织施工造成的。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我们做好了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按施工验收规范施工、按建设程序施工,那么出现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机率会大大减小。
参考文献
1、王宗昌著〃建筑工程质量百问〃
第五篇:农村房屋建房现状与分析(麻城)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基本国策。保护耕地对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税费改革以来,全国农村乱占耕地违法建房现象屡禁不止,少批多占、改变地类骗取批准、非法转让、越权批地、一户多宅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乱占耕地违法建房的问题亟待严肃处理,农村建房秩序急须整顿和规范。去年以来,笔者就麻城市农村村民建房情况作了一些调查。
一、麻城市农村村民建房基本情况
麻城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中段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北与河南省接壤,东北同安徽省搭界,省内东邻罗田县,南接团风县、武汉市新洲区,西与红安县毗连。麻城版图面积3747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办事处,1个省级开发区,人口120万。2002年税费改革以来,农村村民开始大量建房,2005年—2009年五年间达到高潮。去年,麻城市共清理排查农村村民建房5694宗,其中有合法手续3480宗,占61.1%,无合法手续2214宗,占38.9%。无合法手续房屋中,非法占地950宗,占42.9%,非法流转112宗,占5.1%,一户多基1152宗,占52.0%。
二、农村村民建房违法现状
(一)公路沿线建房。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村民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村民对宅基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路沿线建房盛行。公路沿线有承包地的,就在自己的承包地里建房;公路沿线没有承包地的,就用置换加补偿的办法,换得公路沿线土地建房;有的村民干脆弃耕不种私自买卖公路沿线集体土地获取利润,致使土地违法行为逐步向城乡结合部、公路沿线扩散。
(二)居民点分布零散。因缺乏统一规划,农民建房选址随意性很大,多数选择在自家的承包地或交通便利的公路两侧,哪里地势好、“风水好”、交通方便,住宅就建到哪里,形成大量路边店、独家院,居民点分布零散,浪费土地现象严重。
(三)占用耕地建房。近几年,多数村民喜欢沿公路建房,由于随意性大,宅基地的选择以及住房的朝向、层高、面积等大多是根据“风水”而定,大量的良田好土被当作宅基地使用,擅自改变了耕地用途,违法占用耕地建房的数量一直居高不下。
(四)一户多基、超占面积。据抽样调查,约65%的农户拥有多处宅基地,农民在新的地点建造住房,又不肯拆除旧房,很多旧房成了破房、危房,形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湖北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农民占用非农用地建房不得超过200平方米,占用农用地建房不得超过140平方米。实际上,在农民建住宅的同时,牛栏、猪圈、厕所、柴草房等附属设施随之建设,形成了互相攀比多占土地的不良风气,多数农民宅基地面积都超过了法定标准。
(五)村组干部越权批地。由于税费改革取消了土地管理费,引起了群众的误解,以为农村建房不收费,只要村组同意,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建房。村组干部更是乱收乱批,收点费、放个线就了事,也不到国土部门办理申报审批手续,从而导致建房秩序混乱。
(六)非法流转。不少农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私自买卖土地,非法转让宅基地,私下买卖房屋。绝大多数转让、买卖都是私下协议,未办理合法转让手续,国土部门调查摸底很费劲。
三、农村村民建房违法原因
(一)农村村民法律意识淡薄。麻城市因受地理等环境因素的制约,贫困面相对较大,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整体素质普遍偏低,法律意识淡薄。有的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视为土地私有权,在土地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的农户受封建迷信的影响,请风水先生看宅基,对如何依法用地和保护耕地缺乏必要的认识,致使
非法占用集体土地建房的行为屡禁不止。
(二)村庄建设缺乏规划。绝大多数村庄未编制建设规划,没有严格的规划管制,每户占地多少由村组说了算,宅基地用地布局随意性大,乱建乱占现象严重。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新建房在田地间孤寂地站立着,既浪费土地,又不符合村镇规划。
(三)乡镇管理职责缺失。《土地管理法》第三条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含乡镇人民政府)应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六条也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的保护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乡镇政府没有完全履行耕地保护的责任,在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的天平上倾向了经济发展,这种职责缺失是造成土地违法行为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村委会越权越位。有些村委会片面理解《土地管理法》的法律制度,以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越位行使对集体土地的完全所有权,擅自将农用地出让、转让、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违反了国家土地用途管理制度,造成了农村用地秩序紊乱。
(四)基层管理工作薄弱。麻城市土地面积3747平方公里,20个乡镇办事处,1个省级开发区,共有20个基层国土资源所、1个分局,基层所在岗干部职工117人,每百平方公里仅3个人。全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系统仅有专用执法车1辆,摩托车23台,不少国土资源所力量十分薄弱,加上基层所人员整体素质还不太高,与新形势下的国土资源管理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五)农民违法建房查处困难。《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对农村村民违法建房的处理只能是拆除,这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麻城市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不高,建一栋新宅,大多数农民得省吃俭用积攒数年甚至一辈子的收入才能实现。依法拆除新建房,经济损失大,对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发展农村经济也十分不利,更会产生许多不稳定因素,影响农村和谐与稳定;不拆除违法建房,就放纵了土地违法行为,助长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气焰。拆与不拆处于两难境地。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法制意识。各级党委、政府应将《土地管理法》列为农村重点普法内容,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山歌、知识竞赛等宣传媒体及各种有利条件和机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形式,广泛宣传《土地管理法》,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群众土地法律意识,增强土地法制观念,自觉遵守和维护土地法律法规,营造一个依法管地、依法用地的良好氛围。
(二)做好乡镇规划修编,完善新农村规划。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乡镇规划修编,充分考虑山区现状,结合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整治村民建房的散、杂、乱现象,迅速完善新农村规划,加强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逐步实现村民建房相对集中,规范用地行为,既要保障农民基本生活设施用地,又要保护耕地。
(三)建立对地方领导干部实行耕地保护离任审计制度。积极探索干部离任“耕地保护审计”制度,不仅将干部“乌纱帽”与“耕地保护”挂钩,还将政绩与土地节约绩效挂钩。只要“耕地保护审计”不过关,干部的升迁或调动就无门。这无疑是给干部头上套了“紧箍咒”,也给“土地红线”装上“高压电”和“安全防护网”。
(四)制定违法用地问责具体实施办法。按照“15号令”的规定,对地方土地管理秩序混乱,致使一内本行政区域违法占用耕地面积超过一定比例的要追究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员和其他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的责任。但目前问责机制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建议上级部门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抓紧建立一整套具体详细的问责操作办法,有利于国土资源管理共同责任机制的不断推进和完善。
(五)积极创新联合执法机制建设。要从国土资源执法“三难”(有效制止难,调查
取证难,查处到位难)中寻求出路,就要破解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的问题,树立联合执法的理念。各级国土部门要充分利用上级国土部门执法动态巡查、专项检查、卫片执法检查等机会,多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沟通、汇报和交流,加快建立由政府主导,国土资源部门牵头,公安、检察、法院、建设、规划、农业、林业等部门协调配合的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建立完善与公检法纪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诸如,成立专门的国土资源警察支队,向国土资源部门派驻公安民警,成立国土资源公安管理办公室,组建专门从事国土资源执法的公安民警协管员队伍,赋予国土资源部门执法强制执行权,建立快速反应中心,召开各部门联席会议,建立国土资源管理的共同责任机制,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联合开展巡查工作等,都是很好的联合执法机制。实践证明,建立国土资源联合执法机制,能有力地拓展执法手段,有效保护执法监察人员的人身安全,有效降低执法的成本,是破解执法难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