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医疗案例[共五篇]

时间:2019-05-15 00:28: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刑事医疗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刑事医疗案例》。

第一篇:刑事医疗案例

刑事醫療過失探微--從一個案例說起:林東茂,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一、案例

這是台灣桃園地方法院一項判決的事實背景[1]:

「病患因為腎臟結石就診,同意接受對比劑(顯影劑)的注射。護士先讓病患填寫同意書(說明書),病患在說明書的一欄「其他過敏病史」打勾,而且表示曾有身體過敏反應。護士詢問後,得知病患對食物或藥物過敏,但沒有進一步徵詢醫師,即對病患注射對比劑。病患因對比劑過敏,休克死亡。」 桃園地院判決護士業務過失致死,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三年。

醫界有人不同意這個判決,認為注射對比劑而發生過敏性休克的機率極低,約等於飛機失事的可能性。病患死亡是意外,護士應該無罪。並以「雙效原則」為由,認為醫療行為兼具正面與負面效應,負面效應既然無可避免,刑事司法即不應該介入失敗的醫療[2]。

本文認為,針對護士的過失責任,雙效原則不是合理的說法。病患的死亡不是意外,護士既然已經知道病患有過敏病史,就應該具有特殊的認知,必須徵詢醫師的意見,然後再採取進一步的檢查措施。不這麼做,等於製造病患的生命上不受容許的風險,等於違反小心謹慎的護士該有的注意義務,所以有過失。

二、醫療糾紛與刑事訴訟

基本上,失敗的醫療才會發生糾紛。醫療糾紛走上刑事訴訟,是所有醫療人員的痛,因為必須耗掉許多時間與精神在這無謂的糾纏上。雖然很多情況下,即使被起訴,也多無罪判決,或雖有罪但宣告緩刑[3](如本案),可是已經不勝疲憊,或蒙上陰影。所以,不要以刑法手段去對待醫療糾紛,是醫療人員的共同心聲。醫療糾紛的增多,是人民權利意識抬頭的必然結果。各個領域的工作者都面臨越來越多的訴訟糾纏,不只是醫療人員。警察在處理民眾糾紛、群眾事件、或追捕人犯時,也往往挨告。警察可能被攻擊,承受身體與生命的風險,除此之外,刑事訴訟的風險也很高。教師也面臨越來越多的訴訟威脅,學生的自主意識越高,教師就越是可能挨告。尤其是教育政策上全面禁止對於學生懲戒,教師可能動輒得咎。

依照醫界常見的說法,比起日本與美國,台灣醫師因醫療糾紛而遭到刑事追訴的機率明顯很高[4]。即使所述為真,這裡面的「法律社會學」的現象,還要進一步觀察。

如果前述醫界的說法為真,發生醫療糾紛之後,台灣的病患或家屬偏好刑事訴訟。我們還應當追問,是不是我們的醫療理賠遠比美國或日本為少?病患家屬在得到滿意的醫療理賠之後,是否還會執意提告?醫療糾紛發生的原因是什麼?如果病患或家屬覺得醫師已經盡心盡力,還會執意提告嗎?如果醫療上已經針對侵入性治療的相關重要事項加以說明,病患已經清楚內容並簽字同意,還會執意提告嗎?這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瞭解。

刑事訴訟是很被動的,如果沒有人提告,檢察官不會自找麻煩,找案件來辦。刑法上的過失定義很含糊,只要有一點過失,就是過失。現實上有死亡或傷害的結果,而且醫療人員確有過失的嫌疑,一旦有人提告,檢察機關即不能置之不理。司法實務上,檢察官要做成不起訴處分比較麻煩,因為無罪的理由要寫得很清楚,要對於自己的法律見解具有不可動搖的篤定,否則案子會被聲請再議,而重新偵查。所以,比較可能的情況是,有成罪的可能性就會起訴。這當然是不對的。刑事訴訟法規定得很清楚,實施刑事訴訟程序的公務員,要對於被告有利或不利的情形一律注意。除了蒐集有罪證據之外,檢察官也必須針對有利於被告的情形加以注意,例如:是否正當防衛、是否緊急避難,是否欠缺不法意識,是否欠缺期待可能性,等等。不該讓難以定罪的案件進入審判程序,否則,不但浪費司法資源,也等於製造當事人的災難。遺憾的是,司法現實上,檢察官並沒有嚴肅考慮這一點。甚至有媒體披露,有某檢察長表示,應該給被告教訓,所以鼓勵起訴。這樣的起訴,暗夜問心,能平安否?

三、醫療過失全面除罪化?

醫療糾紛全面的除罪化,是不可能的。因為確實有輕率(重大過失)而發生醫療糾紛的情形。例如:手術後,紗布或手術刀留在病患體內;剖腹生產時應該注射麻醉劑,竟然錯打止血劑,產婦因而死亡[5];產後應該開給子宮收縮的藥,卻開給降血壓的藥;拿錯血袋輸錯血,等等。醫師或護士重大的違反醫療常規,只要稍稍注意,就不會發生錯誤,但卻出錯了,而且也導致嚴重後果。對於這些案例,如果刑法不能介入,那麼整體的過失犯罪就必須全部廢除了。

醫療上所能主張的,應該是要求比照運動比賽來處理醫療過失。運動比賽提供較大的社會利益,所以我們容忍運動員所能製造的危險範疇比較廣。在被容許的危險範圍內,一切死傷結果一概與這個危險無關,所以沒有過失。F1方程式賽車、拳擊比賽、跆拳比賽、足球比賽、棒球比賽、啦啦隊的疊羅漢與拋接人體,等等,都有相當高的危險,但這些危險都被社會容許。既然被容許,所以得到如下結論:「F1方程式賽車擦撞對手,導致死亡,沒有過失。拳擊手打死對手,沒有過失。投手的觸身球導致打者受傷,沒有過失。足球比賽剷球動作把對手的腳骨踢斷,沒有過失。啦啦隊拋接失敗,有人因而跌地頸椎折斷,隊友並無過失。」前述的這類運動,除非有明顯的惡意,否則運動員遭受傷害甚至死亡,沒有人會提告,檢察官也不會主動偵辦。

我們對於運動員如此寬厚,對於製造更大利益的救護車,又更為寬厚了。基本上,一旦發生車禍,我們不會譴責執行勤務的救護車。除非有明顯的過失,例如:救護車闖紅燈不減速,或者是還有避讓的餘地卻不避讓,而發生重大車禍。醫療行為所帶來的社會利益,不會少於運動競賽,與救護車制度相當。所以,我們對於醫療行為的危險,至少要與運動競賽的危險同等對待,甚至更寬厚的對待。醫界要努力呼籲的,應該是這一點,而不是全面的除罪化。如果全面除罪化,醫界將形同享有治外法權。

四、護士有無過失?

任何領域的過失,包括醫療過失、交通過失、產品瑕疵的過失,等等,都有共通的本質,有共通的判斷原則。駕駛人失神而追撞前車,與護士恍神而打錯藥劑,兩者的過失本質是一樣的。不同的,只是過失呈現出來的狀態。

過失是什麼?刑法只簡略規定過失的概念,那就是「行為人雖非故意,但按其情節,應注意,能注意,而不注意」。這就是一般所說的「違反注意義務」。依據這個概念定義,司法實務以及一般人多以為,只要違反注意義務,即有過失。但是,注意義務的違反,不能很精準的當作過失的判斷基礎。

舉一個例子說。喝酒開車或超速行駛,都違反法律上的規定,破壞注意義務,但是當駕駛人在十字路口與闖紅燈的駕駛人互撞,這個車禍是誰的過失造成的?應該是闖紅燈的司機。在這個案例,喝酒開車或超速行駛,都不是車禍可被歸咎的條件。法律禁止酒後開車,禁止超速,目的何在?應該是:「不要製造其他用路人的風險,駕駛人要保有正常的反應能力,並因此避免事故發生。」在這個案例,即使駕駛人沒有喝酒,沒有超速,遇上闖紅燈的司機,車禍照樣發生。這個車禍與法律的禁止目的並不相干,所以車禍只能歸咎闖紅燈的人。

我認為,在通常的情況下,注意義務的違反,可以當作過失的判準,但不能當作全面的判準。總之,刑法的規定只是一個思考的框架,在不少個案上,還要注意個案的特殊性,才能判斷周全。

所謂過失,還有其他常用的判準:結果發生的可認識性、結果發生的可預見性(日本學說的舊過失理論),結果的可避免性(日本學說的新過失理論),等等。依照客觀歸責理論,也可以恰當解釋過失的成立要件。客觀歸責理論的判斷步驟有三個:第一,行為是否製造不被容許的風險?第二,這個風險與結果的發生,是否因果流程的常態?第三,因果流程的實現,是否在法規範的禁止範疇之內?通常的情況下,客觀歸責理論判斷到第二個步驟,就可以回答有無過失。只有針對很少部分的案例,才會進入第三個步驟的判斷。

所有的判準都只能解釋比較明顯的過失案例,但遇上灰色的案例,有些判準就很難圓說。舉例而言,投手丟出觸身球,打者受傷,這個結果投手可能有認識,也能夠預見,因為即使最優秀的投手也無法讓每一球都隨心所欲的到位。如果採取結果的可認識性與可預見性,投手豈不成立過失傷害罪?但有人去追究投手嗎?所以,結果的可認識性,結果的可避免性,顯然不是優越的過失判準。觸身球的例子,依照客觀歸責理論,就可以輕鬆而且合理的解決。投手並無過失,因為沒有製造不被容許的風險。何以故?任何運動比賽都有程度不等的風險,但由於運動比賽提供比較大的社會利益,所以這些風險都被社會接納了。我們接納這些風險,意味接納可能相應而生的結果。這個結果就是球員可能受傷,裁判或觀眾也可能因賽事的進行而受傷。球員自己也知道,賽事的進行,不可避免的會有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傷害。總之,運動員、裁判、觀眾以及社會人士都共同接受運動比賽所可能出現的傷害事故。假使不能接受運動傷害的發生,比賽就只能中規中矩的進行。如果真是如此,運動比賽就成了呆滯而且沒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可以取消不要了。

過失的定義及其理解,遠比許多人所想像的要難。我認為,過失的意義近乎「道」,道可道,非常道。過失的定義與理解,實在超乎語言與文字,我們都只是勉強去說它而已。所以,不能期許會有一個天衣無縫的說法或理論。理論的擁護者必須小心謹慎,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解釋上比較一致的看法是,由於意外或偶然所引起的結果,都不能歸咎特定的行為[6]。舉一個例子:「父親在公園裡扶持自己的小孩學騎單車,有年輕人滑直排輪,不慎撞到父親。父親的雙手從單車鬆開,小孩失去扶控,踩著單車搖晃衝出公園的窄門。窄門外即是車道,汽車駕駛人雖然依照速率開車,但發現小孩時,來不及煞車,直接撞擊,小孩當場死亡。」

父親的鬆手,根本不具有刑法的意義。這是單純的反射動作,沒有任何意思決定的成分,刑法不過問。滑直排輪的年輕人撞到父親,是小孩死亡的最初條件,兩者之間有因果關係,但不是重要的因果關係。因為整體的因果流程(碰撞父親,以致於小孩從窄門衝出,然後被路過的車子撞上)太不尋常。這種因果的發展太罕見,所以是偶然,不能歸咎年輕人。至於駕駛人,在「通常的情況下」可以主張信賴保護原則[7],而沒有過失。不是所有的悲劇,都可以在刑法裡找回公道或正義。

接下來檢驗,案例中的護士有沒有過失?或反過來看,接受對比劑注射的病患,他的死亡是不是意外?

病患在檢查同意書上表示,他有「過敏的病史」,護士也詢問過,病患是否藥物過敏、食物過敏等等。如果護士進一步徵詢醫師,考慮更合適的檢查方法,或建議採用幾乎沒有副作用但健保不給付的顯影劑,或進一步瞭解病患是否體質特殊,那麼病患的死亡是否可以避免?同意書的意義是什麼,應該是為了清楚知道病患的身體狀況,決定檢查或醫療的策略,而不全然是為了取得病患的同意。病患表示自己有過敏的病史,醫療常規上是否可以忽略不管?病患的過敏病史,是否足使一個小心謹慎的醫療人員起疑,而必須更謹慎的應對?護士沒有小心求教於醫師,就施打顯影劑在病患身上,應該是違反了注意義務。除非病患有特殊體質(即使注射健保不給付的顯影劑,依然很可能死亡),否則病患的死亡不能認為是意外。護士不能為了醫療檢查或醫療流程的暢快,而忽略了醫療安全。同意書當然還有更普遍的目的:取得病患承諾(同意)。但是,必須注意,那是取得病患承諾「願意接受結果的發生」。願意接受器官摘除、願意接受截肢、願意接受侵入性的檢查(如照胃鏡)、願意接受結紮、願意接受化療所引起的身體不適,等等。總之,是願意接受入侵性治療的身體損傷。事實上,即使沒有同意書,醫師也可以因為「業務上正當行為」而不違法。在不少情況下,除了業務上正當行為之外,也可以同時主張(為病患)緊急避難,所以不違法。告知後同意,取得病患承諾,只不過是業務上正當行為的證明而已。本案例的病患,不會預知自己竟會死亡,更不會承諾注射顯影劑之後而死亡的結果。所以,這個同意書的簽署(承諾)不能排除護士的過失。

五、業務上的中性行為

本案例,護士能否主張業務上的中性行為,而不成立過失?

有許多社會活動,都可能帶有相當程度的危險,而不只是醫療行為。F1方程式賽車、拳擊比賽、棒球比賽、啦啦隊表演、蓋房子、交通警察取締違規駕駛、賣菜刀、賣汽油、賣農藥、賣速食(如麥當勞)、賣速食麵、賣蜜餞、開車,等等,都有正面效應,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生命與身體的危險。

任何一種方便,都隱含危機。我們既要種種隱含危險的活動,就不能苛責,凡是這類危險所引發的結果,都要讓行為人承擔過失責任。行為人買農藥之後,下毒殺人或自殺,農藥行老闆不會有罪。婦人買菜刀,回家殺了自己的老公,五金行老闆也不會有罪。消費者每餐吃麥當勞或速食麵,導致心血管疾病或肝臟嚴重受損,生產商無罪。所有這些行為,都可以主張「業務上的中性行為」,或主張信賴原則而不受處罰。

針對這個問題,客觀歸責理論提供了值得參考的思考素材。在可受容許的範疇裡,沒有過失。只有逾越了容許的界線,才有過失。通常的情況下,業者必須相信消費者會正常使用購買的商品,不去危害他人,也不會傷害自己。如果業者必須假設,消費者將以購買的商品傷害他人或自己,經濟交易勢必無法進行。提供生活上便利的速食,也都可能被取消。彼此信賴對方的理性,才能接納社會活動必要的危險。所以,在一般的情況下,「業務上的中性行為」沒有製造不受容許的危險。在這個可受容許的危險範圍裡,業者沒有過失。

但是,當特殊情況出現了,農藥行老闆或五金行老闆就必須提高警覺。例如:當一個婦人走進店裡,神情哀淒,用絕望而且怪異的語氣詢問:「什麼農藥最毒,喝下去最快死?」老闆就應該拒絕交易,否則就有過失。老闆不能信賴這個婦人買最毒的藥會拿去正常使用,不能主張「業務上的中性行為」而排除過失。同理,在店門口遭到老公毒打的婦人,殺氣騰騰走進五金行,要買一把銳利的鋼刀,店員應當出售這一把刀嗎?店員還可以信賴這把鋼刀是要回家殺雞用嗎?所謂「業務上的中性行為」,應該有例外。

本案例的護士,類似「業務上的中性行為」的例外。通常情況下,注射對比劑的風險在可受容許的範疇內,因為出現過敏性休克的機率與飛機失事相同。此外,護士必須信賴病患會誠實填寫同意書,並因而理解這類檢查的可能風險。可是,當病患已經表明他會藥物過敏,就已經發出了警訊;針對這個警訊,護士應該有特殊的認知。這情況猶如神情哀淒的婦人買最毒的農藥,藥店的老闆必須緩以待之,最上策則是不賣。這些警訊意味著,眼前是特殊的個案,必須特殊的處理。刑法所要過問的是這一點:為什麼不謹慎看待這個警訊? 所有原則都有例外,一切都是動態的平衡,陰陽相濟。如果認為任何情況的賣農業、賣鋼刀、注射對比劑,等等,都是無害的,都不應該有刑法上的責任,恐怕有違事理,不是見道之言。

六、護士有無重大過失?

接下來要問,護士的過失,是重大過失(魯莽的過失,一種接近於間接故意的過失),還是一般過失?

刑法並沒有重大過失的規定,討論重大過失,對於過失犯罪的判斷沒有實務意義,只能當作量刑上的參考[8]。不過,如前文所說,醫療過失的全面除罪化並不可能,醫界應該努力的方向是,重大過失所引起的醫療糾紛才有刑事責任。所以從量刑參考上,從將來的立法政策參考上,重大過失卻有討論的價值。

針對某些犯罪類型,德國刑法上有重大過失(輕率Leichtfertigkeit)的規定。例如:刑法第345條第2項。這是關於公務員濫權執行處罰的規定。第345條第1項主要規定:「公務員職司自由刑、剝奪自由保安處分或行政機關命令的執行,依法不應執行,卻加以執行,處自由刑一年以上十年以下。」第345條第2項規定:「公務員如果輕率而執行,處一年以下自由刑或科罰金。」公務員知道執行處罰的要件並不存在,卻予以執行,是故意濫權。執行處罰的要件不存在,公務員連最基本的注意也沒有,就加以執行,就是輕率(重大過失)濫權。例如:連人別訊問也不作,錯把不相干的人加以拘禁。

除非侵害重大價值的法益(如生命),否則刑法不處罰過失的行為。但是,針對某些侵害行為,如前述的公務員濫權,處罰重大過失,可以使行為人找不到藉口逃避處罰。公務員不能辯解,因為工作太忙碌,所以眼花,所以擺了烏龍;不能主張由於是過失,並非故意濫權,所以不被處罰。重大過失的處罰規定,正如截堵的構成要件(Auffangstatbestand)[9],有其攔截功能。躲掉了故意濫權的指控,也逃避不了重大過失濫權的責任。

德國刑法沒有重大過失的規定(即使是一般的過失,法條也不作規定)。重大過失的解釋,只能求之於實務判決或學說。文獻關於重大過失的理解,有兩種取向,其一,認為是特殊的不法內涵;其二,認為是特殊的罪責內涵。比較多數的意見,認為重大過失屬於不法構成要件。有一種折衷的看法,認為重大過失應該從不法內涵與罪責的交互關係去下判斷,但判斷重點仍然是不法內涵[10]。

所謂重大過失,有幾個大同小異的說法,例如:「輕率是一種高度的過失,重大的違反注意義務,特別是忽略損害發生的高度可能性。[11]」或例如:「輕率是一種高度危險的行為類型,行為人同時具有更高的主觀可非難性。[12]」又例如:「違反特別重要的注意義務。[13]」

重大過失的判斷,不能只考慮行為的客觀面(不法內涵),而忽略行為的社會意義。舉一個例子說。極速行駛有發生事故的高度可能性,飆車競速與救人送醫而飆車,都有發生事故的高度可能性。如果兩種情況的飆車都肇事傷人了,我們會認為兩者都是重大過失嗎?我們可能會說,飆車競速而發生事故是重大過失,救人而飆車不是重大過失。理由是什麼?因為飆車競速是沒有社會意義的舉動,救人送醫是具有社會意義的舉動。針對具有社會意義的舉動,我們有比較大的寬容;針對毫無意義的舉動,我們的評價比較嚴苛。

醫療行為具有高度的社會意義,我們的評價態度自然應該比較寬容。這也就是不能輕易對於一般的醫療過失加以處罰的理由。但是,重大的過失,粗魯的、明顯違反醫事常規的舉動,卻不能不過問。

案例中的護士,有無重大過失?一般的情況下,注射對比劑而出現過敏性休克,可能性非常低,大約只有飛機失事的機率。護士即使知道注射對比劑有一些風險,但基於經驗,她知道注射行為並不是「從事高度危險的行為類型」,她也沒有「忽略侵害發生的高度可能性」,所以,護士沒有重大過失。

案例中,護士已經得知病患有過敏的病史,我們的判斷是否不同,認為護士有重大過失?如果「過敏病史」或「藥物過敏」這類陳述在醫療上的意義含糊,過敏病史不代表注射對比劑之後休克死亡的機率明顯升高,那麼,護士所從事的也不是「從事高度危險的行為類型」,沒有「忽略侵害發生的高度可能性」。所以,護士知道了病患有過敏病史而依然注射對比劑,也沒有重大過失。

不過,是否重大過失,還要兼顧醫療常規。如果醫療常規嚴格指示,當發現病患有特殊狀況時(如自陳有過敏病史),必須更詳細檢查才能進行下一步的醫療處置,護士忽略了這項指示,即有重大過失。何以故?醫院的嚴格指示,意味紅色警戒,事關重大,代表醫護人員的高度注意義務。護士「違反特別重要的注意義務」,即為重大過失。如果醫院沒有這項嚴格指示,護士知道病患有過敏病史,逕行注射對比劑,就只是一般過失。

七、結語

醫療是雙面刃,可以排除病人的症狀或疼痛,在一定的程度內治好疾病,但是醫療也有危險性。即使單純的用藥都有危險,更遑論侵入性的檢查或治療。醫療行為有其重要的社會利益,所以可能出現的危險,應該被寬厚的容忍與接納。不能讓每一個失敗的醫療都承擔刑法上的過失責任。由於意外所導致的失敗醫療,絕對不能歸咎醫師。由於一般的過失所形成的失敗醫療,也不能苛責醫護人員。病患及其家屬都必須接受,醫療上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正如必須接受醫師有其極限,有不少難治之症是醫師們無能為力的。

醫療過失的全面除罪化,不是合理的主張。醫療上難免有重大的過失,例如:產婦準備開刀生產,應該注射麻醉劑,卻誤打肌肉鬆弛劑,產婦因而死亡。如果這類醫療上的重大過失沒有刑法責任,那麼其他領域的重大過失也很難有處罰的理由。如果醫療過失全面除罪化,醫師與護理人員將形同享有治外法權,這恐怕違反憲法上的平等權,也不合道理。

重大過失所引起的失敗醫療,才有刑法上的責任。醫界應該努力的方向是這個,而不是全面除罪化。法界所要努力的則是,如何正確的解釋重大過失?重大過失與普通過失可以清楚的切割嗎?這是刑法解釋學上的艱難問題。過失的本質,重大過失的範疇,都是難題。

重大過失的判斷,有一些基本的原則,那就是:「違反特別重要的注意義務」、「忽略侵害發生的高度可能性」、「從事高度危險的行為類型」。本案的護士並沒有重大過失,但是有一般的過失。注射對比劑可能引起的過敏性休克,機率很低,與遭到雷擊或飛機失事的機率一樣低。護士並沒有忽略侵害發生的高度可能性,注射對比劑也不是高度危險的行為類型,所以護士沒有重大過失。除非醫療上「嚴格指示」,當病患表明有過敏的經驗時,應該詳細徵詢醫師的意見才可注射對比劑,而護士竟然不顧,才因為違反「特別重要的注意義務」而有重大過失。至於護士有一般過失,應該難以爭辯。病人既已在同意書上表明有過敏病史,也口頭表示有藥物過敏的經驗,這意味著警訊已經出現。要求病患填寫同意書的目的,不應該只是為了獲得同意,而應該也是為了更清楚知道病患的身體狀況,排除可能發生的醫療危險。針對這種警訊,假設醫院沒有嚴格指示該怎麼處置,但是,一個小心謹慎的護士總該懷疑沒有進一步徵詢醫師的意見,難免會有醫療危險。護士放任這種危險發生,這個危險與病患死亡之間的因果流程不是嚴重的偏離常軌,所以有過失。

[1] 95(2006)年訴字第2722號判決。

[2] 王暉智,雙效原則 – 評台灣桃園地方法院95年度訴字第2722號刑事判決,發表於台北榮民總醫院五十週年院慶學術研討會,台北醫法論壇,2009年4月18日,研討會文集,第1-16頁。

[3] 根據長庚大學醫學系林萍章教授的觀察,二十一世紀的最初四年,台灣共有十五件刑事醫療訴訟的案件,十六位醫師被判決有罪,但皆獲得緩刑宣告或得易科罰金。參閱:林萍章,醫療常規與刑事責任,發表於台北榮民總醫院五十週年院慶學術研討會,台北醫法論壇,2009年4月18日,研討會文集,第45頁。[4] 林萍章教授前述文章的第58頁,對於美國、日本與台灣的刑事醫療訴訟做了統計分析,提到: 「醫療糾紛刑事訴訟新案件發生率:台灣遠大於美國、台灣遠大於日本、日本遠大於美國。統計上,台灣刑事訴訟新案件發生率顯著高於美日兩國。」

[5] 這事情發生於1998年6月29日的台灣新竹。護士在手術房內抽取藥劑時,將止血劑誤為麻醉劑,注射於產婦的腰椎內,止血劑立即引起產婦的不適,因急性腦水腫合併腦疝形成,而死亡。相關判決:新竹地院89(2000)年訴字第4號;台灣高等法院90(2001)年上訴字第3468號。

這種打錯針的案例並不少見。台北土城的一家婦幼醫院也發生這類醫療事故。甲乙兩名護士在醫院裡各有職掌,甲負責麻醉,乙負責施打疫苗等護理工作。2002年11月26日,七個新生兒接受肝炎疫苗的注射後,呼吸衰竭陷入昏迷,一人死亡,其他六人受到程度不等的傷害及後遺症。偵查發現,乙所施打的是「肌肉鬆弛劑」,而不是肝炎疫苗。乙從嬰兒房的冰箱裡取藥時,沒有按照「三讀五對」的標準程序,所以拿錯針劑。這種肌肉鬆弛劑不該出現在嬰兒房的冰箱裡,是甲數月前放入的。甲將肌肉鬆弛劑放入冰箱時,書寫警告標語,豎立在該藥品前。但是,這個標語在幾個月間被頻頻翻動,已經失去警告作用。相關判決:板橋地院92(2003)年矚訴字第1號;台灣高等法院91(2003)年矚上訴字第1號。評論文獻:林鈺雄,第三人行為介入之因果關係及客觀歸責,台灣本土法學,第79期,2006年2月,第13-31頁(上);第80期,第21-40頁(下)。[6] 這在加重結果犯的判斷同樣適用。傷害致死罪的成立,必須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預見死亡的發生。如果死亡的發生是一種偶然,行為人無從預見,即不成立傷害致死罪,只成立傷害罪。最高法院97(2008)台上3104:「刑法第十七條所謂行為人不能預見其結果之發生者,係指結果之發生出於客觀上之偶然,為行為人所不能預見者而言。」但是,最高法院的這個判決對於行為人不利。甲乙互毆,乙因為急性心肌梗塞而死亡,最高法院的這個判決仍認為傷害與死亡之間有相當因果關係,成立傷害致死罪。合理的回答應該是,不成立傷害致死罪。[7] 例外的情況,又當別論了。假如駕駛人行經公園的近處,發現路旁豎立一座警示牌語:「常有小孩嬉戲,請減速!」駕駛人不能主張已經依照規定速率開車,而是必須減速到隨時可以煞車,以免危及可能從公園竄出的小孩。

[8] 最高法院96(2007)台上2200:「被告過失情節是否重大,係屬事實審量刑時應依職權審酌之事項,非屬犯罪構成要件之事實。」

[9] 截堵構成要件(Auffangstatbestand)的譯詞,林山田教授在很早以前就使用。主要是在他「經濟犯罪與經濟刑法」一書。關於刑法裡的重大過失,可以參閱:林山田,刑法通論,下冊,第10版,2008年,第173-175頁。

[10] Roxin, Strafrecht AT, I, 4.Aufl., 2006, § 24, Rn.87.(S.1094)[11] Tenckhoff, Die leichtfertige Herbeiführung qualifizierter Tatfolgen, ZStW 88(1976), S.911.[12] Volk, Reformüberlegungen zur Strafbarkeit der fahrlässigen Körperverletzung im Straßenverkehr, GA 1976, S.179.[13] Wegscheide, Zum Begriff der Leichtfertigkeit, ZStW 98(1986), S.653.

第二篇:刑事案例

案例一:

2005年4月2日凌晨,古镇镇古四村的邓某与其岳母黄某、妻子李某因家庭琐事发生争执后恼羞成怒,冲到二楼厨房操起两把菜刀欲砍黄某,其妻李某见状上前阻止,邓某不顾黄、李二人的反抗,持菜刀向二人头部、手部等部位猛砍数十刀,致二人倒地,黄某当场死亡。接着,邓某又向躺在厨房地上的李某颈部割了一刀,致李喉管断裂,当场死亡。邓某将两把菜刀扔在现场后,来到其女儿邓晓睡觉的房间,写下一封遗书,将遗书带回其位于古镇镇古四顾所街一巷2号的家中,并换下杀人时沾有被害人血迹的衣服鞋袜,再返回其岳母家里,准备将女儿邓晓抱回家,女儿看到外婆、母亲的死状后受惊吓而哭啼,邓某即将女儿抱回睡房床上,丧心病狂地用一条挂蚊帐的尼龙绳将女儿活活勒死,然后又从厨房拿了一把菜刀窜到古镇镇冈南村广厚里一巷4号蔡某家中,疯狂地将蔡某的母亲林某、妻子林阿枝和蔡某年仅四岁的儿子蔡小杰先后砍伤,最终,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邓某死刑。

法律评析:

故意伤人罪是指故意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严重的犯罪。本案中,邓某与家人发生争吵,出于愤怒,用菜刀砍杀岳母、妻子,用尼龙绳勒死女儿,对正常人邓某来说,尽管当时的情绪比较激动,但意识是清醒的,对自己的行为具有控制能力,并能够认识到该行为的后果,因此邓某杀死家人的行为是出于故意,已构成了故意杀人罪。

法律链接: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案警示:

本案中邓某的罪行固然应受到法律的严惩,但是他所造成的危害,却不会随着法律对邓某的惩罚而消失。透过这宗令人发指的杀人案,我们每一个都要从中吸取教训,我们要加强自身人格的塑造,培养“善良、忍让、理智、法制”等良好的人生观。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个和谐的和人性化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人们形成健康的性格和情感,因此我们有必要更深刻地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案例二:

杨某原为中山市小榄镇一工厂的生产主管,平时为人豪爽,重情意,很讲义气。2005年6月4日晚,杨某刚下班回家,即听到同厂老乡李某说自己另一老乡兼好友王某在厂对面的士多店打麻将时与人发生矛盾,现正被多人殴打,杨某一听自己的朋友被欺负,二话不说拿起一支木棍就与李某直奔士多店。到后,看到江某正与王某在争吵,杨某以为是江某与其他人殴打了王某,不分青红皂白,挥棍殴打江某,致江某头部受创,不治死亡。后经法医鉴定,江某伤重不治系头部遭受钝器重创所致。

案发后,法院判处杨某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二十年,李某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判处杨某、王某、李某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江某家属人民币10万元。

法律评析:

杨某为人平时江湖义气重,法律意识淡薄,文化程度不高,事情发生后,没有冷静地分析情况,不分是非曲直便对江某进行伤害,导致江某死亡,自己和李某、王某等人也被判刑,并需承担江某家属提出的赔偿责任。

法律链接: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

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本案警示:

本案中的杨某靠自己的勤劳在工厂打工,并做到主管,本应过上比较安稳的日子,但由于其重江湖意气,遇事不沉着、冷静,不分青红皂白就出手伤人,结果不仅和朋友都进了监狱,更使江某丢了性命。因此,大家在帮助朋友时,一定要弄清是非,而不只是意气弄事,否则,只会害人害己。

案例三:

何小明,四川某地人,从小随打工的父母在中山读书,因为父母工作忙,没有时间管,何小明在学校成绩差,纪律差,经常成为老师们投诉的对象。2004年,17岁的何小明中学毕业,进入工厂打工。何小明与一群比他大的社会青年经常一起玩到深夜,并且看谁不顺眼就要生点事。有一天晚上,他们六、七人在一起喝得醉熏熏的,听他们的“大哥”许小坚要去收拾“大哥”女朋友的哥哥郑小雄。何小明就高高兴兴地跟去了。“大哥”用力捅了郑小雄,何小明用拳头也帮着打了几下,郑小雄当场晕倒,血流

满地,被拉到当地医院急救,虽免于生命危险,但经司法鉴定为重伤,并造成终身残疾。何小明等人最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后以故意伤害罪对何小明等人提起公诉。

法律评析:

本案中,许小坚、何小明等人构成故意致人重伤,带头的徐小坚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何小明因为讲哥们义气,参与进去,人民法院依法对其处以一年半的有期徒刑,主要由于其不满18岁,且没有使用武器,情节比较轻微,属于从犯,否则,后果将会更加严重。

法律链接: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第一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属完全刑事责任的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负刑事责任,除这8种以外的其他危害社会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不满14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第二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本案警示:

希望广大青年朋友,能吸取教训,提高自控能力,避免类似悲剧发生。切忌:哥们义气莫滥用,害了人来又害己。

案例四:

王某与吴某为夫妇。2003年上半年,吴某患病,经治疗好转。2005年1月,吴某生育一女后病情加重,王某带其到县人民医院就诊,经确诊为系统性红班狼疮和肾脏病。王某见吴某病情严重,且难以治愈,产生逃避心理,遂以外出打工为名于同年4月离开吴某。2005年7月,王的父母与吴的父母为付医疗费发生争执,王的父母亦对儿媳吴某弃置不顾离家外出。吴的父母只好对吴继续治疗。2005年10月1日,吴某病死于医院。吴某家人将王某遗弃的情况反映到县妇联等单位,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2006年6月7日,经检察机关批准,该县公安局将在南京打工的王某抓获归案。2006年8月8日,该县检察院以王某涉嫌遗弃罪对其提起公诉。2006年9月29日,该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王某犯遗弃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法律评析

本案被告人王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明知其妻吴某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却以打工为名外出。其主观上有不愿承担法定扶养义务的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吴病重、病危及死亡期间,王实施了不管不问的遗弃行为,且情节恶劣,构成遗弃罪,要承担刑事责任。但王某即使承担了刑事责任,亦不免除其民事责任,即由其岳父母垫付的其妻的医院费用。鉴于双方达成调解,王某及亲属一次性赔偿被害人吴某父母医疗费等各项经济损失2万元,并取得被害人父母的谅解,法院对王某从轻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法律链接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婚姻法》第二十条: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抚

养费的权利。

本案警示

由于医药费用的快速增长,不少家庭对医院产生畏惧心理,对疾病采取听天由命的态度,尤其在农村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恶性遗弃案件,受害者多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及受歧视的未成年女孩子。我们一方面呼吁社会医疗保障机制早日健全,惠及百姓;一方面提醒各位公民增强法律观念,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须知亲属生重病不予医治,涉嫌构成遗弃罪。遗弃行为不仅违反社会道德,为人所不齿,严重的可能触犯刑律,将受到严厉的制裁。

案例五:

我市某镇黄伟与李萤是一对夫妻,育有一子黄豆豆。豆豆多动、顽劣,不肯听父母管教。父母为了教育好豆豆殚精竭虑,方法用尽,但豆豆不但不见好转,又养成了偷拿父母零钱的坏习惯。一天早晨,黄伟起床后发现口袋里的10元钱不见了,联想到豆豆近日的表现,不由怒从心起,发誓一定要借机好好教训一下豆豆。黄伟骑上摩托车将正在学校上课的豆豆强行带回家,与李萤一同将豆豆绑在自家院内的一颗树上进行管教,但豆豆不但不听父母之言,还用脚踢父母。气急败坏的黄伟拿来一瓶煤油倒在豆豆站立的地面上,恐吓要放火烧豆豆。李萤拿来炭火假装着引燃地面上的煤油,以此恐吓豆豆,逼豆豆屈服。由于李萤不小心,引燃了自己的衣袖,在慌乱扑打中,不慎将火种溅到豆豆身上,可怜的豆豆立时变成了火人,被烧至重伤不治而亡,亲子被焚,惨案就此酿成。黄伟与李萤触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双双入狱。

法律评析:

行为人只要因其过失行为造成他人死亡的后果,就可以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一般发生在日常生活或劳动等场合,常常

由于行为人对他人的生命安全缺乏应有的注意而致人死亡。过失致人死亡的“过失”通常分为两种,第一种:过于自信的过失致死,即指行为人是凭借某种客观条件如能力、经验、环境等,轻信可以避免死亡结果的发生。因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死亡结果的心理态度。第二种:疏忽大意的过失致死,即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死亡的后果。豆豆的父母正是由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而失手酿成火烧爱子的惨案,同时触犯刑法第二百三十条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法律链接: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案警示:

(1)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切不可做可能危及他人生命安全的危险事情。遇事谨慎,不冲动,不莽撞,思而后行,力避“一失足成千古恨”。

(2)为人父母,要摈弃“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恶俗。

案例六:

一天深夜,王某驾车一路狂奔,突然撞倒一行人,王某停车查看,发现行人身受重伤,但是尚未死亡。王某看到事发地点比较偏僻,并且四周无人。王某为逃避法律追究,心生恶念,将行人搬上车,载到一山边,将行人抛弃在丛林里,随即逃之夭夭。行人被发现时已经死亡。公安机关经侦查后,将王某抓获归案。检察院以王某涉嫌“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判王某犯“故意杀人罪”,处无期徒刑。

法律评析:

本案中,王某撞伤行人的行为按《刑法》133条规定应为交通肇事罪,但王某因怕承担责任,把受伤的行人抛弃在山林,使行人因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这就使王某的犯罪性质发生了转变,即王某主观上对行人的伤亡由过失转化为故意,按《刑法》第232条,王某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法律链接: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为交通肇事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以故意杀人罪处罚。

本案警示:本案案发之初,只要王某积极采取救护措施,即使行人死亡,也只会按交通肇事罪追究其责任,但王某却为逃避责任,将行人弃之山林而不顾,最终,法网恢恢,只能在监狱度过余生了。

第三篇:刑事案例分析

101、关于单位犯罪,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甲注册某咨询公司后一直亏损,后发现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盈利,即以此为主要业务,该行为属于咨询公司单位犯罪

B.乙公司在实施保险诈骗罪以后,因为没有年检而被工商管理局吊销营业执照。案发后对该公司不再追诉,只能对原公司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C.丙虚报注册资本成立进出口公司,主要从事正当业务经营,后经公司股东集体讨论,以公司的名义走私汽车,利益均分。由于该进出口公司成立时不符合法律规定,该走私行为属于个人犯罪

D.丁等5名房地产公司领导以公司名义非法经营烟草业务,所得利益归5人均分。该行为属于单位犯罪

答:ACD.(参总结)

102、甲受国有事业单位委派,担任某农村信用合作社主任。某日,乙找甲,说要贷款200万做生意,但无任何可抵押财产也无担保人,不符合信贷条件。乙表示若能贷出款来,就会给甲10万元作为辛苦费。于是甲嘱咐该合作社主管信贷的职员丙“一定办好此事”。丙无奈,明知不符合条件仍然放贷。乙当即给甲10万元,其余190万元贷后用于挥霍,经合作社多次催收,乙拒绝归还。甲、乙、丙的行为触犯的罪名?

答:甲的行为构成受贿罪+违法发放贷款罪,且甲的行为属于一般受贿,因为斡旋受贿中应是利用非同一部门的他人或下级的职权。乙的行为构成受贿罪(10万)+贷款诈骗罪(200万),诈骗后再行贿,两个法律关系。丙的行为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103、案情:瓜农王某在自家田地里种了5亩西瓜。因在西瓜成熟季节经常被盗,王某便在全村喊话:“西瓜打了农药(其实没有打药),偷吃西瓜出了人命我不负责”,但此后西瓜仍然被盗。于是,王某果真在西瓜上打了农药,并用注射器将农药注入瓜田中较大的5个西瓜内,并在西瓜地里插上写有“瓜内有毒,请勿食用”的白旗。邻村李某路过瓜地,虽然看见了白旗,但以为是吓唬人的,仍然摘了一大一小两个西瓜,其中大的西瓜是注入了农药的。回家后,李某先把小的西瓜吃了,然后出门干活。当天,正好家里来了3位客人,李某的妻子赵某见桌子上放着一个大西瓜,以为是李某买的,就用来招待客人,结果导致2个客人死亡,1个重伤。

问题:

1.王某的行为构成犯罪还是属于正当防卫?为什么?

答:王某的行为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 2.李某的行为触犯了哪些罪名?

答:李某的行为触犯了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犯罪以结果认定具体罪名。

 3.李某触犯的数个罪名是否构成数罪?为什么?

答:不构成数罪并罚,过失致人死亡和过失致人重伤属于想像竞合。

 4.李某触犯的数个罪名应当如何处理?

答:因为属于想像竞合,应该按照择一重处罚的原则,只定过失致人死亡罪。

 5. 赵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答:无罪。赵某的行为在主观上并没有犯罪的故意或过失,因此应认定为意外事件。

127、犯罪主体,正确的是C

A甲女43 吸毒后威胁孙某之长女19 因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故甲无罪

(强迫卖淫罪的犯罪对象无限制,强奸罪的对象只能是女性)

B乙15岁携带自制火药枪夺取妇女张某的挎包,因乙未使用该火药枪,故应当构成抢劫罪 C丙15岁在帮助李某扣押被害人汪某索取债务时导致王某死亡,(过失),并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丙,在限制被害人的人身自由,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的从重,非法拘禁暴力致人死亡的定故事杀人罪14~16相对负刑事责任的罪名:)

D丁是司法工作人员,也可以构成放纵走私罪

(主体必须是海关工作人员)

126、被告人赵某与被害人钱某曾合伙做生意(双方没有债权债务关系)。2009年5月23日,赵某通过技术手段,将钱某银行存折上的9万元存款划转到自己的账户上(没有取出现金)。钱某向银行查询知道真相后,让赵某还给自己9万元。

同年6月26日,赵某将钱某约至某大桥西侧泵房后,二人发生争执。赵某顿生杀意,突然勒钱某的颈部、捂钱某的口鼻,致钱某昏迷。赵某以为钱某已死亡,便将钱某“尸体”缚重扔入河中。

6月28日凌晨,赵某将恐吓信置于钱某家门口,谎称钱某被绑架,让钱某之妻孙某(某国有企业出纳)拿20万元到某大桥赎人,如报警将杀死钱某。孙某不敢报警,但手中只有3万元,于是在上班之前从本单位保险柜拿出17万元,急忙将20万元送至某大桥处。赵某蒙面接收20万元后,声称2小时后孙某即可见到丈夫。

28日下午,钱某的尸体被人发现(经鉴定,钱某系溺水死亡)。赵某觉得罪行迟早会败露,于29日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待了上述全部犯罪事实,并将勒索的20万元交给公安人员(公安人员将20万元退还孙某,孙某于8月3日将17万元还给公司)。公安人员李某听了赵某的交待后随口说了一句“你罪行不轻啊”,赵某担心被判死刑,逃跑至外地。在被通缉的过程中,赵某身患重病无钱治疗,向当地公安机关投案,再次如实交待了自己的全部罪行。

问题:

1.赵某将钱某的9万元存款划转到自己账户的行为,是什么性质?为什么?

盗窃罪

2.赵某致钱某死亡的事实,在刑法理论上称为什么?刑法理论对这种情况有哪几种处理意见?你认为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因果关系里的认识错误的事前故意采用法定符合说,丁故意杀人既遂

3.赵某向孙某索要20万元的行为是什么性质?为什么?

敲诈勒索诈骗罪(虚构事实,认识错误(),主动处分(不是民法上的处分权)财产)敲诈勒索和诈骗罪的想象竟合,从一重罪处罚

Eg:一成年男子拿一包糖换取3岁小孩儿脖子上的珍贵项链,定盗窃罪

4.赵某的行为是否成立自首?为什么?

不成立自首“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又逃跑的,不成立自首”只针对不回来的,而赵某后来又回来了,成立自首,即使是公安机关发出通缉令也算自首。自首后翻供,一审前又如实供述的,依然算自首。

5.孙某从公司拿出17万元的行为是否成立犯罪?为什么?

挪用公款,3个月为限,而孙某未超过3个月。

Eg:甲于2011.1月挪用公款,2月案发,不成立犯罪

甲于。。。。,3月之内还上了,6月被告发,不构成甲炒股,挪用了10w,然后每个月重新挪用补上个月的空缺,6月案发,发现5月的挪用公款依然没有还上

甲为母治病。。。。。。。。。。。。。。。。。。

甲乙预谋修车后以假币骗付。某日,甲、乙在某汽修厂修车后应付款4850元,按照预谋甲将4900元假币递给乙清点后交给修理厂职工丙,乙说:

122甲、乙用假币支付修车费被识破后开车逃跑的行为应定的罪名是A

A持有、使用假币罪把假币送于别人也是假币,将假币拿去注册资本不算使用假币 B诈骗罪

C抢夺罪

D抢劫罪

对于丙的重伤,甲的罪过形式是:故意

123故意(直接故意+间接故意)有木的的故意(直接故意)

124关于致使丙重伤的行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B

A乙明确叫甲停车,可以成立犯罪中止

B甲、乙构成故意伤害的共同犯罪

C甲的行为超出了甲乙共同犯罪的故意,对于丙的重伤后果,乙不应当负责

D乙没有实施共同伤害行为,不构成犯罪

Eg:甲实施犯罪行为,让乙望风,在中途,乙劝说放弃,甲不ting,乙走了

共谋共同正反(处罚原则和共同正犯一样,虽然乙走了,但只要实行行为人完成了犯罪行为,甲、乙都定罪)

Eg:实行犯完成犯罪,帮助犯走掉了帮助犯不是共谋的共同正犯,定犯罪过程的中止 125、对于甲的定罪,错误的是ABCD

A抢夺罪 故意伤害

B诈骗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持有、使用假币罪,交通肇事罪

D抢劫罪,故意伤害罪

121,关于贿赂罪,下列选项十错误的()

行贿罪和受贿罪并不是一一对应的A、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其财物而构成受贿罪的,请托人当然构成行贿罪

第四篇:刑事案例1

书记员 刑事案件庭审剧本

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证人、被告人已在庭外候审。书记员:请旁听人员保持安静,现在宣读法庭规则:

一、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应关闭寻呼机、手机;

二、未经允许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经允许可以摄影的人员不得使用闪光灯;

三、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

四、不得发问、提问、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碍审判活动的行为;

五、爱护法庭设施,保持法庭卫生,不得吸烟和随地吐痰;

六、旁听人员违反法庭规则的,审判长可以口头警告、训诫,也可以没收录音、录像和摄影器材,责令退出法庭或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对于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等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旁听公民通过旁听案件的审判,对法院的审判活动有意见或建议的,可以在闭庭以后书面向法院提出。

以上法庭规则,旁听人员必须认真遵守。书记员:请公诉人、辩护人入庭。书记员: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书记员:(转身)报告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已经到庭,被告人刘贵已提到候审,法庭准备工作就绪,可以开庭。审判长:(敲法锤)现在开庭,传被告人刘贵到庭。

被告人刘贵就个人基本情况进行陈述

刘贵:我叫刘贵,1975年 4月 11日生,汉族,河北省太原市人,初中文化,现住太原市坞城路663号。

审判长:被告人刘贵,起诉书副本有无收到?何时收到? 刘贵:2011年9月2日收到。

审判长:太原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2条的规定,今天在这里依法公开开庭审理由太原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刘贵故意伤害案。

合议庭由审判员杨翰、张莎莎、倪佳妮组成,由杨翰担任审判长,书记员赵亚惠担任法庭记录;

太原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常晓宇、陈红、林振锋出庭支持公诉;

受被告人刘贵委托,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璐、邓筠庭出庭为被告人刘贵辩护。

审判长: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4、159、160条的规定,当事人、辩护人在庭审中享有下列权利:

(1)可以申请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回避;

(2)可以提出证据,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检查;

(3)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

(4)被告人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后作最后陈述。审判长:上述各项权利,被告人听清楚了吗? 刘贵:挺清楚了。

审判员:被告人刘贵,你是否申请回避? 刘贵:不申请回避。

法庭调查阶段

审判长:现在开始法庭调查,先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

起诉书:

太原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石检刑诉(2009)第99号

被告人:刘贵;性别:女;年龄:34;1975年4月11日;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民族:汉;文化程度:初中文化;单位:无业;住址:太原市坞城路663号。

被告人刘贵、徐广山、徐广平、徐广水故意伤害,故意损坏财物以及非法侵入住宅罪一案经太原市公安局侦查起诉,经依法审查查明:

2011年8月23日下午六时,被告人刘贵与受害人罗益因麻将欠款一事发生纠纷,扭打在一起,被围观群众拉开。后因受害人罗益再次找到被告人刘贵对其进行辱骂,并且进行威胁,被告人刘贵不服,半夜闯入罗家进行报复,造成罗益身上多处受伤,后经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医鉴定,罗益身上被打成重伤,刘贵砸坏罗家家具、家电等物品,造成重大损失。上述犯罪事实,由被告人供诉,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

一、被告人刘贵殴打被害人罗益致其伤害,其行为已经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34条构成了故意伤害罪。

二、公诉人认为刘贵在其他人实施故意伤害过程中,砸坏罗家家具、家电等物品,造成重大损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45条构成故意损坏财物罪。

被告人刘贵犯罪情节严重造成危害极其严重。本院为维护法律的尊严保护广大人民的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34条提起公诉,请法院依法严惩。

此致

太原市人民法院

检察员:+++

2009年12月3日

审判长:下面由原告诉讼代理人宣读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代理词。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代理词:

太原律师事务所依法接受被害人的委托,经指派由我担任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代理人。在接受委托后,我进行了调查和阅卷工作,今天又参加了法庭调解。我认为被告人刘贵故意伤害一案,已构成犯罪,且严重侵犯了被害人罗益的合法权益,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现就本案发表如下代理意见。

一、刑事部分

被告人刘贵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应该依法承担相应刑事责任。公诉机关的证据证明,被告刘贵半夜闯入被害人家中,被告人携带凶器,故意伤害罗益致其重伤已触犯我国刑法,构成故意伤害罪。

二、民事部分

(一)被告人刘贵侵害致原告受伤,根据公诉人向法庭提交的证据和公安机关的笔录,和伤残鉴定,表明被害人的伤由,被告人对其实施了伤害行为所致,应承担民事责任。

(二)应对原告下列经济损失赔偿:

1、医疗费:受害人罗益于案发当日即被送往医院紧急抢救,首次住院治疗10天,医疗费4373.82元,鉴定费550元;

2、误工费:受害人罗益过去一直在煤矿工作,被告人应当予以赔偿31950元。有原告的工资表证实;

3、护理费:受害人罗益所受伤害系全身多处受伤,按每8小时换一人一天24小时也要3个人从事护理,共计650元;

4、住院伙食补助费:受害人共住院10天,住院伙食补助费共计780元;

5、营养费:受害人罗益受到损伤,一直竭尽所能的为其增加营养,购买补品及营养品花费已超过100元;

6、交通费:733元;

7、住宿费:400元;

通过被告在公安机关所作供述及相关证人陈述,不难看出,被告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行为,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太原律师事务所

律师:****

2011年9月6日

审判长:被告人,公诉人刚才宣读的起诉书听清楚了吗?

刘贵:听清楚了。

审判长:被告人刘贵,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有无意见? 刘贵:有,我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审判长:下面由公诉人对被告人进行讯问。

公诉人:被告人刘贵,公诉人今天在法庭上就本案事实再次对你进行讯问,你必须如实回答。听清楚了吗? 刘贵:听清楚了。

公诉人:被告人刘贵你与被害人罗益第一次发生争执时谁处于上风?

刘贵:罗益打了我好几拳,并且言语不干净,对我进行多次辱骂,一开始我并没有想跟他打起来。

公诉人:半夜你去罗益家时是否有带凶器? 刘贵:有,带了一个水果刀,只是防身用。

公诉人:审判长,公诉人对被告人刘贵的讯问暂时到此。

审判长:被告人刘贵的辩护人是否需要对被告人刘贵进行发问? 辩护人:有的。

辩护人:被告人刘贵,你在第一次与罗益发生的争执是如何挑起的?

刘贵:是罗益挑起的,他在玩牌时赖了我的钱,我跟他要他不但不给还态度蛮横,他先推我一下,我们才开始互相动手的。

辩护人:被害人罗益再次对你进行辱骂时你动手了没有?

刘贵:没有,当时想的是对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后来他越说越难听了,我实在气不过了,他还扬言威胁我,不但说不给钱,还打算打我,然后把手机抢走,我说我要报警他才离开的。辩护人:审判长,辩护人发问暂时到此。审判长:现在由公诉人举证。

公诉人:公诉人请求法庭传证人李勇到庭作证。审判长:请法警带证人李勇到庭作证。审判员:(李勇上后)李勇,你就自己的身份情况陈述一下。

李勇:我叫李勇,今年32岁,高中文化,住本市小店区,现待业在家。审判员:与本案当事人的关系? 李勇:我跟罗益是哥们。

审判员:今天在法庭上,你对所知道的事实必须如实陈述,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听清楚了吗?

李勇:知道了,我一定会如实讲的。审判员:请证人在保证书上签字。

(由法警将保证书拿到证人席,待签字后交回审判长)审判长:先由公诉人进行询问。

公诉人:李勇,你把上午发生的事情经过再讲述一遍。

李勇:好的。那天他们两打牌,后来起冲突了,罗益要打刘贵,我就帮忙拦着刘贵。

公诉人:罗益为什么要打刘贵你知道吗? 李勇:不大清楚。

公诉人:那你为什么要阻拦刘贵?

李勇:我是罗益的朋友,肯定要帮他拦住这个人的。公诉人:你有没有打刘贵?

李勇:没有,就是抓住他不让他过去。公诉人:审判长,公诉人发问完毕。

审判长:辩护人可以对证人进行发问。被告人刘贵的辩护人是否需要进行发问? 辩护人:有的。证人,罗益再次对刘贵进行辱骂时你是否看见? 李勇:看到的。

辩护人:你能否在法庭上描述一下?

李勇:当时罗益有点不服气就又找到刘贵,说的也不是很严重无外乎就是说没有赖他的钱,别污蔑他,当时双方都挺生气的就是。辩护人:罗益是怎么殴打刘贵的? 李勇:拍巴掌,用拳头打等。辩护人:打得厉害吗? 李勇:一点也不厉害的。辩护人:审判长,发问完毕。

审判长:被告人刘贵,你对证人李勇的证言有没有意见? 刘贵:没有。

审判长:请证人李勇退庭。

下面由公诉人继续举证。

公诉人:公诉人请求法庭传证人赵刚到庭作证。审判长:请法警带证人赵刚到庭作证。

审判员:证人赵刚,今天在法庭上,你对所知道的事实必须如实陈述,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听清楚了吗?

赵刚:知道了,我一定会如实讲的。审判员:请证人在保证书上签字。

(由法警将保证书拿到证人席,待签字后交回审判长)审判员:下面你将当天你的所见所闻在法庭上陈述一下。

赵刚:我叫赵刚,是梧桐街道人,今年39岁了,在市大地公司工作,2011年8月23日下午六时,我在文昌路路边的天天小吃店吃饭,突然听到有人在喊救命,便走出去看是怎么回事,只见被告人(手指刘贵)背着书包对罗益讲:“你玩牌赖我的钱什么时候给我啊?别敬酒不吃吃罚酒啊!”后来旁观的人多了起来,罗益便对刘贵讲了一句:“我就是没有,你敢动我一下试试!”后转身离去。这就是我当时所看到的和听到的真实情况。我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审判员:被告人刘贵,证人赵刚的证言听清楚了吗?有无意见? 刘贵:听清楚了,没有意见。

审判员:辩护人有无意见? 辩护人:没有。

审判长:请证人甲退庭。(退庭后)

请公诉人继续举证。

公诉人:宣读证人孙磊的证言(我叫孙磊,本市人,今年35岁了,在大发大社区自己经营的公用电话亭,在,2011年8月23日下午六点左右,我当时在亭里看书,突然听到马路对面有人大声在吵,我便出去望了一下,看到的情景是:罗益在殴打刘贵,要刘贵把钱交出来,李勇呢拉住了刘贵的左臂,后见刘贵拿出一把水果刀对李勇讲:“你让开,是他欠我的钱,这没你什么事”,李勇讲:“你小子敢用刀我就打死你”。我怕要出事,刚要跑过去拉住他们时,见刘贵向李勇捅了一刀但是没碰着。接着,他扔下水果刀边朝我这边跑边喊:“报警!报警!”我就赶紧回到电话亭报了“110”。打完电话后我又跑出电话亭,只听见罗益在喊“打死你”,又听见刘贵在讨饶,我腿不好,跑得慢,跑过去想阻止罗益时,又看到刘贵从地上摸索到一把刀刺了罗益,然后满脸是血,手里拿了刀子坐在地上。五分钟后“110”来了。侦查三卷第6页。

审判长:被告人刘贵,公诉人刚才宣读的证言听清楚了吗?有无意见? 刘贵:听听清楚了,没有意见。审判长:辩护人有无意见? 辩护人:没有。

审判长:请公诉人继续举证。公诉人:宣读鉴定书两份。

第一份:太原市公安局活体损伤鉴定书,石公刑法字(2009)第78号,被检验者:罗益,男40岁,太原市桥西区人。

分析意见:根据人体重伤鉴定标准,被检验者罗益之损伤符合第七十二条之规定,构成重伤。

鉴定结论:李四之损伤为重伤。

检验人:马永杰(副主任法医师)杨柳(法医师)2009年12月1日 侦查三卷第18页。

第二份:活体损伤鉴定书,石公刑活体检字(2009)第29号

被检验者:刘贵,男,34岁,本市人;

分析意见:根据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被检验者刘贵之损伤符合第三十二条之规定,构成轻伤。

鉴定结论:刘贵之损伤为轻伤。

检验人:马永杰(副主任法医师)杨柳(法医师);2009年12月1日,侦查三卷第20页。

审判长:被告人刘贵,公诉人刚才宣读的鉴定书听清楚了吗?有无意见? 刘贵:听清楚了,没有意见。审判长:公诉人继续举证。

公诉人:宣读提取笔录:2011年8月23日下午,我局值班民警吴风、费天亮接到报警称本市发生暴力案件,民警吴风、费天亮立即赶赴现场,见两人倒在地上(罗益和刘贵),但两人伤势并无大碍,而后24日凌晨接到邻居报案称瑞祥小区发生重大刑事案件,二人赶赴现场后发现罗益伤势严重,并立即送往医院,罗益家中混乱不堪,并从现场提取水果刀一个。后经鉴定,刀上有罗益血迹,刀柄有刘贵指纹。太原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2011年8月26日。(并向法庭出示该水果刀,由法警出示给被告人、辩护人,后交回公诉人)。侦查三卷第6页。

审判员:被告人刚才公诉人宣读的证人证言听清楚没有?证物看清楚了没有?

刘贵:是的

审判员:辩护人有无意见? 辩护人:没有。

审判长:公诉人继续举证。

公诉人:宣读抓获经过:2011年8月24日凌晨2时,我局值班民警吴风、费天亮接到报警称本市大发大发生暴力案件,二人赶赴现场后发现罗益伤势严重,并立即送往医院,罗益家中混乱不堪,并从现场提取水果刀一个,将刘贵随车带回调查。经查,刘贵正是行凶嫌疑人,遂对其采取强制措施。侦查三卷第7页。

审判员:被告人刘贵,公诉人刚才宣读的抓获经过听清楚了吗?有无意见? 刘贵:听清楚了,没有意见。审判员:辩护人有无意见? 辩护人:没有。

审判长:公诉人请继续举证。公:举证完毕。

审判员:被告人是否有证据向法庭出示? 刘贵:没有。

审判员:辩护人是否有证据向法庭出示? 辩护人:没有。

审判长:法庭调查结束,现在开始法庭辩论。

法庭辩论阶段

审判长:首先由公诉人发表公诉词。

公诉人:审判长、两位审判员,今天我们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本法庭,对太原市人民法院在此公开开庭审理的被告人刘贵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案出庭支持公诉,同时履行法庭监督的职责。通过刚才的法庭调查以及从公诉人出具的证据来看,本案事实是清楚的,证据是确实、充分的,下面就被告人的定罪量刑发表如下意见:

首先,被告人刘贵犯罪时均已满18周岁,且没有精神病等症状,被告人都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符合故意伤害罪的主体构成要件。

其次,被告人刘贵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用水果刀猛刺被害人罗益左肋部,造成被害人罗益左心耳创裂,至今尚未出院。被告人在主观上具有伤人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伤人的行为并造成了相应的严重的后果,其行为已分别构成故意伤害罪和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罪。其中被告人刘贵的行为具有防卫性质,但是其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属防卫过当。

量刑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被告人刘贵的行为,应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承担处罚金;被告人刘贵在案发后能主动要求报警,应认定为自首。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以上意见,请合议庭评议时予以考虑。

公诉意见暂时发表到此。

审判长:下面被告人可以为自己辩护,首先由被告人刘贵自行辩护。

刘贵:我认罪,但是确实是罗益辱骂我在先,我是太气了属于一时冲动才拿刀刺他的,我也不想伤他这么重。具体意见由我的辩护人为我发表。审判长:下面由被告人刘贵的辩护人发表辩护词。辩护人:审判长、审判员: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2条第一款的规定,我接受刘贵故意伤害罪与破坏 6 财产罪一案的犯罪嫌疑人刘贵的委托,担任他的辩护人,为他进行辩护。

二、在此之前,我研究了太原市桥西区人民检察院对本案的起诉书,查阅了卷宗资料,会见了犯罪嫌疑人,走访了有关证人,并且对现场进行了勘查,获得了充分的史实资料和证据。

三、我认为起诉书存在疑点,难以定案。理由如下:

1、被告人刘贵与原告罗益因打麻将债务纠纷扭打在一起,罗益对被告人也造成了一定伤害并对其进行多次的辱骂,被告人刘贵受到了一定的伤害,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刘贵被打之后非常气愤一时冲动,难免对原告罗益造成一定的伤害,情节轻微,没有主观伤害的恶意。

2、被告人刘贵身体也一直不好,这对他的身体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而且被告人在遇到问题时,没有用正确的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是通过出气这种形式以致把事情闹大,是因为被告人缺少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的表现。设置刑罚的目的除了惩罚功能之外还有对广大公民的教育功能,那么对于本案的被告人徐广平这样一个因缺少法律知识在冲动之下作出的行为,我作为辩护人认为法庭在运用法律的天平进行衡量的时候,应适当的考虑到这个情节,以达到对被告人最大的教育作用以及对其今后的工作生活带来最低的负面影响。

2、被告人刘贵案件发生后,及时对原告进行了赔礼道歉,并提出了进行赔偿,其认错态度真诚,但原告不同意。

3、综上所述,辩护人认为:对于被告人刘贵,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刘贵在此事件也受到了一定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其主观恶性,客观危害都较轻,具体罪行较轻,情节不严重,没有直接造成严重后果,且被害人所欠被告的钱一直尚未归还,我请求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被告人刘贵免除处罚或从轻,减轻处罚。

4、本案事实不清,认定被告人刘贵采集证据不足,人民法院在采证过程中不可不慎。

辩护人:+++++ 2009年12月9日

审判长:公诉人可以进行答辩。

公诉人:公诉人刚才听取了被告人和辩护人的辩护意见,有不同观点需要说明,下面就被告人的情况答辩。

本案被告人刘贵之所以对被害人罗益光进行了故意伤害行为以及对其家财产进行了破坏,是因为,罗益在与刘贵关于赌债的问题因口角而扭打在一起,看似是日常琐事,但是反映出了很大的问题,两个人都有赌博的坏习惯,不但没有收敛,还对于其中的赌债问题发生争执实在不应该。双方都有责任,并不能说明其中一方处于被动,双方都为自己过激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被告人刘贵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诉人希望旁听人员能从本案中吸取教训,一时的冲动换来的是血的代价。公诉意见发表到此。审判长:被告人刘贵是否还有新的意见? 刘贵:没有。

审判长:被告人的辩护人是否还有新的辩护意见? 辩护人:没有。

审判长:法庭辩论已进行两轮,公诉人和辩护人的意见已充分阐述,法庭也已记录在案。现在法庭辩论结束。

被告人刘贵,现在你可以就本案的事实、证据,罪行有无及轻重,对犯罪的认识以及定罪、量刑方面的要求等,作最后的陈述。

刘贵:审判长、各位审判员,我对我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感到十分后悔,只因一时的冲动,对 7 于他人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我希望审判长可以给我一个重新改过的机会,我一定会好好改造,不再做触及法律的事情。

审判长:休庭五分钟,待合议庭评议后当庭宣判。审判长:(五分钟后,敲法锤)现在继续开庭,本案经合议庭合议,现在宣告口头判决:

一、被告人刘贵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刑期自判决执行之日起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一日,扣除先行羁押的15日,即自2011年9月9日起至2016年月25日止)。

二、被告人刘贵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罗益医药费、鉴定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继续治疗费、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共计人民币250648.81元(已给付3万元,余款220648.81元于判决生效后7日内之性清)。

今天是口头判决,内容详见判决书,判决书在五日内送达。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河北省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审判长:被告人听清没有? 刘贵:听清楚了。审判长:现在闭庭。

第五篇:刑事文书案例

邓帮良等贩卖毒品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002)刑复字第135号

被告人邓帮良,男,1977年1月17日出生,汉族,海南省文昌市人,初中文化,住文昌市文城镇角园村,无业。1999年8月26 日因犯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因本案于 2001年4月27日被逮捕。现在押。

被告人陈贻波,男,1980年9月12日出生,汉族,海南省文昌市人,小学文化,住文昌市冯坡镇贝山村,无业。2001年4月27日被逮捕。现在押。

被告人黄有森,男,1979年9月21日出生,汉族,海南省文昌市人,小学文化,住文昌市冯坡镇昌里村委会鸟歌山村,无业。2001年4月27日被逮捕。现在押。

海南省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海口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邓帮良、陈贻波、黄有森犯贩卖毒品罪一案,于2001年11月6日以(2001)海中法刑初字第 91号刑事判决,认定被告人邓帮良、陈贻波、黄有森犯贩卖毒品罪,均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宣判后,被告人邓帮良、陈贻波、黄有森均不服,分别提出上诉,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2年4月16日以(200

1)琼刑终字第184号刑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本院核准。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复核。现已复核终结。

经复核确认:2000年下半年以来,被告人邓帮良、陈贻波、黄有霖、伙同何昌育(同案被告人,已判刑)、潘德乙(另案处理)结伙在海口市贩卖毒品海洛因。潘德乙负责联系毒品货源,交给被告人邓帮良,再由邓帮良交与陈贻波、黄有森、何昌育等人分包、零售,所获赃款交给邓帮良,由邓帮良收齐后与潘德乙结算。

2001年2月12日,被告人黄有森用被告人何昌育提供的身份证租下海口市万华路2号新兴大厦401房,作为分装毒品的窝点,由邓帮良提供天平秤以及剪刀、塑料袋等分包工具,并通过手机、寻呼机联系销售毒品。

同年3月27日上午8时左右,被告人邓帮良在海口市沿江饭店607房收到潘德乙提供的海洛因,遂安排黄有森、何昌育分包,安排陈贻波负责销售,并将其手机交给陈贻波以便与买毒人联系。10时20分,何昌育驾驶车牌号为琼CU0428的摩托车与黄有森一起携毒品前往新兴大厦401房,途经机场东路时,遇公安人员设卡临时检查,二人弃车逃跑,后被抓获,并查获黄有森随身携带的海洛因4包重550.3克、何昌育随身携带的海洛因9包重8.85 克。当晚,公安人员在海口市沿江饭店610房将邓帮良、陈贻波抓获,同时,对新兴大厦401房进行搜查,缴获海洛因3包重0.93克、天平秤一台、砝码一套、剪刀一把、毒品包装物四片,并在该包装物上提取陈贻波的指纹四枚。

上述事实,有缴获的毒品海洛因及鉴定结论、天平秤等贩毒工具、证人证言及同案被告人的供述等证据证实。被告人陈贻波、黄有森亦供认不讳,足以认定。本院认为,被告人邓帮良联系毒品货源,提供分装工具,指使其他被告人分装毒品、送货、收款,其行为己构成贩卖毒品罪,贩卖毒品数量大,且曾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刑,刑满释放后又进行毒品犯罪,依法应从重处罚;被告人陈贻波、黄有森与他人共同分包毒品并进行销售的行为,巳构成贩卖毒品罪,贩卖毒品数量大,应依法惩处。

一、二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对被告人邓帮良的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但对邓帮良再犯毒品犯罪适用累犯条款不当;且根据本案的具体情节。对被告人陈贻波、黄有森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一)、(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第三百五十六条、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核准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01)琼刑终字第184号刑事判决中维持一审以贩卖毒品罪判处被告人邓帮良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的部分;

二、撤销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01)琼刑终字第184号刑事判决和海南省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2001)海中法刑初字第91号刑事判决中对被告人陈贻波、黄有森的量刑部分;

三、被告人陈贻波、黄有森犯贩卖毒品罪,均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本判决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审 判 长薛淑兰

代理审判员李亚飞

代理审判员常朝晖

二○○二年六月十九日

最高人民法院代宜宁等人贩卖毒品案刑事裁定书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2005)刑复字第84号

被告人代宜宁,男,1974年5月18日出生,汉族,湖北省武汉市人,高中文化,无职业,住武汉市江汉区天门墩路406号4楼2号。2000年12月29日被逮捕。现在押。

被告人赵立彬,男,1975年4月4日出生,汉族,黑龙江省嫩江县人,初中文化,农民,住嫩江县门鲁河乡金岭村。2000年12月29日被逮捕。现在押。

被告人吕小莉,女,1974年10月26日出生,汉族,四川省乐山市人,初中文化,农民,住乐山市五通桥区桥沟镇桥沟街7组。2000年12月29日被逮捕。现在押。

被告人董芝英,女,1982年9月6日出生,汉族,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人,小学文化,农民,住钟山县城厢镇芋苗塘村1号。2000年12月29日被逮捕。现在押。

被告人张雪娟,女,1970年4月7日出生,汉族,浙江省温岭市人,小学文化,农民,住温岭市箬横镇白水田村。2000年7月27日被逮捕。现在押。

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台州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代宜宁、赵立彬、吕小莉、董芝英、张雪娟犯贩卖、运输毒品罪一案,于2001年10月23日以(2001)台刑一初字第74号刑事判决,认定被告人代宜宁、赵立彬、吕小莉、董芝英、张雪娟犯贩卖毒品罪,分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宣判后,代宜宁、赵立彬、吕小莉、董芝英、张雪娟不服,均提出上诉。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2年12月30日以(2001)浙刑一终字第393号刑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本院核准。我院于2003年11月6日以(2003)刑复字第140号刑事裁定,撤销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01)浙刑一终字第393号刑事判决和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1)台刑一初字第74号刑事判决中对被告人代宜宁、赵立彬、吕小莉、董芝英、张雪娟的定罪量刑部分;发回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重新审理此案,于2004年2月10日以(2004)台刑一重字第1号刑事判决,认定被告人代宜宁、赵立彬、吕小莉、董芝英、张雪娟犯贩卖毒品罪,分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宣判后,代宜宁、赵立彬、吕小莉、董芝英、张雪娟不服,均提出上诉。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4年12月14日以(2004)浙刑一终字第139号刑事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本院核准。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复核。现已复核终结。

本院认为,二审法院重新审理被告人代宜宁、赵立彬、吕小莉、董芝英、张雪娟贩卖毒品一案时,未能另行组成合议庭对此案进行审理。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八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裁定如下:

一、撤销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04)浙刑一终字第139号刑事裁定;

二、发回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本裁定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审判长 杜伟夫

代理审判员 程永生

代理审判员 董朝阳

二00五年五月三十一日

书记员 李秀元

陈政平金融凭证诈骗罪案第二审裁定书

江西省九江中级人民法院

刑事裁定书

(2005)九中刑二抗字第07号

抗诉机关九江市浔阳区人民检察院。

原审被告人陈政平,又名陈华杰,男,1941年6月4日出生于福建省连江县,汉族,初中文化,捕前系福建省连江县琯头镇医院退休医生,家住福建省连江县琯头镇琯福大道3号楼210室。因本案于2003年6月27日被刑事拘留,同年7月25日被逮捕。2003年9月2日因患病被取保候审。2004年10月15日被逮捕。现羁押于九江市看守所。

辩护人郭能生,江西亚都律师事务所律师。

九江市浔阳区人民法院审理九江市浔阳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陈政平犯金融凭证诈骗罪一案,于2005年3月16日作出(2005)浔刑二初字第12号刑事判决。九江市浔阳区人民检察院以量刑不当为由,向本院提出抗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5年5月31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九江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闵炯出庭履行职务,原审被告人陈政平及其辩护人郭能生到庭参加诉讼。期间,经九江市人民检察院申请、本院准许延期审理一个月。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判认定,被告人陈政平于2002年12月从“秋萍”处买来伪造的中国银行福州支行陈政平本人的3000万美金定期存单及存款证明各一份。2003年6月22日,被告人陈政平携带假存单和存款证明来九江,让在九江做生意的同乡张振锋、林雅容等人误认为其有此笔存款。张振锋和林雅容为筹集资金提出以该存单抵押贷款,被告人陈政平不置可否,并将伪造的存单和存款证明交于林雅容。次日,林雅容到中国银行九江市分行公司业务部咨询以存单抵押贷款事宜,得到答复是银行对存单核保后,由存单户主提出申请。同年12月27日上午,被告人陈政平明知是假存单,仍陪同林雅容等人到中国银行九江市分行要求为林雅容抵押贷款1000万元人民币,银行按规定对存单予以复印进行核查,一行人离开银行。同日下午,被告人陈政平一行人再次来到银行要求尽快申请办理存单抵押贷款,已从中国银行福州市市中支行获知查询结果的银行工作人员一边以查询为由拿到被告人陈政平持有的假存单和存款证明原件,一边向公安机关报案。接到报警的公安人员迅速赶抵现场将被告人陈政平等人当场抓获。

原审认定上述事实有原审被告人陈政平的供述、伪造的3000万美元的外币定期存单和存款证明、中国银行福州市市中支行营业部关于确认存单真伪的回函和证明、证人何中清的证言以及辨认照片、辨认笔录、证

人林雅容、张振锋、刘昌仁、王坚强的证言、户籍证明等证据证实。

原审认为,被告人陈政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是伪造的银行存单而使用,意图诈骗金融机构钱款,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其在犯罪过程中,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犯罪未得逞,系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鉴于被告人陈政平有一定的悔罪表现且年龄较大,根据本案的事实和情节对其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二款、第二十三条、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判决被告人陈政平犯金融凭证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5万元。

九江市浔阳区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称,一审法院适用刑罚明显不当,减轻幅度过大,重罪轻判,且被告人陈政平无悔罪表现,在取保候审期间又实施其他犯罪行为,只是因证据不足,未予指控,故对其适用缓刑错误。

原审被告人陈政平对其持有假存单及存款证明无异议,但辩称其持有假存单的目的是作为承接工程的保证金,其本人未向银行申请贷款1000万元人民币,且已告知贷款人林雅容等该存单无法贷款,林雅容等也只是向银行咨询能否贷款。其辩护人除同意原审被告人陈政平的辩解意见外,提出:(1)原审被告人陈政平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不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2)伪造的银行存单格式上明显错误,属于手段不能犯,不构成犯罪;(3)即使原审被告人陈政平的行为构成犯罪,原审判决并无错误。

经审理查明:原审被告人陈政平于2002年12月在福建省福清市汽车站从一自称叫“秋萍”的女子处以150元的价格买来伪造的中国银行福州支行陈政平本人的3000万美金定期存单及存款证明各一份。2003年6月22日,原审被告人陈政平携带假存单和存款证明来九江,让在九江做生意的同乡张振锋、林雅容等人误认为其有此笔存款。林雅容为筹集资金提出以该存单为其公司申请质押贷款,被告人陈政平不置可否,并将伪造的存单和存款证明交于林雅容。次日,林雅容、张振锋、刘昌仁、王坚强到中国银行九江市分行公司业务部咨询以存单质押贷款事宜,银行答复如存单属实,可以贷款;另告知林雅容将公司的法人证明等办好。同年12月27日上午,林雅容、张振锋、刘昌仁、王坚强、陈政平五人到中国银行九江市分行要求开设外汇帐户,并再次提起质押贷款事宜。银行悄悄复制了银行存单和存款证明,并告知他们到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去办理开户核准手续。随后,五人离开。中国银行九江市分行当即向中国银行福州市市中支行营业部进行了核实,确认该存单及存款证明均系伪造。同日下午,原审被告人陈政平等一行人再次来到银行,张振锋要求尽快申请办理存单质押贷款,已从中国银行福州市市中支行获知查询结果的银行工作人员一边以查询为由拿到原审被告人陈政平持有的假存单和存款证明原件,一边向公安机关报案。接到报警的公安人员迅速赶抵现场将原审被告人陈政平等人当场抓获。

上述事实,有下列证据予以证明:

1、书证盖有中国银行福州分行章载明陈政平存入美元3000万元的外币定期存单和存款证明各一份,经原审被告人陈政平辩认无异议,并供述系其从“秋萍”处购买所得,来九江后交予林雅容办理质押贷款。

2、书证中国银行福州市市中支行营业部关于确认存单真伪的回函和证明均证实了中国银行九江市分行要求其确认的外币定期存单及存款证明书,确系伪造。

3、证人中国银行九江市分行公司业务部副主任何中清的证言以及辨认照片、辨认笔录证实原审被告人陈政平一行人持假存单和存款证明来银行要求办理假存单质押贷款的事实经过情况及其经核查得知存单系伪造后予以报警,并获取了原始凭证的事实。

4、证人林雅容、张振锋、刘昌仁、王坚强的证言均证实他们只知道原审被告人陈政平有3000万元美金存单,并不知道存单的真伪情况,故意图办理质押贷款的事实。

5、原审被告人陈政平的供述与上述事实相符。

6、户籍证明证实原审被告人陈政平的年龄等情况。

本院认为,原审被告人陈政平明知自己所使用的属于伪造的银行存单,仍决意使用为他人提供担保,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其提供伪造的银行存单并陪同他人去申请质押贷款1000万元人民币的行为,已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的规定,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其在犯罪过程中,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犯罪未得逞,系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一审法院对其适用减轻处罚正确。关于一审法院适用刑罚明显不当,减轻幅度过大,重罪轻判的抗诉意见,经查,对于适用减轻处罚的幅度问题,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一审判决并无不当,故此抗诉意见不能成立,不予采纳;

关于原审被告人陈政平无悔罪表现,在取保候审期间又实施其他犯罪行为,故对其适用缓刑错误的抗诉意见,经查,原审被告人陈政平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承认自己的错误,其对犯罪性质进行的辩解并不影响对其具有悔罪表现的认定,抗诉机关提出的陈在取保候审期间又实施其他犯罪行为,此情节因证据不足,未予指控,故不宜作为量刑的情节,一审法院综合其犯罪情节和社会危害性,决定对其适用缓刑并无不当,此抗诉意见不能成立,不予采纳;

关于原审被告人陈政平及其辩护人提出的原审被告人陈政平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辩解理由及辩护意见,经查与认定的犯罪事实不符,不予采纳;

关于其辩护人提出的伪造的银行存单格式上明显错误,属于手段不能犯,不构成犯罪的辩护意见,经查,金融凭证诈骗能否得逞,与受害人的鉴别能力有直接关系,本案不属于因迷信或愚昧无知而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形,不影响犯罪构成,故此辩护意见不能成立,不予采纳;

关于其辩护人提出的即使原审被告人陈政平的行为构成犯罪,原审判决并无错误的辩护意见与事实和法律规定相符,应予采纳。原审判决定罪准确,审判程序合法,量刑并无不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抗诉,维持原判。

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审判长 田中松

审判员 张志伟

代理审判员 蔡报刚

二00五年六月九日

书记员 徐斌

下载刑事医疗案例[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刑事医疗案例[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刑事案例(5篇)

    2011年X月X日上午8时30分,某市公安局接到某贸易公司保卫科干部陈某的电话报称:昨晚该公司财务科15万元现金被盗,现场已被保护。接报后,局里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工作,现......

    刑事案例探究

    山东高中生“谈话死”案异地开审 死因仍未明 2012年07月11日11:06法制网——法制日报范传贵我要评论(539) 字号:T|T 山东开审高中生“谈话死”案 7月9日上午,轰动一时的山东省......

    典型刑事案例大全

    银行业典型刑事案例心得体会近年来,随着“三化三达标”创建、安全生产等工作的持续推进,全行内部控制水平不断提升,员工合规意识不断提高,刑事案件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进步。但......

    模拟法庭刑事案例

    模拟法庭 (刑事) 书记员刘磊:公诉人、辩护人、证人、被告人已在庭外候审。现在请旁听人员保持安静,宣读法庭规则: 一、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应关闭寻呼机、手机; 二、 未经允许不得录......

    刑事疑难案例分析

    刑事疑难案例分析结课论文姓名:赵婧如 班级:法本0902班学号:0912161063 由违法性与正当化事由的缺失想到的——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眼中的生命价值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

    刑事侦查案例分析

    刑事侦查学 案例分析 200X年x月xx日,xx省xx市xx市(县级市)xx镇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件(案件A),一个年仅6岁的小女孩A被杀死之后,尸体被作案嫌疑人抛到距被害人的住处1000m之外的河堤......

    刑事案例分析作业

    法制建设中人的因素 赵作海,男,1952年出生。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老王集乡赵楼村人,被称作河南版“佘祥林”。1999年因同村赵振晌失踪后发现一具无头尸体而被拘留,2002年商丘市中......

    模拟法庭刑事案例剧本

    模拟法庭刑事案例剧本 书:公诉人、辩护人、证人、被告人已在庭外候审。 书:请旁听人员保持安静,现在宣读法庭规则: 一、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应关闭寻呼机、手机; 二、未经允许不得录......